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多晶硅危机:40美元生死线 天威通威南玻不达标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518/05296237519.shtml


  40美元/公斤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一水平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晶硅厂商的生死线

  理财周报记者 陈光/文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想象力炒作的行业。”一位对新能源行业研究颇深的上海私募基金研究员谈及光伏发电时这样告诉记者。

  而瑞银分析师Stephen Chin则将太阳能产业链描述为:到处存在着供应过剩、资金缺乏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恶化造成需求面临困难。

  从充满想象力到全面盈利下调,光伏行业的前景变化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而在接受采访时,诸多基金经理也呈现出巨大的分歧,核心冲突在于,全球需求的步伐能否赶上产能扩张的速度?

  天威保变的变化

  在国内,天威保变(600550.SH)算是新能源行业涉足最深的公司之一,在其业务版图中,公司持股35.66%的新光硅业是中国第一家实现千吨生产线技术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多晶硅的下游,天威英利则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现在,太阳能之于天威的贡献重要性正在发生变化。

  海通证券测算,新光硅业自2007年投产以来,产量逐年增加,2008年产量达800吨,2009年可以提高到1100吨,预计2010年则能 够达到1200吨。产量逐步增加时,新光硅业为公司贡献的每股净收益却在逐年减少,根据海通的数据,2008年多晶硅贡献EPS为0.25元,2009年 这个数字预计要降到0.11元,而到2010年,多晶硅贡献EPS更要低至0.06元。

  这还是那个市场翘首企盼的大金矿——多晶硅光伏产业吗?

  “两年以前,多晶硅市场是纯粹的卖方市场,厂家有多少货,市场就能消化多少货,谁能生产出多晶硅来,就可以马上换成真金白银。”前述私募基金分 析师告诉记者,随着大量投资者进入多晶硅生产领域,现在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虽然没有成为买方市场,但绝对已经宽松许多,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多晶硅价 格迅速回落。”

  根据记者得到的数据,多晶硅每公斤现货价由2008年第一季的500美元暴跌至目前的100美元。按这个价格计算,新光硅业虽然2009年产量得到继续增加,但业务利润却大幅下滑,预计2009年净利润将由2008年的8.07 亿元降至2.34亿元,降幅达70%。

  新光硅业业务利润的大幅下降,还是建立在其良好的成本控制基础上的。

  海通调研后认为,新光硅业目前的成本比2008年平均水平下降30%,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多晶硅价格的回落是大势所趋,对于天威来说,由于有天威英利在,情况还能好一点。”上述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

  由于天威保变在光伏领域拥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既有做多晶硅的新光硅业,又有以多晶硅为原料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天威英利,多晶硅市场发生转变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

  瑞银分析师Stephen Chin认为,从垂直整合厂商来看,目前英利的非多晶硅成本最低,但由于过多依赖于多晶硅现货市场,其多晶硅成本却最高。

  这一劣势在加上多晶硅价格下降后变得不那么显眼。“如果所有厂商都能以70美元/千克的长期合同价采购多晶硅,英利相对其他厂商的成本劣势将大大下降,同时英利能够提供高效率的产品。”Stephen Chin说。

  海通认为,“国际光伏市场仍处于寒冬,但天威英利销售增长值得期待。”

  海通的数据预测,2009年天威英利对于天威保变(38.09,0.59,1.57%)的EPS贡献为0.18元,预计到2010年将提高到0.32元。如果与多晶硅生产数字合并,2009年光伏发电领域将给天威保变贡献0.29元,预计2010年将提高至0.38元。

  多晶硅行业洗牌

  一条光伏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多晶硅生产、拉棒、切片,其次是太阳能电池制作,最后是系统组装和生产其他组件。其中多晶硅生产曾是最为暴利,国内企业最热衷进入的行业。

