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配股78亿港元:中国科技这次下注铜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wMMDAwMDE3OTMwMA.html
核心提示:国内一位金属业界资深人士表 示,中国科技转型需要跨越两大难关:拥有一个熟悉铜业运作的管理层,并促使融资获得通过;改变市场对公司既往在实业与资本之间不断腾挪的印象。主营业务为证券买卖与牧业投资的中国科技(0985.HK),正在酝酿一次规模宏大的转型之旅。本报记者获悉,中国科技将于5月28 日和6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商讨配股集资事宜。根据中国科技的系列公告,此次配股集资共计78亿港元。中国科技一位被职员称为Peter lee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78亿港元中, 27.75亿港元将用于收购澳大利亚和秘鲁的铜矿资产,其余资金用来对上述矿藏项目追加投资。据 了解,中国科技成立于1978年,1994年初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至今。主要从事金融工具投资,包括证券及商品合约投资、买卖,另有部分物业投资资产, 主要持股人为自然人朱月华。上市16年来,中国科技屡次发布转型通告,并先后与双环汽车、从事钼矿经营的Front Wave及金沣国际等传出绯闻,但最后均无疾而终。此次巨额投资被认为该公司的转型力作,并被寄予厚望。包括摩根士丹利、德银及中银国际组 成了阵容强大的财务顾问及配售代理,为其开道。国内一位金属业界资深人士表示:“中国科技转型需要跨越两大难关:拥有一个熟悉铜业运作的管 理层,并促使融资获得通过;改变市场对该公司既往在实业与资本之间不断腾挪的印象。”管理层难题据 本报记者了解,中国科技此次并购对象之一,是加拿大Chariot公司拥有的、位于秘鲁南部的MinaJusta铜矿项目70%股权,收购价格为 18.48亿港元。资料显示,MinaJusta铜矿的总储量达1.63亿吨,品位为0.8%,每年可处理1200万吨氧化矿、500万吨硫化矿,年产铜 量超过10万吨。另一个并购对象为澳大利亚LadyAnnie铜矿项目的全部权益,收购价为9.27亿港元。该项目总储量为1120万吨, 资源品位为1.1%,当前电解铜定额产能为3万吨/年。“以现今铜价2000元人民币/吨左右来计算,以Lady Annie项目为例,需花10.9亿港元,中国科技购买的价格并不贵。”前述业内人士分析,对铜矿而言,品位值超过3%的就是好矿,低于此数,开采成本比 较高,中国科技拿到的铜矿品质较为一般。据本报记者了解,在27.75亿港元的收购价外,中国科技将投入44亿港元用于Mina Justa的开发,投入6亿港元用于LadyAnnie达到若干条款后的额外支付款及其它一般用途。不过该计划尚需5月28日及6月1日股东大会商讨结果 支持。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管理层缺乏有色金属特别是铜矿方面的运作经验是最重要的挑战,“如果最终两大铜矿均一起运作,中国科技是否 有那么多人去运营,最后化成公司不错的EPS?”中国科技应对的棋招是:中国科技早前宣布委任前德银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兼金属采矿主管 Damon Barber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另委任在环球矿业拥有超过35年深厚经验的Owen Hegarty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Chariot 董事长Rath对此解释,尽管人们对中国在秘鲁的一些项目持怀疑态度,但中国科技得到了香港金融家的支持,并拥有澳大利亚管理团队。“但先 前的团队能否融合是个疑问,因为有不少失败的先例。”银河基金分析师江宇昆分析,高层管理团队的知识架构需要重建,而高层团队与下属的矿权团队亦需要磨合 过程。“同时,如果矿种不一样,譬如需要洞采,那么比露天需要更多的成本。”小盘股募得大资金之问不 过,中国科技过往转型的挫败,也让一些人士对此次转型产生担忧。“中国科技上市多年来,多次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各种换股权证,由此将股本 摊薄,上演多次圈钱财技,如2003年左右就三次配股及发行可换股票据,募资1.04亿港元,这是令人担心的。”前述知情人士忧虑地表示,有的企业善于做 资本运作故事,把矿拿下来,存放一两年等待时机转好再卖出,最终还是走资本游戏的路子。从中国科技16年的上市史看,其历年业绩均是盈少亏 多,如2000财年净亏损5.64亿港元,2001财年亏损3.47亿港元,2002财年通过出售所持中国网络大部分股份才将亏损缩窄至4634万港 元,2004年3月中国科技亏损又增至6053万港元。乃至今年5月14日,中国科技发布公告称,预期该公司截至2010年3月31日,本财政年度将亏 损。中国科技数次转型努力也多次以失败告终。2004年,中国科技拟购入双环汽车50%的股权,但于2005年底以失败告终;2007年中 国科技拟转型至资源型企业,并先后接触以钼为主营业务的Front Wave及金沣国际,仅以收购后者为例,如若收购成功,其将超越洛阳钼业,成为当时钼业的龙头。“关键是78亿港元的融资规模太大了。”前 述业内人士评论,如若是中国移动如此的巨型企业推这样的融资盘子,市场反应较为平淡,但中国科技这样的小盘股募集如此大的资金,会让市场产生疑虑,“资金 走向如何监管,万一项目风险太大而企业难以把控怎么办?”据了解,2009年5月,中国科技从澳大利亚公司OZ Minerals Ltd.手中,以2.11亿美元购得印尼Martabe金、银矿项目后,再以2.21亿美元倒手卖给智富能源,从中获得较多收益。“中国科 技需要让市场坚定其做实业的印象。”江宇昆认为,在此次收购后,中国科技把50亿港元投入开发中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字。“所收购的这些铜矿 均是由我们自营,因为我们的主业方向就定在这一块。”Peter lee肯定对记者表示,收购的铜矿中国科技会尽心运营。中国科技首席执行 官Barber亦表示,该公司兴趣在于开采并生产铜,“目前的项目符合我们的计划”,中国科技希望在秘鲁或拉丁美洲其它地区继续寻求投资项目。配 合着并购,本报记者还了解,中国科技计划将更名为中科矿业集团,以向市场昭示其转型之决心。在宏大转型计划刺激下,中国科技股价从5月7日 的0.25港元一路上涨至5月25日收盘时的0.37港元,累计涨幅接近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31

