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制鞋业悖论:订单上涨,利润下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9/xNMDAwMDIwMzUxNw.html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制鞋业正深陷“订单不断增加、利润却不断减少”的怪圈。

“比起年初,毛利已经降了差不多20%。”10月28日,广州市莱亚丽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凌东对本报表示,为求生存,目前大部分鞋企都在一边接单,一边忍受利润下滑的无奈。

2010年以来,中国出口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据海关总署统计,9月中国出口总值达14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前三季度,中国出口鞋类制品2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由于之前的库存已基本消化,欧美市场也在逐步回暖,很多鞋企都反映今年订单剧增。”雅式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裕伦认为,出口市场恢复与否关键要看这种反弹能否持续。

订单剧增:复苏还是虚火?

凌东的工厂一直给国外鞋企做贴牌生产,九成产品销往欧洲和澳洲,是典型外贸加工型企业。“从订单的情况来说,今年已经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了,经常要加班赶单。”凌东告诉记者,2009年是制鞋业寒冬,很多小型鞋厂都被迫关门倒闭。

从事中东鞋贸易多年的木萨对本报表示,由于之前合作的部分鞋企都倒闭,他必须寻找新的供货商,今年以来都在忙着在国内参加各种各样鞋类展。

2009年,金融海啸对全球影响逐渐蔓延,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制鞋业首当其冲。2009年中国出口鞋81.7亿双,价值265.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8%和5.5%。

东莞市大岭山铨盛制鞋机械厂副总经理陈金圣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全年销往大陆的鞋机只有1200台,但今年由于鞋企订单增加,大家都在赶单生产,对鞋机的需求大增,至今其公司已售出1500多台鞋机,“预计今年会卖出超过2000台。”

2009年中国鞋类产量高达110亿双,其中广东、浙江、福建三大鞋类主产区的合计年产量就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销往美国每100箱鞋中就有80箱是中国制造。”朱裕伦说。

“金 融危机前,我们在玛莎卖鞋子每双约为22-24英镑,现在每双价格跌到10-12英镑。”科迪斯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认为,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 场远没恢复至2008年的水平,“消费意欲还是不高。”王伟的公司在樟木头、柳州和南通都有工厂,从2002年开始转型国内市场,他表示,公司今年要争取 把内外销的比例拉到50:50,在他看来,海外市场的低迷情况至少要到2012年才会真正复苏。

利润怪圈:成本上涨是主因

成本上涨压力已触动了鞋企们的神经。“本来利润空间就不大,现在人民币又升值,利润更加微乎其微。”凌东说。深有同感的还包括贸易商,木萨对本报表示,今年鞋企报价比去年提高了10%-20%不等,中间商两头受压,比鞋企更难过。

2010 年以来,人民币已升值接近3%,大部分鞋企都向记者反映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虽然中国鞋企已日益注重自有品牌培育,但目前仍处在产业链条低端, 产品价位低、数量大,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竞争主导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鞋类的出口平均价格仅为每双3.3美元,比2008年下跌了4.8%。

但在王伟看来,人民币升值压力远不及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带来的压力大。“人民币升就升3%,但是新劳动法实施以来,我们每年人工成本平均上涨20%-40%。”

此外,原料价格飞涨也是鞋企的一道硬伤。10月份以来,己二酸(主要用于鞋底液和PU浆料)价格不断上涨,从月初的175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9200元/吨,增幅达9.7%。

“订单越多,利润越低,企业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恶性漩涡一样。”凌东一语道破目前制鞋业遇到的困境。

在此情况下,部分鞋企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现在,对于一些很远、很麻烦的外销单,我们宁可放弃,把精力放在国内销售以及品牌的建设上。”王伟表示,制鞋业的入门门槛低,在价格层面的竞争不能走远,“将来会有更多鞋企倒闭,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王伟也坦陈,鞋企从外销转内销困难不少,不仅投入大、回报期长,此外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品牌的竞争。“所以目前很多鞋企都是靠OEM养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成熟的国内外鞋品牌,中国鞋企要通过设计与创新突围。”朱裕伦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1

股市、債市與商品:美銀的「三元悖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077

在美銀看來,當前商品、股市和債市所反映的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互相矛盾,這一「三元悖論」終將以市場波動性激增收場。

追蹤24種原材料價格的S&P GSCI現貨指數在過去兩個月裡下跌了10%,而標普500指數則上升了1.4%,新興市場和歐洲邊緣國家的債務收益率則出現了下降。
 
美銀美林的全球利率和貨幣研究主管David Woo在最近的報告中寫道,商品的走勢顯示出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股市反映出了對強勁的美國消費支出的預期,而債市則預期日本家庭對高收益資產的需求會上升。Woo認為這些市場所反映的情況不可能都是正確的,投資者低估了價格出現「重大調整」的風險。
 
Woo寫道:「某一個市場不得不需要讓步。」他建議對澳元執行risk reversal策略,這一期權交易策略將在商品對美元走軟時獲利。Woo認為這一策略將「提供對於全球經濟放緩的廉價保險」。
 
Woo認為投資者可能高估了中國刺激政策的力度,美國房地產復甦對經濟的拉動以及日本人對海外風險資產的需求。
 
他認為:
 
中國一季度GDP、三月份的工業產出和固定資產投資都低於預期,而大部分城市上個月新房售價走高的情況限制了貨幣刺激的空間。
 
儘管美國上個月的新屋開工數據創近5年新高,但房地產業的復甦可能不足以刺激消費者的信心,因為美國政府收緊了財政政策。
 
過去兩年日本的經常賬戶盈餘的收縮將限制日本的資本外流,而日本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本身就已經持有龐大的海外資產。
 
他在報告中寫道:
 
這些市場走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現實的預期,他們如今看起來反映的是現實經濟的不同側面。在這方面不可能所有三個市場都是正確的,我們擔心目前的市場平衡並不牢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56

社交網絡的開放與封閉悖論(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064.html

無怪乎這些社交網站在僅僅數年內從全球範圍內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並且總數已經可以用十億來計量了。任何人都可以被邀請參加這場「聚會」,而不論地區、民族、宗教信仰、性別、級別或性取向如何,並且你可以來去自由,「旋轉門」始終為你敞開。沒有壓力,沒有強行推銷,也沒有讓人難堪的惡作劇。

這聽起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嚴格來說它並不那麼真實。事實上,在許多社交網絡與現實世界的體驗之間存在著令人熟悉的社會差別,尤其在是否樹立進入時的「關卡」這一問題上。甚至可以說,網絡空間也是一個小圈子,就在你將互聯網看作一個敞開的世界時,它的大門就「砰」地關上了。在人性與社會組織研究方面,社交網絡開放與關閉的難題提供了人類學上具有吸引力的深刻洞見。 它還展現了與現實世界相比,互聯網是如何使我們加入和離開社會組織的方式發生轉變的。

Facebook,開放與封閉的悖論

關於開放與封閉的悖論, Facebook提供了一個教科書式的研究案例。對於 2008年年末就擁有 1.25億用戶的 Facebook來說,我們很難將它看作一個封閉的社交網絡。事實上,自從 Facebook在 2004年創立以來,它一直努力將自己定位於封閉體系。因為在哈佛極客馬克 ·扎克伯格創建 Facebook時,他的目標市場就是哈佛在校生們,所以剛開始的時候, Facebook是排外的,它僅限於哈佛學生,並被設計為一個虛擬並受限制的封閉式花園。

後來, Facebook開始向新英格蘭地區的其他常春藤聯盟大學開放,例如耶魯和麻省理工,然後它又開始向任何具有適當的「教育背景」,或者來自其他某所大學或高中的人開放。就定義來看,加入資格使得 Facebook成為了一個封閉的在線社交網絡。如果您不符合教育背景要求的話,就不可能加入。直到 2006年年末,扎克伯格採納了所謂的「開放式註冊」模式,這使得該網站從校園擴展到整個世界。 Facebook終於達到了在線社交網絡的標準:開放、普遍存在和無歧視。

其實還沒有這麼快。儘管 Facebook已經開放了用戶註冊,然而它還是保持著相對的封閉, Facebook用戶們無法訪問所有其他用戶的個人信息。換句話說, Facebook仍然沒有通過連接所有成員來完全達到所謂的網絡效應。扎克伯格的確向外界的軟件開發商敞開了 Facebook的大門。這些軟件開發商可以將一些類似拋擲小綿羊和發送「你好」信息的應用或小部件整合到該網站的功能中去。這便給了扎克伯格一大有力論據,自稱 Facebook為互聯網上的「社交操作系統」。或許這句話是對忽視線上社交潛力的微軟和谷歌等公司的間接打擊。扎克伯格說, Facebook上的社會性驅動軟件正在使得這一在線社區成為「優雅的組織」。

儘管如此, Facebook還是頑固地作為一個封閉式花園而存在。一些人評價 Facebook是「新的美國在線」。把 Facebook與一個知名的封閉式社區相對照,這並不是什麼奉承的好話。正如網絡博客作者傑夫 ·賈維斯,這位 Facebook讚賞者所說:「雖然我對這個平台印象很深,但是我仍然希望它更加開放。我希望將 Facebook上我的信息與其他地方我的信息進行整合,例如博客、 Del.icio.us、 Twitter、YouTube、Flickr、iTunes、Daylife、亞馬遜、 eBay……我還希望它們能夠彼此關聯,並和這些地方的朋友們的信息進行交互,看看有什麼讓人大吃一驚的結果。或許我還可以看到好友們正在購買同樣的書,或許我發現那些在自己博客同一組中的讀者,他們正打算去做同樣的事情。 」

賈維斯抱怨道,一旦你進入 Facebook,就必須在「數字圍牆」之內進行社會互動。雖然 Facebook已經敞開了它的入口,但是裡面卻沒有與外界社會進行交流的窗口。因此你不可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在 Facebook上甚至有一個更令人困擾的問題:那些決定退出和離開的 Facebook用戶們驚恐地發現,希望不留下絲毫足跡就離開 Facebook是極度困難的。那兒不但沒有窗口,而且還沒有出口。那些想要找到出口的人發現門是拴上的。如果堅持退出的話,你會被迫留下有關你的所有信息。

就 Facebook本身而言,它堅持認為自己是允許用戶們「註銷」他們賬戶的。因為 Facebook的官方使用條款中提到:「您可以隨時移除您在網站上的用戶信息。」儘管如此,刪除你的個人信息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正如關於 Facebook的警告細則中所述:「您應該明白,我們可能保有您的用戶信息的存檔副本。 」

暫且將基本的個人隱私問題擱置一邊,單就 Facebook出於商業廣告目的,對個人主頁信息和用戶的其他相關信息進行商業利用,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位不滿於 Facebook的用戶引用老鷹樂隊的一首著名歌曲:「這就像是《加州旅館》中所唱的歌詞,你想什麼時候結賬都可以,但是你卻永遠無法離去。 」

開放和封閉的社交網絡之間的緊張關係早已屢見不鮮。實際上,它的歷史可以回溯到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深處。我們一直通過獲得封閉社交群組中的會員資格來尋求心靈的安定,這些社交群組具有各自的規則、價值觀和保護措施。協定雖然得到了封閉社區的接受,然而,對於其中的「退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大多數具有凝聚力的社會組織,會極力阻止各種形式的不忠或背叛,並且常常會對此作出懲罰。

