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調查稱應用開發者對Android平台興趣逐漸減弱

http://news.imeigu.com/a/1332237668629.html

網易科技訊 3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跨平台編程工具廠商Appcelerator的第一季度調查發現,應用開發商對谷歌Android平台的興趣正逐漸減弱,開發商正轉向開發難度較低的網頁應用。另外,Google+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注意。

蘋果iOS平台份額依然領先

目 前有28萬編程人員使用Appcelerator的產品,共計打造3.5萬款應用。Appcelerator的季度調查稱,對為Android手機開發應 用「非常感興趣」的程序員比例在第一季度從83.3%下滑至78.6%,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下降;有意為Android平板電腦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從 68.1下降至65.9%,也是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

蘋果iOS平台仍保持領先,有意為iPhone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從91%下降至89%,有意為iPad開發應用的程序員比例則維持在88%左右。

各平台對開發者吸引力變化圖(2010-2012)

平台分化

Appcelerator 首席移動戰略官麥克·金(Mike King)表示,「去年我們發現,開發者對Android的興趣出現減弱。」至於其中的原因,他指出,「我們認為,很多開發商對於該平台的分化和該貨幣化 平台的分化感到不滿。那些因素使得開發商很難通過Android賺錢。另外,還涉及操作系統版本、設備本身——屏幕尺寸、機身尺寸、甚至是外觀——的問 題。」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們想要一個開放系統,但開放也意味著會出現分化。

然而,目前谷歌還遠遠領先於其它的操作系統,對排在它身後的Windows Phone感興趣的開發商比例下降至37%左右,RIM的黑莓系統也持續下滑,對其感興趣的開發商比例目前僅為16%。

網頁應用

基於HTML、CSS、JavaScript等技術打造的網頁應用則至少能夠部分解決谷歌所面臨的分化問題。第一季度,有意開發網頁應用的開發商比例小幅上升至67%,超過了Android平板電腦。麥克·金說,「那是解決分化問題的方法。」

被 問及2012年是否會成為人們的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時,79%的受訪開發者給予了肯定的回覆。但只有6%計劃只是研發運行於瀏覽器的網頁應用,72%打算 採用混合模式,將圍繞依賴於瀏覽器引擎的應用打造本地界面元素。麥克·金表示,「按照混合模式,部分本地代碼會在設備上,但內容會通過HTML來傳送。谷 歌地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Android吸引力下降可能會讓谷歌感到失望,但該公司在網頁應用方面也得到了助力,特別是針對採用其 Chrome瀏覽器的PC和搭載Chrome OS系統的Chromebooks筆記本的網頁應用。如今Android正採用谷歌的一個還沒有商標名的瀏覽器,但谷歌已經為Android推出了一款 Chrome,該瀏覽器最終將充當混合應用的後端引擎。

Google+吸引力不俗

谷歌也能從關於其社交網絡服 務Google+的好消息中獲得安慰。麥克·金說,儘管在用戶量和使用時間上落後於Facebook,但Google+仍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注意。他表 示,被問及Facebook的社交圖譜還是「谷歌各項資產的網絡效應」將會在公司社交戰略方面發揮更重大的作用時,61%認為是Facebook,39% 認為是谷歌。麥克·金補充道,對谷歌來說這讓人印象深刻。「鑑於Facebook在用戶規模和影響力方面的巨大優勢,你可能以為該比例會形成10比1的鮮 明對比。」谷歌提供的服務不僅僅是Google+,它正將Google+和其它在線資產整合。(樂邦)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5

中國經濟將逐漸走入蕭條期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2x7.html
看下圖:
一、M2長期高於GDP增長,部分超發貨幣沒有參與GDP,比如投資性房產、黃金珠寶、古玩字畫等藝術品之類;
二、一年期存款利率長期低於通貨膨脹率,說明存款人被剝削得厲害;
三、自94年朱上台後利率一路走低,如今經濟增長放緩,但貨幣存量高利率低,貨幣政策已難刺激經濟增長,即中國經濟將逐步走入蕭條期而不是衰退期。

備註:衰退期表示短期債務或商業週期,一般是政府主動緊縮貨幣以抵抗通脹;蕭條期表示長期債務週期,比如30年代的歐美,90年代的日本,一般是龐氏騙局破滅,政府將被迫大量發債和印刷金元券。中国经济将逐渐走入萧条期

結論:政改是中國唯一的出路,其它苟延殘喘的方式都是死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5

電子行業:結構調整中,需求逐漸回升 雙目分

http://xueqiu.com/9325391747/24693091
電子行業:結構調整中,需求逐漸回升
基礎IC:6月B/B值仍在1以上,電子行業改善或將持續。細分市場MEMS和傳感器受關注提升。2014年重大專項涉及到車用控制芯片、移動智能終端、CPU、高端智能電視相關芯片、金融卡及POS及相關芯片。投資策略:政策推動相關領域芯片涉及公司,MEMS及傳感器芯片廠商。國內主要Design House、IDM、封裝相關公司可關注。風險:擴產加速,供給增加,結構性過剩。

PCB相關:B/B值6月仍在1以上,IPC看好H2好轉,軟板、HDI、載板高端市場需求可觀。高密度,輕薄化趨勢,帶動PFC軟板、HDI需求旺盛。投資策略:關注PFC、HDI、IC載板相關廠商,此外國產化替代趨勢或刺激國內相關廠商收益更多。帶動關注智能終端相關的PFC軟板先關。風險:競爭加劇,價格下降;需求低於預期

LCD相關:8月價格或仍向下,但是需求或將回升向上。中大尺寸方面,由於open-cell比例提升,淡季效應,面板價格8月可能持續下降,中小尺寸方面,隨著新機推出及新apple產品上市,帶動高端產品需求回升,但是中低端方面庫存仍處於消化階段,價格有壓力。電視4k加速,手機高分辨250ppi需求升溫。投資策略:中小尺寸高端面板廠商,相關材料及光學膜片廠商。

LED相關:LED照明時代真的來了,海外市場熱絡,出口增長。行業基本面持續改善,短期為季節性波動,從終端應用看,成熟的顯示屏市場隨著更換潮來臨及海外市場的突破,向上趨勢明顯;背光方面,國產化替代仍在持續,國內市場明顯優於國際,短期為季節波動;商業照明,政府工程落實加速,節能環保政策或將涉及LED照明;車用照明:滲透加速,趨勢已定,認證週期長,已進入企業收益較大。投資策略:產業鏈環節龍頭,外延芯片/封裝背光/車用/顯示相關廠商。風險:標準變化,出口波動;跌價風險

