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铁本落幕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1/HTML_K3DDBLQTMVFA.html


【核心提示:铁本当年风光无限,经过5年时间的沉淀,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发生了变化,铁本基本重组无望,仿佛只有破产一途。破产中,那些当年的管理人员,当年厂区所占地上的农民们,该如何处置?成本谁来垫付?】

历时五年,铁本故事正在努力划上句号。

本报记者获悉,经国务院批准,铁本案的处置工作已 经启动。“常州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范燕青为组长的铁本破产清算工作领导小组;此外,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和常州市常务副市长俞志平以及武进区常务副区长 分别担任铁本破产清算省、市、区协调组的组长。”2009年8月20日,铁本破产清算组的一位成员向本报记者透露。

记者当日看到,驻扎在武进区湟里镇东安社区的铁本破产清算组已进入工作状态。“清算组于7月22日宣告成立,由武进区法院、区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局等多部门组成,全面负责铁本遗留资产的评估和债权债务登记、申报、确认等项工作。”破产清算组的有关人士说。

该人士还告诉本报,根据省高院的有关安排,铁本公司的破产公告将在近日由武进区法院发出。此外,一个铁本公司遗留问题处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应也已形成初步预案。

目前,2004年铁本事发后即对其进行过资产评估的同一家中介公司“江苏中天”正在对铁本公司资产进行全面评估,中小债权人的债务清理工作已完成了70—80%。一俟全部工作结束并获法院确认,将采取公开挂牌拍卖的形式处理铁本现有资产。

清算进行时

据了解,铁本公司破产清算组下设办公室、法院事务、资产清算、债权债务审核、职工安置等10个工作小组。

“到目前为止,已有500多位中小债权人前来登记申报债权。”破产清算组有关人士称。

清算组所在的东安社区,即并入湟里镇以前的武进区东安镇,是铁本老厂项目的所在地。8月20日中午,记者在铁本老厂区看到,45万吨的小高炉里翻滚着火红的铁水,生产车间对面的仓库区整齐地堆放着原料。

据原东安鎮政府的一位干部介绍,自2004年,被查处的铁本老厂由鑫瑞钢铁公司租赁以来,拥有3000多名员工的工厂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运行。甚至还不时招兵买马——仓库区门口值班的小张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今年2月跟随苏北泗洪的老乡一起来这里打工的。

据悉,铁本的老厂区有130万吨/年的产能,不过现在产能并未全部释放,而是四个高炉轮流运作。而铁本位于江边魏村的新项目工地,早已是一片荒芜。

2004年铁本事发后,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即于4月30日提交了破产还债申请;同年5月8日,武进区法院受理了债权人的破产还债案件,企业监管组也随即接手保管铁本的有关资产,并同时展开清理工作。

“当时是想对铁本进行重组的。”上述破产清算组人士说,企业监管组曾提出“优化资产,尽力促成江边项目的资产重组,尽可能减少各方损失”。

但由于种种原因,铁本重组无望,终于在今年7月22日依法成立铁本公司破产清算小组,全面进入破产清算工作,负责对铁本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清点、评估与审计。

“铁本大大小小的债权人总有千把个,这5年来他们一直在打听消息。”上述人士表示,将及时制订清算方案和最终分配比例,给债权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目前,铁本公司中小债权人的债权已由江苏维荣管理投资公司负责接手。据称这是一家纯民间背景的企业,在获得有关方面批准后,他们将根据转让协议,以一定的比例向债权人进行支付。

重组悬案

事实上,铁本老厂区的破产清算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工作量浩大,但与在长江边的新厂区相比,涉及的清算金额并不大。而且由于铁本被查处已经5年多,许多债权人已经对他们可能遭受的损失进行了“计提”,这也使破产清算的前期工作得以平稳展开。

据铁本破产清算组的人士介绍,在清产、核资、评估工作结束后,铁本老厂区将公开挂牌拍卖。虽然其接盘者目前尚未浮出水面,但保证铁本老厂区继续平稳运转,无疑是江苏省和常州市政府处置铁本案的既定原则。这也使铁本老厂区的破产清算工作变得相对简单。

铁本破产清算的难点在其新厂区——铁本因新厂区的投建而被查处,并导致老厂区的发展乃至整个常州市的产业规划;铁本新厂区不但投资巨大,而且因事件敏感,5年来,对其的处置一直悬而不决。

“前几年,我们市政府的领导一直往北京跑,省里也在努力,希望能够通过重组使铁本新厂区死而复生。”常州市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而这几年,关于铁本的重组方案也层出不穷。“我们一开始就提出要参与铁本重组,但因为沙钢是民企,把我们排除在外。”沙钢掌门人沈文荣曾告诉本报记者。

南 钢觊觎铁本新厂区则是公开的秘密,3年前,记者曾在长江边的铁本工地巧遇前来考察的南钢以及他们邀请的奥钢联技术人员。彼时,虽然工地上的5个高炉已经锈 迹斑斑,但这些专家们认为,这些设备尚可修复使用。“省里的意见是由南钢重组,但规模不要原来那么大,调整为300至400万吨,产品结构也往高科技上 调,搞薄板和合金钢,发改委已经初步同意了。”2007年5月,常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员曾向记者透露。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铁本工地上的5个高炉已经报废。中国钢铁工业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也使铁本新项目死灰复燃的希望彻底覆灭。尤其是近两年,常州高层的发展思路已经从重化工向高科技加速转型,他们对铁本新厂区的处置也有了新的视野。

今年1月,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曾提出,拟在铁本的长江工地上搞高科技项目——而这基于一个事实:杂草丛生的铁本工地已经不能复耕。

目前摆在常州高层面前的难题是,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究竟搞什么高科技项目?这块已经荒芜了5年的土地能否重新焕发青春?

目 前,在铁本新厂区,同样有一批破产清算组的成员在忙碌。铁本新厂区的最大、最主要债权人是银行。但据本报记者了解,2005年,中国银行改制时,其常州分 行对铁本的20多亿元贷款坏账已经计提;而中国农业银行常州支行的7亿元左右贷款,也在去年作了不良资产剥离,其他银行的贷款都是零头。

据知情人士回忆,整个铁本涉及的贷款规模大概是30、40亿元,其中,部分已经收回,或者落实了资产保全等措施。虽然不良贷款或核销或剥离,但债权依然存在,只是都等着破产后,才好处理,如变现抵债资产,能收回多少是多少。

“事外人”戴国芳

曾经叱咤一时的铁本公司原法人代表、董事长戴国芳则已置身事外。

2004年4月18日,戴国芳被批准逮捕。2008年10月,戴因身体原因保外就医,回到东安镇安北村的家中。但在此期间他不能参加任何经济社会活动,并且在他住所的大院子里有六名法警驻守。

直至今年4月17日,被关押了整整五年的戴国芳才恢复自由身。

“他一回来我就去找他,他瘦了。”戴国芳的旧部、铁本江边项目的副总经理张灵军8月20日告诉记者,现在他每个月都要和戴国芳见上两三次,其他一些老部下也时不时地去看望戴国芳。

张灵军说,铁本事件对戴国芳的打击很大。“当初他从零开始创业,自己家里什么也没留下。”

据了解,戴国芳回来以后一直赋闲在家,他的妻子也没有工作。他的大女儿目前还在外地上学,18岁的儿子已从常州本地的高中辍学在家。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亲戚朋友接济。

“老戴不喝酒,我去了也只是陪他坐坐,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张灵军说。铁本事发后,张灵军和一些旧部们一度坚持留守在江边项目的工地上,甚至还排出了轮流值班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走越少。

张灵军告诉记者,整个江边项目只剩下三五个人,他自己也在半年前离开。“破产清算按程序来的”。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他正在无锡为生计奔波。“我现在靠老婆养着,接下来做什么还没定”。

记者手边有一份当年江边项目的人员通讯录,上面仅副总和管理人员就有11位。但据张灵军说,目前仅有副总经理朱运国和另一管理层蒋春祥还在,其他人都早已离开。

其实在铁本的善后工作中,如今资产的处理已非难点,如何妥善安置铁本新厂区所在地已洗脚上田的村民们才是悬念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18

徐展堂紅色傳奇落幕

2010-04-08  nm





全國政協常委徐展堂在北京寓所因 腦溢血昏迷,經搶救近一個月,於上週五撒手塵寰,享年六十九歲。中聯辦首先發唁電,以「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來形容徐展堂;繼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及前主 任魯平都發出唁電,凸顯徐展堂與中共親密的關係。

曾做過銀行信差、賣過雲吞麵的徐展堂,憑交際手段及中資支持,事業拾級而上,八、九十年代 更是橫跨中、英兩國的政、商界紅人,曾直接與當時英國首相馬卓安會面及獲中國總理李鵬接見,一眾富豪李嘉誠、何鴻燊等都參股落疊他成立的新中港集團,以求 拉近與中方的關係。徐展堂過身時正值政協開會期間,令他的離世平添傳奇色彩。

徐展堂三月三日仍如常於北京出席政協開幕禮,想不到翌日便出 事入院。與徐展堂相交數十年的政協兼亞視股東陳永棋憶述,開幕當日仍與徐吃午餐,不覺對方有異樣,但當晚再遇徐展堂時,覺得他似是喝了很多酒。「佢之前身 體有事,已經停咗飲酒好耐,最近又飲番。」據知,患有高血壓的徐展堂,曾經中風,出事前一晚,徐與公安部朋友暢飲,四人喝光兩支茅台。「嗰晚佢由司機接載 咗返四合院屋企,第日朝早工人遲遲唔見佢起身去開會,入到房就見到佢瞓咗喺地下。」陳永棋說。徐展堂隨即被送到協和醫院搶救,手術後情況危殆,並傳出腦幹 死亡。

徐展堂昏迷期間,不少中港政要、商界富豪先後現身醫院探望,包括全國政協主席賈 慶林、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行政長官曾蔭權和中聯辦主任彭清華,以及 新鴻基地產非執董郭炳湘等。

財富身家今非昔比

八、九十年代叱咤商界的徐展堂,近年轉趨低調。九七金融風暴後,徐展堂元氣大 傷,陸續出售山頂盧吉道大屋「在望山莊」及手上古董。據知,徐展堂近年常於北京四合院居住,在港則報住元朗葡萄園,物業由上市公司北海集團(前中華製漆)持 有。現仍持有兩成九北海集團股權的徐展堂,是公司名譽主席兼執董,以上週四北海收市價計算,徐的股權市值約一億五千萬,兒子徐浩銓亦是公司執董。雖然他過身前擁有的財富,不能與九十年代初高峰期相比,但據他的朋友透露,徐展堂對所「失 去」的並無感到可惜,亦沒有怨任何人,依然保持豁達的心態。

事實上,在九十年代初他可說是政商界的「頂爺」,家住山頂豪宅,擁有上市公司中華製漆,並周旋於中英 兩國,又捐錢給英國保守黨,及英國的博物館,既做港事顧問又是政協常委,甚至拉攏羅旭瑞、林建岳、何鴻燊、李嘉誠等超級富豪,成立投資於大陸的新中港集 團。這些豐功偉績的背後,是一場「因緣際會」。

徐展堂於八五年收購中華製漆,九一年將公 司上市,後易名北海集團,旗下的「菊花牌」乳膠漆品牌,深入民心,西貢的 舊廠房,現用作貨倉。(嚴寶權攝)

夥拍軍方做生意

過去徐展堂曾夫子自道,發跡始於八十年代,在美國夏威夷投資物業大賺,遂拿 着資金到香港投資於房地產,繼而發大達。而實情是,他從家鄉游水偷渡來港,曾做過銀行信差、裝修工人及賣雲吞麵。七五年,他與弟弟徐蔭堂開了一間專承接政 府寫字樓清潔合約的公司,認識了後來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的梁銘彥,再認識新華社副社長 祁鋒。當時徐展堂投資地產失利,於是到北京「避靜」,獲祁鋒安排入住北京飯堂,從而認識高幹子弟及部長們。徐展堂曾經對朋友透露,他父親以前是國民黨官 員,國共內戰期間曾經幫助中國開國元帥陳毅,所以家族與共產黨早有淵源。

徐展堂與國防科工委的關係,亦十分公開。早於八二年,徐展堂與中國 北方工業公司在香港成立一間叫利達時的有限公司,並由徐展堂佔兩成八股權,中國北方工業佔五成二,這公司八二年時為兵器工業部,負責經銷常規武器生意,直接由當時軍委主席鄧小平管轄,八八年併入機械電子工業部,是一間非常賺錢的機構。「水」多的北方工業,亦透過徐展 堂出面,在港投資房地產,並獲中資的南洋、集友銀行等大放水喉。

