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門技術護身洪水樹敢拒絕砍價

2011-9-5  TWM




在霓虹天鵝造成的亂世時代,你會 殺價搶訂單以維持營收,還是對低利的訂單說不?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你會降低支出,還是,花更多的錢投資新技術?

面對這兩道難題,全球最大金屬機殼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選擇了一個迥異於多數人的答案。

二○○八年,可成面臨策略的重要抉擇。

過去不隨同業削價競爭?? 寧可不接訂單,反砸錢做研發

當時,小筆電熱潮讓塑膠機殼當道,可成專長的金屬機殼,被局限於高價消費機種和商用機種的筆記型電腦市場。但禍不單行,可成不僅面臨市場規模變小的考驗, 筆電代工廠(ODM)為了壓低成本,也切入機殼垂直整合,為了填飽產能,ODM旗下機殼廠削價搶訂單,客戶回頭來跟可成殺價。

當同業像是華孚,咬牙忍受虧損接單,以填補產能時,洪水樹做出決定——棄守沒有利潤的訂單。二○○九年全年營收比前一年少了十分之一,下滑趨勢延續到二○ 一○年第一季。

毛利也跟著產能利用率下滑而降低,就在外界質疑可成前景時,洪水樹竟又逆勢加碼研發費用,把二○○九年研發費用拉到歷史新高、逾新台幣九億元,占營收比重 達到五.五%,「過去因為鎂鋁合金技術門檻較低,當時ODM廠in-house(垂直整合)機殼廠技術已經追上可成,可成就把重心改放在利基產品一體成型 機殼(Unibody),」長期觀察機殼產業的巴克萊證券下游科技產業分析師蓋欣山指出。

霓虹天鵝的時代,高技術或低價競爭只能二選一,沒有中間地帶。你只能選擇拚研發保毛利,或是擴大規模拚經濟,簡單來說,這是「價值」和「價格」之間的單選 題。

可成明確做出抉擇——保留戰力,回頭提升可成的價值,把資源留給具有未來發展性的技術——手機機殼研發、強化一體成型技術。他要付出的代價,除了短期的訂 單流失外,還有不能鬆懈的技術積累。

金屬機殼是資本密集度相當高的產業,因為機殼有各式各樣的成型製程,包括壓鑄、沖壓、鍛造、鋁擠、金屬射出等等,每一種的投資都不一樣,後續的表面處理工 法更是多元,像自動噴塗、旋轉噴塗、電鍍、熱轉印等等,其中屬於高污染的陽極處理工法,廠商又還得再砸錢投資廢水處理廠。這一道道手續,除了資金的門檻, 可成還加上了經驗值的關卡。

以輕薄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帶動的一體成型風潮來說,年底隨著英特爾(Intel)強打的Ultrabook(超輕薄筆電)陸續問世,此技術的熱潮將再度加溫,但,要做一體成 型,除了要投資一台一台動輒要價新台幣兩百萬元的電腦數值控制(CNC)加工機台。買了機台之後更是考驗的開始,因為這台機器要能精密的計算出要在機殼的 什麼部位進行鑽孔加工等手續,良率如果只有五○%到六○%是不賺錢的!

但可成從一開始就參與客戶產品前段的研發設計,客戶一個產品,可成會有二十位研發工程師加入,從材料、機構件設計到加工工法,全部量身打造;掌握了初期的 設計開發,良率自然可以提高。這些研發人力,都是洪水樹為創造可成未來價值的重要投資。到目前為止,可成總共擁有超過七百位研發工程師,傲視同業,不只服 務客戶的產品,也負責新應用材料的開發。

現在以技術墊高門檻?? 產能滿載,蘋果、宏達電搶合作

當對手在拚經濟規模時,可成埋頭拚高階的技術。而最後的結果證明,去年下半年,當Macbook Air宣布降價至九百九十九美元,推動Unibody機殼需求起飛,也是可成收成的時候。現在蘋果使用一體成型機殼的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十台中更有七台都是可成做的,而宏達電一體成型機殼的手機,更全都是出自可成,宏達電也成為貢獻可成營收逾三成的大客戶;可成毛利率也走出低谷, 從去年的三五%到今年首季的四○%,再跳升至第二季的四七%,直逼過去毛利率五成的榮景。

這時的可成,不是對手殺價就能趕上的。因為可成不僅切入時間早,對前段技術的掌握,更讓同業無法輕易複製可成平均近八成的高良率。花旗環球證券預估,同業 要追上可成,學習時間至少還要十二個月至十六個月!

