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安琪酵母:“高科技企业不在国资清理范围”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5/20090905015032327.html


每经记者  王炯业

■当时安琪伊犁正在进行扩建二期工程,资金缺口较大,所以急需增加公司资金,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现在上市公司来收购这部分股权,不提供更高的溢价,日升科技不会卖给你。

■我们没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当时我们入股是有风险的。

那么对于安琪伊犁的买卖是否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呢?这种变相的股权激励是否需要交税等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此事专访了安琪酵母财务部部长蒋世毅。

入股伊犁是变相股权激励

        NBD:当初增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蒋世毅:由于当时安琪伊犁正在进行扩建二期工程,资金缺口较大,所以急需增加公司资金,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在2006年我们设立了一家公司——日升科技,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安琪伊犁增资解决资金问题。

        NBD:日升科技公司入股安琪伊犁算不算变相的股权激励?

        蒋世毅:这应该算公司的股权激励吧,我们主要目的是为了留住公司的骨干人员。

        NBD:中高层和技术骨干持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股份,这是否违反国家相关法律?

        蒋世毅:去年开始国资委有一个关于清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有子公司的股权的文件,但是高科技企业除外,所以我们不属于清理范围,我们持有日升科技,增发也好不增发也好,是不存在法律障碍。

        NBD:当时是哪些人参与了这次变相的股权激励?

        蒋世毅:当时我们有规定有达到一定资格的员工才能入股,就是中高层和技术骨干,还有不少人放弃的,也就是说有资格的人数大于最终认购的人数,那些没有认购的人认为当时安琪伊犁风险很大,其实当初没有入股的人很后悔。

        NBD:那没有资格的呢?是否可以提出申请入股?

        蒋世毅:那是不允许投资的。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中高层技术骨干,是为留住他们。

        NBD:那么,当时的174人成立裕宏和193人成立裕华都是谁?当中的人员是否存在交叉持股?

        蒋世毅:不存在。都是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一家公司是管理和研发人员组成的,另一家公司是销售市场和生产方面的人员组成的。

只有高溢价才会卖给上市公司

        NBD:入股后,安琪伊犁对上市公司和日升科技会分红吗?

        蒋世毅:安琪伊犁决定了分配方案后,就是按照三七比例分红的,但当年产生的利润不会全部分完,比如按照会计法则提取资本公积金等。

        NBD:这次以7亿多价格收购了日升科技旗下三家公司,这些人的投资成本是多少?投资安琪伊犁的时候这些中高层和技术骨干出资了吗?

        蒋世毅:投资安琪伊犁我们没有出资。日升科技注册资本是4000万,这就是我们的出资成本,日升科技本身每年有滚存的利润,它一年净利润大概有7000万。

        NBD:每年都有7000万利润?

        蒋世毅:哦,不是。最近的2008年有7000万净利润,这利润主要就是来上述三家公司。

        NBD:有投资者质疑现在安琪伊犁以6亿多卖给上市公司,而当初你们的入股成本却只有3000多万,这个怎么解释?

        蒋 世毅:我们现在的评估是基于日升科技的三家公司未来收益,我们盈利预测来看是非常保守的,我们预计上市公司今年每股收益0.86元,明年业绩大概1块多, 这些预测都是还没有考虑未来的新增项目。因为日升科技持有安琪伊犁等三家公司,现在每年稳定创造9000万利润,按照收益现值法,折现评估下来就是7亿 多。

        NBD:那当时的评估方法是否和现在一样?怎么就评估出那么低的价格了?是否属于贱卖呢?

        蒋 世毅:当时我们出资的时候安琪伊犁刚刚成立,存在不确定性,当时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所以当时每股只值一块多。现在企业走入正轨了,盈利了,肯定和当时评估 不一样。而且当时产能是6000吨,现在3万吨,这不能比。再说,2006年的时候其业绩并不好,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好评判。

        NBD:就基于这点给予每股1元多的评估价格?当时是按照什么方法评估的?

        蒋 世毅:当时企业刚刚起步,我印象中是按照成本法评估的。现在企业发展了比较成熟稳定了,我们就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而且当时安琪伊犁没有上市,所以就是1 元,而现在要上市了,那么市盈率就是20倍、30倍。现在上市公司来收购这部分股权,不提供更高的溢价,日升科技不会卖给你。

        NBD:据我们了解当时安琪伊犁本来就是上市公司的资产,是日升科技通过增资才参股30%的,那时上市公司股价在7、8元左右,所以不存在没有上市的情况吧。

        蒋世毅:是的。

        NBD:那你们当时评估出来的这个价格是通过谁同意的?

        蒋世毅:当时的流程和现在的流程是一样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国资委同意,法律上没有任何障碍,所有评估,出资都要经过国资委确认。

        NBD:按照你的说法当时流程是走了,但是毕竟上市公司卖出了如此优良的资产,你们这样的做法是否侵害了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

        蒋世毅:不是卖给日升科技,增资扩股的时候日升科技进来的,没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当时我们入股是有风险。

我们高管有日升科技决策权

        NBD:上市公司对安琪伊犁两次的股权变化方案都是董事会定的并同意的,但是董事会里的成员就是你们高管,那高管与上市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当时高管是否有回避?

        蒋世毅:开董事会的时候,都是独立董事外部投票的,关联董事都回避了,方案是董事会提出来的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投票时候,关联董事都回避了。接下来,我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大股东安琪集团也要回避,就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NBD:你们的这种股权激励要不要缴税?正常的股权激励都要交个人所得税。

        蒋世毅:如果变现的话要交税,所有税收都要收益实现后才交税,所以我们拿到股权后,如果变现了就要交税。

        NBD:那你们交税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

        蒋世毅:实际变现的收益和当时投资的成本来交税,我们这部分股权锁定期36个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承诺每年变现不超过总额的25%,从管理层方面考虑来看,没有想变现。就算变现还是要日升科技先变现,变现的决定权在日升科技。

        NBD:日升科技决策权在谁?

        蒋世毅:日升科技的大股东

        NBD:那么日升科技的大股东就是你们高管,决策权就是你们高管吧。

        蒋世毅:是的。到时候变现后要交税,公司会公告的,税务部门这方面也盯得很紧。我们从设立日升科技开始,我们都充分披露了,我们经营风格非常稳健,重大决策首先要确保不违法。

        NBD:现在还有几关可以完成增发?

        蒋世毅:增发预案披露后,宜昌国资委已经批准了。时间比较紧,我们同时在进行,还有湖北省国资委,股东大会批准,证监会,还有三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5

高科技產業 競爭力靠技術或管理?

2011-9-29  TCW




台灣大學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 湯):「技術重要?管理重要?」對於高科技公司的競爭重點就是技術,因此很多公司孜孜不倦追求技術的領先,但技術要領先對手代價高昂,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英特爾前總裁摩爾(Gordon Moore)在一九八八年曾對我說,在半導體產業,要領先對手六個月到一年,代價至少十億美元;其次,技術的領先可能會被更新的技術以跳蛙方式(編按:直 接切入下一世代科技)超越,舊技術的領先反而成為採用新技術的障礙。日本四大經營之神之一的稻盛和夫曾說:只有技術的公司,總有一天會跟著技術走進歷史。 因此高科技公司絕不能只靠技術贏過對手,必須在各方面管理表現優異。

宸鴻是一個以技術為主的公司,你個人又擔任過摩托羅拉中國區總裁,有雄 厚科技背景,怎麼看這個兩難議題?

