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拜師學藝】九十後拜師學廣彩 復刻舊中環

1 : GS(14)@2016-09-17 17:53:35

就讀理工大學環境及室內設計學系二年級的魏德龍(Dixon),自中三暑假開始到粵東磁廠跟譚師傅學師至今。



「在香港,很多事情都以金錢衡量。如果沒有人承傳這傳統工藝,它就會消失。」修讀環境及室內設計學系的九十後魏德龍(Dixon)說這句話時,感覺有點哀傷,同時又帶有一種使命感。就是「不想它這麼快消失」這簡單理由,當時只是中三的他決定跟隨師傅學習廣彩。



廣彩正統名稱是「廣州織金彩瓷」,約有300年歷史,清朝時被列為貢品,亦是外國王室貴族的心頭好,為廣州和香港等出入口城市帶來大量外匯。「粵東磁廠」是香港僅有堅持手繪的廣彩磁廠,全盛時期有約100位師傅在廠內工作,現在只剩下四位,大部份負責上色和其他手繪瓷工作,仍然手繪廣彩的只有譚志雄師傅一位。藝名「林斷山明」的Dixon見到傳媒報道,他認為廣彩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色彩和主題都很吸引他,於是膽粗粗去「粵東磁廠」向譚師傅拜師學藝。「當時我還做好資料搜集,例如內容的主題、少許發展史甚至顏色名稱,以防師傅即場考問我。」不過譚師傅就以一條線來決定教不教他。「車線」是廣彩工藝的術語,即以毛筆圍繞着碟邊畫一圈,首尾成功連接上才算完成。第一次嘗試時失敗,Dixon第二次便做到,譚師傅則說:「他肯做,我就教。他有耐性,我就教他。」原來除了天份,師傅更欣賞他肯坐定定畫廣彩。初來埗到,Dixon只可以在磁廠外的走廊打開摺枱練習,一坐就坐了兩個暑假。「我多數都是站在師傅身後,看他怎樣畫,一站便是數小時。看得多就了解師傅畫了甚麼、將要畫甚麼,眼到、心到,自行練習時就會手到。」他更形容那是一種默契,全因師傅沒有教學課程,曾在畫室學畫畫的他說:「師徒制未必這麼有效率,也有一定難度。這就是師徒制的特別之處,中間不會說很多話,需要自己用心去領會。」兩師徒的默契更在日常相處之中累積出來,Dixon分享:「吃午飯時,其他師傅都會外出吃飯,這時候就可以聊很多。例如他會說廣彩的發展、蓬勃時期如何趕貨,如何把還着火的碟夾到地上、再運上船,他就會說很多。甚至是粵東的發展歷史,以前在大窩坪如何生活和畫瓷器,還是用火水燈等等。」他說起這些也顯得很雀躍。師傅每個小時都會到樓下吸煙,他也會跟着他。「當見到旁邊有植物,他就會教應該如何畫、如何畫得生動才不會像圖案般死板。」譚師傅也跟着說:「傳統廣彩多畫動植物,你看葉是這樣的,不能夠那樣畫,否則就欠缺了生氣。」譚師傅對傳統廣彩很執着,看Dixon畫得不好則要重新再來,不好的不可放進窰裏燒,Dixon頭幾年的作品都沒有機會燒製。除學習傳統的花草、動物,Dixon更加入新元素,例如太平清醮、維多利亞城、戰船、建築物和香港公屋圖則等,「維多利亞城即是現在的中環,那裏以前洋行林立,很多人都淡忘了這段歷史,在瓷器上畫,就好像重新復刻出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城市會更有歷史感。」記者:列淑華攝影:鄧鴻欣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有約300年歷史的廣彩正統名稱是「廣州織金彩瓷」,是外銷瓷器,因而在圖案上也配合外國人的口味,其中以玫瑰花為主題的款式最受歡迎。

傳統廣彩(左)色彩斑斕,Dixon則嘗試以單一顏色創作。

Dixon最新的「貼花」作品,先在紙上手繪圖案,由花紙廠生產,再把圖䅁貼上瓷及燒製。


Dixon認為立新不一定要破舊,他仍然學習傳統廣彩,早前就成完了廣彩茶具復刻版。

作品加入新元素,例如太平清醮、維多利亞城、建築物和香港公屋圖則等本地題材。圖為以太平清醮為主題的作品。

Dixon認為戰船以最先進的軍事裝備示人,但又主張古老文明,是他最喜歡的題材之一。


維多利亞城即是現在的中環,Dixon在瓷器上重新復刻出當時洋行林立的城市樣貌。

三線錦圖案一般為飾邊作用,Dixon卻以它為主題,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廣彩作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7/19772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