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越南爆金融危機港商耐力掘金

2008-6-12 NM




曾被高盛捧為全球金鑽十一國「鑽中之鑽」的越南,過去幾年經濟快速增長,成為新興市場中的黃金地。然而今年越南通脹失控,導致央行大舉加息,銀行亦要收緊銀根壓抑投資,一系列宏調措施令越南股市,由去年高位至今大瀉超過六成。一眾在越南掘金的港商,又會如何自處?

「海 產大王」蔡繼有之子蔡冠深掌舵的新華集團,三十八年前已進駐越南,認為現時越南危中有機,正籌謀在當地執平貨;憑藉代理日本Brother品牌衣車的東成 集團老闆陳東,由深水埗打到越南,雄霸當地衣車市場之餘兼進身為地產發展商,現時暫且放緩發展步伐;香港老牌製衣廠羅氏集團,則在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 漲的呼喊聲中,漏夜趕科場,把生產線由珠三角擴展到越南。

越南的土地和樓宇,仍未正式開放予外國人購買,但懂變通的港商如新華集團,則以長租五十年形式,將旗下住宅樓盤變相賣予外國人。雖然越南樓股暴跌,但上月身處胡志明市大本營的新華集團揸弗人蔡冠深,卻認為可趁機執平貨。

 

在越南最繁榮的胡志明市,一眾法國殖民地建築群中,作為地標的五幢甲級商業大廈,佔了三幢都是香港人投資,包括全市最高,樓高三十三層的香港上市公司陸氏集團的「西貢貿易中心」,捷和集團的「西貢大廈」,以及最近市政廳,由「海產大王」蔡氏家族持有的「新華廣場」。

新華集團創辦人蔡繼有去年過身後,現在由次子蔡冠深揸旗,其家族早於七十年代投資越南。新華廣場門前,第一支旗杆掛的便是越南國旗,另外還有日、韓等大租客的國旗,以及香港特區旗。但商廈內的中美大企業租客也不少,卻偏偏沒有中美的國旗。

「中國同美國因為同越南政治關係時好時壞,為免敏感所以無掛。」蔡冠深在越南接受本刊訪問時說,這一點政治智慧,原來在越南掘金之旅相當重要。

地產泡沫爆破

近來越南經濟由天堂變地獄,新華旗下於倫敦創業板上市的越南機會基金,就由去年初高位每股約五美元,大瀉六成至約兩美元。蔡冠深亦忙得經常由香港飛往胡志明市開會。如此頻撲,蔡冠深卻認為現時越南「好多平貨執!」

他坦言長遠看好越南,不過今年經濟不容樂觀。「今年初政府推行宏調,主要針對通脹,對經濟嘅影響起碼持續半年至一年。而家銀行存款利息加到十二釐,人人都寧願將啲錢放喺銀行多過投資,加上股市大跌,都打擊投資者信心。」

銀行加息和收緊銀根,首當其衝是地產市場。「早兩年胡志明市高速發展,不少基金和本地人來買嘢,令資產價格狂升,出現泡沫。市中心以外的周邊地區,今年樓價整體跌了兩、三成,成交金額同宗數都大減。」蔡冠深指。

以 新華集團在胡志明市中心的住宅樓盤,總投資超過三億美元,合共提供二千一百多個單位的「西貢明珠」為例,○五年出售第一、二期時,呎價不過一千一百港元, 去年底第三期推售,呎價已升到二千五百港元,兩年間升幅超過一倍。早已在高位售出超過七成單位的新華集團,現已套現近兩億美金。眼見現時住宅市道有價無 市,遂把餘下樓盤封盤,待市道好轉才善價而沽。

但一眾依賴越南銀行貸款的本地發展商,應付不了高達十八釐的貸款利息被銀行追數,開始劈價出售手頭項目。而有能力買入這些便宜貨的,包括向本港銀行以低息借錢的港商。

新華集團旗下既有專幫企業做融資的香港上市公司匯富金融,在越南亦設有投資銀行VinaCapital,難怪蔡冠深講起融資問題仍笑笑口:「我哋喺香港有自己嘅融資方法,成本較便宜。而家對外資來講,喺越南投資反而有優勢。」

