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郭艷明助何柱國搞網 李華華




2011-2-9  AD


 

財經網站越嚟越多,連免費報紙都加入戰團,最新係何柱國做大股東嘅星島(1105)旗下《頭條日報》,打算搞財經網站,仲請嚟資深傳媒人郭艷明(Alice,圖)加盟做總監。猛將當前,其他傳媒都要醒定啲!

Alice轉投《頭條》之前,喺馬會做公關,主要負責公共及慈善事務。佢近年最為人熟識,係喺新城電台任新聞部總編輯兼財經台籌劃師,開咪做主持。

Alice名副其實係資深新聞人,有超過30年傳媒經驗。佢喺中文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後,先後任職《信報》、麗的電視、《財經日報》、無線電視新聞部、香港電台電視部、《蘋果日報》、電盈(008)旗下now等機構,舊年8月仲獲政府委任做廣管局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4

中環在線:楊天命搞網購墓地旺丁、旺財、吉穴任揀 李華華


2011-5-16  AD




 

香港骨灰龕場唔 夠,唔少孝子賢孫為咗令先人「住」得安樂,惟有將佢哋嘅遺體移去第二度安葬。隔山買牛已經有難度,何況買棺材山地。不過,互聯網世界,無遠弗屆,早前玄學 家楊天命就夥拍仁智國際(8082)度咗條好橋,以網購方式,幫孝子賢孫為先人喺內地搵吉穴。事隔幾個月,呢個網購服務終於面世。前幾日楊天命同華華講, 呢個禮拜五(20日)舉行嘅「香港長者博覽」就會正式公佈詳情。

網頁附程式揀穴夾八字

不過,華華當然要先行收風,楊天命話, 自從做咗仁智國際嘅顧問之後,親自去咗蘇州好多次,睇吓仁智早前買落嘅蘇州市「名流陵園」,做實地考察。佢話睇完之後,將陵園分成咗幾個區,好似C1同 C2區係「甲山庚向」,利後人財富興旺,C2區仲加埋大利升官,M2區就旺人丁。佢仲諗到,首創預先「點穴」服務,喺網上公開上述嘅墓穴風水資料,畀啲客 人因應自己要求揀吉穴,省得百年歸老嗰陣倒瀉籮蟹。

乜揀吉穴唔係要夾先人同後人時辰八字o架咩?原來楊天命搵人編寫咗個電腦程式,只要客人將個人時辰八字輸入,電腦就可以幫先人揀最適合嘅區。華華百無禁忌,即刻上仁智嘅網睇,可惜「墓地選購」嗰欄仍然建設中,仲未可以見識吓呢啲咁「體貼」嘅服務。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49

司法拍賣效率低、腐敗多:上淘寶——法院搞網拍,冷落拍賣行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430

法院:司法拍賣增值率、成交率「兩低」背後是低估賤賣、縮水貶值、暗箱操作和司法腐敗,必須「從制度上源頭上切斷少數法院工作人員、不良拍賣企業以及競買人的灰色利益鏈條」。

拍賣協會:預備就淘寶司法拍賣的主體違法和程序違法問題撰寫意見書;推出自己的「網絡拍賣平台」;著手起草《網絡拍賣規程》,以「規範電子商務行為對拍賣業的侵蝕」。

吉林遼源人王建軍此前想也不敢想,自己會大老遠從浙江買輛車回家。方法很簡單:上淘寶。

因為兩輛車,法院和淘寶這兩個看似不搭界的機構,聯繫在一起。

2012年7月9日上午10點到次日晚上10點,浙江寧波的北侖區人民法院和鄞州區人民法院,分別將一輛寶馬730轎車和三菱歐藍德送上了淘寶網。經過整整36個小時掛拍,68個回合競價,兩輛車最終分別被吉林遼源和寧波本地的網友拍走。

法院對此歡欣鼓舞,拍賣業老闆們卻叫苦連天。作為改革方向,產權所交易、網上競拍、電子競價等已在各地試行的拍賣形式登堂入室,傳統拍賣業的領地一步步失守。

1991年頒佈的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法院的強制拍賣權,當時仍以法院自行拍賣為主,1997年拍賣法生效,專業拍賣公司相繼成立,「委託拍賣」則成為原則和主流。

不過,在委託拍賣中,法官和拍賣行有較大的尋租空間,極易產生腐敗。近年落馬的諸多司法官員,包括原最高院副院長黃松有、原湖南高院院長吳振漢、原重慶高院副院長張弢等人,都曾涉及司法拍賣違規行為。據中國青年報援引的數據顯示,全國70%落馬的法官與司法拍賣有關。

最後十秒決勝負

一輛「寶馬7」,19萬起拍,33萬出頭搶回,「咋說呢,值!」

這是王建軍頭一次參與司法拍賣。兩個星期前,他從網上看到消息:甩賣價啊!