宸鴻科技集團總裁暨執行長孫大明(以下簡稱孫):我們是科技公司,技術與管理可說同等重要,但最後相對來 說,管理還是略比技術重要,重要性五十一比四十九。

我們拿(宸鴻發展的)幾個階段來看:創業期,先要有一個突破性技術,不然公司成立基礎在 哪裡呢;再來,進入成長期, 關鍵第一步就是量產。從量產第一天開始,管理就要進來,因如果你擁有技術,良率卻非常低,成本非常高,就會成為不能用的商品。開始是一○○%的技術,慢慢 的,管理就會比技術重要。

任何技術都有時節性,商業環境、市場需求都在改變。摩托羅拉發明了手機類比技術,電信廠商(當時)都用它的技術, 所以它一定會替廠商想, 「你回收期是幾年?十年? 」然後問,「下一世代技術是什麼?」一定是數位,但是(技術)要選GSM還是CDMA?「當然應該是CDMA,技術上比GSM要好。」

靠管 理可彌補技術鴻溝?

這是企業自己的藍圖出來了。但摩托羅拉沒想到在歐洲有諾基亞(Nokia)、易利信 (Ericsson),還有一個西門子(Siemens),歐洲市場沒有美國那麼大,講出口導向,所以它就「鄉村包圍城市」,最後整個市占率被GSM取而 代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像(錄影帶規格)VHS把BetaMax併了、索尼隨身聽遇到蘋果iPod,都是技術輸給管理的例子。

如果你 是技術導向,而非客戶導向的公司,那可能會完全被綁在技術上,但如果用管理角度,持續不斷找到客戶需要的技術,盲點也許會小一點。

湯:宸鴻 是一開始就建立管理制度嗎?成長這麼快,哪有時間建立制度?

孫:我也許有好運氣的地方。(○七年)一月進去,兩個團隊一個營運一個研發,營 運六月才開始正式,所以我有時間準備,可一開始就讓團隊在流程裡走。流程建好,如果有問題, 大家會問,「資料顯示什麼?」而不會說,「我覺得……,因我做三年,所以我對。」

湯:哈哈哈……,因為我官比你大,所以要聽我的。

孫: 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少。對科技公司來講,良率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問題就要追出真正根源。最怕是說,常看到企業頭痛醫頭,這個問題就這樣弄……,好像 就過了,但其實問題本質沒看到。

流程(管理),事實上會變成公司文化。我們用Six Sigma process(六個標準差管理:標準差越高,每百萬次的失誤越趨近於零,這是靠主動降低失誤提高精準率的管理制度),它會使得我們保持謙卑, 讓我們「對事不對人」,找問題根源時靠數字說話;而當我或我的團隊必須下決定時,可以得到需要事實與資訊,在充分被告知下做好決定。

戰情中 心(宸鴻資訊管理平台:每天處理九千萬筆資訊,每小時更新現金、庫存、產量等數百種資訊,甚至零組件的走向都能即時追蹤)也是,資料它不會講話,這個小時 是九○%,下一個小時八四%,為什麼不能持續?為什麼明天又回來?中間可能有營運 、機器維護的問題,不管怎樣,評估都有依據。其次,有什麼狀況發生,下個小時絕不能繼續,要不然,問題會每小時累積,每天累積,等到結帳那時才知道。

至 於我針對誰?我不是,也不在乎,完全針對這個數字。

還有一塊最近引進的制度,就是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新產品導入平台)。我們有很多新客戶,或者老客戶要出新產品,產品發展每個階段都有criteria(標準)必須一個個完成, 絕不直接跳到量產。如果你下一個(產品)進不去,業務就會急,「還不快量產?」生產可能會說,「不行,還沒有完全!」技術說,「這個不弄不行……。」所以 問題發生一定會挑戰彼此, 一定會有衝突。但沒有衝突,絕對沒有進步。有了新產品開發流程,客戶會信任你,雖然價格高,還是會用你的產品。

重 流程可能易犧牲創新?

湯:管理上強調流程管理是兩面刃,一是數字看不到的地方管不到,其次是不易同時維持創新。

孫:我覺得這 是代價問題。當然不走流程就快,但沒有一個流程,一件事常會變成十件或是二十件。客戶收到樣品說不行,本來要打一個樣,結果變成要三種樣,一直去研究到底 是什麼問題,卻找不到原因。

更重要是準確性,照流程走可以避免以後走上冤枉路,不必犧牲上市時間與客戶資源。以研發為例,它開發完還要量產 ,下面要放時間給其他人,前面的東西越散,後面的時間越要妥協,到某個程度就沒有報酬率可言了。

湯:談到這,我們可理解,宸鴻快速成長, 外來人員也多,靠管理讓員工一進來就被同化,即使高速成長,還是讓組織維繫高效能營運;只是我仍不能理解,管理流程、客戶導向,這些台灣公司應都重視,也 做得很厲害,到底宸鴻的差異在於?

孫:我覺得……,我們是好幾個管理系統高度整合,然後又強調中間的速度。例如,流程全變成客戶的概念,以 前是如果這裡延誤了,後面流程也就會跟著一直延誤,但我這裡不是,一有損失多少,後面就是要贏回來,我要的都是解決方案,而不是講一大堆理由。

湯: 那你這個大老闆會不會伸手到細節上?

孫:需要的時候會。

湯:有問題就會跳下去了?

孫:我不見得要下去解決問 題,但我待命。當我的客戶滿意度與實際情況有差距時,電話就找到我了。

湯:注重六個標準差的公司如美國汽車公司、摩托羅拉和全錄都不得善 終,過度重視流程會不會造成只見樹不見林?

孫:我喜歡照相,養成的習慣是有時將鏡頭拉遠,有時將鏡頭拉近,鏡頭拉得遠,就不會見樹不見林。

管 理精華

過去台灣從事代工的高科技業者,泰半不夠重視專利技術,更有忽略管理傾向,用高股利分紅驅動組織效能,而非建立制度。與這些業者相 較,宸鴻有幾個特點:第一、雖在技術取得領先,但同時重視管理價值,用制度來建立科技業最需要的速度與執行力;第二、建立制度才可Scalable(將規 模快速擴大),近四年宸鴻營收成長超過十倍,員工從數百人成長到四萬餘人,即使快速成長,也能靠縝密管理制度維繫效能提升利潤,並建立企業文化與價值。從 宸鴻的案例,看得出科技公司要成功,技術是充分條件,管理是必要條件。

【延伸閱讀】宸鴻科技績效管理學

說明:宸鴻為全球最大 玻璃式電容觸控面板廠,然而,它的競爭力並不只奠基於技術,宸鴻集團執行長孫大明引進6個標準差、戰情中心與新產品導入平台等流程,從製造提升良率、增加 客戶數與市占率,推升營運表現。

良率達9成   宸鴻掌握的觸控專利製造門檻高,因此良率直接影響利潤表現。9成良率是業界第一。

產 能擴增不超過客戶需求10%記取代工業者競擴產能,結果陷入競爭紅海,宸鴻有紀律擴張產能,產能擴增不超過客戶需求10%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5

精研高科技變色鏡片 讓美國特戰部隊買單 達依王允城:比別人早一步超越自己

2013-08-05  TWM
 
 

 

假設,你是一個繼承上億家產的富家子弟,你會輕輕鬆鬆接下獲利穩定的現成家業,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還是寧願甘冒艱險,開創自己的事業版圖?今年四十五歲的達依光學董事長王允城的創業歷程,就著著實實地顛覆了一般人對「富二代」的想像!

