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宜進利被凍結資產 未能還債內地三分店遭東亞查封

2008-09-10  AppleDaily


【本 報訊】停止償還貸款利息、私募基金CVC放棄拯救、加上被銀行催債,自上月中停牌的宜進利(304)再有壞消息,其位於內地的三家分店連存貨已被東亞銀行 (023)接管。據接近宜進利的消息指出,東亞(中國)廣州及深圳分行是於本周一分別獲廣州及深圳人民法院的接管批准。記者:陳健文、劉美儀

銀行界消息稱,接管屬正常舉動;但有分析員指事件發展至此,對宜進利前景感到悲觀。據悉,被查封的包括山西太原百盛百貨的勞力士專賣店,以及廣州廣百和友誼的多品牌名錶零售店。

消息人士透露,周一退出債權銀行督導委員會的東亞,是於本月4日在廣州及深圳市向宜進利提出民事訴訟,並於8日獲批。消息人士說,宜進利向東亞的廣州及深圳分行合共借取約2700萬元人民幣貸款,而三家店舖擁有的存貨則接近3億元人民幣。

東亞先下手為強

債 權銀行消息指出,東亞內地分行扣押及凍結宜進利三間店舖的資產,是因應東亞內地分行向宜進利提供雙邊信貸時包含抵押品的安排,故在借款人無力償債時便行使 充公「磚頭」的權利;至於東亞有份參與的宜進利銀團貸款,則屬無抵押融資。消息指東亞此舉屬正常商業決定,對任何提供雙邊信貸並持有抵押品的銀行,自會採 取「手快有手慢無」態度,第一時間先發制人,保障股東權益,不會把雙邊信貸抵押品,與由銀團貸款銀行組成債務重組及督導委員會債權人共享。除非銀團貸款當 初簽訂時,已具約束性條款,列明借款人所有抵押品及資產(包括各地域),銀團貸款銀行均可平等共享,或在銀團協議簽訂後,講明該公司不能再將資產抵押予其 他銀行的負面抵押(negative pledge)保障,這才能攔截個別銀行充公雙邊信貸下所持的抵押品資產。東亞(中國)副主席陳棋昌接受查詢時,拒絕評論個別客戶事宜。上海商業銀行常務 董事兼行政總裁郭錫志昨亦表示,該行亦有小量參與宜進利銀團貸款,問及會否為有關貸款減值撥備,他說視乎大圍情況而定,惟即使該行全數減值,亦只涉資數千 萬元。

債務重組機會微

接近宜進利的消息人士說,其實自問題出現後,管理層已不斷四出奔走,希望挽回公司的財務危機,但估不到 情況會發展到如斯田地。他估計,國內銀行將不理會香港債務重組及督導委員會的協議,料合共約40家債權銀行,會陸續採取類似法律行動。有分析員表示,宜進 利由財困發展到被銀行接管分店,估計能夠成功債務重組的機會已很微,「宜進利上次在通告中已講得好清楚,其銀行資金已被凍結,再有分店被接管,即是連套現 資金作周轉都可能有問題,情況真的未許樂觀。」

宜進利事件簿

08年3月事件:完成收購先施錶行(444)母公司

08年6月4日事件:以每股7.9元配售1.6億股新股,集資淨額12.3億元

08年7月初事件:瑞士名錶製造商Franck Muller在市場購入880萬股宜進利,佔已發行股本0.27%

08年7月22日事件:公佈全年純利4.6億元,升52%,不派末期息,是自01年中期業績以來首次不派息

08年7月29日事件:與六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訂立包銷總額15.6億元的三年期貸款協議,為現有貸款再融資

