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於生活 林夕

2008-10-17  AppleDaily

天 文台長林超英在訪問中說:「所有的錢都在紅簿仔……我的腦袋很值錢,用我的時間於投資,我寧願搞這搞那,自己生活愉快。」好一個「紅簿仔」,這個古董果然 有價,提醒了我,或我們,長期擔心不理財會令積儲追不上通脹,不得不花時間學懂投資ABC,用當下的時間,研究理財的學問,原意為未來打算,未來如何,其 實沒有人有能力掌握,卻先犧牲了現在的光陰,投資於投資。投資可以有更寬廣的範疇,並不止於所謂三大:金融,房地產,藝術品。

我猜,林台長的「搞這搞那」 一定包括他最著名的嗜好,天文學,觀星。金融海嘯無可避免沖走了很多人的財產,但願福為禍所倚,洪水會給我們洗一把臉,活出清醒。生命最值錢的是時間,每 天都在流失如古董,拿着這筆人生每天都在自然縮減的本金,如何讓它升值,着實要聽三四流分析員的忠告,要分散投資。花一個下午跟親人聊天,投資於親情,回 報將如長期持有派息率不俗的實力股,細水長流只升不跌。

花點時間回想自己最快樂的時刻,回報可能是發現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分清需要與想要的差別,精神生活 得以不單純靠物質為信託,無債券一身輕。我們的腦袋可能不及林台長值錢,但畢竟犯不着在上班甚至下班後也把情緒投資於香港的第一支柱,即使在好景時賺了, 也只會買些心頭好來獎勵自己,卻很少給自己投放點時間去真正樂活,為了保障未來的生存之道,先消費了當下的安樂,贏了生存,虧損了生活。這關頭說這些恐怕 有點風涼,但這時候不反省,到得一切回復常態,故態又會復萌。暮鼓晨鐘只能在空置的商廈中聽得分明。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3

女生投資周記:生活股經營不容易 王雅媛

2009-07-27  OrientalDaily






大市近兩周一口氣升了三千多點,一些之前升幅已經很大的二、三線就完全不動。我會用老化來形容這些二、三線的股價。朋友的說法更好,之前的那一段升市,如遍地黃金,只要它似是黃金,大家便衝入去買。但現在到了檢查手上的股票是不是真正黃金的時候。

近日有兩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司公布業績。第一間是進智公共交通(00077)。它主要業務是經營綠色小巴及過境巴士。去年油價上升,但它純利仍錄得輕微上升,全年每股仍賺到0.17元。現股價1.3元,市盈率為7倍左右。

進智受惠油價下跌

去 年為了抵銷成本上漲,小巴都加了價。今年油價已大幅回落,市場永遠都是加價容易,減價難,因此小巴收費並沒有跟着減價,因此估計這方面盈利有機會可以受惠 於油價下跌。但過境巴士方面則比較不穩定。西部通道開放搶走了不少新界西的客人。集團是經營得不錯,在受惠於油價下跌的情況下,二○○九年市盈率有機會降 至6倍左右,估值不高。但問題是業務前景似乎又沒有吸引人之處。當它是公用股,給它公用股的市盈率又有點牽強。因此Victoria預期它股價都是保持在 這個水平上上落落。

另一隻是威高國際(01173),經營女裝品牌Wanko、Veeko及化妝品專門店Colourmix。我去年寫過認 為它的化妝品業務純是因為二○○七年消費市場好景才幸運錄得明顯的進步。但經歷了二○○八年下半年及二○○九年第一季,它的化妝品是真的愈做愈好。但無奈 的是其主要業務——女裝品牌盈利完全崩潰。

低檔產品突圍較難

公司為了保持女裝品牌的營業額,大力投放資金於推廣活動,營業額 不跌,但毛利率卻大跌。雖然Colourmix愈做愈好,但盈利貢獻始終不大。再加上此行業裏已有兩大品牌,莎莎(00178)和卓悅控股 (00653),Colourmix要做大真是不容易。從這次業績中,可以看見威高的管理層已經很積極去應對金融海嘯,可惜的是公司品牌始終屬於低檔產 品,要從中突圍不是那麼容易。

王雅媛(Victoria)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曾勝出大學模擬投資比賽冠軍,現任職證券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94

消費股 從生活中找投資價值 王雅媛


2009-12-05  THT





投 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教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投資機會,這招最適合應用於日常消費層面,因為接觸機會多,每個投資者都可以做簡單的觀察與分析。前段時間天氣轉冷, 投資者便根據這個理論去炒波司登(3998),稻香控股(573)及小肥羊(968)等等。

稻香控股是一間經營得不錯的公司,不過基本上香 港業務是飽和了,未來盈利增長主要靠大陸市場的發展,2009年本益比為16倍,估值方面並不是特別便宜。而小肥羊,我認為它的經營及管理都沒有稻香的 好,不過它勝在品牌及食物獨特。就是即使你對它的服務有多不滿意,但下次你又會因它的食物再度光臨。估值方面,市盈率更高。

飲食股來說,我反而喜歡估值低,但是相當有活力的大快活(052)。專經營「中式」快餐業的大快活從1994年至2003年,十年內八年錄得虧損,累積虧損港幣5億元。2004年至2008年,每年錄得盈利,累積盈利3億元。

為何突然之間公司會有那麼大的轉變?全因2003年11月大快活開始推行「三年品牌改革計畫」,將品牌形象由「傳統、過時」演變為「年輕、時尚」,菜單方面則變到專針對年輕客戶群。

