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未來銀行業存款競爭策略隨談 影子武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341.html
 
   無論所謂一名中國銀行業的從業者,還是一名愛好銀行股投資的投資者,2012年6月8日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中國銀行業的存款利率開始 有了自主定價的權限,雖然這個權限還非常小,離真正的利率市場化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其意義是深遠的。雖然從去年以來,存款理財化的趨勢事實上已經改變了 銀行存款的成本結構,但那只能算是預演。由於工作關係,我在第一時間參與了銀行業的存款定價情況調研,結合自己的行業工作經驗,談一些對未來銀行業存款競 爭策略的看法。

    利率市場化喊了多年,之前也和業內及投資圈的朋友多次談及此問題,其中最確定的一點是:四大行會在初期達成價格默契,這一點是在今天首先被驗證了,無論這 種默契是如何達成的,從今天一早四大行最先做出利率調整和公告的情況來看,至少是早有準備的。四大行的定價保持一致,就基本上保持了行業格局的基本穩定, 保證了不出現大規模的惡性競爭。當然,以目前的存款浮動範圍,也鬧不出多大動靜,但這至少給出了一種信號:利率即便市場化了,行業的格局依然是穩定的,這 也是管理層希望看到的。

    那麼四大行為什麼不保持基準利率呢?可以發現四大行的價格制定是很有意思的,活期上浮到頂,一年以下定期維持降息前標準(實際上浮不到10%)。四大行的 存款結構中,活期的佔比是比較高的,而這一部分實際上浮非常小,與降息前比實際是下降的,而其他股份制銀行如果根據四大行的定價,實際付出的成本要高得 多。此外四大行的定期存款中大部分是一年期以下的,四大行維持與降息前不變,既避免了老客戶來轉存的麻煩,又讓新客戶感覺不到利率的變化,享受和老客戶一 樣的利率,也給自己減少了業務的壓力,是非常聰明的選擇,而留出的空間離最高限額也僅有不到0.1個百分點,即便其他銀行上浮到頂,也沒有太大威脅。最 後,四大行也做出了存款上浮的姿態,響應了銀行業還利於民的輿論和號召。所以說四大行的定價策略是一舉三得:打擊股份制銀行、節約操作成本、獲得輿論支 持。

    同時,也不出意外的,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業跟進了四大行的存款定價標準,從這兩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和客戶結構來看,這也是目前的最佳策略。上述六家銀行的價格默契也許會存在較長時間,這也就進步一保證了行業結構的穩定性。

    從圍脖流傳的最新消息來看,不少城商行、信用社執行了一浮到頂的存款定價策略,從過去幾年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這些銀行一直有較強的攬儲衝動,原因可能是 多方面的:一是本身規模小、業務單一,綜合競爭力不足,更加依賴價格競爭;二是貸款議價能力較強,同時運營成本較低,可以接受更高的負債成本;三是為了上 市融資,規模擴張的衝動較強,要做大規模,首先要有存款。

    最糾結的還是股份制銀行,規模上來說,不大不小,客戶群體來看,上要和國有銀行競爭,下要和城商行激戰。所以股份制銀行對競爭策略的選擇更為慎重,在一開 始還處於觀望的態勢,通過電話和網點諮詢,大都告知未接到利率執行變化的通知。到了今天下午,才有了最新的消息:招商銀行跟進執行四大行標準,興業銀行上 浮到頂。這兩種策略或許表面了股份制銀行未來道路的分化。

    首先說招商銀行,其存款規模僅次於交行,不算郵儲銀行的話,行業排名第6位,從規模上來說跟進四大行定價無可厚非,同時也是不得不跟進的,否則不說別的, 輿論的負面評價就承受不了。但招行為什麼不上浮到頂?過去我們看招行的年報,發現招行的存款成本是股份制銀行最低的,這一優勢在利率市場化時代是否能夠延 續?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招行和四大行比較類似,活期存款的佔比高;其次,招行的理財業務優勢,招行客戶特別是零售客戶的金融資產中存款的佔比比較低,以金 葵花客戶為例,存款只佔其資產的不到1/4,那麼即便招行的存款利率不是最高的,也不至於馬上失去客戶。

    其次看興業銀行,執行了上浮1.1倍的策略,是有一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興業的存款成本過去也是比較低的。但是仔細考慮也不無道理,因為興業在負債業務 上,對客戶的粘性並不強,而是依靠信貸和結算業務為主要的客戶維護手段,這也是除招行外大多數股份制銀行的現狀。與一些地方的城商行、信用社相比,興業等 股份制銀行在競爭中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在存款定價上不得不跟進。

    截止目前還沒有看到民生銀行的最新消息,拍腦袋猜一下,應該會和興業一樣一浮到頂吧,包括其他大部分股份制銀行也會跟進。

    以上分析是比較粗淺的直觀判斷,也談不上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個人感覺反而是四大行對此次存款利率浮動定價是有所準備的,同時它們之間的默契會在很長一段時 間內成為市場的利率的風向標。而股份制銀行的反應似乎比較倉促,並沒有提醒出我們想像當中應有的靈活策略和更加適應市場化的表現。