「而家已經有唔少人搵我哋,要求合作又或者出售手頭項目,不過而家未係最佳入貨時候,等多幾個月,會有更多跳樓貨。」他還留意到,現時已有不少中東資金趁機掃平貨,估計下一浪將是美國資金湧入。

 

被喻為「海產大王」的新華集團創辦人蔡繼有,七○年已到越南做海產加工。八九年高峰期,新華的海產出口,每年生意額高達九千萬美元,近年因海產減少而降至三千五百萬美元。

夥拍政府共同進退

雖 然新華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國而非越南,但視胡志明市為第二個上海的蔡冠深,認為投資越南要放長線。「我哋喺越南做咗三十八年先有今日。要成功一定唔可以 抱住賺快錢心態,諗住賺咗人哋嘅錢就走人。」上月中他便帶同還在加拿大唸大學一年級的大仔Johnson到越南,向當地教育部捐款一百萬美金,以示家族與 越南的友好關係,會延續至第三代。

新華與越南的良好關係,建基於七十年代,當時蔡冠深父親,人稱「海產大王」的蔡繼有,遠赴越南開設三間海 鮮加工廠,是最早到當地投資的外資。「七五年南北越統一,我哋係第一批投資者,主動將所有工廠無條件送俾政府,所以越南政府對我哋好好。」因為「識做」, 新華其後得以入口尿素、肥料、水泥、電器,甚至金條等越南匱乏的物資,用以貨易貨方式,換取當地農產品及海產。

八、九十年代,越南全國的海產,都由國營單位Seaprodex收購然後出口,由於新華出錢幫助Seaprodex開設海產加工廠,Seaprodex的海產,其中多達三成都售予新華作出口之用,令新華成為當時越南最大海產出口商。

 

被喻為「外交商人」的蔡冠深,上月中在越南首都河內,向教育部捐款一百萬美元,在儀式上與越南外交部常務副部長范平明(右)言談甚歡 。

國企有難義不容辭

在越南投資多年,新華曾幫忙不少財政陷入困難的國企,這些都令越南政府對新華另眼相看。「九七年金融風暴時,根本冇人會提越南!當時有政府部門欠我哋錢,有啲拖咗十幾年。如果冇實力,點可以捱到今日?」蔡冠深說。

據知,九三年新華在胡志明市市中心興建甲級寫字樓「新華廣場」時,本來與國營單位Fimexco合資,由Fimexco提供地皮,並佔合營公司三成股權,新華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則負責出錢發展,合共佔股七成。當時整個項目投資四千五百萬美金(約港幣三億五千萬元),然而一場金融風暴掩至,負責向銀行擔保借錢的新華,亦不斷被銀行逼還債。

「最終新華要幫Fimexco啃咗過千萬美金債項,而Fimexco亦把手上三成股權交予新華填數。」新華集團一高層透露。

○ 二年,新華再購入丸紅手上的小量股份,令「新華廣場」變成集團全資擁有的物業。這類甲級商廈總樓面在越南只有八十四萬呎,相等於半幢國金,在供應短缺下, 租金高居不下,現時呎租約六十五港元,媲美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商廈,如今已全部出租,每年租金數以千萬美元計,這隻會生金蛋的雞, 相信為蔡冠深提供了不少攻城略地的銀彈。

衣車大王以戰養戰

六十年代曾擁有十幾架小巴和五十架的士的陳東,七五年轉行賣衣車。由於有兩名兒子在越南替他打理生意,人稱「東叔」的他樂於留守公司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的大本營做後援。

坐落於深水埗南昌街,佔地三層的東成集團,專門代理Brother、飛馬、Juki等日本衣車,在製衣業早已式微的香港,這間鋪似乎不甚起眼,但原來東成集團老闆陳東,是越南的衣車大王,佔有當地六成半市場,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富豪。