撰文‧林麗娟、李建興

周六清晨,是一般上班族的休假日。達依光學董事長王允城望著還在熟睡中的妻子和小孩,撐起了仍睡眼惺忪的眼皮,用最快的時間迅速整裝。他不是要趕著參加高爾夫聚會,而是驅車前往位於台中工業區的生產基地。

工廠裡「喀鏘、喀鏘」的機器正不停地運作著,王允城穿梭現場,端詳著生產線上川流不息的成品。他拿著美國國防部委託生產的軍用變色鏡,自信十足地向前來造訪的客戶侃侃論起。

「你知道嗎?美國野戰部隊打叢林戰時,一下要躲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和涵洞,一下又得暴露在溫度三、四十度的崖壁上,可能下一秒又下起傾盆大雨,沒有這個能適應各種天候瞬間變色的護目鏡,恐怕是打不了勝仗的喲!而這可都是道道地地的MIT。」談起了自家研發的產品,連趾高氣昂的美軍都願意捨近求遠來台下單,王允城的臉上瞬間泛起了富足的笑容。

不靠洋和尚

以台灣技術拿下全球第六

「富足,對王董來說,不單是個精神上的象徵,更是實質的寫照。」同為台中企業家,台中磐石會創始人謝平上有感而發地說。

畢竟,在關鍵技術全掌握在歐、美、日大廠的矯正鏡片產業裡,成立僅僅十六年的達依,居然在沒有任何海外團隊奧援下,憑著台灣研發技術而成為國內第一家純本土技術的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光學鏡片製造商,如今更已躋身為全球量產規模第六的世界級大廠。

論營業額,每年生產六五○萬片、年營收逾二億元的達依,在台灣僅次於寶利徠,排名第二,但論研發能力,其近年開發的第三代光致變色鏡片及濾藍光鍍膜鏡片,技術卻獨步全台,就連世界排名前幾大的百年國際大廠都紛紛前來取經、下單,甚至深受頂級人士喜愛的哈雷機車車隊官方指定配備的護目鏡,亦出自於達依之手。

草創期:門外漢獨守工廠

土法學研發,突破量產門檻細數這一樁樁的豐功偉業,許多人都不免揣測,王允城要不是光學科班出身,就是家業裡有強大的科技背景,但殊不知,達依這個「鏡片王國」的崛起,竟是「無心插柳」!

事實上,王允城的父親王利夫是興亞水泥製品的創辦人,專門製造水泥瓦、蜂窩管、地磚等營造業用品,家業之大堪稱為苗栗苑裡第一世家。一九九六年王利夫辭世,王允城雖然繼承了大筆家產,但卻不想蕭規曹隨。企圖心十足的他和家族商議後,決定由大哥王允豐主掌家業,而他自己另創事業。

適巧王允豐一位在工研院服務的友人正帶著團隊開發「非球面鏡片模仁」技術,前來王家尋找金錢奧援。由於這項技術一旦成功後,可充分應用在新一代矯正眼鏡PC材質鏡片,而且當時美國已明令規定十三歲以下兒童應配戴PC鏡片以策安全,使得PC鏡片商機可期,這讓一心想創業的王允城十分心動,因而在一九九七年毅然決然砸下六百萬元,成了這項專案的金主。

一九九八年,工研院順利地將技術開發出爐,喜出望外的王允城更在隔年加碼五千萬元成立工廠。但他萬萬沒想到,挑戰才正開始。

在技術上,達依能成功地藉由塑膠射出成型的方式製造PC鏡片,但要進入量產,鏡片經過表面處理不是碎裂,就是變形,良率幾近為零,這使得砸下重金的達依,整整停工了好幾個月。雪上加霜的是,眼見產品上市遙遙無期,多位投資股東竟紛紛停損,要求退資,最後僅剩王允城獨守空城。

「當時所有人冷眼旁觀,要看這位啣著金湯匙出生,對科技一竅不通的留學英國碩士還能撐多久?甚至還有人勸他乾脆乖乖地回家當少爺,免得把家產敗光!」一位熟識王允城的友人透露了這段歷史。

儘管當初的投資,對於家大業大的王家而言,真的只是九牛一毛,但面對眾人的唱衰,王允城就是不服氣,他告訴自己:「就算我不是『白手』,但也要證明我能『起家』!」於是,這個門外漢效法句踐臥薪嘗膽的精神,將所有日用品都搬進工廠裡,足足好幾個月睡在生產基地,不是翻著洋洋灑灑的專業書籍,就是不厭其煩地將所有的模具和機器一一拆解,土法煉鋼地學習鏡片製造的技術,試圖尋得量產的「解方」。

「有一次,我試著要重新設定機器,向工廠技術人員要密碼,沒想到這個專員竟直白地說:『老闆,你會弄壞這上千萬元的設備!』硬是不願把密碼交到我手上。」王允城說,在外界看衰、員工不信任的狀況下,他就是堅持這種不放棄的精神下,居然在幾個月後意外地找到了解決程式,提高了良率。

成長期:接小單穩住陣腳

打開口碑,國際大單湧入突破了量產的瓶頸後,王允城立刻馬不停蹄地帶著產品遠赴紐約、拉斯維加斯、米蘭和香港等世界各大光學展參展,開拓客源。

但由於當時全球業界沒人認為台灣人有能力生產出這麼高技術門檻的產品,因此王允城走遍各大展場足足吃了將近一年多的閉門羹,到了二○○○年才勉強接到來自巴西小廠的一張五千片訂單,而且售價還被砍半。

由於飽受波折,讓王允城一度很沮喪,然而此時,他的岳父喬山董事長羅崑泉卻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說:「別因為單少、客戶小而不接,許多大企業的實力都是由小單累積而來的!」這席話給了王允城一記當頭棒喝,他立即接下了這位巴西買主的訂單,而在陸陸續續的出貨經驗中,讓達依的量產技術更形穩定,巴西客戶不但連連續單,也使達依在國際市場逐漸打開了口碑。

緊接著包括來自歐洲、日本的鏡片龍頭廠都紛紛前來下單,達依也因而以每年倍數成長的接單速度,穩住營運陣腳,如今全球有七十多家的鏡片品牌都由達依代工,甚至世界前五大眼鏡公司裡就有四家是達依的主顧。

高峰期:力求技術突破

永不放棄,視為生存戰力擺脫了「無單」的厄運後,王允城並不以此為滿,他暗暗警惕,「今天我們能取代其他廠商拿到單,人家就可能在明天又超越我們,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就是比別人早一步超越自己!」於是在一路接單生產之際,王允城念茲在茲地想著如何在技術上求突破。

有一次他到日本看展時,當時日本流行有度數且能防霧的泳鏡,但防霧功能多半運用在最主流的玻璃或樹脂鏡片上。

當下王允城突然靈光一閃:「如果防霧的功能可引用到質輕、耐衝擊又能抗紫外線的PC鏡片上,那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於是一回國,他立即著手鑽研PC鏡片的防霧技術。

由於鏡片材質不同,一開始運用在樹脂、玻璃的傳統防霧鍍膜技術並無法完全複製在塑膠上,在歷經數次修正、開發後,才找出以奈米鍍膜方法成功開發的PC防霧鏡片。

另外,有鑑於電腦、手機螢幕和室內LED燈都充斥著高能量的藍光,長期接觸後易導致眼睛黃斑部病變或其他眼疾,而一般鏡片對藍光完全無法阻隔,因此達依也開發出可以過濾藍光的鍍膜鏡片。

達依特殊鏡片一一問世後,引起國際各大鏡片品牌廠商的注意,紛紛前來下單採購。甚至連以尖端科技先行者自居的美國軍方,一聽到達依有一套先進的製片技術,能解決野戰部隊執勤時,傳統鏡片無法因應瞬息萬變的光線、氣候而快速變色、防霧的技術盲點,還親自派員來台一探究竟,進而立即進行認證、採購。

如今王允城忙著找地要蓋第三座廠房,他感慨地說:「我這外行人做內行事,終於走到了這一步,無論是人生或企業,打死不放棄的精神就是生存進化的動力!」

王允城

出生:1968年

現職:達依光學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學歷:東海大學國貿系畢業、英國倫敦南堤大學國際企業碩士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達依光學

成立時間:1997年

負責人:王允城

資本額:9600萬元

主要業務:

PC安全鏡片、PC偏光鏡片、PC漸進多焦成品片、全系列 Sunbalance PC變色鏡片、防油漬超潔淨奈米鍍膜鏡片;PC材質極速變色鏡片獲頒經濟部第15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71

