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教育伪模式简单连锁必败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6/t3038381.htm


 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德勤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2009年市场总值约为6800亿元,预计2012年 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其中公办教育年均复合增长率9%,民办教育则为16%。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扎堆教育 培训,目前全国有近5万家教育培训机构。而经过一轮跑马圈地,一些初具规模或拥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近三年约12家行业领先企业 共获得6亿美元的投资。然而,一些教育企业和投资者视“开店”为“连锁”,视“加盟”为“核心模式”,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通过对教育培训各类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教育培训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其内在的商业逻辑。新东方的实践证明,打造服务链、建设师资团队、产品标准 化下连锁扩张,是教育培训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与此相左者,皆为伪模式。


  2006年9月上市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更是外语培训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读 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曾就读于此,被誉为“出国梦的制造者”,“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生产线”。截至2009年底,新东方 累计培训学员超过850万人次。
新东方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热在中国大地骤然兴起。新东方准确定位于为出国留 学群体提供英语培训服务,在分享行业机遇中快速做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提供商。不过,外语培训市场进入门槛较低,是淘汰率较高的行业之一。以北 京市场为例,每年都会淘汰200-300家英语培训机构,与新东方同一时期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早已遁迹江湖。
那么,新东方模式的成功有何内 在逻辑?研究显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其在浑沌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这也构成了国内教育培训企业有效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三大要素,新东方树立教育模式基本范式
要素一:延伸业务链,提供一站 式服务
  新东方善于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不断延伸业务范畴。新东方的早期学员,选择新东方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了顺利出国留学, 而到新东方来“过一水”,以掌握托福、GRE的应试技巧。但是,这些技巧新东方能传授,其他学校也能。新东方创办之前,北京已经有三四家同类学校,而上海 前进学校更是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新东方之所以后来居上,在于其率先延伸了外语培训业务链,为学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先,业务链纵向突 破,开辟出国咨询业务。在提供考试服务基础上,新东方创办不久就开辟了出国咨询业务,由现任副校长徐小平负责,学员可以就近咨询,获得包括各国对待留学生 的区别、基本申请步骤、各大学颁发奖学金的流程和决策等必要知识。在当时出国流程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背景下,新东方以咨询业务招揽了大批生源。随着办学规 模的扩大,新东方又抓住海外学校扩大国际生源的契机,与海外学校合作,将业务延伸至留学服务领域,包括学校选择、奖学金申请等。
其次,业务链 横向发展,丰富外语培训品种。针对当前全民学外语热潮,新东方在托福、GRE、雅思等考试培训基础上,推出大学考级、考研英语、新概念英语、精英英语等培 训项目,丰富外语培训内容。近年来,新东方还突破外语培训界限,在非语言培训领域四处出击:推出子品牌“北斗星”进军职业认证培训市场;拆分出“东方标 准”从事IT业培训;推出学前教育品牌“满天星”,成立幼儿园;收购北京铭师堂和长春市同文高考培训学校,布局高考培训市场。
目前,新东方已 形成以外语培训为核心,分别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 个发展平台,大大丰富了新东方的品牌内涵。
对比李阳疯狂英语,新东方打造业务链的商业逻辑更为清晰。10多年前,李阳疯狂英语风靡一时,提 出“让3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口号,发展势头一度盖过新东方。但时至今日,李阳疯狂英语仍在口语培训市场上“疯狂”,规模上难有突破,而新东方则实 现了上市融资的跨越,成为外语培训的第一品牌。对此,新东方创立人、董事长俞敏洪曾坦言,李阳的演讲煽动能力很强,但缺乏产业化思路。
延伸业 务链,新东方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不仅拓宽了营收渠道,也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年报显示,2006-2009财年,新东方营业收入由9250万美元 上升至29257万美元,增幅216%,经营利润由823万美元提升至6092万美元,增幅640%(表1)。



  要素二:建设师资团队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迅速升温,培训机构数量也快 速增加,但培训机构的规模却普遍较小,且多为区域性机构。这是培训机构的特性使然。相比一般产品,教育服务的标准化难度更高,一家培训机构成名,往往是个 别讲师的功劳,如陈安之、李阳、余世维等,以致每个讲师都可以开一个公司,但每个公司都做得不大。然而,新东方却从教师遴选和薪酬两个角度入手,汇聚一大 批名师,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为企业做大奠定了根基。
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新东方制定了一整套遴选机制。除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外,新东方 还别出心裁实行“试听制”和“打分制”。到新东方应聘的教师,前后要经过8轮面试,不仅要获得招聘人员的认可,还要通过“试讲”由学员打分,不及格者,只 能出局。由此,在教师遴选上,已经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要求,即任课教师上课时必须旁征博引,善于“抖包袱”,调动课堂气氛,不然很难通过学生这一关。正是这 一要求,使得新东方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一片欢笑声中灌输大量知识。
尊重教师、提高待遇,是新东方汇聚大批优秀教师的基础。在新 东方,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资源。俞敏洪认为,只有教师富了,他们才能安心教书,传授知识,学生才能更多受益。因此,新东方教师的高收入,深受同行乐道。 在新东方,主力教师年薪百万并不新鲜。同时,新东方还在股权上有所安排。资料显示,除核心团队拥有股权外(俞敏洪持股31.18%、徐小平10%、包凡一 4%、钱永强2.5%),还有400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
正因如此,新东方汇聚了如徐小平、王强、包凡一、宋昊、钱永强、江博等大批名师,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单拉出来都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比如,新东方前名师胡敏、罗永浩离职后,先后创办了新航道学校、老罗外语培训,其中新航道已获得IDG 和美国最大教育上市公司开普兰联合注资,老罗外语培训也正处于融资洽谈阶段。
名师效应显而易见。一是名师汇聚,各显神通,为新东方带来了多元化的 教学风格,提升了教学质量。目前,新东方形成了激励派、学院派和激情新概念英语三个流派。同时,受尊重和高收入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做了大量工作 来研究试题,使之规范化,大大提升了考试通过率。二是名师效应使得新东方在学员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大幅降低了营销宣传费用。根据新东方内部的调查,学员中 80%是通过口碑传播而选择新东方的。