「可成帶給客戶的是價值,」是可成財務副總經理巫俊毅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因為一旦選擇了價格,最後只會一再陷入殺價競爭的輪迴。」

今年下半年,面對蘋果又大舉要求供應商降價、全球景氣因為歐債風暴再度陷入一片混沌,可成卻幾乎不受影響;麥格理證券台灣區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張博淇預 估,可成今年全年毛利率還是有機會挑戰四五%至四八%,而且以產能吃緊的程度來看,至少到明年,毛利率都可以維持在這樣的高檔。

可成對價值的堅持,為同業做了最好的示範,過去忍受虧損接單的華孚,去年開始改變接單策略,營收雖然較前一個年度衰退三七%,但毛利率終於由負轉正,到今 年上半年每股虧損幅度進一步縮小至○.一四元。

可成在霓虹天鵝時代,做出明確抉擇,不走中間地帶。市場也同樣給予其豐厚明確的報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8

低通脹並非護身符 債市擔憂美聯儲重演“格式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53

對於債市投資者而言,如果僅僅憑借美國通脹率處於低位而認為美聯儲不會加息的話,那麽1994年格林斯潘式的加息方式可能會讓他們背脊一涼。當年格林斯潘在通脹率處於7年低位2.5%的情況下連續升息至6%,債市3.3%的單日跌幅至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盡管目前的通脹水平更低,並且經濟複蘇也處於初級階段,不過債市投資者顯然輕視了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隨著美聯儲將在10月結束QE,市場焦點已經轉向了美聯儲最終的加息節點。大量資金湧入債市,僅因為美聯儲主席耶倫“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在低利率的表態。

和美聯儲本身的預期相比,債市投資者樂觀認為明年債市收益率依然將保持低位。不過2014年第二季度GDP增幅創2011年以來最大值,理應得到些許重視。期貨市場的價格顯示市場投資者認為2015年末美聯儲將加息至0.76%,而最新的美聯儲內部對於利率前景的點陣圖則暗示2015年末加息至1.375%的可能性較大。

6月以來公布的美國CPI數據一直處於同比下降,距離美聯儲一貫堅持的2%目標水平還存在差距。大多數人都認為在低通脹率情況下,美聯儲不會著急加息。這幾乎和1994年的債市行情如出一轍。顯然格林斯潘讓他們失望了——格老12個月內連續加息三次,推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89飆升至7.66。

許多業內大佬已經對於債市前景表達了擔憂,老虎基金的Julian Robertson就認為債市將會以非常糟糕的局面收場。

過去一周20年美債ETF出現了8.044億美元的資金流出,為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贖回。許多分析師已經開始擔憂如果美國經濟持續穩步改善的話,美聯儲可能會在加息時間的選擇上更為激進。根據彭博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們普遍預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在2015年觸及3.46,而這將意味著債券市場出現3.83%左右的跌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80

熊市中散戶的護身鎧甲:美股對沖工具之反向ETF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28&extra=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14 19:30 編輯

熊市中散戶的護身鎧甲:美股對沖工具之反向ETF
作者:格隆匯 Lincoln

近期美股跌跌不休,大有進入熊市的架勢(環球其他股市也沒好到哪里去)。如何防範股市下跌風險?選擇最牛的不受指數影響的股票,降低倉位乃至空倉都是辦法。其實還有一個最實用的辦法:倉位不動,賣空來對沖。不必賣空指數,直接買賣股票一樣,買進反向ETF就OK了。

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A股市場雖然已經陸續推出了股指期貨和融券的做空機制,但是仍然有個人50萬資產的門檻限制。這樣的限制把眾多散戶拒之門外,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而在成熟市場,不但做空的手段眾多,而且入場的門檻很低。每一個投資者都機會對沖掉自己組合中的市場波動風險。比如在香港市場,除了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的期貨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渦輪和牛熊證。渦輪與牛熊證在一般的股票賬戶中就可以交易,無需另外開通期貨賬戶,而且交易一手渦輪所需的資金量通常也很小。在美國市場,存在著一種與渦輪同樣方便的對沖工具,就是反向ETF。應格隆老大之邀,我就自己華爾街多年經驗,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市場的反向ETF這個簡單易用的護身鎧甲,希望能為各位投資者(即使是最普通的散戶)對抗近期美股波動提供有力武器。

稍有經驗的投資者可能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並不陌生。ETF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被動跟蹤指數的基金(當然近年來也有創新型的主動ETF)。與一般指數基金所不同的是,ETF的份額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A股市場的ETF多是常規類型,就是簡單跟蹤指數。稍有創新的就是分級基金,分級基金的劣後級可以看作是帶有杠桿的ETF。但是在發達國家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反向ETF,也就是逆向追蹤指數的基金。指數跌的時候反向ETF就漲,反之亦然。(香港市場沒有反向ETF的原因是渦輪市場太豐富,反向ETF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利用反向ETF對沖的優勢與使用渦輪類似,用股票賬戶即可交易,而且需要的入場資金也非常低。

下表中列出了美股主流指數的反向ETF。表中第一列是ETF的名稱。名稱中Short開頭的是常規的反向ETF,也就是跟蹤的指數跌一個點,反向ETF就漲一個點。UltraShort開頭的是帶有2倍杠桿的反向ETF,也就是跟蹤的指數跌一個點,反向ETF就漲兩個點。UltraPro開頭的是帶有3倍杠桿的反向ETF,指數跌一個點,反向ETF就漲三個點。第二列是ETF的交易代碼,第三列是ETF所追蹤的指數。