觸控面板:需求回升,或逐漸走出低潮。隨著apple等新機帶動,需求逐漸回升,關注國際級國內大廠新機推出帶動機會。投資策略:國際/國內大廠產業鏈企業,國內龍頭大廠,關注OGS相關廠商。風險:供求失衡,跌價風險;需求不足風險

智能終端:IT介入,智能電視熱絡。隨著阿里等互聯網公司進入到電視領域,智能電視關注提升,帶動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其一相關芯片級系統廠商,其二是相關代工廠商,其三是LCD面板open-cell廠商及相關BMS廠商。此外穿戴式智能終端,智能手錶有望放量,關注9月IFA新品發佈。風險:滲透低於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046

YY-歡聚時代研究報告:逐漸被認可的平台公司 毛老闆

http://xueqiu.com/7207662042/28220837
投資建議: 買入,中等倉位配置
2014年底目標價位:110-120美元(當前股價82.28美元,上升空間40%)

投資邏輯:

Ø  YY平台的月活躍用戶達到9200萬人,PCU峰值超過1000萬,用戶的月平均在線時間超過50小時。用戶規模巨大,用戶粘性和護城河也很好,是目前最優秀的幾家平台型互聯網公司之一。

Ø  營收連續兩年保持200%以上增長,利潤率不斷提高,各項業務仍具發展空間。

Ø  基於平台優勢,YY可以不斷嘗試新業務,如遊戲直播,在線教育等,未來想像空間巨大

Ø  管理層沉穩,低調,有進取心,專注於業務發展

Ø  當前市值45.42億美元,對應2013年PE約為58,對應2014年底的前瞻市盈率約為25-30

一、     業務分析

     YY的前身是多玩遊戲網,主要向玩家提供遊戲資訊,資料庫,插件等服務,在此基礎上推出了YY語音工具,滿足多人遊戲時的語音交流需求,逐漸成為網遊玩家的標配。根據IPO招股書,截至2012年9月,YY平台總註冊用戶達4.01億,月活躍用戶7000萬人,在線用戶峰值達1000萬,平均每用戶的單月在線時間為52小時。2013年Q4財報顯示,YY的月活躍用戶已達到9230萬人,其中移動端用戶約1700萬人。

     目前YY的業務主要有3個方向:音樂表演業務,遊戲相關業務,在線教育業務。其中音樂表演業務已經成為其最大的收入來源,Q4達到5560萬美元,環比增長48.7%,同比增長226.4%,佔總營收的55%。遊戲業務主要包括遊戲運營和遊戲直播,以及多玩遊戲網,其中遊戲運營業務在Q4營收2589.7萬美元,佔比為26.6%, 主要收入來源為頁游聯運。遊戲直播的收入為340萬美元,目前遊戲直播的用戶人數增長很快,營收尚待挖掘。在線教育業務是YY目前很重視的一塊,剛剛推出了獨立品牌「100教育」,目前重點仍是擴大市場影響力,短期內不會貢獻營收。

1.       音樂表演業務

YY的音樂表演業務,主要模式為表演者通過YY平台提供歌唱,舞蹈等多樣化的音視頻內容,觀眾為喜歡的主播購買鮮花等虛擬道具禮物,進而形成付費。目前,YY給表演者的收入分成約為40%。

音樂表演業務自2011年Q1推出付費功能後,營收一直保持200%以上的年增長。2014年Q4季度,YY的音樂業務總營收達到5560萬美元,付費人數90.2萬,人均付費ARPU 373元。
查看原图

對於YY的音樂表演業務,關注重點為:表演業務能否保持當前高增長,行業空間還有多大?

具體分析如下:

Ø  付費用戶人數一直在增長,Q4達到90.2萬人,按照YY公佈的9000萬月活躍人數推算,其Q4真實音樂活躍用戶約為4000-5000萬人,付費滲透率約為2% (根據招股書中公佈的人數比例推算)。 傳統客戶端遊戲的充值滲透率一般在8%-15%,考慮到音樂用戶參與深度更淺,因此預測YY的音樂用戶付費滲透率最高能到達4%-5%左右,即200萬人左右。

Ø  季度平均付費ARPU,Q4達到372元,環比增長大幅加快,主要原因為Q4為傳統旺季,各種年終盛典和評比較多。由於YY音樂用戶的付費滲透率較遊戲用戶低,更多是土豪付費,因此預計ARPU仍有一定上升空間,到達500元應該是可以的。

Ø  2013年,有更多新的競爭對手加入了秀場表演領域:如優酷,酷狗繁星,加上之前的9158,六間房,騰訊QT等。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YY面臨兩個挑戰:用戶被分流,直播分成比例被抬高。目前來看,YY的分成比例約為40%,較之前的35%有小幅上升,但基本穩定。用戶量方面沒有數據可參考,不過相對於競爭對手花錢買用戶,YY的市場營銷費用一直很低,主要還是靠平台自有用戶的導入。大量競爭對手的加入,一方面說明該領域被普遍看好,但也說明在競爭對手眼裡,秀場業務門檻低,來錢快。根據CFO何震宇在雪球訪談透露,14年預計分成比例可以保持在40%,同時YY會酌量增加秀場相關的市場營銷費用。

Ø  造星計劃,2013年8月,CEO李學凌表示YY音樂的目標是培養AKB48這樣的明星或團體,即扶持YY平台上的個人表演向職業化發展,直至成為超級明星。3月13日,YY上線了造星計劃的第一個活動網站:1931.yy.com 對YY的造星計劃,我本人傾向於保守觀察,因為YY並不具備主流娛樂行業的經驗和資源,短時間內難以取得突破。

綜上,由於競爭加劇,以及現有用戶的付費水平已經較高,預計YY的音樂表演業務增速很難在保持之前200%以上的高速增長,預測年增長率約在100%左右。(由於表演業務缺少可參考的先例,以上預測的主觀性很大,但YY的音樂增速下降比較確定)

2.       遊戲業務

YY目前的遊戲收入主要為頁游聯運,端游和手游的收入還很小,基本可以忽略。2014年,YY遊戲業務實現收入9833萬美元,環比增長81.7%。根據9K9K的監測數據,YY平台目前是2013年第4大的頁游聯運平台,前三名分別是:37wan360遊戲 91wan 。