這次大不同 - 泡沬爆破的最後下場 黃師傅

http://hk.myblog.yahoo.com/master-wong/article?mid=5113

開估:

 

第一張 - 大蕭條前夕的道指。

第二張:南海泡沬

 

 

第三幅圖:納斯達克指數

 

 

2011年5月3日  華尔街日報

菲特(Warren Buffett)沒有打算再次大手筆做空美元﹐不過他倒是預計美元將會進一步貶值。

美元在上週五下跌至兩年半以來的新低﹐原因是投資者仍然擔憂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寬鬆貨幣政策和美國的債務負擔與財政問題。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都處於多年以來的最低點。

幾年前﹐伯克希爾(Berkshire)設置了一個做空美元的大空頭﹐投入總計數十億美元押注美元貶值。巴菲特上週六說﹐伯克希爾最近在外匯市場並不活躍。

他說﹐美元的購買力無疑將會下降﹐但我認為世界很多貨幣的購買力也會下降。

他解釋說﹐如果是做空美元﹐則反映投資者是預計美元將比其他國家貨幣的貶值速度更快﹐而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他也沒有一個明確觀點。所以巴菲特說﹐我們不太可能大筆下注於外匯市場。

但他聽起來仍然看好美元。他對美元的結論是﹐相比任何其他地區或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時間﹐他更願意留在現在的美國。

至於不斷刷新紀錄的黃金﹐巴菲特說﹐人們仍在爭先恐後地投資這種大宗商品﹐實為愚蠢之舉。他說﹐在黃金數量固定的情況下﹐它沒有實際用途﹐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其他人願意為它付出多少。

他也不願意投資石油﹐因為油價走向很難猜測。

他說﹐很少有大宗商品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走向是我們知曉的﹔人們喜歡追漲﹐而從較長時間來看﹐這並不是致富的辦法。

********************************

資產價格是反映人性的地方,這並不錯。而人是不會從中學精,這也不會錯。我近排常貼巴菲特出來,並非我要跟他,而是要想想,他提出的背後思維 - 為甚麼要買股票? 為甚麼要沽黃金? 為甚麼他看大勢的轉變看得那麼準? - 當然,他可以錯,買了紡織公司,買了CONFIELD 石油,買了比亞廸。

 

從眾是很容易,因為這是動物本能,但不跟隨羊群是很難。尤其是,我的戰友也不再在我一方的時候。

 

我並不是價值投資者,也從沒有以價值投資者自居。追求絶對回報是高難度動作,大家看有多少做長短倉的對沖基金可以長久存活下來就行了。我的要求很 低,只要求在一段相對長的時間打敗大盤就可以了。股神也不能每年打敗大盤,何況我等一輩老散。當然,死牛老師的BUY AND HOPE,也是要引以為戒。

 

我寧可相信歷史、人性,甚於一切的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因為分析工具是可以錯,但人性是沒有轉變過。

 

時間會證明一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2

這次是松下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577
日本消費電子業正在集體與舊日榮光道別。先是索尼、夏普迎來了歷史性巨虧,這一次又輪到了松下。


  5月11日,松下宣佈2011財年淨虧損7721億日元(約合610億元人民幣),這是日本製造業史上第二大規模的虧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電視業務裁員費用以及收購三洋電機而計入的一次性支出,這些費用合計高達7671億日元(約合606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松下主營的電視、半導體、鋰離子電池業務的低迷也拖累了公司。其中包含電視在內的AVC網絡業務營業虧損達到678億日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是所有業務中虧損最多的。


  尷尬的2011財年是松下三年中期經營計劃(Green Transformation 2012)的第二年。根據此計劃,松下將轉型為綠色能源企業,從以提供產品為中心變為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中心,並加快全球化進展。


  此前,津賀一宏已接替大坪文雄成為新任公司總裁,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津賀一宏是一位高爾夫愛好者,曾在加州大學進修電腦科技,長期以來致力於技術研發。津賀一宏原本擔任松下電器高級主管以及視音頻產品部門總裁。


  2011年,大地震和泰國洪水迫使日本企業關停工廠產能,日元升值的壓力繼續,同時整個平板行業都在經歷虧損,夏普為此不得不出售股份給鴻海。


  同其他日本製造企業一樣,松下採用了1990年代非常成功的垂直整合型生產模式,即自己研發、生產面板以及自己製造電視產品。這種模式的缺點在於無法進一步降低價格。「2006年和2008年我們先後在日本建立了等離子面板工廠和液晶面板工廠,現在看來,我們在電視業務上投資過度了。」大坪文雄說。截至2010財年,松下在電視業務的投入超過4000億日元(約316億人民幣)。


  而蘋果、三星則採用了全球化供應鏈管理,將生產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外包出去,將精力用於產品研發、設計上。根據市場諮詢公司Asymco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三星和蘋果壟斷了手機業99%的利潤。


  松下也意識到了這點,為此積極地進行業務調整。它把三洋的家電業務出售給了海爾,將鋰離子電池的工廠遷至中國,並尋找合作夥伴一起研發下一代有機EL電視。


  即便如此,松下還是一家擁有消費電子、元器件、解決方案三大事業群、九大主營業務、579家公司、33萬員工的「大象」企業,快速轉型並不容易。它的目標是讓綠色環保業務成為下一個最重要的戰略核心,收購三洋電機的初衷就在於此。金融危機之後,松下已逐漸失去其在電視、家電領域的傳統優勢。


  松下的轉型或許會以日立公司為參照。日立公司曾創造日本製造業史上最大規模赤字(2008財年虧損7873億日元),它隨後將資源集中在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的社會基礎設施業務領域,成為了目前為數不多的盈利製造業日企之一。


  

