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賣菜達人 抓住客戶貪小便宜的心態犧牲利潤 反使主顧變金庫

2010-07-5  今周刊





從撿破爛到億元身價的高麗菜王從 路邊菜販,到濱江市場的高麗菜大王,出身貧窮農家的陳有道,只念到國中畢業就北上打拚,曾撿過破銅爛鐵,也曾睡過路邊倉庫,最後靠著賣菜,在濱江市場買了 攤位,之後為了要結婚,四處借錢碰釘子,爆發更強烈的賺錢鬥志,靠高麗菜賣出了上億元身價。

撰文·林心怡

凌晨五點,天還沒亮,台北市濱江市場的菜販區早已熱鬧非凡,走進熙熙攘攘的市場裡,一眼就看到菜販中盤商陳有道在自家菜攤前,身旁是堆積如山的高麗菜,他 一面搬上搬下、清點凌晨三點才批發來的高麗菜,一面拿著菜刀,以十分鐘內至少重複近二百次的﹁秒殺﹂速度,熟稔地剝除外表髒汙的部分,為的就是要趕著把﹁ 賣相好﹂好的高麗菜,準時送到自助餐店、水煎包賣家、市場菜販等客戶手中,忙進忙出的緊湊程度,讓在一旁前去採訪的我們,也不自覺地跟著神經緊繃起來。

﹁賣菜是賺辛苦錢 非人人都做得來﹂在菜市場的中段,陳有道還有另一個由妻子照顧的攤位,早上六點前,是批貨給大客戶的中盤商,六點至中午就成了零售的菜販,包括弟弟、兒 女,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我們夫妻每天清晨二點十五分起來,二十幾年都是如此。﹂陳有道的妻子補充道。

﹁賣菜賺的是辛苦錢,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陳有道手仍然不停,一邊豪邁地說,﹁之前曾經請過幾位年輕人來做,做不到一天就跑了!﹂端看陳有道每天清晨 三點到市場批貨、搬貨、點貨、處理貨品至少十小時,再看每天五小時,還得分兩段的睡眠時數,以及手上搬菜簍時刮傷的大小傷疤,就可深刻體會到菜販中盤商的 勞心與勞力。

場景拉到周日下午飯店的一隅,陳有道的形象與賣菜時截然不同,他斯文地戴著眼鏡、啜飲著紅酒,就像一般中小企業老闆,侃侃而談他創業的甘苦,讓人很難相 信,眼前這位僅國中學歷的賣菜達人,居然也能靠賣菜賣出上億元身價。

的確,不同於一般賣菜小販,在濱江市場有﹁菜王﹂之稱的陳有道,是這裡出貨量最大的高麗菜中盤商,根據菜販同業形容:﹁他簡直就具備決定這裡當天高麗菜價 格的實力!﹂一般來說,濱江市場的菜販,成績較差時,一天僅能賣出四、五十件,但以陳有道一天平均卻能賣出五百件(約一萬公斤)的蔬菜量,扣掉周休一天、 成本支出,估計每月平均獲利可達八、九十萬元,若當月生意好時,一天賣出七、八百件,月入逾百萬元以上也並非難事,算算一年收入至少近千萬元,再加上生性 保守的陳有道,多年來大多專注於本業與房市置產,也因此累積了億元的身價。

現金買房不借貸 ﹁只為追求安定感﹂若從手上持有的房地產來估算,陳有道光位於內湖,一○七坪、市價約四千萬元的住家,以及位於台中兩棟市值約五千多萬元的房地產,市值就 接近上億元,加上買給弟弟,位在台北市大直明水路,市值近四千萬元的高級住宅,統統都無須貸款的實力來看,即可推估陳有道身價至少上億元。

﹁其實我買房子是純粹置產,只是追求一份安定感!﹂窮苦出身的陳有道笑著說,他很珍惜每一分得來不易的錢,所以他的投資理財很保守,大部分的錢都用在他的 生意投資上,而台中的兩棟房子,則隔成數間套房,每月賺取固定的租金收益。

只是,同樣是從路邊攤菜販起家,為何陳有道能賺到億元身價?關鍵在於,他從小就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並且懂得掌握每一個機會。

﹁他(陳有道)從小在班上頭腦好、功課佳、人緣也不錯,只是家境不好無法升學而已。﹂陳有道的一位同學如此形容。原來出身彰化農家子弟的陳有道,家中有四 個兄弟姊妹,小時候家境窮困的他,時常放學後就回家幫忙養豬、養牛,即使從小數理能力就不錯,書也讀得不錯,但還是沒有機會升學,十五歲那年,國中畢業 後,他就立志要﹁賺大錢﹂而隻身北上奮鬥。

﹁越被看不起 越要令人刮目相看﹂﹁那時候我就像是提著舊皮箱的流浪兒,日子不好過時,曾踩著三輪車撿破銅爛鐵做資源回收過活,當過搬家工人,甚至也曾睡過火車站與路 邊。﹂陳有道回憶著過去的困苦歲月,那段苦日子,不但沒有讓他﹁失志﹂,反而成為他奮發向上的賺錢動力。

﹁當大多數的同學還在念高中時,我就要開始為三餐奔波,為了不要讓親友覺得我整天在家吃閒飯,我常常一天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曾經不畏寒冬、鋪報紙睡在廢 棄的倉庫;當搬家工人時,我得硬著頭皮從一樓搬冰箱到五樓;打零工時,裝鐵窗、裝冷氣不論是割傷手、扭傷手臂,我也不覺得苦,只要可以賺錢的工作,我都願 意做……。﹂﹁別人越是看不起你,你越要做到令人刮目相看!﹂陳有道言語中透露著堅強不服輸的性格,二十歲退伍後,立志賺錢的他,在賣菜舅舅的介紹下,到 位在台北市忠孝橋附近的市場﹁洗菜頭﹂(清洗白蘿蔔),當時月薪三千元,閒暇之餘他還兼差開計程車。

由於勤奮好學、頭腦靈活,陳有道在市場賣菜做生意的技巧﹁青出於藍﹂,一九八一年,當時在萬大路邊擺地攤賣菜的陳有道,每月就已淨賺十幾萬元,收入硬是比 同期的菜販多賺二、三萬元,因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他會留心觀察,掌握客戶的消費心理,先是﹁薄利多銷﹂與顧客﹁博感情﹂,做出口碑後,生意自然蒸蒸日 上。

﹁與其開口借錢 不如靠自己賺﹂雖然陳有道當時在路邊擺攤賣菜的收入不錯,但罰單也被開得很凶,﹁當時每月罰單都至少有一萬二,開到後來,警察還直接開玩笑說,要不要每月 預繳。﹂眼看辛苦賺的錢被﹁瓜分﹂,腦筋動得快的他,動起了在濱江市場買攤位的念頭。

於是在二十五歲那年,陳有道把四、五十萬元積蓄,買了二個二坪多的攤位,因此二十六歲決定結婚時,也成了他資金缺口最大的時候,﹁那時我工作很拚,連結婚 要到老婆南部的娘家提親,我都無法出席。﹂陳有道笑著說。

﹁當時買一戶台北縣中和的房子要一百三十萬元,我的錢又大多投入生意上,光是要籌五十萬元自備款,就東奔西走找了好久,最後只能多標幾個會,加上家人的幫 忙才勉強湊齊。﹂陳有道若有所思地說:﹁這次又讓我再次體會到,與其向別人開口借錢,不如靠自己賺來得實際!﹂自尊心強的陳有道,賺錢鬥志再次爆發,此次 借錢碰的釘子,反而是他日後成為濱江市場﹁菜王﹂的動力。

分析陳有道成功致富的祕訣,首先,只要菜的價錢公道、品質好,就有辦法一試成主顧,﹁我的座右銘就是,第一次來(買菜)的是人客,第二次來的是主顧,第三 次就是金庫;而我要做的,就是把人都變成金庫。﹂﹁命無法改變 但運可以自己創造﹂﹁尤其做生意要懂得客人貪小便宜的心態,一開始犧牲利潤,有時也會造就源源不絕的財源。﹂陳有道笑著說,﹁比方說,曾經有一客戶誓言要 買到最便宜的高麗菜,當時他到處比價,但整個市場都沒有他滿意的價格,而我開了比行情低三成的誘人價格,一次、二次、三次後,他也懶得比價了,最後成了我 的長期金庫。﹂再來,﹁就是要會選貨,菜的品項、品質、品種的辨識專業都很重要。﹂陳有道笑著說,﹁曾經有一位賣水煎包的,原本一天只問我叫五十斤的高麗 菜,跟我合作後,最高一天叫了二百斤!﹂有穩定的客源與老主顧,就更能﹁以量制價﹂批到物美價廉的貨源,也漸漸成為有影響力的蔬菜中盤商。

第三就是,隨時因應不同客戶的需求分級供應產品。﹁像是自助餐店、包水餃的餡以及菜販等,對高麗菜的要求,例如口感,就會不同,我們就可以按等級、品種推 薦適合的產品給客人。﹂﹁其實我覺得人的命無法改變,但運可以自己創造。﹂從年輕打拚至今,陳有道戲稱自己已經﹁五毒不侵﹂。他認為,凡事只要樂觀看待, 努力打拚,勇於克服挫折並堅持到底,就能一步步達成夢想,也能為自己帶來正面的能量。

陳有道

出生:1960年

現職:菜販中盤商

學歷:彰化大城國中

經歷:路邊菜販、搬運工人

成功心法

1. 有旺盛企圖心:要有強烈的賺錢與成功動機,掌握每一個可能變好的機會2. 不看眼前利益:做生意要懂得客人貪小便宜的心態,一開始犧牲利潤,有時也會造就源源不絕的財源3. 勤學習成專家:累積專業領域的經驗值進而成為專家,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致富三部曲

1. 學徒期:從幫忙洗白蘿蔔開始,學習實戰經驗與摸索經商之道2. 初試啼聲期:路邊擺攤賣菜月入10萬元,累積購置市場攤位第一桶金3. 大展拳腳期:由小菜販晉升中盤商,累積上億元身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46

