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興業證券:全球大戰略下的系統性機會: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已經啟動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2708437

“一路一帶”全球大戰略恰逢其時,有望啟動海外基建浪潮。

  IMF為代表的全球財政政策指導思想發生重大變化。我們認為,在11月15-16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G20領導人會議,有望繼續重申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倡議。通過債務模式的基建擴張,拉動全球經濟對投資者構成一種潛在的拐點性機會。

  中國資本輸出戰略越發清晰

  福塔萊薩成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後危機時代,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2013年末,相比2008年末,中國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已經從7%提升到了13%,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對外政策發生系統性轉變。我們在前期報告《福塔萊薩: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啟動點》(20140722)中,通過對比美國二戰後推進的馬歇爾計劃,指出,以福塔萊薩金磚貨幣體系和金磚開發銀行為標誌性事件,“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已經啟動。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成為對全亞洲的資本輸出平臺。2014年10月24日,中國為首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中國向全亞洲進行資本輸出的戰略性平臺。具有資本優勢和產業比較優勢的中國,將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的基建產業鏈企業,將會實質性受益於中國走出去戰略帶來的需求大增長。



  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中國走出去戰略。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作為貨幣發行保證金的外匯儲備釋放出來,成為可以動用的一種戰略性資產,成為中國實行資本輸出戰略的重要保障。



  “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

  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時具備能源和地緣安全意義: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是中國轉移產能的過程並提升國家能力,給“中國制造”帶來了巨大的嶄新市場,其中,中巴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環節,具有經濟、軍事、能源等多方面的戰略意義;要從根本上解除中國西部地區所遭受的暴力恐怖威脅,必須依靠促進我國西部與中亞、南亞這些“絲綢之路經濟帶”覆蓋的地區共同繁榮來實現,中國和中亞在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可以加強西北地區成品油和石化衍生品的供給,同時可以拉動中亞的經濟發展。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是中國連接世界的新型貿易之路:21世紀海絲戰略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一方面,美國正試圖繞開中國而推進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TIP(跨大西洋(14.12, 0.07, 0.50%)貿易夥伴談判),搶占全球貿易新規則制定權。另一方面,在美國、歐盟和日本老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甚至衰退之際,東盟2013年GDP增速超過12%,中國經濟也保持7%以上的較快增長速度,沿線國家和中國互惠互利共贏。



  三條主線,看好投資品產業鏈的拐點性機遇

  (1)資本輸出促進產業升級,推薦基建、高鐵和核電。基礎設施的安全暢通是加強貿易、促進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前提,在構建“一路一帶”中處於基礎性的地位。除新加坡外,東盟國家和中亞地區工業化程度均不高,基礎設施落後,對管線、鐵路、港口、機場、電信、核電等基礎設備和能源設備需求量巨大。





  (2)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域首推新疆和陜西,行業推薦基建、能源產業鏈。新疆是絲綢之路的中國對外出口,且經濟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發展空間大;陜西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政策出臺積極。作為陸上交運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要打通西北五省的交通道路,因此需大力發展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中亞國家的能源運輸給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帶來油氣管道建設的投資機會。





  (3)海上絲綢之路地域首推福建和廣西,行業推薦交運。福建的地理位置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且目前正在申請海西自貿區;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是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通道”和“門戶”,現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起來,所屬地港口將直接受益。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141103/10312071535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469

監管層發文要求補充資本 券商加槓桿空間打開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2980910

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3日向證券公司下發通知,要求券商在12月31日前向中證協報送未來三年資本補充規劃。

  有券商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前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已經召開過內部會議,表達了對券商加杠桿的鼓勵態度,當時也透露稱將在近期要求券商上報資本擴充計劃。

  一家券商的非銀金融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資本擴充計劃本質上就是加杠桿計劃,需要考慮目前有多大的融資空間,以及未來通過何種方式去融資等。“加杠桿方式有很多,券商各有優勢。”該人士稱,加杠桿有風險,券商需要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各家券商工具創新能力不同,可以調配的資源有差異。他預計,在加杠桿的過程中,證券公司會出現較大分化。

