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從月盈利900萬到虧損 一汽車經銷商逃離車行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02803.html

中國汽車圈混了多年的劉洪磊,曾經在河南、遼寧擔任過某經銷商集團旗下4S店總經理長達七年。不過,他現已離開汽車行業。

「2004年我進入這一行,那幾年真是暴利的時代,汽車根本不愁賣,我們當時業績最好時一個月能盈利900萬左右。」劉洪磊回憶道。

當時,最暢銷的要數廣本雅閣,一度要加價兩三萬才能提到現車。作為第一個將4S店概念引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廣本經銷商著實海賺了一筆,即便到了2006年,一輛雅閣的單車利潤仍然達到2萬元,一家廣本4S店每年淨利潤幾千萬元不成問題。

廣本當年建店收回本錢的例子太有誘惑力了,一下湧進來不少投資者。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但參與者的加入速度明顯快於前者,直接的後果便是激烈的競爭之下,各方的利潤空間逐漸攤薄。

以北京市場為例,根據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的數據,2008年北京共銷售乘用車50萬輛左右,當時有汽車經銷商350家,盈利情況均十分樂觀,但到了2012年,受限購政策影響,車市總體銷量預計可達50萬輛,但此時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650家,盈利情況可想而知。

「4S店模式的頂峰期已經過了,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和利息成本逐年上升,4S店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攤平成本,幾乎沒法生存。」劉洪磊直言。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他在遼寧負責一家東風標緻4S店,為了完成銷售任務,一輛307利潤只有3000元,「即便那樣,已經很知足了。」

劉洪磊坦言,十年前投資一家4S店穩賺不賠,當年就能盈利,但現在建新店,五六年能收回投資就不錯了。

他的理由是,在汽車這個行業,汽車製造商佔絕對的優勢地位,話語權很大,比如4S店的面積大小、店面設計、維修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等等都有嚴格限制,甚至比在國外苛刻很多,這就增加了經銷商的資金壓力。

他透露,現在新建一家豪華車品牌4S店,僅建築造價就在2000萬~5000萬不等,再加上訂車、提車的流動資金,一家豪華車品牌4S店的起始成本普遍需要上億元,比2005年幾乎翻番。

另外,充分競爭環境下的汽車行業越來越像家電行業,價格戰成了家常便飯。劉洪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個店平均月銷量200輛,每輛平均售價15萬元,那麼當庫存係數達到2時,這個店就需要佔用200×2×15萬=6000萬元的流動資金。「如果趕上銀行緊縮貸款,單體店資金鏈很容易斷裂。」

劉洪磊慶幸自己在2010年「逃」出了汽車零售這個行業。「不要看一輛車賣出去是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更高,除去各項成本,幾乎虧錢。」他告訴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61

偏向虎山行:Gene Munster——為神馬我還認為蘋果能漲到900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666

曾幾何時,給蘋果股價做估值是那麼容易:你選一個比較大的數字,等蘋果漲過了那個數字,你再選一個更大的。

Piper Jaffray's的常務董事Gene Munster在今年早些時候給了蘋果900美元的目標價格;蘋果曾在9月份達到702美元。

但是!情況急轉直下。蘋果股票轉而狂跌,目前已經跌了27%。

分析師們紛紛倒戈。UBS和Jefferies本週都調低了蘋果的目標價格。

此時,唯有Gene Munster屹立不倒。

他剛剛解釋了他仍然認為蘋果會漲到900美元。主要原因是蘋果明年會發佈電視機。

首先,蘋果需要讓投資者相信它有實力讓股票漲起來。2012年我們預期蘋果會漲,是因為iPhone5的緣故,果然它從411美元漲到最高702美元(漲了71%)。2011年由於對下一代iPhone和iPad的預期,蘋果股票也從323美元漲到最高422美元(漲了31%)。明年我們報以樂觀情緒,因為蘋果不僅要推出新的電視機,而且在2014年或者更早,預付市場會推出更便宜的iPhone。

(小編註:大哥,你可真敢說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68

他們正在做!900鄉民用鍵盤捍衛正義

2014-02-07  TCW  
 

 

「要自律,不要再偷按別人的表決器!」螢幕上立法院長王金平對著立院諸公這樣說。電腦螢幕前的你,可以在鍵盤上按個鍵送他花、丟雞蛋或西瓜。這不是電玩,而是「g0v零時政府」開發的程式「立院影城」,將每天立院的質詢畫面,變成隨點隨播的影片,讓你在家監督國會。

台灣對民主的「熱情」,從政論節目可窺一二。但除了四年一次的投票,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一年開發20項工具,直接監督政策

以「零時政府」為例,他們開發的程式,可幫你一眼看出中央預算分配、分析政治人物立場,還有讓你輕鬆聯絡民代的App。

他們是一個無酬的開放團體,所有專案從發起到經營,都出於自願,九百多位參與者在線上一同撰寫共同筆記、討論,從Apple、Google、台灣各大科技公司工程師,到學者、學生、記者都有。

對台灣民主現況的不滿讓他們聚攏。參與者之一的ETBlue,用「一個極度殘缺、只有四分之一的偽民主制度」形容台灣現況,四大公民權實際上只有投票能正常運作,候選人炒短線討選票、劣質政客對民意監督冷漠不回應,卻與財團互動親密。