08年7月尾至8月中事件:市場傳出大股東抵押股份等多項不利消息,宜進利管理層雖多次澄清,但股價仍由逾5元跌至約1元

08年8月18日事件:開市前停牌,透露私募基金CVC有意入股

08年9月3日事件:CVC放棄拯救,公司表示無力償還逾12億貸款,銀行現金亦被凍結

08年9月8日事件:《基點》雜誌報道,宜進利已停止償還貸款利息
問題嚴重 其他債權銀行料效法



鐘錶零售公司宜進利(304),昨突然傳出有內地分店被銀行接管,令市場嘩然。債權銀行消息說,東亞(023)充公宜進利資產,心理上會破壞本港債務重組及督導委員會會談氣氛。融資界人士認為,連審慎的東亞亦「出手」,顯示問題嚴重。

債權銀行消息稱,事件無疑會影響繼續進行的債權人會議洽談氣氛,不排除其他提供雙邊信貸及持有抵押品的銀行,亦會作出相類似行動。日前《基點》雜誌報道,宜進利現時總負債約30億元。包括已遭東亞接管的三家分店,宜進利擁有逾150家分店。

水源被截陷癱瘓

該 消息人士指出,即使所有債權銀行「按兵不動」,原來給予宜進利雙邊信貸的銀行,在停止供應流動資金下,宜進利亦一樣會因水源截斷而陷入癱瘓。宜進利早前表 示,41家債權銀行中,公司已被最少其中三家發出催債信,追討約2.4億元利息。有投資界銀行人士指出,從東亞入稟到真正接管漢普頓酒店、花了約1年時間 的事例看,東亞不是一家倉卒行事的銀行。他指宜進利由出現問題、股價急瀉到接管分店,只是短短數月時間,足以顯示問題的嚴重性,才令東亞要急於充公資產。 不過,有市場人士對事件不太悲觀,指在97金融風暴時,有不少問題公司均被充公資產,部份最終仍能逃過被清盤的命運,有時充公資產反能加快債務重組的速 度。而今次爆出有銀行接管資產的消息,有可能迫使作為最大債主的銀團讓步,接受大幅削債的方案,以避免要清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

中環在線:內地股票行靜雞雞減薪 李華華

2008-09-24  AppleDaily

噚 日新浪財經報道,喺熊市下,內地中小股票行開始過冬,一係減薪,一係cut年中獎金,最慘仲係公司先斬後奏,打工仔收咗份糧先知,真係嚇你一跳。呢位咁慘 嘅仁兄嚟自國泰君安,佢話見份糧少咗截,仲以為係會計部出錯,點知一個禮拜後就收到公司後發嘅減薪通知。報道仲發現,廣發證券嘅員工8月份糧平均少咗三 成,海通證券平均少兩成,減幅最多要數中原證券,8月份糧比上年同期少咗半。

齊魯證券6月開始已減咗3000蚊獎金。唔減薪嘅股票行,就喺年中獎金度落 手,招商證券嘅年中獎金比上年少三分一,申銀萬國同安信仲直情cut咗年中獎金o忝。不過,依然有股票行加人工兼派獎金,講緊嘅銀河證券,佢係唯一一家加 薪兼增發獎金嘅當地券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

中環在線:內地風險管理人才搶手 李華華

2008-10-21  AppleDaily




金 融海嘯發生以嚟,大家都好關心自己嘅前途,華華認為去中國打工絕對係最佳出路,但做邊行好呢?據《新京報》報道,中華英才網出咗最新職位需求報告,結果喺 內地金融業中,投資銀行業務、融資項目管理、國際結算同外滙交易等冇咁吃香喇,搶手職位係客戶經理、金融產品營銷管理同風險管理呢類。咁多工話要請人,比 起華爾街嘅人浮於事,內地嘅打工仔機會就多好多嘞,報道話,內地機構智聯招聘做咗個調查,結果有五成打工仔覺得冇受到金融海嘯影響,話嚟緊會努力搵工跳槽 o忝。

展覽業將成大熱

咁喺金融界以外,經貿界別中,最俾人睇好嘅其他行業中,又以展覽業最熱門,《大連日報》報道指,中國嘅 展覽業會喺未來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因為據全球展覽業協會喺今年做嘅一項調查,亞洲156個會展場館中,中國佔84個,即係超過一半。所以,同展覽有關嘅職 位,包括展覽經理之類,需求都會好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