  要素三:标准化下连锁经营
  在教育产业化思维下,连锁经营成为新东方做大规模的路径。而连锁经营 的成功扩张,却得益于新东方在教材和服务上的标准化。由于教育提供的服务是无形产品,其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不能使之标准化,并且有效地快速复制, 那么连锁经营必将陷入困境。在教育培训领域,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内容标准化和商业模式标准化两个方面。
内容标准化相当简单。培训内容上,新东方 除早期推出的托福、GRE等业务外,又先后向考研英语、四六级、职业认证、IT认证等产品拓展,表面上看相关性不大,但这些培训项目都有一个共性:都可以 通过考试结果来验证培训效果。一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使得培训具备标准化的基础。
为此,新东方推出标准教材和教案。其中首推俞敏洪编写的 《GRE词汇精选》,该书被出国人士称为“红宝书”。同时,新东方还陆续编写出版了《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等教材。另外,新东方 还撰写了《新概念英语标准教案》、《雅思写作标准教案》、《考研模板标准教案》等教案。标准化的教材和教案,不仅提升了新东方的教学水平,而且拓宽了营业 收入,也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针对不同老师不同教育风格的客观现实,新东方强调教学技能的标准化。为此,新东方从剑桥 ESOL考试中心引进六级师资培训体系,只有通过第一、二级培训的教师,才能成为符合新东方标准的教师,从而传达出相似的新东方味道。
商业模 式的标准化更为重要。连锁经营的理想状态是能够将成功模式不断复制。为此,新东方将运营标准化作为切入点,把集团总部建成一个统一的统筹管理中心,把下属 的分校建成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的连锁式分校。
为了复制总部商业模式的精髓,新东方在总部与分校之 间打造了一套IT系统。在该系统下,总部能将管理延伸到分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而分校又能够分享总部的后台支持,这让新东方的业务复制 变得高效而有序。
在标准化支持下,新东方的连锁经营稳步推进。自2000年在广州和上海开设分校始,新东方已在全国40个城市拥有42所分 校、400多个学习中心和6家子公司。不过,与多数教育企业连锁经营采取“直营+加盟”形式不同,新东方旗下分校均为直营店。在俞敏洪看来,直营连锁虽然 对扩张速度有所抑制,但更容易控制风险,更容易实现规模扩张与师资力量之间的匹配,同时,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基于以上三大要素,新东 方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稳健成长,而通过对目前教育培训企业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 教育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教育伪模式:非标准化的简单连锁
  垂涎于教育培训市 场的巨大蛋糕,教育培训企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投资标的,但是,形形色色的教育培训机构,哪些值得投资,哪些将是投资者的梦魇?在当前八成教育机构有融资意 向的背景下,这一命题极为迫切。
有意思的是,4年前新东方的上市,激发了掘金教育产业的热潮,4年后,宋山木的性侵事件,让教育培训再成焦 点。新东方与山木培训本无关联,但同样是老牌的培训机构,山木培训无论从品牌还是业务规模上,均与新东方不可同日而语,为何?对比新东方的商业模式,非标 准化下简单连锁经营是山木培训的致命短板,这也是当前教育培训市场里最具隐蔽性的伪模式。
值得警惕的是,山木培训的伪模式并非个例,不少以投 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已经粉墨登场,他们的目标在于圈钱、上市、套现,最终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研判教育模式的真伪,至关重要。
伪模式 特征一:非标准化、不易复制。直接后果是规模难以做大或缺乏成长性。与新东方围绕外语培训而开设课程不同,有近20年办学经验的山木培训,其课程主要集中 于英语、日语、粤语、韩语、电脑、会计六大门类。以英语培训为例,开设有国际音标、语法、口语、英语基础综合、英语速成、初级英语、中级英语等不同科目。 从产品设计上看,山木培训的业务处于教育培训的最底端,进入门槛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同时,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从培训内容上划 分,山木培训属于职业培训,缺乏相关认证,没有明确的目标,难以做到标准化。据学员反映,其培训质量在不同的分校、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山木培 训的起源,与深圳乃至广东特定的环境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涌入大批前来淘金的产业工人,由于教育层次较低,这些产业工人迫切需要一些基础技能培 训,如语言、电脑和会计等。应这一需求,山木培训业务得以快速做大。但是,这种业务模式,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有其生命力,但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单纯 的语言、电脑技能培训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且这种模式在绝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域,显然障碍重重。
山木培训并非个例。目前,上海、北京、广 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类山木培训的教育机构比比皆是,它们不仅发展背景相似,而且培训内容几无差异。尽管它们中的一些跻身当地“十大培训机构”之列,但它 们通常都未能将相关培训产品及服务标准化,这一致命缺陷终将致其步入衰败。事实上,一度以“教练技术”培训出名的汇才,更是非标准化而失败的典范,汇才不 仅教学内容难以标准化—以激扬禀赋为培训目标,商业模式更难标准化—依靠口口相传、人拉人的方式发展“社会精英”作为学员,最终倒闭收场。
伪 模式特征二:简单连锁。目前,商业领域中成熟的“直营+加盟”模式被引入了教育培训领域,且成为连锁经营的主流模式(表2)。具体操作上,培训机构在省会 城市建立直营店,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留给加盟商。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省会城市的直营店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市场,并提供一个样板给加盟商。同时,缩短了管 理半径,能够更好地为加盟商提供服务,使之更符合总部规范。另外,“直营+加盟”模式在做大业务规模上更快一步。



