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正義的腦袋

1 : GS(14)@2012-06-23 14:15: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2/164496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46

What we are reading:閱讀遊行人數

1 : GS(14)@2012-07-07 17:51: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6/164897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22

What we are reading:好不(知所謂)主席

1 : GS(14)@2012-07-20 16:40: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20/16530803
2 : GS(14)@2012-07-20 16:41:59

1400間上市公司,除了壹傳媒(282),所有業務都牽涉內地,主席的公司也不例外。

可能他認識得股票少,香港都仲有幾隻小型地產上市公司基地都是主要在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92

What we are reading:老闆的蠢症

1 : GS(14)@2012-08-03 13:33: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529
即使你是數學盲,也無法避免平均數,好像早前一則新聞,便指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6.7歲,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女性。最近爆出銀行操縱醜聞的倫敦同業拆息( Libor),也是一個平均息率。查實平均數還有很多陷阱,能令人產生錯覺,尤其是令管理層做錯決策而不自知。
Sam Savage的著作《 Flaw of Averages》(圖),正是要戳破這些陷阱,不要以為這是一本統計學的書,它實情是一本工管書,是給做決策的經理看的,雖然談的是如何用統計來幫助決策,但沒有統計學知識,讀起來也毫無障礙。
為何談平均數也可以寫一本工管書?因為老闆普遍有「給我一個數字」的毛病或惰性,且讓我以書中一個故事來說明:
靠平均數做決策 死路一條
你是一名市場部經理,被老闆要求預測一件新產品的需求,你做了一輪研究後,向老闆滙報:「我估計新產品每年需求在5萬至15萬件之間。」
日理萬機的老闆立即咆吼:「給我一個數字,我不能叫同事做一條產能介乎5萬至15萬件的生產線。」面對着面色驟變的老闆,你懾懾懦懦地說:「平均需求約10萬件。」老闆忙不迭展示其機智:「每件利錢10元,即每年平均可賺100萬元,好,立即進行建廠大計。」
平均需求10萬件,每件賺10元,平均利潤真的是100萬元嗎?老闆即時落入平均數的陷阱!他忽視的是,若果真實需求是超過10萬件的話,新廠房受產能所限,是無法應付的,所以需求低於10萬,利潤會少於100萬元,但需求高於10萬件,利潤也在100萬元封頂,平均利潤肯定低於100萬元!超錯的投資決定,便是這樣煉成的。
倚賴平均數訂定的計劃,平均而言都是錯的,這正如一個不懂游泳的統計師,以為在一條平均三呎深的河流嬉水,便不會遇溺一樣。 Savage指出,決策者不能再有「給我一個數」的心態,而要充份利用網絡年代的工具,用電腦模擬來輔助決策。以上述簡化的例子來說,亦即用電腦衍生大量介乎5萬至15萬間的需求數字,計算每個需求假設下的利潤,從而推算出利潤的分佈。
他建議,企業應該開設一個新職位——首席或然率官( Chief Probability Officer),以綜合各個不同部門經理掌握的市場或內部數據的機會率分佈,再透過電腦模擬得出要分析的指標如利潤等在不同機會率下的表現。
Savage主張的電腦模擬應用,在工程及科研上早已大行其道,但也不是沒有缺失,好像面對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時,一樣難以發出警號。不過,連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也中了「給我一個數」的降頭,過份倚賴風險價值( Value At Risk)這個跟平均數一樣簡化的統計數字,因而令銀行輸掉數百億元,便會發現有時老闆做蠢事,遺害比普通人大得多,有一個水泡總比沒有好。
余大千
2 : conandea(16520)@2012-08-03 22:05:10

對, 絕對認同
正如安德魯所言. 統計數據就如毒藥
雖然有"數跟"好過"完全無數跟",但盲目追求數字好恐怖..

又:
最近看了"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的前一部分,也是道出統計學的盲點
有很多也是學過的
只是有最新中國統計數字較有投入感(?)
3 : GS(14)@2012-08-04 10:53:55

2樓提及
對, 絕對認同
正如安德魯所言. 統計數據就如毒藥
雖然有"數跟"好過"完全無數跟",但盲目追求數字好恐怖..
又:
最近看了"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的前一部分,也是道出統計學的盲點
有很多也是學過的
只是有最新中國統計數字較有投入感(?)


