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集股東大會像一場明星見面會 曹丹

http://xueqiu.com/2835560998/24288063
這次中集年度股東大會更像一場明顯見面會,大會結束後,會上提問還不過癮,會後繼續交流。股東繼續圍上麥伯良,有的要求籤名,有的要求合影。

大概看了下,這次股東大會約有六七十名股東到場,來自上海北京香港深圳等地區。從提問上來看,有的股東來了四五次,很多股東說是麥伯良的粉絲。不過,據一位上海私募透露,這次股東大會規模比前兩年差遠了。

再加上一位參會股東的補充,謝謝大家。股東大會上幾個要點:1.海工設備訂單30億USD,今年破百億,5年內破200億;2.3899市場空間很大,努力做到未來10年年復合增速20%;3.新化物流今年做到80億,明年破百億;4.德里國際和天達整合,做自動化相關運輸設備;5.中集金融和物流、裝備整合,未來接手BOT項目;6.集瑞卡車明年盈利



查看原圖


大家非常關心中集前海土地(如何開發、估值等問題),麥伯良透露這幾天在和前海管理局談,談的還不錯。雖然沒有透露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但連連釋放重大利好,稱要有耐心和信心。

第二個比較關注的問題是,有股東提出,中集安瑞克的市值都快接近中集了,中集是否被低估?麥伯良認為中集被嚴重低估,至少從中集前海、上海、青島、揚州、坪山那麼多地去算,賬面價值和實際價值相差甚遠。

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中集為什麼被低估?

以下是麥伯良關於中集180億投資的詳細回答:

180億,這個錢數是政府想要的錢數,什麼錢都算上去。我們在深圳坪山新區有兩個大工廠,一個集裝箱工廠,一個車輛工廠,兩個廠總佔地面積86萬平方米。

在東莞要了這兩塊地是為了承接這兩個工廠的搬遷,這兩個工廠搬遷之後,地怎麼發展,我們正在和深圳市坪山新區政府協商。

我們在東莞松山湖530畝地,做兩件事,把集裝箱總部、中集學院搬到以及中集智能公司搬到那裡去。準備做一個產業園。

東莞這個事情可以這麼看,使中集的存量資產怎麼最大化,坪山新區兩塊地從商業用途來說,地很好,工廠有點浪費。有很多中小創新企業,人才落地,住房辦公醫院等,我們提供一個平台,工作生活便利,結合中集自身需求,和政府共同打造個平台,產業地產這麼一個模式,去做這麼個事情。實際不需要投入這麼多,而是分級分批。

如果不跟坪山市政府談好,我沒這麼傻,肯定是落實了才會去動。

前海的地我著急也沒用,是政府著急,人家著急我們就好弄一些。中國土地太有限,中集的土地,有需求在,不會輕易退,這是人家利益博弈。人家給多少錢就賣,賺快錢我盈利上去了,中長期來看虧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35

鹽野七生:寫長篇就像一部慢速列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0444.html

如果一個人想成功,他必須讓所有的人得到利益。

 

鹽野七生,日本女作家,1937年出生於日本。自1992年開始,鹽野七生以古羅馬帝國為題材,編織她的英雄夢,她以每年一冊的速度,歷時15年,至2006年完成這部時空縱深長達1000多年的羅馬史。《羅馬人的故事》系列叢書出版後,引起日本及韓國商界、政界、學界巨大震蕩。

 

01 據說你寫書前要先決定想寫的男主人公。因為想寫凱撒,而寫了整個羅馬史。為何想寫他?

世界史總會給我這樣的感覺:因為之前發生的種種而造就了一個人。而又因為這個人,發生了之後的事情。比如,蘇格拉底。凱撒在羅馬歷史中也是有著類似存在感的人物。因為決定寫他,我從羅馬建國開始寫起,那時凱撒還沒出生,最後寫到了他身後數百年,因為從我的歷史觀看來,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連貫過程。

02 你從55歲開始出第一本《羅馬人的故事》,是覺得已經準備好了,所以開始動筆寫嗎?