這輛黑色寶馬WBAHN730轎車登記6年,起拍價為19.99萬元,而同款新車目前報價約90萬元。網友直呼「奇聞」。王建軍開了一個二手車評估網站,算是「行內人」,他的心理估價是35萬。

開拍前14天,淘寶開出了此次拍賣的頁面,為「展示期」。根據浙江省高院公佈的數據,開拍前圍觀人數已超過30萬人。相較於傳統的舉錘拍賣,這是一個天文般的數字。

意向客戶還可以親赴現場驗車。北侖區法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看車的人很多,登記客戶也有8人,其中不乏來自溫州紹興等地的外地人。

7月9日上午10點,競拍開始。醒目的36小時倒計時出現在淘寶「司法拍賣」頁面上。「拍賣流程」顯示,整個拍賣分為六個步驟:項目公告、付保證金報名、參與競拍、支付餘款、結算交付。相比普通拍賣,最大的區別在於這些步驟均在網上完成。

與傳統拍賣一樣,競拍人需繳納保證金才能參與競拍。寶馬車保證金為5萬元,增價幅度1000元;歐藍德保證金為1萬元,不限增價幅度。為避免信息洩露,保證金一律由競拍人通過支付寶劃付。只要經過身份登記、認證並繳納保證金,意向買家還可以在拍賣過程中隨時進場。

「所有流程都由系統自動操作。」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負責此次拍賣監控的田心介紹說,包括身份認證、保證金繳納、競價在內的環節,人工無法介入,並不存在一個法院和淘寶的可視「後台」。

長期研究民事訴訟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譚秋桂認為,傳統拍賣行拍賣至少存在兩大問題:一是信息傳播能力有限,而多大程度上公開,直接決定參與競拍的人數和覆蓋範圍,影響到拍賣結果。二是行業內滋生的潛規則積重難返,法院和權屬人難以監督,一直是司法拍賣的頑症。

發生在拍賣環節中的司法腐敗,常見行為,是法院暗箱操作,指定評估機構或拍賣機構,分別謀取評估費回扣和拍賣佣金回扣,或者收受賄賂,故意壓低估價及成交價,為預定的買受人謀取暴利。

但在譚秋桂看來,司法官員的腐敗還不是傳統司法拍賣方式的最重要毒瘤,「場內勾結串標才是」。

開拍短短一個小時,兩輛車共獲得50多輪競價。開拍後僅10秒,寶馬車便率先獲得第一次報價,20.09萬元。9秒鐘後,寶馬獲得第二次報價,加價2000元。歐藍德也在開拍後第28秒鐘獲得首次報價,5.1萬元。

如果在拍賣行,這樣的輪番競價會迅速拉高氣氛,老到的買家腹中有數,卻也難免被裹挾叫價。但另外一種屢見不鮮的情形是,拍賣行、拍賣師與買方串標不叫價,導致流拍。

第一次流拍後,降價80%進入第二次拍賣。動產可以拍兩次,不動產可以拍三次,如果都流拍的話,就進入變賣環節。流拍和變賣意味著拍賣物的貶值。

在此次淘寶的司法拍賣會,未有跡象表明出現了上面提及的操縱現場、非理性競價等問題。

第一個小時的「戰鬥」鳴金收兵後,躲在電腦後的競拍人,仍然可以在剩下的35個小時內深思熟慮,然後再有條不紊地出價。寶馬車從開拍到成交,總共 53次報價,其中,46次發生在7月9日10點至11點之間,此後頁面未見刷新,直到7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才又出現一次報價。

在截止前一個小時,拍賣迎來第二輪高潮,甚至出現纏鬥。最後半小時,王建軍把電腦重啟了一遍,清除垃圾文件,關掉其餘頁面,同時開啟四個寶馬車的競 拍頁面,不停刷新,志在必得。他與另外一位競拍人叫板4輪,出價7次,「落錘」的時間是7月10日21點59分49秒,距離此次活動結束僅11秒。備受矚 目的那輛「寶馬7」,最終成交價為330900元,溢價率高達65.5%。

「直接推上互聯網」

這樣的局面讓兩家基層法院興奮不已,也讓浙江省高院看到了前景。

「被省外競拍人拍走,這個沒想到。」北侖區法院法官王宇之前很擔心冷場。拍賣那兩天,她一有時間就刷新競價頁面,「還是網絡有力量」。

在以往的司法拍賣中,流拍現象十分突出。據重慶高院的統計,在拍賣改革前,僅2005年至2008年,重慶每年約三千餘宗涉訟司法拍賣案例 中,90%左右的標的物要多次流拍,拍賣額平均縮水30%左右。此次網絡拍賣試點的寧波北侖法院,在2011年通過委託拍賣行拍賣的12輛汽車中,多次流 拍就有4輛,一次流拍1輛。

「如何提高成交率是司法拍賣一直以來的改革目標。」北侖區法院辦公室主任李瑛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2012年1月,浙江省高院院長齊奇在全省法院院長工作會議上提出,應該讓司法拍賣陽光化。參會的一位法院院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當時齊奇提到重慶的產權交易所模式,認為浙江還應該做得更透明,更徹底,要一步到位,「直接推上互聯網」。

院長的話馬上化為行動。1月12日,浙江省高院一行人前往阿里巴巴集團參觀。春節後,馬云帶隊又赴浙江省高院拜會了齊奇,並就司法拍賣上網一事進行了討論。雙方協商的結果,是借助淘寶網的現有渠道,開設「司法拍賣」平台。此時,淘寶網的「拍賣會」模式已積累了相當經驗。

據相關人士透露,考慮到這一嘗試面臨的輿論壓力和不確定性,浙江省高院決定繞開省會杭州,選擇一到兩家案源充足、結案率高、控制力強的非省會基層法院進行先行試點。最後敲定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和北侖區人民法院。

鄞州區和北侖區都是浙江的經濟強區(縣),訴訟資產豐富。鄞州區法院2011和2012年分別獲得全國優秀法院和全國模範法院榮譽,是浙江法院系統的「排頭兵」;北侖區法院在全國首創司法鑑定節點監管機制,曾受到齊奇點頭肯定。

選擇較好的基層法院和最易出讓的汽車,經過多輪平台預演和測試,可見浙江省高院對此項改革志在必得。

此次試水成功,浙江省高院相關負責人終於表態:將逐步擴大試點法院範圍,目前已確定全省19家基層法院作為網上司法拍賣試點法院,將選擇一些適合網上拍賣的標的物進行網上拍賣。

拋棄傳統拍賣業?

