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建材引资三方 掘金风电叶片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31/3NMDAwMDE3MDk3Ng.html


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下称江苏高投)同时成为了中建材集团的战略投资者。

3月30日,在与 上述三家公司签署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暨重大业务项目发布会时,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建材进入风电叶片制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进入的 目标就是要做到最大最强,不然于央企而言,便没有意义。”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三家战略投资者将向中建材旗下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中复连众)投入资金共计1亿美元,并获得该公司约30%的股权。

当日,中复连众还宣布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正式投产,并启动5兆瓦 62米叶片的设计。这对处于江苏沿海战略桥头堡位置的连云港市而言,项目、央企、金融投资者并举进入,也是在实现与地方规划的对接。

引 资三方

“作为投资者,我们最基本的追求,是希望所投资的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我们的专业就是研究什么样的机会、投给什 么样的人、投给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项目。”3月30日,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 管理业务,并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弘毅投资,目前管理着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此前,在论及新能源行业风险时,赵令欢曾 表示公司会考虑规模、成长性两大因素,在这个行业中有些领域还要“稍微等一下”。但与央企联手打造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商,显然不需要太多犹豫。

“跟 央企合作是一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的资源组合。”他说,“弘毅、高盛和江苏高投,身后都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资金来源。加在一起,便集合了全球最优秀的多 层次资金。”

据中建材股份公司副总裁、中复集团董事长张定金透露,三家战略投资者出资1亿美元进入,除去集团控股65%、管理层5%股权激 励外,三家所占的股权比例约在30%,其中弘毅投资为多,约占16%。

有意思的是,记者注意到,在当天举行的四方签约仪式上,亦有来自摩根 士丹利、中金公司的嘉宾出席。张定金向记者感叹:“大家关系都不错,也都很有投资热情,这次实在是安排不了,只能看下次机会合作了。”

作为 战略投资者,赵令欢认为,“战略投资者的资金,还必须要和一个国家的战略、一个实业的发展、一个地方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就是将世界上最好的金融资源和国内 最好的政策产业、地方政策结合。”

对于目前舆论关于风电过剩的担忧和来自国家层面的警示,赵令欢则指出,好的、有希望的行业在中国几乎都会 出现过剩,因为大家都想做。但“高质量、经得起考验的产能不仅不过剩,还供不应求”。

“最后发生产业聚集效应时,一定会有龙头企业来整理清 理这个行业来长期持续发展。”在其眼中,中复连众现在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二,“我们认为它是十分值得投资的一个企业。”

造行业旗舰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当天,中复连众宣布了两项重大项目工程。

其 一为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投产,为现在国产功率最大、长度最长的风电叶片,初步设计年产能500套;其二是全面启动全球技术领先的5兆瓦62米叶片设计工 作,挑战全球纪录,为国内大型风电主机制造商配套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叶片,计划今年11月投产。

因为,未来将是一场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激烈 竞争。

张定金表示,目前海上风电在全球都是一个为少占陆地资源而大力发展的目标,并认为这一源自于欧洲的产品,会在中国结出硕果。

“我 们3年前就开始起步海上风电叶片制造。东海大桥总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用的基本就是我们的叶片。”他表示,“最近国家能源局也将正式启动海 上风电招标,这一领域会实现快速发展,因为所有新产品都对应海上风电,我们也会投入力量来满足需求。”

据记者了解,海上风电机组发电量一般 比陆地高出20%,中国近海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因而目前在大功率风电叶片制造领域,来自内外资企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海 外巨头如丹麦艾尔姆,今年1月其秦皇岛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总投资3.04亿元;德国西门子于去年追加6400万欧元,用于建设上海的西门子风力 发电叶片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国内领先如中航惠腾正紧锣密鼓计划上市募资投入主业项目;中材科技(002080)也于上周宣布,投资2.22亿 元生产3兆瓦风机叶片。

另一方面,继今年1月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保护政策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也将出台,工 信部起草的标准,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政策的变迁,宋志平似乎并不太担心。他认为,“哪个行业都有竞争,风电叶片看似有 数十家企业参与,但真正能做好、做下去者,我想不会太多。任何产品,都要有核心专长和竞争力方可长久。”

中复连众总经理乔光辉介绍,其叶片 业务从组建到发展至今,发展呈现快速跳跃状。4年时间,共提供了3000多套兆瓦级风机叶片实现安装,覆盖陆地到海上共6个功率等级23种叶片的产品系 列。

“未来具体的市场目标,我们还是要按照需求来看。但是做大是毫无疑问的,包括出口这块。”乔光辉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复连众(不包括 2007年收购的德国公司SINOI)出口国只有5个,占全部产量10%不到。

接地方发展

此 番,央企及战略投资者在连云港联手打造生产项目,对于当地政府也不啻为一场共赢。

当天,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 云港的发展,最关键是路径的选择。“寻找着力点,当然会想到央企、重大龙头企业。“

他告诉记者,在到任连云港的第一个月,就“冲到”老朋友宋志平的办公室,请他到连云港来发展。

去年6月,国务院 通过了江苏沿海规划、使之进入国家战略后,提出连云港要“后发先至”,建成特大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功能、带动苏北、支撑中西部发展,实现陇海兰新产业带的 发展。

“我们后发优势很大,包括环境容量、资源、区位优势、劳动力等,但这些优势该和什么样的资源因素对接、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他说, “我们要抓住国际上因金融危机和资源环境硬约束的倒逼机制,形成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好生物环保科技产业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5

产业话语权转移 柳传志掘金“云设备”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31/0NMDAwMDE3OTc0NQ.html
“你给联想过去一年的表现打多少分?”“98分吧!”5月27日,联想集团(0992.HK)发布其 2009-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业绩后,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如此回应本报记者的追问。在很多联 想内部人看来,一向喜欢有所保留的“老柳”此次给出的近乎满分的评价,意味着他对自己复出后的第一份年报“非常满意”。期内,联想集团营收达166亿美 元,净利润达1.29亿美元,不仅走出了亏损的阴霾,而且其营收和销量均创历史新高。穷途末路与柳暗花明的交替往往在瞬间逆转。事实上,在 一年前,联想集团正面临着被很多内部人士认为是“公司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营收、利润、销量三项指标齐头向下;除中国大区外,其余区域市场全部亏损。 柳传志当时对记者评价说:“联想正处于悬崖边上。”联想悬崖边上的新生,显然与全球经济复苏和PC市场趋暖不无关系。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调研数据,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7.4%至8430万台,惠普、宏碁、戴尔等主要PC厂商亦分别取得了同比 19.9%、54.3%、21.4%的亮丽成绩。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很多联想人还是坚持认为,联想的业绩逆转的“关键在于老柳”。 正是这位悬崖边上的舞者给联想带来了危机时刻至关重要的“战略与信心”。联想大逆转柳传志说,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后的关键一年,一年前,联想集团磕磕碰碰,而现在则已经踏上了高速列车。为柳传志“联想正处 于悬崖边上”做注脚的则是其利润、营收、销量三降。在该财年,联想营收约149亿美元,与上一财年164亿美元的水平相比大幅下降了15亿美元;其亏损 2.26亿美元的数字与上一财年高达4.85亿美元的盈利放在一起,更是让很多投资者为之扼腕。除了营收、利润大幅下滑外,其电脑出货量也出现了明显下 降。“对联想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年,不仅仅业绩表现突出,更因为这一年是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的转折点。”柳传志对本报记者说。经 过一年的艰难盘整,联想正在走出低谷。2009-2010财年,其全年营收达1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1.29亿美元,尽管与高峰时相比尚有差 距,但与上一财年的巨额亏损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引以为傲的地方还包括: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全球前五大电脑厂商(惠普、 宏碁、戴尔、联想、索尼)中增长最快的厂商,并连续三个季度取得盈利;联想全球市场占有率创下历史新高,达8.8%。联想集团已经从悬崖边 上走了回来,而实现这一逆转与行业整体趋暖不无关系,更与中国因素息息相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推出了包括“四万亿”、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在 内的多项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中国经济和消费市场在全球率先复苏。而中国市场正是联想集团的大本营。根据联想财报,在2009-2010财年第四季度,联想 在中国区实现综合销售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67%;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28.7%;中国市场营收占总营收的45.3%。而从整个财年来看,联想来自中 国市场的营收则占到其总营收的47%。当然,更大程度上,创造这一成绩的是“悬崖边的舞者”柳传志。悬崖边的舞者柳 传志于去年2月宣布复出之后,迅速制定了被称为“两个拳头”的战略——右拳是新兴市场与交易型业务,左拳是成熟市场与关系型业务,左拳护右拳,重在进攻新 兴市场与交易型业务。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与消费类市场率先复苏。柳传志说:过去一年已经证明联想“两个拳头战略”的成功,这 是联想将踏上高速列车的理论基础。从董事长职位改任CEO的杨元庆亦极力推崇柳传志在联想渡过危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柳总过去一年为联想 做了很大贡献,领导董事会,制定战略、保障联想管理执行策略时所需要的资源之外,他也亲自抓公司的文化”。杨元庆说:经过一年的锤炼,联想 已经在企业内部实现了“说到做到”,“‘说到做到’是老联想文化的基因,它与柳传志一起复出了”。在杨元庆看来,“说到做到”基因的复出改 变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后的傲慢基因。IBM是全球PC业的开山鼻祖,联想并购后,其一切仍按惯性运转,固有的傲慢基因亦被传承。并购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联想一直在东方 文化与西方文化、老联想与新联想的诸多冲突之间犹豫不决。杨元庆说,傲慢基因的一个表现即是“慢”。客户一个订单涉及到不同的零配件需求,这些需求会按既定流程提到产品部门。中国的高管奇怪地发现,整个过 程没有固定的流程,耗时漫长,没有确定的截止点,也找不到谁来承担责任,从而使得客户不能按期拿到产品,最后丢失订单。复出后的柳传志强 调,联想生存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主张快速学习与主动变革;主张持续改革与流程优化;主张说到做到。为推行联想“说到做到”等老联想文 化,柳传志做了一系列变革。首先是在管理层上动刀,换掉原CEO阿梅里奥,杨元庆走上前台;其次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再者是进行公司管理架构的调整;最后 是业务模式的调整。联想原来的组织架构按地域分别划分为大亚太区、美洲区、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中国区,沿袭其他跨国公司的区域 设置。柳传志复出后,将公司划分为中国区、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等业务单元。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层架构相应调整,联通将销售前端整合为消费类 市场与成熟市场,分别由高级副总裁陈绍鹏与Milko Van Duij负责,产品后端整合为Think与Idea两大产品集团,分别由高级副总裁Frances K. O`sullivan与刘军负责。在 战略上,联想“两个拳头”中的“左拳”保护头部与心脏,包括保护住联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在成熟市场实现止血。“右拳”用来出击,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 消费类业务大力投资,在这快速增长的市场赢得市场份额和销售的增长。为强化公司执行力,杨元庆决定恢复老联想传统的方法——在做决策前内部 充分讨论,一旦做出决策就不能打折扣。经过上述调整后,联想实现了组织架构、业务模式、战略之间的匹配。移动互联“弯道”让 联想摆脱悬崖是柳传志复出的任务之一,但对于这位66岁的掌舵人而言,为联想制定一个新的未来,更为重要。柳传志为联想选定的未来是互联 网,而其互联网战略的突破点则是移动互联网,承载这一突破的重要载体就是联想刚刚推出的乐Phone。一说起乐Phone,柳传志就显得尤 其兴奋,“有几个企业家朋友,都是很大的集团企业负责人,我送了他们每人一个乐Phone,他们玩了几天之后,非要集体订购,都是3000人到8000人 的企业。我说你们得等一段时间,这样大的出货量,会影响联想的市场销售”。柳传志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乐Phone要比iPhone卖得更 好。杨元庆说:“柳总已经下了指令,我有信心比iPhone卖得好,如果你可以拿iPhone的数据,往上再加一点就是我们的目标。”与 iPhone相比,乐Phone性能相当,但有更多本地化应用,更有价格优势,用户预存2899元就能以“0元”价格使用乐Phone。柳 传志相信,面对未来,联想能实现弯道超车。他认为,计算终端设备的发展已经处于弯道,过去计算终端设备主要为个人电脑,随着移动互联网与芯片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计算设备将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电视等。同时,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云计算成为可能。未来,上 述设备统称为云设备,他们是用户获取云服务的窗口。云计算为设备商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联想弯道超车的机遇已经来临。柳传志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联想已 经下定了决心,要坚持长期投入。事实上,乐Phone的定价也体现了联想长期投入的决心,其目前的价格水平只及iPhone的一半。柳 传志说:IT行业依然处于高速发展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特别留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日趋成熟,在中国三网融合的趋势也会引导IT行业的 生产制造以及服务新发展。除了推出乐Phone之外,联想还计划推出其它移动上网设备。杨元庆表示:不久之后,联想将推出平板电脑,“品质 会让消费者惊喜”。在柳传志看来,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于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话语权的重新分配。5月27日,联想的重要 竞争对手宏碁的董事长王振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云设备时代,计算芯片不是唯一,操作系统也不是唯一,过去产业上游垄断话语权的局面不复存在,品牌计算 设备制造商将拥有更多话语权。柳传志则认为,在弯道时代,在这样一个颠覆传统秩序的时代,联想一切皆有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0