如果想針對某一個特定的行業進行對沖,可以選擇下表中的行業反向ETF。下表中的ETF都是帶有2倍杠桿的反向ETF,追蹤的指數是道瓊斯行業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90

鼓勵核銷中小企業壞賬 銀行”護身符“法規有望近期出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06

20140710stock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減小中小企業貸款難融資貴的問題,有關部門或將出臺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

據《中國證券報》稱,有關部門正在起草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有望近期出臺。這項政策的重點是加強金融企業尤其是銀行的壞賬減免核銷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打消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顧慮。

《中國證券報》引述有關專家分析,壞賬核銷涉及銀行基本制度,影響深遠。該舉措可降低銀行稅收負擔,消解部分潛在風險,給銀行業績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

金融企業貸款減免辦法將出臺,壞賬減免力度可能很大。不管怎樣設計,政策操作邏輯是短期撇賬和長期制度改造相結合。壞賬核銷的利好只是一個方面,量化寬松其實是最大的金融救援。銀行負債成本下去了,利差受益良多。

從近期一系列舉措看應是這個思路。存量經濟調整應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會貫穿明年全年。在新框架下,地方增量被預算嚴格控制住,地方增量缺少(包括房地產)的那一塊盡可能通過強化中央項目對沖,比如芯片、特高壓、核電、航空等。同央行今年如何引導利率下行一樣,明年存量改造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筆。

總之,金融救援、存量債務清理和地方預算鎖緊(制度改造)會一同推出。利率下去了,壞賬又逐步開始被拆解,銀行股便會有固定收益性質,其估值修複或許跟今年的債券一樣精彩。因此,明年利率、銀行有機會,指數有空間。

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三季報和半年報相比,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有15家,不良貸款余額增加的有13家,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下降的有13家,凈利潤同比增速放緩的有9家。專家分析,既要大力督促銀行為中小企業放貸,根本改變銀行惜貸局面,又要防止銀行不良貸款攀升。修改銀行相關會計制度,放寬一直嚴格的不良貸款核銷制度就成為政策重要選擇。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

掣肘A股股指上升的因素之一是銀行股的超低估值。16家上市銀行的估值只有5倍市盈率,市凈率不到1倍,這在全球股市中較為罕見,其原因在於投資者擔憂銀行的壞賬太多。只要市場的這種預期弱化,銀行股的估值就可能逐步回歸常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86

食鹽專營:難以卸下的護身符 十年六改未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75

(何籽/圖)

2001年起的十年間,國家曾制定過六次鹽改方案,均因利益等問題擱淺。

行業專家預測,鹽改後通過市場化競爭,食鹽價格會下降。

一個前鹽務職員的反戈

鹽務局的人來了,帶著二十多個裝卸工人來了,開著卡車來了,封了前鹽務職員公司的鹽。

很快,費克宇因涉嫌非法經營被警察帶走——他將腸衣鹽賣給江蘇宿遷一家腸衣廠,當地鹽務局認為腸衣鹽是食鹽,屬於其專營範圍,費是在販賣“私鹽”。

這次出事之前,費克宇曾於2009年任宿遷市宿豫區鹽政處糾察隊長。因為鹽,這不是他第一次被警察帶走。

從鹽政處下海後,費克宇開了一家鹽貿公司。2012年,鄰近宿遷市的徐州睢寧縣鹽務局查處一起利用工業鹽冒充食鹽案,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工業鹽來自宿遷市蘇鹽商貿有限公司,費因是公司老板被抓。

那次費在看守所被查出高血壓,取保候審,一年之後不了了之。2012年底,費的公司更名為宿遷市鼎盛鹽業公司。未料兩年後,2014年6月27日,被抓的情節再度上演。宿遷市鹽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宿遷鹽務)沒收了嘉輝腸衣公司“非法”從鼎盛鹽業公司購買的38.65噸腸衣鹽。

費克宇事後稱,他與宿遷鹽務就腸衣鹽是否屬於食鹽專營範圍有極大爭議。國務院頒布的《食鹽專營辦法》中並未規定腸衣鹽屬於食鹽,經營食鹽批發業務必須擁有食鹽批發許可證,用鹽企業應當從當地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的企業購進食鹽。事實上,真正擁有食鹽批發許可證的是與鹽務局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地方鹽業公司。

“專營企業實質上就是壟斷。”宿遷鹽務綜合管理部主任趙忠給南方周末記者展示了鹽務局認為腸衣鹽是食鹽的兩份依據,一份是發改委2003年公布的《食鹽價格管理辦法》,該辦法將食鹽與腸衣鹽的定價權一並交給省級價格主管部門。

有業內人士透露,價格主管部門實際上會根據當地鹽務局的意見確定食鹽價格,而把腸衣鹽寫進《食鹽價格管理辦法》沒有上位法依據,這是中鹽公司“捎帶進去”的。

另一紙文件則是江蘇省鹽務局2014年7月18日下達的,其中指出腸衣鹽管理依據食鹽管理辦法執行,但該文件晚於費克宇的鹽被查收。

宿遷鹽務認定腸衣鹽適用食鹽管理條例,自然屬於鹽務局專營範圍,違反條例從民營公司購買腸衣鹽,不僅要沒收,還得罰款。

費克宇堅定認為,“是我的鹽業生意搶占了鹽務局的市場,所以宿遷鹽務有意找我的麻煩。”據費介紹,同是從國家定點鹽礦進購的飼料鹽和腸衣鹽,他的售價均是550元/噸,而宿遷鹽務執行江蘇省物價局的食鹽定價標準,分別賣808元/噸和880元/噸。

執法者?土匪?

