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尋找經濟新動力·廣東】「公共秘書」科技局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34

從配角到主角

「週六保證不休息,週日休息不保證」,這是嚴濟榮的常態。

嚴是東莞市科技局副局長。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與南方週末記者交談的一個小時裡,兩家申報市創新科研團隊的當地公司找他。這兩個項目,從寫申報書再到答辯、做PPT,嚴的輔導可謂是細入骨髓,連標點符號的錯誤都管。

嚴濟榮還兼任東莞市資本上市辦副主任,因為輔導多家企業上市,他在當地被譽為「企業教父」,找他輔導上市的人排成了隊,也擠滿了他的每一天。

在科技局,如此忙碌的不只是嚴濟榮。

當天下午,發展規劃科科長李耀球的辦公系統裡,閃動著三個需要緊急處理的會議批件。現如今,在東莞凡是涉及經濟的會議都會叫上科技局的人。

繁忙是科技局的共同場景。因為全局39人根本忙不過來,不得不從其他單位借調了15個人。

嚴濟榮在東莞科技局已經工作了17年。他依稀記得,1995年他剛來時,只有四個科室——辦公室、科技計劃科、科技管理科、專利管理辦公室。當時政府支持的經費叫做科技三項經費,主要面向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基礎性實驗,金額不過百萬元。

當時,科技局除了制定每年的工作計劃和發放科研經費,還有兩項工作,即培訓企業和政府部門使用電腦和互聯網,宣傳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1997年,東莞科技局第一次組織產學研考察團,但企業的報名數卻是零。無奈之下,科技局找來七八個公務員充數。

「在十一五之前,科技是配角,這些年漸漸變成主角。」嚴濟榮說。變化從2006年開始。「十一五」政府提出了轉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口號。

從這一年開始,東莞設立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投入不少於10億元。而在此之前,東莞每年的科技經費不過三四千萬元。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一番,成了20億,科技局也從清水衙門變成了手握重金之地。

「我們要把錢花在不同的節點上。」東莞科技局副局長沈海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不僅要把錢花出去,還要花在刀刃上:「從一個設想開始,進行研發,一直到產業化,最後走向市場,中間很多環節都需要政府支持。」

科技局因此設計了13個大項、31個小項的資助項目,一年受理的資助申請就有五千多件,還要負責項目的評審、檢查、監督和驗收。機構設置也由此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四個科室增加到十個。

而科技局,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許多招商引資現場,科技局都會以顧問的身份出現。「以前我們是配合發改委、經信委、外經貿局做些項目評估類的輔助性工作。現在,他們拿到企業的資料會來徵求我們的意見。市領導去考察大的項目,肯定有我們的份。」李耀球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和自豪。

到了2011年,東莞確定電動汽車、半導體照明(LED)、高端新型電子信息、太陽能光伏作為四大新興產業。科技局由此史無前例地與經信委和發改委兩位老大哥平起平坐,分管其中一大產業——LED。

青蘋果、紅蘋果與蘋果樹

身處中國最有名的製造重鎮,東莞科技局這些年最為忙碌的一件事情就是為技術和企業「搭橋」。

第一次做「紅娘」的故事,至今仍被他們津津樂道。

2000年,一家名叫志成冠軍的企業主動找到東莞科技局。這家一直以來為香港公司代工生產小功率電源的企業,試圖通過開發大功率不間斷電源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他們重金挖來幾名工程師,卻始終無法攻克核心技術。

東莞科技局多方打聽,得知華中科技大學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那年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他們就帶著志成冠軍來到了華中科大。

這項技術,華中科大一位年過七旬的老教授已經研究了三十年,苦於找不到企業實施,研究成果束之高閣。

雙方一拍即合。企業先派人到武漢學技術,到了調試生產階段,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們坐鎮企業。經過半年,大功率不間斷電源實現了產業化。直至目前,它依然是志成冠軍的拳頭產品之一。

2010年10月,為了減低成本,志成冠軍把大功率不間斷電源的生產線遷往內地,但騰出了「籠」卻沒「鳥」可換。他們再次瞄上華中科大,看中了實驗室裡兩台LED芯片自動測試與分選設備的樣機。華中科大出技術,志成冠軍出資金,一家新的公司就此成立,志成又做起了LED。

「東莞是從農業縣發展起來的地級市,沒有一所像樣的大學,更沒有工業研究所。」東莞科技局分管產學研的副局長吳貽昀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東莞總體來說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很難養一批人專門從事研發工作。即使自建科研團隊,研發的速度要遠遠落後於知識更新的速度。」

走產學研和對外科技合作之路,是東莞企業最經濟的選擇。而科技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之後十多年裡,經科技局牽線走上產學研合作之路的企業不下千家。

東莞市天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便是這樣從一家房地產企業變成高科技企業。2008年,這家當地民營房地產企業瞄準了東莞市戰略新興產業——LED。但變身並非易事,因為缺乏技術人才,他們連從日本買回來的生產設備都無法組裝。

