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莫以陰謀論睇報告

2009-02-16  AppleDaily





 

馬 場落飛,可能是職業賭徒的傑作,未必和騎練有關,同樣在股市中的春江鴨異動,也可以是投機者看值博率的集體行為,沒有特別的內幕貼士。恒指檢討組合,被捧 成染藍大熱的華潤電力(836),在公佈前並無特別異動,「飛數」冷落,似乎市場早知名落孫山。其實市場的冷靜,也應是主要從值博率出發而已。今次恒指變 動,有三大金融股的比重,要因應流通系數而調升,如果恒指服務公司再加入華潤電力一隻新貴,對其他藍籌所受的被動式沽盤會更加大。指數檢討會擾亂市場短期 秩序是無可避免,但大原則應是將影響最小化,所以今次放棄加入新貴是有其道理。而下次檢討組合之時,是不用回應流通系數來調節,屆時加入新貴才是好時機, 有心撈指數基金油水,三個月後不妨密切留意華潤電力。上述理據,是源自一份證券行的研究報告,很感激那位分析員,邏輯清晰眼光準確,令自己慳了寃枉注。其 實當股市步入熊市之後,市場明顯多了怨氣,對研究報告以陰謀論視之,認為分析員懷有鬼胎,堆砌理由以達到某些目的。這種以小人之心出發的閱讀理論,會窒礙 自己的進步。當然分析員的功力各異,力不從心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整體而言分析員的鬥心極強,都是想博上位,所以我們值得細味他們所提出的邏輯理據,看看是 否有靈感衝擊。當然可以不認同,例如筆者便不認為黃金的主題再是對抗通脹,仍是堅守自己的立場,看好金價會是去年底國債的翻版,但開放眼光並無成本可言, 最後投資決定仍是自己的。

小注博農產品

市場走勢仍是非常模糊,暫時並無心水,個人則小注投入農產品,純粹是防守性比能源及基本金屬較佳,一旦投資情緒好轉時,理應是率先反攻的資產類別之一,但也不外是基本注。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3

英之見:陰謀論 黃國英

2010-1-23  AD


 

「走資?走去邊?點解要走先?」,「個市未大升,大戶未散貨,又點會大跌?」陰謀論測市受歡迎,要用也要先得其法。上述兩個例子,實質上只是情感抒發,就算命中,也不能說是技術取勝。

最近港股大幅調整,在上周三開始自己相當恐慌,當時恒指剛剛要破第一道主要防線21,300點。不是怕中國抽緊銀根,或者歐洲幾個國家的問題浮現,純粹是看盤路,今次跌市完全有備而戰,陰謀論可說是立一奇功。

盤 路恐怖,是窩輪加牛熊證單日成交,去到大約150億元一日,當中牛證遠比熊證活躍,而call輪對比put輪的比例更誇張,以街貨量所需的正股對冲量比 較,call輪大概是put輪的20至40倍之間;換句話說,炒賣大眾衍生工具的短線賭徒中,少於5%是買跌,比例極度傾斜。

太多人用槓桿效用買升,而這批人的特質是欠缺防守力,隨時被迫或者自行止蝕,引發越跌越勁的漩渦效應;所以即使未至於反手大舉做淡,也極有戒心先斬為敬,減持股票增持現金。

今次行動完全是以人多擠迫就有危險作為根據,卻不是空口講白話,完全是有數得計,如果喜歡用陰謀論,一定要學習尋找客觀證據,否則容易變成一直死牛一邊頸,發晦氣盲目死守自己的預設立場。

文:黃國英

豐盛融資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5

国美战争无阴谋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8-14/100170718.html

王兰

  黄光裕看来确非寻常之人。

  2010年8月4日,身陷囹圄的他向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美电器发出信函,要求举行临时股东大会,讨论撤销陈晓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等一系列动议。

  此举有点反常,黄夫妇目前双双入狱,且面临一桩香港证监会指控,香港高等法院还冻结其价值16.55亿港元的资产。正常人按理会等境况稍缓再谋他图,黄一贯不走寻常路,这成就了他的事业,也害了他,这次不知会带给他怎样的命运。

  黄矛头所指的陈晓亦非等闲之人,他领导的国美董事会随即对黄提起诉讼,两人可谓棋逢对手。从永乐上市到与国美合并,及后来并购大中,陈已证明自己对中国家电连锁销售的资深经历和深刻理解,有一般职业经理人无法比拟的能量。

  黄光裕务的主要理由是“企业在陈晓带领下发展明显滞后”。黄光裕2008年11月被捕,从此前后九个季度情况看,黄被捕对国美电器的销售打击较 大:2008年四季度跌至谷底,此后缓慢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基本恢复到2008年三季度水平,综合毛利率前后波动不大。黄被捕后对国美电器有“黄光 裕折价”是肯定的,到底有多大则不好量化。

  黄被捕后国美电器由陈晓主导。与其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相比,从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两公司综合毛利率差别不大,且变化同步。期 间,苏宁季度销售收入从127亿元增加到167亿元,增加31.5%;国美季度销售收入从98亿元增加到118亿元,增加20.4%,增幅明显落后于苏 宁。同期换了陈晓以外的其他人领导国美,国美增速是否大于20.4%?如果是,说明还存在“陈晓折价”;如果不是,说明在“黄光裕折价”作用下,可能还存 在“陈晓溢价”。无论如何,国美内部严重矛盾已带来“综合折价”是肯定的,公告复牌后国美股价下跌12%就是实证。黄、陈双方内心的真正意图及交涉细节外 人无从细究,公众更关心的是这一争执的演化,这不外乎会围绕下列因素展开:

  一讲实力,争执的本钱首先是实力。硬实力黄光裕占优,他是公司单一大股东且和其他股东差距较大,但后续实力不足,人在狱中,心系香江,无奈香江 有官司在等他。陈晓及贝恩资本即使通过转股、增发等办法,能持有股份和黄比还有差距,不过他们有后续动员能力。软实力,陈晓有上市、兼并、合并的丰富经 历,加之与贝恩联手,明显占优,黄光裕的两桩重大法律纠纷则使他失分不少。简言之,黄、陈双方单靠自身实力都无取胜把握,都需争取有实力的机构股东支持。

  二讲利益,利益是化敌为友、克敌制胜的法宝。陈晓深谙此道,通过认股权已获大多数国美管理层支持,在他领导下,国美电器业绩和市场表现近一年确 在改善,有谈利益的基础。反观黄,可谈的利益不多,不过364间不在上市公司架构内的门店是有力筹码。当然,黄的性格也不排除会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之策。

  三讲规则。国美在百慕大注册,香港上市,受两地法规监管,这是核心。规则使用可以很灵活,但是公开的,没有倾向。最近国美引进战略投资者时是否 精心设计了他人不易察觉的条款,这需要时间推移才会明朗,但这不是阴谋,是公开信息,只是未必每个人都能像经手者那么准确理解。

  黄光裕方面称陈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有点失当,如此一来谁是“威权日去,不胜其忿,坐受废辱”最后被人捅死的高贵乡公?这对黄恐非佳 语,还让人闻到了“阴谋论”的气味。黄、陈争执基本是在公开信息下按规则演进,谈不上什么阴谋。至于国美是民族企业、黄光裕是创业英雄之类更是没谱的臆 想。国美电器在百慕大注册,是100%外资企业,法律上和贝恩资本没差别;起诉书显示黄不少所谓传奇不过是“事以贿成,一地鸡毛”,其中或有环境因素,但 绝对称不上创业英雄。

  细想之下,黄光裕和陈晓都应感谢香港。陈晓得感谢香港资本市场让永乐如期上市、退市和国美合并、随后兼并大中,这些要在国内,怕不得扯上N年之 久?黄光裕更得感谢香港的监管方式,让他在身陷囹圄、官司缠身、冻结资产的情形下还能自如地行使股东权利。想想昔日枭雄唐万新,被捕后“德隆帝国”顷刻灰 飞烟灭,他不应该感到庆幸?

  国美电器的黄、陈之争不管结局如何,一定会成为商学院绝佳案例。老板们可借此重估上市优劣,但应警醒的是,上市增加了股权流动性,因此不要有 “老板终身制”的念头。老板们用不着去什么“洋大学”念不清不楚的博士,但学习点规则是必须的——别等陷到规则里头就抱怨全世界充满阴谋,这无济于事。

  作者为某创投公司总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1

誰在陰謀做空--1068事件再回顧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0kt.html
公司和大股東

一、1068於2005年10月上市,當時大股東持股53.47%的股份,到去年6月底大跌時,大股東的股權已經高位減持和稀釋到了25.39%;

二、在1068上市前的2004年底,雨潤食品無償借給大股東12.57億的資金,同時,2004年5月,1068的大股東在二級市場購入了600280南京中商29.49%的股權;

三、隨後的幾年,1068的大股東一路減持1068,同時一路增持600280南京中商,為什麼呢?

四、2011年6月底,1068傳聞被渾水做空,股價暴跌,各位注意一下:1068的大股東竟然在7月4號增持00159華南投資2.09億股(持股從2%增加到6%),當時00159二級市場的股價大概是1.2元左右,估計成本超過2億元,這又是為什麼呢?

五、2011年7月,1068股價繼續下挫,大股東終於在7月12、13、15號增持1030萬股,平均做價22元,耗資2.27億左右;

六、增持後到8月17號中報公佈前,1068的股價暫時穩定在18元上方,1068也明顯在極力維護股價,中報業績大增,核心利潤增長了70%;

七、從8月24日起,公司先後披露3名高管行使認股權套現,一共行權1020萬股,價格接近18元,套現近8000萬元;

八、高管行權後,1068從18塊跌到了13塊;

九、有媒體報導中糧與1068大股東談判收購事宜,但談判最終破裂,具體細節不清楚(大家可以上網搜索相關報導);

十、9月份中旬1068在13塊整理,月底再次大跌到7.7元,26號,公司公告媒體負面報導及行業困難影響3季度利潤減少,並有機會影響到4季度(9月初確實有少量媒體報導雨潤有屠宰場自檢出1頭帶瘦肉精的豬,注意是一頭,是自檢出,不是市場銷售的);

十一、11月1號,公司公告3季度利潤下降25%,並說4季度依然困難,理由同上,但這個時候媒體已經沒有什麼報導了,不但沒有食品安全的報導,連財政補 貼之類的都沒有了。而同樣是2011年下半年,同行雙匯和眾品的營收和利潤都處於正常水平,自9月底到今年6月,1068的股價一直在8-13元之間徘 徊;