在浙江之前,各地推進的司法拍賣改革主要依託產權交易所和訴訟資產網,通過線上線下分離拍賣主體,以杜絕腐敗和非法串拍。

此次消息一經發佈,便吸引全國目光。輿論除了好評,也有質疑。最主要的批評意見認為,按照現行拍賣法,產權所和網絡都不具有拍賣資質,缺失經過認定的合法「拍賣人」。

南方週末記者注意到,2012年1月1日,最高法《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工作的若干規定》正式實施,首次給網絡拍賣「正名」。其中第四條明確規定:法院委託的拍賣活動應在有關管理部門確定的統一交易場所或網絡平台上進行,另有規定的除外。

上述文件,其實早在2010年8月16日就由最高法院審委會通過。而2009年8月24日最高法院審委會通過的《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工作的若干規定》則沒有網絡拍賣的內容。

形勢巨變,僅一年。

拍賣行集中的浙江老闆們,對此次淘寶拍賣提出強烈抗議。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在此次拍賣開始的前晚,浙江省拍賣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和決策層,召開了一次「過冬大會」,預備就淘寶司法拍賣的主體違法和程序 違法問題,撰寫一份意見書。據統計,近兩年中國傳統拍賣行業的成交額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一季度甚至出現同比下降五成的局面。

「浙江省高院的做法,我有些意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說,任何行業都有害群之馬,拍賣行業也不例外,但至少拍賣法和最高法相關規定白紙黑字,拍賣行有法可依,依法辦事。

李衛東表示,中拍協也推出了自己的「網絡拍賣平台」,目前中拍協受商務部委託,正著手起草《網絡拍賣規程》,以規範電子商務行為對拍賣業的侵蝕,「我們現在正在研究確定網絡拍賣的標準」,「我們不排斥網絡拍賣,只是想規範它」。

委託拍賣是國內司法拍賣的主要形式。據拍賣行內人士稱,法院委託拍賣一直是拍賣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全行業平均佔比20%,廣州上海等地的平均水平高達40%,甚至出現一些以司法拍賣為生的拍賣公司。

這樣人氣不旺的拍賣方式延續了20年,並完成了大部分訴訟資產轉賣。據中拍協的統計,僅2005-2011年的7年間,拍賣行就實現司法拍賣金額5348.7億元,平均每年執行金額近800億元。

在最高法看來,這卻不是一組值得稱道的數字。2012年2月召開的全國法院深化司法拍賣改革工作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兩名副院長明確指出,中國司法 拍賣增值率、成交率「兩低」現象突出,背後是低估賤賣、縮水貶值、暗箱操作和司法腐敗,必須「從制度上源頭上切斷少數法院工作人員、不良拍賣企業以及競買 人的灰色利益鏈條」。

這次會議特別選擇在重慶召開。從2004年起,重慶在全國率先將涉訟產權打包進入重慶產權交易市場進行拍賣,並在2009年全部實現由「電子競價」 取代「擊槌成交」。產權所交易有效杜絕了黑箱串拍,但卻不能有效解決信息集散問題。於是在2010年12月,重慶啟用司法拍賣互聯網競價系統,邁出了網拍 的步伐。

產權所交易、電子競價和網上拍賣隨後在南京、杭州、廣州、長春、北京、西安、合肥等地陸續鋪開。依託重慶互聯網競價平台,最高法也於2012年2月8日開通了「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逐步實現訴訟資產網上公示和競拍。

在譚秋桂看來,建立一個統一的拍賣平台,是司法拍賣「消毒」的方向之一,雖然大一統平台會增加意向競拍人的信息篩選難度,但至少「程序可以由法院控制」。

據重慶高院統計,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全市法院共實施司法拍賣1396宗,總成交率和平均增值率分別達到81.3%和13.6%,與改革前的成交率不到20%、成交價平均縮水30%,形成鮮明對比。並且,此間沒有出現一例因司法拍賣違法違紀的行為。

譚秋桂還有更「激進」的設想。他曾多次赴日本、美國、德國等地考察司法拍賣,都界定為公法行為,由法院自己組織拍賣,幾乎沒見過「委託拍賣」。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可以避免中介尋租,並有效界定責任和權屬關係,「民事訴訟法修訂,就應該把『委託』兩字拿掉」。

(王建軍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13

電腦門外漢搞網購 人氣直逼Lativ

2014-01-06 TCW
 
 

 

一家成立不過四年、資本額四千萬元的網路服飾品牌,竟能獲得上櫃遊戲大廠歐買尬以每股一百一十一元,總計一億零六百萬元的注資,市值上看十億,預計在一年內公開上市。

這個品牌叫作Pazzo,二○一○年成立,年營收就達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之後每年營收都翻倍,成長速度之快,與第一家網路原生服飾品牌Lativ創立之初,不相上下。不同的是,後者是走Uniqlo簡單設計、平價與大量生產路線,而Pazzo則主打十八歲到三十五歲少女市場,學Zara、H&M走快速流行路線,一週可推出八十款新品。

「我就是要做台灣第一家上市的網路服飾品牌!」說這話的,是Pazzo創辦人廖承豪。為了這個上市大夢,除了歐買尬之外,今年預計要再引進創投與海外私募基金,增資一倍。

創業連三輸不懂差異化,負債逾千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他,曾經連用電腦打字都不會。第一次聽到人家說要在網路上賣衣服,還傻呼呼的問:「網路是哪一條路?是靠士林還是靠天母?」