  天威保变投资的新光硅业最先于2007年2月26日投料试车成功,设计产能为1260吨/年,另外江苏阳光(5.99,-0.06,-0.99%)(600220.SH)也投资年产多晶硅1500吨的宁夏阳光硅业项目。通威股份(9.91,-0.04,-0.40%)(600438.SH)则间接控股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第一期生产线年产多晶硅1000吨。此外还有南玻A(17.62,-0.47,-2.60%)(000012.SZ)、特变电工(28.54,-0.49,-1.69%)(600089.SH)、航天机电(12.23,0.04,0.33%)(600151.SH)、乐山电力(12.12,0.37,3.15%)(600644.SH)、岷江水电(6.15,0.10,1.65%)(600131.SH)等上市公司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多晶硅生产线,产能从1000吨到3000吨不等。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数据,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超过10家,形成1万吨以上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实现产量4500吨。预计到2009年年底,我国可形成3万吨左右的产能,产量突破1万吨。

  供给大规模扩张,需求却没有呈现同步骤上涨。

  前述私募分析师告诉记者,尤其是2008年美国和西欧等国纷纷降低了对太阳能发电的相关补助,需求事实上是在萎缩的。

  “虽然美国奥巴马上台后推出振兴光伏产业的计划,西欧国家也要推行低碳经济,但是这种政策的促进不可能快速见效,甚至效果会很一般。”该分析师还认为,国内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短期内也不可能刺激国内需求增长。

  供求关系的变化直观地体现在多晶硅价格变动上,而决定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生死的则是成本的差距。

  Stephen Chin将国际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分为三类,首先是在生产技术和成本上都表现优异的现有厂商,例如美国的MEMC公司和挪威的REC公司,其多晶硅生产成 本在25-35美元/千克;其次是有潜力的新进入厂商,像DC Chemical、LDK和顺达等新兴厂商,其产能完全上线后可能达到40-50美元/千克的生产成本,另外存在风险的供应商成本可能超过80美元/千 克。

  Stephen Chin认为,未来国际多晶硅混合成本价将维持在75美元/千克左右。这个价格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还可能进一步下跌。

  而在中国,经过2年多的试生产后,新光硅业目前的成本能控制在50美元/千克,国内其他厂商的成本要远高于此。

  “多晶硅生产线建成后,短期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起码也要2年时间才能顺利达产,达产后能否达到新光的成本水平还很难说。”上述私募分析师认为。

  海通证券(13.94,-0.29,-2.04%)詹文辉认为,短期来看,国内在建多晶硅厂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些庞大的投资可能尚未产生效益即成为投资商沉重的包袱。就目前国内多数多晶硅厂的初始投资预算成本看,“40美元/公斤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一水平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晶硅厂商的生死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

大唐、天威擬聯手在澳參與風能項目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19/2296391.shtml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大唐集團新能源(01798,HK)和保定天威保變(600550,SH)將進入澳大利亞開發風電市場。昨日 (4月18日),澳交所上市的CBDEnergyLtd.(CBD.AU)宣佈,將與上述兩家中國風電製造商組建合資公司,計劃未來8年投資60億澳元 (約合412.54億元人民幣)開發澳大利亞風能項目。
這是繼全球最大風機製造商西班牙歌美颯(Gamesa)聯手龍源電力(00916,HK)進軍歐美風電市場後,中國風電製造商開拓海外市場的最新舉措。
分析師認為,通過與外方合作,可降低中國風電企業「走出去」的投資風險,打破目前存在的技術、關稅壁壘,以盡快融入海外市場,擴大份額。國家也應運用出口退稅等政策,提高對風電出口企業的補助。
CBD稱,三方已就此事簽訂約束性協議。大唐新能源和天威保變將向這家名為AusChinaEnergyGroup的合資公司提供設備和資金,使其在風 能項目上具備強大競爭力。據瞭解,大唐新能源和CBDEnergy將分別持有合資公司63.75%和23.75%的股權,天威保變將持有其餘股份。該合資 公司還可能成為上述兩家中資企業參與其他海外項目的橋樑。
4月13日,歌美颯首席執行官喬治·卡弗特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歌美颯將和龍源電力在美歐和拉丁美洲等地聯合開發風力發電場。
根據協議,歌美颯已著手在海外開發風場項目,以及尋找新投資項目,雙方還在技術支持和培訓管理上展開合作。
目前,歌美颯在歐美及亞洲擁有超過22600兆瓦的風場項目。「雙方首先要確定目標市場,然後再製訂詳細的方案,根據不同市場特點,採取建立合資企業等方式進入。」喬治·卡弗特表示 。
此外,歌美颯還將在今後數月內為龍源電力、華潤電力、大唐新能源帶來新合同,向三家公司提供900兆瓦的風機。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由於國內風電市場競爭激烈,國內風電企業正急切將風電機組銷售到海外去,將風電場建到海外去。
「聯姻」外資企業「走出去」成為目前必然的選擇。「外企的優勢在於熟悉本國投資環境和產業政策,具備本土化優勢。」蕭函表示。
通過與外企合作有利於盡快熟悉市場環境,有利於分擔投資風險,降低損失。同時,合作也可以學習對方在技術、管理方面的經驗。
當然,聯姻的方式會給雙方帶來好處。蕭函表示,對中方企業來說,合作有利熟悉國際規則,盡快融入市場,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減少貿易壁壘,分擔風險。對覬覦中國龐大市場的外企來說,有利於分享中國市場帶來的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8