其後徐展堂收購中華製漆、灣仔中華海景酒店、城巴,以致麗的呼聲業務,生意 愈做愈大。而善於交際的徐展堂亦越來越高調,在社交界廣結人緣。資深會計師、前東華三院總理陳普芬說:「總之有cocktail嘅地方佢就會出現。佢識好 多官,我間渣甸山大屋前面想起交通亭,擋住我屋企景觀。我同徐展堂講,佢打咗一個電話去警察部,交通亭就改咗要起嘅位置。」

九三年,徐展堂 在港澳辦支持下,成功拉攏城中富豪,包括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右一)、賭王何鴻燊、希慎 利漢釗等,成立新中港,開幕時,當時的新華社社長周南(右三)親自剪綵。

搭出政治舞台

徐展堂與英國政界建立的淵源,離不開上 海灘創辦人鄧永鏘。與英國上流社會、政界人物諗熟的鄧永鏘,與徐展堂在中銀大廈十二及十三樓成立中國會(China Club),徐展堂則把他的古董珍藏,成立徐氏藝術館,並設於中銀大廈十一樓,兩個地點成為高幹子弟、政商界人物的聚腳點,鄧小平的女兒鄧琳便訪問過香港 的徐氏藝術館。

透過鄧永鏘的關係,徐展堂成為中英兩國的橋樑。八九年六‧四後,新機場計劃差點兒胎死腹中,因為興建赤鱲角機場,當時內地有 些政要懷疑英國是否想將香港的儲備花掉,而徐展堂與曾任英國國防大臣希素庭(Heseltine)有淵源,遂從中斡旋,據知,徐展堂為此事與鄧小平會面, 並解釋:「如果英國佬要呃你,一早攞走晒,剩番個機場俾你咩!」徐展堂洞悉機場的商業價值,以解中、英雙方的誤會,令他甚為自豪。徐展堂也覬覦機管局主席這個位置,但最後由黃保欣擔任,令他有點失落。

野心勃勃的徐展堂,在九一年將中 華製漆上市;同時又聯同恒生銀行創辦人之子林秀峰及新世界主席鄭裕彤,計劃收購年生意額達一百億元的大昌貿易行,實行「蛇吞象」,最後雖無功而回,但九三年, 他竟能在國務院港澳辦催促下,聯同多家窗口公司,拉攏李嘉誠、何鴻燊、蒙民偉、羅旭瑞等 十多個富豪,成立新中港集團,投資內地項目,風頭一時無兩。

兵敗如山倒

這間搜刮全港富豪俾面投資的「私人俱樂部」,不到六年 便在金融風暴下清盤,揭露出徐展堂的「雄厚」關係及財力,原來如斯脆弱。「其實啲富豪肯入股,都只係俾面徐展堂同新華社相熟,買一股五百萬元就當買個 pass(通行證),方便喺大陸發展,所以佢哋都唔理呢間公司嘅運作,間公司欠債缺水,亦無人肯科水支持。」一名商家說。

不過徐展堂對公司卻是瞓身支持,甚至以個人作擔保作抵押,結果被追債和申請清盤的官司弄得焦頭爛額,要悉數賣掉所 持的城巴股份,甚至把手頭心愛的古董也出售,僅遺下主要從事中華製漆的北海集團。

建私人博物館

徐展堂最大的嗜好是收藏古董, 一度擁有約五千件珍品,包括陶瓷、青銅器及玉器等,市值逾十億元,被譽為「世界五大收藏家之一」。他的好友,亦是古董收藏家林秀峰說:「私人來說,徐氏收 藏品的重要性可能是前無古人,他曾收藏的唐三彩及清瓷等最有代表性。」與中共關係密切的徐,據悉亦與當時的國家文化部長稔熟,而建國後的二、三十年,更是 中國文物出土的高峰期,他的收藏品因而特別豐富。

在徐展堂風光時所居住的山頂大宅——在望山莊,便有一個逾二千呎的密室,專用作擺放古董。 九一年,他成立「徐氏藝術館」,是香港第一間私人博物館,更獲公認為全球五大私人博物館。徐更請來原任職大英博物館的Clarence F. Shangraw出任總監。同年,徐展堂捐出一百二十五萬英鎊及一批文物予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六月,館內以其命名的「徐展堂中國藝術館」開幕,獲英 國皇儲查理斯出席主持剪綵。徐對此十分自豪,更包起四架飛機,接載親友前往英國觀禮。徐展堂個人捐助建立的博物館共有八個,創造了「世界之最」。澳洲的國 家藝術館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內,均有徐展堂中國藝術館。

高峰時持有逾五千件古董文物的徐展堂,九十年代起在香港、中國及海外各地, 捐款成立共八個以其命名的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五大收藏家之一。

徐展堂的好友林秀峰指徐生前對這件名為綠釉扶桑木(Tree of Life)的古董特別鍾愛,事關這件東漢文物,透露出中國當時已受到波斯文化的影響。(《徐氏藝術館》)

紅顏知己「奇女子」

而 其私生活同樣精彩,他的妻子王愛梅(Amy)是他第二任妻子,結婚多年,前妻則育有一子徐浩銓。九十年代初,他搭上「奇女子」邱海寧,成為一時的八卦話 題。

邱海寧本已結婚,育有一女,曾在灣仔桂林花園酒樓當公關小姐。當時的酒樓股東白韻琴仍有印象:「邱海寧係主動搵我哋話要做公關的。當時 我哋對面就係愛美高寫字樓,你話有幾多達官貴人來?就好似而家嘅福臨門。佢係咪喺度識徐展堂?唔方便講啦!」

九十年代初邱海寧與徐展堂過從 甚密,甚至公開出席社交活動,完全不將正印徐太放在眼內。當時有傳言邱為中共軍委副主席劉 華清媳婦的妹妹,但白韻琴對此傳言只道:「有好多身份神秘嘅人,用一個名堂,就可以喺廿年來做好多嘢嘅!」一名商家亦說傳聞屬假。

九八年新 中港爆煲後,邱海寧便離開徐展堂嫁予台灣商人蔡允,在上海搞飲食業生意,而徐亦返回妻子身邊。徐展堂去世後,妻兒已趕往北京為他打點身後事,遺體並會在北 京火化,結束他一生的紅色傳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4

日本前首富金融家族落幕 东方愚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86771886.html

 

已故的日本前首富武井保雄没能看到这一幕,他在44年前创建的小额信贷机构———武富士,这一天破产退市。日本的金融界也没想到,消费信贷的好日子这么快就到头了。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特约撰稿 蔡成平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东京、广州

今年9月底,日本消费金融巨头武富士(Takefuji),决定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10月29日和11月12日,武富士分别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被摘牌退市。

武富士破产的消息,在日本金融界引起巨大震动。由于投资者担心其他企业也会受到武富士崩塌的冲击,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等公司的股价亦应声大挫。

武富士由武井保雄创办于1966年,前身是“富士商事”,靠发放小额消费贷款起家,三十多年后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头号巨头。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资产成为“日本首富”。

日本金融界普遍认为,武富士破产虽然不太可能像美国雷曼兄弟破产一样引发日本甚至全球消费金融领域大地震,但仍值得警惕。

 

富传奇
    武井保雄与尤努斯的本质不同在于,后者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而前者的富士商事,是在放高利贷。根据官方的统计,日本自杀人数连续十年超过3万人。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和家庭矛盾是三大主因,且每周一是自杀高发日(日本人称为“魔咒星期一”)。

像许多穷小子变身亿万富豪的故事一样,武井保雄1931年出生于日本崎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幼时在母亲经营的一间杂货店里做帮手。初中尚未毕业时, 他选择进入一家日本军校,原因是这里食宿免费,可减轻家庭负担。可是,这位“学生兵”运气不佳,因为没过多久日本在“二战”中投降,武井保雄回到家中。他 曾在不同行业给人打工,据日本媒体称,他曾在黑市倒卖大米,并与日本黑社会关系密切。

武井保雄创办“富士商事”伊始,客户定位于普通家庭主妇──他认为日本女人的信用要优于日本男人。他自制了一套衡量客户信用的直观方法,譬如家里整 洁者(或孩子懂礼貌者)将来欠债不还的可能性要更低一些。这一做法,比40年后因小额信贷模式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银行家尤努斯要超前得多,尤努 斯曾发明了一个测量是否脱贫的系统,包括必须有一个家庭、清洁饮用水、75万塔卡的储蓄、上学的孩子等。

武井保雄与尤努斯的本质不同在于,后者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而前者的富士商事,是在放高利贷。长期以来,日本民间消费信贷的年利率高达30%左 右。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消费金融起步之早。与富士商事几乎同时,日本信贩、三洋商事等一批日本公司开始推出针对年轻工薪阶层的小额信贷业务。到 上世纪60年代末时,民间金融公司即开始发行信用卡,不久后,欧洲等消费金融巨头也纷纷进驻日本,意欲在这一领域分得一杯羹。

1974年,武井保雄将公司更名为武富士,其绰号是“日元商店”(yenshop),意即在这里可以自由买卖日元。此时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日 本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使其很快恢复了高速增长力,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这种繁荣持续了将近20年。这也是武富士完成 “麻雀变凤凰”的转变、武井保雄完成巨额财富积累的重要阶段。

不过,这一阶段当中,消费信贷公司的声誉并不高,因为他们大举发放高利贷。当遭遇物价上涨,许多借贷者陷入了债务危机,并采取了包括自杀在内的一些 极端行为。实际上直到现在,日本的自杀率仍然奇高。根据官方的统计,日本自杀人数连续十年超过3万人。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和家庭矛盾是三大主因,且每周一 是自杀高发日(日本人称为“魔咒星期一”)。

武井保雄是一个多疑的独裁者,武富士的高离职率在日本金融界人人皆知。武井保雄对武富士的高管稍有不满,便马上将之扫地出门。而在武富士公司内部, 他要求员工每天宣誓,对其绝对忠诚,他甚至将自己的照片挂到了每一间分公司内,员工每天都要背诵他的“名言警句”,并对着墙上的挂像敬礼。

但是,消费金融的繁荣,掩盖了武井保雄个人的专横跋扈。1998年12月2日,武富士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成为日本消费金融的“一哥”。在次年的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个人资产,成为“日本首富”。

 

听风云
    日本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的生效日,日本近4000个注册的消费信贷公司中,超过六成仍未前往信贷信息机构登记,它们因此被禁止发放新的贷款。

武井保雄的首富宝座还没有过够瘾,次年就被软银集团的孙正义给超越了。一直到他去世的2006年,他始终逊色于孙正义,屈居富豪榜榜眼。而就在2000年的时候,日本发生了后来被称为金融界“水门事件”的丑闻,主角正是武井保雄。

这一年6月,日本知名记者山冈俊介调查武富士消费信贷内幕被发现,武井保雄派出强势的公关队伍软硬兼施,希望对方能够手下留情;山冈俊介并没有屈 服,武井保雄最后选择与一家侦探所组成一个秘密窃听小组,窃听山冈俊介的所有通话。有意思的是,武井保雄还“顺便”窃听了武富士一些高管的电话。

“窃听风云”是2003被日本警方曝光的。而就在武井保雄开始实施窃听计划前不久的2000年3月,武富士又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2年3月,武富士的未偿放贷金额超过210亿美元,加固了其霸主地位。即使2003年底,武井保雄因窃听丑闻被迫辞去武富士会长一职,以及一年后他 被判处三年监禁、缓期四年执行,武富士在2004年的营业收入也达到35亿美元,利润逾6亿美元。

一家家族企业的掌门人下台而企业运营状况良好,足以印证消费信贷业的前景被投资人持续普遍看好的景象。兼任日本经济产业省委员的日本管理咨询业专家 山根节曾专门撰写关于消费金融公司的报告,称日本“失去的十年”(1991年-2000年)中,消费金融不但没有失去明星产业的光环,而且发展前景可期。

2006年武井保雄因肝功能衰竭在东京去世后,武富士的股价应声上涨。一方面,投资者认为“丑闻大户”的离开对武富士而言未必是坏事,另一方面,市 场预期欧美金融巨头会展开对武富士的竞购战。其实2004年的时候,新桥资本和高盛就利用武井家族必须减持股份(日本规定持有上市公司25%及以上股份的 股东如果被判刑拘及以上的徒刑,该公司将被吊销其在消费信贷业的营业资格)之机,伺机谋划对武富士的收购,不过最后均功败垂成。