腸衣,是將豬、牛、羊的小腸經過加工刮制所保留下來的一層透明薄膜,除了可以做灌制香腸的衣膜,還能做琴弦、球拍等。腸衣鹽是用於腸衣防腐的鹽。

江蘇省南通下轄的縣級市如臯有一片工業園——“腸衣城”,這里聚集的數百家腸衣企業腸衣鹽年使用量在三萬噸左右。鹽商陸建沖看準這個市場,從中鹽控股的金壇鹽礦以每噸低於鹽業公司130元的價格購買腸衣鹽銷售到如臯,此舉引發如臯市鹽務局不滿,接下來他經歷了與費克宇類似的故事:火車將腸衣鹽運到如臯,鹽務局的人早早就在車站門口守候,直接把鹽沒收。

性格倔強的陸建沖,一直堅持與如臯鹽務局打官司,甚至自己找人制作視頻揭露鹽務局的“霸行”。由於如臯鹽業公司長年壟斷市場,如臯腸衣企業必須先支付貨款,卻往往不知鹽何時到貨,視頻中提到如果企業向鹽業公司的人送些好處,鹽才會及時送到。

“鹽業公司不講理,土匪,有錢的企業買他的鹽就及時送,我們小企業就不送,簡直沒法過日子。”某腸衣企業主說。

2014年10月25日,陸建沖拿到了如臯市人民法院判定其敗訴的行政裁定書,裁定書里竟然寫錯了被執行人陸建沖的名字。

荒唐不止於此。如臯市鹽務局局長在2013年寫的工作回顧和展望里這樣講,“我局多次與法院領導溝通增進感情,說明金大洋案件的重要性,最後法院形成了傾向於我局行政決定的基本共識。”

2014年10月15日,河南新鄭市龍湖鎮開餐館的黃先生夫婦因用了從鄭州帶回的食鹽,被新鄭市鹽業管理局,沒收部分食鹽並處罰款200元。

“跨區用鹽被罰”一時成為笑談,而取消食鹽專營制度呼聲也從未間斷。

推不動的鹽改,斷不了的尋租

事實上,從2001年起的十年間,國家曾制定過六次鹽改方案,試圖攻破鹽業專營的堡壘。

最早一次的鹽改方案,是國家經貿委鹽業管理辦公室2001年提出的,主張廢除和修改過時的《鹽業管理條例》和《食鹽專營辦法》;實行鹽業管理和經營的政企分開,管理職能從鹽業公司中分離出。為了渡過難關,中國鹽業總公司還在2001年8月24日的《人民日報》刊登了《食鹽專營健康防線福澤萬代》的文章。最後,因國家經貿委被撤銷,鹽改擱淺。

第二次鹽改恰逢SARS爆發,搶鹽風潮直接影響鹽改進程。緊接著,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鹽業管理職能劃歸國家發改委工業司,改革方案再度擱淺。

2004年,也就是第三次鹽業體制改革是從修訂《鹽業管理條例》開始的。7月29日,《〈鹽業管理條例〉完善修改稿》由中國鹽業協會完成並轉交國家發改委,可方案最終未公布。

2005年是國務院確定的改革攻堅年,中國鹽業體制改革這一“被改革遺忘的角落”正式進入公眾的視野。這也是第四次鹽改。4月4日,國務院出臺《關於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2005年十項重點工作,其中第二項要求“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在“深化壟斷行業和公用事業改革”中提出“研究制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這是國務院首次明確提出研究制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2006年5月至7月,受國家發改委工業司、體改司委托,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我國鹽業體制改革研究”課題組先後到四川、青海、貴州、上海、江蘇、廣東、海南等地調研,充分聽取了各方意見。

然而,由於2008年3月國務院大部制改革後,國家發改委的工業管理職能劃歸工信部,鹽業體制改革工作遭遇第四次擱淺。

第五次鹽改始於2009年。次年1月,國家發改委牽頭制訂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大體框架已經完成,允許生產企業進入市場,由生產企業與現有省、市、縣鹽業公司自由競爭;放開鹽業公司以外的流通企業進入鹽業行業。

據報道,中鹽協會理事長董誌華曾公開表示,這些方案由於各種原因都停下來了,其中中鹽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2009年鹽業體制改革小組提出的方案暫時停下來,給鹽業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如果立即廢除食鹽專營會造成大批職工失業,而8年後有編制的老職工基本到了退休年齡,鹽改可以實現平穩過渡。