為了闡明這一由來已久的難題,就讓我們再回到聖殿騎士團的傳說中吧。當時,只有貴族出身的騎士才能成為聖殿騎士團的成員,而廟宇規則的背叛者將被處以死刑。聖殿騎士團是矩形的組織結構,儘管它強調的是宗教統治的效率,但本質上仍然是騎士修道會。在這裡,背叛是不能被容忍的。而縱觀整個歷史,確確實實,軍隊的叛逃者通常是被草率地予以處決。在現代,像山達基教這樣的宗教教派常常受到指責,因為他們會對那些表達退出意願的會員施以巨大壓力。對叛逃者攻擊性的武力行為也是犯罪組織的內部規則之一。在黑手黨中,誰一旦加入成為了其中的會員,便再也沒有離開的機會了,黑手黨就像是一個家族。

許多現代國家都以與此相同的方式對待公民,不過暴力性稍小些。我們大多數人出生的時候都有國籍,這可以通過我們的護照來證明。背叛自己的祖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即使我們成為了另一個國家的公民,也常常保留有自己原來的國籍。一些國家拒絕授予公民加入其他國家國籍的權利。那些常常被稱作「叛徒」並叛逃到敵國的人會被認為是賣國賊而被本國剝奪公民權,而且一旦被抓住,將被處決或處以漫長的監禁。另一種懲罰的方式是驅逐,尤其是對待來自不同國家的公民。天主教會可以調用權力將會員逐出教會,這也是驅逐的一種形式。哈特派等宗教教派會通過無聲的手段,即對會員採取不加理睬的方式來對其進行驅逐。但是單方面的背叛是另一回事。通常,人們嚴格遵守家庭、社區、俱樂部、教會、公司和國家等社會組織的永恆規則,並對他人單方面的背叛行為進行極為努力的勸阻。

退出、呼籲與忠誠

經濟學家阿爾伯特 ·赫希曼( Albert O.Hirschman)在他的著作《退出、呼籲與忠誠》(Exit, Voice and Loyalty)中系統地提出了有關的理論。赫希曼的這本書首次出版於 1970年,該書在開頭部分講述了企業衰退背後的根本原因,而後來逐漸對市場、組織和國家中的歸屬、抗議和背叛的本質提出了強有力的深刻見解。簡括地說,赫希曼提出,當人們分別作為消費者、員工和選民而面臨下降的服務質量時,通常有兩種選擇來發洩自己的不滿:退出或呼籲。

當消費者們對產品或服務質量不滿時,他們可以通過拒絕購買產品或取消服務來結束這種關係。當然,壟斷情形除外。類似地,當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深感失望時,他們可能會採取辭職和另謀高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最後,當公民對自己的國家狀況不滿意時,他們也可以通過移民到其他國家來實現「退出」。這些退出的反應都是對供應商、對僱主和對政治體制不滿的含蓄表示。

更加明確的反應是呼籲。對某種產品或服務不滿的消費者們,可以通過聯繫供應商的客戶服務部門進行抱怨。聯繫消費者組織或媒體是另一種呼籲的選擇。工作不愉快而內心不滿的員工們也可以向管理者提交一份意見書,或提出抱怨以期獲得工作中有影響的變化。而那些對生活條件不滿的公民則可以抗議、反抗,有時甚至可以通過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一個國家。

退出和呼籲是公司、組織和體制衰退的徵兆。前者常常是衰退的早期警告形式,而後者具有更突然的潛在破壞性。

忠誠則使人們抵制了不滿情緒的誘惑,而避免了選擇退出或呼籲。一種成功的產品往往尋求獲得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公司則希望實現員工忠誠,而國家通常致力於宣揚促進公民忠誠的愛國主義精神。忠誠是筆寶貴的財富,因為在困難時期,在權衡退出和呼籲的利弊時,忠誠會影響到個人的成本效益分析。如果你對某個品牌的產品忠誠,那麼你不會就因為它暫時斷貨而停止購買該品牌的產品或去購買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如果你對你的公司忠誠,你就不可能僅僅因為市值下跌而辭職。同樣,如果你對自己的國家忠誠,那麼你也不可能僅僅因為不滿於某條政府策略而移民到其他國家去。

雖然赫希曼是在互聯網產生很久之前撰寫這本著作的,但是他的豐富見解顯然與面臨著開放與封閉悖論的社交網站是密切相關的。 Facebook並不是唯一與選擇退出的會員進行對抗的網站。事實上在互聯網產生之初,人們也遇到了這種進退兩難的窘境。

就拿 Prodigy來說,它是首批在線社區之一,於 1984年由 CBS、IBM、西爾斯百貨公司( Sears Roebuck)創立。在 Prodigy的用戶迅速飆升到 100多萬人之後,它被指控窺探自己的會員並審查用戶論壇。例如,在 Prodigy論壇中,某些具有潛在攻擊性的詞語是被禁止的,如對女人的攻擊性稱謂「 beaver」。於是這產生了一種荒唐的現象,那就是會員們不敢評論 20世紀 50年代的電視節目

《反斗小寶貝》(Leave It to Beaver)。Prodigy的會員們開始通過使用「 beaver」的拉丁語同義詞「 castor」,來對這一荒謬的禁令進行規避。儘管這一措施很有趣、可愛並且廣為流傳,但還是被禁止了。除了這一荒謬的干涉導致了負反應之外,當 Prodigy取消「無限制聊天」服務並轉向按小時收費制的結構之後,它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犯下了一個致命的管理錯誤。人們對此的反應非常迅速:大批地離去。 Prodigy的會員們選擇了「退出」。

GeoCities網站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它創建於 1994年,後來被雅虎以 36億美元的驚人價格收購。在雅虎的管理之下,該網站的前途也開始變得撲朔迷離。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雅虎首當其衝地犯下了一個錯誤,而 Facebook在 10年後又重蹈覆轍,這個錯誤就是:它對用戶實施服務條款規則,其中規定是網站而不是用戶擁有網站上的所有信息。即使雅虎後來迅速改變了他的決定,但是這一策略仍然引發了人們的大批離去。 GeoCities的用戶們不喜歡受到限制,因此他們也同樣迅速離開。

然而,關於「退出」災難的最驚人案例是 Friendster。在第 1章中,我們簡單敘述了以下事實:在該公司開始刪除所謂的「偽造者」信息之後,大批的 Friendster會員就開始離開這個網站。對於 Friendster後來發生的更大災難而言,這還只是一個小挫折。自從它在 2002年創立並成為了首批著名的社交網站之一以來,它逐漸成為一個市值 10億美元的強大在線機構。但是,膨脹的自我、不斷的內訌和糟糕的管理決策毀掉了 Friendster的遠大前程。

Friendster由前網景公司程序員喬納森 ·艾布拉姆( Jonathan Abrams)創立,最初是為了將其設計成一個可以與 Match.com匹敵的「約會」網站。在 Friendster的啟動階段,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艾布拉姆成為了被媒體追捧的明星,也被硅谷的金融鉅子們視作成功人士。 2003年,當谷歌向艾布拉姆提供 3 000萬美元的收購報價時,他駁回了這個提議。因為他有更加龐大的計劃,所以他斷然回絕了谷歌創始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兩位校友的提議。這兩個校友分別是拉里 ·佩奇和謝爾蓋 ·布林,他們曾以 160萬美元的價格向雅虎出售自己的技術,然而卻遭到雅虎的拒絕,於是他們才創立了一個叫做谷歌的搜索引擎。艾布拉姆相信 Friendster將成為一個具有社交性質的谷歌。當時, Friendster的管理人員正在檢視哈佛大學中一個稱作 Facebook的小型網站,而他們的最終決定是置之不理。

Friendster的用戶很快就轉變為「怪人、滑稽人和同性戀者」的奇怪組合。 Friendster也已經成為了同性戀男人的約會平台,而參加火人節的所謂「火人」(Burners)也開始在 Friendster上聚集。除了這些核心的用戶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用戶,甚至包括很多詐騙犯,這些用戶有的在該網站上進行毒品交易,有的從事賣淫活動,還有人使其成為自己吸引新客戶的一個廣告平台。

Friendster的真正問題在於它的基本架構,該網站被設計為一個封閉式系統。其中的成員需要通過四個以上分隔的人進行聯繫。《紐約時報》描述說, Friendster大多數技術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它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Friendster的用戶只能查看相對很小的圈子裡的熟人信息。別名和多重身份當然也是被禁止的。更糟糕的是, Friendster的管理員們開始違背網站規則並向用戶發送「惡言」的郵件。 Friendster的創始人無法把握網站成功的社會動態機制。他們就像是一個嚴苛古板、垂直的官僚結構,通過各種條約對自己的用戶進行束縛,卻沒有利用該平台的社會潛力,儘管這一潛力可以使他們變得更加富裕起來。

由於受到過多的干預, Friendster網站的用戶們作出了憤怒的反應,他們選擇了退出。大批的用戶離開了這個網站。互聯網社會學家丹娜 ·博伊德( Danah Boyd)曾經研究了 Friendster網站的歷史,他對此的描述為:

「人們的紛紛加入存在著一定的原因,而人們的紛紛離開也存在一定的原因。一旦少數憤怒的人們引發了大規模的退出,它的發展就將呈螺旋狀迅速下跌。當早期用戶如同疾風驟雨一般離開,並註銷了他們的賬戶時,大多數用戶也都不再頻繁登錄了,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再通過這個網站和自己的好朋友進行聯繫。 」

最後要說的是,作為新的媒體寵兒, Friendster網站曾經是美國社交網絡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是它的發展高峰期卻僅持續一年多的時間。最後, Friendster唯一的選擇就是將發展重點放在美國之外,主要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

一夜暴富的 MySpace的創始人,當時也正仔細分析著 Friendster的失策。當湯姆 ·安德森( Tom Anderson)和克里斯 ·德沃夫( Chris DeWolfe)創立 MySpace時,他們故意採用了標新立異的方式。 MySpace對自己的市場定位是:酷酷的、時尚的、以音樂為導向的,而最重要的則是,對所有人都公開,並且沒有好管閒事的社交限制。 MySpace還鼓勵任何用戶隨時註銷離開,並可以在網站上做任何自己樂意的事情。結果是:當 Friendster在美國的用戶數下跌時, MySpace的用戶數卻在劇增。 2005年, Friendster發生了資金短缺,而且在將市場聚焦到亞洲之前,就開除了艾布拉姆。同一年,默多克斥資 5.8億美元收購了 MySpace。

Friendster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第一,它沒有理解在線社交網絡的「身份」動態機制;第二,它低估了「退出」反應的不良後果。而相反, MySpace成功吸取了 Friendster的教訓,它證明了先入者的優勢並不總是能夠取得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696

社交網絡的開放與封閉悖論(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429.html

「小世界」,這個針對全球精英的在線鄉村俱樂部創建於 2004年。它自稱是社會名流和超級富豪互相聯繫的虛擬空間,在這裡,他們不必擔心受到狗仔隊、偷拍者、逢迎者和星球上其他階層任何人的打擾。這種精英會類似於中世紀的社會建築。「小世界」將貴族與民眾分離開來,好比是通過挖出一條咄咄逼人的虛擬壕溝從而建立起一個在線壁壘。

據傳聞,該網站的尊貴會員包括時裝模特兒納奧米 ·坎貝爾、社會名媛帕麗斯 ·希爾頓和伊萬卡 ·特朗普、流行歌手詹姆斯 ·布朗特、高爾夫大師泰格 ·伍茲、微軟億萬富翁保羅 ·艾倫、好萊塢電影導演昆汀 ·塔倫蒂諾,還有美國舊貨幣資本家族的後裔們,其中包括費爾斯通、洛克菲勒和福布斯家族。