【TMT投研小技巧】尋找高科技企業的業績彈性和避免踩雷 為夢想轉型

http://xueqiu.com/1208469199/25813193
TMT行業一個特點就是研發投入大,比如華為,雖然規模已經這麼大了,每年仍然堅持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而A股中很多小市值的高科技公司,他們的研發收入比更是高達20%,甚至30%,而利潤率有時候才5%不到,那麼從會計的角度研究研發費用的變化和處理,從而發掘他們業績的彈性就變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了。
      因為研發投入總是先於收入放量,所以當研發成果帶來收入大幅增長的時候,研發投入並不會等比例增長,從而導致管理費用率(研發投入屬於管理費用)顯著下降;加上原本的淨利潤率基數低,那麼業績釋放就顯得是那麼的富有彈性了。

      舉個例子,$天喻信息(SZ300205)$  今年翻了有5倍了吧,截止三季報,收入增長90%;但是業績增長了572%;那麼這麼巨大的業績彈性是不是完全不可預測的呢?如果你打開它的2012年年報;你會發現:去年它的管理費用率是18.4%,研發收入比是12%左右,同時,它在會計上處理相當保守,把所有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資本化為0%;於是,扣非後淨利潤率只有不到3.5%;
     作為一個製造金融IC卡的公司,在去年大家都知道今年金融IC卡的收入肯定會放量,比如大家都看好收入會增長一倍,但是如果你沒有發現這個彈性,你會武斷的認為硬件製造毛利總是下降,所以業績增長會小於一倍,那麼一看認為估值沒吸引力,於是錯過了大牛股。事實上,今年三季度它的管理費用率已經降到11%,同比減少了7個點;儘管它的毛利率確實下降了一些,但最終這7個點中有3-4個點反應到了淨利潤率中,一下淨利潤率就提升了一倍到7.5%左右,帶來了極大的增長彈性。如果你持續跟蹤,你就會發現這個邏輯還在延續,明年也許仍然值得期待。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專門去找研發收入比巨大的公司呢?不是的,這裡要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計概念:研發資本化。
     在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中,研發費用可以分為研究階段費用和開發階段費用,研究階段費用必須當年全部費用化進入損益表,而開發階段的費用可以根據各個公司一定的判斷標準選擇費用化進入當期損益表,或者資本化進入當期的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科目,如果資本化了,那麼當相應的項目開發完成達到可投放市場銷售的時候,相關費用從「開發支出」科目進入到「無形資產」科目,並根據各個公司自己的攤銷策略決定在多少年內攤銷掉。而北美會計準則中是不允許研發資本化的,所以中概股都沒有這一項。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是帶有很多上市公司主觀判斷因素的,那麼,就為操縱業績提供了可能,比如為了降低股權激勵門檻,基準業績年份加大費用化比例,做低業績,而股權激勵實施後,通過加大資本化比例來粉飾業績等。
     作為投資者,我們該如何衡量高科技企業的研發費用資本化是否合理,帶來業績彈性,還是有粉飾業績嫌疑,埋了地雷呢? 研發資本化的實質是通過將研發費用轉為無形資產,未來分成幾年攤銷,從而延遲研發費用的確認時間,寄望於研發成果帶來市場收入大幅增長的時候,再確認這個費用。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指標:
     「研發投入去化率」  = (當年費用化進入損益表的研發費用 + 自主開發無形資產當年的攤銷額)/當年研發投入。
     這個指標越高,說明公司的會計處理越保守,在研發的產品還沒有帶來收入增長前,已經把費用都確認了,於是未來的業績增長彈性也越大;這個指標越低,說明公司的會計處理越激進,寄望於研發的產品能帶來收入的大幅增長,那麼,一旦研發失敗,或者市場推廣不力,收入未能有效增長,那麼業績將因為無形攤銷額逐年的增長而大幅下滑,不幸踩響地雷。

     最後,通過一正一反兩個例子來說明下這個指標:
     $啟明星辰(SZ002439)$  2012年年報顯示研發收入比為19%,主營利潤率才6.5%左右,其報表披露的自主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分3年攤銷。其研發費用化比例72.5%,無形攤銷佔研發投入比21%左右,故「研發投入去化率」為93.5%左右;2013年半年報顯示,其研發費用化比例進一步提升到77%左右,無形攤銷佔研發投入比也提升到21.5%左右,故「研發投入去化率」為98.5%,已經接近100%了。而實際上我們瞭解到一款網絡安全產品的生命週期一般不只3年,因此啟明是通過加速攤銷使得去化率達到接近100%,會計處理偏保守,如果未來在國家重視網絡安全的大背景下,一些新研發產品帶來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那麼它的業績增長彈性會很大。

     $科大訊飛(SZ002230)$  2012年年報顯示研發收入高達29%,主營利潤率卻有15%左右,其報表披露的自主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分2-5年攤銷。其研發費用化比例只有45.5%,加上無形攤銷後,「研發投入去化率」在59%左右;2013年中報提高到73%左右;那麼,結合實際,我們就會發現這家公司也許走進了不斷提升語音識別度的技術牛角尖中,商業模式不清晰,市場收入始終沒能贏來爆髮式增長,與此同時,激進的會計處理,讓巨額的研發費用通過資本化積累在無形資產中,需要通過未來幾年攤銷掉,看上去現在主營利潤率高,但是未來幾年如果收入無法爆發增長,那麼可能步入業績停止增長,甚至倒退的境地。難怪雪球各位大牛都一致看空該股,原來是這麼大一個地雷。

  通過這些例子,你看懂了嗎?這就是我的一點TMT投資技巧,希望大家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699

習近平的「高科技朋友圈」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8/56674.html

孤島不再

政治局委員向程序員求教,不僅在中關村的歷史上從未發生,即便在1949年後的中國也是罕見的。

2013年9月30日這一天,中關村企業家們的政治地位再一次被提高。

當天,這些中關村的老總很早被組織起來,來到海淀區一座專為展示中關村發展成果和新技術的展示中心,等著給這些干部們上課。

小米公司的雷軍穿上得體的黑色西裝和淡藍色襯衫,他把所有通信設備都交給助理,經過數道安檢,進入了展示中心的展區。在通向展區小米公司展示牆的路上,這位程序員反覆溫習著如何把握這次亮相的機會,他需要在5分鐘內將他自創的一套複雜的互聯網手機模式講給這些對互聯網世界並不熟悉的政治局委員們聽。

雷軍的助理告訴《博客天下》,雷軍有7分鐘的時間待在展示中心的展廳中。其中2分鐘用來排隊等候,5分鐘用來講課。

在短短5分鐘裡,雷軍試圖用PPT向習近平講解,為什麼他的互聯網手機模式能夠在與蘋果手機的競爭中創造100億美元的估值,並成為中國年輕人的隨身之物。

次日《新聞聯播》,雷軍上課的鏡頭被播出大約5秒鐘。雷軍回憶,習近平問了他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你以前是做什麼的?第二個是,你合夥人以前是做什麼的?在領袖面前,他坦率回答,自己成功「最重要的是靠人」。

習近平還見到百度的CEO李彥宏。在現場,李「教員」比「學員」更緊張。

「李彥宏的稿子,據說改了很多次。」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說,「要在短短幾分鐘裡講清楚大數據,並不容易。」他們大概在一個半月以前接到中關村管委會的通知,要代表行業給中央領導「上上課」。

李彥宏所講的主題是「大數據」,這是百度和中關村管委會一起反覆溝通多次才決定的。在眾多話題中,大數據能實現什麼樣的未來這個話題,吸引了中央高層的目光。

李彥宏以一襲白色西裝登上「講台」,身後巨幅的LED上展示著PPT。他提到:大數據在兩個方面表現出最重要的價值,促進信息消費和關注社會民生。從央視播出的畫面可見,對於社會管理中的「熱點實時監控與預警」,PPT裡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旅遊熱點可以提前預測,還比如公共事件監測等,前者關係經濟、後者則是政治領域,李彥宏準備這次講課可謂周全。