那本野「十三億人被統計的數字」我無點睇過,完全無comment,但單一的數字就肯定無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11

What we are reading:誠品書架上的台灣史

1 : GS(14)@2012-08-10 14:04: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0/16591449
買《我們的台灣》這本書的日期和地點,我自信不會記錯:2004年3月20日,誠品敦南店(圖)。
記得確切,是因為那天對台灣而言是個不尋常的日子。台灣當天在不安和激動交雜的詭異氣氛下,舉行總統大選。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在之前一天遭遇槍擊,震撼台灣朝野,也再次挑起不少台灣人的抵抗情緒,因而戲劇性地扭轉了他與呂秀蓮原來處於劣勢的選情,在3月20日當天險勝連宋配。陳水扁連任總統,當時被視為創造出民進黨「永續執政」、最終帶領台灣實現獨立的契機。
那天晚上,站在誠品台灣歷史分類的書架面前,看見那些台獨專著,琳瑯滿目,大部份都不可能在香港書店——不論是大集團的連鎖店,抑或是獨立經營的小書店——找得到。我一口氣買了多本,包括姚嘉文的《我們的台灣》。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姚嘉文,很早就參與台灣黨外運動,70年代因為美麗島事件而被判刑12年,坐牢7年後獲釋,是民進黨中最早鼓吹台灣獨立建國的核心成員,屬於深綠的台獨基本教義派,1987至88年間擔任民進黨主席。
《我們的台灣》出版於2003年,姚嘉文為了論述台獨合情、合理和合法,由16世紀歷史說到當代的地緣政治,從《舊金山對日和約》講到國際法原則,再着墨於台灣政府逐步減退流亡性質,轉變為一個植根台灣本土的民主政府,結論是台灣人民已創造了一個有別於中國、「屬於台灣人民全體所有的新興國家」。
香港圖書館不容台獨書籍
《我們的台灣》是不容於中共的論述,它的歷史觀點卻得到不少台灣人認同,香港人要了解台灣這個近鄰,就不能對這些想法視而不見。但我利用康文署的網上服務,搜尋香港公共圖書館數以十萬計的藏書,我找不到這書。
除了找不到《我們的台灣》,「台獨教父」彭明敏的《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新興民族》、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等台獨著作,統統不容於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表面上仍然享有出版、言論和資訊自由,但在香港人不知不覺間,原來有人為我們篩選掉一類書籍,不讓我們讀到。
台灣誠品來港,它的副董事長吳旻潔接受媒體訪問,提及誠品2014年在內地蘇州開店,選書方面必然要依中國本子辦事,不能破禁。我讀到這訪問時,就不其然想起當年那一書架台灣史。香港誠品十萬書種,能否容得下那一書架台灣史?我心急想知道答案。
方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51