事后看来,武井保雄去世后,武富士如果被收购,对其家族而言,将是一件幸事。但是,收购传闻又一次悄无声息。事实上,欧美金融巨头这一次也不敢贸然 行动了,因为2006年是日本消费信贷的“改革年”,这一年年初,日本最高法院规定,所有超过《利息限制法》上限的利息均为无效,且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 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是日本金融界的一记重磅炸弹。日本《利息限制法》规定,贷款额10万日元以下年利率上限为20%,100万日元以下年利率上限为18%,超过 100万日元的年利率上限是15%。也就是说,整个贷款利率上限是20%。然而另一部法规又规定,只要借贷人同意,年利率上限为29.2%。这样一来,日 本几乎所有的消费信贷公司都选择了29.2%的年利率。

而日本最高法院的新规的意思是,消费贷款公司的年利率以后不得超过20%,而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这一法令,从2010年6月18日起全面实施。

日本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的生效日,日本近4000个注册的消费信贷公司中,超过六成仍未前往信贷信息机构登记,它们因此被禁止发放新的贷款。

武富士持续40年的增长神话从此戛然而止。2008年开始新一轮的金融危机更让其雪上加霜。2009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都将其信用调低为垃圾等级。截至今年3月,其未偿放贷金额为70亿美元,是8年前的三分之一,而其负债额则超过50亿美元。

 

富士的启示
    与武富士不同的是,“四大”当中,除武富士外,其它三大巨头背后都有大财团支持。它们如果发生危机,极有可能第一时间内得到这些财团的注资。

9月底,武富士(此时在日本消费金融业排名第四)决定向东京申请破产保护,武井健晃(武井保雄儿子)等高管引咎辞职。有人说,武富士是日本过去4年 消费信贷治理缓冲期间最大的牺牲品。,需要退还的贷款利息,涉及到的借贷人约有200万人左右,光这部分的总额就超过2万亿日元(约240亿美元),退还 工作须在明年2月底之前完成,之后进入最终的破产程序。

南方周末记者试图联系武富士公司未果,公司所有门户均已关张。据悉正在进行债务清偿工作。现在,武富士的网站首页,主要是一个热线,等着人们打电话去拿多交的利息,然后就是关于公司财产分割状况的即时消息。

日本《朝日新闻》在一篇评论中称:“武富士退还利息的另一方面──那些借武富士钱的人,该如何偿还欠武富士的债务?这些债务几乎也追讨不回来。”野 村证券表示,包括武富士在内的日本前四大消费金融公司(日本人习惯称之为“四大”)未来两年退还利息及相关费用将高达1.6万亿日元(约190亿美元)。 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称,2011财年将是日本消费金融业“最为艰难的一年”,且“之后的前景也将继续黯淡”。

日本消费金融业因武富士的申请破产而风声鹤唳。不过,与武富士不同的是,“四大”当中,除武富士外,其它三大巨头背后都有大财团支持。譬如ACOM 的背后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PROMISE的背后是三井住友金融集团,AIFUL的背后是住友信托银行,他们如果发生危机,极有可能第一时间内得到这些财 团的注资。

日本早稻田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首藤惠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日本消费金融业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消费金融业的发展呈明显的畸形之势。一方面,与日本相比,中国先前提供消费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类型较少,众银行占有绝对垄断地垃,但大都以车贷、房贷和信用卡等初级形态为主,盲目扩大规模甚至恶性竞争。

著名咨询机构费埃哲在今年11月初发布银行风险管控季报称,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消费信贷规模增长过快,“过去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消费信贷增长了200倍,”

另一方面,中国消费金融公司长期遭遇难产,直到去年8月,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天津四地“试水”;可谓借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扩大内需之诉求的“契机”姗姗来迟。

“中国消费金融业的竞合拉开了序幕”,首藤惠说。今年6月,武富士的竞争对手、日本第二大消费金融巨头PROMISE曾宣布,将进入中国深圳开展消 费金融业务:此前其在香港的门店已有27家。12月1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天津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4

“蒜你狠”前世今生:炒家狂欢间歇性落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5/5NMDAwMDIxMjc5NA.html

 张红雨所从事的工作跟投资做打算生意根本不搭边,但是偶然的机会,这位来自河南的乡镇医生,和各路资金一样,投入到山东的大蒜生意中。

    2006年,在一个大蒜主产区上冻当地朋友的鼓动下,毫无经验的张红雨拿出12万元,交给这个朋友一起合伙做大蒜生意,哪成想过不多久,12万元都打了水漂。

    经历最初的投资血本无归,张红雨终于在2009年一年打了个翻身仗。他不仅把之前赔进去20多万捞回来,同时也让自己跻身投资大蒜成功者之列。虽然按照他的话说“只是一个小户”。

    同样来自河南的冯湛民已经在大蒜买卖市场驰骋了10多年,冯湛民告诉记者,“做得最好的时候,是2009年,投入100万左右的本钱,做完一年能赚到100万元。”

    这一切得益于席卷全球甲流疫情,疫情成为大蒜收储商们继续拉升价位的心理支撑。而且当时市场很“给力”,尽管卫生官员、医学专家都出面澄清“吃大蒜可预防甲流”的说法证据不足,但仍挡不住大蒜炒做的狂热。

    “蒜你狠”经历了2009-2010跌宕起伏,各路资金,在此演绎,成则王侯,败则落寇。而2010年成为大蒜炒家们的分水岭,来年已经不再看好。

    输赢之间

    第一笔投资血本无归后,张红雨一直没搞明白,“钱是怎么没的”。

    这12万元对于他这样一个乡镇医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倍感郁闷的他一直没明白是怎么赔进去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赔,2007年,我自己赶到山东那边去找原因。”

    后来他了解到,2006年,当时大蒜的价格比较高,他投资的12万元都是每斤3-4元收购,但是后来因为价格下跌的比较快,他的朋友没来得及出货止损,12万元就交了学费。

    没有经验的他尽管由当地朋友的帮助,仍是没有摸着门道,结果还是亏。

    2007-2008年连续赔钱后,张红雨找出了赔本原因:当时缺少经验,不懂得市场行情变化,收购后,不知道何时出手,结果在随大流中没抓住机会。

    张红雨表示,“当时的市场行情是供大于求,价格比较高的时候进货,没多久就下来了,这样出现2007-2008年连续亏损。”

    为找到门道,这两年张红雨先后投入的15万元资金,比2006年好的是,他收回来5000元。

    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他认为赔掉的钱永远不可能靠工资挣回来。

    2009年,国内甲流疫情刚刚在国内流传,5月20日,张红雨出手收购了50吨的湿大蒜,当时收购价为0.3元/斤,转眼到了9月份的时候,甲流疫情扩大,他手上的大蒜每斤涨到2.1元,升值了7倍,他当即选择出手,结果赚了18万元,前期的亏损几乎都能弥补上。

    两个月后,张红雨为他的很快出手感觉后悔,因为到了11月18日,金乡县交易市场每斤大蒜价格已经超过3.7元,如果多等两个月,他可以多赚将近20万元。

    中国大蒜网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直径为5.0cm的大蒜头当年11月18日成交价已涨至3.75-3.8元/斤。在山东农贸市场上的零售价攀升至5元/斤。

    不过,他坚信,只要甲流疫情还在,接下来这个冬天,他还有机会。

    2009年的时候,整个平均收购价在1.6-1.7元/每斤,张红雨经手买卖的大蒜利润在50%,最高时他出手一次收购过100吨。

    相对于张红雨的经历跌宕起伏,同样来自河南的老乡冯湛民凭借10多年的摸爬滚打,则是做的相当平稳。即使是亏也是亏损较少。

    冯湛民投入的本钱相对比张红雨的大,每年都会投入上百万元进行大蒜买卖。冯湛民最初是给河南省外贸公司做,后来发现做大蒜有利可图就出来给自己做。“最开始的时候,手里只有五六万元本钱,一步一步的做,每年行情好了也就能赚一些。”

    不过,也有赔的时候,2002年,冯湛民以0.4元收购的大蒜,到后来,价格下跌,连本都要赔进去了,最后再用仓库的大蒜抵价。

    目前,冯湛民主要是在河南当地做大蒜生意,他表示,“行情好了,在河南做与山东一样赚钱”。

    但是作为大蒜买卖的行业老手,他同样经历了张红雨2008年的失利,回想起当年的经历,他表示,“赔的惨得很,收了100吨大蒜,最后行情不好,只能赔本卖。”

    借甲流翻身

    在张红雨们的眼里,2008年是个不祥的年头,而转过年头的2009年,则是他们收储大蒜狂欢的“嘉年华”。

    2009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甲流疫情也在中国爆发,从而催升了大蒜行情。大蒜具有消毒杀菌效果使其在全国各大城市旺销,但是,当时没有证据表明其可以预防“甲流”,也没有迹象表明会被炒家疯抢。

    2007-2008年的赔本没有阻止张红雨再放手一搏,凭借敏感的判断让他抓住机会。5月20日他开始收购了50吨湿大蒜,价位在0.3元/斤。8天后的5月28日,湿大蒜已经从从0.3元/斤攀升为1.2元/斤。当时,国内刚开始闹甲流。

    2009年11月份,张红雨判断,“年初看到一些数据,说今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5%以上,就感觉行情要回升。”然后5月份甲流在全球暴发,想到大蒜有杀菌消毒、预防感冒的功效,就更坚信2009年定会有个好行情。

    7月20日,张红雨以1.4元/斤收购干蒜,到8月初,干蒜价格就涨过了2元。“大蒜商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都在抢大蒜。”张红雨说,最高时他出手一次收储130吨干大蒜。

    2009年的时候,张红雨的大蒜收购整个平均收购价在1.6-1.7元/每斤,他经手买卖的大蒜利润在50%。经过2009年一役,他不仅弥补了之前的亏本,同样又赚回超过前三年亏损之和。

    看准机会的他,手里的存货不再轻易出手,那都是些直径为6.0cm的精品大蒜。当年11月份,甚至有买家开价7200元/吨,胸有成竹的张红雨不为心动,“不涨到8000元一吨以上,我是不考虑的。”

    在经历了2008年的亏损之后,冯湛民同样迎来2009年的甲流行情狂欢。

    2009年冯湛民大蒜收储价基本上在1.2-1.3元、1.5-1.6元,一般是入库后,到10月份就可以卖,一直可以卖到来年的4-5月份。

    冯湛民收储的价位很关键,在当时的金乡县很有代表性,当时蒜商们建仓价位大都在这个区间。中国大蒜网调查显示,2009年大蒜收储商平均入库价格在1.5元-1.8元/斤。

    当大蒜行情涨至2元/斤时,温州、福建、东北的不少炒家在金乡县大量租用冷库进行短期炒作。

    谈到去年的行情,冯湛民显得比较开心,“去年还可以,投入100万左右的本钱,收购价便宜,能赚个100来万元。”

    跟冯湛民很熟悉的中国大蒜网市场部经理王浩说,冯湛民每次收储都在200-300吨,入库以后只存2-3个月就已经出货,赚了一笔后再次出手,做得很灵活。

    而与此相比,2008年10月大蒜市场惨淡的时候批发价格每公斤只有0.15元,而到2009年11月22日,金乡的6公分大蒜交易价格已经突破每公斤7.8-8元。从最低点到新高,价格翻了52倍,时间只用了1年时间。

    11月中旬的大蒜每吨出库价与9月25日时相比已上涨了2000元,与7月中旬相比则上涨近1倍。

    11月23日,国际大蒜贸易网公布的中国10个主要大蒜交易市场的价格6公分大蒜每公斤均突破7.6元,出口大蒜每吨均超过7600元,江苏邳州市场甚至高达每吨8850元。

    尽管甲流疫情催生大蒜行情,但张红雨认为,当时供不应求则是蒜价飙升主因。

    王浩表示,表示,2008年由于大蒜价格扭曲,蒜贱伤农,致使作为大蒜主产区的山东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产量减少40%左右。

    金乡当地市场,2007年入库是200万吨,2008年是158万吨,2009年只有90多万吨。

    炒蒜热退潮

    经历了2009年的疯狂后,进入今年大蒜价格虽然仍然在飙升,但是高潮来临,低谷也至。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1日到6月1日,新发地普通大蒜的批发价格为3.3-5.5元/斤,而在2009年同期,仅为0.2元到0.87元,平均上涨了8.22倍。