在次日《新聞聯播》播出的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的新聞的秩序中,柳傳志被安排在第七位出場。熟悉電視製作的人們都知道,一頭一尾出現的通常是最重要的人物。

相比對體制陌生的年輕後輩來說,柳傳志更加成熟。今年6月,他就毫不諱言地表達了自己對政治的觀點,「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分。」

柳傳志的聯想公司就脫胎於國企,21年前他就給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國務院總理李鵬講解過自己的科技公司。

當年,中國面臨的一切問題都被解釋為政治問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口號頻繁被一些人提起。原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趙慕蘭接受《博客天下》採訪時說:「當時的中關村就好像一個小小的孤島,深陷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試驗區辦公室築起圍堰,把政治的驚濤駭浪擋在外面,你只要走進這個圈子,就可以在這裡面好好生活,沒有人批判你,沒有人指示你,該怎麼就怎麼幹。」

現在,已經74歲的中關村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胡昭廣清晰記得國家領導人第一次來到中關村的時刻,江澤民和李鵬在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的一再推薦、邀請下來到中關村視察。

當天,柳傳志也一掃當時的頹氣,在來客面前神氣活現。為了顯示實力,他們把公司的各式計算機、漢卡都陳列在了聯想展廳外的通道旁,蔚為壯觀。李鵬問柳傳志:「為什麼起名叫聯想?」柳傳志回答:「聯想起名源於我們的聯想式漢字系統,模仿人類大腦的聯想功能,比如從『中』可以聯想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等。」

柳傳志的回答讓李鵬很是讚賞,「你們證明了漢字是適合計算機化的!」李鵬回答柳傳志,「英文只有26個字母,你們貢獻很大。」

《新聞聯播》裡,中央電視台用8分42秒詳細報導了這次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這則在最重要時段播放新聞無疑是對中關村這些企業最好的宣傳。今年央視《新聞聯播》後5秒鐘的廣告投放價格最低為1500萬元。

最高職位的淘寶用戶

現在人們通過網絡知道關注「雙十一」的不只是年輕人,至少還有國家總理李克強,這應該是中國職位最高的淘寶用戶。

10月31日,馬云與其他學者、企業家被請進中南海,李克強在這裡召開他就任總理以來第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輪到馬云發言時,他開門見山地向李克強要信任。

馬云神采飛揚地對李克強說,馬上就到11月11日了,老百姓戲稱這天為「光棍節」,而淘寶網則把這天打造成了「中國消費者日」。

李克強竟然對這些年輕創業者的辛苦狀態「門兒清」,「我看到過一位淘寶店主和客戶的一段對話。他半夜接到了一個訂單,馬上就把貨送出去。送出去後還請求客戶方,你能不能給贊一個?大概對方覺得這個物品有點小瑕疵,他立刻就說給你換。隨後又反覆和客戶解釋、賠禮,生怕被客戶差評,毀了名聲。」講到這裡,李克強對馬云說:「我很感動。這反映出中國的年輕人,80後、90後創業者的勤勞和創業的不易。」

馬云說:「是的,現在夜裡12點後還上班的大多是這些年輕人。」李克強也鼓勵馬云,「中國的年輕人將成為中國未來『潛在經濟增長率』,他們的努力可以彌補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這一客觀規律對中國經濟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不久前,馬云剛剛成為清華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顧問,。他在釣魚台國賓館成為朱鎔基、王岐山的座上賓。

在年初,馬云被當時還未卸任的國家總理溫家寶請去講課。在課上,他大膽直言,要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上升到國家戰略。

馬云的阿里巴巴集團正在進軍金融業,這個領域原來被國有企業壟斷的,現在在新任執政者的支持下,他的機會來了。

在今年雙十一當天,馬云創造了350.19億元的銷售額,他圓滿地完成了此前李克強交給他的任務。「雙十一」晚上,他向中國另一大支柱產業房地產發起挑戰。電商零售額超越房地產也被視作馬云的新野心。

外企巨頭

種種跡象表明,現在已不再是那個還爭論經濟路線的時代,只要你承認政府權威、守法繳稅,沒有人幹涉你的信仰。

儘管在過去的一年中,星巴克因被認為暴利問題而被央視曝光,而醫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因為商業賄賂而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追查。

但這些小的齟齬並未影響習近平對外國企業家的態度。

2013年4月,習近平會見曾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向蓋茨傳達了中國「秉持創新驅動理念,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態度。創新,這是習近平3月以來強調了多次的一個詞。

今年4月24日,習近平和美國財政部前部長保爾森的會談,則讓人們對金融業的改革有所期待。

保爾森和習近平有長達8年的交情,2005年,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經帶企業家組團出訪美國,結交了時任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的保爾森。

2006年,保爾森被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部長,擔任財長後的第一次訪華,保爾森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杭州,去探望自己的故交習近平和浙商們。那天他們相談甚歡,保爾森稱自己有空「要去溫州看一看」。

保爾森被認為是華爾街的鷹派,《經濟學家》雜誌曾經評價稱,保爾森忠於自由貿易,是減稅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曾經說,21世紀面臨一個主要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在不失去政治支持的情況下促進自由貿易。

除了他們都愛養動物(習近平擔任副主席時訪美,跟老朋友聊天,說到過自己「養了兩條寵物狗」)之外,一點巧合是,在他們離開學校之後,都曾經有過短暫的軍方工作經歷,保爾森在五角大樓,習近平在中央軍委。

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喜歡以一種更平等的姿態直接向商界發言。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年度會議上,他公開與十數家企業的高管會面。在那一次接近一個小時會面中,十幾家公司的總裁分別與習近平握手,他們小心翼翼地向這位國家主席提出了困擾外企發展的問題。他們對那些官僚主義的拖沓與投資限制感到不滿。習近平則告訴他們:「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

每位最高領導人的第一個任期的三中全會,往往是最重要的會議。新的一屆中央會把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未來十年的經濟工作上。

無論是新科技公司還是傳統工業巨頭,無論是中國企業家還是外國投資者,這些人物在習近平的知識體系和工作領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或多或少地,他們的態度會被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聽取,思考,進而產生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41

