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台灣麥當勞總裁談服務業人才關鍵六力 李明元:熱血是推動夢想的引擎

2011-6-6  TWM




據統計,在台灣,曾在麥當勞打工或正職的「麥胞」超過二十萬人;麥當勞培養的人才更獲得不少企業主青睞。本期今周論壇,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分享如何培養服務業人才的關鍵六力。

撰文‧林筱庭

鮮少人知道,台灣每一百人中,就曾經有一人擔任過麥當勞的計時員工!就連SBL超級籃球競賽台啤教練周俊三、台積電研發部副理王憲程、王品集團訓練部副總 經理王勝鄉,他們都曾經在麥當勞服務過,很有可能你就曾從他們手中接下熱騰騰的漢堡及薯條!麥當勞有什麼神奇之處,可以讓這些人爭相來此取經學習?

在一場政大企管系與信義房屋合辦、︽今周刊︾協辦的「政大企管信義CEO論壇」中,由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以「CEO的第三堂課:沒有倫理的新鮮人out!」為題,同時邀請知名媒體人王文華主持,與政大企管的同學們分享如何培養服務業人才的關鍵六力。

論壇甫開始,李明元一上台隨手脫掉西裝外套,露出裡頭印有麥當勞商標的藍色POLO衫,「大家知道麥當勞已經幾歲了嗎?答案是五十七歲,但我們仍然要 forever young(永遠年輕)!」李明元說,麥當勞目前在全球遍布一百七十七個國家,擁有三萬兩千個門市,每天服務六千七百萬人;在台灣則有三百五十個門市,每 年服務近兩億的消費人次。

然而一個五十七歲的企業,要如何與消費者的需求及偏好與時共進?靠的就是李明元口中的人才關鍵六力。

集體作夢的企業

李明元指出,第一個就是「夢想力」,「麥當勞有三成加盟商是懷著夢想加入的。」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一名南投埔里的加盟商剛從李明元手中接下加盟經營 權,然而相隔不到二十四小時,就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毀剛開幕的餐廳。「一星期後,我們馬上把另一間埔里的餐廳交給他,讓他繼續作夢。」李明元說,公司自 己承擔了損失,因為我們是集體作夢的企業。

把每個步驟做到完美

「夢想力」可以讓自己清楚要什麼,但光有夢想是不足以實現未來的,「接下來就要有執行力與修煉力。」李明元解釋,廚藝本身是個複雜的工作,麥當勞透過流程 管理及流程標準化,把複雜的事情化成一個個簡單的步驟,然後再把每一個簡單的步驟做到完美,這就是「執行力」。而修煉力就是要如何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還能 維持三十秒做出一個漢堡。

「二○○一年麥當勞在紐約交易所的股價從九十美元跌到九美元,當時公司彌漫被購併或即將倒閉的危機,○三年九月我們開啟品牌再造計畫i'm lovin' it。」李明元說,麥當勞順應改變作法,股價也逐漸起死回生,「○三年至○九年期間我們加入得來速、歡樂送及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營業,餐點改成現點現做,將 產品與服務做更完整的結合。」知道問題是什麼,才有找到解決的機會,這叫「修煉力」。

然而光有這樣是不夠的,李明元坦言,會做事也要會做人,廚房工作時時要與櫃台點餐服務配合,既要與時間競賽又要團隊合作,「競合力」絕不可或缺。「因為真 正偉大的事業絕不是靠個人就能完成,之前周俊三在麥當勞工作時說過,餐廳服務就像打球,該你傳球的時候給一個好球傳出去,但機會來的時候就不要放棄,轉身 投個三分球。」麥當勞曾有位學歷最高的計時組組長王憲程,從念台大化工系二年級開始,在餐廳裡面工作了十四年,現在是台積電研發部副理。李明元說,當時王 憲程覺得自己與其他工程師能力沒什麼不同,但為什麼可以擔任副理?「曾在麥當勞學習的經驗讓他具備﹃領導力﹄,讓他比其他人具有表達能力,比他們有機會做 協調的工作。」李明元環顧全場,舉起手臂說:「夢想是拉力,但有拉力還不夠,我們需要推動的引擎,然而引擎能夠長遠續航,就要用熱血推動。」李明元笑說, 麥當勞的人都帶點瘋狂,對工作都很有成就感,工作本身舞台就能給我們快樂,每件事在執行時都有推動的力量,加上你做事做人後面再加上一個引擎,讓你有持續 往前的動能叫「熱血力」。

整場演講座無虛席,現場提問十分踴躍且深入,李明元也被問及面對肯德基與摩斯漢堡速食業者來勢洶洶,又有統一超商推出漢堡商品夾擊,麥當勞要如何應對?

完整產品鏈鞏固市場

李明元一一舉出麥當勞的產品,「各位想想看我們的牛肉策略,有雙層的、三層的、大麥克,還有無敵麥克,甚至季節性的田園培根漢堡,另外在雞肉產品上,從低 價三十九元的麥香雞到高價的板烤雞腿堡,完整的產品鏈讓同業很難進入這塊核心。」李明元坦言,當初看到統一超商推出漢堡時,其實是非常興奮的,因為這代表 漢堡這項產品非常吸引人,甚至異業都想競爭。

李明元樂觀看待麥當勞發展,計畫將台灣從現有的三百五十家餐廳增加至二○一七年的五百家餐廳,「我們一直試圖在紅海中找到藍海,提供全面而多樣的服務,以 滿足各種外食族群的需要,同時藉由創新厚實我們在產業中的競爭力。」從品牌策略到人才培育六力,麥當勞不斷追求「forever young」,築起一道競爭對手難以跨越的高牆。

李明元

出生:1958年

現職:台灣麥當勞總裁

東海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兼任教師經歷:麥當勞服務員、麥當勞人資經理學歷:德州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7

熱血

2011-7-4  TCW




一群主角,他們的職業是拍電影; 近十年來,很多人的下場:有人房子賣了,有人值錢的珠寶當了;更有人妻離子散……。去年春節檔期賣座片《艋舺》的製片李烈感傷的說,「你去問每一個導演, 有哪一個人沒有拿他們的房子出來貸款過?有哪一個人沒有借過錢過日子?」 「有些人真的窮得……,再差一點就變乞丐了!」

電影人靠著票房過活,然而,過去十年,他們等著國片回春,等著圓一個遲來的電影夢。

從七百三十九萬元走到十五億元要花多少時間?

答案是十年!

第一個數字是國片二○○一年的票房收入,國片最低迷的時期;第二個數字則是二○一一年國片票房預估,這金額是十年前的二百零三倍。

得藝國際媒體公司發行部總監陳鴻元都忍不住興奮喝采。陳鴻元說:「這是國片二十年來最強的一次。」李烈則認為,「國片,今年暑假同個時段上片有七大部,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他們很怕再聽到「電影元年」這四個字,因為,幾乎每一年都盼望過,卻是年年落空;但是,今年的確不同。「棒棒強打」幾乎是台灣電影人一致的共識。而強棒之首,就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賽德克.巴萊》揭開了序幕。

六月十六日,烏雲密布的星期四下午,威秀影城人潮稀落,但影城的十三廳中卻瀰漫著一股騷動,超過三十台攝錄影機擠靠著,等著捕捉國片史上的關鍵一刻。

銀幕逐漸亮起,中央山脈如水墨展開,飾演莫那魯道的素人演員林慶台,紋面束髮,雙眼怒瞪;場景倏乎拉遠,有彷彿《魔戒》遠征軍的深谷,有《阿凡達》美麗但詭譎的密林,有貼身近拍的肉搏,也有硝煙四射的大爆破。

當一百多位原住民戰士從火光中猛然竄出,口中呼喝「戰死吧,賽德克.巴萊!」現場觀片者情緒激動,「果然是好萊塢規格。」「這部片一定賣!」

資金,來了! 四十億文創基金,將投資台灣電影

兩分鐘預告片,已篤定宣告《賽德克.巴萊》將繼《海角七號》之後,再創魏德聖,以及台灣電影的新奇蹟。

「就像電影裡說的,好獵人懂得安靜等待時機,」曾為「賽」片奔波經年,四處告貸的監製黃志明,疲憊的臉上帶著驕傲:「現在,台灣電影的時機終於來了!」「台灣電影手氣順了,即將『聽牌』了!」

黃志明的樂觀不是沒有根據,事實上,這股樂觀已經從電影圈、媒體圈、觀眾圈,一路震動到對資金最保守的投資圈。

剛在六月成立的文創基金,其中就有四十億元準備投入電影製作,這相當於五十部《艋舺》的製作費。這也意味著,資金的水閘已經打開,正式流向電影。

「今年(國片總票房)要破十億不難!」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說。「十五億也不是不可能!」陳鴻元也同意。

說來心酸,舉全國之力所創造的十五億元票房,遠遠比不上製造業「一千大排行榜」最後一名的企業年營收。然而,這已是台灣影史上的最高數字。

《賽德克.巴萊》的票房預估十一億元(分上下集,兩片合計票房);九把刀執導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被陳鴻元譽為「二十年來拍得最好的一部電 影」,票房預估在一億元以上;《翻滾吧!阿信》、《五月天追夢3DNA》,以及在今年春節檔期為國片開出紅盤的《雞排英雄》,票房都在億元以上。

一個巴掌的億元強片,就預估上看十五億元,這還不包括其他預估票房千萬元級的電影。 人氣,動了!!

