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囤積三七被查 「牛股」康美藥業的掘金術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6988.html

為2010年股價翻番的牛股之一,康美藥業 (600518.SH)昔日走牛的原因,轉瞬間成為今日被懲處的證據。

國家發改委近日披露,2009年~2010年期間,中藥材三七的價格猛漲,康美藥業通過囤積三七並在高位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為此,依據有關規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對其進行公開予以提醒告誡。

然而,對公司影響如此重大的事件,康美藥業卻絲毫沒有對外公告披露。在眾多普通投資者還不明就裡之際,嗅覺靈敏的大資金在第一時間就瘋狂出逃了15.7億元。

機構逃之夭夭

據瞭解,康美藥業2009年購入三七660.7噸,庫存58.04噸,全年累計囤積達到718.74噸。當年,公司對外銷售三七僅88.1噸,生產 自用65.6噸,截至2009年12月31日,還有庫存565.04噸。尤其是當年1-9月份,僅對外銷售2噸。由於2009年三七產地云南省文山州大 旱,導致當年產量僅為3000噸左右,康美藥業囤積的三七佔到市場總額20%多,而康美藥業每年利用三七製作飲片數量僅為100噸左右。

2010年,三七價格高漲,康美藥業將囤積的三七全部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康美藥業 2009年惡意涉嫌囤積三七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情況是查實了的。許昆林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已對康美藥業實施公開提醒告誡。至於下一步的處罰,還在研 究之中。

實際上,囤積三七獲利的康美藥業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發改委7月18日表示,對甘肅隴西地區20多個中藥材存儲倉庫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一些中藥材經營者蓄意囤積黨參,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這一消息流傳範圍較小,康美藥業也未及時披露這一重大利空信息。19日,康美藥業開盤後不久股價便開始大跌,盤中最大跌幅接近6.14%,報收 14.40元,跌幅為4.51%。成交量也急速放大到1078248手,成交金額高達15.71億元,為近年來新高,資金出逃跡象明顯。

惠祥投資公司投資總監殷佑嘉分析,從當天康美藥業的成交明細來看,存在大量的大額拋單,很可能是持股量較大的機構所為。而普通投資者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上市公司也沒有及時公告,他們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以為可以逢低介入。

華鑫證券研究員謝麒也承認,消息出來後,引起投資者對康美藥業的擔憂,進而導致了該股暴跌,創10年來天量交易額。

本報聯繫了康美藥業董秘邱錫偉,後者因身體不適婉拒了採訪。

囤貨謀利之辯

2010年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康美藥業卻在此中一枝獨秀,從最低價10元一路高歌猛進,最高價曾達到23.67元,漲幅高達130%。

翻閱康美藥業2010年財報可知,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0880.1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19%,實營業利潤79404.3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實現現淨利潤71552.27 萬元,比上年增長42.67%。

再查閱公司近年來的存貨可以發現,存貨分為原材料、庫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在產品、周轉材料等,其中2009年底原材料賬面價值為9116萬元,到2010年6月底為11982萬元,2010年底更是達到16790萬元,一直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申銀萬國醫藥行業研究員婁聖睿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公司三季度單季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0.16元,較上半年大幅好轉,主要是公司儲備的中藥材漲價後實現銷售,銷售回款增加,三季度單季存貨較減少9074萬元。」

三七是我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2010年,由於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三七大面積減產,三七市場價格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去年3月中旬,三七價格已 經從一年前的每公斤70-80元漲到每公斤300多元。而到3月底,這個價格又瘋漲到每公斤近600元。康美藥業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有庫存 565.04噸。

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對本報稱,康美藥業因囤積三七被查,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意味著公司管理層擁有極強的專業判斷和資金能力,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但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中藥材價格的基本穩定事關上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用藥的基本需求。保證中藥材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是政府部門、製藥企業、藥材經營者等有關各方的共同責任。

中投證券一位分析師對本報表示,短期內公司不會受太大影響,但長期來看還不好說。達益資訊分析師胡軍認為,康美藥業在三七上的收益已經體現在2010年業績報表中,這種業績增長模式本身難以持續。

在康美藥業走牛的過程中,嘉實基金是其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2008年康美藥業半年報中,嘉實主題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便以3625萬股持股量現身,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基金仍持有8409.56萬股,佔流 通股本的3.82%。2008年10月,康美藥業股價見底5.82元,之後最高價曾衝到23.67元,嘉實基金無疑賺得盆滿缽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5

[轉載]牛股集中營----品牌服飾專賣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xfn.html

一直想對這個板塊寫點什麼,但總覺得流於俗套,如果不能有更深的認識,僅僅像過去那樣,限於唏噓感嘆,就沒有意義了,這是個內涵很深的議題,不單單是因為 它如此集中的長期向資本市場市場貢獻牛股,這是一直就站在前台的事實,證券分析得根本就是要提煉最核心的主導因素,這才對未來有指導意義,才對操作有益 助;

 

有這樣一個板塊,牛市的時候,它們多數創歷史新高,平衡市的時候,它們中的不少也能創歷史新高,甚至熊市的時候,它們中的個別還能創歷史新高,我想最準確的概括它們的話是:牛市不常有,牛股總奔騰,它們就是品牌服飾專賣類企業。

 

這裡說的是美國股市,但對中國股市同樣有借鑑意義,如果經濟發展到了和美國有部分同質的階段,這個製造牛股的深刻內涵,也一定在中國股市伸展出它的外延,甚至現在,這種跡象也已經開始了;

 

資金到了一定程度,投資最重要的東西,依次為:安全性,保值能力,獲得分紅的比重,成長性,我發現絕大多數企業,都是不能同時具備上述四點,只有品牌消費 和零售類企業群體性的具備上述苛責的要求,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無限次的踩中一個又一個的地雷在資本市場中是大概率事件,與其如此,選擇這樣的一個板塊專 注投資,或許是一個以逸待勞的好方法。

 

我挑選一些近期表現良好,紛紛創了上市以來歷史新高的這類企業,看看他們的共性在哪裡;

 

[转载]牛股集中营----品牌服饰专卖

 

 

列表可見,首先是品牌,然後女性裝飾,兼顧男性,然後自營專賣,然後連鎖,這裡面不乏有中國人很熟悉的品牌,尤其是被像白菜一樣搶購的Coach包,看上 去差別不是很大的產品,一旦打上Coach的牌子價格立即天壤之別;還有耐克,老當益壯,1984年上市至今上漲220倍(有可能更早上市),不算自 1987年以後每個季度的分紅,如果算上,再複利的話,那收益率會令人驚詫不已,而且直到今天,股價仍在不斷的新高著;

 

品牌的力量,在一個誠信社會裡,代表了所有真誠的品質承諾和歷史淵源,在此基礎上,再衍生出品味,歷史感和高貴等元素,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流逝,品牌漸漸的 打上了更多的情感因素甚至文化內涵,也有不斷累加的時代烙印,它同時還是一種堅韌精神的體現,不論世事如何變化滄桑,它總能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品牌的商業 元素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它更是一種文化積澱,而且越是大眾化的,越是生機勃勃;這些特性,在個人消費領域更加特別,具有不可替代性,很難因為技術變遷而 沉淪,例如百年柯達;

 

所以這類企業的價值長期看足以抗衡通脹,不論什麼時代,人們穿衣打扮的需求是永恆的,那些不斷贏得客戶的品牌,不斷與時俱進,永葆青春,這是品牌服飾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得長期穩定估值的最基本要素吧。

 

事實上他們的主要財務數據確實讓人折服,下表中可見這類企業的市值規模和資產回報率,從板塊角度來衡量,這是不多見的,只有在這個板塊中,同業競爭是百花齊放而不是你死我活,這是可能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與之相比較的。

 

[转载]牛股集中营----品牌服饰专卖

 

其中的LULULEMON 和 ULTA SALON 以及 Under Armour都因為高速的發展而獲得投資市場的高估值;

 

這裡面還有曾經給彼德林奇帶來豐厚收益的The Limited 公司,上市幾十年來成長近百倍,自96年以來一直堅持每季度分紅;

 

綜合的看,這個行業的特性使得具有品牌認同的這一類企業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只要人口總量在增長,只要發展中國家不斷增長,他獲得再增長的空間就始 終存在;對投資者而言,投資這一類企業的風險收益比相比別的行業要高很多,與之相近的另一個行業是零售業,以後也將專門研究,其代表企業是沃爾瑪,長期收 益率達到絕對的不可思議,任何一個平民如果投資千元堅持長期投資沃爾瑪,都可以在三十年左右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巴菲特長期投資的多個企業中,除了可口 可樂具備上述這兩個行業的公共特徵外,其他的很多企業,長期收益率和穩定性怕是都不能和這兩大行業中的代表性公司相比肩,像吉列被寶潔整合,華盛頓郵報被 新媒體分流等等;