查看原图

需要注意的的是,由於頁游整體行業的增長放緩和競爭加劇,YY的遊戲收入在去年後兩個季度出現了一定的停滯,尤其是季度付費人數,在Q4出現了首次環比下滑。目前頁游的月付費ARPU一般在400元左右,但YY公佈的季度付費ARPU值為376元,由於公佈的為季度數據,且計算方法存在差異,難以對其後續ARPU提升空間做成評估。但結合行業整體形勢,我對YY的頁游收入在2014年持謹慎態度,預計增長在20%以內。

2014年,YY將會推出一款重量級MOBA客戶端遊戲《魔幻英雄》,目前預計是在暑假期間進行不限號測試。這款遊戲在歐美反響還可以,因此遊戲本身的質量應該問題不大。但可能會面臨兩個問題:1. 與LOL和DOTA2同質化嚴重,玩法基本一致。 2. YY的端游運營經驗有限,對製作方的影響力也不如LOL。 YY的優勢也同樣有兩個:1. 因為這款遊戲與LOL很相似,因此玩家上手和轉移的門檻比較低,進而有更多人嘗試該遊戲。2. YY語音和遊戲直播的用戶,與這款遊戲的目標用戶非常契合,因此在推廣上有很大優勢。綜上,對於《魔幻英雄》,我覺得還要在繼續觀察,如果最終成功,將為遊戲業務帶來新的營收增長點(每季度1000萬美元以上)。

YY在2014年開始嘗試推出手機遊戲,並加大手游研發投入。但目前YY在移動端的渠道分發能力比較有限,此外手游的研發和運營經驗也有待積累,因此預計2014年手游收入難以擔當重任,2015年可以期待下。

綜上,預計遊戲業務的營收在2014年整體增長在20%,約為1.2億美元,如果《魔幻英雄》表現良好,可能達到1.4-1.5億美元。較差情況下,頁游收入下滑,收入可能在1.1億美元左右。

3.       遊戲直播業務

受益於LOL和DOTA2等競技類遊戲的興起,YY平台上的遊戲直播觀眾數增長很快,2013年WCG中國區總決賽期間,YY平台的最高同時觀看人數達到41萬人,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00萬人。玩家在觀看遊戲直播的同時,可以給喜愛的主播購買虛擬禮物,以及購買豌豆來對比賽結果進行下注。

2013年Q4季度,YY的遊戲直播收入為340萬美元,環比增長26%。日活躍人數沒有披露,但應該增長更快,據觀察,目前晚上22:00左右,人氣較高的LOL頻道,單個頻道的觀看人數經常超過10萬人。關於YY遊戲直播業務的幾點分析如下:

Ø  目前用戶人數增長很快,但還在尋找好的變現方式。遊戲直播的用戶粘性和使用時長都很好,因此只要用戶量足夠,有理由對後續的營收持樂觀態度。

Ø  美國的遊戲直播網站Twitch,目前每月的訪問量超過3800萬,有超過2000萬個遊戲玩家匯聚到這個平台,每個訪問用戶在網站的日平均停留時間為1.5小時,網站支持28個國家和地區的語言,且已經成為全美流量第4大的網站,超越Hulu 和Facebook。Twitch的迅猛發展,將有利於國外投資者重新認識YY平台的價值。http://zh-cn.twitch.tv/

Ø  目前YY的遊戲直播在國內基本屬於一家獨大,直播業務的發展,將會帶動遊戲相關的廣告收入,同時對YY自己的遊戲推廣也能提供幫助。

Ø  YY一直倡導的線下電子競技,受制於版權問題,短期內發展受困。同時,線上直播業務,也有可能會受到版權困擾,目前觀眾最多的LOL是騰訊的遊戲,騰訊的QT也在推廣遊戲直播業務,可能會有衝突。

Ø  遊戲直播業務的成功,也帶來更多的遐想:體育直播業務,演唱會直播業務,將來YY甚至可以跟隨500萬,推出體育彩票業務。

4.       多玩遊戲網等廣告業務

多玩遊戲網目前是僅次於17173的國內第二大遊戲資訊網站,也是YY的起家業務,通過提供遊戲新聞,資料站,輔助插件等服務來吸引玩家訪問,通過出售廣告獲取營收。2013年Q4季度,YY公佈的廣告營收為717.5萬美元,同比增長32.2%。http://www.duowan.com/

查看原图
Ø  多玩的廣告業務一直有30%左右的穩定增長,14年預計也是在25%上下的增長,大的突破比較困難。按照流量算,多玩已經超過17173,但收入水平只有對方一半,因此仍有提升空間。

參考文章:為何多玩的流量遠超過17173,廣告收入卻不及後者一半? http://www.wabei.cn/news/201403/1151461.html

Ø  多玩遊戲網的存在,對於YY推廣自己的遊戲有很大幫助。

Ø  多玩的內容目前以PC遊戲為主,在手機遊戲資訊上發展一般,因此能否在手游網站和移動應用上取得突破,是多玩後續發展的關鍵。

5.       在線教育


YY的教育業務,最早源自用戶自發的分享和講座,後來發展出了明星教師邢帥,靠在YY上教授Photoshop等課程獲得了上千萬收入。但在邢帥之後,YY教育的發展一直未能取得新的進展。考慮到YY平台本身的娛樂風格與教育在形象上差異太大,YY在14年2月份推出了獨立教育品牌「100教育」,並宣稱要在2年內投入10億元發展在線教育。關於YY教育,我的一些看法如下:

Ø  相比傳統的線下教育,在線教育的師資成本和場地成本都大大降低,同時教學手段更加豐富,上課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學生,當地的教育資源很匱乏,以前只能掏錢到外地學習,現在可以在網上解決了,這個是很大的便利,是很多深處北上廣的人無法體會的。

Ø  很多人會提到在線教育缺少老師監督,學習氛圍差,因此學生的學習自制力會成為問題。這點我很贊同,我認為在線教育更多是為主動學習者準備的,比如現在很成功的正保遠程教育,他的學生都是為了考注會,考建築和醫學職稱,因此主動性就很好。

Ø  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會互相競爭,但不會是你死我活的戰鬥,可以參考下@從易寫的《在線教育必然興起,線下教育不會消亡》http://xueqiu.com/6313049521/28182263

