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跨部門綜效該明文獎勵嗎?

2010-9-27  TCM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 簡稱李):對專業服務業(Professional Services)來說,不同類型、業務單位的客戶轉介,是產生經營綜效(synergy)重要來源。但要產生這樣的綜效,需要克服兩項困難。首先,會計 師事務所中的審計、稅務、財務顧問等,都有其獨立性的要求;其次,很多專業服務的價值創造,與提供服務的核心人物有關,內部轉介未必與其利益相符,而且客 戶未必願意埋單。以你多年在會計師事務所的經驗,專業服務組織中跨部門綜效如何管理?

如何刺激跨部門分享資源?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以下簡稱薛):外界一直誤以為,我們提供給客戶一個譬如說審計服務,其他服務就不能提供,我想這個是太嚴格的解釋。事實上獨立性的規定就是說,查核簽證的會計師,不能夠從轉介業務中獲得報酬。

專業服務最重要的,要有人。人的轉介是一個(創造綜效)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在每一季,舉辦一個Big Win(資誠獎勵員工的會議)來獎勵(轉介的綜效)。

我們會定期由「接受別人轉介客戶」的部門,不是「轉介」的部門喔,來提供資料給我或者是轉介部門的主管。這個資料做什麼用途?第一,是提供給我參考。第二,由我跟部門的主管,去獎勵那個轉介的同仁。

李:但是你的獎勵,最後會換算獎金給他嗎?

薛:嗯,但獎金不是說三%、五%那種。如果說,你把它(轉介的酬勞)訂得很清楚,那麼大家每天都在算小算盤。

李:所以你希望大家為組織整體價值在做,不是為了個人能夠得到的好處?

薛:對對對!

李:但人總是需要實際的獎勵、刺激。所以你也沒放棄給個人獎勵?

薛:當然!

李:所以綜效的鼓勵不能太明文、或制式化?

薛: 其實這個思維,在國內、在國外,跟我們事務所過去都曾經重複的(考慮辯論)。例如,我拿到一個一百塊(錢)的案子給李教授你做,有人主張,那就很清楚的規 定,當你拿到一百塊(錢)的時候,我分二○%,你分八○%;也有人講說,這樣分,太主觀,那就double counting(兩邊都入帳)。

李:這是很常見的做法!

薛:可是我們也想過說,一個專業服務的機構,如果我們花太多的時間,在這個所謂的「轉介業務」的計算上,它並不能夠創造一個外在的資源進來,反而會產生內部每天在想的都是

李:我怎麼樣從轉介上能夠抽成?

薛:對。而且,一個組織的利潤是一定的。如果說我在這邊算得更多、而且也可以拿到更多,那表示什麼?表示別人會拿少的。這中間會造成一個,不是那麼合作的零和關係!

李:綜效有正的,也有負。如果做得不好,甚至可能影響到原有業務?

薛: 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決定,不要用很明確的數據計算,原因在哪裡?如果我們用很明確的數據計算說,我今天介紹一百塊(錢)的這個業務給你,那我拿二十塊 (錢)。你會怎麼想?你會想說,「我是代工的嘛。客戶的complain(抱怨),因為你收二十塊(錢)嘛,所以那都是你的責任。」

那你說客戶的抱怨會不會有?一定會有。所以只要有客戶的抱怨,通常我們不要由執行業務的人去解決,而是往上去,是leader(業務領導人)跟leader之間的溝通。

例如,審計部門轉介業務給稅務部門,後者自己要建立一個控制系統,當你在轉介給我的時候,其領導人要出面,要非常清楚(對方)期望是什麼、他對報告的deadline(交件期限)的期望是什麼?

如何將團隊合作納入部門績效?

李:你們有把跨部門的合作行為或是轉介,納入KPI(關鍵績效指標)裡頭的要求嗎?

薛:以我們來說,我們在計算部門績效跟獎酬時候,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業務的績效,占五○%,例如,收入、利潤、成長等這些。第二個就是人才培育,占二五%。第三個是品質的管理,占二五%。

李:透過剛剛所說的控制系統,你們就可以把兩個部門KPI的業績執行和品質管理鎖在一起了?

