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2-11-14 永亨銀行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443.html

終於結束了兩個星期的魔鬼課程,可以回歸正常狀態了,今天開始看永亨銀行。

下了一上午報表,然後大致瞭解了一下它的歷史:這家銀行原名永亨銀號,1937年由已故董事長馮堯敬在廣州創立,最初經營金銀找換業務。二戰後在香港重整業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於1960年獲得了香港政府發給的銀行牌照。1973年美國紐約歐文信託公司購入該銀行超過半數權益,通過合作,獲得先進銀行技術及國際銀行業務。1988年歐文信託公司與美國紐約銀行集團合併(現為美國紐約梅隆銀行,持有永亨銀行20%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成為全美第十大銀行。1993年在香港上市,2004年收購浙江第一銀行(素以信貸記錄穩固及資產良好見稱),2006年收購英利信用財務有限公司(專營租購和租賃融資業務)。

從名字上看,跟招行收購的「永隆」有異曲同工之妙呃,可能原來的銀號都是這麼起名的吧。現在永亨的管理層還是由馮氏家族控制,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馮鈺斌是創始人馮堯敬的長子,高級總經理馮鈺聲是馮堯敬的次子,非執行董事何志偉是馮鈺斌和馮鈺聲的姐夫。在獨立董事的名單中,居然又看到了董建成(董建華的弟弟,同是中銀香港的獨立董事)這個熟悉的名字。對於這樣的銀行,不知道會不會像永隆一樣,由於最初創始人的去世而引起產權紛爭,最後將整個家業斷送,有點擔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77

FORTUNE (Jul. ~ Sep. 1967)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6onx.html

Jul. 1967

封面圖案是J.C.Penney公司的商品目錄,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家公司始終以古板實用的家庭裝為主打,現在它開始向新潮流行的短裙和摩托車方向轉型。相關文章是《how they minted the new Penney》:

1957年,時任總裁助理的William Batten給董事會寫了一份備忘錄,內容是:雖然傑西潘尼依然是全美最大的紡織品零售商,但它的1700家黃色門廊的門店和實用家庭裝生產線正處在過時的邊緣,後來證明這正是公司轉變的開始。在可控的速度下,公司在新地點開了數家華麗的門店,同時銷售新潮和傳統的服飾,並加入了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線,甚至冒險進入郵購業務領域。現在它面臨的問題是,銷售翻番了,但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的。整個六十年代,同它的主要對手西爾斯相比,它的銷售利潤率只有3%,比後者低了兩個百分點。

 

 


Aug. 1967

封面圖案是Krupp公司的鼓風爐,相關文章是《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Krupp》:

有關Firma Fried Krupp of Essen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新聞給歐洲世界帶來了恐慌和焦慮,Krupp公司的沉浮長期來看折射了德國經濟的變化,曾經的武器製造巨人很明顯地開始走下坡路,經營虧損、債務纏身導致銀行家們不再願意給予其新的出口信用,除非政府作擔保。家庭傳統使得公司在關閉不盈利部門上進展緩慢,尤其是煤炭業和鋼鐵業,公司曾試圖通過刺激出口以彌補國內市場需求的疲軟,交易大多與共產主義國家和欠發達國家訂立,給予它們折扣條款,並由短期銀行貸款融資。

政府最後同意為Krupp公司的出口信用作擔保,但條件極其苛刻:到1968年,Krupp公司將不再是Alfried Krupp von Bohlenund Halbach公司的私人部門,而是公共公司,政府將向其派駐管理團隊,並掌握主要決策權。

 

 


Sep. 1967

封面圖案是一個難民營中的孩子飢渴地從一個廢棄的石油罐裡吸水,石油、水、阿拉伯難民在中東戰爭中被無情地緊緊聯繫在一起。相關文章是《but what do we do about the Arabs》:

美國意識到,這場戰爭是他們對自己在中東地區要實現的目標進行現實而全面的重新評價的契機。利害關係很重大,因為石油是不可替代的,如果阿拉伯人無處求助,那麼蘇聯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將延續。美國面臨著兩個複雜問題:與以色列的親密關係以及阿拉伯世界內部對美的敵意和懷疑。美國需要做的是,鼓勵經濟發展,幫助阿拉伯人重拾自尊,並獲得與他們的敵人平等的地位。以色列在處於強勢地位的談判中,肯在領土和難民問題上做出一些有意義的讓步,為該地區的和平做出了貢獻,也保證了以色列自身的安全,這在美國看來是可喜的。

