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原創)用戶基數是個偽概念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1900491
有一種很弔詭的邏輯,最近正在被許多人奉為真理。就是所謂的用戶基數決定論。

近的,有關於Facebook與Google基數和營收的對比,結論貌似是既然FB有不少於Google的用戶基數,所以前者未來一定也能賺到後者那麼多的錢;遠的,有360和QQ的對比,既然周鴻禕掌握的用戶基數與馬化騰相當,那麼奇虎理應成為第二個騰訊,云云。

這個論調並不詭異,詭異的是,真的有很多人相信這事兒。

好吧,我們來聊聊用戶基數的話題。全球用戶基數最大的硬件製造商是誰?英特爾?錯,蘋果?錯,戴爾?還錯。要我說,應該是富士康。

是吧,此刻你的電腦上就有某個它們製造的東西在工作,或者是機箱,或者是主板,或者是整個的一台主機。你為這些東西付了錢對吧?我說你是富士康的用戶,你不反對吧?

當然會有人跳出來說這是偷換概念、或者是詭辯,不過別急,問題就在於,我們如何定義所謂的用戶。不同的定義下,其含義其實千差萬別。

用 戶基數的定義,取決於服務商與最終用戶之間的關係的存在形態,有關連的才能叫用戶,而這種關聯的方式千差萬別、強度也各不相同,這種情況下,用戶基數是不 可能拿來橫向對比的。有意義的對比只存在於相同的服務類型、面向於相同的受眾群體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說百度的用戶基數是搜狗的5倍,但你跟我說騰訊的用戶 基數是淘寶的5倍,這是沒有意義的。

問題是互聯網行業有一種常見的狂妄症,他們認為,只要我能有辦法能接觸到某個用戶,那麼我就可以讓他 在我這裡做他曾經做過的任何事。打個比方:淘寶的用戶幾乎100%是QQ的用戶,那麼,QQ就可以做個拍拍網,去搶淘寶的生意;360的裝機量和QQ相 仿,那麼360做IM就一定會成功;甚至於,因為facebook的用戶群比google還要大,所以未來facebook的搜索一定會消滅 google……對不起,以上這都是些笑話。

大互聯網公司的CEO們,經常幻想著,用戶基數是不是可以像銀行裡的存款一樣,在需要的時 候,從A賬號轉移到B賬號,頂多支付一點手續費。可是他們沒有明白一個道理:用戶基數是基於業務而存在的,但業務並不純粹基於用戶基數而存在。所謂用戶基 數,是基於特定業務而言的,代表在某種特定業務形態下,與服務商保持某個互動頻率的活躍用戶數。業務形態一旦改變,用戶基數就跟著變了,想著把A業務的用 戶「倒入」到B業務當中的想法,通常都很悲劇。原有的大用戶基數的業務,可以成為孕育新業務的低成本促銷手段,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神 奇的魔法,能讓使用google搜索的FB用戶一夜之間放棄自己的Facebook,反過來也一樣。

基於這樣的論述,我們可以推演一些其 實顯而易見的事實:譬如FB不會很快干掉GG,360無法成為QQ的終結者,甚至於,新浪微博暫時還消滅不了任何人,等等。所有把用戶基數等同於銀行存 款、認為這東西可以任意捏來捏去隨便放到哪兒都能用的人,可以說,是一定不瞭解互聯網行業的規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94

關於$新東方(EDU)$:教育產業的類VIE控制結構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2022599
看了@馬可周 翻譯的渾水報告,其實老美的大部分質疑,從根本上說,是來源於民辦教育行業裡很典型的一種控制結構——我稱之為類VIE的控制結構——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VIE 結構的概念我們很熟悉了,A公司從事的業務是限制外資進入的領域,那麼我們成立外資的B公司,專門給A公司提供服務並且得到其收入,用這種方式來規避行業 准入問題。其實這種辦法同樣適用於某些限制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典型的如教育、醫院、媒體等,例如,國內這些年流行把報社弄上市,而這個過程中真正拿出去 的資產其實都不是報紙,因為那玩意兒不允許民資染指,真正被上市的是廣告加發行業務,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沒有這兩塊經營性業務帶來收入,那麼報紙就會活活 餓死。

學校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D不允許辦盈利性學校,那麼我們來辦一個非盈利性學校,這個學校名義上不屬於出資人所有,也不分紅,出錢的類似於捐贈,不享有對學校的財產權,但是,可以通過變通的方式來控制學校,譬如和自己旗下的教育諮詢公司做生意。

