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折戟*欣泰黃平轉手創勢翔 舉牌產品清算進行時

今年3月1日到4月20日,不足兩月內,由黃平執掌的廣州市創勢翔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創勢翔”)斥資2.32億元兩度豪氣買入*欣泰,一舉成為二當家,風光一時無兩。

三個月後,風光不再,這家曾經高調的陽光私募不僅要面臨*欣泰退市帶來的巨大虧損,擺在面前的還有被創始人黃平“拋棄”的尷尬。就最新的工商信息來看,黃平已經將其所持有的創勢翔全部股份於6月24日轉讓。此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還采訪了解到,由於“踩雷”*欣泰,創勢翔旗下的相關產品已被客戶要求清盤,相關清算正在進行。

折戟*欣泰 黃平轉手創勢翔?

2009年年底成立的創勢翔,風格激進,彼時3月,業績平平的*欣泰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良久,退市風險擺在眼前,但創勢翔卻在兩個月內連續舉牌。

3月1日至4月20日,創勢翔通過旗下22個信托賬戶先後購買了*欣泰859.11萬股和856.47萬股股份,兩次均觸及舉牌線,並最終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欣泰第二大股東。當時披露的交易價顯示,兩次舉牌均價分別為每股13.28元和每股14.02元,各耗資1.12億元和1.2億元。

不過,又是兩個月後,*欣泰IPO造假事實被公之於眾,輿論嘩然,創勢翔也不得不面臨“壓錯寶”的窘境。但巧合的是,就是創勢翔造假敗露,退市將成定局之際,黃平選擇了轉手創勢翔所有股份。

工商資料顯示,6月24日,原位創勢翔單一自然股東的黃平將其手中股份轉讓給一名叫余榮華之人。不僅如此,黃平同時轉讓的還有其法人代表、創勢翔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以及財務負責人的職務,而相關職位變更已經向組織機構備案。

對於黃平為何選在敏感的時間點轉手創勢翔,上海一證券法律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大手筆重倉存在退市風險的股票後失敗,黃平的轉手或是為規避來自客戶的追責,不過具體責任認定還要看相關產品合同的約定。另一私募基金合夥人則認為,比起逃避追責,黃平更大的可能是趁*欣泰造假敗露前把公司賣個好價。

對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試圖聯系黃平本人以及創勢翔求證轉讓原因以及控制人變更給公司帶來的影響,遺憾的是,截至發稿,兩方均未有所回應。不過,有接近創勢翔的人士透露,黃平確實已經將公司轉手,但在*欣泰事發前就已在打算。

“他怕樹大招風,轉讓之前實際上就在進行了,如果是因為欣泰電氣,也不可能轉手得那麽快。”對於黃平轉讓股份的具體原因,該人士則稱不便透露。

產品清算 2億元“竹籃打水”

7月21日,*欣泰開盤複盤第8天繼續直接跌停,相比複牌前,*欣泰股價已跌去57%,這意味著,以創勢翔兩次的舉牌均價來看,相關產品已經合計浮虧超1億元。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創勢翔在今年第二季度才成為*欣泰二當家,持股超5%。也就是說,這家陽光私募目前既不能找興業證券先行賠付,也不能立即賣出股票止損。

而股票不能賣出意味著客戶也不能進行產品贖回。不過,前述私募基金合夥人分析認為,創勢翔若將*欣泰估值一次性調整為0,再對產品凈值做出調整,之後客戶就可進行贖回了。

實際上,此前就已有媒體報道,有家知名券商總部為創勢翔代銷了5億~10億元規模的產品,踩雷*欣泰後,已有客戶要求贖回。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最新了解到的是,創勢翔舉牌*欣泰的相關產品已被客戶要求清盤。

該人士透露,雖然目前並未跌到產品清盤線,但客戶要求提前結算,相關清盤工作正在進行中,*欣泰資產和產品投的其他資產將被分開計算。

無論清盤與否,在業內人士看來,創世翔的博弈已成輸局,砸在*欣泰身上的2.32億元資金恐都將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而這顯然超過此前黃平以及創勢翔對外所稱的“最壞打算”。(記者郭璐慶、實習記者常公博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69