集 團2008年下半年財政年度(10月至次年3月底),因金融海嘯初期反應過度,以大量現金優惠券,及各種減價促銷策略吸引顧客,出現客量雖有增加,但平均 每張單價減至港幣27元的情況(大家樂平均每張單價為30元)。同時,租金及食物成本居高不下,集團的毛利率,較去年下跌1%至12.8%。

不 過,這個只是短暫的失策而已,今年上半年財政年度(4月至9月底),集團已暫停出售現金優惠券及減價促銷策略,成功把每單消費由27元升回至28元。而毛 利率亦由13.8%升至14.3%。但內地經營方面卻不太理想,雖然營業額增長了17%,部分業績卻跌了45%,營業額7,638萬元,而盈利只有412 萬元。

大快活2009年本益比為九倍左右,遠比同行大家樂(341)的23倍本益比為低。大家樂本益比這麼高,除是因為其大陸市場部分經營得比大快活好,還因為大家樂多年來利用中央食品加工物流中心降低成本,表現跑贏同業。

大快活位於香港大埔工業園的中央食品加工中心將於今年年底投入運作,只要它成功複製大家樂的模式,大快活的毛利率便會越趨穩定。屆時大快活市盈率升回大家樂的一半,都不算過分吧!

(作者任職申銀萬國證券,負責港股經紀業務,在2007年2月中港模擬投資比賽拿下冠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

李宁:中国运动鞋寻找下一个驱动力--《三联生活周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gvt2.html
 三联生活周刊:从在美国耐克老家创建设计中心,到签约伊辛巴 耶娃、巴朗·戴维斯这些一线体育明星,李宁这两年的品牌国际化显然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这些品牌投入需要持续的财务资源。我记得,去年我采访你的时候,你曾 经说财务资源不足是中国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掣肘。现在,财务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吗?

张志勇:现有的资本市场跟 我们的董事会其实还是给了管理层很大的空间。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李宁公司的净利润率是很低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PE(市盈率),PE我们是最高的。 Netprofit(净利润)最低,但是投资者还是给我们最高的PE。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其实中国公司的财务资源是不够用的。

那为什么要做这样大的投入?我们一定要想到中国今天的成长,是消费者给你的机会更大,还是你自己的能力更大。坦率说,是中国市场给的机会更大。

 

体育用品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如果你每年的净利润回到10%以上,对股东来说是开心死了的一件事情,但 是中国基本上有很多公司达到20%,甚至比这还要高,这是机会给的,它并不完全是能力。而你将来一定要走到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去,这个大的全球市 场中,你在产品创新、公司组织能力竞争,在人力方面,需要做很多持续的超前的投入。我们中国企业其实这方面投入少,所以净利润高,但往往出危机你就来不及 了,被竞争对手一下子打下去了,因为提前没有把资源放到那些方面做投入。

 

 

三联生活周刊: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投入恰好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低谷时期,制鞋业又是备受冲击的制造业之一,我注意到一个消息,台湾地区裕元已经关闭了将近一半在大陆的鞋业加工厂。

 

张志勇:这也是我们下决心要做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产业驱动力发生根本的改变往往都是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体育用品成长的驱动力跟将来的驱动力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 认为这个变化就在于中国过去主要是“分销”和“通路”驱动,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耐克、阿迪达斯,你只要开到店就有生意。你发现过去几年,哪个品牌不开大 量的店?全球品牌前6位在中国总共开了超过3.4万家店。去各个省会城市看看,很多地方都变成体育用品一条街,每个品牌都有五六个店,五六个品牌在那儿就 是几十家店铺。

但你发现,从去年下半年起发生转变了。有几个现象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是超大城市一线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最主流的通路——中国的百货商城,开始大量压缩体育区了。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平效”的降低。“平 效”就是销售金额除以面积,每平方米产出多少,零售是最敏感的,当零售端发觉每平方米产出比不上其他产品时,自然要压缩这个,扩充其他“平效”更高的。第 二是一些全国性的大零售商和地区零售商开始关闭,从去年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关了很多了,因为每万人拥有的店数在“通路和渠道竞争”的几年里已经过度饱和 了。据我看,在浙江、江苏、广东这些省份,基本上不可能开店了,可能还得关一些店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以你的观察,中国运动品牌下一个驱动力在哪儿?

张志勇:我想接着反过来举 个例子。不知道你注意没有,为什么中国品牌在二、三线城市能活,在超大一线城市活不下去?如果从价格维度切入看,最直接的是房租太高。租金成本太高,人工 成本太高,产出没那么高,自然就开不了零售店。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一直说,100平方米零售店,租给阿迪达斯是100万元,不可能因为租给你改为80 万元了,你把100平方米的店乘以100个SKU(库存量单位),你接着比什么?比谁价格高,价格不高你是活不下去的。这个价格的背后是什么?品牌竞争力 和产品竞争力。这是中国品牌活不下去的原因。

 

过去为什么说中国那么多品牌都如此快速地成长?没有其他奥秘,就是“分销”。原来消费者买不到,有店他就买了,多一个店就多一份生意。现在产品多了,店多了,我们就要在消费者选择和产品之间建立联系。耐克为什么要做篮球?阿迪达斯为什么要做足球?每个品牌都有自己领先的一个运动项目,这个定位清楚以后,体育品牌才能和消费者建立一个连接,这是根本原因。

因为驱动力的改变,回到品牌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来,没有好的创意和设计,没有一流的全球性人才储备,是肯定做不下去的。

 

 

三联生活周刊:这是李宁要在美国创建设计中心,还要开设品牌形象店的原因?但我想,对中国鞋子来说,旧的驱动力并没有完全消失,城市化在让更多的农村和乡镇成为新城市,价格因素似乎还没到完全抛弃和忽视的时候。李宁的美国设计师们能考虑到这点吗?

