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借成報過「橋」抽水 作大夫妻大起底

2002-10-24  NM





陽光文化在上星期突然洽購《成報》,陽光主席楊瀾,再度成為新聞焦點。現年三十四歲,育有兩名小孩的楊瀾,前年成功入股陽光文化,成為上市公 司主席,身家一度高達十三億,更被選為中國最有錢女人。她當時滿足地向記者說:「我什麼都有。」由電視女主播搖身成億萬富婆,這一切都是從遇到現任丈夫吳 征開始。楊瀾憑藉在傳媒界建立的知名度,與夫吳征三年前返港,適逢科網傳媒股熱潮,夫婦幾年間便建立起自己的傳媒王國。然而熱潮過後,陽光文化便暴露出連 年虧蝕的真相。這對愛搞包裝的夫妻檔,不斷配股集資,今次洽購《成報》,亦是想借「橋」抽水。而夫婦兩人過去原來多番作大。大量關於他倆身世和背景資料流 傳互聯網上,楊瀾與吳征這對夫妻的真面目亦漸漸現形。上星期陽光文化表示有興趣購入《成報》,《成報》老闆陳國強欣喜若狂,因為這間月蝕一千萬的「雞 肋」,終於找到買家可放下重擔。他雖身患感冒,仍四出向老友報喜。而另一邊廂,陽光文化於上週二停牌後,市場憧憬吳征和楊瀾夫婦將大搞一番。陽光文化亦乘 機於上週六宣佈以每股六仙,配股集資共五千四百多萬。本週一,吳征由上海飛抵香港,似乎為收購一事奔波,而當日陽光文化復牌,升了一成至每股六仙四。本週 二,事情峰迴路轉。本刊記者致電已飛返上海的陽光文化行政總裁吳征,他稱:「我們已經放棄收購《成報》,原因是一些技術性問題,我們要提出全面收購,那就 太昂貴了。」這次竹籃打水一場空,說穿了是吳征利用收購《成報》這消息配股集資掠水,記者向他質詢,他還說:「我是做大事的人,這些指責都無相干。」

手 頭現金只剩一億多除了今次配股,陽光文化自兩年前楊瀾夫婦入主以來,已七度配股或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一共抽水五億多。而每次配股前,陽光例必有一些收購 (主要靠印新股支付),好像入股大陸唱片公司等,利好股價。然而配股後,股價必然下滑。陽光文化的股價愈配愈低,由二千年高峰時,每股六毫,跌至上月份只 得六仙,足足唔見九成。一名陽光文化小股民,在前年陽光以每股兩毫九配股時,花了數萬元認購了股份,到今天仍然持有,他說:「當時傳媒股炒到好高,公司又 話出書,搞光碟咁,依家我手頭股票得番幾千蚊,可以講係無希望咯。」雖然多番抽水,但至今年三月底,公司只剩億四現金。陽光過去兩年一共蝕了兩億,最主要 是公司行政開支出奇地龐大。根據年報資料,陽光每年大花一億在行政開支上,當中包括楊瀾夫婦董事酬金約共六百萬。其實陽光在港一直規模很細,最初租用中環 中心九千呎樓面,地產代理估計每年租金不過四百八十萬而已,而最近還縮皮減細至五千呎,租金每年約二百多萬。另外,陽光在觀塘鴻圖道還有一個面積三萬呎的 錄影室,租金亦只約二百多萬,而廠內的傢俬頗殘舊。

製作室只剩八人公司自去年不斷裁員,香港員工由二百多人減至現時的三十多名,在鴻圖道的 製作室現只有八人,其中七人為倉務員。記者不明一億使了在什麼地方,吳征辯解:「我們是一間小型製作公司,每年要交付channel cost(頻道費)都要一個億,陽光虧損已漸漸收窄,我相信來年廣告收益可達一億元。」事實上,陽光一直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去年陽光有一億四的廣告收 益,但卻要為一筆四千萬的廣告應收賬撥備,最後業績見紅。連吳征也承認:「廣告壞賬的確比較嚴重!」由於公司燒錢速度快,三月底時的一億多現金也許已花得 七七八八,故上月底夫婦倆便同時行使認股權,以行使價每股七仙二,認購合共六千萬正股,較當時陽光股價六仙四還要高。市場見楊瀾夫婦以蝕本價認購股份,已 開始憧憬有大動作,至上星期傳出收購《成報》,陽光想借勢抽水五千多萬,預計足以令陽光捱多段日子。陽光文化前景暗淡,而楊瀾亦於去年九月,把手上兩成陽 光股份,賣給美國上市的新浪網,換回一成新浪網股票及六千多萬現金,吳征加入新浪網董事局,其後楊瀾把那六千萬全用來增持陽光。現在楊瀾手上的一成新浪網及百分之三的陽光文化股票,市值一億,但未知該批股份有否抵押。事實上夫婦倆今年頭只租住過何文田帝庭園,此外在港沒有任何物業。

名 氣夫妻楊瀾夫婦最風光的日子在二○○○年三月,那時她剛購入良記,並把公司變身為陽光文化。那時股市熱火熊熊,陽光文化股價攀上六毫。全間公司市值廿四 億,當時持股五成多的楊瀾,身家也達十三億。被記者吹捧為傳媒大亨夫婦的楊瀾夫婦,十年前,男的不過是密蘇里州的人壽保險經紀,女的是中央台初出茅廬的節 目主持人,打扮帶「娘」味。不出十年,楊瀾衝出亞洲,成為美國雜誌《Forbes》的「明日之星」、又被《Asiaweek》捧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 領袖」之一。去年,陽光文化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二百間小型公司之一。楊瀾與吳征還育有一對子女,幸福形象令人艷羡。楊瀾和吳征拔尖而起,全 憑他們懂得把握機會,製造「名氣」。

與同窗丈夫離異九○年才從北京外語大學畢業的楊瀾,在中央台主持《正大綜藝》節目。據楊瀾在她任股東的 新浪網的聊天室訪問中說,九三年,她藉著與節目贊助商,即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飯局的機會,謝一句「你應該到外國學習。」令她留美的學費有了着落。九 四年,楊瀾拋下同窗丈夫,負笈美國。最初她在紐約大學唸電影,半年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不過,當年的楊瀾要自付生活費, 甚至和八人同住一公寓,就在落泊的當兒,她遇上任職中美總商會執行經理、很懂拉關係的吳征。幾個月後,她便跟青梅竹馬的丈夫離婚,改嫁吳征。年僅三十六 歲,卻打扮得像五六十歲闊佬的吳征,二十歲便離開上海留學法國,二十二歲抵美,先後在加州、密蘇里州及紐約打滾。吳征早年工作時,曾惹官非,與合作夥伴每 每要對簿公堂,不歡而散。九一年吳征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任職大都會公司(Metlife)的人壽保險銷售經理時,有三十一個留學生及家屬,於九三年聯名 正式起訴保險公司和吳征,涉嫌在銷售保險合約時誤導客戶,最後學生撤銷控告吳征,而保險公司則和客戶庭外和解。

拉攏老布殊兄長不過,自這單 官司,大都會保險於九三年十一月關閉吳征任職的分公司,吳的美籍太太Kimberly Cates亦離他而去。在密蘇里甚無癮的吳征,轉往紐約再戰江湖。由於吳征在密蘇里州時,曾為共和黨員Jim Talent向當地華僑和大陸留學生募捐,因此認識共和黨的老布殊總統長兄Prescott S. Bush Jr.。九四年,吳征任美中總商會執行經理,並把商會由密蘇里州搬往紐約,還乘機邀請老布殊長兄出任該商會主席。吳征帶着老布殊大哥往返北京、上海,利用 這隻政治棋子,認識多名政要,包括前上海市長黃菊及前廣電部長、現文化部長孫家正。吳征亦透過商會,認識時代華納旗下Warner Music Group的總裁莫加多(Robert J. Morgado)。他先後得Warner Music Group和莫加多自設的公司投資,發展內地的美國音樂節目,及製作《楊瀾視線》節目,為太太增加知名度。之後莫加多與吳征就合約問題,鬧上美國法庭,擾 攘十八個月,最後庭外和解。

楊瀾也作大吳征說,透過親戚介紹,夫婦倆認識了鳳凰衞視老闆劉長樂。楊瀾被劉長樂聘請,於九七年來港發展。她曾 訪問多名美國政、經界名人如前國務卿基辛格等。漂亮的面孔,流利的英語,加上女強人的打扮,令她的訪問節目,錦上添花,她亦藉此深得賞識。她的招牌節目 「楊瀾工作室」,極受大陸歡迎,女主播地位亦由此奠定。然而,楊瀾的誠信,原來也有污點。楊瀾在新浪網的介紹文章內,指自己九六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 九七年七月被選為母校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長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今年一月,哥大中國學生會聯名發信抨擊楊瀾虛報履歷。 記者致電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辦公室查詢,助理Linda Jones回覆說楊瀾由九七年至今,被院長Lisa Anderson邀請為院長顧問團成員(Dean's Advisory Board),是義務性質,一般哥大畢業生若對院校有貢獻,或關注校務,就可在院長的邀請下成為顧問。「院長顧問」與「校董」(Trustee)的職銜, 涵意懸殊。已退休的哥大教授夏志清向本刊怒斥:「如果她是CBS主席,就可以做校董了。哥大校董要經過提名、選舉,地位很高。我有一份校董名單,沒有楊瀾 的名字。」對於太太誠信上的污點,吳征初想抹掉:「在學院的層面上,叫Advisor,在大學的層面叫Trustee,功能一樣。」校董是有決策權,顧問 無實權,豈會一樣?吳征才改口道:「這個...這個……這個……我們現在也不再譯為『校董』,而叫『顧問』了。」

拿希望工程廿萬工作費楊瀾 又牽涉希望工程捐款問題。本刊曾披露九六至九七年間,楊瀾任職鳳凰衞視期間,接受希望工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委託,向海外宣傳希望工 程。楊瀾九七年一月宣稱把自己首本散文集《憑海臨風》約二十萬元稿酬捐給希望工程,楊瀾憑此而被選為「青基會」常務理事。但事後,希望工程前會計部副主任 柳楊向本刊證實,楊瀾將廿萬捐款交給希望工程翌日,就親自到北京青基會的希望工程負責人徐永光處,取回二十萬元。楊瀾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諱言以個人名義向 希望工程取回工作經費,但全部是實報實銷。吳征嘗試為太太解釋:「我們捐款希望工程,肯定不止二十萬。應該有七、八十萬元。」可有收據?「可能是六、七十 萬。Afterall,三十、四十還是五十萬。我記不清楚了。」

靠亞視出位而他們夫婦今天的一切,原來都是借錢搭出來的。他們來港時,孑然 一身,租住黃埔花園。楊瀾在鳳凰衞視任主持,而吳征則籍籍無名,後來全靠劉長樂關係,吳征才能入股亞視,並擔任亞視營運總裁。加入亞視後,吳把握種種機會 宣傳自己。好像一次亞視舉行記者會,預告明年電視劇集,身為營運總裁的吳征為求搶鏡,竟跑進道具房,拿出軍帽,再配以機關槍,一身戰士打扮現身記招,成功 突圍,故員工謔稱他為「明星老闆」。然而舊老闆林百欣卻指他:「無咩嘢做得到噃。」吳征主張亞視向外買片,而向華強旗下的中國星成為主要供應商,如《乒 乓》、《食神》及《縱橫四海》等,均由中國星製作。在亞視掌政只有八個月,吳征最大收穫是認識了中國星主席向華強,憑着向華強,吳征再搭上友利電訊主席高 振順。高振順是股壇財技高手,由他作為指路明燈,令楊瀾夫婦染指上市公司。

天 地數碼時來運到九九年一月,楊瀾夫婦與友利電訊及向華強夫婦合組財團,齊齊入股凱威國際五成四股權,而吳征與楊瀾要付出近千二萬現金,佔凱威一成七股份, 市場質疑吳征資金來源,而他亦承認:「有部分係自己錢,有啲問朋友借,有啲係銀行貸款。」入股凱威後,吳征擔任行政總裁,乘着科網熱潮,吳征順勢把自己包 裝成新晉傳媒大亨,把公司易名天地數碼,並大鑼大鼓公佈會發展自選影象(VOD)業務。天地數碼股價由四、五角,升上二○○○年二月,最高峰十六元。天地 數碼令大股東友利獲利不少,中國星於九九年中把手頭百分之七點五天地數碼股權,全部出售予友利電訊,賺近四千萬元。吳征夫婦差不多時間把手頭一成七的天地 數碼股份,跟高振順的友利電訊互換,得一成四友利股權,但換股協議講明一年內不可賣股或按股,兩人只有眼巴巴看着當時價值十億的股份而未能沽貨。至今楊瀾 夫婦仍持有友利股份,從無沽出套現。

