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教育集团遭遇“做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5MMDAwMDIwODQ5Mw.html

11月29日,一家总部位于哈尔滨的教育培训机构,位列纽交所当天股票跌幅榜榜首。在股价大幅下挫33%以后,这家名为“中国教育集团”(NYSE:CEU)的中国企业,已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针对机构财务质疑报告的回应。

当 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投资机构Kerrisdale,瞄准了这家在纽交所挂牌的中国企业。在一份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 中,Kerrisdale将中国教育集团评级定为F(Fraud,财务作假)。最终,CEU股价跌至2.93美元,而此前,机构预期其今年目标价为8.5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传闻称,Kerrisdale可能参与了“做空”中国教育集团。本报记者就此询问Kerrisdale研究员,但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对 于近期频频在华强调“上市门槛更高,更具品牌价值”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而言,这已是短期内其治下遭遇做空的第二个中国概念股。此前的10月末,山东企业博润 (NYSE:BORN)也曾遭遇类似财务质疑。而此前,遭遇质疑的,更多是在纳斯达克(NASDAQ)或美交所(AMEX)上市的中国公司。

被盯上的中国公司

Kerrisdale的报告延续了今年美国机构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模式。


中 国教育集团(CEU)发源于哈尔滨,其全资运营子公司全称为“哈尔滨众合利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利达教育”),法人代表于希群。公司2004年9 月反向并购美国北加利佛利亚的ABC Realty 公司,2004年末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并于2010年1月转版至纽交所。

CEU公司2009年年报称,其核心业务是提供在线教育资源,主要业务是通过自建的网站分享教育资源,能够提供35万份以上的试题、课程等素材。

但CEU的这一核心业务成为被质疑的焦点。通过在互联网流量监控网站检索CEU网站的数据,在与同类网站对比后,研究员认为,这一网站的日常访问量极低,近几月还出现了大幅下滑,一度日浏览量仅有几十人次。

此外,公司在哈尔滨也开展线下培训业务。其中包括三万余平方米的教室,同时容纳约1200名小学至高中年龄段的学生。但Kerrisdale通过谷歌地图和现场照片对比,得出结论称,CEU位于哈尔滨的培训实体规模较小。

一位美国小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Kerrisdale报告的关键点仍然是通过工商局年检材料对其财务数据进行质疑。今年以来,这是投资机构针对问题中国股票的一贯做法。“CEU被盯上好些日子了,但此次公开发出报告有些突然。”

CEU在2008年年报披露称,其在线教育业务总收入约1929.8万美元,毛利率接近80%。但Kerrisdale公布的利达教育工商资料显示,其2008年营业收入仅为42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2万元人民币。

据CEU公司2009年年报,其近年主营业务收益,65%来自位于哈尔滨的利达教育公司,另有约30%来自利达教育全资控股的一家分公司。尽管利达教育并非CEU的唯一运营实体,但Kerrisdale仍然坚持其研究结论。

行业影响有限

中国教育集团30日公告称,其将逐条证伪Kerrisdale的报告,并将向多方咨询后发布更多消息。

本报记者11月30日向CEU公司CFO Zack Pan致信询问详细信息,但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应。多位利达教育办公室职员也在接听记者电话后迅速挂断。

随 着这一事件在诸多海外媒体上滚动出现,30日,在美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股价大多小幅下跌。新东方(NYSE:EDU)股价下跌1.88%,同样以线下授课 为主的环球雅思(NASDAQ:GEDU)下跌0.42%;新近IPO的学大教育集团(NYSE:XUE)下跌2.28%;另一以远程教育为主营业务的正 保远程教育(NYSE:DL)下挫达5.56%。

但罗氏证券分析师周浩认为,CEU是一例个案,对其它股票不会形成长期影响。

自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挂牌至今,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成风。新东方股价已从最初20美元升至110美元以上。2010年,已有4家中国教育机构,通过IPO方式登陆美国市场。“这些公司的早期投资人都很有分量,说明市场对行业的认可。”周浩对本报记者称。

而据公开数据,在过去五年间,先后有数十家中国教育公司获得私募投资,总计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德勤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组数据称,中国大陆约有50%教育机构希望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而如今,美国市场上这类股票的市值仍不到1000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25

誰在做空中國概念股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2683&time=2011-03-05&cl=115&page=all

從研究到發報告,再到做空那些存在欺詐行為的中國赴美上市企業——這已經成為一樁能長久做下去的生意。誰是它們的目標?
《新世紀》週刊 記者 王姍姍 見習記者 谷永強

 

  2011年2月4日,一家名為渾水(Muddy Waters)的美國研究機構發佈一份針對中國高速傳媒控股有限公司(NASDAQ:CCME,下稱中國高速頻道或CCME)的研究報告,質疑該公司蓄意 誇大盈利能力,並指出其向工商局提交的盈利數據與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的財報數據嚴重不符的事實。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研究機構,對中國高速頻道給出「強力賣出」評級,目標價為5.28美元,同時聲明將直接參與「Short」(做空)這只涉嫌 「造假」的股票。所謂做空,是股票市場的一種交易模式,即在預期某隻股票可能下跌的情況下,選擇先賣出該股,然後確定在未來某個時候買入同樣數量的該股。 如果預測準確則賺取差價,獲得盈利。

  就在「渾水」發佈研報三天前,另一家名為Citron Research的美國調查機構發表了一篇針對中國高速頻道文章,同樣質疑該公司「業績好得難以置信」。

  而出自「渾水」的這篇研報顯然更為來勢洶洶。中國高速頻道的股價全無招架之力,研報發佈當日便暴跌33.23%,報收於11.09美元。此前一週,這只中國概念股剛剛升至上市三年來的歷史最高價——23.97美元/股,來不及歡慶,便被推進夢魘。

  隨著股價大跌,先後又有四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宣佈將對中國高速頻道進行調查,並代表某一時期購買中國高速頻道股票的投資者,向其發起集體訴訟。

  通過做空有問題的上市公司來牟利——這在美國資本市場中並非新鮮把戲。中國高速頻道所遭遇的做空及訴訟,也並非一起偶發個案。綠諾科技、東北石油、東方紙業、中國綠色農業、多元印刷……在中國高速頻道之外,是長長一串「遇難者」的名單。

  隨著2009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潮的興起,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中國企業八仙過海、跌跌撞撞地擠進美國股市,卻不知自己已經成為那些「資本獵手們」最熱衷於狙擊的目標。

渾水摸魚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渾水摸魚』,是說在混濁不清的環境裡更容易抓住魚,換言之,渾濁可以創造掙錢的機會……如何來應對『渾水』的狀態,西方的投資者以及市場監管機制,對此並未做好準備。」

  這是一段寫在「渾水」研究機構官網首頁的開場白。其作者正是「渾水」的創始人,也是中國高速頻道研究報告的作者——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

  這個曾在中國陸續生活過六七年、做過律師、建過網站還辦過倉儲公司的美國人,在2010年上半年,註冊成立「渾水」,憑藉自己對中國的瞭解,開始研究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最初我開始做研究,還是因為我父親的公司當時正好看中了一隻中國公司股票。」卡森所指的這只股票,正是「渾水」日後發布的第一份研報的主角——東方紙業(NASDAQ:ONP)。

  2010年6月28日,「渾水」發佈報告,聲稱其研究人員通過調閱東方紙業工商稅務登記信息和實地考查,發現東方紙業在營收、客戶數量、資產估值、產能、毛利等方面存大嚴重誇大。同時參照同業優秀公司的運營能力,對該公司的存貨周轉也提出質疑。

  鑑於東方紙業「存在嚴重造假詐騙嫌疑」,「渾水」對其做出了「強烈賣出」的評級,並聲稱目標價低於每股1美元。「渾水」在報告中聲明,該報告發佈之日已同時「做空」東方紙業。