 

除了很好的穩定性,高增長也是這個行業的一個常態,在這個板塊裡,總是有新元素的出現,而且一旦被市場認可,高速的增長就成為必然,近期最惹眼的就是起源 於加拿大溫哥華的體育服飾用品專賣店LULULEMON,它的起飛是因為瑜伽運動在西方的傳播和崛起,它製造行銷有關瑜伽運動的一切,最終連鎖店開的鋪天 蓋地,股價從09年的2元到漲到現在的72元;

另一家公司ULTA是美國最大的一站式彩妝連鎖零售店,其實是應該分屬在零售業內的,但是它集合各個名品的護膚化妝品達到了成就自己品牌的地步,模式上更 接近品牌服飾專賣這個行業,所以也列屬於此,他的雄心是女性一旦成為其顧客,所有彩妝護膚品的需求都可以在它這裡得到滿足,目前ULTA 還只在美國發展,還沒出去闖世界,但是已經名聲在外了,該公司也是從09年的4元多漲至最近的89元;

 

穩定高增長,還有持續分紅,耐克(NKE),Phillips-Van Heusen(PVH) Ross Stores(ROST), The Limited(LTD),  V.F. Corp  (VFC),Coach(COH)都是長期分紅和高送轉的典範,像耐克公司多年來累計回報股東近44億美元,我猜測耐克當年上市融資可能超不過10億美元。

 

我曾經一度認為GAMECHANGER是最值得關注和投入的對象,但從長遠生命力的角度看,這個認識需要被改寫了,比如影像巨人柯達,比如複印機始祖施 樂,比如線上電腦直銷模式的戴爾,他們是新行業新商業模式的開路人,可是一旦走到競爭者站在他們肩膀上謀求更好的模式或者競爭烈度增大之時,他們的盈利增 長能力,就要大打折扣了,就像近期的綠山咖啡,在開創了咖啡消費的新模式之後,這一片市場,可能不再是它獨佔,在那麼好的銷售現實面前,市場對它的估值開 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究竟是屬於發展過程中的曲折還是這個獨佔的故事就是到了尾聲,我無力判斷,因為從真正的品牌內涵上來說,只是做一個引路人和開拓者, 是遠遠不夠的,品牌服飾專營類企業在商業模式上幾乎從無什麼顛覆式的創新,但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是最有投資吸引力的,這是值得重視的。

以美國為鑑,中國未來的發展,不可能一直做跟隨式的匍匐者,等到也進入到消費主導經濟發展的社會形態後,我們一樣也要培育自己的消費品牌體系,這是不可迴 避的,儘管我們沒有這個傳統,喜歡「拆吶」,喜歡新的,排斥舊的,但是品牌文化除了代表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還代表了利益最大化的商業原則,中國一定 會去學,未來資本市場,這類公司也一定會牛股輩出,甚至現在,就已經有這種形態的企業,比如七匹狼,它的優秀,一點都不比美國同類企業差!

朱文2012-03-11 09:17:23 [舉報]
我對服裝零售的觀念也在不斷發展,最早的認識是紡織業沒有前途,因為巴老投資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失敗,而且確實紡織製造人工成本是大頭,隨著工資上漲,確實 沒前途。後來認識到服裝業公司可以自己不用做衣服,專門搞設計、零售,也是看到林奇投資的GAP能獲得成功。於是盯住了國內的美邦、森馬和搜於特。後來又 瞭解到思捷環球的慘敗,又恐懼於美邦、森馬和搜於特的高估值。但現在隨著對國外服裝,尤其是設計、零售方面公司的瞭解,還是覺得衣食住行這四個字含金量是 十足的。福布斯剛發佈了2012全球億萬富豪榜,一千多名富翁中,時裝零售總共有123名富翁上榜,僅次於投資業的143名,可以說是顛覆了我的兩個傳統 觀念:成功的投資者較少和紡織業沒前途。真的有必要在這個行當好好研究。當然,思捷環球、李寧的隕落也是十足的警鐘,這個行業,危險與機遇共存。
延益2012-03-11 10:15:43 [舉報]
有興奮有擔憂。品牌服飾都在賺取驚人的ROE,分紅回報也非常高;擔憂的是看來是品牌護城河,實則是簡單的廣告轟炸。就如體育品牌,路還很長,不算是一個傻瓜都能經營的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9

偽價值投資牛股的遊戲 波斯八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55b75801012edw.html


上市公司A
①第一年,股本10億,利潤1億,每股利潤0.1元,行業市盈率20倍,則公司股價是2元,公司總市值20億元。

②第二年,碰上好年景,業績增100%,利潤達2億,每股利潤0.2元。

因100%成長,給予40倍市盈率,則公司股價8元,公司總市值80億元。

③按市場價8元,增發2.5億新股,公司新獲得資金20億元,股本達12.5億

用這20億收購一些行業內的非上市公司資產,被收購公司因沒有上市,可以按10倍市盈率被收購,這樣,20億元收購的資產,每年為公司新增利潤2億元。

④第三年,公司利潤0增長。利潤4億元。

總股本12.5億,每股利潤0.32元,比去年的0.2元增長60%。利潤較前年利潤1億增長3倍!

因其成長性,可給予50倍市盈率,公司股價16元,公司總市值達200億元。
↓↓↓
除了第二年因為市場好賺了錢,第三年利潤沒增長,只是因善於玩資本市場遊戲,靠高價發行新股,股價從2元到16元!這是偽價值投資牛股。

 

上述遊戲,摘自閱讀《投資大圍獵你是獵手還是獵物》書中所舉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38

林園:尋找未來市場的牛股(補充版) 小蛋

http://xueqiu.com/3031564540/22730473
林園:大家好,很榮幸受國盛證券的邀請。我說的都是個人的觀點,因為我也是一個股民,我89年就開始炒股票,到今天有一些體會。可能觀點太鮮明了,我可能是考慮我個人的利益,我說明一下,因為我們是炒股的,我不能說這個股市不好,我的錢都是從股市上來的,我不能說股市不好。還有就是對中國經濟的一些看法。錢從中國來的,我賺錢就是在中國賺的,我們不能說中國這兒不好,那兒不好,我不像有的人,有的人賺了錢,是農民養他吃飯的,他還整天說農民不好,給他們供應有毒的食品,你別吃就玩了,餓死。我在這個市場裡,我的中國經濟是好的,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這些觀點,你們覺得不對,或者說有個人利益突出的地方,那就當做胡說八道。

  首先,股市為什麼不好?為什麼低迷?股市以後會不會好?中國經濟以後到底怎麼樣?股市和經濟是有聯繫的。我認為中國經濟應該沒有問題,就像剛才幾位談的觀點,過去發展的太快了,現在會是一個平穩的發展態勢,當然長期來看,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繼續在提高,他們的收入在提高的話,我們的增速一定是下降的趨勢。長期來看,趨勢是下降的。為什麼?從全球來看,它的競爭力,你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增加了,我們談企業的收入水平,收入增加了,企業負擔肯定是在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也一定是下降的。我是說多數的企業。

  為什麼這幾年企業遇到一些困難?和成本增加是有關係的。我們在過去五年之內,我們的生產者他們的工資漲了沒有一倍也有80%,還有我們的一些生產要素,比如說房地產,這些都是在大幅增加的。企業成本增加了,沒有辦法。但是我們為什麼說中國經濟到目前為止還是有競爭力的?我們現在勞動者的收入也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大概相當於美國的七分之一。所以中國人還是勤勞的。我經常到國外去看一看,我說如果邊境大家不要簽證的話,中國人要把美國人的飯碗都搶了,中國的競爭力還在。就是收入水平決定了。

  還有就是中國人喜歡錢,他還是非常勤勞的。最重要的一點,中國人沒有透支。銀行也不願意借給老百姓。所以說中國經濟不行了,發生什麼大危機,大的危機不存在,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透支,即使像他們說的政府有一些附著,那也是很容易解決的。平均到每個中國老百姓身上,那是很小的,政府也沒有讓他們負擔,我看說了半天,就是提高每個人的待遇,就是福利待遇,什麼保險、醫療。中國現在哪個政府也沒有給人民確確實實的一些承諾,個人還是自己在養活自己。它不像那些歐洲國家,他們是養懶漢的。

  我們今天不是說社會公平不公平,我作為一個老闆,企業的生存狀況,那必須是要看這些問題的。大的危機在中國未來五年,我認為看不到。

  再說中國的銀行體系。銀行在中國是一個壟斷企業,你不是隨便都能夠辦銀行的。中國銀行這種金融體制,它也不會有大的問題。三五年都不會說哪個銀行倒閉,這種可能性非常小。我們在一個大的環境下,講中國經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作為投資者,可以大膽的投資。