據了解,正因這項建議讓2009年的第五次鹽改方案擱淺。

第六次提出鹽改是2011年4月,當時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鹽改課題組提出,食鹽專營體制改革是我國鹽業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課題組認為,食鹽加碘不等於食鹽專營。專營這種高度壟斷的管理體制,導致經營效率較低、壟斷滋生腐敗、產銷矛盾突出等問題,食鹽專營代價高昂。打算采用“三步走”戰略進行改革,但最終因鹽業體制改革將極大地“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壟斷利潤,受到多方阻撓。

至此,六次鹽改全部夭折,而食鹽專營仍牢牢成為鹽業公司壟斷經營的“護身符”。

事實上,鹽務最早歸輕工部管,輕工部彼時還掛著中國鹽業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鹽)的牌子,上世紀90年代體制改革時將輕工部原有的職能劃到了經貿委,1996年頒布的《食鹽專營辦法》規定,食鹽年度生產計劃由國務院計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而行業專家解釋稱,實際上,發改委計劃司把這項權力下放給了中鹽。

中鹽因此掌握著全國食鹽年度生產計劃,食鹽定點生產鹽礦每年生產多少食鹽、調配到哪些省份,都需要中鹽的指令。對於各省鹽業公司來說,從附近鹽礦調鹽和遠距離調鹽的成本相差甚遠,這背後存在的利益尋租問題在行業內早已不是秘密。

以山東為例,山東是產鹽大省,山東鹽商基本不從中鹽購鹽,因此與中鹽交惡,中鹽減少山東鹽廠的外調計劃,造成山東鹽礦產能過剩。而青島市因為是計劃單列市,中鹽單獨為其制定不同於山東省的計劃,二者關系反而不錯。

中鹽的食鹽調配在業內又被稱為“開票”,中鹽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從鹽礦購買食鹽,然後再銷售給地方鹽業公司,這一買一賣其實只體現在票據上,地方鹽業公司拿到中鹽的票據往往也是直接從鹽礦拉鹽。但經過這一次轉手,食鹽的價格就從出廠的約500元/噸變成到消費者手里的約3000元/噸。

專營廢止,鹽價下降?

一不願透露身份的中央部委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了一份材料,詳細列舉了衛生系統專家對食鹽專營體制影響後期防病的七條總結。

“我們都被鹽務局的宣傳騙了,其實都是一樣的鹽,只是換了個包裝。”從事鹽業反壟斷維權的上海律師鄒佳萊說,正因這些問題的存在,食鹽專營改革的呼聲從未中斷過。

2014年4月,發改委廢止《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被很多人誤讀為食鹽專營制度廢除,其實,2008年大部制改革將發改委工業管理職能劃歸工信部,也就不負責食鹽管理,這不過是發改委清理部門舊法規而已。

不過,鹽務改革的腳步正在逼近。

曾在經貿委消費品司任副司長的陳國衛是食鹽專營制度改革推動者之一,他2000年到消費品司工作後看到食鹽專營領域的種種問題,開始主張廢止專營制度。為了遊說他,中鹽也沒少費心思。最終,改革大潮將至。

2014年10月29日,中國鹽業協會對外披露,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已在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議通過,預計2016年廢止專營制度,2017年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實行。2017年正是董誌華所說的“八年之後”。

行業專家對此預測,鹽改後通過市場化競爭,食鹽價格會下降,食鹽品種會更加豐富。

“是他們贏了,早該廢除的制度,結果還要拖兩年才能廢止,是他們贏了。”雖說陳國衛現在已經退休,但一些好友還是向他表示祝賀,他卻認為自己沒有勝利。

2014年10月17日,費克宇的案件因為“沒有犯罪事實”被當地公安局撤銷。而程懷誌也接到了鹽務局電話,以後賣給他的腸衣鹽,只要550元/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91

3間海外「分店」,只有1間賺錢 迪士尼怕了虧損 拉中國政府護身


2016-06-20  TCW

身為主題樂園經營始祖的迪士尼,開拓海外市場也跌跌撞撞,不斷修正營運策略後,誕生了半官半民合資的上海迪士尼。

半官半民、讓利中國,這是上海迪士尼經營模式。迪士尼打造海外主題樂園,變的是合資對象與收入分成,不變的是有各國政府的支持。這些變與不變,乃是迪士尼打造主題樂園一甲子經驗的結果,而迪士尼不斷修正錯誤的態度,正是它維持歡樂王國霸主地位的最重要原因。

一九五五年七月十七日,史上第一座迪士尼樂園在美國加州開幕。不過這座由迪士尼創辦人華特.迪士尼發想、耗費一千七百萬美元的樂園,開幕當天卻是場大災難:交通堵塞使受邀名人珊珊來遲,當天三十八度高溫使路面瀝青黏在遊客腳跟上,水管工人罷工使飲水機無水可飲,還發生瓦斯外泄。迪士尼痛定思痛,此後樂園新開幕皆反覆演練,這表現在它海外第一座授權樂園——東京迪士尼身上。