骨子裡,這和VIE控制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就一定會存在與VIE幾乎相同的軟肋。

在渾水的質疑當中,關於$新東方(EDU)$旗 下學校的「國有產權」問題,嚴格來說是對的。在現行法律下,新東方確實不能說自己對這些學校擁有產權,能夠擁有的可以是債權、是獨家合作權甚至是人事的控 制權,但是所有權確實是不歸新東方的。問題是,脫離了新東方的支持,這些學校本身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是個名義上的存在,根本無法正常經營下去,這種情況 下,新東方就算是公開說這些學校就是他們的資產,我認為可能不夠嚴謹,但不構成欺詐。

同理,渾水認為新東方旗下學校100%屬於授權特許經營,其根源也是在於這些學校的資產究竟是屬於新東方還是別的第三方這個問題上。如果新東方對學校資產沒有所有權,那聽起來就一定是特許經營的模式了,儘管這個問題其實要更複雜一些。

就好比,嚴格來說的話, www.sina.com.cn  根本就不歸$新浪(SINA)$上市公司所有。你能說這是新浪在欺詐投資人麼?不過話說回來,新東方上市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披露,今天美國的投資人對這個問題與VIE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是否有清晰的認識,這倒是值得追問的。

至 於報告裡關於稅務優惠的問題,其實很滑稽。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按照中國的法律,新東方是否應該享受這些優惠,而是這些優惠本身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新東 方要麼享受了這些優惠政策,要麼沒有享受,拿得到優惠是俞敏洪的本事,這件事本身對不對,和它發生了沒有,這根本是兩個概念。

老實說,渾 水如果真的如自己所說,花了半年的時間來調查新東方的話,那我得說,這個機構很不厚道。他們其實很清楚新東方(在很多問題上)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他們知 道,美國投資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釐清這些問題,因此他們利用了自己的信息不對稱,對新東方發動了襲擊,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這會阻礙更多的民辦教育機構獲 得融資機會,對於這個被各種行政壟斷所捆綁住的國家來說,明顯是弊大於利的。

所以,這一次我支持俞敏洪。

PS:我並沒有仔細研究過新東方在國內的業務結構的詳細資料,所以我不清楚是否如渾水所說,新東方很多學校其實是按照非營利性學校來註冊的,但考慮到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做法,我姑且認為新東方的模式與我上面說的方式是相同的。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95

打了折的內在價值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2008220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從來不分紅也不回購股票,這樣的公司值得投資嗎?

在科技類公司裡,這種現象很常見,一些明星股經常連續數年都不分紅/回購,或者從上市以來從未分紅過,股價照樣節節攀升。按照價值投資的理論,只要上市公司持有這些現金所帶來的回報率比股東直接持有所帶來的回報率高,那不分紅就是一種合理的行為。

問 題是,從邏輯上說,由於我們無法拿著股票去公司要求退股,因此在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上市公司股東的經濟利益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利益的傳導機制。最典型 的譬如分紅,其他的方式還包括回購、清算以及公司出售(因為股票變成了錢,或者可能分紅的其他股票),一家上市公司,無論現在分不分紅,按照投資者的預 期,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必然要通過上述幾種方式之一來把利潤回饋給投資者,以完成一個閉環。

這時候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出現了: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可以永遠都不分紅、不回購、不倒閉卻也不出售呢?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上市公司,那麼其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

微軟曾經連續幾十年沒有進行任何分紅,之所以還有人買它的股票,本質上是因為投資者預期這家公司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把自己的巨額利潤分配出來。如果大家知道微軟永遠都不打算分紅(或者在開始分紅之前,會把累計利潤糟蹋光),那麼這支股票的內在價值,等於零。

這 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流動性折扣問題。你擁有股票,因此擁有了股票所對應的資產的所有權,然而從公司的組織形態上看,公司管理層並沒有義務為這種所有權提供流 動性,他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市場,而市場上其他投資者願意買進,是因為他們預期公司早晚還是會提供變現的手段,只不過要等待更長時間而已。

很多人會說,現實世界裡不存在這樣的上市公司,因為這種行為會導致股價低迷,從而影響到大股東自身的利益。這是對的,但是不全對,很多時候大股東並不見得把短期的股價當成唯一的決策依據,甚至有可能基於自身的某種特殊利益,寧可忍受股價低迷,也要把更多的現金握在手中。