十二、2012年2月25號,南京中商宣佈大股東高價要約收購9.7%的股權,耗資3.76億元,最終於6月初完成此次收購。而在2011年7月到目前為 止的一年中,儘管1068的股價已經從大股東增持時的22元跌到了7元以下,1068的大股東沒有再增持一毛錢,上市公司也沒有回購一毛錢;

十三、南京中商目前總資產70億元,總負債高達64億元,資產負債率90%以上,單是銀行借款就有36億元,那麼大股東為什麼要從2004年的二級市場買 入29.49%的股權並一路增持到目前的57.13%的股權呢?與之對應的是,1068的股權從2005年的53.47%降到了目前的25.94%。另 外,大股東還增持了00159華南投資的股權,並且是在1068的股價大跌時增持的。這種反差,能說明什麼呢?

十四、從去年6月大跌前起,以大摩為首的代持機構,短倉持續上升,目前已經升到20%以上,其中僅大摩就從一年前的4%一種攀升到目前的9%。


本人


再看看本人的操作和分析記錄,有博客、雜誌文章、論壇、Q群聊天記錄等為證:

一、2011年初,本人以22塊多的成本買入1068,至當年6月,股價一度上漲到30元,本人因看好行業,雖然感覺大股東可能有點問題,但堅持看多股票;

二、6月底,1068股價大跌,本人在6月30號寫了《在恐懼中前行--買入雨潤食品》;

三、在股價一路下跌的過程中,本人開始深入瞭解和分析1068,到今天一共原創過14篇帖子,轉載過6篇帖子,最初我對公司質疑較少,比如9月26號的 《1068雨潤食品為什麼一跌再跌》,10月18號我還寫了《駁1068雨潤食品財務造假》,當時股價已經處於最底位8塊到反彈後的13塊之間。看著股價 這麼殘,我真是一邊罵大股東不厚道(這個算是誹謗嗎,如果是那我認罪,我確實罵過大股東不厚道,博客上有記錄),一邊說大股東有能力,同時我也開始反思的 檢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操作行為,但我仍然看多股票,並且自嘲自己是雨潤的性奴。實際上,1068那時已經跌這麼慘,套這麼深(我在破8塊時抄底加倉了,反 彈到12塊時又拋掉了加倉的部分,其中還買過一個CALL,最後當然是歸0),我想一般人也不可能再割肉了,都只剩下骨頭了,做空對於多頭思維重的小散來 說,就更不可能了;

四、由於我不斷的查找雨潤和屠宰行業的資料信息,整理後在自己的新浪博客發了不少帖子,又常和股友們互動交流,這期間我對1068的瞭解漸漸深入。媒體和 業內人士也開始關注我,其間還有一上市券商老總通過博客找到我,希望我去他們那做研究員。我在工廠做了十多年的會計,近年確實對股票投資非常感興趣,也想 過轉行,但最後因為一些原因雙方沒有談妥,我放棄了這個機會;

五、2012年2月11號,我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發表了《雨潤食品疑粉飾財報》的文章,針對公司預告2011年業績同比大減的事件,做了財報可能粉飾的 推斷,在我的博客,簡單的歸納了1068主要的問題,以及估計1068的可能結局,同時也再一次反思了自己的錯誤,當然,雜誌上的內容與博客會稍有不同, 編輯在審稿時,對一些敏感的措辭做了處理,但整個思路和主要內容完全一樣,這個有心人也可以去雜誌的網站上對比一下。這裡我也要檢討一下,因為自己平常說 話太直接,也因為身處社會最底層,沒有社會影響力,所以在論壇和自己的博客上發言時,沒有太注意措辭,有些可能還比較激烈,這也是導致我現在受某些人所謂 「誹謗」和「侵害商業信譽」攻擊的因素之一。
補充說明一下,我第一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的文章是2011年10月底的《免費槓桿撬動惠理集團》,即《雨潤食品疑粉飾財報》並不是我第一篇公開在有影響力的雜誌上的文章。說得再直接一點,並不是因為有人蓄意利用我做空1068,我才被媒體認識的;

六、2012年3月20號,我在《證券市場週刊》上發表《稅收籌劃調劑雙匯雨潤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毛利率》,文章結論是「從稅收籌劃的角度同理推斷,雨潤 過去數年毛利率相對雙匯發展較高,是合理的。」同日,某知名博主及職業投資人轉載了我的這篇文章。因為該人士自己《雨潤食品並未造假》,分析的東西可能並 不正確;

七、2012年6月初,雪球的營運人員私下問我是否願意做一期文字訪談,並問我訪談哪個方面好,我當時建議談財報分析,對方建議我聊個股比較有針對性。我 說自己對806惠理略有瞭解,對956新天綠色等風電運營和電力行業也略有瞭解,還有就是銀行,寫帖子比較多的是1068雨潤,但之前有兩位著名投資人已 經談過1068,806也有人談過了。後來雪球的運營還是建議我談1068,把時間定在6月27號晚上,星期三,並且提前一週在網站上做了公佈;