吳征成功包裝天地數碼,令股份水漲船高,高振順食髓知味,在前年初,又與楊瀾合資八千多萬,入股良記,並變身為今天的陽光文化。這次楊瀾又「食詐糊」,陽 光文化在科網潮時股價曾大升,持股五成多的楊瀾按賬面本應有十三億身家,但她錯過套現機會,現在股價比高峰期跌了九成,而楊瀾的身家亦縮至一億左右,減去 入股時投資的七千萬元,和公司債務,楊瀾就算賣掉手頭股份,亦所得不多。亦有消息傳出楊瀾有意出售新浪網股份,皆因吳征在美國備受批評。事緣去年底,吳征 的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受質疑,在美國引起極大回響。原來復旦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於二○○○年七月會議上曾決定「暫緩授予國際政治系吳征等四人博士學 位」,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倪世雄教授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吳征的論文「翻譯錯誤百出,不具博士資格。」結果,終由北大經濟系教授林毅夫親到復旦,對吳的論文作 高度評價,吳征才獲通過。吳征接受本刊查詢時,承認曾捐錢給林毅夫當主任的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捐獻。有新浪網小股民在互聯網上,指斥吳征影響公司形象和利 益,並往美國納斯特克管理委員會投訴。吳征遂於今年四月辭退新浪網行政總裁一職,不久由中信泰富董事張懿宸加入代替。而吳征本週一現身中信大廈,或許就新 浪網股權而來,記者向吳征求證,他只回應:「暫時不會!」

暴發之路吳征1966年上海出生85年復旦大學就讀一年86年法國留學88年美國 留學90年與美籍女子Kimberly Cates結婚91年往密蘇里州任人壽保險員,同時替共和黨員Jim Talent拉票。93年美籍妻子離他而去。被31名中國留學生控告欺詐。94年吳征邀請老布殊大哥Prescott S. Bush Jr.任美中總商會主席。吳帶老布殊大哥往上海、北京認識政要。

暴發之路楊瀾1968年北京出生86-9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 90-93年任中央台《正大綜藝》主持,認識正大集團董事謝國民。94年由謝國民資助,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學位。兩年後畢業。95年吳征與楊瀾紐約 認識,10月結婚。95-96年時代華納注資100萬美金給吳征,發展內地音樂市場。96-97年前時代華納總裁莫加多注資,製作楊瀾視線節目。97年楊 瀾、吳征來港。認識劉長樂,楊加入鳳凰衞視中文台。98年吳征由劉長樂介紹,入亞視任營運總監。99年二人與中國星、高振順入股凱威國際,易名天地數碼。 2000年楊瀾與高振順購入良記集團,易名陽光文化。2001年9月陽光文化以換股方式購入新浪網。2001年底傳媒質疑吳征博士學位。2002年4月吳 征辭去陽光四通行政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00

太阳能第一股拓日新能:陈五奎李粉莉的夫妻生意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7/5MMDAwMDE5OTE5MA.html

两年半以前,举国的注意力都被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牵引。陈五奎的心情有些激动,却和奥运会无关,他的公司拓日新能就要上市了。从确切的成立日期来说,托日新能还不到六岁。而陈五奎马上就要50岁了。

那一天是2008年2月28日,托日新能登陆中小板,首日开盘价为54元,一度冲高到57元最后收于51.62元。它的发行价只有10.79元,一天之内暴涨378.41%。

人人津津乐道于拓日新能奇特的股权结构。身为董事长陈五奎只是第三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他的妻子李粉莉,第二大股东是他们的女儿陈琛。整个家族合计持有股份71.25%,首日身家达到59亿。

在这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数字背后,你应该知道这是国内第一家太阳能股。市场从不吝惜对高科技的赞歌。

从经营模式来看,这又是一出传统的夫妻档。

丈夫陈五奎:技术狂人

1998年6月,在被调去深圳宇康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时候,陈五奎的角色是救火队长。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陈五奎也回天乏术。

这之前,陈五奎所学专业,就业经历均与太阳能没有半点关系。他研究生毕业,专业是机械制造和国际经济。当过国营四四零零厂劳动服务公司副经理,接触过磁材、电真空等专业,太阳能对此时的他来说新鲜而神秘。这家病入膏肓的企业点燃了陈五奎潜藏的某种兴趣。

公司很快陷入停业,陈五奎没有给自己谋任何出路。他一头扎进了新的实验里。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陈五奎一心沉浸在专利的研发中。到2002年,他的第四项专利技术终于也通过认证,同时他创立拓日电子,并以四项专利技术作价168万出资入股。这就是后来的拓日新能。

即使创办了公司,陈五奎对技术的狂热与专注远胜于其他任何事务。

2004 年,李粉莉在前线攻打市场激烈无比,陈五奎在后方担任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组长。两年之后他负责的“整体式非晶硅光伏电池幕墙”获得联合 国2006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没过多久,他又在深圳市太阳能电池及应用产品研究开发中心走马上任。

身为董事长,陈五奎却心在科研。现在的他同时担任建设部“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拓日工业园”项目课题组长,国家发改委“25MW非晶硅光伏电池产业化”项目课题组长。

“技术”是陈五奎身上最鲜明的个人特征。他笑起来让人感觉沉稳亲和,接近他的人说他对技术非常敏感,更有人称他为“非晶硅天才”。

陈五奎的技术优势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因此公司在这一类别的生产设备70%来自自主研发。

另外,公司也建立了完整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产业链。可同时生产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这三种太阳能电池。目前,全球只有西门子、夏普、RWE几家厂商能做到这一点。

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后,拓日新能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将整个产业链上的利润都尽收囊中。

陈五奎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有公开活动一般都是妻子出场。

妻子李粉莉:销售达人

李粉莉的长相颇为富态,她的着装总是精致而严谨。眉毛修得高而细,她当过8年英语老师,又经商海沉浮,长袖善舞。

1998年,陈五奎调任宇康太阳能有限公司,两人对这家公司的命运都心知肚明。公司停业之后,陈五奎专注于技术研究,李粉莉出资25万受让了宇康用于抵债的旧太阳能生产设备。靠着陈五奎的研究,他们自己修补和改造了这套设备,并成功进行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试验。

拓日新能2002年设立。两年之后就在销售上大举突破。李粉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交际手腕。

在协助丈夫创办拓日新能之前,李粉莉从英语教师改行做翻译,后来又担任过京和鑫工贸有限公司经理、深圳市瑞磁微电机配件有限公司经理和加拿大IPS公司中国区销售代表。

此时的李粉莉和拓日新能,面对着市场,如满弦的剑,就等着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很快到来。2004年,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发电,全球光伏行业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阶段。这一年,拓日新能的营业收入超过6000万。

之后的经历用顺风顺水来形容恰如其分。2005年,公司营业收入接近1.4亿,较上年增长125%。在这逐年上涨的营业收入中,80%以上都来自海外市场。

2007年,李粉莉投资50万美元在非洲成立非洲(乌干达)太阳能有限公司,据拓日新能的半年报,该子公司的营业收入有570万元。去年,拓日新能(欧洲)有限公司成立,在半年报期间内,营业收入达到5500万元。海外市场的美国公司正在筹建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9

土豆网背后的夫妻恩怨 东方愚

http://ibengua.blogbus.com/logs/85528310.html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舒眉  发自广州、北京  

 “男人这种动物最喜欢讲义气二字,为了利益什么的就最不讲义气。”

这是2010年11月10日,中国最大视频网站之一土豆网创始人兼CEO王微前妻、上海电视台女主播杨蕾发表的一条新浪微博。

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就杨蕾之前提出的离婚财产分割诉讼采取了行动,冻结了王微名下三家公司的股权,其中包括其所持有的上海全土豆科技有限公司的95%的股份。

而此前一天,土豆网刚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拟以红筹形式赴纳斯达克上市(简称土豆控股,代码TUDO),最多融资1.2亿美元。

这令王微始料不及。因为全土豆公司持有土豆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是土豆控股旗下至关重要的内资公司;

杨蕾知道这场诉讼以及公开他和王微之间的恩怨意味着什么。她有些心烦意乱,这一天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泡在网上,仅微博就发布了28条。在后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她同样是这种状态,这厢感慨现在不少的商业英雄“懦弱无知”,那厢又不时反省自己的强势。

而王微方面则一边对南方周末记者声称这场诉讼是场“阴谋”,一边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包括反保全在内的“营救”措施。

王微和杨蕾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土豆网上市是否存有悬念?这是一场混杂着利益和感情的战争,扑朔迷离。

 

 

“上上签”和“本命年劫难”
    投资圈有个段子,说这些视频网站的一些投资人曾分别找“八字先生”给自己看中的猎物算过命,结果上上上签,意思是上市无阻。

中国的视频网站正掀起上市热潮。继今年8月酷六网在海外借壳上市和乐视网于A股创业板上市后,土豆网和优酷网也于11月先后向SEC提交申请,拟分 别于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投资圈有个段子,说这些视频网站的一些投资人曾分别找“八字先生”给自己看中的猎物算过命,结果上上上签,意思是上市无阻。

王微现在遇到的诉讼麻烦,被他的一些朋友半玩笑半认真地说成是其本命年 “必须经历的劫难”。他今年36岁,福州人,高中毕业赴美读书,先后拿到经济学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之后到法国读了个MBA,2002年回到上海,开过 一家咨询公司,做时间很短,随后进入贝塔斯曼集团,并任贝塔斯曼在线(BOL)中国执行总裁,2005年重新创业,创办土豆网,当起自己生活的“导演”。

土豆网五内年获得了五次注资,募资额为1.35亿美元(超过9亿元人民币),最近一次便是今年8月,即王微36岁生日之后不久,获得淡马锡、凯欣亚 洲、IDG、纪源资本、General Catalyst共5000万美元的投资。就像王微曾写过的一本小说的名字《等待夏天》一样,这一轮融资,就像一场及时雨,使他感觉土豆网上市不是梦── 要知道,今年二季度土豆网亏损额超过了4500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了43%。

果不其然,今年3季度,土豆网的亏损额骤降为516万元,来到了盈利的临界点。王微很是兴奋。9月底,他去了一趟澳大利亚,还到悉尼歌剧院饶有兴致 地看了一场莫扎特歌剧,并称这是“肯定能记住的一件事”。国庆假期他呆在台北,回上海时IDG创投合伙人毛丞宇夫妇,三人又谈论起台北的宜居……

而就在10月中下旬,和王微于今年3月26日正式离婚的妻子杨蕾,正向上海徐汇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王微名下三家公司的财产,其中包括土豆网的“大脑”──上海全土豆公司。

杨蕾和王微于2007年8月19日结婚,二人虽然低调,但其结合还是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前者是上海电视台的女主播,后者是中国视频网站先锋之一,且在这一年的4月,土豆网刚完成第三轮1900万元的融资。

但这份婚姻存续时间之短出乎人们意料。王杨二人婚后十个月后即分居,而据杨蕾的一位密友称,王微在与她结婚一周年正式提出离婚。在与杨结合之前,王微曾有过一次婚姻经历。

不过,直到11月1日,这场诉讼才被徐汇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立案。据杨的律师张震方称,这是由于之前他们“向法院提交的材料不够齐全”。

而这个时候,王微团队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向美国SEC提交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事宜。

王微和杨蕾是如何一步步从夫妻演变成“敌人”的呢?