近三年,已產出三部票房破億大片

從一九九九年新聞局有正式統計以來,國片的票房數字走勢就像病危的病患一樣,「心電圖」幾乎是呈現一個沒有波動的狀態,除了○二年因為有一部《雙瞳》才讓全台國片票房破億,其他年份都是在億元以下打滾,看不到希望。

二○○八年,由魏德聖首次執導的《海角七號》,創下全台首輪票房五億三千萬元的歷史新高,不僅將該年最賣座西片《黑暗騎士》(二億二千萬元)遠遠拋開,也 讓國片市占率一舉衝上一二%,在這之前,幾乎都在二%上下,○一年甚至只有○.二%,亦即每一千位觀眾中,九百九十八人寧願選擇洋片、日片、港片,就是不 看國片。那個低迷期,票房「百萬就是No.1」成為業界的自嘲口頭禪。

《海角七號》長紅,接著就像是元旦跨年煙火一樣,一波波亮麗的火花躍上了舞台。一○年由《艋舺》(二億三千萬元)領軍,全年三十八部國片,有二十五部北市票房超過百萬;氣勢延續至今,「第三億」大片《雞排英雄》(一億三千萬元)也在今年春節過後順利產生。

「國片觀眾確實回流,人氣有在動了!」有了過去幾年的實績墊底,資深影評、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如是形容。

曾赴美國接受製片訓練的陳鴻元表示,「即使在好萊塢,他們對票房的預估,準確率大概也不到二○%,」這意味著,今年對票房的預估難保沒有樂觀的成分。但李烈認為,「至少今年片單拿出來,大家敢出一個數字,不像以前只能搖頭,什麼都不必說。」

片單強,是電影人和投資人的第二個樂觀憑藉。

攤開被陳鴻元讚為「強棒一棒接一棒」的下半年片單,被視為集《聽說》(運動勵志類)加《艋舺》(青少年黑幫)兩大賣點於一身的《翻滾吧!阿信》是賣座共識度最高的。雖然才第三次擔任電影製片人,但憑著精準的市場嗅覺和操作手法,「李烈」兩個字已是票房保證。

如果說今年國片有任何「意外」,那就是網路小說作家九把刀拍了一部電影;沒經驗、沒卡司,一群新手就抱著一股熱情完成了這部片。不過,這是個「美麗的意外」,看過試片的電影人不約而同說:「好看!」「會大賣!」

今年國片的高潮,幾乎百分之百的電影人都會投票給魏德聖耗資七億元拍攝的《賽德克.巴萊》,這部長達四.五小時(分上下兩集)、充滿人性衝突張力的原住民抗日史詩鉅片,將於九月間推出,力道之強,連好萊塢大片都不得不「閃」。

「我估計它會賣到十一億!」黃志明大膽宣告。他的理由很簡單:曾經被《海角七號》感動的人,這次應該還會支持,加上它是上下兩集,開出《海角七號》兩倍的 票房是合理的。 「這部片子『大到不能賠,重要到不能倒』,它的意義早已超越電影!」早在兩年前籌拍募資階段就花一千元買了預售票的政大廣電系副教授陳儒修也寄予厚望, 「我們要讓看賽德克成為一場全民運動!」

國片,變了! 三大新元素加入,提高賣座成功率

就像所有的成功經驗一樣,這波由《海角七號》奇蹟引燃的所謂「台灣電影後浪潮」,其實早已醞釀多年,儘管大環境惡劣,電影圈裡始終有一群傻子不肯放棄,就 像黃志明形容的,他們在「活不下去」的壓力下衝撞出路,最終感天動地,「太陽、星星、月亮連成一線。」這不是幸運,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公道,一種必然。

新國片的「新」,可以透過下面幾個特點看出來: 一、大批新導演出線。 檢視這幾年片單,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年齡、學歷與資歷各異,源源不絕冒出頭的新導演,令人聯想起一九八○年代「台灣新電影」萌生時的盛況。

二○○七年李安「母雞帶小雞」、以《色.戒》為國片起跳奠基的那一年,票房分列二、三、四名的國片,全都是新導演的初試啼聲之作(即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 密》、陳懷恩的《練習曲》、周美玲的《刺青》);二○○八年,被聞天祥譽為「三人三色」鼎立之作的三部國片,則分別是魏德聖(《海角七號》)、楊 雅喆(《囧男孩》)、林書宇(《九降風》)三人的處女作。

隨著這兩年片量增加、國片類型越來越多元,這批新導演名單還在無限擴張中。前仆後繼的新導演彷彿螞蟻新兵,一點一點的把垂死的國片抬動起來。

雖說是「新」導演,但其實,他們大多是電影圈的老面孔。

像陳懷恩在拍《練習曲》前,已有近二十年的攝影師經歷,是一九八九年侯孝賢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大片《悲情城市》的主攝影;林書宇在拍自傳式的《九降風》 前,也曾在電影圈打滾九年,當副導、拍短片。更多人則在國片奶水枯竭,觀眾逃離、投資人也不屑一顧的年代,暫時棲身電視圈,藉著有「TV Movie」之稱的公視「人生劇展」埋首練功,如二○○九年以《不能沒有你》獲獎無數的戴立忍、《囧男孩》的楊雅喆等。

長期以發行與投資者身分觀察的陳鴻元則表示,這一批新導演最大的不同,是電影語彙和說故事手法的不同,像《海角七號》完全符合好萊塢的三段式結構(醞釀、衝突、解決),觀眾看完心情愉快,也樂於向別人推薦。

「商業電影是不講原創的,」陳鴻元解釋,美國好萊塢習慣從暢銷小說、電玩、漫畫中去挖掘適合電影的題材,因為這些題材早已通過市場測試,其賣座成功率絕對強過導演自己坐在家裡想出來。

陳鴻元以動畫大廠皮克斯(Pixar)為例,皮克斯標榜創意,但其實它出品的每一部電影都有「前身」可循。如《蟲蟲危機》除了出自伊索寓言「螞蟻與蚱蜢」 外,還可追溯到一九五四年日本名導黑澤明的《七武士》,這部片子在一九六○年變身為美國西部片《豪勇七蛟龍》,之後翻拍成科幻版的《世紀爭霸戰》,最後有 了全球大賣的《3D蟲蟲版》。

「熟悉的題材類型會讓人覺得舒服,只要再加入一點新元素,觀眾就會埋單,這就是『Give me the same thing, only different.』。」陳鴻元引述好萊塢電影圈的座右銘表示。目前得藝國際投資新導演高炳權自編自導的《愛的麵包魂》,乍看之下頗有日片《幸福 洋菓子》的味道,他相信賣座也會一樣亮眼。

二、引進跨界新面孔。 媒體匯流時代,引進大批跨界名人,是國片百變求生所寄望的一條捷徑。

最明顯的是大批「魔豆」(model)進軍影壇,如兩岸第一名模林志玲和流行天王周杰倫聯手演出由朱延平導演的《刺陵》;彭于晏在《翻滾吧!阿信》中大秀結實胸肌;隋棠則在《命運化妝師》中扮演淒豔屍體等。

此外,以現場演唱會為發想的《五月天追夢3DNA》、歌手王力宏自導自演的《戀愛通告》、九把刀執導的《愛到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等,都讓影壇熱鬧滾滾,話題不斷。

聞天祥透露,二○○五年金馬獎將「最佳新演員獎」頒給周杰倫,除了他在《頭文字D》中表現不俗外,主要還是著眼於他的「未來性」:「評審希望藉這個獎,提升周杰倫對電影事業的熱情,也希望藉著周杰倫的魅力,吸引從來不看國片的年輕人走進戲院!」

三、製片人新制初現。 這波新國片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從導演至上的「作者論」,逐漸轉向以「製片人」為核心的拍片制度。換句話說,電影不再是能讓導演肆意揉捏的藝術「作品」,而必須是一個能讓消費者看得懂、願意購買的「產品╱商品」。

陳鴻元拿餐廳做比喻,「導演是主廚,製片就是總經理。」他表示,製片人必須嗅覺靈敏,能評估每一個劇本的賣座潛力,能找到金主,能和發行商「喬」檔期;他要懂預算、懂財務,盯緊導演不准超支;他也要懂行銷、懂宣傳,讓電影的利潤極大化。

錢景,開了! 創意和生意不再對立,把利潤做大 其他電影人的看法也可歸納出四點: 一、要得到錢。製片要有辦法說服投資者,投錢進來。

二、賣得到錢。「我清楚這個戲,我會主動幫他(置入廠商)設想」。由李烈擔任製片,即將上映的《翻滾吧!阿信》,三千萬預算,靠置入或贊助就已回收一千萬元。

「拍電影幾乎是一門不會賠錢的生意,沒什麼好怕的,」中國電影大亨王中軍將置入做到透。雖然不須學得這麼「極致」,但箇中技巧仍然足以借鏡。

三、省得下錢。大導演吳宇森這次擔任《賽德克.巴萊》監製,就時時提醒工作人員,「拍大戲,預算控制要更緊,」否則稍一不慎,少則兩、三百萬多則兩、三千萬,就撲通一聲,不見了。

四、花得下錢。製片是管錢的人,要對數字負責。但不是只有「刪預算」,判斷什麼是「絕對不能少花的錢」,也非常關鍵。李烈了解「春節檔的片,就要有春節檔 的樣子,」「場面的東西一定要有,」即使超支也要維持大片的品質。 五、因為「創意」和「生意」兩種頭腦的天生對立,製片人和導演往往站在天平的兩端激烈拉鋸。

在《賽德克.巴萊》預告片首播記者會上,導演魏德聖指著製片黃志明笑稱,「我是花錢的,他是借錢的,」引來黃志明半玩笑半認真的一句「貌合神離!」

而《艋舺》導演鈕承澤以「背後的兩支冷箭」形容製片李烈兩隻眼睛緊盯預算、不准超時超支的嚴苛,也凸顯了這種緊張關係。

然而,有時候,製片也可能是送上胡蘿蔔的人。

以林書宇受邀改編幾米繪本的《星空》一片為例,因兩位監製兼投資人——陳國富(台灣出身的大陸華誼影業首席顧問)和劉蔚然(原子映象負責人)的支持,將拍 片預算自動「加碼」了將近一倍(約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讓林書宇一面覺得受寵若驚,一面又壓力很大,「有時突然『清醒』一下,真不知道該偷笑還是苦 笑。」

製片人願意加碼,自然是嗅到了國片復甦的氣息,不僅《星空》,幾乎所有國片的拍片預算都已從一、兩千萬元翻了一倍,若有意進軍大陸市場的,更非得從五千萬元起跳不可。

人才,告急? 有限的技術團隊,跟不上機會浪潮

不過,台灣電影的苦日子熬了太久,機會卻又來得太快、錢潮來得太急,簡直措手不及,讓許多電影人大為焦慮。

由於十年大斷層,人才嚴重不足,電影人形容,只要有兩部大片同時開拍,台灣可用的人才就用完了,其他人只能苦等。鈕承澤拍完《艋舺》,南韓來的美術團隊就 轉到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最後甚至又轉去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可以想見人才庫的枯竭;像是動作導演台灣幾乎是沒有,都得到南韓去「調 人」。

資深製片葉如芬就有這種「恨鐵不成鋼」的著急。機會來了,接得著嗎?