What we are reading: A& F肌肉男的真正用心

1 : GS(14)@2012-08-17 11:58: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7/16611999
美國時裝品牌 Abercrombie& Fitch( A&F)旗艦店在中環登陸,按其一向的宣傳策略,找來百名肌肉男巡遊,令全城女士失儀尖叫,引發種種港男港女的討論。 A&F固然廣收宣傳之效,但如果以為它的真正目的,是單單利用暈浪港女製造起鬨效應,便捉錯用神了,猛男攻城的色誘對象,其實是敢睇唔敢認的男士。
Martin Lindstrom是著名的品牌顧問,為不少大公司度橋,以科學化的方式研究消費者行為,以找出某產品的成功方程式,其策略專門攻心,屈機處恍如另類洗腦。在他的新作《 Brandwashed》(圖),便有相當篇幅提到 A&F的肌肉男廣告策略。
當全城均聚焦旗艦店外的女士人龍時, Lindstrom卻提到, A&F以性感肌肉男來推廣男裝牛仔褲及內褲,既然目標是男性,而且多是直男,為何不是用性感的女性做廣告,而是用雄糾糾的男模?
近乎赤裸男 同性有反應
這種以同性性感胴體來吸引同性消費者的廣告手法,早有淵源,90年代初 Calvin Klein的內褲系列,便是以超模來作為一系列廣告的模特兒,結果令銷售增長35%,證明了用同性的性魅力去吸引同性的做法行得通,其他時裝品牌 American Apparel及 D&G均有樣學樣,而且手法越見露骨。
問題是,即使在美國,要一個直男去讚美另一位男性的身體,無論如何也是頗尷尬的事。那為何一個接近赤裸的男性影像,竟能影響一個直男消費者?
Lindstrom運用了近年大行其道的神經科學,進行了一項實驗,他邀請了16名年屆18至25歲的男性,當中一半直一半攣,讓他們觀看一些只穿著緊身內褲的性感男模照片,同時間掃瞄他們腦部的情況。最有趣的發現,是實驗對象除了視覺部份受到刺激外,一個通常在說謊或揑造事實時才特別活躍的部份也有異常反應,而且無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反應水平均相近,意味男性其實對同性胴體有反應,但只是有意識地抗拒承認!
查實以性來作為搶眼球的廣告手法,早已是不少營銷策略的指定動作,聯合利華( Unilever)的營銷隊伍,曾做了非常廣泛的客戶調查,發現一個男性平均每天的性聯想有32次,即每週有224次。幾年前,他們為了刺激旗下一系列男性護理產品的銷售,嘗試運用性暗示作為撒手鐧。他們首先向全球萬二名年輕男性進行了非常深入的問卷調查,話題觸及結交異性以至性幻想的敏感地帶,再分階段安排逾百名男性受訪者在深夜到酒吧,觀察他們約會女性的過程,從中分出六型人格,再針對當中最缺乏自信及經驗的兩類型,設計了一系列滿足其性幻想的廣告,結果贏到開巷,銷售遠遠拋離競爭對手。
本書充斥著無數的營銷實例,如超市應播甚麼音樂或用甚麼顏色燈光,會最刺激購買慾等等。我看到,這些大企業的市場調查,取樣樣本隨時過萬人,無異於做小型人口普查,更會出動到腦掃瞄、實地考察等科學化的手段來測度消費者的情緒波動、慾念漣漪,幾乎一切盡在其計算掌握之中。明乎這種消費洗腦教育的厲害,或許我們不應再對 A&F掀起的各種大驚小怪,再大驚小怪。
余大千
余大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82

What we are reading:操弄選舉制度

1 : GS(14)@2012-08-31 11:16: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31/18004534
今屆立法會選舉七國咁亂,有建制泛民大戰,亦有泛民內部互片,AB隊敵我難分,雖說一張選票,除了可投,原來還可種可配也可分,各種暗渡陳倉的操作,教我想起William Poundstone的舊作《Gaming the Vote︰Why Elections Aren't Fair(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搞局配票扭曲結果
投票機制並不完美,絕非新鮮觀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羅(Kenneth Arrow)於1948年已率先提出不可能定理(Impossibility Theorem),證明只要候選人超過兩人的話,便很難設計一個公平的選舉制度,足以確保最受歡迎的候選人必定突圍而出。
好像美國沿用的簡單多數票法(Plurality Vote,選民在多名候選人中只可投一人,最多票者勝),便存在不少缺點,其中一個大問題正是搞局者或B隊的出現,來分薄對手的票源。好像2000年時,綠黨代表Ralph Nader出選美國總統,其意念與當時民主黨代表戈爾相近,結果吸去戈爾不少票源。喜歡Nader的選民,大多喜愛戈爾多於共和黨的喬治布殊,但Nader的出現,卻令戈爾由穩勝布殊,變成五五波,最後更因為些微極具爭議性的票數輸給布殊。
最強候選人因為出現搞局者分薄票源而輸去選舉,絕非個別事件,Poundstone估計,過去45次美國總統選舉之中,至少5次出現了這種情況,意味選舉制度的失敗率超過11%,對一個決定國家前途的制度來說,卻能容忍這樣高的失誤,確實匪夷所思。
事實上,分票已成為選舉謀略的一種,在美國不少地方選舉中,均曾出現政黨暗地裡以金錢或各種形式支持鼓勵一些對己方有利的獨立人士出選,打造競選B隊,以分薄主要對手的票源。似曾相識吧?
投票制度的不完善,帶來的扭曲現象,還包括策略投票,或曰配票。拿上面Nader的例子來說,最喜歡Nader的選民,會因為他的勝算是零,而認為投票給他,等於送布殊上總統寶座,但布殊是他的最差選擇,因此他會把選票轉投給戈爾,以免浪費選票,結果投票的結果低估了Nader的受歡迎程度,亦意味這制度的另一重失敗──無法反映選民真實的喜好。
究竟有沒有一個公平的投票制度,可以免受熟知漏洞的政客操縱?Poundstone在書中提出了不同的選舉方式,他自己最鍾情的是Range Voting,即是給予每位候選人打分,不過要讓其普及,恐怕要打破不少利益集團的枷鎖。
在此之前,遊戲規則縱不公平,我等選民也只能認清事實,奮力而戰。
余大千
余大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34