不过,在教育领域照搬“直营+加盟”模式存在弊端。与其他行业加盟模式既输入品牌又输出产 品不同,教育领域的加盟制通常是品牌加盟,不输出教师、不参与招生,也不参与收入分配,而仅仅是每年收取一定的品牌授权费。如从事外语培训的昂立,旗下连 锁店全部为加盟店,平均每家每年收取35万元品牌授权费。加盟制虽然可以最大能量地发挥品牌溢价,但给标准化管理带来难度,任何一家加盟店出现负面事件, 都将诋毁企业整体形象。而且,“直营+加盟”模式下,教育企业成长性指标也表现欠佳。数据显示,2009年教育培训行业营业额增幅低于门店增幅,前者为 26.84%,后者为43.95%(图1)。




更为重要的是,“直营+加盟”模式下,要保持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标准化 更是关键,这直接关乎连锁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北大青鸟是标准化下加盟制的受益者。作为首个将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教育培训领域的机构,北大青鸟首先对培训教材 和内容进行了标准化,撰写出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套标准化手册—《北大青鸟IT教育标准化手册》。该手册每年更新修订,公开出版发行。以2008年版为例,内 容涉及107个工作岗位,共有2714个业务事件,394个工作流程,1400余项质量标准,总计500余万字。标准化课件内容奠定了北大青鸟“直营+加 盟”模式的基础,2009年北大青鸟营业收入24.88 亿元,市场占有率约40%,直营店与加盟店比例约1:9。
相反,缺乏标准化的连锁经 营,只能是企业的虚胖。据山木网站披露,目前山木培训已在全国27个大中城市拥有近300家分校,并以每年5个省会级城市的速度扩张,同时,在伦敦、东京 等地建有海外分校,实现了办学国际化。而实际上,由于缺乏标准化,山木的许多分校,尤其是海外分校处于有名无实状态。
事实上,教育机构并非以 大为美,大而不实反倒是盈利的漏洞。即便标准化程度颇高的新东方,在异地扩张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分校侵蚀总部利润的现象。而当前企业简单连锁与投资界的浮 躁不无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当听到“中国”字眼时,所有基金经理都竖起了耳朵,当听到“连锁”、“渠道”、“加盟”等字眼时,已经有人按捺不 住,“给我一份商业计划书”。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伪模式特征三: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育机制,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是典型的 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人才而非资本,师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资产。相比公办教育,民营教育培训企业对高素质师资团队的要求更为迫切。一 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师资力量”是选择培训机构的首要条件。
对于教育培训企业而言,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 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善于与学生交流,以及讲课时要有人格魅力。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事实上并非易事,不仅要在遴选机制、用人机制、 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努力,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形成尊师重教的办学理念。
新东方通过严格的遴选制度和高待遇,打造名师团队、提升品牌形象,奠定 了可持续扩张的基础。相形之下,一些培训机构不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实际证明,忽视师资建设的培训机构,就只能依靠占山头的 方式在浑沌未开的市场中以低价方式粗放经营,最终必然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从媒体报道上看,山木培训既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遴选、培育机制,又 忽视教师激励机制,其教师主要来源于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年轻女性,月薪2000-3000元(课时费5元),此举虽然降低了人力成本,但却无异于饮鸩止 渴。另外,在竞争策略上,低价被山木培训自诩为得意之作。不过,缺乏名师、低价策略并未为山木培训带来核心竞争力,相反,在学员中山木培训口碑颇差。
另外,对比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建设还应体现在打造教师团队上。李阳疯狂英语的最大教训在于,过分注重创始人李阳的宣传而忽视团队建 设,以致除了李阳本人,再难有让市场耳熟能详的人物。尽管李阳的个人魅力十足,在学员中的号召力颇高,但缺乏团队支持,依靠单枪匹马的李阳,始终难以将规 模做大做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79

高盛:“安倍經濟學” 必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02

高盛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盡管通常都會認為日元疲軟將刺激出口,提高企業盈利,支撐日本經濟複蘇,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高盛指出,自上世紀90年來以來日本經歷了四次貶值後又升值的過程,但是沒有一次顯示出口量和日元匯率間有明顯的關聯。實際上很多人對日元貶值和出口複蘇間的關系存在誤解,見下圖:

GS abe 1
左圖:美元/日元匯率    右圖:深色線代表有效日元匯率,淺色線代表真實出口

這是為什麽呢?

首先,日元貶值不一定直接導致出口價格降低(以本幣計算)。

因為本幣貶值會導致出口商在進口原料時的成本升高,所以出口價格下降的幅度或低於日元貶值的幅度。同時,價格對出口的影響也大大小於全球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後者才是影響出口的決定性因素。

下圖顯示出口價格(以外幣計算)的波動(深色線)遠遠小於日元匯率的波動(虛線),也小於日元匯率的12個月均值(淺色線):

GS abe 2

此外,本次日元下跌帶來的出口價格降幅也不及以前幾次。由下圖可以看到2012年以來日元匯率(橫軸)與出口價格(縱軸)之間形成的分布基本在一條直線上(方塊),顯示日元貶值對出口價格影響並不大,不及前三次的正向關系那麽明顯:

GS abe 3

高盛認為短期來看海外需求的強弱才是影響日本真實出口的關鍵因素。高盛的全球領先指標(GLI,深色線)和日本的真實出口量(淺色線)之間的關系反而十分一致:

GS abe 6

所以,在當前全球經濟與需求都在放緩的大背景下,高盛並不認為日元貶值能夠振興日本的出口,而日本的經濟複蘇也就無從談起。(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788

希臘必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6

00e7dba84fdb87ee01827c7b5cc3

 本文作者為 Gavekal Drag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Anatole Kaletsky。原文鏈接點此

歐洲的未來,現在指望著某些顯然不可能發生的事:希臘和德國達成協議。讓這項協議變得遙不可及的並不是兩國原則立場的不同(希臘政府要求債務減記,德國明確表示希臘一分錢都不能少還)而是希臘正處於的弱勢地位。

博弈論認為,最難以預知結果的沖突一般存在於這樣的兩方:有決心、好鬥不服輸的弱者,和無心戀戰的強者。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常見的結局是雙方打個平手然後各有所得。