李嘉铭:这不矛盾。Winchinabutbeinglobal,想赢得中国,你必须是一个国际化的组织。

我们设计中心的创意总监艾 伦是从耐克过来的,他在耐克有过多个销售出色的设计产品。我为什么选择艾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非常关注商业化的实现。我曾问过他一个问题,什么是检验一 个设计师的好标准?他的回答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我给你1000块钱目标价格的鞋设计,很平庸的设计师都能设计出很好的来,因为可以使用各种好材料、好 工艺,有很多卖点。如果只许卖400块钱,通过一种简洁的线条、简单工艺,只在最关键处使用好材料,按照400块钱的目标价格设计出来,这才是好设计师。 这是我们公司以后应该招的设计师。

 

 

三联生活周刊:李宁为什么会把这个设计中心选在波特兰?贴身耐克是因为那里的人才储备吗?

张志勇:这只是一方面。我 们服装设计中心选在香港地区,鞋的设计中心在美国,为什么这样布局?我相信我们将来要走国际市场,无非是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做供应链匹配,香港地区无疑是 运动品牌供应链的衔接之地,另一个是做大市场,比如说全球市场前三位——美国,欧洲,日本。那为什么在美国?相对说,美国这个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是比欧 洲和日本还是要容易一点。因为它的“通路”相对容易一点,美国的零售商相对比较商业化,他们的模式是品牌商直接跟零售商进行交易。你到欧洲和日本就不一样 了,中间还有一个批发商,在日本打开市场还要讲关系,“关系”这个事情比商业化的难度高得多了。

另外,全球鞋业的产业集群 是很清楚的,主要就是三个地方:意大利,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和西海岸的波特兰。产业链集中在这几个地方,行业内新的材料、新的信息每天都会汇集到这里,它 们的优势是中国国内无法比拟的。最终选在波特兰,还有一个时差原因,波特兰和北京相差15个小时,这能为两地争取到4个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如果在美国东 部就不行了,完全黑白颠倒了。

 

 

三联生活周刊:《俄勒冈州人报》称“李宁把红旗插在了耐克的后院”,对李宁来说,需要适应水土吗?如何使两种文化在最终产品上达成一致?

张志勇:有一些法律上的麻 烦很具体,但需要我们去面对,比如外籍员工的保险,这类东西跟中国很多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也是一个文化,你需要给他,还是不需要给他,并没有对错之说, 而是涉及公司海外机构的定位。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基础的,因为别人都会看,你到底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你的手法是什么样的。

李嘉铭:刚开始确实有一些 问题。具体从设计上说,在我们最新的选样会上,零售商会有这样的反映,这批产品很好,但是不像李宁的。它们的确是出自我们这些来自耐克、匡威的设计师之 手。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允许这个情况出现,但最终挑战是怎么把这批国外设计师带来的全新东西和过去20年中国品牌积累下来的东西整合在一起。我们已经 开始尝试,比如波特兰和北京设计师的“轮训”,李宁目前有10个左右设计师在美国,48个设计师在中国,这些设计师一年分4批,每批去对方工作地点体验一 个完整的设计季。今年我们刚刚完成一轮中国设计师来美国,从明年开始,会让美国设计师去中国做一个设计季。

   

 

三联生活周刊:我想了解,贴身耐克,李宁能学到些什么?

李嘉铭:李宁公司从耐克能 学到的更多是流程上的,而不是设计本身。当然,回到鞋的专业,耐克做得最好的是材料运用,这在设计师中是有共识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外销体系的材料供应 商和内销体系的材料供应商是不一样的。很多非常高端的好的材料供应商是不能够供应给内销体系的,要向耐克学习,去挖掘这些材料供应商。

另外,我们来GIC以后,发现国内设计师在色彩运用上还是有缺陷的,我们现在已经在美国设计师指导下,开始更新色彩体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6

“90后流水兵”何杨的打工生活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50341.html

北小伙子何杨(化名)是不折不扣的“90后”,今年1月26日在富士康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成为了PCEBG事 业群做电脑板的包装和打螺丝的一名“流水兵”。他最近准备要搬家,从宿舍搬到外面和老乡一起去住。
他每天7点钟要起床,每个星期休息一天,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拿2000元左右,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

最多的时候是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月,当时他刚刚进来,一个月只休息了一天,这个月拿到了2500元,高兴坏了。

和何杨一样,富士康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都是来自底薪和加班费,底薪是以当地的最低工资为标准的,每月900元人民币。这刚好占到工资的一半左右,即使 疯狂的加班,最多也不会超过3000元一个月。

何杨的梦想是回老家武汉开出租车或者自己做货运,他说离梦想的差距是5万元,但是来富士康四个月他几乎没存下什么钱,“一个月2000元工资可以花 掉1900元。”听了这番话,坐在一旁的湖北老乡都夸张地笑了。

他们几乎有差不多的特征,头发染成夸张的颜色,然后发梢在烫染和定型水的共同作用下直指天空,“我们就是要打扮成‘非主流’的样子。”何杨的另外一 个老乡,被他叫做“黄毛”的一个工人说,他穿着紧身的衣服和裤子,头发像极了“花儿乐队”的一个主唱。

“以前每天上网打游戏,然后和一些老乡吃饭,钱很快就不见了。”何杨有点懊恼地摸摸头发。

在富士康的工厂里,几乎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非主流”,他们构成了其中的一道风景线,在周末的时候穿着自己的衣服出门,男男女女都十分靓丽。

让何杨想搬离的一大原因是,这里被标准化的厂房,标准化的住宿,还有被标准化了的员工生活。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包装、打螺丝,他们的半条生产线有40个人左右,这半条线归一个“线长”来管。“没意思,还是出去好玩一点。”“黄毛”对记者表 示,他比何杨要大两岁,之前在东莞一家照相机工厂里做过,显得老成一些。

“以前每个月有3000多元。”他撇撇嘴,“真的是累死!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或者12点,一个月一天都不休息!我连花钱都没时间,三个月竟然存 了一万块!”