華爾街交易員的新武器:高科技成就高收益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263

在以毫秒為計算單位的交易市場,高頻交易似乎已經笑傲江湖難逢對手,但是華爾街的武器庫遠不止如此,還有一種可以窺探市場走勢的“神器”也受到了交易員的熱捧。 這些“神器”包括直升飛機、熱感攝像機、傳感器等等,雖然並不罕見,但他們有一項特殊的任務:專門為華爾街收集情報。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有一家叫做Genscape的公司專門從事此項業務,他們的分析員乘坐直升飛機,手拿熱感攝像機,在一個石油小鎮成片的工業廠房上空飛過,拍攝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大型的儲油罐。 通過分析這些石油“重鎮”的儲油情況,他們可以在政府石油報告出爐前,得到準確的市場供給行情,而華爾街的投行、基金公司都心甘情願的掏大把銀子購買這些情報。 Genscape通過熟練的監測師和數據分析技術為分析師提供他們所需的非公開報告,其涉及的領域包括石油供應量、發電量、零售量以及糧食產量。 先來看看在這幾個領域中如何有效收集數據: 1,石油 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自詡為全球石油管道的十字路口)是美國原油期貨的交割地,因此也是美國石油交易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當庫欣有新的油罐建立,這通常意味著市場供應充足,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石油價格可能會下跌。而當庫欣的石油庫存下降,未來的價格或將會上漲。 每周,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都會公布原油庫存情況的報告,其中也包括庫欣的庫存情況。而Genscape可以在EIA報告發布前兩天就將調查發到客戶手中,在今年7月到11月底,他們的預測都與EIA公布的變化方向完全一致。 而且EIA的官員在公布每周報告前還會咨詢Genscape的報告,當他們發現二者有較大的差異時,會重新檢查一遍石油公司提交的數據,偶爾還會找到一些錯誤。 在十月美國政府關門期間,聯邦官員無法及時公布EIA報告,這時Genscape便成了投資者獲得庫欣供應情況變化的主要消息來源。該公司在原定的報告發布當天免費公布了報告,當前他們的客戶在幾天前就得到了同樣的報告。 Genscape除了監察庫欣的石油供給,還跟蹤從歐洲港口出發到目的地的油品裝運,他們利用800個天線臺收錄石油運輸車的情況(videotapes railcars of crude oil),然後跟蹤他們到達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計算煤在美國和西歐的燃燒量。 2,電力 Genscape將傳感器放置在發電廠和傳輸線附近的私人領域,他們向該領域的所有者支付一定的費用,因此就算發電廠發現了監視設備也無可奈何。他們通過監測磁力和電場估算出發電量和電力傳輸的規模。 Genscape在全世界的輸電線路和發電站附近有約4000個電磁傳感器。同時也使用紅外線照相技術監測發電站的煙流,來觀察發電站的生產能力。 3,農業 在農業方面,Genscape甚至利用衛星圖像研究糧食產量。Remote Sensing Metrics LLC則與衛星公司合作(例如DigitalGlobe)來分析連鎖店的銷售情況,他們通過觀察停車場的車輛數量變化來進行分析。衛星公司也使用衛星來評估農作物情況,也可以評估災難發生地的破壞程度。 Genscape的這些技術在美國是完全合法的,但華爾街想要獲得這些夢寐以求的信息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Genscape的石油報告一年收費9萬美元。 而該公司的CEO Matthew Burkley說,這種監察方式打破了長久以來由石油巨頭一首遮蔽的信息市場,可以讓行業的透明度更高。但很顯然,一些石油公司並不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Burkley毫不畏懼地表示:“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們做這些事情。” 華爾街投行中,Genscape的客戶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德銀,對沖基金中則有Citadel LLC,此外還包括大型能源交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 Beheer BV,該公司一年的收入超過30萬美元。 Genscape還有更大牌的客戶:國土安全部甚至是中央情報局(CIA)。911後國土安全部曾咨詢過他們的技術。 實際上也有不少人擔心高科技的應用會帶來不公平的問題,這會讓無法獲得信息的公司被擠出市場,同時也提高了進入市場的難度。 電力交易員Sterling Lapinski和Sean O'Leary在2000年成立了這家公司,他們認為由電力公司控制了市場的信息,這對交易員極為不利。 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以及工程師的幫助,該公司設計了一套監控電力頻數的系統,並將這些紛亂複雜的數據轉換成了有價值的信息。 Genscape後來獲得風險投資,並將業務擴展到美國和歐洲,2006年每日郵報和通用信托集團(Daily Mail & General Trust Plc)以逾1000萬美元的資金收購了這家公司。 最後用幾個例子來看看這家公司的業績: 1,2011年8月23日,弗吉尼亞州地區發生了百年最強地震,美東時間當地下午1:51,道明尼資源公司下屬的一家核電站受到了影響。 一分鐘後,Genscape給客戶發了一個“預警”,指明該電站的發電規模受到打擊。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員看到預警後意識到因為電力缺口電價將會上漲。 該交易員買進了可能受此消息利好的發電站的電力合同。 2,今年夏天Genscape警告客戶WTI價格可能會有變動。庫欣的庫存自7月來便一直在下降,這推高了價格,許多投資者成功地下註WTI和布油的價差會收窄(此前布油價格更高),到了8月WTI價格超過了布油。 3,8月21日下午12:31,Genscape告訴客戶將近有100輛原油車從巴肯運到俄克拉荷馬州的斯特勞德,並在一個閑置了一年的輸油管道卸載,該地區的石油管道通往庫欣。 德銀的交易員得到這條信息後,認為當地的庫存在增加,美國石油價格會滑落,因此打賭價差會再度擴大。 10月初,Genscape發現庫欣整體的石油供應較前一周下降,但在下半周溫和上漲,這是數月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Genscape將這個信息發送給了客戶,隨後的半小時,交易量上漲,價差擴大了8%。 在報告發布的25分鐘內合同價格下降了3%,當天下滑了7%,這反映初庫欣油罐的增加使得油價走低。WTI油價跌了近7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795

國外創業者是如何做高科技情趣玩具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67.html

爆紅創業者馬佳佳的成人用品店生意冷清,其撬動的情色市場想象力,在業內人士看來經不起推敲,但不妨跟著i黑馬來看下國外一家公司是如何做高科技情趣玩具的,希望能給國內創業者另一種啟發。本文介紹的這個創業者名叫托恩・蒂默曼斯(Toon Timmermans)。他的產品設計靈感源於電影《毀滅者》(Demolition Man)中的性愛場景:影片里的人物帶著聯網頭盔展開了一場虛擬性愛。看過這部電影後,蒂默曼斯和他的團隊便開始著手開發Kiiroo,這是一款高科技情趣玩具,它的目的是將性行為引入全新的數字時代――讓人們可以遠程感受對方的觸摸和愛撫。但Kiiroo並不只是一款情趣玩具,它還是依托於情趣玩具使用者建立起來的社交網絡。在Kiiroo團隊看來,他們既不是情趣玩具公司,也不是性愛平臺,而是一家希望創造新社區的科技公司,通過這個社區讓人們在三維環境中展開親密接觸。蒂默曼斯是一位荷蘭企業家,他與雷諾・沃伊特(Reno Voet)合作創辦了Kiiroo Technolgies公司。在蒂默曼斯看來,這家公司屬於互聯網行業。2007年,蒂默曼斯參與創辦了日程同步工具Flogs,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兩支西甲豪門都是它的客戶。在創辦Flogs和Kiiroo的過程中,蒂默曼斯研究出了一套解決問題的簡單方式:尋找在線市場的空白,然後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將這種方式與他的整體願景融為一體後,他便可以開發各種新穎的技術,從而在數字時代給我們創造更大的自由。目標市場在創辦Kiiroo Technologies的過程中,蒂默曼斯發現,現有的情趣市場“一切都是二維的”。他接著說:“你們可以看到彼此的模樣,聽到彼此的聲音,但卻不能觸摸彼此的身體。”他解釋道,Snapchat、Tinder和Grindr等服務提供了各種圖片或視頻,方便人們通過私人或公開渠道尋找性伴侶。“這正是Snapchat的目的所在。”蒂默曼斯說,“給彼此發送一些不會公開出去的照片。”這也是建立親密關系的第一個階段。Tinder和Grindr的模式則更加激進,通過給照片打分的方式尋找一夜情。然而,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一款服務,讓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展開身體接觸。Kiiroo的目的是為用戶遠程提供性愛的感官刺激,然而,這卻並不是一種模擬體驗,而是對用戶敏感部位的實時刺激。它的模式如下:你可以在該社交網絡中創建一份個人資料,並且可以選購SVir或OPue兩款情趣玩具。前者是一款男式手淫器,里面有8個收縮環,可以與其他的女性或男性版本互通數據――既可以接受,也可以發送;後者則是一款女式振動器,可以向SVir發送信號。用戶可以首先通過這個社交網絡與他人取得聯系,然後在網上將彼此的設備關聯起來,也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內利用藍牙連接起來。該公司今後還將推出雙向OPue,既可以接收數據,也可以發送數據。Kiiroo上周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啟動融資計劃,希望了解有多少人對這款硬件及其配套的社交網絡感興趣,同時也想借此機會吸引投資人和潛在的合夥人為其提供資金。另外,該公司還在評估它在全球範圍內的潛在用戶群。“市場已經準備好了迎接這款產品了。”蒂默曼斯說。他認為,這是一個主流平臺、一款主流產品,Kiiroo只是促進了這一趨勢而已。雖然該項目並沒有附帶圖片或視頻,但他們的潛在用戶卻比較明確:既有兩地分居的夫婦,也有上網尋找一夜情的人,還有一些人則可以借此感受自己心儀的網絡色情演員提供的“貼身服務”。前景展望Kiiroo希望最終能與“第二人生”合作。蒂莫西表示,他們已經就此展開了溝通。“他們當然很希望合作,因為你可以用自己的角色在3D世界中行走,還能與別人翻雲覆雨,並感受到真實的體驗。”他說。“第二人生”已經有1000萬用戶,而迪莫斯曼相信,與這種規模的平臺合作將成為該公司的必然發展階段。該公司的名稱源自希臘語Kyrios,意思是“主人”。蒂默曼斯和他的團隊之所以選擇Kiiroo這個詞,是希望用戶成為自己城堡的主人――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設計資料頁面,而且所有的聯系都必須是相互的。市面上還有其他一些觸摸響應產品,例如聯網感應式情趣玩具Lovepalz和男式手淫器RealTouch,後者甚至可以通過USB接口與網絡視頻同步。不過,這些設備的互動性都不如Kiiroo,也沒有設計專門的社交網絡。但迪莫斯曼卻認為,Kiiroo平臺可能會與這些公司合作,而不是與之競爭。迪莫斯曼堅信,Kiiroo是數字互動性愛的未來,但他不會把該公司的視野局限在這一個領域。他認為,現在還很難斷定今後兩年的發展方向,但他很希望能與Oculus Rift和“第二人生”整合。由此看來,人們今後想要足不出戶滿足自己的性欲將會變得更加容易。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長歌編譯 | 編輯:kongmingming | 責編:孔明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32