 

“王微说我关心土豆网胜过关心他”
    王微向她推荐看乔治·奥威尔的乌托邦小说《1984》,然后两人就小说展开讨论。“他爱一切美的东西,”杨蕾说,“不过在征服之后,会继续寻找……”

杨蕾现在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后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王微是在2006年 初杨蕾大学同学的一次聚会中和其相识的。此时的王微的土豆网刚刚拿到第一轮风投──IDG的50万美元不久,正急于打开局面,特别是结交一些媒体圈的朋 友。

据和王杨二人均为熟识的一位人士称,他们似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来,二人均喜欢旅行,二来,两人都是文艺青年,在王微的小说《等待夏天》之前,杨蕾出版过一本成长日记性质的情感小书,名为《幸福只差一点点》。

两人在这一年的5月即结伴到缅甸旅行。在缅甸期间,王微的土豆网拿到了第二轮风投──来自IDG、纪源资本和集富亚洲的850万美元。一年后,即土 豆网第三轮融资完成不久,王微在西藏向杨蕾求婚,拿一元的人民币纸币围在杨蕾的手指上,直至不久后在香港补买了一颗蒂芙尼的钻戒。这一年的七夕,他们正式 结合。

婚后他们在文艺上的志趣依然投机。杨蕾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称,彼时王微向她推荐看乔治·奥威尔的乌托邦小说《1984》,然后两人就小说展开讨论。“他爱一切美的东西,”杨蕾说,“不过在征服之后,会继续寻找……”

他们在事业上一开始也为朋友们所艳羡,认为可相互提携,至少为彼此提供“智力支持”。但朋友们很快发现他们并非如想象中一样默契。两者的个性太过鲜明,很多时候很难调和。

尽管杨蕾浸淫传统媒体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对政策的灵活度和底线有一定的把握,有时会让王微在土豆网运营中加以参考或借鉴──特别是对一些关键 资源的介绍或对一些敏感话题的拿捏。然而,王微身上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他想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征服、颠覆原来的“世界秩序”;他的一位朋友对其的评 价是“顽固分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和杨蕾对其的评价“典型的金牛座、很多个金牛”不谋而合──在星座爱好者眼中,金牛是偏执的代名词。事实上王微也 曾以“无知者无畏”来自我解嘲。但在大多数情形下,就算他最后听从了杨蕾的建议,内心的不舒服并不会就此消停,而对自己的妥协感到可叹。

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全国默哀日”期间,全国所有的娱乐节目和活动被要求暂停。对于视频网站的搜索引擎是否有必要关停,其实是个较难界定的话 题。行业内都在互相观望。杨蕾建议王微关掉土豆网的搜索引擎,而王微说未必要抢先,看看形势再说。最后的结果是王微听取了杨蕾的建议。

而王微的另一位朋友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很多时候,王微逆反的不是杨蕾建议的内容,而是给出建议的方式,“她比较直接,说话语气较重,而王微自尊心向来较强,所以未必能够接受。”

这一点在杨蕾给予了默认。11月17日她在微博上写道,“我以前有个毛病,就是喜欢责怪别人:‘你怎么……’这是我25岁之前不是太讨人喜欢的地方…现在也没有完全改完,其实每当想指责时,应该想想对方是不是也有难处。”

不过杨蕾很是不解的一点是,在她和王微分开时,王微说她“关心土豆网胜过关心我”。

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王微最终于2008年8月中旬提出离婚。在他们实质婚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微的土豆网完成了第四轮融资,即2008年4 月来自凯欣亚洲、洛克菲勒财团旗下Enrick创投、IDG和纪源资本的近5700万美元,这也是迄今为止土豆网获得的五轮融资中数目最大的一笔。而在王 微提出离婚之前,坊间曾传称他和一位知名祖籍上海的美籍华裔芭蕾舞演员关系甚密。

在杨蕾提起诉讼之前,婚姻危机似乎丝毫来影响王微事业上的长足发展。这一方面是他的个性使然,另一方面,也与他所在的产业领域有关──热钱过多,泡沫过大──视频网站一直被坊间称为超级烧钱的一个行业,却引得无数风投趋之若鹜。

一直到今年3月他们才正式离婚,这是法院判决的结果。而在此之前,王微曾支付给杨蕾10万元人民币。不过,到这场离婚马拉松快到结束时,二人几乎彻底死破脸皮。这成为杨蕾决定提起财产分割诉讼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我们认为这是一场阴谋”
    土豆网的上述中层在接受采访时只是笼统地提及上述200万元等评估后的资产数目,而对“冻结股权”的说法非常忌讳──尽管这只是全土豆而非土豆控股的股权。

这一诉讼最终于今年11月1日,即土豆网上市冲刺前夕被上海徐汇区法院受理。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联系王微本人,他都不予回复,不过在评估采访要求后,王微通过土豆网一位中层向本报发声。

“如果SEC要求我们披露这方面的信息,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这位人士称,“杨蕾为什么不在土豆网上市之后提起财产分割诉讼呢,这样对她自己也更有利啊…我们认为这是一场阴谋。”

而杨蕾方面对此的回应是,婚姻法规定相关诉讼要在离婚之后一年内提起。也就是说,她不确定明年3月之前土豆网是否会成功上市。

王微的腾讯微博最后一次更新是11月2日,“土豆出的‘欢迎爱光临’(号称中国首部网络自制偶像剧),街边的音像店居然到处开卖了,不知道他们从哪 里搞到的全部剧集,”王微写道,“店主们自制海报市场认可,下回得请店主们把标题标得清楚下,是‘土豆年度偶像剧’而非‘台湾年度偶像剧’。”

他的口吻中流露出兴奋感,他对借助上市这一“超级助推器”后的土豆网前景寄予厚望。

一周后的11月9日(美国时间11月8日),土豆网正式向SEC提交了监管文件;文件显示它是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土豆控股为上市主体,主承销商是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拟在纳斯达克最多募资1.2亿美元。

引人注目的是,由于此前经过了多轮募资,王微所持有的土豆控股的股份不断被稀释,如今持股比例仅为13.4%。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不过,王微占股95%,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的上海全土豆公司,把持着土豆网增值电信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许可证的公司,是土豆网架构中关键的一环。

王微去年底提出的“全土豆计划”包括六大版块,分别为播客运营计划、热点频道计划、内容正版化计划、摄线计划、整合营销项目计划和土豆自制剧计划。他的目标是未来扩展成一家传媒集团。

然而,还没等王微换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据张震方助手称,11月10日,上海徐汇区法院冻结了王微所持三家公司的股份,其中包括全土豆公司全部的 95%的股份(4750万股)。而由于土豆网截止今年3季度仍未实现盈利,实际上是“负资产”,三家公司评估后的诉讼标的最终定为500万元,其中所持全 土豆公司的股份评估价值为200万元。

有意思的是,土豆网的上述中层在接受采访时只是笼统地提及上述200万元等评估后的资产数目,而对“冻结股权”的说法非常忌讳──尽管这只是全土豆 而非土豆控股的股权。“就算没有进行解冻,”被评为“全美最受欢迎的共同基金机构”之一的道奇·考克斯(Dodge & Cox)一位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也未必会导致其上市失败,但有可能会延缓其上市进程。”

但王微显然难以容忍节外生枝的情况出现。据悉,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他认为积极斡旋,希望能够反保全。如果得以实现,则意味着,他可能会拿出高于500万元的现金,来置换先前被冻结的股权。

王微就像一位神勇的阿凡达,任何人阻挡不了他的翱翔梦,而土豆网就是他的“魅影坐骑”。不过,熟悉王微的另一位人士称,实际上王微内心一直有一种不安全感──表面豪放,内心却非常敏感,“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从没见过他的父亲笑过。”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观察上市公司高管离婚之烦恼

文/东方愚

就在土豆网创始人兼CEO王微和女主播杨蕾结伴到缅甸旅行、奠定感情基础的2006年5月初,知名企业家、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和他现任妻子魏雪正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举行婚礼,有人称之为“中国企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婚礼”。

而在王杨二人走进婚姻殿堂的2007年8月,李东生正成为众财经媒体的一枚“娱乐明星”,这源于TCL发布的中报显示,其前十大股东中,有一名新进 股东,名叫洪燕芬,持股量约2400万股。巧合的是,中报显示,李东生减持了约2440万股。按此间TCL的股价计,这部分股权的市值约1.2亿元人民 币。财报称减持原因为“非交易过户”。

洪是李东生的前妻。显然,这是在进行财产分割。

不过,王微和杨蕾离婚后遭财产分割诉讼,与李东生的情形完全不同,因为TCL 2004年已经上市,他要做的只是减持股份、披露信息。而王微创办的土豆网正值上市前夜,遇到 “家丑”外扬,唯恐夜长梦多。

如果说王微现在的麻烦是本命年之宿命的话,李东生当年的股权转让则属“知天命”之举了──2007年他正好50岁。且就在这一年的5月,TCL因连 续两年巨亏(2005年和2006年分别亏损3.2亿元和19.3亿元),其在深交所挂牌的股票“TCL集团”被ST处理,正式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7 月,在《福布斯》(中文版)“中国上市公司(主要指民营上市公司)最差老板”名单中,李东生赫然在列,名居第6名。

对于财经界的“减持偿妻”现象,李东生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香港上市公司润迅通信国际前副主席杨军比如今的王微还要尴尬,他于2006年 与妻子马琳分别在深圳及香港两地申请离婚,深圳法院裁定两人只需平分3200万元人民币,然后之后香港家事法庭却判两人须平分约8亿香港资产身家,杨军不 服提起上诉,一直到去年6月,香港法庭才同意按照深圳的结果进行判决。

去年10月中旬,A股上市的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减持了20万股公司股份。细心的人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因为北京银行三季度财报披露的预约时间是10月底,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财报发布前30天高管不得增持或减持公司股份的。

到底怎么回事?北京银行另一位高管随后出来澄清称,“确定地说,赵瑞安既没有减持,更没有违规减持,而是财产分割……”

质疑者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又是在闹离婚!

对于财经界的“减持偿妻”现象,李东生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2009年10月中旬,A股上市的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减持了20万股公司股 份。细心的人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因为北京银行三季度财报披露的预约时间是10月底,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财报发布前30天高管不得增持或减持公司股份 的。

到底怎么回事?北京银行另一位高管很快出来发话了,“确定地说,赵瑞安既没有减持,更没有违规减持,而是财产分割……”质疑者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又是离婚惹的祸!

俗话说男人的两大追求是金钱和女人,书面语称作事业和爱情,对于上市公司或准上市公司高管们来说,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或权衡,确实是一件伤脑筋的 事。而作为我们局外人来说,更难对其中的是非屈直做出判断。但反过来说,没有一个富豪或企业家不希望自己婚姻幸福的。今年6月我到深圳采访李东生时,他刚 刚陪同一位国家领导人从国外访问回来,席间亲睹他与妻子魏雪的和睦与恩爱,甚是祝福他们。

美国有位社会调查研究专家和家叫托马斯•J•斯坦利,他从1973年开始致力于美国富人生态的研究,他在著写《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时,对美国 1300多位百万富翁进行调研,得出的成功秘诀是良好的信用、自我约束力、善于交际、勤勉、有贤内助的支持;调研结果同时也表明,婚姻和事业是成正相关 的,80%的事业成功和永续的人一生没有离婚,那些离婚后开创个人事业的人,第二次婚姻也会维持在十年到二十年以上。

斯坦利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界吗?王微显然不在此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6

借成報過「橋」抽水 作大夫妻大起底

2002-10-24  NM




陽光文化在上星期突然洽購《成 報》,陽光主席楊瀾,再度成為新聞焦點。現年三十四歲,育有兩名小孩的楊瀾,前年成功入股陽光文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身家一度高達十三億,更被選為中國 最有錢女人。她當時滿足地向記者說:「我什麼都有。」由電視女主播搖身成億萬富婆,這一切都是從遇到現任丈夫吳征開始。楊瀾憑藉在傳媒界建立的知名度,與 夫吳征三年前返港,適逢科網傳媒股熱潮,夫婦幾年間便建立起自己的傳媒王國。然而熱潮過後,陽光文化便暴露出連年虧蝕的真相。這對愛搞包裝的夫妻檔,不斷 配股集資,今次洽購《成報》,亦是想借「橋」抽水。而夫婦兩人過去原來多番作大。大量關於他倆身世和背景資料流傳互聯網上,楊瀾與吳征這對夫妻的真面目亦 漸漸現形。上星期陽光文化表示有興趣購入《成報》,《成報》老闆陳國強欣喜若狂,因為這 間月蝕一千萬的「雞肋」,終於找到買家可放下重擔。他雖身患感冒,仍四出向老友報喜。而另一邊廂,陽光文化於上週二停牌後,市場憧憬吳征和楊瀾夫婦將大搞 一番。陽光文化亦乘機於上週六宣佈以每股六仙,配股集資共五千四百多萬。本週一,吳征由上海飛抵香港,似乎為收購一事奔波,而當日陽光文化復牌,升了一成 至每股六仙四。本週二,事情峰迴路轉。本刊記者致電已飛返上海的陽光文化行政總裁吳征,他稱:「我們已經放棄收購《成報》,原因是一些技術性問題,我們要 提出全面收購,那就太昂貴了。」這次竹籃打水一場空,說穿了是吳征利用收購《成報》這消息配股集資掠水,記者向他質詢,他還說:「我是做大事的人,這些指 責都無相干。」