日本的電子製造業


  索尼


  從2002年開始走入虧損泥潭(2007年有短暫盈利),2011年虧損57.3億美元。索尼正試圖找回創新能力。


  夏普


  向鴻海轉讓10%的股份,2011年虧損46.6億美元。


  松下


  已經失去在電視、家電領域的傳統優勢,松下的目標是轉型為一家綠色能源企業。


  日立


  2011年銷售額和淨利潤(部分來源於出售硬盤業務)分別增長3.8%和45%,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信息通信系統、高性能材料、社會產業系統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0

【參與倫敦奧運的N種方式】瀏陽花炮廠:這次只是小訂單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163

黎舒林是廠裡少有的科班出身年輕人,他21歲,畢業於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花炮專業,隸屬於技術科,主要工作是做實驗,研究新品種,相當於花炮廠的科學家。小夥子不清楚,倫敦開幕式煙火花了60萬,只是北京奧運1800萬的1/30。

「我們不是什麼高新技術產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另一位廠長危德漢告訴記者,「你幫我們呼籲一下,我們現在招工難。」危德漢半開玩笑地說,花炮廠工資不高,很難留得住人;而歐美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花炮放得少,訂單銳減,2012年才剛剛有點起色。

倫敦辦奧運,這筆不到一百萬人民幣的訂單,對棠花廠而言,實際意義並不大。「我們每年要出口十萬多箱煙花。」危成焰說。按照這個數字,倫敦的訂單只佔棠花廠百分之一的出口額。「至於象徵意義有多大,則很難說了。」危成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15

這次可能真的不一樣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y61.html
 以往每次大熊市後任何股票都能解套甚至創出歷史新高,但這次可能真的不一樣了,不是市場規律發生變化,而是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產生質的改變。一些與經濟轉型大潮相背離的企業可能永遠回不到高位,並且隨時間的推移日漸趨弱,一些垃圾股更是只能持續創新低,與香港的仙股看齊,永無翻身之日。
   我說的不一樣跟那些著名的「不一樣」不一樣。市場規律永遠一樣,低估的會漲,高估的會跌,長期價值持續增加的會漲,沒有價值的終究會跌。不一樣指的是企業價值的變化趨勢,很多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不一樣的是以往因為市場環境造成的整體性高估會消失。

週期3:來點正面的吧,難道要做牧師? (9月27日 09:01)

梁軍儒:回覆@週期3:正面的是,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的醫藥消費龍頭和長期持續穩定成長企業的長期表現都令人鼓舞。 (9月27日09:11)

2012忍耐:這個觀點認同,齊漲齊落的時代已經過去,下跌不可怕,可怕是有些股票的價格可能永遠也不回去了。 (9月27日09:07)

崔瑩_計算機行業研究員:估值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成長才是最好的防禦,不僅是淨利潤的成長,這個時候的ROE更加重要一些。(9月27日 09:13)

不懂不做:同意,估值的結構性差異決定了將來有行情也只能是結構性的,分化才是正道,期待著整體漲升,雞犬升天的大牛的同志要反思了,友情提示(9月27日 09:17)

郭鵬舉Barca :我看到的事好股票基本沒跌。 (9月27日 09:26)

冰凍三尺一:呵呵,又是「這次真的不一樣了」。不過我記得大師們說過,颱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潮水退去的時候,才能看到誰在裸游泳。(9月27日 09:29)

TL_911:開始有淫覺得這次真的是不一樣了  (9月27日 09:59)

z股市狩獵者:每次的不一樣最後都一樣,價值決定價格。 (9月27日 10:30)

唐george :我們的市場理念跟國際接軌越來越近了,向正確的方向走。這次是一定不一樣了! (9月27日10:31)

逯靜一:贊成,曾經體制機制不健全,林子小鳥多。目前是體制在不斷完善改革,林子也不斷擴融(新股不斷)鳥就顯的少了,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有價值的選擇!

TL_911:回覆@梁軍儒:中國的股市是個賭場,只要有賺錢效應,大部分上市公司只是對賭的工具而已,看誰的故事更動聽,和內在的價值無關。至於說企業內在價值的變化,我感覺任何時代都有企業興衰,這三十年來從千軍萬馬下海經商,到房地產,到高科技,到環保,再到房地產,經濟格局一直都在改變啊。(9月27日 10:58)

梁軍儒:回覆@TL_911:那是小的變遷,現在處於大變遷的拐點。經濟轉型的目標是主驅動從投資變成內需,無論能否成功,何時成功,依靠投資獲得高盈利的企業會慢慢變弱,內需相關行業盈利增長驅動更強,這是大趨勢。(9月27日 11:04)

白一小目:不管是贏還是輸,投資者一個普遍的傾向就是認為這次與以往不同了。而事實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規律沒有證明已改變之前,尊重歷史經驗是較好的選擇。(9月27日 11:00)

梁軍儒:回覆@白一小目:投資沒有前瞻性的判斷會輸得很慘,等事情明朗時已虧得一塌糊塗了,這個其實正在發生。 (9月27日11:08)

青荷飛揚:真希望是這樣,希望股價的差異更多地和成長掛鉤!也希望真正的成長股在下輪牛市中能大放異彩! (9月28日05:44)

潘潘_堅持價值投資 :贊,有些垃圾股完全沒什麼價值,市值卻不小 (9月28日 09:04)

哪裡出問題:估值 價值 變化/公司的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間增值是好東東,反之,純粹靠市場氛圍推動的,不管市場漲跌,終究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有隨時被絞殺的風險。在資本市場,雖終極目標是絕對收益,但風險防範還是第一位。無視風險的高收益不可取。如在牛市賺的錢、暴跌後市場反彈、炒作垃圾股數倍利潤等(10月2日 11: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42

李寧:這次謀變有幾成勝算?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20/4NNDA2XzU0Mzc4NA.html

10月17日,李寧公司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兩大股東Victory Mind和Dragon City將出售所持的2.6637億股李寧公司股份給非凡中國,佔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25.23%,總價14億港元。非凡中國是一家體育顧問諮詢公司,李寧自2010年6月起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

此消息一出,引起資本市場一片嘩然,各種風言驟起。儘管李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重組只是希望發展大體育產業的一個動作,希望能通過另一個上市平台去準備面對業內日趨激烈的競爭」,資本市場卻將李寧家族此舉解讀為意變相減持李寧公司,更有媒體質疑李寧欲轉戰房地產。輿論卻認為李寧家族這是在大玩「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

資本市場故事多,李寧公司這回是內傷未了,新亂又生。對於曾經的「體操王子」來說,這次謀變,李寧掌中,可有幾成勝算?