她回憶二○○七年中,自己從大陸拍完吳宇森《赤壁》的隔天,就回台接拍林書宇的《九降風》。

「前一天看到的是上千名重裝戰士在大風大雨大浪中搏命廝殺,第二天變成在大樹下拍九個高中生閒閒打屁。」她形容,一夜之隔,落差如此巨大,讓她難以適應。

她自問,台灣要重新打造電影工業,不能只靠「賽德克」。那麼請問,人才如何接續?製片公司在哪裡?拍片類型該如何拓展?最重要的是,視野和格局又該如何建立?

對於台灣電影是否將出現第二個「黃金十年」,陳鴻元不置可否,倒是很明確的說,大陸電影的黃金年代已經來臨,「台灣若在十年內沒搭上熱潮,就會被邊緣化,永遠沒機會了!」

「Now or Never」的預言如此殘酷,然而,陳鴻元和黃志明對台灣電影都有高度期許——「有一天,當北京變成好萊塢,台北就應該是倫敦!」

李烈認為,大家都很急,其實國片這幾年復甦,也都還只是「抱在手上的嬰兒」,剛開始,要給他一點時間;她比較有信心的是,這十幾年下來,這些電影人都沒有走,電影人都具備了打死不退的本事,給他們時間,還是可以期待每一年都會有強棒出擊。

【延伸閱讀】李安.台北-在動物園裡為《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最後一場狐猴戲。周杰倫.馬來西亞-拍動作大片《逆戰》。 九把刀.台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首映會上哽咽感謝大家。歸亞蕾.杭州-為拍《飲食男女二》,六十七歲的她穿著鑲鑽露背短裙,在西溪濕地裡和年 輕的國標舞冠軍翩然起舞。魏德聖.北京╱新加坡╱澳洲-為七億鉅片《賽德克‧巴萊》即將上檔奔走。蘇照彬.北京╱紐約-準備參加紐約林肯中心為他舉辦的 「回顧展」。李烈.台北-為《翻滾吧!阿信》上片到政大演講,吸引大批年輕粉絲。黃志明.台北╱北京-趁《賽德克‧巴萊》宣傳期空檔兩岸來回穿梭;開始為 「豆導」鈕承澤的新片敲定合拍細節。

【延伸閱讀】「新」國片時代來了!—— 台灣電影業大事紀1989-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獲義大利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為我國拿下的第一座國際大獎 台灣對外國電影採取開放措施。自此好萊塢影片步步進逼,國片市場快速崩解

1993-李安執導的《喜宴》獲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並入圍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1994-蔡明亮執導的《愛情萬歲》獲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1-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及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並開啟華語武俠大片新風潮 國片在藝術片與低成本商業片分化下,創下全年總票房僅七百三十九萬元的最低紀錄

2002-陳國富執導的《雙瞳》上映,先進的國際合作手法對電影人有深遠影響

2008-魏德聖首次執導的《海角七號》,在全台賣座超過五億三千萬元

2010-《艋舺》以話題行銷票房熱賣二億三千萬元,並成功確立「製片人制」模式 中影重新再出發,除修復經典國片、開拍新片外,並投資魏德聖導演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 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電影進入大陸,可不受一年六十部外片配額的限制,有助於國片開拓大陸市場 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台灣拍攝。此為一九六六年後,好萊塢影業首次來台拍片

2011-魏德聖導演推出以「霧社事件」為主題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再造國片奇蹟

【延伸閱讀】最高市占紀錄:12.09% 國片市占率在'08年創12.09%新高,是'01年的60倍。開紅盤,棒棒強打! 繼《海角七號》長紅,年初《雞排英雄》票房也破億,暑假更有7部國片同時上檔。最快破億紀錄:6天,《艋舺》上映6天票房破億,比《魔戒三》快5天。 最長上映紀錄:113天《海角七號》連映3個半月,創下國片首輪上映最長天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6

樸緻國際 從一張辦公桌開始的新人生 網路新貴堅持十八歲熱血闖出千萬商機

2011-10-31  TWM




從月薪不到兩萬元的保險業務員到年薪百萬元的電子商務經理,張恆之在金融海嘯、自己三十歲那年,選擇「開除自己」創業去,不料一手創立的公司卻被惡意併 吞。

黯然重回職場的他,為何依舊「不怕死」地選擇再次創業?

撰文‧鄭淳予、方沛晶 攝影.林煒凱「是個男人,三十歲以後就應該去創業!」這是十八歲初出社會的張恆之,聽過最熱血的一句話,從此「創業」兩個字,就在他的心底生了根。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也是樸緻國際總經理張恆之的寫照。從小不愛念書,十八歲沒考上大學後,張恆之就決定進入職場。第一份工作是保險業 務員,之後陸續做過靈骨塔業務、燒肉店公關、美髮沙龍講師等。

實現和自己的約定 三十歲第一次創業「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有的甚至沒底薪,剛開始每月薪水只能領到一萬多元,但是到我離開的時候,幾乎都能領到百萬元年薪。」張恆 之說,乍看之下,他的工作領域毫無關聯,就連工作內容都不太一樣,其實,他有自己的盤算。

在統一安聯當保險業務員時,當時一位處經理曾告訴他:「二十一歲設定自己每月賺一萬元,二十二歲二萬元,二十三歲三萬元,每年把目標加一萬元,當你三十歲 時,月收入是十萬元,三十一歲就應該創業了。」「大概是因為處經理說了那句:『是個男人』吧!」從此張恆之就牢牢地記住,三十一歲就是闖事業的大限,所 以,在此之前他到處取經,讓自己能在而立之年做好創業準備。

張恆之三十歲那年,也就是金融海嘯發生的那一年。

當時他在台開董座邱復生旗下的I'm TV擔任電子商務經理,一年要扛上千萬元的業績,然而那時網路電視發展不完全,加上金融海嘯使得公司資金大為緊縮,在一次高層人事異動後,公司要求各部門 主管必須提出一份裁員名單,以撙節開銷。

當時,他二話不說,就在裁員名單上寫了自己的名字。「要裁,先裁我好了!」張恆之這麼告訴他的主管。他並非不在乎這份近十萬元的月收入,但如果他的一份薪 水可以換得二位底下員工的留任,那麼他第一個開除自己!

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約定的創業期限將至,既然對自己承諾,就先不管景氣如何,大膽去做。第一次創業,張恆之選擇自己最熟的品項開始,因為他酷愛衝浪,一年 至少會造訪印尼峇里島三次,於是決定引進當地充滿休閒風情的柚木家具、家飾品,找了一位原先就開家飾品店的朋友合夥,兩人各投資一百五十萬元,租下台北市 光復北路的巷內店面作為門市。

對峇里島熟門熟路的張恆之,發現這些家具家飾品質良莠不齊時,還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到峇里島採購原木材,又在當地工廠學習木料加工。所以他比一般進口廠商 更會分辨貨品的等級,也因此一張市面上要價兩萬元的柚木沙發,張恆之把賣價壓到一萬元以內,還維持一五%的毛利率。

經營三個月下來,張恆之發現,即使把成本壓到最低,還是入不敷出。「家具店不是便利商店,顧客不會常來,即使來了以後發現你的桌子便宜,他也只會買個一、 兩張,這樣一件、一件慢慢賣,根本無法回本。」同時,他也發現,很多顧客要的不是一件家具,而是一套用家飾、家具妝點空間的解決方案。

「客人想聽的不是這張桌子有多便宜,而是每一樣家具延伸出去的空間概念,讓他可以在心中構築我們形容的峇里島風情。」於是,張恆之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 務」,利用店內商品為客戶規畫室內陳設或庭園造景,把商品從一件一件賣,變成一組一組賣,果然讓公司轉虧為盈,每個月營收一舉躥升到一百五十萬元,毛利率 也提升到五○%。

夥伴要求拆夥 一百五十萬資金付諸流水眼見公司業績正要起飛,張恆之卻被合夥人一腳踢開。「我從十八歲就有一個信念,就是和別人做生意,一定要全面信任,否則就不要合 作。」他說,因為全然相信對方,沒有發現合夥人在進價成本上動手腳,等到對方要求拆夥,張恆之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沒有談妥退股條件,原先投入的一百五十萬元 就這麼付諸流水。

當時,張恆之把創業時共資助他一百萬元的六位朋友全找來,對他們承諾,「我不會跑,我會去上班還你們錢。」僅僅七個月的第一次創業,最後以失敗作收。張恆 之重回職場,在文化交流協會裡工作,足足有半年時間,過著領了薪水,卻只能吃泡麵還債的生活。

「我真的不適合創業嗎?還是就這樣領死薪水?」已經習慣「闖」事業的他,當時每天困在電腦螢幕前,彷彿看到自己的生命光彩在流失,他不甘心就這麼豎起白 旗。

一天,張恆之和當年教導他怎麼「做個男人」的處經理吃飯,講到公司被吞掉的原委。「處經理聽完後說,那就不要和別人合夥,自己開!」張恆之卻躊躇了起來, 最後他搖搖頭說,「我沒錢了!」沒想到,這位處經理主動「金援」,還提議「就當公司是我開的,我預付你薪水好了!」當時這位處經理自己也創業開了保險經紀 公司,他不懂裝潢,所以借張恆之一筆錢當作投資。

受到這樣的鼓勵,張恆之把心一橫,決定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創業夢的機會。「當時親友沒有一個人贊成,」張恆之的女友洪芷妍說,「他姊姊還哭了,覺得這個弟弟 執迷不悟,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讓他去做,就等於奪去他的人生目標。」一張辦公桌開始 衝出千萬好業績第二回草創事業,還是從已有基礎的室內設計起步。張恆之和女友因為沒錢,兩人就窩在處經理的公司裡,借用一張辦公桌,打電話通知舊客戶: 「我們要重出江湖了。」經由口碑傳散,客戶慢慢上門,第二個月就接了兩個案子,每件案子預收五成到八成的訂金,作為訂貨本金,熬了半年後,才租下民生東路 巷內的公寓一樓作為辦公室。