Ø  目前YY發展教育的思路也比較務實:依託現有技術,將自己定位為教育平台,從托福,雅思等硬性考試入手,前期補貼老師,面向學生免費來吸引流量,打造品牌。暫時不進行大規模市場宣傳,而是做好平台內容,打磨產品,並尋找合適的併購機會,「李學凌:我們會比較歡迎幾個類別的併購對象:第一個是在在線教育領域已經具有成熟運作系統的公司,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曾經成熟地運作過在線教育業務;第二是在一些專業細分的領域具有在線教育經驗的,比如說會計、法律甚至是醫學教育等。「

Ø  對於YY教育能否成功,我持中性立場,建議繼續觀察。畢竟目前在線教育做成的案例還比較少,整個行業還在摸索中。

Ø  YY的CFO在電話會議上表示10億元會有控制的投入,短期內不會影響到YY的利潤率。

綜上,我認為YY教育在短期內無法貢獻營收,但如果有實質性突破,資本市場會對YY重新估值,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它的發展情況。

6.       其他業務

類似騰訊的QQ會員,YY還提供會員特權,如名字變紅,排名靠前,動態頭像,遊戲禮包等。2014年Q4季度,YY的會員收入達到740萬美元,佔總營收的7.3%。由於會員特權覆蓋很多方面,因此會員收入和付費用戶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YY平台上用戶的付費意願,以及對平台的認可程度。 可以看到,去年4各季度,付費收入一直在環比加速增長。

查看原图

  除去以上的業務,YY平台上還有很多玩家自發創造的頻道內容,如樂器交流,讀書會,廣播站,病情交流,股票財經交流等。 YY是個平台,平台會有很多的可能性。典型的如最近發展起來的遊戲直播業務,由一個小功能,很快發展為平台主要業務。

二、     財務分析

1.       營收和利潤情況


查看原图
如上圖所示,YY在過去2年,營收一直保持了100%以上的同比增長,同時利潤率也在逐漸提高,Q4利潤率達到31.85%。YY的GAAP和Non-GAAP的區別,主要是期權激勵造成的,過去幾個季度,期權激勵一直在400-600萬美元左右。

查看原图

音樂業務在YY營收中的佔比一直在提升,2013年Q4季度達到55%。

管理層預計YY 2014年Q1的營收約為10200-1040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02%,同時預計2014年整體利潤率與2013年持平。據此估計,2014年Q1的淨利潤約為3180-3280萬美元。

2.       成本和費用情況


查看原图
Ø  YY的成本佔營收比例一直比較穩定,約為50%,主要成本為內容分成和帶寬成本。

Ø  運營費用佔比在持續下降,2013年Q4季度達到21%。

Ø  YY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一直很低,說明目前自有流量完全可以滿足業務需求。這個也是YY平台的主要優勢之一,擁有數量龐大的高粘性,高活躍用戶,由此來發展各種業務。

其他各業務的財務數據,已經穿插在業務分析中進行了探討,這裡不在贅述。



三、     估值模型

截至2014年3月12日收盤,歡聚時代(YY)股價為82.28美元,市值45.42億美元,對應2013年PE約為58。採用PEG法進行簡單估值。2014年主要業務及利潤情況預測:

Ø  預計音樂表演業務的營收增長在100%,遊戲業務的增長約為20%

Ø  預計2014年利潤率與2013年持平,約為30%左右

Ø  公司管理層預計2014年Q1的營收約為10200-10400萬美元,實際營收應該會略高於該數字。

綜上,預估YY 2014年整體營收約5.3億美元,淨利潤約為1.6億美元,給予40倍PE,對應市值約為63.8億美元,對應股價115美元。
查看原图

較壞情況估值:音樂業務增長低於100%,同時遊戲收入停滯,季度營收環比增長降至10%以下,在此情況下給予YY 30倍PE,預估2014年整體營收約4.95億美元,淨利潤約為1.48億美元,對應市值約為44.5億美元,對應股價80.6美元。
查看原图

四、     風險因素

Ø  由於缺少參考標的,音樂表演業務的空間不好評估,增長速度可能出現大幅減緩。

Ø  YY的端游和手游業務都還在早期,14年可以貢獻的營收有較大不確定性。

Ø  在線教育等新業務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

Ø  雖然YY一直在嚴格監控平台內容,但政策風險會一直存在(潛在的色情,政治內容)



整體來說,YY目前沒有被低估,買入或持有,主要是在買它的未來。

文章發表時,本人持有YY多頭倉位。

歡迎大家討論和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40

技術分析(8):程式交易在港逐漸興起 麥振威

http://notcomment.com/wp/?p=19642

程式交易在美國及台灣其實早已流行,在香港也逐漸興起,作為投資者,無論是投資股票或期貨,無論是長線投資還是短線交易,大家肯定也會先行「分析」,才會動用資金入市,而分析的過程,過去不少人也是觀看圖表走勢,又或利用一些技術指標,希望藉觀察過去的走勢可以找出一些預測市場未來趨勢的「方法」,從此以後便以這些方法作為入市的準則。

但不少人也開始發現透過人手去觀察圖表,需要的時間確實太長,比如要分析過去一年的走勢,如分析的是1分鐘的數據,很可能需要數日的時間,但運用程式來做分析,其實只需1至2分鐘便能得到答案。當然,程式不是萬能,也不是學懂了運用程式來做分析便能找到必勝的竅門,但同樣的分析工作能比別人快數十倍的時間來完成,那成功的機會自然會高一些。

此外,交易能否長時間得到好成績,很多人也明白最難克服的其實是人性,獲利的倉位因心急或貪念而太早沽貨離場,又或遇上市場較波動的時間便因緊張而太早止蝕離場,這些都是人手做交易時遇上的問題,而運用程式進行全自動交易,那某程度上便能克服這些缺點,這也是程式交易的好處。當然,有些人在虧損時會不斷修改他的交易系統,那最終可能仍然失敗,但運用程式至少能某程度上減輕交易時的人性問題。

去年開始筆者在港教授程式交易,主要是教大家運用Amibroker這個程式軟件,在港不少投資者也聽過Metastock、Tradestation、Multicharts等程式,各有各的優點,但在價格上Amibroker是最有優勢的,差不多$3000港元已能購入全套軟件,對初學者來說,成本便較低。

尤記得很多學員在上課時也有不少疑問,首先,他們擔心若然自己根本不懂得電腦的Language,如何能學習用程式交易?但這點大家其實可以放心,筆者教導學員使用程式交易的方法,向來是針對初學者,又或沒有寫電腦程式的知識但卻具備多年交易經驗的Trader,正如今年一月份的課程中,一位學員交易期指的經驗已有很多年,但他本身的電腦知識,又或科技產品的使用知識其實不多,據了解,就如用手提電話使用Whatsapp、手提電腦用wifi上網也是要由他兒子教他的,但至今他已在做全自動程式交易,當然,一些深入的程式使用知識他仍需要不斷去熟習,也不時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幫忙,但至少現在他確實做到Programe Trading!