一九六〇年代,日本千葉縣因水質污染使漁業衰退,縣政府委託「東方樂園公司」(OLC)填海遙地三白六十三萬坪,其中一百零三萬坪做為OLC的回報。一九七九年該公司與迪士尼簽署協議,欲利用該地蓋迪士尼樂園,不過迪士尼對其能否成功並無把握,因此雙方協議:建造成本近二十億美元,由日本東方樂園公司出資並負責日常經營,迪士尼則坐享門票收入一〇%、食物與相關商品收入五%做為授權費,這等於迪士尼將其品牌「出租」給東方樂園公司。

成功組:東京

遊客回籠率高,門票連三年調漲有了加州迪士尼的教訓,東京迪士尼在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五日開園前,進行四十次預演,從一開始商品賣光無貨可補、設施大排長龍、顧客點餐一小時才上桌,到後來反覆預演一一修正。當時負責行銷的渡邊喜一郎說:「所謂的高品質,一開始根本不存在,而是反覆演練而來。」當時只有兩成日本人聽過迪士尼樂園,但東京迪士尼開園一年內就吸引千萬遊客,如今陸、海兩樂園每年吸引三千萬人次造訪,靠的是不斷推陳出新吸引顧客回籠。例如開幕三年後推出夜間「電子大遊行」,五年推出「巨雷山」,第七年推出「星際旅行」,「動物天地」在第十年,「卡通城」則在第十四年。

據OLC財報,東京迪士尼(包括陸、海)每年設備投資金額,從五年前二百六十億日圓,增加到去年度三百六十億日圓,「不斷翻新」正是它吸引遊客掏錢的主因。東京迪士尼的收入,門票與園內商品食物銷售各半,表明遊客不只買票入場,還願在園區內花錢,歷年人均消費亦創新高(見四十二頁圖)。今年四月一日起,東京迪士尼將票價調漲七·二%,這是它連續三年漲價。由於生意火爆,東京迪士尼如今一年約付兩億美元給迪士尼做授權費。

東京迪士尼大獲成功,讓迪士尼認為投資海外有利可圖,它不再滿足於出租品牌,而是想出資興建以擴大收入,於是就有一九九二年四月開幕的歐洲迪士尼。

然而這個坐落於法國巴黎東部三十公里的樂園,卻為迪士尼帶來雙重麻煩。

受挫組:巴黎、香港

反美情結、性價比低,導致賺少賠多一是財務上。由於迪士尼想一步到位,規模不斷擴大,建造成本最後膨脹到五十億美元,是最初規畫時的五倍。為此迪士尼背負近三十億美元債務,每年支付利息超過兩億美元。開園兩年後,迪士尼被迫出售該樂園部分股權給阿拉伯王子以還債,二〇一四年十月並宣布減債重整計畫,內容之一是將六億歐元的債務「以債做股」。

另一麻煩來自文化面。歐洲迪士尼一開始就遭法國菁英敵視,不論是《費加洛報》

稱「希望有人能把歐洲迪

士尼給燒了」,到另一作家形容其為「文化的車諾比核災」。這些敵意來自迪士尼濃厚的美國味:園區內有好萊塢、紐約、西部牛仔、探險等大量美國相關名詞,而巴黎本身以羅浮宮、凱旋門等文化名勝著稱,如今加入一個美國商業氣息濃厚的迪士尼樂園,法國文化菁英對此難以容忍。

歐洲迪士尼後來從善如流,如開幕兩年後就更名為巴黎迪士尼,藉由巴黎浪漫情懷吸引遊客,也表明它是巴黎一分子,同時亦淡化美國色彩,原本巴黎迪士尼區內語吾以英文為主,後來改為法文。全球迪士尼園區皆有的「明日世界」,在巴黎改為「發明世界」,凸顯歐洲史上達文西等名人的發明;園內遊戲「太空山」亦改為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 )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的場景。如今巴黎迪士尼園區亦有會說非英語的白雪公主。

不過即使如此努力,巴黎迪士尼最近十年只有一年賺錢,自二〇〇八年以後便未再獲利。最

新年報顯示

它虧損逾

一億歐元,

主因是遊客

不肯掏錢:

巴黎迪士尼

遊客人均消

費只有東京

的一半。

巴黎迪士

尼財務失

利,迪士尼因此改採保守策略,才有接下來香港迪士尼瘦身。二〇〇五年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是全球最小的迪士尼樂園,香港特區政府投入九成資金,占五七%股權,迪士尼持股四三%,日常經營由迪士尼負責。港府只能從門票收入分成,其他收入全歸迪士尼。

香港迪士尼原本預計每年吸引一千萬遊客,如今一年卻不到七百萬人次,開園十年有超過一半以上時間都在虧損。其原因有二,一是它的性價比。香港迪士尼面積不到東京迪士尼三分之二,票價卻和東京迪士尼相去不遠。如今上海迪士尼票價亦只有香港的八成,香港迪士尼在消費者眼中性價比只怕將更低。

二是定位。當初香港迪士尼希望吸引中國與東南亞遊客,不過開幕至今,陸客與香港本地遊客各占四成,國際遊客始終維持兩成。近年來中國大舉興建樂園,加上陸客赴港意願大減,使香港迪士尼陸客人數大跌,去年度其遊客總數減少九%,主因正是陸客減少八十萬人。