這 時候,我們就看到了很多股價低於淨資產,甚至是低於現金含量的上市公司,你可以說這種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遠大於當前的股價,問題是,其內在價值存在著巨大 的流動性折扣,就算每股現金含量1塊而股價只有一毛,可是如果你沒有辦法把那1塊錢拿到自己手裡,這支股票理論上的現金含量,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傳 統定義裡的股息率是一個被誤讀的概念。股息率實際上並不是投資回報的衡量標準,因為通常情況下股息加上除權後的股價就等於除權之前的股價,股東並沒有得到 比之前更多的利益,股息率真正的意義,是對於股票內在價值的流動性的評估,股息率高,代表這家上市公司比較傾向於把賺到的利潤變現給股東,其內在價值的流 動性比較好,而股息率較低的公司,意味著就算是當期業績比較好,但從現在到用戶真正得到實際回報之間的風險性比較高、時間週期比較長,因此需要進行更大比 例的折價。

總體來說,公司的經營業績、股票內在價值的流動性水平、市場上的供求關係三者共同決定了股價,業績相似的股票可以因為股息率/流動性的不同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估值水平,這並不是市場的錯誤,而是對流動性本身的折價。

PS1:如果大家對這篇文章的觀點有所疑惑,請思考兩種公司: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及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許多時候,這兩類公司存在著非常典型的流動性折扣問題。

PS2: 按照制度經濟學的定義,產權包括:對財產的處置權、自由轉讓權和享受租值權。股票就其定義上看,是一種產權憑證;然而除非絕對控股,否則股東其實並不擁有 對股票所對應的資產的有效處置權,而租值(紅利)的享受權,則必須要以上市公司的分紅議案為準,這種情況下,股票其實是一種不完全的產權憑證,而對其內在 價值的評估,必須要考慮到這種不完備性帶來的實際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96

學不會的巴菲特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4042477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好朋友。很多人受到了蓋茨創業故事的感召而加入IT業,就像我;也有很多人看了巴菲特的事蹟之後,加入到了投資人的行列,如雪球上的諸君。

做IT的,沒有幾個人敢誇口說自己有蓋茨的能耐;搞投資的,似乎多數人都以「學會」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為目標。

其實我們應該承認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既然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同等量級的偉人,那麼,學蓋茨和學巴菲特的難度,基本上,應該是一樣高的。

你要是不認為自己這輩子能有蓋茨的一半本事,那麼也就不應該奢望自己能成為巴菲特第二。

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內容要說也不少,但究其本質,無非是落在一項能力上:你要能看得懂一樁生意的運轉模式,然後,大概能估算出這樁生意還能賺多久。

你把這個叫做眼光也好,叫做估值能力也罷,都是那麼一回事。他知道這樁生意值多少錢,你不知道;那麼,當你給出的價格低了,他就買進;當你給出的價格高了,他就賣給你。

複雜嗎?不複雜。學得會嗎?廢話,當然學不會!

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根基在於他的商業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你無論看多少遍巴菲特傳紀和致股東的信,也不可能學得來的。這就好比C羅告訴你,其實進球很簡單,你只需要跑位、帶球突破、射門……然後球就進了。C羅這麼做能成功,因為他是C羅——他當然不害怕教給你如何帶球和衝刺,因為就算你把這些訣竅全都學會了,你還是你,C羅還是C羅。

段永平買網易厲害吧?但我告訴你,那個時代做網絡遊戲的公司絕不止網易一家,如果當年我們和他一樣去投資遊戲公司,以我的行業經驗,有99%的概率賠個精光。為什麼段永平能選對網易,而我們選不對?這哪兒是什麼投資方法問題?根本就是段的商業經驗在起作用。

同理,巴菲特買可樂、買中石油、買比亞迪,檯面上的東西根本不重要,作為世界級的商業家,巴菲特看得懂這些公司的生意,而我們看不懂。這種情況下,他怎麼買其實都是對的,而我們怎麼買其實都是錯的。

我想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巴菲特所使用的方法本身,而在於他所仰仗的、別人無法複製的核心能力——我們叫做商業經驗也好,叫做投資鑑別能力也罷,這些東西,本質上,是無法複製的。

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簡單易行的投資方法,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妄想罷了。雖然簡單的投資方法不存在,但是狗屎運卻到處都有,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好運氣解釋成投資方法的成功,這類似於……一位修女想出門,發現雨停了,於是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

長期持股沒有錯、有耐性也是好的品德。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你已經看懂了那樁生意呢?