手頭現金只剩一億多除了今次配股,陽光文化自兩年前楊瀾夫婦入主以來,已七度配股或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一共抽水五億多。而 每次配股前,陽光例必有一些收購(主要靠印新股支付),好像入股大陸唱片公司等,利好股價。然而配股後,股價必然下滑。陽光文化的股價愈配愈低,由二千年 高峰時,每股六毫,跌至上月份只得六仙,足足唔見九成。一名陽光文化小股民,在前年陽光以每股兩毫九配股時,花了數萬元認購了股份,到今天仍然持有,他 說:「當時傳媒股炒到好高,公司又話出書,搞光碟咁,依家我手頭股票得番幾千蚊,可以講係無希望咯。」雖然多番抽水,但至今年三月底,公司只剩億四現金。 陽光過去兩年一共蝕了兩億,最主要是公司行政開支出奇地龐大。根據年報資料,陽光每年大花一億在行政開支上,當中包括楊瀾夫婦董事酬金約共六百萬。其實陽 光在港一直規模很細,最初租用中環中心九千呎樓面,地產代理估計每年租金不過四百八十萬而已,而最近還縮皮減細至五千呎,租金每年約二百多萬。另外,陽光 在觀塘鴻圖道還有一個面積三萬呎的錄影室,租金亦只約二百多萬,而廠內的傢俬頗殘舊。

製作室只剩八人公司自去年不斷裁員,香港員工由二百多 人減至現時的三十多名,在鴻圖道的製作室現只有八人,其中七人為倉務員。記者不明一億使了在什麼地方,吳征辯解:「我們是一間小型製作公司,每年要交付 channel cost(頻道費)都要一個億,陽光虧損已漸漸收窄,我相信來年廣告收益可達一億元。」事實上,陽光一直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去年陽光有一億四的廣告收 益,但卻要為一筆四千萬的廣告應收賬撥備,最後業績見紅。連吳征也承認:「廣告壞賬的確比較嚴重!」由於公司燒錢速度快,三月底時的一億多現金也許已花得 七七八八,故上月底夫婦倆便同時行使認股權,以行使價每股七仙二,認購合共六千萬正股,較當時陽光股價六仙四還要高。市場見楊瀾夫婦以蝕本價認購股份,已 開始憧憬有大動作,至上星期傳出收購《成報》,陽光想借勢抽水五千多萬,預計足以令陽光捱多段日子。陽光文化前景暗淡,而楊瀾亦於去年九月,把手上兩成陽 光股份,賣給美國上市的新浪網,換回一成新浪網股票及六千多萬現金,吳征加入新浪網董事局,其後楊瀾把那六千萬全用來增持陽光。現在楊瀾手上的一成新浪網 及百分之三的陽光文化股票,市值一億,但未知該批股份有否抵押。事實上夫婦倆今年頭只租住過何文田帝庭園,此外在港沒有任何物業。

名氣夫妻 楊瀾夫婦最風光的日子在二○○○年三月,那時她剛購入良記,並把公司變身為陽光文化。那時股市熱火熊熊,陽光文化股價攀上六毫。全間公司市值廿四億,當時 持股五成多的楊瀾,身家也達十三億。被記者吹捧為傳媒大亨夫婦的楊瀾夫婦,十年前,男的不過是密蘇里州的人壽保險經紀,女的是中央台初出茅廬的節目主持 人,打扮帶「娘」味。不出十年,楊瀾衝出亞洲,成為美國雜誌《Forbes》的「明日之星」、又被《Asiaweek》捧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袖」 之一。去年,陽光文化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二百間小型公司之一。楊瀾與吳征還育有一對子女,幸福形象令人艷羡。楊瀾和吳征拔尖而起,全憑他們 懂得把握機會,製造「名氣」。

與同窗丈夫離異九○年才從北京外語大學畢業的楊瀾,在中央台主持《正大綜藝》節目。據楊瀾在她任股東的新浪網 的聊天室訪問中說,九三年,她藉著與節目贊助商,即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飯局的機會,謝一句「你應該到外國學習。」令她留美的學費有了着落。九四年, 楊瀾拋下同窗丈夫,負笈美國。最初她在紐約大學唸電影,半年後,轉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國際公共事務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不過,當年的楊瀾要自付生活費,甚至和 八人同住一公寓,就在落泊的當兒,她遇上任職中美總商會執行經理、很懂拉關係的吳征。幾個月後,她便跟青梅竹馬的丈夫離婚,改嫁吳征。年僅三十六歲,卻打 扮得像五六十歲闊佬的吳征,二十歲便離開上海留學法國,二十二歲抵美,先後在加州、密蘇里州及紐約打滾。吳征早年工作時,曾惹官非,與合作夥伴每每要對簿 公堂,不歡而散。九一年吳征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任職大都會公司(Metlife)的人壽保險銷售經理時,有三十一個留學生及家屬,於九三年聯名正式起訴 保險公司和吳征,涉嫌在銷售保險合約時誤導客戶,最後學生撤銷控告吳征,而保險公司則和客戶庭外和解。

拉攏老布殊兄長不過,自這單官司,大 都會保險於九三年十一月關閉吳征任職的分公司,吳的美籍太太Kimberly Cates亦離他而去。在密蘇里甚無癮的吳征,轉往紐約再戰江湖。由於吳征在密蘇里州時,曾為共和黨員Jim Talent向當地華僑和大陸留學生募捐,因此認識共和黨的老布殊總統長兄Prescott S. Bush Jr.。九四年,吳征任美中總商會執行經理,並把商會由密蘇里州搬往紐約,還乘機邀請老布殊長兄出任該商會主席。吳征帶着老布殊大哥往返北京、上海,利用 這隻政治棋子,認識多名政要,包括前上海市長黃菊及前廣電部長、現文化部長孫家正。吳征亦透過商會,認識時代華納旗下Warner Music Group的總裁莫加多(Robert J. Morgado)。他先後得Warner Music Group和莫加多自設的公司投資,發展內地的美國音樂節目,及製作《楊瀾視線》節目,為太太增加知名度。之後莫加多與吳征就合約問題,鬧上美國法庭,擾 攘十八個月,最後庭外和解。

楊瀾也作大吳征說,透過親戚介紹,夫婦倆認識了鳳凰衞視老闆劉長樂。楊瀾被劉長樂聘請,於九七年來港發展。她曾 訪問多名美國政、經界名人如前國務卿基辛格等。漂亮的面孔,流利的英語,加上女強人的打扮,令她的訪問節目,錦上添花,她亦藉此深得賞識。她的招牌節目 「楊瀾工作室」,極受大陸歡迎,女主播地位亦由此奠定。然而,楊瀾的誠信,原來也有污點。楊瀾在新浪網的介紹文章內,指自己九六年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 九七年七月被選為母校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長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今年一月,哥大中國學生會聯名發信抨擊楊瀾虛報履歷。 記者致電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辦公室查詢,助理Linda Jones回覆說楊瀾由九七年至今,被院長Lisa Anderson邀請為院長顧問團成員(Dean's Advisory Board),是義務性質,一般哥大畢業生若對院校有貢獻,或關注校務,就可在院長的邀請下成為顧問。「院長顧問」與「校董」(Trustee)的職銜, 涵意懸殊。已退休的哥大教授夏志清向本刊怒斥:「如果她是CBS主席,就可以做校董了。哥大校董要經過提名、選舉,地位很高。我有一份校董名單,沒有楊瀾 的名字。」對於太太誠信上的污點,吳征初想抹掉:「在學院的層面上,叫Advisor,在大學的層面叫Trustee,功能一樣。」校董是有決策權,顧問 無實權,豈會一樣?吳征才改口道:「這個...這個……這個……我們現在也不再譯為『校董』,而叫『顧問』了。」

拿希望工程廿萬工作費楊瀾 又牽涉希望工程捐款問題。本刊曾披露九六至九七年間,楊瀾任職鳳凰衞視期間,接受希望工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青基會)委託,向海外宣傳希望工 程。楊瀾九七年一月宣稱把自己首本散文集《憑海臨風》約二十萬元稿酬捐給希望工程,楊瀾憑此而被選為「青基會」常務理事。但事後,希望工程前會計部副主任 柳楊向本刊證實,楊瀾將廿萬捐款交給希望工程翌日,就親自到北京青基會的希望工程負責人徐永光處,取回二十萬元。楊瀾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諱言以個人名義向 希望工程取回工作經費,但全部是實報實銷。吳征嘗試為太太解釋:「我們捐款希望工程,肯定不止二十萬。應該有七、八十萬元。」可有收據?「可能是六、七十 萬。Afterall,三十、四十還是五十萬。我記不清楚了。」

靠亞視出位而他們夫婦今天的一切,原來都是借錢搭出來的。他們來港時,孑然 一身,租住黃埔花園。楊瀾在鳳凰衞視任主持,而吳征則籍籍無名,後來全靠劉長樂關係,吳征才能入股亞視,並擔任亞視營運總裁。加入亞視後,吳把握種種機會 宣傳自己。好像一次亞視舉行記者會,預告明年電視劇集,身為營運總裁的吳征為求搶鏡,竟跑進道具房,拿出軍帽,再配以機關槍,一身戰士打扮現身記招,成功 突圍,故員工謔稱他為「明星老闆」。然而舊老闆林百欣卻指他:「無咩嘢做得到噃。」吳征主張亞視向外買片,而向華強旗下的中國星成為主要供應商,如《乒 乓》、《食神》及《縱橫四海》等,均由中國星製作。在亞視掌政只有八個月,吳征最大收穫是認識了中國星主席向華強,憑着向華強,吳征再搭上友利電訊主席高 振順。高振順是股壇財技高手,由他作為指路明燈,令楊瀾夫婦染指上市公司。

天地數碼時來運到九九年一月,楊瀾夫婦與友利電訊及向華強夫婦合 組財團,齊齊入股凱威國際五成四股權,而吳征與楊瀾要付出近千二萬現金,佔凱威一成七股份,市場質疑吳征資金來源,而他亦承認:「有部分係自己錢,有啲問 朋友借,有啲係銀行貸款。」入股凱威後,吳征擔任行政總裁,乘着科網熱潮,吳征順勢把自己包裝成新晉傳媒大亨,把公司易名天地數碼,並大鑼大鼓公佈會發展 自選影象(VOD)業務。天地數碼股價由四、五角,升上二○○○年二月,最高峰十六元。天地數碼令大股東友利獲利不少,中國星於九九年中把手頭百分之七點 五天地數碼股權,全部出售予友利電訊,賺近四千萬元。吳征夫婦差不多時間把手頭一成七的天地數碼股份,跟高振順的友利電訊互換,得一成四友利股權,但換股 協議講明一年內不可賣股或按股,兩人只有眼巴巴看着當時價值十億的股份而未能沽貨。至今楊瀾夫婦仍持有友利股份,從無沽出套現。

吳征成功包裝天地數碼,令股份水漲船高,高振順食髓知味,在前年初,又與楊瀾合資八千多萬,入股良記,並變身為今天的陽光文化。這次楊瀾又「食詐糊」,陽 光文化在科網潮時股價曾大升,持股五成多的楊瀾按賬面本應有十三億身家,但她錯過套現機會,現在股價比高峰期跌了九成,而楊瀾的身家亦縮至一億左右,減去 入股時投資的七千萬元,和公司債務,楊瀾就算賣掉手頭股份,亦所得不多。亦有消息傳出楊瀾有意出售新浪網股份,皆因吳征在美國備受批評。事緣去年底,吳征 的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受質疑,在美國引起極大回響。原來復旦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於二○○○年七月會議上曾決定「暫緩授予國際政治系吳征等四人博士學 位」,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倪世雄教授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吳征的論文「翻譯錯誤百出,不具博士資格。」結果,終由北大經濟系教授林毅夫親到復旦,對吳的論文作 高度評價,吳征才獲通過。吳征接受本刊查詢時,承認曾捐錢給林毅夫當主任的北大經濟研究中心捐獻。有新浪網小股民在互聯網上,指斥吳征影響公司形象和利 益,並往美國納斯特克管理委員會投訴。吳征遂於今年四月辭退新浪網行政總裁一職,不久由中信泰富董事張懿宸加入代替。而吳征本週一現身中信大廈,或許就新 浪網股權而來,記者向吳征求證,他只回應:「暫時不會!」

暴發之路吳征1966年上海出生85年復旦大學就讀一年86年法國留學88年美國 留學90年與美籍女子Kimberly Cates結婚91年往密蘇里州任人壽保險員,同時替共和黨員Jim Talent拉票。93年美籍妻子離他而去。被31名中國留學生控告欺詐。94年吳征邀請老布殊大哥Prescott S. Bush Jr.任美中總商會主席。吳帶老布殊大哥往上海、北京認識政要。