在成衣工廠中長大,廖承豪從小看父母修線頭、剪碎布,賺那一件二十元的工腳錢,他打定主意:「我絕對不要過那種生活。」

創業的夢,很早就進入他心中。十五歲放棄升學,跑去五分埔學批發銷售。存了第一桶金後,跑到全球布料源頭廣州,以及高雄後火車站創業當盤商,兩次都以失敗作收,只好灰頭土臉的回到五分埔。

二○○六年某一天,朋友的朋友上門批貨,一下就是新台幣兩百萬元的單,廖承豪嚇一跳,當時即使生意最好的西門町,下單量也不過五十萬元。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是雅虎奇摩的網拍賣家。

他想:「網拍這麼好賺,那我不如自己來。」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他,找來朋友合夥、三度創業。第一年狀況不差,但因為門檻低,沒有差異化,廖承豪再度慘賠作收,負債一千八百萬元。

再起做品牌加速生產設計,每週推新品

「那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他苦笑。一千八百萬元的天價,即使當個月薪十萬元的上班族,一輩子也還不清,更何況學歷只有國中畢業,想找工作,「只有加油站會用我,」咬著牙,他再跟家人、朋友借了七百五十萬元,四度創業,決心做自有品牌。

這一次,設計師出身的老婆跳下來幫他,兩人決定主攻流行女裝市場。因為「女人如果只有買一件衣服的錢,她肯定是要最新、最流行的那一款,」廖承豪觀察:「而且景氣越差,賣得越好。」

他靠著在紡織業浸淫二十年,跑遍上下游的專業經歷,以及對設計的重視,再加上膽子夠大,把生產流程翻新。現在他的臉書粉絲高達六十六萬,在網路服飾品牌上僅次於Lativ的七十四萬。

他的勝出之道,在於膽子夠大,以金錢換取時間,走出自己快速時尚的生產流程。

對於Uniqlo、Gap走平價大眾與簡單設計路線的品牌來說,產品生命週期可以橫跨兩季;但對主打十八歲到三十五歲少女市場的Pazzo來說,每個禮拜都要想辦法推陳出新,長達半年的準備期根本無法即時反應市場需求。

「流行女裝,就是要把六個月的量壓在一個禮拜賣,」廖承豪說:「少女頂多只會給你一個月的機會。」

豪賭新模式預測流行,提早三個月備料

為了跟時間賽跑,他大膽砸錢,以金錢換取時間,把採購原料的環節往前拉。如果設計師看好下一季可能會流行具彈性的牛仔布與金屬扣,他立刻提前三個月買進,備齊在倉庫裡,把原本需要近半年的生產流程壓縮掉一半,倉庫裡隨時有足夠材料,讓設計師根據市場需求去做變化,做到即時反應、快速時尚。

但這等於是豪賭原料庫存的風險。「他是用空間換取時間,」一位國內網路服飾大廠業者觀察。廖承豪的做法不是什麼新招,Zara也是這樣做,「但這需要經濟規模、膽識與眼光,一般人模仿不來。」

Pazzo有二十位設計師,每週推出八十款以上新品,業界推估年出貨量應該在數百萬件以上,足夠支撐此一庫存成本。

「一般人都誤解了快速流行就是少量多樣,這是錯誤的,」廖承豪說:「只要開發出漂亮的花色,十萬件也不夠你賣。」一款馬卡龍色系的內搭褲,一個月就能賣出四十萬件。

除了原料庫存之外,後端的加工部分,他用比業界高出至少兩成的工錢,包下成衣廠,要求工廠只能接他的單。這樣既可以省下排程的時間,也能像Lativ一樣自己掌握品質。

這個模式,考驗他的市場嗅覺,「十次裡面如果沒有中八次,就不用在這一行混了,」 廖承豪說。

但廖承豪的野心很大,他不滿於只做台灣市場,而是想把版圖擴張到全世界,目前在中國已成立新品牌。「我絕對相信,台灣可以做出一個全球服飾品牌!」廖承豪說:「電子商務的年代給我們做夢的機會,Zara做得再大,頂多也只能吃到實體的市場,但網路的力量無遠弗屆。」

今年才三十二歲的他,充滿年輕人的衝勁,只是才四年就要跨足國際,難免給人不夠沉穩的感覺,但廖承豪說:「要有夢啦,人生才會有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25