资本掘金储能业 市场细分明朗化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2MMDAwMDE4NzY2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9

药业掘金术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7/xMMDAwMDE4ODgxMw.html


一个曾经的眼科医生如何成就一个市值70亿元的上市药企?

1988年-1992年,彼时朱吉满还在在西安电力中心医院眼科担任医师,医院附近西安杨森在他眼里是如此具有吸引力,以至于数年后,他仍然认为在西安杨森结识的朋友是他创业启蒙者之一。

作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誉衡药业6月23日上市时获得49.87倍的超额认购,总市值高达70亿元。十年前,这是一个严重亏损、濒临停产的企业。

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朱吉满和白莉惠夫妇。朱吉满和白莉惠夫妇间接持有该公司7590.23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54.22%,身家超过37亿元。

对于公司高额超募,7月20日,46岁的朱吉满说,“终于可以不缺钱了”。

靠销售起家

“一举成名天下知”,缔造过造富神话的海普瑞、信立泰、红日药业莫不如此。

对这个问题,朱吉满苦笑:“我们这些企业都在后台做了很多年,步子踩实了才有可能。”

1999 年之前,朱吉满还是个药品销售商,主要做代理销售的生意。1992年-1995年在陕西海姆普德制药有限公司任华北区经理;1995年-1998年在东北 第六制药厂任市场部经理。也合资办过药厂,但因理念不合而散伙。“赚了钱,他们想着抽资金去享受,而不是继续投入生产。

朱吉满靠销售起家, 最终回归生产。2000年,朱吉满看中了黑龙江康复研究所附属药厂。“新注册一个药厂非常麻烦,而这种买壳的方式相对容易。”虽然这家小企业已经亏损多 年,近乎停产,但它有个以鹿骨为原料的骨科药(鹿瓜多肽前身),一直没能开发起来。鹿瓜多肽才是朱吉满买厂的目的。

朱吉满花168万买下这家已亏损多年、近乎停产的小企业,并改制为誉衡药业。

“这个药品是地方标准,如果想在全国销售,必须转为国标。而转国标就要求企业符合GMP的生产要求,预算需投入1000万元。”朱吉满称,做销售多年,拿出这笔钱并不困难,但后续改剂型、改原料、进医保等过程的投入还是“捉襟见肘”。

2004年,原研药鹿瓜多肽注射液进入国家医保,成为国内市场上5个骨折愈合注射剂之一。实际投入资金超过4000万元,但这个产品很快为誉衡带来丰厚现金流。2009年,鹿瓜多肽创造了1.57亿元利润,占公司销售毛利的64.66%。

2008年以来医药领域政策调控非常频繁,朱吉满们需要更多的品种来规避风险。吉西他滨等产品随后进入体系中,加上朱吉满熟悉的代理销售品种,构建起了以原研药和一类新药为主体的产品线。

海外上市解疑

2006年2月,誉衡谋划赴日本上市,并进行了一轮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包装成了一个由境外股东誉衡国际控股的企业。然后,又通过日本自然人井关清做媒介,以他的名义收购誉衡国际手中的誉衡药业股份,以满足日本的上市要求。

对于这一轮上市冲动,朱吉满表示:“当时我们想要钱来买一些好的专利产品,但实在是没钱了,因此想到了上市。”

但这次上市图谋不到5个月就收场,外界“海外上市失败”言论也开始流传。朱吉满解释:“当时国内IPO暂停了,想要筹钱只能去海外。但2006年年中,国内新股重新开闸,我们立刻就终止了海外上市的工作。”

2005年6月7日,国内股权分置改革开始,IPO随之被叫停。“那段时间里,钱基本都投入用于扩大生产了,几个副总年薪都不高。”自副董事长以下,誉衡药业高管年薪没有超过12万。

直到2006年6月19日,A股才迎来新上市公司中工国际(002051)。随即,2006年7月,誉衡药业了结了同井关清的股权关系,转为借贷款,正式告别了赴日上市计划。

因海外上市而设立的BVI公司誉衡国际,却将誉衡药业转变成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继而在此后享受到了“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新药资源“先拿到手再说”

近三年,誉衡药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但朱吉满并不认同优惠政策的推动力,他认为成功最终靠产品。

有药业人士认为:“骨伤用药主要供军队使用,正是这层关系才使得誉衡的鹿瓜多肽地位牢不可破。”

朱 吉满并不否认,“军队确实也在用,但和平时期军人骨伤的概率不大。”鹿瓜多肽市场拓展,誉衡总经理蔡天将其运作模式归纳成一个哑铃,研发和销售是最看重的 两端,生产质量加以保证。“我们在专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04年医保用药遴选中,业内知名专家都为这个药进行了推荐,鹿瓜多肽才进入医保。”

在国内,哈药、双鹤等企业多有生产哌舒,不过誉衡却占据了销量前列。朱吉满分析:“对大型企业来说,这只是太多产品之一,难以力推。另外,企业销售模式主要还是全国代理,利润不会很高。这和自己去做销售有很大不同。


”“一旦发现合适品种,就采取直接购买、合作研发、并购等方式把这个品种收过来。未来三年,将有3个一类新药上市。现在的誉衡药业就是一个药品整合商,新药资源只会越来越少,先拿到手再说。”朱吉满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33

26问 细价股掘金 吴子明

http://www.guidetostock.com/26wen.htm

1. 公司的运营模式:运营模式是否容易理解,是否可以长久存活,该模式的风险来自哪里。

2. 企业的竞争力来源:护城河在是什么。

3. 是专营事业吗(非市场性的进入壁垒)。

4. 管理团队是否可信。

5. 股东结构:管理层持股情况,期权激励,股东里有无机构投资者的制约,近期有无高管交易记录。

6. 公司类型:持续发展型、公共事业型,周期型、资源性、逆境复苏型、等。

7. 进行3M分析:Market/Market Share/Margin变化趋势的估计。

8. 主营业务分类、利润贡献、等。

9. 利润表情况分析。

10. 利润率是否远高于同行,可能存在均值回归?

11. 过去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情况。

12. 资产负债表情况分析,偿债风险。

13. 资产回报率,ROA、ROE、以及考虑借债的ROC等指标。

14. 现金流情况分析、有无自由现金流。

15. 中期来看,公司能否制造现金。

16. 股息情况。

17. 历史股价:何时上市,当前股价是历史低位还是高位,过去一年涨幅多少。

18. 估值情况:市值,EV,P/E,P/B,EV/E,EV/EBITDA,EV/FCF,NAV等。

19. 有无关键跟踪指标(1~2个),以及指标对利润的敏感性。

20. 从市值和成交量看流动性。

21. 券商看法:近期受到券商亲睐吗,或者被券商调低。

22. 并购可能性。

23. 可供对比的公司。

24. 发股或回购情况。

25. 有无可疑点(任何方面)。

26. 风险思考:公司的‘坏假设’,什么情况会导致股价跌一半,甚至一文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7

百億市區搶盤收樓王獨招掘金

2008-1-31  NM




自從政府實施強制性土地收回條例,加上市區缺地,收舊樓的活動又再活躍起來,不過從來沒有一個收樓集團,像田生地產這樣出位。

在電視上,有田生地產日播夜播的宣傳廣告;在街上,又有收樓交易中心和一條條掛在舊樓上,寫上「成功收購」的橫額。田生甚至在去年中借殼上市,保證收樓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與以往的釘王或發展商代理人收樓要低調的手法,截然不同。

保守估計,田生在過去一年極速收購的項目逾一百個,涉資逾百億元,收樓速度同樣是同行難及。這個「反傳統」的收樓集團揸弗人,是今年五十一歲的田生地產主席區永華。在市區渴地的情況下,區永華的出身、資金來源,以至收樓手法,成為地產界的焦點。

田 生地產收樓規模之大、速度之快,近年罕見。上週四記者跟田生的揸弗人區永華,在港島區的中、西半山、西環及香港仔走了一圈;車子繞過每一條建有舊樓的街 道,區永華都會指手畫腳,一時指着這幢舊樓說:「已經收咗九成!」一時又指着那幢說:「俾緊訂金啦!」據估計,過去一年田生提出收購的舊樓數目逾一百個, 由旺角花園街、深水埗醫局街,到中半山堅道、香港仔石排灣道,直伸延至北角、筲箕灣等地。

說到這些,區永華便十分興奮,並將自己的收樓行動「昇華」為「將歡樂帶給全城舊樓居民」。他說:「你知唔知我哋製造咗幾多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好多七老八十嘅老人家見到我哋,都會好激動話:『我等你哋呢鋪食胡好耐嘞!』」

反傳統收樓行動

在市場上,過去一直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收樓集團。遠的有九十年代專落釘的桂洪集團,近年則以有「山東李嘉誠」之稱的楊世杭及上市公司金朝陽最為出名。他們的策略都是夠低調,收樓靠「地膽」經紀,亦從來不透露自己是老闆。「收樓梗係愈低調愈好啦,俾啲業主知道你係邊個,有幾多實力,咪等佢哋吊高嚟賣,而且你單項目揚開去,就一定有人落釘,到時要的一定是天價。」一名參與收舊樓的地產行家說。

不 過,近兩年才冒起的區永華看法就完全不同。從他位於尖沙咀新港中心的辦公室,牆上貼滿以往有關其報導,已可見一斑。「政府九九年實施強制拍賣條例,只要收 足一幢大廈九成以上業權,就可以向政府申請強制拍賣其餘業權,所以落釘比以前難好多。我哋寧願攤開條數俾啲業主睇,大家傾啱價錢,儲足九成業權再簽約。」

然 而,並非每個樓盤都可以順利收到九成業權,故田生採取「大包圍」手法。只要符合以下三大條件,就有得傾。「第一、樓齡要夠四十年以上,愈多 building order(維修令)愈好;第二,樓盤面積最少要有六千呎;第三,地積比率最好有五倍以上,亦要未用盡的,這樣發展商先有錢賺。」區永華以一副老行尊的口 吻說,有否天井位、後樓梯是否公家契,是否有業主持有超過一成業權等,都是關鍵。鎖定目標後,田生便會主動發信給大廈各業主聽取其意向。