薛:對!

李:所以要把這一類的綜效創造出來,其實在KPI的基礎上就應該能夠反映出來?而不是在於說真的只用金錢報酬來處理它?

薛:當然當然。那個KPI,不是只是一個數據性的東西,它裡面還牽涉到一個品質跟對這個組織文化產品的影響。

李:那品質如果比較不是有具體數字可以衡量,你們怎麼處理?

薛:(思考五秒鐘)其實這個東西,嗯??,我們期末去評量品質,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創造這樣的一個環境。所以我講說,為什麼要由被引介的部門提供資料給我跟引薦部門。

例如說你這個轉介給我,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部門有轉介給我。可是我算得完整、清楚。這樣的話,你會感覺,「我轉介給他,是被重視的。」就是說去創造一個主動的轉介客戶的文化。

李:那如果轉介部門明明有轉介給別人,但是在計算的時候,卻沒有被算到,怎麼辦?

薛:你問到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我是那種,你轉介給我,我都在算出去的時候,都沒有跟人家算。人家下次以後就不會再轉介了。對不對?當大家都不會轉介給這個部門,我當所長,就要考慮到這個領導人是不是要調整。

結 論:專業服務業內部透過跨部門客戶轉介,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可提高營運效能與競爭力;但跨部門綜效的產生,不能以明文化的獎勵規定去促成,否則組織會 花費過多的時間在計算分利,反而弱化了部門間合作的意願。資誠的經驗顯示,建立團隊合作的文化,與部門間多元績效指標的連結,透過受轉介單位的主動回饋, 由組織高階領導人針對具體綜效成果予以額外獎勵,方可有效的達成整體業務成長與服務品質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

內部創新 跨部門合作能打破山頭主義?

2012-11-12  TCW
 
 

 

開放式創新好?還是封閉式創新好?近十年來,許多企業爭相引入外部創新資源,試圖打破組織內部的「山頭主義」,以確保創新產出。然而,完全倚靠外部的開放式創新也不無壞處,如來自於外部的創新力道可能很難延續下去,甚至有研發機密外洩的問題。

3M,一直被視為全世界最有創新力的企業之一。他們沒有大量引入外界創新資源,而是在內部引用開放式創新的精神,讓各部門把研發結果分享出來,以激盪新的創意,讓創新的能量可以源源不絕。但他們是如何迴避掉各部門的山頭主義問題,並且解決最難衡量的績效問題?

3M亞太區及大中華區研發高級副總裁劉堯奇本期將深入剖析3M的創新之道,以下為對談精華摘要。

創新該走內部或外部?3M強調應做「內部的開放創新」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黃崇興(以下簡稱黃):3M一直被視為全球最有創新力的企業,所以,邀請你來談創新管理的新趨勢「開放式創新」。相對僅仰賴內部研發的「封閉式創新」(closed innovation),講穿了,很多企業其實是希望在組織內引入「市場競爭」,要內部研發人員拿出與外部可相比的研發產出(productivity),解決創新與效率兩難。3M如何定位外部創新?

3M亞太區及大中華區研發高級副總裁劉堯奇(以下簡稱劉):大家現在講到開放式創新就是外部創新,講到內部創新就用封閉式創新。其實對3M來講,更加強調的是「內部的開放創新」,內部是主體,外部創新應(只)是對內部創新的補充。

運用外部創新要有幾個基礎才可行。第一個就是你自己要有實力,要槓桿運用外部的技術,自己還是要有足夠能耐。如果想的是,我在外面找技術,想辦法用最少的錢把它拿進來,做成賺大錢,這很難成功,哪怕能做成,這個模式也很難持續。

3M內部創新有三個象限:第一個是全球四十六個核心技術平台,每個平台都是一個工具箱(tool box),一個技術不管它起點在哪裡,很快就會對每個事業單位、每個地區市場開放。

第二個象限是業務,如光學黏著劑,最早是醫療產品事業部門發展出來的。別的公司各部門可能各自發展自己的技術,各有產品商業化流程,但在3M,醫療事業部門會很高興的到技術平台展示,光學部門就可借來用。

第三個象限就是全球,我們有八十幾個實驗室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國,在巴西,在印度,這些實驗室也都是連結的,誰在做什麼,大家都知道。

在3M,每人要戴兩頂帽子,一頂帽子,是先要把部門生意做好,但另外一頂帽子就是total 3M。我們鼓勵合作。

黃:企業部門間資源與利益分配衝突,主管的晉升內部競爭等問題,都讓企業無法內部合作。那為什麼3M可以打破各自為政,割地為王?