  年底為限

  13日晚間,中證協發布《關於證券公司報送資本補充規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券商資本補充規劃的內容提出詳細要求。

  中證協要求,各證券公司對資本管理和補充給予重視,年內必須通過經董事會批準的三年資本補充規劃。根據《通知》,券商必須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向中證協報送切實可行的未來三年資本補充規劃

  具體而言,要求三年內要將資本至少補充一次,部分資本實力較弱或資本實力與業務規模不匹配的公司應在一年內補充資本一次。

  同時,要求證券公司資本補充規劃要與公司戰略定位相結合,與改善公司治理和股權激勵相結合,與創新業務發展相結合,與客戶結構相結合,與風險管理水平相適應。

  根據《通知》,證券公司需要提交的資本補充規劃至少需要包括:公司的資本政策、內部資本充足目標,規劃期內預計的資本占用和資本需求,資本補充觸發條件,資本補充工具和資本補充渠道的可行性分析,對資本充足性和資本質量可能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因素。

  另外,還中證協要求證券公司對內部資本充足進行科學評估並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適應。

  加杠桿有空間

  事實上,證監會此前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傳達出希望券商補充資本、擴大杠桿。9月19日,證監會曾發布通知鼓勵證券公司進一步補充資本,並表示將清理取消有關證券公司股權融資的限制性規定。

  方式上,鼓勵證券公司通過IPO上市、增資擴股等方式補充資本,以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適應,公司總體風險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為了鼓勵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IPO上市,證監會決定取消“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成長性”兩項額外審慎性要求,並簡化有關程序,提高IPO上市監管意見書的出具效率。

  同時,證監會還表示將適當降低持股5%以上入股股東及信托公司、有限合夥企業入股證券公司的要求,並對入股股東長期投資規模不再做出要求。證監會也鼓勵證券公司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並支持證券公司探索發行新型資本補充工具,如優先股、減計債、可轉債等。

  此外,對於資本實力不足、風險覆蓋率(凈資本比風險資本準備)低於200%或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低於120%(2015年6月30日前低於100%)的證券公司,證監會要求其杠桿倍數(總資產比凈資產)不得超過5倍。

  “當時雖然是從‘反面’提到了一個5倍的概念,但這是證監會領導表態當中第一次提到券商的杠桿可以做到5倍。”前述分析師對本報表示,目前券商普遍杠桿倍數在1.5到2倍,如果將客戶保證金業務部分納入,目前券商最高的杠桿倍數也只有3倍,“加杠桿的空間還很大”。

  另外有業內人士告訴本報,從監管層目前的態度來看,大型優秀券商將杠桿倍數做到8倍也是可以允許的。

  不過也有證券業內人士表示券商擴充資本、提升杠桿是市場化行為,杠桿提升隨之也會產生風險的擴大。

  “市場風險小,券商自然敢放杠桿,現在讓做也不敢做。”一家券商風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擴充資本是必要的,但是太高的杠桿倍數預計短期也不會出現,證券公司內部控制程序會對風險和收益作出權衡。$中信證券(SH600030)$ $海通證券(SH600837)$ $華泰證券(SH601688)$ $光大證券(SH601788)$ $國元證券(SZ000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87

【重磅!消息稱國務院週三通過新電改方案 有東西讓人眼前一黑】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4507352

【重磅!消息稱國務院周三通過新電改方案 有東西讓人眼前一黑】昨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據《財經》多方求證, 會議“其他事項”中,重頭戲即為新電改方案——該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發布。接近決策人士稱,“不要對電改保有太大希望,有讓人眼前一黑的東西”。

新電改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方案最大亮點是提出了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但整體而言,這是一個讓主張加速市場化改革的人士失望的方案

  財經十一人 / 文

  中國能源行業今年最大的懸念——“新版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終於揭曉。

  自從6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之後,該方案即成為業內焦點。而國家發改委也在新年到來前如期交卷。