 

 

9月分了兩期,下半月刊的主要內容是對國外企業的Top200排名,以下是前十位及它們的所在國和所處行業:

Firms

country

industry

Royal Dutch/shell

Netherlands-Britain

Petroleum products, chemicals

Unilever

Britain-Netherlands

Food, fat oil, soap

British Petroleum

Britain

Petroleum products

Volkswagenwerk

Germany

Automobiles

ICI

Britain

Chemicals, metals

National Coal Board

Britain

Coal

Philips' 

Netherlands

Electrical appliances

Siemens

Germany

Electrical equipment

Montecatini Edison

Italy

Chemicals, synthetic fibers

Nestle

Switzerland

Food products

美、英、德、法四個國家佔了整個非社會主義世界工業總產出的2/3,但似乎停下了它們增長的腳步。當然,這並不會帶來世界性的經濟衰退,因為美國的增速減緩是溫和的,日本和意大利的繁榮仍在繼續,但形勢依然嚴峻,因為德國陷入了全面的衰退,且這是具有傳染性的(通過Common Mark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89

FORTUNE (Oct. ~ Dec. 1967)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6oo2.html

Oct. 1967

封面描繪的是正午時刻,大量客戶湧進Mellon National Bank Trust Co.的場景,相關文章是《the Mellons of Pittsburgh》:

1870年,Thomas Mellon離開法官之位,開辦了自己的銀行,並懷拽著建立一個商業帝國的夢想。今天Mellons家族已經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總財富超過30億美元,他們設立了5家大公司,由家族利益完全支配。同時,他們還擁有海灣石油、Alcoa、Koppers和Carborundum公司20%-30%的股票,Mellon National Bank還持有第一波士頓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大量股權和240250股通用汽車的股票。

Thomas出生於北愛爾蘭的一個農場,現在家族財富的管理者Paul和Richard是他的孫子,他們也只不過是家族中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人,文章介紹了他們的第一桶金、財富的增殖和匹茲堡這個工業的中心地帶的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90

FORTUNE(Apr.~Jun.1969)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eib.html

Apr. 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Chemical Industry Pushes into HostileCountry》:

在試圖擴大海外市場銷售額的過程中,美國化學工業遭遇了歐洲公司的激烈競爭,現在又面臨日益增長的來自日本的競爭。一些美國化學品公司已經在歐洲建立了運營部門,然而,歐洲大型的聯合企業,諸如 I.C.I.BayerMontecatini Edison,仍然在本國市場保持領軍地位。美國一家化學企業的CEO嘆息道:「說我們將要走向國際是一回事,而實現這一遠大抱負則是另一回事」。當前,歐美的石油公司都在介入石油化工產業,以在中東政府的壓榨和威脅其作為主要能源生產商的長期地位的核能的競爭中,尋找新的利潤來源。在艱難的競爭中,美國化學品公司正在使用各種策略,包括專業化和新型的管理。

 

May1st 1969

本期無對應封面文章。

本期的一篇重要文章是《Why Rain Fell on 「Automatic」 Sprinkler》

一位對沖基金投資經理說:「在所有運營著一家企業集團的人中,Automatic SprinklerFiggie是那種人人都認為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人」。僅僅在五年間,粗脖子、現年45歲的Harry Figgie Jr. 就將Automatic Sprinkler的銷售額從2272.6萬美元提升至3.25億美元,同時收購了20多家公司,產品涵蓋從消防車到棒球手套的各種類別。Figgie揚言,每年20%-40%的增長率是正常的,股價上升至每股74美元。突然,收入跌入谷底,EPS1967年的1.43美元降至1968年的10美分,股價也應勢跌至19美元。

Automatic Sprinkler是研究一個企業集團如何步入歧途的很有價值的案例。Figgie收購的速度太快,無法保證充分的調查。最後證明,一些匆忙收購的公司極不穩定,而坐鎮總部的人又無一有意集中精力將它們帶上正軌。Figgie確實有出眾的管理才能,但是管理一家中型企業和撲滅一個企業帝國處處燃起的火苗是完全不一樣的。