「小世界」是紐約投資銀行家埃裡克 ·沃特斯特( Erik Wachtmeister)的創意。他是一位瑞典外交官的兒子,他的成長經歷似乎使其具備了一種世界英才所獨有的開闊而長遠的眼光。「我意識到存在著一個由直接或間接互相聯繫的人們組成的社區。」沃特斯特說道。他迷人的金發和瀟灑的外表給人們一種感覺:在他的網站中,他將在那些被吸引而來的俊男美女們中如魚得水,自得其樂。「你在每年的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都會經常看到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相遇並互相談論,『啊,這個世界真的很小。你在這裡做什麼呢?』這就是我第一件感到驚訝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們的共同點不只在於他們認識大量相同的人,而且在於他們具有類似的需求、品味、慾望,甚至他們經常想要知道誰在哪裡和誰在做什麼。 」

「小世界」的圈子已經從最初僅邀請的 500名會員擴大到全球大約 30萬名上層人士。除了身為一名會員得到精神上的獎勵之外,「小世界」還使其會員能瞭解時事動態,比如在現實世界像棕櫚灘、戛納、迪拜、巴黎、紐約和漢普頓海灘之類的全球焦點地區中發生的名人名事。為了獲得網絡空間中這個有門檻的社區的入場券,你至少需要獲得 5個人的推薦。更重要的是,所有會員必須通過不超過三度的關係來聯繫其他人,這也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的一半,同時根據著名的小世界理論,它能分離絕大多數的凡人。此外,「小世界」網站具有一個「別跳絲絨繩」(no-jumping-the-velvet-rope)的規則,它只向其部分高級會員提供邀請特權。此規則將網絡社交愛好者拒之門外,並且還將其他粗俗的富人和烏合之眾歸類至較低層次的富人階層。

「小世界」網站不是自動自發產生的。一開始,它是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而建立的。出於自己曾在華爾街受到的訓練,沃特斯特潛心研究數據,鑽研網站中的社會學。「小世界」網站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共享,而它的價值體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該網站的超級富豪成員肯定感覺到他們是可以信任其他成員的。帕麗斯 ·希爾頓不打算問任何人在蒙特卡洛什麼地方可以修腳。但是,在「小世界」網站上,她卻能夠得到值得信任的信息。

「小世界」的商業模式是具有吸引力的。它看起來似乎與網絡效應的驅動機制相牴觸。以下就是網絡效應的標準定義:隨著網站會員的逐漸增多,網絡的社會用途則更加廣泛。這一公理有時被稱作「梅特卡夫法則」,用以太網發明者羅伯特 ·梅特卡夫( Robert Metcalfe)的名字命名,即假定網絡的價值與網絡使用者數目的平方成正比。梅特卡夫法則後來被大衛 ·裡德( David Reed)修改,他認為梅特卡夫低估了網絡實用價值的提高。根據裡德的說法,包括社交網絡在內的網絡實用價值與它的範圍大小是按指數規律增長的。梅特卡夫和裡德都觀察到:大型網絡比小型網絡更有用,因而更有價值。梅特卡夫注意到,從經濟學觀點來講,在網絡連接的範圍達到了一定的臨界值之後,網絡效益的增長速度會明顯大於網絡成本的增長速度。

電話系統是網絡效應的典型例證之一。在 19世紀末電話發明後的初期,只有少數人通過電話互相聯繫,因此電話網絡的實用價值是很低的。因為在 19世紀 70年代,大多數人喜歡通過電報發送書面信息。而貝爾將電話放在城市酒店的房間裡,這讓許多維多利亞時期的婦女們感到十分震驚,因為她們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在穿著便服的情況下與完全陌生的人講話。但是這種網絡仍然十分有限,當電話在市場上的滲透率超過了一定的臨界值之後,電話的網絡價值開始劇增,這種好處不只是對於新用戶而言,那些具有更多聯繫對象的早期用戶也同樣能享受到。

網絡效應也同樣適用於許多其他技術:傳真機、移動電話、互聯網、網絡電話等。使用這些技術的人越多,它們對這些用戶而言就越有用。那麼邏輯上就有一個問題:如果網絡的價值隨著它的用戶數目成指數規律增加,那麼對於如「小世界」之類以會員數最小化為目標的社交網站,又會怎樣呢?

顯而易見,從嚴格的社會學觀點來看,答案在於人們重視小型的、成員志同道合的、排外的網絡。這是長期存在的有關人類本質的現象:人們希望通過一些在財富、階級、口音、價值觀、教育、行為方式、品味、著裝等方面的差異表現自己較高的社會地位。亞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辭學》中說過,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類似的人」。這種同質性由來已久,它促使許許多多的人去尋找「像我們的人」作為夥伴。

在虛擬世界中,這一社交本能可以被轉變為單一的概念:社交圖譜( Social Graph)。網絡效應的嚴格計量方法是基於網絡範圍大小的,而社交圖譜的定性評價則是基於網絡中的社交連接類型的。簡而言之,社交圖譜概念強調了網絡的社會內容,然而,網絡效應則僅僅描述它的結構動態機制。沃特斯特在 2006年年末明確提出:

「像 MySpace、Friendster、Facebook和 Orkut之類的公司已經吸引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因為它們主要是以青少年和年輕人為導向的。其中,會員們可能重視交往互動的數量,但卻不一定會重視互動的質量……而『小世界』採用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手段。在這個模仿現實世界的在線社區中,我們試著遵循文明行為規則,建立起與非隨機聯繫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聯繫。與其他在線社區不同的是,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不允許使用別名或假名,不允許對其他會員採取粗魯或攻擊行為,並且只允許出現真實的、高質量的信息內容。 」

請注意,在描述「小世界」時,沃特斯特分別使用了術語「現實生活」和「現實世界」。這無疑解釋了或者至少證明網站禁止多重身份的行為是正當的。甚至更加有趣的是,「小世界」有「無商業目的」的策略,在該網站上沒有廣告的干擾。儘管現實世界的價值觀和無商業目的結合值得讚美,但是這種結合卻表現了「小世界」核心經營模式中一個有趣的矛盾現象。你能做到既使一個社交網站的用戶數目和商業廣告收入最小化,又讓它賺錢嗎?人們會迅速回答:不可能。

最終如預言一樣。沃特斯特忍受了巨大痛苦,因而他採取了廣告模式,以酩悅香檳( Moet & Chandon)、卡地亞( Cartier)、捷豹( Jaguar)和巴寶莉(Burberry)等奢侈品牌作為目標。但是沃特斯特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通過決定出售廣告,他已經開始決定沿襲舊媒體的邏輯,即聚集觀眾。如果你的電視廣播或報業的經營模式基於向廣告主出售觀眾,那麼與高層次的人口統計調查一樣,你的主要動機無非就是想要提高觀眾規模。這也許是個小世界,但是廣告者卻喜歡大的流量。

這一悖論也許能解釋以下事實,就在「小世界」的用戶數激增到將近 30萬之後,沃特斯特大膽預測,這一數字將飆升到 100萬。他當時使用的關鍵詞就是:網絡效應。但是,隨著「小世界」的用戶數的增加,社交圖譜中包含的信任和利用網絡效應的商業傾向之間的緊張關係也開始凸顯。甚至有報導說「小世界」網站的用戶正被放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上出售。隨著「小世界」網站的高級會員開始小心翼翼地退出,這個網站高貴的門檻也在逐漸下降。

「小世界」網站強調它一直在監管這個網站,以排除開網絡空間中其他那些愛好交際的人。而且它又發佈了一些新的規定:與任何一個陌生人進行直接聯繫,或者過於侵犯性地推銷產品的會員將被驅逐。「小世界」網站甚至創建了一個被稱作「大世界」(aBigWorld)的姐妹網,它好比是一個電腦垃圾回收站,「小世界」網站的會員們將阿諛奉承者、廣告員、聚會推動者和不速之客等次要人群友好地「驅逐」到這個「大世界」網站中來。但是,精英會員們仍然感覺到了來自底層社會生活的入侵。在該網站的公告牌上有這樣一則抱怨:「我參加過一些僅邀請『小世界』會員的活動,但是我感覺到這些活動卻是針對 Facebook甚至是 MySpace用戶舉行的。」另一位會員評論道:「我最近看到了科學工作者協會的會員也在這個網站上,實際上他不應該在這裡。難道只有我看到了嗎?是誰邀請這些人的呢?」「小世界」網站開始吸取呼籲和退出的教訓。

有趣的是,沃特斯特起初是在研究了 Friendster的模式之後,受到啟發才創立「小世界」網站的。但回首往事,他卻似乎又在重蹈 Friendster的覆轍。延伸開來,正如 MySpace吸取了 Friendster的教訓,並通過提供更加開放、無結構的社交網絡體驗帶走了 Friendster的會員,而「小世界」網站的競爭者們則迅速地大肆利用「小世界」會員對該網站的不滿,並通過提供更加封閉和排外的社區來獲取會員。

它的競爭對手之一是「鑽石艙」(DiamondLounge),一個專為富豪創立的網站。該網站創立於 2007年 10月,它的商業模式的設計之初目標就是為了避免具有「小世界」網站的缺陷。「鑽石艙」每月收取會員 60美元的廣告訂金,聲稱它的付費訂閱方式可以避免廣告陷阱,並防止那些煩人的、曾經滲透進「小世界」網站的廣告員和公關人員進入。而且,「鑽石艙」的會員們還允許擁有兩種「身份」。一種身份是「艙」中的社會身份;而另一個則是「董事會」裡的企業身份。兩種身份的分歧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管理:在「艙」中,會員們限制別人查看自己個人身份信息的條件是年齡、性別和外貌之類的社會標準;而在「董事會」中,行業、頭銜和收入之類的個人身份信息都需要提供。會員們也可以像 Facebook「好友」之間一樣交換禮物,只不過 Facebook上的禮物是泰迪玩具熊的圖標,而在「鑽石艙」中,禮物卻是真正的古奇香水。

「鑽石艙」的總經理阿亞·馬拉非( Arya Marafie)指出,像「小世界」之類的網站表面上聲稱要專門為富豪和名人服務,但是實際上卻向所有人敞開了大門。「而我們寧願只擁有 100個會員,而不願意擁有 5 000個不應該在網站上存在的會員,」馬拉非在 2007年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說,「一旦這些社交網絡中出現了不應該存在的人,那麼這個網站就算完了。」因此,這個高貴門檻的准入制度是非常嚴格的。不過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鑽石艙」如何與「小世界」這樣知名的網站競爭,並通過變得更加封閉而獲得利潤呢?