犧牲華銀小股東 華潤要錢不要臉

2001-11-08  NM




傳聞多時的華人銀行收購,終於上週四塵埃落定。然而消息公佈後翌日,華銀集團股價單日跌去三成一。原來華銀的大股東華潤創業,這間國務院直屬機構在港的上市旗 艦,為能高價出售華銀股份予另一大股東力寶華潤,竟罔顧華銀小股東利益!雙方更早已設下機關。上週五接近四點鐘收市,在觀塘裕民坊中國銀行的投資部內,鄭 先生一看見華銀集團的報價便破口大罵:「XYZ!今朝早三元多買入,以為點都可以賺一元幾角,點知買兩萬股便輸了兩萬元。」華銀當天一復牌便狂瀉,由三元 一角七仙半跌至二元一角七仙半,足足跌了一元!不少投資者都跟鄭先生一樣,看準華潤創業要重組業務,非售華銀不可,於是買入華銀,搏收購賺大錢,皆因早前 的道亨及第一太銀,分別被新加坡發展銀行及東亞全面收購,小股東笑逐顏開。然而,華人銀行兩大股東,華創及力寶華潤,卻刻意透過巧妙安排,避開全面收購, 自己着數之餘,卻犧牲小股東利益。

五年前埋下機關華銀原由華創及力寶華潤兩大股東,透過各持一半權益的Lippo CRE公司, 控制百分之五十九股權。今次,華創將所持Lippo CRE五成權益及零碎的華銀股權,以每股華銀作價三元八角,悉數售予力寶華潤,套現十八億。但由於他們早已佈下機關,令力寶華潤不用以同價向華銀小股東提 出全面收購。華潤集團早於九二年買入華銀股份,於九七年把華銀股份注入上市的華創。同 年,華創再與力寶華潤合組Lippo CRE,雙方再把旗下的華銀股份注入,原來,此時雙方已訂立股東協議,力寶華潤有額外決定性投票權,是實際的控股股東。因此,今次力寶華潤向華創購入 Lippo CRE五成股權,並沒有改變對華銀的控制權,故毋須提出全面收購,令市場嘩然。力寶華潤控制的華銀,同時以四十二億將華銀的銀行業務售予中信嘉華,然後大 手派息,令本身只花不足十億,就控制了一個現金二十八億的上市集團,非常着數。

李 家早有前科力寶華潤(前稱華地)由印尼華裔李文正家族控制,李家在港發展,期間早有令人質疑的前科。九二年,力寶購入華地股份後,隨即向聯合集團收購三成 三亞洲證券。半年後華地向亞證股東提出以每股一元五角全面收購,卻遭另一大股東,持股一成半的華懋集團反收購,每股收購價近兩元。亞證董事局呼籲小股東不要妄動之餘,華地卻靜雞雞向第三者吸多一成半股份,令持股量升高至五成,令華懋知難而退。不過華地卻沒有以自己增持時的股價,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令市場質疑之餘,更令華懋向證監投訴。由於李文正家族在亞洲金融風暴受重傷。印尼旗下的五間上市公司,如力寶銀行、力寶證券等,市值縮水近九成。香港上市的 力寶及力寶華潤亦連蝕三年,單是力寶華潤,過去三年便累積蝕了廿二億。所以市場人士估計,李文正家族將會「好好利用」華銀集團尚餘的廿八億元資金,或會把 家族印尼業務注入套現。「現在唯有希望華銀不會將錢,去買一些印尼不良資產。先不要講這些資產的業績,單是幣值都蝕死!」杜冠雄慨嘆道。

損 人以自肥「其實,華創若願意收少一點,例如每股(華銀)三元至三元二角,力寶華潤就應願意提全面收購。」一名熟悉情況人士說。只是華創當年以平均四元四角 二仙買入華銀,不想虧蝕太多,因此寧願犧牲小股東利益,自己亦要收取較高價錢,實行要錢不要臉。華創所持華銀股權,早在市場放盤,原先打算購入第一太平銀 行的中信嘉華,被東亞捷足先登後,轉而洽購華銀。華銀股價亦在傳聞中不斷上升。一名金融界人士說:「八月間,華銀股價突然由三元多急挫至二元七、八角,我 就懷疑事不尋常,分分鐘沒有全購,只是一廂情願的投資者仍肯相信,才誤墮深淵。」儘管華銀已公佈在完成交易後,每股會派發不少於一元的股息,然而揸重貨的 基金大戶,仍狠狠的扔貨離場。「一定要扔啦!既然我們在這次收購中賺不到錢,倒不如快快將資金轉投到其他有潛質的銀行股。無辦法㗎!他們(大股東)的手段 是合法的,我們無話可說。華銀佔我們投資組合約百分之五,每股成本三元七。當初我們估計起碼會升至四元多,九‧一一事件後,我們曾考慮溝貨,好彩最後無再 買。」一位正陸續沽出華銀股份的華資基金經理表示,不少香港基金亦買了華銀,今次損失慘重。而市場人士對於華創及力寶,罔顧華銀小股東利益亦作出批評。 「他們走法律罅,雖然合法但不合情理,對小股東不公道。其實全面收購使多幾多錢啫?華創及力寶兩間大公司,竟然都這樣做!公司的管理作風好緊要,滙豐、長實就不會這樣做了,但力寶班人就會!」大福證券研究及銷售部董事杜冠雄不忿的說。

力寶、華創不光彩交易

解構根據收購合併條例26.1,力寶華潤向華創間接買入華銀集團股份後,所持股權由原先29.39%增至64.62%,超越全面收購觸發點(30%),理應向華銀集團所有股東提出全面收購。然而,力寶華潤早埋伏線,指當初與華創合組華銀控股公司Lippo CRE時,雙方已達成協議,力寶華潤在Lippo CRE,有決定性投票權,所以是次交易不視為控股權轉變,不需作全面收購。力寶華潤以$18.09億收購35.23%華銀股份;同時建議華銀派發每股不少 於$1股息,令力寶華潤獲發$8.7億。換句話說,力寶只以$9.39億便控制了一間有$28億現金的上市公司(華銀集團收取中信嘉華$42億現金,再派發$13.5億股息後仍有$28億。)

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38

投資或成為通漲的犧牲品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qsk6.html

上週,我到澳大利亞度假。按照老習慣,我買來兩份報紙:金融評論(AFR), 和澳大利亞人。一看價格,我大吃一驚:分別3澳元和2.60澳元(澳元比美元略貴)。1991-1994年,我在堪培拉大學當金融學講師時在那裡"爬過格 子"。這兩份報紙我太熟悉了。它們當時都是70到80分錢的報紙。我當時的年薪大約4.2萬澳元,現在同樣職位的人賺8.4萬澳元。但今天的講師可比二十 年前的講師窮多了。

 

國人對通脹相當熟悉,每個人都會講幾個有趣的故事。通脹也是一個全球的現象。當然,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通脹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可笑的是,我們一直到八十年代底甚至九十年代初還在堅守"社會主義國家不會出現通脹"的舊棺材。

 

我們的通脹究竟會有何等結局呢?在我斗膽做幾個長期的,模糊的和方向性的猜測之前,我想回顧過去三十多年中國通脹。

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通脹是沒有利或弊的:把一元的鈔票變成一元七角或者五元三角,就好像上市公司最愛玩的遊戲一樣,把股票拆細,一拆五,甚至一拆十。這都不影響任何人的利益(正面負面影響都沒有)。當然,送紅股也是完全一樣,把公司的資本儲備轉變為股本之類的小把戲也屬此類。以後,股數太多了,大家的算術不夠好,還可以再把股數縮小,比如每七股合成一股,等等。

 

對於政府來說,通脹就是把紙幣拆細。等到通脹太嚴重時,大家買一斤大蔥要支付幾百萬元時,對大家的算術水平要求太高了,我們還可以刪掉後面幾個零,美其名 曰"貨幣改革"。舊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幹過這類事。不過,遺憾的是,通脹和"貨幣改革"不像股票數量的增減那樣中性,可能會導致利益轉送,巨痛,恐 懼,社會不公平,乃至動亂。為什麼?

 

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的通脹是信貸高速擴張的直接結果。銀行業作為一個系統(特別是包括中央銀行)在沒有錢的情況下也是可以貸款的,當然也可以在錢少的時候 貸很多的款。在背後的支撐是公眾對政府和銀行的信任。還是讓我們看看結果。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20%。貨幣供應量是 什麼?它就是所有中國企業和家庭的存款總和加上流通中現金。這也就是購買力。這些錢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中央銀行可以無錢放款(印鈔票)。貸款會直接轉成受貸人的存款,他如果使用這筆款項,另外的人就有了存款,銀行又可以以此存款為基礎發放下一筆貸款(當然要先扣除一點存款準備金)。然後,某些人又有了存款,銀行又可以再放更多的貸款。如此循環。

 

這麼多年,政府在扶持經濟發展的名義下,把銀行利率人為地壓低,低於通脹水平,所以真實利率為負數,也就創造了對受款人的一種補貼。同時人為地刺激了對貸 款的需求。三種人獲得的補貼最多:企業主,負債投資者,負債投機者。誰吃虧了呢?存款人,老老實實拿固定工資的人們,沒有資格或者沒有關係獲取貸款的人 們。當然,社會的公平公正成了犧牲品。

 

很多人憑直覺認為,通脹期間企業的名義利潤被誇大,所以股票市場應該走好。我認為這種一個錯誤。錯誤的根源在於它有一個隱含的假定:市盈率會保持不變。但 是市盈率可以再跌一半或者更多。為什麼?在通脹期間,即使中央銀行不做貨幣緊縮,資金也會更加短缺:工廠和商店為了完成同樣多的經濟活動,需要更多的鋪底 資金,地產商需要更多資金做土地儲備。居民腰包裡也需要更多的周轉金。在資金緊張時,資本市場首當其衝。當然,不管中央銀行是否緊縮,名義利率也會上升。 而股市的市盈率不過是利率的倒數而已。1968年到1982年,美國的通脹很高,道瓊斯指數幾乎跌了一半,如果考慮到通脹因素,它實際下跌了80%。雖然 公司整體上名義的利潤還算可以,但是市盈率從18倍跌倒了6倍。這15年讓美國股民痛苦萬分,雖然1982年以後股市又經歷了17年的大牛市。

 

在看中國。2000到2004年,股市不聽政府的話,連跌了五年。雖然官方的通漲數據不很高,但是你想想吧,煤炭,礦石,銅,鋁,鋼鐵,糧食和土地價格在 那五年漲得空前劇烈。雖然貨幣供應量每年增長20%以上,但是資金還是很緊張,股市奄奄一息。即使每一個股民都是傻瓜,他們合起來一定是不傻的。

 