如何考評技術職人才?以四個指標衡量對公司整體貢獻

劉:可能因素,一是論功行賞,在3M,一個人如果不喜歡做管理,還是可在技術職上升到非常高的位子,但到後面幾級升遷有四個指標,著重他對整體的貢獻,更超越他所在部門。

第一個指標是商業貢獻(business impact),比如我是開發高純度黏著技術的人,如果光學事業因此增長,那我有貢獻。第二個指標是技術投資(technology investment),當你發展的技術不只是醫療產品運用,還有光學應用,那你擁有的就不只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平台,你名下的貢獻就更大了。

第三個指標,則是考量這個人對新一代技術員工的成功成長帶來多少幫助,比如說要升到「企業科學家」(3M對於內部技術職最高頭銜),可能在他職業生涯裡頭對二十個青年員工成長起了很大幫助,而這二十個可能只有五個是在他同一部門裡的。就是他為公司而不只是為他所屬部門培養多少人才。

第四點也是滿有意思,就是考量這個人對3M外部的聲譽有什麼貢獻,就是他在行業裡頭也要是被公認的專家。

黃:你剛講的是用對「人」的考評獎勵打破山頭,有鼓勵事業部門分享技術與成績出去的機制嗎?

劉:沒有。其實還是回到「人」。3M鼓勵人在公司內部流動,事業部門總經理在擔任那個事業主管之前,?已經在很多其他部門都工作過,另外一頂帽子total 3M,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非常高。

黃:聽起來有兩種形式的平台在轉,第一個平台是技術平台,大家在網路上開技術發表會,知識在上面流動;第二個是人的平台,人在不同部門流動。然而,企業想引進外部創新另一主因是組織內部的創新生產力往往偏低,3M如何解決?

劉:再回到公司文化,你如果真的是聚焦在人上面,所有公司的機制應聚焦在怎麼激勵(motivate)和維繫(sustain)人們創新的正向循環。在3M機制裡,在把自己的事做好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很樂意去做跟自己不相關的東西,因他知道,儘管這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如果能讓技術進入新產品導入流程(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簡稱NPI),成功商業化,不僅他有功勞,也為他贏得聲譽。

比如說,3M全球總部的內部網絡有一個研發工作坊,如果我去參加一個研討會, 聽到什麼有趣的,只要寫下那個東西,全球技術員工都可以去查。所以人家有需要就會來找你合作。

而如果說大家合作,過程需要金錢,但這個技術又沒有放進去3M的新品發展流程,怎麼辦呢?我們有一個始源基金(Genesis Grants),專門支持這種萌芽期的創意(early idea experiment research),申請通過就給一筆錢去做。

黃:如果錢花了卻沒有產出呢?劉:It's OK(沒關係)。黃:你們就笑笑,沒關係?劉:對,就笑笑的。黃:始源基金一年總數編列多少?劉:公司並沒有封頂(設上限),要看提案質量。3M全球一年把營收五%拿來做研發,規模應在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四十億元)左右,這麼一大塊預算裡,這樣的基金是小意思。黃:那你對這類提案,投入的資金你有報酬率的要求嗎?

創新能否用KPI衡量?績效工具能當輔助但不能做過頭

劉:其實不好衡量也不能衡量。黃:不能衡量的原因是,一旦定出遊戲規則,人會順著規則,就創新不了?劉:對於創新的評量必須是宏觀的。黃:3M曾經出現一個重大的創新危機。在二○○一年引進「六個標準差(Six sigma)」管理,然後,我們看到幾年之後造成了3M創新產出下降。創新,到底可不可以用像是六個標準差、KPI(關鍵績效指標)這些績效管理工具?