  接下來講一下目前股市的估值。股市的估值目前非常便宜,我們按照長期的估值來說,中國上證指數在4000點左右是合理的,甚至4000點都是非常合理的,為什麼?我們按照全世界的平均PE來講,長期平均PE在20點。所以估值已經低估了一倍。為什麼便宜還要下跌?這是事後諸葛亮干的事,就是發行量太大了,這幾年的供應量太大了,供應量大了以後,供應的東西,有很多東西沒有價值。比如說現在2000多家,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很少。大部分公司泡沫太多,大家傾向於投機。供應量增大,它必然會導致大部分公司是長期處於下跌的過程。現在大家罵上市的這些中小企業得到什麼好處,他們也是紙上富貴,現在它們是沒有價值的,老闆能夠拋嗎?一拋就沒有錢了。特別是成交低迷的情況,那都是紙上富貴。最終要把這些泡沫都擠了。

  我個人認為,都是估值以前太高了,現在大部分公司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中國股市,我是94年開始接觸全世界的股市,我在全世界都有投資,我在中國以外的比例大概佔到總資產的20%。我做了一個全球的佈局,同時我從94年拿1萬塊錢在中國投資和94年拿1萬塊錢做世界投資方法一樣,現在為止,收益率一般都在5%。中國股市和國外股市有什麼區別,我看不到有什麼區別。我用同樣的方法,如果去除匯率的因素,都是在5%以內,收益比是差不多的。你要仔細研究一下國外的股市,波動不比中國小,都挺大的。

  我們作為炒股的人,我們首先要有信心,中國股市是正常的,要有信心,不能說現在持續下跌,沒有賺錢效益,咱們就沒有信心了,認為中國股市是萬惡之源,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前幾天參加一個會議,各個行業都在講怎麼對沖,我在底下聽,我覺得他們理解股市,到底炒股的人在什麼時候賺錢,你在熊市裡面是沒有辦法賺錢的。不管怎麼對沖,只要是熊市,一定是把利潤也沖掉了,如果一年追求10%的穩定增長,你不要做股票了,去買一些固定收益就可以了。炒股的人在很短時間內他想賺很多錢,三五年賺個十幾倍、二十倍,那才感覺資產上台階了,平時多少我們都在睡覺,因為股市是有規律的,上漲時間只有5%,這是全世界的規律,割股也一樣,上漲的時候也是5%,大部分時間在下跌的過程。投資一定是在吹泡沫的時候才能賺到錢。如果在06年、07年的時候大家不會說別的了,幹啥都不如炒股票。你說這個時候要看在什麼時候說這個話,在熊市說這個話,股市本身這個時候就不是賺錢的時候。

  我現在也有點忍耐不住了,這個時間太長了,從07年以後沒有好日子過了,但是我們還得堅持。沒有辦法,這是股市的規律決定的。我們在座的同仁,首先自己要有一種精神,確實認為這個行業是最好的,我現在就認為我炒股是最好的,我覺得我幹別的都幹不好,別的行業沒有這個行業好,我到90歲我會是中國最有錢的人,有這個信心,如果全世界不發生大的災難,甚至全世界發生二戰那樣大的災難,對我都沒有影響,我還要做個有錢人,我今天敢說這個話,我心裡肯定有數。我們這個行業非常好,我們要熱愛我們做的行業,我今天就是來給大家鼓勁的。大家要在這個行業好好待著,等待5%的時間到來,一賺就是幾十倍。

    我們現在最差,我個人覺得很頭疼,我也就是比07年1月1號資產還要多80%,我賣了去做投機,我也沒有辦法,我們只能裡面待著。我炒股有一個辦法,把每一分錢都扔在裡面,我每一天賬戶上有錢,我就仗著自己卡上有幾十萬的零花錢。這個行業一定能夠產生大老闆的,只是中國資本市場時間太短了。我們這個行業也不允許我們做槓桿。我說自己很保險,我從來不做槓桿,我又沒有借錢,股票跌了,很多記者問我有什麼感受,我說我沒有什麼感受,我的股數沒有變小,每年的分紅足夠我生活了,我不會考慮別的,我比任何一個企業家都過得滋潤。根本沒有感受的東西,他老問我,我確實沒有感受。在今天這麼多估值的情況下,我不敢說最低點,但是這個位置已經非常有投資價值了,今天買股票,我認為五年之內賺幾十倍、三五十倍不是稀奇的事。上萬點也不是夢。你今天聽我的話,覺得我在吹牛,這一剎那是很快的。

  我們買股票要什麼時候買?就是買了就套,買了就套。現在這個時候你投資一定是套的。因為它持續下跌,是熊市,你買了不套才怪,越套最後越賺的多,為什麼?套的人往往是踏實的。等牛市來了,套的人一定是賺錢的,只要你能夠堅持,套了這麼多年,我再放,再拿,越拿越多。那時候才是我們真正股市泡沫吹大泡泡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賺大錢了。這種方法我們是在全世界都試過的,沒有一次失敗的。我也想遇到過一次失敗的,但是我每次都抓住了。

  第二,看估值低。現在有很多可轉債,多在100塊錢以下,比如說中國銀行,我不相信中國銀行在兩年之內會倒閉,說中國銀行倒閉,我講個股市,上一回招商銀行,我借錢買招商銀行的可轉債,結果它跌了,我不管它。我周圍的人跟我說招商銀行四年之內就倒閉了,我說別的不敢說,四年之內招商銀行倒不了閉。今天我也敢說這個話,中國銀行兩年之內不會倒閉,它才95塊錢可轉債,兌現是106。大家對資本市場沒有信心到極點了,他認為這個銀行要倒閉。那年買招商銀行的可轉債,最後賺了10倍出來,有的事情根本不會想到,我買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賺10倍,我想賺10%就可以了。這個是誰都不敢說的。股市一定是在很短的時間漲很多的,但是我們的投資者恰恰要在裡面等著,我也不知道,我就在裡面等著,它漲的那天,你要在裡面待著,這個很重要。這個市場會擾亂你的想法。比如說1塊買來,漲到1塊2,你覺得漲價了不少了,你賣了,但是後來漲到10塊。我前兩天一個同學來找我,他說你應該買什麼?我說你把所有的錢拿來買上證指數,哪怕買指數基金,他反覆問我股票,我說股票不適合你。為什麼?我說你這個人我不是不瞭解,你拿不住的,你只有在熊市裡面賺到第一筆錢,你買指數基金,我認為指數下跌空間有限,你買了指數基金,你第一筆錢賺到錢了,以後你就敢賭了,越賭大,你第一筆錢賺到了才敢去賭。就像我這個人,我在股市上一直賺錢,所以我覺得股市沒有什麼風險,我覺得股市最沒有風險了,我賠幾千萬我不當回事,我沒有感覺。

  前幾天上海一個空調企業,他們的管理層賣了400萬給我,後來我才發現,他可能知道他們的業績下滑才賣給我,我當時問他為什麼賣給我?他說我給我女兒買房子,結果沒有幾天,跌到8毛,我覺得這個人道德品質有問題,後來我也想了,懶得找他了,這些沒有錢個人跟他們扯這個幹什麼。當面也會說他,會說他品質有問題。不到一個星期時間讓我一下損失400萬。我已經習慣了,不跟這些人計較。但是下一次我要小心了,我要長個心眼。你只有賺到錢才會膽大,現在是買入的時候,你第一次賺到很多錢,這樣你的擔子才會越來越大,牛市來了你才會賺錢,那會越來越大。持續下跌幾年,你老是在裡面虧錢,該賺錢的時候,一剎那,你不在裡面,那就沒有辦法了。這就是今天強調的什麼時候買入,今天就是買入的時候,你閉著眼睛買,買完了以後去睡覺,千萬不要今天買一點,明天買一點,我自己個人認為高低我是知道的,我現在講的是高低,現在這個時候是不是買股票的時候?我認為是,非常便宜。

  你要說高低知道了,我就笑,很多人認為我整天滿倉,他說你這個人高低不知道,我說我知道,我真的知道。便宜、貴我肯定知道。我們長期在這個市場混的人,不用說,高低都知道的。我們要說好孩,今天就是很便宜,非常便宜,反正我說天天說,股票也天天跌,我的觀點就是太便宜了,我只要說對一次就夠了。我也沒有說今天是最便宜的,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現在非常便宜了。我就是把我的投資方法大概介紹一下,方法怎麼來的,股市只有5%是上漲的,我們必須在裡面煎熬的活著。這個就是我的方法,為什麼我要待在裡面,我也不傻,我也想漲高了就賣,但是漲高了賣那個方法不適合我。可能最終賺的錢還沒有我掙的多,就是它的方法不好,我覺得我滿倉在裡面待著的方法很好,我找不出有什麼毛病,能找出毛病的也是過了幾年看到有毛病,應該在高點的時候賣出去,但是我沒有賣。我今天又回到6000點以上,我也不害怕了。而且6000點,最高可能也沒有超過5000。就是說還是有很多辦法來規避它。