好吧,其實賭賭運氣,有時候,也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670

創造利潤的三種錯誤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4278761
1、錯誤的信息

別人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我掌握了別人沒有掌握的信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典型的譬如內幕交易。散戶投資者通常處於信息劣勢的一方,很難利用信息錯誤來賺錢。當然,按照林奇的說法,某些行業(如日用消費類)可以進行實地考察檢驗,但是一旦機構和個人都認識到了這種做法的重要性,那麼最終仍然是得不到優勢的。

2、錯誤的理念

索羅斯認為,這樣的錯誤可以製造自我實現的泡沫,是投資過程中重要的機會所在。譬如說房子/黃金只漲不跌就是一種理唸錯誤,雖然投資者基於相同的信息來源,但是由於各人的觀察視角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結論往往大相逕庭。這個方向上,機構並不見得比散戶更有優勢,利潤主要是獎勵給了獨立思考的人。

打個比方,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XXX公司活不了太久」因此其股價低迷就是一種錯誤而美妙的理念。再譬如,XXX會成為第二個XXX,這通常也是一種有趣的認知錯誤。

3、錯誤的情緒

譬如股災時不計成本的暴跌,和網絡泡沫時不計成本的買進。

自己總結了一下,基本上股市投資的利潤,最終全都是來自於這三大錯誤的。即使對於最正統的價值投資者而言,如果沒有其他人給出的錯誤的定價,你也不會有合適的建倉機會。所以股票投資,總體來說,是個抓錯誤的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39

$特斯拉電動車(TSLA)$ 從特斯拉說到比亞迪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4705717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電動汽車,好在哪裡?

三點:一、省油/省錢,二、環保/時尚,三、動力性能

這裡面有個有趣的悖論:越是能買得起高價車的人,越不在意那個油錢。畢竟和一輛動輒百萬的跑車比起來,一個月省下2000塊錢的加油費簡直是個笑話。很多大廠商切入電動車的時候,都是以省油的小型車作為賣點,而特斯拉,實際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後面兩項上,換個角度看,鋼鐵俠實際上是把環保作為一個時尚標籤,把電動車當奢侈品來賣,開特斯拉的主,就等於 有錢、時尚、關注環保,這是一種炫耀性很強的身份標籤。再加上電動車的加速性能天生就優於內燃機,多種因素促成了特斯拉目前的成功。

如果特斯拉一上來也跟其他汽車廠商一樣,走節油的小型車路線,或者做混動車型,那麼這家公司可能是活不到今天的。畢竟作為車壇新秀,很多方面的積累還是沒辦法和老牌大廠相比的。

所以,這是一種市場定位的成功。好吧,我不是質疑他們的技術實力,但TESLA的成功首先是市場定位的成功,其次才輪到技術等因素。

再來說說比亞迪。秦是一款很有趣的車型,前驅車5秒多的百公里加速能力,2升多的工信部綜合油耗(包含充電行駛里程)放在十幾萬(官方還沒最終確定)的售價上,簡直是個性價比的奇蹟。就這款車目前透露出的信息而言,我們很難說比亞迪是一家不注重技術研發的公司。起碼在現階段,國內應該不會有第二家廠商能搞出這麼個神器來。

然而,這是一個市場定位非常不確定的東西。

對於那些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就算電動轎車可以省油,幾年開下來,是否能夠抵消多了將近一倍的售價?還包括因為保有量小所帶來的一系列其他成本,如保養費用等。算下來會發現,在實際使用的層面,這東西並不真的省錢,它只是省油。電動車聽起來很拽,但是現階段它肯定無法大幅度降低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對於買車和用車的成本負擔。

顯然,銀子不足的消費者,絕無可能用自己的鈔票去為環保做貢獻,那麼,時尚和動力性能夠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利器嗎?

很遺憾,首先,在一二線城市,買一輛比亞迪的車,這本身不但跟時尚掛不上關係,而且幾乎是立即會被人掛上經濟能力不佳、品味較差的標籤,這是BYD本身的品牌形象問題,絕非一兩天可以改變;而性能方面,不可否認5秒多的加速能力(基本上和50萬左右的性能小車在一個水平線)絕對是鶴立雞群,問題是,只有十幾萬預算/又想要買一輛5秒加速/又能夠接受BYD品牌  的消費者,注定了是一個非常之小眾的群體。如果換了是我,寧可買輛汽油車自己去改裝,起碼可控性要比弄一輛沒有人知道如何改裝的電動車強得多。

不省錢、不時尚,而追求性能的玩車族肯定不會選。那麼,秦的消費者到底是誰呢?