  昨日(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今年第39次常務會議,根據新華社的通稿,此次會議主要討論了“加大金融企業走出去”、“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以及“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的措施”等議題,新華社通稿最後稱“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據《財經》記者多方求證得知,本次會議討論的“其他事項”中,重頭戲即為“新電改”方案——該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向社會發布。

  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新電改方案“並無太大新意”,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點在於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新電改方案重點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多位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確認,以上內容出現在了新電改方案中。

  不過,這份改革方案可能會令大多數主張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人士失望。有接近決策的人士稱,“不要對新電改保有太大希望,雖然有新東西,但整體而言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卻有讓人眼前一黑的東西”。

  據《財經》記者了解,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等市場化方向的改革內容雖然不出意料被寫入方案,但“都是原則性的表述,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六月曾指出目前的電力體制“調度和輸配電合二為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是政企不分的典型體現”。但據《財經》記者了解,新電改方案中沒有“調度獨立”的內容。

  此外,業內曾預期,新電改方案將與“深圳電改試點”的模式保持一致,但據了解,新電改方案與深圳模式相距甚遠。

  將於2015年1月1日正式推行試點的深圳電改模式,意在通過國際通行的準許收入模式,確定獨立的輸配電價,進而在發電側和銷售側實現電價市場化,電網企業則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從2013年起已預熱多時,今年6月習近平針對電改的表態使得新電改全面加速,在那次會議上,習要求發改委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方案。

  上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發端於2002年,以國務院“五號文”為綱領,確定了“廠網分開,輸配分離、主輔分離,競價上網”等四大目標,將原國家電力公司拆分為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公司,但此後改革逡巡不前,除“廠網分開”基本實現之外,其他三大目標全部踏空。此後十年,煤電矛盾激烈,新能源發展受阻,電力行業幾乎所有的矛盾都最終指向體制性問題。

  2013年新一屆政府組成之後,重啟電改呼聲再起,此間各利益方博弈多日,至今日新電改方案終塵埃落定。但與上一輪改革相比,新電改趨於保守和溫和,改革力度遠遜於“五號文”,改革能否實現成效,依然有待觀察。@今日話題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41225/220821165969.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26

新華社致槓桿牛市的第三封信:投資者如何適應槓桿市場?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4940166