暴發之路楊瀾1968年北京出生86-90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 90-93年任中央台《正大綜藝》主持,認識正大集團董事謝國民。94年由謝國民資助,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學位。兩年後畢業。95年吳征與楊瀾紐約 認識,10月結婚。95-96年時代華納注資100萬美金給吳征,發展內地音樂市場。96-97年前時代華納總裁莫加多注資,製作楊瀾視線節目。97年楊 瀾、吳征來港。認識劉長樂,楊加入鳳凰衞視中文台。98年吳征由劉長樂介紹,入亞視任營運總監。99年二人與中國星、高振順入股凱威國際,易名天地數碼。 2000年楊瀾與高振順購入良記集團,易名陽光文化。2001年9月陽光文化以換股方式購入新浪網。2001年底傳媒質疑吳征博士學位。2002年4月吳 征辭去陽光四通行政總裁。

@請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02

憨膽夫妻 搶食社區


2011-2-24  TWM




三年多前,長年在山裡等鳥、拍鳥的官建維失業,老婆林慧婷卻懷孕。為迎接新生命,二人開店,從分租半個店面做起,到頂下整個店面。

他們賣麵包、餐點,也賣手工餅乾、果醬。店內二大銷售幫手,一是社區的婆婆媽媽,一是網路的粉絲好友。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不斷,但當初的大肚婆證明自己為母則強;不習慣都市叢林生活的官建維雖仍不擅面對人群,但並肩作戰的心意始終不打折扣。

平凡無奇的下午,北市內湖捷運文德站附近有種離峰時刻的靜謐。公園旁的「TiMAMA烘焙廚房」坐了幾個抱嬰兒的年輕媽媽,時而起身走動,哄哄想睡的孩子;時而騰出一隻手,啜啜飄煙的熱茶。她們的神情動作閑適,不難看出這家淡雅清爽的餐廳對親子族群的友善。

綽號小提的老闆娘林慧婷,有雙深邃的眼眸,和一雙幾乎不曾停下來的手。她忙著填裝手工果醬,二歲多的小女兒在身旁搖搖晃晃。林慧婷說:「三年多前,先生失業,我卻發現懷孕了,當時真是憂喜參半。」

老公失業 挺大肚開店

林慧婷念的是家政科,曾任典藏藝術餐廳店長;先生官建維原本在中研院,擔任鳥類研究所約聘助理研究員,四處追尋貓頭鷹、蘭嶼角鴞、東方蜂鷹的蹤影。婚後,官建維的約聘工作結束,返回嘉義求職不順,讓大肚子的林慧婷興起創業念頭。

「我老公外號叫貓頭鷹,可以守在深山裡等鳥、拍鳥,但回到都市叢林,面對人群,立刻全身不對勁。當時他沒了田野調查工作,孩子又即將出生,我一定得未雨綢繆。」

林慧婷原打算回嘉義開餐廳,恰巧朋友有意分租現址一半店面,她便拿了四十萬元到內湖開店,草創期只賣咖啡和三明治;而官建維剛巧在嘉義找到工作,只能利用假日北上幫忙。

「一個人加一個工讀生的店,完全是校長兼撞鐘。」不管開店、煮餐、服務、洗刷,沒有一項能偷懶。

「這家店原本是朋友租來賣麵包,分租給我一半,買麵包的客人會過來喝咖啡,生意還可以。」然而與丈夫分隔兩地,又懷著身孕,身心俱疲幾度讓林慧婷萌生退意。

客人幫忙 洗碗又端餐

「還好這社區有許多媽媽客人,見我一個大肚婆開店,看不下去,常會主動進到廚房洗碗端餐。」林慧婷說。甚至幾次她睡過頭晚開門,還有客人等在門口,只為了確認她平安無事。

二 ○○九年初,官建維辭去工作,夫妻倆正式合力經營。二月底林慧婷生產,月子還沒坐完,隔壁的麵包店就說要頂讓。「他是二房東,他不做,我只有二條路:跟著 收掉,或全部頂下來。」林慧婷選擇第二條路,由公公資助五十萬元頂下,順勢將原名「小提咖啡」,更改為「TiMAMA烘焙廚房」。

門市擴大營業後,餐飲跟著多樣化,菜單陸續加入義大利麵、焗烤飯、隨季節變化的主廚特餐等。為了留住上門買麵包的客人,林慧婷特別向親戚批麵包,並加入她最拿手的手工果醬和烘焙產品,維持一半店面賣麵包、一半店面賣餐飲的風格。

但一家店兩頭忙,難免顧此失彼。盯住烘焙區,餐飲區就人仰馬翻。「我找了位留學法國的藍帶主廚,他很認真地推出北歐鮭魚排、菲力牛排、紅酒番茄燉豬臉頰肉等法國菜,因為用料高檔,平均價位在三百至六百元間。」

網友捧場 糕糖大熱銷

沒多久,有社區常客來當報馬仔,說上美容院洗頭,聽到有人聊天提到TiMAMA的餐很不錯,可是貴了點。

林 慧婷想想也對,TiMAMA想要社區芳鄰把它當成另一個廚房,一定得走平價路線。「我再次改變菜單,將價位拉回一百二十至四百元間,就是希望二人消費可在 五百元以內,一家四口一千元有找。」雖然因此與主廚理念不合,導致主廚換人,但林慧婷仍堅持走適合親子共享的中價位路線。

手工製品的主要通路則是網路,「過去我在部落格上寫旅遊,遇到節慶會主動寄送自製的鳳梨酥、核桃糕、手工果醬、茶醬、果乾給網友,開店後,這些人成了我的第一批客人。」

林慧婷估計,手工產品銷路八成以上來自網友和部落客介紹,「開店第一年中秋,光鳳梨酥就賣了二十幾萬元;今年過年銷量差了些,但連同核棗糕、牛軋糖,也賣了二十幾萬元。」

出租場地 吳念真上門

林慧婷走往地下室,「貓頭鷹很喜歡攝影,我們在店內辦過不少攝影課程,過去礙於場地,無法容納更多學員;因此去年我們狠下心,花了約三百萬元重新整修門面和地下室。」

原本堆滿大冰箱、雜物的地下室,現在成了清爽寬廣的聚會場所,辦過不少社區活動和網聚,就連知名導演吳念真、柯一正都曾是網聚來賓。

手工烘焙廚房也藏在地下室。廚房內,官建維正在熬煮以鳳梨、蘋果、柳丁為基底的水果茶醬,林慧婷拿過杓子輕輕攪拌,邊確認黏稠度邊說:「他從以前就很有耐心,可以蹲在草叢裡等鳥等上好幾個鐘頭。煮果醬需要三個小時,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件苦差事,但他卻可慢慢熬。」

夫妻同心 業績翻一倍

林慧婷承認自己個性急,經常為了老公的溫吞罵人,不過三年下來,二人逐漸協調出分工模式,「山裡的那隻貓頭鷹,好像慢慢適應都市叢林了。」

面對老婆的詮釋,官建維推推眼鏡傻笑,看到拍攝鏡頭,不知所措地說:「白天的貓頭鷹不適合拍照。」然後,一溜煙逃出廚房,說是要送孩子到保母家。

林慧婷笑著搖頭,臉上滿是習以為常,「三年多前要不是憑著一顆『憨膽』,真的沒辦法支撐下去。」但辛苦有了代價,現在TiMAMA的業績比二年前足足成長一倍,員工也從最初的一個工讀生,增加到五個正職、五個工讀生。

「以前很多親友會擔心我們,但現在看到TiMAMA的樣子,應該會覺得貓頭鷹和我真的很努力。」她揮手向正要出門的小女兒和貓頭鷹道別,臉上有種為母則強的堅定。

營業資料

2011年2月

◎營收:80萬元

◎進貨:35萬元

◎人事:20萬元

◎房租:6萬元

◎水電瓦斯:5萬元

◎雜支:2萬元

◎淨利:12萬元

註:營收資料為記者估計。

開業資料

2008年10月

◎裝潢:35萬元

◎人事:4萬元

◎租金:2萬元

◎進貨:3萬元

◎總計:44萬元

◎電話:(02)8751-9609

成功關鍵

餐點用料新鮮,搭配當季蔬果入菜,口感清新;手工自製果醬、甜點及配合節慶生產的糖果等,用料實在、製程繁複,透過部落客和網友推銷,達到宣傳效果。 壹點意見

◎親和力足:具社區餐廳特色,熱心配合鄰里活動,門市擺設和氣氛都讓顧客有回家般的親切。

◎多設座位:雖增闢地下室,但主要門市仍嫌太小,座位常有不足現象,建議增設用餐位置。

◎加賣中餐:餐點以西餐為主,但吃慣中餐的台灣客人很難天天吃,建議增加中式口味,提供更多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6

化妝品「劈價」天王 「卓悅」夫妻檔夠狼

20008-4  NM




▲原本連潔面乳爽膚水都搞不清的葉俊亨,今日對近千種化妝品牌瑯瑯上口,而鍾佩雲亦不再「婆仔」,敢大刀闊斧入貨。

   以「平霸」稱雄化妝品市場的卓悅,見歌星鄭秀文大賣廣告的SK-II 按摩棉受歡迎,於是食住上,上週六賣「行」報章廣告,以成本價發售,再次震撼全行。   在行內異常出位的卓悅,老闆原來是夫妻檔,而且均是「裝修」出身。男名葉俊亨,以前是家居「裝修佬」;女名鍾佩雲,一出道便是為女士們臉上「裝修」的 化妝小姐。經夫婦倆九年來的經營,卓悅至今已頗具規模,旗下有八間分店,年營業額逾兩億元。

 

▲今年三月,葉俊亨租下弼街舊店鄰鋪,擴充規模,疏導人潮。

▲賣廣告以成本價賣大熱產品,是卓悅慣技。

▲批發商曾因卓悅的一線品牌售價太低,要求落訂。

  出名賣平價日本貨的卓悅,門口貨架上總堆滿三、四十元一支沐浴露,十元八塊一支指甲油,吸引無數師奶學生妹。在門口搜索完畢,「扮靚兵團」便進軍店內,所以店內長年累月都人頭湧湧,收銀處更長期有六、七個顧客排隊等俾錢。

  「卓悅攞貨好『狼死』㗎!二、三線嘅洗頭水、沐浴露,一個貨櫃一個貨櫃咁入,仲勁過分店數目係佢幾倍嘅莎莎。」一名水貨化妝品批發商說。

  對於自己可以威脅行內老大哥,黑黑實實剪平頭裝的葉俊亨,永遠笑笑口說:「唔好咁講。」但一提到卓悅在行內已建立江湖地位,他又毫不謙卑:「我哋揀貨嘅眼光真係幾好㗎!首先係黐黑頭面膜,跟着是電眼睫毛機,最近是H2O 產品,賣到開晒巷,可以話開創潮流。」

  尤其是H2O ,該牌子後來簽了香港代理,代理與他們鬥價,葉氏夫婦倆異口同聲說:「未驚過!」但對於同行的競爭,二人可不這麼輕鬆。訪問期間,鍾佩雲的手提電話響個不 停,只聽見她說;「六折?好,照跟!」原來是員工周圍格價,發現有對手售價比卓悅更低,立即報料請示。

  至於同行非議卓悅「劈價」手法,葉俊亨大呼冤枉:「我唔會做蝕本生意,只係我攞貨貨量大,來價較低,定價自然也可以低啲。」

莎莎讓路 卓悅殺上

  卓悅數年間以「平霸」突圍,要多得莎莎太集中於OL 生意,放卓悅一條生路。去年莎莎勁蝕八千八百萬元,忙於重整業務,葉氏夫婦卻一擲四千萬元擴展領土,分店由兩間激增至八間,其中最令同業嘩然的,是進駐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鋪王」。

  負責租鋪和公司財政的葉俊亨,一口氣數出各分店的面積和租金,說明選鋪宗旨:「以前這個鋪位月租百七萬,當然做唔住。我計過,無論間鋪位置幾好,人流幾多,總之每呎租金在三百元樓下便租得過,我哋唔會『拉大數』,要個蝕錢嘅靚位。」

  分店倍增,員工亦增至百五人,「這兩年擴張得咁快,控制員工的確係問題。我哋已經日日巡鋪,一見到有員工禮貌唔好,或者『斬』客,我都會發爛渣㗎!」

  夫妻檔每日都雙雙巡鋪,今日是旺角區三間分店,明日輪到尖沙咀店,後日便到銅鑼灣兩間分店,週末才與兒子一齊到元朗店,算是家庭樂。每到一間分店,鍾 佩雲會繞場一周,指着有問題的地方說:「嘩!這張poster 污糟晒,快啲換過第二張。」並向售貨員了解哪種貨最好賣,哪種貨滯銷。葉俊亨見到有貨品快賣清,就會脫去西裝外套,自己搬貨上架,或躲到一角包裝香水版。