中環在線:內地股民擬告平保馬董 李華華


2008-11-25  AppleDaily


 

平 保(2318)今年都算黑仔,呢頭話告人,嗰頭就有人想告佢。首先平保舊年斥巨資入股嘅富通,唔單止業績「滿江紅」,仲累到自己第三季蝕成78億銀(人民 幣.下同)。咁都不特止,據講富通想將銀行同保險業務分家,不過就冇進行股東投票表決,令平保極度不滿,仲話如果喺12月初嘅富通股東會前,仲唔肯畀股東 投票,唔排除會告佢哋。唔知算唔算係五十步笑百步,內地股民「板磚之之王」都話要告人,但對象唔係富通,而係「原告」平保!呢位股民喺122蚊高位買入平 保,點知董事長馬明哲唔聲唔聲,喺冇停牌情況下,突然推1600億融資大計,令平保股價即時插水,連續兩日跌停板,股民損失慘重。

融資1600億唔停牌

「板磚之之王」話蝕咗兩成,點都要董事長馬明哲負責!此帖一出,網民一呼百應,有人仲話「豪」一個月律師費畀佢打官司,亦有唔少人留低電郵,方便一齊諗計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44

兩岸三地:內地樓市翻身在即? 因念


2009-03-26  AppleDaily





 

中 國自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一直從「辛勤」工作中累積財富,包括提供上億的超低價勞動力,使出口貿易獨佔一方,為了迎合買方,或技術策略的需要,進口原材料 和科技產品雖年年增長,但總的還是追不上出口總額,國家獲取外滙的主要途徑隨之而來。不可缺的,當然還有外國企業在華投資,在外滙管制下,又是國家以人民 幣換取外滙的另一渠道。中國就這樣把西方國家的鈔票,不斷吸進祖國大地。為了讓遊戲能夠不停的演下去,歐美推動的消費文化帶動相對低通脹的經濟發展,只有 發行國家債券把「已經用過」的錢撈回來,才能奏效,中國就這樣從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搖身一變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一切本來是美好的成果,是否應驗了 「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的過程?中國外儲1.9萬億美元,當中約1.2萬億是美元債券,包括美國國債和企業債,按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資 料,09年1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7396億美元,除去這些債券、貨幣互換協定,和保留3個月進出口需要的外滙,實際可靈活動用的外儲不會超過3000億 美元,這正正是國內報道中國可能出現外儲危機的底因。

外儲危機刺激通脹

從兩方面思考:一,當美國以超高速步伐發動印鈔機,美 元的「相對」價值必然以同樣速度下降,中國已有的美元財富亦被「拖下水」。二,金融和經濟不能穩定下來之前,中國吸收外滙的速度必然下滑,其中新投資減 少,從中國調出外資外滙似乎無可避免。中國當前一邊印鈔,一邊又不能創造足夠儲備來平衡通脹壓力,會是國內資產(如樓價)升值的一個動力嗎?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01

中環在線:內地會計港搵食未得住 李華華


2009-03-27  AppleDaily





 

失 業率未知幾時見頂,但香港會計師公會今年1月,出咗份被指「倒米」嘅核數師加強監管諮詢文件,建議容許本地合資格核數師擴大至內地同胞。咁咪好易搶晒港人 飯碗?呢項諮詢今個月底到期,公會前會長、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陳茂波早前率先發難,話今次諮詢建議好唔妥。公會行政總裁Winnie張智媛噚日開記者會,話 至今收到50份回應,對於重新界定執業人士「通常居住地」擴大至祖國的建議,有11份贊成、8份反對。

佢話公會徵詢過法律意見,律師回覆,係要成為香港居 民要達到「一年6個月在香港」嘅標準。咁計法,公會好可能維持原有做法不變──即係繼續保住香港業界利益,但Winnie就點都唔認係因香港業界反對而 「縮沙」。佢又派定心丸,話雖然06年起已容許內地會計師投考香港執業試,但暫時都唔夠10個人成功,證明香港入行門檻極高。至於陳茂波批評修訂以公司而 非個人名義簽署審計報告,無助加強監控水平,Winnie就企硬話一定得。公司註冊費問題,佢話公會正就全面檢討各項收費標準,唔使擔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2