    當然,此時定論為時尚早,畢竟這只是第一步,也許這一次的利率調整,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想像一下如果所有銀行都按照四大行標準或者上浮到頂,那麼也 就等同於執行了一次不對稱加息。而事實上各家銀行可以做的文章還很多,比如可以對不同地區、不同客戶、不同額度的存款執行不同的利率,還可以利用存款浮動 的空間設計創新各種結算、理財和信貸產品等。

    此外,各家銀行,特別是股份制銀行可以按照自身的業務特點在不同市場環境下調整存款定價策略,比如招行有負債業務優勢,可以在降息週期降低存款利率,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而如民生有貸款議價優勢,可以在加息週期提高存款利率攬儲,充分享受緊縮週期帶來的高息差。

    短期來看,銀行利差收窄無法避免,雖然我並不認為這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結果。而作為銀行人和銀行股的投資人,利率市場化也的確不是太好的消息,前者導致我 今天加班做調研,後者導致我的銀行股票大跌,呵呵。但是這畢竟是對實體經濟、其他行業和老百姓都有好處的事情,不走出這一步,中國的銀行也許就是永遠大而 不強,所以,必須要為改革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5

買股問題隨談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j42.html
今天一位朋友與我聊起買股問題。

   如何買股是由投資理念決定的,比如,許多崇尚價值投資的朋友採取「好公司(好股票)+好價格」的集中買股策略。這個方法,看似簡單明了,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來,絕非易事朋友們沿著這個投資思路,實施結果卻是八仙過海,五花八門,然都以為自己選買得很好,方法最為「正宗」。由此可見,集中價值投資方法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這也就是它為什麼更像一門藝術的原因。

   集中價值投資之所以知易行難,就在於上面所提到的兩個目標——好股票、好價格 ——難以知曉。你怎麼知道這是個未來的好公司(大牛股)?又怎麼知道買入的是個好價格呢?很難的吧?

   「你股票好像也太多了吧?怎麼就不專門去找一兩隻大牛股來著?」經常聽得許多年輕朋友這麼對我說,「找著了,也好讓我們騎上大牛哩!嘿嘿!」

   說到集中與分散的問題,許多朋友都哪種方法能更賺而爭論,殊不知這是個能力的問題,而非誰會更賺的問題。而我深深知道自己沒有「一鳥在手」的本領。

   由於價值投資從本質上講就是逆向投資,所以在行動之前,最好不妨先想想什麼是不可以做的,這樣反過來也就容易找到行動的指南了。熟悉或瞭解我的朋友基本都知道我買股的大概套路,它們儘管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卻適合我,具體是「三不買」:

   1、不買高價股,也就儘量避開熱門板塊,同時不買熱門股;也不買新股,因為新股都是高價發行的。

   2、不買(超)大藍籌股,因為它們成長性相對較低。

   3、不買剛剛或不久前被惡炒過的股票,因為它們再次成長,時間會較長。

   於是乎,只能遵循大數法則,投資標的適當分散了

   對我而言,平淡無奇是最佳狀態,超常收益可遇不可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13

隨談「合理價格」的問題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dhj.html

    股市猛漲,泡沫何許?爭論激烈,尤其針對創業板。有位剛成立陽光私募的老兄眼看客戶紛紛追逐創業板而不買他發行的信托計劃,狠勁地說,創業板將會跌到讓投資者看天都是綠色的,到那時投資者將要後悔沒有買他的信托計劃。
    但另有一位老牌陽光私募大佬則認為,創業板雖然本周又創歷史新高(突破2200點),但整體估值仍然處於合理範圍。

    一個說泡沫嚴重,很不合理;另一個則說處於合理範圍。仁智之見,截然相反。由於未來股價到底可攀多高當下無法確知,所以究竟誰是誰非,我們只能事後才知。換句我們常聽到的話來說就是,泡沫只有等到它破了才會知道。但由雙方爭論引發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評判股價是否合理?

    眾所周知,股市的作用是優化資源配置,而這必須通過股票的流動與交易來實現。這個博弈過程的核心在於對股票定價,尋求合理價格。這里所說的合理價格是指當前的合理價格,而不是對未來價格下判斷,這是因為任何定價方法都是不能預測未來的,合理定價只是為當前交易提供合理依據。

    那麽什麽是合理價格呢?簡單地講,就是無套利均衡狀態下的價格,即沒有任何套利機會,交易雙方誰也占不到便宜,這時價格就是合理的。

    那麽怎樣才能得出這個合理價格呢?因為價格是由交易形成的,所以這個合理價格須要經過反複博弈方可得知。因此,這就要求股市必須要有合理定價的基礎,其中起碼應該具有必要的做空機制,只有這樣公正公平地對待交易雙方,才能使交易具有合理性,最終才能得到無套利均衡狀態下的合理價格,從而對股票作出合理估值。

    對於主板市場,已經推出了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最近又有了股票期權;現在又據說,證監會批準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將於4月16日正式開始運行。這些做空機制的設立進一步完善了股市制度,而《制度是市場的靈魂》。