豪賭新能源結下惡果 天威集團巨虧101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3226.html

豪賭新能源結下惡果 天威集團巨虧101億

一財網 彭海斌 2015-04-09 22:09:00

從2001年涉足新能源業務以來,天威集團一口氣投資了數個光伏業務平臺,如今多數難以為繼,甚至已經破產。天威集團為此對相關資產進行了大幅減值,2014年的減值準備高達83.4億。

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還遠未能走出新能源領域巨虧的泥沼。作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最重要的輸變電重大裝備制造基地,天威集團賭下血本進入風電裝備以及光伏領域,如今欲脫身而不可得。

天威集團2014年的財務報告顯示,當年虧損達到驚人的101億元。數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天威集團員工均表示,該公司新能源業務仍處於減產、限產狀態,何時走出低谷仍是未知數。評級機構已經開始下調其主體和債務評級,提示該公司在本月需要支付的數千萬利息違約風險。

折損百億

天威集團的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合並報表累計虧損101.4億元。

天威集團將巨虧歸咎於新能源行業的問題。“行業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產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這給該公司帶來年度經營性虧損11.3億。

“公司的新能源業務目前還存在限產減產的狀況”,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作為天威集團控股的子公司,天威新能源公司是其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承載平臺。

從2001年涉足新能源業務以來,天威集團一口氣投資了數個光伏業務平臺,如今多數難以為繼,甚至已經破產。天威集團為此對相關資產進行了大幅減值,2014年的減值準備高達83.4億。

天威集團最大的一筆資產減值來自於對hoku科技有限公司(下稱“hoku科技”)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天威集團2014年財報顯示壞賬金額達到27億元。在光伏業務順風順水的日子里,天威集團為hoku科技押上重註。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09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2008年3月,天威新能源未經慎重決策與境外某公司簽訂10年期、4.68億美元購貨合同,並預付7900萬美元貨款。在這份審計報告中,審計署指出,2009年該境外公司瀕臨破產、無法履約,天威新能源以債轉股方式控股該公司,並又投入近1億美元。但因項目後期投資缺口巨大,截至審計日仍未能建成投產,前期投資面臨風險。

盡管未明確指出上述公司的名字,但審計署報告中的這家公司與天威集團投資hoku日期暗合。2013年中,hoku科技公司啟動破產程序,天威集團海外巨額投資遂成巨額壞賬。

另一項巨額的資產減值來自於天威矽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威矽業”)。天威矽業成立於2007年9月,註冊資本9.45億元,其中天威集團旗下上市平臺天威保變持股51%。