另一名參與者pofeng補充,曾推動醫師法修法的他,眼見法案送立院後各方利益介入,立委被請託、關說,干擾正常議事討論,上演利益交換,「這現象兩黨都一樣。」

不滿與憤怒,人人都有,沒有資源的零時政府,卻能在一年內聚集各方人馬,持續開發出二十幾項網路應用,並且吸引政府各部門的對話、合作?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宗弘指出,當台灣網路普及率超過七七%,對公共議題關注的核心分子,發起運動的成本比過去低得多,「但還有第二道門檻,是參與者必須承擔的成本,」林宗弘說,參與者須付出時間、心力,上街頭甚至與警方對抗,除非改變成本結構,否則網路帶來的效應,還是限於社運團體之間。

零時政府的出現,讓突破門檻有了契機。

他們將資訊「攤開」,變得透明、易懂,用新科技將內容軟化,讓更多眼睛看清政治運作、政商互動,督促台灣政治「向善」。

輸入立委姓名,發言、提案統統有

以「立法院專案」為例,一個上班族只要上網鍵入立委姓名,就能知道自己選出的立委今天的提案、發言、新聞,本來是用來幫助人民監督立委的工具,如今連立委辦公室都成了忠實使用者。再以遠通eTag事件為例,只要在「台灣公司關係圖」的程式網頁上輸入遠通統一編號,畫面上跑出超過三十家公司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圖,將遠通與各企業的連結看得一清二楚。

零時政府的出現與擴張,證明了「民意市場」對透明的飢渴,且從洪仲丘事件、苗栗縣長劉政鴻系列爭議、清境違規民宿、公務人員出國報告等,證明了過去被視為小眾的網上「新興民意市場」,如今影響的是整體社會輿論。

Ptt官方粉絲團團長林祖儀觀察,「新興市場」的核心是六年級後段到七年級生,成長於網路時代的他們,關心的議題轉向政治,臉書上平常貼文有五百至一千個讚,白衫軍的現場照片一小時就逾九百個讚。

商業上,「新興市場」是新企業的機會,在民主之中也是。

「那是新團體、選項興起的最好時機,」漢堡大學研究員佛司分析,海盜黨近年在德國各地拿下席次,台灣的「一九八五行動聯盟」、在網路群眾募資平台上募款的柯文哲,都是例子。

但民主運作的因素複雜,網路應用的影響力能多大,其實最後看的是當地的政治文化。佛司以德國為例,民主體制是當時英美帶入德國的制度,加上過去德國納粹歷史的傷痛,民眾對體制的要求相對敏感,「你就是永遠覺得它不好,要改、要改,」佛司笑說,「而這種要更好的意念,讓任何結構都有鬆動的可能。」

選舉年到來,市場上各種選項正在角力,除了觀察台灣政治人物能否聰明利用網路抓住機會、反映需求,更值得觀察的是,在這一波各國指尖革命的趨勢下,台灣民意市場的角色能有多強?我們的政治文化是否會帶給我們一個更健康的民主市場?而答案,都在你我身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53

陳奕迅退出樂壇,胡彥斌「叛逃」:巨星也只能賣900張專輯,音樂產業怎麼了?!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54.html
唱片行業的衰落急需一場變革,胡彥斌認為,最實際且有效的做法是,既然身在「江湖」,不如來一場自我「救贖」。這位飽嘗過舊娛樂體制甜頭的歌手如今成了玩顛覆的「叛逆者」。

傳統唱片行業的產業模式被業內詬病已久,唱衰音樂產業的言論也一直不絕於耳。當年,就連內地唱片工業的頂尖操盤手宋柯也只得用「改行賣烤鴨」的言論表達心中的無奈。作為內地優秀唱作人的傑出代表,胡彥斌的選擇雖然顯得有些「血氣方剛」,卻也令人眼前一亮,畢竟,不是誰都有這股「搗騰勁」,敢直接跳出來喊話:「如果你們再不變,我就要把你們吃掉了。」

面對舊的娛樂體制,胡彥斌要去顛覆它。

宋柯曾算過一筆賬,他說:「如果音樂製作方(內容提供方)不能從商業流通體系裡面掙到40%的利潤,就玩不下去,音樂行業留不住人才,還不如去賣烤鴨。」

胡彥斌認同「唱片已死」的說法,以「CD」為主的音樂載體被淘汰是不爭的事實,音樂產業的救贖需要新的模式。

胡彥斌是在完全傳統的音樂產業體制下孕育出的一位華語歌手,擁有《紅顏》、《男人KTV》、《訣別詩》等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曾創下過百萬唱片銷量佳績,一時風光無數。而恰恰是這位飽嘗過舊娛樂體制甜頭的歌手如今卻成了原有體制的「叛逆者」。現在,他不僅是歌手,也是音樂行業的創業者。2014年1月,胡彥斌創辦了和自己的英文名「Tiger」同名的音樂廠牌「太歌文化」。(以下部分簡稱「太歌」)

從一家六個人的小公司—上海藝風,到上海步升,到環球、EMI,再到金牌大風。在華語樂壇的80後歌手中,胡彥斌是靠出傳統唱片出道的歌手裡,碩果僅存的一個,他幾乎見證了整個唱片業興盛繁榮的全部歷程。