難以複製的輝煌

十四項世界冠軍,一百多枚金牌,李寧是一個讓無數中國人驕傲的名字,他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25位運動員之一,和喬丹、貝利並列。

轉戰商場之後,也曾被媒體譽為「出色的企業家」、「商業鉅子」。李寧公司創立於1990年,三年後開始贏利,年營業額以近100%的速度增長。2004年香港上市,2009年李寧公司實現了一個夢幻般的目標:在中國市場銷售額超過阿迪達斯,距世界級巨頭耐克也只一步之遙。

2008年8月,李寧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以「空中飛人」的方式點燃奧運會主火炬,這再一次讓李寧品牌唱響世界舞台……

「一切皆有可能」,如同消費者所熟知的李寧公司品牌口號。從運動場到商場,從與單槓鞍馬打交道到與員工、夥伴及競爭對手博弈,宛如一系列高難度係數的組合動作之後,李寧華麗轉身,穩穩落地。然而,這一次,掌聲卻遠不如以往的持久。

復出後動作頻頻 謀變在即

從2010年開始,公司出現了持續業績下滑、庫存危機、股價下跌、品牌重塑失敗、高層離職等種種問題,李寧公司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李寧公司的口號,也不知從何時起,便成了「讓改變發生」。

今年3月,李寧公司引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接下來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人事變動格外引人注目。張志勇退任行政總裁一職,在聘用新的行政總裁之前,公司業務將由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李寧帶領。此舉,被媒體稱為李寧的復出與回歸。然而, 「拯救」陷入重重危機的李寧公司並非易事,輿論不免追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0月10日,李寧公司大揮1億美元,簽約邁阿密熱火隊後衛德維恩?韋德,韋德將獲得每年1000萬美元的報酬,為期10年,同時還將獲得很大數額的分成以及李寧公司的股份。然而,當年的「閃電俠」而今也已步入運動生涯之末,高成本簽約並不為輿論所看好。

10月12日,李寧公佈,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鐘奕祺辭任,引起了市場的種種猜疑。10月17日,李寧公司發佈公告,出售25.23%股權給非凡中國,資本市場的不安情緒增加。

輿論認為,種種舉措,或都是新戰略的佈局,李寧重振計劃對過去推倒重來,更換高管及出售股權,實為斷臂求生自救。當運動員時,場上的李寧堅若磐石,保持著習慣性的微笑,迷倒眾生;作為企業家,李寧對於謀變是否也胸有成竹

再造李寧 出路何在

專業人士說,幾乎一個運動品牌能遇到的所有疑難雜症,都擺在了李寧公司面前。李寧創業多年之後,再次站在發展的三叉路口,下一步,將如何踏出

而冠軍企管諮詢(廈門)行政總裁尹志豪也表示,李寧還沒搞清楚問題的根本,不是內部的問題,不是分散的問題,不是轉型的陣痛,而是根本沒去瞭解目標顧客,他們心中的想法是什麼,該怎麼做正確的定位戰略,帶給顧客什麼樣的感覺。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認為,戰略調整、重塑品牌是李寧應對當前困境的主要方式。需要智慧選擇前行方向,需要勇氣甩掉庫存包袱,需要業績爭取資本信心,需要穩定高效團隊持續發展。

超越自我,從來就是「體育人」孜孜追求的目標,相信李寧在無數次鮮花和掌聲中,已經實現了無數次身體、意志極限的超越。但商場畢竟不是鞍馬單槓,「讓改變發生」,這一次,李寧可有幾成勝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43

過去他不碰台積電 這次出手了

2012-12-10  TCW
 
 

 

十一月三十日,台積電股價直逼一百元大關、達九十八.七元,市值更一舉衝高到二兆五千五百億元的新高水位;占台股總市值比重高達一二.一八%,比二○○八年的八%足足高出四個百分點,穩居第一名外,更多過市值第二高的鴻海一倍以上。

資本額近二千六百億元的台積電,是典型的「權值股」,領銜演出台股十一月二十三日開始、一連六個交易日的報復性反彈,台積電漲幅更約八.一%;如果從證所稅利空後最低點起算,到十一月底漲幅超過三成,遙遙領先大盤。

外資是台積電最大買家,十一月三十日的外資持股比高達七七.七一%,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在追蹤強力買進台積電的資金流向中意外發現,在這一波台積電大漲的過程裡,竟然不乏股市聞人蹤跡;過去,資本額三百億元宛如一條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只在這條線之下尋找有飆漲潛力的中小型股,今年卻紛紛投入台積電的購買行列。

一位身價百億元的股市大戶,據稱就是近期推升台積電上漲的力量之一。過去他的名字只會與小型高成長股連在一起,但十一月光是他其中的兩個證券帳戶,就買進台積電一萬餘張,是他前十月買進台積電總額的四倍多。年初他曾在高檔大量買進鴻準,最後卻慘賠數億元,股市觀察家認為,這位大戶才因而積極轉進台積電這類穩定成長股。

他,今年兩度大舉進出台積電「第一次買安心,這次就是買漲」

另一位在台北市民生東路、股市資歷二十五年的市場大戶Y先生,過去也從不買台積電這種牛皮股,幾乎視為「拒絕往來戶」,今年卻也兩度大舉進出,他這麼解釋自己的策略大轉向(以下為口述):