大家再想想中國從1992年以來市盈率的下降的趨勢吧。中間雖然有幾次短暫的牛市,但估值水平的下降趨勢是很明顯的。你也許會說,這種下移主要是因為股票 供應量的增加,但我敢預言未來十年市盈率下移的推動力會是過去十年建立起來的貨幣供應量的高台階,通漲,以及中央銀行未來的信貸控制。

 

如果未來通脹確實難免,那麼我們如何自保呢?很多人似乎直到最近兩年才發現過去三十年來的嚴重通脹,所以,急不可耐亂抓機會,以規避通脹。這是不理智的。 我認為,股市很可能成為通脹的犧牲品。債券市場更是如此。債券價格與名義利率成反比。房地產市場也許好一些,但是未來幾年內情勢不妙,投資者必須有長遠的 眼光才行。

 

通脹是國難,也是人禍。控制通脹會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緊縮信貸,提高利率,放慢經濟增長,犧牲大量的就業機會。政府會猶豫和徘徊,政策會隨著失業壓力和銀行壞帳的增加而反覆。

如果說過去的通脹年代裡,中國人寅吃卯糧,那麼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的緊縮可能需要把虛假的"財富"還給未來。金融市場的減肥會很痛苦,更多的投資機會可能在金融市場之外,即在實體經濟。

我給我弟弟的投資建議如下:

(1)買一塊農地,種蔬菜和瓜果;

(2)參股隔壁阿三大叔的汽車修理站,並且晚上和週末多去幫忙;

(3)支持他失業多年的老婆辦一個幼童上學和放學的接送服務社。再請幾個幫手。工商局肯定會刁難,但是,多忍耐吧。我也沒辦法。

(4)投資他老同學的棉花採購站。

(5)如果有餘錢,買點銀行的股票,準備持有十年以上。

通漲是國難。國難當頭,大家只圖保值和日子過得去,不要妄想有很大的利潤。  (本文不代表作者的僱主的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4

不想無謂犧牲 就多反思失敗吧!

http://www.eeo.com.cn/2011/0831/210125.shtml

在中國有75%的人有創業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自主創業的存活率只有3%~4%,而大學生創業群體中這個比例更低,只有1%。

青澤/文 記得大學時候,曾加入過一個叫「創業人」的社團。所謂「創業」其實是部長帶著我們到處找兼職,貼海報、發傳單、賣電話卡,把自己都懷疑它價值的小商品賣給同學,甚至給一些所謂教育培訓機構代賣資格證。

在歪打誤撞的各種嘗試之後,社團的隊員越來越少。再後來,大家畢業了,這個叫「創業人」的社團也隨之宣告解散。聚集了學長學姐 們7年夢想的社團消失得平淡無奇,毫無光彩。缺乏引導的嘗試只能蝸行摸索,沒有反思的失敗不過是無謂犧牲,創業需要激情,但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情。

不教爾虞我詐,沒有自我催眠,亦不普及經濟學原理,更不布道成功學,《創業:我們的故事》在各種名目張膽的暢銷書裡難能可貴地回歸了樸素務實的風格。簡言之,這是一本為中國年輕人而集結的創業科教圖書。

馬云、柳傳志、陳年、吳曉波、王振耀等少數派的成功案例或許讓人遙不可及,但如果以師徒相稱,並面授經驗呢?

人們總是對成功者的傳奇津津樂道,但如果還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奮鬥歷程,無不面對坎坷曲折的創業真面目唏噓。

哈佛商學院曾經給創業下過一個定義,所謂的創業精神就是通過創新來創造價值,創造機會,創造資源的一種精神。解答「我能不能創 業」的問題需要問自己:我是不是擁有突破傳統的思維?是不是有洞察力?怕不怕吃苦?能否與人溝通合作?是否有一顆勇敢擔當的心……回答過這些問題,你或許 離「准創業者」更近了一步。

畢竟前路坎坷。2009年,美國摩力特諮詢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了一個調查,他們發現在中國有75%的人有創業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自主創業的存活率只有3%~4%,而大學生創業群體中這個比例更低,只有1%。

資金從哪兒來?多數人是從家人、朋友、親戚那兒湊來的,每個人情況不同,家庭條件好的,萬一失敗還可以再來一次;反之,則身家 賠上。除了家裡人幫忙外,在中國還有幾種渠道:一是銀行貸款,但如果沒有擔保能力的話,貸款將很難拿到。二是帶有公益性的支持年輕人創業的基金,像 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

但,「拿到資金並不一定意味著成功,他們缺乏的同樣還有商業經驗。」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說。作為一個創業者,迅速學會的不僅僅是怎麼打開市場,還有學會制定戰略。就是得學會想著打、瞄著打,而不是蒙著打。

團隊的戰鬥力直接決定了戰略執行力的強度。一個企業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好團隊呢?柳傳志認為3件事很關鍵:第一就是讓大家熱愛公 司,願意好好工作;第二就是讓你的兵會打仗,包括單兵作戰和集體作戰;第三就是怎麼能夠讓你的戰士高效作戰,這就是制定什麼樣的制度用什麼樣的組織架構。

冥想是瑜伽裡的一門課程,也是創業者自醒的方法。創業之於你,意味著什麼?陳年或許是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凡客誠品3年時間從一天賣十幾件襯衫,到3年後做到每天賣10萬件的衣服給用戶,是互聯網時尚品牌的奇蹟。他信奉「用戶至上」法則。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而選擇創業就是選擇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夢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用自己的智慧實現價值。年輕的激情需要釋放,這與科學試驗無關,而與一種叫夢想的東西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42

政府制定規則牛步 農民與產業開發雙輸 竹北「璞玉計畫」 又一政策犧牲品?

2011-9-29  TWM




﹁璞玉計畫﹂過程歷經十一年,至今卻還懸宕未決,該開發的未開發,該保護的也未能妥善保護,演變至今成為雙輸的局面,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撰文‧燕珍宜

日前,總統馬英九前往新竹生醫園區剪綵,兩派民眾聚集示威,支持與反對各據一方,為的是新竹縣竹北地區、緊鄰新竹高鐵站的都市開發計畫──「台灣知識經濟 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俗稱「璞玉計畫」)。

位於新竹高鐵站附近的「璞玉田」,是傳統客家農民的聚集地。整個璞玉計畫,涵蓋面積高達四四七公頃的非都市用地,其中私人土地三八二.五公頃,占八成五以 上,牽涉二千三百多戶、超過八千多位居民受到影響。但當地三千多位農民居然多數支持璞玉計畫,與大埔農民誓死反對很不一樣。

二○○九年璞玉計畫委託政大民調中心抽樣調查,有九○%地主支持;去年縣府重做意願調查,也有八一%地主繳回區段徵收同意書,支持比率均跨越都更門檻。

農民未被保護

多數地主同意 卻遲未執行灌溉水渠邊,一位戴著斗笠、正在清洗著剛採收的韭菜農郭中天解釋,「種田是辛苦而沒有前途的行業,一年辛苦的結果,收入只有十幾萬元而已,怎麼 養活一家子,太辛苦了。」因此,許多已無力耕種的老農只有選擇休耕一途。

務農難以為生,而璞玉計畫採「區段徵收」方式進行,與「一般徵收」政府只補償地主現金不同,「區段徵收」地主可以領取約四成左右的抵價地。璞玉計畫的推 動,雖然尚未定案,但田中處處可見﹁一坪六萬元以上﹂的出售招牌。不過,這地區農地公告現值一坪只有四千五百元。

農民土地被徵收後的利益有多驚人?一甲地約二九三四坪,如果一坪賣六萬元,那就是一億七千六百多萬元,就算徵收之後只能領取四成土地,也有七千多萬元。因 此,七十二歲的老農民呂芳德才會在璞玉計畫的說明會上激動地說,「為了後代的子孫,我一定要璞玉計畫實現、能夠徵收。」姑且不論農地如何被哄抬,同為新竹 高鐵站附近的「竹北縣治三期區段徵收配餘地」公開標售案,新竹縣地政處處長鄭福生表示,日前已標出一坪八十萬元天價。

大部分農民地主贊成璞玉計畫,理由昭然若揭,因為農民地主是受益者。璞玉計畫前召集人、交通大學教授林健正解釋,區段徵收與一般徵收不同,區段徵收對地主 有利,而居民會全力抗爭,主要是為了爭取提高抵價地的價值。

事實上,反對璞玉計畫者有四:一、佃農,地不是自己的,徵收後,什麼都得不到。二、有屋無地者,只有地上建築物權,只能得到建築物補償金。三、純一般住 戶,只有小透天或是公寓,如果徵收後,配回的土地不夠蓋房子。四、非法經營的工廠,工廠得關門,並得不到任何補償。

因受苗栗大埔怪手強硬徵收農田事件影響,政府對於徵收農地更為謹慎。新竹縣縣長邱鏡淳表示,現階段正努力整合反對意見,對璞玉計畫的弱勢者也有安置方案, 將佃農和有屋無地者列為安置對象,必要時興建社會住宅支應。至於想要繼續務農者,縣府也設置農業專區,縣政府並於今年進行農民務農意願調查,結果只有一人 有意願,申請面積為○.九一平方公尺。

事實上,歷時十一年的璞玉計畫,早在二○○九年底內政部營建署大會就已經原則通過。但因局部調整計畫位址,因此又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並經新竹縣都市計 畫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璞玉計畫促進會理事長曾金榮表示,「目前大家提出的都是舊陳情意見,既然內政部大會已經決議通過,舊的陳情意見就不應該再舊調重 彈。但是,政府卻在沒有新的陳情意見下,擅自又重回到專案小組會議,重新來過,完全無視之前大會的決議。」

產業未被保護

開發案通過 卻有泡沫疑慮反對璞玉計畫者,除了主張農地徵收傷害農民權益外,更質疑竹北產業開發的泡沫危機。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研所副教授蔡培慧表示,「這些年來,全台灣到處都在搞『科學園區』,但卻一個接著一個變泡沫,竹北的未來,是不是像政客所 畫出來的那麼美麗?誰也不知道。」實地走訪新竹高鐵站,步出場站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現代感十足的高大建築。高鐵通車後,半小時車程讓新竹成為大台北的 一日生活圈。可是,轉個彎,不過短短三分鐘車程,就如同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幾十年前,放眼望去有老屋、低層住宅,稻田中矗立著工廠。

林健正表示,緊鄰新竹高鐵站的農業特定區,住宅、工廠交錯在農田裡,生活、工業與農業相互干擾,汙水排放汙染農田,已面臨都市嚴重失序與快速發展的壓力。

事實上,竹北市是台灣少數人口正成長的城市,在過去十年內,竹北每年增加五千人,預計十年內可達二十萬人口的規模。新竹高鐵場站周邊的「非都市土地」,正 面臨人口成長壓力,處於待開發城市經常面臨的尷尬期。

曾參與新市鎮開發案的中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明則點出問題癥結:當老農逐漸凋零,緊鄰都會的周邊還有多少願意從事農作的人口?如果要繼續維持農業用途,又該 如何防止濫建、搶建以及違規使用,以維持名副其實的農業用途?