鎖定目標逐個擊破

舊 樓業主多是耆英,收舊樓最麻煩就是溝通;加上舊樓業主多把物業以廉價出租,簡直龍蛇混雜。田生地產往往先花一筆錢將業主大起底。每個業主的現址、何時買 入、家庭成員有多少、手頭持多少物業,業權份數多寡亦查得透徹。區永華說業主分為三大類:第一、老業主;第二、移民海外;第三、投資者。

「第 一類較容易處理,都係送吓『魷魚蝦米』,有啲硬頸嘅,日日陪飲茶囉,或者向佢哋嘅兒孫入手。第二類,我哋會想辦法搵佢哋海外地址再聯絡。要返來簽約,五星 級酒店及頭等機票都無問題。」要應付第三類,無非是錢,「但如果投資者太多,就會有太多不明朗因素,我哋就未必開始收喇。」區永華說。在西環有間叫曾氏投 資的公司,十多年前開始,已「靜靜雞」買入一些天台、地鋪等業權份數大的單位,靜待收購。區永華帶點激動說:「嗰班茂利手持嘅業權分分鐘超過一成,開價可以好高,我避得就避啦。」

在 探查業主同時,區永華還會嘗試先收地鋪。事關每個地鋪的收購價都無跡可循,基本上可以任由業主開價。若然給地鋪業主知道有人收樓,必定獅子開大口索價,故 田生收筲箕灣道附近的教堂里,便先假扮買家,以正常市價逐個收購地鋪;然後才慢慢跟樓上單位業主出信及講價。再來「擒賊先擒王」,與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先 「溝通」,往往事半功倍。

見盡人性貪念

區永華坦言,大部分業主收到價單的第一反應,就是講價。「如果佢哋開嘅價係合理,好似 十萬蚊樓下,我哋通常都照俾佢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過,有些業主貪心程度,非常人可以想像。「我哋收中半山一幢舊樓時,開價四百萬,有業主反價四百 五十萬。有個阿婆業主非常好心,不斷幫我哋勸啲業主賣樓,話機會難得,收樓嘅人又做得辛苦。結果個個業主肯減價,但到簽約時,阿婆竟然變臉同我哋講,話幫 我哋慳咁多錢,分番一份俾佢都好應該,激到我吖。」但田生以手頭已有九成業主作為籌碼,最後阿婆未能得逞。

另一奇事,是區永華收堅道一幢舊 樓時,遇上的一個已移民加拿大的八十歲阿婆。「佢早兩年以四百萬買了兩個地鋪,竟然開價二千萬先賣,然後無啦啦三更半夜打俾我哋同事,話自己唔係貪錢。」 到田生屈服肯以二千萬收購,阿婆又說:「返來簽約都得,不過我坐唔慣商務,最好係頭等機票啦。」阿婆一落機,即說:「我身上得加幣,阿婆唔係好慣唱錢,你 有無港紙喺身啊?」田生的經紀揸頸就命就付了二千蚊給她,簽約之前阿婆再說:「我唔舒服手震啊,驚揸唔到筆簽名,不如俾錢我睇醫生啦!」最終還說:「阿婆 唔慣俾佣o架!你哋唔好收啦。」

出價夠豪薄利多銷

說到尾,收購成功與否,無非是「錢作怪」。有個別業主索價太高,田生會向所 有業主發信公開點明誰在作反,希望藉此施加群眾壓力。「其實收唔收購得成,都係個錢字啫。我哋比其他收樓集團,開價已經係最高,業主可以自己搵測量師睇睇 合唔合理。哈哈,多數都合理啦。」區永華自認強於估價,出價前先會找恒生銀行或戴德梁行等為物業估值。

以西環南里為例,測量師以市價計算, 每戶約四百呎面積,市價不足一百萬,但田生就以一百九十萬元收購,每呎四千七百元,其中一戶業主蘇先生說:「○六年頭有人嚟收過,俾一百二十萬。個價咁 低,我哋唔賣囉。好簡單嘅,田生到價,我哋就賣。」南里收購金額接近一億五千萬,現時該處樓面面積八千多呎,用盡其地積八點四倍比率後,可擴大至六萬多 呎,計落每呎收購成本只是一千多元。而毗鄰豪宅西寶城,每呎平均呎價已要九千多元,南里拆卸重建後,呎價有機會與之看齊。

田生的收購價往往 比同行高,區永華說是因為他們賺錢方法與同行不同。同行都是在市場以市價逐個收購單位,儲齊一定數目後再以該物業拆卸重建後的價格作指標賣給發展商,賺取 中間差價,而田生則只賺佣金。區永華說:「發展商俾嘅錢係直到災區(即業主手上)。係拉高晒市場價o架,人哋話拍賣鬧黃志祥(信和主席)、收樓鬧我區永 華。」他們賺取業主百分之一樓價作為佣金,同時收取發展商獎金或顧問費。「個個發展商出價都唔同,有時百分之一到三,有時收幾千萬啦。」田生以此策略吸引 更多業主放售,效率較快,做到薄利多銷。

自製私人勾地表

每一幢收購了七成以上業權的舊樓,田生都會放入其自製的勾地表內,然 後給發展商參閱。現在,勾地表內約有一百五十多個項目。「而家發展商好缺地,通常都主動搵我哋要貨。第一間唔得,第二間發展商實得。地盤在二億以下就搵小 型發展商遠東或者九龍建業,二至四億搵中型發展商如嘉里或英皇,四億以上就要搵新地同恒基喇。」

其中合作得最多的,要數英皇。○六年至○七年一年間,田生地產已先後完成十個項目。其中最新鮮熱辣的是中半山西摩道九號及英輝臺其中九成業權,涉及資金共八億多元。去年,以二億多元完成收購的西環美景大廈,都是由英皇購入,當中部分業權英皇再售予其他發展商。

英 皇地產部總監張炳強說,認識了區永華兩年:「佢多才多藝吖……我哋英皇較缺地,就好似由零開始,好多收地機會都唔會放過,其中包括阿區收購了的舊樓。」另 外,田生跟遠東發展時有合作,像去年九月收購西環爹核士街及西洋菜街北,遠東就分別以一億五千萬元及七千多萬向田生購入九成業權。

地盤佬出身

現時已進身收樓天王的區永華,生於廣東新會,十八歲從新會到澳門當建築工人,當時中三還未畢業,他說:「澳門葡京賭場隔籬嘅金華閣、金輝閣,我有份起o架。」兩年後,他就來港與親友合資開山寨廠、貿易公司及酒家。八十年代中,開始涉足地產,主要在九龍灣淘大花園及德福花園等從事地產工作。其後更開始收購深水埗及太子一帶舊樓,而第一單大生意,就是收購深水埗醫局街二○二號,並由恒基購入。區永華表示收了佣金約一百萬元,當時來說已十分驚人,地盤現時已被恒基發展為嘉御居。

區 永華宣稱九六、九七年收購的舊樓項目多達數十個,當時他還從永義國際手上買入四個地盤及六個地鋪,這次與官永義交手,卻是不歡而散,因此反目。「我想救佢 (官永義在金融風暴因購入地產項目而受損),點知佢爭我成千萬。有傳我哋打交,但講笑啫,不過我真的同佢無來往九年了!咁耐嘅嘢唔好提!」區永華在九七年 金融風暴亦有所損傷,蝕了近二億元後,便離開香港,退隱東南亞,到這兩年才回港,展開其狂風掃落葉式的收樓行動。根據其網頁資料,在去年中前成功收購及成 交案例,達一百多幢樓宇,未計商場、鋪位,成交額達四十六億元。

先付錢再交易

然而,記者翻查紀錄,卻見持有以上於九六、九七年購入物業的投資公司,並非每間都由區永華出任董事,股東則多為海外公司,而且區永華少有借貸記錄。區永華對此解釋,部分收購物業為方便計,由公司職員出任董事,而他亦宣稱買貨從來都是現兜兜付款,從無按揭。

區永華的財源滾滾之謎,令地產界嘖嘖稱奇。而且按照他收樓慣例,部分物業都是先給業主訂金,到集齊九成業權才與發展商商討;有時他為表誠意,還會無條件先給「誠意金」。

若同時有一百多個物業進行收購,以每個單位訂金最少五萬元計算,一個物業平均有八十伙人,未計行政費用,已經要落四億元訂,區永華解釋:「通常唔係一次過俾呢筆錢嘅。我哋長短棍,呢度收到發展商啲錢,嗰度俾訂業主,只要一年有一個項目做得成,已可彌補我們全年成本了!」

在其寫字樓的相架及相簿,可能有點啟示。其中一個相架放有他與泰國前總理他信的合照,在相簿中,則有老撾國防部長及其他東南亞國家領導合照。

東南亞首長合照

區 永華解釋,這些東南亞官員都是他在九八至○四年在當地從商時,由朋友介紹認識的。但是什麼朋友,他就不願透露。區永華自稱他信每次來港,都會找他喝下午 茶,對上一次是去年十二月,「他信佢真係好有錢,相信有過千億……不過我同佢從來唔傾生意o架,只談風花雪月。而老撾官員則是當年經朋友介紹投資當地湄公 河水利項目而認識的。」他說自己連老撾國家主席坎代亦認識。

借殼上市打名堂

區永華說的,無從求證,唯他搭上新殼王龐維新,卻是事實。去年十月,龐維新的全美集團以五億九千七百萬元收購田生的收樓業務,公司易名田生集團,其中二千萬以現金支付,其餘由可換股債券及票據支付。區永華已把這批票據兌換,現持有公司兩成五股份,而龐維新則佔四成多。現時公司市值四億多,截至去年九月的半年業績,期內營業額為六千六百多萬,應佔溢利七百萬,為這間創業板上市公司轉虧為盈。

龐維新向本刊說,他的母親認識了區永華一位同事十多年,從而認識區永華。購入對方業務,是看好地產發展,「我相信未來地產市道會好好,我希望做到,大家想買樓,就諗起中原、美聯,想收樓,就諗起田生。」對區永華來說,田生上市公司知名度大大提高;而對龐維新來說,他在去年三月才以二千多萬購入全美集團,現時手頭股份已值億元,大家齊齊有錢賺。

田生地產「勾地表」港島區部分項目

●堅道18-20號格蘭大廈、堅信大廈

●列提頓道碧翠園

●西環南里1-25號

●德輔道西326-332號

●茶果嶺道177-183號

●鰂魚涌多寶樓

●鰂魚涌海濱街

●筲箕灣道295-299號

*田生集團旗下的收樓項目,港島區佔九成,九龍區一成。

現在勾地表中有大約150個項目,涉及金額超過五百億。

收樓五部曲

 

收樓天王龍虎榜

注:九十年代的收舊樓大王陳桂洪,已於九九年心臟病發逝世,後人及妻妾並無繼承其「釘王」事業。而曾有「李兆基軍師」稱號的蕭承忠,八、九十年代亦活躍於收舊樓市場,但近年已退隱江湖,轉戰中醫藥。

區永華小檔案

年齡:51歲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出生地:廣東新會江門

簡歷

1974年從新會到澳門做建築工人

1976年到香港開設製衣山寨廠,其後轉營貿易公司,入口泰國童裝

1980年在北角開設新永華酒樓

1984年跟親友入行,從事地產經紀,間中炒賣舊樓

1985年前後開設振華及偉仁有限公司,分別做貿易及收購深水埗舊樓

1995年創立田生地產

1997年金融風暴,蝕超過二億元

2003年往老撾投資修建湄公河工程

2006年回港東山再起

2007年借殼龐維新的全美集團,把田生地產在港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16

越南爆金融危機港商耐力掘金

2008-6-12 NM




曾被高盛捧為全球金鑽十一國「鑽中之鑽」的越南,過去幾年經濟快速增長,成為新興市場中的黃金地。然而今年越南通脹失控,導致央行大舉加息,銀行亦要收緊銀根壓抑投資,一系列宏調措施令越南股市,由去年高位至今大瀉超過六成。一眾在越南掘金的港商,又會如何自處?