  掌管年營業額逾二億元的化妝品王國,夫妻檔直言只想公司快高長大,沒空享受生活,平日午飯仍是啃麵包。多年來只搬過一次屋,由四百呎的旺角舊樓,搬到千二呎的沙田聚龍居。鍾佩雲仍在花園街買衫,會因為時常和批發商到海逸酒店傾生意,而申請有折扣優惠的Compass 信用咭。

  兩位老闆依然拼搏,死做爛做,全因不想多年心血付諸流水。

花園街夫妻檔崛起

▲頭上有一束束金色、紅色駁髮,衣著花碌碌的鍾佩雲,原來已經四十歲。提起威水史,她會繪形繪聲,手舞足蹈,明顯比年長三歲、答問題時總先諗幾秒的葉俊亨佻皮。

  鍾佩雲中學畢業便當化妝品售貨員,賣過Lancome 、HR 等法國名牌,做了十幾年。直至九一年誕下兒子,想自立門戶開鋪頭,方便照顧兒子,便與兩個舊同事,合資五十萬元,在佐敦吳松街開設第一間卓悅,面積只有一百呎。

  兩年後,兩位股東決定退股,回去當化妝品售貨員,由她獨力支撑 。「可能受丈夫感染啦,他是潮州人,總想自己做生意。」鍾佩雲瞄一瞄丈夫笑說。卓悅其後依然主力做水貨客,直至九五年富都酒店清拆,水貨客轉移住宿陣地,卓悅生意應聲下跌一半。

  她與丈夫商量後,決定另覓他鋪,選址花園街。而一向做裝修工程的葉俊亨,將生意交給下屬,自己全身投入卓悅。

  當時整條街都是賣衫褲鞋襪或是餸菜生果,只有卓悅一間化妝品店,二人原以為可以做獨市生意,豈料途人視若無睹,根本無人幫襯。

  後來葉俊亨發覺,隔鄰賣七、八十元一個手袋的小販,卻客似雲來,於是跑到香港製衣中心,入些仿皮手袋,以成本價掛在卓悅門口來引客。「結果顧客搶完手 袋後,會走入店內看看還有什麼筍貨。」這個經驗令葉氏夫婦學懂了一個道理:不單止滯銷的「死火貨」要減價,愈好賣的貨品更要減價,才可以客似雲來。

日本貨打響名堂

▲卓悅只得一間鋪時,葉氏夫婦由朝早九點,直踩到半夜一點,與仔仔只能相逢在鋪中。

▲第一間佐敦店開幕,主攻喜買法國名牌的水貨客,故取法文店名Bonjour (意即Hello )。

  卓悅的轉捩點,全因九六年尾,二人到日本訪友,發覺資生堂除了一線的化妝護膚品外,還有很多條線,另外又有很多得意產品,包裝精緻,於是託那位嫁到日本的朋友,到街頭化妝品零售店買貨,這間買幾打,那間買幾打,然後寄返香港。

  「我還記得第一擊是黐黑頭面膜,在日本賣一千日元,八折入貨,連埋運費和給朋友的佣金,成本便要六十五元,我賣六十八,報紙雜誌報導排山倒海,幾十打貨三日賣清,幾哄動呀!」提起光輝戰績,鍾佩雲一臉笑意。

  經此一役,二人便大膽引入洗頭水、沐浴露等貨種用來招客,亦引來同行照抄。又試過有一批電眼捷毛機無人肯要,鍾佩雲卻一口氣入了八百支,結果一個早上 給掃清光。「我站在鋪頭門口做示範,一邊眼用,另一邊唔用,途人見到效果咁正,十幾隻手伸埋嚟搶住要……後來無貨,顧客還要求我們收訂金,卒之一個月賣去 三萬支。」

  要葉氏夫婦想出卓悅最出位事件,二人可以數一大堆,最後得到的共識,是捨得賣廣告。「我們九七年中只得一間分店時,已經開始在雜誌賣全版廣告,簡簡單單列出幾款產品,標着『絕靚價』,其後不知多少同行跟風……宣傳真係唔慳得㗎!懂得宣傳,生意已經成功了一半。」

撰文:劉若文 攝影:黃偉傑[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32

異國夫妻 韓風小食養家

2011-8-4  NM




韓國籍的Lim(林泰榮,三十三 歲),○六年來港當廚師,娶了在餐廳任主管的香港老婆Jim(詹倩瑜,二十九歲)。他一直希望擁有自己的餐館,年初有鋪找他頂手,遇啱太太正懷有身孕。年 輕夫妻積蓄有限,但機會當前又不想放棄,唯有乜都親力親為,死慳死抵,以最低成本在尖沙咀「小韓國」開設食店「北口韓國地道小食」。兩人男主內(廚房), 女主外(樓面),並找來好朋友入股支持,捱了四個月,上月穩袋六萬元。

(你好)、(謝謝)北口位於有「小韓國」之稱的金巴利街,近二百呎的小店內,開放式廚房已佔三分二地方,擺上五張摺枱和十多張櫈,通道僅夠一個人通過,孭 住兩個月大囡囡的Jim,不停在當中穿插招呼客人。一對中年食客推門進入即時大呼:「嘩,你咁快瘦到身?囡囡仲咁乖添。」熟客盧太剛坐下便與Jim聊起 來,「係呀,好彩佢唔扭計,我先可以有時落嚟客串幫下手咋。」Jim一邊上菜一邊和盧太大談湊仔經。那邊廂,負責出品的Lim,則在廚房無停手,一時切椰 菜,一時包紫菜粉絲卷,盛起一碟炒年糕,又快快手拆開一包辛拉麵放入鍋中。前兩天被滾水燙傷右手,包着紗布敷料,仍然不敢怠慢無停過。

自家醬汁夠地道

「香港有好多韓國餐廳,燒烤、湯、飯、麵都有,地道嘅小食專賣店就比較少,既然係咁,我就賣啲特別小食,有新意啲。」說着半鹹半淡廣東話的Lim,對食店 定位自有一套,小店沒有接駁煤氣,Lim認為電爐不夠鑊氣,不能做小炒,於是北口主攻韓國地道小食,魚片串、甜辣雞球、涼拌粉絲等韓國常見但香港沒有的街 頭小食,傳統炸物韓國餐館多做炸蝦,Lim就改用番薯、餃子、粉絲紫菜卷等平民式炸物,有新鮮感,成本亦較低。為了做到食物選擇多,又不壓貨,Lim想到 從醬汁入手。北口提供十多款食物,但醬汁數目亦有十多款,全部由Lim以不同比例的辣椒粉、蒜頭、韓國糖漿等親自調製,例如韓式炒年糕及年糕串,分別用上 不同醬汁,轉一轉製法,一款材料,便有兩道菜式。「我喺香港食過好多韓國餐廳,發現唔同食物味道差唔多,就係因為個sauce甜同辣程度變化唔大,我整咁 多sauce,就係想滿足香港人鍾意多嘢揀。」小食款式亦會不時轉換,得知首爾興起炸熱狗,Lim馬上在餐單上加入迷你熱狗,水冷麵是一個月前推出的夏日 新品,預先冰鎮蕎麥麵,待有柯打才泡在牛肉湯中,再加入幾片牛肉、青瓜、醃蘿蔔做配料,一碗四十五元,已經是全店最貴。為求正宗,年糕、魚片串、公仔麵和 飲品等都向附近韓國供應商入貨,其他常用蔬菜則用本地新鮮貨,而且不會因應香港人口味作調整,深得韓籍食客捧場,佔整體客人三成。

自貼招牌 省開支

鋪仔細細,門面不及其他韓國菜館顯眼之餘,位置夾在設計公司與回收站之間亦較遜色,原來該鋪是朋友投資失誤主動出讓的。湊着囡囡的Jim稱:「佢舊年租落 依家呢個鋪,裝修好晒做日式燒烤,原本想再租埋隔籬回收站嘅鋪打通來做,點知個鋪係人哋自己物業,梗係唔肯租啦,佢覺得鋪面太細就問我哋有冇興趣頂嚟 做。」她憶述,「我哋覺得個位咁僻都唔夠膽頂,對方就話俾我哋只交租試業兩個月,免卻頂手費風險。」當時Jim剛懷孕,家庭負擔增加,應否這個時候創業, 兩公婆都經過一番掙扎,但開鋪是老公心願,機會在眼前,便決定搏一鋪。年初試業,兩人一切以「慳」為大前提,自己設計中韓對照的簡易餐牌,食物用手機拍下 自行列印貼在牆上,連門口招牌都是自己剪紙逐個黐上,再在門角位插支韓國旗,寓意食物地道、正宗,「佢仲識去上海街買齊煎炒煮炸各式爐具,更用半鹹淡廣東 話成功同老闆講價,真係好搞笑。」Jim指着老公一臉得意說道,自己當時亦腹大便便在店內招呼客人。為擺多張枱多做生意,Jim將原本放在門口位的收銀台 移至鋪尾,「唔嘥位之餘,收銀也更順手。」有多年餐廳樓面經驗的Jim,對小店管理可謂手到拿來,在店內一眼關七,也很了解食客心理。她笑說,剛開業正值 冬天,見門口有人客等候,便送上熱辣辣的魚片串湯,小小一碗湯能留着客人,亦令客人感到窩心,「客人同我講,『呢間食店好warm呀!』」賣小食,又設堂 食,夫妻二人將韓國的街頭小食搬入小店,價錢亦很街坊價,大部分十至三十元有交易,毛利保持約七成。過了兩個月試業期,Lim邀請他在韓國當廚師的好友金 相勳(三十三歲)合資,攤分頂手費,六月完成工作簽證來港幫忙。

以柔克剛磨合差異

廚房經驗豐富的Lim,18歲開始便在韓國打廚房工,又賣過魚及豬肉,從而學懂分辨食材好壞。○六年在來港多年的姐姐鼓勵下,到香港的韓國餐館狎鷗亭打 工,其間先後被集團派往韓一館及金麗韓國餐廳當「開荒牛」幫手開業,邂逅同是先頭部隊的樓面主管Jim,「當時餐廳只有我識用簡單韓文落單,佢就以為我係 韓國人主動撩我,人哋問佢係唔係鍾意阿Jim,佢又好鬼直接咁話『係呀,係呀。』」Jim一臉甜笑地回憶道。「但畢竟兩人不同文化背景,我同佢又都是唔輸 得嘅人,試過幾次嘈到除戒指執包袱返娘家,只能不停磨合,互相遷就。」主理廚房的Lim性格急躁,Jim則較圓滑,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今年五月囡囡出 世,Jim全職在家湊女。採訪當日,Jim專程到店鋪拍攝,隔籬廣告公司老闆一見到即捉住她說:「林太你來就好啦,要同你講水費嘅事,你老公說話又講唔 清,道理又唔聽人講,同佢溝通唔到呀。」原來兩鋪共用水錶,Lim堅持水費一人一半令廣告公司老闆大感不公,語言不通又理論不果。Jim聽完即爽快答應, 「我哋做食肆用水肯定多啲,一人一半的確唔合理,我會同老公解釋啦,實會解決嘅,放心!」安撫完鄰居,Jim才自嘲說:「鬼叫自己嫁個廚房佬咩,係咁盟塞 o架啦,我返屋企好好哋氹吓佢就冇事。」雜誌訪問亦一樣,Lim擔心採訪過程影響生意,多次打算中止,同樣由Jim在中間斡旋,「佢就係咁,講嘢硬繃繃, 諗嘢又唔識轉彎,但其實佢都是太緊張生意,畢竟依家成頭家都靠呢盤小本生意孭起,我明白佢嘅壓力。」Jim善解人意地說道。

鄉里試食

1 魚片串是韓國最常見小吃,但在香港只在紅磡韓點食過,北口連湯一起上更正宗。湯底清甜,吃得出是用鹹魚仔、海帶等材料熬出來。

2 年糕串口感有點乾,可能係迎合港人口味,偏甜。

3 甜辣雞球很有家鄉風味,在香港還是第一次吃到,心機與手工十足。

4 炸豬扒飯醬汁味道清新,賣$30好抵食。

5 烤雞肉飯也不錯,醬燒汁酸酸辣辣,很惹味。

總體評價

食物做法夠傳統,口味地道,全部十幾二十蚊有交易,價錢實惠。

開業資料(3/2011)

租金:$42,000 *頂手費:$260,000 #入貨:$15,000工具:$20,000總投資:$337,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包裝修,律師費