【高科技行業為什麼總是讓投資人失望?】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30529797
沒有人能否認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發展是世界歷史進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推動著人類歷史的進步,改變著整個世界,.... (更多的好處不再列舉)。

高科技行業,也早就了一代一代的富人,從托馬斯•艾迪森到比爾•蓋茨,再到數以千萬計的新技術發明者和企業家們都創造了致富的神話。也激勵著人們對這些行業和新技術的無限嚮往。

然而,從資本市場的長期歷史統計來看,高科技行業帶給股票市場投資人的收益,相比傳統行業,卻總是讓人失望的!(注意,這裡指的是長期的、大範圍的統計結果,請別拿個案來反駁,否則會犯邏輯錯誤的)。

這是由於【增長率陷阱】或者【跑步機原理】所導致的,兩者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

「增長率陷阱」是沃頓商學院著名教授傑裡米•西格爾(《股市長線法寶》、《投資者的未來》作者)提出的概念。「增長率陷進」是說,決定股票市場投資者長期收益的主要因素,不是公司或者行業的增長率,而是公司或者行業的增長率能否持續超過市場不斷增長的預期。

「跑步機原理」是著名的諮詢機構麥肯錫在《價值評估-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一書中提出的概念。「跑步機原理」 是指,投資者的期望就像是高速轉動的跑步機,而公司的實際業績如同跑步機上跑步的人,當跑步機越來越快的時候,跑步的人就必須跟上跑步機的速度,否則就會從跑步機上摔下來。

反映到現實中,高科技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注意:任何時代都有當時的「高科技行業」和「新經濟」,而不僅僅是今天才有高科技和新經濟)總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投資者群體總是給這些行業以及行業內的公司給予了很高的增長預期,總是在樂觀主義情緒的激勵之下盲目的追隨,賦予了這些行業與公司過高的增長預期、支付了過高的市場價格。

另外一個現實是,高科技行業總是變化最多最快的,在高增長、高利潤和「光明前景」的驅使之下,更多的創業者群體和企業不斷地加入到這個欣欣向榮的行業中,隨時準備著顛覆和消滅已經進入者,而這些首先進入者,也的確不斷的被顛覆和消滅。於是,高科技行業中的絕大部分公司,都屬於「短命鬼」,真正能長久致勝的 「百年老店」 少之又少。

這些行業中,最大的贏家,首先是那些發明了高科技的人和公司,他們將新的技術帶給世界,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其次是那些投資了這些公司的風險投資家和推銷這些高科技股票的投資機構。當然,還有社會和公眾,享受了高科技所帶來的生活便利和社會進步。

而最大的輸家,卻是在股票市場上購買了這些高科技行業或者公司股票的投資人,他們被高科技和新經濟的光環所激勵,被一群口舌如簧的投資機構所誘騙,以過高的價格購買了這些公司的股票,並夢想著這些公司的業績能在新時代的高速公路上不停的飛奔。然而,帶給他們的,卻常常是掉進「增長率陷阱」,或者「從跑步機上摔了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06

高科技「玩壞」傳統農業?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407/t20140728_617735.htm
「大數據、物聯網、GPS定位系統、App」,這些耳熟能詳卻又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詞,能和最最傳統的農業扯上什麼關係?最傳統的行業,正借由最新潮的高科技,綻放出新生的力量。

  相比美國強大的國防實力和稱霸全球的美元,美國農業的強大是一種低調的存在。美國農業部有多達11萬名員工,是僅次於國防部的第二大政府部門。大規模機械化的普及,讓兩三個農民就搞定十幾萬畝土地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著農業從規模化向精細化邁進,而智能化需求也指引著服務者商業模式的變遷。從單純賣種子賣化肥農藥到制定「播種-收割」的全鏈管理過程,農化巨頭和農業機械製造商,正在競合之中,開始新一輪賽跑。

  App進攻農業

  農作物的兩大天敵,一是蟲害,二是雜草。用App來對付它們?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2014年4月,孟山都在加拿大推出了一款雜草識別系統,存儲了48種雜草的信息,包括其高清圖片和形狀描述,用戶只需動動手指頭,就能根據雜草的不同分類消息對其進行辨認,並獲得最佳的雜草管理方案。對於現有系統無法辨認的雜草,App將直接把該雜草信息反饋給孟山都的售後服務中心,由農學家提供專業建議。

  在雜草辨識程序之外,孟山都還推出了一款針對玉米蟲害的App,根據玉米害蟲往年的季節規律來預報到達具體地塊的時間和危害程度,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另一農化巨頭杜邦先鋒則在2013年7月推出了一款手機應用Pioneer Field 360,主打作物生長流程管理的概念。這款程序結合了強大的分析工具和實時數據,種植者只需在使用之初輸入方位、開始日期以及相對成熟度,就能預測作物的生長進度,查看降水預報,並據此計算出其發育成熟程度,瞭解作物的生長關鍵期。此外,杜邦先鋒還開發了Field 360 Notes和適種性應用。

  《世界農化報》總結道,農化行業的競爭已經脫離了賣種子、農藥的簡單套路,而是通過把尖端的信息技術應用到現代農業領域,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搭配了智能設備的機器同樣受到農民的歡迎,在《Farmers Weekly》的調查中,拖拉機上加載的GPS轉向系統被英國農民投票推上農耕高科技榜單首位,機器人擠奶機和智能手機並列第二。GPS系統的妙處在於,在這之前,要避免種子和肥料的浪費只能依靠駕駛員的感覺和經驗,而應用這個系統能輕鬆實現田間直線駕駛,徹底避免重複播種,既節省開支,又能提高生產效率。