 

家住九龍塘獨立屋,手戴陀飛輪,出入愛以勞斯萊斯代步的陳東,今年已經七十四歲,卻仍健步如飛,講起衣車就眉飛色舞。他的熟客仔包括Bossini創辦人羅定邦家族的羅氏集團、褲王楊釗的旭日集團等。

八十年代初,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不少香港製衣廠開始北移到珠三角一帶,當時只向總代理攞貨賣的東成,生意亦非常暢旺,高峰期每月生意額達七千萬元。九十年代初起,東成才正式取得Brother、飛馬等日本大牌子衣車的分銷代理權。

由 於行業競爭越來越厲害,利潤被攤薄,陳東八十年代尾已開始把生意擴展到廣州、北韓、柬埔寨、和越南等新興市場,但最後只有越南成功。「當時我派個女婿去北 韓,點知當地嘅廠好窮,送咗貨無錢俾,個國家好封閉,出入都會被人監察,搞咗兩、三年,最後蝕咗幾百萬元;廣州市場就我自己去,不過競爭太大,好難同當地 人爭;柬埔寨係軍政府,政治不穩定,越南就唔同,起碼一定唔會打仗。」

 

「東叔」次子建國長年駐守胡志明市推銷衣車生意,現已講得一口流利越南話。為爭取生意,他還會為一眾港商穿針引線介紹當地投資環境。

入股國企振興工業

現 時,其次子陳建國(Albert)長駐胡志明市,專責擴展衣車業務,他說:「好多日本衣車牌子,自己都喺中國有總代理,如果唔可以直接同製造商合作,我哋 無優勢。越南係發展中國家,勞工密集,對製造業有優勢,我哋於是轉而向製造商取得Brother同Juki喺越南的總代理權,轉攻越南市場。」

去年初越南正式加入世貿,成衣出口美國無配額限制,吸引不少台灣、日本、韓國和香港的製衣廠到來設廠,東成去年全年生意額,是前所未有的好,約三億港元,相比香港和中國衣車生意的一億八千萬,多出接近一半。

現時東成最大的客仔,屬越南工業部旗下,有二十間製衣廠、三萬工人的國營公司越進製衣,由於政府認為衣車生意可輔助當地成衣輕工業發展,九十年代初東成得以入股越進製衣一成半股權。

在越南做生意,陳東認為要打耐力戰。「初時呢啲國營廠無錢,用緊嘅係六、七十年代嘅蘇聯衣車,買新衣車都要分期慢慢付款。大家合作十幾年,佢以前嘅總經理而家都做咗工業部副部長啦。」現時越進每年給予東成的生意額,便高達四、五百萬美元。

利息狂加香港班水

東成與政府的友好關係,亦帶挈他涉足地產事業。九六年起,東成開始與工業部旗下不同部門合作發展商廈、酒店和豪宅項目。

雖 然商廈和酒店早已為東成提供穩定收入,但有三百七十伙,已賣出超過八成單位的河內豪宅「黃金西湖」,在資金未完全回籠,以及當地銀行貸款年息高企之下,手 上還有地皮未動工的東成集團亦要轉向香港銀行貸款為項目融資。「好彩個樓盤已經收到五千萬美元訂金,足夠發展餘下工程。而家嘅時勢,要以戰養戰,以賣衣車 嘅收入,養住公司嘅伙記,有機會再繼續出擊發展其他項目。」陳東說。

羅氏針織連開兩廠

東成集團還充當盲公竹,帶相熟的港商到越南掘金。Bossini的姊妹公司,由羅定邦次子羅蜀凱打理的針織廠羅氏集團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初,羅蜀凱未受家族爭產官司影響,繼續諗計擴展業務,一口氣在河內連開兩間製衣廠,無非貪當地有大量廉價勞工。