天威矽業同樣生不逢時。多晶矽價格的大幅下降令其無利可圖,天威矽業自2011年年末停產技改。2013年天威矽業的凈虧損達到11.68億元,2014年天威保變最終以債權人的身份申請其破產。為此,天威集團計提壞賬金額為8.9億元。

天威集團巨虧已經不止一年,2013年虧損額為63.6億元,當年對相關資產進行了53億元的減值準備。

在天威保變擅長的領域,盈利並不那麽困難。2014年,天威保變的變壓器產品毛利率實現同比上升,輸變電產業年度經營性利潤保持盈利,甚至實現了同比增長。

輸變電業務曾是天威集團立身之本,但後者已經遠離原來的軌道,單靠輸變電業務的盈利遠不足以彌補新能源業務的窟窿。

違約風險

天威集團今天的困局,不能簡單的以光伏產業行業周期來解釋。

審計署此前對兵裝集團的審計報告顯示,天威集團新能源等投資存在決策不規範等問題。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有20個未經董事會審議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資額152.75億元。

輕率的的投資,換來今天難以承受的結果。

從財務的角度看,天威集團已經面臨破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威集團凈資產為-80.35億,嚴重資不抵債。

鑒於此,評級機構聯合資信2015年3月30日將天威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BB級下調為BB,評級展望為負面,且將天威集團的發行的中期票據“11天威MTN1”與“11天威MTN2”的債項信用等級均由BBB下調至BB級。

這已經是聯合資信近期第三次對天威集團做出負面評價。2014年7月,聯合資信將天威集團主體信用及其債項信用評級由AA級下調至A級,2014年12月再次由A級下調至BBB級。

這兩宗中期票據發行於銀行間市場,“投資於天威集團債券的主要是銀行,券商等機構”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有研究機構表示,天威保變中票面臨兌付風險。

天威集團近期就面臨大額還款壓力,該公司發行的“11天威MTN2”將於4月21號需要付息8550萬。這將是市場觀測天威集團對付能力的直接窗口。

敏感時期的天威集團,另一重困境來自失去對上市平臺天威保變的控制權。繞過天威集團,兵裝集團實現了對天威保變的掌控。

2014年底,天威保變向兵裝集團非公開發行1.61億股股票,將天威集團的持股數量稀釋。盡管天威集團仍持有天威保變3.5億股的數量未變,但其持股比例由25.66%下降至22.96%,不再是第一大股東。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對天威集團構成負面效應:“底下有上市公司,融資才會更順暢”。

有研究機構分析報告表示,這意味著天威集團“獲得的兵裝集團支持不確定增強”。

編輯:王海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99

金融機構釜底抽薪 天威集團償付危機恐升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295.html

金融機構釜底抽薪 天威集團償付危機恐升級

一財網 彭海斌 2015-05-22 11:18:00

此前天威集團已經被多家機構追討債務。多家銀行都曾將天威集團推上被告席,要求凍結其資產。最近跟進要求立即償還債務的是寶鋼集團旗下的財務公司。

天威集團債務出現違約後,債主們緊鑼密鼓的開始了債務追償。此前已經有多家銀行陸續要求天威集團償還債務,並凍結該公司部分資產,最近跟進要求立即償還債務的是寶鋼集團旗下的財務公司。

天威集團的困境源於光伏業務,從最初的轟轟烈烈投資,到近期的轟然倒塌,不過數年時間。這一樣本性的案例,揭示了部分產業投資的盲目,以及資源是如何被輕易浪費的。

連鎖反應

來自中國貨幣網的信息顯示,寶鋼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寶鋼財務”)因與天威集團證券糾紛案件,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天威集團立即按面值兌付寶鋼財務持有的面值5000萬11天威MTN1票據債券,向寶鋼財務支付本金人民幣5000萬元及利息292萬元。

11天威MTN1票據發行於銀行間市場,該市場的主要投資者是大型金融機構。11天威MTN1是天威集團2015年2月如期付息的一期中票,到期日本該為2016年的2月24日,發行總額10億元。