  受該研報影響,東方紙業股價從此前的8美元一路下挫至4.3美元。雖然不知道有多少機構曾一同參與做空,但這單生意至少讓卡森本人有錢可賺。

  「當時我真的不知道有誰會在乎這份報告,也無法判斷自己的研究會有多大影響力,我只是把報告貼出來,但那之後便引發了其他的事情。」卡森告訴本刊記者,在發佈第一份研報之後,有一些盯著中國公司的投資者開始與他聯絡,其中一些人來自於對沖基金。

  「他們認為我幹得不錯,並且告訴我,像東方紙業這樣存在舞弊嫌疑的公司還有很多。」隨著不斷有人向其爆料各種「問題公司」的線索,卡森的生意一 下子火起來了,他意識到有很多投資者「渴望瞭解真相」。這意味著,從研究到發報告,再到做空那些存在欺詐行為的中國赴美上市企業——這的確是一樁能長久做 下去的生意。

  「並不是每一個想要做空某隻股票的機構告訴我線索,我就會幫助他們。我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然後讓研究團隊開始工作。」

  2010年12月,中國高速頻道成為卡森繼東方紙業、綠諾之後的第三個研究目標。

  中國高速頻道引發卡森好奇心的地方,在於這家連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熟悉的廣告傳媒企業,比中國境內數家知名的同業企業,擁有更強的盈利能力。

  針對高速頻道的實地調研持續了一個月,與對東方紙業的調研方式基本相似——他首先偽稱自己是中國高速頻道的潛在客戶,向對方索取了一份廣告客戶 資料;之後向中國高速頻道的競爭對手、客戶以及供應商詢問有關中國高速頻道的情況;並前往北京、天津、石家莊、福州等地實地觀察中國高速頻道廣告播放設備 的運轉情況;同時核對了中國高速頻道向中國工商局和美國證監會提交的相關財務數據是否匹配。

  「我在幾個機場坐了安裝有CCME設備的機場巴士,此外我還去看了一些城際長途客車,從一個城市坐到另一個城市,觀察他們是否播放CCME的廣 告視頻節目。」卡森還從公司獲得了一張業務介紹的宣傳頁,上面稱大約有1.2萬輛客車安裝了他們的車載廣告,但CCME的上市財報中發佈的數字則高達 2.7萬輛。

  卡森告訴本刊記者,這樣的實地調查往往持續數月,投入成本很高。而目前公司運營主要依靠做空來獲得收益。

  「我目前並不擁有任何對沖基金,但未來也許會成立一家。」

  「這生意其實很危險。過去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但現在一切都變了。每次我寫完報告,都會收到那種恐嚇要殺了我和我妻子的郵件。」電話那頭的卡森,語速很慢,所說的每一個字似乎都經過仔細琢磨。

狙擊者「特質」

  採訪中,卡森始終拒絕向本刊記者透露自己研究團隊的實際人數,而只是以「少於20人,但員工涵蓋了6個民族(nationalities)」之類的措辭含糊作答。卡森還告訴本刊記者,在美國成立一個研究機構,並不需要擁有任何的資質證書。

  「他們會說任何他們想說的,以便通過看空一些公司的股票來牟利。」在中國操作過多家企業赴美借殼上市的貝爾蒙合夥人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約瑟夫·默茲(Joseph Meuse)向本刊記者抱怨說。

  由貝爾蒙充當財務顧問的中國綠色農業,於2009年3月在紐交所上市,後從OTCBB轉板至納斯達克。OTCBB是美國證券商協會管理的一個交 易中介系統,上市程序簡單,費用較低,在OTCBB上面流通交易的股票,一般都是不能達到在納斯達克或小資本市場(Small Capital)上掛牌上市要求的公司的股票。

  2011年1月5日,投資機構美奇金(J Capital Research)發佈了一份指責中國綠色農業造假的研究報告。受其影響,中國綠色農業股價於當日暴跌10.4%、次日繼續下跌7.8%。默茲稱中國綠色 農業曾到美奇金位於香港的辦公室拜訪,結果發現「整間屋子空無一人」。而美奇金的研究亦真偽難辨。

  在默茲看來,美國股票市場比較情緒化,投資者具有從眾心理;當研究機構發佈一些針對中國公司的負面信息而投資者無法證實相關信息的真假時,美國股票市場就會表現出非理性的一面。因此這些散佈公司負面消息的狙擊者,做空成功率很高。

  遭追擊的中國高速頻道,於2月7日對外發佈《致股東的一封信》,反駁了渾水公司的質疑。強調其財務報告是聘請著名審計師事務所操刀完成,並自我 辯護稱,近期公司成為多家空頭的攻擊目標,而對於這些空頭髮布的報告中「存在多項與事實不符的內容」,未來將會採取合適的回應措施。

  然而,中國高速頻道所面臨的「禍事」並未就此終結。因為它與那些代表投資者提起訴訟的律所之間的「鬥法」才剛剛開始。

  美國仲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譚敏亮向本刊記者介紹說,美國的律師可以代表同一批受害人做民事索償。在美國,一些規模較小的律所,往往樂於去主動發 覺一些「可能的被告」,然後與那些個人投資者原告一一接觸,說服他們簽訂一份法律訴訟的代表合同。如果訴訟成功,則原告所獲賠償的50%將充當律師費用。 如果敗訴,原告也無須向律所支付費用。

  「中國公司遭遇做空」是這些律師最熱衷跟蹤的案件。

  「一旦發現某家中國上市公司是有問題的,一家律所對其提出訴訟後,該行業中其他的律所同樣也會想加入。」譚敏亮告訴本刊記者,不同的律所選擇起 訴同一家企業,會自動尋找不同的小股東作為訴訟原告。涉及證券投資的訴訟,常常會持續長達一年,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或由法院來裁決。

  一旦遭質疑,中國公司往往在是否反訴問題上非常小心。McDermott Will & Emery律師事務所的Tames G. Rizzo告訴本刊記者,反訴意味著接受訴訟調查,這往往會暴露出更多中國公司不願公佈的東西。

做空是一種「陽謀」

  據統計,2009年1月1日至今,通過IPO方式去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共63家,通過反向收購轉板方式去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有68家。

  「去年10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採取更嚴格的上市資格審核標準,確保在美上市的公司符合標準。」默茲表示,目 前每季度都有30至40家中國公司去美國上市,每年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數目約增長20%,他預測2011年去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大概會在150家左右。

  回顧多起中國公司遭遇做空狙擊的案例,可以明顯看出,那些通過反向併購借殼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誠信度,是最常受到詬病和質疑的。

  「買殼上市公司一直都受到投資者的質疑。這段時間針對中國買殼公司的質疑比較集中。」紐交所中國首席代表楊戈向本刊記者指出,很多大型知名基金 公司對選擇投資公司股票有明確規定,比如有的規定不能買OTCBB板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的規定不能買5美元以下的股票。投資買殼上市公司的大部分是個人投 資者,而做空那些存在問題的借殼上市股票的行為,則多發生在一些對風險偏好更高的小型投資基金。

  「做空某類公司的股票,對這種投資基金來說是一種商業模式。這不是一種陰謀,而是一種陽謀。」楊戈說。

  譚敏亮建議,中國公司在決定赴美上市前,應聆聽專業機構的意見,瞭解上市背後的風險。尤其是那些通過借殼上市的公司,應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透徹瞭解美國對上市公司的各項要求,同時制定和更新信息披露制度。

  此外,僱傭知名的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財務諮詢公司將會很有幫助。

  「每一個包裝『亮點』背後都要有證據,而且也要把證據給所有律師看過、跟投行做討論。」譚敏亮指出:「一招防範被做空風險的重要防禦是,招股書要寫得儘量實事求是,不要那麼誇張。」

  從數份引發「做空」的研報所引用的證據來看,目前中國公司向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局申報的年度財務收益與向美國證監會申報材料之間存在的差異往往成為中國公司遭到質疑的導火索。

  針對這種現象,楊戈表示,「兩套賬」雖然在中國民企中頗為普遍,但畢竟是不規範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投資者幾乎是一抓一個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上市公司的欺詐行為,我相信一年以後,美國股市如今的混亂局面就會有很大改觀。」卡森·布洛克告訴本刊記者,2011年「渾水」的工作計劃是完成六篇研報。

  「等到這個市場變得乾淨了,我想我會開始研究一些值得做多的好股票。」卡森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1

做空美元嗎?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7016

標普「弒主」,美元持續下跌,那麼就要做空美元嗎?