「公司裝潢一百萬元、申請手續費用約十萬元、每月管銷費用大概四十萬元,我們一個月平均可以接六到八個案子,到現在已經可以維持當月損益平衡了。」張恆之 扳著手指計算著,雖然公司才剛開始賺錢,但目前已擴充成擁有十名員工的團隊。

儘管張恆之沒有設計專業背景,但他謹記處經理說的,「新創事業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在原來的市場稱王。」所以他打破一般小型事務所「設計師兼業 務」的形態,由業務作為設計師和業主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讓設計師專心發揮創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客戶在需求和價格之間取得平衡。

果然,樸緻的業務蒸蒸日上,單月營業額最高衝到千萬元,也吸引不少設計人才加入。設計總監周士傑來自知名設計工作室橙舍,陽明山上知名的景觀咖啡廳「屋頂 上」就是他的作品,從今年七月也加入了樸緻。他說:「雖然樸緻的知名度相對小很多,但是在這裡,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周士傑,業務總監柯愷彥, 在今年五月前,還是年薪百萬元的科技公司業務經理,工務總監黃柏瑋則是即將開一家風格咖啡店當作副業。「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是以合夥創業的精神在做事;至於 業務量,我覺得只需要做到剛剛好的規模,大家理念相合、做得開心最重要。」張恆之說。他們雖未入股,但都有第一次自己﹁run﹂一家公司的興奮與衝勁。

看著極簡風格的辦公空間,三十二歲的張恆之已經開始構築一個比自行創業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在樸緻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現在或未來的創業者」,這股熱情,除 了讓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可能創造一個創業者的養成天堂。

張恆之

出生:1979年

現職:樸緻國際總經理

經歷:TIGI行銷講師、I'm TV電子商務經理、家具公司創辦人學歷: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

樸緻國際

成立時間:2010年8月

負責人:張恆之

資本額:168萬元

主要業務:室內設計、家具進口主要客戶:平均年齡40歲之科技、金融、補教業中階主管營運成績:最高月營收1200萬元

樸緻國際創業成本拆解

初期投資裝潢費:100萬元

開辦費:10萬元

固定成本 公司租金:5.5萬元(月)人事管銷:40萬元(月)變動成本10~20萬元(建材、進口家具、電腦等採購)

毛利率2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2

職場新星》舒果副總李叔翰 熱血服務員的職場迷航記 「四字箴言」讓你不會錯失職涯下半場


2013-06-03  TWM  
 

 

年輕時,他曾經一時衝動,憤而離職,卻在出走後,懊悔不已。王品集團「舒果」餐廳副總經理李叔翰在回歸「正途」多年後,才了解,積極進取絕對是職場不敗的先決條件;但要能走到最後,惟有「沉得住氣」四字箴言。

撰文‧鄭淳予

「年輕人,真的不要太意氣用事!」採光明亮、室內裝潢簡潔清新的「舒果」餐廳內,一位國字臉的大叔說得語重心長。這是王品集團旗下營業額第四高的品牌,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大叔」,就是「舒果」的副總經理李叔翰。

這位低調的副總,打從大學就讀銘傳觀光系時,他就在王品實習,一畢業即進入王品從正職工讀生做起,可以說是標準的「王品人」。不過確有段三個月的「出走期」。

當年,李叔翰在王品擔任小組長,管理一組正職工讀生,做事勤奮的他,對升遷很有企圖心。誰知道,另一位因服役而離開兩年的小組長,才復職就被拔擢。「我本來非常篤定,那個位置一定是我的,因為他離開兩年,我代替他為公司拚了兩年,怎麼說都該是我!」曾因「升遷不是我」憤而離職李叔翰心中的不平與憤恨一把燃起,當天下午,他丟下一份辭呈就走人,甚至不讓主管、同事找到他。既灰心又不服氣的他,滿腦子想著:「我再也不要待在餐飲業!」那是二十來歲的他,踏入職場後,第一次也是打擊最大的一次挫折,全因為對自己太有自信:「我一直認為自己那麼好,但是原來人家不認同。」離開王品的李叔翰,找了一份銀行保全工作,加上周末兼差工地保全,月領約三萬元,「比起端盤子領二十四K,輕鬆很多!」但他發現,「在銀行裡,只要一接觸到客人,整個人就活潑起來,幫人抽號碼牌或打總行電話,都讓我樂在其中!」他開始懊惱自己太衝動,但倔強的他,說什麼也不願意「吃回頭草」。直到有一天,當時擔任王品區經理的鄭禮藤要為新品牌「西堤牛排」招兵買馬,想起了這位充滿幹勁的「小組長」。

「我記得,那是二○○一年耶誕節前一天,鄭經理約我長談,他甚至不曉得我已經離開王品。」他聽了原委就對我說:『你要不要來一個新環境,重新開始?』但我一聽到他要我從『一級服務員』做起,比我原本職務還低,就皺起眉頭,不過他不慌不忙地說:『你放心,我店開很快,你一定有機會。』」前輩一語中的,卸下了李叔翰年輕倨傲的包袱,他隔天就答應回到王品集團,「重新開始」,從基層做起。果然,憑著沒有熄滅的熱忱,三個月後,他就晉升小組長,再半個月,晉升為主任,又半年後,坐上店長。

忍耐與等待 是職場生存的重要學問李叔翰建立了很清楚的「去留邏輯」:「離開前,冷靜思考,是公司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他解釋,只要是人的問題,就可以解決,舉凡休假、留職停薪、申請內調,就是不要在情緒最滿的時候決定離職。

怎麼樣的公司才有問題?他言簡意賅歸地納出兩種條件,一種,是晉升管道不透明;另一種,是財務不透明。「只要升遷管道透明,你知道自己達成哪些條件,公司都有制度化規定,而且公司賺不賺錢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公司當然要留下來!」有「幸福企業」美譽的王品集團,平均還是有約莫三%的離職率。李叔翰表示,離開的幾乎都是年輕人,而且只有一個原因——「吃不了苦」。曾有工讀生做了兩個月就對他說:「店長,我想離職,我覺得看不到未來。」在他追問之下,工讀生才說:「我要端盤子到民國幾年,才能有你這樣的收入?」類似的速成思惟,總讓他啼笑皆非。

「大多數年輕人都能積極任事,具備一切成功條件,但常敗在最重要的一個價值,就是忍耐與等待。忍不下來,或禁不起等待,就會離開,但誰能保證離開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說完,李叔翰豪邁地大笑,朝餐廳後場走去,迎向自己職涯的下半場。

李叔翰

出生:1977年

現職:舒果副總經理

經歷:王品牛排、西堤牛排

學歷:銘傳觀光系

工作年資:約16年

第一份工作:王品牛排工讀生

李叔翰的職場成功心法

執行力。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主管就要看你能不能又快又準確地把事情完成。

抬頭苦幹。做完該做的事情是基本的,但要讓別人看到你的表現,就要挑沒人會做的苦差事去做。

建立自己的團隊。帶人要帶心,能力一定要比下屬強,但有功勞要留給下屬,有責任你就要出面扛下。團隊的凝聚力高,執行力就會高。

勇於輪調。長官跟你提要不要去哪裡,不管去哪裡,都應該答應!每一次輪調就是一個晉升機會,年紀越大會越不想動,所以剛到職場要多方面嘗試。

忍耐與等待。你執行力強,有團隊,也輪調過了,表現很好也都讓人看到了,卻無法晉升,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忍耐與等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3

談店租搏感情 熱血打點員工家務事 三姊戴錦娥 王品的「媽祖婆」

2013-06-24  TWM
 

戴勝益做大王品集團,他將功勞歸功於團隊,但有一個人幫他搞定公司大小的疑難雜症,大到近三百家店、兩千多名房東的談判簽約,小到員工的家務事,她是王品人口中的「王品媽祖婆」||戴勝益的三姊戴錦娥。

撰文‧賴琬莉

問王品人,集團內最神通廣大的人是誰,答案恐怕不是董事長戴勝益或是副董事長王國雄,而是員工口中的「三姊」戴錦娥。

戴錦娥是戴勝益的三姊,年長他兩歲,留著一頭俏麗短髮,雖然身材嬌小,但活力十足。她有講不完的笑話,只要三姊在的場合,就笑聲不斷,「有一次在高鐵上,竟然有人對我說:『你好像戴勝益!』我哪有他那麼醜!」戴錦娥理直氣壯地說。

不過,隨後她直率地表示:「我爸爸一八八公分,我媽媽五官清秀,怎麼我們兄弟姊妹都沒有遺傳到這些優點。」戴錦娥熱情爽朗、快人快語,很快與大家拉近距離,她可是王品人眼中有求必應的「媽祖婆」。

﹁包在我身上﹂

王品的大小事都難不倒三姊戴錦娥是王品企業關係部的副總經理,帶領十二名員工, 負責店租談判、員工備援專案、銷售禮券、邀請內部主管活動「王品之師」演講的師資、對外關係維繫和公司大大小小的疑難雜症。

說到戴錦娥的功力,連戴勝益也深感佩服,「她很厲害,就算再困難的問題,都說﹃包在我身上﹄,然後再去想辦法。」戴錦娥大到店面租金、房東聯繫、員工醫療安排,小到同仁婆媳、感情問題,而且是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待命,「什麼事情喬不定,找三姊就對了。」一位王品員工透露。

戴錦娥口才好、親和力十足,她還統籌王品近三百家店、兩千多名房東的互動。某家新店面有五十八名房東,她三天簽約搞定,已經身經百戰的她,還依個性、家庭背景、狀況等資料,把房東分成十五種類型,並制定談話術,以及談判技巧的標準作業流程。