在何杨入职富士康的第二天,他也来到了富士康。和其他工厂一样,这里也加班,每天差不多2个小时的加班时间,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在最近,刚 刚把周末加班制度改了,每个礼拜可以休一天。

“有时候听他们说有人自杀,烦死了。”他很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自杀,但是在宿舍住得很闷,一个宿舍的人几乎都不说话,“大家是不同的工组,上班时间 也不一样,所以都不太认识。”四个月里,他们宿舍搬走了一个工友,又来了两个新的工友。

何杨说更愿意去和外面的老乡住到一起,这样有点意思,不像现在,下了班好像累得就要洗澡睡觉一样。

下班就回宿舍睡觉,好像是很多工人的程序一样,富士康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随后,在深圳的员工人数迅速达到40万人。这些人被招进来后,就被 随机分配到宿舍中,然后经过简单的培训上岗。他们像是“被植入了电脑芯片的人”,每天都在接受同一种指令,到固定的地方吃饭、上班、睡觉。

从每一天的8点开始,这40万人启动程序,从宿舍到食堂到流水线,在各自的岗位上,按部就班地工作。

在富士康科技集团这个庞大的帝国里,这些“工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富士康国际为例,2009年利润为3900万美元,这只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中的 一部分而已。据台湾媒体报道,鸿海集团4月发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29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3.22亿元),平均 每日净赚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540万元),合并毛利率达10.2%,创下该公司公布单季度合并财报以来的新高。

这组数据和何杨没有任何关系,他的劳动力价值就是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2000元,多一点,或者少一点点。

一个来自重庆的工友任超告诉记者,他才来了一个月,他的一个老乡,赶到富士康的南门招聘处,“这里更稳定点吧?至少不会拖欠工资。”任超这样跟他老 乡说。

任超的宿舍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人是两年,其他时间都不长。两年在这里被视为“比较长”的一个时间了,在富士康做测试的一个工友陈文斌说,他待了两 年,是宿舍里时间最长的一个了。

每天都有人离职,也有更多的人进场,这个“超级大国”的兴衰,和他们谈不上任何关系。这个荣耀,创造了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奇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9

熟齡單身 做對五件事 從容面對單身退休生活

2010-6-21  今周刊





晚年幸福 有伴比有錢更重要!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難以預測的風險也隨著提高。

很多人怕老後孤獨,其實做好準備,不論男女,都能從容積極地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

撰文‧孫蓉萍

人都會老,老了以後會不會單身?健康何時出問題?錢會不會花光?沒有人能準確預測自己老後會過怎樣的生活。

《今周刊》最新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家退休後最重視的事情,除了健康之外,就是子女和伴侶。然而,由於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而且「子孫滿堂才有幸福晚年」 的觀念已經愈來愈淡薄,不論獨居生活出於自願或非自願,多數女性可能得做好「一個人過老後生活」的各種準備。

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發現,日本女性年過八十,有八三%處於單身狀態,因此特別撰寫了《一個人的老後》一書,除了提醒女性要有理財規畫,更多的篇幅是給 予心理方面的建議,強調單身者要能享受「獨處」的樂趣,應該試著學習面對孤獨。由於深刻呼應社會需要,《一個人的老後》在日本至少賣出了七十五萬冊。

不過,上野也強調,在懂得學會獨處的同時,熟齡單身者不要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狀態。一個人如果遇到痛苦、哀傷等自然的生理反應,應該坦率地向別人求助,更 要懂得心平氣和地表達。

防患未然

女性往往有老年孤獨的心理準備因此,為了要有傾吐的對象,熟齡單身者必須努力經營人際關係,而且最好選擇和自己工作毫無利害關係的領域來拓展人際關係,這 樣「既不會因利害傷感情,相處起來也坦率自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許多年邁者難免面臨好友一一往生的哀傷,因此上野建議結交比自己年輕的朋友,雖然年輕 朋友不見得比自己晚走,但至少可以分散這方面的風險。

其實,事情只要能防患於未然,後果都不會太嚴重,女性往往有老年孤獨的心理準備,因此會先自己調適。反而是那些自以為「我不會有問題」,而沒有預做任何準 備的人,下場就會很慘。

上野指出,「很多男性根本沒想過老後的事,壓根兒不想知道、不想聽,也不願思考老後得在妻子或其他人照料之下走完人生的事實。」這樣的心態很容易出問題; 因此上野又針對男性,撰寫了︽一個人的老後【男性版】——自在快活,做個老後新鮮人︾(時報出版)。

難以適應

很多男性壓根兒沒想過老後的事上野採訪多位過著單身生活的男性時發現,幸福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男人,「身邊如果沒有妻子,往往也會有許多女性友人。」也 就是說,「有伴」比「有錢」更重要,而且這個伴,男性往往是異性友人,女性則是同性友人。