劉:這不是要不要做六個標準差,而是怎麼做的問題。現在,其實在3M研發部門還是挑選性的用六個標準差,比如說我要做一個很重大的實驗,我會用它的理念幫我設計這個專案,但是前提是我要驅動創新。

最終到頭來還是「人」。人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繼承者與推動者,3M建立內部創新文化,靠的是對人的機制,形成自覺、自願的行為,如果要強推,就不是文化了。

3M一年有好幾千項新創意提案,其中有一千到一千五百個會成為新產品,是我們衡量流程的結果;但給員工一五%創新時間、始源基金。那些就不去衡量(成果),因那是企業創新文化根本,只能設法鼓勵它持續。

這就像一盤美餐,色香味俱全,需要調料;KPI是需要,但KPI不能做過頭。不能為設指標,卻犧牲更多其他更重要的。

【延伸閱讀】給錢、給時間,鼓勵全員創新——3M創新配方圖

說明:外圈是投入約年營收5%資金研發,若點子具商業價值會進入中圈,導入嚴格流程管理,最後才進入內圈商業化變成商品。自由創新時間給員工自主研發的空間、始源基金則給錢,技術平台給跨領域支援等,這些都是創新催化劑。

外圈:新點子醞釀階段1年投入12億至15億美元,產出數千個新產品點子。中圈:新產品導入階段平均1年有超過3,000個點子,會篩選進新產品導入流程。內圈:成功商業化階段進入新產品導入階段的點子,其中有50%可成功商業化。催化劑:始源基金、給予員工15%自由創新時間、46個核心技術平台

資料來源:3M、黃崇興

【延伸閱讀】主管培養人才 跨部門比率須占3/43M內從事技術職的主管,要獲得「企業科學家」榮銜,至少要為企業培養20名人才,而其中四分之三須是不同部門。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太強調生產力,不利企業創新

很少有企業像3M一樣,每5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營收會來自於新創意、新產品貢獻,它的創新持續力,讓它被列為創新企業典範。

然而,為了確保創新資源投入的生產力,2001年,3M在當時由奇異集團挖角來的前任執行長邁克蘭尼(James McNerney)的領軍之下,引進了當時當紅的「6個標準差」管理。這個變革儘管在短期內大幅降低了3M營運成本,5年內稅後純益率大幅由17%上漲為23%,股價大漲,卻也造成3M創新文化衝擊。

3M引以為傲的,5年期間,三分之一營收來自新創意的比率快速降為五分之一。3M董事會與員工開始擔心,這家以創新聞名的企業失去了創新動能,危及它的營運模式。3M的創新危機引發管理界對於「效率與創新」兩難的經典討論。

3M面對6個標準差,從全面雷厲風行,到因為副作用太大,重新檢討,取得平衡,就像是「吃到一口辣椒,雖然辣到了,但並非從此不吃辣椒,而是思考辣椒適當的分量。」這過程,頗具啟發性。

口述: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執行長黃崇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25

她攔截老闆爭取升遷、跨部門建人脈圈 德國化工業第一位台灣女總裁

2016-05-16  TCW

一個女生,要在外國企業、以男性居多的化工業打拚,多不容易?

周彬彬做到了,她掌三千名員工,旗下業務全球市占率第一。

靠著何妨一試的態度,她,念法文出身,卻成為科思創公司(前身為拜耳材料科技)逾八十年歷史中,第一位擔任總裁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亞洲人。

周彬彬,科思創聚碳酸酯事業部總裁,今年一月接掌大位,掌管該公司四分之一、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一十億元營收,旗下帶領三千多位員工。

她所負責的聚碳酸酯業務,全球市占率第一,應用在汽車、醫療器材、建築等領域。客戶包括寶馬(BMW)、福斯(Volkswagen)汽車、樂高、富士康與仁寶等大廠。

要在德國化工業出頭,絕非易事。

《富比世》(Forbes)二〇一五年最有影響力女性榜單,一百位入榜女性中,除了第一名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外,沒有任何一家德國企業女性主管上榜。根據德國經濟諮詢顧問公司warth & Klein Grant Thornton 調查,女性占德國企業高階主管比率,僅一五%,全球倒數第二。