創勢翔“踩雷”停不下來:因股災期間操縱市場被罰

種種跡象表明,監管層對於去年股市大幅波動期間的市場違法犯罪行為,已經逐漸進入“秋後算賬”階段。

11月10日,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通報,青島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澤熙投資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徐翔等人以及相關上市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系列案,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昔日“私募一哥”的庭審將近,而緊隨其後撞上槍口的,正是今年踩雷欣泰電氣(曾更名為“*欣泰”)的“悲情”私募,廣東創勢翔投資。

在今日的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近日對6宗案件做出處罰,創勢翔因為操縱證券市場名列其中。

據通報,創勢翔在2015年7月17日至8月26日期間,利用其實際控制的“粵財信托—創勢翔盛世”等37個賬戶通過連續交易、開盤虛假申報、尾市拉擡等方式,影響“輝豐股份”、“漢纜股份”等6只股票的股價和交易量。

創勢翔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77條第1款第(1)項、第(4)項規定,構成操縱證券市場。證監會依據《證券法》相關規定,決定沒收創勢翔違法所得約2,073.8萬元,並處以約6,221.5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創勢翔董事長兼投資總監黃平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創勢翔交易主管張毅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

記者查詢“創勢翔盛世”產品凈值發現,該產品在股災初期一度逆勢突圍,7月實現了4.67%的收益,而同期私募行業整體收益率僅為-5.95%。不過8月亦未能全身而退,凈值單月下跌8.36%。

(圖:“創勢翔盛世”凈值情況,來源:好買數據)

豪賭踩雷欣泰電氣、在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中吃罰單、操縱市場被證監會處罰,對昔日的私募冠軍創勢翔來說,今年正可謂“禍不單行”。

今年3月1日至4月20日,在欣泰電氣已被立案調查的情況下,創勢翔通過旗下22個信托賬戶先後購買了欣泰電氣859.11萬股和856.47萬股股份,兩次均觸及舉牌線,並最終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累計豪擲2.32億元。

隨著欣泰電氣被確認將永久退市,創勢翔前期的豪賭徹底折戟,同時也因為介入時間原因,公司並不在欣泰電氣保薦機構興業證券的先行賠付標準之內。

另據本報7月21日報道,公司董事長兼投資總監黃平已經將其所持有的創勢翔全部股份於6月24日轉讓,旗下的相關產品也已被客戶要求清盤,彼時相關清算就已在進行。

8月19日,證監會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的執法情況,73家私募機構和1名自然人因存在違規問題而領到罰單,創勢翔同樣名列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31

前有創勢翔後有長城匯理 “並購教父”或將折戟*ST新都

無論是2016年的欣泰電氣(已退市),還是2017年的*ST新都(000033.SZ),每一只退市股背後似乎都有一家“悲情”的私募機構。

2017年5月17日晚間,深圳證券交易所對*ST新都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根據交易所規則安排,*ST新都股票將自2017年5月24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簡稱變更為“新都退”,交易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的45個交易日內,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掛牌轉讓。

欣泰電氣在退市整理期從14.55元一路跌至3.03元、創勢翔豪賭損失近2億的場景還歷歷在目,*ST新都即將面臨的股價下挫風險也將公司第一大股東、私募機構深圳長城匯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匯理”)推至風口浪尖。

不同於創勢翔無視欣泰電氣退市風險而鋌而走險,曾經被譽為“並購教父”、成功狙擊多只ST股的宋曉明和其掌舵的長城匯理此番正可謂演繹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長城匯理“踩雷”

據*ST新都一季報,長城匯理旗下的兩只產品,“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融通資本-興業銀行-融通資本長城匯理並購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公司4929,3720股,持股比例合計11.48%,兩只產品分列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瀚明投資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僅為10.6%,低於11.48%,所以公司最大股東實為長城匯理。