  我們過去五年不是炒股人賺錢的時候,為什麼?我確實等不住了,五年沒有上漲,我有點耗不住了。就是對這個事情有點煩了。過去這幾年肯定要上大台階,但是時間太長了,有點受不了,該正視自己,只要對了一次,它就老不讓我正視,也是挺麻煩的事。

  還有就是投資要選什麼樣的企業。我相信在座的企業,哪個公司好,哪個公司壞都知道的,他只是因為市場波動,可能好的東西人家會說它不好,市場會把你的思維打亂。我這個人長期投資,我總是覺得在中國投資,中國有13億人,那麼這13億人,這是在全世界占人口最多的特性決定的。13億人不變,13億人最不變的東西是什麼?我認為13億人的嘴巴少不了,吃的少不了,吃飯肯定是少不了的,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吃的少,嘴巴的消耗量,全世界人都是差不多的。中國有13億人,最多,這麼多年,我們投資主線總是少不了嘴巴。

  還有就是結合過去100年發達國家股市的經驗,我們看長盛不衰的企業都是跟嘴巴有關係的,大師級的公司都是跟嘴巴有關係的。別的一些企業都會有變化,比如說受經濟影響什麼的,或者說發明了一個新東西,它都會被取代,但是吃的真的很難取代。人不吃不喝那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一些純理性的消費品更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抽煙不好,但是照樣會抽。這是我們選公司的一些驅使。

  未來的牛股在哪裡產生?這個也是我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這是我重點在調研的問題。我們炒股不能作為跟隨者,我們不能在它已經牛的時候才發現,我們要提前介入,就是在不牛的時候,你看這個企業都有這個問題或者那個問題,或者盈利不好或者說有競爭。我個人這麼多年的經驗,我首先確定好行業,行業很重要的。賣菜的永遠是賣菜的,行業做不大很麻煩。行業做大,它又跟你的收入有關係,我指的是吃。它一定和這幫人的收入有關係。我們過去幾年看中國低下層人口的收入在急劇增長。過去一個保姆,在07年的時候不到2000,03年只有3000,到今天是3200了,甚至更高。我們看這部分人的收入,這部分人是在中國佔絕大部分的,他們收入的增長決定了他們消費習慣的改變,一定會產生一些企業針對這部分人消費的東西,這是企業的增長。過去2000塊收入的時候,他沒有消費3000塊消費的動力,他寧願回家自己做。隨著人工成本增長,他做飯不做了,我在外面買一個快餐,或者說買一些方便食品,那麼會比自己做還便宜,甚至只有自己做的幾分之一。我們到日本看一下,日本的一些快餐為什麼特別發達,就是因為人工成本太高了。隨著人工成本增長,它一定會催生一批這樣的企業。

  需求量大了,現在看到它的盈利能力還不是那麼大,在02年、03年我的印象很深,中國所有的銀行加起來利潤還沒有國外一家銀行多,很奇怪,今天正好相反,因為和銀行打交道的人多了,還有這幾年房地產蓬勃的發展,所以你根本想不到的。我們研究了過去發達國家,世界500強,長盛不衰的都是跟吃有關的公司。比如說藥品公司,兩三百億,400億的市值都決大很大了,你到歐洲看,上萬億人民幣的市值都有好幾個。而且中國是有13億人口,我相信未來比如說15年到20年,中國像這種吃喝公司、藥品公司會冒出來一批世界前200名的企業。現在它不是熱點,它可能幾年以後這些企業就會跑出來。我們證券市場怎麼賺錢?一個是賺這個企業本身的錢,還有就是這個企業長大的錢。現在這個企業三五十億,它漲到2000億,漲了100倍,或者是八九十倍,別忘了證券市場還有PE的放大,正常情況給他20倍PE,那麼你賺了多少倍?本身賺80倍,再賺20倍,那麼你就發財了。因為它有一個PE的放大,正常情況下PE放大。這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我認為大眾消費品和老百姓低層收入增加的這部分消費品,這些一定會冒出來。這裡面肯定會出來一些巨型企業。

  還有就是網上購物。網上購物肯定以後是一種趨勢。這裡面也要跑出來很多企業,它會帶動物流業,這個肯定是要跑出來的,但是物流我不懂,它門檻低,我不懂,我知道它肯定會出來巨型企業,但是我不會投,因為我自己沒有把握,我主要投一些把握住源頭的生產性企業,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把這個源頭把握住了,終端銷售企業,我知道它會出來。它的確定性可能不是那麼高。這個行業是必然會跑出來的。一些大宗消費品是要跑出來的。只要我們抓住這兩點,肯定它是一個趨勢。比如說我們98年,在今天的資產組合裡面,為什麼當時選擇了一些奢侈品?因為當時是老闆收入的增加,感覺有錢人在過去一些年明顯增加了,但是底層公司老是不變,所以我們沒有投資大眾消費品。我們當時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投資一些奢侈品,這是我們選擇的一些木百。我們也是根據收入變化來決定我們的投資方向,這是一個長期投資的主線。

  至於你說要炒股,炒股的人,我們除了長期主線以外,比如說要去炒,我也炒,但是我一定是在牛市5%的時候去參與,95%的時間我是不動的。我為什麼要干沒有把握的事?5%的時間買股票能夠漲,那麼我才去炒。但是我一定要在牛市確定皃情況下去炒。體現在指數上,至少到3400點以上才會做一些組合,沒有牛市的跡象情況下我不會組合的,那個組合會有風險。我們的投資方法一定是根據市場來設計的。牛市很多股票會漲。

  我今天講的主要是一個長期的投資方法。還是要根據收入,根據中國的國情來選擇一些我們的投資標的,我們要比別人走在前面,你過後一看,它是一個例子。為什麼我們當初會有這個佈局,那都是有理論指導的,以理論為指導。在今天這個熊市,正好是我們選股最好的時候,不要相信熊市裡面哪支股票會高估,熊市裡面只要低估。熊市的規律,你每次賣的都是對的。它持續下跌,每次賣當然是對的。這個時候是作為我們長期佈局很好的時機,我剛才說大宗消費品一定是我們未來五年,我們會把它當成一個重點的重點來投資。

  有人講中國有危機,我認為中國不會有大的危機,因為那些因素已經決定了,比如說減緩,經濟增速會減緩,但是我相信在未來5年,中國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應該不會比今天的平均收入少。這就決定了我們吃喝的開支應該不會減少。這是一個大方向,決定了這個大方向以後,在這個範圍內選擇一些龍頭企業,一些有品牌的公司,中國股市和國外股市現在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品牌價值沒有體現出來。品牌和非品牌的這些公司,盈利、回報期最多就多5倍、最多多五年,這是不正常的。品牌和非品牌企業,我們研究應該是品牌比非品牌的要多一倍,回報期應該長一倍才正常。品牌PE,如果是50倍的話,非品牌應該是20倍,這是國際上的一個趨勢。但是目前看我們的品牌和非品牌,基本上非常接近,差別不大,大家都是共產主義。這裡面給我們提供很多機會,我們的機會就是抓住這些品牌公司,等大家認為收入增加了,它一定是品牌的東西,我們要抓住一些有品牌的東西、行業的龍頭,把它死死抱住,分享這部分人消費讓這些企業長大的樂趣。從今年開始到未來五年,我們在做這個佈局,我相信命運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真正和指數關係不是太大。最多這個企業爆發性增長,最壞的結果就是這個結果,如果股市好我們就分享PE的放大,中國股市平均PE40倍,甚至到60倍,那個時候我們哈哈大笑,賺很多錢。我們首先給自己買了保險,已經保險了,雙重保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不相信它會有問題。

  上個月我去紐約,我見了猶太的基金經理,他們投的都是一些大的品牌,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哈哈大笑。我相信他們的觀點,它有它的的一個標準。他們首席執行官說,你到國內去說,可能沒有人聽得懂。我說那你也不理解,可能有中國翻譯跟他這麼說,或者說他對中國情況比較瞭解。我問他,我說這些東西對不對?他說最終可能也是對的。但是你在國內說可能沒有人聽得懂。我也不知道他說的什麼意思。最終賺錢肯定是公司的經營,這是最保險的,經營決定這個企業能不能長大,這都是一連串連貫的。我們做投資,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盈利的確定性,盈利的確定性,這是我們最好的投資標的。所有的投資失誤,回頭一總結,最後問題都是盈利沒有確定,你沒有辦法估值,你真的有估值了,那麼你的風險就鎖死了,買高了不要緊,這個企業增長或者說盈利確定會把這個水分給擠掉,股價還會繼續創新高。