面對音樂產業日漸衰落的現實,傳統的唱片公司也紛紛尋求轉型,但既定的體制讓他們一直舉棋不定。來一場音樂行業的「救贖」並不容易,胡正走在探索的道路上。胡很篤定地認為,作為先行者,自己至少比他們早五年,這是他的最大的時間籌碼。

胡彥斌對i黑馬說:「其實我也不想創業,是傳統唱片公司給不了我想要的,也正是他們的『不變』給了我機會。」

\

混跡「樂壇」十五年

他是內地知名的唱作人,對音樂的藝術追求一直抱有理想,1999年參加「上海亞洲音樂節新人歌手大賽」出道,至今已發行了13張唱片。

2004年,胡彥斌來北京尋求發展。發行了一張專輯叫《Music混合體》,專輯裡收錄了《紅顏》、翻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Waiting For You》,包括亞洲盃的主題曲《宣言》等經典歌曲,但那張作「開門紅」用的專輯,銷量只有40萬張,唱片行業在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

2009年是胡彥斌出道的第十年,也是胡彥斌從選秀歌手到橫掃港台及內地多個各大音樂獎項,繼而蛻變成內地著名唱作人、歌手的黃金十年,他見證了唱片行業高速發展繁榮又迅速下落衰敗的全過程,那年他26歲。

那一年也被業內稱為唱片載入史冊前的一個重要年份,隨著3G時代的步伐,數字流音樂猛烈衝擊了以CD為載體的傳統唱片業。比較能說明問題的一個事件是,當時中國移動開始實施「無線獨家首發專輯」的模式,莫文蔚、謝霆鋒、陶喆、李宇春等大牌歌手的新專輯,都紛紛加入「無線獨家首發」的行列,甚至有的完全放棄實體唱片的發行。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熟悉的唱片時代就已經在消亡。

2009年底,他發完專輯《失業情歌》後,去了美國深造。5年後,胡彥斌宣佈創立獨立音樂廠牌「太歌文化」,這是胡的二次創業,第一次獨立創業,他高調地宣稱要用互聯網思維玩一場音樂行業的顛覆。

自此,諸如「互聯網思維」、「創業」、「商業模式」等詞彙開始頻繁被胡彥斌提及。唱片行業的衰落,音樂行業的救贖,於他而言,最實際且有效的做法是,既然身在「江湖」裡,只好來一場自我「救贖」。

2014年,胡彥斌走到聚光燈下,在一個創業類演講節目的舞台中央,胡彥斌笑眯著雙眼,自信且隨意地攤開雙手,一副對未來充滿想像,隨時敞開大門迎接的態度。他說: 「拋開歌手的身份,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剛創業的年輕人,內心充滿夢想。」

I黑馬約訪當天,坐在對面的胡彥斌有別於以往在大大小小頒獎典禮上給人的形象,陽光、自信以外,睿智和幽默也表現得恰當好處,面對i黑馬的提問時,他思維活躍、對答如流,點到即止處絕不留任何伏筆,攔截你再追問的勢氣,胡彥斌有著上海人特有的精明和機敏反應。笑容可掬地一連拋出好幾個「你懂我意思」尋求親切的共鳴。當然,太長遠的事他同樣選擇不說,他說自己正走在創業前進的道路上。
 

「江湖再見」:跳脫傳統音樂江湖

胡彥斌的第一次創業是在2007年,當時適逢與金牌大風續約的當口,胡彥斌向老闆提出想內部創業的構想,而後創建自己的唱片LABLE,成立了「風風火火」,由胡彥斌和金牌大風共同注資創辦,彼此按50%的股權分配,投入了幾百萬。但由於「風風火火」沿襲的仍是傳統唱片公司的運營方式,通過簽約藝人,做唱片,然後靠版權和演出賺錢,再加上胡彥斌也不懂運營,一心專注於音樂創作,最終導致小敗局,那次之後,他說從此再也不要做唱片公司了。

胡彥斌有一些收穫,他對這三年做了如下的經驗總結:「做一家公司,主動權要自己來掌握,所有的事情的細節必須要親歷親為,而且每一個細節你都要瞭解,那是做一家公司成功的開始。胡彥斌說,「每個人都會有摔跟頭的時候。」

2010年、2011年,胡彥斌一直潛心學習,期間在紐約創作並完成了自己的全新專輯《Who cares》,從那張專輯裡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胡彥斌用兩年的時間積蓄了新的力量,再現人前,有了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更開放的互聯網新思維也植入到了他的思想裡。

胡彥斌正式回歸公眾視野,是在2013年,他參加了江蘇衛視的一檔名為《全能星戰》的節目,在這檔專業歌手的競技舞台上,胡彥斌在與孫楠、陶喆等歌壇老大哥的同台表演中贏得了第一名,這是他闊別樂壇三年後,收穫的一座頗具份量的音樂類冠軍獎盃,這讓他十分感慨。