“新常態”,成了當前中國最常用的詞語之一。
  2014年的中國資本市場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變化:由於融資融券等杠桿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一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股市逆襲上漲,牛冠全球。
  當杠桿今後被普遍采用,市場出現新變化時,我們要提醒:市場變了,投資者必須學會適應這個市場。
  首先,我們要看到,在這輪杠桿牛市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融資融券、傘形信托、分級基金B都在揭示同一個本質,那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交易工具越來越豐富、交易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是成熟市場的體現。
  杠杠下股市已經成為常態,未來還將繼續深化,這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後出現的新現象,更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新常態”。“新常態”下的杠桿股市需要我們用新思維及時探索新規律。
  2010年融資融券試點正式啟動,它作為國外一項成熟的雙向信用交易機制被引入中國,在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功能的基礎性制度建設發揮重要作用。融資融券在改變 “單邊市”發展模式的同時,同時也蘊含著相比以往普通交易更複雜的風險。
  其次,杠桿市場對投資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廣大投資者一方面要加強學習,了解融資融券等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夠根據自己的資金、知識等實際情況參與市場;另一方面,還要看到融資融券給市場帶來的新變化,這樣才能避免在市場大起大落中遭受損失。
  再次,杠桿牛市對投資者保護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分析顯示,在這輪牛市中,賺錢的多為機構,而散戶不賺錢、虧損、滿倉踏空現象嚴重。有專家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至今,投資者保護始終是短板,尤其當違法行為發生時,投資者最關心的經濟損失能否挽回,恰恰是當前投資者保護的最薄弱的環節。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投資者教育、拓寬糾紛解決渠道等在雙向交易下都提出了新要求。
  當然,只有合規運行才能有效防範風險。正當A股瘋漲時,2014年12月12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以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等融資類業務快速發展,規模較大,將啟動現場檢查,對部分證券公司的融資類業務進行檢查。創新是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沒有創新就沒有資本市場的長足發展,在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創新的同時,我們更希望立法及時跟上,讓市場所有改革創新於法有據。
  業內人士認為,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本市場尚不是一個完整的市場,市場可選擇的工具太少。當前,我國可以做空的工具僅有融資融券和滬深300股指期貨兩個,有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速度的加快,面對日益複雜、多樣化的市場,期權、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新品種的推出勢在必行,否則市場風險將無法平衡,指數大起大落將無法規避,只有市場工具豐富了,百姓的財富管理功能才能更好發揮,市場才具備與國際接軌的條件。
  可以說,杠杠下的牛市,僅僅是中國資本市場“新常態”下的一個方面內容。2014年中國資本市場在新“國九條”的指導下,對新股、退市、並購重組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滬港通試點的啟航,搭建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快車道;資本市場誠信系統全新推出,逐漸完善的大數據讓違法分子再無空子可鉆。這些措施正在逐步改變中國股市的市場生態,我們只有用“新思維”看待這個市場,才能及時跟上市場的節拍。
  【相關新聞】
  致杠桿牛市的第二封信:券商切莫把風險教育當兒戲
  一輪風風火火的牛市之中,杠桿融資被廣泛使用。2014年12月末,兩融余額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為“杠桿牛”提供了最新數據標註。券商們更是樂不可支,坐享8%的融資利息,獲得穩定可靠收益。
  致杠桿牛市的第一封信:投資者為何“虧也心慌 賺也心慌”
  自2014年12月以來,與凜冽的寒冬相反,A股卻走出一輪火熱的“快牛”行情,滬指直上3300點。此輪行情與以往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加杠桿的催化作用。融資融券業務一改推出四年以來的不溫不火,兩融余額連續突破8000億、9000億和10000億大關,實現了三級跳。
http://news.cnstock.com/news/sns_yw/201501/330221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75

組合之談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5214501

不止一次,球友們問我怎麽買那麽多股票,我說我是在構建一個組合。他們說為何不直接單買一只呢?這個問題我回答了很多遍了,這次就單獨拿出來說說我對組合的理解,也希望你們也能幫忙指正一下。

一、簡單說說為何構建組合吧

在雪球上,部分人經常炫耀說自己如何全倉做一只個股,一年賺多少倍什麽的。然後這些人後面都跟著一大堆粉絲。如果這些粉絲關註他們是因為想學習他們選股的邏輯,那麽這樣還可以,他們膽敢全倉做一只股票,肯定是有過人的能力圈。但是如果關註他們是為了跟著操作,那麽我想說的是:危險!

相信很多的書籍都說過構建組合的原因吧。原因有很多個,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防範風險。在這個股票市場,我覺得絕大部分的股民只是普通人,並沒有過高的專業知識與素質,前瞻性不強,想要駕馭一只股票獲取大幅度的盈利,是很難的,尤其是遇到其他股票大漲而自己的股票不漲的情況下,心態更是浮躁,從而懷疑自己當初的決策。而最最重要的是,拋去內幕消息這個,作為普通小散,是很難從正規渠道了解到上市公司的最新消息的,如果單壓的一只股票出現黑天鵝,這個可是會死人的,這兩年股市遇到的黑天鵝還少嗎?遠的不說,最近最出名的不就是殲10飛了從而套了一群人嗎?因此我構建組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範單只個股黑天鵝。就這個原因就夠了,其他的原因實際說多了也不重要。