八、2012年6月24號,有位叫「鳳凰投資山莊」的雪球股友問了我《1068雨潤食品雪球訪談記錄》第一個問題,當時還沒有到27號,但我還是提前回了 個貼子,帖子是26號早上9:20回的。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寫的問題也只是從一個方面進行了推理,因為不是要發表文章,所以不是太嚴謹,包括措辭。當然, 我不是說我要否定當時自己的觀點,我的意思是我對自己提出的質疑,除了上邊說的理由外,我其實是可以從3個甚至多個角度進行交叉驗證推理的,那樣我的推理 會更有說服力些。當然,若是知道會惹出這麼大的麻煩來,我當初措辭就會謹之又謹了,或者乾脆就不寫了。

九、26號晚上,我在等兒子學畫畫的過程中無聊,少有的去看了一下自己的新浪微博,結果發現有人轉了第一個問題的回覆,在此之前我基本都不怎麼發微博,覺 得內容太少,難以深入,經常是一週才查看一二次。這個事我還同雪球的一個營運朋友聊過多次,我接受新東西確實是太保守,他老說微博好玩,可能也同他的話有 關,我才從那晚起,每天看一下自己的微博。

十、26號晚我還意外發現了《新財富報告》編導發給我的一條微博,是關於一篇《香港媒體對中國狀況的發出了強烈遣責》的貼子,我在後邊指出了該報導上的一 些宏觀數據錯誤,比如工資佔GDP的比重之類,我也是隨便寫的幾句話而已,對方說看了我的文章,覺得我水平不錯,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參加幾期節目。所以,我 認為我週日參加鳳凰衛視資訊台的《新財富報告》節目,與1068事件並無直接關聯,至少人家欄目組沒有某些人說的那樣想利用我搞1068,當然,節目內容 實際上完全沒有涉及1068;

十一、27號,網易發表了《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的文章,並且有大量的其它媒體進行了跟進報導,但當天1068股價並未大跌,27號晚上,我按約參加了雪球的文字訪談節目;

十二、28號早上,網上已經基本搜索不《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的文章了,但開盤後,1068就跌了三五個點,隨後跌幅加大。我那個時候還在整理頭天晚上的訪談記錄,直到中午臨近收盤前才弄好,這時候1068已經跌了9個多點了。所以,造成影響的文章應該主要是《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50億資金》,而不是我的雪球訪談記錄,並且我的訪談記錄裡質疑1068的篇幅不大,對行業的問題分析較多,同時我也給了1068正常20塊的估值,並一如既往的看好屠宰業,也認同1068的核心業務沒有問題,最後也對自己的投資錯誤進行了反思和檢討。

通過對1068公司及大股東的一些事件回顧,再結合我本人與1068有關的歷史記錄,大家應該可以一眼看出,我到底有沒有陰謀,有沒有違法,有沒有取得不當利益。雨潤食品和個別投資者對我的舉報和質疑,到底有沒有事實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70

光伏產業高負債疑雲:精心陰謀還是行業困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9/3NNDE3XzQ5NDI3Nw.html

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還是行業面臨困境?

業內人士稱,假設這是一場精心策劃「陰謀」,對手僅借輿論之勢,就掐住了中國光伏業賴以生存的融資生命線

8 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 axim G roup最新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 這一看似嚴謹又客觀的數據統計,徹底擊垮了市場對中國光伏本已脆弱不堪的信心,隨之而來的是股價大跌、貸款收緊,人們可以預想到的連鎖反應正接踵而至。

接 近某光伏企業的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越來越感到,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他們並不是為了『雙反』而『雙反』,而是希望借助『雙 反』系列事件給中國光伏業資金鏈製造壓力。而資金鏈的斷裂顯然比『雙反』更可怕。最終,他們希望借此徹底摧垮我們寄予厚望的新能源產業」。

「雙反」揮之不去的痛

從去年10月開始,「雙反」就成了中國光伏業揮之不去的痛。

2011 年10月19日,德國SolarWorld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牽頭6家匿名美國光伏企業所建立的美國太陽能製造聯合會(CASM)向美國商務部 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稱中國75家相關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在美國進行傾銷,同時還指責中國政府向國內生產企業提供了大量的非法 補貼,補貼內容包括獲得大量現金補貼,極為低廉的原料,甚至免費的土地、電力、水資源,幾十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大量的稅收減免、退稅政策和優惠的出口保險 政策等,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徵收100%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關稅。

彼時,在我國諸多行業均曾遭受過美方「雙反」制裁的前車之鑑下,光伏「雙反」立案的最終結果並不出人意料。

果 不其然,2011年1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初裁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稱中國的進口光伏產品對美國光伏生 產廠家形成「危害」或「危害威脅」;2012年3月21日,美國商務部公佈了其對懲罰性徵收中國光伏企業反補貼稅的初步裁定結果。根據該聲明,這一反補貼 稅率最低為2.90%、最高為4.73%,其遠低於去年美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提起「雙反」申訴時要求的100%。

由於預期的結果還曾一度刺激相關光伏中概股在美國市場迎來普漲。不過,作為僅佔全球光伏裝機容量10%的市場,美方實施「雙反」制裁對中國光伏業的打擊還不夠致命。

時隔4個月後,中國光伏業終究還是要面對這可能致命的一擊。2012年7月24日,德國SolarWorld公司再度發難中國光伏業,向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申請,對來源於中國的多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