   自2011年以來,我們似乎就能夠隱約嗅到一場由評級機構引發的做空浪潮。8月5日,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最終選擇「弒主」,將號稱「全世界最安全的債 券」—美國國債的評級由頂級AAA下調一檔,至AA+,評級展望負面。而且標準普爾強調,未來半年至兩年內,這一評級仍然有較大的下調可能性。AAA從股 票的角度理解,意味著「強烈買入」,AA+則為「買入」。一個聯邦政府負債即將超過16萬億美元、GDP僅有14萬億美元的國家;一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 足2.5%、CPI卻有3.5%的國家……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收益來看,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糟的投資了,即便是「買入」或「持有」也是不合適的。
這場評級風波中的三方當事人關係十分有趣,欠錢的美國並不愁還不上錢,各國只能借錢給美國,突然冒出來一個第三者說美國還不了錢,結果導致美元兌主要 貨幣全線下跌,其中美元兌瑞郎創4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而從最近3次美聯儲政策聲明中也可以發現,美聯儲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一次比一次悲觀,在這樣的 背景下,美元似乎已經站到了懸崖邊緣,一旦QE3真正兌現,美元價格可能會縱身一躍。
不管怎樣,從現在的形勢看,美指無論是短線還是偏中線都呈現出要破位大跌的跡象。外匯市場變動越劇烈,投資者越是高興。趁美元出了問題,投資者有了個可以投機的機會,那就是做空美元。


如何從做空中賺到錢?
 
外匯市場向來是經濟學家們最為頭疼的一個領域,因為它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沒有人能永遠準確地預期匯率如何變動,也沒有人能猜到貨幣何時升值。雙向獲 利是外匯交易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其優勢所在。國內的股市投資,只能買漲而不能買跌,即只能從股價的上漲中獲利,若股市經過一段時間上揚後,預計可能將見 頂,投資者的明智選擇只能是空倉旁觀,候機再進。而外匯交易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
做空,從金融學上來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主動攻擊型,比如索羅斯在1992年攻擊英鎊、1997年攻擊東南亞貨幣,導致這些國家的匯率大跌; 二是投機型,如果投資者預期某一股票或者其他資產將來價格下跌,可以通過提前做空或者其他類似方式來獲益。在外匯這個市場裡,我們都是投機者,高拋低吸, 賺取差價。賣空美元是在美元匯率開始下跌的時候,你高賣,然後低點平倉,賺取差價,就是賺錢了。
下面我們以1:100的保證金比例介紹做空的機制。
比如說市場上現在澳元兌美元是1.0267,你覺得1個月之後澳元兌美元會漲到1.2000,也就是說澳元會升值美元會貶值,所以就要買入澳元賣出美 元,你支付1000美元保證金,從銀行借來10萬美元,然後以1︰1.0267的匯率兌換成澳元,持有一個月後,澳元兌美元的匯率變成1.2000,你把 持有的澳元再兌換成美元,把之前的10萬美元還給銀行,換回你的1000美元保證金,匯率變化後多兌換的美元就是這一個月的盈利。這就是外匯保證金交易的 做空機制和槓桿的作用。


美國真有那麼差?

  少了一個「A」會使美元變得一文不值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經濟體,每個國家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美國也不例外,美元價格「跳水」並不意味著美國是一個可以盲目追空的對象。
大家都看成是一種趨勢的東西,很快就會做到頭,而且往往會做過頭。這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所有人都看多的時候就會有空頭的風險,而所有人都做空時,市 場趨勢可能會反轉。信用評級少了一個「A」,並不會使美元變得一文不值。就像巴菲特那樣的老派觀點認為,雖然美元購買力將不可避免地下降,但並不代表世界 末日的到來。
雖然美元中短期內走弱機會頗大,但長線下跌卻缺乏想像空間,其大形態上正面臨歷史底部,且幾乎走弱了十年之久。美元指數歷史底部是2008年3月的 70.70,目前在75一帶,極難想像美元在創新低後仍不停下挫。近年來美元之弱,實有美國刻意縱容的成分,想以此轉嫁部分債務危機,所以這非但不能反映 出其金融能力的低下,反而為相反證據。總體而言,弱美元有利於美國利益,但弱到崩盤並不利於美國利益—這意味著美國極可能失去「鑄幣國特權」,這必然招致 來自政府的干預,有關專家分析此次「跳水」也極可能是美元的最後一跌。
由於外匯交易和利率、通脹、災難、戰爭都有關係,所以交易者應該盡力去瞭解整個市場的預期,但操作上並不一定要和別人亦步亦趨。每日詳細記錄決定交易 的因素,看看當時是否有什麼事件消息或是其他原因讓你做了交易決定,做了交易後再加以分析,並記錄盈虧結果。如果是個獲利的交易結果,表示你的分析正確, 當相似或同樣的因素再次出現時,你所做的交易記錄,將有助於你迅速做出正確的交易決定。
設置止損線和止贏線也是一個好的投資計劃的標誌,這可以把交易者自己的風險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外匯保證金交易具有較高的槓桿效應,在給投資者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亦可能令投資者面臨相應的高風險。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特點

交易時間
週一到週五,全天24小時無間斷交易

交易方式
T+0,一天內可以隨時多次交易

獲利方式
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漲和跌都可以賺錢,判斷趨勢的走向至關重要

槓桿比率
保證金交易,可以提供多種槓桿比率,最高可以是400:1

賺錢機會
外匯市場波動頻繁,每天最少都有2至3次賺錢的行情,一天交易幾次是很正常的

莊家問題
外匯市場每天交易額大約為2萬億美元,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機構有能力做莊、操縱匯價

影響市場因素
和利率、通脹、災難、戰爭都有關係,這需要我們多瞭解世界大事


聯繫編輯:
[email protected]
 

 

文|CBN實習記者 郭曉
插畫|宋赤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7

渾水做空產業鏈利益調查:基金暗中坐鎮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5/xONDA3XzM4MjkxOA.html

11月23日,美國人的感恩節臨近,剛剛做空分眾傳媒大撈一筆的「渾水」玩起了隱遁,網站懸掛通知稱服務器被黑客襲擊。

「渾水」,英文名Muddy Waters,一個美國的匿名調查機構,針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發佈質疑調查報告,2010年由於成功獵殺數家中國公司,在資本市場名聲大噪。

一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渾水」這樣的機構在市場上興風作浪,肆意誇大歪曲事實,對企業的傷害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花了很大成本去美國上市的企業,股價由此產生劇烈波動,真是非常令人憤怒的事情。

而「渾水」這類機構的調查報告是怎麼產生的,做空「產業鏈」的構成,以及各個環節如何分配利益?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系列調查。

「代理人」打前戰

「渾水」創始人卡爾森·布洛克(Carson Block)說,這個名字源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意喻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大多有各種問題。而事實上,他自己何嘗不是利用攪起的一池渾水在撈魚。