What we are reading:避開股市的地雷

1 : GS(14)@2012-09-07 12:42: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7/18010071
很少在這欄推薦財經書,尤其是那些標榜投資心法的書,這些書會令人讀後產生幻覺,以為真的練就了一身武功,可以下山一試身手,結果往往是損手爛腳。不過,張化橋的新書《避開股市的地雷》卻是特例,因為它的目的是警世,用真相教你避開蝕底。
有留意財經新聞的讀者,對張化橋不會感到陌生,這名民企之父,當年踢爆了幾隻民企造假而聲名大噪,近年新出道的研究機構渾水,也只是沿著張化橋的足印。
張化橋做過分析員及投資銀行家,出任過上市公司CEO,搞過小額貸款業務。在金融界的深厚歷練,加添了這本書的份量。
全書可觀之處,在於不忌諱投資銀行的運作實況,沒有塗脂抹粉,投行為求成功搶得生意,底線確實可以很低,張化橋提到的不少例子,都是第一身經歷,對象雖然姑隱其名,但其實呼之慾出,其中荒謬之處,頗令人啼笑皆非。
民企之父籲勿沾新股
試舉一個教我捧腹的故事,他曾拜訪一家經營食品配送的上市公司,該公司聲稱在內地為上百萬工人提供飯盒,市值一度接近300億元。
張化橋到了該公司的總部,看了看廚房的規模、大米的存量及出車的情況,發現根本不足以支持其業務量,於是按CFO提供的客戶名單致電查詢,對方卻誓神劈願從來沒有幫襯,回頭質問CFO,才難為情地說記錯了。
這家公司現已長期停牌,但警號其實一早已經出現。我只奇怪,這些隨便打個電話便可以踢爆的事情,輔助公司上市的大量專業人士,卻連這些門面功夫也懶得做,僅捧著公司提供的材料,便向客戶力銷,可見利益當前,種種防犯利益衝突的手段,是如何的軟弱無力。
正正因為江湖險惡,他勸誡投資者不要沾手新股,其觀察也很到位,「在市場氣氛好的時候,IPO價格一般都很高;而當市場氣氛不好的時候,多數公司會選擇等待時機。這就意味著投資者幾乎總是付高價。」
策略保守 命才長久
回看近年上市的新股,股價潛水有之,業績走樣有之,便會發現將資金花費在這些沒有往績的新股上,是如何古怪的事情。
書內不會教你發達錦囊,他的投資建議,其實頗為樸實:「如果沒有把握,儘量往壞處想。」
他會叫你投資在自己真正清楚瞭解的公司,儘量揀選一些競爭者不易進場挑戰的股份,他會推薦領匯(823)及粵海投資(270)。你可以說張化橋的投資策略保守,不過要長期與股市共舞,只有保守才能命長久。
金融業與政界有其相似之處,就是坦白的人太少,所以對於直認自己薪酬太高、不斷批評自己的預測沒有準確性可言的張化橋,其清心直說尤其可貴。
余大千
2 : GS(14)@2012-09-07 12:44:0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54
福記的故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54