這一波報復性反彈之前,我的營業員說,都沒有人在打電話了,死得死、逃得逃,融資追繳也不必追繳了,因為散戶早已自我了斷,這表示他們對後市毫無期待,看破了(台語)。就是這麼一攤死水,讓大戶慢慢退出,那種氛圍是,想樂觀都很難;就算二○○八年金融海嘯,我們這群專業股市投資人也沒有這麼頹廢喪志。

其實我們不反對課證所稅,而是你怎麼課,例如是不是把交易稅降下來?另外,大戶最怕證所稅後人頭戶曝光,以後投資進出被追蹤。

我是七十多(元)進去過(台積電)一次,八十幾(元)趕快賣掉;但是八十六(元)時再進去一次,就一直抱股到現在。

第一次買,是聽說蘋果A7訂單確定到手,明年一定成長,那時候是買「安心」的。我在股市這麼久,買「安心」這是第一次;我之前也買過台積電,但那是它(一九九四年)掛牌上市之前的事情了。

今年再買台積電,那時候證所稅利空烏雲罩頂,敢買就很厲害了!我想,它跌,不會很深,當時還不敢期望它飆漲;就算跌了,也不必急著停損,甚至敢低檔攤平的,因為它的基本面強到說,我能睡得著覺。有些(電子)股一早醒來,打開報紙,訂單就不見了。

那時候(三月到十一月中旬),我身邊很多專門做投資的朋友都在思考:一是要不要改變市場(如轉進美股)?二是這樣每天進出的意義到底何在?所有的利多都鈍化,大家都麻痺了,很難做,看對基本面也不會動,常常停損來、停損去,國際股市漲,台股也不會漲。過去台股是很有活力的市場,但那時很多人都退出了。

但我第二次(十月下旬)再進去,是發現台積電已經變成各方關注的焦點,不只是公司基本面好,更是影響指數的控盤指標股。剛開始是外資先買,國內法人沒有很多人買(編按:台積電十一月三十日外資持股比七七.七一%,投信與自營商僅二.二%),漸漸的又看到尾盤有人做量、做價,成交一直很熱絡,媒體訊息也都是正面的,雜音越來越少。

行情不好,大家都會找固定收益股。台積電每年固定配(三元)現金股利,但它在這之餘,還能兼具成長,就是一個很漂亮的選擇。我第一次是買安心,第二次就是買它會漲,而且一開始就認為會到一百元,我沒有從本益比來看,而是看股價三位數這個里程碑應該可以達成。

蘋果訂單當然是(台積電上漲)最大的催化劑,但它的財務數字證明行動通訊(接單)有補上PC(個人電腦)的衰退,加上它的(二八奈米)製程利多,整體電子業大多數是不好的,只有它一枝獨秀。

國外也有熱錢進來,可能是來賺匯差的,但停泊時若要進入股市,台積電好進好出,一定是首選。如果我是政府操盤人,點火或者進場,絕不可能miss(錯過)這支股票。今年投信代操有一些績效很好的,就是買了台積電、聯發科、中華電。今年如果你選對了個股,一直不動,其實績效不算差。我最近也重新思考,這麼混亂的狀況下,一直追逐波動大的個股,是不是能保障賺錢?

不過,台積電越來越接近一百元,現在我考慮下車了,幾個月來其實(蘋果)利多一直在,所以我可能還會留一成、繼續關心(它的營運),但大部分持股會先賣掉。因為我認定大盤現在是反彈、不是回升,而且持有台積電的人都賺到錢了(因股價創歷史新高),如果大盤反轉,一定會優先處理掉;外資如果要提款,這也是最快捷的提款機,基本面沒有問題,純粹是獲利了結。後續觀察它,外資動向是最重要的,畢竟他們是最大的股東。

就在這位股市大戶尋思退場時,這一波推升台積電股價最猛的力道——外資,仍持續看好台積電,包括花旗、巴克萊、德意志、摩根大通等的目標價都超過一百元,甚至達一百一十元。

外資,看好領先三星二至三年還會上漲,目標價挑戰一百二十元

一位外資分析師私下表示,台積電十月營收在二八奈米高階製程領軍下,直逼五百億元大關,寫下歷史新高,大出市場意料之外;明年資本支出持續擴張,相較於三星電子的縮減,一消一長相當明顯,幾乎已注定未來二至三年的優勢。因此,許多國外大型基金認為,台積電有挑戰一百一十五元至一百二十元的潛力。

「這次進來買台積電的,都是黑石、貝萊德這種等級的大型基金,」分析師指出,「只有他們才有這種拉抬大股本公司的深厚財力。」

外資認為,明年台積電營收約較今年成長一八%,獲利率在高階製程持續擴增下,成長幅度更將超過兩成;在明年全球科技業混沌未明的景氣之下,台積電的優越成績不僅幫自家股票上漲打了包票,彷彿也讓它成了台股指數一片利空聲中,越來越明亮的一盞明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86

小孩這次選了老窖 專注_聚焦

http://xueqiu.com/9714943192/23039139
新年好!
   小孩新年裡又得到一筆現金,當然是準備再次購買股票。

   今年1月份,我把在過去三年裡這個小股東的帳戶情況列了一張表給小孩看(見後),用數字說話,加強感性認識。

   有不少投資人都特意為小朋友分帳戶做長期投資,不過我發現幾乎沒有帳戶主人----小孩的參與過程,小孩也許只知道有這麼個帳戶是自己的,但不知道買了什麼股,為什麼而買、何時進退等。我覺得這幾乎失去了設立這個帳戶的意義,這個帳戶的意義在於「漁」,而不是「魚」。

   本人這個小股東帳戶的操作雖然包含在大帳戶裡,沒有單立,事先我也列出可購買範圍讓小孩挑選,但是畢竟是由小孩自己最終作出選擇的,這會深化其對投資企業的印象,並且在長期投資過程中體會成功和失敗,磨煉自身的意志和眼光判斷。