此外,戴錦娥不僅逢年過節寄卡片給房東,還要求部門四位負責維繫的同事,每人每天打八通電話和房東搏感情,「每通電話都要記錄,方便下次通話可以延續話題。比如房東小孩出國念書,下次就要關心適不適應、情況如何。」維持良好互動,讓戴錦娥幾次與房東談房租降價都能成功。

有一年景氣不好,戴錦娥奉命與房東談判降低房租,房東氣得火冒三丈,但她臨危不亂,先動之以情,表示很感謝房東,但生意難做,希望房東體諒;接著再曉之以理,與房東分析餐廳其實是薄利,萬一餐聽做不起來,房客也不好找……,最後房東被戴錦娥說服,把原本二十一萬元的租金減為十八萬元。

口才一流

「磨功」令人印象深刻

王品品牌副總經理高端訓十分佩服三姊談租金的功力,他讚嘆地說:「三姊實在太會談判,還都談到含稅。」除了口才一流,戴錦娥的「磨功」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已經實施十六年的「王品之師」,一個月舉辦三場,由戴錦娥負責邀約演講貴賓,到中常會與主管分享經驗,講求做事方法的戴錦娥,一個月列舉十五位名單,先電話邀約、接著卡片問候、然後親自拜訪,若對方還不點頭,她就打聽對方可能出現的地點,親自去堵人,甚至把每個細節做成一本標準作業流程。

「邀約前中後的卡片都不同,還有逢年過節的卡片,最後還將『王品之師』的演講資料集結成冊,十六年來近五百位講者,出了十冊。」戴錦娥說。

戴錦娥曾經約某位企業家演講八年,對方才首肯,期間,她還打聽到對方常去的地方,堵了三次才碰到,「很多演講者大概被我的磨功感動,找不到理由拒絕,只好來了。」前雅芳總經理王子云也曾受邀演講,她回憶:「王品是很有紀律的組織,而且幹部求知若渴,連大陸的外派人員都連線聽演講。」戴錦娥對外的公關能力一把罩,她最常掛在嘴巴的就是:「大家以後都要當好朋友。」她在王品人眼中,可是有求必應的「媽祖婆」,舉凡家人生病住院、婆媳問題、小孩就學問題,大家都知道找三姊就對。

八年前深夜,戴錦娥接到同事電話,說是小孩燙傷,聽到電話那頭亂了方寸的聲音,她要員工先送最近的醫院就診,然後拿起電話四處託人幫忙,一直忙到清晨四點,小孩被妥善照料,她才放下心來。

還有一年的大年初三,員工的媽媽腹疼,但因堅持過年不到醫院的傳統禁忌,這位員工急得打電話向戴錦娥求救,她一接到電話,親自跑一趟員工家中,說服不了員工媽媽就醫,最後只得請醫生出診,解決員工問題。

樂於助人

堅持、有毅力 受父母影響最大戴錦娥個性堅持、有毅力、有耐性,並且樂於助人,她覺得受父母影響很大。戴錦娥父親戴芳開三勝製帽廠,曾是台灣第一大製帽廠,當時美國十頂帽子中有八頂是三勝製造,最盛時期員工高達三千名,「父母對員工很大方,還經常送米、衣服濟弱扶貧。」戴勝益事業有成後,早在王品股票上市之前,就把八成持股、近一萬張股票做公益信託,其中的五成、約五千張股票,成立「王品戴水(戴勝益父親戴芳與母親黃水剩)基金會」;剩下的一半分別成立「戴勝益同仁安心基金會」、「戴勝益急難救助金」等基金會,戴錦娥也捐股成立基金會,救助台東中小學貧童。

戴家的三勝製帽發跡於台中清水,戴芳育有三子三女,戴勝通排行老三,戴錦娥排行老四,戴勝益排行老五,老六則是戴勝堂,各相差兩歲。

其中,長子戴勝通接掌父親事業,因響應扁政府到中南美海地投資失利,導致財務危機,宣告破產,目前轉型成為暢銷書作家,出版包括民宿、美食多本書籍。

戴勝益三十三歲離開三勝創業,從﹁ㄅ一ㄅ一遊樂園﹂賺到第一桶金後,轉進餐飲業,成立王品,二十年來做大成為台灣餐飲龍頭;戴勝堂也循二哥腳步,自小喜歡吃蝦的他,成立「大鼎活蝦」(後改名為易鼎活蝦)、中山招待所等餐飲品牌。

戴家大姊嫁到新竹,二姊嫁到台北,三姊戴錦娥原先經營一百多人的工廠,自己當董娘,但戴勝益出來做遊樂園後,她力挺弟弟,毅然賣掉工廠,從業務員做起。

戴錦娥有拚命三郎、不認輸的個性,樂園成立半年後她去報到,同事看到她竟然說:「為什麼公司找這麼老的業務?」她下定決心,要讓大家刮目相看,心一橫,每天砸兩千元包計程車跑業務;「別人一天跑兩家,我跑十家。」「第一次拜訪旅行社,我不敢進去,在外徘徊七、八次,才鼓起勇氣進去。」戴錦娥回憶;此外,每到用餐時間,她就跑到專做旅行團生意的餐廳停車場,去認識每位遊覽車司機,記名字、車號和電話,拜託他們下次把客人載到樂園。

一路相隨

成就王品的幕後英雄

戴錦娥努力做業務,短短三個月,就在十名業務中衝到第一,一年之後也從雲嘉南到全台跑業務,她說:「無論做什麼工作,只要有熱情、認真和毅力,一定會成功。」戴錦娥世面廣,職場歷練多,也發生許多趣事。早期,她找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用地,也是一人包計程車到處看地,結果司機竟然心生歹念,把她載到偏僻的彰化山區,想要動手動腳。戴錦娥拜託司機不要這樣做,還說自己身世坎坷,爺爺中風,家有小孩要照顧,賺的是辛苦錢。談了兩、三個小時,她全身而退,司機還告訴她:「你這麼可憐,車資八百元,收你三百元就好。」談起這段陳年往事,原本是緊張懸疑的故事,卻被戴錦娥說成逗趣好笑。聽到戴錦娥這個故事,戴勝益吐槽:「那個計程車司機眼睛一定有問題。」戴勝益還爆料戴錦娥鬧的笑話;「她有一次和房東約在店裡談,對方穿吊帶褲,三姊盯著人家一直看,終於忍不住說:『先生,你背包一直背著不累喔,要不要放下來?』大家都笑翻了。」面對戴勝益的吐槽,戴錦娥也不甘示弱。先前有位房東打電話告訴她:「我今天在店裡碰到你先生,他很親切地打招呼,還幫忙結帳。」原來對方誤以為戴勝益是她先生,戴錦娥回房東說:「我才沒有戴太太那麼倒楣!」雖然姊弟互相吐槽爆料,截稿前,戴勝益家族到歐洲旅遊,戴錦娥傳來簡訊:「我們正在地中海,忽然想到要告訴你,戴董事長對兄弟姊妹超好,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我下輩子還要當他的姐姐。」戴勝益成立王品二十年,戴錦娥一路相隨,幫他處理大小事;曾經,戴勝益問她要不要去做新品牌,她一口回絕,自願到新成立的企業關係部,「這個工作沒有人做過,又能幫助同事、做公益、有學習性。」戴錦娥說。

訪談結束前,她認真地說:「公司人才濟濟,讓別人發光發熱,王品是員工努力做出來的,不要讓人以為是家族企業。」低調的戴錦娥,是成就王品集團的幕後英雄之一。

戴錦娥

出生:1951年

現職:王品企業關係部副總經理

經歷:嘟嘟樂園園長、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館長、

王品執行長

學歷:逢甲大學經濟系、

逢甲大學文創研究所

婚姻:已婚,育有二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61

管理實務(5):熱血最強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818

小弟雖然唔多熱衷於打籃球,唯《Slam Dunk》郤是最最最喜愛的一套漫畫,早前買了一本熱血運動學的奇書。

作者乃一名運動教練,希望透過分析<>呢套漫畫,講述平日生活點樣加強「自我意識」,從而改善運動場上的表現,放諸其他方面都好有用。
同EQ幾似但我覺得比較淺白,標題是內容撮要,小弟亦加了一些個人演譯。

1.訂下一個目標,「講得到做得到」比起「做到先講」更好

好多人驚事先張揚但做唔到會好無面,但事實上只有清晰的目標先會激發到我們的潛能,而即使最後達唔到目標,成效亦往往比收收埋埋更好。即係做sales的經常有個天價quota(120%),結果只係做到七成,實際所得都有84%。

2.活在當下,唔好諗住過去的成或敗,更唔好想得太遠,打好左呢場波先講

好多人喜歡懷勉過去的成功(我以前係邊間公司係點點點架,而架就點點點)或者讓失敗的經歷成為絆腳石(唉,我出身咁差,又入唔到u,梗係搵唔到好工啦);又或倒過來對未來設想得太多(嘩如果我入左呢間公司就正喇…/唉如果下年公司裁員咁點算…),忽視當下最需要處理的事。
事實上,我們可以用唔同scenario黎推想在未來不同情境應當有怎樣的處理手法,但想得太多,便會流於空想而欠缺行動,結果往往係向差的方面走。

3.落場唔單單要盡力,仲要盡全力,咁先可以有突破

有人喜歡留力,然而唔出盡最後果一口奶力,係唔會知道自己的極限的。當你連自己極限都唔知道唔了解,又如何作出突破呢?