    5月10日,北京八里桥批发市场大蒜价格12元/公斤,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大蒜零售价格20元/公斤;5月11日,济南某超市大蒜价格19元/公斤。而一两个月前,大蒜零售价还只是每斤4-5元。

    2009年轻而易举就能大赚特赚,转过年头,继续火热的蒜价让大蒜收储商们炒红了眼。中国大蒜网市场部经理王浩告诉记者,“今年大蒜收购价格炒得高,当地存储商多少钱都敢去收购。”

    以至于有蒜商兴奋地喊出“2010年大蒜看涨到10元”的口号,但是当山东金乡等主产区蒜价一路涨至每斤约8元的顶点之时,市场开始出现“有价无市”。

   进入8月份后,热烧的大蒜价格开始掉头。8月20日是今年大蒜的最后入库时间,小商贩和农民手中的大蒜开始集中抛售,山东金乡、江苏邳州与河南中牟等产区的大蒜价格纷纷跳水。炒蒜热开始逐渐退潮。

    而山东寿光中远期期货电子盘10月大蒜合约价格从7月创下14440元/吨的历史新高之后就开始掉头向下,并连续跌停;龙鼎电子盘交易市场10月大蒜合约价格更是从14698元/吨的天价连续5个跌停,并在12000元/吨附近振荡。

    在2009年大赚一笔的张红雨却感叹,“今年行情不好,每斤3块钱收购大蒜会赔钱,人工费、仓储费用等加在一起,成本高。”

    “今年赚钱的蒜商不多,赔钱的占60%-70%,赚钱的只占20%-30%。”现在张红雨手头上没有大蒜了,不过,由于感觉今年行情不好,他没有透露今年的战果。

    而中国大蒜网市场部经理王浩认为,相对于去年,今年由于收储价格高,大蒜收储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40%的人赚钱,20%的人不赚不赔,剩下40%的人赔钱。”

    王浩认为,在上半年比较早收储的蒜商赚钱机会比加大,“6月25日后收购大蒜的蒜商不赚钱也不会赔本;7月份以后收储的蒜商就要赔钱了。只要超过5.5元每斤收购的,就会赔本。”

    在张红雨现在重新回到他的老本行做医生的同时,冯湛民仍然继续着他的大蒜生意。

    经验老道的他说,“今年收的价格高一点,卖的价格也稍微高一些,赚的不太多,在二三十万元。”

    冯湛民今年的入库价一般在6000-7000元/吨,出库价高的时候达到11000元/吨,这个价位上,每吨还能赚到4000-5000元毛钱。“今年100万成本也就能收购100-200吨大蒜,放在去年,至少能收购400-500吨”。

    2009年低价收购,出售价动则翻好几倍的情形难以再现。由于大蒜收储价已经被炒得很高,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大蒜价格落到7000-8000元每吨时,市场价格即使便宜,他也就选择出手,冯占民说,“如果库存量大了,风险就很大,说赔钱就赔钱”。这时的出售价有可能会赔本,因为当时,大蒜收储人工费、仓储费都是最高时。

    冯湛民周围的朋友有亏得很厉害的,2008年过了之后,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本钱去做了。

    相对来讲,冯湛民比较知足,“只要能赚一部分钱我就会卖了,我个人心态好。”就是这种能赚就收手的心态让他10多年的炒蒜生意上,赚多赔少。

    不过,谈到今年的行情,他也感叹“今年的价位做的没有意思”,“5-6年前,大蒜价格一般是5-6毛钱,今年价格高的离谱,整个大蒜行情不正常。”

    12月中旬大蒜的价格直径6厘米精品的大蒜,金乡当地市场价价格为5.6-5.7元/斤,直径5.5厘米的大蒜价格为5.2-5.3元/斤。“现在市场上一些收储商由于要还贷款,而且租用仓库也是一年一结清,月底前都要出货”。王浩说。

    炒蒜热潮已经在散退,伴随大蒜热产生的大蒜期货交易市场也已经曲终人散。王浩说,“听说山东寿光大蒜期货由于资本金问题关门了,金乡两家期货交易公司也都关了”。

    不止这些家关门,徐州中国果品交易中心、山东龙鼎电子交易市场、青岛国际橡胶交易所四家大蒜电子交易盘已经纷纷关门。

    这最新一轮的调控物价政策中,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取缔非法交易”。

    在今年大蒜价格最高的6月份,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曾经出手监管大蒜炒作,王浩说,当时发改委在金乡蹲点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炒作大蒜的游资。

    不过,国家出面监管,对张红雨和冯湛民他们二人却没有多大影响。冯湛民说,“正常做大蒜生意一般来说,没有人管”。张红雨说,“大蒜只是调味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与蔬菜不同。”

    现在,张红雨正在原单位上班当他的医生,冯湛民库存的大蒜早已清空,二者都在看来年的行情,但是经过今年的蒜价高居不下之后,他们不太看好来年的行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6

短命英超班主 楊家誠暴富神話落幕

2011-7-7  NM




本來是尖東飛髮佬一名的楊家 誠,○四年憑着炒股發達,賺過以十億元計的財富,「來得易,去得易」,除買大屋、名車外,更一擲十億元買下英超球隊伯明翰,一躍成為首位華人英超班主兼上 市公司伯明翰環球(2309)主席,Carson Yeung(楊家誠英文名)的名字連鬼佬都識,繼而沾手傳媒,購入《成報》,搞《富周刊》,進身為「富豪」級人馬。

可惜這位英超班主只當上一年多,面臨財困的伯明翰於今年五月的煞科戰中落敗,隨即降班,公司更要發盈警,早已四出撲水的楊家誠,上週因涉嫌洗黑錢被警方拘捕,為他的暴富傳奇畫上句號。

控罪指楊家誠於○一至○七年期間,以自己及其父的永隆及滙豐銀行的戶口,處理超過七億元涉嫌是黑錢的款項。獲保釋候審的楊家誠,於下月十一日上庭前,除了 要交出旅遊證件及必須住在山頂白加道大屋內,每逢星期一、三、五還要到山頂警署報到。上週五,第一次報到的楊家誠,比法庭規定時間黃昏六時至九時,早了五 分鐘到達。他乘坐七人車從白加道屋企直駛警署,為避免記者拍到其臉容,全車拉上窗簾,其尼泊爾籍保鑣還舉起兩個LV咕o臣替楊家誠掩面,作雙重保險。下車 後,楊家誠更一口氣跨兩級樓梯,極速跑入報案室,在警署逗留數分鐘後飛奔上車直駛回家。

豪宅名車大晒冷

一向喜歡把財富晒冷的楊家誠,旗下資產表面豐厚,但原來都一一抵押予銀行或證券行,作為「富豪」身份象徵的山頂白加道大宅,是楊家誠○五年「現兜兜」以一 億四千六百萬元向華置老闆大劉購入,鄰居正是大劉女友呂麗君的父母,買入大屋後,即被報章及地產經紀譽為富豪新貴。買屋的同年,楊家誠又斥六百萬元買入同 樣受大劉垂青的德國Maybach房車,由屋到車,進身「富豪」行列。不過,現市值逾四億元的大宅於去年十一月按予永亨銀行,以獲取銀行貸款來支撐上市公 司伯明翰環球的營運,現時仍欠五千萬元按揭貸款。

高價買球會

楊家誠不單止把香港唯一豪宅按予銀行,以取得貸款為上市公司伯明翰泵水;楊家誠持有伯明翰環球兩成三的控股權,據知已按予金利豐證券,尚欠金利豐數千萬 元,上週楊家誠出事後,警方亦有向金利豐取得楊家誠的戶口資料作調查。而楊家誠能一躍成為英超班主,有賴金利豐的老闆朱李月華支持。○七年楊家誠以六千五 百萬收購上市公司泓鋒國際(伯明翰前身)一成六股份,不久再公布斥資二點三三億港元收購英國伯明翰球隊近三成的權益。不過他還未心息,多次向伯明翰前股東 蘇利雲及高特表示要全購伯明翰,但他又一直找不到基金及老闆「科水」,遂泊上金利豐碼頭。就在同年的十一月,楊家誠在內蒙古包頭市有若干地皮,擬與朱太合 作,並打算「唧」入黃金集團(現稱金利豐金融,1031),朱太與楊家誠還親自帶分析員到包頭參觀,但消息未有刺激黃金集團的股價,令楊家誠大失所望,朱 太說:「當時地皮嘅中外合資批文搞唔成,就無做落去。」楊家誠的泓鋒國際一直現金拮据,尚未能全購伯明翰球隊,至○九年泓鋒宣布供股集資八億元,而朱太的 金利豐則擔任供股的包銷商,不惜以高於五成的溢價全購伯明翰,楊家誠才得以進身為首位華人英超班主。楊家誠接手伯明翰後,好大喜功,一開始便宣布班費五億 元,揚言還會積極擴充球隊,經常帶隊到英國睇波作為交際方式,金利豐的朱太亦曾湊熱鬧出席。不過球隊仍是虧損,表面上英超球隊收入豐厚,只是使費更大,翻 開伯明翰環球的業績報告,截至去年底單是半年的球員人工,已經達二點五億港元。公司除了多次抽水集資,楊家誠先後亦曾出動兩億元「私己錢」力撐球隊。

輸波降班發盈警

去年的中期業績顯示,伯明翰環球半年虧損達六千多萬港元,流動負債更高達五億元,楊家誠再以山頂白加道私人物業作擔保,向銀行申請達一億五千萬元的借貸, 去年底公布,朱太的金利豐依然「力撐」楊家誠,包銷及配售新股集資三點一億元。四出撲水的楊家誠,繼續風光,今年初,租下九龍站ICC八十六樓,作為伯明 翰的香港總部新寫字樓,估計月租七十多萬元。令公司最受創的,是今年五月的英超煞科賽中,伯明翰「唔爭氣」輸給熱刺,結果由英超降至英冠,所屬的上市公司 伯明翰環球即發盈警,其財務師預計班費削減四至五成,來年收入將減少約一億港元,加上電視轉播費、廣告費等、門票收入及贊助球隊球衣的特步贊助費通通大 減。上週四晚楊家誠在家中被捕後,翌日伯明翰環球即時停牌。楊家誠今次被檢控,其資產有機會被凍結,因此令各界關注伯明翰營運情況,去年底伯明翰球已把市 值二千三百萬英鎊(約二億七千多萬港元)的英國物業押予滙豐銀行,據知滙豐已向伯明翰作出查詢。

債主臨門追數

屋漏兼逢連夜雨,作為《成報》大老闆的楊家誠,上週被漢基控股(412)董事總經理翁世炳,入稟高院要求從楊家誠與前妻李詠詩聯名的西半山應彪大廈單位中 分得應有業權,而早於去年已入稟追討作為○八年介紹買入《成報》的介紹費。《成報》是楊家誠另一瓣流血業務,現時每月都要虧損三百萬,《成報》所屬的星美 出版(8010)上月底公布全年業績,虧損逾五千萬元。報告顯示,集團現金跌至一百四十九萬元,流動負債淨額為九千七百六十八萬元。而核數師拒絕發表意 見,指集團負債等情況顯示有重大不明朗因素,可導致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存生疑問。近日一眾《成報》高層亦要前往楊家誠山頂大宅,急謀削減成本的對策。據印 刷發行商勤力德內部員工指,《成報》現時日印一萬一千份,「跑馬日就印多啲,萬四左右啦,但每日都要回三、四千紙。」多名報販均表示《成報》銷量麻麻,一 日最多拎七至八份,「我哋叫《成報》做訂報,有機構、商會訂,但散客買就真係唔多。」

大搞《富周刊》

楊家誠○八年入主《成報》,曾稱投放一億六千萬元作發展,但《成報》卻未見起息,他先出版一份《娛樂城》,逢週五免費派發五萬八千份,唯廣告不算多,賺錢 能力有限。○九年十月他創辦《富周刊》,額外聘請編輯記者連攝影師共八人,「當時楊生叫助手幫佢喺行內搵人,組成智囊團,搞起富周,人工任我哋開,冇壓過 價。又買咗幾部Mac機返廣州,教同事排版,個勢好勁o架。」創刊號以自己做封面。不過,據報販及便利店表示其銷情比《成報》更慘,報販異口同聲說:「我 入兩本咋,次次都喺擺,真係賣唔出。」週刊於創刊後兩個月就以人手調動問題而解僱整個香港編輯部門,「份糧仲拖咗三、四個月先出。」週刊的前員工說。《成 報》只是楊家誠在政商界出位的工具,據《成報》員工透露,「佢入主《成報》後,就話七十周年報慶要大搞,最後喺會展擺咗百五圍,仲叫咗好多星撐場,當晚仲 私人捐出一千萬元予成報慈善基金。」