   今年我選出三個方向讓小朋友挑選,一個是白酒,一個是銀行,另一個是商業服務。

   小朋友聽後,問:「我現在是不是已經有2個藥,1個裝修?」   「對。」

   小:「那你把這三個都給我介紹一下,都是什麼情況。」

   我:「從商業模式來說,白酒是最好的,最好的企業就是小投入大產出,白酒就是這類的。銀行現在價格合理吧,中國的銀行一直是壟斷的生意。商業服務我選了一個搞稅務局生意的公司,做稅收系統的,也有壟斷性,最近價格被打到7、8折. (航天信息)」

   小:「這些是優點,它們各有什麼毛病沒有?」

   我:「白酒最近遇到反腐倡廉,白酒價格下來不少,短期看價格可能不會漲的。」

   小朋友插話:「白酒是不是一直價格是高估的?」

   我:「差不多吧,一直合理偏高,現在是合理偏低。上次你不是想買嗎,這次價格被打下來了。銀行的問題在於高槓桿,目前它需要不斷地融資。。。。。」

   小朋友插話:「什麼叫高槓桿?」

   我:「好比你有5塊錢,再借了95塊錢,一共100塊錢去做放貸生意,巴塞爾協議規定要達到你有10塊錢,再借90塊錢去做生意,你自己的錢不能太少,明白?所以需要不斷再融資。」   很奇怪小朋友沒有接著問什麼是再融資,這個解釋起來更要費工夫。

   我繼續:「做稅收系統的那個公司業績還行,不是非常突出。」

   小:「能不能說一下你對它們的看法?」

   我:「白酒這個東西是人類永久的慾望,這個行業不可能消失的,是永遠的行業,它的業務是最簡單的,就是用糧食釀酒然後賣給顧客;銀行也是永遠的行業,有很強的壟斷性,不過它業務複雜多了,可以說很複雜;信息公司主要優勢是現在打折,並且有一定的壟斷性。」

   小:「我想買白酒,反正我以後幾年又不會用錢,它價格低對我又沒影響。」

   我:「好。那白酒主要有3個公司,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你選一個吧,現在它們價格一起都被打下來了,從估值水平看差不多的。茅台是老大,你知道的,現在市值2000億,老窖的管理層比較好,最近幾年趕過五糧液了,它分紅最高,五糧液管理層比較差。我買公司喜歡買行業龍頭。」

   小:「茅台有什麼缺點嗎?」

   我:「大股東會佔著賺來的錢去做別的事,不分給小股東,這樣子就降低了企業的收益,比如去造機場。。。。」

   感覺到小朋友倒吸了一口涼氣:「造機場??我買老窖吧!我要分紅拿錢。」

   我笑了:「老窖也會有缺點,據說它現在分紅高是因為有股權激勵條件存在,以後沒有這個它分紅就會降下去。」

   小朋友略一停頓:「那我先拿著老窖幾年,過幾年如果它分紅少了我就賣了再買別的股。」

   注意注意注意,這是小孩第一次說出這種想法,人性的投機本能終於出現了。我需要在第一時間裡打壓這種想法,因為這會讓長期投資走入歧途,多走彎路。

   我:「不能有這種想法,投資的做法就是永遠持有,永遠不賣,選好買進的企業要永遠不賣。你想好了,買茅台還是買老窖還是五糧液?」

   小孩子好像咬了咬牙:「買老窖吧。」

   我:「好,我給你買進。這件事就over了。」




讓小孩體會成長投資的魅力  http://xueqiu.com/9714943192/22312138

-------------------

附三年投資記錄

查看原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98

「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車』」 豬禍黃浦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979

萬頭死豬浮出黃浦江水面,沉在底下的,是上海周邊的水系污染、河道管理的政出多門、跨界污染的協調乏力。這都已是中國河流的舊病沉痾。

一開始是幾十頭,然後是幾百頭,當10164頭來自各地的死豬,從黃浦江上游的河道中被陸續撈出時,上海松江區泖港鎮居民頗感無奈。

這個偏處上海西南的小鎮,靠近松江自來水廠在斜塘港的取水口,正是上海四大水源地之一。「我們已經再不敢用江裡的水了。」當地村民說。為了保障沿河居民的用水,當地鎮政府不得不專門為村民運來了一星期的儲備用水。

死豬事件業已引發媒體的關注。死豬的大部分正被質疑來自上游的浙江嘉興市。

問題才剛浮出水面。亂象背後,上海周邊的水系污染、河道管理的政出多門、跨界污染的協調乏力,都已是舊病沉痾。


豬鄉前傳

「死豬最後都去了上海,區別是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車』。」嘉興一名養豬戶指著死豬肚皮,告訴一位來自上海的記者。

直到最近兩年,河道里的死豬才漸漸增多。「過去死豬有人收,沒人會丟到河裡。」嘉興的多位養豬戶不約而同地提起一起轟動嘉興的收購死豬案。

涉及17名被告人的這樁案件,在嘉興家喻戶曉。在2012年11月的宣判中,領頭的3人被判無期徒刑。

這是個典型的豬鄉故事。鳳橋鎮三星村村民董國權等三人合夥開了一家非法屠宰場,開始了死豬收購生意。「他們收的價格很便宜,平均才每斤一元左右。」三星村一位養豬戶說,病死的小豬一般不到50斤,大的也不過百來斤。

但這並不妨礙董國權們的生意。嘉興中院的判決書認定,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董國權等人收購、屠宰的死豬竟達到7.7萬餘頭,銷售金額達865萬餘元。這些死豬,大多來自於南湖區鳳橋鎮、新豐鎮等地。

「這批人被抓了以後,村裡就再沒人敢公開收死豬了。」在以供港豬聞名的新豐鎮竹林村,57歲的村民郭岳(化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但是,扔在河裡的死豬多了。在上海松江區,松江的環保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次事發,他們從松江事發水域溯源而上,一路巡查至嘉興平湖水泥廠上游,一路行來,途經航道幾乎處處可見死豬的蹤影。

在平湖的曹橋街道,一艘打撈船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即使在打撈工作進行了一週後的3月17日,他們一艘小船一天還能打撈二十多頭。