畢業自輔仁大學法文系的周彬彬,能在化工業嶄露頭角,她說,自己總常想:「何妨一試。」(Why not have a try) 三個職場「眉角」,讓她走到今日。

善用電梯簡報

劈頭先否定老闆人事決策

她職涯最重要、也是第一個轉換點,是十八年前,一場主動爭取的「電梯簡報」(elevator speech) 。

當時,周彬彬是香港一問法國化工企業的基層客服主管。

得知總部將派駐一名法國人到上海,負責物流中心,她想爭取該職位,但卻與大中華區總裁隔三個層級,連十分鐘面談的機會都沒有。

她決定主動出擊。

趁大老闆到香港開會,等電梯下樓時,周彬彬趨上前,開門見山的說:「戴先生,我聽說中國會有個新職位,公司想派法國人來,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做電梯簡報,有膽識,還要有策略。

劈頭便大膽否定,周彬彬成功引起主管好奇心,再娓娓的說服對方:「他只問我﹃為什麼妳認為妳做得到?」我說,我是個不怕改變的人,當時我們處理客服,過程中也要接受很多物流挑戰,而且你想想看,(語言溝通)會多方便,當時物流要對應的七個工廠,都在中國。」雖然「 一鳴驚人」 的破題,讓大中華區總裁有些意外,但一個月後,周彬彬順利得到該職位。

她總結自己的策略:「我只有幾分鐘,所以把資訊濃縮到最短。要是一開始就講,我適合這位置,還要解釋一大堆,但開頭就說這決定不好,他肯定很有興趣。第一,妳為什麼這麼說?二,妳憑什麼這樣說?三,妳有什麼更好的方

法?」

一場不到十分鐘的談話,讓二十八歲的她就此調往上海,參與中國二〇〇〇年前後如乘噴射機般發展的經濟。職涯格局,往上跳一大階。

我們問她,這談話若失敗了,該如何自處?

她說:「最糟的狀況是什

麼?就是不給我那機會,我工作也還在嘛。不成功,YOu have nothing to lose.(你沒有損失),但(如果成功)你的收穫很大,」她說。

積極找隱形教練

非直屬上司更要打好關係

許多女性經理人自認不像男性一樣擅長應酬、處理人際關係。但如臉書營運長桑柏格(Sheryl Sandberg)建議女性更應用自己的方武建立人際網絡,周彬彬也認真的經營職場「關係」。

她說:「要在公司裡,找到不是你直屬上司的支持者,這些人可以給你很多真誠的回饋……,有些主管可能跟你的業務沒關係,但實際上他是意見領袖,那你不能忘了他。」這對常駐上海的周彬彬,格外重要。

「你想,我其他的德國男性同事,他們在德國總部一直發展,跟我一樣累積二十年經驗,有多少人脈?我並沒有這樣的人脈,這是我的弱勢,但我不能讓我的弱勢,妨礙團隊發展,」她解釋。

但如何建立起關係?周彬彬認為,重點在「信任」與二父換」。

「能面對面就面對面,要把信任建立起來,才能用email或電話。」周彬彬的同事透露,她升任為全球級主管後,有時並非必要,但她仍然每個月飛往德國總部開會。

得到的同時,更要記得給予。

「其實人都是這樣,有給,就會有得。通常都是我先主動伸出手,兩、三次後,他們也會很主動,他們也都希望知道上海這邊發生什麼事,而且對我的觀點有興趣……,主動很重要,不能坐在這裡等別人來。」然而,建立關係時,要怎 拿捏分寸,才不會招來直屬上司的猜忌?