老總去搞網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40109/18584456

一月七日,蘋果日報頭版新聞居然係明報總編輯換人,原總編輯劉進圖兩年前接班,代替做咗執行總編輯、總編輯超過二十年嘅張健波,本以為佢有排做,想唔到只係兩年時光啫,大老闆就要換人。
報紙換總編輯,閒過立秋,蘋果自1995年創刊至今已經換了三四位,星島日報不久前都換咗總編輯,信報亦然,某些報紙由誰人做總編輯,我地根本唔知㖭,何解明報更換主帥,竟會成為頭版新聞,真係諗極唔明。碰啱當日沙膽虹專欄講到堅哥不時回港主持「鋤報大會」,根據壹仔傳統,「鋤書會」、「鋤報會」上講嘢最多,最大聲嘅就係揸弗人,於是一位敏感老友睇完沙膽虹專欄,立即打電話嚟問左丁山:「知唔知道沙膽虹有冇出事呀?佢會唔會調去主持互聯網媒體?」嚇?左丁山點知道是甚麼一回事,硬著頭皮打電話俾沙膽虹一問,佢又答得輕鬆:「我到此刻為止仲係揸筆寫字未搞新媒體。」
講起嚟,原總編輯、總裁調去搞新媒體,似乎係一個新風氣,首先去年信報總編輯陳景祥就被調往搞網站,然後星島報業集團CEO盧永雄辭職不幹,走去辦一份網上「巴士的報」,現在明報又話調派劉進圖去搞網站、新媒體,睇嚟所有現任報紙老總不妨及早學習新媒體先,以備待用,話唔埋大老闆聽日就話好欣賞佢地嘅新媒體創意嘅嘞。
由總編輯扯到新聞自由,係好自然一回事,不過現實地看,新聞自由也者,從來是媒體老闆的新聞自由,不是編輯記者的新聞自由,中外皆然。梅鐸係新聞集團大老闆,屬保守派,你睇嚇佢旗下嘅報紙、電視台有冇自由派人物做總編輯,做節目主持人呀?當然冇。凡自由派(Liberals)記者編輯都會投向MSNBC、CNN、衞報、紐約時報而不會加入霍士電視、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太陽報等等。有之,亦只係做點綴品。正是物以類聚,大老闆嘅政治取向決定咗媒體嘅新聞大方向以及聘請編採人員嘅基本準則,左派寫手加入右派報紙,右傾人士投入大公文匯,你估特登搵交嗌咩。明報大股東張曉卿家族嘅政治取向,十八年來未曾明朗化,唔知佢地想乜,呢次撤換劉進圖,或者會漸漸露出真面目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242

想搞網紅經濟的創業者看過來,這里有最全的顏值產業投資分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01/155015.shtml

導讀 : 普通網紅一般是通過綜合社交媒體成名,積累粉絲後作為引流渠道實現商業價值。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紅背後都有網紅經紀公司進行整個產業鏈運營。

一、高顏值是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

顏值讓人更輕易地獲得好的工資收入、社會地位和婚戀關系。高顏值人群更易成功體現在政界、商界和娛樂界等社會各界。高顏值提升整體幸福感。

例如:聚美優品一條“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引發驚人效應,陳歐成為紐交所220余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早於阿里巴巴京東海外上市。以及Angelababy的例子。

二、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均有強烈顏值需求

中國經濟由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私人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過去十年從32%上升至41%,預計未來五年繼續攀升至48%

中國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分別是: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者、新世代消費者以及網絡購物,三者均對顏值有強烈需求。

a

 

b

 

1.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者

根據BCG品類消費數據顯示,進入中產階級,必需品消費保持平穩增長,電子產品消費快速增長,而皮膚護理及服裝消費跳躍式增長,這也符合馬斯諾消費層次理論。

未來五年,預計中產階層(家庭可支配月收入1.25-2.4萬元)及富裕階層(家庭可支配月收入2.4萬元以上)將占城鎮私人消費的55%,並貢獻81%的消費增量。

小城市的上層中產及富裕家庭總數增長更快,到2020年新增的一半來自於100大城市以外的四線及以下城市。

c

 

2.新世代消費者更加開放地追求一切高顏值事物

新世代指生於80、90、00年代的中國人,目前成熟的新世代消費者(15-35歲)占到城鎮消費人口(15-70歲)的40%,這一比例在2020年將達到46%。

新一代對本土的品牌接受程度更高,尤其是數碼產品、護膚品和服裝等行業。過去“購買商品”轉向未來的“享受服務”,如健身、興趣培養、境外遊、家政服務等。

3.互聯網時代眼球就是流量,流量是一切的前提

互聯網時代節奏加快,眼球就是流量,外形更加重要,同時也為網紅提供了快速變現渠道。

d

 

三、顏值產業生態圈內部循環作用

顏值產業的消費,始於最基礎的實物產品化妝品、珠寶服飾,逐漸向產品+服務的醫療整形、美容健身升級,互聯網時代又催生出美圖秀圖,以及顏值變現的網紅經濟。網紅經濟顛覆了“漂亮不能當飯吃”的老話,反過來推升整形、化妝服飾等產業發展,顏值產業生態圈內部循環加強互為影響因素。

e

f

 

1.化妝品:國內化妝品公司崛起的時代

化妝品是中國最早向外資公司開放的市場之一,外資憑借政策、資本、品牌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4年我國化妝品消費歐美品牌占比46%,日韓16%,內資37%),但這一趨勢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和我國經濟發展國內企業的升級,2011年開始國產品牌進入前十大品牌的比重在明顯上升,國內化妝品公司進入做大做強時代!

g

h

 

a)彩妝市場有望繼續加速,男士嬰幼兒占比提升

彩妝過去4年複合增速28%,隨著新世代消費者彩妝消費習慣的普及,彩妝品類有望加速增長。男士和嬰幼兒護理過去5年符合增速均在20%左右,市場占比低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

b)彩妝APP推升行業增長,獲風投資金青睞

彩妝相對於護膚品是服務性更強,專業性更高的市場,彩妝需要學習,互聯網時代免費的彩妝APP將推升行業加速增長,也反應出彩妝市場需求的旺盛。美啦美妝、美妝心得及抹茶美妝等均獲得上千萬美元風投資本青睞。

l

 

c)國內化妝品渠道構成及趨勢

國內化妝品渠道中,超市、百貨賣場比例逐年下降,而專業連鎖店、電商渠道增長迅速。有正品背書的B2C模式前景看好,天貓目前仍是最大化妝品線上渠道,未來預計B2C渠道將超過以淘寶為代表的C2C渠道。

m

n

d)國內化妝品公司主要發展路徑:

路徑一:快速收購擴張,打造產業生態圈,代表企業青島金王、潮宏基、朗姿股份等

路徑二:重視產品研發,打造自有品牌,代表企業上海家化、雲南白藥、隆力奇、珀萊雅等。

2.醫美:微整形是增長引擎

a)中國醫美服務行業已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醫美服務市場。醫美可分為手術類和非手術類(微整形)。2014年醫美市場規模500億元,2011-14年複合增長超過24%。

1

 

2

 

3

 

b)從成熟市場趨勢來看,微整形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中國的微整形數據同樣表現出高增速態勢,2015年微整形類醫美項目增速達31%,為手術類項目的2倍。

4

 

c)醫美APP推動行業發展。醫美行業傳統渠道獲客成本高是商家痛點,而消費不透明是顧客痛點,醫美APP借助互聯網低成本傳播,同時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5

 

d)微整形材料是潛力市場。微創美容風潮湧起,而目前微整形材料市場處於野蠻生長期。2014年中國HA註射劑銷量達到300-400萬毫升,60%是假貨,分布在生活美容小診所,20%是水貨,20%是正品;隨著消費者認可和購買程度提高,監管力度加大,正品市場空間必將擴張。目前中國市場上有資質的品牌有9-10家,前四家占據了95%份額,集中化程度非常高。

a

 

3.健身:黃金時代來臨

a)2014年健身產業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從供給端看,健身俱樂部是主要商業健身經營模式。目前健身俱樂部加速擴展,2014年商業健身俱樂部總數約為5100家,2001年-2014年間複合增長率22.4%;相比美國平均每萬人擁有1家健身俱樂部的規模,中國有將近26倍的市場增長空間。

b

 

b)健身是典型的服務性行業,以瑜伽為例,教練滲透率已高達60%。

c)未來以互聯網健身、健身社交、以及提供運動陪練、私教的體育健康服務平臺等O2O領域將會成為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健身場館被弱化,綜合線上平臺優勢凸顯。

c

4.美圖:顏值催生的自戀經濟

a)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中國數字消費用戶雷達顯示,在中國女性移動應用TOP100排名中,購物與拍照美化類APP均以22%的優勢成為女性用戶最喜愛的移動應用細分領域;

在2015年2月女性移動應用拍照美化領域的活躍用戶比例中,美圖秀秀以45.7%,名列第一;

d

 

b)美圖通過與主流社交平臺的合作模式,打造“軟件+分享+智能手機”拍照服務鏈閉環。2013年開始布局手機硬件市場,將拍照軟件、硬件、雲相結合,並融入社區元素。在手機企業集體進行瘋狂價格戰的時候,美圖手機一直維持在2000元以上的價格,並且供不應求。

5.網紅經濟:互聯網為高顏值提供變現渠道

奶茶mm作為網紅的鼻祖,變現模式與劉強東的結合。普通網紅一般是通過綜合社交媒體成名,積累粉絲後作為引流渠道實現商業價值。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紅背後都有網紅經紀公司進行整個產業鏈運營。

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01

想搞網紅經濟的創業者看過來,這里有最全的顏值產業投資分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01/155015.shtml

導讀 : 普通網紅一般是通過綜合社交媒體成名,積累粉絲後作為引流渠道實現商業價值。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紅背後都有網紅經紀公司進行整個產業鏈運營。

一、高顏值是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

顏值讓人更輕易地獲得好的工資收入、社會地位和婚戀關系。高顏值人群更易成功體現在政界、商界和娛樂界等社會各界。高顏值提升整體幸福感。

例如:聚美優品一條“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引發驚人效應,陳歐成為紐交所220余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早於阿里巴巴京東海外上市。以及Angelababy的例子。

二、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均有強烈顏值需求

中國經濟由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私人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過去十年從32%上升至41%,預計未來五年繼續攀升至48%

中國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分別是: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者、新世代消費者以及網絡購物,三者均對顏值有強烈需求。

a

 

b

 

1.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者

根據BCG品類消費數據顯示,進入中產階級,必需品消費保持平穩增長,電子產品消費快速增長,而皮膚護理及服裝消費跳躍式增長,這也符合馬斯諾消費層次理論。

未來五年,預計中產階層(家庭可支配月收入1.25-2.4萬元)及富裕階層(家庭可支配月收入2.4萬元以上)將占城鎮私人消費的55%,並貢獻81%的消費增量。

小城市的上層中產及富裕家庭總數增長更快,到2020年新增的一半來自於100大城市以外的四線及以下城市。

c

 

2.新世代消費者更加開放地追求一切高顏值事物

新世代指生於80、90、00年代的中國人,目前成熟的新世代消費者(15-35歲)占到城鎮消費人口(15-70歲)的40%,這一比例在2020年將達到46%。

新一代對本土的品牌接受程度更高,尤其是數碼產品、護膚品和服裝等行業。過去“購買商品”轉向未來的“享受服務”,如健身、興趣培養、境外遊、家政服務等。

3.互聯網時代眼球就是流量,流量是一切的前提

互聯網時代節奏加快,眼球就是流量,外形更加重要,同時也為網紅提供了快速變現渠道。

d

 

三、顏值產業生態圈內部循環作用

顏值產業的消費,始於最基礎的實物產品化妝品、珠寶服飾,逐漸向產品+服務的醫療整形、美容健身升級,互聯網時代又催生出美圖秀圖,以及顏值變現的網紅經濟。網紅經濟顛覆了“漂亮不能當飯吃”的老話,反過來推升整形、化妝服飾等產業發展,顏值產業生態圈內部循環加強互為影響因素。

e

f

 