數字流媒體發展起來之後,賣唱片,做藝人經紀,談商業都無更多利益點可尋。即便是內地最賺錢的歌手獲得的版權費也少得可憐,一年大概是十幾萬的水準。即便是在這種15%的利潤都達不到的條件下,音樂產業竟也足足支撐了若干年。一些做流行音樂的人發現正版根本不掙錢,都逐漸轉變成經紀人,靠歌手演出掙錢,等於主動放棄了對版權利益的要求。僅有的狹窄市場逐步被蠶食,本來完全可以成為流行文化商業體系贏利點的流行音樂,被摧毀了。以前賣盜版的大叔賣出一張5塊錢的CD,能賺得差不多2塊錢的毛利,獲得40%的利潤。在數位音樂的免費浪潮衝擊下,連賣盜版的大叔都轉行了。胡彥斌無奈的表示,在中國音樂行業談商業模式,目前都是虛殼。

在全世界的唱片行業都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大的唱片公司由於營收微薄,紛紛在裁員,它們甚至把唱片公司最核心的製作部門裁掉,這些大型的唱片公司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轉型是唯一的出路。在胡彥斌看來,傳統的唱片公司有多年的資源積累,其實有很多轉型的機會,問題是船大難調頭,傳統的唱片公司沒有辦法妄自菲薄,因為它們曾經在這條道路上成功過,沒有信心否定自己,重新再來,它們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另外,傳統的唱片公司,原先那一套環環相扣的體制和細節無法一時間被改變,改做藝人平台並非不可能,但時間是最大的投入成本,這使得他們深感猶豫。

跟五年前相比,胡彥斌不再迷茫,一方面內心對音樂的理想始終不滅;另一方面,大環境的現實狀況引人焦慮,與其寄希望於音樂行業在經歷長達十幾年的陣痛期後,能重新煥發生機,不如做這個盤子的操控者,去引發一場新的變革。

胡彥斌說:「傳統的唱片公司轉型可能要五年,而我比較輕盈,我跳出來看,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我跟他們賭什麼?我的時間一定贏過他。」

胡始終認為在唱片行業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應該是內容和包裝。這裡的內容包括歌本身和歌手,內容的價值才是消費者們最關心的問題。其實傳統唱片公司原本有他非常大的優勢,他們有專業的製作部門,有一整套完善的企劃機制,這是傳統唱片公司最強的地方,音樂行業是製作、企劃先行,如同廠商做產品,從人群定位,產品定位,到包裝,再到宣傳推廣等細節有一個系統的整體規劃。當他們現在把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東西也放棄了,唱片公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有的唱片公司選擇外包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也導致大量獨立製作人才的出現,但外包的風險在於,主體可控性差,音樂的質量無法完全得到保障,其次,時間控制不到位,執行力弱。胡彥斌決定自己來做。一來從整體上能操控大局,二來團隊又能一起成長。

「當唱片公司砍掉製作部門的時候,我撿起來做,我們現在就有自己的製作部門。從音樂的本質,以及運營模式上去顛覆是我的興奮點。我們靠實質的內容去吸引所有的人。胡彥斌激動地對i黑馬說。目前『太歌』的內容製作團隊由六個做音樂的人和25個視頻製作的人組成。

藝人之所以不願再簽約唱片公司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唱片公司的老闆並非全是科班出生,做金融、IT的比比皆是,他們對資金和商業有高度的敏感,關心投資的回報率。重心一味的停留在商業模式上,跟胡彥斌的理念有些背道而馳。

他們通常習慣算這樣一筆賬,比如一張專輯,如果投資花十塊,互聯網下載賺兩塊,移動運營商賺兩塊,商業植入賺兩塊,實體幾乎不賺錢,藝人經紀賺四塊,商業代言、自媒體營銷等等賺三塊。一筆帳算下來,去掉成本十塊,還賺三塊。權衡各方,只要各方利益能滿足到,好像就有得賺。而對於一個藝人而言,最看重的還是唱片公司在為其爭取價值最大化方面所體現的勢能大小。

所謂商業,胡彥斌覺得就是要把產品即音樂本身做好。只要把東西做好,銷量就會上去。回歸到音樂,就是要把音樂的本質做好,品質優先,所有人都會心甘情願地來為它買單。

傳統的唱片公司和藝人是僱傭跟被僱傭的關係。當音樂的理念跟思維,一切都截然不同的時候,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胡彥斌對i黑馬坦言:「如果遇到一個懂音樂,跟我聊得來,又知道怎麼樣去運作的老闆,可能現在也沒有太歌文化這件事情,我也不會創業。」

2013年跟胡一起參加《全能星戰》的陶喆、孫楠、龔琳娜、張韶涵等歌手近年來也紛紛單干,不再歸屬任何一家唱片公司,在百度排行榜,前二十名的藝人基本都有自己公司,唱片公司已不能為藝人創造更多的價值,藝人的提升空間十分有限,彼此合作機率變得很低。脫離了傳統唱片公司的體制獨立運營顯然並不輕鬆。畢竟,經紀團隊沒有辦法那麼的專業跟細化。

「我當時沒有想做『太歌』,我也想找一家唱片公司簽約,因為那樣做唱片公司真的很辛苦。」胡彥斌說。

意識到整個音樂行業的一個進入下一個新的階段的當然不止胡彥斌一個,只不過「發現」是一回事,「要不要轉變」是另一碼事。胡彥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太歌」的成立有一部分原因還基於他自身的訴求。