  嘴巴消費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除非是今年漲的太多的,漲多了是一種風險,但是它會下跌,它會調整。它的經營,最後大部分公司都是偷偷的創新高,全世界都有這個規律,我們看可口可樂和麥當勞,它基本上是一條線往上漲。接下來我認為中國的快餐業、方便食品、休閒食品都會出巨型的企業。這亙公司在中國剛剛開始。低層收入越增加,越吃快餐食品。這些東西是接下來要佈局的東西。

  還有一些知名品牌,牛奶、啤酒,別看它過去效益不好,它只要增加這部分人的消費,稍微增加一點,費用是一定的,因為費用差不多,如果說消費傾向變化,這部分潛在的消費者就是它的利潤。貴州茅台,我入股的時候,每股才分幾毛錢,到現在分幾塊錢,就是因為價格上漲,或者說品牌一旦反映出來了,這都是不得了的,這個利潤會成倍增加。你投資這些企業,它不是投資像一些週期性行業,它是投入一點,產出無限大的。我投入100萬,我賺了錢不需要再投入,還能產生200萬、300萬。投資有很多技巧,我今天講的有點語無倫次,但是我認為很重要。全世界股市或者是公司經營都有共同的特點,和投資實業一樣,投資以後,產出無限大,我不需要再增加資本投入,我們說敗家的企業,看看光打廣告費亅,光那些人發工資了,那你對社會有貢獻。我們作為資本家我們不喜歡這樣。這種企業只有吃的可以做到,因為它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吃了都消化了,你也好看,它沒有庫存。你買醫藥公司的股票,醫藥公司的庫存一看就知道了,過幾年藥品就作廢了,就過期了,不吃不行。吃的不一樣,每天是少不了的。這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重點,不會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8

牛股不需尋找 白雲之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4a560102ebe1.html
 

經常看到一些人談尋找牛股的事情,好像這些大牛股都在深山老林似的。

 

  但其實,幾乎所有的大牛股都是在千千萬萬的「眾目睽睽」之下,只不過大家視而不見而已。

 

   舉個例子,保利地產是一個無人不知的公司。就在這兩年多歷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下,在大眾都遠離房地產股票的情況下,在熊市的情況下,股價翻了一倍。如果從2006年上市算起買入並持有,大約漲了有10倍(因為業績也漲了有10倍多)。比起股市裡的大神們,業績大概要好很多。

 

   同樣的道理,這兩年,在萬眾拋棄銀行股的風潮下,銀行的業績持續增長比房地產還要好。下一個大牛股的隊伍,大概就是銀行了。至於漲多少?還是留給現在看空銀行的人們吧。

 

  但我可以看到,那時銀行又成了價值投資的標竿,現在看空銀行的,會變成堅定持有銀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會一直持有對於銀行的疑議。銀行的盈利和股價也會在這種疑議中,一直增長。

 

  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國這個歷史階段,大多數東西都是供過於求,而大概只有兩個東西是持續供不應求:一個是建房土地,一個銀行貸款。供不應求的生意總是好賺錢的,何況還有貨幣的源源不斷的增加,以及金融產品的不斷增加。

 

   下一個10年,將是中國走向金融大國的歷史時期,也將是中國銀行業的大發展時期。

  

  下面是我在兩年前寫的一個文字,記錄了我當時對於房地產和銀行的認識。 

 

   註:還是再次說明,投資股市是個很不簡單的事情。只有自己真的明白企業和股市規律的人,才能賺到錢。而這樣的人在股市裡,永遠是很少的人。

  

   所以我寫的東西,都沒有推薦股票或影響他人投資的意思。只是給我自己的一些思考記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04

牛股是如何煉成的 gquanliang

http://xueqiu.com/2785004705/24051276
投資股票都希望自己能把握住一隻牛股,然後能夠摀住,獲得財富的大幅增值,但前提是如何發現一隻牛股。筆者從公募出來後,閒暇時間較多,想好好做一個總結,試圖發現所謂的牛股有沒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對未來的投資進行參考。今天是先做個總序,以後用幾個篇幅逐一介紹!

   首先是對「牛股」的定義,我心目中的「牛股」,是指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大幅度的上漲,至於時間和上漲的幅度,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我個人的標準,相當長的時間至少是3到5年,大幅上漲至少是3到5倍,持續上漲是指期間沒有特別大幅度的回調。我想用這樣的標準,我們的A股上面的牛股確實也不少,但我們排除那些靠借殼烏雞變鳳凰的股票,排除那些依靠資產重組、剝離等手段大幅上漲的股票,我們的牛股主要是靠自身基本面的大幅好轉,或者不斷超越市場預期,業績和估值的大幅提升所造就的。

  通過研究這些歷史上的牛股,確實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總結下來主要有下列幾類:

(一)商業連鎖類

  商業連鎖類的上市公司是非常容易出現牛股的,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05年的蘇寧電器,3年漲幅接近30倍(不考慮再融資)。其他的還有海寧皮城,香港的大潤發超市,07年之前的李寧、中國動向等等,都曾經創造了股市上的神話。商業連鎖只所以是牛股輩出,主要原因是其低成本地複製,利用經銷商或者加盟商的槓桿,快速佔領市場,同時因為可以借助一個品牌,連鎖強化品牌,品牌又推動連鎖,形成一個正循環!

(二)消費醫藥類

  消費類和醫藥類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牛股的地方,消費最著名的就數茅台了,貴州茅台從2003年以來,創造了10年40倍的漲幅,而且幾乎沒有融資,並且經常分紅,這個票幾乎就是在國內做價值投資最有說服力的一個實例了。醫藥類的也不少,云南白藥10年30多倍的漲幅,恆瑞、同仁堂、天士力、東阿阿膠等,這個版塊也是國內年齡較大,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比較喜歡的類型。拿這些股票,一是拿得住,第二基本抗週期,第三長期下來漲幅驚人,遠比自己在不同的股票上摺騰好的多!

  巴菲特組合佔比最大的是可口可樂,佔比25.7%(2012數據,沒有更新),消費整體佔比34%,醫藥佔比6%。消費醫藥容易出現牛股,可能是因為需求相對剛性,增長平穩,品牌對客戶的粘性較高,面臨的競爭不夠激烈。

(三)行業快速增長

  處於快速增長得行業,也是容易出牛股的地方。2008年以來,國內的安防行業快速增長,催生了大華股份和海康威視兩個大牛股,觸摸屏行業產生了歐菲光,最近兩年快速增長的國內電影票房催生了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以及環保行業中的桑德環境、碧水源等。

  在快速增長的行業中,其龍頭一般能成為股市中的牛股,主要是因為龍頭的增速一般高於行業的增設,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存在馬太效應的,強者恆強!

(四)行業景氣反轉型

  這個主要是在週期性行業裡面,尤其是一個大的週期來臨,相應的個股可以獲得相當驚人的漲幅。2007年之前的航運、有色金屬等是牛股輩出的地方,當時的中國遠洋、江西銅業、馳宏鋅鍺等漲幅驚人,還有2009年的包鋼稀土,2010年的巨化股份、三愛富,今年農藥中的草甘膦等。

  行業景氣反轉,尤其是一個行業連續數年低迷,有效產能大幅縮減,而當需求來臨的時候,量價齊升,相關公司業績大幅好轉,估值水平也相應提升。

(五)技術突破或商業模式創新

   這是個供給創造需求的邏輯,比較典型的是在電子消費品行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蘋果啦,蘋果在3年前開創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把互聯網帶入了移動互聯時代,創造了大量的新生需求!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比較有說服力的就是京東BtoC模式,對蘇寧連鎖實體店模式的變革和衝擊,京東沒有上市,但他持續的快速增長,已經把蘇寧拉下了神壇。現在最熱的特斯拉,是不是能把傳統汽車的命給革掉,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但它的股價已經一飛衝天了。

  技術突破或模式創新,都是對現有的結構產生了巨大衝擊,要不是創造了新增的需求,要不是顛覆了原來的供給模式,能夠帶來這些革命的公司,通常就能成為表現驚人的牛股。

(六)平台模式

   自從出現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上的這些巨頭,讓我們發現這種平台模式具有非常巨大的威力,它通常對客戶有巨大的粘性,它的盈利模式多種多樣,增長可以是幾何級數的,並且基本上是贏者通吃的,這是個不需要第二名的行業。

   國內A股當中的平台模式,也有幾家,生意寶、焦點科技,都在自己的細分行業做的不錯。平台模式一般出現在互聯網領域,實體經濟中的平台模式比較少,比如農產品,張江高科等,但一般很難具有唯一性,並且很難無限擴張。實體平台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華夏幸福,它在環渤海通過招商的平台培育房地產業務,走出了一個另類的地產發展神話!