「要知道界

線,例如尋求指導時,不能抱怨。

要是大方向、軟實

力的培養,不涉及業務……,更好的辦法,是讓其他同事也有(被指導的)機會,同時間有很多人這樣做,就變成公司文化,不是你的特例,」她說。

科思創聚碳酸酯事業部亞太區資深副總裁雷煥麗觀察,「她(周彬彬)喜歡問,這事情為什麼不可以……?她看到很多東西會說,我們有沒有其他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她會挑戰既有的事。」這種態度,是讓周彬彬能一路升遷的基本功。

台灣科思創總經理李銘城回憶,十三年前,有一次,他們交貨速度慢了,客戶是「電子五哥」之一,該客戶當時每年訂單金額約四千萬美元,極具分量。

過往,出了問題,都由業務單位面對客戶,時任後勤物流主管的周彬彬卻主動跳出來,一起拜訪客戶,了解需要改進的地方。

李銘城說:「那客戶跟我

說,Michelle(周彬彬)是所有供應商中,第一個來工廠拜訪的後勤高階主管。」她的挺身,不僅消弭客戶怒氣,更穩固彼此合作關係。

不蒙著眼做改變

新政策至少要30%人跟上你不過,一路以來秉持著「何妨一試」的精神,卻也曾讓周彬彬跌跤。

有一次,她想進行組織改組,把供應鏈管理的所有部門,整合到同一個團隊中,好處是方便管理,對外的採購談判實力增加。但她顧著跟第一線員工溝通,卻怱略了其他主管的利益。

「後面的決策者他不想,因為權力(會被)轉移。

後來大老闆跟我說:妳做

的事是對的,但做不成,前功盡棄,哪怕意圖再好,也白費了。後來我厚著臉皮跟別人道歉。」

這讓周彬彬學到:往前

衝,「何妨一試」的同時,要有更細緻的評估。

「要有三成的人跟得上

你,這三成的人才能再帶三成的人跟上腳步。如果你只有一個人,九成九都丟在後面,改變不會成功的。」她說。

這位出身南投、台灣土生土長的女經理人對我們說起,她降低失敗率的方武。但話鋒一轉,她還是鼓勵我們多想失敗。因為當你敢開始想像最糟的情境,常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自己給予的。

她說:「哪怕是失敗,你總要去試。」最常阻擋你人生可能性的,有時,正是自己。

撰文者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50

跨部門綜效該明文獎勵嗎?

1 : GS(14)@2010-10-02 16:08:41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8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84

傳港跨部門打擊假貿易

1 : GS(14)@2016-05-08 01:40:43

【本報訊】路透社報道,本港正透過跨部門多管齊下,包括海關、航運及金融監管等,打擊虛假貿易非法走資到香港,又表示金管局已加大力度審查可疑交易。



金管局拒評假貿易情況

不過銀行界消息指,隨着人民幣在岸價與離岸滙價的差異消退,藉着假單走資套匯的誘因經已不復存在,再加上今年以來貿易融資及信貸需求轉淡,有關題目已過了熾熱期,並不覺得近期相關問題有轉升情況,亦不察覺到監管當局,有突然收緊措施。對於有關打擊中港虛假貿易報道,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該局一直致力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活動,並且因應國際要求為銀行制訂完善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籌資的法規監管,但該局不評論非法貿易活動情況,因有關刑事的調查工作由執法機關負責。該局認為,不同國際組織亦強調金融體系面對上述問題的風險,本港與其他金融中心面對的風險一致;多年來該局一直有加強相關監管工作,亦見到本港許多銀行,經已顯著加強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的監控措施。路透社指,去年內地暴力救市後,有數以10億美元計資金經港非法流出,金管局經已加大了審查力度,而海關抽查次數亦增加了一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600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85

王震宇:港府應跨部門形式增供應 倡加快農地棕地工廈轉用途

1 : GS(14)@2017-04-13 11:06:27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14&issue=20170413
【明報專訊】港府本周二宣布修訂辣招,自昨天起首置客在「一約多伙」下每個單位均須繳付15%新稅率,預料對近月熾熱的樓市有降溫作用,惟專家普遍認為,本港樓價於2003年第二季以來大漲小回勁升4倍,供應不足是癥結所在,增加住宅供應才是治本。Bricks & Mortar主席兼總裁王震宇接受訪問時建議,港府應成立跨部門領導小組統籌全局,推出限時折扣優惠,促使目前持有農地、棕地及工廈的私人業主,加快為有關土地補地價改成住宅用途,短期大幅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應市。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月初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她將多管齊下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包括發展私人發展商現持有的大量新界土地,她當時說:「私人發展商現在有很多土地庫,例如新界農地及棕地,但今天政府的規條和程序,令到這些土地的潛力或許不易釋放出來。」