「當初我要簽約,我跟國內幾乎所有大的唱片公司都聊過,他們還是搬出原來那一套合作方式跟我談,無非是簽藝人,幫出專輯,宣傳,發行專輯,接演出等等。給你做諸如「三年兩張唱片」的規劃,計算好投資和回報比,最後根據合約分成。」胡彥斌不想再沉溺於舊體制,不願意再跟任何一家唱片公司合作。

整個採訪中,胡彥斌不斷強調「我也不想自己做公司」這一點,他無奈地表示:「如果可以選擇(唱片公司順利轉型)我真的不想自己做,但現在看來,好像不做不行,我覺得我可以去幫很多藝人創造更多價值,我問自己有沒有辦法在這個行業裡去玩一個顛覆?我始終覺得現在好的音樂作品越來越少,我還是有藝術方面的遠大追求。」

顛覆「宣言」:Cut掉和藝人的30%經紀分成

傳統的唱片公司跟藝人簽約,一般藝人需要給到唱片公司30%的經紀分成。胡彥斌想要搭建的服務平台同樣涉及藝人經紀,不同的是,胡彥斌為他們保留30%的分成做法。

例如一個藝人一年營收是兩千萬,公司要拿走30%,即六百萬,剩下的藝人可獲得1400萬。如果藝人養自己的團隊,一年花兩百萬用於所有的員工工資的開銷,也能省下四百萬。而這「兩千萬」並不是公開透明化的,這當中的利潤還存在想像空間。許多藝人對唱片公司繼續以這種方式合作已經有了牴觸,除非唱片公司敢做出類似承諾:「胡彥斌,我保證你一年賺多少錢?」

一些知名歌手,通過各類唱歌節目,曾一度從低人氣的狀態重新獲得了短暫的爆發,但勢氣一過,便往往又逐漸暗了顏色,消失在市場上。胡彥斌還是希望借由一個服務平台來幫助藝人獲得一個良性且持續發展的空間。「太歌」將平台服務做在前面,砍掉了藝人合作需要支付的30%分成,以此來吸附藝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們不簽約藝人,因為我們沒有僱傭關係,合作性質更多一些,我不要跟他有僱傭關係,我要的是他對我足夠的信任,我們可以幫他做長期的規劃和服務,合作時間上可以很彈性,一年或者只有三個月,我們會清楚地告訴他們,我們可以幫他做什麼,一年可以幫他達到什麼水準,我不在他身上賺他最在乎那30%,因為初衷是希望幫他創造另外更多的價值,在這個創造價值裡面我提取我的服務費,這才是我要做的事情。」胡彥斌說。

「願望」:打造互聯網時代下,音樂行業的整合服務平台

為了尋求新的出路,藝人通過選秀、增加電視曝光來延續自己的市場價值,這種做法胡彥斌並不看好。他認為即便單靠電視台這樣的平台能迅速引發關注,甚至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巨大商業價值,都是下了舞台,過了熱氣,藝人容易再度陷入迷茫,因為可持續性差。

在胡彥斌看來,創業無論做什麼產品,一定是供求決定市場,他認為現在是做音樂行業的服務平台的最佳時期,換到前十年或者是前五年,時機或許都不合適,而現在唱片的實體東西已經死掉,大部分藝人都不願意簽唱片公司,這就是機會。

什麼是互聯網思維?胡彥斌的理解是,打造一個適合現行行業發展的完善體制去支撐、管理他們。畢竟,借助電視台這樣的公眾平台短暫的吸引人注意的方式,來的快去的也快。「你只是給他提供一個資源整合的平台,為他打通所有的渠道,不僅僅是出新作品、演出,廣告,還要靠戲劇和更多衍生產品去無限擴大價值,重在挖掘給藝人帶去的附加價值。」

如何將一個藝人的知名度的價值最大化,這就是「太歌」想要做的事情,胡彥斌對i黑馬錶示,傳統唱片能做的版權和演出服務仍會保留,如粉絲,電影,廣告歌曲,商業合作等模式,同時會將更多資源接洽進來,但如果單純靠藝人一己之力,需要背後有足夠強大的團隊支撐才能把控所有環節。

以「五月天」為例,在他們五個人背後,有一支一百多人的團隊在支撐,這麼大規模的團隊才能做好一組藝人,那麼,從商業的角度來考慮,他們每年需要創造多少價值才能做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呢?