對 此,儘管人們推測,經濟環境每況愈下的歐洲會謹慎考慮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儘管歐盟「雙反」立案門檻高於美國,其還給中國光伏業留下了可做 充分應訴準備的「45天窗口期」。但畢竟歐盟是佔據了全球光伏裝機容量70%的第一大市場,更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歐盟「雙反」最終是否立案, 將關係到中國光伏業的生死存亡。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有接近358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輸送至歐洲市場。而最新的2012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各企業光伏組件出貨歐洲的比例分別為,尚德電力佔總出口的44%、英利佔65%、天合光能佔89%。

資金鏈危機甚於「雙反」

雖然局勢緊迫,但就目前來看,除德國SolarWorld公司等少數公司對「雙反」樂此不疲外,美國只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裁定了最低2.90%、最高4.73%的反補貼稅,而歐盟則尚未展開調查。

應 該說,即便8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 axim G roup發佈的數據屬實,其也僅與此前歐洲縮減光伏補貼,全球經濟不振有關,尚與「雙反」關係不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近幾年中國 光伏產品產量一直在增加,但歐洲債務危機、美國雙反使得光伏市場急劇萎縮,價格一路下跌,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厲害」。

但時下「中國10家光伏企業負債已高達1110億元人民幣」的消息正在與歐美「雙反」的消息發生巧妙的「化學反應」。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光伏業已斷糧斷餉,前途暗淡。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幾乎所有的投行都對光伏業持迴避態度,銀行信貸也已將光伏企業拒之門外。甚至連一些國有政策性銀行,都停止了對光伏企業的信貸」。

事實上,近年來一批中國光伏「巨頭」的快速崛起,得益於銀行信貸的大力支持,以無錫尚德為例,數據顯示,其銀行貸款從2005年末的0.56億美元攀升至去年底的17億美元,7年時間暴增了近30倍。

在「對手」眼裡,中國光伏「巨頭」們曾經的信貸優勢頃刻間便可成為劣勢。因為,長期依靠貸款發展的中國企業普遍具有高額資產負債,而一旦市場低迷,這些負債將成為企業融資最大的障礙。

「如果不能保證擁有充足的過冬資金,中國光伏企業甚至撐不到歐盟實施『雙反』立案的那一天。而反過來說,假設這是一場精心策劃『陰謀』,對手甚至不發一兵一卒,僅借輿論之勢,就掐住了中國光伏業賴以生存的融資生命線。」上述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5

815電商大戰:你所不知道的京東的陰謀!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20/231335.html

815高潮來得快,退得也快。做電商的,經常聽到所謂的「乾貨」,所謂「乾貨」,大概只是些做電商熬夜苦逼青年們的提升業績的營銷技巧,只算技法, 不算功夫。俺今天就寫一「水貨」,全用各種概念各種理論玄學解讀815電商大戰,看不明白就嗆死你們。恭喜你,看得懂的以後都有可能成為小馬云。這是給未 來的馬云和強東們,今天和我一樣做電商苦逼和胸大懷志大青年們看的:

【蝴蝶效應】

劉強東是拓撲學大師,20多條微博引發815電商大血戰,引發全網數千萬消費者和媒體,名人,業界和整個社會關注。這雖然是深思熟慮的幕後策劃,但引爆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時間,爆發力驚人,同時也創造了營銷傳播學上史無前例的爆炸案例,顛覆了公關學到營銷,媒體傳播的界限,只有在高度SNS化的今天互聯網才能做到。現在是雷布斯,周鴻禕,劉強東的天下,阿里系,騰訊系顯然落伍了。

【鯰魚效應】

劉強東是闖入電商界的鯰魚,而國美蘇寧,乃至易訊天貓都是擠在電商混戰中不思進取的沙丁魚,即使是一條小小的鯰魚進入這池塘,沙丁魚們要想躲過被吃的惡運,就必須在魚槽內拚命不停地游動。其實,這不是壞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壓力變成了電商市場的活力。馬云不能再說只有他家才懂電商了。

【病毒營銷】

劉強東是攪亂渾水的,沙丁魚拚命擺尾,裝作一副凶相,要對戰,結果迅速被強東的系列微博引誘,立即反應,在微博迅速造成氣場,蘇寧和國美以及一淘和潘石屹都變成了中毒的「肉雞」,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利用快速複製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而這個發生的主體,就是在今天的自媒體:新浪微博。

【虹膜效應】

劉強東沒近視,別誤會。前幾個概念大家都懂,這個「虹膜效應」的定義我得解釋解釋:即是說,你平常本來不關注的東西,突然有天關注後,以後就會經常看到,你的注意力影響到你平時忽略的東西。這是我對吳曉波同學沒說清楚的東西給他點理論指導,他說此次大戰是壓力「測試戰」,最後會影響到「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但這僅僅看到的是表象。

我認為可以用虹膜效應來解釋:這也是此次戰役中最要命的地方——我們都知道,每個巨型平台,都有賴於長期對用戶的培養,形成用戶對平台的固執認識,一旦做到,天下無敵。比如:上QQ幹嘛?--聊天;上百度幹嘛?--搜東西;上淘寶幹嘛?--買東西。當網站積累的用戶數量級達到一定程度,比如QQ,幾乎中國所有網民都是他的用戶。這幾乎是不可打敗的,同樣的競爭,燒多少錢都沒用。