    然而,創業板倒好,始終得到特別關照與呵護,依然是個單邊市,其制度及機制安排顯然有欠公正公平吧?只有做多才能賺錢,無意間驅使投機力量營造泡沫,而看空者沒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也沒有參與糾錯的辦法,叫你只能幹瞪眼,氣死你!在這樣的條件下,合理價格怎能體現得出來呢?本人在小文《創業板須要盡快完善制度及機制建設》中說:“在這麽個只有做多才可賺錢的單邊市里,投機怎麽會不泛濫?”“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比如創業板),很容易泡沫泛濫,致使這個市場效率日趨低下。”

    因此,對於如此現狀的創業板,在泡沫破滅之前,關於其目前價格究竟合理與否之爭論,都是妄談,因為沒有合理的制度及機制,合理價格何以能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09

紡織新品開發思路隨談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q75.html

    青年布商朋友J,他非常重視新面料的開發,每年投入很大精力與不少物力。昨天,他來我這討論產品開發方面的問題。我從事紡織面料開發工作30多年了,於是談了一點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

    我一直開玩笑地說,我國的紡織品叫做“仿制品”,因為絕大多數所謂的新產品都是仿制的,而真正具有獨創性的極少。大多數產品開發人員如果沒有實樣在手,便無方向和不知所措,也就無法仿制開發了。那麽這樣的狀態會遇到什麽問題呢?本人曾在小文《用投資的眼光開發產品》(2012-02-20)中說過:“由於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產品周期也就越來越短,新產品從面市到飽和,時間比以往大為縮短。當許多人都認為某個產品很好時,其實這個產品已經到了或即將到了高峰期,等你做出來時,它的銷售趨勢很快就向下行走並萎縮,你不是抓了條尾巴,就是連個屁都吃不到。呵呵!這就好比做股票,當許許多多人都說某只股票如何如何好的時候,那它的價格已經相對偏高了,隨後便要下跌或回調。”

    據此不難理解與明白,“跟風型開發”這種套路早已越來越不適時宜了,必需根本性地改變,從而轉型升級。那麽具體如何做呢?

    由於世界服裝的流行趨勢的源頭是在巴黎、米蘭等地,所以我們要把紡織面料的開發視野擴展到那里,去抓國際流行趨勢。這與選股買股的原理相似,要選擇具有增長潛力的、符合發展趨勢的企業的股票,並提前買入。是不是?

    這些年來,許多面料開發人員都非常積極地到法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去觀摩,模仿產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雖說也是一條開發捷徑,他們還以為這就是緊跟流行趨勢吧?但這種方法畢竟還是沒有跳出“仿制圈子”,所以這種模仿最終將會變得越來越沒出息的。你從時尚之都看到或拿到一塊流行面料或一件流行服裝,迫不及待地去仿制或在其上面做一點改變,這算不上什麽自主創新。殊不知,當你這麽做時,其實已經是慢一拍或落後一大截了呢。是不是?

    那麽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一點呢?

    我們都知道,流行面料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面料的流行顏色;二是面料的流行結構或材料。所以,我們著眼點須要放在這兩個流行趨勢上面,這就須要切實回答兩個問題:顏色的流行趨勢是什麽?材料及結構的流行趨勢是什麽?這就要求開發進程與國際流行趨勢同步。顯然,沿著這個開發思路走,開發的主要依據來自於趨勢,而非實樣,實際上事先也根本就沒有實樣存在的。開發人員需要努力練就一身“無樣開發”的功夫,如此做出來的才是真正自主開發的原創產品。是不是?

    對於流行趨勢,絕大多數的同仁都認為這是主觀臆想的東西,心里總是不太相信,也就對其不能真正地認識與重視。其實,流行趨勢是確確實實的客觀存在(參見本人2011年10月3日的小文《流行色趨勢是客觀存在》)。你想,如果沒有客觀趨勢存在,誰能憑空創造市場?是不是?

    關於流行色,建議可關註兩個重點:一個是世界流行色協會,它每年都會分兩次(春季與秋季)在法國巴黎的“第一視覺展”(簡稱“PV展”)上發布下個年度的春夏與秋冬的流行色趨勢。另一個是中國流行色協會,它現在每年也都在“中國(上海)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或秋冬)博覽會”上發布下一年度的流行色趨勢。

    關於流行結構或材料,同樣可在上面講到的這兩個重要展會上尋覓。本人在《一個重要的紡織面料展會》(2012-11-02)中提示道:“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業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中國級別最高的紡織面(輔)料的國際貿易展會。它是服裝面料的設計與采訂購的首選博覽會,是了解國際流行趨勢的第一場所。每屆大會都發布最新國際流行趨勢,還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技術交流會、新產品專題介紹會。它是最好的學習與實踐的場所,提供你設計開發和經營銷售的大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如今,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互聯網威力強大,信息傳遞速度飛快,開發條件越來越好。當然,同時競爭也勢必日益激烈。然而,你只要趨勢方向掌握正確,加上勤快努力,開發產品肯定事半功倍。”我最後說。

    “好!我試試!”J很有信心地應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