(七)併購模式

   藍色光標上市以後,給我們演示了一個依靠收購快速增大,然後進行不斷收購的模式,短短4年不到的時間,股價漲幅超過了3倍。當然這個模式對行業屬性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廣告和公關的這個行業,團隊是非常重要的,而人才的培養非常慢,客戶關係的培育也比較漫長,而通過收購是個非常快的方式!

  由於國內IPO的難度日益加大,想上市但不能上市的公司資源比較多,這為想併購且有資金支持的上市公司帶來了很多機會。設計諮詢行業、遊戲行業、電影行業、文化創意行業、軟件行業等小公司眾多,當中也不乏比較優秀的團隊,而上市公司得天獨厚,在這些行業中,非常有可能出現新的「藍色光標」。

  接下來,有時間我將搞一個連載,對每個牛股類型進行具體分析,總結其中成功的案例,也考察其中失敗的公司,最後對可能成為「下一個」的公司進行探討。以上這些文章,純屬自娛自樂,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希望您參考文中的一些理念、方法,而不要簡單以此作為投資依據,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31

投資感悟:在長期牛股中尋找「牛股」 閒來一坐s話投資

http://xueqiu.com/3491303582/24355125
作為業餘投資者如何在股市中逮住長期大牛股是夢寐以求的事兒。然而作為沒有信息優勢、調研優勢、專業團隊優勢的業餘投資者如何能夠做到呢?依本人多年的投資體會,其中一個「竅門兒」就是在長期牛股中尋找「牛股」。所謂與成功者為伍容易成功,與牛股們相伴也容易騎上牛股,呵呵。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牛股們都「牛」這麼多年了,或者漲這麼高了,還會「牛」下去嗎?當然就個體牛股來講,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就整個長期牛股群來講,本人認為,它們之所以再出現牛股的概率要大,有著如下的邏緝:

  1、股市歸根到底是反映的實體經濟,長期牛股們多是行業慘烈競爭中的勝出者、領跑者、成功者。它們共同點就是有著堅強的業績支撐,較長時間內普遍保持著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那些靠概念炒作而成為的「牛股」往往是紅極一時,但「兔子尾巴長不了」的。

  2、市場短期來講或許是無效的,但是長期講又有是效的,所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講是稱重器。從長期來講,股價必將反應一家優秀企業的內在價值。在這方面我們要學會敬畏市場,而不要動不動地就嘲笑市場。當然,這個長期是相對概念,何謂長期?一年兩年三年還是五年?自己認為至少應該看五年,有時五年甚至都短,應該看一個牛熊轉換的週期。一個牛熊週期往往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的輪迴週期,特別是能夠經受住「嚴寒」的企業(真正優秀的企業往往容易在「嚴寒」之時實現「彎道超車」)往往更容易成為長期的勝出者。

  3、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長期牛股也不是一天能夠漲成的,如果它是十倍、二十倍、三十倍,甚至將來是百位、幾百倍、千倍的牛股,更是需要多少年而煉成的。從理論上講,它永遠只有一個頂,即企業從興盛轉向衰退之時。

  如果認可以上的邏緝,還需要對以下問題進行考量:

  1、考察優秀企業的生命週期。任何企業不管多麼優秀,也往往將經歷成長、興盛、平台、衰退時期。由於這些長期牛股一般已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時期,作為它的投資者更需要做的就是對這些「牛股已長成」的企業生命週期的考量。當然,這是一個令人想破腦袋的事情,需要投資者自己在定性、定量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個性化決策(上帝也幫不了我們,唯有靠自己)。

  2、侷限在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實在是看不懂恆瑞醫藥的抗癌藥,弄不清長春高新的治療矮小症的長效生長素之類,沒有關係,那你就研究你天天喝的伊利牛奶,經常吃的雙匯肉製品好啦。總之,你跨不過七盡欄杆,就找一尺的邁,數不清星星,就摘月亮好啦。否則,你就是騎上大牛心裡也會不踏實,一不留神就被中途甩下來。

  3、別忘記了擇時的重要性。我們心儀的長期牛股何時是介入良機呢?不外有三(自己以前的博文多次說過):一是大熊市整體下跌之時,此時泥沙俱下,容易撈著便宜貨。二是「王子」企業一時「遇難」,甚至一時增長放緩下滑之時,如當年的伊利與雙匯,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智慧與勇氣。三是階段性調整之時。如果前兩者機會抓不住,應該研究階段性下跌之時。任何長期牛股也有階段性下跌之時(畢竟不能一個勁兒地上漲啊,漲多了跌下來些才是正常的),而且有時這種階段調整下跌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如:2010年10月以後,2009年、2010年大幅上漲兩年多的優秀醫藥股們終於低下了昂貴的頭,開始了長達近兩年的調整(相當一個小熊市),普遍調整幅度30%以上,現在來看,那又是一次介入良機。

  4、不要太貪圖便宜。長期牛股往往具有一定的明星溢價效應,所以若想太便宜了結果常常是錯失。特別是格守格雷厄姆「安全邊際」理論的價值投資者,常常是面臨著「小貓吃皮球無從下口」的問題,這倒是我們經常碰到的令人糾結的問題,所以不妨下面多說說。

  何謂安全邊際?其實就是現有的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何謂內在價值?就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理論上談談容易,但是如何計算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怕又是難以完成的任務(當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思維方式,就是長壽性、穩定性、成長性、盈利性的企業價值高,本人以前的博文曾經論及)。實際上,我等多數投資者最常用、最實用的估值工具還是PE(市盈率)和PEG(市盈率/利潤增長率)。然而在本人看來,問題就常常出現然這個PE和PEG上。譬如,許多投資者堅持低市盈率策略,如20倍、15倍以上不予考慮,或者PEG大於1不予考慮,結果許多長期牛股被圈在外面。還有投資者所謂的高估高估,也並不是以股價低於內在價值而計算的(因為這本身就不好計算),而以單純以市盈率來衡量的,而恰恰這些長期牛股又長期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市盈率水平。如本人長期投資或觀察的牛股,貴州茅台、云南白藥、天士力、東阿阿膠、同仁堂、片仔癀、格力電器,除格力電器在2008年大熊市之時創下8.8倍的最低市盈率,其它牛股普遍市盈率在25—35倍之間。這可是它們在2008年上證大盤在1664點左右時的市盈率水平喲!

  經常看到有人議論,中國A股市場長期處於高估的非理性狀態(這個問題本人一定程度上認同,將來與國際成熟市場對接也應是大趨勢),那麼成熟國家的股市市場如何呢?美國的頂級的投資、金融專家傑裡米.西格爾在其《投資者的未來》中曾作過1957年--2003年53年間前二十名回報率較高的旗艦企業,他寫道:「有趣的是,所列舉的旗艦企業大多並不在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之列」,同時,他說道:「旗艦企業擁有20倍或30倍的市盈率並不過份」。他還特別寫道,如果根據林奇PEG制定的規則(即PEG小於1),這二十家沒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值得購買,甚至只有菲裡普.莫里斯一隻股票的PGE比率在1之下。然而事實上這些公司卻讓投資者感到很滿意,其中秘訣在於:較高的利潤增長率如果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那麼相對於平均水平它只需要擁有微弱的優勢就可以在長期中創造出巨大的超額收益。

  其實,分析中國A股市場上的一些牛股也是如西格爾說的這麼「有趣」的。如:貴州茅台上市當年底(2001)的市盈率28.14倍,云南白藥上市當年底(1993年)的市盈率55.63倍,上海家化2001年底的市盈率55.50倍,天士力2002年底的市盈率23.58倍,格力電器1996年底的市盈率31.04倍。同樣,這些長期牛股也沒有出現在那些較低市盈率水平的企業身上。其中不是秘訣的秘訣還是在於:較長時期的成長可以燙平想當初較高的市盈率估值水平的。

  市盈率其實除了計算的功能以外,它還隱藏著市場的一種預期。而預期這東西有時或許是錯誤的,但有時或許是正確的,特別是從較長時間段內。還是自己前面說過的話,市場短期來講是無效的,但是長期來講,市場又是有效的。就長期而言,我的體會是不要動不動就嘲笑市場,其實反而有時要敬畏市場、尊重市場。譬如,當一家優秀企業突然從一個相對較高的市盈率水平突然掉進一個較低市盈水平時,有時或許是市場先生是愚蠢的,但有時它又精明的,它往往反映出這家企業真的是從興盛走向平台期或衰敗期的拐點。