實際上比亞迪完全可以換個思路看待這個問題:放棄對於電動車行駛距離和綜合油耗的病態關注(是的,我認為這純屬病態思維),不需要純電狀態行駛50公里,只要有10公里的續航能力就足夠了——這足夠讓比亞迪保持5秒多的百公里加速、5升以下的綜合油耗,而整車的成本和重量都會得以大幅度降低,節約出來的成本,用在車子外形和內飾的提升上,再把懸掛換成獨立的……一款價格在15萬以內、綜合油耗5升左右、百公里加速能力5秒多的混合動力,配上靠譜的外觀設計和內飾品質,瞄準那些經濟能力不算特別高,又希望追求時尚和新鮮感的小白領人群,大致上是榮威550、高爾夫6、英朗和科魯茲這個層面的消費者,大概是有很大勝算的。

說實話,雖然鋼鐵俠看起來一副喬幫主再世、技術狂人的范兒,但是特斯拉運作的關鍵其實是對市場需求的細分和把握能力,而本來應該是以性價比和數量取勝的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路線上,帶著十足的理想主義的革命情懷,以至於造出來這麼一款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應該賣給誰的奇葩產品。如果兩家公司的所作所為能夠相互對調一下,似乎會更符合我們的主觀認知。

老實說我並不特別看好特斯拉,我相信他們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保時捷,但這跟什麼改變世界之類的論調相差甚遠,鋼鐵俠真正的實力,要等到諸如i8這些同檔次競爭對手真正批量湧現之後,才好做出準確的判斷,惡仗都沒打過一場,現在就下結論說給力哥可以一統江湖,未免太不把汽車巨頭們當回事了。反過來,我一直在關注比亞迪,可是我不敢買入他們的股票。因為這家公司到目前為止,帶著一股子明顯的精神錯亂的狂熱氣質,然而他們的業績和過往歷史很明顯並不支持這種氣質,那麼,起碼在中短期,這家公司的走向就很值得懷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19

我對$汽車之家(ATHM)$ 的幾點看法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6606680
1、作為每天固定給$汽車之家(ATHM)$網站貢獻一個DAU的忠實用戶,又是持有多頭倉位的投資者,以下看法難免有所偏頗,請各位自行甄別。

2、汽車的購買,首先是選擇品牌和具體車型,這在購車過程中佔6-7成的時間,然後是親自試駕/體驗備選範圍內的各款車型,最後是在同一個城市裡的各家4S店進行比價(牽扯牌照問題,大部分買家不會選擇異地購車)

3、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市場上在售的各種品牌的車型數量較多,各款車之間的配置差異巨大,而廠商提供的信息和可定製性相對不足,各家4S店的銷售政策差別也很大,也就是說,車型份額不夠集中、不夠標準化,缺乏廠家直接提供的可定製選項,在這種情況下,像turecar那樣在產品標準化的前提下大家競標最低價的比價平台方式,未必能夠運轉得起來。相反,媒體和社區屬性,在選車過程中會起到更大的作用。(當然,關於turecar模式,我現在研究得還不夠,接下來會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4、就一個線上媒體的角度來看,汽車之家在內容方面是當之無愧的No1,其次是愛卡,$易車(BITA)$不熟悉,看過幾次,基本上與汽車之家的內容品質方面沒什麼可比性(主觀看法),至於論壇社區方面,連愛卡也不是汽車之家的對手,觀察一下熱門車型論壇的發帖和回覆量,很容易做出判斷。

5、站在一個垂直媒體的發展角度看,汽車之家未來的方向不見得就只有向交易延伸,學turecar這麼一條路。譬如說,汽車之家目前的內容裡,圖片類的佔比非常高,視頻類也在逐漸增加,未來隨著傳媒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汽車之家在三個「平」,即平面媒體、平板電腦、平板電視的汽車類相關內容方面,是否會存在更大的發展空間?譬如說進入汽車類的電視節目的製作?甚至未來進入汽車類專業收費頻道的運營?這都有可能。也就是說,沿著媒體-內容的方向走,汽車之家未來的拓展空間其實還非常大。

6、看一下之前@李妍 的研究報告會發現,排名靠前的獨立汽車網站裡,其實目前最大的變數是愛卡,這家網站究竟是繼續獨立發展、還是賣給同行、又或者委身百度、阿里那種巨頭旗下?會對整個市場構成比較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其實格局已經很確定了。

7、二手車市場確實是個很大的變數,但到目前為止,包括易車和汽車之家在內,大家都還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機會均等,而汽車之家的媒體優勢本身,讓它在這個市場上不乏競爭優勢,最終結果如何,可能要三五年之後再看才有結論。