與異性朋友來往是人生的一大樂趣,男性老後如果變成單身,對感情會有渴望。針對熟齡者的戀愛情況,上野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他們想在年老的時候再度擁有 伴侶來陪伴他們,但不太可能發生,因為大多數的女性都不會想再嫁。如果一個女人離過婚,對婚姻的後悔與失望,將使她不太可能再結婚。如果一個女人守寡,她 將不會想失去她所繼承的退休金。﹂熟齡男性們通常期待與年輕女孩再結良緣,不過,上野提醒,在這種情形下,他們得了解這些女生通常是因為他們的錢與地位才 愛上他們。至於想與另一位年老的女性陷入愛河,因為大多數單身守寡的老年女性都有財務自主性,男人們想要滿足她們,必須要更有吸引力。

除了感情,心情的調適也是一大課題,因為「下坡比上坡更需要技巧」。女性年紀漸大之後,可能卸下養兒育女的重擔,或許因有遺產和年金可領,不少熟齡女性反 而認為退休後正是人生的高峰。但對男性來說,失去工作的舞台,每天待在家裡,讓他們難以適應。

面對痛苦的現實時,男女常用的逃避方式不同:男性會仰賴酒、賭博和女人;女性則是暴飲暴食和購物。上野特別強調,身邊沒有人提醒的單身男性,沉迷於不良習 慣可能導致生活和健康亮起紅燈,並成為連累旁人的不定時炸彈。

上野建議男性一個人老後,不要誇耀過去的榮耀,因為人的價值是由別人發現的,不是自己開口吹噓的。不論男性或女性的聚會,老愛提當年勇的人,總會被旁人冷 落。「好好聽別人說話」也是重點,「有太多男性認為讓人覺得自己口若懸河、辯才無礙是一種服務,真是大錯特錯。」男士們請記得聽對方說話,真心關懷對方。 預先準備,就能從容面對單身的老後。

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的幸福忠告

男性暮年5忠告

1. 衣食住的自立,是基本關鍵。

2. 確實執行資產和收入管理。

3. 管理自己的身體,不要沉迷於酒、賭博和藥物中。

4. 不誇耀過去榮耀,好好聽別人說話。

5. 別對女性好友抱有任何企圖。

女性暮年5忠告

1. 多認識生活方式不同、無利害關係的朋友。

2. 不要依賴投資,採取較為平穩的資產管理方式。

3. 預立遺囑,並且找到可以確實代為執行的人。

4. 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

5. 沒有拘泥於世俗人情的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09

直營、加盟雙軌並進 生活工場搶占新興生活美學商機


2010-8-2  TWM





中國早期居家市場重裝修、輕裝飾,這幾年,八○後敢消費,肯在居家上花心思;加上中產階級崛起,房地產又熱,開始重視「軟裝」,生活工場也趁勢西進搶市。

撰文‧林孟儀

在上海理工大學外的陝西南路和復興中路一帶,聚集了許多家飾業者和花藝店,其中,來自台灣的生活工場,白底綠字的招牌也赫然在列,讓不少台灣來此工作的人感到驚喜,竟還有人跑進店裡問:「這是台灣的生活工場嗎?」確認後還開心的在店門口拍照,好像發現了什麼寶藏似的。

物流、人力素質和商品結構面臨挑戰在大上海地區,布置居家的生活雜貨店選擇很少。瞄準這個商機,早就在中國鴨子划水四、五年的生活工場,在今年的五、六月,一口氣開出上海陝西南路、無錫、漢口三家店;加上二○○八年開放加盟的三家店,年底將在長三角開滿十五家門市。

很 多台商問生活工場中國區總經理林鈺峰,「你們怎麼那麼晚才來?」他總是笑著回答:「不會啊,我們來得正是時候!」中國早期的居家市場是重裝修、輕裝飾,這 幾年八○後(一九八○年後出生)敢消費,肯在居家生活上花心思;「加上中產階級慢慢起來,房地產熱,對所謂『軟裝』開始重視。」林鈺峰觀察,近兩年上海生 活雜貨市場漸漸成形,有別於以家具為主的IKEA、連家電都賣的特力屋。

在台灣有十八年基礎的生活工場,○六年起開始考察中國市場;○八年在蘇州參加商展時,當場就有兩百多人想加盟。為了解市場、測試物流,前年九月起開放了武漢、杭州、天津三家加盟店。

結果發現,二級城市缺乏生活家飾、雜貨店,市場反應不錯,武漢的加盟主今年已經開了第二店;杭州加盟主今年下半年再開兩家店外,更進一步想談區域代理。

「我 們是中型企業,沒辦法在中國一直開直營店。」林鈺峰解釋,在台灣擁有二百家直營店的生活工場,到中國必須改變策略,委由區域代理統籌掌控加盟店。「在地人 才知道當地的商圈分布、消費習性,這不是我們一天、兩天做調查就可以了解的。」因此以加盟先測試市場的生活工場,將採上海陸續開直營店、但華中一帶則委由 區域代理做加盟,雙軌並行打江山。不過中國戰線實在太長,生活工場加盟的腳步也會審慎,以免加盟太浮濫,打壞品牌。

在中國,生活雜貨的市場潛力不是問題,挾著三千種品項、十八年完整供應商體系登陸的生活工場,最大的挑戰在於物流配送、人力素質和商品結構的調整。

林鈺峰指出,初期運送交付給中國當地物流公司處理;可是理貨、包裝不佳,加上內陸運輸不完善,貨品耗損率高達九%,反觀台灣的耗損率根本不到○.一%。於是,去年在上海自建倉儲和發貨中心,物流的耗損率才降到一%以下。