「海 產大王」蔡繼有之子蔡冠深掌舵的新華集團,三十八年前已進駐越南,認為現時越南危中有機,正籌謀在當地執平貨;憑藉代理日本Brother品牌衣車的東成 集團老闆陳東,由深水埗打到越南,雄霸當地衣車市場之餘兼進身為地產發展商,現時暫且放緩發展步伐;香港老牌製衣廠羅氏集團,則在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 漲的呼喊聲中,漏夜趕科場,把生產線由珠三角擴展到越南。

越南的土地和樓宇,仍未正式開放予外國人購買,但懂變通的港商如新華集團,則以長租五十年形式,將旗下住宅樓盤變相賣予外國人。雖然越南樓股暴跌,但上月身處胡志明市大本營的新華集團揸弗人蔡冠深,卻認為可趁機執平貨。

 

在越南最繁榮的胡志明市,一眾法國殖民地建築群中,作為地標的五幢甲級商業大廈,佔了三幢都是香港人投資,包括全市最高,樓高三十三層的香港上市公司陸氏集團的「西貢貿易中心」,捷和集團的「西貢大廈」,以及最近市政廳,由「海產大王」蔡氏家族持有的「新華廣場」。

新華集團創辦人蔡繼有去年過身後,現在由次子蔡冠深揸旗,其家族早於七十年代投資越南。新華廣場門前,第一支旗杆掛的便是越南國旗,另外還有日、韓等大租客的國旗,以及香港特區旗。但商廈內的中美大企業租客也不少,卻偏偏沒有中美的國旗。

「中國同美國因為同越南政治關係時好時壞,為免敏感所以無掛。」蔡冠深在越南接受本刊訪問時說,這一點政治智慧,原來在越南掘金之旅相當重要。

地產泡沫爆破

近來越南經濟由天堂變地獄,新華旗下於倫敦創業板上市的越南機會基金,就由去年初高位每股約五美元,大瀉六成至約兩美元。蔡冠深亦忙得經常由香港飛往胡志明市開會。如此頻撲,蔡冠深卻認為現時越南「好多平貨執!」

他坦言長遠看好越南,不過今年經濟不容樂觀。「今年初政府推行宏調,主要針對通脹,對經濟嘅影響起碼持續半年至一年。而家銀行存款利息加到十二釐,人人都寧願將啲錢放喺銀行多過投資,加上股市大跌,都打擊投資者信心。」

銀行加息和收緊銀根,首當其衝是地產市場。「早兩年胡志明市高速發展,不少基金和本地人來買嘢,令資產價格狂升,出現泡沫。市中心以外的周邊地區,今年樓價整體跌了兩、三成,成交金額同宗數都大減。」蔡冠深指。

以 新華集團在胡志明市中心的住宅樓盤,總投資超過三億美元,合共提供二千一百多個單位的「西貢明珠」為例,○五年出售第一、二期時,呎價不過一千一百港元, 去年底第三期推售,呎價已升到二千五百港元,兩年間升幅超過一倍。早已在高位售出超過七成單位的新華集團,現已套現近兩億美金。眼見現時住宅市道有價無 市,遂把餘下樓盤封盤,待市道好轉才善價而沽。

但一眾依賴越南銀行貸款的本地發展商,應付不了高達十八釐的貸款利息被銀行追數,開始劈價出售手頭項目。而有能力買入這些便宜貨的,包括向本港銀行以低息借錢的港商。

新華集團旗下既有專幫企業做融資的香港上市公司匯富金融,在越南亦設有投資銀行VinaCapital,難怪蔡冠深講起融資問題仍笑笑口:「我哋喺香港有自己嘅融資方法,成本較便宜。而家對外資來講,喺越南投資反而有優勢。」

「而家已經有唔少人搵我哋,要求合作又或者出售手頭項目,不過而家未係最佳入貨時候,等多幾個月,會有更多跳樓貨。」他還留意到,現時已有不少中東資金趁機掃平貨,估計下一浪將是美國資金湧入。

 

被喻為「海產大王」的新華集團創辦人蔡繼有,七○年已到越南做海產加工。八九年高峰期,新華的海產出口,每年生意額高達九千萬美元,近年因海產減少而降至三千五百萬美元。

夥拍政府共同進退

雖 然新華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而非越南,但視胡志明市為第二個上海的蔡冠深,認為投資越南要放長線。「我哋喺越南做咗三十八年先有今日。要成功一定唔可以 抱住賺快錢心態,諗住賺咗人哋嘅錢就走人。」上月中他便帶同還在加拿大唸大學一年級的大仔Johnson到越南,向當地教育部捐款一百萬美金,以示家族與 越南的友好關係,會延續至第三代。

新華與越南的良好關係,建基於七十年代,當時蔡冠深父親,人稱「海產大王」的蔡繼有,遠赴越南開設三間海 鮮加工廠,是最早到當地投資的外資。「七五年南北越統一,我哋係第一批投資者,主動將所有工廠無條件送俾政府,所以越南政府對我哋好好。」因為「識做」, 新華其後得以入口尿素、肥料、水泥、電器,甚至金條等越南匱乏的物資,用以貨易貨方式,換取當地農產品及海產。

八、九十年代,越南全國的海產,都由國營單位Seaprodex收購然後出口,由於新華出錢幫助Seaprodex開設海產加工廠,Seaprodex的海產,其中多達三成都售予新華作出口之用,令新華成為當時越南最大海產出口商。

 

被喻為「外交商人」的蔡冠深,上月中在越南首都河內,向教育部捐款一百萬美元,在儀式上與越南外交部常務副部長范平明(右)言談甚歡 。

國企有難義不容辭

在越南投資多年,新華曾幫忙不少財政陷入困難的國企,這些都令越南政府對新華另眼相看。「九七年金融風暴時,根本冇人會提越南!當時有政府部門欠我哋錢,有啲拖咗十幾年。如果冇實力,點可以捱到今日?」蔡冠深說。

據知,九三年新華在胡志明市市中心興建甲級寫字樓「新華廣場」時,本來與國營單位Fimexco合資,由Fimexco提供地皮,並佔合營公司三成股權,新華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則負責出錢發展,合共佔股七成。當時整個項目投資四千五百萬美金(約港幣三億五千萬元),然而一場金融風暴掩至,負責向銀行擔保借錢的新華,亦不斷被銀行逼還債。

「最終新華要幫Fimexco啃咗過千萬美金債項,而Fimexco亦把手上三成股權交予新華填數。」新華集團一高層透露。

○ 二年,新華再購入丸紅手上的小量股份,令「新華廣場」變成集團全資擁有的物業。這類甲級商廈總樓面在越南只有八十四萬呎,相等於半幢國金,在供應短缺下, 租金高居不下,現時呎租約六十五港元,媲美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商廈,如今已全部出租,每年租金數以千萬美元計,這隻會生金蛋的雞, 相信為蔡冠深提供了不少攻城略地的銀彈。

衣車大王以戰養戰

六十年代曾擁有十幾架小巴和五十架的士的陳東,七五年轉行賣衣車。由於有兩名兒子在越南替他打理生意,人稱「東叔」的他樂於留守公司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的大本營做後援。

坐落於深水埗南昌街,佔地三層的東成集團,專門代理Brother、飛馬、Juki等日本衣車,在製衣業早已式微的香港,這間鋪似乎不甚起眼,但原來東成集團老闆陳東,是越南的衣車大王,佔有當地六成半市場,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富豪。

 

家住九龍塘獨立屋,手戴陀飛輪,出入愛以勞斯萊斯代步的陳東,今年已經七十四歲,卻仍健步如飛,講起衣車就眉飛色舞。他的熟客仔包括Bossini創辦人羅定邦家族的羅氏集團、褲王楊釗的旭日集團等。

八十年代初,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不少香港製衣廠開始北移到珠三角一帶,當時只向總代理攞貨賣的東成,生意亦非常暢旺,高峰期每月生意額達七千萬元。九十年代初起,東成才正式取得Brother、飛馬等日本大牌子衣車的分銷代理權。

由 於行業競爭越來越厲害,利潤被攤薄,陳東八十年代尾已開始把生意擴展到廣州、北韓、柬埔寨、和越南等新興市場,但最後只有越南成功。「當時我派個女婿去北 韓,點知當地嘅廠好窮,送咗貨無錢俾,個國家好封閉,出入都會被人監察,搞咗兩、三年,最後蝕咗幾百萬元;廣州市場就我自己去,不過競爭太大,好難同當地 人爭;柬埔寨係軍政府,政治不穩定,越南就唔同,起碼一定唔會打仗。」

 

「東叔」次子建國長年駐守胡志明市推銷衣車生意,現已講得一口流利越南話。為爭取生意,他還會為一眾港商穿針引線介紹當地投資環境。

入股國企振興工業

現 時,其次子陳建國(Albert)長駐胡志明市,專責擴展衣車業務,他說:「好多日本衣車牌子,自己都喺中國有總代理,如果唔可以直接同製造商合作,我哋 無優勢。越南係發展中國家,勞工密集,對製造業有優勢,我哋於是轉而向製造商取得Brother同Juki喺越南的總代理權,轉攻越南市場。」

去年初越南正式加入世貿,成衣出口美國無配額限制,吸引不少台灣、日本、韓國和香港的製衣廠到來設廠,東成去年全年生意額,是前所未有的好,約三億港元,相比香港和中國衣車生意的一億八千萬,多出接近一半。

現時東成最大的客仔,屬越南工業部旗下,有二十間製衣廠、三萬工人的國營公司越進製衣,由於政府認為衣車生意可輔助當地成衣輕工業發展,九十年代初東成得以入股越進製衣一成半股權。

在越南做生意,陳東認為要打耐力戰。「初時呢啲國營廠無錢,用緊嘅係六、七十年代嘅蘇聯衣車,買新衣車都要分期慢慢付款。大家合作十幾年,佢以前嘅總經理而家都做咗工業部副部長啦。」現時越進每年給予東成的生意額,便高達四、五百萬美元。

利息狂加香港班水

東成與政府的友好關係,亦帶挈他涉足地產事業。九六年起,東成開始與工業部旗下不同部門合作發展商廈、酒店和豪宅項目。

雖 然商廈和酒店早已為東成提供穩定收入,但有三百七十伙,已賣出超過八成單位的河內豪宅「黃金西湖」,在資金未完全回籠,以及當地銀行貸款年息高企之下,手 上還有地皮未動工的東成集團亦要轉向香港銀行貸款為項目融資。「好彩個樓盤已經收到五千萬美元訂金,足夠發展餘下工程。而家嘅時勢,要以戰養戰,以賣衣車 嘅收入,養住公司嘅伙記,有機會再繼續出擊發展其他項目。」陳東說。

羅氏針織連開兩廠

東成集團還充當盲公竹,帶相熟的港商到越南掘金。Bossini的姊妹公司,由羅定邦次子羅蜀凱打理的針織廠羅氏集團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初,羅蜀凱未受家族爭產官司影響,繼續諗計擴展業務,一口氣在河內連開兩間製衣廠,無非貪當地有大量廉價勞工。