從東京、巴黎到香港,迪士尼不斷試錯修正,才打造出上海迪士尼的五大特色。

一是半官半民。上海迪士尼是由上海市政府全資國有企業「上海申迪集團」與迪士尼合資興建。

二是中美合作。除東京迪士尼由日企獨營外,包括巴黎、香港迪士尼的日常經營,皆由迪士尼獨攬。這次上海迪士尼的經營是中、美合資共同經營,這在迪士尼史上亦是首次。迪士尼之所以尋求有政府背景的合作夥伴,客觀結果就是降低財務風險。

三是國企國造。上海迪士尼承建者為中國五大國企,如中國首創以海盜為主題的「寶藏灣」園區,由中建二局興建;全球獨有的「創極速光輪」由上海寶冶承建。

四是按股分利。迪士尼出資二十三億美元,占上海迪士尼總成本(五十五億美元)約四二%,因此其持股四三%,獲利亦按股權比率分配。這和港府對香港迪士尼投入九成資金,卻只占不到六成股權、只能分門票收入相比,迪士尼對中國國企與當局的「讓利」一目瞭然。

五是中國特色。為避免如巴黎迪士尼的美式風格遭抵制,上海迪士尼加入中國本土元素,如有十二生肖的「十二朋友園」,以及中式建築「漫月軒」、以中文演出的《獅子王》等。

上海迪士尼開幕後,將衝擊香港迪士尼,因為該園陸客占四成,上海迪士尼不僅票價較低,又位於中國境內最大城市之一的上海,恐怕將吸走更多陸客。至於東京迪士尼,由於六成遊客來自日本當地,受到衝擊較小,但赴日的外國遊客仍將受影響。

今後亞太區將有東京、香港、上海三座樂園,如何讓它們開拓新客戶,而不是自相殘殺爭食既有客源,將是迪士尼未來最須費心的問題。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67

習父題詞曾如護身符

1 : GS(14)@2016-07-17 15:41:28

「《炎黃春秋》辦得不錯。」中共自習近平上任後加強整肅持不同聲音的《炎黃春秋》,但諷刺的是,習父、中共元老習仲勛在《炎黃春秋》創刊十年時,曾為它題詞讚揚它,這八字亦一直儼如「護身符」一樣。《炎黃春秋》創辦於1991年,得到中共軍方元老蕭克、前國防部長張愛萍等支持,雜誌主要刊載中外歷史的記述及評論,宗旨是「實事求是、秉筆直書、以史為鑑、與時俱進」,且稱力求還原真相。但因其刊發的不少文章觸及到中共敏感處,觀點和結論又與官方相左,被視為中共黨內改革派發聲的平台。



前社長屢遭逼宮

今次亦非杜導正首次被「逼宮」,過去多次被人要求退位。2008年底杜已被當局指年紀太大,要通過「換社長」對領導層「洗牌」,被雜誌社管理層及杜導正反對,當局只能不了了之;前年又曾推舉胡耀邦長子胡德平接任杜導正出任社長,雖然胡德平最終沒能接任,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亦成功將《炎黃春秋》的主管部門,從原來的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改到文化部屬下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此舉被視為當局為收編《炎黃春秋》的一步。而習仲勛在《炎黃春秋》所題的字則曾於5年前被雜誌借用,呼籲中共政治改革。軍媒《解放軍報》去年則批評《炎黃春秋》「集中攻擊共產黨」,更煞有其事地言明這改變是從2002年開始,當時網民就稱《軍報》是避免冒犯到習仲勛。《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6/196972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26

應正亮:「管治權之爭」 梁特的護身符

1 : GS(14)@2016-09-01 05:51:31

【明報專訊】「梁粉局長」陳茂波日前在訪問說,今天社會撕裂,是源自「管治權之爭」,記者追問,他就欲言又止,彷彿背後有任何驚人陰謀。所謂「管治權之爭」當然不是陳所獨創,今屆政府上任之後,「管治權之爭」可謂整個梁特政府政治綱領的主軸,由國教到港視,由佔中到政改,由選舉到港獨,梁特政府的異舉無不可以放在「管治權之爭」的框架閱讀。梁特要連任,他對「管治權之爭」「未竟全功,仍須努力」必然會是其論述的主軸,阿爺若不去破解梁特這種綑綁式的攬炒伎倆,則北京顏面與香港前途必然要跟梁特陪葬。

雖然梁特本人極少公開講「管治權之爭」,但不少政治官員、公務員以至建制陣營但凡與他有接觸,幾乎都從他口中理解何謂「管治權之爭」。「管治權之爭」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將社會一切爭拗放在權力爭奪的框架理解,即使只是意見不合立場不同,都一律會被打成奪權行動的一部分,百分百就是土共最傳統的鬥爭思維。