「鑽石艙」並不是築有壁壘的唯一網站。至少,正式來講,它的市場策略基礎是吸引儘可能少的會員。而另一個名為「 Beautiful People」的網站則宣傳自己是「獨家聯繫簿」(most exclusive little black book in the world)。表面上自誇自大的 Beautiful People網站,要求每個申請加入者都必須提交近照,女孩子最好是提交泳裝照,男孩子最好是裸照並能顯示出自己強健的腹肌。照片提交到 Beautiful People網站之後要接受三天的審核,而會員們會像電視真人秀節目中一樣,以「四點吸引力」為標準,投出自己的選票。還有一個類似的網站, ModelsHotel甚至具有更加嚴格的入門政策:僅限於頂級時裝模特兒,該網站由 24歲的男模吉斯珀 ·蘭納( Jesper Lannung)創立,僅接納來自前 50個頂級機構的時裝模特。蘭納說他創建 ModelsHotel的原因是自己厭倦了 MySpace上所有故作姿態的人和追星族們。蘭納補充道, ModelsHotel向會員們承諾:它會淘汰掉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傢伙。 2007年年末,蘭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說,他的網站已經收到了 2000份申請,而他則拒絕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ModelsHotel並不向幸運地通過申請的少數人收取令人反感的會員費,它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豪華健身俱樂部和迪賽牛仔等時尚品牌的巨額廣告費。

同時,俄國億萬富翁、花花公子米哈伊爾 ·普羅霍羅夫( Mikhail Prokhorov)創建了名為 Snob的網站,目標用戶是像他一樣的俄國超級大富豪。還有一個類似的網站名叫 OutOrIn,它的高價值會員被描述為「久經世故的世界主義者、高級知識分子和商業領袖」,這些人往往「在著名的大學或寄宿學校上過學」。而在紐約,有一個只准邀請後加入的網站叫做 CarbonNYC,它吸引了當地平均年收入在 100萬美元以上的大富豪。

其他的封閉網站則根據職業地位的排外原則組織在一起。

Pingsta網站針對計算機行業的網絡工程師, MyDealBook網站針對商業房地產專家, Sermo網站針對醫生, Inmobile網站針對無線電行業高管人員, AdGabber網站針對廣告行業人員,而 Reuters Space網站針對的則是對沖基金經理、貿易商和分析師。這些網站並不希望利用網絡效應。在這些網絡空間的大門上赫然寫著:僅限會員進入。要想加入,你就得出示真實的身份證明。並且這種網站的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例如, Reuters網站向會員收取訂閱費。而 Sermo網站通過向他們會員提供一項非醫學服務賺錢,讓他們擁有追蹤醫生間的在線討論的特權,從而每年收取 10萬至 15萬美元的費用。為了獲得醫生所透露的有關新藥物發展潛力的這種有效信息,金融機構投資者和醫藥業高管看起來願意付出這樣高昂而不合理的費用。

因此,開放與封閉討論留給了誰呢?我們可以預計得到,懷疑論者依然堅持認為:封閉的專有性商業系統的邏輯將永遠盛行。其他的評論家們則解釋道,社交網站為了利用網絡效應而採取了開放式策略,但是一旦達到臨界點,它們就會拉起吊橋並從被封鎖的社區會員中攫取價值。而一些如「小世界」之類的網站想要獲得好處似乎有兩種方法,即專有性的光環和網絡效應帶來的收益,但這是一對難以協調的矛盾。

某些毋庸置疑的證據可以支持這些評論。然而開放式系統的擁護者正在發展壯大。谷歌的 OpenSocial社交網絡平台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雖然對於 Facebook來說不算什麼。即使是微軟,在作為不被羨慕的非專利軟件的強大敵人幾十年之後,似乎也開始擁有了開源模式。 2008年 2月,微軟宣佈該公司將要開放源代碼,這一消息舉世震驚。在這場開源運動中,一些人稱微軟的宣佈是「欺騙性行為」。而大多數人則拍手稱讚,認為這一軟件巨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我們完全可以為開放式交友網絡的突然興起作見證。

歸根結底,開放或封閉問題的討論將根據對社會貢獻的測量而解決。誠然,這是人性的現象:人們在社會架構中進行自我組織並尋求地位,從而刺激了傑出、專有和封閉的價值觀。同質性已經成為社會組織中約定俗成的規則,而且在現實世界中,也不太可能隨時迅速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遺傳學的法則向我們警告了近親交配的危險,似乎在禮貌地忠告我們避免跟風。如果公民都隱居於社會回聲室,其中每個人都滿足於同類人的觀點和價值觀,那麼要想開展一場令人信服的辯論是很困難的。從哲學上講,社會組織的概念輕視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三條基本教規:個人主義,多元主義和表達自由。

開放贏得忠誠

讓我們回到阿爾伯特 ·赫希曼著作的第三個主題:忠誠。我們對社交網站尤其是 Friendster和 Facebook的分析證實了赫希曼的見解。他觀察到,如果對於消費者、員工或是公民來說,退出已然不可能時,他們便常常會訴諸呼籲。但是只有當呼籲得到留意和聽從時,對方才可能獲得他們的忠誠。

讓我們看看與 Friendster不同的 Facebook是如何獲取用戶忠誠的。馬克 ·扎克伯格顯然重蹈了 Friendster的覆轍。首先,扎克伯格對 Facebook採取了更加嚴密的控制。通過採用類似《加州旅館》的方式,扎克伯格有效地抵禦了用戶「退出」的風險。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結賬,但是你卻永遠無法離開,這是因為 Facebook保留了你的個人信息。這是虛擬身份難題中的另一個結。在 Facebook上,你的身份可能被盜用、創建、拷貝、分裂並塑造成一千種不同的形式。但是正如身外之物死後無法帶走一樣,你也無法帶走自己的個人信息。你的 Facebook個人信息不是便攜式的,而是一個終生合同。你可以離去,但是你的個人信息卻會永遠保留在上面。

扎克伯格可能認為,自己通過「關上門閂」就已經解決了退出問題。但是他很快便發現自己遇到了另一個更加直接的挑戰:呼籲。

一些Facebook 用戶對該網站的「不准退出」政策感到十分沮喪,於是他們開始吵吵鬧鬧地抗議起來,甚至使用他們的Facebook 主頁發佈自己的怨言。有一個名叫「如何永久刪除你的Facebook 賬戶」的Facebook 小組積聚了4 000 多名用戶。一位魁北克的博客作者史蒂文· 曼索爾(Steven Mansour)的呼籲和抗議則更加有效。曼索爾在他的博客中發佈了一個諷刺性的文章,名為「關閉你的Facebook 賬戶的2 504 個步驟」,而文章的鏈接最終放到了Digg.com 上。至2008 年年初,這篇文章的瀏覽量達到9 萬次。曼索爾在他的日誌裡歡欣地說道:「是的,我的確成功關閉了我的Facebook 帳戶。這就好比是一條漫長而崎嶇的道路,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在第16 關的時候『斬殺蛇發女怪』。而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切終於結束了。」

當這些抗議愈演愈烈時, Facebook卻仍然在努力擺脫 2007年年末災難性的燈塔( Beacon)廣告項目失敗所帶來的慘痛損失。「燈塔」是一項毫不隱晦地從Facebook用戶中牟利的策略。它將用戶的在線商業行為大批地向他們的好友進行「報導」。「燈塔」嘗試著創建所謂的「社會化廣告」,給人一種印象就是用戶們正在向自己社交網絡中的好友做廣告。例如,當某個 Facebook用戶在 iTunes上購買了一首歌曲時,他的好友列表上的所有人都會知曉。總而言之,利用了網絡效應的「燈塔」是一項病毒性廣告策略。而 Facebook對潛在的廣告商所用的宣傳口號則是:「以簡單自然的社會化方式推動你的業務」。

Facebook的用戶卻並不希望為該網站創造廣告收入,尤其是在他們不瞭解或不許可的情況下。於是他們採取了強烈的敵對行動。一個叫做 MoveOn.org的美國政治支持群組,積聚了 70 000條抗議簽名,稱「燈塔」廣告模式缺乏足夠的「選擇退出」機制。對於 Facebook來說更糟糕的是,「燈塔」重新激起了用戶長期以來對網站「不准退出」策略的怨恨。 Facebook之所以很難退出的原因如今看起來就很明晰了。因為該網站的商業模式似乎就是通過利用用戶信息賺錢。

對於扎克伯格來說,有幾件事情發生得太不是時候了。谷歌剛剛以自己大肆吹噓的 OpenSocial項目作為籌碼向 Facebook發出收購要約。該項目允許軟件開發商為無「封閉」限制的所有社交網絡開發程序。一些人推測 OpenSocial項目是谷歌在 Facebook拒絕被自己收購之後採取的報復行為。在拒絕了谷歌之後,扎克伯格相反選擇了接受微軟的小額投資,大概以 2.4億美元轉讓了 1.6%的股份。不知是否出於敵意,谷歌現在向全世界宣佈: Facebook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谷歌是開放的社會。與此同時,數據顯示 Facebook用戶數的增長也趨於停頓。令事情發展尤為糟糕的是,還有一些惡毒的「陰謀論」謠言,聲稱 Facebook的出資方是美國有錢的「新保守主義勢力」,這些人與中央情報局有聯繫,而且他們開發這家網站是為了促進某種意識形態的形成。

在受到四面夾擊之後,扎克伯格決定出面坦白一切。 2007年 12月初,他發佈了一篇日誌,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對 Facebook採取了與原來截然相反的政策。「大約 1個月之前,我們發佈了一項稱作『燈塔』的功能,試圖幫助用戶與好友共享自己的在線行為信息,」扎克伯格說道,「我們在設立這項功能時犯下了大量的錯誤,不過我們也已經分析了很多的解決辦法。我們在這個功能上的更新做得不好,因此我向大家表示歉意。其實我們不僅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遺憾,而且也感謝來自於我們用戶的所有反饋。」扎克伯格還表示,今後,「燈塔」是可以選擇加入的,而並非未經用戶許可單方面發送信息。兩個月之後,扎克伯格採取了更多的措施以使其 Facebook用戶能夠更加容易地刪除他們的個人信息。

Facebook用了 4周的時間處理「燈塔」災難,又用 4個月的時間結束了「不准退出」的爭議。不過,好在扎克伯格並不像 Friendster的創始人一樣頑固,而是聽取了 Facebook用戶的意見並對問題做出了補救。通過坦誠地處理來自 Facebook用戶的呼籲和抗議,扎克伯格獲得了用戶的忠誠,從而免於受到用戶大批離去的懲罰。

忠誠理論對於所有的公司和組織來說包含了有力的教訓。許多公司主管下意識地不信任開放式網絡。因為它們威脅到了原有架構中的既定利益和現有安排。這一頑固的不信任態度並不是只基於在官僚制度中才存在的心理學政治。這就是另一個令人迷惑的悖論。根據網絡效應的法則,開放式網絡變得更加有價值時,公司卻低估它們,因為這些開放式網絡難以擁有和控制。而且,開放式網絡也難以被重視為無形資產。

我們都知道, Web2.0工具就像計算機軟件一樣,可以創造經濟價值。但是許多公司出於公司估價的目的而對這些無形資產頑固地持保守主義態度。還有許多公司不僅不將 Web2.0工具看作創造價值的無形資產,而且還將其看作需要管理的成本中心。主管們不情願將價值附著在他們難以控制的任何事物上,常常將其評論為「操作風險管理」。

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恐懼因素,而且目前公司經理人仍然在經受同樣的教訓。某些公司的領導人在令人窒息的官僚機構和隔音的董事會中,強令執行嚴格的角色定義,他們往往得到更多員工「退出」和「呼籲」的懲罰。而與此相反的是,另一些公司的領導人鼓勵個人創造性和開放式合作,並且還真誠地聽取員工和客戶的意見,這些領導人得到的往往是員工和客戶對他們的忠誠。

封閉的系統獲益於原有的集權制垂直機構。而開放式網絡則推動創造性、革新和經濟價值的產生。當這兩者發生牴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令人不愉快的結果。但是最好的結果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並沒有出現幻覺。不可否認的是,具有高貴門檻的高級會員聚會和勢利的鄉村俱樂部,在現實世界的社會架構中具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但是,在網絡空間的開放式網絡中,聰明的人就敢於相信弱連接的力量、網友的社會效用和不同人群的智慧。雖然開放式網絡的優點並不會贏來 Beautiful People網站的喝彩,然而開放式網絡和我們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恰恰是一樣的。