What we are reading:Going Solo 凱伯特

1 : GS(14)@2013-01-27 15:37: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25/18145962
樓價租金與入息完全脫鈎。統計處的數字顯示,年輕一代收入過去10年無增長,更多年輕人要與父母同住,減輕生活負擔。遲遲無法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其實也是不少國家關注的議題,低獨居率會直接拉低出生率,減少勞動人口,還會削弱一個城市的文化面貌。
意大利公共事務前部長布魯內塔幾年前提議,立法強迫年滿18歲的年輕人搬離父母家,讓他們學習獨立。說白了,就是因為意大利出生率太低,憂慮勞動人口縮水,無法支持人口老化帶來的公共開支,政府財政終有一日崩潰。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Eric Klinenberg去年出版的《Going Solo》,談到獨居人士的多寡,還直接影響一個城市的文化面貌。
Klinenberg認為,在大形勢上,美國正邁進獨居的年代。1950年,大約有400萬美國人獨居,占人口9%。至2011年,一共有3,300萬美國人獨居,占人口約28%,即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是一人家庭。
獨居更具文化氣息
用了七年時間,採訪了多位不同階層、年齡的獨居者。Klinenberg發現,獨居者其實沒有大家想像般孤獨。相反,他們沒有家庭的負擔,有更多閒暇時間參加社交活動。獨居者可以花更多時間與朋友相處,參加文化活動、學畫畫及進修。
各種家庭研究也顯示,即使在同一屋簷下,家庭成員各自埋首於facebook、互聯網世界、智能手機、遊戲機、電視節目,他們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隨時比獨居者更多。
以往學術界普遍認為,公共空間是培養文化氣氛的要素。作者反而認為,獨居者多的城市,公共文化氣氛特別熱鬧,別具生氣,例如是獨居率相當高的瑞典城市斯德哥爾摩。Klinenberg的總結是,獨居符合社會趨勢,符合現代人珍重的價值:自由,獨立、自我實現。
不過,Klinenberg2011年推出這本書時,遇上不少異議。因為在後金融海嘯年代,獨居的趨勢起了變化。美國經濟增長陷入停滯局面,工作職位減少,更多年輕人為了保持生活質素,寧願與父母同住。
對於美國人,獨居是某種意義的成人禮。Klinenberg論及獨居者的好處,以及獨居對城市正面的意義,正正刺中美國人對獨居的嚮往,也解釋為何《Going Solo》一書成為美國的熱話。
在香港這樣一個城市,年輕人連幻想獨居,都已相當奢侈。要論及低獨居率禍及城市文化層面,對港青來說,未免太不切實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97

What we are reading:品牌突圍戰 余大千

1 : GS(14)@2013-06-29 17:00: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8/18315291

                格蘭仕、Natura、ICICI、Havaianas、Herborist、Zuczug/這些品牌,你識得多少個?如果說這些新興市場正崛起的品牌,當中有些會成為明日的世界名牌,你又會否感到詫異?
倫敦商學院教授Nirmalya Kumar與北卡羅萊納大學商學院的Jan-Benedict Steenkamp合著的新書《Brand Breakout:How Emerging Market Brands Will Go Global》,嘗試拆解新興市場為何在全球經濟上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但說到打造行銷全球的品牌,卻幾乎交白卷,這當中有沒有甚麼必勝方程式。
本書提出了八條登峰之路,用以闡釋新興市場的企業,要突圍可以靠甚麼手段。說穿了其實沒有甚麼新意,但本書可說鮮有把這些途徑有條理地系統化,再加入不少案例,令可觀性大增。

揼石仔闖成功路

                傳統上位之道,作者稱之為「亞洲烏龜型」,例子是昔日的日本車廠,以及今日的三星、現代,做法是穩打穩紥由低做起,先主打低檔廉價的出口貨,取得外國市場佔有率後,再慢慢把產業升級,這是「揼石仔」的策略,見效慢但風險相對較低,卻是亞洲不少企業的成功之路。
另一招打天下的法門,則是先B2B再B2C,先搶攻企業客戶再拓零售市場,例子是內地的華為,先以電訊設備起家,成功後再攻零售層面的手機。好處是先在商業世界中建立一定知名度及口碑,然後才殺入人生路不熟的消費市場。
較奇兵突出的是,先鎖定海外僑民作為踏腳石,再慢慢擴大戰線,如菲律賓的快餐連鎖店Jollibee,開始時先針對旅居海外的菲律賓人,利用這些基本客路在海外市場站穩陣腳,再擴大業務。
實力一時未有明顯勝算的,則要借力打力,利用發源地的優勢,如先爭取成為本土No.1(如空中巴士),再借此聲勢遠征;又或者利用本國的文化遺產或天然資源,建立與別不同的特色,增加外闖的勝算。

走捷徑可靠收購

                如果甚麼優勢都缺乏,窮得只剩下錢;又或者想走捷徑,當然還有一招,就是收購外國品牌,例子是聯想(992)收購IBM的PC業務,光明食品收購英國早餐麥片生產商Weetabix。這種做法,快就是快,但很犯本,風險又高,而且能否成功融會成自己的品牌,也是未知之數。
創建國際知名的品牌,是否經濟發展的必需品?我認為不是,香港自家打造的國際名牌買少見少,數來數去五隻手指都數得完,但香港的經濟發展依然是國際前列,但一個做不起品牌的地方,至少說明它的產業缺乏某種競爭力,在品質、創意及經營模式方面,沒有突出的地方。
由此看,打造世界品牌,可說是一地產業的考牌試、成人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