证监会将松绑内地企业赴港IPO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IPO/20090331/0623604489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5

  中新地产能避免成为第一家破产的内地大型地产上市公司吗?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9-04-12/110140773.html

《财经》记者 张映光 程华

一笔即将到期的可换股债券,很可能令中新地产集团(4.95,0.00,0.00%)(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83.2,1.30,1.59%)代码:00563,下称中新地产)成为此轮房地产调整中,第一家面临被债权人“清算”的大型开发商。

4月16日,中新地产孤注一掷的结局将在香港揭晓。3月25日,中新地产发布公告,建议于2009年6月12日提前赎回可转债券,由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01万港元,调降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4000港元。

如果按最初约定的赎回价格计算,中新地产需要为这笔6月到期债款支付总计超过11亿港元。但根据中新地产提出的新建议,则为支付约3.66亿港元。

除低价赎回选择外,中新地产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将提前赎回的日期推迟一年至2010年6月12日,赎回价格则升至每1万港元本金支付1.2766万港元。

对于这家在两年间迅速壮大并跻身土地储备前列的地产公司,生机仅存一线。决定权在债权人一边。

四折还债

中新地产公告称:“目前而言,为未来业务发展保留资金而非使用资金偿还债券是最符合本公司的最佳利益之举”,并坚称,公司“有充足的财务资源应付全部债券赎回”。

不过,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已将其企业信用评级一再降低。在中新地产发布上述公告次日,标准普尔即将中新地产企业信用评级由“CC”下调至“SD”,这相当于认定企业基本无力偿还债务本息。

标准普尔分析师符蓓指出,“如果修改建议获批,等同于立即违约。”因为新提出的提前赎回价格,大大低于这批未到期债券的最初提前赎回价格。

另一方面,市场中关于中新地产资金链将断裂、准备打包抛售物业的传闻甚嚣尘上。中新地产近期公开否认了这一传言。

但据接近中新地产的人士透露,中新地产确实已委托中介机构对旗下商业地产项目进行评估,打算将其打包整体转让。待转让项目包括其在重庆、西安、沈阳、天津等地正在开发的多个写字楼、酒店及商场项目,规划总建设面积超过115万平方米,总估值约达173.5亿元。

一位接近评估机构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买家有接盘意向。在他看来,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这些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即使以评估价值一半的价格出售,也未必能找到买家。

同样没有买家的,还有如今令中新地产陷入危机的可换股债券。一位负责证券及票据交易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 来,市场上各类可换股债券的交易价格均大幅下跌。“面值1元的债券,0.50元就可以买到。这相当于说,市场已经认定大部分发债的公司都有破产风险。”上 述投行人士表示。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市况,使得中新地产认为以四折价格回购不无可能。一位曾参与中新地产发债的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债权人如今亦面临两难抉择,如此低价卖掉无疑很难接受。但如果拒绝赎回,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可能承受更大损失。

在前述投行人士看来,尽管如此,可转债持有人可能仍会选择投反对票。并要求中新地产按原定协议履约。“以四折的价格重组债务,很难被债券持有人认可,因 为中新地产仍持有大量可销售物业。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清算后,债权人仍有望得到比四折价格更高的回报。中新地产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也许是债券持有人同意 其延迟一年赎回债券。”

高昂融资成本

中新地产的票据危机,早在今年春节即已显露。如今压迫中新地产资金链的,不仅是上述即将到期的可转债,还有一笔年息逾3亿多元的高息票据及认股权证。

2009年1月23日,中新地产没能按期为一笔4亿美元的债券支付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票息。评级机构穆迪,随后将中新地产的公司评级和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由Caa1下调至Ca。这一评级,相当于认定该公司已接近破产边缘。