希臘和德國的對抗,很容易就能出現這樣一場正和博弈,至少在理論上如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忽略那些政治術語,將焦點放在選手們真正想要的經濟產出上。

德國態度明確,堅決抵制任何債務勾銷,這一點遠比希臘結構改革的細節更受德國選民們關心。而希臘本身則是想從反對“懲罰性的和適得其反的緊縮政策”中得到支持。即在德國堅持下,由“三駕馬車”(歐盟、歐央行、IMF)敦促其實施的緊縮政策。對於希臘選民來說,債務減計遠比計算30年國債的凈現值有意義。

如果交易雙方都專註於其最優先考慮的目的而願意犧牲次級目的,那麽一樁交易應該是有一定商量余地的。不幸的是,人的易錯性總是會和這種最理性的解決方案對著幹。

希臘新財政部長Yanis Varoufakis是一名數理經濟學的教授,專攻博弈論。但是他的談判技巧——在進攻和示弱間左右搖擺,這種做法顯然是與博弈論相悖的。Varoufakis的策略是把槍指著自己的腦袋,然後要求對方付贖金,不然就扣動扳機。

德國和歐盟的決策者們稱這種行為為虛張聲勢,於是,談判雙方處於了一種消極進攻的僵局中,使得一場嚴肅的談判成為了泡影。

這一結局並非不可改變。就在上個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頂住了德國的反對,推出了歐洲亟需的QE。艱難的談判如何取得進展,這是一個經典案例,

在1月22日歐央行宣布將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之前,德拉吉與德國就確定原則上的“紅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公開辯論,這條紅線的意義在於如若逾越將使任何協議成為不可能。德國的紅線是債務共擔: 即如果出現違約,歐元區國家不會共同分擔損失。

德拉吉認為這一點對歐洲經濟影響不大,因此對德國做出讓步。較為關鍵的是,他一直到最後一刻才做出讓步。德拉吉通過將QE辯論的焦點放在風險共擔上,成功使德國分心。避免德國糾察重要的問題,即規模龐大的QE完全無視德國反對政府債務貨幣融資這一禁忌。通過在合適的時機在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上讓步,德拉吉取得了一個對於歐洲央行意義重大的突破。

要是Varoufakis在希臘問題上采取相似的策略,他應該堅持要求債務減計直到最後一刻,然後在這一原則問題上讓步,以換取“三駕馬車”在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上的讓步。或者,他也可以采取一種不太激進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承認德國的債務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然後,想辦法證明適當放寬財政緊縮,不需要減記希臘的債務。但是,Varoufakis並沒有持續地執行任何一個策略,而是在反抗與和解兩者中徘徊。

希臘在談判伊始是將債務減記作為其底線的,但是希臘並沒有堅持堅持這一立場,以取得其他方面的進展。希臘而是在幾天內就放棄了這一底線,然後便是一些無意義的挑釁,比如拒絕了與“三駕馬車”的對話,即使這三方對於希臘的要求都比德國政府來得更有同情心。

最後,Varoufakis拒絕延長“三駕馬車”現有的救助計劃。這一行為便致使一個新的期限產生——歐央行或將於2月28日撤出所有的資金支持,進而引發是希臘銀行體系的崩潰,而這些原本完全是不必要的。

希臘最新的理想主義領導似乎認為,他們可以單單通過宣稱有民意支持,而不用做出妥協便能勝出。但是官僚制高於民主的這一核心原則是歐盟機構不會動搖的立場。

於是,在面對德國和歐洲的談判中,希臘又回到了起點。希臘新政府將自己的好牌亮的太早,接下來再怎麽虛張聲勢上,也不會有人相信。

所以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最可能的結局是Syriza不久將承認失敗。此前,歐元區不少政府都打著改革的旗號當選,不過最終都重新走回“三駕馬車”的救助項目,即便救助項目中並沒有“三駕馬車”這一稱謂。另一種可能是,希臘銀行仍然開門營業,希臘政府可能單方面推行其工資和公共支出領域的激進改革計劃,而不屈服於來自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和柏林的壓力。

如果希臘嘗試這種單方面的挑釁,幾乎可以確定歐洲央行會在2月28日“三駕馬車”救助計劃過期後,停止為希臘銀行體系的提供緊急資金。隨著這種自作自受導致的最後期限將至,希臘政府可能會讓步,就像愛爾蘭和塞浦路斯那樣,在面對類似威脅時屈服。

像這種最後一刻的投降可能意味新政府的辭職,取而代之的將是經歐盟支持的技術官僚,就像2012年反對意大利貝盧斯科尼的那一場憲法政變。在一個不那麽極端的情況下,Varoufakis可能會被撤去財政部長一職,其余的政府成員則可以得以幸免。另一種可能性,則是當希臘銀行業開始崩潰,希臘退出歐元區。

無論以何種方式投降,希臘都不會是唯一的一個輸家。民主和經濟擴張的支持者們已經錯過了戰勝德國的良機,結束德國強加於歐洲的財政緊縮政策。

(本文翻譯整理 實習編輯: 王嘉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74

希臘必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96

00e7dba84fdb87ee01827c7b5cc3

 本文作者為 Gavekal Drag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Anatole Kaletsky。原文鏈接點此

歐洲的未來,現在指望著某些顯然不可能發生的事:希臘和德國達成協議。讓這項協議變得遙不可及的並不是兩國原則立場的不同(希臘政府要求債務減記,德國明確表示希臘一分錢都不能少還)而是希臘正處於的弱勢地位。

博弈論認為,最難以預知結果的沖突一般存在於這樣的兩方:有決心、好鬥不服輸的弱者,和無心戀戰的強者。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常見的結局是雙方打個平手然後各有所得。

希臘和德國的對抗,很容易就能出現這樣一場正和博弈,至少在理論上如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忽略那些政治術語,將焦點放在選手們真正想要的經濟產出上。

