京東上市,今日資本回報約19.5億美元成大贏家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51
據《創業家》雜誌此前的報導,2006年年底,通過一名京東用戶的介紹,正在尋求融資的劉強東第一次見到今日資本總裁徐新,他沒有用準備好的PPT演示文件,而是直接讓徐新看了京東的ERP後台。徐新看到的數據是,京東2006年的銷售額約可達8000萬,在一分錢廣告都沒有花的前提下,京東每個月的銷售額增長率達10%,並且 6個月內超過50%的用戶有重複購物行為。當時京東只有50人左右,內部管理還談不上規範,財務甚至是由技術人員監管,但徐新注意到這個ERP系統幾乎反應了整個公司的運營狀況,從貨物、財務、員工等各種信息都一目瞭然。據《經濟觀察報》對徐新的採訪。徐新第一次和劉強東見面,從晚上10點談到凌晨2點,旋即就決定投資。「兩件事情打動我。一個就是他一分錢廣告不打,每個月銷售成長超10%。第二個,劉強東挺誠信的。」第二天,徐新帶劉強東見今日資本的其他合夥人。雙方一拍即合,當天簽訂意向書後,今日資本就給了過橋貸款。起初,劉強東融資期望是200萬美元,而徐新給了他1000萬美元。這對於當時的京東來說,是一筆巨資。在今日資本投資前,一個人民幣基金曾答應京東500萬人民幣的投資。但是在投資100萬人民幣之後,發現京東依然在燒錢,贏利還遙遙無期,就沒有繼續注資。拿到錢後,京東開始贖身,並更改域名,從以往單一的家電、3C類產品,迅速往圖書、服飾、食品等品類擴充。徐新認為,從那時起,劉強東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膽子大了,步伐也大了。」決定迅速擴張後,劉強東急需要用人,而彼時公司連一個正式的會計都沒有。徐新認為投資京東後,說服劉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拿出來18%的期權給高管團隊。不過,這也是雙方簽了內部唯一一個對賭協議的文件。劉強東保證拿錢後的前三年,業績做到100%增長。最終,京東的增速達到了200%。「我們就提前把18%的期權拿出來放在公司裡,後來吸引非常多的人才。」徐新說。擴充品類和大幅引進人才的同時,京東又缺錢了。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中國。雖然京東保持著高速增長,但是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投資者的心態已經發生變化。京東一方面承壓擴張後帶來的高額成本,一方面希望自建物流,提升用戶體驗。在融資收緊的時候,京東的融資期望值也越來越低,「那段時間,老劉說他的白頭髮都出來了。」就在這個時候,今日資本再度出手。2009年1月,今日資本領投了第二輪2000萬的投資。這也是金融危機後,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獲得第一筆融資。
土豆網讓今日資本的回報率損失了數倍,而真功夫直接讓今日資本退了出來。「我們覺得這兩個(公司創始人的)離婚對公司打擊很大。」徐新認為,在所有投資前都要跟創始人的太太見面聊一聊。劉強東沒有讓徐新操這種心。
反而長期持有京東有可能讓今日資本這輪賺得盤滿缽滿——今年1月,京東向SEC遞交的IPO申請書顯示,今日資本持有京東9.5%的股份(上市後減低到7.8%),按250億美元的估值算,其持股價值約19.5億美元,今日資本前後兩輪的投資應該不超過3000萬美元,60倍左右的回報。單這個案子,徐新就讓其管理的6.8億美元的基金賺回了海量的回報,即便徐新只能分19.5億美元的20%中的80%,收益也高達3.12億美元。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