而另外一個學程式交易的人最關心的問題是,他們學習了使用程式後,又如何能將程式接駁至證券行?一些證券行早已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要將程式接駁至證券行,比如大部份證券行採用的期指交易平台SPTrader,必需要證券行開啟了API,就正如開啟了一個「接口」,你才能把程式接駁到SPTrader,但接駁的過程仍需要一些編程的工作,簡單來說需要編寫「Plug-in」才能將Amibroker接駁至SPTrader進行全自動交易,而有關的設定及編程工作筆者也早已替學員們安排好,事實上,至今很多的學員目前也由人手交易成功過渡至每天利用程式進行全自動交易。

其實程式交易不是很多新手想像的那樣神秘,只是很多技術上的問題解決不到才未能涉足這個領域,但做Trader不等同於要做一個Programmer,只要學懂基本的程式語言,懂得自行做back-testing,懂得輸入數據等技巧,其後遇上問題時有專人去解答,再自己不斷去嘗試,大部份人用數個月的時間也會學懂如何將自己的交易策略轉化為程式語言,又或將來發現一些市場的特性時,也懂得如何利用程式去自行做測試,優化個人的交易策略,至於如何將程式接駁至證券行的平台更加無需苦惱,既有專人協助,只需專心開發個人的交易策略,便能透過程式按你既定的策略每天進行交易。

畢竟要在市場上生存,只期望別人給你一套神秘的獲利方法根本早已不可行,別人教的要先利用程式做back-testing,自己想出來的交易策略也必需先行測試,若發現效果不俗的才再嘗試將各部份加進你的交易系統,這樣才能真正找到一套屬於你的致勝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33

微博上市,商業模式逐漸清晰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12
文/黃健銘


微博週四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範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當日美股午盤微博開始交易後,股價隨即快速拉升,盤中一度漲超40%,市場買盤積極成交活躍。微博首日收盤,股價大漲3.24美元至20.24美元,漲幅達19.06%。

能夠在低迷的美股市場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上市對於微博的意義是什麼?在第四季度之後微博規模盈利背後,衝擊上市是否存在這麼大的必要?依我看來,其實微博上市,就是為了讓商業模式放在陽光下,接受來自世界投資者用戶的關注,並且借此契機一舉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微博營銷閉環戰略

微博支付這盤棋,從去年開始的小米首度試水微博售賣,再到後面的smart,最近的魅族。微博支付已經逐漸成為微博營銷閉環的關鍵。之前最多人提起的就是,在微博營銷發展成的客戶,每當要進行購買的時候,總得使用連接進行跳轉。這也使得更多微博營銷的效果被加上了「轉化率」這個指標。從微博營銷,達到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界面的流失超過一半,根據產品設計的理論,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一旦多增加一個跳轉頁面,就會流失一半甚至更多的用戶。


這一點在支付上尤其重要,很多電商類網站都希望在支付上能儘可能的縮減步驟,減少付費的難度,能一個頁面做到的,不做兩個頁面。微博的閉環則是形成「瀏覽-興趣-下單-支付-分享」的營銷閉環,企業可以在微博完成一站式營銷活動,不用在一次次進行複雜的跳轉。

精準的電商廣告

最近基於大數據的精準廣告的推送,又進入到了大家的視線之中。相對於前段時間人人吐槽的百度百家平台上的那種非關聯性的小廣告(一群看互聯網文章的人,推送一個金屬機床購買的廣告),這種推送精度,顯然沒有與互聯網的大數據大相逕庭,甚至說,對於看廣告和投廣告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災難。


而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後的微博,在這方面走的越來越純熟,越來越老練。自從阿里巴巴將電商資源接入微博之後,微博待價而沽的廣告欄位幾乎都被淘寶和天貓的商品展示佔據,隨之而來的現金流,如為微博注入強心劑,從財報數字可以看到,2013年第二季度(即剛剛被阿里巴巴注資時),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是新浪門戶廣告收入的1/3,到了2013年第四季度(也就是半年之後),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就已超過新浪門戶廣告收入的一半以上,增長速度驟然加快。更精準的廣告也成了各位廣告主所希冀的,微博正在慢慢的成為比淘寶原有的鑽石位、競價、櫥窗更為有效而有性價比廣告方式。


但是最需要的還是如何優化這一種模式帶來的廣告增速,例如引入更多的電商類網站,例如唯品會,聚美優品這類女性購物的網站,再或者是攜程,去哪兒這種旅遊類網站。像之前微博的#帶著微博去旅行#活動,巨量的交流和流量,如果做成廣告與社交互動的轉換,再實現購買的閉環,這種想像空間還是很大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廣告相信,並找到確切的轉化效果,滿足了這一些,再上一個廣告量級也未嘗不可。

增值服務與大數據

曹國偉在新浪四季度財報中說道的兩大塊非廣告業務:

1、增值服務,主要是會員,以及開放平台下的遊戲等等,這方面的收入已經在第4季度的財報上有所體現了,2013年此項收入達到1110萬美元;

2、大數據。新浪微博這4年積累了巨大的數據,新浪微博將每個ID的社交圖譜勾勒清楚與阿里巴巴融合,將用戶的社交與興趣信息和淘寶、支付寶打通,將會是一座巨大的金礦,也能從側面的對微信以及騰訊進行衝擊。

眾所周知,互聯網裡面增值業務做的最好的公司,非騰訊莫屬了,在筆者去年的一篇文章裡,曾經指出,微博的會員增值服務所具備的功能點太少,讓用戶沒有覺得有實質的優惠,或者說沒有物超所值的感覺。近一年的會員系統總算有了相應的改變,尤其是前段時間的「文章出軌」事件中,微博的粉絲頭條功能,上了許多主流紙媒的評論關注點,讓很多公知的意識到,社交媒體搞公關還可以這麼整。


而對於大數據這塊,一方面是年前一篇通過微博分析小時代和致青春受眾群體的文章就很好的體現,文章通過微博粉絲的年齡,性別,愛好標籤,電影的主演,幾個微博裡面的主要維度來分析,通過這些大數據,來進行立體建模,完成對一部電影在社交媒體上的屬性的分析,讓後續進行微博傳播的電影可以有借鑑,並且由針對性的置頂營銷方案計劃。對於一些小成本電影很有借鑑的意義。