不管是真的被黑,還是主動被黑,類似「渾水」這種專以攻擊上市公司、做空股價來獲得利益的匿名機構,一般只能保持非常低調。

「事 實」是如何捏造的呢?聽上去有點偽命題,但本報記者得到的一份商業調查報告顯示,因主要顧慮到安全問題,「渾水」、「香櫞」(Citron)這類匿名調查 機構的負責人並不在中國,甚至和那些被做空攻擊的上市公司毫無聯繫,替他們深入這些公司的,實際上是中國境內的「代理人」或「代理機構」,角色與俗稱「寫 手」相近,但又不具體負責撰寫報告。

對這些中國「代理人」而言,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公司實地調查,蒐集各種信息,留下證據,少量參與調查報告的製作,也就是所謂的「境內調查團隊」。

據知情人士爆料,「代理人」通常為國內財經類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畢業生,具備基礎的金融財務知識,頭腦較為靈活,大部分經數位朋友輾轉介紹。

具體工作方面,基本以項目合作的方式為「渾水」、「香櫞」提供上市公司信息素材,費用支付方式多為「計件制」,模式鬆散但講究結果和收益掛鉤,一份做空報告寫下來,每個「代理人」能獲得的報酬,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

調查手段無所不能

記者瞭解到,整個調查手法比較粗放。由於美國文化習慣任何事都儘可能地做到「有跡可循」,這些中國「代理人」會被要求在調查公司時,儘量留下包括照片、錄音等證據,加在報告裡較為容易獲得美國投資人的認可。

「有 時候他們佯裝有採購需求,去找目標公司的銷售人員聊天,口頭談話中出現的不準確銷售數字和內容往往會被暗中錄音,再整理成原材料;有時候他們專挑週末去工 廠門口拍照,因為『空蕩蕩的車間照片是美國老闆最喜歡的』,為了能夠徵得工人同意被拍照,他們還會開出數百元的拍照報酬。」一家曾和「渾水」展開激烈「空 斗」的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很多時候,公司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歪曲誤解了。」

除了「代理人」,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型商業諮詢 公司充當「代理調查公司」,有些對外聲稱是香港註冊或擁有國際背景,但事實上多為內地本土公司。這些商業諮詢公司本身資質就語焉不詳,但可以利用公司名 義,以協助做市場調查為由,開出每小時600至800美元不等的佣金獎勵,暗中找上市公司流水線上的工人談話,或者利用商業間諜手段獲取公司內部資料。

其實,投資人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無可厚非,因為盡職調查是集合審計、律師等專業人士團隊的非常嚴肅的調查報告,完全可以公開透明地要求公司方面披露信息。

事實上,「渾水」、「香櫞」這類匿名機構從來沒有針對報告所含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而且也從沒對外公佈其公司的地址和股東信息,甚至也沒有任何報告撰寫作者的信息。

「為 什麼要這樣採集信息?為什麼他們不能光明正大地到我公司來調研?我願意把所有的財務信息,甚至訂單資料公開給他們看。」另一家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的董事長 對記者表示,「有人就挑星期六去拍我的分公司工廠,為了能在寫報告的時候偷換概念、混淆視聽提供素材,畢竟很多普通美國投資人並不瞭解中國,從地緣和意識 形態上說,他們更容易相信美國的所謂調查機構。」

「搭台唱戲」的還有一些可以自由發佈研報的網站,比如seeking alpha,為了遠離美國監管機構和美國司法部的監管,該網站服務器設在以色列,因做空中國企業成名的博客撰寫人Alfred Little就在這類網站上發表報告。

做空基金暗中「坐鎮」

中國香港,一個全球最活躍、自由的金融市場,彙集了亞洲乃至全世界的資本精英、實力機構。由於中國內地金融監管嚴厲的緣故,大部分華爾街大型基金都會選擇在香港設據點,棲身香港中環,覬覦中國內地。

據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很多和匿名機構聯手做空中國公司股價的美國基金,絕大多數活躍在香港,少數在北京和上海,其中雖然不乏赫赫有名的華爾街大型對沖基金,更多的則是一些交易背景有污點,甚至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為市場禁入對象的投資人。

「華 爾街是貪婪的,對沖基金逐利的天性是推動做空中概股股價的根本原因,如果和匿名調查機構合作成功概率高,能夠賺到錢,就會有人去做。」該知情人士表示, 「所以,『渾水』這種匿名機構變本加厲地誇大質疑報告內容,甚至不惜人身攻擊上市公司高管,因為一旦失敗次數多了,願意合作的基金就少了。」

從手法上看,當「渾水」等匿名調查機構公開發布質疑報告,一般在一至兩個星期前,已經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場持有看空期權了。

「二級市場投資最講究的是時機。」一位美國職業基金經理黃先生對記者指出,為了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做空基金潛伏入市通常有較為嚴密的計劃,看空期權投注的價格和規模也往往和調查機構的質疑報告緊密配合。

近期比較經典的做空手法,是前不久已經退市的哈爾濱泰富電氣在私有化過程中遭到的做空。

從彭博統計的期權交易情況看,2011年6月18日到期的10美元和12.50美元的看跌期權激增。而早在今年5月底,當該公司股價還在16~17美元的時候,背後的空頭資金已經在大量入場下注股價會在6月18日跌破10美元。

就在6月16日這兩種期權的價格快跌至0的時候,「香櫞」機構在6月17日發佈報告稱哈爾濱泰富電氣存在欺詐,股價會跌破10美元,市場立即給予回應,投資人拋售股票,看空期權價格大漲,做空基金結果以極低的價格買入股票平空倉,和「香櫞」分享利益。

律師事務所分食尾羹

通常而言,做空手法是美國資本市場允許的。每每獵殺到一家中國上市公司,從做空股價到引起監管層關注,再到退市,整個「產業」鏈條都充斥著對利益的追逐。

如 果說,做空股價損失的是流通市場上股東的錢,那麼一旦中國公司被做空,馬上就會有美國律師事務所非常默契地提出負責集體訴訟索賠,或者發起調查,如果官司 真的打起來了,這樣的律師事務所就算攬到活了,上市公司也將支付巨額的訴訟費用。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美國律師團隊會建議庭外和解,上市公司 還是會根據談判結果支付一定的賠償。」

這類訴訟一般由代表原告的律師事務所積極推動,鼓勵所有股票受影響期間買入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東都加入原告隊伍。

業內人士透露,集體訴訟原告費用一般由律師預支,採取風險代理模式,如果訴訟成功,律師事務所能夠分到高達三分之一的賠償金額作為利潤,再刨去人工成本和相應稅金,攤到每個參與集體訴訟的散戶投資人身上的賠償就少得可憐了。

有一個著名的集體訴訟案例,電子商務網站麥考林在2010年底遭到美國5家律師事務所聯合集體訴訟,索賠金額曾估計一度高達百萬美元。

在巨額利益的推動下,近年來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集體訴訟的案件數量激增。統計顯示,僅在2011年就有超過20起,佔美國證券類集體訴訟案件的四分之一左右。

本 報記者梳理主導該類集體訴訟的美國律師事務所發現,其中一家名為Rosen Law Firm的事務所異常活躍,麥考林集體訴訟是該律師事務所牽頭主導,就連近期剛被做空的分眾傳媒,也是由該所率先發起調查和集體訴訟請求的。公開資料顯 示,Rosen幾乎代理了所有被起訴的中國企業案件。有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不排除這家律師事務所和多家做空基金有關聯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9

危险的做空链条:浑水目标与抛空基金危险的做空链条:浑水目标与抛空基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30/yNNDA3XzM4NDYyNQ.html

浑水一口咬住分众传媒,拒绝轻易松口。 浑水发出了针对分众传媒的第二份做空报告,与第一份80页的报告相比这份报告缩水为12页,内容仍然是质疑分众传媒核心LCD商业模式、存在内部交易等。 浑水依然维持对分众“强烈卖出”评级。有意思的是,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称,“这份报告内容缺乏新意。我们正在收集证据,一旦证据确凿,我们就会发起诉 讼”。

这是浑水公司第八次发报告做空中国公司。此前,包括雨润、多元环球水务等境外上市中国公司均中枪。那么为何分众会遭遇做空?做空机构对做空企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是分众?