穆迪分析师曾启贤称,中新地产是其遇到的首家因无法按期支付海外票据利息,而面临违约的内地民营地产上市公司。

他认为,即便此次票息事件如期解决,中新地产今年6月还将赎回约11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触即发。

2月9日,中新地产行政总裁刘义公开回应票息危机,表示该票息支付仍有30天宽限期,未及时偿还票息是因为其到期时正值春节长假。随后,中新地产对外称已如约支付欠息。按照票据发行协议,2009年7月,中新地产还将再度为此支付高额利息。

中新地产这两笔票据,是在2006年至2007年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之时发行的,融资目的在于迅速扩大土地储备。

2006年6月12日,中新地产与摩根大通、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订立了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达13.40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这笔债券主要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潜在收购、融资等需求,包括收购天津南开区旧城区的若干土地。

该协议规定,若不执行换股,债券将于2011年5月到期。届时中新地产需赎回债券,赎回价为本金的135.7%。不过,2009年6月12日后,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即有权要求中新地产赎回债券,赎回价为本金的120.1%。

中新地产现在建议的债券赎回计划,等于承认公司已很难按协议赎回该笔可转债。

2007年7月23日,中新地产再次发行4亿美元的高级票据。这笔票据至2014年7月23日到期,但利息自2008年1月23日起计,须每半年于1月23日、7月23日支付。

每年3亿多元的票据利息,在市场好的时候不难周转。但自2008年来,房地产市场骤然转冷,中新地产销售陷入困境,财务状况捉襟见肘。

2009年1月21日,中新地产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的六个月,中新地产营业额仅为5780万港元,较2007年同期的 10.25亿港元大幅减少94.4%。而负债合计203.25亿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共计31.7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70.61%。

对于房地产公司,7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若对其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便可发现,中新地产的主要负债是融资性债务,高达约79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约占一半,达39亿港元之多(包含约11亿港元可换股债券)。

据其2008年半年报显示,中新地产为其票据支付利息约2.1亿港元。此外,中新地产还为两笔20多亿港元的股东贷款支付本息达2.8亿港元。在中新地产当时的28亿港元短期贷款中,有约20亿港元借款的利息高达20%。

高昂的融资成本,令中新地产举步维艰,而如果债权人拒绝中新地产的打折赎回和延期建议,这很可能成为压断其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土地豪赌代价

2003年,中新地产借壳原科建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时,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地产公司。其董事长郦松校持有公司约54%的股份,是最大股东。郦松校行事低调,甚少公开露面。

中新地产的主要项目集中在北京朝阳区,开发有后现代城、青年汇等多个住宅项目。至2006年4月,其公告显示,土地储备仅有300万平方米。

但此后,中新地产通过发行两笔票据融资数十亿元,在地产泡沫迅速膨胀的两年间,大肆扩张土地储备。2007年,中新地产的项目从6个增加至11 个,土地规模增至1000万平方米,增幅207%。至2008年,中新地产土地储备达到1482万平方米,项目遍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重庆、成 都、哈尔滨、深圳、西安、珠海、长沙等11个城市,多达16个。中新地产一举跻身全国知名大型地产公司行列。

至2008年4月30日,中新地产营业额为50.29亿港元,较2007年的27.80亿港元增长80.9%。不过,好日子到此为止了。

与大多数急于扩张的大型地产公司一样,中新地产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与一些在“招拍挂”中拿下天价地的公司不同,中新地产更青睐以股权收购的方式低价收购土地。

一位了解其运作的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方式看似可以较好地控制土地成本,并借此降低市场风险,但往往很难规范透明。这种拿地方式存在较高风险。”

2008年1月22日,中新地产宣布停牌,其股份、可换股债券暂停买卖。2008年2月1日,陈艳琴辞任中新地产秘书、法定代表,陈俊霖辞任公司副总裁及法定代表。2008年6月10日,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辞任中新地产核数师,董事会改聘陈叶冯会计师事务所。