只是覺得哎,如果要再拖的話,到死都寫不完羅馬史了。

03 為什麽會對羅馬感興趣?

我16歲時讀過一本書,完全被地中海那個世界所吸引,無論如何,我想要去看一看。我也不結婚,我父母對我也有一些不抱希望。先打算去一年,結果在那兒待了50年。開始時我並沒有想寫歷史,只是想去看一看,我必須是要回來的。也不是說不喜歡回來,而是覺得日本這樣一個國家好像有一些曖昧和模糊,人也很溫和,大家不太喜歡爭論,甚至也不太喜歡爭吵。因此,對於這樣的一個日本,我覺得待著不是那麽爽快,於是去了羅馬。

04 你書中那些領導者有哪些共同特質?

你可能看過馬基雅維利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想成功,他必須讓所有的人得到利益。你把人籠絡過來,你要知道所有人的需求、願望,把他們拉到你想做的事情中來,讓他們覺得在一艘船上,這種能力非常必要和重要。

05 寫之前設想過它的讀者群會是什麽樣的一類人嗎?

從沒有去想象讀者會是怎樣的一群人。如果有人讀了我的書受到啟發,那與這個人的接受能力、視野的廣闊程度有關。要說起來,也有人讀了我的作品而沒獲得任何特別的感受。

06 和你高中同屆的同學中,湧現了很多位文學界人士。這與那個時代受到的教育有關系嗎?

我所就讀的日比谷高中,匯聚了全日本最優秀的學生,的確顯得很活躍。記得當時校園氛圍很自由,即便像我這樣,顯得有點怪異的人,也從未因此被朋友們鄙視。

07 一年寫一本的節奏如何保持?

寫長篇的作家,不是坐新幹線,而是在坐一趟慢速列車。因為不急著趕路,所以也不會在過程中覺得太悶,或者想中途退卻之類的。寫長篇一是不勉強自己,但同時要腳踏實地地前進。

08 研究羅馬史,對你個人生活、價值觀產生的影響是什麽?

不會覺得只有自己才是正義的。你理解了對方,到最後對己方也是有利的。古羅馬人將這個稱之為寬容。

09 什麽是過去深信不疑,現在卻深表懷疑的東西?

我覺得,人的性格是由相信和懷疑兩方面構成的。只是說,有些時候,相信的一面多,有些時候相反。這種變化因人而異。有人容易相信人,有人很會懷疑人。我自己屬於盡量去找平衡的類型。

10 年輕時生活的時代和現在對比之後你會有什麽感慨?

我二三十歲的時候,只有美國是富國,其他國家都窮,但那時卻是一個懷著“今後會變好”這樣希望的時代——也因為這樣,人們才開放——是一個誰和誰之間都能容易見面,哪都能去的時代。但是現在,如果沒有了門禁卡,誰也見不了,哪也去不了。雖說時代前進了,但卻變成了封閉的社會。說是開放,說的也不過是互聯網而已。能好好見面,一起慢慢聊天的機會其實已經減少了。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02

估值就像一幅畫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epm.html

    什麽叫估值?簡單地說是,把當前信息匯集起來,評定一項資產的價值的過程,估計其能夠到達的預計價格。用形象比喻來說是,估值就像是我們描繪未來的一幅畫。於是乎,我們看各個企業的未來,就像一幅幅呈現在眼前的畫,它們有的非常清晰,有的不太清晰,還有的朦朧模糊。如下圖一所示:

 

估值就像一幅畫
圖一

    上面,左圖是一幅寫真油畫,畫面非常清晰,讓人一目了然,它好比是那些現金流穩定的傳統企業。右圖是一幅朦朧油畫,畫面模糊不清,讓人富於遐想,它好比是那些新型企業。還有許多企業介於這兩者之間,其畫面不太清晰,它們具有一定的活躍程度,有的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這樣一來,市場按照企業未來畫面的清晰程度(1、非常清晰;2、不太清晰;3、朦朧模糊),把各個企業模模糊糊地分為三類,並給出不同的估值。