寶鋼財務要求11天威MTN1立即兌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天威集團發行的另一款產品11天威MTN2違約事件影響。

這一些列事件發端於2015年4月21日,當天本該是天威集團為“11天威MTN2”支付利息的日子,但該公司公告稱其“未按期付息”,從而成為國內首只違約的國企公募債。

這引來投資人的極大不安。其後的5月20日,天威集團發布了“11天威MTN1”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確定並授權受托管理人為建設銀行,推舉律師事務所為大成律師事務所。持有人會議同時要求要求天威集團11天威MTN2加速到期;要求追加天威集團母公司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已經對寶鋼財務訴天威集團案件受理,後者也於近日收到了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發來的應訴通知書。

媒體援引債券分析師的話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承銷商建行和母公司為“11天威MTN2”兜底的意願並不強烈,未來能否兌付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光伏業務輪回

此前天威集團已經被多家機構追討債務。多家銀行都曾將天威集團推上被告席,要求凍結其資產。

據天威集團此前披露的信息,公司旗下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天威新能源公司”)因項目建設於2011年1月與國家開發銀行、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人民幣資金銀團貸款合同》 (其中國開行發放貸款共計15.41億元)。天威集團為此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新能源行業的陷落,令天威新能源公司困頓不已,已經不能按時償還貸款利息,同時又有其他違約行為,天威集團亦未按時履行擔保義務。國開行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立案受理。

天威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天威保變的3.52億股股票被多家銀行裁定輪候凍結。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天威新能源公司、天威新能源(成都)光伏組件有限公司、天威集團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裁定天威集團持有的天威保變3.52億股股票被輪候凍結。

天威集團2014年的財務報告顯示,當年虧損達到驚人的101億元。數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天威集團員工均表示,該公司新能源業務仍處於減產、限產狀態。

天威集團的困局,不能簡單地以光伏產業行業周期來解釋。審計署此前對兵裝集團的審計報告顯示,天威集團新能源等投資存在決策不規範等問題。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有20個未經董事會審議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資額152.75億元。從財務的角度看,天威集團已經面臨破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威集團凈資產為-80.35億,嚴重資不抵債。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天威集團累計虧損仍達到2.1億元,因其“所屬新能源子公司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產品價格走低等情況仍未明顯好轉,收入成本倒掛現象嚴重,收入規模大幅縮減”。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21

監管層或允許個案違約 天威債權人協議能否執行尚存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001.html

監管層或允許個案違約 天威債權人協議能否執行尚存疑

第一財經日報 楊柳晗 2015-05-21 21:11:00

2015年在控風險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背景下,盡管個別債券違約難以避免,但違約風險暴露仍將延續之前“點爆”的方式,風險事件超預期大規模爆發的概率比較低。

在宣布付息違約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後,保定天威集團近日召開債券持有人大會,審議《關於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未按期兌付利息相關事項的議案》,並達成六項議案。

此前在4月21日,天威集團公告稱,由於新能源產業巨額虧損,公司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未能籌措到付息資金公司,無法按期兌付“11天威MTN2”本年利息。

天威集團此次的中票違約不僅開啟了首例國企債券違約,也是首例銀行間市場違約。與此同時,由於監管層或允許市場出現“個案違約”,此次天威債券持有人會議達成的議案能否執行尚待存疑。

會議達成的議案能否執行仍存疑?

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天威集團債券持有人達成的六項協議分別為:一是確定並授權受托管理人為建設銀行,推舉律師事務所為大成律師事務所;二是要求天威集團11天威MTN2加速到期;三是要求追加天威集團母公司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四是對天威集團及相關方采取民事訴訟;五是就天威集團“11天威MTN2”違約事項提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對天威集團此次違約行為進行公開譴責、暫停兵裝集團及其子公司發行全部債務融資工具、將天威集團此次違約行為反饋其他監管部門;六是要求天威集團向“11天威MTN2”債券持有人公開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間相關文件。