炒股一夜暴富

楊家誠銳意沾手上市公司,源於他的財富亦來自炒股,十多年前,楊家誠還是飛髮仔一名,報住地址是上水的屋苑,在尖沙咀帝苑酒店開設「Vanity」髮型 屋,其後又在新世界酒店開分店,直至二千年才把髮型屋頂手予他人。事實上,於九七年開始,他不時因為「小數目」被人入稟追數,如曾被稅局追收萬多元稅收, 又欠恒生卡數二萬多元等等。楊家誠與前妻李詠詩於九六年買入的西半山應彪大廈單位,亦曾作二按及三按,可見楊家誠手頭一直十分緊絀。直至○三年拍住細價股 玩家李鋈麟(英文名Alan Lee),踏上了炒股之路。其中賺得最多的,主要來自濠賭股奧瑪仕(959)。○四年,奧瑪仕宣布入股街市偉的希臘神話賭場,又傳出到星加坡搞賭,股價曾 一度暴升六十倍,由仙股炒上至最高四元一股,據知楊家誠從中最少獲利不菲。而他的大屋、名車皆在○五年間購入。除了奧瑪仕,楊家誠亦沾手結好(64)及由 龍蝦大王變身煤礦股的漢寶集團(228)(現為中能控股)。一名認識楊家誠的友人說:「佢炒股嗰幾年最少賺咗十幾億。」李鋈麟是麗盛控股的主席,又是北京 政協,去年才開始擔任東華三院主席。同樣擁有德國名車Maybach的李鋈麟,甚少張揚自己的財富,與楊家誠的作風大相逕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1

白貓A股落幕:「老上海」故事未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3/yNMDcyXzM2NzcyNg.html

9月21日晚間,*ST白貓(600633,SH)發佈公告稱,公司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變更手續,並核發了新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變更後企業名稱為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在 此之前,白貓股份原有資產與負債與浙報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浙報控股擁有的報刊傳媒類經營性資產進行置換。9月19日晚間,*ST白貓發佈公告稱,浙報發 展、錢報公司等16家公司相應股權已經履行完畢產權交割手續,其產權已經轉移至白貓股份名下。而白貓股份原有的申康清潔等4家公司的相應股權已經置出至美 加淨日化名下。

這意味著歷經多次重組動盪的日化企業白貓將正式告別A股市場。

此前,白貓股份主營牙膏等口腔清潔用品,其控股子公司上海牙膏廠曾是同行業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之一,並擁有「美加淨」、「中華」、「白玉」、「留蘭香」等一批知名老品牌。

時隔多年,這些品牌早已不復當年輝煌,*ST白貓由於連續虧損,於2010年4月30日起被暫停上市。而在此次資產重組後,作為白貓日化資產的接收方——美加淨日化,也成為了浙報傳媒的全資子公司。

有日化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按照浙報傳媒與白貓股份大股東上海白貓集團的協議,下一步,白貓集團還將從浙報傳媒手裡回購日化資產。

但即使回歸白貓集團,這些「老上海」品牌的命運仍不免令人擔憂:是繼續維持不死不活的現狀,還是發力自救,抑或出售給周圍虎視眈眈的外資們?白貓的故事注定不會冷清。「今後怎麼發展,總歸是有想法的。」9月21日,白貓集團一內部人士表示。

白貓A股落幕

「以民族日化行業整體衰敗的大背景,並不能完全解釋白貓股份的淪陷。」

2001年6月,雙鹿股份與白貓集團下屬子公司——上海牙膏廠進行整體資產置換,並更名為白貓股份。

彼時的白貓集團,風頭正健。在改製為上市公司前,上海牙膏廠每年利潤都超過千萬,2001年的淨利潤就為3000萬元。不過,儘管上市公司以「白貓」聞名,但「白貓」的品牌並不在牙膏廠中,而在白貓集團下屬的另一家子公司白貓有限。

借 殼之後,2002年,白貓股份即實現主營業務銷售收入3.27億元,利潤7791萬元。但從2003年開始,白貓股份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開始下 滑,2004年白貓股份淨利潤同比下降80%多,2005年,白貓股份虧損3800多萬元。到2009年,白貓股份再次虧損1931萬元。因為連續虧損, 白貓於2010年4月30日起被暫停上市。

國內牙膏企業的收購兼併,外資企業的獨資化,以及國外資本湧入,使得牙膏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本公司因經營規模小,受到衝擊也較大」——白貓股份解釋。

「以民族日化行業整體衰敗的大背景,並不能完全解釋白貓股份的淪陷。」一位關注白貓股份的投資人士認為,儘管民族品牌市場佔有率不敵外資,但以兩面針、冷酸靈、藍天六必治、田七等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加大了聯合重組、產品創新、品牌推廣,亦呈上升趨勢。

一 位日化企業資深人士稱,白貓的衰落,與體制和經營者息息相關:「做日化產業,除了眼光外,還要腳踏實地地去做市場、做終端,而不僅僅是開個會立個目標就行 了。」在他看來,作為國企的白貓集團,領導人由國資下派,卻並不懂經營問題。他同時透露,在此之前,白貓在全國擁有多個銷售處,但存在內部人「吃裡扒外」 情況。

白貓集團旗下白貓有限,也與上市公司一起陷入經營困境,年虧損達數千萬元。2005年底,李嘉誠旗下的和黃收購了白貓有限的控股權,與白貓集團共同組建了和黃白貓。

與浙報傳媒的此次重組,伴隨企業名稱的更改,「白貓」二字將僅僅成為A股市場的一個回憶。

自救戰還是爭奪戰?

「如果他們願意賣(中華),我們不會拒絕。」聯合利華表示

退出A股市場的白貓日化資產,下一步將何去何從?畢竟,白貓手握「中化」、「美加淨」等諸多老品牌。

下 一步,白貓集團可能將從浙報傳媒手裡回購這部分日化資產。不過,老東家對於這塊資產也有心無力。2010年白貓股份淨利潤為248.44萬元,但其在 2010年年報中坦言,「公司盈利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12月公司獲得上海市徐匯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給予的扶持資金1800萬元。」

在白貓重組的幾年裡,外資收購傳聞不斷。傳聞主角有兩家,一是李嘉誠旗下的和黃,一是聯合利華。

2005年底收購白貓有限後,2008年4月,和記黃埔和白貓集團再向和黃白貓增資10億元。其中,和記黃埔出資8億元人民幣,白貓集團將「白貓」品牌作價2億元,轉入和黃白貓。

9月22日,和黃白貓副總經理虞忠勤,對於是否會繼續收購白貓股份的資產,表示不予置評。

自2006年收購以來,直至2009年,和黃白貓才首次扭虧為盈。前述日化企業人士則透露,因為市場不順,目前和黃白貓已經轉向做商銷市場。「主要還是和黃不太懂做日化。」

相 比而言,聯合利華欲收購白貓手中「中華」品牌的意圖非常明顯。此前,聯合利華取得了「中華牙膏」品牌經營權,打造中華牙膏17年,近年單是廣告費每年就投 入約億元。而「中華」商標使用費卻是水漲船高。2009年是2829萬元,2008年為2607萬元。這也成了白貓股份十幾年來重要的收入來源。2010 年,聯合利華的「中華」商標使用費為2064萬元,佔其銷售額的2.5%,「中華」牙膏年銷售額已超過8億元人民幣。

「如果他們願意賣(中華),我們不會拒絕。」9月22日,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對記者表示。

曾錫文同時表示,當初租用「中華」時,高露潔、佳潔士等外資品牌尚未進入中國,但這麼多年下來,「中華」牙膏市場佔有率逐步增加。而其他的國內品牌,則一直處於下滑的趨勢。

但前述日化企業人士認為,目前白貓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中華」品牌,但「誰敢賣民族品牌?」「要他們肯賣才行。」曾錫文也說。

而 除了「中華」,「美加淨」品牌歸屬四個企業,和黃白貓和白貓股份分別生產洗衣粉類和牙膏類產品、上海制皂有限公司生產香皂類產品,上海家化負責美加淨化妝 品的生產。重金打造「美加淨」品牌的上海家化一直有統一這個品牌的想法。日化業消息人士稱,在白貓股份重組完成後,家化應會有所動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1

「家電下鄉」將落幕 家電業「晴轉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31/yNNDE5XzM3NTgyNA.html

雖然尚處深秋,但已感到初冬的氣息。

從已公佈的家電業上市公司三季報看,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國內通貨膨脹以及人民幣升值、歐債危機等一系列因素的陰影下,中國家電業這列在過去兩年高速行駛的列車已開入慢車道。

今 年前三季度,深康佳虧損1.64億元;ST科龍的淨利潤為3.28億元,同比下跌29.94%;美菱電器的淨利潤為1.3億元,同比下跌56%;小天鵝A 的淨利潤為4.22億元,同比上升9.5%,比上半年12.7%的增速回落約3個百分點;美的電器前三季的淨利同比增長近10%,增速比上半年也有所放 緩。

這與市場大環境直接相關。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受節能惠民政策6月結束及今年夏季高溫天氣不多等因素影響,今年第 三季度,國內空調銷量同比下降了14.8%,而上半年的增速為11.6%,這令國內空調銷量1~9月的增幅放緩至2.7%。洗衣機和冰箱的銷量增速也在回 落。今年1~9月份,國內洗衣機和冰箱的銷量分別同比增長7.5%和3.2%。

而繼「節能惠民」政策上半年結束之後,「家電下鄉」政策今年11月也將在山東、四川、河南、青島四個率先實施的地方「落幕」,使業內對家電行業2012年的預期趨於悲觀。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家電行業2012年將「晴轉陰」,空調業內還有相當的渠道庫存,而在作為晴雨表的「國慶」黃金週,今年空調、冰箱、洗衣機的銷售未如理想。「過去幾年,冰箱、空調行業有30%~40%的增長,現在我們要習慣低增長,甚至負增長。」上述人士說。

在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政府相關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雙重壓力下,家電業如何「御冬」呢?多位家電人士認為,只有通過降低成本、調整產品結構、優化渠道等方法來提升邊際盈利水平,企業之舟才能浮起,從而避開水面下那些看不見的暗礁。

打 通上游產業鏈是降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近日美菱電器董事長趙勇請辭,業內揣測,可能由長虹集團副董事長、華意壓縮董事長劉體斌,或者長虹家電集團的董事長 李進接任。無論他們兩人中誰接任,都將會加強美菱電器與華意壓縮之間的上下游合作。華意壓縮生產的冰箱壓縮機,正是美菱冰箱的關鍵部件。事實上,美的已擁 有從壓縮機、電機到整機的完整空調、冰箱產業鏈。另一空調巨頭格力也正在上游壓縮機領域迎頭趕上。而TCL今年斥巨資在深圳上馬國內首條8.5代液晶面板 生產線,成為國內首家擁有液晶電視全製程的彩電企業。

其次是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今年下半年,美的製冷集團的經營戰略已經從原來的「上規模、調結構、保盈利」變為「調結構、保盈利」。

第 三是渠道變革,縮減銷售的中間環節。本週,三菱重工與蘇寧電器成立合資銷售公司,其在國內銷售的家用空調一半以上通過蘇寧電器的連鎖店銷售。而格力今年亦 加強了對渠道的直控力度,不少地方的合資銷售公司變為全資子公司,進一步實現渠道扁平化,使流通環節中更多資源向終端傾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9

紡織服裝業:黃金十年落幕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725340604/

張俞新近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類的公司,這位已經在廣州做了17年服裝業的「老人」正打算成為另一個領域的「新人」。

他坦言,此刻,是他最徬徨的時期。

1994年,張俞從香港來廣州從事紡織服裝加工生意。

2001年,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張俞在廣州也擁有了自己的服裝工廠。之後幾年,忙碌著賺錢,一切那麼美好。

直到2009年。受2008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速開始下滑,加之珠三角長三角出現的「用工荒」,張俞和他的同行們備受煎熬,他們勉力維繫,還將工廠遷至內地,但日子還是越來越難。「這個行業我真的不看好了,周圍的做紡織掙到些錢的朋友也都是這樣。如果說2008年大家還想扛過去,現在大多數人沒有信心了。」張俞說。

在中國加入WTO的第十個年頭,貿易相對自由化的紡織服裝業迎來最大考驗。

崢嶸歲月

張俞來自香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紡織服裝行業在香港猶如今日在中國大陸。

18歲那年,張俞開始在香港的一家服裝公司打工。「那時我只是一名小跟班。」或許有著做生意的天賦,在那裡僅僅呆了四年張俞便跳出來自己做。「工作的時候積累了很多資源,年輕膽子也大,就跳出來貼個牌子自己做了。生意時好時壞,倒是有了一些原始積累,然後就開始炒股,想賺快錢。」

那兩年香港的產業一樣不好,因為股市瘋狂了一段時間,情景和現在的大陸有些相像,沒人願意做實業

這樣過到30歲,遇上了波斯灣危機,幾年的積累一賠而光。「股市下來之後,更沒人去做產業了,那時候很多的紡織服裝廠開始轉移。」張俞說,「我也是那時候被逼出來的。」(結合上一句:因為股市瘋狂了一段時間,情景和現在的大陸有些相像,沒人願意做實業/股市下來之後,更沒人去做產業了,那時候很多的紡織服裝廠開始轉移/那麼結論是否是大陸要大規模轉移?轉移到內地轉移到越南?)