4.控制憤怒的情緒

憤怒於事無補,只會把人與事fuckup,事後亦要花幾倍力氣去做災後重建。

5.發掘別人及自己的優點,並且多加表揚及學習

無人周身刀張張利,而事實上有d特性係天然排斥,例如一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人,精力花於維繫許多友好的關係(如一夜跑幾場活動),相對係好難同個別人仕發展去到勁深入的地步。反之一個人擅於同人交心,就未必有充足的時間開拓許多新關係。
而學習別人優點,主旨在取長補短,尋求一個平衡。以同樣例子作說明,即擅長交際應酬者應保持自己長處,但同時要學習同人交下心,以免「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

6.休息的積極意義

許多人24/7/365地工作,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事實只會令自己疲於奔命,淪為機器人。
休息可以令身心作出適當回復,並有時間修正小錯誤,免得注成大錯。

7.保持健康的身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335

拒領十八趴 為世代不公平發聲李遠哲:我的心還流著打造美好社會的熱血

2014-01-06  TWM
撰文‧郭淑媛、鄭閔聲

不合時宜的軍公教退撫制度,造成國家財政沉重負擔,已經到了台灣社會不得不嚴肅面對的時候,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公開表示,自己拒領退休公教人員一八%優存利率,希望國人正視世代落差現象。

儘管退休多年,李遠哲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他對世代正義、教育改革、環境永續的見解,讓人看不出一絲老態。「我的心裡還流著年輕時那股打造美好社會的熱血,只要看見不公平的事,我還是會一直講下去。」七十七歲的李遠哲這麼說。

談十八趴

五、六十歲就拿一大堆錢不做事,社會會更不公平。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放棄「十八趴」的考量是什麼?當消息披露後,是否發揮拋磚引玉效果?

李遠哲答(以下簡稱答):我二○○六年從中研院退休,那時共有十二年的政務官資歷,領了一張一百多萬元的支票,有人叫我到台灣銀行把這筆錢存起來,每年可領十八趴的利息。我覺得這件事情不公平,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把錢存進去,從來沒有領過十八趴。

報紙報導以後,有兩位中研院副院長級的同事覺得我說得很好,其中一位服務了四十多年,跑來告訴我,「你講得非常好,我要跟進,不要十八趴。」說到一半,另一位同事也跑進來,說他也要放棄。這兩位都是年資累積了很久、能領很多利息的人,我覺得這是很正面的。

當然也有人罵我,說我不了解公務人員的退撫制度,但現在領錢或以後還會繼續領的人很多,對照年輕人提撥退休金以後卻很可能領不到錢,這是很不公平的。

問:你多次提到世代不公平,除了十八趴之外,台灣社會還有什麼不公平的事?

答:台灣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像有錢人不納稅,都是薪水階級的人在納稅,但這些階級和世代的問題,常會被簡化成藍綠的問題;討論核四問題馬上就被歸類為藍綠鬥爭,這是不對的。

我每星期有兩天會到台大做研究,研究助理都住在很遠的地方,因為他們住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如果我們不改變,五十五、六十歲就拿了一大堆錢不做事,讓年輕人奉養,這樣他們會很辛苦,社會也會更不公平。

有人說,人口老化問題怎麼辦?如果今天七十五歲以上才算老人,我們還有老化的問題嗎?七十五歲以前的人要更努力、要保持健康甚至工作,不要六十歲就退休,拿了很多錢到處去旅遊,老人也要節約,拿少一點的錢。

談教育改革

貧富差距這麼大,只求高薪工作就不能自我實現。

問:你過去推動教育改革,但學生的壓力還是很大,不少人認為教改不成功,原因何在?

答:民主社會裡應該人人生而平等、職業沒有貴賤,在台灣,如果我這麼說,家長一定告訴我:「你在說笑話嗎?」在芬蘭,有錢人累進稅率很高,占政府財政收入比率是台灣的兩、三倍,不管你賺多少錢,都可以享用公共設施、健保、接受教育,父母親可以對兒女說,你可以去學跳舞、當音樂家,做什麼都沒關係。

反觀在台灣,假如有兩個小孩,一位在台積電工作,另一位在幼稚園教書,賺的錢不只差五倍,年輕人當然說要考好學校、進高薪的企業,所以台灣社會的大方向是不公平的。教育為什麼不能改革呢?就是因為貧富差距這麼大,只有走這條路和別人競爭,才能得到高薪。

我一直主張教育要把所有人都培育上來,在多元民主社會,應該各行各業什麼人都有,可是我們做不到,因為這是不公平的社會,大家都在力爭上游,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當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席時就說,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是連接在一起的,社會不改,教育是不可能單獨改過來的。

教育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政府真的沒有錢,除了納稅的多是領薪水的人、財團有很多避稅方法等不公平以外,小孩沒選票、老人有選票,所以政府會把資源用來照顧老人。

問:該如何改變這個不公平的社會?

答:如果相信民主社會,大家就會努力選出真正能為人民服務、想站在大眾立場做事的人,這些被選出來的人就會想改變,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大家不努力,讓黑金、財團或部分人支持選出不理想的民意代表,這樣的人不會為大家的利益著想,只會為特殊利益著想,修法只會對支持他們的人有利。

民主社會的好處,就是永遠有個可能性,讓覺醒的人民透過投票改變社會,當然既得利益的人會想盡辦法維持他們的利益。我常和很多政治人物說,你不要為了當選,就忽略了社會的不公平,而不敢得罪財團、中國,讓理想性就這樣消失掉。

談公民力量

洪仲丘事件,讓我覺得台灣還有希望。

我完全不同意「學者不應該參加社會上的事」的說法,我們應該要參與、要關心。

清華大學名人堂放了三座塑像,胡適之、楊振寧和我。我在揭牌典禮上說,我在清大當了兩年研究生和一年助理,那時候我們不相信權威,有一顆非常叛逆的心,想打造公平合理的社會;所以看到我的塑像擺在這裡,有非常複雜的情緒,希望大家把它當一位要「超越」的對象,而不是「崇拜」的偶像。

很多人問我,你有諾貝爾獎的光環,回台灣為什麼還要這麼累,被供養著就好了。但這不是我要的,我看到社會的不公平一定要講話。我中學立下兩個志願,一是要成為優秀的科學家,另一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造美好的社會。一直到現在,我的熱血還是有這些因素在裡面,我對改變社會還是很有熱忱。

最近一件事讓我覺得台灣還有希望,就是「洪仲丘(已故陸軍下士)事件」,有二十萬人走上街頭,三天之內就讓軍事審判回歸一般法庭,這證明只要願意採取行動,人民的力量還是很強。

談政治效能

台灣改變最慢的,就是法治和政府的運作。

問:你回到台灣二十年了,根據你的觀察,台灣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

答:這二十年來,大學研究與科技水準都提升不少,企業裡也能找到更多能幹的人,這些都是進步,台灣改變最慢的,就是法治和政府的運作,政府表現仍不夠理想,如果二十年前政府的問題是,只有一個小圈圈的人提供意見,現在的政府還是沒有進步,沒能好好聽大家的聲音。

台灣社會有很大的潛能,台灣人民進步也很多,以後的改變能更快也說不定。我們慢慢會看到,年輕人對政治人物的厭倦,不管哪一黨,只要是枱面上的政治人物都不能讓人滿意,這是好現象,年輕人不再相信只會講話的人。漸漸地,大家會把題目當公共議題來討論,很多監督政府的組織也發揮了應有的功能,台灣是往公民社會走了一大步。

年輕人以後希望看到的,絕對不是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差別,而是哪些政治人物能堅持理想,這比較重要。以前腐敗的壓迫者和被壓迫的人,色彩很不一樣,後來慢慢看到,被壓迫的人成長以後還是一樣腐化,我們就知道不是顏色的問題。台灣變成政黨政治是大趨勢,但如果政黨不受人民的尊重,就應該要做很大的改變。

問:你的臨門一腳促成政黨輪替,但扁政府爆發的弊案,會不會讓你覺得被辜負,有沒有後悔當年的決定?

答:當然我是很失望的。那時候我相信,在艱困中成長的人會比較有理想性,覺得他(前總統陳水扁)是個很有理想的人,後來卻開始很多不理想的事。有件當初我有點天真的事,是我以為政黨輪替以後,轉型正義就會開始做,選後我也參加跨黨派小組,希望趕快推動兩岸交流,但很遺憾沒有達成目的。

不過,失望並不表示如果時間倒轉,我就不會這麼做,我還是會這樣做。從長期來看,能有政黨輪替,對台灣的民主化有非常正面的意義,就算過程中犧牲了自己,我也不在乎,因為這不是我個人的事。

談世代正義

拚GDP,不如搶救地球糧食危機!

問:你認為世界存在哪些危機?

答:被選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後,過去五年我常不在台灣,為人類永續發展做很多觀察和討論。

世界在很大的危機中,上個世紀開始到現在一百年,人口增加四倍、消費增加二倍,人類在地球的消耗增加八倍,過去五十年地球超載,我們正在消耗一點五個地球的資源,環境的破壞很快。地球超載的現象之一就是「溫室效應」,因此近年來出現很多超級颱風。

我常對年輕人說,你們沒有將來,因為地球超載。很多人習慣工業革命以後各種蓬勃發展,但這已經夠了。

每個國家都要競爭國際市場、增加GDP(國內生產毛額),但這樣下去,六個地球也不夠。台灣高消費的生活方式,過度開發,問題很嚴重,不能再這樣走下去。

很多人說我們要救地球,其實不是,地球在幾十億年之後還在,但人類可能不在了,所以我們是救人類。我曾在全國能源會議講這些,馬英九總統說你講得很好,但講好有用嗎?要能付諸行動。

除了環境問題,還有糧食和能源危機。聯合國估計,至二○五○年,人口將達到九十七億人,農業生產要增加二倍,但因極端氣候,會使農業產量減少一半,台灣目前農產品自給率只有三二%,很低,日本有近六○%。美國、泰國之前因氣候因素,農產品輸出受影響,再過幾年問題會很嚴重。

台灣浪費很多農地,政府推動休耕、開發成工業和住宅用地,我們對得起年輕人嗎?將來會買不到食物!政府一直認為農業GDP只有二%,不重要,這是不對的。我們也要把放煙火的活動改掉,一個晚上花掉幾億元,這也不對。

問:你對年輕人有何建議?

答:年輕人絕不能相信五十年之後不在地球上的人,要掌握自己的生命。二十年後你們是主角,若迷迷糊糊就來不及了,要覺醒,與大家多討論。

選舉也要選擇年輕人,許多大老級的人出來選,其實已經讓年輕人厭倦,他們不會選上,因為這些人已做過很多重要職位,沒人相信他們能有什麼新把戲。

還有,每個人都有起伏,有理想性的朋友,在你低迷時會拉你一把,這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不會寂寞。現在年輕人的優勢是網路連結性很好,連結網路雖有缺失,好好利用是很大的力量。

李遠哲

出生:1936年

現職: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經歷:中央研究院院長、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諾貝爾化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學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博士何謂十八趴?