另據記者了解,天威集團分別於2011年2月和2011年4月在銀行間市場公開發行兩期中期票據,即“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發行金額分別為10億元和15億元,期限均為5年。

“11天威MTN1”付息工作已於2015年2月完成,並未出現延期支付的情況,不過“11天威MTN2”利息償付卻出現違約,違約的應付利息金額為8550萬元。“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分別將於2016年2月24日和2016年4月21日到期還本付息。

有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的六項議案中,關於受托管理人和律師事務所的確定、要求發行第二期中票加速到期、對天威集團及相關方采取民事訴訟等議案符合債券募集說明書中對投資者保護機制的規定。

不過,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要求追加母公司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以及暫停兵裝集團及其子公司發行全部債券融資工具等針對母公司的議案並未在募集說明書的相應條款中提及,而類似條款在持有人會議中被提出尚屬首例,其效力和執行效果有待市場檢驗。

海通證券債券分析師姜超也認為,雖然債券持有人會議的議案獲得了通過,但本質上只是債權人之間達成的共識,對於債務人和第三方並不具有強制執行力,最終能否執行或全部執行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值的關註的是,天威事件也凸顯了目前國內債券市場債權人保護機制尚待完善,一位外資行債券部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與銀行等機構相比,信用債券普通投資者承擔的信用風險相對較大,同時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缺失導致投資人沒辦法及時對沖和止損,因此投資者需要做好事前工作,密切關註募集說明書上的投資人保護條款。”

與此同時,海通證券宏觀債券團隊還認為,因國內缺乏嚴格意義上的交叉違約機制,中票違約後其他債券持有人(如11天威MTN1、13天威PPN001)也不能依此請求采取加速清償或追加擔保等權益保護措施,與作為貸款持有人的商業銀行相比處於嚴重不利地位,凸顯國內債權人保護機制尚待完善。

根據天威集團此前公告,天威集團2014年合並報表巨額虧損101.4億元。數據還顯示,自2011年以來,天威集團凈利潤已連續四年虧損,且虧損額度不斷放大;截至2014年末,天威集團賬面總資產129.17億元,總負債209.53億元,已處嚴重資不抵債狀態。

個案違約或將出現對規範債市意義重大

盡管天威債之前已經有過超日債和湘鄂債兩支公募債券出現違約,且天威集團的經營狀況惡化也被市場熟知。但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天威集團背靠央企集團,此前多數投資者對天威債券剛兌抱有信心。

海通證券認為,不過由於此前交易商協會主管的債券品種尚未出現過違約,尚不能確定交易商協會對此如何應對及是否會執行此項議案。由於天威違約事件或是遵循總理“允許個案性違約”的思路,此舉或將更加考驗監管部門的決心與魄力。

至於該事件對於整個信用債市場的影響,中信建投宏觀債券分析師季偉傑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表示,2015年在控風險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背景下,盡管個別債券違約難以避免,但違約風險暴露仍將延續之前“點爆”的方式,風險事件超預期大規模爆發的概率比較低。

作為國企和銀行間市場違約第一案,天威集團此次違約對規範債市發展顯現出積極作用。民生證券研究認為,“11天威MTN2”和“11天威MTN2”兩只債券在發行時均為規定該期中期票據不設擔保。天威集團中票付息一事無論最終如何解決,均對市場提出警示,國企背景固然強大,在無明確擔保條款的情況下,只能作為估計,不能構成責任追索的憑據。

此外,債市的剛性兌付備受詬病,主要因剛性兌付導致資本市場好壞不分,金融資源持續錯配。

民生證券還分析稱,打破無效部門剛性兌付的神話,允許部分政治關聯負債主體有序違約並迅速處置不良,才能真正促使無風險利率下行。再輔之以經濟結構調整助力(打破壟斷、放松管制和鼓勵技術創新等),引導金融機構助力新經濟,實現中國經濟轉型。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28

天威英利新能源中票實質性違約 10億僅還7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6512.html