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大數據以及微博與電視行業合作的戰略內容,微博收視指數,通過對微博大數據的檢測,以及相關關鍵字,關鍵人物的微博活躍,轉發,評論等數值,進行一個台網聯合,到時以手機端的微博來進行電視這個「第二屏幕」的控制,也未嘗不可。


當然,基於大數據領域,如果不是微博親自來做這個事,而是讓眾多的第三方數據公司插足,這裡面的效果就差了很多,並且沒有公信力,也會讓微博本身陷入被動,錯失先機。


結語:上市為何要敲鐘,在我看來,上市的敲鍾意味著微博新的開始,也是探索微博商業模式的第一個篇章,創造自己的中國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57

A股逐漸“中國足球化”成為笑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33

本文作者為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授權華爾街見聞網站發表。 在中國,從未有一個主題能如此引各方關註及爭論,並吸引龐大投資,同時又每每能令人大失所望;多年來,中國一直希望這一主題能為國際追捧,卻遲遲未能成功,而它最終成為了一個棄兒;每次失望都會引來更多爭論,但最後帶來的卻是更多心碎。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中國股市,它已逐漸地“中國足球化”,並淪為新一代的茶余飯後的笑談。 今年世界杯期間,中國揭起賭球熱潮,連之前曾一手顛覆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網絡紅人也因此而鋃鐺入獄。中國隊再一次數十年如一日地未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或許讓中國網民在下註時更百無禁忌。僅有數百萬人口的拉丁美洲和亞洲小國都能在世界杯上挑戰富強大國的球隊,反觀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足球運動上表現如斯不濟,著實令人費解。其中主因應該是中國腐敗的足球體系操控球賽和壓抑足球人才的選拔。雖然足球反貪汙行動已有時日,但中國足球的前途依然渺茫。 看到這里,讀者會問: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又有何相幹? 讀者大概至此已註意到其實中國的足球和股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均持續疲弱不振,而且它們各自的表現與自身的稟賦非常不匹配。中國GDP增長速度雄冠全球,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何以其股市卻落得如斯田地?中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為何就是未能於足球界獨樹一幟?對於中國股市目前萎靡,市場觀點眾說紛紜。有專家認為股市未能真切反映中國的經濟情況;也有專家相信中國股市的估值倍數將被不斷地壓縮;有更多人認為股市受到人為的操控。種種說法猶如經典《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各得其理,然而卻又未能反映真相的全部。 我們更傾向於相信中國股市系統設計的失誤,是股市曠日持久地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與中國足球的情況相若。上證指數重返15年前的2000點並徘徊不前是最近備受關註的情況之一。 事實上,韓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也曾出現類似情形,當時該國GDP迅速增長,但股市表現卻差強人意。現時上證指數與韓國綜合指數(KOSPI)很快就要在2000點的水平上“接軌”了。也許韓國於80年代初的經歷可為它山之石,藉此得以探究中國股市持續頹勢的原因。 當年,韓國的樸正熙政府重點發展重工業,以重建該國的工業基礎。在一連串雄心萬丈的重工業五年計劃的指引下,政府嚴格管制國內的貨幣總量和資金流向。重點企業獲得大額補貼且息率極低的借貸,令一眾財閥崛起。中小企業被逼向非官方渠道以高息率借貸,導致債臺高築。而財閥卻未有出售股票意願,只向親友及交叉持股企業出售股票,大部份仍是私人企業。韓國股市始終維持較小規模,缺乏流動性,並且受大鱷所操縱。韓元於1980年大幅貶值16.6%後,大部分高杠桿的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嚴重的打擊,由於官方利率高企,被逼在場外市場,也就是當時的影子銀行拆借。場外市場資金規模膨脹,進一步減少流入股市的資金。 1984年11月11日,韓國財政部采取了一個被廣泛認為是韓交所國際化的最重要的政策:批準財政穩健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可換股債券及存托憑證。這項政策連同198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的韓國基金,為韓國引進外資。在發出公布後的數天內,韓交所的成交量激增,指數飆升。至1986年初,“三低”(即低韓元、低國際利率和低油價)令股市在4個月內翻了一番,使韓國股市暫時走出低迷的局面,直到80年代後期韓國股市重返僵局。 韓國股市發展的這些情況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 歸根結底,中國股市正面臨著類似韓交所曾經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中國也曾通過優惠貸款和批準優先市場準入的政策來挑選工業現代化的贏家。這導致了資本配置失當,以及低效率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盡管中國股市的市凈率仍遠高於面值,主要是由於中資銀行具有領先全球的凈資產收益率。市場暫時很難相信當優惠政策屆滿後,如此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仍可持續。因此,估值將會承壓。貸款補貼的政策也造就了不同等級的利率與影子銀行業的蓬勃發展,類似韓國20世紀80年代的“場外交易市場”借款一樣,將資金流從股市中分流出來。 三中全會後,許多人憧憬2005年大牛市的重現。市場普遍認為,2005年大牛市的成因是股份所有制改革的結果,因為當年有關改革為股票的“全流通”訂下了時間表,從而使市場能夠正確地預期。對此我不敢茍同,2005年的牛市是建立在出口導致外匯占款飆升,基礎貨幣快速擴張的基礎上。當然,股份所有制改革是部分催化劑。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擴張,大牛市的回歸仍將是一個遙遠的夢。 然而,情況正悄然出現轉機。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連串新措施,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合格的公司已經獲批出售可轉換債券,在海外市場籌集資金,並從B股轉換至H股上市,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影子銀行業日益受到規範,新規定增強了表外融資的監管。計算貸存比的公式已被調整,使銀行更容易放貸。QFII額度也擴容,而RQFII亦已出臺並迅速成長。中國央行已制定時間表,力求在兩年之內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估值已便宜了許多,激起了一些海外投資者的興趣。這些發展與韓國股市20世紀80年代的經歷非常類似。 在股市分析的技術派看來,如果連接上證綜指自2007年以來的各個階段性的頂部(如圖),上證綜指呈現出一個巨大的楔形走勢,同時這個楔形走勢更不斷收窄。一些技術分析師認為,這種技術形態預示大牛市馬上就要來臨了,但我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楔形走勢,不論其大小,只是一種延續的形態,反映市場可能會持續相關走勢,直到市場最終向上或向下突破楔形走勢為止。而市場的最終去向還是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 圖表:上證綜合指數的技術圖形呈現出龐大的楔形走勢 此前我於去年3月曾提出(《股市見頂何時何地》),中國股市在自由流通市值占M2比率突破15%的時候往往會見頂的理論。若資產配置的決定模式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同時貨幣供應量沒有出現有效的擴張,市場將難以大幅上漲。在之後的三個月里,上證綜指從2400點左右的水平暴跌25%至約1800點的最低水平。目前,這個比率為12%左右。隨著央行推出新工具,如抵押補充貸款(PSL)和再貼現貸款,為基礎貨幣擴張提供了新的工具,基礎貨幣因此有可能進一步緩慢地擴張,而無須強勁的外匯占款積累。盡管如此,如果這個比率要有效地突破15%,市場仍然需要一個新的資產配置模式。 中國市場目前仍然被無謂的規章制度而左右,否則如何解釋IPO重啟後所有上市的新股均在首日一致漲停44%?中國市場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前路漫漫而修遠。希望中國股市的前途不會象中國的足球那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23