基於各方的考慮,胡彥斌認準了一條路,即用一個資源整合的服務平台,去打磨做一整套藝人服務,幫藝人用儘量「輕」的操作方式,完成個人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胡彥斌認為做「平台」需要的思維模式跟人內心的價值觀要匹配。胡彥斌的價值觀是什麼?他回答說:「我的價值觀有錢一起賺,所有的平台的搭建,就是讓大家有錢賺,這是我的一個中心思想。」

「太歌」目前有兩種運作模式,一個是新人計劃;一個對成熟歌手的全方面製作、推廣服務。

搭建一個整合服務平台並不容易,為了打通早前的內容的分發渠道,胡彥斌全憑自己個人單對單去談合作,包括互聯網,移動端平台的接洽工作,幾乎沒有捷徑可走,他說:「我現在做的不是一個藝人該做的事情,我每天從早到晚全部見各種人,開各種會。」

「太歌」目前旗下有五位合作的藝人。談演出合作也將是收益的一部分來源。把音樂做廣告載體,視覺化的MV植入,未來會出現在所有的互聯網的媒體平台上,甚至全國的線下KTV平台上。

「太歌」通過與廠商合作,引入MV的廣告植入,抵銷掉製作成本。類似於京東今年4月聯合多家唱片公司發起的「東樂計劃」項目。「太歌」就與京東進行了深度的項目合作。這樣從前端可以有合作收益,後端會有平台版權收益。

未來他也要做自己的移動端的產品,但對於具體的產品形態和運營模式,胡彥斌表示,目前產品還沒面市,不便說得的太多。「我有做內容的情結,內容是核心價值,當所有的平台到最後現在是拼資源,資源拼到最後誰都在拼資源的時候,你就要拼自己。差異化的價值最有競爭力。所以你覺得你的競爭力在創作這一塊,區別於別人的。還有就是你所能提給給別人的附加價值。我需要把樣式模板跟藝人的價值全都體現出來的。目前來說,平台整合非常重要。」胡彥斌說。

讓更多藝人通過「太歌」這個資源全面整合的平台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在現在版權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為藝人創造更多價值。這是胡彥斌要做的事情,

作為一個歌手或創作人,胡彥斌無疑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創業者,胡彥斌才剛剛邁開了步伐。

在一期福布斯《云集》的節目中,胡彥斌以一個初為創業者的身份這樣說:「一個年輕人的成就感,就好比很多大學畢業生去找工作,他們為什麼對工資要求不那麼高,就是因為他們想通過做事情來獲得社會的認同感。」

在創業這件事上,胡彥斌始終表現得很謙虛;在對抗音樂行業舊體制這件事上則表現得很堅定跟強勢,他笑著對i黑馬說:「既然玩顛覆,就該有些新花樣。」然後,輕描淡寫的撂下一句:「我要告訴那些轉型很難的唱片公司,你們再不變就會被我吃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76

法國極右翼獲900萬歐元支持:普京的歐洲政治豪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74

法國,普京,制裁,Marine Le Pen,歐盟

面對歐盟與美國迄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邊放出俄方不會“乞求”取消制裁、“我們比任何國家都要強大”的狠話,一邊也在“收買人心”,資助自己看好的歐洲合作夥伴。知名俄裔記者Leonid Bershidsky就認為,法國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獲得俄羅斯銀行900萬歐元的貸款,這就是俄羅斯政府押註法國政界未來的跡象。

從以往立場和最近的表現來看,國民陣線的確是普京值得投資結交的對象。今年該黨成為法國政壇的黑馬,其選舉表現震驚歐洲。今年3月的法國地方大選中,國民陣線贏得11個市鎮,戰勝執政的法國左翼大黨“社會黨”。6月結束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一舉拿下將近25%的選票,超越得票率分別為21%和14%的法國兩大傳統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和社會黨,成為法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

國民陣線成立於1972年,最初是在新納粹主義等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基礎上成立的邊緣小黨。目前該黨在經濟上反對全球化、反對歐洲一體化、主張退出歐元區,提倡民族利益至上。該黨黨首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現在是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最有人氣的競選者。Bershidsky認為,勒龐本人從未掩飾過支持普京,她的選民也不會因為這種立場而反感。

更重要的是,國民陣線需要金援。法國競選帳目和政治資金全國委員會(CNCCFP)最近一次公布的國內政黨募資數據顯示,2012年國民陣線獲得的資金僅有620萬歐元,約為執政黨社會黨的十分之一。由於法國是兩黨政治體系,所有的國家補貼都流入了兩大政黨,私人政治募捐受到限制,任何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以外的第三方力量想要有所突破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而法國銀行業對資助國民陣線沒什麽熱情。Bershidsky推測可能是忌憚該黨偏激的名聲,也可能是因為覺得押註政治選舉獲勝風險太高。總之,國民陣線的財務負責人Wallerand de Saint-Just在確認得到俄羅斯貸款時就這樣抱怨:

“沒有一家(法國)銀行給我們一個子兒。”

勒龐則是向法國全國日報《世界報》表示:“我們已經在西班牙、意大利、美國、亞洲和俄羅斯廣泛撒網,和那些最先和我們接觸的簽約,我們很開心。”

有趣的是,這次向國民陣線提供貸款的俄羅斯銀行First Czech Russian Bank(FCRB)是一家很小的金融機構。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FCRB的資產為7.71億美元。

表面看來,FCRB與俄羅斯政府和遭到歐美制裁的任何俄羅斯國民沒有直接聯系。但Bershidsky發現,該行提供的貸款仍有俄羅斯政府的影子。因為向勒龐推薦FCRB的是國民陣線在歐洲議會的議員Jean-Luc Schaffhauser,此人與俄羅斯政府關系可不一般,最近剛訪問了烏克蘭東部親俄分裂武裝控制地區頓涅茨克。

法國新聞網站Mediapart的報道稱,Schaffhauser與俄羅斯政府的搭線人是親俄的議員Alexander Babakov。Babakov本人在烏克蘭有很多生意,已經上了歐盟對俄制裁的黑名單。