據記者梳理,長城匯理在*ST新都上的操作始於2014年二季度。彼時,公司旗下產品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攬下*ST新都1588.61萬股股份,持股比例達4.82%,接近舉牌線。

而從2014年至今,*ST新都先後經歷了前董事長違規擔保、與華圖教育重組夭折、大股東債務危機、主要股東聯合逼宮、破產重整以及長城匯理操盤的註入光伏資產的保殼大計。

Wind數據顯示,目前*ST新都的K線還停留在2015年的牛市中。彼時,停牌8個多月的*ST新都發布了重大資產出售及定增預案,公司股票在2015年4月9日複牌之後便迎來了連續15個漲停,股價由停牌前的4.99元/股一路飆漲至10.38元/股。按照這一股價計算,長城匯理目前持股市值約為5億元。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產品公示信息,上述2只產品分別成立於2014年10月和2014年1月,其中,“長城匯理六號專項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在投資領域一欄就特別註明,部分受讓深交所上市公司*ST新都部分股權,部分投資於其他資管計劃、契約型基金。

基金業協會私募管理人公示信息顯示,長城匯理成立於2013年5月17日,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公司首席執行官為宋曉明,其先後擔任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項目咨詢經理、嶽陽恒立冷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深圳長城國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杭州天目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據公司官網對宋曉明的介紹,2008年其創設了國內第一支並購基金,開創了上市公司並購基金投資模式。在投資、企業並購、產業整合、國有企業改制等領域擁有多個知名成功案例。另外記者也註意到,宋曉明也曾在媒體公開報道中多次被稱為“並購教父”。

“並購教父”馬失前蹄

宋曉明和其掌舵的長城匯理最早為市場所知,源於2011年對天目藥業的舉牌。

2011年7月至12月,宋曉明控制的深圳市長城國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長城國匯”)通過旗下的深圳誠匯、深圳長匯和深圳城匯3家有限合夥基金舉牌天目藥業。此後,宋曉明所在的長城國匯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提升至23.56%。

2013年3月,長城國匯有限合夥人楊宗昌的加入讓控制權爭奪升級。時隔一年後,因內部糾葛敗走長城國匯的宋曉明成立長城匯理,再度殺回天目藥業。2015年3月,長城匯理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天目藥業高達23.8%。2015年10月,楊宗昌5億元清倉天目藥業離場。

在股權紛爭不斷的6年間,天目藥業經歷了6次重組失利。2017年2月13日,天目藥業披露,長城匯理在2月7日到13日通過大宗交易再度減持天目藥140萬股,占總股本1.15%,減持均價為28.74元/股。至此,長城匯理持股天目藥業降至5%以下,宋曉明和長城匯理獲利退出。

天目藥業使宋曉明一戰成名,而其“並購教父”的美譽則是源於其在*ST新梅(曾為“上海新梅”)、宏盛股份(曾為“*ST宏盛”)、亞星化學(曾為“*ST亞星”)、星湖科技(曾為“*ST星湖”)等ST股上的成功狙擊。

2014年一季度,長城匯理旗下的基金產品成為上海新梅、*ST宏盛的前十大流通股東,而這兩家公司均為典型的殼公司,且都有共重組失敗的經歷。長城匯理“布局”重組股的思路由此日漸清晰。

2016年1月21日至1月25日,長城匯理旗下產品增持*ST星湖,增持後合計持股比例達17.52%,超過控股公司廣新集團14.94%的持股比例,成為*ST星湖的第一大股東。2016年5月5日,*ST亞星公告,長城匯理持有公司總股本5%的股份,構成舉牌。

值得註意的是,長城匯理買入時,這幾家公司都正被實施退市警示風險。目前,亞星化學、星湖科技兩家公司都依靠大額的非經常性收入成功在2016年年報中扭虧摘帽,而此番退市的*ST新都,或將成為宋曉明和長城匯理的“踩雷”之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