農村悲歌,與其說是建商、地方政府掠奪良田,還不如說是農委會遲遲未制訂遊戲規則,謹慎評估台灣所需要的農產數量、種類,指定最低必須保留的「良田」面 積,如同國家公園一般,不允許開發他用,才能避免良田不斷變成工業區、科學園區和綜合開發區。

璞玉計畫經新竹縣政府、交通大學與台大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規畫,並由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歷經十一年,至今卻還懸宕未決。該開發的未開發, 該保護的也未能妥善保護,成為雙輸的局面,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6

蔡衍明:要買壹傳媒的人 差不多是想犧牲的人

2012-9-17  TCW



《富比世》雜誌,今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布台灣富豪排行榜,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身價新台幣二千四百億元,擠下去年首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成為台灣新首富。

沒想到,三個月後,他會成為台灣爭議性最高的首富。九月一日記者節當天,蔡衍明成為台灣媒體產業史上,最大抗議活動的對象,有超過六、七千人上街遊行,反對蔡衍明。人數之多,超乎外界想像,原本的米果、蘋果媒體大戰,中時媒體集團可說完全落居下風。

當蔡衍明為了不滿壹傳媒的抹黑、抹紅動作,準備在九月四日公開宣布向壹傳媒提告之際,沒想到壹傳媒竟在同天公告,預計出售台灣《蘋果日報》、《爽報》及《壹週刊》三大平面媒體事業,米果與蘋果雙方大戰,兇狠與露骨的程度,亦是台灣媒體史上罕見。

在這些媒體風暴之後,九月八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旺旺集團總部所在地上海,獨家專訪蔡衍明。看他如何回應外界,這起針對他而走上街頭的抗議活動,以及他對壹傳媒求售台灣平面媒體事業的看法。以下為專訪紀要:

回應「反旺中」我以前不知道,媒體力量可以這麼大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九一反旺中遊行可說是台灣媒體業史上最大抗議聲浪,看到那天那麼多人上街頭,你有什麼感想?

旺 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答(以下簡稱答):本來想差不多三千,後來好像四、五千,我是不知道多少人。(媒體)最多喊到上萬人,最少說三、四千,應該是六、 七千。對我個人來說,我最傷心的是想鮭魚返鄉,做學生、年輕一代的偶像,到現在變成學生嘔吐的對象,多兩個字,我哪有必要去搞這個。我以後會找機會多和學 生溝通,這點未來我會用心做到這期望。

問: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反你?

答:(停頓三秒)這次我也學了很多,其實我也在看,本來很傷心,後來總算讓我上了一課,我知道媒體的重要性。

問:什麼意思,你以前不知道?

答:我不知道媒體的力量可以這麼大,《蘋果》可以(把我)抹(黑)成這樣。 當然不是說我們一張白紙,我們也有缺點,但是就給我說成紅紅紅、黑黑黑,真的很厲害,每天都說我未來會殺人(指輿論壟斷)。 

有辦法給我操作到變成這樣子,這麼厲害,七千個人罵我,直接寫我幾月幾日幾時,我們報紙寫哪一篇文章、哪一條新聞,不能說你就是都這樣,都是為匪宣傳,哪一條寫到假的,大家來道歉也沒關係。

我也沒去害到台灣人,你說我會害台灣,是說我未來可能害台灣,你說這種「肖話(瘋話)」(語調拉高)。

(蘋果)從那時候(四月中)就開始一直寫,操作到我變成「阿扁第二」,我到底做什麼傷害台灣的事情?

回應放棄中嘉現在退出,證明我不是正人君子

問:大家怕你輿論壟斷?

答:輿論壟斷,會引到你們一萬個人來遊行,幾千個人來遊行?

問:有很多學者質疑你涉入新聞操作太深?

答: 誰知道,你看到了嗎?何榮幸(《中國時報》前副總編輯)看到了嗎?看到我操縱了嗎?誰看到。我講過一句最實在的話,我進去裡面三年多,我沒有帶半個人進 去,連會計都沒有,那我一半以上時間又不在台灣,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念不念得出來二十個名字,我知道這個人是我公司的,搞不好都沒有超過四、五十個。

問:別人也會覺得你們操作半天沒效果,搞不好《中時》的戰力就真的沒那麼強? 答:《中國時報》就是文人,文人就是自己想這樣做,單純就是這樣。沒想要跟別人相殺,也沒叫他怎樣去殺人,坦白說整個旺中案,我們報紙我也不敢交代要寫什麼,萬一寫到不好,影響到買賣。

我 (大)股東而已,不是通通我的,像今天搞到多了三個停止條款(編按:NCC要求旺中集團須與中天新聞台完全切割、中視數位新聞台須變更為非新聞台及中視應 設立獨立編審制度等),這很趣味的事情,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發聲,那天遊行我們(廣告)寫的,旺中案《蘋果》四百則新聞,《中國時報》九十二則,但是你如果 常看《中國時報》,都在寫依法行政,他們寫的都包括我一張大頭照,大張的,如果要算版面,不是四比一,誰才是媒體巨獸,誰才可怕?

問:你認為《中時》的新聞戰打輸《蘋果》?

答:我們裡面自由派,所以我們輸。其實我們輸很簡單,代表我根本沒有操作媒體,是不是這樣。

問:你的意思是,你的想法跟原本《中時》內部的人格格不入?

答:縱使說格格不入,每個人有每個人想法,你跟他的想法也格格不入。誰跟誰的想法都不一定一樣,你也不能說這樣,我就不是報人,不是報人都已經買了,不是報人,那要怎樣?那誰是報人?做不動產就是報人,我賣米果就不是報人?

你跟下面(員工)講話,他聽了後有他的想法,可能會受我們影響,不能說我影響就是我要他怎麼做。難道你《自由時報》沒受到你老闆影響?都沒有,叫他出來發誓。反而我跟我報社的人接洽的機會跟時間,跟林榮三、黎智英比起來更少。

問:外界呼籲你要放棄中嘉,你如何回應?

答:如果我現在放棄,是不是承認我五年後我會殺人,你要這麼想,假如有機會讓我拿下,我如果好好做,是不是更能證明說我是一個正人君子。

本來是一個很單純的商業行為,搞到變成政治。蘇貞昌講難聽一點,他在講我什麼(編按:要求旺中集團停止濫用媒體公器),你有沒有找過我談過一次話,你有可能做國家未來領導人,你連找我談一次話都沒有,你就講我那樣,你實在太沒有智慧。寫出來我也沒在怕。

講難聽一點,我也敢嗆蘇貞昌,你如果這麼愛台灣,你來做主持人,你找我、黎智英、林榮三,三個叫出來大家來講,看你對台灣貢獻多少?賺台灣人多少錢?為台灣做多少事情也可以?我絕對報名參加,他們兩個如果看不起你不參加,你家的事。

問:壹電視宣稱,是你不讓他們在中嘉上架?

答:跟我沒關係。我這(中嘉)一百萬戶而已。……要給人上架或下架,採購部經理是NCC,獨立機構,不是我決定。

問:現在旺中案,就卡在那?

答:看大家股東怎麼想。……賣別人,誰敢買,這個惡例下去,外國人敢買嗎?買誰下車、怎麼下車,外國基金會像我們想永續經營嗎?國內要買的人,哪一個沒有在大陸做生意。

訂金給人了,二十幾億,依法來說沒問題才給訂金,台灣依法行政國家,出這事。我如果早知道這會被人罵成這樣,我早就退了,不要了。因為我大股,訂金又給了,變成陷下去不能退了。不然誰願意為了要賺一點錢,沿路被人家打成這樣。

回應公器私用我只交代兩岸要好,旺台灣旺中國人

問:從尼爾森的閱報率數字來看,你接《中時》前,《中時》閱報率本就是第四名,但從二○○七年七%,一路掉到現在的五%?

答: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假設我沒買之前多少,買之後一定有比較好。

問:這會不會是你的立場影響到《中時》?

答: 我就沒管你聽不懂(語調上揚)。我只交代幾件事:兩岸要好,旺台灣旺中國人。可以問我們裡面的人我說什麼。我每次在主筆會議講的話,是不是在為台灣人想。 你也可以問,我是不是每次都問這樣是不是會對台灣不利?如果是這樣,你們要幫我想一下。大家決定這樣好不好,我也會這樣說。不是說那些有讀書的,才有理想 抱負,主要是我們的理想跟抱負有沒有偏差,有哪裡不對。

他們罵我公器私用是為了旺中案在罵,我可以跟你講根本沒有,我怕講錯話影響到股東。第二個,除旺中案外,我有那麼多的生意,我有沒有曾經公器私用,譬如說我業績好,會不會寫趕快來買我股票,還是說哪天黎智英說要賣房產,就報房子漲價,可以賣比較貴,我不曾這樣做。

兩岸好我得到什麼好處?兩岸好,真正好處是林榮三,愛台灣,用民進黨時代價錢(指房價)賣給台灣人就好。表示愛台灣。我得到什麼?

問:不只上街抗議,從一開始就有媒體說你是「中共同路人」,怎麼回應?

答:這很簡單,什麼叫作拿大陸的錢,要嘛你大陸拿錢給我,不然就是特聘一個特種行業給我,就像以前有特別執照;第三,這棟大樓送我、什麼東西給我,是不是。全中國有兩百萬個台商,叫他們去舉報,可以針對哪一條去查清楚。

問:你要大家去打你的小報告?