以上內容選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社交網絡改變世界》馬修•弗雷澤【印】蘇米特拉•杜塔著   談冠華 郭小花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3

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7/07/%E6%BC%94%E8%AA%AA1307b%E9%81%B8%E6%93%87%E7%9A%84%E6%82%96%E8%AB%96/

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The Paradox of Choice:Why More is Less? (2004)

Barry Schwartz

講者:掌門

 

(甲)選擇的經濟面

〈完備性假設〉

根據經濟學哲學,「理性」包含四個核心假設,其中第一個是「完備性假設」。

完備性:指個人在進行選擇(ie決策)之前,應盡可能考慮所有相關的選項,並對其作出清楚的了解。***請參閱《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

換句話說,「理性人」“應該”思慮周全,精密比較,而不應“以偏概全”或“掛一漏萬”。

 

這裡暗含著「可供選擇的項目愈多,對決策者愈有利。」**** 這一假定。因為若非如此,則無需進行周全的考察了。詳加比較眾多選項,取其上者,只會有利,不會有害,此點合乎常識。

但這牽涉到「交易成本」的問題。經濟學模型一般為了追求簡潔,都假設交易成本為零。***但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系統的交易成本其實都很高。

進行決策的時候,為了清楚了解選項的性質,所花費的「訊息成本」便是一種交易成本。***

在決策本身價值很大,而選項數目不多的情況下,訊息成本相對不高;但如果選項鋪天蓋地而至,情況便大為不同了。

 

〈經常性選項過多〉

現代生活每每出現“經常性選項過多”現象,主因當然是來自「廣告」。

大規模廣告計劃,起源於上世紀初的香煙行業,市場調查顯示顧客們根本無法憑感覺區分不同牌子香煙的味道,所以建立品牌之道不在於產品的差異性,而在於消費者的認知行為。****

例如:“吸食X牌香煙的人瀟灑不凡。”至於何者謂之“瀟灑”,廣告商自覺有義務對消費者進行教育。

互聯網路興起之後,資訊傳導力度更加驚人,消費者如按照「完備性假設」對廣告進行逐項審察,則訊息成本必將高於決策所得。**** 如此,“理性的行為”遂跌進了“不理性的陷阱”。

於是,理性行為要作出調整,找出合適的「篩選準則」來降低訊息成本。***

舉例:檢視電影的進場人次以決定看那部電影,而非逐部電影閱讀影評。

然而任何「篩選準則」必然犧牲掉部分資訊,從而降低了找出“最佳選擇”的機會。*** 所以,歸根結柢這是個“成本–效益問題”,節省了的訊息成本,是否足以補償“實踐選擇”與“最佳選擇”的落差。***

 

我們可以輕易想到許多通用的篩選準則:

A「人做我又做原則」即從眾,這原則假定“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愈大,時間愈久,愈有效率。

上例:看“多人看過的電影”。

B「人做我不做原則」即“眾地莫企”。

舉例:不要買熱門股/馬。

 

C「姆指法則」rules of thumbs,古時的木匠不用尺子,而是用姆指來測量木材的長度,比喻為依靠經驗和直覺。故此又稱「經驗法則」。***

舉例:劍道家必須憑直覺出劍,電光石火,無暇思量。

 

〈滿足者策略〉

又據經濟學哲學的「最大化假設」:理性人應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他是一個「最大化者maximiser」。

最大化者追求“最佳選擇”,唯一的可能是窮盡所有的選項。如前段所述,當選項愈多的時候,這作為愈來愈令人感到恐怖。

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主Herbert Simon提出“犧牲”作為經濟學概念。

Th. 當交易成本過高的時候,及早“心滿意足”反而是最大化策略。*****

考慮到師老無功,坐失時機,夜長夢多…..諸般風險,人們能做到的最佳策略,就是盡快找到“較佳選擇”,立即成交。

 

和「最大化者」相對的是「滿足者satificer」,**** 意指決策者主動放棄追求“最佳選擇”,事先調較出某個“滿意標準”,一旦找到達標的選項,立時收手。

至於如何釐訂“滿意標準”,原則上「門檻愈低愈保險,愈高愈危險。」,當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藝術,不是科學!

 

 

(乙)選擇的心理面

從多人患有“選擇恐懼症候群”,每當面臨抉擇的時刻,總會煩惱不堪。他們苦惱的多數不是甚麽人生大事,就算抉擇失誤,有些可以從頭再來;有些可以作出補救;有些則根本損失有限。真正令他們煩惱的,是“煩惱”本身!

“煩惱”是“得失心”。***  “得失”源於選擇,但凡取捨,有所得則必有所失,這是煩惱的根源。

〈選擇的困境〉

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在數百萬年漫長的演化生成時期,實際上都處於物資極度匱乏的境況之中。*** 生活中的典型取捨是“要不要這個?”;鮮少有機會二者擇一“要這個還是要那個?”,更遑論多中擇一了。

上述兩種取捨類型有微妙的分別,第一類是“全有或全無all or none”的問題,後果容易設想和比對,決策的難度和面對的心理壓力不大。

第二類取捨的難處要用「認知失調理論」加以解釋。 (請參閱《讀書札記130412認知失調理論(下)》。)

決策行為是一種取捨,取其一,必棄其餘。

Th選取項目之消極(厭惡)性質及放棄項目之積極(吸引)性質與決策行為恒相失調。*****

 

人類心理上較適應於“全取或全捨”,於二者擇一,常招後悔。***

〈論後悔〉

Def.「後悔」可以用多種語言定義:

A廣東話:“老襯左。”

B心理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結果不好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C經濟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所獲貨品的價值低於其“機會成本”,因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附註1)

 

心理學定義的是「結果性後悔」postdecision regret:指做選擇之後,因為親身感受到不良結果,發現決策失誤而產生的後悔感。

然而“後悔”的威力不止於此,它可以進一步強化成為

Def.「預期性後悔」anticipated regret:指做選擇之前,因為預計到結果不好,又或預先知道還有其他更佳選擇而心生悔意。****

 

“預期性後悔者”未選擇,先後悔!這種「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狀態令致行為人徹底癱瘓,無法動彈!為了逃避後悔,只好不作選擇。***

預期性後悔對人生的破壞力極大,且容易演變成抑鬱症。

 

Th1.  “最大化者”易於患上預期性後悔。***

再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選擇心理,一個人如要追求最大效益,必須審視全部相關選項,以確定選取項目的價值高於其機會成本。當選項數量過多,無法一一審核的時候,當下的選擇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最佳選擇。那麼,“最大化者”便預先感到自己“老襯左。”,從而患上預期性後悔。

採用“滿足者”策略就可以避過預期性後悔。

 

Th2.決策和行動會加重後悔感;愈有力量的行動,失敗之時愈後悔。***

「忽略偏見」Omission Bias:人們容易接受因忽略或缺乏行動而招致的不良後果;但難於接受自身行為導致的同等不良後果。****

舉例:投資者發掘了一支股票,沒有買進,股價大升。他略有悔意。

同一人,同一支股票,買進後股價不升,沽出,大升。他痛不欲生。

 

Th3. 最接近成功的失敗最令人飲恨。***

舉例:趕航班的人“目送飛鴻”;剛脫手的股票立時飈升…..

 

銀牌得主與銅牌得主那個較開心?通常是銀牌得主苦口苦面,而銅牌得主笑容滿面。這是後悔與臨界線的問題,銀牌得主看的是金牌,便因失諸交臂而悔恨難當;銅牌得主看的是有無獎牌,擁有獎牌當然值得開心。最不開心的想來是第四名。

Th4.後悔是將現實結果與某種“反現實思維”進行比較,看到得失,而產生的負面情感。****

選取不同方向的“反現實思維”,或者說界線,決定後悔的狀況。因此樂觀和心胸豁達的人較少後悔。

 

Th5.因後悔而影響未來的決策和行動,源於對「沉沒成本」的理解不清楚。*** (附註2)

舉例:一雙不合穿而又沒人要的鞋子,如果是價錢昂貴的,人們便捨不得將之拋棄。

這是“拋棄貴重之物會後悔”的想法作祟,其實成本已沉沒,拋棄“昂貴的”無用之物與拋棄“平價的”並無分別。展望未來,才是取捨之正道。

 

最後,「後悔」(正如恐懼)作為心理演化的產物,必有“適應性”含蘊其中。****

後悔的好處是:

a因為抑止後悔而養成審慎決策的習慣;

b提醒自已,不要重蹈覆轍;

c對錯誤行為作出補救或贖罪;

d向他人表示悔改之心。

結論:「後悔」無罪,因後悔而喪失決策、行動和調整能力才是原罪!****

 

附註:經濟學基本觀念

Def「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決策者選取一項物品,則他因而失去的,或者未能獲得的,諸多物品中,價值最高者為其機會成本。***

例子:假設決策者以100元進行購物,市場剛好提供a,b,c,d四種標價100元的貨品。該決策者的效用排序為a > b > 100元> c > d。

他的“理性選擇”為購進a貨品,那麽他獲得a貨品的“成本”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b貨品。因為如他未能購得a,他將購進b。

如果混亂中他“不理性地”購進了c,那麽他的“成本”仍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a。**

「機會成本」的想法導致較佳的決策視野。****

結論:「機會成本」是好的,理性決策人要徹底忘掉「絕對成本」。

 

「沉沒成本」sink cost:在決策之前已支付清楚的所有代價。

它不應該影響決策考量,因為無論後來怎樣做法,都改變不了代價已付的事實,相對損得與此無關。***

例子:投資人考慮應否沽出一支股票時,購入價是一種沉沒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65