二、如何構建組合?這個比較複雜。

1、不同行業組合。
一般情況下,我會持有至少2個行業的股票。因為我認為如果偏向於某一個行業,總體的風險可能加大,通過不同行業組合,可以分散風險,雖總體收益率可能下降,但我主要考慮的事情是,市場的錢使賺不完的,而虧損確實很容易,我首先考慮的是整體資金的安全,因此強求資金大幅上漲,只求資金不大幅回撤。另外要說的一點是,我只是個普通人,能力圈有限,知識也有限,如果單壓一個行業個股,有可能會因為自己能力圈有限導致決策失敗而導致賬戶資金大幅虧損。而投入不同類別行業個股,則會將此危險性降低。譬如前期的軍工行業就如此,連續出現兩只重組失敗股,對行業的整體打擊很大,但壓一個行業會遇到次類危險。

當然,如果投入的幾個不同行業都出現下跌,這說明是系統性風險來了。

2、同行業內的組合。
一般情況下,即便是同一個行業,我也會買進幾只個股構建一個組合,遠一點的是去年的天線雙雄,我是同時買進的,當時看好信維,但也同時買進小碩,現在回看,小碩更強信維更弱,但我獲得的是兩者收益的平均收益並不差;近一點的是現在的券商,由原來的3只券商股光大國元華泰到新增廣發,目前來看這個券商股組合,收益也是不錯。

在這個市場,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選股能力強,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某個行業單買某只個股。但實際情況是,往往買入後其他個股紛紛大漲而自己手中的股票卻在龜爬,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當然我以前也經常如此。因此,單個行業買幾只股構建一個組合,我覺得這樣可以規避自己選股能力弱的問題。譬如最近的券商股行情,如果你買入的是國海,那對不起,你可能跑輸其他券商股至少50%以上的收益,如果對比20只券商股中的前5強,你可能落後高達100%以上的收益。尤其是2015年的券商行情,業績分化,走勢也會繼續分化,選錯股的話收益率就相差很大。

3、長線和短線的組合。
對於新手來說,頻繁操作這個習慣,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就我這六七年股齡,也經常管不住手,因為這是人性所致,我還沒強大到能夠完全克服自己的所有人性。我不止一次的說過,對於短線操作,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因為短線要求的那個超強的盤感與鋼鐵般的紀律不是人人能夠做到。短線能夠持續長期賺錢的,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沒遇到過一個,放到一年看即便整體不虧損,但收益也不高。當然,可能是因為我圈子比較小吧,遇到的人短線都不怎麽樣。但在微博、雪球等社交網站上看到的,也就那麽一兩個短線確實很強。但我看到的更多的做短線的要不就經常止損,要不就短線被動做成長線,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有刪帖改貼的騙子。因此,作為普通小散,我並不會將我的盈利全部寄托於短線內。

對我來說,我經常是七八成的資金分檔建倉後中長線不動,二三成的資金短線玩玩。因為對我來說,七八成資金中長線,已算是超重倉,空出兩三成的資金玩玩短線,這部分錢即便虧損,對我的整體影響也是不大的。當然,這兩三成的短線資金我更加常用的是用於那中長線個股反複做T,經常這樣做,第一可以過過癮滿足一下短線心理,第二也可以更多的了解手中長線股的股性。

4、資金分配問題。
長線:一般情況下,單個行業分配的資金不少於20%,單只個股不少於5%倉位。
短線:一般情況下,單只個股不能多於10%倉位,短線股持倉時間不能多於3天,原則上短線只有市場趨勢與個股趨勢都好的情況下才做,且有利潤則跑,虧損3%也跑。
當然,以上也僅僅是個人習慣而已。

5、大盤和小盤組合。
有部分球友說現在經常議論二八現象,如果大盤小盤都做組合豈不是更加防範風險現在股市中?還有一些教科書上也如此說的。確實,這樣組合,是降低了風險,但整體的收益肯定也大幅下降了,因為哪個漲,你也只能吃到一半,而且,在A股的歷史上,八類股漲起來了,二類股大部分都是下跌的,轉過來也一樣。因此我更多的是先判斷主板與小盤的趨勢,那個走牛則做哪個,而不是兩者都做。至少在這幾年來看,這樣做的風險更低。以後再遇到新情況就再隨趨勢就是,投資永遠是要跟隨市場的。