  當然,本人這樣說並不是主張啥市盈率水平也要買入,其實從骨子裡本人還是個「恐高派」,並且總是想以實業投資的角度(如看看股息率啥的)去衡量投資的企業。但是根據經驗,當自己觀察的一家長期牛股真的進入20--30倍市盈率大致區間之時,自己以為適時介入也是一個現實的選擇。為什麼選20、30倍市盈率左右的區間呢?20倍市盈率從理論上講投資收益率5%,30倍市盈率從理論上講投資收益率3.3%(相當於一年期存款),再加上考慮基本面的成長性,自己認為就差不多到了「扣動板機」的時刻了。在這方面,自己認為作為業餘投資者不妨就傻一點,因為股市上精明人太多,就當我們將一些利潤讓渡給那些精明人也是沒有什麼大礙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太傻,比如50倍以上的市盈率還敢於進行博傻,這在於本人自己,只有進行觀賞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33

怎樣選出牛股:在牛股裡選出會繼續牛的 木樨

http://xueqiu.com/8706059693/24434983
有兩種公司股價會很牛:一是高成長股,二是困境反轉股(比如去年的比亞迪),當然兩者的結合就更牛。

困境反轉,一般人搞不定,所以集中注意力到第一種,也就是高成長股。

高成長股一般有以下特徵:
1.行業處在景氣週期。行業需求高增長,那麼行業裡的公司生意就好做,裡面的好公司增速又會比行業快,比如房地產黃金十年裡的萬科,保利;這兩年醫療器械裡的和佳股份;現在手游裡的掌趣科技和北緯通信;去年的長城汽車(這幾年SUV一直高增長)。

2.行業體量相對於公司營收和市值顯得很大。這個應該好理解。

3.行業集中度不高。集中度不高,競爭就不會很殘酷,有利於優勢公司。且優勢公司可以藉機併購,如廣告業裡的省廣股份。

4.公司老大素質超群。這個也好理解,公司規模不大的時候,老大的重要性怎麼估計都不過分。

5.公司資產負債表十分健康,現金充足。老大有眼光,行業在發展,錢又多,就可以擴大產能,也可以併購,所以我們看到那些上市募集資金的次新股裡出了很多牛股。

6.上市半年至一年半的次新股。A股有炒新惡習,把新股估值炒上天,所以,需要一定時間讓股價回落。另外一個,公司剛上市,擴大產能,招人,各種費用劇增,但產品產出到現金回流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剛上市一年半載業績很難好(不排除例外如長城汽車),加上估值奇高,所以這一年半載一般股價都會回落,這時是介入良機。

那麼怎麼找到這些公司:
1.從業績超預期,股價創新高和股價不斷上漲的公司裡選,這是主要的。不要怕股價漲了買吃虧,牛股往往一漲好幾年,好多倍。
2.生活中觀察到某產品特別牛,如果它屬於某上市公司,就可以看看。觀察到某個行業在爆發增長(比如這兩年的電影,大屏智能機),也可以找找有無相關上市公司。
3.朋友和其他人推薦。反正養成習慣,看到牛股就把年報找來看看,總有一天會找到一個跟自己情投意合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12

調研札記之牛股基因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25203734
牛股是能調研出來的嗎?碼哥行走江湖十數年,對此深表懷疑。在碼哥看來,一種牛股是大家公認的價值體現,就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好公司的公司,就此邏輯推斷,這類牛股其實跟調研一點沒關係。

舉個簡單例子, 07 年碼哥是第一批 iPhone 購入者,這個手機橫空出世瞬間改變手機世界,蘋果公司遠隔重洋,我即使不調研也可以知道蘋果股價肯定自此走上牛途,當然如果像 Facebook 在熱爆的時候去上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拿 A 股來說,茅台有調研價值嗎,我也深表懷疑。01 年我去貴州調研,我問某局領導,貴州最好的上市企業是誰,領導推薦了紅星發展,並建議我去,但最後又說了一句,如果茅台上市,那它應該是 A 股最好的企業。後來茅台上市,許久不漲,但是只要看過它的報表以及一些簡單的信息就可知道它的潛力,它之所以一直被奉為經典價值投資案例,碼哥以為跟當時的市場氛圍有關,當時市場是什麼市場,還是一個坐莊時代尚未完全崩塌,研究理念才剛開始的時代,作為一些有較深研究理念的先進投資者挖掘出茅台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如果要在此股上如何為自己吹噓貼金,碼哥以為大可不必了。

其實,這裡告訴我們的是牛股的一個基因是公認價值,挖掘方法就是你的眼光。眼光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其實蠻難的,難在你自己是不是客觀。拿騰訊來說,碼哥就錯失兩次。想當年,碼哥是第一代 ICQ 用戶,那朵小菊花伴隨碼哥很多歲月,所以當什麼 OICQ 出來時,碼哥根本不屑,甚至有點覺得可恨,怎麼還有這麼模仿的盜版者,所以一開始的主觀主義就讓你站在了一個偏差的境地,至於第二次則是在 08 年金融危機之後,雖然那時候早已經是 QQ 用戶,但是由於缺少 QQ 的很多體驗,讓碼哥再次錯失,到微信時代,碼哥對於騰訊只能淚奔了,所以說啊,眼光其實要你放下心魔才行。

好了,扯多了,說回 A 股的牛股基因,除了剛才說的那類放至四海皆準的公認價值外, A 股的牛股大多來自爛股票(國外叫困境反轉),你要說這種爛股票要有調研價值,碼哥也是懷疑。 98 年某朋友從東北迴來狂給我推薦某公司,說起那個公司生物技術如何了得,如果開發出來如何了得,利潤賽過毒品云云。碼哥將信將疑,後來也去過該公司,的確很吸引人,那個故事的確在那時的 A 股市場是個超好的話題,於是公司開始投資,但是沒想到這個美麗的故事一直講到現在才成正果(公司當然早賣了,拿了不到半年就賣了),這個公司的股價如當年想的到了 100 元,可是這十多年前你能調研出這般曲折的結果嗎,肯定不能,當然這種公司國外也一樣,要麼天上要麼地下,誰知道呢?現在還有很多人懷疑呢。

再一個例子,某 N 前領導 2000 年在公司大會上大談互聯網革命,同時推薦某公司的網遊業務,說那才是有想像空間的行業——現在看,真是超前瞻。口沫橫飛之際,當時那個公司的股價也創造了連續封漲板的記錄,這個記錄直到 07 年才被打破。這個公司說的這個故事炒了兩回, 04 年股市最低迷的時候它又玩了一回,當時可是盛大光環奪目,網遊暴利的時代,好了,今年它又創前復權下歷史新高,但開講的是另一個故事了……像這樣的公司碼哥去過一次,但是什麼都調研不出來,而且根本不想再去第二次,因為主業乾巴巴到你想嘔,業績差到地板,歷史上數次被 ST,所有的亮點都在於公司投資,而這又無法跟蹤調研。按某些股評家的說法是這種股股性很活,這恐怕是天生的基因吧!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廣西某牛股身上,碼哥 01 年就去過該公司,一點亮點都沒有,公用事業加上點食品業,證券部經理對我們能來調研都感到不可思議,說我們公司有啥可看的。但時隔 7 年後,股價因為某投資一飛衝天引惹市場矚目後那就不一般了。碼哥後來去過一次,曾經的他已經記不得碼哥來過。當然碼哥不 care 這種錯失,因為當年根本就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所以 A 股的爛公司是一定要關注的,這裡面絕對有黃金,而且這種公司不用去調研,你只要跟住公開信息和股價就 ok 了。當然長期投資的話,還是要定量分析,這就需要去調研公司數據了,這種例子不要太多哦,以後有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

好了,碼友可能會問,難道調研出的好公司就不能成為牛股嗎?碼哥的回答是,有,但是只是階段性的牛股,一般不是大牛。比如 02 年碼哥就去過西南某商業企業,一看就是好公司,商業零售的所有優點基本都具備,後來 06-07 年公司做了整體上市後,更是一路牛途,但那僅僅是階段性的,基本面肯定不如那些爛公司長時間性感。

再比如某通信巨擘, 01 年碼哥去過就覺得很不錯,但是公司股價起起伏伏也不見得牛,週期性行業更是,如果你是行業高點去調研那是毫無意義的,而行業低點去調研就還是會回到第一個基因,那就是要看你眼光了。

那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大牛始終是在懷疑中上漲,如果大家一致看好,頂多就好一陣子,行為金融學可以解釋這個現象,拿今年來說,誰能提前看清中青寶是創業板第一牛股呢 ?