PSL的邏輯矛盾與三重悖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551

本文作者為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文章首發於財新網,作者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據媒體報道,國家開發銀行已經從人民銀行獲得了總額高達1萬億元的“抵押補充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簡稱PSL)。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來支持國開行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這一新聞讓PSL這個新的貨幣政策工具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並引發各方討論。 所謂PSL,是人民銀行收取了金融機構提供的抵押物之後,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由於人民銀行可以任意指定PSL所對應的抵押物範圍,因而可以相當精確地控制PSL的資金流向。這種定向性是通過再貸款、再貼現這些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很難達到的。 從今年2季度以來,貨幣政策的定向寬松大行其道。在這樣的背景下,PSL這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會被創設出來,應該不會讓人感到太奇怪。 盡管人民銀行對PSL的表態不多,但從其只言片語中我們能知道,貨幣當局為PSL預想的功能有兩方面。其一,當然是把它作為一種定向的貨幣投放工具,通過促進信貸發放來推動實體經濟增長。其二,則是將PSL打造成一個政策利率工具,通過它來引導金融市場的中期利率。 但在筆者看來,人民銀行為PSL所預設的這兩種定位——帶有定向性質的數量工具,與引導中期利率的價格工具——在邏輯上相互矛盾,在實際操作中也難以兼顧。PSL更應該被理解為一種帶有財政色彩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它對貨幣市場的影響也介於純粹的財政政策和純粹的貨幣政策之間。 首先,PSL在劃定操作對手範圍時面臨兩難。一種旨在引導市場利率的貨幣政策工具,必須直接作用於市場中的大部分交易者。因而如果它只能為少數人所接觸,那麽它所對應的利率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屬於有價無市,因此也就談不上引導市場利率。不過,PSL又是一個高度定向性的工具。甚至可以說,定向是PSL存在的前提——非定向的PSL與早已存在的央行再貼現工具沒太大差別。所以說,定向的PSL如果要發展成中期政策利率工具,就必須變成非定向的。此為PSL蘊含的第一個悖論。 其次,PSL在操作層面也面臨兩難。PSL用公共資金支持特定機構,因而帶有財政政策的色彩。事實上,英國央行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類似PSL的政策,叫做“融資換貸款”(FLS)。只不過英國的FLS由英國央行和英國財政部聯合操作。而我國的PSL並無財政部參與其中。這讓它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因而在操作上只能低調而隱蔽,以避開財政政策貨幣化的質疑。但是,要引導市場利率的政策工具必須高調而公開——別人都不知道的工具又怎麽能引導市場利率呢?當然,人民銀行也可以邀請財政部來攜手操作PSL,但這又會帶來財政政策幹擾貨幣政策的問題。這是PSL的第二個悖論。 最後,PSL在選擇利率水平上還面臨兩難。作為一項定向刺激的工具,PSL的利率應該低於市場利率,這樣才能刺激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根據英國央行自己的估算,英國金融機構從FLS獲取資金的成本比其他渠道低100到200個基點。但是,如果以引導市場利率為出發點,PSL的利率就不應距離市場利率太遠。此為PSL的第三個悖論。 以上所列的三重悖論,反映了創設PSL這種政策工具的無奈與妥協。其實,央行為PSL所預設的兩個目標都有現成的政策工具可以實現。要定向刺激經濟,直接用純粹的財政政策就行了——財政部向國開行註資,或者直接向棚改項目撥款即可。而要引導中期利率,人民銀行發放期限更長的再貸款或是再貼現也足矣。 之所以需要再創設PSL這個兩不像,主要是因為財政在需要擴張的時候卻又沒有擴張,所以只能由貨幣政策來越俎代庖了。這當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總好過什麽也不做。至於引導中期利率的說法,則有可能是為了掩蓋PSL的財政政策實質而采取的一種說辭。 既然PSL是一種帶財政色彩的貨幣政策工具,它對貨幣市場的影響也就應該介於純粹的財政政策和純粹的貨幣政策之間。具體到人民銀行向國開行提供的這1萬億PSL,筆者相信國開行應該不能將其直接在貨幣市場上拆借出去。未來如果還有別的機構也通過PSL獲取了資金,估計也會面臨類似的要求。不然,PSL就不再是定向的流動性投放了。因此從短期來看,PSL資金在貨幣市場上的“活性”會遠遠低於其他途徑發放的基礎貨幣,因而帶給貨幣市場的短期寬松效應也會相應較低。當然,在中長期,國開行會把通過PSL獲取的資金放貸出去,帶來商業銀行存款的增加。換言之,國開行獲得的PSL資金終究會變成商業銀行超儲的增加。但這無法通過銀行間拆借來完成,而只能經由貸款到存款的途徑實現。因此,PSL帶給貨幣市場的寬松效應需要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顯現。 因此,PSL的確會增加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這與只改變貨幣分布,而不改變貨幣總量的財政政策不一樣。但是,PSL帶來的流動性需要通過對應機構的放貸行為才能擴散到整個市場,因而在短期內,它帶給貨幣市場的寬松效應會明顯小於其他那些投放流動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99

史上最差信貸結構的背後——牛市躁動的邏輯悖論 作者:格隆彙整理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7
央行發佈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14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億元和5460億元。其中,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69億元,同比少減988億元;委託貸款增加1219億元,同比少增708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58億元,同比少增1309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4160億元,同比多減238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427億元,同比多951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32億元,同比多204億元。20141-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8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577億元。


一句話:數據不是一般的差。


很明顯,市場沒有預期數據會差成這個樣子,所以今日A股和港股早盤沖高後突然遭遇當頭一棒,直轉急下。但A股收盤後,港股在剩餘的繼續交易時段竟然一路翻紅,恆指全天倒漲0.81%。這種否極泰來充分反映了市場對數據的理解與強烈降息預期躁動:都這麼差了,您再不降息也不好意思了吧?


市場中各方對金融數據的解讀也很有意思,央行負責人的意思是大家淡定,「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份『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不變。悲觀者安信證券認為,7月信貸數據低到市場無法想像,牛市躁動該結束了;而看多者則繼續認為,史上最差信貸結構的背後機會大於風險。


格隆匯一直把這一輪行情定義為「小牛」行情,大牛市邏輯不成立。今天市場躁動,大家都在預期降息。這是一種典型屁股決定腦袋的循環悖論:牛市要靠降息才能支撐,但降息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於貨幣政策的邏輯都變了(從調結構回到保增長),預示著中國經濟比多數人想像的都差,那又怎麼會有大牛市?


我們將市場各方主要觀點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與思考:



央行自我解讀:貨幣政策取向沒變

7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的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等指標較6月份有一定回落,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瞭解讀。該負責人表示,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份「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深入分析的結果顯示,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仍處在合理區間,貨幣政策「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並沒有改變。


從人民幣貸款看,一是今年6月份新增貸款大幅沖高至1.08萬億元,7月份的季節性回落就較去年更為明顯。歷史上7月份歷來是「小月」,2004年、20057月份貸款還曾出現過淨下降。今年67兩月合併來看,平均每月新增貸款仍有7000多億元。二是在「三期疊加」、經濟運行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有效貸款需求沒有過去那麼旺盛,6月份貸款大幅沖高消耗了較多的高質量貸款項目儲備,金融機構需要一些時間來補充。三是7月份存款季節性下降較多,存貸比有所上升,金融機構相應調整貸款的投放進度。四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信貸資產質量管控壓力有所加大,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特別是對一些信用風險集中暴露的地區和領域的貸款投放更為謹慎。


從人民幣存款看,一是歷來就有非常明顯的季末沖高、下季初回落的規律,今年6月份存款增加3.79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2.19萬億元,7月份存款季節性回落也就相對多一些。二是近期由於理財、基於互聯網的貨幣市場基金等快速發展,企業、居民存款與金融機構存款之間在季末季初轉換更加頻繁,進一步加大了一般存款的季節性時點波動。初步估計,7月份銀行理財等資產管理產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若與一般存款合併計算,存款的波動性就會明顯減小。三是近期A股行情回暖,7月中下旬又有近10家公司啟動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其中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增加約3000億元。


從貨幣供應量看,7月份M2同比增速比6月份下降1.2個百分點。一是基數效應。去年6月份存貸款均未沖高,7月份回落相應較小,而今年67月份存貸款的季節性波動很明顯,這對同比數據的影響較大。初步測算,基數因素對M2增速變化的影響大約為0.7個百分點。二是6月份M2增速本身偏高,7月份回落到13.5%,還是高於13%的預期調控目標。


從社會融資規模看,同樣由於6月份「沖高」較多,7月份顯著回落,如67兩月合併看,每月仍有1.1萬億元。單看7月份,除人民幣貸款少增外,主要是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涉及表外融資的項目明顯減少,特別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波動性較大,7月份下降4160億元。這主要與近期規範相關業務發展、金融機構加強風險控制有關。歷史上看,監管部門出台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如規範票據、銀信合作以及商業銀行理財等之後,相關業務短期內都會有一定收縮,但長期看有助於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同時,近期個別信託項目出現兌付風險,金融機構總體上也加強了信託相關業務的風險控制,適當調整了業務拓展力度。此外,由於進口較弱,人民幣匯率預期分化導致企業進口從借外匯貸款轉向購匯,以及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SPV發債和向境外銀行貸款融資增加,境內外匯貸款環比出現下降。



7月份,銀行間市場拆借和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41%,雖比上月高約0.5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低約0.2個百分點。近期新股發行重啟,投資者「打新」熱情較高,新股申購凍結資金會導致市場流動性需求有所增加,往往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上升。7月中下旬共有近10只新股集中申購,貨幣市場7天以上資金需求增加,與企業集中繳稅等因素疊加,導致貨幣市場加權平均利率有所上行。中央銀行結合市場環境變化,在通過公開市場到期增加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適時調減了正回購操作力度,並先後開展了2期共10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有效應對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動性波動。7月份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市場運行大體平穩,利率水平處於合理區間,與以往新股集中發行期間相比,利率波動幅度也明顯較低。



總的來看,在剔除特殊基數、季節效應等因素後,7月份主要金融指標仍在合理區間運行。觀察金融運行仍應更多關注主要金融指標的整體趨勢性變化,而不宜拘泥於單個月份的短期數據波動。目前來看,進入8月上旬後,貸款基本上每天保持著300-500億元的增量,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貫徹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要求,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保持定力又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安信:數據低到讓市場無法想像  牛市躁動該結束了


一、數據低到讓市場無法想像,憧憬在流動性氾濫的假設前提下的投資者可能需要冷靜下了。7月社會融資總量2700億,上一次比這個值低的時候是200810月份,大家知道那時是什麼宏觀背景,再前面則要上溯到2006年。而上一次出現單月信貸低於4000億的情況則要推到2009年第四季度,那是當年上半年洪水漫灌後下半年收縮的。


二、可以反映過去一個月以來市場預期的貨幣放鬆至少在目前看來是不存在的,貨幣供給不會出現明顯的擴大。但是也不要預期今年後幾個月信貸、社融都像7月這麼低,也許把67月合起來看差不多可以平滑反映貨幣供給狀態。


三、另一個角度反映了貨幣需求是非常弱的,很多銀行或是害怕風險或是資金成本太高都不願意放貸,進一步可以推測經濟復甦基本上不存在,未來經濟復甦可能並不樂觀,過去一個多月以來的宏觀、中觀數據背離現在看可以吻合了。


四、對於資本市場,如果沒有過去1個月裡一兩百點的躁動就不會有對宏觀數據的各種解讀,現在數據出來了,躁動也許該結束了。從配置上看,今年以來一直建議配置的「三大」(大銀行、大地產、大石化)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股可以逐漸移倉到較低估值、較快增長、已跌了將近一年的新型藍籌上來。


國泰君安邱冠華:答案有且只有一個——信貸需求嚴重不足

①數據:7月新增信貸僅3852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社會融資規模2731億,創200810月以來新低;面對失常的數據,央行破例出來解讀環節情緒。
②解釋:數據大幅低於預期答案只有一個——信貸需求嚴重不足。從銀行草根層面瞭解來看,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比我們料想的情況要嚴重,銀行願意放錢的,企業不缺錢;企業缺錢的,銀行不敢放前。

③趨勢:A.商業銀行主動放緩資產擴張速度;B.不良惡化速度可能加快;C.商業銀行退而求其次增加按揭投放;D.內部降低FTP價格降低貸款利率;E.監管層可能窗口指導8月份加大信貸投放。逆向思維考慮,這樣做歸根到底是因為經濟情況比我們想像中要糟糕。


中金:史上最差信貸結構的背後——機大於危!