德國態度明確,堅決抵制任何債務勾銷,這一點遠比希臘結構改革的細節更受德國選民們關心。而希臘本身則是想從反對“懲罰性的和適得其反的緊縮政策”中得到支持。即在德國堅持下,由“三駕馬車”(歐盟、歐央行、IMF)敦促其實施的緊縮政策。對於希臘選民來說,債務減計遠比計算30年國債的凈現值有意義。

如果交易雙方都專註於其最優先考慮的目的而願意犧牲次級目的,那麽一樁交易應該是有一定商量余地的。不幸的是,人的易錯性總是會和這種最理性的解決方案對著幹。

希臘新財政部長Yanis Varoufakis是一名數理經濟學的教授,專攻博弈論。但是他的談判技巧——在進攻和示弱間左右搖擺,這種做法顯然是與博弈論相悖的。Varoufakis的策略是把槍指著自己的腦袋,然後要求對方付贖金,不然就扣動扳機。

德國和歐盟的決策者們稱這種行為為虛張聲勢,於是,談判雙方處於了一種消極進攻的僵局中,使得一場嚴肅的談判成為了泡影。

這一結局並非不可改變。就在上個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頂住了德國的反對,推出了歐洲亟需的QE。艱難的談判如何取得進展,這是一個經典案例,

在1月22日歐央行宣布將推出量化寬松政策之前,德拉吉與德國就確定原則上的“紅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公開辯論,這條紅線的意義在於如若逾越將使任何協議成為不可能。德國的紅線是債務共擔: 即如果出現違約,歐元區國家不會共同分擔損失。

德拉吉認為這一點對歐洲經濟影響不大,因此對德國做出讓步。較為關鍵的是,他一直到最後一刻才做出讓步。德拉吉通過將QE辯論的焦點放在風險共擔上,成功使德國分心。避免德國糾察重要的問題,即規模龐大的QE完全無視德國反對政府債務貨幣融資這一禁忌。通過在合適的時機在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上讓步,德拉吉取得了一個對於歐洲央行意義重大的突破。

要是Varoufakis在希臘問題上采取相似的策略,他應該堅持要求債務減計直到最後一刻,然後在這一原則問題上讓步,以換取“三駕馬車”在財政緊縮和結構性改革上的讓步。或者,他也可以采取一種不太激進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承認德國的債務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然後,想辦法證明適當放寬財政緊縮,不需要減記希臘的債務。但是,Varoufakis並沒有持續地執行任何一個策略,而是在反抗與和解兩者中徘徊。

希臘在談判伊始是將債務減記作為其底線的,但是希臘並沒有堅持堅持這一立場,以取得其他方面的進展。希臘而是在幾天內就放棄了這一底線,然後便是一些無意義的挑釁,比如拒絕了與“三駕馬車”的對話,即使這三方對於希臘的要求都比德國政府來得更有同情心。

最後,Varoufakis拒絕延長“三駕馬車”現有的救助計劃。這一行為便致使一個新的期限產生——歐央行或將於2月28日撤出所有的資金支持,進而引發是希臘銀行體系的崩潰,而這些原本完全是不必要的。

希臘最新的理想主義領導似乎認為,他們可以單單通過宣稱有民意支持,而不用做出妥協便能勝出。但是官僚制高於民主的這一核心原則是歐盟機構不會動搖的立場。

於是,在面對德國和歐洲的談判中,希臘又回到了起點。希臘新政府將自己的好牌亮的太早,接下來再怎麽虛張聲勢上,也不會有人相信。

所以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最可能的結局是Syriza不久將承認失敗。此前,歐元區不少政府都打著改革的旗號當選,不過最終都重新走回“三駕馬車”的救助項目,即便救助項目中並沒有“三駕馬車”這一稱謂。另一種可能是,希臘銀行仍然開門營業,希臘政府可能單方面推行其工資和公共支出領域的激進改革計劃,而不屈服於來自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和柏林的壓力。

如果希臘嘗試這種單方面的挑釁,幾乎可以確定歐洲央行會在2月28日“三駕馬車”救助計劃過期後,停止為希臘銀行體系的提供緊急資金。隨著這種自作自受導致的最後期限將至,希臘政府可能會讓步,就像愛爾蘭和塞浦路斯那樣,在面對類似威脅時屈服。

像這種最後一刻的投降可能意味新政府的辭職,取而代之的將是經歐盟支持的技術官僚,就像2012年反對意大利貝盧斯科尼的那一場憲法政變。在一個不那麽極端的情況下,Varoufakis可能會被撤去財政部長一職,其余的政府成員則可以得以幸免。另一種可能性,則是當希臘銀行業開始崩潰,希臘退出歐元區。

無論以何種方式投降,希臘都不會是唯一的一個輸家。民主和經濟擴張的支持者們已經錯過了戰勝德國的良機,結束德國強加於歐洲的財政緊縮政策。

(本文翻譯整理 實習編輯: 王嘉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97

政府坐莊挺創業 學矽谷模式必敗

2015-04-20  TCW
 
 

 

行政院國發會才剛砸兩百億元成立一筆創投基金,台北市長柯文哲馬上跟著宣布,要募集百位創投,集結成「天使俱樂部」。政府成了台灣最大的創業莊家。

國發基金要鼓勵創業,現在的做法幾乎都朝美國矽谷的網路模式看,反而讓在矽谷起家的台灣成功創業家,擔心這些創投基金會泡沫化。

趨勢張明正建言:要抓出主軸,找有番薯味的

在矽谷創立趨勢科技、二○一三年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國際,一年平均要看數百個新創案件的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說:「台灣過去沒有seed fund(種子基金),現在有,是好事。」

但他更擔心的是,如果沒抓出主軸,只是撒錢,反而會形成一種投機風氣。許多人將打著創業之名,看什麼題目在矽谷紅就去迎合,或抄襲國外成功案例,如此一來,兩百億很可能重演二○○○年的網路泡沫。