1.化妝品:國內化妝品公司崛起的時代

化妝品是中國最早向外資公司開放的市場之一,外資憑借政策、資本、品牌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4年我國化妝品消費歐美品牌占比46%,日韓16%,內資37%),但這一趨勢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和我國經濟發展國內企業的升級,2011年開始國產品牌進入前十大品牌的比重在明顯上升,國內化妝品公司進入做大做強時代!

g

h

 

a)彩妝市場有望繼續加速,男士嬰幼兒占比提升

彩妝過去4年複合增速28%,隨著新世代消費者彩妝消費習慣的普及,彩妝品類有望加速增長。男士和嬰幼兒護理過去5年符合增速均在20%左右,市場占比低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

b)彩妝APP推升行業增長,獲風投資金青睞

彩妝相對於護膚品是服務性更強,專業性更高的市場,彩妝需要學習,互聯網時代免費的彩妝APP將推升行業加速增長,也反應出彩妝市場需求的旺盛。美啦美妝、美妝心得及抹茶美妝等均獲得上千萬美元風投資本青睞。

l

 

c)國內化妝品渠道構成及趨勢

國內化妝品渠道中,超市、百貨賣場比例逐年下降,而專業連鎖店、電商渠道增長迅速。有正品背書的B2C模式前景看好,天貓目前仍是最大化妝品線上渠道,未來預計B2C渠道將超過以淘寶為代表的C2C渠道。

m

n

d)國內化妝品公司主要發展路徑:

路徑一:快速收購擴張,打造產業生態圈,代表企業青島金王、潮宏基、朗姿股份等

路徑二:重視產品研發,打造自有品牌,代表企業上海家化、雲南白藥、隆力奇、珀萊雅等。

2.醫美:微整形是增長引擎

a)中國醫美服務行業已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醫美服務市場。醫美可分為手術類和非手術類(微整形)。2014年醫美市場規模500億元,2011-14年複合增長超過24%。

1

 

2

 

3

 

b)從成熟市場趨勢來看,微整形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中國的微整形數據同樣表現出高增速態勢,2015年微整形類醫美項目增速達31%,為手術類項目的2倍。

4

 

c)醫美APP推動行業發展。醫美行業傳統渠道獲客成本高是商家痛點,而消費不透明是顧客痛點,醫美APP借助互聯網低成本傳播,同時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5

 

d)微整形材料是潛力市場。微創美容風潮湧起,而目前微整形材料市場處於野蠻生長期。2014年中國HA註射劑銷量達到300-400萬毫升,60%是假貨,分布在生活美容小診所,20%是水貨,20%是正品;隨著消費者認可和購買程度提高,監管力度加大,正品市場空間必將擴張。目前中國市場上有資質的品牌有9-10家,前四家占據了95%份額,集中化程度非常高。

a

 

3.健身:黃金時代來臨

a)2014年健身產業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從供給端看,健身俱樂部是主要商業健身經營模式。目前健身俱樂部加速擴展,2014年商業健身俱樂部總數約為5100家,2001年-2014年間複合增長率22.4%;相比美國平均每萬人擁有1家健身俱樂部的規模,中國有將近26倍的市場增長空間。

b

 

b)健身是典型的服務性行業,以瑜伽為例,教練滲透率已高達60%。

c)未來以互聯網健身、健身社交、以及提供運動陪練、私教的體育健康服務平臺等O2O領域將會成為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健身場館被弱化,綜合線上平臺優勢凸顯。

c

4.美圖:顏值催生的自戀經濟

a)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中國數字消費用戶雷達顯示,在中國女性移動應用TOP100排名中,購物與拍照美化類APP均以22%的優勢成為女性用戶最喜愛的移動應用細分領域;

在2015年2月女性移動應用拍照美化領域的活躍用戶比例中,美圖秀秀以45.7%,名列第一;

d

 

b)美圖通過與主流社交平臺的合作模式,打造“軟件+分享+智能手機”拍照服務鏈閉環。2013年開始布局手機硬件市場,將拍照軟件、硬件、雲相結合,並融入社區元素。在手機企業集體進行瘋狂價格戰的時候,美圖手機一直維持在2000元以上的價格,並且供不應求。

5.網紅經濟:互聯網為高顏值提供變現渠道

奶茶mm作為網紅的鼻祖,變現模式與劉強東的結合。普通網紅一般是通過綜合社交媒體成名,積累粉絲後作為引流渠道實現商業價值。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紅背後都有網紅經紀公司進行整個產業鏈運營。

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03

世說新經:有律師唔做去搞網?

1 : GS(14)@2010-10-03 11:42: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11128

80後友人 Ray港大法律系畢業,最後沒有當上律師,竟然入了一家互聯網 Startup打工,在香港可算異數。尤其他來自草根家庭,家境並不富裕,更堪稱是異數中異類。
Ray 的同系同學,絕大部份做律師,踏入社會幾年,待遇至差的至少都有「幾皮嘢」一個月,在 Startup打工的 Ray,其收入肯定相差一大截,難得他仲笑笑口話:「無問題,我仲有份工有收入。」我機心重,認為年紀輕的人不可能真心說出這種豁達的話,求學時攞慣獎學金、玩辯論隊的他,還是急於想要證明,自己選擇走這條路,並非一個錯誤的決定。
我問 Ray點睇同年紀人,他說:「其實任何年代都有一批最叻嘅人,這批人在任何環境都能適應生存,但相反大多數的普通人,在 6、 70年代而言,成長時沒有接觸互聯網,缺乏新視野;至於 90後,上網係叻,但唔鍾意書,可又接觸唔到最 premium嘅知識。惟有我哋呢代,接受過傳統教育,又有機會認識互聯網。」
棄高薪轉投有興趣工作