營業資料(7/2011)

營業額:$128,000租金:$14,000入貨:$40,000人工:$8,000△雜費:$5,000盈利:$61,000△一個全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05

標題保險業務員悟出最佳退休方程式 夫妻同心腳踏實地存錢「養房防老」


2011-8-8  TWM




對於退休規畫,有人愛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有人喜歡用基金滾錢徐徐累積,但是不見得每個方法都適合你!謝文興在股市慘賠教訓中體悟,存錢才是他的王道,也重新找到一條「養房防老」的新路。

撰文‧何珮郁

今年四十歲的謝文興,早在十六年前,就開始有了「及早為退休做準備」的意識。不過,在嘗試許多不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之後,直到大約六年前,他才找到了與自己最「速配」的退休方程式。

投資股票太浮躁 賠光本金後收手雖然花了十年摸索,但經過了五年多的準備之後,如今,謝文興已擁有一戶月收二萬五千元租金的「現金流」來源,他的算盤,則是在未來三年再添購一戶房產,接著利用十餘年的時間清償兩間房屋貸款,達成「養房防老」退休目標。

在台北萬華長大的謝文興,因為家裡經營服飾業生意,在家風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立定志向「當老闆」。一九九四年靠著家人資助,開了一家非加盟連鎖體系的便 利商店,開始經營的前兩年,每月淨收入約有四萬元,「收入穩定,退休規畫的念頭,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萌芽的。」對於投資商品不甚了解的謝文興,用定時定額、 每月扣款一萬三千元的方式買基金,「當時買的最熱門基金,就是怡富大歐洲、中信潛力和保德信大中華這三檔。」事隔多年,他仍印象深刻。

不過,隨周邊大型連鎖便利商店快速展店,謝文興的客源逐漸分散流失,讓他開始考慮結束便利商店生意,此時,一位保險業務員看準謝文興人緣極佳的特質,積極延攬他成為旗下一員。於是,有半年的時間,謝文興一邊消化店內庫存,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向熟客及親朋好友推銷保險。

在正式走上保險業務之路的第二年,謝文興的年薪就已突破百萬元,不過,這段期間由於接觸了各種金融商品,謝文興也開始嘗試股票投資,「太貪心,嫌基金的獲 利慢,股票賺錢比較快,就把基金全部贖回,轉進股市裡。」雖然順利的轉換職場跑道,但原先穩定的基金累積計畫,卻在接觸了股票之後,一切變了調!

初入股市,短短一個月就獲利了二○%,讓謝文興瞬間養大胃口,「我開始用融資、玩當沖,半年內,兩百萬元的本金可以累積一‧五億元的交易額。」為了操盤, 謝文興索性連早上都不工作了,全心盯盤殺進殺出,「連台積電這種大型股,我都可以當天買進又隨即賣出。」「有一陣子,真的是買哪一檔股票,那一檔就跌!」 甚至因為重押華邦電、茂矽等股票,最終還是以賠光本金收場。

歷經股海洗禮,謝文興自我檢討,「我是典型的雙子座個性,太浮躁不定,又容易受市場消息影響。」結婚之後,他決心不作股票,「認分」的專心工作存錢,二 ○○六年在萬華買了第一戶自住的房子。他不諱言,有了賢內助的約束,原本「賭性堅強」的投資心態收斂不少,也從這時開始,為退休規畫打下良好的根基。

看準套房出租市場 全力布局「養房」有了基礎後,謝文興開始思考真正適合自己的理財管道,因為兄姊都有投資套房出租的成功經驗,他決定從身邊人複製成功模式,研究如何當個 「包租公」。除了努力賺錢,累積買第二戶房子的自備款,他開始勤做功課,考察龍山寺捷運站周邊的物件。

三年後,他和太太用辛勤工作腳踏實地存下來的二百萬元自備款,加上貸款六百萬元,購入萬華住家附近的電梯華廈,將二十五坪的空間,裝潢隔間成三間套房出租。

謝文興看準趨勢,認定晚婚、不婚主義的人越來越多,套房出租的市場將會優於小家庭市場,且租金行情的落差也很大,「以萬華的行情來看,如果將一整層租給小家庭,租金約一萬一千元,若隔成三間套房,總租金收入可達二萬五千元,價差超過一倍。」他認真地分析著。

在謝文興的退休規畫藍圖裡,距離六十歲退休的目標,還有二十年的準備時間,也正是他全力「養房」的精華時期。他推估,目前萬華地區二十年中古屋的行情,二 十五坪的房子總價約為一千萬元左右,若以銀行房貸放款成數約七成去回推,則自備款須三百萬元,再加上裝潢費用約一百萬元,共要準備四百萬元。

再回頭檢視家庭的收支狀況,夫妻兩人年收入合計約二百萬元,扣除每年常態支出約一百萬元,以及扣除租金收入之後還須支付的兩筆房貸約二十萬元,每年可以存下八十萬元,約莫五年就可以再「存」出下一戶房子。

等到買下人生的第三戶房子(一戶自住,兩戶出租),謝文興「養房」的「布局」就算是大功告成,接下來的重點,則是在退休前全力清償房貸。

「按照進度,大約再過三年就可再買一戶房,隔成四間套房出租,租金應可完全支付新增房貸。」他計畫,接下來到退休前的十七年間,自己將逐漸加快償還房貸的速度,盡快讓兩戶房每月超過六萬元的租金收入,變成個人財務收支簿上的「淨收入」。

依照能力穩健規畫人生下半場在尋找下一戶「養房」物件時,謝文興也自有一套獨到的方法。為了方便就近管理,他將範圍鎖定在距離住家三百公尺內、二十八坪、 屋齡二十年左右的電梯華廈,「這樣的條件最適合作為收租的房子。」他認為,在尋找物件時,格局方正、至少兩面靠窗當然是首選,如此一來,有利於隔成四間套 房分租,每間約五至七坪,租金預估九千元,以不超過普通上班族平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原則,且總租金收入又剛好可用來繳付房貸月付金。

在謝文興的退休方程式裡,除了租金收入之外,還有他早在二十八歲時,就為自己規畫的儲蓄險保單,他笑說,「這算是當時我最明智的決定了」,因為四十八歲以 後,他就可以開始終身月領一萬元,活得越久,領得越多。而勞退的部分,因為服務的公司屬承攬制,公司是依照業績狀況來提撥退休金,且於離職或退休時一次請 領,謝文興推估可領到一一○萬元左右。

謝文興覺得,相較於以往在股市裡殺進殺出的生活,自從有了第二棟房子,兼職包租公越做越有成就感,也越來越清楚現在省吃儉用,是為了以後退休要過更好的生活,打拚起來也更有衝勁。

謝文興退休方程式

謝文興

目前年齡:40 歲

預估退休年齡:60 歲

現職:保險業務員

經歷:便利商店店東

學歷:亞東工專紡織科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勞保年金預估(月領)25,000元+儲蓄險保單預估(月領)10,000元+租金收入(目前25,000元,預估下一戶36,000元)61,000元=96,000元註:因服務公司非雇傭制,無法計算勞退所得

素人包租公心法

Step 1 :地理位置位於大馬路邊,即使是巷弄也不小於6~8米為原則。近捷運站、夜市或超市,甚至機車停車格,都是上班族必備的生活機能。

Step 2 :精選結構以屋齡約20年,格局方正的電梯華廈為主,坪數在23~28坪之間,至少2面靠窗,才能平均分配隔間的採光。

Step 3 :勤跑監工裝潢預算重點要花在水電配線工程上,延長使用壽命,以後才不用再花大錢整修,家具則上網直接向廠商訂購,較便宜省錢。

Step 4 :謹慎出租嚴選房客,以知名企業、具穩定收入的上班族為主,降低流動率。制式合約上加附詳細生活公約、家具設備清單,保障雙方。

Step 5 :親自收租親自上門收租金,一方面可與房客聯絡感情,一方面也可巡視房內狀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44

富邦蔡明興夫妻檔的藝術投資經

2011-8-29  TCW




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與夫人富 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可以說是台灣金融圈最「慧眼識畫」的一對夫妻檔。原本鍾情於骨董的蔡明興,被翁美慧帶著上拍賣會,一頭栽進了當代大師常玉、趙無 極的世界裡。

兩人第一次上拍賣會,是在一九九五年的蘇富比秋拍,而且第一次參加,就以一千三百二十五萬元高價拍下常玉大幅畫作《白蓮》,轟 動藝術圈,寫下當時華人藝術家畫作拍賣最高價紀錄。十六年後,常玉其他大幅作品在香港的拍賣價已經上看新台幣一億元,若以此估計,《白蓮》增值十倍以上。

八 月二十二日下午,蔡明興與翁美慧這對夫妻檔,首度聯袂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暢談兩人在藝術投資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她(指翁美慧)負責選,我負責執 行,」蔡明興打趣的說。兩人也靠著翁美慧「理性的選擇」以及蔡明興「感性的出價」,蒐藏開始得早,估計藏有數百幅畫作,其中不乏近代大師如常玉、趙無極、 廖繼春等人的作品。

兩人買下大師的畫作後,不吝嗇的放置在生活周遭,據傳他們住家大樓的一樓也掛著其蒐藏的大幅常玉真跡。難道不怕被弄髒 嗎?「投資應該是生活中的一種享受,應該跟它有關係。如果放在倉庫裡,那跟股票有什麼差,」翁美慧強調。雖然他們一直強調,蒐藏藝術作品是為了興趣,當年 萬萬沒想到「現在價錢已經高到我覺得沒辦法(指買下手),」但翁美慧在採訪中還是半開玩笑的說,投資藝術比股票更值得,「有可能藝術投資比股票投資還賺更 多。」以下為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據說兩位當年買下《白蓮》,是打敗了兩個對手後才搶到的?

蔡明興答 (以下簡稱蔡答):那次拍賣很有意思。歷史博物館也想收這張畫……,他一直想買這幅《白蓮》是比較早期的。歷史博物館那時候有來跟我說,是不是可以讓給 他,我說這「讓」要有個方法。他後來說預算是八百五十萬。我說:「那好啊,國家博物館要的畫,我先讓給你。要是八百五十萬還沒有結標的話,後面我要舉手, 反正你也買不到了。」所以八百五十萬前我都沒有舉。後來變成我跟一位印尼華僑在標,標到一千二百萬,那時候華人藝術家沒有人的畫是賣超過一千萬的。

問: 當時為什麼會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

蔡答:我那時候不曉得,我起來發現後面全都是鎂光燈。我不曉得後面有這麼多記者,因為破紀錄,大家都來拍 (笑)。

翁美慧答(以下簡稱翁答):那是他第一次進拍賣會。我覺得進去真的是就是那種衝動,我們叫男人的衝動。我在旁邊一直拉著說:「不要 了,不要了,拜託。」我一直拉著他,他就一直在舉!

蔡答:第二天,我們清翫雅集的朋友見到我就說:「阿興,你瘋了啊?over market price(超過市價)!」

問:所以當時真的是買太貴了嗎?

蔡答:事實上,在任何一個階段,你若想買到好的藝 術作品,絕對不可能用便宜價錢買到。絕對在那個時候來講是高於市價的。現在當然是遠低於市價。

投資力……只買頂級作品,穩賺不賠

問: 近來在藝術市場上,很多當代華人的藝術作品都被炒得很高。有人認為那是泡沫。不知兩位怎麼看?

蔡答:其實藝術品,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投資的 話,有點像房地產。比如說,即使是最好的畫家,例如趙無極、常玉的畫,他的畫裡面如果是頂級的,這種畫是不會跌的,就好像房地產,地點最好的,有人賣出 來,馬上就有人接了啊,怎麼會跌?

問:所以要投資,就要買市場上公認的頂級作品?

蔡答:對!如果你是要當作投資的話,你就要 買最貴的,最貴的才會漲。

問:買頂級藝術作品要如何選擇?

蔡答:我覺得以前陳泰銘(國巨董事長)的方法就很對,他就都買封面 的(拍賣目錄封面的作品)。

問:封面一定比較貴?

蔡答:最好的作品一定都會擺在封面,你就不用再自己去挑選了。

出 價力……看中先研究,競標不手軟

問:兩位投資藝術時,除了看作品價值之外,如何決定喜不喜歡?

蔡答:這還是我老婆來說明比較 好(在場一片笑聲)!

翁答:他是我的金主,你曉得嗎(笑)?我只要看中了,他就(做掏包包狀)……。

問:兩位眼光會不會有不 同的地方?

蔡答:她只要看中了哪個作品,我就趕快研究,那好在哪裡(笑)?