 

May15th 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財富五百強排名。

本期的一篇有趣的文章是《Some of Tomorrow's New Products: a 1975Sampler》:

如果500強的R&D部門運營順利,自動化、計算機在日常任務中的應用將會在未來6年中出現。到1975年,第一輛蒸汽驅動的小汽車有望面世,為我們的城市重獲新鮮空氣帶來了希望;更高效存儲的電池有望出現,可能使得電動汽車挑戰當前的內燃發動機。為促進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路旁自動化的監控器將計時、拍照,並向那些超速行駛的車主提出警告。隨著多種多樣的方便食品、完備的環境控制系統(保持室溫和濕度的恆定)、甚至全自動的管家(為日常家務安排計劃表)的出現,人們的家庭生活將變得無憂無慮。

P.S.想像很美好、很誘人,不過好像除了食物那一條,其他都沒實現吧。。。

 

Jun.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Fabulous House of Kleberg: a World of Cattle andGrass》:

擁有著美國最廣闊的土地,德克薩斯的王牧場(the King Ranch of Texas)正以德州規模向海外擴張。它的所有者是Kleberg家族,他們控制的土地面積大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家族,並且運營者全世界最大的牛養殖場。他們從王牧場的鑽井油田獲得收入,投資於澳大利亞和南美。

除了來自石油的利潤,支持他們海外擴張的還有帝國統治者 Robert Justus KlebergJr. 創造的肉牛新品種——Santa Gertrudis(聖熱特魯迪斯牛)。它們能在炎熱的氣候中的長大、養肥。20世紀50年代早期,Kleberg就將一群聖熱特魯迪斯牛帶到接近沙漠氣候的澳大利亞大牧場養殖,隨著牛群的不斷繁殖,他租賃或購買了越來越多的土地,最後擴展至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的叢林,那裡牧草肥沃,於是他又開闢了新的牧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草地甚至比聖熱特魯迪斯牛本身更值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37

FORTUNE (Oct.~Dec. 1968)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cib.html

Oct. 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O Say Can You SeeTheCrisis in Our National Perception》:

每一週,這個國家最重大的一個問題都會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跟與越南、貧窮、種族、法律和秩序相關的問題在某些方面同樣嚴肅——那就是一種持續的悲觀感,一種對未來渺茫的國民感知,這種感知正引導人們構建起歷史上完全不可想像的思維框架。我們感覺置身在嚴重道德危機中,我們對共和的生存能力抱有懷疑,我們眼看著理想漸漸破滅——在大量相左的客觀證據面前。舉例來說,許多新的自我懷疑,與我們假定的、在大型非個人機構面前的無助感有關。實際上,歷史上從未有如此多的民眾積極地參與到政治中來。西部最古老的機構——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已開始重建個體的重要性。機構正處在根本性的變革中,給予個人更寬廣的視野和自由。這種「黑暗感知」並不是國民意識的第一次扭曲,早在十年前,相反的「光明感知」就引導人們錯誤地積極看待所有事件。我們現在急切需要的是「清晰感知」,也許,走向這一感知的起點是意識到,我們正在經歷痛苦的革命,期望在機構和個人(即機構服務的對象)之間尋找平衡。

 

Nov.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Special Case of Specialty Steels》:

一小群特種鋼公司——LatrobeCarpenterAllegheny LudlumCyclopsCruciole——正在散發著令大噸級鋼企豔羨的光彩。去年,Carpenter獲得了17.3%的投入資本回報率,比美國鋼鐵不值一提的ROIC的三倍還要高。這些公司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規避鋼鐵行業的通病——顯著上升的人工成本——但它們確實指明了避免一些問題的道路。它們為原子反應堆生產不鏽鋼,為噴氣式飛機引擎生產超合金(高耐熱),為機器加工車間生產工具鋼,在這些過程中,要價可高達每磅7美元。對於高科技和定製工作的專注,使得它們受進口衝擊的影響較小,而小型的規模和多樣化的產品線又使得它們免於遭受政府的定價壓力。同樣重要的是,特種鋼生產者是將其產品賣給經濟中的增長型行業,如航空業、電子工業等。