淘寶也如此,馬云的淘寶+支付寶,以及豐富的用戶購買途徑:B2C,C2C,團購...幾近集中了中國所有有能力的網購用戶,每日數千萬用戶訪問,數億流量,形成了「購物,上淘寶」的固有認識,無論京東蘇寧號稱多優質體驗,都無法從本質上撼動這種「頑固」的認識,所以即便強大到李彥宏馬化騰都在競爭中失敗了,因為用戶到騰訊和百度的目的不是購物。

因此,我們能看到,不管京東發起一輪一輪各種營銷,最多沖高到每日500萬UV,每天訪問的固定用戶在活動結束後,立即落到300萬,比淘寶整體差了20倍。

用戶規模的積累,目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產生飛躍。而騰訊,百度,淘寶通過近10年的攻城略地,已經達到了將聊天(SNS),搜索,購物變成中國互聯網最基本最日常的應用行為。以至於有高級領導認為,「淘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京東和劉強東,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京東和淘寶的差異:「購品牌購正品,上京東」,去改變消費者的認識,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說回「虹膜效應」,可以將互聯網數億,有固定上網行為習慣的用戶看成淘寶的腦殘粉,他們只會相信淘寶,然而在突然間:滿世界都充滿了京東,京東,京東,蘇寧,京東...腦殘粉們幾乎立即把京東當成了姚晨,通過815,種下了盜夢空間的種子,接著,這些網上腦殘粉,線下二逼屌絲,城鄉結合部文藝范們還通過在「中國好聲音」,電視劇「北京傻逼青年」看到了無孔不入的京東,京東,京東...反腐看見,注意力轉移,這就是虹膜,達成了認識到「購物還有京東」的效應。這就是吳曉波沒解釋清楚的「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不是決定性,但是會有一定性:淘寶之外,還有京東。

通過這次從→【蝴蝶效應】→【鯰魚效應】→【病毒營銷】→【虹膜效應】的系列反應,815成為了引爆整個互聯網的電商核爆。無論京東今天遭遇了如何多的所謂「價格欺詐」指控,影響力已然造成,不可逆轉。「虹膜效應」還能達成另外一個具有「決定性」的效果:即腦殘粉只相信他瞭解,形成認識的東西,而後續對京東的質疑,多來自那些推波助瀾的媒體,對手,好事傳了千里,民主的質變發生了暴政,壞事,只能在所謂的媒體和公母知之間傳播,影響不是沒有,只是不大。

那些故作聰明的一淘們,各種公關黑,理論上,只能成為這一系列效應當中推波助瀾的棋子和吸引大量腦殘粉關注的加V大號,助推手...這只是----不議論,無關注,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67

《高盛陰謀Ⅱ:狙殺中國》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772336

在中國,有很多個沒日的經濟博士,咸郎平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實唱衰中國很容易,她是一個自由的經 濟初生嬰兒,底子薄弱,且貪官污吏滿街跑!問題多的是!但是,我們很難解釋為何中國的經濟還是不斷的成長?這是中國人的優越?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優越?正是 中國有股優越表現,牛氣衝天的分析也是滿天的飛的!天花亂墜了!

今天我貓王要寫的是陰謀經濟 論!內地知名財經作家李德林寫完一本《高盛陰謀》,再接再厲,出版《高盛陰謀Ⅱ:狙殺中國》,賣個滿堂紅了。有人批評內地有太多陰謀論,高盛可能只是一個 符合資本嗜血本質的金融機構,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不擇手段、唯利是圖、整死對手的「企業行為」,陰謀論者言過其實。我是一個陰謀論信徒,這不是我最 近碰上金融荒謬才開始的,研讀歷史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亂世出梟雄,若言我們還是要拿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金融課本說道理,那不如拿出柏拉圖的《理想國》 來教導世人,事實上,只要我們在Youtube查看,製作精美的影片會一一解釋高盛的惡行,現在美國國內反華爾街的情緒比我們更甚!難怪人們說 Youtube與Yahoo就是與神對話的密咒,那即是江恩所謂的魔術咒語「Jehovah 」的現代版!

Youtube 自有黃金屋,yahoo自有顏如玉,不過我貓王還是喜愛閱傳統的書本,現在還未有時間尋找上述兩本書,《高盛陰謀》指控高盛涉及最近的杜拜和希臘債務危 機,以及歐洲多國的金融和財政危機,想起來似是如非。說到希臘危機,是高盛於2002年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合法地規避了歐盟馬斯垂克條約中規範的赤字規 定,成功地幫助了希臘政府掩蓋其赤字真實的情況,然而到了特定時刻,換匯換利交易 (Cross Currency Swap,CCS) 將會到期,就會更推升希臘本就膨脹的赤字。

事實上,很多細節的內容我貓王亦無法全盤瞭解, 縱使瞭解也可能是一知半解,或是事後的!我懷疑官僚的歐央行監管,怎能追得上千變萬化的金融工程,所以各國官員都致力邀請高盛的職員入閣,說起來,只要他 們不賣國,這不是壞是,這些人才可有資格與狠共舞!惟有這樣才可以擊破國際金融的陰謀!以下是德國媒體直接指出:希臘債信地雷多年未爆,是高盛瞞天過海是幕後幫兇!