美国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做空和做多的两方。大型养老退休基金、大部分小投资者和大部分对冲基金是以做多为主。同时,美国资本市场上还有一些专门做空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小型投资者和中小型的对冲基金。同时,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扮演“紧张的旁观者”。

比对东方纸业、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多元环球水务等众多遭遇浑水做空的公司,不难发现遭遇做空的公司存在一些共同特点。这其中包括历史上股价有过较大波动、主营业务模式与美国市场存在差别、公司历史上存在众多收购分拆买卖等。

以分众为例,在其发展历史上,经历了诸多并购和分拆买卖,并且,每次都会伴随股价的剧烈波动,同时,分众所涉及的楼宇网络和框架网络业务,在美国市场因涉嫌侵犯隐私等原因,并非美国市场的成熟商业模式。

纽 约国际集团(New York Global Group)总裁本杰明·卫(Benjamin Wey)向本报记者表示,2年前美国证监会对做空原则的限制做了更改,原来的做空只能在股票的卖价上做空,不能直接将做空的股票直接卖给要买股票的投资 者,这一规则的改变,成为了做空者的利器。

本杰明·卫是一位精通资本市场运作的美籍华人,纽约国际集团曾指导多家中国中小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

危险的做空链条

本杰明·卫也披露了做空机构的利益链条。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中国民营企业对美国资本市场了解甚少,同时,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民营企业了解更少得可怜。基于小型研究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的引导,在小研究公司、媒体小报和卖空的中小型对冲基金的合力下,袭击中国公司的行动极容易得手。

本杰明·卫称,常理来讲,出具做空报告的机构,不具备一句话就能大幅打压股票的能力,做空主力是参与抛空的对冲基金。

在纽约国际集团看来,做空机构以及美国小报和做空机构之间,往往有着利益交换以巩固他们的同盟关系。浑水公司就明确表示,它们可以基于合同规定向机构投资者提供研究报告。

同时,做空产业链还包括了获得众多企业私密信息。以分众传媒为例,其旗下相关公司共涉及上百家,如何获取每家公司详细的财务状况,成为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

本杰明·卫称,美国众多做空机构包括浑水,做空环节非常清晰:雇人从工商部门获取泄密的资料,策划抛空预谋,研判经济与政治大环境,使用华尔街谣言机器等,非常专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9

Citron 十年做空收穫頗豐 大部分公司遭摘牌

http://news.imeigu.com/a/1323329931778.html

(i美股訊) Citron Research(香櫞研究),同Muddy Water一樣,是2011年做空中概股的主力軍之一,今年Citron在中國最成功的一擊是做空東南融通,但此後做空斯凱、泰富電氣和奇虎都未直接成 功,甚至在做空斯凱和奇虎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懂中國互聯網」的評價。

 

然而,Citron並非是新近出現的專注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機構,在其 將近11年的歷史中,發佈了超過110家公司的質疑報告,並在2006年後,才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在2009年4月,Citron還曾發佈過針對新東方 的質疑報告,報告的核心並非是欺詐問題,而是認為新東方當時的股價被高估,但報告發佈後不久,市場普遍上漲,目前新東方的股價比Citron報告發佈時已 上漲96%。

 

Seeking Alpha作者Ian Bezek 在今年2月,統計了將近11年來,所有出現在

Citron Research做空名單上的公司近況

,內容包括Citron首次發佈報告時公司的股價,以及 2月6日當天的股票價格,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做空過的公司已經被摘牌(delisted ),圖表總共包括超過110家的公司。







如圖所示,僅有十餘家公司在Citron做空後的長時間內,股價仍然得到上漲,這其中包括新東方。大部分公司遭到停牌或者市值大幅縮水。

 

關 於Citron Research在2006年後的中國行動,他們也為自己統計了一份做空中概股的成績單,這份表格的股價統計時間截止今年的9月14日,總共包括18家中 概公司。而目前,這份成績單上應該加上的還有奇虎,截止昨日,Citron已發佈三份針對奇虎的質疑報告,不過從目前股價波動情況來看,Citron這次 的動作並不成功。但從下面的圖表來看,Citron在5年來的做空中概的行動中,也同樣收穫頗豐。


圖表來源:Citron Resear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8

南方週末馮禹丁:「獵殺中概股」第二季:公司與神秘做空者諜戰

http://news.imeigu.com/a/1324004444969.html

「獵殺中概股」第二季:諜戰,與「鬼影」們交手

在做空者橫掃市場之後,中概股公司開始反擊,多空之戰諜影重重。神秘的做空者,既給了市場以提醒與監督,卻也利用身份的模糊正躲閃著法律的裁決。如果這場博弈,能讓中概股裡的魚目與珍珠都日漸清晰,能讓做空者對市場真正形成約束而非干擾,才能生長出一個更為健康的生態

「戰爭開始了」

二十多家中國概念股被「獵殺」之後,有三家公司發起強勢反擊。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AL,最神秘的中概股做空者。

郵費6美元,平信,沒有寄件人。

「戰爭開始了。」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紐交所和多交所股票代碼:SVM)董事長兼CEO馮銳意識到。

2011年9月2日早上6點來鐘,馮銳剛起床,便在北京崑崙飯店的房間內接到公司獨立董事的來電,告訴他公司審計師收到一封匿名信,內有一份攻擊希爾威「可能存在高達13億加元的會計欺詐」的報告,長達87頁。

這封信同時寄給了SEC(美國證交會)、紐交所、彭博社等。

當28 家中概股公司停牌或退市時,也有人正發起強勢反擊,這場「獵殺戰」進入第二季。 (向春/圖)

此時,中國概念股在北美已一片風聲鶴唳——數十家公司遭到做空者「獵殺」,二十多家停牌或退市(參見南方週末2011年5月26日《追殺中國造假股》)。

希爾威成為了最新的獵物。

湖北人馮銳15歲上大學,1988年赴加拿大讀完博士後創業,2003年在溫哥華創建了希爾威,在中國和加拿大做銀礦勘探和開發。

馮銳兩週前已經聽到一些被做空的風聲,個性強悍的他對下屬說,「來吧,我們跟他們幹到底!」

希 爾威主動公佈了匿名信,並在幾小時內將95頁相關證據(包括中國子公司的工商年檢報告、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等)上傳到官網,製成「反擊做空和歪曲」專 題。並宣佈任命董事會獨立委員會對指控進行逐一核實,僱請加拿大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展開獨立調查。當日,希爾威股價下跌17%至7.5美元,但幾天後逐漸 回升至9美元。

但這只是一幕大戲的前奏。很快,做空的博客網站「alfredlittle.com」上,9月13日-22日連續發表四篇文章,指控希爾威銀礦的儲量、礦石品位、利潤誇大等問題。

市場人士們通常認為,alfredlittle.com是由著名的做空者 Alfred Little(簡稱AL)創辦的。

希爾威股價再遭重創——僅9月13日當天便跌去19%,市值減記2.3億美元。

針對攻擊,希爾威繼續回擊——比如指出做空者混淆動態地質儲量與儲量測試報告的統計口徑,比如指出用卡車載重噸推算產量不準確,因為卡車幾乎都會超載。

「他們是為了誤導投資者、操縱股價。」馮銳估算,做空者在希爾威股票上的獲利達數億美元。

經過近2個月的調查,畢馬威的獨立審計報告顯示:希爾威向中國工商總局報告的收入與其財報中的收入相差不到1000美元;2010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數據一致;8個月來的財務記錄上顯示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大體正確,納稅額與收入一致。