A股逐漸“中國足球化”成為笑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33

本文作者為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授權華爾街見聞網站發表。 在中國,從未有一個主題能如此引各方關註及爭論,並吸引龐大投資,同時又每每能令人大失所望;多年來,中國一直希望這一主題能為國際追捧,卻遲遲未能成功,而它最終成為了一個棄兒;每次失望都會引來更多爭論,但最後帶來的卻是更多心碎。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中國股市,它已逐漸地“中國足球化”,並淪為新一代的茶余飯後的笑談。 今年世界杯期間,中國揭起賭球熱潮,連之前曾一手顛覆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網絡紅人也因此而鋃鐺入獄。中國隊再一次數十年如一日地未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或許讓中國網民在下註時更百無禁忌。僅有數百萬人口的拉丁美洲和亞洲小國都能在世界杯上挑戰富強大國的球隊,反觀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足球運動上表現如斯不濟,著實令人費解。其中主因應該是中國腐敗的足球體系操控球賽和壓抑足球人才的選拔。雖然足球反貪汙行動已有時日,但中國足球的前途依然渺茫。 看到這里,讀者會問: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又有何相幹? 讀者大概至此已註意到其實中國的足球和股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均持續疲弱不振,而且它們各自的表現與自身的稟賦非常不匹配。中國GDP增長速度雄冠全球,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何以其股市卻落得如斯田地?中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為何就是未能於足球界獨樹一幟?對於中國股市目前萎靡,市場觀點眾說紛紜。有專家認為股市未能真切反映中國的經濟情況;也有專家相信中國股市的估值倍數將被不斷地壓縮;有更多人認為股市受到人為的操控。種種說法猶如經典《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各得其理,然而卻又未能反映真相的全部。 我們更傾向於相信中國股市系統設計的失誤,是股市曠日持久地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與中國足球的情況相若。上證指數重返15年前的2000點並徘徊不前是最近備受關註的情況之一。 事實上,韓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也曾出現類似情形,當時該國GDP迅速增長,但股市表現卻差強人意。現時上證指數與韓國綜合指數(KOSPI)很快就要在2000點的水平上“接軌”了。也許韓國於80年代初的經歷可為它山之石,藉此得以探究中國股市持續頹勢的原因。 當年,韓國的樸正熙政府重點發展重工業,以重建該國的工業基礎。在一連串雄心萬丈的重工業五年計劃的指引下,政府嚴格管制國內的貨幣總量和資金流向。重點企業獲得大額補貼且息率極低的借貸,令一眾財閥崛起。中小企業被逼向非官方渠道以高息率借貸,導致債臺高築。而財閥卻未有出售股票意願,只向親友及交叉持股企業出售股票,大部份仍是私人企業。韓國股市始終維持較小規模,缺乏流動性,並且受大鱷所操縱。韓元於1980年大幅貶值16.6%後,大部分高杠桿的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嚴重的打擊,由於官方利率高企,被逼在場外市場,也就是當時的影子銀行拆借。場外市場資金規模膨脹,進一步減少流入股市的資金。 1984年11月11日,韓國財政部采取了一個被廣泛認為是韓交所國際化的最重要的政策:批準財政穩健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可換股債券及存托憑證。這項政策連同198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的韓國基金,為韓國引進外資。在發出公布後的數天內,韓交所的成交量激增,指數飆升。至1986年初,“三低”(即低韓元、低國際利率和低油價)令股市在4個月內翻了一番,使韓國股市暫時走出低迷的局面,直到80年代後期韓國股市重返僵局。 韓國股市發展的這些情況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 歸根結底,中國股市正面臨著類似韓交所曾經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中國也曾通過優惠貸款和批準優先市場準入的政策來挑選工業現代化的贏家。這導致了資本配置失當,以及低效率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盡管中國股市的市凈率仍遠高於面值,主要是由於中資銀行具有領先全球的凈資產收益率。市場暫時很難相信當優惠政策屆滿後,如此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仍可持續。因此,估值將會承壓。貸款補貼的政策也造就了不同等級的利率與影子銀行業的蓬勃發展,類似韓國20世紀80年代的“場外交易市場”借款一樣,將資金流從股市中分流出來。 三中全會後,許多人憧憬2005年大牛市的重現。市場普遍認為,2005年大牛市的成因是股份所有制改革的結果,因為當年有關改革為股票的“全流通”訂下了時間表,從而使市場能夠正確地預期。對此我不敢茍同,2005年的牛市是建立在出口導致外匯占款飆升,基礎貨幣快速擴張的基礎上。當然,股份所有制改革是部分催化劑。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擴張,大牛市的回歸仍將是一個遙遠的夢。 然而,情況正悄然出現轉機。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連串新措施,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合格的公司已經獲批出售可轉換債券,在海外市場籌集資金,並從B股轉換至H股上市,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影子銀行業日益受到規範,新規定增強了表外融資的監管。計算貸存比的公式已被調整,使銀行更容易放貸。QFII額度也擴容,而RQFII亦已出臺並迅速成長。中國央行已制定時間表,力求在兩年之內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估值已便宜了許多,激起了一些海外投資者的興趣。這些發展與韓國股市20世紀80年代的經歷非常類似。 在股市分析的技術派看來,如果連接上證綜指自2007年以來的各個階段性的頂部(如圖),上證綜指呈現出一個巨大的楔形走勢,同時這個楔形走勢更不斷收窄。一些技術分析師認為,這種技術形態預示大牛市馬上就要來臨了,但我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楔形走勢,不論其大小,只是一種延續的形態,反映市場可能會持續相關走勢,直到市場最終向上或向下突破楔形走勢為止。而市場的最終去向還是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 圖表:上證綜合指數的技術圖形呈現出龐大的楔形走勢 此前我於去年3月曾提出(《股市見頂何時何地》),中國股市在自由流通市值占M2比率突破15%的時候往往會見頂的理論。若資產配置的決定模式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同時貨幣供應量沒有出現有效的擴張,市場將難以大幅上漲。在之後的三個月里,上證綜指從2400點左右的水平暴跌25%至約1800點的最低水平。目前,這個比率為12%左右。隨著央行推出新工具,如抵押補充貸款(PSL)和再貼現貸款,為基礎貨幣擴張提供了新的工具,基礎貨幣因此有可能進一步緩慢地擴張,而無須強勁的外匯占款積累。盡管如此,如果這個比率要有效地突破15%,市場仍然需要一個新的資產配置模式。 中國市場目前仍然被無謂的規章制度而左右,否則如何解釋IPO重啟後所有上市的新股均在首日一致漲停44%?中國市場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前路漫漫而修遠。希望中國股市的前途不會象中國的足球那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24