說來說去,其實碼哥是屬於劍走偏鋒一派的人物,剛才所說的也只能代表市場的某一隅,只能算碼哥的漏見。近幾年也有一些優秀的研究員調研出牛股的案例,比如歌爾啦,大華啦,海康啦,但那些案例大多是先要有個邏輯框架(其實就是產業眼光),然後去公司其實看看公司是否執行到位就 OK 了,眼光是定性,執行到位是定量,如果兩者結合的調研才是好的調研,才能調研出牛股,碼哥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有價值的公司調研。

順便調查下,碼哥也玩德州,大家對這個感興趣麼?還有就是微信公眾帳號我還不是特別瞭解,有好的投資類的帳號,請大家推薦給我。覺得碼哥的文章有料,轉發到朋友圈支持吧,先行謝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8

實踐彼得林奇----生活中調研牛股 定位理論做投資

http://xueqiu.com/1604871976/25517743
很多人都看過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的書。很多人喜歡林奇是因為其不僅做到13年時間高達29%的投資收益率(在操作大額資金且受一些規則限制的情況下),且其投資理念和風格非常的親民。

在彼得林奇為了享受家庭樂趣而退休以後寫了基本投資界的暢銷書一、《學以致富》(大陸版為《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二、《戰勝華爾街》三、《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彼得林奇還親自到學校和中小學生教育投資理念並一起做模擬投資的實驗(事實表明學生們的回報率很優秀)。

彼得·林奇做股票不靠市場預測,不迷信技術分析,不做期貨期權交易,不做空頭買賣,除了勤於拜訪上市公司和閱讀財報,他成功的奧妙之一在於從生活中去研究和發現優秀的公司。這是其最顯著區別於其它基金經理的地方。 在他從朋友羅期那裡聽到某玩具公司時,便決定親自到某玩具商店看看。他詢問顧客是否喜歡某玩具商店,幾乎所有人都說他們是回頭客。這使林奇確信這家公司的生意做得不錯,於是才果敢地買了該公司的股票。在他買進拉昆塔公司(汽車旅館公司)的股票之前,他在這家公司辦的汽車旅館裡住了三夜。他為了調研一個開理髮連鎖店的公司而去親自體驗理髮的服務。彼得林奇從太太經常光顧的絲襪品牌公司股票上賺了大錢,在太太喜歡的化妝品公司股票上也賺了大錢,在孩子喜歡的玩具反斗城公司上也賺了數倍……

同時在林奇寫作的幾本書中都明確的建議投資者們多在生活中發現好的上市公司來投資。例如《彼得林奇教你理財》的章節:即使你不在上市公司工作,你同樣可以以顧客的角度來觀察一家公司。當你每次在店裡購物、品嚐漢堡包或購買新眼鏡時,你都可以得到該公司第一手的信息。順便在店裡逛逛,你還可以知道有什麼暢銷,有什麼不暢銷。拜訪你的朋友時,你可以知道他們使用什麼牌子的電腦,喝什麼牌子的飲料,看什麼電影,瞭解銳步跑鞋是否還在流行,這些都是引導你尋找並購買好股票的最佳線索。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循著這條線索探索下去。很多人每天工作在一些產業的第一線,卻沒有想到利用這個優勢從中發現投資機會。醫生們明明知道哪個製藥廠好,但卻不常投資醫藥股;銀行家們完全知道哪家銀行最強,但卻不買銀行股;店舖老闆和商場工作人員可以接觸到第一手的銷售數據,清楚地知道哪家零售商的貨品賣得最好,但又有多少商場經理會去投資零售行業的股票呢?

  一旦投資者開始以選股的眼光觀察世界,潛在的投資機會無處不在,但是,你應該首先關注那些與你熟悉的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上市公司。如果你在醫院工作,那你就有機會充分瞭解提供醫療用品(例如縫合線、醫生袍、注射器、醫療床、X光機器等)的上市公司、協助醫院低成本運作的上市公司、提供健康保險的上市公司、負責寄送醫療賬單的上市公司。小雜貨舖是另一個典型的案例,透過貨架上的各種商品就能瞭解各類上市公司。


感覺自己還是很幸運的,在20歲不到就讀了彼得林奇的《學以致富》從此對股票投資有了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也是我最早讀到的啟蒙書之一。難怪股神巴菲特也欣然的作序:「要是我送生日禮物給孫子,就買只本書!」

在這裡也拋磚引玉談談自己實踐彼得林奇的這種選股調研方式的一些經歷。

1.徐福記國際:這是我幾年前春節時突然想到每年吃的新年糖果都是「徐福記」這個品牌的,它的糕點(沙琪瑪等)也賣的還不錯。於是就嘗試這搜索這個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結果發現徐福記在新加坡上市的。然後就積極的聯繫總部在東莞的徐福記,最終上門去調研了,看了工廠裡糖果和沙琪瑪的製作流程(對其食品安全問題放心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和CFO和投資者關係負責人聊了很多公司狀況和行業動態。當然,雀巢準備收購它們公司的內幕消息它們還是沒有告訴我的……。雖然在一片冷清的新加坡股市,徐福記的股票還是從08年的0.8元新加坡幣漲到2011年被雀巢收購時的約4元新加坡幣。而且這公司分紅很大方,其09年把所有的利潤100%全部分紅。關注這個公司完全源自我過年的時候嘴裡含著徐福記糖果的一瞬間。

2.南玻和信義玻璃:記得在2010年的時候,有個一起炒股的朋友說他有個親戚在深圳寶安區福永的南玻工廠上班,天天都加班,生意好的很,而且其玻璃產品的價格還上漲了。於是去和這個在基層上班的小兄弟聊天。回來又看了南玻B股的財務數據,發現估值很低啊,市淨率1倍,市盈率好像才8倍,派息率還有4%-5%。於是果斷買入了一點點,幾個月後就翻倍了,從5元港幣漲到11元港幣賣出。這公司做的功課不太足,只是打了電話給投資者關係的負責人,問了一些問題。當年還關注過港股的信義玻璃,漲的比南玻還多,也是跑了深圳很多汽車4S修理店,還和一個修理廠的經理成了朋友一起吃飯聊天,發現維修玻璃基本都用信義玻璃(和福耀玻璃有一定差異化競爭),國產車也很多用信義玻璃。信義玻璃的股價那年好像是漲了3倍。整個玻璃行業的幾個龍頭都業績大增。


3.敏華控股:2012年關注港股做休閒沙發的敏華控股,我和@八戒炒股 幾乎跑遍了深圳的傢俬賣場(有好百年,紅星美凱龍等等),看了數十家店,還親自體驗了其沙發。發現其品牌芝華仕沙發確實是很有差異化的休閒沙發,有一些技術上的專利保護,顧客口碑也好。床墊品牌愛蒙則很一般。另外因為其國外的營業收入還大於國內的營業收入,所以還去看了一些進出口的數據,包括國外的網站我還查了其集裝箱的數據,確定沒有財務作假。另外其老闆拚命的增持股票。這公司股價也很威猛,一年也有3倍的漲幅。

4.廣汽集團:2013年,因為有個朋友推薦而關注。2012年釣魚島事件對豐田和本田等品牌車的銷售和業績有重大打擊。但因為在生活中觀察滿街的日本車,特別是對廣汽集團旗下的幾款經典車型品牌「凱美瑞」「漢蘭達」和奧德賽等有信心。財務上估值也不貴,1倍左右市淨率,按事件前的盈利計算,10倍不到的市盈率。不久就傳出日系車銷量回升的消息,5元左右買入,幾個月後10元左右清倉。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包括今年我關注較多的A股的涪陵榨菜,三全食品,姚記撲克,中炬高新(廚邦醬油)等等公司其實都是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和調研的企業。我也曾經聽說有人在騰訊上賺了50倍,起源僅僅因為他女兒告訴他這個聊天軟件很好。其實投資是一項藝術+科學的工作。科學的角度可能閱讀財報和數據等可以幫助到投資,但是也別忘了投資也是很藝術的,就如林奇和巴菲特都喜歡重倉投資於自己生活中接觸到的公司,掌握對公司和其產品品牌的認知就是投資的藝術。

總結我的投資經歷,生活中發現的公司幾乎都是賺錢的,而生活中無法瞭解的公司很多是損失慘重的地雷股。


說到巴菲特,重倉的股票中大多數是每一個美國人甚至中國人都經常接觸到的公司名單:可口可樂、強生、寶潔、沃爾瑪、麥當勞、迪士尼……這些連孩子都知道的公司。可口可樂是巴菲特喝了幾十年的飲料,華盛頓郵報是巴菲特小時候做報童送過的報紙……大師的大道至簡是很難達到的境界,但我們至少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別忘了腳下的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