至於這家公司未來的風險,主要是幾條:

1、中國汽車市場本身的增長速度降低;
2、愛卡的歸屬與選擇(譬如愛卡賣給易車或者百度,相對就比較利空);
3、創始人 @李想 等持股太低帶來的管理風險;
4、進入新的媒體領域帶來的成本和風險控制問題(譬如製作汽車主題的電視節目)

我個人認為,汽車之家的潛在價值和成長潛力,要明顯大於易車網,目前的估值,站在3-5年的前景來看,不算貴,當然絕對估值也並不便宜。如果是尋求中長期收益的投資者,不妨考慮一下汽車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62

關於$騰訊控股(00700)$ 投資大眾點評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27645482
1、如果張濤肯賣,馬化騰肯定樂意20億美金全額拿下。現在只出讓20%,意味著未來18個月內大眾點評IPO的概率超過99%,這對球友們來說是個好事情;

2、大眾點評網未來5年的發展主要是兩點驅動:第一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第二是從純粹的信息服務平台到O2O閉環的商業模式升級。

3、點評的團購不同於(包括美團在內的)其他團購網,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流量來源,它的團購用戶導入成本近乎於零,未來沒有自有流量來源的團購,不會有生存機會。而大眾點評不但有老用戶,現在還加上了一個微信。所以交易額是否超越美團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它的毛利率是美團等完全無法比擬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4、對騰訊來說這絕對是O2O的勝負手,支付寶能做起來,因為背靠著淘寶巨大的交易額,微信的支付需要交易場景的加持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而大眾點評網是視野範圍內最佳的選擇,沒有之一。你可以把微信支付+大眾點評,理解為另一個支付寶+淘寶的組合,就容易看懂了。可想而知,交易達成之後,基於微信支付的在線訂餐會成為訂車之後又一個砸錢的重點領域。吃貨們有福了[笑]

5、20億美金的估值其實並不算高,尤其在58那貨都可以值30億美金的今天(笑),張濤樂意接受這個條件,因為看明白了三件事:第一,從信息服務到交易閉環,這件事點評自己是無力達成的,但點評+微信就可以;第二,不管有沒有點評,微信都會殺進來,要麼做盟友、要麼做敵人,投靠BAT是個必然的結果,獨立生存幾無可能;第三,有了騰訊入股,點評IPO估值就有了背書,這個價值不是單純幾億美金可以媲美的。

6、作為大眾點評網10年的用戶,我認為,投資大眾點評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資中國經濟,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目前在1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所有的O2O都還處於蠻荒時代,未來如果這些城市的消費服務業有了巨大的發展,那麼點評的總體估值漲五倍、十倍,都不稀奇。所以如果看好中國經濟尤其是消費服務領域未來10年的發展的話,投資大眾點評是個相當明智的選擇。

7、阿里收購高德,明顯是知道拿不下點評後才動手的。但僅僅只有美團+高德還是不夠的,在移動端阿里還是缺少一個足夠大的基礎流量源,UC本身不太會被綁進O2O戰車上來,忽發奇想的話,收購陌陌怎麼樣?(笑)至於百度,現在情況略顯尷尬,無論是信息服務還是支付手段都拉下另外兩強一大截,單有一個百度地圖是遠遠不夠的,李彥宏接下來要怎麼出招,可以觀察一下。

最後,放出9年前的一個帖子: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8/84596.html   呵呵,恍如隔世。看起來,我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局。當時覺得是天文數字的估值,今天看起來近乎於一個笑話。一個凡人,想要穿透時間的迷霧看清未來的真相,真的太難太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53

原創:暢遊們的平台夢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30031594
年初,一位老朋友從暢遊離職。問及原因,他說了一句話:王滔正在重複05年陳天橋做過的事情。聽到這個回答,我一時無言以對。對於經歷過當年盛大風波的我們而言,這是個「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沉重話題。

說起所謂的「平台夢」,從05年的盛大開始算起,10年來,有不少網遊公司都或明或暗的嘗試過類似的事——暢遊不是第一家,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家。作為當年盛大平台化戰略的親歷者和(一小部分的)實施者,寫下一點文字,供所有的王滔們參考。

一、平台從來就不是一種業務

在某個時間點,我們都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平台?一家網絡遊戲公司應當如何成為一個平台?當年參與創建盛大SDO(用戶平台中心)的時候,我們沒有找到答案,即使在今天,大多數同行也未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平台,從來不是一種獨立的業務類型,它只是一類特定的互聯網基礎性業務的共同特徵而已。嚴格說來,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平台業務,只有具備平台特徵的互聯網業務。因此,也不存在所謂從遊戲公司向平台化公司轉型這回事,只存在對具備平台特徵的新興業務的開發和培育。