「不要一直想學矽谷。那種學經歷漂亮,待過Google啊、Facebook什麼的最好都給他掃掉。越被看好的,失敗越快!」張明正說:「應該要找到是有『憨吉味』(台語:番薯味)的。」

所謂番薯,就是從土裡長出來,生命力強,任何環境都能活,是有台灣特色的創業方式。

早期一卡皮箱跑遍全球的台商,就是擁有張明正口中的「番薯魂」。「英文講得二二六六(零零落落),也從來沒有在怕,而且做的事業都是要有利眾生的,」他認為,新一代聲稱要創業者,雖然學經歷漂亮,點子看起來也炫,但往往陳義過高,缺乏瘋狂、執著、fun(有趣)等特質。

在看過眾多創業案的張明正眼裡,台灣特色就是像聯發科、大立光這種關鍵零組件廠,應該在這基礎上,延伸到行動通訊、雲端科技等領域,圍繞著物聯網這個主題,從上游硬體到末端的軟體服務,形成一條龍的產業鏈,「所有(天使創投)的火力集中到這邊,一直攻、一直攻,主題才會出來。」

政府帶頭拚創業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沒有選對題材、抓出清晰主軸,在矽谷創業成功的張明正眼裡,屆時不管是兩百億或是一百位天使,都將成為泡沫化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43

俞正聲會見臺灣縣市長參訪團:柔性“臺獨”必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18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臺灣縣市長參訪團。

俞正聲首先向參訪團一行表示歡迎,對臺灣縣市長參訪團在臺海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下,一如既往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積極推動兩岸縣市交流,努力維護和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表示贊賞。

俞正聲指出,今年5月以來,由於臺灣新執政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破壞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致使兩岸雙方政治互信喪失,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遭損毀,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持續8年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受到嚴重沖擊,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這是兩岸同胞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俞正聲強調,面對新形勢,我們的對臺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一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立場不會改變。不管是哪個政黨、團體或是個人對“九二共識”作出什麽解釋,都不能否認其歷史事實,不能改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標準和態度始終如一。只要臺灣當局回到這一立場上來,兩岸制度化交往即可恢複。二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不會改變。我們絕不容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進行“臺獨”分裂活動。無論是搞“激進臺獨”,還是改頭換面搞漸進、柔性“臺獨”,結果都只能是失敗一途。三是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決心和誠意不會改變。

俞正聲指出,兩岸關系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加強兩岸各領域交流。不管臺灣哪個縣市,只要對兩岸關系和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願意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貢獻心力,我們都持積極態度。兩岸縣市交流要為維護和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服務,努力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持續密切兩岸同胞感情。要通過兩岸縣市交流,為兩岸基層民眾交流往來牽線搭橋,開通渠道,建立機制,不斷融洽同胞感情。臺灣各縣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同大陸各地加強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陸的資源和市場,造福地方民眾。

俞正聲表示,希望兩岸同胞堅定信心、排除幹擾,精心呵護得之不易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攜手建設好兩岸命運共同體。

來訪的臺灣縣市長表示,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實現互利雙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40

資本催熟下的共享單車必敗的五點思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226/160530.shtml

資本催熟下的共享單車必敗的五點思考
師天浩 師天浩

資本催熟下的共享單車必敗的五點思考

現在共享單車熱不是市場需求使然,而是資本狂歡下催熟的結果,根據中國各大城市實際情況分析,這是門深坑遍布的生意,風險遠遠大於收益。

本文系作者師天浩對i黑馬投稿。 

2016年後半年,共享單車概念受到熱捧,如摩拜單車、ofo單車等風頭一時無兩,大有幾年前滴滴、快的的火爆勢頭。作為一個資深北漂,年底由於互聯網圈各種會議較多,出行頻率增加使用了幾次單車後,從持觀望態度,逐漸轉變看法,認為以當下共享單車的火爆程度未來幾年必敗。因為現在共享單車熱不是市場需求使然,而是資本狂歡下催熟的結果,根據中國各大城市實際情況分析,這是門深坑遍布的生意,風險遠遠大於收益。

思考一:為何共享單車火爆而公共單車啞火?

共享單車的概念並不新,早在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通州區等部分區域開始試點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官方公共單車成立的時間比之後來的摩拜、ofo早上四五年。然而,後來公共單車很快啞火,反而民間成立的摩拜、ofo等火了。原因何在?

公共單車分布不夠密集,而共享單車由於大膽的創新密集度占很大優勢。在北京待過半年的人都見過公共單車,這些公共單車使用和回收都有固定的地點——駐車站或車樁(橫梁式、立柱式、龍門式等多種不同類型),導致公共單車取放很麻煩,本來騎車出行是為了方便,結果駐車站分布過於稀疏,除非離駐車站很近或順手,不然很少人願意為了騎行省個三十分鐘卻步行上一個小時。

而摩拜、ofo利用智能硬件創新而出的智能車鎖和GPS定位,讓駐車站和車樁這一環消失了,這讓共享單車取放位置有了很大的可能性。用戶只需要有智能手機下載它們App或其他方式,就可了解附近最近的共享單車,騎行完畢後也可就近停放。這樣讓整個共享單車流通其來,相比死板的公共單車有了質的變化。

思考二:為何說共享單車成也方便敗也方便?