記者翻查部分地產股最新年報或業績報告資料,截至去年底止,恒基地產(0012)、新鴻基地產(0016)及新世界發展(0017)均持有逾千萬方呎新界農地,有關面積均高於其發展中住宅的土地儲備(見表);假若這些農地能夠加快補地價轉換為住宅用途,本港住宅供應料將顯著增加。

以限時優惠 鼓勵發展商補地價

王震宇分析,目前各大發展商持有的新界農地大部分屬多年前已購入,成本呎價料低至數百元,故他們繼續持有農地機會成本不高,可等日後樓市回落後再補地價;故他建議,港府可推出限時優惠政策,鼓勵發展商盡快補地價,並且規定經由此優惠取得的住宅地皮,須於一段時間內興建成現樓出售,令住宅供應可盡快到位,「多年以來,農地補地價轉換成為住宅地一直是發展商與港府之間的重大博弈。近年港府不想被指賤價賣地,故在補地價的價錢上企硬,程序亦較冗長;但我覺得,假如港府真的希望增加供應,日後可提供補地價優惠,例如在1年內完成可獲8折,1至2年內完成可獲9折,並且增加仲裁專員以加快補地價的時間」。

除了以限時優惠鼓勵發展商盡快補地價外,王震宇認為,港府亦可積極以乙種換地權益書(Letter B)與發展商換地,令有關土地可以整合至更大塊地皮,發展起來更有效率。王說:「經過多年在新界儲地後,發展商目前在某一地段可能已擁有3、4塊地皮,只要再加上由政府擁有、位於中心的一塊,便可把地皮整合起來發展。發展商在上世紀90年代往往可利用另一地段的地皮與政府換地,但近年因為擔心引起爭議已較少這樣做,但我認為此方法日後多做一些也無妨,因為這樣才可增加土地發展的效益。」

棕地邊陲建工業設施 與業主換地

王震宇表示,在眾多新界土地中,可轉換為住宅用途的不止農地,亦應包括棕地。他解釋,目前業主將棕地用作劏車場、廢物回收場或其他工業用途,地積比率不高,未有地盡其用;他建議,港府可在現有棕地邊陲用地,興建樓高8至10層的大型工業設施,作為劏車、廢物回收或其他用途,跟着再以每2平方呎工業設施樓面面積換1平方呎棕地土地面積的條款,向現有棕地業主換地,從而收回棕地作住宅發展用途。

此外,目前新界原居民持有數以萬計的丁屋,每幢丁屋限建面積700方呎高25呎(約3層),即合共約2100方呎。王震宇認為,港府可與鄉議局協商,放寬這些丁屋的地積比率限制,令不同丁屋的土地可以整合起來發展,例如興建一幢樓高10層的大廈,以換取新界原居民交回部分原擬興建丁屋的土地。跟着港府可在原有丁地上興建公營房屋,從而大幅增加住宅供應。

放寬丁屋限制 換村民土地

除了在新界覓地外,王震宇亦建議加快全港活化工廈的步伐,從而增加住宅供應。他解釋,目前業主必須統一全幢工廈的業權後,才可申請改用途,而且一般是改作商業用途;惟他認為,港府可制訂一份位置及內櫳設計合適的工廈名單,容許有關工廈的業主在取得八成業權後便申請強拍,統一業權後再向港府補地價改作住宅用途。

王震宇總結說,他上述建議任何一項能夠順利推進,均可望大幅增加本港住宅供應,對穩定樓價有很大幫助。他又分析,這些建議均涉及改變土地用途,預料需要政府多個部門協議跟進,他期望林鄭月娥於7月上任行政長官後,能夠強勢領導跨部門小組予以落實。

[名人樓市論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28

證監跨部門合作 有效減創板「圍飛」

1 : GS(14)@2017-04-29 22:50:56

【明報專訊】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隨着中港兩地資本市場互動性增強,跨境資金流動增加,香港資本市場變得愈來愈複雜。因此證監會採取新的跨部門團隊協作方式,近日亦有效減少創業板新股上市「圍飛」的問題。