無論怎樣,一家為中型企業和私人客戶服務的小銀行向國外的政黨放貸都很不尋常。Bershidsky預計,如果勒龐當真打破法國政壇兩黨稱霸的格局,成為不可小覷的第三股力量,普京就會擁有一支打入歐盟內部的“第五縱隊”。既然勒龐已經公開自己的融資源,除非法國的主流政黨願意為普京打開進入法國政界的後門,否則他們就有理由聯合起來,避免國民陣線發展壯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31

流動性趨緊 央行通過逆回購再投放900億資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90

央行今日在公開市場進行3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5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一共向市場投放900億流動性。這是央行時隔一年重啟逆回購工具以來連續第四次操作。

其中28天逆回購的中標利率為4.8%,7天逆回購利率中標利率為3.85%,這與前幾次的利率持平。

考慮到今天還有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央行凈投放600億元。

除了逆回購,路透還提到,中國地方政府也在聯手央行啟動國庫現金招標,這將增加流動性釋放。

上海市財政局於近日表示,為支持該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將公開招標轄區內國庫現金。市場人士認為,在盤活存量的思路下,中國將有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國庫現金管理采取類似行動,從而為流動性釋放打開想象空間。

“這次上海市財政局與央行上海分行能聯合發文,應該是央媽勉強同意了的。可以說財政部已與央行達成共識,後續地方財政這類的操作會越來越多。”有了解情況的人士指出。

上海財政局也在文件中稱,上海市的國庫現金管理應充分考慮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與貨幣政策操作保持協調性。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周二公告稱,將公開進行400億元人民幣國庫現金定期存款,期限六個月。

目前因春節臨近等季節性因素,以及新股即將啟動申購的影響,市場流動性趨緊,貨幣市場利率連日攀升。

今天銀行間市場七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開盤報5.8000%,昨日收報4.4000%。 

QQ圖片20150203092236

SHIBOR各品種利率集體上揚:

QQ圖片2015020309322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17

3年900億 !一B2B電商獨秀後 四大行業春天來 上線兩月即破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9/149537.html

黑馬說:3年交易額突破900億,這個電商史上的奇跡,被找鋼網實現了。說不清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模式,全產業鏈電商or新型B2B電商?答案並不重要,行動代表一切。
 

在過去一年里,找鋼模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地啟發著各行各業,化工、塑料、石油、農產品……它們火箭般的增長態勢,已經印證了該模式的錢景所在:第一年交易額千萬,第二年破億,第三年2億、第四年3億……

 
模式是可以複制的,那麽它的方法論究竟是什麽?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又會在哪?本文將給你答案。 

\

文 | 本刊記者 王方
編輯| 崔婧

找鋼模式
 

 

\生活中的王東非常樂觀。創業初期,他常用的泄壓方式就是玩dota(一種遊戲),司職輔助,包雞包眼。

 

三年前,王東拿到1000萬元天使投資,在上海做起鋼鐵生意,一路是無情的懷疑與嘲諷:在許多人眼里,用這麽點錢就想做萬億級別的鋼鐵生意,要麽是騙子,要麽是瘋子。

 

回想起來王東覺得,當時自己應該像Dota里的“斧王”一樣,縱身跳入敵海,發動“吸引嘲諷”功能,大吼一聲,揮動手中的巨斧轉圈亂砍,把對手砍得稀巴爛。

 

他的直覺是對的:在以往任何一個時候,做鋼鐵電商都不行,但在2012年時,偏偏就可以。

 

以前鋼廠很強勢,大代理商也跟煤老板一樣,凈利潤高達5%-8%,基本能賺大錢。2011年形勢逆轉,產能過剩。“最極端的一年里,4個月價格在跌,行情不可預測。一些大代理商賺不到錢,大面積破產。另一部分不願意幹了。”王東回憶。

 

在有人不願意給鋼廠賣鋼的時候,找鋼網出現了。當年王東是職業經理人,在做一個鋼鐵垂直搜索,用戶拿它能搜索鋼鐵價格、貨品等信息。

 

王東的判斷是,單純的信息無法解決問題,必須由信息轉交易,做電商。“鋼廠要找人賣貨,買家也有需求,鋼價波動大,一天可能波動2次,他們需要一個平臺幫它買貨。”

 

2012年1月,找鋼網項目啟動。電商而言,前期需考慮幾個問題:是自營還是撮合?撮合的話,是跟廠商合作,還是跟大代理商、中間商合作?