儘管馬斯垂克條約有其規定,然而希臘從來沒有堅守 60% 的債務上限,他們只是明目張膽的粉飾資產負債表以守住 3% 預算赤字的上限,希臘作帳時,曾經將鉅額的軍事開支排除在外,另一次則是將數十億的醫療債務排除。

在歐盟統計局專家們重新計算這些數據後,他們的結論都是相同的:實際上,希臘每年的預算赤字一定遠遠超過 GDP 3% 的上限限制。到了 2009 年,希臘的預算赤字就暴增至超過 12%。

不過,現在來看,美化希臘數據的人則比先前想像的更加厚顏無恥。

根據一位熟知內情人士回憶,在 2002 年的時候,許多投資銀行提供了複雜的金融商品給各國政府,這類金融商品可讓政府將部份負債移至未來才浮現,而有許多地中海國家皆紛紛搶購這些金融商品。

希臘的債務管理者就是於 2002 年開始與美國的投資銀行高盛商定了龐大的交易。這些交易涉及了所謂的 CCS 交易,也就是政府債務可以美元和日元發行,並在未來某一特定時期交換回歐元債務,代表希臘必須在到期日時以最初的貨幣換回原先的債務。

像這樣的交易其實是各國政府融資的正常管道之一,歐洲各國政府藉著發行以日元、美元、瑞士法郎計價的債券從全球的投資者獲得資金,不過他們需要換成歐元歐元支付日常帳單,在過了數年後,這些債券則需要以最初的外幣面額贖回。

不過,在希臘的例子中,高盛以虛構的交換匯率設計了一種特殊的交換方式,這將使得希臘收到的歐元金額,可以遠高於 10 億美元或日元在歐元市場的實際價值,利用這種方法高盛秘密地替希臘安排了 10 億美元的額外信貸。

這樣的信貸變相地成為遠期交換交易,因此並不會顯現在希臘的債務統計上,歐盟統計局的報告規則上也並不會全面地紀錄涉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內的交易。

根據一名德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表示,因此馬斯垂克條約的規範可以透過這些調期交易 (swap transaction) 合法的規避。

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頭一遭,在數年前,義大利也曾經在另一家美國銀行的幫助下,搬弄了同樣的手法粉飾國家實際的債務。

在 2002 年,根據希臘的官方數據,該國赤字約佔 GDP 的 1.2%,不過在歐盟統計局在 2004 年 9 月重新審視數據後,便將赤字佔 GDP 的比例修正上調至 3.7%,不過要是依現今的紀錄來看,佔比應該為 5.2%。

希臘做了這些調期交易,而到了約定時間,希臘就必須付清這些交易的契約內容,因此將大大影響該國的赤字,這些債券的到期日約在 10-15 年之間。

藉由這些交易,高盛索取了可觀的佣金,且還在 2005 年將這些調期交易合約賣給一家希臘銀行。

針對此爭議交易,高盛拒絕表示意見,而希臘財政部也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03

環球股權(02949)- 陰謀論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816726

美國總統一般都可以連續8年做兩任,不連任的話,市場可能有變!中午看消息奧巴馬將奪得274張選舉人票,順利連任。可是,今早一直流傳著羅姆尼在選情領先的消息,使到港股今早的表現暗淡無光,消息在午飯後逆轉!有陰謀論認為那是大戶股發放消息做成的。

陰謀論!大選前美股連升兩日,昨日道指急升1%,是為奧巴馬做勢?超級颱風侵襲新澤西州,奧巴馬成救災英雄,那是氣候戰爭的試驗品,是為奧巴馬做勢?

股票市場是一個詭異的地方,這裡充滿陰謀,思捷環球股權(02949)今天上市,最高價與開市價相差50%,空前!開盤的時候,根據通濟通資料,預計思捷環球(00330)來年的市盈率為15.5倍,相對很多本港及國內的服裝零售股份,這是偏高了?思捷環球10月29日除靜,一週後就派出股權,比一般的供股程序快了,有謂用意在趕絕共股黨!可是,亦有陰謀論指出,思捷環球基本上財政緊絀,事必要在年結之前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聞說某大師曾對思捷環球(00330)作出占算,謂它必炒高吸引散股供股,又傳大福曾在市場收貨,爛船三分釘,新世界集團覬覦著這個落難的零售企業!我貓王雖擔心美股在大選之後生變,如果港股受牽連,近來股票勢頭不錯,相信它很快回復生機。可是,假設今是牛市的開端,思捷環球已急不及待的推出供股計劃,它有機會炒高之後再批股。如果有大戶股要收集此股,也要經年的時間,我信此股未來一段頗長時間都會跌盪無常,直至它的週線圖表出現收集型態後,就必須加以注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67

地產商陰謀論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23.html
近日有意見指地產商屯積落成單位不賣, 有托市之慊, 是否有實質數據呢? 沒有。今天社會的氣氛, 只要是說地產商的不是, 大眾一定受落, 還有點像文化大革命時代呢。而到底地產商有沒有動機去做呢? 或動機是否因為托市呢? 止凡認為機會不大。

上市的地產商由於有小股東, 要屯貨, 即樓宇建成後不賣, 而又要付管理費及銀行利率等成本, 這是說不通的, 小股東不會贊成, 在股東大會可以罵主席及CEO, 亦可以告上法庭, 但最直接的還是沽掉手上股票, 使其股價低迷。因此, 上市後又沒有效率的話, 股價低迷, 就收不到集資的效果, 不上市也罷。