答:不要緊,哪有要緊,對不對,有沒有這種事情都查得到。我去大陸二十年,我連台商會都沒有參加,要跟大陸政府官員往來,第一步就是台商會,才有辦法接觸到大陸官員。

我 就做五角、一塊的(生意),也不可能江澤民或胡錦濤說,大家來吃旺旺,不可能,那我去參加(台商會)做什麼。我歡喜做我自己的就好,這都事實,都可以去 查。我沒有這些網路,而且我在台灣都不會這樣子,而且我不炒股票、不炒地皮的人,這樣要我證明什麼?人家要說他沒有,他還講不出我這樣的話。

(中 國)中央領導人那麼多,台灣在大陸做生意前一百大,他們握過幾個人的手?我只握過一個賈慶林(編按:中共政治局常委,是中共中央最有權力的九人之一)而 已。我碰到省委書記、省長也好,當然今天可能因為有媒體來拜訪我,也不一定,但是因為他是我父母官,他來看我是我的成就感,但他們來看我以後,我有沒有回 去找他們做什麼生意?通通沒有。

回應親中立場我親中、偏中哪裡不對,不可以嗎?

問:這麼多大陸官員來台參訪旺旺中時集團,會讓外界感覺《中時》立場偏中?

答:親中、偏中哪裡不對,不可以嗎?台灣是不是自由民主?我有沒有對不起台灣,你說這條就好,譬如說我為匪宣傳,為大陸宣傳,好,《旺報》哪一條寫假的?

你要說我(最早)也是偏綠,從小我老爸被國民黨關過。我也是因為在大陸看很多,很多感觸,我們不是中國人是哪裡人,不然你叫我不要拜媽祖、關公,所有的人都不用去拜,都拜外國人?沒道理。我們哪裡做假,如果今天跟大陸即使有仇恨,你也要了解她的真正狀況。

你說不能寫大陸好,寫壞就可以,這樣對嗎?台灣跟大陸關係難道不夠深,今年說(台灣)GDP(成長)不超過一‧五%,扣掉大陸出口多少minus(負數)?

我不是做大陸的化妝師。我把她哪裡化美?你也說出來,哪篇文章把她化太美?你不能說你就是在替她宣傳,哪篇是假,你也說出來,如果寫到假的我道歉就好,不能每項把我斷章取義。

回應提告壹傳媒說我是中共代言人,我不能忍受

問:為什麼這時候突然決定要告壹傳媒?

答: 本來就想要告,你怎麼可以說我是中共代言人,你說我拿大陸的錢這我就不能忍受,你要說我統派我沒意見,中國人我也沒意見,怎麼可以直接這樣寫,我人格都沒 有了。我認為,我說的是我內心的意識形態,不是因為我做大陸代言人說的,且我講的都是事實,哪篇做假的?我找寫的人一起去跟你道歉都沒關係。

不要一天到晚說,蔡衍明你要道歉,道歉什麼你也說給我聽,哪一篇?找出來道歉。我們做生意不對就不對,對就對。

問:你對壹傳媒要賣的事,有什麼看法?

答:到底要不要賣,我也搞不清楚。一般如果買的人,差不多就是想要犧牲的人。願意出高價買,可能就是願意為台灣犧牲。

問:你指的犧牲是什麼?

答: 賠錢嘛,你一定銷路會越來越差,……如果站在我要賺錢的立場,可能會比較困難,如果他心裡是真正的有人性,而且很正(派)的人,不是邪派的人的話,應該是 很難賺。主要是看他買的價錢,但是香港人就是生意人。因為它要賣,不知道要賣多貴,……到時候價格不合不賣也是有可能。

問:檯面上現在傳說幾個人,大家都覺得富邦可能性最高?

答:我想如果富邦的話,他(蔡明忠)也不會去做到像他(黎智英)那樣。

台灣的官,每一個人早上起來是不是要看《蘋果》,跟在瞇牌一樣(眼睛透過掌縫看東西動作),沒他名字很歡喜。

它這個媒體才是真的怪獸,如果要我講,它才是怪獸。我問你,官員還是名人,誰會怕《中國時報》,(都)怕《蘋果日報》。

問:你們現在還在互鬥?

答:現在不是在互鬥,是正與邪跟大是大非(之爭),看是《中國時報》比較危害台灣,還是它比較危害台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45

悲劇的鑄成:塞浦路斯的老百姓是如何被犧牲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072
我們看了英國媒體FT版本的財長會議報導,接下來看一下路透的內幕報導,以對塞浦路斯乃至歐洲當前局勢有個更好的理解:
 
上週四,當剛剛當選塞浦路斯總統僅三週的Nicos Anastasiades前往布魯塞爾參加其首個歐洲會議時,其他歐洲國家的領導人看起來足夠的友善。就在峰會前數小時,他在一個接風宴上碰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其他領導人。據在場人士向路透表示,默克爾向他的當選表示祝賀,Anastasiades則想要確認塞浦路斯將得到公平的救助。
 
而在48小時候,當精疲力盡的官員們最終在週六凌晨宣佈協議時,塞浦路斯獲得的是截然相反的結果。
 

難以避免的傷害

 
據知情人士透露,塞浦路斯普通儲戶遭重創是沒人想要看到卻最終難以避免的結果
 
默克爾政府和歐盟官員決心要讓儲戶承擔損失。而Anastasiades決定對最富裕儲戶的稅率最高不能超過10%。結果就是塞國的小儲戶被迫承擔高達6.75%的稅率。
 
儘管歐元區領導人們都參加了峰會,但他們並未參與最關鍵的決定。相反,這一責任落到了財長們的肩上。
 
在會議開始的時候,塞浦路斯代表團看起來低估了默克爾和其他領導人迫使塞浦路斯儲戶承擔損失的決心。據政府人士透露,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前往布魯塞爾的時候身負來自柏林的堅決指示「沒有自救,就沒有救助」。這意味著,除非儲戶承擔損失,否則就不會有協議,德國也不會為塞浦路斯救助出一分錢。
 
歐洲官員們設定了58億歐元的數字,儲戶必須承擔這一金額的損失並且不容談判。而他們並未確定的是,其中多少來自於未被保險的大額儲戶,多少來自於普通儲戶。
 
在塞浦路斯央行網站上至今還掛著對最高10萬歐元的銀行存款保險的承諾。在塞浦路斯,大約有300億歐元的保險範圍內的存款。同時,作為離岸金融中心,塞浦路斯有大量的外國人的大額存款,尤其是數量龐大的俄羅斯人,大額的未保險存款有380億歐元
 
據三位消息人士,歐洲央行執委Joerg Asmussen和歐元區財長代表Thomas Wieser此前已準備了方案只對未保險存款徵稅。但當這一方案交給Anastasiades時,後者激烈反對任何要求未保險儲戶承擔超過10%稅率的方案。他的限制意味著未保險儲戶承擔的成本不超過38億歐元,這意味著小儲戶必須要彌補剩下的20億歐元
 

小儲戶的被犧牲

 
會議氣氛非常緊張,朔伊布勒、荷蘭財長Dijsselbloem和三駕馬車的談判代表多次中斷談判以單獨與塞浦路斯代表溝通。其他部長則在走廊裡無所事事的拿著手機玩遊戲
 
最終,在週六凌晨,Dijsselbloem提議未保險儲戶承擔12.5%稅率,這將使得小儲戶只承擔3.5%的稅率。然而Anastasiades卻憤而離席。直到被告知如果離開,塞浦路斯將不得不違約和關閉銀行時,Anastasiades才回到會場。
 
最終他同意了稅收方案,但堅持對未保險儲戶的稅率不能超過9.9%。累趴下的官員們做了計算,保險範圍內的小儲戶們將不得不承擔6.75%的稅率。協議就此達成。
 
一位參會的歐盟高級官員表示當他認識到這一結果時,他感到噁心。
 
然而,局勢並未因此好轉,希臘媒體Kathimerini報導:
 
Anastasiades週一晚與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Olli Rehn通電話,告知後者他無法得到議會足夠支持來通過存款稅方案。
 
據Mega TV,Anastasiades向Rehn和德國議員Brok表示:「我此前警告你們無法得到議會足夠支持通過這一方案時,你們都不聽。帶我向默克爾問好。」
 
CYBC,隨著關鍵黨派DIKO轉向反對立場,Anastasiades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持票。
 
週一晚間,歐元區財長在電話會議討論了塞浦路斯救助問題後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敦促塞浦路斯政府讓富人承擔更多的「存款稅」。
 
歐元區財長提出,對那些在銀行中存款超過10萬歐元的儲戶收取更多的「存款稅」,並減輕小儲戶的負擔。
 
不過,BBC說,歐元區財長並沒有說小儲戶就可以免「存款稅」。
 
由於擔心出現儲戶擠兌現象,塞浦路斯各銀行到本週四前都將關閉。早些時候,塞浦路斯議會發言人稱,議會原定週一對存款稅計劃的表決推遲至週二當地時間18:00 。
 

大錯鑄成

多位歐盟官員批評Anastasiades為了保護富裕的外國儲戶而傷害本國小儲戶的做法,他試圖保護塞浦路斯離岸金融天堂的地位,甚至不惜懲罰普通人民
 
面對壓力,Anastasiades的政府在週一忙於尋找減輕小儲戶痛苦的方式,但傷害已經造成,且不僅僅是對塞浦路斯。
 
一位歐元區國家的官員向路透表示:「保護儲戶的精神被完全無視了。儲戶遭打擊已不再是假設了。塞浦路斯政府急於保護其銀行模式,這將是一個災難性的政治錯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81

主管機關作為消極 犧牲投資人權益 杜絕新掛牌公司「膨風」 應仿效香港魄力

2013-11-04  TWM
 
 

 

申請上市櫃公司送件,國內主管機關不但事前審查不力,事後懲處更缺乏魄力;相較香港,監理機關對資訊造假事件,懲處嚴厲明快。

台灣資本市場環境再不改善,恐陷投資人在險惡的股市叢林中,遭貪婪資本家恣意坑殺。

撰文‧歐陽善玲、周岐原

富味鄉因油品標示不實,引發外界質疑公司為掛牌交易,而有美化帳務之嫌;其中,二○○九年及一○年,富味鄉平均每股稅後純益(EPS)不到二元,但一一年起就跳到三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增資,以增資後股本計算,也有二.五八元。這種故事,過去只會發生在科技股,沒想到賣油的食品股,也會出現這種獲利「暴衝」現象。

這次油品出包事件,若不是遭人踢爆,富味鄉一旦順利掛牌,豈不是讓投資人陷於險境?業內人士直言,主管機關審查制度流於形式,對揭露不實的公司,也拿不出決心嚴懲嚴辦,是問題核心。

像今年上半年,經營社群交友網站「愛情公寓」的尚凡資訊,六月四日才掛牌,股價就一路下滑,後來公司公布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僅一四七七萬元,季減超過四成,每股盈餘只有一.二四元,遠低於第一季的二.一一元;雖然公司表示是因為海外市場廣告費用大增拖累,但仍令市場一陣錯愕。令人質疑主管機關到底扮演何種角色?