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都知道,股票停牌、重要人士变动及更换审计机构均是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出现重大危机的信号。但直至票据危机爆发,中新地产仍未就停牌向外界给出明确答复。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新地产停牌的主要原因,是内地一家房地产公司举报中新地产违规拿地。此后,香港联交所要求中新地产作出解释。但中新地产一直没能 给出满意答复,因此无法复牌。此外,联交所还调查公司可能存在的潜在财务审计问题。这是其公司秘书及法定代表辞职的主要原因。

另据 《财经》记者了解,现在,中新地产除准备转让多宗住宅项目的商业配套之外。还准备退出其与东环置业共同开发的“自由小镇”项目。该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总规划建筑面积达82.6万平方米,中新地产先后分三次共获得其项目公司56%股权,耗资7.998亿元。按照权益计算,中新地产获取该项目的成本仅为 1700多元/平方米。

但是,该项目的历史极为复杂。其最初的开发商为君合百年公司。其合作股东为泰跃地产,实为“泰跃系”刘军下属公司。2006年,刘军因涉贿赂案件被检方调查。

2007年,中新地产接盘。但此后,该项目一直进展缓慢。据《财经》记者了解,中新地产曾计划以8亿元将其所持股权抵押与东环置业公司,但后者只同意出资4亿元。

4月7日,《财经》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整个“自由小镇”项目用地,已被简易围墙隔成两片,其中一片近三分之二的区域内荆棘丛生,尚有约30户居民没有搬走。

在外界对其还款能力一片质疑声中,中新地产总裁刘义公开表示,其目前四证齐全的可售房源已经超过1万套,年内还将推出可售房屋6000余套,总销售资产 将超过100亿元。从中新地产的财报看,截至2008年10月底,其存货确实达到199.5亿元。不过,这些存货大部分均是如“自由小镇”一样的在建项 目,其中,发展中物业为195.39亿元。

中国地产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小阳春”,中新地产能否借势摆脱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仍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56

內地零售股上月銷情轉弱 百麗、中動向同店生意跌

2009-04-120  AppleDaily





【本報訊】內地鞋類及運動產品等零售銷情,經歷1、2月的短暫復蘇後,踏入3月份再度表現疲弱。百麗國際(1880)向證券界表示,3月份鞋類製品的店舖同店營業額錄得單位數字倒退,中國動向(3818)亦透露,該月同店營業額下跌15%。

記者:陳健文

內地最大鞋類零售集團百麗的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上表示,首季度鞋類製品同店營業額增長8%,但若單計3月則錄得單位數字倒退,主因銷售量下降。旗下運動類產品首季度則錄得6%同店營業額倒退,因銷量及平均售價下跌。

百麗維持增店15%目標

百 麗管理層亦表示,自去年10月起,集團已留意到沿海城市銷售表現較內陸城市疲弱,但到了今年3月情況出現變化,部份內陸城市的銷售開始「跑輸」沿海城市, 相信是滯後效果。百麗仍維持今年增加店舖10至15%的目標,但強調可以調整。中國動向管理層則向瑞信證券表示,雖然今年首兩月同店營業額增幅18%,但 被3月份銷售拖累,首季度同店營業額增幅降至只有6%。中動向相信3月銷售倒退是受到金融海嘯影響,集團會密切留意3月份數據到底是一次性,抑或是銷售下 滑的開始。中動向管理層又表示,通常在假期後顧客的消費情況會先跌後升,但今年的反彈幅度較以往弱。中動向特別指出,中國首季度經濟數據有見底迹象,集團 將研究往後數據的變化。大華繼顯亦發表報告稱,其他運動服零售企業亦面對類似問題。新鴻基金融分析員黃凱欣表示,可用「疲弱」來形容內地零售表現,特別是 沿海城市。她說:「傳統上,內地沿岸城市較內陸城市發展快,故金融海嘯對沿岸城市影響較顯著,亦因為這個原因,相對較依賴沿岸城市的一線品牌,料受到較大 衝擊。」

二三線品牌料跑出

她表示,雖然很多一線品牌已表明今年「強攻」二三線城市,但基於該等城市消費力較弱、市民收入不高,相信幫助不大,反觀價格較便宜、已於二三線城市具一定知名度的二三線品牌,在現時市況下,表現可較一線品牌更理想。