羅氏集團在國內的四間製衣廠,與一眾內地設廠的港商一樣,面對人民幣不斷升值,環保條例日漸嚴苛,部分商品減少出口退稅,以及新勞動合同法等難題。

雖然不少港商正密謀由珠三角遷移到湖南、廣西等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以減低成本,但羅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鮑仲強卻認為並非上策。「今日東部面對嘅問題,明日西部一樣會發生。雖然偏遠地區工人薪金低啲,但在時間、物流以及配套方面輸晒,都彌補唔到。」

越南○二年加入世貿前,鮑仲強已經去探路,到去年年初正式入世,就立即扑槌搵地建廠,今年農曆年後,河內的兩間工廠已經開始投產。

他 看中的,是越南八千五百萬人口中,超過七成人口在三十五歲以下,勞動力龐大,平均薪金只是大約一百美元(約七百八十港元),較珠三角起碼二百美元月薪便 宜。「河內接近中國廣西,布料等原材料由中國運去大約只需十幾個鐘車程,而且搵工人比胡志明市容易好多,而家兩間廠合共有千幾二千工人。」鮑仲強分析道。

 

「越南係東南亞其中一個生產成本最平嘅國家。以一件最簡單嘅背心為例,越南嘅工價可以比中國平一半。」現時羅氏的產品,五成在中國製造,三成在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在起步階段的越南工廠只佔大約兩成。

吃得鹹魚也要抵得渴。越南工人的生產力和技術,依然和中國工人有一段距離,「現時仲訓練緊啲工人,主要俾佢哋生產簡單嘅背心、T-shirt,暫時複雜的車工會放番喺大陸做。」

然而越南偏遠省份物流配套仍差,分分鐘加重運輸成本。「有次因為交通問題,差啲誤咗船期,好彩我馬上打去海關俾啲茶錢叫佢扣起艘船,否則改空運就大失預算!」當地另一名做製衣的港商說。

貨幣貶值掀罷工潮

在越南設廠要解決的,還有電力問題。現時雖不致出現中國鬧電荒的情況,但卻因為電網維修而經常停電。「其中一間喺開發區嘅工廠,每次附近有新廠投產,都因為工業區要駁電纜等工程問題而停電,時間由十幾分鐘到幾個鐘都有,所以一定要自備發電機。」鮑仲強說。

雖然現時越南盾正面對貶值壓力,對在當地設廠,以越南盾支付工人薪金的港商有利,但在通脹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工人收入追不上通脹之下,紛紛在全國各地發起罷工,當中最受影響的,是規章制度較嚴的日、韓及台灣工廠。

「我哋都擔心要求加薪同罷工嘅風氣,會蔓延到自己工廠o架。但我哋唔少客人,都覺得越南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中國嘅珠三角。我哋希望喺越南慳到嘅錢,可以抵銷中國工廠上升嘅成本,畢竟越南仍是東南亞生產成本最平嘅地方之一。」鮑仲強說。

越南經濟鑽石變炭頭

上月底,評級機構惠譽將越南主權基金的債券評級,由「穩定」調低到「負面」,摩根士丹利亦警告,越南現正步向類似泰國九七年的貨幣危機。消息令陸氏集團(366)、越南製造加工(422)及激成投資(184)等越南概念股股價受拖累暴跌。

越 南政府近年大舉引入外資,導致金融信貸膨脹,通脹失控。五月份越南通脹率按年已急升至25.2%,在亞洲區僅次於緬甸及斯里蘭卡。為遏抑通脹,越南央行大 舉加息及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導致股市大跌。兩年前越南股市以1.44倍的升幅跑贏全球,但今年越南VN指數,由去年十月的1110點高位,跌至現時 300幾點,累跌超過65%,全球表現最差。

經濟硬着陸的擔憂,令有144億美元貿赤的越南,面對越南盾貶值危機,一年期遠期不交收合約已 跌至1美元兌22,000越南盾,較即期匯率跌35%。越南央行上月底便將越南盾對美元每日波幅,提高一倍至正負2%。貨幣貶值的憂慮,觸發河內市民上月 底湧到金行和兌換店搶購黃金和美元保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0

反攻內地o靚仔淘寶掘金潮

2010-7-8  NM




繼eBay和雅虎拍賣後,最潮的拍賣網站是來自內地,由阿里巴巴集團持有的淘寶網。根據官方統計,每日有十五萬香港人在淘寶瀏覽,平均每日成交額達二百五十萬元人民幣。

大部分香港人上淘寶網都是為了買平貨,但有一批香港年輕人卻發現商機,打正香港旗號反攻大陸,閒閒地月賺十萬八萬。足球員轉行賣波鞋

世界盃來到最後階段,對幾乎晚晚睇波的司徒飛來說,可謂苦樂參半:苦的是愛隊阿根廷八強出局,樂的是淘寶網的生意急增三成。他在網上設置了世界盃專區,「單是世界盃版足球,已經賣咗成百個,阿根廷同西班牙的波衫亦一早斷市。」

司徒飛表示:「內地的正貨足球用品好貴,好似世界盃足球,香港賣九百蚊港紙,內地賣千一蚊人民幣。」而他在淘寶網只賣七百多元人民幣,難怪其門如市,「我都係從香港入貨,但係用批發價,所以普遍貨品都賣得平過香港專門店少少。」

車禍改變人生

他之所以有門路以批發價入貨,背後原來有段慘痛經歷。今年二十四歲的他,曾是職業足球員,十五歲便效力南華青年軍,但受傷多過落場,○七年更遇上車禍,「坐朋友電單車尾撞車,腳跟捲入電單車入面,從此無得再踢職業足球,前面條路突然無晒,人生好灰暗。」

只得初中學歷的他頓感晴天霹靂,父母迫他重返校園,但他不願,遂想起自己在○五年已開設了淘寶網戶口,「當初開戶係因為有朋友在內地體育用品專門店工作,可以用員工價買嘢,叫我幫佢哋轉賣出去,分番錢俾我。不過我只係當兼職,每個月最多賺幾千蚊。」

車 禍後,他惟有認真做起來,「其實足球用品喺內地並唔普及,大部分人踢波仲係著布鞋。」加上南華的教練見他因傷被迫退隊,心生憐憫,主動介紹相熟的足球用品 供應商,讓他直接在香港入貨,價錢比幫襯內地朋友的員工價更平,「我每星期帶一、兩次貨去深圳,每次十幾件衫,幾對鞋,銷售額有兩、三萬蚊。」

專揀熱門球隊

但 做生意始終在商言商,不能長久靠人可憐,故待規模漸增,他便主動爭取談判本錢,「我擔保買入某個金額的貨,條件係價錢要更平。」司徒飛表示每年買入近八百 萬元的足球用品到內地轉售,「主要係Adidas同Nike的產品,波衫就要選曼聯、阿仙奴、國際米蘭等熱門球隊,世界盃就入阿根廷、西班牙,少啲非洲球 隊。」惟偶爾也會有死貨,「好似上季利物浦表現差,波衫就賣得唔好。」大部分產品會從香港速遞到深圳,每星期亦派員工來港取貨兩次,「有時海關見我哋多 貨,會唔俾我哋過關,但唔會罰錢或充公。」

現時他透過淘寶網每月賣出近千件貨品,每月營業額約七十萬元人民幣,另外他還會把貨物轉售予內地球隊或足球員,因而每年大賺逾百萬元人仔。難怪他年紀輕輕,便手戴逾七萬元的鑽石勞力士,並在深圳設有兩個辦公室,請了十多名員工協助打理生意。

儘管已進身為老闆,惟他並未放棄足球,在深圳成立一隊業餘足球隊,還把足球夢寄託在細他七年的弟弟司徒富身上,「佢都踢緊南華預備組。」弟弟在南華的履歷,更被他放上淘寶網宣傳,自己則每週踢兩、三次衞生波。他表示世界盃後會到北京做手術,為腳傷作最後努力。

司徒飛小資料

年齡︰24歲

淘寶年資︰5年

淘寶評級︰四鑽石

銷售產品︰足球用品

每月營業額︰70-80萬元

每月盈利︰約15萬元

淘寶掘金步驟

1. 帶備身份證及回鄉證到內地銀行開戶口,以便日後收錢

2. 到淘寶網http://www.taobao.com免費登記

3. 填妥資料後會收到確認郵件,點擊連結便完成註冊,用戶同時已登記了與買家溝通的「阿里旺旺」,以及交收錢銀的「支付寶」

4. 登入淘寶網,在「我的淘寶」點擊「我要開店」

5. 用真名及身份證號碼為支付寶進行認證,並輸入內地銀行戶口,日後便能以該戶口收款

6. 下載阿里旺旺

7. 已可賣貨,但想吸引網民瀏覽,最好設有以下兩項:

消費者保障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假一賠三」等保障,申請後店鋪網頁有標記顯示,毋須收費,但要按金,金額視乎貨品種類而定,護膚品則為2000元人民幣

旺鋪︰令版面較為漂亮,每季收費150元人民幣,亦可直接幫襯功能較多的旺鋪拓展套餐,每月98元人民幣

歐洲水貨客轉戰國內

買波衫波鞋固然好賺,不過並非人人有門路入平貨,但原來像Joyce般到莎莎、卓悅買化妝品,再靠淘寶網轉售到內地,亦每月穩賺六萬元。

本週日,在三十三度的酷熱天氣下,Joyce拉着車仔到土炮護膚品店彩豐行掃貨,不消半小時已買了二千多元貨品,其後再轉戰莎莎及天使,「幫客買貨,一間搵唔到就要去第二間,有時要行五、六間鋪。」汗流浹背的她說。

零成本開業

她 每週掃貨四次,事前會多行幾間店鋪格價,「一件百幾蚊的貨,卓悅同莎莎價錢有時差幾十蚊。」掃貨完畢後,晚上將貨品拖到深圳拍檔的家中包裝,之後填寫速遞 表格,辦妥一切才趕返香港。她表示走走趯趯雖然辛苦,但勝在長做長有,「有啲內地朋友話我知四川、湖南啲商場,賣嘅化妝品比香港貴成倍。」

她 笑言這門生意原則上有賺無賠,且不用成本,因為客人在淘寶網付款落單後,她才入貨,故此無存貨問題,運費亦由買家支付。儘管自由行令內地人可隨時來港,惟 從湖南來港旅遊的郭小姐,亦表示經常在淘寶網買港貨,「雖然每次來港都買好多護膚品,但還是不夠用,在內地又怕買到假貨,所以會在淘寶找香港代購。」

走水貨出身

Joyce就像其他水貨客一樣,每日帶着大批貨品闖關深圳,即使遇到海關截查,也應付自如:「關員問點解帶咁多面膜,我咪話開美容班,要用咁多,佢又話要拉要罰,我咪扮傻話唔知囉,使驚佢,我嚇大o架!」

應付海關的經驗十足,皆因她中五畢業後便經常參加歐洲水貨團,○三年起更索性帶團做領導。她指走一轉手袋、手錶等水貨可賺十多萬元,惟風險極高,「試過有次辛辛苦苦運貨返到香港後,俾人爆格,成批貨無晒,唔見幾十萬。」

去年底,她發現身邊朋友經常幫襯淘寶網,細看之下見有人做香港代購生意,遂決定分一杯羹,不過單是內地人溝通的用語已考起她,「原來『秒殺』即係低價散貨、『性價比』係貨品功能同價錢是否成正比。」她遂找來朋友的內地妻子夾份開檔,她負責買貨,拍檔則負責與客人溝通。