分析共享單車的文章很多,有的人說它們自購車是偽共享經濟,其實討論概念是沒什麽價值的,是不是共享經濟決定不了一個公司的成敗。然而,一個商業模式與所處的商業環境卻息息相關,一些看似美好的商業模式放在錯的商業環境下,就可能產生巨大的損失,而這種損失的可能性往往會被看似美好的前景所誤導。

摩拜也好、ofo也好,它們的成功源於將共享單車從固定地點解放了出來,讓單車為用戶提供便利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很多人講摩拜、ofo或許是下一個滴滴、快的,如果大家了解到現在政策對專車的圍剿,也許就不會把這種比喻當做是好話。正是共享單車過於方便,它隱患來了。

商業追求的什麽?追求的是效率與成本完美的契合,當一個商業模式其收益與投入持平或負數的話,那麽這個模式如何得人心都會必敗。我們說共享單車方便背後帶來的什麽?維護成本的指數級上漲。以公共單車為例,有了固定的駐車站或車樁,雖然用戶不方便,但監控方便了、維護方便了、統一管理方便了。反過來講,共享單車在用戶方便之後,面臨了以上幾個不方便。

首先說,監控不方便,在中國既沒有歐美的道德檔案制度(李小琳提出這個還真有意義),國人素質…(不用多講了吧)。這導致共享單車一旦離開摩拜、ofo工作人員手里之後,就會進入城市黑盒子之中。12月19日北京晨報有篇報道透露,某二手車的交易平臺上,有人公開叫價2000元回收摩拜單車,另外在二手平臺上ofo只賣99元,但前提條件是必須“需拆除GPS”。不說被偷盜的危險了,還有騎行中一些用戶放縱行為導致的單車損耗問題更加無法去監控。

其次講,維護難,單車這種東西貴了成本回收周期就會長,便宜了容易損壞(何況是萬人騎),然後共享單車還要有很多智能鎖之類的,很容易被損害的零部件。打個比方,如果單車壞的正好是GPS零件的話,找到它比維護還要費時間吧?12月22日,北京晚報一篇報道稱,共享單車催生一個職業“城市獵人”,他們利用手機App定位信息,搜遍樓宇窄巷,只為找回被“遺失”的單車。這麽大的北上廣,靠人來找,況且很多可能GPS都壞掉的車輛,如何維護?維護下來成本多高?不維護直接換新單車的成本又要多高?

最後談,統一管理麻煩。商業嘛,有效科學的管理,才能發揮產品或服務的最大價值。然而,幾萬輛、幾十萬輛單車,被幾百萬、幾千萬人騎來騎去,雖然在移動互聯網下,其自運營具備可能性。可是一旦需要共享單車企業來介入統一管理的話,這將是多麽高昂的人力成本,而且即使投入很大,也很難將其管理的井井有條。

思考三:北上廣單車公共設施缺乏背後市場前景有限

中國曾經是自行車大國,10年前、20年前,不富裕的國人以單車為主要出行工具比例很高。然而,在不註重公共設施為著稱的中國大城市崛起的進程里,除了廁所難找外,有關單車的公共設施也極度缺乏。除了國人盲目認為汽車有面子,導致單車擁有量退縮外。因經濟發展導致出行半徑被大大延長,單車停車位、自行車道、辦公樓自行車停放地點等公共設施的稀缺,也導致人越來越不喜歡單車出行。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的單車人口已下降至30%,低於荷蘭的40%。隨著歐美等國家對單車的政策傾斜和公共設施完善,目前中國已被很多國家超越。

前兩周本人兩次參加北京798藝術區的兩個會議,在望京南地鐵口出來時,曾臨時註冊某共享單車騎行了一百五十米,由於望京南外沒有自行車道,本人是在人行磚道騎行,期間也看到許多人如此。後來過馬路時放棄單車,將單車違規的放置在一個公交站牌旁,步行半個小時參會。原因就是沒有自行車道不敢騎,一個是和汽車搶道不比人行磚道,危險系數太高。一個是到了會場不知道把單車放在何處,故放棄了共享單車而選擇更穩妥的步行。

如果你是個資深北漂的話,你會清楚在北京的道路上,有許多非主幹道是沒有自行車道的,而自行車道上往往會被汽車當做車位霸占,還有許多違規在自行車道上行車、擺攤、散漫行走的人群,騎行的體驗非常差,而且往往不是很安全。當北上廣等城市都存在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看似需求無限廣闊的共享單車市場,真的有餅畫的那麽大麽?

思考四:常年的霧霾和汽車尾氣,單車出行熱會不會曇花一現?

近幾日,北京的霧霾又一次成為朋友圈的全民話題,霧霾天占比越來越高的當下,單車出行先不說成為高頻“吸塵器”,僅僅是能見度太低加上路況複雜兩個條件,就會讓很多人望單車而卻步。還有北京無處不在汽車釋放的尾氣汙染,單車騎行相伴汽車,每日位在汙染核心區域,也會成為未來單車出行熱下降的一個原因。

2013年冬天本人因鼻炎問題在海澱醫院就診,醫生提出讓我多鍛煉的建議,當時我因為工作日每天上下班騎行兩個小時車,很自豪的告訴醫生自己每天騎車運動,完全不需要健身。而醫生勸誡,騎車運動還不如不運動,騎車時吸入的大量汽車尾氣不僅會加重我病情,還會帶來其他健康隱患,後來就開始擠地鐵告別了單車。

雖然,這些原因有些“聳人聽聞”,但現實背景下,單車出行熱曇花一現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思考五:資本催熟下共享單車會不會陷入其亡也忽焉的尷尬?

無論從官方還是個人考量,中國重拾單車大國的有益之處不勝枚舉。而共享單車作為順應大趨勢的創業熱潮,必然會迎來自己蓬勃發展的一天。但有個問題是,好事不等於急事。以特斯拉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操之過急導致的幾起致人死亡醜聞,還有三星Note 7為了應對iPhone 7過早推出導致的電池爆炸門做前車之鑒。即使是科技巨頭特斯拉,在面對未來技術方面過於激進,也會出現問題。那麽反過來看,共享單車是大趨勢,但在資本催熟下,中國的共享單車是不是走的有點快了?

