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加坡200萬買千呎屋你付得起代價嗎?

1 : GS(14)@2015-04-30 08:26:27

在香港,想以200萬元投身樓市,連「窮人恩物」也望塵莫及;在新加坡,同樣價錢,足以首次認購一個1000餘呎的三房「細」單位。當地一個「超級組屋王」,外觀好比香港凱旋門,在50樓設空中花園。組屋政策讓八成新加坡人做業主,卻要以大半生公積金進貢政府,並間接為政權維穩。有新加坡人不禁反問:「香港人,你是否願意全套接受?」位於新加坡鬧市的The Pinnacle@ Duxton(達士嶺),全屋苑一共七幢,全部樓高50層,每幢樓宇的26樓是半空有蓋運動場,下雨跑步也不會濕身。50樓是個擁有小園林、草地,坐擁270度海景、俯瞰貨櫃碼頭、市中心商業區全景的無敵空中花園,讓年青人的「法式旋轉生活態度」可完美實踐。七幢屏風樓一字排開,「發展商」是新加坡政府的建屋發展局,他們在2009年建成了這全球最高的公營房屋。相比起香港,「組屋王」的入門價相當「怡人」。該區居民Junie表示,一對首次認購組屋的新婚夫婦,可以約50萬元新加坡幣(約280萬港元)的優惠價認購達士嶺一個約1000呎的三房單位,這價錢已算很高。若選擇位置遠一點的地方,30萬新加坡幣(約168萬港元)就可上車。當地人每月兩成人工會自動扣作中央公積金,僱主也要供月薪兩成。供樓的開支每月直接從公積金戶口扣除,為期20多年至30年不等。 Junie曾來港探親,對香港公營房屋的感覺是「外觀殘舊,面積細小」。另一居民鄭先生帶記者參觀其兒子購入的一個三房單位,入門就是一個「發展商」附送,採用鋼門,內設通風系統的「避難室」,客廳、飯廳面積約三百多呎,極度寬敞,其餘三個睡房的面積,等於香港私樓的五個細房。這「組屋王」有價有市,其中一個約1000呎的三房「細單位」,業主在04年以34萬元新加坡幣(約港幣191萬元)購入,今年1月以90萬元新加坡幣(約500萬元港幣)成交,成為「天價組屋」。但同樣的「天價」,在香港只能買到實用面積約500呎的新樓;若以新加坡首次認購組屋的優惠價,即191萬元計算,在香港連「上車」也無望。香港的無殼蝸牛或會對上述組屋政策趨之若鶩,不過,著有《成長於李光耀時代》一書的媒體人李慧敏則指出,新加坡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絕大部分土地必要是國有化、媒體必需要高度配全政府,基本上放棄了監督的責任,她反問:「香港人,你是否願意全套接受?組屋政策的問題也不斷浮現,例如樓價近年不斷創新高,由1985年至現在,樓價實質增長了650%。公積金的積蓄大都花了去供樓,到退休時,目前只有約7%的市民有足夠的公積金過退休生活。新加坡政府在1964年提出「居者有其屋計劃」,自1966年開始,透過土地收用法,以極平價格收地,政府因而享有優勢壟斷全國85%的土地,成為全國最大的發展商。建屋之後,政府讓市民從中央公積金中,扣除供樓開支,一層組屋一般供款期為20至30年不等,換言之,新加坡大半生的人工其實也用於供樓,而且金錢更是落在政府口袋裡。「當人民有了像房子這樣抱不動的財產的時候,他的命運就跟國家連起來了」、「要提高人民的政治覺悟性,沒有什麼比「給他們財產」來得有效」。這也是李光耀當年精心設計組屋、中央公積金政策的背後思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30/191310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