天威英利新能源中票實質性違約 10億僅還7億

一財網綜合 2015-10-13 19:53:00

保定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由於連續虧損、拆遷補償工作進度緩於預期,應於2015年10月13日到期兌付的10英利MTN1未能按期足額兌付。

13日晚,保定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由於連續虧損、拆遷補償工作進度緩於預期,應於2015年10月13日到期兌付的10英利MTN1未能按期足額兌付。

截至目前,天威英利利用拆遷補償資金償還到期中票本息總計7億元,其中,本金6.43億元,利息0.57億元。該中期票據發行總額1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5.7%。原評級主體債項均為AA,當前最新評級為BB。

早在9月30日,英利綠色能源宣布,計劃將於今年底前通過旗下六九矽業拆遷補償金償付大部分資金,其余部分將在一年內償付完畢,資金主要來源為應收賬款現金回流及其他資金來源。

對於出現兌付危機的原因,天威英利表示,受過去幾年光伏行業整體形勢影響,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虧損面逐年收窄,但仍未轉虧為盈,2012-2014年共計虧損14.05億元,由於連續虧損,公司難以利用自身現金流覆蓋即將到期的中期票據本息金額。在上述情況下,公司計劃通過關聯方處置閑置土地與廠房拆遷可取得的補償資金償還部分本息,剩余資金通過其他途徑(如正常銷售回款)解決。現因拆遷補償工作進度緩於預期,公司未能按期足額兌付到其中票本息。

天威英利表示將通過加快資產變現工作進度、加強企業自身經營等多途徑努力推動償款盡快返還。

一位資深債券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債券發型一般都是信用方式,很少做抵押擔保。發行人一旦出現違約,除了通過法律方式,對違約企業實施並購等,引入新的資金,償付本息的機會就比較大些。今後,各參與機構應當通過更細致的盡職調查,盡量選擇優質企業發債,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一財網綜合中國證券網、新浪財經、網易財經等報道)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508

投資人告贏保定天威 債務或需8年分期償還

作為國內首個債券違約國企,訴訟纏身的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威集團”)與機構投資者的一份訴訟結果出爐,法院判決博時基金獲勝。

不過,按照外界所傳的重整草案,普通債權清償率在30%,並且實施“分期付款”要8年才能付清。但對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基金公司來說,堅持上訴並且最後獲得勝利難言可貴,對基金投資者也是一個“交代”。

北京一家老牌基金公司高管便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公平的角度來說,勝訴是應該的。本來就是一個商業規則,大家都按照規則來辦事。從基金公司角度來說,肯定會最大程度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訴諸法律是一種途徑。”

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剛兌”打破,高收益市場發展的機會開始出現,未來信用風險增大也意味著更加豐富、多元化的債券產品將陸續出現。

機構投資者的勝利

近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網站顯示,博時基金在與天威集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1天威 MTN2,債券代碼:1182127)訴訟中勝訴,按照判決,博時可以拿回本金5000萬元、403萬利益以及約135萬的違約金。

天威集團作為國內首個債券違約的國企,它在訴訟中敗訴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機構投資者的勝利”。不過,在一位華南公募基金人士看來,“勝訴是應該的”。

11天威MTN2的發行總額為15億元,計息期債券利率5.7%,到期兌付日是2016年4月21日,中國建設銀行擔任主承銷商,本報了解到,11天威MTN2持有人共計12家機構,其中包括中信證券、昆侖銀行、惠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長盛基金等金融機構。

中信證券與惠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均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天威集團違約,並判令天威集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於2015年4月21日提前到期,請求判令天威集團向其兌付天威集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此前,長盛基金也曾就其持有的“11天威MTN2”與天威的證券糾紛案件提起訴訟,不過,今年3月4日,長盛向法院提出了撤訴的申請。

“不過最後能不能拿到這個錢還是未知數。畢竟涉及到國企,如果是真的沒有還款能力也沒辦法,還是比較難的。對基金來說,要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盡量不要踩雷。”上述華南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