當然,以上也只是隨便聊聊組合問題。一談組合,就有很多人說自己錢少,錢少買的股票少,說是做不了組合。實際上,我09年入市也是幾千塊,每月都轉入部分工資進去錢才多一點點。我認為做不做組合不是由資金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投資理念決定的,資金的大小只決定組合的大小而已。以前我就幾千元幾萬元的資金,但手中的個股一樣至少有三四只。我認為從入市就培養好構建組合的習慣,對於自己以後的長遠的投資生涯很重要。而且,構建組合是初學者迅速提高投資能力的最好途徑,因為你花的是真金白銀,必然要對自己手中的個股進行深度研究、搜尋資料,足夠多的個股,會使你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資料、去積累。因此,這其實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升華的過程。而很多人更多的是只期待升華,而不願意花時間去積累。在這個信息時代,不進步就是退步了。


以上隨便聊聊,祝好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75

歷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股市影響(表)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6254062

歷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股市影響(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621

券商禁止代銷傘型信託 重申兩融50萬門檻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6356289



2月6日消息,監管部門正在收緊證券公司的相關融資類業務。新浪財經獲悉,證券公司已被禁止通過代銷傘型信托、P2P平臺等,為客戶提供融資類相關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部門降杠桿的決心非常明顯。盡管目前券商的融資類業務依然以兩融為主,但是因為傘型信托具有“放大資產”和“增量資金”的作用,而且隨著近期市場行情回暖,業務較為活躍。受此影響,券商將在交易傭金方面、增量資產方面受到一定的沖擊。
  “兩融業務用的是券商的自有資金,傘型信托則是會帶來增量資金,此外,後者的杠桿比例一般可以做到1:3,資產放大效應明顯。”一位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總部相關人士透露。
  據相關文件顯示,相關監管部門要求券商嚴格執行《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型信托、P2P平臺、自主開發相關融資服務系統等形式,為客戶與他人、客戶與客戶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
  此外,在對券商的兩融業務的監管方面,相關監管部門也重申要求券商的業務門檻。從2015年1月19日起,證券公司不得為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客戶開立融資融券信用帳戶。對已開立融資融券信用帳戶且證券資產低於50萬元的客戶,繼續按證監會[微博]原有政策和規定執行,不因為這一資產門檻而強行平倉。
  “傘型信托實際上很早就有了,但在2014年的時候最為火暴,這也和股市行情高度相關。”一家中型券商機構業務相關人士表示,去年以來隨著股市的回暖,券商營業部大多通過傘型信托的方式為有融資需求的客戶提供相關服務。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般將需要配資的客戶稱為“劣後資金方”,當其有高杠桿的配資需求的時候,就會尋找信托公司的渠道。“通常的行情是2000萬以上,就可以開一把‘母傘’。”一位信托公司相關業務人士表示,隨後信托公司會為其發起信托計劃,再由信托公司和銀行對接,從銀行處拿到較低成本的優先級資金,再指定掛靠某一個券商營業部,就可以操作了。
  “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客戶先向券商提出需求,後者才會去幫忙尋找相關業務,實際上券商就充當了客戶和信托公司的中間人之角色。”一家上市券商機構業務部相關人士表示。(新浪財經 伍澤琳 發自深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28