12月9日,馮銳拍著厚厚的審計報告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請畢馬威花了250萬美元,回購股票花了3500萬美元,公司市值少了幾億美元。現在這份報告還了我們清白,但搆陷我們的人卻已經攫取了暴利,至今未受任何懲罰,憑什麼?」

他嚥不下這口氣。9月22日,希爾威將alfredlittle.com、AL等告上紐約州高等法院,訴其發佈惡意操縱股價的看空報告,索賠1億美元。

馮銳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更早之前,2011年3月,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小家電生產商德爾電器(Deer)也在紐約州高等法院起訴了AL,索賠3億美元。5月,紐交所上市公司中國清潔能源(SCEI)也對指控其為「龐氏騙局」的AL提起訴訟。

這是2010年以來數十家中國概念股被做空、停牌、退市之後,僅有的三家強勢反擊的公司。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AL,最神秘的中概股做空者。

停牌或退市的部分中概股。 (CFP/圖)

「鬼影」AL

沒有人知道AL到底是誰,德爾希望運用法律手段逼「他」現身,而AL則和它捉起了迷藏

2010年以來,AL因看空十多家中國企業而名聲大噪,但其身份至今仍是資本市場上的一個謎。

AL的同行,另外四家市場上有名的做空者——渾水、香櫞(Citron)、GeoInvesting和OLP Global,都有身份公開的創始人。但AL是男是女,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身在哪裡,外界不得而知。

AL最初在門戶網站Seeking Alpha上撰寫報告,其報告和社交網站Link In上的自我介紹為:有35年投資經驗,曾在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994年-2004年間在中國工作;曾是SAB公司顧問;現居住在紐約和上海。

但Alfred Little無疑是一個化名——德爾聘請的私家偵探向德勤和SAB公司徵詢後均被告知查無此人;而AL在Seeking Alpha網站上曾用過的一張頭像,被人發現是一名奧地利籍足球教練的照片。

AL 自己也不否認這一點。紐約高院11月3日的公開資料顯示, AL在應訴材料中稱,原告呈交法庭的3份做空報告和Link In上的自我介紹均「來源不明且無授權」,「就像AL這個名字一樣,網上對於AL的簡介可以是虛構的,不能作為證據使用」;「(關於AL身份的)這些未經 宣誓的、傳聞中的聲明,不能拿來作為呈堂證供,它們就相當於Google搜索出來的隨便一個網站對某個人的評論一樣不可採信」。

沒有人知道AL在哪裡。AL在報告中所留的中國手機目前無法撥通,其在5月份聯絡過本報記者的電子郵箱已無法送達郵件。

12月5日,「alfredlittle.com」網站的管理編輯Simon Moore通過電子郵件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原先的Alfred已經退休,且『通常被認為』是一名美國人。」

德爾公司希望運用法律手段,逼AL在法庭上現身,AL則和它捉起了迷藏。

德 爾聘請的訴訟律師是美國證交會原負責調查非法賣空活動的高級官員、律師Robert Knuts。3月底,Robert Knuts通過電郵要求AL提供郵寄地址,以快遞或郵寄傳票。AL回信道,「請注意我在德爾報告中披露的居住地址是上海,紐約是過去時……出於明顯的原 因,我更傾向於對我的上海住址保密。我一直願意公開收回我的言論,如果它們被證明是錯的(false),或可能是錯的。」

由於AL拒絕提供郵寄地址,8月底,紐約高等法院特批以電子郵件方式向被告AL遞送傳票,這意味著若30天內AL或其代理人不應訴,AL將可能面臨不利判決。

這種情況下,紐約Eaton & Van Winkle律所的律師Martin Garbus代表AL向法庭提出:AL本人住在上海,是一名中國人,不受紐約法院管轄;AL表示願意撤回所有針對德爾的做空言論,以換取德爾撤訴。

隨後,雙方的律師就管轄權進行了交鋒。

AL的律師還提出,法庭應允許AL在整個法律程序中保持匿名身份,「鑑於中國的法治現狀,如果AL的真實身份被公開,他及其他人將面臨報復性人身攻擊的風險」。

「我們好像是在跟一個鬼影(指AL)打交道。」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傑明·衛說。2011年3月AL質疑德爾電器的看空報告中,曾指控德爾2008年上市是由「聲名狼藉」的本傑明·衛運作的。憤怒的他於是一直幫助德爾在打這起官司。

本傑明·衛說,為證明自己確是中國人,AL還向法庭呈交了一份由美國駐上海領事館開具的身份認證書,證明該人士是中國國籍。但認證書中的姓名、住址等個人信息以及辦理日期,都被抹去了。日期被抹去,是為防範領事館當日錄像被調出而鎖定嫌疑人。

AL是否可以匿名缺席庭審,仍需等待法官的裁決。

神秘的作者

中國綠色農業公司花費數十萬美元,請了美國兩家諮詢公司調查IFRA及分析師Andrew Wong的背景,結果是「我們在全世界都無法找到IFRA和這個人」。

不 僅AL身份成謎,在「alfredlittle.com」上撰寫看空報告的作者也迷云重重。「alfredlittle.com」自稱「由一群常駐中國的 分析師和投資者提供支持,網站上文章由撰稿人提供」。而9月13日發表在該網站的看空希爾威的調查報告,撰稿人是「國際金融研究與分析組織」 (IFRA)。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9月14日,IFRA分析師Dino Huang給該報打電話要求採訪,他在採訪中稱,IFRA是9月13日alfredlittle.com上希爾威報告的作者,他們5月份受僱於對沖基金調查希爾威,但他拒絕透露基金的名字。

據IFRA官網介紹,這是一家成立於2009年,從事獨立財務分析、商業調查的服務機構,成員來自各行各業,致力於「在公開信息匱乏甚至不存在的國家開展調查,比如中國」。希爾威調查發現,IFRA並未在香港或內地工商部門註冊登記。

IFRA 聯繫人、高級分析師Andrew Wong在郵件中對記者說,「我們與客戶簽署過保密協議,不便接受記者關於我們調查過的公司的採訪。我們只是一家調查公司。」他表示,此前那份9月2日質 疑希爾威的匿名報告則是另一家機構所寫,「我們並不知道其作者是誰。」他沒有回覆記者的第二封採訪郵件。

IFRA2010年曾發佈報告指控中國綠色農業(CGA)的問題。CGA花費數十萬美元請了美國兩家諮詢公司調查IFRA及Andrew Wong的背景,結果是「我們在全世界都無法找到IFRA和這個人」。

CGA董事長李濤多次用郵件與IFRA聯繫要求見面溝通,對方始終拒絕,「連通電話都不行,」 李濤說,「我只想當面問問他們,為什麼這麼不負責任。比如明明我們交了20筆稅,IFRA在報告裡只曬出其中10筆的稅單,然後據此質疑我們的利潤。」

CGA曾想起訴IFRA,但在律師的建議下放棄了,「做空者早就設置好了層層防火牆,在美國這種官司沒有一例勝訴的。」李濤說。

根據IFRA的報告,它的調查員曾到希爾威位於河南的某礦區門外安裝攝像頭拍下20天的監控錄像。與此類似,李濤告訴記者,被做空之前CGA接待過以投資者名義前來「參觀考察」的人士,「他們到工廠裡到處拍照,然後在報告中張冠李戴,如把垃圾說成是生產線。」

公關公司CCG董事總監聶晨陽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的客戶中曾有數家公司把前往他們工廠隨意拍攝的人扭送到公安機關,據其交代是「前來公司尋找任何不利於公司的情況。」

曾被Citron和AL做空的泰富電氣(HRBN)董事長兼CEO楊天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HRBN被做空時有人冒充公司員工不斷跑到電力公司去查用電量(為了推算產能),直到電力公司打電話來抗議他才知情。