審核條件看似嚴謹 但難防有心人「國內上市櫃公司資格採負面表列,也就是只要沒有『不宜上市櫃情事』,就能申請送審。」一位曾任券商承銷部主管表示,這部分內容包括,重大勞資糾紛或環境汙染;所營事業嚴重衰退;公司五年內,或現任董監、總經理或實質負責人三年內違反誠信原則等,共十多項規定,就解釋函令來看,條件還算嚴謹。

「問題是,公司內控審核常流於形式,幾張表單填好,紙上作業完成,大概就能交差。對承銷商來說,要包裝到讓主管機關滿意,不會太難。」承銷部主管私下坦言,重點是他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審核公司內控相關事宜;另外,針對個別公司的產業特性,也沒有能力特別把關。

舉例來說,券商承銷部會幫申請掛牌的公司「考前猜題」,預先模擬好五十道題目,並教公司如何「正確應答」;一旦主管機關詢問,送件公司就能回答得合情合理,容易過關。「承銷商會想一些用語,或聽起來很有說服力、有邏輯的話,來因應主管機關提問。有些並非事實,有的還是『硬拗』,主管機關也未能深究。」曾任承銷部主管說。

「像公司離職員工飆高,主管機關問起來就說,是新生產線成立初期,為配合公司營運目標,而進行的人力汰換;要是公司毛利率一下掉很多,就將焦點轉向全球原物料上漲。其實,毛利率下滑、員工離職有時是公司產品、內部有問題,但主管機關不會花精力去追究真相。」事前把關不夠嚴謹細膩,事發時懲處又「輕如鴻毛」,主管機關拿不出態度,送件公司資料不實情況,就會一再上演。

被查出不實頂多「記點」 完全不痛不癢「若公司被查出有揭露不實情事,主管機關只會回溯過去,查核承銷商的工作底稿,一旦確定過程有缺失,頂多就是被『記點』,沒有相關賠償或罰款。」一位券商承銷部副理直言,所謂「記點」是指一年內「集滿十點」,承銷商就不得再送件。但什麼情況該被「記點」,該被記多少點,全憑主管機關裁量,沒有明確規範;另外,點數不跨年累計,過完一年又全部歸零,懲處真的是不痛不癢。

就算申請上市櫃公司送件資料有重大不實,一般人也只能透過投資人保護中心,利用團體訴訟及仲裁方式捍衛自身權益;又或是透過司法途徑,以詐欺或內線交易追究刑責。不過這樣的方式曠日廢時,對資訊揭露有重大不實的公司,也沒有及時嚇阻效果。

新掛牌公司抹粉施脂,國內主管機關不但事前審查不力,事後懲處更欠缺魄力。資本市場環境再不改善,投資人要在險惡的股市叢林中生存,恐怕只能自求多福。反觀香港,○九年十二月洪良國際在港上市,掛牌一季,就被踢爆造假。香港證監會調查發現,洪良在公開說明書陳述的營業額,數字嚴重「膨風」。

其中,○六至○八年洪良營收虛增達人民幣二十.六億元,稅前盈利也虛增近人民幣六億元;洪良因此遭停止交易,掛牌時籌集的十億港幣,也被港交所勒令退還股東。

當時,推薦洪良上市的兆豐資本被罰款四千二百萬港幣,並且撤銷經營資格;而實際承辦本案的兩名承銷員,一位被禁止在業界工作三年,另一位康曉龍則遭永久撤銷牌照,必須轉行。

無論對公司或個人而言,洪良案處分之重,都是前所未見;台灣的監理機構,實在應仿效香港在洪良案的明快作法,才能讓投資人不再受害。

三招識破不實財報!

1.公司應收帳款天數是否拉長、周轉率下降,或應收帳款金額是否拉高有些公司會透過塞貨給下游廠商方式,將營收衝高。

2.公司是否有積極展店行動以通路銷售為主的公司,為擴張營收,在掛牌前會積極展店,投資人應衡量公司展店效益,釐清背後目的。

3.留意存貨跌價損失

科技日新月異,電子產品價格容易下滑。有些公司在掛牌前,會以較樂觀方式衡量存貨跌價情況,必須特別注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99

【敗局】17家中國初創公司的失敗史:億唐缺少定位,酷6成線路之爭犧牲品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54
1.億唐網

不少人還記得2000年北京街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億唐廣告牌,「今天你是否億唐」的那句倣傚雅虎的廣告詞著實讓億唐風光了好一陣子。億唐想做一個針對中國年輕人的包羅萬象的互聯網門戶。他們自己定義了中國年輕人為「明黃一代」。

失敗的教訓:缺少定位,融資過多

1999年,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前夕,剛剛獲得哈佛商學院MBA的唐海松創建了億唐公司,其「夢幻團隊」由5個哈佛MBA和兩個芝加哥大學MBA組成。

憑藉誘人的創業方案,億唐從兩家著名美國風險投資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兩期共5000萬美元左右的融資。

億唐宣稱自己不僅僅是互聯網公司,也是一個「生活時尚集團」,致力於通過網絡、零售和無線服務創造和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生活時尚產品,全力服務所謂「明黃e代」的18~35歲之間、定義中國經濟和文化未來的年輕人。

億唐網一夜之間橫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國範圍快速「燒錢」:除了在北京、廣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億唐還廣招人手,並在各地進行規模浩大的宣傳造勢活動。2000年年底,互聯網的寒冬突如其來,億唐錢燒光了大半,仍然無法盈利。此後的轉型也一直沒有取得成功,2008年億唐公司只剩下空殼,昔日的「夢幻團隊」在公司燒光錢後也紛紛選擇出走。

在我看來,億唐失敗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定位。這也是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公司的問題。浮誇,不願意沉下心幫用戶解決實際的問題,而是幻想憑錢就可以砸出一個互聯網集團出來。億唐對中國互聯網可以說沒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貢獻,也許唯一貢獻就是提供了一個極其失敗的投資案例。它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幾千萬美元的資金換來的只有一聲嘆息。

後續發展: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於無續費被公開競拍,最終的競投人以3.5萬美元的價格投得。

2.酷6網

視頻網站當年的三傑之一,優酷,土豆和酷6。其中優酷的古永鏘,和李善友都是搜狐系,土豆王微是文藝青年。一度風風火火。

失敗的教訓:路線之爭的犧牲品

在被酷6手骨時間僅僅過去一年,酷6網掉隊了。創始人離職,虧損逐年變大,血腥大裁員,再轉型了……陳天橋派駐的酷6新CEO施瑜公開表示:「酷6從此不再購買長視頻版權,包括電影和電視劇等,將關注於社區化、UGC(用戶生成內容)和短視頻。」

在李善友離職,盛大大規模清理了創始團隊之後,陳天橋與李善友就酷6網的發展戰略產生的分歧浮出水面。陳天橋希望酷6的發展方向是「視頻資訊新聞」,而李善友則更希望堅持購買正版版權的「大片模式」,最終不歡而散。

視頻行業一向以「燒錢」著稱,盛大在酷6身上已經投入了將近兩億美元,卻顆粒未收。而這或許正是促使酷6轉型的最直接原因。燒了兩億美元,落得個尷尬轉型。管理方與創始人,理念不同,企業就不會有正確的方向和終點。

後續發展:

創始人李善友去了中歐成了創業導師,微博名「老李飛刀」,金盆洗手,退出江湖。酷6的命運就和盛大的命運一樣;一隻在溫水中的青蛙。

3.亞洲互動傳媒:

2004年7月,亞洲互動傳媒在英屬百慕大群島設立。亞洲互動傳媒自稱是「中國提供跨媒體平台電視節目指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其銷售收入中,以電視廣告代理業務為主,TVPG(電視節目指南)和EPG(電子節目指南)為輔。

失敗的教訓:挪用資金導致退市

2005年10月,公司獲得紅杉資本的投資。在紅杉資本之後,亞洲互動傳媒先後吸納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證券公司、美林日本證券公司、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NTT移動通訊公司、日本最大的衛星通信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Itochu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廣告公司。  

2007年4月,亞洲傳媒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其上市《招股說明書》,2005年該公司淨利潤達到4.65億日元(約3000萬元),淨資產18.97億日元(約1.26億元)。但僅過了一年,就令人啞然地無奈退市。

導火索是由於亞洲互動傳媒的會計師事務所拒絕為其2007年年報出具審計意見,並暴露出了其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資產的醜聞。亞洲互動傳媒的退市,讓11家財務投資人同時失手,退出平台。

後續發展:

公司尷尬退市,紅杉資本創始合夥人張帆也引咎辭職。

4.e國

2000年電子商務的明星企業,一度口號為一小時配送到家。

失敗的教訓:市場太超前

e國1小時在獲得用戶稱讚的同時也獲得了同樣多的懷疑:「e國1小時」帶來了巨大的配送成本,e國還能賺錢嗎?賣得越多不是虧得越多?沒有新資金的介入,e國還能夠支撐多久?有的人則乾脆認為e國1小時只是「成功的市場運作而已」。有人算了一筆帳,只要e國的訂單每筆10元,就可以把它幹掉。賣得越多,虧得越大,e國面臨著巨大的贏利壓力。

實際上e國的悲劇是在於在市場沒有成熟前過早切入市場;在2000年,中國無論是物流,支付,配送,甚至網購人群都極不成熟。靠一家公司來撐起整個產業鏈,天方夜譚。

後續發展:倒閉!