財新網:IPO審核6月下放交易所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6447545


中國證監會近日在系統內作出部署,為今年內按註冊制要求進行IPO審核加緊準備。註冊制正式實施的具體時點仍然取決於《證券法》修訂的進展以及國務院對相關方案的最終批準,但證監系統內傳達的精神是,從今年6月起IPO審核工作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圍繞這個時點展開。
  元旦前後,證監會再次向國務院上報了一稿註冊制改革方案,其核心仍然是將發行審核權下放到交易所,證監會只負責證券註冊和對交易所審核行為的監管,不再具體幹預。另一方面,由於《證券法》總體修訂工作爭議較大、進展晚於預期,證監會正在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先修改註冊制改革必要的若幹法條,從而加快改革進程。
  上周,證監會主管發行工作的一位副主席召集各有關部門,就落實註冊制作出更具體的安排。在證監會層面,與現有核準制相關的一批行政規章將予以廢止,本屆發審委到期後不再續聘;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將出臺與註冊制相適應的一批行政規章和規則;同時登記結算公司也做好後臺流程的技術準備。
  目前有明顯變化的是發行審核節奏。去年,證監會考慮到市場承受度,按月平均安排IPO發行。今年以來,IPO節奏明顯加快;同時發行部對目前排隊中的600家IPO申請也在加快審核。部分企業“上會”(履行發審會程序)時間有所提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稱,此舉是爭取在滬深證券交易所接手審核之前,盡量多審核一批企業,為審核權順利過渡留足時間。
  “在發行改革這件事情上,國務院的決心很大,證監會也下了決心要簡政放權。現在比較考驗的是證券交易所,審核下放到交易所,也意味著責任的下放。”一位投行人士評價說。
  僅僅將發行審核權下放,並非註冊制的核心。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註冊制發行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法規和制度。
  明確定義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退市機制、強化證券侵權責任,以及支持民事追償,都是本次《證券法》修訂重點討論的內容。接近修法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審核權下放給交易所已有共識,為了完成今年內推出註冊制改革的“政治任務”,對《證券法》先作最低限度的修改,在立法程序上是可能的;但這樣做必然會在許多技術細節上留下缺漏,尤其制度上缺乏有效的退市機制、侵權追責的保駕護航,其負面效果也需要高度重視。
  兩家交易所人士最關心的是註冊制實施之後的資源分配。目前證監會發行部門一方面掌握審核權力,另一方面也在兩家交易所之間均衡分配上市資源。今後行政安排的機制一旦打破,會不會出現交易所“無底線競爭”的問題?
  除了IPO之外,再融資審核也將由交易所審核,並且非公開的定向發行可能不再審核,由企業自主決定。投行人士稱,非公開的融資行為本無審核必要,但目前市場的現實是,上市公司的非公開發行的效率甚至趕不上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融資。

蔣飛財新記者
http://finance.caixin.com/2015-02-09/100782643.html?from=b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34

IPO受理空窗期備戰註冊制 審核權望五月下放交易所 上兵伐謀zgz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6540359
近日,IPO審核權從6月1日開始下放至交易所的消息在業內盛傳。
  今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到的最新消息是,IPO審核權或在五一左右將下放至交易所,交易所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告訴記者,證監會在4月份以後將不再受理任何IPO申報材料,也不會下發任何反饋。
  「空窗期應該就是為註冊制進行準備。」該人士認為。

  近日證監會正加快新股審核速度。
  按照網上發行日期統計,1月份有22家新股完成發行。2月份新股發行數量達24家。2月10日有17只新股申購。
  「最近,審核速度明顯加快。現在材料報上去會馬上預審,然後給出反饋意見。」  南方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而這一切都似乎在為過渡到註冊制進行準備。
  此外,有消息稱證監會將廢止44個相關文件,取消發審委、重組委等。
  「我瞭解到的是證監會好多人都辭職從商了,發審委這些都要撤了。」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從審核制過渡到註冊制,需要一個過程。
  「在註冊制尚未推出之前,交易所或將建立類似發審委的制度。」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866

談談最近的持股心態 上兵伐謀zgz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7785722
羊年第一個季度,過的並不是很好,持倉組合基本上在-10到+10%之間浮動,眼睜睜的看著創業板在「爭議聲」中再創新高,任性地繼續「創夢」,從1430點漲到2048點,嚴重的滿倉踏空。我相信,這期間,很多人都賺到了創業板的這波行情,而唯獨我還有少部分球友則依舊守著手中的大爛臭,繼續發霉發爛。