早年政府以行政命令規定,退休公務員將退休金存入指定台銀帳戶,即可享受年利率18%優惠,俗稱「十八趴」。1995年實施退撫新制後雖取消18%,但在此之前進入公部門者,除領取新制退休年金之外,仍可依舊制年資辦理優惠存款。據銓敘部統計,目前全國約有43萬人領取18%,每年國庫支出逾8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64

張果軍網羅《中時》、《壹週刊》大將 創立《風傳媒》 熱血金童辦網路報 掀媒體小革命

2014-01-20  TWM
 
 

 

「如果,你已經厭倦台灣媒體的黨同伐異、公器私用,風傳媒來了!如果,你無法認同台灣媒體的輕薄、內視,風傳媒來了!」百花齊放的網路媒體中,風傳媒網站首頁與臉書粉絲團上的簡介,顯得殺氣騰騰。

這個在今年一月十五日起跑,二月十八日正式開站的網路原生報,組成分子相當搶眼,曾是投資界與金融圈金童的張果軍,網羅了一群出身《中國時報》報系和《壹週刊》的資深媒體人;他們推出的新媒體,要如何在競爭激烈,且獲利不易的網路媒體戰中殺出一條血路?更令人好奇。

儘管擁有美商高盛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和富邦證券董事長的輝煌經歷,行事低調的張果軍,過去對新聞界而言相當神祕,如今首度創業成立媒體,跌破各界眼鏡。

監督政府 帶來進步力量一月九日,張果軍在風格新穎的《風傳媒》會議室接受《今周刊》專訪,背後鋪滿一整面牆的黑板上寫著「新聞.專業.倫理」,這是自我期許;香港網路媒體《主場新聞》創辦人劉細良的留言:「你可以去到幾盡?(為了達到目標,你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則是訪客對風傳媒的期待。

一開始,張果軍談到計畫在二月十八日舉行記者會,屆時將不邀請政界和商界人士。「我想要發揮媒體的第四權角色,監督公共政策,他們是要被監督的對象,請他們來,沒意思!請社運團體和弱勢團體來就好!」據了解,張果軍進軍媒體的緣起,是他在退休後擔任富邦金控顧問,曾協助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處理壹傳媒購併案,因此對媒體有了較深入研究,從而產生興趣。

《風傳媒》發行人王健壯透露,刺激張果軍想辦媒體,是看到二○一二年媒體購併,以及反媒體壟斷過程中,呈現出的種種問題。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背景,也多少影響了張果軍的決定。張果軍說,他對社會有些熱情與理念,「我們這個世代很幸運,但上一個和下一個世代卻都很辛苦,若不做一些事,下一代的環境會很糟糕。」未來股權將分散 避免干預他說,想做媒體,是因為對台灣媒體環境失望,媒體似乎都有固定的立場和顏色,報導的內容也很瑣碎和八卦,沒有閱讀價值;他希望能做報導有價值、值得思考議題的媒體,監督政府,也給社會帶來進步力量。

《風傳媒》以「國風傳媒有限公司」登記,資本額為五九九七萬元。張果軍強調,他是百分之百獨資,在媒體做出成績後,一、兩年後會考慮對外募資,但每位股東持股不能超過一○%,「不會有人主導,包括我自己。」他說,現階段會先籌足五年的資金,因為未來三年台灣政治將出現重大變化(今年底地方七合一選舉、一六年初總統與立委選舉),希望風傳媒能凸顯特色,做出成績。

對新媒體定位,張果軍說,《風傳媒》希望跨出台灣,把中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華人觀點納入;目前已規畫與《亞洲週刊》、香港《主場新聞》等媒體合作,呈現不同觀點。

張果軍說,《風傳媒》架構包括新聞、調查、論壇和評論,新聞著重政治、國際與兩岸,同時也會與網路社群、獨立記者和其他媒體合作。至於張果軍自己最擅長的財經,他認為,財經需要的是透過專業分析提供決策參考,故先在論壇邀請分析師提供專業評論,與精誠資訊合作提供一般財經訊息,到第二階段才會做財經新聞。

張果軍強調,這個新媒體會多與讀者互動、對話與分享,不只寫文章,還要了解讀者反應,與讀者討論並感動讀者;若報導最新流行音樂,就要連結讓讀者聽得到。二月推出的手機App,也會有留言、投票、分享等創新的互動功能。

不過,二○○○年創立的第一家綜合性的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即因財務不支而陣亡,《風傳媒》能否存活,外界仍持觀望態度。張果軍認為,社會已轉型,資訊取得管道多元,但讀者的新需求沒有被滿足,且網路廣告成長很多,現在時機剛好。目前雖有許多網路媒體,很多主流媒體也有網站,但內容與平面一樣,並未利用網路特色。

不燒錢搞影音 先累積讀者出身外資圈的張果軍辦媒體,外界好奇獲利模式,他笑說:「若從賺錢角度看,就不會做這個了。」但他坦承,一個好東西需要被使用者認同,否則無法活下去,故要有足夠的流量和影響力;要推出好的內容和社群經營,除了廣告與業外收入,在虛擬與實際之間也會有創新作法,包括是否推出虛擬貨幣讓讀者消費,以產生更大的社群凝聚力,建立新的商業模式。

王健壯分析,張果軍精密計算過,現有資金不夠雄厚,所以「很燒錢」的影音不是發展重點,要先花最多資源與讀者建立互動。隨著內容與社群成長,再來尋求外來資源,這是避免一開始就有出資者的意見介入,也避免引起外界質疑。

《風傳媒》編制相當精簡,張果軍希望不要超過四十人,他認為創業時過早規模化,會是錯誤。張果軍的太太Alice也是出身高盛,他笑說,Alice現在負責投資賺錢;有趣的是,Alice在《風傳媒》的黑板寫下:「不要忘了要賺錢!」

資深媒體人志同道合

《風傳媒》能一開站就受矚目,張果軍網羅一群媒體與網路好手是原因之一。除了王健壯,總主筆夏珍、副總主筆呂紹煒、執行副總編輯吳典蓉和副總編輯閻紀宇,皆出身《中時》報系;總編輯謝忠良以及記者蔡慧貞、朱明等,則出身《壹週刊》。除了資深媒體人,PTT板主「神父」、以戲謔嘲諷風格報導時事的「NONews不新聞」板主林瑋豐,則為論壇生力軍。

如何網羅到這些人?張果軍說:「我沒說服他們,是他們說服我,他們的熱情感動我。」大家都對媒體環境不滿意,想做出改變。他與謝忠良是三十幾年前當兵的好朋友,「他們有媒體專業,我負責有紀律地處理商業上的事,包括控制成本、行銷等,這是很好的結合。」《風傳媒》以美國重要新聞網站《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為標竿,王健壯是靈魂人物,一年前就參與籌辦,但直至開站前才決定加入。

王健壯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表示,他認同張果軍的理念,想要辦一個獨立於政黨、獨立於人云亦云現象的媒體,此刻的台灣需要具有獨立性格的媒體,這是一條長路,張果軍也幾乎辭去所有在金融圈的閒差。

王健壯坦承,風傳媒會面臨幾個問題,首先是全世界網路媒體很難找到獲利模式,可能有兩年時間無法獲利;其次是它雖然是新媒體,但要堅持老價值,也就是批判、進步、多元、包容;再來是因應未來數位匯流,必須找到新的方法,如何讓公民大量參與;最後是如何做出其他媒體沒做到或做不好的,新聞選擇角度避免瑣碎化、極端化、小報化、民粹化的傾向,要凸顯進步價值,如人權等問題,要勇於表態。

去年秋天自《時報周刊》退休的夏珍,選擇風傳媒重新出發,這是她生平第二份工作。她說,媒體的價值正在改變,《風傳媒》作為網路媒體有風險,因為網路新聞講究輕薄短小快,但新聞價值不能因媒體改變而改變,所以未來報導與評論,重點會放在影響大多數人的公眾利益。

「《風傳媒》就是在做媒體的小革命!」王健壯總結說。至於能否像網站上標舉的「捲起千堆雪」,外界拭目以待。

張果軍

出生:1959年

現職:國風傳媒董事長

經歷:富邦金控顧問、富邦證券董事長、高盛台北分公司總經理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婚姻:已婚,無子女筆陣堅強 準備引領新革命──《風傳媒》編輯部高層名單發行人《中國時報》前社長 王健壯總編輯《壹週刊》前副總編輯 謝忠良總主筆《時報周刊》前社長 夏珍

執行

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前執行副總編輯 吳典蓉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前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閻紀宇

副總主筆《中國時報》前副總編輯 呂紹煒

整理: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7

優酷總裁力挺、梅克爾也按讚的「最熱血」節目 素人壯遊如何締造四億次感動點播


2014-10-06  TCW  
 

 

「侶行」,在中文辭典中是個不存在的詞,但自從去年優酷網推出《侶行》這檔自製節目,其背後「相伴而行」的概念,正在中國各地擴散,影響更多人,改變人生態度,勇敢踏上心中掛懷多時的旅程。

撰文‧鄭淳予

「互聯網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我們都成了可恥的低頭族,朋友越多的時候,越是孤單,難得朋友見到面,見了面點完餐,就各自泡在手機上招呼各自的朋友。真正面對面的感受被遺忘了,我們也忘記這個世界長什麼樣子。」發出以上感性慨嘆的人,不是趕不上新時代的老企業家,也不是批判社會風氣的老教授,而是年僅四十歲的優酷總裁魏明。他能坐擁「全中國最大視頻網站」,全賴每天一.二億名網路重度使用者的「愛戴」,但他卻帶著這番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懷造訪台灣。

魏明來台短短三天行程,國內影視圈重量級人物都和他見面,外界也期待他能讓兩岸影視合作有更寬廣的未來。但是,九月二十六日政大一場魏明與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的對談,魏明沒談視頻網站的未來,開口卻先講起一對中國夫妻的故事。

無敵伴侶

平凡卻動人,打敗《星星》原來,這對外表看來平庸的素人夫妻,是近來在中國暴紅的一對無敵伴侶,他們兩人在二○○八年發願,要用十年完成他們的另類「壯遊」。結果,計畫才走一半,他們自拍上傳的旅行紀實就被優酷網相中,並主動提出合作,將他們的旅程拍成戶外實境秀節目,名為《侶行》,這也是優酷網的第一檔自製節目。

「很高興能帶著優酷最重量級的節目來到台北。」魏明自信地說道。說是「重量級」節目,的確不誇張,《侶行》自去年六月在優酷網播出第一季就轟動,目前進行到第二季尾聲,觀看人次已達四億。

在中國知名社群網站「豆瓣」搜尋關於《侶行》節目的評價,網民給了九.四分的高分。雖然沒有縝密的「劇本」,但扣人心弦的程度,還略勝精雕細琢的《後宮甄嬛傳》(八.八分),及風靡亞洲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八.五分);雖然沒有俊男美女,《侶行》的受歡迎度,卻高過同樣也是實境節目,但有偶像明星加持的《爸爸去哪兒》(九.二分)。

互聯網顛覆產業的遊戲規則,影視節目也不例外。王偉忠說,視頻的出現讓有創意的節目出頭,素人也能當節目製作人。而優酷魏明相中這對夫妻當作自製節目的處女作,令人好奇這對素人的魅力何在?