寄貨連收據

幫客人代購指定護膚品後,Joyce按照香港專門店的正價發售,不過就收人民幣,「淨係匯率已經賺一成幾,加上店鋪時不時減價,好賣的產品我又會賣貴少少,加加埋埋利潤都唔錯。」在芸芸護膚品當中,最好賣的居然是彩豐行的產品,「大陸人好信香港品牌,而家有三成銷售額來自彩豐行。而且買滿一萬蚊面膜,每張半價只需五蚊,但我定價十蚊至十三蚊人民幣,所以每兩個月便一次過買二千張面膜。」

做 網上生意,最難是贏取客人信任,故她先要用香港身份證在淘寶上認證,網頁便會標明是香港商家;之後要每天花十多小時坐在電腦前,回覆客人問題;還將香港生 活照放在淘寶網上,大賣溫情兼港產。最重要是將每件貨的單據連貨寄給顧客,再用香港報章雜誌包裝,博取顧客信任,「不過會畫走個價錢,以免俾客人知我賺幾 多。」

Joyce小資料

年齡︰29歲

淘寶年資︰半年

淘寶評級︰四鑽石

銷售產品︰化妝及護膚品

每月營業額︰20萬元

每月盈利︰約6-7萬元

淘寶突圍四招

1. 用香港報紙及雜誌作包裝,令顧客相信貨源來自香港

2. 連發票及店鋪袋寄給客人,證明香港購買

3. 在網頁內上載一些香港照片及生活照

4. 送神秘小禮物,如買護膚品送試用裝

代購變零售

Joyce的生意可算手作仔,賺的都是辛苦錢。但自○五年已在淘寶搵食的Benny卻把生意企業化,成為首批在淘寶網發圍的香港人。「我太太住深圳,我成日上去探佢,索性做代購,每次都帶護膚品上去。」

他最初每星期帶貨三、四次到國內,三年之後已累積一萬個好評,月賺兩、三萬元。為了迅速增加好評,他不時搞促銷,「例如買滿一定金額有禮物送,仲會辦活動,好似客人買完產品之後,只要在我們網頁登幾張相及用後感,網民投票寫得最好的一個可獲價值六千蚊的LV手袋。」

Benny 認為評級對做淘寶生意有很大幫助,故恃着自己是評級最高的香港淘寶賣家之一,便轉型向內地代理取貨,「有好評同無好評做法唔同,好評多,人哋自然信我,我 唔使再寄張單證明係香港買。其實同內地代理攞貨,咪同香港買一樣。」但他的店名叫「香港網上自由行化妝品」,實有誤導之嫌。

由於一線產品難 攞貨,故他主力代理二線的化妝品牌,「好似大S之前出咗本美容書,介紹咗好多唔出名的護膚品,我哋好評多,就算產品唔出名,客戶都會信我哋介紹。」他請了 六個員工在網上招呼顧客,「全部受過一個月訓練,對每一種產品同護膚方法都好熟。」計及後勤包裝等員工,他請了十個人工作,「依家係薄利多銷,但唔使咁辛 苦囉。」

Benny小資料

年齡︰32歲

淘寶年資︰5年

淘寶評級︰四藍皇冠

銷售產品︰化妝及護膚品

每月營業額︰70-80萬元

每月盈利︰約7-8萬元

評級機制

在淘寶網上,每宗交易均可評級,好評加一分,壞評扣一分,再按分數分為心、鑽石、藍皇冠和金皇冠四級,每個級別的圖案越多,代表分數越高,獲五個相同圖案,即可跳升一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02

大元掘金真相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726157&time=2011-05-22&cl=106&page=all

尋找平台收購上市公司,利用重組金礦題材,吸引資金拉抬股價,最後退出獲利,「資本玩家」鄧永祥導演的掘金故事正在上演,這亦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獲利的典型樣本

《財經》記者 王培成 攝影 劉軍
 

  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虧損,不是創新型公司,也不具備高成長性,卻製造出兩年漲幅超過10倍的奇蹟,現在股價仍能維持在高達30元以上。這並非虛構情節,而是正在A股上演。

  奇蹟的製造者是資本市場的「玩家」,其擬就收購金礦題材,吸引資金進入,令股價大幅抬升,遂擇機而退。

  實際上,大元股份收購金礦資產,尚未進入實質階段,亦未因此敏感消息而有停牌期,但仍引起無數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趨之若鶩。這其中,做局者、捧局者、入局者皆有。

  本刊記者通過長期調查採訪,還原了大元股份編織金礦題材的整個過程,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殼」重組故事。

  大元股份以其「盤子小、乾淨」,成為這類重組題材的絕佳滋生地。在A股市場,這樣的「殼」資源隨處可見,「殼」重組攪動市場異動亦屢見不鮮。而炒「殼」重組,不僅無益於資源優化配置,更扭曲了投資價值導向。

  上市資源稀缺、退市制度不暢,為此類亂象提供了制度前提。消解炒「殼」亂象,提高借「殼」重組門檻的同時,更應通暢市場的進入和退出制度,降低上市資源稀缺性。

  ——編者

 

  從內蒙古西北部巴彥浩特鎮出發,向西北方,經三小時車程,深入大漠,在低矮的山巒前,一片潔白、整齊的廠區,分外惹眼。

  走近廠區,酷似「凱旋門」的朱褐色廠區大門剛剛竣工,「珠拉礦業」四個金色大字閃閃發光。此處便是內蒙古珠拉黃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珠拉黃金」)核心廠區。

  環視四周,儘是廣袤無垠的沙漠戈壁,此處離最近的水源地巴彥諾爾公蘇木(「蘇木」相當於「鄉、鎮」)約15公里,廠區依矮山而建,光禿禿的山後方,百餘輛大型採礦設備和運礦車正在日夜不停地開足馬力生產,一位工人指著一座座迅速被夷平的山包戲稱,「這就是搬山運動。」

  低品位金礦石築堆後,通過氰化鈉溶液循環噴淋,使礦石中的金溶解出來,再用活性炭吸附回收黃金,此方法稱為堆浸提金法,是一種最易操作、投資見效快的黃金生產工藝。

  正是這家日均處理礦石2000噸、生產黃金近40千克,晝夜不停運轉的金礦企業,承載著一家上市公司數萬投資者的黃金夢想。

  多年來實業資產始終沒有起色的大元股份(600146.SH),因為要收購珠拉黃金,從2009年起,股價被抬升663%,創當年兩市股票漲幅紀錄,被媒體稱為兩市「第一妖股」。

  大元股份至今30元以上的股價,仍靠這一收購題材維持。但顯見各方已生退意。數位公司高管離職,大股東強力減持。無奈之下,這場黃金迷夢的編織者鄧永祥浮出水面,親自出任董事長、總經理及董秘,三職於一身,亦開資本市場之先河。

  尋找平台收購上市公司,利用重組金礦題材,吸引資金拉抬股價,最後退出獲利。「資本玩家」鄧永祥導演的掘金故事正在上演,這亦是中國資本市場「殼公司」獲利的典型樣本。

  「玩家」鄧永祥

  走到前台的鄧永祥,有著不平凡的資本市場履歷,正是這些經歷,為其操弄大元股份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一位跟從鄧永祥多年的密友如是評價:以鄧的資本運作能力和嫻熟的操盤手法,他有能力控制大元股份每日K線的分時走勢。這與其在資本市場近20年的履歷一脈相承。

  鄧身高1.7米左右,體型微胖,見過的人皆評價其「精幹」。其祖籍湖南省華容縣,1971年2月出生。1994年在山西財經大學本科畢業後,被分配至大連市商委工作,但很快進入君安證券大連營業部工作,由此踏上了資本之路。

  由於其出色的才幹,鄧被逐步提升擔任業務經理、深圳自營部門要職等。後短暫進入國信證券,涉足典當行,接手永盛投資。

  在證券行業多年後,鄧永祥積累了豐富的操盤經驗,精通二級市場操作手法,同時,也結交了諸多資本市場的朋友。在其朋友看來,鄧性格中帶有湘籍人的爽快和仗義,是一個頗有水平、名副其實的「資本玩家」。

  據知情人士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鄧永祥參與二級市場買賣一家大連上市公司股票,並由此獲得了第一桶金。此後,鄧還聯合國內某大型券商自營部門人員,同湖南四位同鄉炒作多只股票,頗有斬獲。

  2001年9月,鄧永祥出資3500萬元,接手大連永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永盛投資)。2003年10月,鄧永祥銳意收購上市公司長興實業 (000827.SZ,已退市),從長興實業法人代表處託管1744萬股權,但在辦理股權託管手續時,文件被長興實業實際控制人當眾撕毀,長興實業內部矛 盾由此曝光。

  此時,永盛投資二級市場已重倉長興實業,股價快速跳水,鄧永祥蒙受巨額損失,債務纍纍,致變賣公司和房產。

  幾近破產的鄧永祥,利用其積累的人脈東山再起,又在「理財」吳忠儀表(000862.SZ)的過程中再次獲利千萬元,但因為二級市場操作違規,鄧在吳忠市被監視居住半年,後交出所有非法所得獲得自由。

  據鄧永祥的一位朋友介紹,在資本市場「玩」的圈子並不大,鄧永祥與他們幾乎都很熟絡,鄧還曾與一干朋友和往來密切的機構,「投資」過贛南股份(000829.SZ)、億陽信通(600289.SH)、*ST光明(000587.SZ)等多只股票。

  接近鄧永祥的人士表示,雖然鄧永祥每次得必有失,但在「圈子裡」認可鄧能力的人卻很多,很多人非常佩服鄧在二級市場嫻熟的操作手法和玩轉殼資源 的本領。掌控長興實業失敗後,鄧債務纏身,便在大連低調行事,其公開簡歷再也難見君安證券、國信證券、永盛投資等「耀眼」的字眼。

  鄧永祥還特意嚮往來大連的朋友交代:「到大連請不要和以前一起有往來的人聯繫。」

  儘管在大連曾經最繁華、開發最好的地段——老虎灘擁有一套矮層海景別墅,但鄧永祥長期居住在北京、上海。其在家鄉湖南華容縣購買的一處裝修豪華的兩層聯排別墅,供其母、姐、弟居住。

  一名接近鄧永祥的知情人透露,操作吳忠儀表未能有收穫後,鄧永祥便開始尋找下一個可操作的上市公司。大元股份因其歷史簡單、沒有複雜的債務糾紛而進入鄧的視野。正是因鄧的牽線,大連實德得以進入大元股份,鄧永祥在大元股份的第一次戰役由此打響。

  引入大連實德

  大元股份原為寧夏大元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1999年上市,總股本2億股,上市後經營一直不理想,2003年該公司70%股權無償劃轉 給寧夏綜合投資公司。2005年,上交所對其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及其特別處理,簡稱由大元股份改為「*ST大元」,股價一直在2.5元左右徘徊。

  大連實德是大連大型的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2004年以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登陸資本市場就成為其發展的目標。

  此時鄧永祥得知大連實德的想法,遂從中牽線,將大元股份引入大連實德視野。

  2005年6月,大連實德以2.91億元總價,每股轉讓價格為2.08元,獲得大元股份14000萬股,佔大元股份總股本70%,成為大元股份絕對大股東。後因股權分置改革,14000萬股稀釋為12080萬股。