按梁特集團的論述,在整場鬥爭之中,反對派只是台前的代理,幕後的所謂勢力集團無形無相,說穿了其實只是一個想像力和陰謀論的無限想像伸延,你的想像力多遠,他的勢力就有多大。過去4年一次又一次民間社會與政府爆發衝突,哪怕是政府先撩者賤,於梁特而言都成為突顯反對勢力張牙舞爪的鐵證。

梁特捉這盤鬥爭棋足足捉了4年,到今年下半年一力將港獨議題炒到最熱,一方面為立法會選舉淡化「倒梁」議程,但更重要是在明年3月特首選舉之前,將「管治權之爭」的一套論述在北京面前推至危機的頂點,這才是對他連任最有利的一着。

破解鬥爭絕技 只能看阿爺一念

《成報》日前在頭版刊登署名文章,炮打梁特是播「獨」,是港獨思潮的真正幕後黑手。文章一出政圈即時議論紛紛,由成報老闆牽扯到習大大出手甚至中共權鬥,不少多年來啞忍梁特與西環專橫跋扈、敢怒而不敢言的建制派,看見梁特與西環被公開痛罵,不少私下拍爛手掌暗暗叫好,以為真的出現撤換梁特整治西環的「曙光」,但其實只要將文章放進「管治權之爭」的論述框架,文中對梁特與西環的各種批評,隨即又會被梁特集團扭曲為反對勢力宣戰,只是另一次跟中央爭奪管治權的倒梁行動,加上文章將中央駐港機構也同時拉落水,無疑令「惡意針對治港核心」的說法變得更加完整可信。

梁特的鬥爭攬炒絕技,經營多年計算準確,仔細了解到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最大夢魘其實就是被人奪權,要破解只能看阿爺的一念。他若理性了解今天的中、西環與北京的綑綁格局,不難想像香港若按當前的軌迹繼續發展,幾乎只有人心盡失,社會衝突永無休止的一個結局,梁特的特首位置保住了,西環的特權勢力也穩住了,阿爺卻要為整個爛攤子買單,成為最大的輸家。

[應正亮 廿四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49&issue=201609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826

朱晨麗租15萬栢舍郭羨妮有四小強護身

1 : GS(14)@2017-04-22 10:22:27

選港姐被指係入娛圈捷徑,但當中有唔少港姐出身嘅佳麗,喺大台捱騾仔搵萬零蚊之餘,衣食住行忽然離奇十級跳,收入與支出變成一個平行空間,究竟憑乜富泰?至今依然係一個謎!好似11年度港姐冠軍朱晨麗,前年被指喺無綫月薪僅得15,000元,但竟然出入有司機七人車接送,全身名牌,仲試過坐頭等機位歐遊,而且又由將軍澳寓所搬到當時月租15萬嘅金鐘太古廣場栢舍服務式住宅,再用700萬購入將軍澳The Parkside。有指佢由「麻雀變鳳凰」,全靠泊到「殼王」陳國強碼頭,舊年另傳佢同張玉珊百億舊愛劉紀明有戀事,所以變得富貴,仲喺淺水灣開畫廊。而99年港姐冠軍郭羨妮,就喺07年被指搭上殼王,有指佢旋即脫離拍劇捱日子生涯,Benz跑車兼進駐西貢獨立屋豪宅,更喺電影《臥虎》中擔任第一女主角,拍戲又有「四小強」保鑣貼身護駕,富貴氣焰迫人來。不過,有指郭羨妮嘅女王生活只維持短短6個月,之後就打返原形,重過平民生活,現已成為人妻人母。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20/19995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56

投資學堂:平保暫有護身符

1 : GS(14)@2017-11-05 17:36:57

上回談到從中國結算公司的資料顯示,內地資金重倉新華入人壽(1336)、平保(2318)及太保(2601)等,在人壽保險股中持有國壽(2628)的金額相對最少,只得30餘億元,反映內地資金對國壽的熱愛程度麻麻。由於缺乏大媽捧場,在過去六個月國壽的股價明顯跑輸其他人壽保險股,而這亦給外資大戶一個突襲機會。本周多個歐美傳媒相繼推介國壽,《Barron's》指國壽是十九大後、習近平第二屆任期最受惠、最值得投資的股份之一,自然吸引到不少歐美投資者的關注,繼而來一次大挾倉,促使國壽爆升!國壽的走勢一向落後於其他人壽保險股,幸好亦有睡醒的時候。正如在2015年大時代,國壽初期落後於平保,卻能後來趕上。以國壽近期在23-26元的橫行區量度,突破橫行區阻力後,短期目標為29-30元,能否進一步上破,便要視乎A股的走勢。對投資者來講,國壽並非好股,經常揸到你悶,沽了貨才爆升,反而平保持續緩慢上升較易賺錢!隨着眾安(6060)及閱文(772)等新股,再次搞旺新股市場,一眾保薦人、包銷商今年的Bonus應不是問題,而平保將分拆上市的陸金所,具科網及保險概念,應有不俗的招股反應。看在新股生意及花紅身上,相信外資大行亦不敢胡亂出報告唱淡平保,甚至會為其護航!所以平保若出現短期調整,不妨留意。筆者持有國壽的長短倉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3/202032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