林鈺峰算過,長三角一帶,都在上海倉儲發貨的三百公里範圍內,一天就能配送完,可降低物流成本。至於一千公里外的天津和武漢店,兩天內可以到達。今年底,生活工場就能完全做到商品統一下單,然後由上海或台灣倉儲異地發貨的目標。

生活品味高低決定競爭力

再來,是人力素質,「生活美學還是需要時間,不過我會先讓他們嘗試。」一九八二年生的陝南店店長吳允盛搖搖頭,把員工突兀插在兩個抱枕後的一把紫色滿天星拿出來,斜放在玄關桌上,看起來自然多了。

林鈺峰點出,中國員工只能做賣場清潔,「貨架的陳列、賣場的布置,是他們最沒有概念的,有待教育。」因此今年派出二位七年級店長分駐上海兩家直營店,傳授員工商品材質、銷售技巧、門市布置等知識。

比起龐雜的當地家飾店賣場,「生活工場不只賣商品,還賣情境式的空間氛圍,加上自有設計部門,不會和市場的通路貨一樣,優勢和差異性就在這裡。」林鈺峰說。

中國那麼大,南北的生活習性、喜好差異也大,商品結構也得跟著調整。

林鈺峰觀察,北方愛大紅色,很忌諱白色,開發商品時就得注意差異性。又如南洋的芒果木材質不適合賣到北方,因為冬天冷、室內又開暖氣,商品容易裂掉;台灣熱銷占三成營業額的紡品如抱枕套,華中就是產地,當地接受度差;若是印度進口的紡品,他們又會覺得是好貨,願意消費。

「如果是進口或他們沒見過的,價格不是問題。」林鈺峰指出,台灣客單價新台幣四百元,陝南店客單價約八百元。在二級城市沒有競爭者,消費者常和裝修設計師一起來,一買就是一、二萬元人民幣。

看準中國消費者愛嘗鮮、喜歡舶來品的特質,生活工場採取雙品牌策略,引進了高單價、較具奢華感的working house collection,蒐羅各國設計師的商品,客單價更拉高到新台幣七千元。

中國的居家美學產業正要起飛,生活工場能不能成為領頭羊?各方拭目以待。

生活工場 Profile

中國區總經理:林鈺峰

中國成立時間:2009年9月店數:直營店3家、加盟3家,下半年將開滿15家店去年營收:中國3家加盟店營業額400萬元人民幣

生活工場成功心法

1. 初期先開放武漢、天津、杭州三家加盟店,測試市場和物流配送2. 成立上海倉儲發貨中心,將來可統一採購,上海、台灣異地發貨3. 未來採直營、加盟雙軌進行,品牌亦雙軌並進,有生活工場和賣設計師商品的collec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0

太子奶李途纯奢靡生活 廊柱上镶嵌着宝石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30/146605.html

  “这5000亩地,把牛放出来,搞几十匹纯种的马放牧,让牛喝啤酒吃菠萝,啤酒的可以产生啤酒奶,菠萝的可以产出菠萝奶。”当这番话从李途纯的嘴边流出时,身边同样涌起一阵阿谀之声——老板的智慧又解决了一个5000多亩牧场的投资难题。

   3年多后,湖南长沙市香樟路上的一个茶座中,昔日的太子奶集团生产部门负责人阿成回忆这段经历时,感慨旭日东升般的企业其实早已埋下了毁灭的种子。“董 事长四处指点江山,做形象工程。”他说,“我们怎么看,这项目都做不来,气候,草资源,都不适合。”然而,作为这个王国的缔造者,无人敢掠其锋芒。即便是 阿成这样半路加盟太子奶的专业人士,迄今手中揣着集资欠条,言语中仍满是敬慕之情。

  英雄应问出处

  与李途纯的突然暴发相比,他起步时的经历没有多少详实的记载。

   这位50岁的太子奶集团负责人出生于湖南临湘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早期和他共事的人指出,李途纯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株洲饮食公司的职工,后升任饭店经 理,事业开始展露头角。虽然这家饭店的生意并非很红火,但他得以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很多已不单是酒桌上的情谊。”该人士称,李途纯敢于决断、擅长交 际的特点,圈中颇为突出,让人感觉他显然不是“池中之物”。

  下海开书店,卖挂历。生意开始扩大,旋即失败——糟糕的钢材生意,欠下一大笔银行债务后,李途纯遁走南方沿海。期间工作更换频繁,鲜有人想到其数年后的重新崛起。

   众多报道记录了李途纯的人生转折:深圳偶遇握有日本乳酸菌技术的盛延岭后,1996年李途纯带领一班人马在湖南株洲建起了太子奶工厂。当年银行的欠贷, 李途纯轻易消解——“他拿着可行性报告找到那家银行负责人,出了个两难的选择题:要么继续投钱支持自己发展,要么等以后有钱再还。”

  可简陋的工厂年产量高峰期间也只有数千吨量能,但李途纯以梦幻般的方式将其改变。

  1998年太子奶投下巨资拿到央视日用消费品“标王”——“他们不停地举手要价,其实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李途纯到央视竞标都是借钱去的,当时坐在旁边的公司其他高层就如“范进中举”般,腿不停地颤抖,有人在结束时都无法站立出门。

  精彩的故事在于鲜为人知的幕后。李途纯回株洲后,他找到一些官员,“微言大义”表明自己的宏伟蓝图,纵论“标王”对于株洲的意义。“画的这个饼,都是将来就业和税收的增长。”政府机器随之开动,太子奶的命运由此改变。