  孟山都的200億美元野心

  無論是杜邦的作物成熟度預測App,還是孟山都的雜草辨識應用,都無一例外具有GPS定位和信息存儲功能,名義上是方便App使用者存儲土地上的種植歷史,但實際上二者都輕易獲取了關於這片土地的一切秘密—曾經種過什麼、容易長什麼雜草、歷史降水情況等,這些都為來年種子、除草劑等各種產品的銷售打下了基礎。這種「熱心過頭」的服務已經引起了一些農民的警惕—他們對自己農田上的數據可能遭到濫用或是隱私被侵犯感到不安。

  相比之下,孟山都隱藏在App後的圖謀更加意味深長,它正在試圖強化這種信息優勢,並轉化為新的商業模式。過去幾十年裡,孟山都成功地從化肥農藥領域轉型為以種子業務為核心,儘管其模式口碑不佳—通過轉基因種子和相關除草劑的捆綁式銷售、私自留種效率退化的保護機制等,製造出農民對其種子的依賴性。隨著農田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它的野心進一步膨脹—在開發App聚攏信息流之外,其再次展開慣用的併購手法,以收集全方位的農業數據並加以利用。

  2012年,孟山都以2.5億美元收購了農業公司「精準種植」(Precision Planting),這家公司能夠讓農民在不同區域選擇以不同深度進行種植,成為孟山都走向「雙向種植」的第一步,即接收和分析數據,告訴農民該種植什麼、澆多少水,如何灌溉。

  2013年底,孟山都又以9.3億美元收購了天氣保險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後者曾收到過來自谷歌風投、Founders Fund等機構的注資,主營業務是向農民賣天氣保險。該公司的厲害之處是收集了30多年的天氣數據、60年的農作物產量數據,以此為基礎開發出自助投保服務,客戶登錄其公司網站,確定特定區域及時間段內需要投保的氣溫或降雨量範圍,公司能在收到訂單後100毫秒內完成風險評估,並在線開出個性化定製保單。此外,不同於保險業慣常做法,在這裡農民無需申報賠付,一旦天氣變化幅度進入了賠付標準,公司就會自動賠付。

  這種能從分析風險數據中挖掘盈利機會的模式引起了孟山都的強烈興趣。孟山都表示,大多數農民的玉米地都有30-50蒲式耳的單產潛力沒有被挖掘出來,而數據科學的發展能幫助它們進一步釋放這個潛力。2014年1月,孟山都收購了一項土壤分析類的技術,同精準種植業務、玉米蟲害等信息平台一起打包,歸集到Climate業務旗下,通過這個整合後的服務平台,種植者可以實時瞭解天氣、土壤、蟲害的情況,並據此作出生產決策,進行風險管理等,以提高農場的效益。Climate發佈了基礎和升級兩個版本的服務,並通過合作商家進行分銷。其業務掌舵者直接向孟山都CEO匯報工作,足見其對新領域的重視。

  這一切行動,都是打著「為農民服務」的口號,但誰都知道其真實目的終歸要落點於自身盈利。2013年財報顯示,孟山都兩大核心業務中,種子業務近年來增長平平且飽受爭議,2013年5月,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同時爆發了一場抗議孟山都轉基因種子的大遊行,集會人數超過200多萬人。另一方面,以草甘膦除草劑為代表產品的農業效率部門,儘管營收和利潤走高,卻也一直未能洗脫「草甘膦毒性不明」的安全隱患(附表)。在收購Climate的公告中,孟山都樂觀地預測,在種子和化肥銷售這兩大核心業務以外,數據科學有望給公司帶來200億美元的創收機會。如果所言非虛,這無疑意味著農化領域盈利模式的一個巨變,孟山都能否如願?

  在新的盈利模式被證明之前,孟山都已經開始面臨新的考驗,已經有農戶開始擔心,孟山都等大公司收集了太多的數據會對自己不利,使之在定價及產品選擇上均處於弱勢,甚至數據可能會被華爾街用來預知作物價格,以及降低期貨合約的利潤。善於佈局的孟山都,其新模式是否又會像控制種業那樣,再一次演變出「不道德」的風險因子來?

  巨頭合謀,軟硬兼攻

  儘管孟山都是行動最迅速的那個,但很明顯不止是它瞄上了這個機會。

  僅在美國,200多萬個農場中有8%的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上,對於這種規模的大田,通過數據化管理來提升作物效率的經濟效益愈加明顯。而隨著信息化和高科技設備在農業的全面嫁接,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實現從播種到施肥、收割完全的無人化。田間App評估土壤情況,選擇作物類型及種子,蟲害App決定如何施肥及播撒哪種農藥,而信息平台綜合天氣消息後報出最佳雜草管理措施及生長關鍵節點,也或許所有數據提交之後,一個整合後的平台生成全部指令,並將命令交由無人駕駛的機器來執行。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種下去之後,操心的不僅僅是賣種子賣服務的。智能化的決策,具體執行還要靠硬件。農業機械製造商同樣對此領域虎視眈眈。自建數據庫?合作還是競爭?戰爭的硝煙已開始瀰漫,而實力與謀略的選擇同為重要。

  美國知名的農用機械商約翰迪爾公司就擴展了其大田鏈接土壤濕度監測系統,新增了氣象站以及日射強度計及葉面濕度等傳感器系統。這些傳感器將實時提供溫度、風速、風向、濕度、太陽輻射、葉面濕度、降雨量以及土壤濕度的相關數據。2013年年底,約翰迪爾更是分別與陶氏益農、巴斯夫、杜邦先鋒等農化巨頭簽署了數據分享協議。他們將分別結合各自專長,把農田數據信息整合成精準農業及農田管理方案,幫助種植者更高效地將數據轉化為管理決策。

  而同樣將重點放在了種子業務上的杜邦先鋒,也正在加速完善自身的全農場決策解決方案平台EncircaSm。2014年5月,杜邦先鋒宣佈與系統硬件商愛科達成合作,推行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屆時,大農場的農民將不必攜帶硬盤存儲類介質,就可以在駕駛艙和辦公室間輕鬆進行無線數據傳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31

騰訊創建基金公司 邱國鷺任董事長,高科技公司基金請價值投資者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724628

8月8日下午,坊間瘋傳騰訊和高瓴資本各出資40%和60%,註冊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由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擔任董事長,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任總經理。

  接到消息後,理財周報記者第一時間內試圖與事件相關各方進行了聯系。騰訊集團方面回應稱尚未接到關於此消息的相關通知,對此事不予回應。而高瓴資本與邱國鷺方面暫未能取得聯系。

  熟悉公募業的人士無不識邱國鷺。作為國內價值投資的代表人物之一,邱國鷺曾受過西方系統的投資訓練,並有豐富海外對沖基金工作經歷。圈內人評價,邱是國內對價值投資理解最深刻的人之一。

  今年三月,邱國鷺從南方基金離職後,曾私下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已經確認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充滿挑戰的工作領域,他本人非常期待。若騰訊與高瓴資本合作為真,互聯網大佬與投資梟雄的組合確實令人充滿想象。

  如果說邱國鷺牽手騰訊令市場意想不到,那高瓴資本與騰訊的聯姻則早有苗頭。

  資料顯示,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註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

  2005年,張磊利用耶魯大學投資基金提供的3000萬美元作為起步資金創立了高瓴資本。創立以來年均複合回報率高達52%,目前管理基金77.66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張磊的第一筆投資的對象是騰訊。高瓴資本成立後,張磊把從耶魯大學投資基金籌集的大部分基金都投給騰訊,結果回報非常豐厚,目前仍繼續保有騰訊股份。

  此外,張磊還推動了京東與騰訊的戰略合作,通過並購讓騰訊成為京東的第二大股東。而高瓴資本亦持有京東11.31%的股份,是除創始人劉強東持股20.72%、騰訊持股17.91%、老虎基金持股15.81%之外的第4大股東。

  若騰訊與高瓴合作為真,公募業將迎來何種新的元素,這個市場又將誕生多少故事?

高瓴資本張磊:從賣雜誌的少年到資本大鱷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7577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