 

Dec.1968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Unchecked Power of the BuildingTrades》:

未來10年,房屋需求年增長率有望達到50%,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美國建築業卻被其最強大的寡頭壟斷組織——房屋工會(the building trades)——致殘了。總的來看,一萬多家本地公司正在使一個800億美元產值的行業走向殘疾,這一數值佔了美國當時GNP的十分之一。它們通過限制性的僱傭條款和陳舊的學徒制,阻止了這一行業勞動力的自然增長。同時,它們排斥銲接、組合、裝配成分的使用,導致了過高的工資需求(一些熟練的木匠每小時可獲得12美元工資),超出了生產力提升帶來的任何收益,由此導致的通脹壓力在任何地方都可感知。

只有行業和政府挑戰這種顯而易見的權力濫用,工會的壟斷才可能被打破。幾乎是肯定的,這種挑戰會帶來外傷,歷時長久、成本高昂的罷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重組必須包含徹底的變革,廢除工會僱傭廳(union hiring hall),建立仲裁委員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40

FORTUNE (Sep.~Dec.1969)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hnq.html

Sep.1969

本期無對應封面文章。

本期的一篇重要文章是《The View from the Pinnacle》:

美國最大型公司的CEO們在決定世界的經濟甚至政治命運上起著顯著的作用,為集合它們的態度和觀點,FORTUNEDaniel Yankelovich公司(紐約的一家態度研究公司)共同發起了一項名為財富500調查的活動,持續觀察美國公司領導人的觀點。

    第一項調查的結果表明,頂尖美國公司的高管們更具有國際頭腦、對社會事務更加敏感、比他們的前輩們都更清醒地理解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的需求。舉例來說,他們中的94%都在開展對長期失業人員的培訓項目。他們認為,越南戰爭是美國當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而成本價格雙重壓力(cost-price squeeze)是商界面臨的最大難題。公司高管們相信,尼克松是一位好總統,通貨膨脹能夠在不造成經濟下滑的前提下得到抑制,繼續徵收10%的附加稅也是必要的。但是,企業將在70年代面臨重要的轉折點,屆時,企業將被迫擴大經營範圍,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將經營目標擴展至社會層面。這種在基本原則上的轉變將給商界帶來困惑,甚至混亂。

 

Oct.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Labor 1970: Angry, Aggressive,Acquisitive》:

一場爆炸性的、史詩般的正面交鋒正在管理層與勞工間形成。在經濟緊縮近在咫尺之時,五大主要產業——電氣製造業、汽車業、肉類加工業、橡膠工業和貨車運輸業——必須面對以火箭速度增長的工資尋求,工會將進行新的2-3年期合同談判。美國已經受通貨膨脹的嚴重困擾,再加上勞資衝突,這樣會很危險。

即使公司給出了破紀錄的出價,也不一定能保證大型罷工不會發生。普通的工會成員,不安於爭取黑人權利的革命,時刻關注其他地區勞工糾紛的解決進程,因此越來越傾向於拒絕已談妥的合同。他們的不滿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在一種計算方法下,美國工人當前的平均實際工資比四年前的這一數值還要低。然而,新一輪的昂貴解決方案將把美國帶入最糟糕的境地:伴隨著持續通貨膨脹的經濟下滑。

 

Nov.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Not Enough Gas in the Pipelines》:

過去十年以來,天然氣行業發展迅速,現在美國1/3的能源需求均來源於天然氣。然而,勘探鑽井工作趨於平穩。新技術、日益增加的來自加拿大的天然氣進口、和越來越多運自海外的液化氣都是可以預見的,但所有這些似乎都不可能阻止七十年代的天然氣緊缺。

天然氣生產商爭論道,它們鑽井的熱情被長達十年的價格回落和聯邦能源委員會的退款(refund)要求嚴重打擊,這一監管規定始於1954年,是最高法院的一個突然決定。然而,只要行業內部人士嚴密保守其經營數據,FPC的固定價格限制就無異於憑空臆想。監管被證實是及其困難的,而且很可能會抑制生產率的提高,現在是時候想想監管是否該退出了。

 

Dec.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Auto Company》:

突然之間,一家日本的公司開始挑戰美國和歐洲在汽車行業的統治地位。這名競爭者是豐田,與其並肩的還有菲亞特,其銷售額居世界第五位。

在一些標準下,豐田可以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高效的汽車公司,它的經理人富有想像力和靈活性。他們堅守極其小心的財務管理策略的同時,給予了資本投資很大的比例。他們富有遠見的營銷政策,使其建立了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它們的勞動者是當前主要汽車生產商中生產率最高的,勞資關係無比和諧(十年內從未發生罷工)。在工資水平顯著上升,達到美國的水平已經指日可待的時候,時刻保持警惕備戰狀態似乎是多餘的。與它們的自我懷疑相反,豐田逐漸積累的競爭優勢,是日本汽車工業已經強大到無懼開放競爭的地步的例證——豐田顯然不再需要單邊的關稅保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41

FORTUNE (Jul.~Aug.1969)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gyq.html

Jul. 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Why Companies Still Bet on Expansion》:

對於今年公司資本開支的驚人增長的一個普通解釋是,通貨膨脹。這一論點認為,商人期望工廠和設備的價格將在未來上漲,所以即使存在過剩產能,仍要在漲價之前大力擴張。但是,FORTUNE記者採訪了36家計劃本年大增資本支出的企業的高管們,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解釋。雖然整個製造業的產能利用率約等於84%,但許多小企業正在增加產能,因為在某些生產線上它們的利用率達到了100%。其他企業增加資本開支的目的可能是建設新工廠,從而生產新產品。建築材料製造商們已經為預期的房地產市場繁榮做了充足準備。

但是,雖然各家公司進行資本投資的原因各不相同,它們無一與整體經濟是絕緣的。調查顯示,本年的的早些月份,資本支出計劃被削減了不少,並且可能進一步削減,因為政府正在努力遏制通貨膨脹拖累實體經濟。

 

Aug.1st 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Russian Style》:

在長達十年的集中努力之後,蘇聯終於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在戰略上與美國對等。陸軍人數,蘇聯擁有347萬,美國擁有348.7萬;洲際導彈數量,蘇聯擁有1035枚,美國擁有1054枚;蘇聯的遠航海軍數量也以飛快的速度和驚人的戰鬥力接近美國海軍艦隊。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閃電入侵昭示了蘇聯軍隊執行命令的熟練和清晰程度。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蘇聯的後勤和空軍還是相對落後的。

總的來說,如果剔除美國在越南的支出,蘇聯的國防開支已經逼近美國。同時,自1964年以來,蘇聯能始終保持7.5%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但是,蘇聯的生活標準依然相對原始,並且莫斯科對於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支出可能已經達到了其絕對極限。美國情報機關的估計表明,在未來五年內,俄羅斯可能在策略性武器上超越美國。他們能否在消費品供給不出現急劇下降,同時不造成內部政治爭端的同時,繼續之前的發展速度,是當前的熱點議題。

 

Aug.15th 1969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Riches Under the Earth's Crust》:

採礦業,世界最古老、最基礎的一個行業,其原則自從中世紀以來幾乎一直保持不變。然而,現在,影響其他行業的社會根本變化最終作用到了採礦業上。伴隨著新型複雜方法的是對於一個庇護賭徒和利己主義者的行業的專業化管理的出現。但是,眾多小公司依然存在,行業巨人Kennecott Copper也是需要遠東的眾多中型公司來平衡的。外國藝術家的雕塑和展現採礦業昏暗世界的攝影都展現了一個多樣化的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42

FORTUNE (Jan.~Mar.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ncm.html

Jan.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Better Care at less Cost WithoutMiracles》:

受迅猛發展而難以控制的醫療費用的困擾,大多數美國人支持某種形式的國民健康保險,但這並不會降低成本增長的速度,真正需要的是醫療系統的一次徹底改革。聯邦政府支付了當前醫療費用的很大比例,它應該鼓勵建立更高效的醫療體系,尤其是團體實踐計劃。這種計劃允許各類專家集聚一堂,共同工作。醫生們獲得相對穩定的年收入,加上獎金,並通過薪資安排激勵他們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治療,在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同時控制支出。