   广告投放后,订单雪花一样过来。“当时红旗广场,排起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尾巴,外省提货的车子,常常一等就是半个月。”阿成说,这一戏剧般的变化让一同创 业的高管们对李途纯敬之若神。他曾经亲眼看到这样一幕:厂区内,李途纯简装漫步,与秘书交待思路;身后却见二把手开着豪车慢慢跟随,脸上神色谦恭。

   媒体报道,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跃升到了30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太子奶在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 76.2%,成为行业老大。企业最高峰期,人数多达8000人。李途纯更是放言,“要进入世界500强”,“做千年企业”。

  饮鸩止渴式的膨胀

  仅3年后,辛苦经营的“太子奶”竟以破产而终结。

   外界流传的理由是“天灾”(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和“人祸”(“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冲击,导致太子奶集团原本紧绷的“资金链”陷入危机。 2008年,公司产量骤降,并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状况。很多金融机构和经销商发现太子奶“裸泳”后,“讨薪、追债、停产风波”的消息经由媒体迅速传播。

面对中资银行陆续断贷、个别企业用来扶持太子奶集团渡过难关的“救命钱”被银行划走的困境,李途纯以高风险方式“对赌”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 7300万美元注资,同时通过高层人脉,由花旗银行领衔,荷兰银行等六家外资银行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的授信。经历了戏剧般的“股权失而复得”事 件后,李途纯终因面临次贷危机、自身难保的花旗银行撤资而崩盘。

  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就这样因缺钱而死了?答案似乎并非如此。

   当年太子奶集团的一些骨干人士表示,太子奶爆发式增长之时根本不缺钱,甚至一些年头资金非常宽裕。原因是太子奶是当时少数采用分级经销商销售模式的企 业,根据经销商销售规模分等级进行折扣和返点,刺激经销商开拓渠道,增加进货量。这种“先打款后发货,卖不掉的货可退回厂家”的销售政策,经销商可获得正 常的经销利润和高返利,而太子奶手上可以拿到大量的预付款。

  2006年太子奶集团曾公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100个销售分公 司,发展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这样的超级销售网络在推动太子奶集团放卫星似的销售增长外,也面临巨大风险。拿货越多,现金折扣就越高的模式,诱惑经销 商不再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却四处寻找能打入货款的机会。其高峰期时吸引了全国约7000名经销商入彀。打入太子奶账上的货款,最高的一人有1200万 元。可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率不断降低,成本反倒飙升。

  大量被囤积资金用于扩张

  几年间,李途纯斥巨资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可事实仅黄冈一个基地的产能就能满足集团的全部销售。

  如此过速的膨胀,最终让太子奶遭遇滑铁卢。太子奶集团的多位中层人士认为,其中与李途纯就读的所谓EMBA学习有关系。“看到那些同学都是上百亿元的身价,管理的企业都是行业巨无霸,老板深受刺激,急于冲刺。”

   阿成指出,其实企业的战略偏差早就存在。“标王”之后,李途纯越发倾向冒险,倾向于结交关系等。“当年央视竞标,不够格的太子奶能进城要价,其实凭的就 是朋友关系。类似的经验让他对这些小概率的事情操作非常热心。”一些生产基地的建设甚至就是直接与领导的关注挂钩,有的则是一种政经利益上的交换。

  其中,还有频繁的资本运作演练——用大量的经营性资金圈地,再放到银行贷款,争取另外一块地,如此反复。

   个人精力倾注于太子奶集团资本运作上的李途纯,让二十岁出头的儿子李帅掌管红胜火商业、湘味食品、辣翻天等产业,其前妻负责五仙山度假旅游开发项目,其 现任妻子负责太子化妆品、太子童装和广告公司。原太子奶集团办公室曾宣称,日出江南控股集团旗下拥有12家非奶业子公司2012年将达到17.3亿元的销 售,并将在5~10年内控股11家上市公司。

  “气球越吹越大,钱是不断地赔。搞童装是学娃哈哈的模仿秀,很多项目设置都随意而动,这样 大的一家企业,他好像还是管理当年的饭店。”阿成说。有一次要到市里汇报,李途纯提了产值1000亿元的“卫星”目标,智囊中一位姓江的负责人反复推算了 4天,仍没有得出这一辉煌结论。报告上去后,李途纯沉思片刻说:“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

  混乱的管理,奢靡的生活

  薪火传递的目标终未实现。产品开发上难有创新,奶业主产上的衰退,营销后劲逐年式微。2007年有乳业专家表示,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革新,太子奶无法击退国内外乳品巨头对乳酸菌饮料的插足。

  企业的很多老员工则认为,根子在于管理的混乱无序。

   以新产品开发为例,在娃哈哈的“爽歪歪”面世之前,太子奶早已研发出“爽优优”的产品,期望能改变太子奶十几年一个味道的僵局。但这一新品终未能上市, 背后的原因让人惊讶:技术部门研发出来一个项目后有奖金支持,到了销售部门的时候,因缺少利益相关性,无人热心推动。加上高层的沟通不畅,老板李途纯没有 亲自关注,这个新品计划最终流产。

  太子奶奶源部和人力资源部的两名负责人透露,集团的管理其实相当混乱。销售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都是表 面的,两大块都只对老板李途纯负责。公司的新品研发到产品销售的过程周期十分漫长,常与市场实际脱轨。“奖励也是随意性的,老板亲自做的项目,资金会到 位,也有奖金。其他的就难说。一般来说,企业都是在盈利中拿出部分来发放奖金,而太子奶亏损时,也有奖金发。”