有一次,手下人逮到一名上海的調查員,楊天夫恨不得「當場把他吃了」。但對方說,「我就是受僱去調查你們,沒幹什麼違法的事」,楊天夫只好讓他寫了封「永不再騷擾」的保證書後放人。

爆料人與「諜報戰」

「現在我已經不恨做空者了,美國資本市場就是這套逐利玩法。」楊天夫說,「他們管這叫『偉大的博弈』。」

除了實地調查之外,難覓蹤影卻又無處不在的做空者還有許多辦法來獲取做空報告中的素材,這些辦法的想像力不輸任何一部諜戰片。

比 如「策反」。9月份,與做空者激戰正酣時,希爾威CFO湯萌曾多次接到不顯示來電號碼的電話,其中一次對方聲稱是一家獵頭公司,詢問她是否有意加盟一家 「馬上就要IPO」的公司。詭異的是獵頭拒絕留下聯繫方式,她後來查到這個電話打自上海一家印刷廠的一台座機,才確定對方是在給自己下套——此前,多家倒 下的中概股都呈現出一個共同特徵,以致CFO離職彷彿成為了一個公司要倒下的第一步。

「一點不誇張,這就是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她說。

無獨有偶,CGA的CFO也曾收到IFRA分析師Andrew Wong的郵件,「建議」他作為污點證人向SEC舉報CGA,並分享可能的舉報獎金。

知情人士透露,做空者往往會懸賞重金尋求爆料者,而爆料者的確常常能給出「重磅炸彈」。

上 海一家今年被做空的公司為虛報賬上現金,曾花幾百萬元在公司內部用一台服務器秘密做了一套山寨版中國銀行和匯豐銀行的主頁,當審計師去公司時,便用公司電 腦登錄山寨網銀賬戶。後來審計師要求用自帶的電腦登錄網上銀行,令騙局徹底暴露。據說,這個驚天秘密的最初洩露者是一位公司高管。

「諜報 戰」也是做空者慣用的方式。11月1日,一位自稱Peter.Li的香港口音男子從廣州打電話給希爾威的一位礦長,以投資者名義不厭其煩地打聽公司與某供 應商的合作情況,其間幾次說道「您剛才說……」(實際上該礦長並沒有那樣說)。希爾威推測,他是想得到一段斷章取義的電話錄音,這一手法在AL和IFRA 的做空報告中曾被多次使用。

從已面世的做空報告來看,空方的諜報戰術斬獲頗豐。比如IFRA拿到了政府部門的兩份希爾威《動態地質儲量報 告》中的一份;IFRA從政府部門獲取了CGA購買土地的規費、批文,以及稅務局的原始完稅單;而Citron獲得了7年前楊天夫就一樁民事經濟糾紛簽字 的《協議書》這枚「深海炸彈」。

2010年IFRA做空CGA的報告發佈之前,CGA高管曾愕然發現,其聘請的投資者關係(IR)公司的僱 員轉發來的一封郵件中,居然有該僱員與IFRA分析師Andrew Wong的私下通信郵件,而且從內容來看並不是雙方的初次接觸。原來該公關人士一時大意,沒有完全刪除,而且還轉發給了CGA。

「做空中概股的這波浪潮,給曾經當過外交官、警察、記者和間諜的人們帶來了大量業務。」《華爾街日報》在2011年6月的一篇文章中描述說。有趣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甚至還採訪到了一位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和一位國際刑警組織特工。

諜報戰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當年幫助中國企業去海外上市或融資增發的財務顧問。

上 市業務越來越難做,當初運作中概上市的投行日子難過,「羅氏中國團隊走掉好幾個,羅德曼中國團隊整個都被裁了,這些沒工作的投行人士會幹嘛?」一位業內人 士說,「通風報信,加盟空方,他們才不管是正向做還是反向做。」這些財務顧問對中概公司的內情知根知底,有他們的爆料,做空往往一擊中的。

「現在我已經不恨做空者了,美國資本市場就是這套逐利玩法。」楊天夫說,「他們管這叫『偉大的博弈』。」2011年11月2日,泰富電氣宣佈以每股24美元私有化成功,這家公司的股價曾被AL等做空者打壓至8美元。楊天夫得知,做空者因此損失了十幾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5

外資集體做空再起

http://news.imeigu.com/a/1323809478586.html

在今年對沖基金整體業績一片慘淡的情況下,看空中國的英國對沖基金經理人休·亨德利(Hugh Hendry)卻成了最大贏家。

據昨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休·亨德利旗下一隻專門「做空中國」的對沖基金今年來盈利已超過52%。而另據報導,休·亨德利是通過做空一些屬於高週期、出口型行業的日本公司債來做空中國的,原理是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口需求放緩的情況下,這些債券的收益率將大幅走高。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美國銀行和高盛大幅減持中國銀行股、人民幣即期匯率最近連續10日觸及跌停等事件或許可以得出外資集體做空中國再次甚囂塵上,「外資全面、立體做空中國的戰爭似乎已經打響。」

亨德利做空路徑圖

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11個月內,對沖基金行業平均虧損了4.37%。

但也不乏跑贏市場的機構,美國對沖基金慕榮投資合夥人趙眾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來看,從年初開始選擇看空全球經濟的對沖基金都押對了寶,包括做空新興市場股票、銀行及資源類股票機構表現最好。」

休·亨德利掌管的Eclectica Fund就是其中的佼佼者。Eclectica基金是亨德利於2005年與人合作創立,基金管理的資產約6億美元。該基金早前建立了一系列針對日本企業信 貸的空頭頭寸,例如以低至每年50個基點的價格購買了針對新日鐵或日本川鐵等公司的廉價信用保險。休·亨德利認為,日本是工業上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日本 公司對中國的風險敞口非常大,而這些風險被低估了,因為當時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信用違約互換(CDS)的成本是每年約500個基點。

今年2月,休·亨德利更是在某雜誌上高調闡述了他要做空中國的想法。而現在看來,今年休·亨德利似乎賭贏了。因為在嚴厲的地產調控下,中國今年進口 日本高端鋼鐵增速放緩,新日鐵計劃提前關閉高爐以縮減產量。而根據投資人透露,Eclectica Fund今年以來盈利已超過52%,其中8月回報率達到22.5%,9月淨值又上漲了11%。

做空聲再起

從今年9月開始,市場上關於外資撤出中國房地產的聲音驟起。而到了11月,美國銀行和高盛大幅減持中國銀行股,以及11月16日A股和B股的大跌更加劇了市場關於外資立體做空的恐慌情緒。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無論是人民幣的一年不交收遠期匯價貶值,還是最近美國的中國概念股及香港H股全面的暴跌,都意味著全球對沖基金在全面做空中國及中國經濟。

趙眾認為,確實有一些對沖基金出於正常的市場逐利在倉位上有做空的跡象,如在香港市場沽空美國那些受中國經濟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和個股,今年上半年沽空在美中國概念股的對沖基金賺得盆滿缽滿,另外有的基金也會採取做空與中國需求緊密相關的大宗商品等手法。

但趙眾也認為,外資「聯手」做空的說法是過度擔憂,對沖基金做空是一種市場博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9

最神秘的中概股做空者說:「匿名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http://www.infzm.com/content/66297

——訪alfredlittle.com管理編輯Simon Moore

南方週末:關於德爾電器和希爾威在美國對你們的起訴,你有何評論?你會出庭嗎?

Simon Moore:alfredittle.com(以下簡稱A*L)是一個用來做多或做空在美上市的中概公司的在線平台,我們傳播聲音,是該領域的中國撰稿人唯一的發聲口。所以,我們將捍衛撰稿人的言論自由,以及我們網站上的誠實觀點。

南方週末:德爾電器和希爾威宣稱已經駁斥了你們的看空報告,你怎麼看待?會因此而改變你們的觀點嗎?