七月份新增貸款3852億,低於我們的預期(6000億),大幅低於市場的預期(7500億)。新增社融僅2731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M2增速降為13.5%,符合我們的預期(13.5%),大幅低於市場的預期(14.4%)。


新增貸款為什麼低於預期?——需求是主要因素,其次是存款和票據資本新規。


需求是主要因素:7月份新增貸款3852億,但其中對公貸款僅增加64億,佔比僅為2%(之前最低為20135月的30%),這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而新增票據貼現1726億,佔比高達45%,在歷史上同樣從未出現過(之前最高為20092月的45%)。我們的草根調研表明,一方面,在不良壓力之下,銀行對中小企業和房地產相關貸款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也反映在社融中信託和委託貸款增量較低);另一方面,在房價預期逆轉的背景下,房地產商自身的信貸需求出現了明顯下降。


存款下降:7月份存款下降1.98萬億,為歷史最高,帶動7月份貸存比環比上升1.5~2個百分點,對部分貸存比緊張的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信貸投放構成制約。


票據資本新規:之前面對額度富餘時,銀行的普遍實踐是通過票據貼現充額度。但7月份儘管票據貼現明顯放量,但仍未能有效填滿額度。我們認為,這和票據資本新規有關。原先票據賣斷之後出表,無需計提資本。新規出台後,票據賣斷後雖然出表,但仍需計提資本,銀行月末以票據填補貸款額度的做法受到更多資本限制。


怎麼解讀七月份信貸數據?——機大於危,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關於信貸低於預期的原因,市場上有兩種解釋,一是認為央行收緊流動性,另一種是認為銀行或經濟的原因。這兩種解釋對股價的影響迥異。如果是前者,則上漲邏輯被打破;但如果是後者,則上漲邏技反而被加強。我們認為,後一種解釋顯然更靠譜。除了史上最差信貸結構顯示微觀層面的經濟依然疲軟之外,我們注意到:


銀行7月份額度普遍增長:我們的草根調研顯示,央行六月末七月初普遍提升了各銀行的合意貸款規模,合計約1000-2000億。落實到七月份,大銀行額度同比增長約20%,中小銀行額度同比增長約20~30%,相應的,全行業當月貸款額度約為8000-9000億元,顯著高於實際新增貸款量(3852億)。


央行窗口指導異常寬鬆:我們的草根調研顯示,目前央行對四大行的窗口指導基調是鼓勵多放、鼓勵早放。

我們維持三季度貨幣政策寬鬆的觀點,後續貨幣政策操作或包括:i)重啟逆回購;ii)按揭政策定向調整;iii)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


八月份信貸情況怎麼樣?——額度相當充分,但投放進度有所改觀。


8月份信貸額度或達9000億:按照各家銀行三季度的額度,扣除7月份已經使用的額度來測算,8月份的額度同比預計有20%以上的增長,即在9000億元左右。


但投放進度有所改觀,預計8月份依然會出現貸款額度沒有用滿的情況:我們的草根調研顯示,四大行8月份前十天新增貸款約500億(7月份全月為2100億),股份制銀行8月份前十天新增貸款1000~1200億(7月份全月不足400億)。全月來看,導致7月份新增貸款低於預期的三大原因中,存款會有所好轉,但需求和票據資本新規仍將制約貸款投放,初步預計8月份新增信貸6000-7000億元。



海通宏觀姜超、顧瀟:貨幣融資跳水,降息或已不遠:

7月新增融資總量2731億,同減5460億,主要是貸款同比少增3145億,委託信託貸款,未貼現票據亦大幅萎縮。


7月新增貸款僅3852億,其中企業短貸票據同比少增1876億,中長貸同比少增349億,居民貸款亦大幅回落。


7M2增速大幅降至13.5%,或因存款明顯回落制約銀行信貸投放,同期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元。


④融資需求低迷,貸款大幅下降,疊加近期通脹低位,貨幣寬鬆料將延續,或有降息可能。



民生證券管清友:

金融數據大幅弱於預期,社融、表內信貸和存款新增量均遠低於歷史均值,反映二季度貨幣密集寬鬆後,央行對債務風險和潛在通脹壓力的擔憂收緊信用。但未來經濟內生下行猶存,在經濟底線思維約束下,異常「緊」的數據難以持續,下半年貨幣政策維持中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7月社會融資2731億,僅是過去正常月份的零頭,減少最多的幾項是信貸、信託和票據。後兩項主要與影子銀行規範和同業事業部體制要求尚未理順有關,在上投資背景下,貸款不是需求問題,而主要與資本充足率緊張的供給約束相聯,因此迫切需要盡快放行優先股等資本補充渠道。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閆敏:

從數據層面看,M2和人民幣貸款餘額基本上和年初制定的目標是接近的,說明目前整個貨幣政策基本上是保持穩定的。第二點,從整個經濟運行的態勢來看,一季度經濟有些低於預期,當時我們認為整個經濟形勢是處於一個平穩向下的區間,但是到二季度經濟基本穩住了,原來一直呼籲貨幣政策適當的放鬆,在二季度以後的壓力沒有原來那麼強烈。因此從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來看,可能是要低於預期。

第三點,從政策面來看,下半年整個貨幣政策調控的思路也是以定向調控為主,可能不會出台總量的全面的刺激大規模發行貨幣政策,主要還是體現在結構方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48

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renjunjie

來源: http://xueqiu.com/9206125741/31094379

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1、   宏觀與微觀
甲:宏觀沒啥用
乙:哪天我們變成下一個北韓或伊拉克咋辦?

2、   遠景與近景
甲:看遠不看近,因為近的更不易看清楚。
乙:近的看不清,怎麽能看清遠的呢?

3、   集中與分散
甲:集中比分散更能降低風險
乙:分散風險指的不就是“分散”才能降低“風險”嗎?

4、   業余與專業
甲:我是一個業余投資人,因此我有望戰勝職業投資者。
乙:拔牙時,你去找一個業余醫生試試?

5、   成長與價值
甲:我買的價值股後來都勝了成長股
乙:兔子都輸給了烏龜?寓言看多了吧?

6、   同向與逆向
甲:我不去人多的地方
乙:你確信比大家都聰明?

7、   簡單與複雜
甲:投資很簡單
乙:那為啥大部分人都成績不佳?

8、   屁股與腦袋
甲:我用屁股賺了很多錢
乙:你的腦袋燒壞了?

9、   風險與回報
甲:低風險才能高回報
乙:腦袋真的壞了……

10、  股票與債券
甲:股票比債券安全
乙:餵、餵,是120嗎?

搞清這十個問題,成功不遠矣。[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98

釋老毛論十大關係——答任兄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釋老毛

來源: http://xueqiu.com/6146070786/31101947

釋老毛論十大關系——答任兄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1、 宏觀與微觀
主要看公司,宏觀經濟不是不看,而是沒人能看懂,但超宏觀結構,大環境、大趨勢、大氣候是能感受到的,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的“卵巢彩票”。為什麽可口可樂在美國不在伊拉克?為什麽文革時再奮鬥也白搭,改革時稍微不懶的人都富裕了?

2、 遠景與近景
無論遠近,其實都看不清,不光投資者看不清,管理者也看不清,包括王石、馬化騰。投資基本靠蒙,蒙就要在大概率上下註,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3、 集中與分散
在集中中分散,在分散中集中。兵無常形,水無常勢,抓住機遇,動態平衡。這句話能聽懂的都算高手了,聽不懂的就翻翻巴菲特幾十年的持股變動,再修煉十年吧!舉個簡單例子,毛太祖抗日時期發展了十幾塊根據地,是分散吧;而抗戰剛結束,就果斷放棄南方,弱化北方,抽調一半以上的精兵強將全部派往東北,乾坤一擲,是集中吧。

4、 業余與專業
投資跟專業、業余無關,有關的是天份、努力和一點運氣!專業有專業的短處,業余有業余的優勢,長期跑贏市場的,業余選手也是專業水平了。據說天朝奧林匹克選手都是國家掏錢專門訓練的,運動員就是從兒童就選拔的職業選手,美國奧林匹克選手都是業余愛好者,阿根廷的球員小時候都是在街頭踢破球膽子玩出來的,但為毛人家就那麽牛逼?

5、 成長與價值
根本不用區分,完全可以兼容於同一估值體系之下。我鐘意的是以價值股的價格買入成長股的公司。天天搞區分的人八成都是騙子,既不懂價值,也不懂成長,其實就是看K線和熱門題材去瞎炒,與成長和價值都沒有半毛錢關系!

6、 同向與逆向
逆向,逆向,永遠逆向!逆向可能犯錯誤,但同向肯定是錯的。如果一群醫生給你診斷意見,那麽多數人大概率是正確的;如果一群工程師給你技術方案,那麽多數人大概率是正確的;如果一群股民給你投資建議,那麽多數人必然是錯誤的[吐血]

7、 簡單與複雜
簡單,但不容易。就像打球,就那幾個簡單動作,但頂尖高手全世界也沒幾個。

8、 屁股與腦袋
一回事兒,想明白和坐得住,是一回事兒,不是兩回事兒!老任在這個提問中也露怯了[大笑]中國傳統哲學中知行合一的老問題,不知,就不能真行;知而不行,不是真知。故此,知即行,行即知,知行合一。

9、 風險與回報
也不矛盾。大多數人誤解了風險和回報的定義。大家都把股價波動當作風險,而真正的風險是本金的不可逆性虧損。大家都把股價上漲當作回報,而真正的回報是終局性的資產增值,所謂落袋為安,如果一個像巴菲特那樣永不空倉的長期投資者,沒有落袋的計算時點,他的真實回報就只能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增長。所以,這個問題的悖論是大多數投資者正好搞反了,股價上漲是風險的積累而不是回報的增加,除非股票內在價值的增加超越外在股價的增長才足以消化風險。所以,價投者在與那些不懂裝懂的機構和散戶交流時,談到風險和收益,全是雞同鴨講,因為兩者根本上的定義就不同嘛!這個問題上以@東邪 為代表的大多數人都顯得很Shability[不贊]

10、 股票與債券
從抵禦通貨膨脹的角度看,長期持股比債券安全。這是有金融學家實證驗證過的。

搞清這十個問題,成功不遠矣。(沒感覺啊[可憐]

@江濤 @黃建平 @耐力投資 @巴菲林奇小厄姆 @青城山中鳥 @平淡平安 @堅信價值 @Pune的碎片哥 @唐朝 @中國資本市場 @管我財 @老刀101
--------------------------

@renjunjie :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1、 宏觀與微觀
甲:宏觀沒啥用
乙:哪天我們變成下一個北韓或伊拉克咋辦?

2、 遠景與近景
甲:看遠不看近,因為近的更不易看清楚。
乙:近的看不清,怎麽能看清遠的呢?

3、 集中與分散
甲:集中比分散更能降低風險
乙:分散風險指的不就是“分散”才能降低“風險”嗎?

4、 業余與專業
甲:我是一個業余投資人,因此我有望戰勝職業投資者。
乙:拔牙時,你去找一個業余醫生試試?

5、 成長與價值
甲:我買的價值股後來都勝了成長股
乙:兔子都輸給了烏龜?寓言看多了吧?

6、 同向與逆向
甲:我不去人多的地方
乙:你確信比大家都聰明?

7、 簡單與複雜
甲:投資很簡單
乙:那為啥大部分人都成績不佳?

8、 屁股與腦袋
甲:我用屁股賺了很多錢
乙:你的腦袋燒壞了?

9、 風險與回報
甲:低風險才能高回報
乙:腦袋真的壞了……

10、 股票與債券
甲:股票比債券安全
乙:餵、餵,是120嗎?

搞清這十個問題,成功不遠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99

【專欄】房多多的十條悖論:顛覆者還是被顛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30.html

i黑馬 : 房多多官網也對外宣傳,要在一年內完成2000億的房地產銷售金額,一時間,互聯網顛覆房地產的口號滿天飛,由年初的互聯網思維論更加升級,但這些話都靠譜嗎?房多多們到底會有哪些問題阻礙他的顛覆大計或者被後來者顛覆?