很拗口是吧?我知道。但這段話必須清晰的寫在這裡,不能有一絲含糊。因為很多公司的太多項目,其實就死在了對基本定義的認識不清上。

那麼,哪些業務是具備平台特徵的?所謂「平台型業務」到底是指什麼樣的東西?這麼多年下來,我總結了三點:

首先,「平台業務」一定是基於某種基礎性、長期性的需求。所謂基礎性意味著受眾群足夠廣泛/用戶基數巨大;所謂長期性是指需求不會很快過時或者發生重大的變化。對一個足夠大、足夠久的需求的持續滿足,是任何平台業務得以存在發展的基礎前提。

其次,「平台業務」需要有足夠高的護城河,可替代性弱、轉移成本高。這種用戶轉移的壁壘可能是建立在技術或品牌上的,又或者是基於人際關係網絡的,總之用戶無法輕易替換,甚至有可能為了這種服務,付出直接或間接的經濟代價。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平台業務」需要有流量/用戶的分發能力。就是說,我的應用情境可以誘導用戶去訪問一個網站、安裝一個軟件、或者達成某種交易。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平台就像一隻母雞,擁有孵化很多小雞的能力。

好了,有這三條抽象的定義,下面讓我們看看,到底哪些業務是真的可以算平台的?

二、絕大多數公司做不了平台

中國互聯網行業公認的平台公司主要有哪些?首先BAT應該都算,360很多人也認同其平台價值,YY算是個平台,微博算嗎?也許是吧,微信肯定是平台,91和豌豆莢一般也認為屬於平台業務。

除此之外,其他各家面目都比較模糊:門戶網站和視頻的可替代性都比較強,電子郵件的需求很長期廣泛,但可替代性很高;大型網絡遊戲的用戶基數和生命週期都不夠大,而棋牌遊戲相比RPG更具備一些平台價值。

360安全衛士其實不是個平台業務,但當它捆綁了瀏覽器和導航頁,從而具備了流量分發能力之後,它就成為一個組合型的平台;百度算是個平台,但愛奇藝顯然不是什麼平台;同樣道理,去哪兒(搜索)是具備平台特徵的,而攜程沒有;YY的語音群聊是平台業務,而視頻演播和遊戲聯運只是對平台價值的變現而已;QQ當然是平台,QQ遊戲大廳也是,但DNF絕對不是一個平台。分清楚這其中的差別,很重要。

簡而言之,絕大多數互聯網上的生意,都不具備足夠的平台特徵,因此它們都不是平台,但這不代表它們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如果從一開始就認定,只有轉型平台化才能活下去的話,那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活不長。

換個角度來看:無論騰訊還是360,或者YY和91,其實這些公司/業務在創建伊始,並沒有很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是在創造一個新的平台,只是在做到一定規模之後,發現自己在做的事情,恰好用戶基數大、需求週期長,不容易被替代、同時又有很強的流量或用戶的分發能力——順勢而為、不斷成長,最終成就大業。

所以,平台這東西,其實也要講機緣,不是你想當平台,就可以當得上的。

三、基於遊戲業務衍生的平台化是死胡同

但凡成功的網遊公司,幾乎都做過「基於現有的用戶基礎,發展平台業務,在做大用戶基數的情況下提高用戶的可重用性,最終成為一個綜合性的XXX平台」這樣的闡述,可惜目前還沒看到誰真的走通了。為什麼?

簡單概括就是四個字:路徑依賴。相對於全體網民,某個特定遊戲的用戶群其實是一群很細分的受眾,他們所代表的需求和傾向,也只是一種很局部的需求和傾向。做過遊戲運營的人都懂得,相對於宏觀上所謂的「全體網民」而言,每一款具體的遊戲產品,就像一個篩子,只留下最符合自己產品特徵的那一小部分用戶群,而剩下大多數人都會走掉。基於這樣一個很特定的群體去發展平台業務,做出來的東西往往是不能夠符合更大範圍內的用戶需要的。換句話說,從一個大用戶群出發做精準營銷、做細分用戶,由大至小是容易的;但由局部出發想要覆蓋全體,則是千難萬難。