同時,私人保險公司應該開始更堅定地挑戰這種高醫療費用,保險覆蓋面應該延伸至包括所有形式的治療,而不是在當前的支出誘導模式下,更大程度地對住院治療提供保險。如果沒有這些改革,醫療服務的質量將永遠得不到提高,越來越高的成本無益於甚至會有害於疾病的治癒。

 

Feb.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How to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對污染的日益恐慌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恐慌本身並不能清潔環境,尋找諸如資本主義、技術或者「體制」之類的替罪羊同樣於事無補,因為所有的美國人都是污染者,其他的經濟體,比如日本和俄羅斯,它們的環境狀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西方人鑽研問題的能力,以及他們不到解決誓不放棄的毅力,促成了物質上的極大進步。但是,這種專注於某一事物的能力使得科學家們忽略了他們焦點以外的那些東西,政府官員們也不在乎他們管轄範圍外的任何問題。結果是,社會越來越不團結,分隔越來越嚴重。我們越來越需要一個「整合者」,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問題,並且能夠在技術進步產生負外部效應時儘早提出警告。

 

Mar.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re'll Be Less Leisure Than You Think》:

美國的經濟會永久增長?主要的遺留問題是如何分配財富和閒暇時間?不,這些都是錯覺。並非人人都能買到他需要或者想要的。未來,控制污染、重建城市、提供豐富的醫療服務和教育將向我們的資源提出巨額的挑戰。只有生產率保持當前的增長速度,我們才能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

但是,生產率增長是可能停滯的,因為僱傭勞動力正大量而迅速地從製造業轉移到服務業。到1980年,服務業(包括政府部門層面)將僱傭全美2/3的勞動力。然而,服務業生產率的增速只有經濟中其他行業的一半。因此,前景是這樣的:要滿足整個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慾望,所有可獲得的人力資源都將被吸收,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都要像原來一樣努力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0

FORTUNE (Apr.~Jun.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nzt.html

Apr.1970

本期無對應封面文章,本期的一篇重要文章是《The Coming Shake-up inTelecommunication》:

單調乏味的電信業正處於歷史性巨變的邊緣。塵埃落定之時,這一年產值達190億美元的產業將形成新一代的企業家集團,代替過去以幾傢俬人企業主導的模式。美國的電信網絡——包括A.T.&T.全長7億英里的電線、電纜和微波中繼——主要為電話和電報服務。而今,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的出現)正迫使行業重組。

聯邦通訊委員會、國會和白宮正在為複雜的政策制定問題商議對策:

1)  在不危及基本電話系統的前提下,允許多大程度以及哪種類型的公共事業競爭?

2)  國內需要建造多少枚通信衛星?由誰造?

3)  有線電視網絡將以多遠的距離和多快的速度擴張?

4)  無線電頻率該怎樣重新分配?

 

Mar.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500 Largest U.S. IndustrialCorporations》:

「前進」和「上升」可以大概地描述500強在1969年的表現。總體而言,它們創造了排名以來銷售收入的最大增幅之一,但是,增長9.7%4447億美元的業績很大程度源於通貨膨脹。對於位於榜單靠後的企業,情形則更不樂觀,由於成本的失控和華盛頓的政策限制,它們的利潤與1968年相比幾乎毫無增長,銷售利潤率的中位數甚至下降了4個百分點。

如果非要給「規模」定性,那麼,這是障礙——最大的500家公司的銷售增長率低於平均數。在榜單的最頂端,I.T.T(International Telephone &Telegraph)取代美國鋼鐵,首次躋身前十,而後者則落到了第12位。在這些巨無霸中,I.T.T記錄了最高的利潤增幅(21.6%)。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汽車巨頭克萊斯勒報告了高達70%的利潤下滑,和它遭遇相同悲慘命運的是Ling-Temco-Vought,虧損3829.4萬美元。

這十年間,辦公機械行業處於成長階段,Control Data公司獲得了最快的增長率(年均48%),Xerox緊隨其後。而去年排名第三的L-T-V,今年計算的十年增速已經是負值了。

 

Jun.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Who Wants General Dynamics?Henry Crown, That'sWho》:

1969年,General Dynamics公司(現為世界第四大國防承包商)在創造了250億美元銷售收入僅僅盈利250萬美元。上個月,它避免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現在,它處於有史以來最不易的管理聯盟的掌控下。聯盟的一方是Henry Crown73歲,於1966年被迫離開公司,但現在領導著一個集團控制了G.D.普通股的18%Crown是新的執行政策委員會的主席。聯盟的另一方是Roger Lewis58歲,是四年前Crown被擠出公司的始作俑者;現在Lewis依然是公司的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

即使沒有這次管理層的騷亂,G.D.的前景也是十分不確定的。一些附屬公司和部門依然創造利潤,但公司已遇到了諸多方面的問題。Convair部門是賺錢的,但很容易受航空業動盪的負面影響;G.D.的造船部門已連續三年減記稅收,總額達2.37億美元,主要原因是Quincy的巨額虧損,1963LewisBethlehem Steel500萬美元的價格買進這項業務時,它看起來還是被低估的。然而,最大的問題籠罩在G.D.慶祝其簽訂的F-111合同的喜慶氣氛下,這一機型存在的問題與流傳中的一樣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2

FORTUNE (Jul.~Sep.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q0p.html

Jul.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Richard Nixon's Very Personal WhiteHouse》:

Richard Milhous Nixon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一個私人的角色,他所主持的白宮也秉承著這一風格。在指揮一群高度個性化、沉默而高效的幕僚時,他保持公正明斷的態度。與他最為親近的有三個人,這一小圈子有時被戲稱為「柏林牆」:Harry Robbins Haldeman,他比其他任何人對總統日常工作的影響都大;Henry Kissinger,哈佛教授,同時擔任尼克松的首席外交事務諮詢官;John Ehrlichman,來自西雅圖的律師,在國內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突出的角色。這三人領銜了548人的幕僚團,並且密切關注任何可能影響總統關鍵利益的事件。

尼克松的助手們拒絕承認流傳已久的將總統與外部世界割裂的控告,他們聲稱,尼克松在宣佈入侵柬埔寨之前,一直通過白宮日誌與數百民眾保持著聯繫。但是,白宮工作人員在通往政界的道路上還顯得太嫩,他們還沒有掌握消除聯邦官僚主義的藝術和與各色各樣的國會議員的相處之道。

 

Aug.1970

本期的主要內容是對美國之外的最大200家公司的排名,1969年,歐洲和日本公司的表現遠強於美國公司。

本期一篇有趣的文章是《The Offshore Funds Are in DangerousWaters》:

Bernie CornfeldInvestors Overseas ServicesI.O.S.)的崩潰結束了超過350家離岸基金的繁榮年代,在它們短暫的監管真空時光裡,這些基金建立了超過六十億美元的資產(6月時I.O.S.曾擁有18億美元總資產)。它們將錢從節儉的歐洲人的床墊下轉移到世界資本市場上——主要是華爾街——用於生產活動,同時激勵歐洲複雜而緊密關聯的金融機構參與競爭。

除了以上兩點積極效應以外,許多基金遊走在法律的邊緣,其中一些的創始人則是背景可疑的美國人。它們提供給投資者很少的信息,不僅很少,有時還是誤導性的。充滿懷疑的投資者和日益覺醒的歐洲政府終於決定幹涉這些毫無監管的基金了。

 

Sep.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It Pays to Wake Up the Blue-CollarWorker》:

「我就是特別喜歡這個地方,我認為這裡好極了」,一位名叫Ruth Moulton的美國人如是說,她並不是在讚美塔霍湖的壯麗風景,而是在形容她的工作——位於馬薩諸塞州的MedfieldCorning Glass Works的一名裝配工。當然,沒有多少藍領工人和她有同樣的感受。如今,一些富有想像力的製造商們成為了努力提高裝配線工人勞動積極性的先鋒。他們的關注有可靠的經濟學理由:一個快樂的商店才是一個多產的商店,缺勤率下降了,而工藝水平提升了。

縱然創新者們的一些路徑毫無成效,偶爾還會帶來麻煩,但是其他路徑都被證明是值得的,其中最有用的是:在決定某項工作該怎麼做之前,先聽取工人們的意見。這一規則在新型的或者小型的(經常是非工會的)公司實施得最為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