  大連實德進入之後,大元股份股價長期徘徊在2元至4元之間,直至2007年初,該股啟動上漲,同年5月,該股股價躥升至11元多。實際上,大連 實德欲重組大元股份的消息,早已在市場瀰漫。三個月後,大連實德宣佈要對大元股份重組。不過,停牌八個月之後,卻最終以「國內資本市場發生很大變化,市場 條件出現較大背離」為由,終止了重組方案。在「摘帽」後第一年的2007年,大元股份業績又虧損1800多萬元。

  2009年2月承諾的禁售期滿,大連實德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通過28次交易在二級市場迅速減持7000萬股,累計套現8.99億元。

  蹊蹺的是,減持期間,大元股份股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從11.23元上漲至15.53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不排除是有人安排資金接盤之舉。

  2009年6月前後,鄧永祥決定將金礦注入上市公司。

  當年8月,上海泓澤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泓澤)與大連實德達成協議,收購後者持有的剩餘大元股份5080萬股,協議每股轉讓價從6元提到9元再到11元。

  完全退出大元股份後,大連實德股權轉讓共收穫14.58億元,而進入成本總計為2.91億元,三年多時間,淨賺11.67億元,投資回報率超過400%。

  一個更有意思的交易是,2009年2月,大元股份子公司大連韻銳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將其廠區的一塊土地,以1.19億元價格,轉讓給大連實德子公司。而2005年,該土地資產由大連實德注入上市公司,評估價格為1.2億元。一進一出,價格幾乎未變。

  從2005年到2009年,正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急劇膨脹時期,土地價值亦不斷翻番,三年價格不升反降,這一操作被廣泛質疑。

  今年,大連實德工業園將整體搬遷,當地政府支付給該土地項目的補償款3億多元,大元股份個別高管多次向寧夏證監局反映該筆「爭議」交易。

  為此,寧夏證監局今年4月下發關注函要求,為保證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不受損害,就上述土地徵用補償問題,其處置情況要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

  「再做一把」

  上述知情人士稱,在大連實德有意退出之際,鄧永祥認為大元股份這個殼很「乾淨」,決定「找人接手『再做一把』」。

  早在2008年底、2009年初,鄧永祥即遊走於其朋友圈子中,希望尋找平台接下大元股份。經過投資圈人士李某介紹,鄧與上海泓澤控制人楊軍取得聯繫,雙方很快談妥「合作」事項,確定以上海泓澤為平台接手大元股份。

  上海泓澤原為一家小型房地產經營公司,後被上海人楊軍以1000萬元與朋友共同買下,並轉型經營市政施工、家電批發零售和電線電纜生產。 2006年增資至3888萬元,經營範圍也增加了實業投資和投資管理諮詢服務。但實際上,上海泓澤是一個空殼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其近兩年淨利潤均為零。

  鎖定目標後,鄧永祥一邊和大連實德商討退出的價格和時間,一邊組建經營班底、尋找注入概念資產,還組織資金接手減持的股票。

  鄧永祥的一個朋友回憶,2009年初,鄧到深圳,邀約一干朋友,表示希望共同運作大元股份,需要找一個很好的資產收購題材。

  而尋找過程並不順利,2009年初,鄧永祥曾考慮過深圳市保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河北的一家製造業企業,但這兩類資產當時並不能引起市場的足夠興奮,談不上滿意。

  後經朋友介紹,鄧永祥接觸了珠拉黃金項目,並在2009年6月前後,把目標最終鎖定在珠拉黃金。

  一位熟悉資本市場的人士表示,現在操作一個題材,比幾年前要難,必須真有重組的實際動作,投資者才能夠相信。

  2009年上半年,正值為避免金融危機影響,國內4萬億元投資啟動,貨幣政策寬鬆之際,通脹預期壓力大增,黃金因具有抗通脹作用,黃金股大漲。金礦題材正逢其時。鎖定這一題材,大元股份股價上漲指日可期。

  鄧永祥亦積極運作。

  從2009年7月開始,短短一個半月內,上海泓澤註冊資本由3880萬元,迅速提升至5.6億元。

  據接近鄧身邊的人士稱,正因有金礦題材,鄧永祥不懼未來大元股份失利,收購大連實德持有的大元股份股權,也容忍其轉讓價從每股6元最後被提至11元。

  上海泓澤作為掌局者,並未向上市公司直接委派高級管理人員,所以鄧永祥到處「招兵買馬」,積極籌建企業經營班底。鄧多年混跡資本市場,從無實業經歷,因此,其籌建的班底多缺乏實業經營經驗。

  後來確定的公司首屆董事會、監事會、高管人員,都跟鄧永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多為其前同事、老鄉和身邊密友,鮮見從事實業背景人物。而真正掌控大元股份的鄧永祥,直到李云於2010年6月退出,才以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在大元股份高管中。

  鄧永祥負責資本運作,而真正掌握大元股份實業運作的,卻是鄧永祥的好友羅國偉,他被形象地稱為「影子總經理」。羅國偉長鄧8歲,四川閬中人,雖 未直接出任大元股份高管,僅任命為總經理特別助理,但卻執掌著公司日常業務的經營管理,他也是珠拉金礦收購小組的實際負責人,是鄧找來的最信任的助手,公 司內部稱其為「羅老闆」。

  圍繞在鄧永祥身邊的人均納悶,既然如此信任羅國偉,為何鄧不讓羅國偉直接出任公司高管。

  一位大元股份的人士認為,此事很可能與羅國偉的「前科」有關。羅國偉曾在2007年左右因挪用公款被司法機關追究責任。

  珠拉「故事」

  自2009年初開始,市場就傳言大元股份擬收購湖北嘉魚蛇屋山金礦。接近大元股份的人士表示,這一真中亦假的消息應是被有意釋放的。

  就在收購金礦消息傳出後,大元股份股價開始啟動,行情貫穿整個2009年,即便大連實德退出,仍未能阻擋其上漲步伐。全年上漲663%,成為當年A股漲幅第一的股票。

  但鄧永祥所收購目標並非蛇屋山金礦,而是珠拉黃金。

  上世紀末,內蒙古國土資源勘察開發院在阿拉善左旗戈壁探測發現,阿拉善左旗西北部戈壁沙漠上,一群低矮的山體富含金礦,隨即與左旗政府及阿拉善盟礦產資源公司合資,成立珠拉黃金開發公司。但因各方並未全部實際出資,且產出效益值不大,黃金開採遲遲未能展開。

  2002年開始,內蒙古磴口縣人郭文軍開始收購珠拉黃金,並實際掌握珠拉黃金超過70%的股權。但受資金所限,開採遲遲未能大規模進行,僅靠自有資金滾動逐步擴大開採。淨利潤從2004年的580多萬元,逐漸增至1500多萬元、2500多萬元。

  2009年上半年,鄧永祥與郭文軍接觸,談論收購珠拉黃金。當時,郭文軍提出,若簽訂協議,必須先由大元股份墊資,以擴大珠拉黃金的開採規模。

  幾經磋商,2010年1月,大元股份與郭文軍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大元股份承諾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億股,募集資金21億元,收購珠拉黃金100%資產和低品位金礦石堆浸二期項目,分別為16.75億元和3億元。該協議有效期為一年。

  中介機構隨後進場發現,珠拉黃金在歷次股權轉讓過程中存在瑕疵,經過協商,郭文軍將20.36%股權轉回阿拉善左旗政府,再一併轉讓給大元股 份。大元股份應郭文軍的要求,向其預先支付轉讓款9800萬元,此款項並未通過股東大會審議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至2011年2月臨時股東大會才審議通 過。此時,大元股份已累計向郭文軍支付1.6億元。

  一位大元股份的內部人士表示,這筆巨額資金的給付,並未附加任何條件,借款利息和抵押均不存在,一旦收購不成,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的損失。

  至2011年初該框架協議期滿,由於增發方案未能獲得監管部門批准,股權轉讓協議未能如期簽署。

  此時,獲得1.6億元預付款的郭文軍,已大規模擴大開採,珠拉黃金2010年實現淨利潤1.5億元,自持資金已足夠支撐進一步擴大開採規模,轉 讓金礦的想法已經消退。郭文軍繞過大元股份,直接向寧夏證監局提交瞭解除轉讓協議的申請,直到大元股份高層接到寧夏證監局通知後,才得知此消息。

  此時大元股份二級市場股價才20多元,按照鄧永祥最初的宏偉目標,大元股份的最終價值應該在每股70元之上。金礦題材不能就此罷手。

  惶急之下,上海泓澤被推到前台,於2011年3月26日下班前,簽署了新的三方股權協議。上海泓澤承諾在2011年6月30日前籌集30億元, 收購珠拉黃金79.64%股權和擬受讓郭文軍的內蒙古大漠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大漠礦業」)100%股權,大元股份以定向增發股份形式,收購上述礦業股 權。郭文軍的79.64%珠拉黃金股權提價至27億元,大漠礦業定價3億元,上海泓澤預付郭文軍3億元資金,其中包含大元股份已付的1.6億元,該筆資金 由上海泓澤償還給大元股份。

  大元股份在隨後的3月30日公佈了上述協議內容。

  即使股權比例降低20.36%,價格 提高了10.25億元,一年之後,珠拉黃金的價值翻了一倍。即便如此,鄧永祥與上海泓澤仍然選擇了接受。

  三個月時間,上海泓澤需要籌集近30億元資金,並非易事。

  機構魅影

  2010年2月,公告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珠拉黃金的利好消息發佈後,已在2009年創漲幅第一的大元股份,股價並未繼續上漲,而是從25元左右,下跌到15元左右。

  未能見到金礦,市場顯然並不完全相信大元股份的收購。為使收購顯得更真實,同時擴大收購消息的傳播,已經向郭文軍支付預付款的鄧永祥,在2010年中,找到多家與其關係密切的券商和基金公司,實地調研金礦。

  彼時,鄧永祥的宏偉收購計劃,已經打動了阿拉善左旗政府。因釐清歷史股權問題,阿拉善左旗擁有了珠拉黃金20.36%股權,進而與鄧永祥接觸頗多。

  一位見過鄧永祥的左旗政府人士表示,「感覺鄧永祥很有能量,資金應該不成問題。」

  正是在這樣的信任之下,左旗政府希望鄧永祥在當地廣泛投資,振興當地經濟。鄧也慨然應允。雙方即簽訂承諾協議,大元股份三年內在阿拉善左旗投資35億元,用於擴大當地黃金和貴金屬開採規模,建立黃金產業園。

  擁有大面積戈壁探礦權的大漠礦業進入交易菜單,即是這一投資擴大的具體表現。

  珠拉黃金熱鬧的開採場面,以及擴大規模即可利潤成倍翻番的預期,讓前去調研的投資機構興奮不已。回來後,多家機構相繼發佈內部調研報告,憧憬其可觀的前景。

  調研結束後,大元股份開始了繼2009年之後的又一波大行情,股價從2010年7月1日的16.68元,上漲至當年11月9日的歷史最高點43.3元。

  一位接近鄧永祥的人士表示,鄧只想讓股價維持在30元左右,以免投資者的過度追捧,引發質疑,同時也不會引起監管層的注意。

  大元股份2010年三季報機構持倉顯示,景順長城鼎益、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景順長城資源壟斷、景順長城公司治理四支基金累計持股比例達到 3.78%。富國基金旗下富國天合穩健優選、富國天源平衡兩支基金持股達到1.65%。匯添富基金管理旗下匯添富均衡增長和匯添富民營活力兩支基金總計持 股1.63%。

  值得注意的是,諸多機構中,還有外資身影。哥倫比亞大學基金在2010年三季度買入大元股份1.54%,竟成為第三大股東。知情者介紹,此為羅國偉借助以往在美積累的關係,牽線引入。