1994年,張俞來到了廣州。他沒有馬上買地建廠,只是租了廠房,招了些工人,加工生產。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非國有資本最先進入的就是紡織服裝行業。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輕紡織業在東部沿海一帶髮展起來。「第一是因為進入的門檻較低、投入也較少第二人民的生活有這方面的需求第三,當時國有工業之中,最困難的就是紡織。」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主任孫淮濱說。「那個年代,政策完全是在幫助企業,工人也比較聽話。」張俞回憶著最初的那段時光。

那時候的生意真是好做,「同行業的人都很年輕,我30歲已經算老的了(結論是好的行業都是年輕人主導的行業。朝陽行業。」張俞說,「當時我主要就加工香港的單子。同行做出口的,英美這些國家還有配額。當時配額最多的省份就是廣州,我知道買賣配額的很多。」

回想起來,張俞覺得自己當時錯過了一個好時機,「1993、1994年很多人開始做內銷,創個牌子自己做,內銷非常火爆。可能當時經濟剛剛開始起步,百姓對衣食變得有要求,做得好的工廠一天能出貨1萬到2萬件。一件衣服賺10塊錢,你想想是多少。」「當時租的是國企的廠房,租金非常便宜。當時我有四條生產線,一年也就2萬~3萬,相當於沒有費用。」

2000年,紡織行業非國有經濟佔到了90%以上,成為這個行業的主體。

WTO來了

張俞真正下決心在廣州買地建廠就是在2000年。

我們聽到消息,2001年中國可能加入WTO,再加上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所以當時就有個判斷,這段時間,中國經濟應該是保持穩定的。」張俞現在回想,自己當時的判斷很準,「當然我沒預測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他開玩笑似的說。

1994 年烏拉圭回合關稅與貿易談判之前,在國際工業品多邊貿易中,紡織品一直游離於WTO體系之外,接受與WTO原則相悖的MFA機制的調節。MFA是一項限制 發達國家進口或者發展中國家自動限制出口的歧視性協議,中國於1984年1月18日正式加入。「那些年中國的紡織行業一直受到這個機制的壓制。」孫淮濱 說。

1994年紡織服裝終於回歸到WTO的框架下,達成了紡織品服裝協定(ATC),規定:從1995年開始的十年間,分為四個階段在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取消紡織品及服裝的配額限制,實現自由貿易。2005年1月1日為最後階段,所有配額限制全部取消

孫淮濱說:「這裡面隱含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必須要成為WTO的成員,才能真正融入到紡織服裝貿易的自由化。」「2000年,我做了兩件事。」張俞至今記憶猶新,「第一是決定買地建廠;第二是買了一些鋪面開始做內銷。」

他說:「因為當時大家都知道,加入WTO之後,我們是要做外國人生意的。原來租的廠房又小、又破,人家來看你廠房規模和環境的時候肯定是通不過的。這些事情,香港經歷過,所以就做了這個決定。」

回想起剛入世那段日子,張俞說:「那陣子,中國的很多地區曾經掀起建廠熱。那時候10萬元人民幣就能開一個小廠。一段時間內,曾經導致我們的工人很不穩定。」(行業人才流動大說明行業高速發展)

不過那只是個小插曲,並沒對大家造成什麼阻礙。

2002年中國入世元年的「成績單」見證了大家的這種瘋狂。「記得那年紡織出口突破了600億元大關,創下出口歷史新高。」孫淮濱回憶。

最好的光景

一路走過來,張俞感覺最好的光景還是2005年到2007年。他說:「開始租房的時候我只有4條生產線,2003年擴大到12條,好的那三年,我們不僅12條生產線全上,而且還會外發好多單子。」

2005年,對紡織服裝行業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大家感受不盡相同,但是身在其中的人都記憶頗深。

按照ATC的規定,全球紡織服裝的配額時代應該宣告結束。中國紡織行業在「後配額時代」元年保持加速增長勢頭。這引起了歐盟業界的恐慌,強烈要求對中國部分紡織品進行設限。

2005年2月23日歐盟表示,可能會對中國紡織品出口採取「特殊保障機制」。之後,一系列針對中國紡織品的「特保調查」相繼展開,中歐之間的貿易爭端層層升級。「當時這個問題被上升到政治高度。」孫淮濱說,「最後我們和美國、歐盟不得不再次談判,對一部分產品重新設置配額,美歐各有三年。」

不過這個事件也讓中國人認識到,加入WTO使中國獲得了一個巨大的貿易增長空間,但是所謂的「貿易自由化」也不可能是「完全的自由化」。

2007年上演了另一段「插曲」根源來自國內。

新 《勞動法》出台使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發展起來的傳統紡織服裝業受到莫大的挑戰,「一天之內,相同的內容我說了九遍,從早晨一直到晚上,給工人講新《勞動 法》。」張俞說,「那段時間,我只是讓工人明白,新《勞動法》是什麼,他們有什麼權利。工人出來做工還是想賺錢,那段時間甚至沒有什麼人離開。」

很快,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而來。雖然張俞一直強調是自己的運氣比較好,但是這可能與他很早就停掉了大部分出口生意有關。張俞回憶,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還在7點多的時候他就很少接外單了。「因為我們預測匯率會一直升下去,那肯定是大家都沒的玩了。」張俞很早就將精力轉移到了接內銷品牌的單子上。「2008年,危機來了,內銷火了,我正好趕上。」他說:「危機那年雖然很慘,但是大家抱的還是能扛則扛的心態。」

轉行

2009年年中,「用工荒」出現在珠三角、長三角。張俞又先人一步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追著工人跑向內地開工廠。

他說:「我選擇了江西黃石,離廣東。大概50~60人的廠子,用我以前的一個組長在那邊負責管理,他的老家正好在那邊。」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是失敗的,半年就關閉了廠子。「我發現他們用我的工廠接私活兒,幹完才做我的貨。而在當地開廠,只能用當地人來做管理,這種事情發生很難避免。」

2010年他也曾跑到內地的一些省份準備帶著項目投資,最後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在這個行業裡面堅守了30多年的張俞突然萌生了「離開」的念頭。「離開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我真的不看好了,周圍的做紡織掙到些錢的朋友也都是這樣,如果說2008年大家還想扛過去,現在大多數人則是不看好了。」

這一年,學者們開始猜測中國的「劉易斯拐點」開始出現,即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過渡。這個「點」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在今後十年的最大拐點,它將重新定義中國的增長模式。

隨著這種變化,內需成為下一個熱點,創品牌做內銷也成了不少人的選擇。但是張俞堅持認為,創品牌最好的契機是上世紀90年代初,現在已經晚了。「渠道已經被最先做的人佔領了。」他說。

張俞的工廠現在有150人左右,他最近拒絕了兩組想跳槽過來的工人。「沒那麼多單了,要那麼多人幹什麼。」他說。

現在,真的是到了大家都思考「怎麼做」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16

百年柯達落幕


2012-01-26  NM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關於柯達菲林 的回憶。想當年,每一格菲林都是錢,我們每按一下快門,都是謹慎的;我們會擔心回捲時捲爛菲林、曝光失準;心存僥倖的,還會希望三十六格菲林能「偷雞」拍 出三十八張;我們會拿着底片,在燈光前研究把哪張曬出,然後去買一本最漂亮的相簿,把相片好好保存。不過,自從數碼技術的出現,菲林及這些回憶已變成歷史 名詞。有一百三十二年歷史,記下不少人類歷史時刻的柯達公司,於上週四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令。柯達在美國上市,十多年間股價暴跌九成九!停牌前市值只得十一 億港元,比不少在香港上市的細價股更少。以後要尋找柯達菲林,恐怕要在家中一角發黃的相簿,又或博物館才能找到。

屹立在佐敦北河街二樓近半個世紀的善美影室,專替客人影證件、家庭及婚紗照;整間影樓的生意,就依賴一部「哈蘇120片幅」舊式相機。六十多歲的老闆林國 盛,至今依然堅持不走數碼化,用的菲林是柯達,相紙也是柯達,要在黑房曬相,及用人手以鉛筆一筆一筆地替客人執淺眼袋、魚尾紋。這類仍用柯達菲林的照相館 在香港已絕無僅有,在這裡,影半打證件相要一百五十元,比市面上只數十元的數碼相貴近一倍,林國盛說:「菲林成本又貴,影完相,仲要曬相、執相,好多功 夫。但啲客人,尤其影婚紗相嘅,話數碼相機影到佢哋似隻鬼喎,貪柯達菲林嘅微粒夠幼細,影出來有層次。以顏色嚟講,柯達菲林夠柔和,一定靚過晒數碼相 呀。」林國盛拿起太太十八歲時拍攝、仍未發黃褪色的一張證件相說:「你話呢張相幾多年前?質素仲保持得好好o架!」知道柯達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林國盛無 奈地說:「以前我都唔承認用菲林影相係夕陽行業,不過連柯達都話要破產保護,我哋又由邊個嚟保護呢?」他說近十多年,生意已大不如前,「最難過係要日日等 客。熟客可以十年先上嚟一次,因為回鄉證、特區護照十年先換一次嘛!以前一間鋪可以養活十個八個員工,而家我一個人一腳踢,收入夠請兩個兼職咋!」

難忘Kodachrome

柯達不只是香港人,還是全球人類的集體回憶。柯達那經典的紅加黃色招牌、聲稱可保存一百年的金相紙,以至捲菲林入相機時的蝦碌過程,都是大家八、九十年代 的印記,而對攝影發燒友來說,感受更深。在尖沙咀香檳大廈開設陳烘相機逾四十年的老闆陳烘,認為柯達菲林過去數十年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一直達八至九成,競 爭對手富士遠遠追不上,但問題是菲林市場已大不如前,現時來買菲林的客人比十數年前大跌七成。剛來買相機的熟客劉先生亦搭嘴說:「我哋做製片嘅,當年個個 拍電影、拍電視,都係用柯達膠片,當時富士價錢起碼平兩成搶客,但專業嘅攝影師都一定唔買。八、九十年代後,拍片已轉晒用錄影帶,而家更係數碼嘅天下,我 記得最後一套用菲林拍嘅片,係麗的嘅電視劇《天蠶變》(編按:該劇於一九七九年拍攝)。」說起柯達菲林,在鋪內的發燒友一人一句:「五、六十年代,月薪先 得幾十蚊,但柯達出嘅Kodachrome,感光度二十五度,成三十蚊一筒個個都爭住買。但香港無得沖,個技術要日本、美國同澳洲先有,我哋要等柯達嘅 dealer過嚟收,幫我哋運去日本沖,沖相最少要等兩個禮拜o架!」當時Kodachrome紅極一時,連歌手Paul Simon在七十年代也有一首hit歌叫《Kodachrome》。另一名柯達粉絲,年屆七旬的玩具公司副主席楊子江回憶道:「唉,我好鍾意柯達!屋企有 成二、三十部柯達相機。聽到呢個消息好可惜,當年係柯達率先推出數碼相機技術,不過研發成本好貴,所以賣成十幾萬一部。不過佢哋固步自封,以為菲林業做得 好好,於是將個版權賣咗俾Nikon,人哋日本仔將個技術發揚光大,打番佢哋轉頭囉!」