鞋業及運動服股價表現

股 份:達芙妮(210)上周五收報(元):2.45變幅(%):+16.67股份:百麗國際(1880)上周五收報(元):5.20變幅 (%):+10.87股份:中國動向(3818)上周五收報(元):3.37變幅(%):+10.86股份:李寧(2331)上周五收報 (元):15.90變幅(%):+7.43股份:寶勝國際(3813)上周五收報(元):0.81變幅(%):無升跌股份:安踏體育(2020)上周五收 報(元):6.00變幅(%):無升跌股份:特步國際(1368)上周五收報(元):2.56變幅(%):-0.78

尚待觀察 達芙妮:市道仍不明朗




 

在二三線城市具有龐大銷售網絡的達芙妮(210),其總經理陳英杰表示,雖然首季度銷售表現回穩,但仍需數月驗證增長能否持續。公司今年旗下兩個主要品牌「達芙妮」及「鞋櫃」的同店銷售增長目標,分別是10%以下及逾10%。

上季銷售回穩

陳 英杰指,內地市道表現仍需時間觀察。他說:「與去年第四季比較,今年首季表現確實回復平穩,但第二、三季是非常關鍵的觀察期……現時很難估計下半年度市道 能否反彈,仍有很多不明朗因素。」達芙妮首季整體同店營業額錄得單位數字增長。達芙妮助理總經理張晉熙表示,基於市道不明朗,今年「達芙妮」銷售點的同店 營業額增長目標為單位數字,「鞋櫃」增長目標則為雙位數字。08年度「達芙妮」銷售點的同店營業額增幅約8.2%、「鞋櫃」為22.6%。截至08年12 月底,達芙妮共有3642個銷售點,除54個位於台灣外,約436個(12%)銷售點位於一線城市,餘下位於二三線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1

太古内地融资20亿 投向“广州第一坑”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2/20090422025707877.html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太古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太古地产”)近日宣布,与中国银行 广东省分行签订协定,由太古地产担保,为附属公司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一项人民币20亿元、长达五年的定期项目融资,用于其内地第一个项目广州 太古汇的建设。此次融资为太古地产首次与内地银行达成的大型人民币财务合作。

首次跨地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太古地产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达成的定期项目融资协议,是太古地产首宗跨地融资协议。

        广 州太古地产总经理郝继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太古汇是太古地产在内地开发的首个大型综合性项目,为进一步提高该项目的档次,该集团已决定对该项目追加10亿 元投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将达50亿元,比原计划增加了25%。融资将用于发展及兴建太古汇综合发展项目。

        据了解,太古汇项目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路与天河东路交汇处,地盘面积达4.9万平方米,竣工后将可提供40.6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太古汇由一个大型购物商场、两座办公楼、一座文化中心和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组成,预计于2010年完工,并分阶段启用。

项目发展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太古汇项目原名为广州日报文化广场。2001年,太古地产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开发该项目,双方分别占55%和45%股权,项目初定于2006~2007年落成。

        2002年4月,太古地产取得周边用地,项目总占地面积扩大到近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增加到约45万平方米,同时该项目总投资也追加到40亿元。

        2004年4月,太古地产宣布,增持42%股权,由原来的55%增至97%;同时,总投资追加到46亿元。

        同年10月,项目正式定名为“太古汇”,并办理完成用地手续,项目地块正式归入太古地产名下。一个多月后,太古地产高调宣布将向太古汇项目注入40亿元,正式启动该项目,并宣告将于2008年建成开业。然而,2008年该项目并没有如约完成。

        据了解,广州太古汇项目除了因为对设计的多次修改导致进度延误外,太古汇项目在地铁接驳问题上与广州地铁公司存在分歧,也是延误施工的重要原因。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太古汇项目虽进展缓慢,但并非毫无动静。据悉,这个被称为“广州第一坑”的庞大的地下工程目前已经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