\寒風瑟瑟,江風吹在皮膚上的滋味的確不舒服。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手舉一塊樓盤廣告的KT板,從地鐵站到樓盤案場,在南京河西有不少這樣的樓盤“截客”房產經紀人,每當有路人路過,他們總是很熱情的上去打招呼,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能讓他們如此瘋狂?他們不是相應樓盤雇傭的置業顧問,而是最近火熱的房地產電商平臺房多多網站的全民經紀人隊伍中的其中一份子。

從房多多的官網上來看,目前房多多已經開通了全國55家城市的落地拓展服務,根據媒體報道,房多多官網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由嘉禦基金、光速安振中國創投、鼎暉創投聯合投資8000萬美金。

房多多官網也對外宣傳,要在一年內完成2000億的房地產銷售金額,一時間,互聯網顛覆房地產的口號滿天飛,由年初的互聯網思維論更加升級,但這些話都靠譜嗎?房多多們到底會有哪些問題阻礙他的顛覆大計或者被後來者顛覆?

我們來探討下房多多模式下基於一些常識的悖論

悖論之一:電商與流量

傳統電商網站,是需要極其高的流量來進行銷售轉化的,這種流量可能是網站的訪客流量,也有可能是offline to online的線下導流到線上的反向O2O,姑且也歸結於電商的範疇。

根據互聯網業內普遍認可的alexa網站世界排名來看,目前房多多官網的排名是129796,這是擁有2000多互聯網專業員工網站所擁有的排名,這個排名可能會有一些誤差,但也的確客觀反映了一個網站流量的真實情況,而電商領域的知名網站京東經過多年努力,於2013年銷售額破1000億,而京東的排名約為185位,與京東相差十多萬名的網站,要完成超過京東電商收入的一倍,的確勇氣可嘉。

再說一句常識性的知識吧:普通的個人網站,運營的好,不需要2000多員工,也不需要55個全國分站,可能僅需1個人,短時間內也能輕松超越12萬這個低的恐怕不能再低的排名。

悖論之二:用戶與服務

房子始終是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不管是剛需用戶,還是剛改用戶,買房子,總是要實地去探訪,對於房子的周邊配套、產品、戶型、物業管理、價格等多方面要多次考量,最終確定購買,不太容易出現簡單的沖動型購買,畢竟動輒數百萬的金額,可能是舉全家之力的結果,一著不慎,會給整個家庭帶來難以想象的影響。

所以,用戶通過網絡、廣告、實地探訪、口碑等多方面渠道搜集有效信息,比如網站業主社區的交流、QQ群的交流等等,這些服務,房多多網站基本都不提供,從房多多房源的介紹頁面來看,甚至連普通垂直網站的樓盤詳情頁的內容豐富度都不夠,很難想象如此簡陋的頁面會成為買房人獲取信息的首要渠道。沒有強大的網友服務,網站沒有流量,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悖論之三:誰的員工

經紀人團隊,一直是房多多公司引以為傲的資本,根據鳳凰網房產報道,房多多COO曾煕也曾在某場合說過,僅上海區域,房多多就擁有20000多註冊經紀人,按照這樣的入口,房多多一天可以賣掉1400套房子,現在上海一個月交易量只有七八千套,這個畫面太美,容易醉。

20000多名經紀人,按照每人底薪2500計算,一年僅工資發放就需要6億人民幣,且不算公司養老、醫療等福利的成本,也就是意味著,中介公司幫助房多多負擔了兩萬多名員工的基本生活問題,而這些員工又變相的成為樓盤與房多多的銷售員。全國,這個數字大概有50萬,“經紀人”!

這樣違背商業道德倫理的事情,並沒有太多值得驕傲的地方。

如果僅從55個城市,2000多員工的配置來看,作為垂直網站而言,這個人員是極度不夠的,一般一二線城市,單城市樓盤數量都在百家以上,作為極度重視房地產營銷,且精細化程度較高的房地產行業而言,顯然2000多員工並不能完成全國55個城市的基本運營問題。

悖論之四:營銷的亮點

苦苦思索,對於房多多,並未發現在營銷上的創新,想了很久,除了舉牌子截客之外,在房地產營銷專業化方面,難道房多多真能化繁為簡?擯棄傳統的房地產營銷行為?

從房地產營銷策劃角度,房地產策劃的意義:策劃人以科學的手法、縝密的思維,幫助開發商選擇好的開發產品、包裝樓盤、更多的開發利潤,同時樹立開發商和項目良好的品牌形象。

也就是意味著,開發商在項目拿地伊始,就縝密的開展了前期的項目定位、策劃包裝,營銷階段更加重視項目品牌的傳播、活動、項目的蓄客以及轉化,這些過程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說在十多年前,我們還能靠掛條幅把房子賣出去,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今市場來看,僅僅靠組織一些人,舉著牌子站在售樓處門口,發發傳單,就能去化項目,這畫面也太美,想想就醉了。

悖論之五:渠道的效果

如果專業的地產垂直網站,能依靠自身的流量與用戶以及相應活動,快速的積累用戶,通過房產電商的手法,幫助開發商去化部分房源,這樣的電商模式相對是健康的,為什麽?因為有真實的流量和精準的數據,最核心的是這些網站已經通過多年的經營,形成了自身的網站生態。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區域屬性及其明顯的行業,從垂直網站的運營而言,包括排名前列的搜房、樂居、365地產家居網等網站,都在做全國布局,但客觀來講,所有分站的發展,都存在冰火兩重天的情況,有發展比較好的核心站,也有發展平均甚至較差的分站。

這樣的區域屬性明顯的行業,更加需要符合市場的需求,如果沒有流量的支持,沒有用戶的支持,所謂的客戶數據來源,就值得深思。

通常,二手房中介的經紀人,在常規的房產營銷手法里面,也歸結到渠道,但是作為操盤的地產人而言,這個渠道絕對不會成為最主要的渠道,是一個比較窄的渠道。

若緊靠經紀人渠道能完成項目大部分銷售,至少在目前的市場情況、行業規律而言,這樣的結果幾乎不可能,如果有可能出現,是非常規的個案。

悖論之六:要命的數據

既然不是主要的渠道,又沒有大量的流量,線下的拓客通道效果又一般,那能大量轉化用戶的數據從哪里來?

二手房中介人員手中的數據自然是最大的一個噱頭,但龐大的二手房目標客戶與實際新房的購房用戶的匹配度也相差較大,從業多年的房產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能有10%的重疊度,就是相當高了。

而房多多更很多地產客戶承諾的銷售比難以靠這些數據指出,一些非常規手段的運用自然成為首選。

1.案場外死守售樓處門口,截留正常到訪客戶。

2.買通案場置業顧問,截留案場正常銷售數據。

3.中介買通置業顧問,導出買房人數據,分享利益。

4.搞定營銷經理,集體數據造假。

5.包抄競品樓盤,安排中介人員攔截目標用戶。

6.增加正在合作樓盤人手,把未轉化買房人數據應用到新合作項目中去。

7.海量手機號碼段備案(跟詐騙短信一個道理)。

8.假客戶訂單“證據”搶客。

9.舉報其他家電商,截留客戶。

10.其他灰色的部分。

傳統房地產銷售的情況下,獨家代理公司都不能界定清楚與甲方的客戶,用這麽傳統手法拉客截留的公司,就能界定清楚嗎?何況很多客戶原本都是開發商自身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產生的效果,就這麽變成了“經紀人”平臺的效果。

悖論之七:銷售能力

一手房銷售與二手房銷售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開發商除了營銷策劃之外,對於案場的管理,也是非常精細化的,統一的銷售管理、銷售培訓、簽約等等,更重要的是專業公司的責任心,這是靠零散的中介臨時“經紀人”去兜售完全不一樣的。

這樣的模式存在著可能的問題,比如虛假承諾、威脅客戶,有某網站管理人員就曾曝光過,其朋友買房,有中介公司員工為了自身的利益,多次打電話恐嚇騷擾,類似這樣的問題,短期內是銷售問題,長期來看,還會對開發商最終銷售交付埋下問題隱患。

一個案場的專業置業顧問,只專註於公司自身項目的銷售,無疑是更加專業和認真,但閑散的中介人員能做好項目的銷售?

悖論之八:盈利模式

一般中介人員銷售二手房,多是依靠房主和買房人的中介費,這筆費用大概為2.4%左右,也就是說100萬的房子,可以拿到2.4萬的收入,還是不錯的,實際上,房多多的模式為了保證高額的收入,采用的方式是這樣的。

舉例:假設某樓盤聯合舉辦電商活動,2萬抵5萬,2萬元是買房人交給房多多的,但是為了維持給中介人員的回報,可能還會多增加一部分費用給中介,作為返傭。但是很多房子的電商收入,並不會有2.4%的水準,為了吸引中介人員,可能采用階梯制的回報手法,成交越多,大批量補貼也會越高,而前面資本給的美金的消費通路,也就顯而易見了。

這也是為什麽眾多中介人員會願意大冷天死守各大交通要道的原因,帶客戶進場有收入,成交更會有收入,采用上述方式獲取所謂“數據”也是理所當然了。

與傳統互聯網公司補貼不同,外賣補貼10塊,可能培養一個忠誠度很高的用戶,打車補貼10塊,也有可能培養一個優質客戶,但房地產補貼的錢是一部分是購房者自己的血汗錢,另外一部分是資本的錢,房地產又不是一個多次高頻的消費品,這樣補貼的意義真的難以費解。

悖論之九:不能顛覆房價的互聯網思維

目前來看,房多多的模式,還是圍繞著買房人收費,如果說電商和O2O模式是打算讓消費者購買和享受到性價比更好的服務。

但從目前房多多的模式來看,很難撼動房價,歸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土地政策、、資金障礙、專業度壁壘。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專業度非常高的行業,跨越規劃、建設施工、金融、營銷、企業管理等多個方面,需要大量專業人才,而從開發商拿地伊始,到項目銷售完畢的流程以及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對接協調,普通人難以企及。

而房多多的模式,在於首先開發商先願意給其參與銷售,所以定價權根本不在網友,開發商自身的投入也不見得就節省和減少,因為營銷環節的付出依然存在,網友自然很難拿到優惠的價格,從而並不能真正撼動房價。

如果說馬雲的淘寶讓中國的商品價格更加合理,但房多多的出現,並沒有像年初時候大喊顛覆房地產的豪言壯語。

悖論之十:被圍堵的房多多

從市場環境來看,目前中原、鏈家等中介機構均已經成立自己的電商隊伍,也就是存在著跟房多多競爭的可能,而房產電商又是房產垂直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內很多城市,都存在地產品牌的中介公司,並且形成了寡頭,比如南昌滿堂紅(非廣東滿堂紅),福州麥田、南京中廣置業等,加上品牌中介公司的進入,對於這些強勢的大型經紀公司而言,房多多是擠壓他們收入和利潤的競爭對手,談不上是合作夥伴,房多多在這種前後被圍堵的情況下,很難突圍。一旦這些具有地域屬性的中介公司啟動新房銷售業務,對於房多多勢必產生較大的影響,經紀人團隊人數和成交量勢必會被壓縮。

房多多近期也推出了真實房源等中介業務,從這點來看,也是想在二手房業務中分一杯羹,但從實際角度,這個行業專業度要求也比較高,且業務比較分散和傳統,短期內,無論是新房銷售還是二手房銷售直接去除中間環節,可能言之尚早。

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而言,新的模式創新很重要,在房地產領域,我們也看到了眾多垂直網站多年來進行的努力,新的模式短期內可以不賺錢,但通過簡單的包裝,把一個非互聯網模式鼓吹成行業先鋒的方式,的確需要業內人士引起關註,近期中概股在美國市場的遭受的影響多少還是跟造假有關系,資本運作上市的目標應該沒有錯,但若以胡亂包裝, 如同跟選秀節目一般打造各類故事去博取市場的關註,這樣真的好嗎?(文/寧哲網絡/王新宇)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