做產品,本質上是一個與用戶對話的過程。如果從一開始與你對話的用戶就是一群很特定的人,那麼你做出來的,就一定是給這部分特定人群用的東西。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另一方面,作為互聯網上來錢最快的業務,做遊戲的公司往往會用比較功利化的方式來做產品,比較典型的就像當年的盛大,在第一個版本的聊天軟件尚未發佈之前,就制訂了全年的收入和在線人數指標,完全是運營公司那種強調執行力、打攻堅戰的感覺。應該說,這樣的管理方式作為遊戲運營公司還是非常有效的,但一個基礎性的互聯網業務,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慢慢培育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甚至可供參考的KPI都很少,一般也就是一些很宏觀的標準,如DAU等,而遊戲公司無論是開發還是運營,大多缺乏把一個基礎性業務慢慢運作起來的那種DNA,導致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很多時候遊戲公司能做起來的(非遊戲)項目,必須是老闆不夠關注的東東,而不是相反——因為老闆的關注必然帶來短期行為。

YY的上市,曾經讓我無限感慨。為什麼呢?因為中國遊戲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推出的遊戲語音群聊系統,其實是盛大圈圈,我們在05年的時候就在一些產品裡捆綁了多人語音聊天模塊,那時候甚至出現了一種現象,有小姑娘在邊鋒的各個房間裡串場,給玩家唱歌,索取銀子作為報酬……是不是很眼熟?某種意義上,我們比YY早了五六年就發現了音(視)頻演播模式的萌芽,然而沉重的年度KPI讓團隊壓根就無心關注這些細枝末節。包括後來名噪一時的面對面視頻棋牌,也是在離開盛大之後慢慢發展起來的,為什麼?開句玩笑說,因為盛大的執行力實在太強了,雷厲風行之下,容不得雜草生長。

四、不要掉進自己挖的坑裡

綜上所述,對於$暢遊(CYOU)$們來說,所謂的平台化轉型,是一個很可怕的偽概念。因為從現有的遊戲業務出發,是到不了平台化的彼岸的。正確的選擇是在守住自己的本業的前提下,另起爐灶,發展具備平台化潛力的新業務。當年的盛大和今天的暢遊,之所以出現各種管理亂象,和這種路徑上的選擇有巨大的關係。而微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小龍不是QQ的內部人,他的微信完全是另起爐灶的產物——基於QQ,你只能做出更好的QQ來,而不是全新的微信。

但這又何其艱難?說白了,從一家遊戲運營商,到所謂的平台化公司,這之間既無直線、亦無曲線,沒有人知道要如何前行,只能靠不斷的試錯。而這對於網遊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往往是無法接受的——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平台化的成敗,基於完全的未知和概率性的事件上,既然要作為經營目標,那就一定要有達成的路徑,如果找不到路徑?那就自己編造一條路徑出來……

這就是當年的橋哥和今天的王滔共同的悲哀所在。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台,但,這話不能對人說。

網絡遊戲是暴利行業,暴利的背後是單款產品極低的成功率。在經歷過了一夜暴富和接二連三的挫折之後,幾乎所有遊戲公司的CEO們,都曾經渴望過一種更為穩健、充滿誘惑的平台化轉型之路。但從來沒有人證明過,這條路是否真的存在?我不知道,但我真心希望有人能找到成功的路徑,無論是王滔,還是這個行業裡的任何一個人。因為,那同樣是我自己曾經苦苦思索而不得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87

一支股票的內在價值,可以由三部分構成: 雨楓

http://xueqiu.com/7947659357/30291611
一支股票的內在價值,可以由三部分構成:

1、現金及可變現資產。這個不需要解釋了,正常情況下,這部分價值與股票市值應該是一一對應的。

2、穩定的現金流業務的估值。譬如一個工廠每年利潤100萬,20倍PE估值那就是2000萬,這裡專門是指長期穩定經營並產生正向現金流的那部分業務的估值。

3、想像空間,或者叫做概念估值。就是現在還沒實現、但未來有可能實現的業務的價值折算。這部分最玄虛難測,但也最有魅力。

顯而易見,除非故意造假,否則前面兩部分的價值是相對比較穩定的,不同的投資者得到的估值也應該是差不多的。而第三部分的估值,則是很多成長股投資者之間最大的分歧所在。

提一個現象:有一些高成長股票,明明業績增速很高,但股價卻在下跌。為什麼?應當特別注意其背後想像空間的坍塌過程。譬如說某些大膽的願景無法得以實現,這樣的想像空間的坍塌造成的股價下滑,其實仍然是一種基本面的變化,雖然在業務和業績報表上很難看得出來。

已有3人讚助了這篇帖子3雪球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