  此外,鄧永祥曾任職過的國信證券自營盤也曾在2010年二季度出現在大元股份十大流通股東中,並在2010年底前退出。

  整個2010年下半年至今,諸多投資機構不斷湧入大元股份,也不斷有機構退出。到今年一季度,仍有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多家機構位列大元股份前十大股東。

  接近鄧永祥的人士表示,以鄧永祥的人脈資源和二級市場的操作水平,把股價拉升到預期價位並不難。

  大連實德退出後,雖然大元股份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漲幅驚人,但卻很少有漲停板和跌停板,連漲跌幅超過7%的交易日也很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鄧精通二級市場操作手法,操作手法比較隱蔽,很難發現。

  即便如此,大元股份仍引起交易所和證監會稽查局的注意,曾多次電話詢問一些不尋常的現象,但均無果而終。

  變相贏利

  大元股份股價漲幅驚人的同時,其實業經營卻一塌糊塗。

  大元股份實業主要是在大連分公司和浙江嘉興子公司。大連分公司以生產銷售PVC管材、板材異型材等為主,位於大連市大連灣實德工業園區內。目前生產基本陷於停滯,5月初,6號廠房已經開始拆遷。

  4月27日,記者來到此處發現,部分廠房的大門和窗戶還貼有2011年春節放假的臨時封條未開封。擠出車間有9條生產線, 8條生產線都處於停產狀態,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個多月。

  該公司2011年的生產經營,已內部承包給大連分公司總經理周家華,周只需年底上交50萬元。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領域如此重大變化,卻未發佈任何公告。

  長期以來,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企業銷售連年下降,虧損不斷增加。據內部人士透露,2010年,為了配合實現上市公司整體贏利,避免連續三年虧損,進入退市特別處理行列,大連分公司大幅虛增利潤。

  從歷年銷售情況看,大連分公司2008年、2009年實現營收3361萬元和2539萬元,虧損664萬元和近千萬元。

  接近分公司的財務人員透露,2010年銷售「水分」主要源自四季度。公司內部財務數據顯示,2010年原計劃完成銷售收入3895.2萬元,實 際完成2500.62萬元,僅完成全年的64.2%。其中四季度完成原計劃120%。在公司銷售的傳統淡季,不降反增,令人費解。

  大元股份2011年11月下旬管理層會議還曾預測,大連分公司全年虧損800萬元左右,廢料虧庫200噸以上,為此,鄧永祥、羅國偉還專門前往大連溝通虧庫情況。

  大元股份全資子公司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嘉興中寶),以生產、銷售碳纖維及其製品為主。2009年公司花費600萬元,購進一批原材料,2010年原材料漲價,以溢價80%的價格,做了原材料結轉,此舉為公司「貢獻」了近500萬元利潤。

  上述高管表示,這一切皆因要確保2010年大元股份整體做到贏利,不至於連續兩年虧損被「ST」。實際上,一旦被「ST」,必將影響大元股份股價。

  該公司內部會議曾告知員工,為配合上市公司去年實現贏利,2010年度產生的費用儘量推延到2011年報銷。變賣控股子公司股權,成為上市公司創造利潤又一個主要途徑。

  2010年11月,大元股份將全資子公司大連喜美華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張政和張政峰二人,轉讓價格為150萬元,該筆轉讓為上市公司增加利潤150萬元。

  據內部人士透露,大連喜美華實際資產僅僅不到70萬元,以如此高價轉讓,目的就是為了增加上市公司利潤。張政乃大元股份北京辦事處職員,且與鄧永祥同鄉,明顯是鄧永祥的「自己人」。

  2011年初公司董事會同意出售嘉興中寶40%股權。股權擬受讓方是興寶盈通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嘉興寶盈通),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鄧永祥,公司其餘股東皆為大元股份員工。

  為了實現2010年不虧損,鄧永祥在2010年11月中旬內部會議上提出保證2010年業績的三項措施:*ST光明如年底前復牌,正常出售,如不復牌,可協商司法裁定轉讓;嘉興公司為溢價轉讓做準備;積極協調銀川財政局,實現479萬元的財政補貼收入。

  而事實上,*ST光明並未復牌,嘉興股權轉讓還未完成,2010年,通過協調獲得浙江科技廳,南京財政局,大連財政局、嘉興財政局財政補貼共計402.11萬元,而並無銀川方面補貼資金,最終大元股份2010年勉強實現每股收益0.02元。

  知情人士透露,大連分公司最快將在5月底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其實業資產基本已經變賣一空。

  全身而退?

  收購金礦還在投資者憧憬之際,上海泓澤已通過大宗交易迅速減持股票。

  自今年3月31日起,在15個交易日內,上海泓澤以每股近30元價格,減持2000萬股,持股比例由25.4%變為15.4%,累計套現5.82億元。上海泓澤接手大元股份時支付5.58億元,至此已經收回成本。

  不瞭解鄧永祥真正在大元股份用意的人,見實業經營混亂,均生退意。

  2011年4月,公司董事長趙海,監事會主席凌勇同時辭職。

  趙海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直言:「如果沒有真正懂礦的高層管理人員,公司不可能實現成功轉型。」

  就在他們辭職的第二天,擔任大元股份董秘六年的張冬梅也主動請辭。

  一位證券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鄧手下還控制著大量的個人股票賬戶,一般一個賬戶100元左右,在二級市場炒作大元股票,期間,鄧獲利巨大。

  圍繞大元股份,鄧永祥聚攏了很多人,其中有人知道鄧的真實意圖,有人懷揣經營一家上市公司的夢想。而今,離這些人當初的設想越走越遠,便紛紛散去,鄧永祥不得不親自兼任董事長、總經理和董秘。

  圍繞珠拉黃金,數十家機構蜂擁而入,有熟悉鄧的,有不熟悉的,大部分已經離開,一些機構則仍在堅守。

  鄧永祥利用的平台上海泓澤,減持手中三分之一大元股份即已收回投入。

  近些年,國內資本市場屢屢出現假借重組的幌子,通過「講故事」在二級市場投機炒作的現象。借重組題材操縱股價謀利,這樣的做法,已經成為「資本玩家們」慣用的手法。

  深圳證監局局長張云東在一次上市公司規範治理工作會上說,部分「重組」者的目的性也很明確,就是「炒殼」,借重組題材操縱謀利。事實上,這種資 產重組已經對中國資本市場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是嚴重地破壞了市場資源的配置功能,扭曲了投資價值導向,這些ST、績差公司重組擠佔了大量市場資源,影響 了資本市場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二是毒害了市場文化。市場上有「鹹魚翻身」這種發財渠道,誘使一些投資者如蠅逐臭般地追逐垃圾股,狂賭重組,嚴重影 響了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使得現有的投資者教育工作只能是付諸東流。三是破壞了市場秩序。

  6月30日,大元股份收購珠拉黃金協議的最後期限已近,留給鄧永祥和上海泓澤的時間已不多,30億元的收購資金如何籌集?大元股份的黃金故事如何繼續?

  大元股份目前還持有S*ST光明202萬股,已是其第一大股東。S*ST光明2009年下半年連續拉升,不到兩個月上漲一倍,隨後停牌至今已半年有餘。

  S*ST光明同樣有收購金礦的利好消息。在鄧永祥主導下出現在大元股份的掘金「故事」,能否在S*ST光明上繼續延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68

囤積三七被查 「牛股」康美藥業的掘金術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6988.html

為2010年股價翻番的牛股之一,康美藥業 (600518.SH)昔日走牛的原因,轉瞬間成為今日被懲處的證據。

國家發改委近日披露,2009年~2010年期間,中藥材三七的價格猛漲,康美藥業通過囤積三七並在高位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為此,依據有關規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對其進行公開予以提醒告誡。

然而,對公司影響如此重大的事件,康美藥業卻絲毫沒有對外公告披露。在眾多普通投資者還不明就裡之際,嗅覺靈敏的大資金在第一時間就瘋狂出逃了15.7億元。

機構逃之夭夭

據瞭解,康美藥業2009年購入三七660.7噸,庫存58.04噸,全年累計囤積達到718.74噸。當年,公司對外銷售三七僅88.1噸,生產 自用65.6噸,截至2009年12月31日,還有庫存565.04噸。尤其是當年1-9月份,僅對外銷售2噸。由於2009年三七產地云南省文山州大 旱,導致當年產量僅為3000噸左右,康美藥業囤積的三七佔到市場總額20%多,而康美藥業每年利用三七製作飲片數量僅為100噸左右。

2010年,三七價格高漲,康美藥業將囤積的三七全部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康美藥業 2009年惡意涉嫌囤積三七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情況是查實了的。許昆林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已對康美藥業實施公開提醒告誡。至於下一步的處罰,還在研 究之中。

實際上,囤積三七獲利的康美藥業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發改委7月18日表示,對甘肅隴西地區20多個中藥材存儲倉庫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一些中藥材經營者蓄意囤積黨參,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這一消息流傳範圍較小,康美藥業也未及時披露這一重大利空信息。19日,康美藥業開盤後不久股價便開始大跌,盤中最大跌幅接近6.14%,報收 14.40元,跌幅為4.51%。成交量也急速放大到1078248手,成交金額高達15.71億元,為近年來新高,資金出逃跡象明顯。

惠祥投資公司投資總監殷佑嘉分析,從當天康美藥業的成交明細來看,存在大量的大額拋單,很可能是持股量較大的機構所為。而普通投資者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上市公司也沒有及時公告,他們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以為可以逢低介入。

華鑫證券研究員謝麒也承認,消息出來後,引起投資者對康美藥業的擔憂,進而導致了該股暴跌,創10年來天量交易額。

本報聯繫了康美藥業董秘邱錫偉,後者因身體不適婉拒了採訪。

囤貨謀利之辯

2010年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康美藥業卻在此中一枝獨秀,從最低價10元一路高歌猛進,最高價曾達到23.67元,漲幅高達130%。

翻閱康美藥業2010年財報可知,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0880.1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19%,實營業利潤79404.3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實現現淨利潤71552.27 萬元,比上年增長42.67%。

再查閱公司近年來的存貨可以發現,存貨分為原材料、庫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在產品、周轉材料等,其中2009年底原材料賬面價值為9116萬元,到2010年6月底為11982萬元,2010年底更是達到16790萬元,一直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申銀萬國醫藥行業研究員婁聖睿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公司三季度單季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0.16元,較上半年大幅好轉,主要是公司儲備的中藥材漲價後實現銷售,銷售回款增加,三季度單季存貨較減少9074萬元。」

三七是我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2010年,由於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三七大面積減產,三七市場價格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去年3月中旬,三七價格已 經從一年前的每公斤70-80元漲到每公斤300多元。而到3月底,這個價格又瘋漲到每公斤近600元。康美藥業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有庫存 565.04噸。

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對本報稱,康美藥業因囤積三七被查,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意味著公司管理層擁有極強的專業判斷和資金能力,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但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中藥材價格的基本穩定事關上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用藥的基本需求。保證中藥材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是政府部門、製藥企業、藥材經營者等有關各方的共同責任。

中投證券一位分析師對本報表示,短期內公司不會受太大影響,但長期來看還不好說。達益資訊分析師胡軍認為,康美藥業在三七上的收益已經體現在2010年業績報表中,這種業績增長模式本身難以持續。

在康美藥業走牛的過程中,嘉實基金是其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2008年康美藥業半年報中,嘉實主題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便以3625萬股持股量現身,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基金仍持有8409.56萬股,佔流 通股本的3.82%。2008年10月,康美藥業股價見底5.82元,之後最高價曾衝到23.67元,嘉實基金無疑賺得盆滿缽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