企業融資就要考慮回報,資本介入越多,一個市場就會越激進。如今摩拜單車與ofo單車融資額加起來就將近3億美元,加上其它新興單車的瘋狂湧入市場,整個市場被資本過早的催熟。當商業環境承載不了如此大的市場需求的時候,泡沫就會很快出現。為什麽2015年、2016年會出現合並潮,背後真是滴滴/快的、58/趕集、去哪/攜程、美團/大眾等想要合並嗎?還是資本方恐回報周期太長,強制撮合以上領域進行整合。

通過合並完成資本退出還是好事情,當一個市場即使合並資本方也難退出時,恐怕藍海市場會在揠苗助長中過早夭折,這也正是現在共享單車面臨的擔憂。據今年7月份,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第五次綜合交通調查結果顯示,單車的出行比例持續下滑。交通部門分析,主要是因為單車出行環境亟須改善。在調查中,34%的調查者不騎車是因為出行距離過遠,15%的人認為消耗體力,16%的人認為出行環境差。還有24%的人認為公共交通經濟快捷,無需騎車。

加之,單車生命周期較長,許多國人本身就擁有單車,雖然共享單車有更便捷的優勢,但在一個並不是很樂觀的發展趨勢下,共享單車真的像某些業內人士渲染的那樣百億?千億?這麽龐大嗎?據2016年10月18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0.54億元,用戶規模將達到425.16萬人。如果真如業內人士所展望的大市場,今年單車市場規模不足1億的數據,豈不是非常費解?

共享單車未來一定是大趨勢,共享經濟在資源匱乏的未來是很好的解決模式,從擁有到共享,可大大減少人對地球有限資源的浪費,也是未來人享受經濟發展和保持環境健康的最好的解決辦法。然而,趨勢不代表現在,在資本催熟下的共享單車,是時候該降一降溫,否則陷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會讓外界對其從過度熱捧到過度貶低,反而對共享經濟的未來發展產生不利。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11

可圈可點:嚴刑阻侵權必敗

1 : GS(14)@2011-07-30 12:29: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478539
「把污垢擲向客人身上」

Merrill在二○○八年加入 EMI之前,本來是谷歌的資訊總監及工程部副總裁,被 EMI挖角加盟,成為其新音樂 COO及數碼業務總裁。不少人都以為,是音樂業開始醒悟過來,知道要擁抱科技了。結果,一年不夠, Merrill就從 EMI黯然下台了。
Merrill 直言,音樂界墨守成規,只會令自己在未來世界變得更不重要,甚至消失。傳統音樂產業模式,正在「倒塌」中,但原因並非音樂品質不好,「死因」將會是對客戶要求轉變的打壓手段。他更明言,控告用戶非法分享,是等於「為了賣肥皂,把污垢擲向客人身上」。
Merrill甚至做了用戶行為研究和數據分析,發現非法分享網站的用戶,反而是合法數碼音樂網站的常客,購買較多的電影光碟,甚至更多到戲院看戲;其實只是多數用戶利用科技行使「試用權」的方法。所以,業界自己不肯改變,要強迫顧客遷就,是絕對行不通的。
當然,沒人能排除有少數只會非法分享的用戶存在,法例也有面對處理這業務性侵權的有效方法。加強刑罰不會杜絕問題,行業卻會把資源投放在監察和控告顧客,而忽視了如何迎合變化中的用戶需求。結果,加強刑責反會引起不利社會創意發展的壞影響,損人不利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96

索羅斯堅持唱衰特朗普 稱與華打貿易戰必敗 拖累股市

1 : GS(14)@2017-01-21 12:03:38

【明報專訊】被指在美國大選後於「特朗普升勢」中幾周內損失近10億美元的「金融大鱷」索羅斯估計,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正準備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但他將會失敗。他預期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前所未有,金融市場將步履蹣跚。

索羅斯形容特朗普為「冒牌貨、騙子及潛在獨裁者」,稱無法預測特朗普就職後將如何行事,因為「他本人實際上還沒有想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正準備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預料這場貿易戰將會對歐洲等地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他說:「我確信他將會失敗,不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希望他失敗,而是因為他的主張本身就自相矛盾,他的顧問……以至內閣已體現了這些矛盾。你不可能一邊打貿易戰,一邊維持國際體係良好運作。」

批政策主張內閣現自相矛盾

他認為特朗普的舉措,反而將「大大有助於中國獲接受為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特朗普所起的作用,甚至會「超越中國靠自己力量所能做到的」。他表示,由於政策不確定性是歷來最高,「我認為市場不會有很好的表現」。他說:「市場預期特朗普將放寬監管與減稅,這一直都是夢想。」至於特朗普提出的徵收邊境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及其他政策,索羅斯認為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未明。

稱英歐會重修舊好 歐盟「有得救」

他預期「隨着美國在捍衛開放社會方面對世界的有利影響減弱」,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將會改善。他形容歐盟當前日益分裂,未能有效運作,但估計英國最終可能尋求與歐洲重修舊好。他說,雖然現在英國的經濟未如預期差,但隨着通脹降低了生活水平,英國人將會意識到「脫歐」公投是一場災難。他認為英國首相文翠珊的內閣已非常分裂,文翠珊「不可能繼續執政」。他甚至預期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可能如小說般發展,比如英國「可能在一個周五晚上離開歐盟,在周末又重新加入,至周一早上一切有新安排」。他認為如果歐洲分裂,後果將非常可怕,歐洲目前正朝這錯誤方向推行,但「我認為它還有得救」。

股神唱反調﹕全力支持特朗普內閣

至於在「特朗普升市」中賺到盤滿砵滿的「股神」巴菲特則與索羅斯大唱反調,表示自己「鼎力」(overwhelmingly)支持特朗普所選的新內閣。雖然巴菲特過去一直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參選,並攻擊特朗普不肯公開稅單。但特朗普獲勝後,巴菲特隨即向他示好:「我支持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我們需要一個團結的國家,他值得所有人尊重。」

他昨表示:「無論誰當總統,我都會一樣支持。就像CEO,應有能力選擇人才幫助你管理,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就是你的錯,你必須換人,調動內閣成員或作其他改變。」特朗普昨在就職前表示,新內閣齊集最聰明的人,在歷屆政府中智商最高。不過迄今並沒有任何科學研究,統計美國歷屆內閣官員的智商。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34&issue=20170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