Simon Moore:我們的撰稿人強烈否認德爾電器和希爾威已駁倒了指控。記錄顯示,每一家曾經在這一網站上有過負面形象的公司,在某些時點上都曾宣稱駁倒了對它們的指控,但絕大部分事後都被證明,該結論下得太早。

南方週末:你是否同意「Alfred Little是最神秘的中概股做空者」這一說法?為什麼AL不像卡森·布洛克、Andrew Left等人一樣,亮出真實身份?除了報告中披露的,你能否透露一些更多的身份信息?

Simon Moore:考慮到作為一名A*L的撰稿人生活在中國所需要面對的危險,就沒有什麼神秘的。保持匿名身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南方週末:有人說Alfred Little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成員來自中國本土,是這樣嗎?

Simon Moore:我們的撰稿人由分析師、調研人員、會計師和律師組成,主要由中國人構成,並與他們跟蹤的公司和行業聯繫緊密。

南方週末:Alfred Little是一名(或多名)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Simon Moore:我本人是美國人,而原來的Alfred已經退休,他「被認為」是一名美國人。

南方週末:「Alfred Little」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Simon Moore:很高興你問起這個問題,AL的背後有幾個意思,包括傳統涵義——「被精靈勸解的人」(one who is counseled by elves),我們依賴許多很棒的多空報告撰稿人,他們是一群「勸解精靈」(Elf Counse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89

巴倫週刊:做空者和中概公司誰在說謊?

http://news.imeigu.com/a/1327922106000.html

近十年來,數百家中國企業通過「反向收購(reverse merger) 」的方式在美國上市,如今,這些中國概念股中很多股價已不到一美元,導致總計數百億美元的市值被蒸發。那麼,誰是背後的罪魁禍首?

去年12月,中國風塔製造商遼寧新興佳集團(CleanTech Innovations Inc,下稱「新興佳」)向紐約州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納斯達克交易所在其財務顧問被《巴倫週刊》一篇以「反華」為目的的文章點名後,將其實施摘牌。新 興佳提到的《巴倫週刊》的「反華」文章,是該雜誌於2010年8月28日刊登的一篇題為《當心此類中國出口》(Beware This Chinese Export) 的文章。本月初,遼寧省有關部門致函美國商務部稱,新興佳的退市是「出於種族偏見的動機」,這一指控遭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否認。而在本週三,美國聯邦調查 局(FBI)的執法人員突擊搜查了新興佳財務顧問本傑明•魏(Benjamin Wey)的住所及在華爾街的辦公室,並帶走了幾箱的證據。美國聯邦調查局不願透露對魏調查的細節,魏本人及其控股的紐約國際集團(New York Global Group)也無法聯繫上。紐約國際集團的主要業務是協助中國企業到美國股市上市。

另外,總部設在加拿大溫哥華(Vancouver, B.C.)的中國銀礦運營商希爾威金屬礦業有限公司(Silvercorp Metals Inc,下稱「希爾威」)去年12月表示,匿名做空者用「Alfred Little」的假名發佈報告指控希爾威涉嫌造假,中國執法人員已經就此展開了刑事調查,以查實匿名做空者的真實身份。希爾威還表示,它為此開展了調查, 建立了用於澄清事實的網站( www.silvercorpfightsshortanddistort.com ),並於去年9月在紐約州高等法院提起誹謗訴訟,共花費了數百萬美元。

而「Alfred Little」向紐約州高等法院遞交的一份書面證詞,要求法院允許其進行匿名行動,原因是稱其投資研究人員和聘請的律師在中國遭受威脅和毆打。2012年 1月9日,希爾威修改了向美國紐約州高等法院遞交的起訴書,稱「Alfred Little」向企業信息發佈機構美通社(PR Newswire)提供的聲明,是溫哥華一家投資公司EOS基金研究主管贊恩•海利希(Zane Heilig)的母親授權和付費的。希爾威追加贊恩•海利希、EOS基金創始人及老闆喬恩•卡恩斯(Jon R. Carnes )作為被告。 中國金融專家稱,他們對卡恩斯被指控為「Alfred Little」發佈做空新聞背後的指使者感到吃驚。2004年以來,卡恩斯和他的Eos基金對Sinoenergy、天人果汁(SPU)等十幾家中概股公 司的私募發行進行了投資。會計師事務所Marcum Bernstein & Pinchuk合夥人德魯•伯恩斯坦(Drew Bernstein)曾與卡恩斯在北京共用一個辦公區,他表示:「據我所知道的,卡恩斯是在中國的最有投資經驗的外國人之一。伯恩斯坦稱,卡恩斯告訴他, 他在中國的員工大部分已被拘留,卡恩斯非常擔心他們。卡恩斯週二通過一封電子郵件回覆稱:「我現在對此不能發表任何評論。」

同時,「Alfred Little」的代理律師馬丁•格博斯(Martin Garbus)表示,他的客戶的身份仍然沒有確定。他在紐約州高等法院起訴的另外兩起誹謗案件中也作為「Alfred Little」的代理律師,這兩起誹謗案分別由中國小家電生產商德爾集團(Deer Consumer Products)和中國清潔能源有限公司(Sino Clean Energy)提起。格博斯認為,美國第一修正案保護他的當事人有言論和匿名的權利。他說:「這些公司在其所在地有強大的關係,對這些公司進行調查的人受 到毆打和監禁。」 在德爾集團提起的訴訟中,「Alfred Little」去年9月提交的書面證詞中表示,被其聘請進行調查的律師稱受到攻擊。書面證詞說,2010年10月,該律師在得到一家公司的納稅記錄後,他 的車被行兇者的車擠出公路外。行兇者對他進行了威脅,並要他說出「Alfred Little」的真實姓名,然後要他立即停止調查。

希爾威、德爾集團和中國清潔能源堅決否認「Alfred Little」報告中對他們涉嫌欺詐的指控,並稱這些是受人幕後操控的「做空與歪曲」(short and distort)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打壓他們的股價。當被問及在中國的調查受到騷擾的指控,希爾威的代理律師羅傑•克瑞(Roger R. Crane)表示:「法院將做出裁決。」

EOS基金通過其網站宣佈,已在2011年1月「重新調整」其在北美的投資,並且「由於投資表現不佳」,將在6月對基金進行清算,將剩餘的現金返回投資者。

其他發佈報告指控中國概念股公司涉嫌欺詐的做空基金都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天人果汁在美國懷俄明州夏延市(cheyenne)聯邦法院對 Absaroka Capital基金及其創始人凱文•巴恩斯(Kevin Barnes)提起訴訟。巴恩斯否認他的報告涉嫌誹謗,同時對天人果汁提起了誹謗的反訴。巴恩斯向法院遞交了受其聘請的中國律師的書面證詞,稱天人果汁的 政府文件中關鍵幾頁缺失令人可疑。一位受其代理律師聘請的中國律師提交的書面證詞稱,當他在另一個政府機構調查天人果汁下屬機構的稅務申報文件後,他接到 了一個恐嚇電話。巴恩斯通過一封電子郵件發表聲明表示,Absaroka Capital將繼續對上市公司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在聲明中寫道:「陽光和透明度是解決中國概念股公司涉及欺詐問題的最好辦法,這一問題已經感染了美國資 本市場。」

彼得•賽瑞斯(Peter Siris)通過其對沖基金Guerrilla Capital對中國進行長期投資,他感嘆在美上市的中國小股本公司集體受到打壓:「這些公司中有一些是偉大的公司,現在,公司感到沮喪,投資者也感到沮喪... ...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

原文鏈接: http://online.barrons.com/article/SB5000142405274870351200457718297038012952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