    有趣的是,我們看到,對於這三類企業的股票,市場給予它們估值的高低與企業的風險成正比。第一類“非常清晰”的企業,風險最低,估值最低,比如,傳統大藍籌;第二類“不太清晰”的企業,風險居中,估值也居中;第三類“朦朧模糊”的企業,風險最高,估值也就最高,比如,創業板股票。這一現象說明,股票是一項風險資產,它的收益來自風險溢價,風險越大往往溢價越高,這真叫是富貴險中求。股市沒有無風險回報的地方,投資者仁智各見,各自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程度,選做相應的股票。

    估值怎會這樣的呢?本人在27日《閑聊“估值”》中有過解釋:估值對市場經濟的作用和意義非同小可。高估值,具有激勵作用;低估值,具有倒逼作用。可見,估值其實是一種市場進化機制。

    比如,以創業板為例,盡管其中大多數企業的風險甚大,未來畫面也都那麽朦朧模糊,但投資者和投機者還楞是往這塊死多活少的地方沖,這正是高估值激勵所起的作用。改革開放30多年了,老一套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發展要求,必須轉型升級,調整結構,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動力,發展新型產業,而創業板代表了新方向,新動力,新型產業,於是乎,市場追捧創業板,給予高估值促進激勵。這是市場經濟進步和進化的表現。當然,最終能夠真正脫穎而出、成功制勝的一定只是極少數,但這些為數極少的企業對整個經濟體的牽引力與貢獻率卻非常巨大,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網易、百度、等等,就是一系列典型例子。當然,在這一進化過程,市場先生一定會非理性地走到極端才會罷休,掉頭。

    再比如,看看主板市場,其中許多企業經營穩健,現金流充沛,其畫面每幅都那麽的清晰,但它們股票的估值卻被市場壓得很低。原因就在於,歷經20多年,那些曾經功不可沒、成就輝煌的傳統企業,發展遇到瓶頸,於是市場壓低估值,倒逼你調整或轉型。只有當你讓市場看到有了新的苗頭和希望,才會給予你更高的估值。這波金融股的表現非常優異,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隨著金融企業自身改革不斷深入,進一步推行利率市場化、大力增加金融產品與服務、顯著提高了管理水平和風控能力、努力向互聯網金融進軍、資產證券化、……市場也就作出積極反應,估值得以提高(說是估值修複),從而推動股市大漲。

    企業從初創到成熟,再到進步,最後到了停滯不前,市場通過投資者不斷地買賣投票,一輪一輪地博弈,讓企業未來的不確定性逐漸降低或消除,同時讓未來的合理性和可見性日益體現出來。這個過程好比畫畫,從草稿到最後完成,開始是粗糙模糊的,後來漸漸變得清晰分明起來。如下圖二所示:

 

估值就像一幅畫
圖二

    這幅油畫,上圖是底稿,模糊不清,好比企業初建,不知未來是個美少女還是個醜婆娘;下圖是最終完成作品,屆時才知真相。

    在市場發展過程中,一般地,企業隨著不確定性因素日益減少,合理性因素與日增多,越來越走向成熟,願景逐個實現,就像一幅畫從模糊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時市場對它的估值也會從高走向低,即由激勵轉變為倒逼鞭策,敦促它不要吃老本,而要立新功,不斷促進其進步與發展,因為《市場對確定性不感興趣》(本人20141120日小文)。

 

註:本文圖片來自百度網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97

創業是反人性的,哪個CEO不像一條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26/163304.shtml

創業是反人性的,哪個CEO不像一條狗?
筆記俠 筆記俠

創業是反人性的,哪個CEO不像一條狗?