最近一直在想,市場,究竟可不可以預測的呢?如果市場真的可以預測,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意外?如果市場是不可以預測,那規律又是個什麼東西? 記得小時候看過的黑格爾的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那是不是說市場上漲了是合理的,市場下跌了,也是合理的?每當自己做出一個自認為正確的判斷時,市場有時卻很不給面子,低估了還會再低估,高估了繼續再高估。是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是相信市場的結果?我想,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判斷與市場走勢之間的差異,是每一個交易者必須要過的一關。

這段時間裡,看到了雪球上的一些短線高手,如Z神、梁大濕等,短線頻繁進出,這類短線客的感覺與市場節奏很接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引起了很多人的羨慕妒忌與跟風。短線,一直是這個市場最大的誘惑,以至於很多剛進入這個市場的人,都熱衷於此,沉迷於此。當然,當初我也如此,知道短線行情炒消息炒量能,中線行情炒題材炒送配,長線行情炒業績炒成長,而如果短線能夠精準,則複利驚人,中長線潛伏,時間又長又臭又沒耐心。但實際上,消息面不夠別人快,量能的強弱難以把握,市場嗅覺不靈敏,中線長線沒耐性去潛伏,於是乎,以前就這樣陷入了虧損怪圈,直到後來才發現,Z神、梁大濕們超凡的盤感,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而市場大部分人虧的,恰恰是其他那些自以為自己擁有超凡盤感的人。然後我更進一步的發現,股市中走向貧窮的捷徑就是沒有根據的隨市場情緒化頻繁短線操作,而且這種操作方式,應該是現在特別多的人無法擺脫的一種習慣。

在股市這個行業,絕大部分的人總會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比別人運氣好,什麼機會都能捕捉到,這種怪圈,實際就是人性,基於不同的人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股票不同交易對象等等。而每當行情總與自己的判斷相悖時,又往往不情願去面對,實際上,能夠清楚的認清自己,難。而成功的投資,並不只是挑選好的股票那麼簡單,事實上,瞭解自己同樣重要。

投資這個事,並不存在什麼「早知道」這個事,都是需要市場去驗證的。我覺得人最大的困難是無法誠實的面對自己、剖析自己、定位自己。看清楚自己了,才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能力在哪,才能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些什麼,才能知道該怎麼去獲取自己需要的。這一段時間一直反思著自己過去幾年的操作,從去年中旬之前的中短線操作,到牛市來了之後的中長線捂股,然後我從中發現,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大盤都在振盪盤整,全年只有大概20%的時間才有行情;一年中大部分的操作都是亂折騰,只有20%左右的操作才是真正賺大錢的;去年底的主板行情、今年初的創業板行情,很少人能兩頭通吃,熬不過的,一樣是人性,包括自己。大多數商品都有它自身的價格規律,以其價值為軸心形成的波峰與波谷,波峰往往讓人瘋狂,波谷時時讓人恐懼,如何反人性而為之,是一個恆久的命題。不管是投機還是投資,實際上都是一個反人性的遊戲,跟市場比、跟別人比,我覺得一開始這個出發點就已經錯了,這個遊戲,實際就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別人是別人,你是你,努力克服和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不斷的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就如此。

股市從某種角度更多的是資金、心理、政策等等各方面的博弈,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判斷股票的短期走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股票市場,遠的清楚,近的迷茫,所謂低買高賣,說的簡單,實際操作很難。去年底滬市的一段牛市,有多少人能夠料到如此猛烈上漲而提前潛伏並堅持下去?今年初創業板這麼猛的上漲,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的到他們當初在1430點堅持的痛苦與忍耐?這些,事前我都不能提前預料到,那麼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事後做計劃和策略以及補救措施,老老實實的繼續守著低位的目標,默默持有,默默等風。高處不勝寒,水往低處流,都是自然規律。

因此,最近對自己說的最多的是再耐心一點、篩選再嚴格一點、多反思一點,高估的讓它繼續再高估,存在即合理,既然自己看不懂的,懷著憐憫之心去欣賞,就足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