除了打工, Ray還有一個以搞笑為主題的社群網站 9GAG。意料不到是, 9GAG的發展比我想像中要更快。 9GAG由包括 Ray在內的 4位年輕人創辦,自開站至今近 3年,現時每月瀏覽頁次 1600萬,比香港高登還要高,有趣的是,其主用戶群是美國 35歲以下後生仔,在這方面又真有點高登的影子。
9GAG的廣告收入每月約 3、 4萬元,雖然不多,但以創辦人皆業餘工作來計,有此成績已是難能可貴。常言道創業和婚姻一樣,若一心二用,最後只會一拍兩散。但我有理由相信,假若 9GAG未來有更好的發展,例如收入再翻幾番或覓得天使投資者科水, Ray最終定會全職投入專注地做。
事實上,曾有美國公司看中 9GAG的平台和開發能力,打算買起他們的團隊,但幾位創辦人某程度上因為不想打工才會發展出 9GAG,當然對這種「變相打工」的注資方式不感興趣。
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喜歡甚麼都拿來比較,比身家比身材比人氣比學歷,放棄參與既得利益行業的高薪厚職,換取自己喜歡的工作和事業是否值得?當然值得,老了你就知。
尹思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99

矽巷啁啾:五個香港搞網的劣勢

1 : GS(14)@2010-10-09 20:59: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35364

朋友寫書,訪問幾個本地最知名網站的創辦人,分享創業經歷,快將推出。先睹為快,發現一個現象,本地走紅的,沒有擴充到外地走紅的例子。
有人想在本地走紅,有人想立足外地一鋪賣掉,是喜好選擇。想立足外地,卻打算先做好香港,再盤算怎樣衝出去,看往績,可能只屬一廂情願。
之前說過,想立足外地,在香港搞比起在矽谷搞,有幾點劣勢。一是錢。要搞到可以向人示範,一般只需三個人三個月,再多就太慢。加起來錢不需要多,問題是心理,沒資金,很多創業人不敢全職做,半力做拖太久,容易不了了之。
二是題目。越看得多,越發覺題目的重要性。就如寫論文,太窄發揮有限,太深超出能力範圍,一旦選錯題,再能幹都是浪費。如要立足外地,題目類型要挑準,要惡補外地的例子。
三是過來人。從組隊到籌款到選題到各樣事情的緩急先後,經驗都重要。有過來人從旁指路,結果可以很不同。賣了盤給世界級買家,或獲頂級基金注資的人,本地一隻手數光。
團隊股票換矽谷取經四是投資者。兩個相近的產品,一家團隊駐香港,另一家駐矽谷,肯定後者獲得資金的機會大得多。畢竟在港隔了重山大海,人脈難建。五是同行人。近年本地多了創業團隊,但比例仍低,技術上有甚麼要找人當面問,不夠方便。創業常遇挫折,有人從旁打氣,有助熬過去,就如練長跑,雖然不認識其他跑者,但一個點頭力量便增多。
可以怎麼辦?美國在矽谷有個計劃叫 Y-combinator,取錄的話,你的團隊往矽谷住 3個月,每位成員獲幾千美元資助,條件是團隊的小量股票。計劃負責人 Paul Graham是資深創網人及投資者,長期駐場給你從旁指路。參與團隊每周一次聚餐交流,每月有頂尖創網人來分享, 3個月後有過百投資者和基金前來揀蟀。
5年下來,有超過 200支團隊畢業,是一個緊密有力的校友網絡。認識一位香港人,去年組隊入圍,所做所學遠超在港,不一定成功,但肯定機會大增。如果我是大學生一定報名,入圍就停學去,不入圍下回再報過。有這樣的機會不試,待在香港埋頭做,是自虐的行為。
宋漢生
2 : abbychau(1)@2010-10-10 01:11:07

Y-Combinator 距離今年個Deadline 原來得返9日
3 : GS(14)@2010-10-11 21:37:55

你肯出幾多股份畀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83

中環在線: 惡搞網寸爆大花筒 克魯明被破產

1 : GS(14)@2013-03-13 00:08:1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2/18192093
美國人出名揮霍,就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都要申請破產保護?!美國一個新聞網誌近日惡搞克魯明,話佢喺紐約曼克頓下城買咗個870萬美元(約6,786港元)嘅單位未供完,另欠62萬美元卡數,仲要喺珠寶名店買嘢,實際資產只得3.3萬美元,惟有申請破產。
「The Daily Currant」報道,克魯明04年開始有卡數問題,成日買貴衫貴車,希望《紐約時報》老闆見佢生活品味夠高,畀啲股份佢。即使佢知道做唔成股東,依然豪花,希望喺鏡頭前靚仔啲,佢嘅書好賣啲。
「諾獎得主估到樓市泡沫咩?」
佢最錯就係07年樓市高峯,喺紐約買咗個物業,之後跌價四成,變成負資產。買咗佢呢個物業嘅仁兄寸佢:「你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真係估到有樓市泡沫咩?」
查實成單嘢只係搞鬼傑作。「The Daily Currant」專門老作新聞,旨在諷刺時弊同人物。今期主角克魯明,被譽為當代凱恩斯主義嘅最佳演繹者,認為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可以透過增加政府借貸推動需求。今次惡搞就係寸佢成日叫人消費,但好多美國人就係揮霍無度,借錢豪花,最終搞到破產!
舊年11月呢個網誌就報道過,共和黨前總統喬治布殊因為唔識用投票機器,唔小心投錯票畀對家民主黨嘅奧巴馬,明顯寸小布殊老土啦,段新聞仲俾部份傳媒當真咁報道。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