3個部門同時跟進 非各自為政

所謂「跨部門團隊協作」的方式,是由中介機構部、企業融資部和法規執行部組成小組,當出現任何個案或事件,這3個部門就會即時溝通、討論和協調。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稱,有別以往各自處理,在一個部門完成自己範疇的工作後,才轉介至另一個部門跟進,新的做法有助情報和信息流通,亦更有效率地處理目前的問題或個案,及早阻止更多投資者受到損害。

歐達禮認為,以創業板新股問題為例,新的內部協作方式漸見成效,現時所見,企業操守有即時改善的迹象,新股發售變得更平衡,大部分新股亦開始設立公開發售。但他亦表示,近日留意到不少股價大幅波動的股份,雖然這些失當行為及企業管治上的失效,只佔整體市場一小部分,但大家應該清楚,若果市場出現太多「壞蘋果」,會帶來什麼影響。所以,維持市場質素,例如涉及創業板及殼股、老千股等工作,仍是今年工作重點。而另一重點上市架構的諮詢,現時證監會仍與港交所(0388)分析諮詢期間收到的大量意見,下一步便會作出總結。

此外,金管局與證監會公布,就實施場外衍生工具監管制度發表聯合諮詢文件,內容包括就新增的市場及結算所的訂明,以及得爾塔(Delta,風險系數)為1的權證的訂明,公眾可於5月26日或之前提交意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09&issue=20170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66

打擊謎網股 增跨部門合作證監唐家成:明年加強執法

1 : GS(14)@2018-01-08 00:52:30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稱,今年好有滿足感,明年將會繼續加強執法。李潤芳攝

【本報訊】證監會今年積極打老虎,早前與廉政公署採取聯合行動,拘捕「謎網50」當中康宏(1019)4名現任及前任高層至為轟動。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接受訪問時坦言,證監會在2017年是成功的一年,「做到嘢」,他個人好有滿足感,明年將會繼續加強執法(enforcement),增加跨部門與跨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記者:高淑嫻


證監會高層今年10月高調表示留意到近年有多個由公司網絡組成的「邪惡集團」(nefarious groups),並啟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搜查行動,跨部門小組(ICE)又動員136人進行調查,按近期多間上市公司遭證監會勒令停牌,廉署又採取拘捕行動,可見證監的搜查結果陸續浮面。

不怕被Webb搶風頭

唐家成昨日指出,證監會今年勒令14間上市公司停牌是「做到嘢」,當中5間又在「謎網50」之內,包括隆成金融(1225)、中國華仁醫療(648)、康健醫療(3886)、新銳醫療(6108),以及第一信貸(8215)。「謎網50」這個如蜘蛛網般的上市公司關係圖,乃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今年中炮製,之後出現俗稱「粉塵爆炸」,再來證監與廉署聯合行動,市場一般將掌聲全部給予David Webb,偶爾亦有聲音指其實證監一、兩年前已經展開調查。

「唔好搞亂我哋市場」

被問到證監會今次是否被David Webb搶盡風頭,唐家成則不以為然,強調「無所謂」,歡迎市場人士提出問題所在。講到證監首次與廉政公署採取聯合行動,唐家成形容,兩者的做法明顯有分別,證監會進行調查行動相對密實,證監會之前搜查過一段時間,才有高層10月披露發現「邪惡集團」的講法;廉政公署則比較公開,要讓人知道違規會被捕。他打趣說「ICAC似揸機關槍,我哋揸棍!」他明白「香港市場大咗、開放咗、多咗內地投資者,市場大自然有問題」,證監十分歡迎市場有新的參與者,但「唔好嚟搞亂我哋市場!」他期望證監會今年的行動對市場有警示作用,「希望啲人乖啲」,違規個案減少,沒有違規個案最好。話雖如此,唐家成直言,明年將會繼續加強執法,要增聘人手,暫時希望盡量運用本身的資源,證監內部正在籌劃明年預算。明年最大的監管挑戰,是要繼續落實「前置式監管」,有效阻止違規行為,至於有何新招?他當然大賣關子。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0/202503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