「這兩年每年這個時候都要集中撈豬。」在嘉興新豐鎮竹林村,一位負責打撈的村民說。原本在河道中捕魚的漁民紛紛轉行,幹起「撈豬」工作。

這跟龐大的死豬數量有關。2011年浙江省環保系統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嘉興市生豬飼養量已達770多萬頭,若按一般2%-4%的死亡率估算,全年需處理的病死豬數量達15萬-30萬頭。「如隨意扔放,不僅會帶來大量細菌和病毒污染,還會造成2萬-3萬噸化學需氧量的排放。」

但死豬規範的無害化處理卻遲遲未能建立。包括新豐鎮竹林村村支書陳云華、曹橋街道副主任袁利強、元通街道副主任董躍忠在內的多位官員承認,直到2011年,嘉興市才開始大規模啟動死豬無害化處理池的建設。

但這顯然遠遠不夠。以南湖區新豐鎮養豬第一大村竹林村為例,陳云華介紹,到目前為止,村裡擁有的處理池不過7個,第8個正在建造。

根據多人介紹,一個處理池一般能處理三千到五千頭死豬。而根據嘉興日報此前的報導,在竹林村,僅今年頭兩個月,死豬數量就已達到1.84萬餘頭。其處理能力無疑捉襟見肘。「處理不掉的豬,就只能田間地頭河道,隨便扔。」村民們說。

「病死豬亂扔的現象在我市五縣(市)兩區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嘉興市的一份報告承認。

以嘉興最新統計的730萬頭生豬、3%的正常死亡率計算,即使不出現疫情,要正常處理的死豬,無疑也是個龐大數字。而順著水路縱橫、河濱交錯的江南河網而下,這些來歷不明的死豬,也成為黃浦江飲用水源的禍患。

擋不住的跨界污染

「死豬的問題以往還不嚴重。養殖污染更令人頭痛。」平湖市環保局副局長王玉冰說。位於上海上游的平湖市與上海金山區接壤,威脅河網水質的正是來自上游南湖、海鹽等地的養豬業污染。

「嘉興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畜禽養殖的治理。」此前,浙江省環保廳副巡視員許履中在考察嘉興時說。豬糞、沼液加上到處亂扔的死豬屍體,清麗秀美的江南水鄉,現在正散發著陣陣豬臭。

「13萬多戶農民養了700多萬頭豬,一頭豬每天的排泄物相當於6到7個成人的排泄量。」嘉興市環保局副局長余鴻偉舉例說。

「政府現在已經開始控量,希望我們轉行轉產。」陳云華說。為了減少產量,2011年嘉興市出台了規定,竹林全村已被劃入禁、限養區。「計劃到2015年,全市生豬存欄總量從750萬頭控制在200萬頭左右。」而禁養的範圍,則「包括省級河道兩側各200米範圍、區級河道兩側各100米範圍」。

這正是針對日漸惡化的水質。嘉興市環保系統知情人說,即使採取措施,但2012年浙江省環保廳對全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進行評價時,點名批評六地,嘉興市和嘉興市區就佔據了兩席——二者的水質均是劣五類。

這是黃浦江來自上游地區的污染威脅。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振樓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來自黃浦江上游的農藥化肥等污染源,一直威脅下游水質安全。

夏天,在黃浦江打撈水葫蘆早已成了人們熟悉的一景。上海市甚至一度建立了水葫蘆打撈辦。

作為依賴過境水源生存的城市,為了保護水源地,上海市政府可謂絞盡腦汁。「為了保護黃浦江,上海市很早就制定了《上海市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條例》,在國內可算第一家。」陳振樓說。

2010年《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頒佈實施,上海確定了青草沙、黃浦江上游、陳行、崇明東風西沙等4個長期保留的水源地。同時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但對於上海市外的上游污染,上海市卻一直缺乏有效的辦法。按照《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上海應該建立與太湖流域、長江流域有關省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協調合作機制。「跨界的水源地保護,需要水源地周邊省市聯動監管,建立聯防聯控的機制。光靠上海一個地方推動,喊破喉嚨也沒用。」陳振樓說。

王玉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們曾和上海金山區建立了一個聯動機制,約定每半年開一次聯席會議,有需要再臨時聯動。但在此次死豬事件中,這一機制有無發揮作用,王玉冰則拒絕明確回答:「我們一直在保持溝通。」

「雖然大家都有共同意願,有一定作用,但只是軟約束力。如果想讓機制更好發揮作用,需要更實一些,聯繫得更密切一些。」他補充說。


河道管理,政出多門

「嘉興的河網實在太複雜了,很難做到完全監控。」平湖市水利局副局長任偉良說,僅以平湖為例,在其境內,就有3458條河道,總長度超過2256公里。

事實上,平湖的河道整治早已啟動。從2007年開始,平湖在6年時間分兩次啟動了水環境綜合保持整治計劃。「我們設立了河道保潔所,到2009年,就已實現除航道外的全面覆蓋。」

但「小而散」的養殖方式增大了管理難度。平湖市曹橋街道副主任袁利強抱怨說,在他治下的村莊,實行的大多是房前屋後的養殖方式,點多而分散。「有時真的難以完全管控到位」。

不過七級(指可通行50噸重船隻)以上的航道,由於屬港航部門管理,並不在日常保潔的覆蓋範圍內。「不過我們現在正準備調整,航道保潔,以後將交由交通局負責。」任偉良說。

河道管理政出多門的現狀也正在反思之中。任偉良說,在過去,河道管理的部門有港航、城管、水利、環保等部門,「水上的管理人員,有時眼睜睜看著陸上的拋擲物,也無可奈何。」平湖市正醞釀將條線的管理改為統一的分片負責制。同時為瞭解決跨界協調問題,嘉興市水利局在新豐、鳳橋、曹橋三個分屬不同縣區的街道,建立了河道協調機制,界河分段,確保河道全覆蓋。