“我一直覺得創業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重的的人,因為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他們是一群有夢想的人,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渴望成功的成就感,他們是改變世界的人。”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文  | 劉老木

我是趣學車CEO劉老木。

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沒有產品經理、技術團隊,也沒有UI設計師。為了APP1.0版本上線,我們借用了兄弟公司的平面設計師為我們手繪”交互圖”。連續五天,每天加班到後半夜。

到最後一天淩晨兩點半的時候,他對我說:“劉老木,要不是看你像狗一樣的趴在地板帶著我幹活,老子早就不幹了。不過,現在我必須走了,因為我老婆已經進產房了!”

1

創業初期,從0到1,CEO必須幹得像一條狗一樣,才能有機會忽悠幾個牽狗的人跟著你幹。我原本以為只需要做一段時間狗就ok了,沒想到如今公司都快1.8歲了,我還是活得像一條狗,絲毫沒有傳說中當上CEO走上人生巔峰的感覺。但是轉身看看,我身邊的核心團隊個個都活得像一條狗,心里就舒坦了不少。

趣學車流傳著一個古老的觀點:創業是反人性的,要創業就不要像地球人一樣去生活。

李開複說過,創業公司的CEO應該有90%的時間花在下面三件事情上:(李開複:打造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必須做這三件事)

• 引領公司的文化和使命

• 匯集頂尖人才

• 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5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5年的個體戶,原本想上互聯網的,沒想到被互聯網給上了。總結過往踩過的大大小小的坑,我認為創業公司CEO必須懂得五個“搞”:

搞人,搞錢,搞戰略,搞文化價值觀,搞免費PR。

今天和大家分享關於一個勞動密集型創業公司五個“搞”的一點淺見。

一、搞戰略

戰略的核心不僅是戰,更應該是略。CEO要學會抓重點工作,才能形成有效的“戰”和“略”。無論戰略多麽清晰,前方每一場戰鬥都是泥濘的。

1.認清發展階段 

拋開劑量談毒性,離開階段談發展都是耍流氓。

優秀企業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黑幫到公司再到寡頭。

初級階段的勝利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中級階段的勝利是集體智慧的勝利,高級階段的勝利是哲學上的勝利。 

最早的時候我們是業務驅動,後來是運營驅動,品牌、法務和財務驅動,最後是產品技術驅動。如果不能正確認識每個階段的重點,很有可能就因為戰略重點選擇的失誤而成千古恨。

比如,我發現很多初創公司一沖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做APP,業務簡單到明明微信服務號可以解決,為什麽還要趕時髦做APP?效果都一樣,但微信服務號的成本只有APP開發成本的十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費了很大勁做出的APP並不是用戶想要的,這就傻眼了,因為試錯、改錯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一定要認清自己公司所處的具體發展階段,隨著階段轉移工作重心。

趣學車的業務模式跟線下體驗緊密結合,剛開始為了快速跑通業務模式,沒有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而是利用外包開發APP。最早的1.0版本,我簡直都不敢直視,尤其是吃飯和睡覺前不敢看,因為實在太醜了。

但正是因為有了那個奇醜無比的1.0版本,才有了後來的2.0、3.0、4.0、5.0版本。所以我一直堅持,先解決“有沒有”,再解決“好不好”。到了現在,我們的APP絕對是互聯網駕培行業NO.1。

相反,如果趣學車剛開始的時候,把自己定義為技術驅動型公司,把精力放在搭建技術團隊,開發APP上,那我們早就死了。所以我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離開階段談發展,都是“耍流氓”。

2.創業初期,節奏感很重要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堅持“三慢一快”的打法:

實驗階段發展用戶要慢,初創階段核心團隊股權分配要慢,用錢要慢,但是產品叠代速度要快。

2.1 發展用戶要慢

實驗階段,商業模式還未被完全證明,團隊的唯一目標是跑出可行的模式,但如果此時盲目的大力發展用戶,服務能力跟不上,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一個競爭對手一沖上來就做大額補貼,但其實線下服務體系還沒準備好,一下來了幾千單,結果只有200人得到服務,就爆單了。爆單以後,口碑和品牌就很難再建立了。

2.2 股權分配要慢

很多創始人喜歡還沒開始幹就分股權。作為CEO,要考慮企業的中長期發展,你要問自己“這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是業務驅動、運營驅動、產品驅動還是品牌驅動?不同階段核心驅動力是否會變化?那如何通過合理的股權分配確保企業長期的良性發展?