按照市場所傳的重整計劃草案,普通債權人最終清償率為30%,並且要5年後才開始付款、8年內付清;而有抵押債權的可以得到100%清償,但重整計劃批準後6個月僅現金清償的有10%,剩余還是按照8年的方式進行償付。

“踩雷”概率增加

2016年三季度天威集團合並累計利潤總額虧損73億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天威集團合並資產319.6億元,較年初下降47.3億;合並資產負債總額147.4億,較年初上升近26億元。

該公司10月31日發布公告顯示造成天威集團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天威集團及下屬3家子公司天威風電、天威葉片及天威薄膜已於2016年1月8日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目前,天威集團下屬公司除風電場企業正常運營外,其他企業處於限產、停產狀態。

本報也註意到,2012年至2014年期間,天威集團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6.4億、17億和76億,虧損規模持續擴大。在這一段時期內,評級公司進行了持續的評級下調。而在2014年7月的一次評級調整中,評級機構一次下調天威3個評級,反映出評級機構對天威信用資質的極度悲觀。

一位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信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債券發行人都可能違約,只是概率不同。具體而言,企業的信用風險和宏觀經濟周期、行業生命周期、以及企業個體經營情況息息相關,因為企業的經營環境正在惡化,所以違約概率明顯增加。

“近兩年全球風險資產的波動增大,投資者對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未來隨著中國老齡化的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固定收益產品發展是大趨勢,債券基金的規模也會快速擴張。”上海一位公募債券基金經理也告訴記者,對公募基金而言,在這種情況下,也意味著“踩雷”概率的增加,需要增強識別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目前來看,國內對於債券違約的事後處理機制不太完善,這與之前的國企債務剛性兌付存在一定關系,也與我們國家相關法律政策還在完善的過程中相關。債券投資人在相關債務出現違約之前能夠得到的有效信息不夠及時,且相關企業的最終清償率較低,均使得債券投資人在出現違約之後的潛在損失較大。”上述債券基金經理也進一步表示。

截至10月31日,天威集團(母公司)已知涉案件數量合計44起,涉訴標的金額約為56.17億元。天威集團已知被查封(含輪候)的資產主要包括有股票、股權和土地房產等。

重整計劃尚未通過

公告顯示,天威集團破產重組後續主要工作安排包括有爭取地方政府、法院、兵裝集團、主承銷商、債權人等各方的支持和幫助等。

本報也了解到,在11天威 MTN2發行時,與二級市場估值的溢價在20BP以內,風險溢價相對較低。於是,在當時新能源市場仍處於相對火熱的狀態,疊加了“央企”和“AA+評級”光環的天威集團,市場當時對其並沒有過多的擔憂。

募集說明書顯示,天威發行15億元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為:計劃將募集資金的33%補充天威集團本部營運資金;67%用於置換歸還天威集團本部的銀行借款。

招商證券也曾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天威集團最終違約真正的根源在於唯一的外部支持力量兵裝集團放棄了天威集團,“並且放棄的十分‘果決’”。“梳理後來看,其中一條很重要的主線,就是原天威集團董事長丁強的職務變遷和董事長人選的變動。”其表示。

到了2014年,天威集團面臨多起債務訴訟,尤其是兵裝財務提出對天威集團進行財產保全措施;同時大量的銀行提前抽貸和債務訴訟,也讓債券持有人變得非常被動。

2016年10月8日,天威集團破產管理人向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並於11月2日召開了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對該草案進行說明和表決。經表決,出資人組、稅款債券組、小額債券組通過了該草案:但是,職工債券組、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未通過該草案。會議決定未通過表決組後續還將與管理人協商,再次表決。

截至目前,天威集團共發生違約4起,涉及本金45億元。包括,2011年度第一期中票(11天威MTN1)10億,2011年度第二期中票(11天威MTN2)15億元,2012年度第一期非公開丁香債務融資工具(12天威PPN001)10億元,2013年度第一期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13天威PPN001)10億元。;天威已知涉訴案件數量合計44起,涉訴標的金額約為56.17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