翁答:第一次進去,我想要標《馬上英雄》,但被人 家標走了。我就是喜歡那幅畫。被標走之後,有點不甘心。其實《白蓮》我也很喜歡,可是價錢有點貴。要是我自己去,我就下不了手。就是他,才有辦法!

問: 所以可以說副董事長比較理性,而夫人比較感性嗎?

翁答:我們好像是相反,是我比較理性,他比較感性(在場一片笑聲)!

問:真 的是這樣嗎?

翁答:我認為!

蔡答:她的意思是說「實際購買」(語氣強調)的時候。

翁答:他很感性的,你看錯他 了!

問:原來副董事長出高價標畫作,都是因為太「感性」了?

翁答:對!他非常感性的。我讀電機,我比較理性(笑)。

鑑 賞力……看過作家一千個作品再買

問:如果一般人要培養藝術鑑賞力,兩位會怎麼建議?

蔡答: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週末都在 逛畫廊、博物館。晚上看書。要了解這個畫家,你要看一些書、畫冊,了解他的生平、有哪些作品。骨董的話(編按:蔡明興個人喜好蒐藏骨董和印彩),你就要讀 歷史。這個朝代政治上是怎麼樣?經濟情況如何?他為什麼會有這個風格?

比如說像石雕,唐朝的女士都非常豐腴,很豐滿的那種。在大唐盛世,大 家都吃得很好。就會覺得女生就是要豐滿才會漂亮,怎麼可以瘦呢?根本沒有氣派,好像窮人家小孩一樣(笑)。你看到宋朝女性就變瘦瘦的,國力也比較弱。從那 個風格就可以看到那個朝代的經濟、政治、社會的一個情況,這也滿有趣的。研究歷史、文化,然後可以跟藝術結合起來。

問:所以是不是欣賞藝 術、投資藝術,一定先要從自己的興趣下手?

翁答:你要先喜歡藝術。生活裡面要是沒有常常去看畫廊、看展覽的習慣,我不覺得你可以直接投資藝 術。我常常跟人家講,要投資藝術,最好在美術館看過一千張這個人的畫,或者一千種同樣的東西。你眼睛要訓練到這麼精準,才不會被騙。

【延伸 閱讀】翁美慧街頭辦展,每年吸引二十萬人到訪

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翁美慧經營「粉樂町」邁入第六個年頭。今年耗資新台幣一千多萬元打造,主 題是「Light Up」(點亮),在台北東區、信義區街頭,布置了五十處展覽地點,「今年我們在想,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發光體?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別人。所以才會叫作 Light Up,」翁美慧解釋。

翁美慧和她的團隊,靠著精準的眼光和縝密的策展,讓「粉樂町」逐漸闖出名號。前幾年在「粉樂町」參展的藝 術家,例如權奇秀、洪易等人的作品,現在在拍賣市場上行情水漲船高。

更重要的是,現在「粉樂町」平均每年展期都可吸引十五到二十萬人次到 訪,讓動輒上百萬、平常只能在美術館看到的作品,走上街頭、走進商家。

舉例來說,「粉樂町」今年請來了比利時知名藝術家Liesbet Bussche在信義區展示一座似珍珠的裝置藝術。平常得到阿姆斯特丹和紐約才能欣賞到的國際級作品,如今就展在台北街頭。另外一位參展的台灣雕刻藝術家 楊北辰則是展出《Stupid Uncle》。他的作品近年紅透兩岸三地,作品拍賣價格達新台幣百萬元,如今卻可以在敦化南路的巷弄中免費欣賞到。(文●賀先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96

夫妻也可以不為錢財傷感情 夏韻芬:家用要自動化、紀律化

2011-9-12  TWM




知名理財作家夏韻芬說:「夫妻間 有兩件事情最重要,一個是『錢』,一個是『性』,偏偏大家對這兩件事都常選擇隱諱不談。」究竟夫妻要如何談錢,才能達成共識,又能讓彼此舒坦?

撰 文‧何珮郁

大家常說:「親兄弟明算帳。」那麼每天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夫妻也要如此嗎?如果要把每一筆花費都拿出來討論,難免落入斤斤計較 的窘境,但是,遇上「錢」的問題,即使親密如夫妻,若不說清楚、講明白,又容易在彼此心裡留下疙瘩,造成日後爭端。究竟夫妻談「錢」,要如何談得巧妙、不 傷感情又能順利達成共識呢?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新婚夫妻,抑或是老夫老妻,都曾有為了錢爭執不下的經驗,而第一關通常要面對的就是「家用分 攤」。結婚前,兩人只要為自己的開銷負責,但是結婚後共同生活,就會新增許多家用支出項目,例如房貸、水電瓦斯、小孩教育費用等,「該怎麼分配?」是每對 夫妻一定會面臨到的首要課題。

一方主導

關鍵在於「清楚記帳」

上一代家庭的傳統觀 念,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內,由先生賺錢,交給太太管錢。但是,一方主導經濟大權的方式,常會發生一種狀況,就是先生質疑太太:「到底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辛苦控管家庭預算的太太卻滿腹委屈、百口莫辯。面對這種問題,知名理財作家夏韻芬建議,「要避免猜疑的情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記帳』。」記帳的動作看 似繁瑣,卻是「一方主導」模式中最重要的基礎,也是解決金錢爭議的最後防線。「因為數字會說話。」夏韻芬解釋,建立家庭收支明細表可以讓財務更透明,雙方 可以隨時檢視,對於每一筆支出去向了然於心,自然減少猜疑。並且還可針對過去的明細加以檢討,改善不必要的支出,更有效率地分配資金。

而給 錢的一方要如何給,才不至於讓伸手要錢的一方有受辱的感覺,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夏韻芬認為,「給家用的方式,一定要自動化、紀律化。」萬 一賺錢的先生覺得上個月花錢花太凶了,這個月就刪減預算,往往容易讓管錢的太太心生不悅。如果可以預先設定每個月固定自動轉帳,約定付錢的日子到了就自動 執行,既可預防臨時變卦,又可避免開口要錢的尷尬。

如今,社會普遍以雙薪家庭居多,在夫妻兩人都有收入的狀況下,也發展出了不同的理財模 式。其中之一便是「公用帳戶」制度。由夫妻雙方約定好,各自從收入提撥部分比例到公用帳戶,共同分攤家用支出,其餘的收入則屬於個人自由使用的私領域,夏 韻芬夫妻便是以這種方式,同心協力走過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

其實,夏韻芬的夫妻理財模式,也經歷過不同的實驗階段。新婚時,先生負責全部支 出,她也樂得輕鬆,「後來,我先生漸漸覺得不公平,彷彿他是一條血牛,什麼都要付,我卻一毛錢都不出。」所以這樣的方式並沒有持續太久,兩人開始討論公用 帳戶的可能性。

她先生認為,家是兩個人的,如果要共同分攤,比例當然要一人一半,但是夏韻芬卻認為六比四較合理,「男人養家是傳統,應該要 多付出一點。」夏韻芬坦言,光是為了這個誰多誰少的比例問題,兩人就互不相讓,協調了半年。

後來,夫妻倆討論過後,決定將所有的家用、投 資,甚至包括退休規畫、子女教育基金都詳列,才發現「其實數字沒有想像中的恐怖。」她強調,「數字化」可以幫助兩人更清楚地建立家庭財務目標。

顯 然地,如果要使用「公用帳戶」制度,先談好「遊戲規則」,就是維持制度長久運作最重要的關鍵。

公用帳戶

關 鍵在於「遊戲規則」

首先,針對公用帳戶中,要包含哪些項目來進行討論,除了基本家用,其他支出如紅白帖、家族聚餐、孝親費用等,是否也由公 用帳戶支出,都可以事先商量達成共識。接下來,則是針對兩人收入狀況來決定分攤的比例,甚至哪個時間點要把錢匯進公用帳戶,都可以事先明訂在遊戲規則裡。

夏 韻芬打趣地舉例,兩人可以先講好在發薪日後的一周內將錢匯入,如果沒有遵守規定,就要請對方吃飯,這種方式既帶點情趣又有約束的效果。

她補 充,其實遊戲規則是人訂的,可以一邊嘗試一邊調整,找到兩人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針對「孝親費用」,夏韻芬也曾嘗試過多種方式,起初為求公平,夫妻倆決定 直接從公用帳戶支出,買給婆婆和媽媽一樣的禮物,「但是,就容易發生婆婆和媽媽兩人相見時,撞衫或是撞別針的尷尬狀況。」後來,兩人決定改變策略,各自買 給自己的媽媽,「可是我又覺得,老公買給婆婆的東西有點醜,最後乾脆改成我統一採購。」就連買禮物給父母這種看來稀鬆平常的小事,夏韻芬夫妻也歷經三部 曲。

另一方面,公用帳戶制度的優點,不僅是讓夫妻共同承擔家庭財務目標,也可以在公領域之外,保留私領域資金的運用空間。夏韻芬笑說:「如 果送對方情人節禮物還要從公用帳戶領錢,不是太沒情趣了嗎!」其實很多人對所謂的「私房錢」 都存在著負面觀感,但是她卻將它重新「正名」為「個人資金調度使用權」。適度的留白,讓兩人都保有自由運用的彈性空間,也是夫妻互表尊重的方式之一。

至 於第三種模式,則是「各自管理」,這種方式與公用帳戶的比例原則不同,而是把各大類別的支出,直接分配給一方來掌管。如何「分工」又是一門學問,例如由擅 長財經領域的一方來負責投資,而另一方則負責家用,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不過,在各擁一方的情形下,如果少了充分的「信任」和「溝通」,就很容易產生夫妻倆 「諜對諜」的情節。

藝人佩甄認為,信任的基礎是建立在「了解」上,在結婚前,她曾用心觀察過老公的花錢習慣,「他沒有不良嗜好,也沒有購物 狂傾向,和朋友交際也不會為了愛面子,就隨便撒錢買單。」正因為兩人的價值觀相近,便能採用「分工合作」 的方式,放心交給彼此。

一直以 來,都是由佩甄負責支付房貸、投資房地產,而老公則負責家用開銷和股票投資,「因為我的個性比較穩健保守,老公個性比較積極冒險,也擅長股市分析,所以就 由我來Hold(掌握)住這個家的根基,讓老公去衝鋒陷陣。」佩甄一邊說還一邊模仿著「Hold住姊」的動作。

佩甄也透露,兩人在分工合作 的模式下,能夠越理財越多的祕訣,就在於「不計較」。

對於很多夫妻而言,「不計較」看來簡單,實際上卻不容易。「有些夫妻太過計較,老公花 錢買了一手啤酒,老婆不甘心沒花到錢,也要買一包洋芋片。」佩甄夫妻覺得,與其在瑣碎的小地方計較,不如彼此激勵,鼓勵對方更積極的「開源」,讓生活品質 提升。「因為我們共同的興趣,就是賺錢!」不過,兩人的理財過程也不是一路平順,佩甄坦言,剛買房子的時候,也曾因房貸問題而心存芥蒂。當初約定好由佩甄 付頭期款、老公付房貸,但佩甄習慣一有收入進帳就先大筆償還房貸,「直到房貸全都還清了,我才發現,老公怎麼都沒拿錢出來!」後來經過溝通才了解,老公的 資金並沒有藏私,而是投資在創業開立的診所上。

各自管理

關鍵在於「溝通了解」

因 此,除了從「了解」來建立「信任」,也須由「溝通」來增進了解彼此的價值觀。

夏韻芬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以前我老公覺得,平常吃菜市場一 把十元的青菜就好,可是我就覺得,為了健康,一定要買比較貴的有機蔬菜。」經過幾次類似的溝通,她漸漸理解老公的價值觀,比較不重視現階段的吃穿品質,而 較重視未來的退休生活。

此外,夏韻芬強調,關心對方的財務狀況也要問得有技巧,可用討論連續劇一般的輕鬆口吻,如「最近投資的績效如何?」 或「我有買某一檔股票,你有買嗎?」至於溝通的時機,她覺得,一定要挑在氣氛良好的時候談,例如:晚餐後去散步一小時的空檔、看完電影之後,都是好機會。 「萬一遇到投資失利的狀況,也要以理解與同情的力量共同度過,千萬不要語帶嘲諷:『我早就告訴過你……』,因而大傷感情。」「夫妻要共同分享財務帶來的幸 福感,也要一起承擔壓力。」夏韻芬覺得,夫妻理財的模式千百種,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希望家庭的財務狀況能更好,不僅在金錢上要互相分享,情緒上也要互相 支持,用溝通來釐清模糊地帶,讓理財也能成為一件幸福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