羅氏集團在國內的四間製衣廠,與一眾內地設廠的港商一樣,面對人民幣不斷升值,環保條例日漸嚴苛,部分商品減少出口退稅,以及新勞動合同法等難題。

雖然不少港商正密謀由珠三角遷移到湖南、廣西等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以減低成本,但羅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鮑仲強卻認為並非上策。「今日東部面對嘅問題,明日西部一樣會發生。雖然偏遠地區工人薪金低啲,但在時間、物流以及配套方面輸晒,都彌補唔到。」

越南○二年加入世貿前,鮑仲強已經去探路,到去年年初正式入世,就立即扑槌搵地建廠,今年農曆年後,河內的兩間工廠已經開始投產。

他 看中的,是越南八千五百萬人口中,超過七成人口在三十五歲以下,勞動力龐大,平均薪金只是大約一百美元(約七百八十港元),較珠三角起碼二百美元月薪便 宜。「河內接近中國廣西,布料等原材料由中國運去大約只需十幾個鐘車程,而且搵工人比胡志明市容易好多,而家兩間廠合共有千幾二千工人。」鮑仲強分析道。

 

「越南係東南亞其中一個生產成本最平嘅國家。以一件最簡單嘅背心為例,越南嘅工價可以比中國平一半。」現時羅氏的產品,五成在中國製造,三成在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在起步階段的越南工廠只佔大約兩成。

吃得鹹魚也要抵得渴。越南工人的生產力和技術,依然和中國工人有一段距離,「現時仲訓練緊啲工人,主要俾佢哋生產簡單嘅背心、T-shirt,暫時複雜的車工會放番喺大陸做。」

然而越南偏遠省份物流配套仍差,分分鐘加重運輸成本。「有次因為交通問題,差啲誤咗船期,好彩我馬上打去海關俾啲茶錢叫佢扣起艘船,否則改空運就大失預算!」當地另一名做製衣的港商說。

貨幣貶值掀罷工潮

在越南設廠要解決的,還有電力問題。現時雖不致出現中國鬧電荒的情況,但卻因為電網維修而經常停電。「其中一間喺開發區嘅工廠,每次附近有新廠投產,都因為工業區要駁電纜等工程問題而停電,時間由十幾分鐘到幾個鐘都有,所以一定要自備發電機。」鮑仲強說。

雖然現時越南盾正面對貶值壓力,對在當地設廠,以越南盾支付工人薪金的港商有利,但在通脹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工人收入追不上通脹之下,紛紛在全國各地發起罷工,當中最受影響的,是規章制度較嚴的日、韓及台灣工廠。

「我哋都擔心要求加薪同罷工嘅風氣,會蔓延到自己工廠o架。但我哋唔少客人,都覺得越南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中國嘅珠三角。我哋希望喺越南慳到嘅錢,可以抵銷中國工廠上升嘅成本,畢竟越南仍是東南亞生產成本最平嘅地方之一。」鮑仲強說。

越南經濟鑽石變炭頭

上月底,評級機構惠譽將越南主權基金的債券評級,由「穩定」調低到「負面」,摩根士丹利亦警告,越南現正步向類似泰國九七年的貨幣危機。消息令陸氏集團(366)、越南製造加工(422)及激成投資(184)等越南概念股股價受拖累暴跌。

越 南政府近年大舉引入外資,導致金融信貸膨脹,通脹失控。五月份越南通脹率按年已急升至25.2%,在亞洲區僅次於緬甸及斯里蘭卡。為遏抑通脹,越南央行大 舉加息及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導致股市大跌。兩年前越南股市以1.44倍的升幅跑贏全球,但今年越南VN指數,由去年十月的1110點高位,跌至現時 300幾點,累跌超過65%,全球表現最差。

經濟硬着陸的擔憂,令有144億美元貿赤的越南,面對越南盾貶值危機,一年期遠期不交收合約已 跌至1美元兌22,000越南盾,較即期匯率跌35%。越南央行上月底便將越南盾對美元每日波幅,提高一倍至正負2%。貨幣貶值的憂慮,觸發河內市民上月 底湧到金行和兌換店搶購黃金和美元保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