但這種努力無法形成與上海的互動。復旦大學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鄭正說,按照現在的監管模式,上下游間容易出現盲區。上海市對上游水域無力監管,「既沒有執法依據,也沒有處罰標準」。

「很多跨流域的污染現在一出現,首先就是推諉。」鄭正說,最後就往往變成一筆糊塗賬。「建立分級的倒推溯源機制就能解決此問題。」鄭正接著說,在河流界面全天候的實時監控下,「只要發現上游過來,就是上游地方政府的責任。至於是哪一個機構,哪一個系統,你自己查去。」

「這樣的機制不應再像10年前嘉興、蘇州兩地的糾紛一樣,要鬧到械鬥邊緣、驚動中央才建立。」陳振樓說,事實上,像太湖流域管理局之類的機構,本可承擔協調的功能,但遺憾的是,「它現在更多是在發揮水資源調配的作用,對於水污染治理,目前並未有太多涉及。」

而此時,作為傳統的水源地——黃浦江上游的水質早已嚴重惡化。「早在2004年,黃浦江上游其他支流水質就已經是V類或劣於V類。」一位參加過2004年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現場會的官員回憶說。

身處水源要位的泖港鎮,看起來是如此脆弱。2013年1月10日,就在死豬事件發生的兩月前,一艘散裝化學品船違規作業導致部分化學品洩入河道,迫使附近的水廠不得不緊急選擇停水。

為了轉移風險,上海市不得不將眼光投向黃浦江以外。「從黃浦江上游的水源地,到長江口建青草沙等水庫,上海正是為了轉移越來越缺乏保障的飲用水風險。」陳振樓說,但長江口同樣不安全,開放式的長江口水源地,其水質變化依然面臨多重威脅。

也正因此,上海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海水淡化等手段。而最新的動向則是向位於浙江的千島湖借水,「每年借取超過20億立方米的原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23

宗馥莉:爸爸,這次你做錯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475.html

瘋狂的零售擴張計劃

「2014年開5-10家商場,未來3-5年內開100家商場。」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表示娃哈哈2014年打算開出5-10家商場,未來3-5年內開設100家商場。在一、二、三、四線城市齊頭並進、自建與租用商場相結合、以國際精品商場、兒童專用商品商場及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的形式,快速推進娃哈哈零售業的發展。

2012年11月29日,娃哈哈首家歐洲精品商場娃歐商場在杭州開業,主營範圍包括高級鐘錶、珠寶、高端品牌服飾、兒童用品以及休閒美食等,其中大部分品牌來自歐洲。據去過該商場的人士透露,從開業運營至今,娃歐商場的人氣並不是很旺,有點冷清。

宗慶後進軍零售業的想法由來已久。2012年年初,剛成為福布斯富豪榜、胡潤百富榜「雙料首富」的宗慶後,就頻頻對外表示,娃哈哈的現金要是只投在主業上,根本投不光,而奶牛養殖、零售業、礦產資源等項目開發均在其藍圖之內。隨後不久,娃哈哈即成立進軍零售業的旗艦公司——娃哈哈商業股份公司,首期投資17億元,定位為歐洲精品商場項目。據悉,娃歐商場採取的正是全資直營的模式,第一筆17億元的資金來源,除了宗慶後本人,還有娃哈哈集團在浙江、湖南兩個省的經銷商,後者佔比超過30%。

公開信息顯示,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杭州娃哈哈集團旗下的控股子公司,由娃哈哈集團及其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主要投資運營商業項目,擬在中國具市場潛力的城市開設大型購物中心、連鎖大賣場、品牌折扣店、兒童天地和便利店。

他們用離職抗議!

選擇與老本行關聯不大的業態下注,宗慶後似乎並不想淺嚐輒止,然而,對於由其親自力推、被視作娃哈哈集團多元化最主要方向的零售業務,他的女兒宗馥莉卻表態「並不支持」。而高管們則用一場突如其來的人事地震,再度將娃哈哈商業公司的困境暴露出來。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娃哈哈商業公司運作實質上已陷入停滯狀態,娃哈哈商業公司正進行重大內部調整,整個公司除了總經理之外,副總等領導層人員均被免職,原來的團隊成員也面臨著解散。

宗家父女的分歧

已進入娃哈哈工作8年的宗馥莉,目前在娃哈哈集團擔任的職務有兩個,分別是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及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總裁。娃哈哈上述內部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商場這塊都是宗慶後親力親為,宗馥莉確實不參與運作。並且宗馥莉明確表態「並不支持」。宗馥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開這個,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其實不支持他這麼做。」

進軍商業零售背後

事實上,娃哈哈進軍商業零售領域,或出於無奈。

增長放緩

比較娃哈哈最近幾年增長的數據卻發現,這家飲料帝國盛世之下亦有隱憂,其增長速度是逐年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是328億元;2009年,娃哈哈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31.7%;2010年,娃哈哈實現營業收入548.8億元,同比增長27%;2011年,娃哈哈實現營業收入670億元,同比增長22.1%;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636.31億元,同比下滑6.5%。

現有經銷商體系已成為劣勢

在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看來,娃哈哈曾引以為豪的經銷商體系實際已成為娃哈哈的弱勢。宗馥莉認為,娃哈哈集團目前已經處於比較危險的境地,如果它能夠上去就上去,如果下來就沒有了。「近幾年來,由於原材料漲價和各項經營成本的增加,娃哈哈的稅前利潤增幅並不明顯,發展速度雖然仍保持平穩增長,但有逐漸變緩的趨勢,增速更是連續3年下降。」有接近娃哈哈的飲料行業人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飲料行業利潤的日趨微薄,娃哈哈的主營業務飲料增速開始放緩,宗慶後一直在為娃哈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嘗試多元化發展進行突破。

宗慶後真的老了

雖然宗慶後把飲料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但是他的視野同柳傳志和李嘉誠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聯想和和記黃埔都已經成為綜合性的投資集團,每個業務板塊都有專業人士打理,而宗慶後的知識儲備和娃哈哈的人才儲備,目前並不足以支撐他們往商業地產躍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