正正最大的上市地產公司, 長實、新地、信和、恆基、新世界等, 多是用貨如輪轉的策略 (如果他們有足夠資源的話), 買地、銀行借貸、建屋、賣樓、還款、盈利、派息, 之後再買地。有一點要注意, 他們所冒的風險只是買地至賣樓期的4-5年而已, 樓市慢慢上或慢慢落, 他們這樣貨如輪轉式起樓, 貴買貴賣, 平買平賣, 貴麵粉就貴麵包, 平麵粉就平麵包, 風險甚低, 公司員工有工開, 錢出錢入, 公司年年派股息。

反而要地產商起好樓不賣, 等供應少, 托樓價, 這是想出來的陰謀, 真的實行的話的確有這樣的威力, 但問題是有否證據顯示這個現象呢? 今時今日好像有合理殺人動機就能入罪似的, 不需要證據, 總之我有懷疑, 政府就有責任替我解決。

部份地產發展商的確有屯貨, 報章寫全港加起來大約有幾千個, 最嚴重是華懋, 她們起完樓廿年都不賣。問題是華懋並非上市公司, 當年小甜甜老公失蹤後, 公司根本沒有方向, 沒有效率可言, 又不停打官司, 小甜甜鍾意不賣就不賣, 又同風水師掘下洞之類, 到小甜甜死後又再打官司。你說華懋因為想托市而落成多年亦不賣樓嗎? 我看她們並沒有這麼高招吧。

另一個是恆隆, 她是上市公司, 但她的財政模式有點怪, 好像君臨天下的例子, 假設當年問銀行借了30億發展項目, 當落成後賣掉當中7成單位就能套現30億還給銀行, 之後再賣一個單位就賺一個, 這3成貨尾的成本只是單位管理費, 成為她們日後的盈利來源。由於恆隆平時買地不是十分進取, 每年盈利可能就靠當年賣多10個8個貨尾而已, 所以太早賣清手上單位, 反而日後有點難處理。恆隆不是想托市, 遲賣樓原因說就是等待好市而沽, 但這只是對股東說的話, 實際是不積極, 沒效率, 賣清就要全數入帳, 下一年盈利怎麼算呢。

其實我不只一次聽過有人懷疑發展商集體托市之類的言論,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我有時在想, 如果全香港人一起不買樓, 一起迫發展商減價, 所有需求便突然消失, 發展商一樣要減價求售。又或者某行業的員工一起要求過百萬年薪才上班, 要不然全部辭職, 沒有外勞的話, 僱主亦被迫以超高薪求人才。然而, 有理由, 有陰謀, 合理可行, 但能否成真呢? 討論又回到行業有否壟斷的問題, 應該留意壟斷法的立法細節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154

富爸爸講述教育制度陰謀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7494.html
近期止凡在看富爸爸作者與 Donald Trump合著的「Why we want you to be rich」, 舊書一本, 相信不少blog友已經看過, 而我是在新加坡旅遊時在 Expo書灘以超低價買的 (好像大約100蚊7本之類), 要不是這樣的價錢都未必會買, 因為單看這個作者組合感覺有點勢利。

今天看了這書的大半本了, 感覺不是特別好看。的確, 我已經看了不少書, 在投資理財書籍之中, 實在不容易再發現新點子。今次這本書之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 是指作者的窮爸爸 (親生爸爸) 指出美國某地方政府教育制度的陰謀操作。

Robert 的窮爸爸在夏威夷教育界非常出名, 後來參加了一次教育議會選舉, 因為選舉時與他上司對著幹, 落敗後就被報復及解僱, 因而顯露了他低劣的財務知識, 成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一個鮮明對比。

為何Robert 的窮爸爸會突然走出來參加競選呢? 話說他當了教育管理會的高層, 發現了教育界中不少陰謀行為, 令他看不下眼裡, 才希望參選發動改革。其中一個陰謀是教育體系中定了大約20%的人不可能繼續讀書, 無論學生成績能否每年整體向上, 無論社會有否足夠資源, 社會都會製造出20%的學生停學, 為的是保證糖料種植場有足夠的工人。

上 wikipedia查一下, 不難發現 sugar plantation與夏威夷的關係, 相信 sugar plantation對夏威夷的財政十分重要。夏威夷政府為保證每年糖料種植場有足夠的工人, 以及足夠低薪水的工人,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育制度做手腳, 令每年有一定數目的學生沒有太多知識去選擇其他工種, 被迫去糖料種植場做工人, 令糖料種植場有大量的工人供應。

相信這不是資源問題, 很多人心中可能會想「20%讀不上大學, 很正常不過吧, 難道人人都可以讀大學嗎? 香港也沒有這個資源支持, 連一半都沒有, 為何總想著有一個陰謀呢?」。但事實是美國讀大學比例漸近100%, 美國的資源應該能做到年青人每個都能入讀大學, 而這個陰謀更是窮爸爸 (一個教育制度內的高層) 瞭解後抱不平說出來的。

回想香港, 不少跨國企業, 好像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旗下工人的議價能力亦非常低, 主因讀書少, 同時工人供應又大, 今天辭職, 明天公司就能找到另一個人來替你。香港的老闆, 跟政府及中央又有否討論過每年的高中及大學生學額問題呢? 可能大家的子女能否入讀香港的大學都要問過大企業的老闆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