如果趣學車一開始就把股份分了,事情發展多半會是這樣:

剛開始我們認為我們絕對是技術產品驅動型的互聯網公司,於是技術產品人員分到 90% 的期權,後來發現這個階段不是技術產品驅動而是業務驅動,這時只剩下 10%了,業務的人會認為“90% 利潤是我們搞的,憑什麽只有 10% 的期權是我們的”,這肯定就幹不下去了。

再往後發現其實是品牌運營驅動,這個階段又該怎麽分?再後面我們要並購駕校了,就會有一個財務法務驅動的階段,但是可能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分了。這樣一定會出大問題。

2.3 用錢要慢

4

有些員工一碰到問題就說用錢來解決,我聽了頭就大:都用錢解決了,要我們幹嘛?

去年我們開年會,負責人出去找的酒店場地動輒就需要十幾萬,我說不行,太貴了。找來便宜的效果又特別差,我也不滿意。他們問我“便宜和效果,你到底要什麽?”我說我都要。最後,他們還是找到了一個只要一萬塊,效果又很好的場地。

所以用錢一定要慢,剛開始的時候,每一筆超過2千元的支出我都要發抖一下。

2.4 產品叠代要快

但是,產品叠代速度就一定要快。叠代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運營效率,是不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一種活力的體現。

3.抓住管理紅利

何為管理紅利?我認為,管理團隊就是通過犯錯後達成共識,並形成共享假設的過程。

那麽為什麽創業初期一定要抓住管理紅利?因為創業初期犯錯誤的機會特別多,而且犯的錯誤大多是小錯誤,用小錯誤形成集體共識的成本很低,到大錯誤的時候可能公司就跨掉了,初創階段就是不停犯錯誤,錯誤犯了以後才有共識。

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來自於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來源是“精湛的技能”。如果企業的技能源自邊學邊幹的發展經歷,源自所有員工之間熟練協作中,植根於眾人的齊心協力,那麽這些技能就可以成就持續的競爭優勢。通過工作與學習的互相作用,將會實現個人,組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升級。

反之,如果企業的技能是基於常識性的科學原理或者競爭對手都可以買到的培訓課程,那這種技能就不能成為持續性的優勢。所以抓住管理紅利是提高企業壁壘的快速通道。

4. 讓“民主決策”成為“獨裁者”的保護傘

創業初期,不需要太多的集體智慧,鎖定方向減少內耗,快速調整、快速試錯叠代,CEO一個人拍板非常重要。利不可獨,謀不可眾。公司利益是跟大家分享的,但在做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應該聽大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一個人做決定。

但是,公司到一兩百人的時候就需要集體的智慧,這時候很多員工還是習慣把大量信息只跟 CEO 溝通,CEO需要做出的轉變是“別跟我溝通,我不想成為溝通的連接點,我們必須擁有可以平行溝通的能力。”如果公司永遠是個人英雄主義,企業是無法做大做強的,最終還是會死在個人英雄主義上。 

二、搞文化價值觀

什麽是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一群人的共享假設,是一種集體的潛意識,是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現出的思維及行為方式。組織文化不是公司制度,而是公司人格的集體、統一、持續的表現。

很多人把組織文化狹隘地理解為打雞血、喊口號。但其實文化對一個團隊來說,其意義就如同人格或性格之於人。正如我們的人格或性格,指導並約束著我們的行為一樣,組織文化也同樣指導並約束著一個團隊的行為。