柯達菲林或成絕響

一眾柯達粉絲,現時最關心莫過於日後能否買到柯達出產的菲林。柯達在香港設有分公司,其董事Andy Fu上週五在北角的辦公室接見記者說:「呢個真係好難答!而家公司仲重組緊,將來會點,一切都喺研究中。」他亦急忙澄清指:「其實而家總公司只係申請緊 Chapter11(破產保護令),並唔係Chapter7(清盤令),公司會用一年至一年半嘅時間重組業務同架構。呢個破產保護令只係發生喺美國,對香 港以至東南亞市場暫時無影響,香港區貨源嘅供應同市場推廣,好大部分已經喺國內提供。我哋已經發咗聲明俾所有客人、供應商、合作伙伴解釋,而所有員工嘅人 工都會照出,公司短期之內亦都無裁員嘅決定。」現時柯達在香港有五十多間沖印店,主要做即時打印、製作精品如年曆、瓷杯等,菲林沖印已少之又少。近年雖然 柯達積極轉型做印刷,望能殺出一條生路。但其股價由九七年曾經最高攀上九十四美元,每況愈下到現時只有五十五美仙,股價暴瀉九成九!作為菲林的龍頭巨企, 其市值竟然只有十一億港元(下同),相較在日本上市的同類競爭對手富士膠片(Fujifilm)的九百七十億港元市值,可謂差天共地。再比較柯達及富士的 賺錢能力,柯達公布去年第三季虧損十七億元,而富士去年半年賺十四億多元。同樣是菲林巨企,明顯柯達的轉型方向走錯了路。

美國敗於日本文化

代理富士菲林及經營快圖美沖印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港照相(1123)主席孫大倫,表示會積極研究柯達的問題,解構「柯達之死」:「我可以講,柯達呢十幾年係 急功近利,財大氣粗,並迷失方向,做嘢無長遠計劃。尤其係九十年代,明明佢哋發明咗化學技術,開過化學公司,我覺得好有潛質發展喎,但轉個頭又賣咗出去; 之後走去收購完全同業務無關嘅藥品公司。」孫大倫認為柯達短視,與美國的管理模式有莫大關係,「佢哋員工做得好,就即時有獎勵,所以咪做好多即食嘅嘢,只 掛住做branding唔做技術研發。研究到少少嘢就賣版權賺錢,又或買人哋啲嘢返嚟,套自己個名上去。」他指同樣面對菲林式微,富士已開始轉型,以自行 研發、用來製作菲林的抗氧化技術,發明護膚品及化妝品等,大受市場歡迎。孫大倫語帶雙關叫記者向讀者說:「我哋係一定會繼續做好菲林!就算做護膚品,我哋 個名都叫Fujifilm,而柯達好多年前,已經唔叫自己做Kodak Film,只係叫Kodak,失去咗核心文化。」

數碼化行先死先

事實上柯達這家百年老店,過去多次轉型都搶佔頭啖湯,卻後勁不繼,結果被廿一世紀的數碼攝影及社交網站洪流淹死。提起攝影數碼化,後生一輩絕對會以為 Sony、Canon,甚至Apple是攝影數碼化的先驅,但原來全球首部數碼相機竟出自柯達。七五年發明全球第一部數碼相機後,柯達九一年積極與 Nikon合作將單鏡反光相機數碼化,並不停推出自家品牌數碼相機,○五年更搶到美國數碼相機市場四成的佔有率。可惜柯達推出的產品攝影質素普通,外形又 敵不過其他「日本仔」品牌如Canon、Nikon,而且對手將廠房設於東南亞,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及售價,結果柯達的數碼相機在五年後,佔有率跌至只有百 分之七。同時間,最賺錢的菲林銷量又大幅下滑,單是○五年已暴跌近兩成。而社交網站的急速上位,亦改變了用家分享相片的習慣。數碼相機普及後,可以直接將 影像檔案電郵給朋友,省卻沖印的麻煩,大大減少了對菲林的需求。柯達一早已察覺到這個轉變,二千年曾投入大量資源做民調,得出結論是女士討厭將數碼影像檔 案抄入電腦分享,研究方針因而轉向「輕易分享」上,並曾跟微軟、IBM合作,研究影像編輯軟件及交換相片網站,旗下數碼相機更以EasyShare命名, 處處以「簡單分享」為先。但不知是否受生產菲林出身所累,柯達只着眼分享「實物」,並集中研究相片打印機,例如二○○三年推出機身備有數碼相機插座的 EasyShare Printer Dock 6000,讓用家可以在家中印相,不需外出曬相。不過自從○四年社交網站facebook及Flickr抬頭,再加上iPhone等智能電話的即影即 share apps興起,令用家可以輕易放相與親友分享,提前將打印相片習慣送上死刑台。

百年輝煌

1880年以前影相是一件大陣仗的事,不單只攝影器材龐大,使用的濕版(wet plate)菲林,其實是一塊玻璃片或鋅片,表面塗上一層混合了感光化學物料的火棉膠(Collodion),製作過程複雜,而且一影完要即時顯影,所以 非一般人識用。直至柯達創辦人George Eastman成功改良以乳劑層取代火棉膠作感光的乾版(dry plate)菲林,由於製作完成後不用即時影相,影完亦毋須即時顯影,再一併研發出便攜相機,先令攝影活動普及起來,開創超越百年的柯達王朝。1879年 George Eastman成功研發乾版菲林及量產方法,同年取得專利。1880年George於美國紐約Rochester租廠,創立The Eastman Dry Plate Company,生產乾版菲林。1884年改名為Eastman Dry Plate and Film Company。1885年推出可拍攝24張相的捲式菲林,感光度比一般菲林高,同年更推出使用至今的透明菲林American Film。

1888年發明出內置100張菲林的木盒形相機Kodak Camera,廣告以「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為宣傳口號,影完相可直接交回公司沖印,售25美元。

1896年研發菲林,並用在當時興起的電影工業。1892年第三度改名,新名字為Eastman Kodak Company,並沿用至今。

1900年1美元一部的Brownie相機面世

1930年被列入美國杜瓊斯工業指數成分股之一,直至2004年被剔出。

1962年美國發射載人火箭進行環繞地球飛行任務,用於記錄首位太空人John Glenn活動的底片,正是出自Kodak。

1963年推出輕便易用的INSTAMATIC相機及110菲林,大受歡迎,截至1970年已生產五千萬部。

1966年為美國探月計劃提供雙鏡頭相機、菲林、處理器和讀取設備。

1975年柯達電子工程師Steven Sasson設計出全球首部數碼相機,重3.6kg,只可拍黑白影像,只得一萬像素。

1991年與日本Nikon合作推出DCS數碼相機系統,改裝Nikon F3相機機身,並加入自家開發的130萬像素CCD感光元件,當時售價為三萬美元。

1995年開發出新一代菲林格式:APS,雖然感光面積較舊式菲林細,但只要放入相機即可自動上片、中途回捲菲林留待下次使用等優點。獲多間相機品牌支 持,包括Canon、 Nikon、Pentax等,被視為菲林機救星。不過,敵不過數碼相機衝擊,柯達04年已停產APS相機,菲林則繼續生產。2004年宣布停產黑白菲林

2006年研發出全球首部雙鏡頭DC相機Easyshare V570。反應好,再乘勝追擊全球最細、10倍光學變焦相機Easyshare V610,可惜廣角不足、電力又只能拍攝148張、雙鏡頭互換時出現短時間停頓等問題,失敗收場。

2009年宣布停產Kodachrome幻燈片,最後一卷幻燈片交給曾以Kodak菲林攝下《National Geographic》封面「Afghan Girl」的名攝影師Steve McCurry使用。翌年,最後一間提供沖曬Kodachrome服務的店鋪Dwayne's Photo(美國肯薩斯),亦不再提供服務。

2012年入禀申請破產保護令

賣專利求生

柯達香港區董事Andy亦承認,柯達的菲林業務的確每況愈下,不過他指近年轉型的印刷業務,並沒有失敗,會堅持走下去。他指柯達已有鴻圖大計:「做數碼印 刷係我哋嘅大方向,每年都有雙位數字增長。我哋已經報咗名參加全世界最大、四年一次嘅印展『Durpa』。貴集團嘅印刷公司早前都向我哋買咗兩部印報紙嘅 印刷機,呢方面我哋愈來愈strong。」這個轉型方針成功與否,有待驗證,但無可否認柯達這百年巨企,已日漸褪色。創立於一八八○年的柯達,於七、八十 年代叱咤菲林界,員工人數一度達十四萬人,不過現已裁減至只有一萬九千人。柯達在香港還有北角柯達大廈全幢,但○○年以一點四億元轉售。○三年全球關閉了 十三間廠房。近年柯達持續虧損,三年前更停止生產最經典的產品Kodachrome,並不斷出售手頭的專利權來維持收入。現時柯達最新的總負債逾五百億 元,即使於去年三月以五億多元,出售其影像感測器(CMOS)專利予美國「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但未能止血,此後柯達一直想將其逾千個專利出售以爭取營運資金,但這些昂貴的專利一直乏人問津。直至上週四柯達終申請破產保護,現時柯達獲花 旗集團提供九億五千萬美元信貸支持,預計一三年完成重組。主席兼行政總裁佩雷斯表示,要將柯達公司轉型成組織輕盈、世界級的數碼影像及科技材料公司,意味 這間巨企最終走向小眾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1

賽維LDK深陷「債務門」 「光速神話」落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3/xNNDE3XzQyNzUxNQ.html

經歷了2010年的火爆行情,光伏產業在2011年急轉直下,在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國內產能過剩等內憂外患中,整個產業集體步入寒冬期。

在此背景下,江西賽維——這家當年號稱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生產商,發展一度堪稱「光速」,如今卻債台高築,深陷「供應商堵廠門」、「公司大裁員」等各種風波中。

根據該公司四季報,2011年四季度賽維負債總額高達60億美元,負債率達到87.7%。

是什麼讓賽維如此脆弱?是這個產業的寒潮來勢太猛,還是賽維自身的「光速」戰略使然?記者近日深入賽維在蘇州等地廠區調查,以探究其背後的原因。

這座廠佔地約37000平方米,較之5個足球場尚大了幾分,但從圍著的鐵柵欄望進去卻看不到幾個人影,唯有一隻隻裝貨的大木箱在廠區空地上孑然堆放,每個箱子上都印著三個大寫的英文字母——LDK。

LDK 是賽維公司的股票代碼,據傳來自公司董事長彭小峰名片上的一行字——「LightDKPeng」,意為「超越光速」。當年,這家號稱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 硅片生產商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實現從無到有、繼而赴美上市的「奇蹟」,還創下中國企業在美國紐交所IPO的規模之最,發展速度的確堪比「光速」。

不過,眼前這座賽維設在蘇州的組件廠卻很難和「光速」聯繫到一起,整個廠區死氣沉沉,甚至連一般工廠中常見的往來穿梭的卸貨車、叉車也蹤跡全無。而更奇的是,位於蘇旺路的廠區正門口還橫向停放著兩輛首尾相連的大卡車,正好將廠門整個擋住,僅留下一小段空隙供人員出入。

沿 著廠區繞行,拐入與蘇旺路相交的北官渡路,走不多遠就來到工廠的邊門。只見這裡的景象竟和正門處一模一樣:也是橫向停放著兩輛大卡車,卡車外還堆放著幾摞 卸貨用的木板與貨架,同樣將大門堵得嚴嚴實實。在卡車後方的大門柱上掛著一塊銘牌,上面是「廠區貨物進出通道」幾個大字。

顯然,任何車輛都已無法從這座組件廠的正門與貨物進出通道正常出入。

賽維到底出了什麼事?