盤點騰訊10年間的投資邏輯:戰略逐漸進化,布局調整重前瞻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3/147114.html

歷經十余載的發展,騰訊已逐步成長為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與百度和阿里巴巴一起,在中國互聯網行業被人們賦予一個共同的、如雷貫耳的名字——BAT。同時,作為戰略投資者的騰訊在過去10年間卻像頂級VC一樣做了一系列投資布局。投中研究院從騰訊戰略布局的角度,對騰訊的投資邏輯進行一番梳理和回顧。

=

圖1 騰訊歷年投資和收購案例數量
 

從投資的時間來看(見圖1),騰訊雖然自2005年起開始陸續做投資和收購,但從其對外公布的投資和收購事件來看,大規模的布局始於2010年。

從案例所處的地域來看,114起案例來自中國內地,46起案例來自海外;海外有七成以上來自韓國和美國,韓國的大多是遊戲公司,美國的主要為遊戲、社交和工具軟件等。


圖3 2010-2014YTD騰訊投資和收購案例領域占比分布

從不同領域在每個年度投資占比的角度來看,遊戲在早期投入較多。騰訊在2008年收購了《英雄聯盟》的制作商Riot Games之後,僅僅在2010年一年,就投資或收購了11家遊戲廠商,占據了當年投資案例的一半之多。之後幾年隨著其他領域機會的增多,比例逐漸減少。

電子商務領域,騰訊其實一直覬覦已久。騰訊從拍拍網起家,但它的成長速度並沒有跟上整個行業的爆發速度。直到後來騰訊終於意識到,電商領域的複雜性體現在它的價值鏈,供貨商、物流、市場營銷等一系列環節,需要行業的經驗和人脈的累積,跟騰訊自身的優勢並不吻合,騰訊最核心的優勢在於用戶流量和入口。另一方面,流量雖大,但在當時阿里在電商領域的籠罩之下如何把用戶的流量轉化成電商的流量是個難題。於是自2010年起,騰訊義無反顧地開始花大力氣布局已經硝煙彌漫的電子商務,近年來典型的案例有易迅、華南城、樂居、京東、萬達,以及美國的Fab等(見附表)。

2010年之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互聯網進入新的階段,工具軟件、本地消費生活應用層出不窮,騰訊在這些領域進行了一些防禦性布局,以防止落後對手,這樣的案例有諸如金山軟件、獵豹移動、搜狗、四維圖新等等。移動互聯網也帶動了O2O模式的興起,滴滴打車、大眾點評、58同城等業界翹楚都有企鵝的影子。

在其他領域,騰訊不僅在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在線教育、文化傳媒等近年TMT行業熱點全面涉足,還有投資創新工場的一支互聯網創業公司孵化基金,入股中國石化銷售公司,顯示了其作為一個多元化的投資者的戰略布局之廣。

騰訊的戰略布局

前面提到,騰訊的在2010年以前投資和收購案例數量較少,在2010年之後爆發,這主要與騰訊自身的發展戰略的調整密切相關。

在2010年以前,騰訊的產品線鋪得很廣,幾乎在互聯網領域任何產品市場都可見騰訊的身影,以模仿為主,戰略比較封閉。

2010年之後,一方面,騰訊自身發展戰略進行了調整,實施更加開放的戰略,由單純的模仿開始轉型產品的創新和開發,並於2011年初設立了產業共贏生態基金,孵化和收購優質企業,開始註重生態鏈的建設。

另一方面,2010年左右正是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用戶開始爆發式增長的階段,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電商和以O2O為核心模式的本地生活服務的發展。互聯網生態鏈當中各產業間的融合趨勢顯現,騰訊顯著加快了其產業布局的步伐,當屬BAT三家當中動作最為頻繁的。

2014年之後,到目前為止已經投了很多上市或準上市公司,58同城、京東、獵豹移動、大眾點評、萬達等等。遊戲依然會繼續做,這是當前主要的利潤來源;電商的路途依舊艱辛,入口和流量終究是互補。騰訊依然會以戰略上的布局為重,而且會越來越前瞻。

附表:騰訊歷年投資案例

文/投中研究院  王子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215

摩根士丹利:一月的喧囂已過去 全球市場將逐漸平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41

波動似乎成為2015年開年的主題,不過在摩根士丹利看來,市場很快將重歸平靜。

過去六周中,市場在瑞士央行意外棄守歐元/瑞郎1.20下限和全球央行競爭式寬松以及油價、低通脹和希臘等因素的沖擊下,出現了較大的波動。

摩根士丹利的Andrew Sheets 等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股市和債市波動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與當前的(貨幣政策)周期不符。”

Sheets認為,這種波動不會改變市場的趨勢,因為:

全球貨幣政策從未比現在更加寬松,(美國)經濟增長下行風險有限,到目前為止四季報盈利數據也鼓舞人心。我們認為當前市場波動的攀升是特殊情況,並非趨勢性轉變。

實際上,Sheets 強調當前美股的波動只是回歸到了長期以來的平均水平:

ms-equity-vol-1

商業新聞網站指出,如果Sheets是對的,這表明他相當看好美股,乃至全球股市。隨著沖擊事件逐漸平息,美國經濟持續走強,投資者會再次進場而無需擔憂大幅下行的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