不過,與中科院半導體所「聯姻」,幫助解決了這些技術問題。2011年,團隊被評為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天域科技因此獲得廣東省3000萬元立項資助和東莞市1500萬元的配套資助。

科研院所與企業點對點的合作,能讓實驗室裡的青蘋果變成可實現產業價值的紅蘋果。但對於東莞科技局來說,他們更希望這些科研院所能夠在東莞栽出一棵棵蘋果樹。

這就好比1970年代的台灣工研院,他們進行技術研發,將成果轉移給企業,最終造就了台灣半導體產業。

東莞正在努力複製這一模式。2008年,東莞拿出1.2個億,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落戶東莞。

這背後,是東莞科技局副局長住在武漢親自跟教授們一起寫建院方案。從土地的招拍掛到建樓裝修,再到購買實驗設備,都由科技局一站式搞定。不到一年,華中科大的二十餘名專家「拎包入住」。之後,科技局便領著華中科大的專家一個鎮一個鎮地推介。

如今,在東莞,這類公共科技創新平台已有11個。電子科技大學東莞電研院為莞企「換芯」「換線」,華科大工程院則在毛紡重鎮大朗掀起了數控毛紡機代替手工勞動的風潮。

企業的「公共秘書」

有趣的是,與東莞科技局不同,深圳選擇了把與企業直接相聯繫的工作都交給科技創新委下屬其他單位——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如此解釋:科技創新委應該減少行政手段對企業和科研機構不必要的干擾,把重心轉移到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服務。

從深圳這個城市誕生開始,就是全國最有名的創新勝地,而高新技術產業則被其作為第一支柱。但是,直到2012年2月,科技「管家」才真正誕生:科技創新委以獨立的姿態重新出現在政府機構的名冊中,並罕見地冠以「創新」之名。

此前,是長達兩年的尷尬。

2009年,深圳啟動大部制改革,科技和信息局與貿工局、高新辦、保稅區管理局等6個政府部門,合併成科工貿信委——這個名字長得讓一位官員在一次重要活動上幾次說錯。

成立這個深圳「最大的衙門」,初衷是統籌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各項資源。但卻事與願違,因為職能分散在二十多個下屬處室,科技部下發的政策和文件甚至不知道要交給誰。

科技和信息局發放科技經費的職能,也從政府剝離出來交給市科協。但在申報國家科技創新獎時,卻出現尷尬一幕:因為科協並非政府部門,申報材料上級沒法接。

有人猜測,2010年,深圳在科技部公佈的20個國家創新城市試點中意外落選,與沒有獨立的科技部門不無關係。

現在,新的科技創新委不僅獨立,而且手握「園區實體」這個有力工具。

「如果科技部門單純地給科技事業和科技產業做規劃,其職能實際上是被架空了。」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主任陸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原來與之平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被招至麾下。「現在,高新區內的企業是科創委進行產業引導的載體,高新區管委會是科技創新委規劃和調整產業佈局的抓手。」

成立於1997年的高新區服務中心,成了科創委的直屬事業單位,也是觀察深圳科創委運轉模式的窗口。

目前,這個中心有「一個窗口,八大平台」為主的園區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國際科技商務平台、創業投資廣場、社會事務平台、文化建設平台、創新總裁俱樂部、創業服務平台、國際技術轉移服務平台以及知識產權服務平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技服務鏈條」。

在深圳,高新區的各種活動出了名地多。比如每週四下午,深圳高新區創業投資廣場都會主辦項目推介會——一間屋子,一些椅子,自己帶瓶水,風投與企業們能聊上一下午。通常每次會有兩三家企業項目進行推介,而此前主辦方已向與他們建立聯繫的一百多家風投進行過短信通知,有興趣的自然會來「淘金」。

「風投和企業很多時候會相互懷疑對方的實力,創投廣場就是幫雙方建立最基本的信任關係。」創投廣場陳姓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幫助資本與企業互相找到彼此,是這些平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而高新區旗下的國家科技商務平台,則更是被寄託了國際交流的希望。目前,國家科技商務平台已經入駐了33個國家和地區46家境外機構,中國歐盟商會、華南美國商會等紛紛在這裡「安家」。

入駐平台的匈牙利創新與技術中心,曾促成華為在匈牙利興建歐洲物流集散中心和生產基地;法國維埃納省駐平台機構也幫助中興通訊投資90億元人民幣在法國建立研發中心。

據國際科技商務平台的部長康少臣介紹,「引進來」的同時,他們也「走出去」,整合全球資源。

2008年以後,這個平台通過入駐機構,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設立「深圳高科技企業投資研發平台」或「企業孵化器」,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設立「深圳新技術新產品轉移中心」。

除了如此之多的平台,深圳科創委還掌管著虛擬大學園、深圳軟件園、IC產業化基地、技術轉移促進中心等。這些事業單位,也同樣大都是服務部門——在深圳科技部門,他們都笑稱自己是企業的「公共秘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