我們往往可以看到行為的結果,但是我們不能看到導致某特定行為背後的驅動力。用企業文化統一思想,相當於統一行為背後的驅動力,這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組織文化與業務戰略的關系

企業共同的信念叫企業價值觀,價值觀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業務戰略為陽,組織文化為陰,陰陽調和生息。

所有企業都重視業務戰略,但卻有很多企業不重視組織文化。缺少組織文化的企業,就像是只有一條腿的運動員。他可以用單腿跳參加殘奧會的100米跑,但卻不能參加馬拉松。創業,更像是長跑,缺少組織文化的企業很難跑到終點。

1. 讓學霸和學渣在同一個戰壕里戰鬥

騰訊文化像書生,阿里文化像土匪。但像趣學車這樣的勞動力密集型,分布式管理的互聯網駕校,任何一種單一的文化都解決不了問題。互聯網產品,技術和運營需要書生文化,線下地推鐵軍又需要土匪文化。

於是,我們需要找到讓兩種文化和諧共生的辦法,讓學霸和學渣在同一個戰壕里戰鬥。但想讓學霸與學渣發自內心相互欣賞,彼此成就,是一件非常有挑戰的事。

舉個小例子:

我們產品技術部的小夥伴基本畢業於複旦、武大、南開、哈工大等名校的學霸,而銷售部幾乎都畢業於3本大學的分校,我們內部稱之為3.5本大學。剛開始他們都認為對方是傻逼,銷售部說:“這些搞技術的效率也太低了,我早上提的需求,都下午3點了居然都還沒有做出來,還要他們幹什麽?”

而技術部會說:“這些做銷售的提的需求都千奇百怪,難以理解。”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非常多,文化差異很明顯。

銷售部開了幾次內部述職大會,主要是業績匯報,跟產品技術部都沒有關系,但我決定讓產品技術部的小夥伴旁聽銷售部的述職大會。產品技術部的同事慢慢了解這幫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每天在最原始的商業環境當中,是如何克服種種困難,用最小的成本獲客的。

他們了解了一個銷售員如何在七個月內為公司創造268萬的業績,一線團隊發傳單被保安抓起來,貼海報的時候為了躲保安藏在垃圾桶里…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他們覺得特別心酸。

等到技術部的小夥伴發表演講的時候,聲音都在顫抖。

銷售部晚上12點開完會,產品技術團隊內部還開會到淩晨三點,說“我們不能再讓線下的兄弟們用發黴的殺豬刀打野豬了(那時趣學車新版的app還沒上線),我們要給他們做槍做炮!”我把產品技術部淩晨3點開會的視頻發在銷售部群里,還會時不時把他們雙方的善意信息截屏,相互宣傳。

CEO 就是應該傳遞善意,激發他人的善意和潛能。我自己給自己定義就是 “學霸中的學渣,學渣中的學霸”,這樣我就有一種天然的優勢,把大家聯合在一起。

2. 八維空間打敗競爭對手,才是公司的最高戰略

什麽是公司最高戰略?什麽叫八維空間打敗競爭對手?不是等競爭對手公司死了,我們還活著,而是競爭對手人死了,我們還活著。所以,我認為創業最重要的還是擁有勞動人民的身體。

我們把印度瑜伽和中國功夫結合在一起發明了“趣神操”,公司每天有20分鐘集體做趣神操;員工每個月至少進行四次有氧運動,每次一個小時,直接KPI考核。

讓大家身體好、活得久,就是我們的最高戰略。如果大家為了創業把身體搞垮了,既對不起公司,也對不起家庭,那創業還有什麽意義?創業這個事情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活著看成敗很重要。

3. 要形成部門文化

2

川普曾經用一句話俘獲了60%的美國中產階級,那就是——聯邦政府的法律應該每加一條就得減掉一條。同理,如果一個公司的制度只增不減,也非常糟糕。但是創業公司要把制度梳理清楚又很難,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流程、制度,所以我認為每個部門的主要業務和主要目標必須用一兩句話說清楚,讓所有部門員工達成共識。

