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光伏產業高負債疑雲:精心陰謀還是行業困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9/3NNDE3XzQ5NDI3Nw.html

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還是行業面臨困境?

業內人士稱,假設這是一場精心策劃「陰謀」,對手僅借輿論之勢,就掐住了中國光伏業賴以生存的融資生命線

8 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 axim G roup最新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 這一看似嚴謹又客觀的數據統計,徹底擊垮了市場對中國光伏本已脆弱不堪的信心,隨之而來的是股價大跌、貸款收緊,人們可以預想到的連鎖反應正接踵而至。

接 近某光伏企業的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越來越感到,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他們並不是為了『雙反』而『雙反』,而是希望借助『雙 反』系列事件給中國光伏業資金鏈製造壓力。而資金鏈的斷裂顯然比『雙反』更可怕。最終,他們希望借此徹底摧垮我們寄予厚望的新能源產業」。

「雙反」揮之不去的痛

從去年10月開始,「雙反」就成了中國光伏業揮之不去的痛。

2011 年10月19日,德國SolarWorld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牽頭6家匿名美國光伏企業所建立的美國太陽能製造聯合會(CASM)向美國商務部 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稱中國75家相關企業獲得政府補貼,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在美國進行傾銷,同時還指責中國政府向國內生產企業提供了大量的非法 補貼,補貼內容包括獲得大量現金補貼,極為低廉的原料,甚至免費的土地、電力、水資源,幾十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大量的稅收減免、退稅政策和優惠的出口保險 政策等,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徵收100%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關稅。

彼時,在我國諸多行業均曾遭受過美方「雙反」制裁的前車之鑑下,光伏「雙反」立案的最終結果並不出人意料。

果 不其然,2011年1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初裁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稱中國的進口光伏產品對美國光伏生 產廠家形成「危害」或「危害威脅」;2012年3月21日,美國商務部公佈了其對懲罰性徵收中國光伏企業反補貼稅的初步裁定結果。根據該聲明,這一反補貼 稅率最低為2.90%、最高為4.73%,其遠低於去年美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提起「雙反」申訴時要求的100%。

由於預期的結果還曾一度刺激相關光伏中概股在美國市場迎來普漲。不過,作為僅佔全球光伏裝機容量10%的市場,美方實施「雙反」制裁對中國光伏業的打擊還不夠致命。

時隔4個月後,中國光伏業終究還是要面對這可能致命的一擊。2012年7月24日,德國SolarWorld公司再度發難中國光伏業,向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申請,對來源於中國的多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

對 此,儘管人們推測,經濟環境每況愈下的歐洲會謹慎考慮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儘管歐盟「雙反」立案門檻高於美國,其還給中國光伏業留下了可做 充分應訴準備的「45天窗口期」。但畢竟歐盟是佔據了全球光伏裝機容量70%的第一大市場,更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歐盟「雙反」最終是否立案, 將關係到中國光伏業的生死存亡。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有接近358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其中60%以上是輸送至歐洲市場。而最新的2012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各企業光伏組件出貨歐洲的比例分別為,尚德電力佔總出口的44%、英利佔65%、天合光能佔89%。

資金鏈危機甚於「雙反」

雖然局勢緊迫,但就目前來看,除德國SolarWorld公司等少數公司對「雙反」樂此不疲外,美國只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裁定了最低2.90%、最高4.73%的反補貼稅,而歐盟則尚未展開調查。

應 該說,即便8月7日,美國投資機構M axim G roup發佈的數據屬實,其也僅與此前歐洲縮減光伏補貼,全球經濟不振有關,尚與「雙反」關係不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近幾年中國 光伏產品產量一直在增加,但歐洲債務危機、美國雙反使得光伏市場急劇萎縮,價格一路下跌,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厲害」。

但時下「中國10家光伏企業負債已高達1110億元人民幣」的消息正在與歐美「雙反」的消息發生巧妙的「化學反應」。在很多人看來,中國光伏業已斷糧斷餉,前途暗淡。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幾乎所有的投行都對光伏業持迴避態度,銀行信貸也已將光伏企業拒之門外。甚至連一些國有政策性銀行,都停止了對光伏企業的信貸」。

事實上,近年來一批中國光伏「巨頭」的快速崛起,得益於銀行信貸的大力支持,以無錫尚德為例,數據顯示,其銀行貸款從2005年末的0.56億美元攀升至去年底的17億美元,7年時間暴增了近30倍。

在「對手」眼裡,中國光伏「巨頭」們曾經的信貸優勢頃刻間便可成為劣勢。因為,長期依靠貸款發展的中國企業普遍具有高額資產負債,而一旦市場低迷,這些負債將成為企業融資最大的障礙。

「如果不能保證擁有充足的過冬資金,中國光伏企業甚至撐不到歐盟實施『雙反』立案的那一天。而反過來說,假設這是一場精心策劃『陰謀』,對手甚至不發一兵一卒,僅借輿論之勢,就掐住了中國光伏業賴以生存的融資生命線。」上述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