5.若鄰網

若鄰網創建於2004年,軟銀投資。目標是模仿LinkedIn,做中國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站。

失敗的教訓:不顧國情的模仿

在2004到2006年那波商務SNS的Copy 2 China高潮中,若鄰還算是活下來的。不過中間經歷了多次的波折,創始人鄒嶺二進二出。網站一度也裁員,幾乎關站。

若鄰和其他的商務SNS一樣。用戶一直上不來。一度大家相信的所謂六度交友的人際關係理論,在實踐中毫無成功的希望。一個普通人可能通過六度能聯繫到奧巴馬;但是這不代表他能認識奧巴馬並尋求到實際的幫助。因此六度理論和龐氏騙局也差不多。

更大的差別在於,美國是一個專業社會,尊重個人的履歷和專業能力。這是LinkedIn崛起的社會學原因。而中國是個關係社會,權力決定了經濟。如果你認識省委書記,你會主動把人脈介紹給別人嗎?更何況是,中國絕大部分掌握財富和權力的人,壓根都不會上這類網站。

後續發展:

重組以後,資方獲得了控制權,現在轉型做獵頭。後優士網崛起。

6.分貝網:

2003年6月,鄭立和朋友一起創建了163888網站,寓意「一路上發發發」。隨後,他們開發K8錄歌軟件,163888逐漸成了中國首屈一指的網絡歌手聚集地。香香、楊臣剛等網絡歌手在網站成功推出,《老鼠愛大米》等網絡歌曲風靡一時,讓163888網站名聲大噪,號稱「華人第一音樂社區」。

失敗的教訓:走上歪門邪道

2004年10月,IDG向其投資200萬美元(據悉,最終投資並沒有完全到位),佔其20%股權。2006年,網站註冊用戶達到1200萬。同年,163888獲得了阿爾卡特VC的600萬美元投資,佔12%股權。

2007年6月,網站啟用了新名字和新域名:分貝網,但分貝網的盈利模式並未有根本轉變,依靠賣空間和收取會員費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廣告成了分貝網主要的收入來源。

2009年,鄭立涉嫌經營色情視頻聊天業務被捕,2010年1月,此案開庭審理,鄭立當庭認罪。鄭立涉足色情業務的原因尚不知曉。

後續發展:

但分貝網日漸衰弱。公司始終處於虧損狀態,新的投資卻始終沒有到位。最後慘淡倒閉。

7.博客中國

博客中國是當年號稱中國互聯網第一人的方興東創建。是Web2.0時代的一面旗幟;曾匯聚了一批民間最頂級的思考者。一度號稱要把新浪拉下馬。

失敗的教訓:管理太差,並忽視了巨頭的後發優勢。

2002年,方興東創建博客中國,之後3年內網站始終保持每月超過30%的增長,全球排名一度飆升到60多位。並於2004年獲得了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和軟銀賽富合夥人羊東的50萬美元天使投資。2005年9月,方興東又從著名風險投資公司Granite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Capital、軟銀賽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裡融資1000萬美元,並引發了中國Web2.0的投資熱潮。

隨後,「博客中國」更名為「博客網」,並宣稱要做博客式門戶,號稱「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網站」,還喊出了「一年超新浪,兩年上市」的目標。於是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博客網的員工就從40多人擴張至400多人,據稱60%~70%的資金都用在人員工資上。同時還在視頻、遊戲、購物、社交等眾多項目上大把燒錢,千萬美元很快就被揮霍殆盡。博客網自此拉開了持續3年的人事劇烈動盪,高層幾乎整體流失,而方興東本人的CEO職務也被一個決策小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網的員工已經縮減恢復到融資當初的40多人。

後續發展:

2006年末,以新浪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網等新興垂直網站。隨後,博客幾乎成為任何一個門戶網站標準的配置,門戶網站輕而易舉地複製了方興東們辛辛苦苦摸索和開闢出來的道路。最後方興東回老家義烏折騰電子商務,如今已經在行業裡幾乎消失。

8.飯否

在飯否的初期階段,中國大陸與Twitter類似的中文網站有六七家,其中飯否是各方面功能較為完備,最接近Twitter的一個。與Twitter相比,中文微博客為大多數不習慣英文的中國用戶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失敗的教訓:初創公司不該碰政府敏感領域

2009年上半年,飯否的用戶數從年初的30萬左右激增到了百萬。

同年6月2日,惠普成為飯否首個企業付費用戶,開始獲得第一筆收入。與此同時,陳丹青、艾未未、梁文道、連岳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加入,帶動了飯否的快速成長。

在2009年下半年飯否被有關部門非正常地被關閉,2010飯否創辦人王興在接受採訪時,回憶一年前飯否被突然關停表示:為了應對政府有關部門對網絡言論的監管,飯否當時做出大量刪貼、限制敏感關鍵字、暫停搜索等措施。「我們已經做了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

當飯否關閉後,新浪微博強勢崛起。並憑著和政府雄厚的關係,以明星和名人策略一舉奠定江湖地位。新浪有足夠多的財力和人力滿足政府的監管標準。

後續發展:

王興創辦的美團,並取得了極大成功,成為團購領域內的最大的玩家。在松禾資本的支持下,飯否於2011年低調重開,不過已無法吸引眼球。

9.Mysee

Mysee是國內最早進行P2P視頻直播研發技術的公司,是集視頻直播、點播、互動娛樂、無線增值等服務於一體的寬帶視頻娛樂服務平台。公司曾聯合各大門戶網站、電信運營商為國內外50餘次的大型活動進行了網絡直播。

失敗的教訓:浮華之敗

2005年2月,高燃創立MySee.com,蔣錫培(微博)投資了100萬元人民幣。2006年初,又獲得北極光和賽伯樂等機構一共200萬美元的投資。

但MySee燒錢的速度太快了,幾十個人,每個月要燒掉100多萬元人民幣,辦公室光裝修就花去100多萬元人民幣,還要花大量的資金購買視頻內容。8個月時間,200萬美元的投資款,消耗殆盡。另外,作為創始人和公司總裁,高燃總是默許媒體誇大事實,融資200萬美元變成了融資1000萬美元。據投資人說,他時刻最關注的都是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他到處演講,宣揚創富成就,但只為自己做市場,不為公司做市場。在投資人看來,高燃拿投資人的錢去包裝自己,甚至還有其他的用途,但就是沒有用來給公司做企業。

後續發展:

我個人在2010年的一次移動互聯網聚會上最後見過一次高燃。會場沒什麼人認識他。據說北極光鄧峰號召VC行業的人不要再投資和高燃任何相關的企業。媒體總是喜歡包裝英雄,很明顯,他在行業中做人做失敗了。

10.24券

24券是哈佛畢業的杜一楠創立的團購公司。杜一楠創立24券前是著名PE公司KKR的投資經理,擅長融資。24券的投資方包括馬來西亞成功集團,新加坡Vickers Venture Partner等機構,前後注資超過1億美金。

失敗教訓:資方和CEO內鬥

在團購泡沫破滅後,24券欠了供應商一個多億。投資人派駐代表KK作為COO進入公司。在縮減規模後,在部分城市已經可以實現盈利。但在投資方打算繼續注資時,24券內部撕破臉,CEO杜一楠和投資方代表KK兩派人馬矛盾爆發,互發內部郵件痛斥。後者指責CEO涉嫌「私吞」200萬元公司財產並「跑路」到美國。而實際爆發原因是資方在新的注資條件下,要求CEO把股份稀釋到個位數,引起創始人不滿。

由於我認識24券的資方,對資方介入管理後的一些情況有所瞭解。撇除道德和人品角度不談,創始人杜一楠作為KKR的投資經理,哈佛畢業,在資本圈能忽悠到錢,但是管理能力和經驗肯定不行。資方實際上是一群新加坡的財團投資,而新加坡人管理過於細緻,算計過於精明,不適合中國式的草莽江湖的做派,最後激發和管理層利益上的分配矛盾一點都不奇怪。這只能證明是在錯誤的時機一樁錯誤的婚姻,要離婚的時候又心懷鬼胎。

後續發展:

在10月20日,團購網站24券宣佈公司因無法正常運營,將於20日起暫停團購業務,員工全體帶薪長假,如今再進入24券的網站以前琳瑯滿目的團購活動被一份聲明所取代。據說,F團有意收購;資方和杜一楠也有意重開談判,未知下文。

11.PPG:死於人禍

PPG,2005年10月成立,業務模式是通過互聯網售賣襯衫。輕資產、減少流通環節的概念,加上狂轟亂炸的電視、戶外廣告,迅速讓PPG建立起市場領導者的地位,滿世界都是「Yes! PPG」的廣告語和吳彥祖自信的微笑。

失敗的教訓:創始人洗錢

三輪融資4600萬美元被變相轉移。創業的目的之一是賺錢,但不能僅僅是賺錢,PPG的失敗再一次證明,在企業經營中,人是多麼重要的因素。
2006年第三季度,PPG獲得了TDF和集富亞洲的第一輪6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2007年4月,PPG獲得了第二輪千萬美元的投資,除了第一輪的TDF和集富亞洲追加投資之外,還引入了凱鵬華盈,它是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

2007年年底,三山投資公司擊退其他競爭對手,向PPG注資超過3000萬美元。  2008年,PPG模式出現了凡客誠品、優衫網、CARRIS等幾十家模仿者,PPG不但丟掉了行業老大的地位、官司纏身、高管流散,更傳出創始人李亮捲款潛逃一說。

PPG失敗的真正原因:創始人李亮表面上是做電子商務,但配套的物流、倉儲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間接與他有關,他不停地向這些公司打錢,投資人的錢作為費用變相進入他自己的名下。錢轉移光了,李亮也沒了。他從一開始就是有預謀、有準備地圈錢,他很聰明、勤奮,執行力也夠,但就是出發點不純。

後續發展:

PPG倒閉,李亮在美國不歸。投資人最後放棄,無疾而終。凡客崛起,從此PPG消失在大眾眼球中。

12.維棉

維棉網於2010年11月正式上線,其定位瞄準高端市場。維棉網的線上產品從襪子,陸續擴展到內衣、圍巾等,隨後也加入電商營銷大戰,投入大量資金打廣告。

失敗的教訓:錯誤的行業
2010年12月,徐小平在微博上關注到維棉,隨後便在新浪微博上給維棉網CEO林偉發了私信,約他見面聊聊。

僅僅溝通了20分鐘,徐小平就決定給予林偉1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成為維棉網第二大股東。這一案例一度在業界被傳為佳話。

從今年初開始,維棉網多次陷入危機,「欠下數百萬元廣告款」、「維棉果斷裁員」等新聞屢見報端。今年7月份,供貨商就曾上門討債,但是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維棉仍然未能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使得倉庫被執法部門查封。

襪子雖然是易耗品,但是客單價低,根本不適合做電子商務。加上中國高昂的流量成本。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行業。徐小平老師也有犯暈的時候。

後續發展:

網站已經無法打開;估計公司已經倒閉。

13.品聚網

品聚網於2011年11月10日正式上線試運營,由原盛大金酷CEO葛斌斌等聯合投資創建。葛斌斌一度對外表示,在得到包括盛大等投資方2億人民幣投資支持後,目標是一年內與淘寶平分天下,達到國內第二名的位置,三年後上市。

失敗的教訓:不尊重行業規律

2012年1月7日消息稱,盛大旗下電商網站品聚網關閉。品聚網創始人葛斌斌確認,網站關閉主要原因是融資不到位,自己不想留下一個爛攤子,關閉網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盛大集團1月8日發佈聲明指出,盛大對葛斌斌所創辦的品聚網從未進行投資。品聚網的一切企業行為系品聚網及其投資人自身的行為。

在資本泡沫的年代,誰都可以發個大話,要超英趕美。實際上,尊重行業規律最重要。另外,盛大作為家族企業,不是管理別人錢的風險投資,和盛大這樣的財團與狼共舞,沒有實際的進展,是不可能得到橋哥繼續的支持。

據說橋哥的風格是,每個領域我都要進。只要找到合適的人,給你一筆錢和一個時間段。如果做的不好,項目就撤掉。這造成盛大系投資的企業普遍表現不好。而風投也不願意跟投盛大系的公司。

品聚的案例只是盛大系案例縮影。

後續發展:

盛大和葛斌斌開始互相隔空叫陣,一度要鬧上法庭,最後無疾而終。

14.五分鐘

因為開發了著名的「開心農場」「小小戰爭」遊戲而被大家熟知。

失敗的教訓:轉型失敗

2012年5月,「五分鐘」承認B輪融資失敗,並立即從現在辦公的楊浦區創智天地退租。

「五分鐘」的倒閉主要出自內外兩個原因。內因是轉型失敗,外因則是融資不力。

今年4月,「五分鐘」推出了首款HTML5遊戲《鄰邦戰爭》,而其第一款手機遊戲《龜兔再跑》的用戶顯示已突破20萬。表面上看,「五分鐘」似乎在向手機遊戲方向轉型,同時也沒有放棄網頁遊戲。但實力有限的它犯下了戰線過長的錯誤,沒有集中資源專攻一路。這兩年,隨著微博和其他社交網絡的發展,開心網類型的社交網站在國內已經沒有任何絕對優勢。

此外,在手機遊戲領域,競爭要比網頁遊戲更激烈,只要去關注蘋果appstore和安卓市場的排名就會發現,手機遊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只幾天而已。

資金方面,「五分鐘」燒乾A輪資金,希望通過某種商業模式來吸引新的風投。可惜的是,被開心網帶著走下坡路,轉型似乎看到曙光而又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的「五分鐘」在嚴酷的資本面前,幾乎沒有任何說服力。相比較A輪融資可以談些理念,B輪融資就現實得多。公開資料顯示,「五分鐘」至少已獲得兩次投資,2009年12月德豐傑投資350萬美元,2010年7月CyberAgent聯合JAIC中國投資,金額在50萬到100萬美元之間。

除此之外,五分鐘轉型失敗更多的原因是創始人的管理不力。創始人都是大學生創業,沒有工作經驗,而融資成功後,一度沖昏頭腦。最後優秀團隊成員不斷流失,公司轉型失敗也可想而知。

後續發展:

據說已經被拆成了兩個公司。徐城仍然帶領舊部運營新浪微遊戲平台;郜韶飛已無發展。

15.推圖

推圖創始團隊在得到藍港在線CEO 王峰投資後,團隊從2011年元旦開始研發,一個月後便登陸應用商店。

失敗教訓:競爭過度與馬太效應

拍照分享類應用是工具類應用的代表。Instagram和Color在美國誕生之後,中國市場在2011年誕生了諸如推圖、圖釘、拍拍、隨手拍、隨拍、微圖、友圖、樂魔庫、樂麼樂麼等10餘款照片分享類應用。一年過去之後再觀察,它們的現狀均不理想。

推圖團隊是這些照片分享類應用中誕生較早的,但推圖創始人陳仲軍坦誠用戶增長不理想,而圖片分享類應用遇到的困難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新浪微博和微信現在均添加了照片分享功能,推圖的用戶被兩者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其二是中國的WiFi熱點太少而流量費卻很高,這給圖片分享類應用製造了很大的瓶頸。

此外,移動應用的推廣成本也日益增高。這造成用戶獲取不利,更不用談論商業模式。

後續發展:

推圖團隊技術能力很強,目前正在研發新的產品以求轉型。

16.街旁

風頭正勁的Foursquare啟發了劉大衛和他的朋友楊遠騁。 而當時劉大衛在台灣的首個創業公司剛剛宣告失敗,他接受投資人建議,來北京和楊遠騁開始了在中國複製Foursquare的新冒險,即街旁網。街旁的投資人來自HTC創始人王雪紅,可謂背景雄厚。

失敗的教訓:不能給用戶和商戶提供獨特價值

曾經的獨立博客網站在博客成為門戶標配之後迅速式微,街旁代表的獨立LBS網站結局會否相同,目前尚不急於做出判斷,但同類網站的迅速轉型,如嘀咕網裁員重組後徹底轉向模仿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盛大背景的切客網則在2011年年底轉為LBS+電子商務模式,似乎都預示著,簡單複製Foursquare在中國並不是那麼前景光明。

劉大衛曾設想街旁的主要營收來自品牌合作。早期快速發展階段,街旁的確也獲得了星巴克、喜達屋、耐克等合作夥伴青睞。但知情者透露,即使在鼎盛期,這些夥伴的合作亦多為免費,最高合作金額僅為5至10萬。而且,即使身為新媒體的嘗鮮者,大多數公司對於獨立LBS網站的態度也十分曖昧和保守,通常他們更願意同時與多家網站合作,以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這也使試圖與客戶簽訂排他協議的街旁願望落空。

虛擬簽到的價值也逐漸受到質疑。單一徽章模式難以維繫用戶黏性,不少用戶的網絡簽到信息一旦和微博關聯起來,很容易成為「垃圾信息」。真正的摧枯拉朽之力還在於新浪、QQ等行業大鱷的猛烈進攻,當微博、微信將LBS作為自由產品的「標配」,這讓以街旁為代表的單純簽到類LBS公司更無價值。

後續發展:

種種現實迫使街旁重新思考定位。在街旁創辦不久後,他們就成立了另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果合。雖然街旁仍然存在,但是用戶已經很少使用。

17.我友網

我友網2010年12月高調上線,百名藝人紅人祝賀,號稱要做中國最大的社區電子商務的巨無霸公司,號稱是中國互聯網的最大創新。

失敗的教訓:中國式的神奇

這是一家在上海業內極其神奇的公司。也只有中國才能有這麼神奇的企業出現。

創始人是個富二代,家族據說是西安首富。該家族旗下擁有多家上市公司,並擁有中國知名的某家上市民營銀行的5%股份。集團資產超過1200億。

創始人從海外留學回來以後,一心想做互聯網。父親雖然認為孩子胡鬧,但是依舊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在上海創業。一開始做視頻網站,不成功之後。父親本來以為孩子可以收心回來;但是孩子拒絕了。於是父親派自己得力的副總來上海勸他並接手公司事宜。沒想到,該助手到了上海後,被孩子說服,決心留在上海,從事偉大的互聯網變革事業。該副總說服集團掌門人繼續注資,並為此調動其集團在全國的一切資源和關係。

比如互聯網公司所應該擁有的各種牌照,包括視頻,包括支付,都是從上面特批的。上海的各執行部門都是走個過場。比如嘉定政府立刻批了一塊地。

我友立刻高調在全行業挖人。從盛大,阿里都以雙倍,三倍的工資挖了上千人,並目標做成最大的社區電子商務,及社區遊戲公司。總之一切互聯網賺錢的,都要做。

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在燒掉幾個億後,最後裁員轉型。

後續發展:

據說是轉型做支付了。

來源:財富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91

希臘:俄羅斯反制裁的犧牲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024

俄羅斯對歐盟的反制裁措施對希臘旅遊業和農業影響較大。旅遊業是希臘最大行業,為GDP貢獻超16%,且近來俄遊客數量快速增長,預計制裁給希臘造成潛在損失3億歐元。俄食品進口禁令使歐洲農產品供給增加,食品價格會下降,對希臘出口打擊是量價兩方面的。整體看,希臘期待的2014年經濟走出衰退的美夢變得暗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希臘,俄羅斯

希臘對歐洲和外交政策基金會總監Thanos Dokos表示,預計俄羅斯對歐盟反制裁措施對希臘經濟整體影響尚在可承受範圍內,但對希臘旅遊業和農業影響較大,特別是當前希臘經濟處於緩慢脆弱複蘇階段。此外,即將到來的秋冬季能源供應也是個問題。

希臘旅遊業協會主管Xenophon Petropoulos表示,預計來自烏克蘭的遊客量大降50%;盧布貶值令俄羅斯赴希臘旅遊人數減少20萬人次,由此前預計的130萬降至110萬,潛在損失額達3億歐元。

旅遊業是希臘最大的行業,為希臘GDP貢獻比例超過16%,而近年來俄羅斯遊客為希臘旅遊業的貢獻在快速增長。據希臘央行數據,去年俄羅斯為希臘旅遊業營業收入貢獻大增42%,達到13.4億歐元。上月盧布是24個新興發展國家貨幣中表現最糟的,盧布兌美元貶值5%,這對旅遊業有負面影響。

希臘出口和果蔬寄售協會發言人Georgios Polyhronakis表示,俄羅斯食品進口禁令對希臘農業影響較難估計,無法用直接銷售額衡量。俄羅斯反制裁措施將使農產品供給增加,歐洲食品價格會下降,對希臘出口的打擊是量和價兩個方面的。

希臘外交部長稱,盡管俄羅斯是希臘農產品重要出口國,但出口的絕對量不大,影響在可控範圍內。今年前四個月,希臘對俄出口量大降26.1%,達到8490萬歐元,占希臘總出口量的1%。不過,希臘1/4的桃子和一半草莓都銷往俄羅斯。

彭博社數據顯示,俄羅斯是希臘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貿易主要集中在油氣領域。2013年兩國間總貿易額為93億歐元(約125億美元),超過了希臘與德國間的貿易額。

希臘2014年一季度GDP年率終值萎縮0.9%,創2008年末以來最小萎縮幅度。歐盟委員會預計今年全年希臘經濟增速達到0.6%,為2007年來首次經濟擴張;明年經濟增速達到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