故事的男主角張昕宇,綽號「二百七」,因為他是位體重達二百七十斤(約一三五公斤)的大塊頭,他在六歲那年,就認識女主角梁紅。兩人從小住在北京市二環外同一條街,一個街頭,一個街尾,古詩〈長干行〉所描述「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用來形容他們再貼切不過。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梁紅笑吟吟說:「老張從小就是我的偶像。」為什麼呢?因為張昕宇真的非常與眾不同。

年輕土豪

什麼生意都做,賺好幾桶金「我爸是經商的,我從小就有個觀念,做生意就是賣別人想要、但不容易買到的東西。」張昕宇在就讀初中時,有天騎單車發現一處批發市場,便買了一批便宜的「太空杯」,再賣給學校,作為送給全校老師的教師節禮物,一口氣賺了六百元人民幣(以下幣值同),當時老師的月薪只有兩百元。

初中就展現靈活的生意頭腦,張昕宇甚至是全校第一個擁有「大哥大」的人(這支罕有的「大哥大」後來當然送給梁紅)。

出社會後,小兩口一起做過各種生意,開過小吃鋪、擺過冷飲攤、賣過羊肉串、承包過公共廁所、打掃過街道,經營過的「事業」不勝枚舉,他們甚至在二十歲出頭,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

「那時我看到崇文門市場外排隊買豆腐的長長人龍,就想:不如我來賣做豆腐的機器?」張昕宇回憶,他每天躲在人潮中,伺機觀察豆腐攤使用的製豆腐機,有機械天分的他,最後只花四萬元就做出要價十七萬元的「製豆腐機」,成功大賺一票。

兩人發了財後,開心地跑了幾家銀行,把賺到的一百萬元全領出來,在家裡對空撒鈔票慶祝,但樂極生悲的事馬上來了。有人檢舉他們使用的鍋爐未經登記,是非法使用,一夕間,賺來的錢全被重罰回國庫。

走過這遭暴起暴落,梁紅豁達地振奮張昕宇:「我們從零開始吧,以前也是這麼走過來的!」接著,他們繼續做首飾加盟、機械貿易,不到三十歲,已稱得上所謂的「土豪」。

「平日騎馬、打高爾夫,出國旅遊也買名牌包奢侈品,有年Audi(奧迪)出了新款車,我們一人買了一輛。」張昕宇說,常有人問他們是不是「富二代」,他總自豪地否認:「我還沒出世的孩子,才是富二代。」

盤點夢想

川震救難,體悟「做自己」○八年,汶川大地震改變了他們。當時張昕宇與朋友們組成一支救援隊深入災區。「我的營救據點在一間國小,操場堆滿了孩子的屍體,一位爸爸看我手上拿著鑿岩機,請我幫忙挖出他女兒,我一面挖,他一面跟我說著女兒生平所有的事,終於挖出來,人已經死了。」從沒掉過眼淚的張昕宇在那時當場號啕大哭。

「他從汶川回來後,陷入一段長時間的低潮,脾氣暴躁、靜不下心、難以入睡。」梁紅回憶道。「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是張昕宇回到北京後一直放在心裡的一句話。「後來,我們決定不做生意了,要做自己!」他說。

兩人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重新思考小時候的夢想——「我記得我說過要在南極跟你結婚。」「我一直想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兩人把從小到大天馬行空的念頭,全攤開來想了一輪,這才發現,曾經富裕並未讓他們擁有行動力,小時候的「幻想」,全被成年後追逐金錢的「痴想」給取代。

○八年,他們規畫一段長達十年的「旅行」,「我想親眼看看這個世界,更多我所沒看過的角落。」張昕宇先把自己手上的兩個事業獲利了結,陸續回收一千五百萬元,作為這趟「壯遊」的準備金。

第一階段,他們挑了四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旅遊地點——「世上最冷村莊」奧伊米亞康、「仍活躍的活火山」馬魯姆火山、「槍林彈雨的海盜故鄉」索馬利亞、「一片死寂的核災之城」車諾比,「這些都不是常規旅行,很多是探險行程,要達到某些目的。」梁紅解釋。

比如,張昕宇垂降至馬魯姆火山口下,不僅拍攝熔岩湖的熊熊烈焰,也測量各項物理數據、採集火山樣本,捐贈給國家火山研究中心做研究。

「探險和冒險的不同,就在於準備。」張昕宇說:「我非常怕死,所以我做萬全的準備,身為一個處女座,我腦子裡隨時有四、五個配套方案。」他們第二階段的旅程自去年七月開始,駕駛帆船從上海出發,航行地球大半圈,完成在南極結婚的目標。張昕宇自豪地說:「我可以在航行途中任何一點辨別頭上有哪幾顆衛星,遇到緊急狀況,哪幾顆可以救我們。要是梁紅肋骨斷了穿刺肺部造成氣胸,我也知道怎麼急救處理。」今年二月,他們歷經七個月的航行,終於抵達南極,也實現了小時候的「幻想」,四億名網友共同見證他們的婚禮,德國總理梅克爾甚至捎來祝福:「愛情不是終日相視彼此,而是共同瞭望遠方、相伴而行(引自《小王子》)。」張昕宇有感而發,一位「錢太多」的朋友成天嚷嚷不知要買哪一輛名車,看了他們的旅遊紀實後,竟放下物質雜念,到肯亞為落後地區蓋房子。「很多人因為我們而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就覺得,哇,天啊!」梁紅接腔說:「我們不知生命的長度會有多長,但生命的寬度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侶行》節目製作人、優酷網副總裁李黎略顯激動地說:「我即使已經與他們合作,每次聽到他們講旅程中的故事,還是會掉眼淚。」這對相伴而行的伴侶或許平凡無奇,但正是這種與常人無異,卻充滿無限可能的「平凡」,感動了無數網友。「我們倆,一加一等於一。」專訪尾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魏 明

出生:1974年

現職:優酷網總裁

經歷:優酷營運副總裁、

搜狐總裁特別助理

梁 紅

出生:1979年

現職:素人探險家

張昕宇

出生:1977年

現職:素人探險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66

有一份強烈熱血的讀後感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4.html

近日有讀者托止凡代買新書及贈送舊書,收到著作後看了一兩天就寫了讀後感來。看到讀者的感想及得到讀者的支持,實在感恩,希望分享。



Ceci的電郵:

不好意思,打擾你,但真的好想好想寫給你。

嘩,好喜歡你本書,你是一位很值得我學習,值得尊敬的良師,不論是財務EQ,更令我尊敬的是你的心態同道德觀念,雖然我知好多人已經這樣跟你講過,但我真的無比感邀遇到你的文章,希望早日學習到你一半,思維又好,財務又好,重要是心態,及持之以恆,盡善盡美。:)

未看完你的文章,但看到這篇(見圖)真的感慨萬分,雖然現在還未有很大成就,但記得前幾年剛出來工作,有位良師提醒我,出來做事不要怕吃虧,開頭都不是太明解,只管去做,自己讀書又不算好,自己興趣是看佛學書,慢慢都抱住向善的心態做事,開頭都好多心理上的掙紮,或好多事都做錯,慢慢,就好似你書上所言,開始定型了,雖然還要保持住先不會白費功夫,但真感恩有一個好開始。

加上前兩年開始接觸財務書籍,上年都用青年人時間值「無得輸」的心態在生活上應用,上年都認清了自己方向,也有心中一張草擬藍圖,希望能在這幾年做好基本功,紮實個馬,有自己生意拉!

哈哈,我有時都很心急,更怕自己眼前得利益,心理上真是多加平衡,所以真的成日提醒自己,現在只是打基礎,一點懶都偷不得,夢想之路絕不易行,得一步一步踏實地走!
不好意思,太長氣,但真的好感激好感激遇到你:)



止凡回覆:

很高興你喜歡我的著作,收到讀者這些回應,是非常興奮的。
我相信這著作不會教到人發達,但能令有心人一步步達至財務自由,這點我十分有相信的,就算話這是不算非常了不起的結果,但始終今時今日能做到的香港人不算多,若你年紀輕輕可以達成,你可算是人上人了。

比心機,加油。多來看文章留言交流吧,亦可以向身邊朋友推介一下,blog與著作也可以,相信這會幫到更多人。


後記:

看了這篇讀後感,是寫出個人感受多,看得出Ceci很喜歡這著作,亦令她有不少體會。我經常都說,一篇文章,一本著作,不同人看,不同時間看,也有不同的感想,能否從中得到啟發與智慧,這著作佔一半,而讀者自己的個人心態與練歷也佔一半。

越是簡單直接的點子,其他越容易影響讀者,財經著作之中,常常被人提起的富爸爸窮爸爸,其中文版及英文版也好,寫得都非常顯淺易明,沒有任何技術可言,卻能啟發數以千萬計的讀者。回看我的著作,若能啟發到一千幾百人,這足以令我心花怒放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