比如,我們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文化和slogan,跟大家分享其中的幾個:

財務部“世界上99%的事情都要靠錢來解決,那剩下的1%呢?要靠更多的錢來解決”,所以財務部要把控好公司花的每一分錢。法務部“兄弟們大膽幹,屁股我來擦”,表明法務部不是一個風險控制部門。

如果法務部只是提示風險是沒有用的,法務部需要在守住紅線的情況下,盡力支持甚至是推動業務的發展。產品部“用戶爽才是真的爽”,意味著產品部一切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的原則。

4. 戰爭文化、鐵軍文化與背後的家文化

趣學車在大部分城市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兄弟們的宿舍被我們叫做“聯絡點”,看著簡陋貧窮,但卻充滿戰鬥氣息。

我們公司有個員工王東衛,他以前在阿里巴巴幹了八年,當時有個大佬創業給的薪水是我們公司的4倍。他在加入我們之前去了趟鄭州,看到聯絡點之後他哭了,他說:“我進阿里巴巴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簡陋但並不簡單,我現在30多歲了,但還想找回以前在阿里巴巴打仗的感覺,所以我選擇趣學車。”

戰爭文化、鐵軍文化是我們業務發展的根本動力,但是這背後還要有“家文化”。我們的家文化是指讓每一個員工背後的家,都能夠支持我們創業。為什麽要有家文化?因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每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後盾力量。

我們有個“家庭日”,讓家屬聚集在一起,相互吐槽。家屬可以說員工十句壞話,員工說家屬十句好話。你一言我一語,很多家屬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愛人絕對不是最“糟糕”的那個,於是就原諒他了。

5. 幹成是最大的公平,婦人之慈是企業的頭號殺手,一個公司再小也要形成大法原則

國家有憲法,華為有基本法,創業公司也要有大法原則。在一個有共識的大法原則下創業,才能解決沖突矛盾,幫助初創公司做選擇。 

之前我們公司還有個創始員工,因為觸犯了公約紅線,就被辭退了。他曾經在北京陪我們度過了初創最困難的時期,但是因為犯了底線,就沒有拿到第一期期權。

大家可能會覺得他肯定很恨公司,但他說我不恨公司。我問他為什麽?他說,幹成、搞大就是最大的公平,以後趣學車成功了,找大家借個一兩百萬也有地方借,而且你們肯定也不好意思叫我還。我們都覺得他識大體,深謀遠慮有想法,哈哈。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一定是結果、效率為導向,有公平意識,但是不能以公平為導向。不留罵名的創業者,不是好的創業者。

6. 願景,使命,文化價值觀

願景,使命,文化價值觀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一個團隊集體相信並且付諸於行動的指南針。

比如,我們的願景是成為領跑駕培行業的leading company,這個要用5到10年的時間來完成;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考的駕照,成為馬路殺手的殺手,這個預計要用99年來完成;而文化價值觀是夢想、極端、利他、謙卑和擁抱變化,這是為了幫助我們實現願景和使命而服務的集體性格。

三、搞人

吸引海盜的不是金銀財寶,是廣闊的海洋;吸引綠林響馬的不是大魚大肉,而是山川大河。最優秀的創業型人才,是會被使命和價值觀吸引的。

1. 核心團隊必備的四大素養

日本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曾經指出企業家和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四個要素,我深表認同。而且我認為不管是傳統企業家還是互聯網創業者,不管是作為CEO還是核心團隊,你必須擁有這四個素養:

思想深邃如哲學家

心術正直如元祿武士

有小俗吏的才幹

勞動人民的身體

2. 核心團隊要有行為公約

我們的核心團隊有一個行為公約,叫“老A公約”:

(1)不當最佳辯手,不糾結自己對和別人錯;

(2)不放棄,不抱怨,不怕受委屈;

(3)擱置爭議、相互信任、快速執行、勇於擔任責任;

(4) 至正至奇止於德,明心明勢敏於行。走正道出奇招,不用世俗的道德觀去評價捆綁他人

很多人既不滿足現狀,又不願意做出改變,還不允許團隊改變,最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審視世界。這是死亡三角體,對公司和其個人都傷害極大!