堵門索債

晌午時分,工廠終於現出一些人氣。林云(化名)和兩個同事從廠區正門的狹小通道中走出,來到馬路對面橫七豎八停放著的幾輛小轎車中間,打開其中一輛的車門,從車內拿出罐可樂猛喝了一大口。

「這幾輛車是供應商派來的,都堵了幾個月了,原料進不來,貨也出不去。」在與記者攀談時,林云透露了這幾輛堵門卡車的來歷。

據他稱,由於廠門被堵,他自己的車也只能停在馬路邊。記者注意到,就在賽維廠正門的蘇旺路上,類似這樣被迫停在廠區外面的車子還有不少。

至於堵門的原因,林云稱是欠供應商錢的關係。「現在我們廠也處在半停產狀態,很多工人都不來上班了。」林云的一位同事插口道。

林云則表示,相信問題總會解決的,現在廠裡是先生產,等以後堵門問題解決了再出貨。

告別林云,記者又遇到另一位40多歲、主管模樣的賽維老員工。他告訴本報記者,到目前還未聽說有哪家供應商已拿回全部的欠款,但問題一直在積極解決,「現在行業不好,產品銷不出去,每家光伏企業資金都很緊張,哪來的錢呢?」

他透露,賽維欠款最多的一家供應商,所欠資金高達數千萬元。

而按照另一位供應商的說法,拖欠最多的供應商所欠款項可能上億,如欠某鋼線供應商的錢就達到兩個億。

本報記者隨後從多個渠道找到了幾位賽維的供應商,分別來自清洗制絨、廣告印刷、備品備件、辦公用品甚至水處理等行業。一位從事進口備件生意的供應商業務員王小姐告訴記者,賽維一共欠了他們近40萬元,今年年前要了10萬回來,但餘下近30萬卻說要等有錢了再還。

據她透露,她所在公司和賽維的合作原先一直正常,基本每筆業務都是兩個月付一次款,「但沒想到去年7月份最後幾筆貨票過去不久就出事了。」

「昨天老闆已經請了律師。我們做業務的壓力也很大,老闆催得緊,一分錢也要要回來。」她說。她同時向記者介紹了要債的竅門,「現在問賽維要錢的話,找一般部長都沒用了,只有直接找廠長。廠長同意的話財務那邊才會批。」

「其實他們家業務還是不錯的,做的東西很多,可惜就是沒錢。」王小姐頹然道。

另一家供應商則宣稱,賽維欠了他們1000餘萬元,「之前堵門還能要回來點,但現在堵門也沒用了。」

「前陣子光伏市場不景氣,本身訂單也不多,就算堵門了也不會帶來太大影響。」上述40餘歲的賽維老員工對記者說。

不過,也有少數供應商的確拿到了據稱與欠款等價的貨物,只是真實的價值卻難以估量。

「我們的貨款雖然要過來了,但收的是硅片,到現在還存在倉庫裡,一片也賣不出去。」一位從事多晶硅料研發和生產的供應商負責人說。

裁員風波

隨著欠款的增多,一些供應商已開始被賽維所拖累。

「按照我們年報的披露,賽維去年欠公司的款項約6000萬元,是所有欠款單位中最多的一家。今年一季度,我們還在向他們供貨,但如果欠款長期不還的話,

但如果欠款長期還不了的話,我們也要考慮自己的資金周轉。」恆星科技董秘辦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作 為河南一家生產多晶硅切割用超精細鋼絲的上市公司,恆星科技去年5月曾宣佈與賽維簽訂《採購合同》,將向後者供應超精細鋼絲5200噸,約佔到公司去年產 能的1/3。正是由於有了這筆訂單,分析師看高其2011年每股收益至0.64元,但最終公佈的年報顯示其去年每股收益僅為0.13元,和預期相去甚遠。

就在多家供應商仍在苦苦等候欠款的同時,賽維開始大裁員的消息卻在坊間不脛而走。這也再度引起供應商們的恐慌。

起初,裁員的消息來自一位賽維員工在網上的發帖。該員工稱,「剛剛主管給我們開完會,說是在公司沒滿3年的員工將全部裁掉,滿3年的可以去留自定……做滿3年,補3個月工資,是要滿一個月後發一個月,分3個月才補清。大家都要走人了。」

對此,林云向記者表示,位於江西的公司總部的確已開始裁員,硅片廠裁了不少人。但他所在的蘇州組件廠還沒有得到裁員的消息。

而賽維官方對裁員的解釋則是「重要人事調整」,稱主要為了優化生產結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據稱,調整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硅片事業部,所有副主管和助工以下級別的員工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被調往南昌組件廠接受培訓上崗,二是在原廠內面臨末位淘汰。

「其實都不用裁員。產能開不滿,加班就少;加班少了工資就少,工人自己就走了。」上述蘇州組件廠賽維老員工告訴本報記者,前年市場好的時候,工人一直有機會加班,但去年以來加班明顯少了。

儘管在國內公開場合,賽維從未用「裁員」來表述這次「人事調整」,但在4月30日舉行的2011年四季度業績發佈電話會議上,公司高層還是承認了裁員的事實,並公佈了相關措施和過程。

據該高層介紹,去年第三季度時,公司總人數約2.7744萬人,而去年年底時這個數字已降到了2.4449萬人,裁員3295人。而今年開春至今,公司又裁員5000多人。截至4月份,賽維的員工數為1.9495萬人。相比2011年7月份,員工數已減少了9078人。

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裁員計劃還是遭遇一些意外。按照計劃,今年4月開始的裁員將進行兩輪,4月15日前要全部完成,但第二輪裁員至今尚未進行。

此外,由於補償金未及時發放,一些被裁員工已前往江西新余總部總裁辦交涉。另一些未被裁的員工則發現,他們3月份的工資也沒有按時下發。

記者隨後分別從賽維蘇州廠與賽維合肥廠的多位員工處瞭解到,這兩座廠的工資還在照發,並未出現拖欠。

收購疑雲

無論是拖欠供應商的貨款,還是拖欠員工工資乃至直接裁員,無不折射出一個現實:賽維資金鏈吃緊。

去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賽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2.626億美元,而短期負債達到23.54億美元,接近其現金的10倍。至於公司的負債總額則達到58.51億美元。

而最新公佈的四季報顯示其資金狀況仍未有好轉:截至2011年12月31日,賽維的短期負債雖略有減少,但負債總額卻進一步增加至60億美元,負債率從三季度的80.6%繼續攀升到87.7%。

「一 般公司負債率70%已經很高了,健康一點的話應該是50%-60%,更好的像娃哈哈就沒有負債。但賽維這樣的負債水平顯然已非常危險,因為借來的錢還是要 付利息的。」一位熟悉賽維內情的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一般借債的年息至少6釐(6%),有的行業利潤率很低,都未必有6%,相當於做一年都在為 別人打工。

而賽維的利潤率甚至已跌至負數。去年四季報顯示,賽維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僅為-65.5%,當季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高達5.887億美元。

另據彭博新聞社數據,截至2020年之前賽維LDK需要支付未償貸款本息和總計達100.1億美元。

「哪 家光伏公司沒點債務,每家公司上、下游都有欠款,我們的付款率還是比較高的。就算有個別從去年欠到今年的情況也很正常。拿我們公司來說,也有欠我們兩年的 錢沒有還的。這兩年的三角債的確比較嚴重。」賽維LDK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佟興雪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解釋債務問題。

他表示,賽維公司的上游有幾十萬種產品、幾萬家供應商,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滿意,「我們向下游賣出去的貨也有不給錢的,國內外都有。」

不過,即便負債率水漲船高,賽維仍在全球揮動收購魔杖。

今年1月3日,德國光伏企業SunwaysAG宣佈,與賽維達成協議,後者將以約220萬歐元認購該公司定向增發的579萬股新股,認購完成後,賽維將總計持有該公司約33%股份。

數天後,賽維又宣佈,以約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PI」)70%的股份。

「所 有併購的背後都有故事。」上述光伏業資深人士意味深長地說,「以賽維收購Sunways來看,其實是迫不得已,因後者一直是賽維的合作夥伴,最後倒欠了賽 維很多錢,自己也要瀕臨破產,只能通過被收購來解決。至於SPI則原先是幫賽維在美國賣組件的公司,也欠了賽維很多錢,還不出來就要求被收購。」

據瞭解,Sunways很早就開始了與賽維的合作,最初是在多晶硅設備領域。因賽維在成立初期買不到還原爐,最終還是靠Sunways幫其在德國買到二手的還原爐。而隨著賽維業務的不斷擴張,雙方合作領域也延伸到組件和系統集成。

「賽維很多收購都是這樣,這不能算是真正的商業行為。」該人士說。

法蘭克福EquinetBankAG銀行分析師StefanFreudenreich也表示,Sunways迫於資金壓力,除了將自己賣給賽維已別無選擇。

「賽維可能認為自己抄了一個底,但我認為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收購,要看技術成長性,而不在於價格。」另一位業內龍頭企業高管如此評論。

不過,至少從賬面上看,賽維在收購SPI後有所增值。

硅料之殤

在很多人看來,賽維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局,和當年巨資押注多晶硅項目不無關係。因多晶硅價格持續不振,彭小峰當年斥巨資啟動的多晶硅項目已嚴重受制。也正是由於在硅料製造上投入太大資金,卻無法如期回收,賽維的資金鏈開始繃緊。

「其 實就差一年。」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賽維能夠提早一年實現多晶硅項目投產的話,那將會趕上多晶硅最後的好時光並快速收回投資。但彭小峰可能對多 晶硅項目的難度過於樂觀了,「要知道,硅料和硅片還是有本質不同,前者不是買幾條生產線、挖幾個技術人員就能建起來的」。

一個例子就是全國最早的多晶硅千噸線——新光硅業,其從開建到2007年2月28日投產就經歷了數年,即便投產後產量提升也非常緩慢,整個2007年產量才230噸,一年後也只達到65%的產能。

也正是由於達產時間一再推遲,賽維硅料項目的上市計劃也被迫順延,其造成的後果則是賽維當初與投資方簽署的「對賭」協議可能面臨失敗。

去 年1月,國家開發銀行等幾家主要中資銀行下屬的資產投資公司(下稱「投資方」)與賽維達成出讓後者旗下多晶硅廠部分股權的「對賭」協議。根據協議,投資方 將從賽維LDK硅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總額為2.4億美元的可轉債優先股。協議同時規定,如果2011年度這一投資的內部收益率達不到23%,賽維LDK 必須用現金來補償投資方,但如果賽維LDK的多晶硅廠能夠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資方將放棄這些潛在的補償。

事實上,這已是賽維歷史上第二次參與「對賭」,第一次是為了引進風投、完成上市。當時,成立僅1年的賽維和法國NBP亞洲投資等基金簽訂「對賭」協議,最終賭贏了;但這第二次「對賭」的結果卻殊難逆料。

對此,佟興雪向本報記者確認,國開行、建銀國際、中銀國際佔公司硅料項目的股份大約是18.5%,以股份進來,國開行還在下屬硅料廠擁有董事席位。但他表示,這些都是正常的融資,不願過多解釋,因為「並不是需要大家關注的東西」。

「我們硅料項目的IPO還在進行,沒有什麼大的困難,只是要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點。」佟興雪稱,硅料業務還是有利潤的,去年利潤相當可觀,超出預期。但當前市場價格跌得比較低,因為光伏全產業鏈都在賠錢,價格已失去理性。

在他看來,不能用短期眼光看行業長遠發展,「光伏行業的起伏很正常,更何況這次主要是歐債危機及國內產能結構性過剩引起的恐慌,但這不代表未來。光伏行業變化很快,要做綜合的判斷分析」。

「硅料項目其實對賽維的傷害很大,因為本來準備在香港上市卻到現在還上不了。」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如果當下硅料還是很緊俏,則沒關係,只要做出來就能賣出去;但硅料價格現在打成這樣,你的投資這麼大,固定成本就很高,為什麼還要買你的(硅料)?」

據他透露,為推動硅料項目上市,賽維去年曾想了一個辦法,即先將多晶硅項目的股權分拆,抵給債權人,等上市後再折現。

「此 舉可謂一箭雙鵰:對債權人來說,這裡面還有故事可講;對香港聯交所也能宣稱股權都已賣掉。但最後聯交所還是不同意,因為它在想為什麼股權都是你自己去安 排,而不是拿到市場上去認購。此外,聯交所還擔心上市後的拋盤壓力太大,對股民不好交代。」該人士說。到目前為止,關於賽維硅料項目IPO的最新說法是推 遲到今年年中。而在最近這次業績會上,公司CFO賴坤森透露,去年四季度,賽維多晶硅銷售收入已從3570萬美元下降到2430萬美元,多晶硅業務的毛利 率則由正轉負。他還透露,去年四季度時公司多晶硅的平均成本為每公斤42.3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國際多晶硅最新報價已跌至每公斤21-28美元。而在2008年,多晶硅價格最高時一度接近500美元/公斤。

顯然,危機遠未過去。

記者注意到,就在賽維蘇州組件廠大門的進門處掛著一塊橫幅:「應對危機,我們在行動」。或許,這是賽維又一次自我救贖的開始;也或許,這是一場「光速」瘋狂的終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