  家族管理和派系暗斗也消 耗企业的潜力。身为家中老大的李途纯,除最小的妹妹李晶晶外,其余三个弟妹都进了太子奶集团任职,弟弟李亚军曾任太子奶集团副总裁。他的儿子、妻子都分别 担当重任。曾跟随李途纯出生入死的一帮兄弟,也颇得掌门人的眷顾。但这些人的知识、学历、理念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整体上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管 理,派系严重,让人觉得里面水很深。”阿成说,太子奶并非没有危机感,2005年曾大量引起一批博士、硕士人才进入公司,但是受到派系的冲击,加之老板没 有从内心改变观念,这些招来的人才无一生根。

  但这些都不妨碍李途纯等高层的悠然心情和大肆铺张的奢靡生活。办公楼投资过亿元,房间水龙 头5万一个,廊柱上镶嵌着宝石。曾任太子奶法律顾问的一律师告知,豪华办公楼建成后,李途纯忽然起意在顶层加一个大型游泳池,手下人士多方估算,终因难以 承受重负而放弃了。“看看美奂美仑的‘白宫’和‘中南海‘,你就知道他期望的是什么?”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许多流传:集团的主要办公场地均铺设厚厚的地毯,阿成说,他们进去汇报工作时都有些站不稳。但老板仍觉得不够舒坦。即便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时候,李途纯仍选择在北京某商厦买下三楼整层,原因是竞争对手就在脚下的二楼办公......

  “不是贬低他,他有常人不能为的魄力和智慧。但这样规模的一个企业,他无法管好。”与李途纯同乡的该律师称,两年多以前他即预料到了太子奶的后果,离开时给李途纯写了一个报告陈述利害关系。让他吃惊的是,集团很多高管,也纷纷找他拿来复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72

中環在線:馬雲為改善生活減持華誼 李華華



2010-12-01  AD


 

呢個世界,炒股 嘅邊個唔係想賺錢改善生活吖,平民又好、有錢佬又好,都係咁話啦!中國IT界巨頭馬雲剛啱就減持華誼兄弟權益,套現咗9012萬蚊(人民幣.下同),佢話 沽貨嘅原因係為咗改善生活。嘩!馬生,套咗成億銀咁滯喎,睇怕可以令生活有非常大嘅改善嘞!馬雲喺一年前,即係阿里巴巴(1688)成立十周年之際,亦曾 經減持阿里巴巴股權,當時佢嘅解釋係「給自己、家人一點小小的階段性成就感!」

華誼兄弟董事會秘書辦人士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證實, 馬雲減持喺深交所上市嘅華誼兄弟300萬股,以11月26日交易價每股30.04元計算,套現9012萬元,相較佢當時不足1000萬蚊嘅投資成本,真係 賺到笑!如果再計埋佢手頭仍然持有嘅2464.8萬股華誼兄弟股份,就更加開心!

今年4月,馬雲亦同史玉柱、王玉鎖成班人創建雲鋒基金,投資喺網絡、消費品同新能源三大領域。睇嚟馬雲唔單止係IT界強人,仲係投資界高手o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58

重績效,更重員工生活品質 張忠謀

2010-12-13  TWM




今年,張忠謀開始要求員工必須減少工作時數,把時間拿來經營家庭與生活;他希望與社會分享他的信仰與價值觀,讓台積電成為社會向上的一股力量。

回任台積電總執行長時,張忠謀曾說,「我將是一名『外向』的執行長,會更積極與外部連結溝通。」因此這一年半,他常出國拜訪客戶,了解市場變化,甚至曾有四天飛三個國家的紀錄。

張忠謀的勤奮,的確對台積電帶來相當大的幫助。今年台積電繳出成立以來,獲利最佳的成績單,而且前三季的稅後純益,高達一二○八億元,更創下台灣上市公司的新紀錄。張忠謀更預估,未來五年,台積電每年稅前盈餘要成長一成。

不只如此,因為張忠謀真正貫徹當一位「外向」的執行長,讓他發現客戶的需求真的很大,也讓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從年初規畫的二十七億美元,增加一倍以上達五十九億美元,創下台積電投資新高。

有意思的是,就在張忠謀勤奮不懈之際,對內,他卻開始要求台積電員工必須更重視生活品質。他這麼說,「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應超時工作,最理想的工作 時間,是每周不超過五十小時。」而且,張忠謀不只是講講而已,還真的從自己做起,他先減少不必要的會議,也要求每個會議的參與人數減少。

接著,他在內部推動「八○八」專案,也就是八成的員工每天要在晚上八點以前下班。張忠謀是「玩真的」,他每周與各廠區開會,只要那個廠區超時太多,他就要求主管檢討,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張忠謀認為,大家應把工作之餘的時間,拿來經營家庭、朋友及興趣,如此,才能對自己、家庭及工作都有承諾。「子女都大了,不住在一起,但也經常打電話互相 關懷;至於經營婚姻方面,我估計禮拜一到五,每天要花一、兩個鐘頭,禮拜六、禮拜天則花更多時間。」去年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就這麼形容過他,「從他身 上,我看到的是一股更勝年輕人的拚勁;對他而言,重回第一線就是要全力以赴,沒有一絲一毫可以妥協或是放鬆的空間。」但到了今年,已經順利讓台積電重回上 升跑道的張忠謀,顯然想法已不同,或許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年初所經歷的員工跳樓事件,讓他心有所感;他也更願意撥出時間,關懷環保、教育與台灣未來競爭力 等議題。

兩年前,在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告別式上,他就說過,「王永慶是一代巨人,他的過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從這段話不難看出,年近八十歲的張忠謀希望留下的,不只是一個基業長青的台積電,他更想與社會分享他的信仰與價值觀。

〈林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