還有兩條紅線:

(1)不能在公眾場合失控、失態、失聯;

(2)不能以任何形式傳遞放棄的概念。

公約是我們約定的要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紅線是不能踩的,踩了直接退出核心團隊,如果核心團隊都不能做到這兩點的話,那憑什麽做核心團隊?

3. 從來沒有什麽救世主,更沒有所謂的專家

創業公司在品牌、運營方面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有些人希望通過外部專家來解決,這是活生生偷懶的行為。我們要知道創新創業是在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推出一項全新的服務或產品,有些跨界的專家,他們原有的一套打法是很難複制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過去的專業經驗過分自信,不對過去的打法進行升級的話,在新的創業環境里就會遇到大麻煩。

我很想告訴一些磚家:專業性知識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不是用來評判約束創新的試錯想法的。

另外,不能 All in 的外部顧問和專家都是耍流氓。創業者是 24 小時在思考公司的大小事情,雖然你的專業特長不是做品牌或者運營,但是你對業務、對公司戰略、對公司現金流、對團隊的能力、人才梯隊等各方面是最了解的,而一個外部顧問只花兩三個小時,連掌握的基本信息都不夠,怎麽給你做品牌定位?

但是我們可以找專家虛心學習溝通,學習他的思維方式,在思維方式上升級;而不是外包給他做,業務一定要自己幹。

4.不能讓CEO一個人跪著活下去,核心團隊要一起all in 

3

在團隊和組織中,有一股特別的力量在引導個體和組織,讓他們不是走向目標就是走上岔路,這個就叫做系統良知(與道德無關),這是一種個體和個體之間形成的無意識認知,是組織發展的隱形動力。

當管理行為符合系統認知的方向,團隊趨於平衡、和諧,如果不符合方向,系統將自我修正,團隊將失衡、沖突、矛盾直至毀滅。如果系統良知出了問題,團隊中的個體趨向於斷章取義地用一個標準去評判約束他人,自己的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樣就非常危險。

如果只有CEO一個人All In,核心團隊不All in,你的行為跟他的認知就很容易分叉。所以,要讓核心團隊和CEO一起成為那種可以跪著活下去的人。

All In是領導力和隱形動力發揮的前提,必須逼大家Allin,讓核心團隊一起跪著活下去。

後記:

娛樂圈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不少人選擇了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擺脫痛苦。其實創業者也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很多優秀的創業者都得過重度抑郁癥,比如張朝陽、任正非,但很少有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之前就遇到一個得了輕度抑郁癥CEO好朋友,跟他打趣說:“沒關系,不要緊張,大不了你還可以去死嘛!哈哈……”,他說“不行啊,死了也解決不了海外流量變現的問題呀!”

我笑話他“你還是怕死嘛”,他一個勁搖著頭說“我TMD連活都不怕,還會怕死嗎?”

後來我看到另一位創業公司CEO發的一條朋友圈“到了這個年紀,最怕的就是負了別人,假設哪天我突然掛了,都沒有機會向大家解釋,更沒法向大家交待”。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什麽叫做“連活都不怕,還會怕死嗎?”

所以創業者是沒有退路的,即便活得像條狗,也會發現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

“我一直覺得創業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重的的人,因為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他們一定是有眼界的人,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們一定是內心強大的人,因為他們能承受別人承受不的的壓力。他們也是一群有夢想的人,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渴望成功的成就感,他們是改變世界的人。”

這段話我很喜歡,也送給大家。是的,你們是改變世界的人!

創業 戰略 文化價值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