 

鋼鐵交易鏈條冗長,分為鋼廠——大代理商——中間商(找鋼網)——采購商。王東只拿了1000萬元投資,且無訂單量,鋼廠、大代理商肯定不願意合作。

 

他選擇的是中間商位置,這是一個迂回戰略。不會被大代理商排斥,環境不景氣時,它們有賣貨需求。但代理商總有萎縮的一天,當它們大面積死掉時,鋼廠還需要銷售,這時就有動力繞過代理商,直接與找鋼網合作。如此一來,不論是直營(天貓模式),還是自營(京東模式),都可能實現了。

 

2012年5月,找鋼網正式上線,以撮合為主。上線第一天,交易額僅為177噸。但轉機很快,6月份,找鋼日交易額便突破1000噸。

 

這個數字讓王東內心的大石落地:方向基本正確。接下來的數據幾乎是火箭式增長。8月6日,找鋼日交易額突破1000萬;9月25日,日交易突破7000噸,當月交易額破3.5億元;12月17日,日撮合交易12684.332噸。

 

最終的路線也果真如預想那樣,隨著找鋼體量增大(2013年2-3月份),一些小鋼廠真的繞過代理商,直接找到王東。“一個是江蘇華偉,一個是徐州金虹。華偉是個三線鋼廠,它上海的代理商破產了,但還必須在那兒銷售,於是選擇我們。”

 

由此,王東由撮合轉向自營。這對鋼廠的增益較大,以華偉為例,2013年初,它在上海的月交易量約4000-5000噸,三線廠商的價格。一段時間後,交易量穩定在約12000噸,二線廠商的價格。

 

在撮合流量的帶動下,自營業務增長很快。3月12日,日交易金額約3300萬元。

 

王東透露,自營達到一定規模後,大代理商才願意進來。下半年,找鋼網推出直營業務(開放平臺)。2013年,自營、開放業務共實現交易額27億元,各占約50%。

 

至此,找鋼主營業務擴充為三塊:“撮合相當於淘寶,自營相當於京東,開放平臺學的是天貓。”王東總結。

 

進入2014年,王東又圍繞交易推出系列增值服務,這些後續都成為找鋼的盈利點。

 

4月初,他與京東合作,嘗試金融服務。“我給客戶列出十幾個維度,經營品種、物流半徑、撮合交易次數......給他一個“白條”資格,他先把貨拿走,我記一個利息,之後他們再還。”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買家缺錢周期都是7天以內,就缺10幾萬元。數額太小,銀行不會借。找擔保公司借,至少得借1個月。”王東分析,這種智能金融服務很有剛需,買家黏度一下就提高了。

 

9月份,王東開始做倉庫、加工、物流。“傳統倉庫滿足不了電商高智能化需求,我們自己租賃倉庫,自己設計管理軟件。鋼鐵是個很特殊的行業,買家要交出庫費,所以我們周轉率越快,掙的錢就越多。”

 

加工環節的毛利也很高,達50%-60%。“服務挺簡單,比如拉直、開平、剪切。設備簡易,我們也能幹。”

 

之後,客戶若需要車,王東有物流事業部。“絕大多客戶沒車,他們在社會上找大貨車。我們模仿易道用車、滴滴打車等,開發了一個找車平臺。”

 

整個2014年,找鋼幾乎是飛躍式前進。

 

交易額達688億元,其中自營+開放為95億元。剛過去的3月23日,王東看了眼後臺數字,日交易額是1.5億元。地域也擴張很快:2012年局限於上海;2013覆蓋華東地區,先後在南京、杭州、寧波、無錫設點。2014年全國化,分公司數量擴充至達20個。

 

找鋼模式徹底火了。

 

很多人問王東,找鋼模式到底是什麽?“投資人也總問我,美國是沒有這個模式的。用一個專業的詞來說,是全產業鏈電商,從上到下做得都很全,但核心是交易。

 

找鋼是不是所有人的模仿對象,但確實啟發了不少創業者。2014年,垂直領域B2B電商相繼出現,如化工、塑料、石油、農產品... ...由於起步早、訂單量小,它們的大多聚焦在某一個業務,以撮合為主,沒有倉儲、物流、金融服務,像極了2012-13年時的找鋼。

 

化工“觸電”
 

 

\智建鵬(左一)家在北京,公司總部在上海,平時來回兩地跑。借此文,他想感謝下媳婦兒的支持。

 

較早變革的是化工、塑料行業。2014年5月,智建鵬創立化塑匯。7月,牟斌創立找塑料網。他們都是傳統交易平臺出身,創業背景相似。

 

智建鵬曾供職B2B電商上市公司慧聰網,任化學事業群總經理,2008年離職創業,期間輾轉數年,去年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與智建鵬類似,牟斌也曾在一家傳統交易平臺,做了長達5年的鋼鐵生意:2010年他進入廣州鋼鐵交易中心,以販賣信息為主,去年出走單幹。

 

化工(塑料)與鋼鐵有很多共同點:產能過剩、交易鏈條長、價格波動大。

 

據公開數據統計,早在2011年,化工(塑料)便已供過於求,產能明顯過剩。到2013年,約有60-70%的產品存在該問題,程度30%-50%不等。

 

這種情況下,化工(塑料)廠及代理商有賣貨剛需。

 

它的交易環節很長,分為化工廠——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三級代理商——采購商。“這是主流的一種,占了約70%,還有30%拿去改性、再加工。”智建鵬說。

 

環節中炒貨者居多。牟斌曾考察過廣東塑料市場,“規模特別大,在黃江塑料城里,一共4000-6000家貿易商,里面全是炒貨的,略微有點錢的都能幹這個。”

 

這導致化工(塑料)價格波動也大。智建鵬介紹:“化工大宗品類50種,次大宗1000種,精細化工則是1萬-100萬不等。每噸從3000元到10萬元不等,甚至百萬都有,價格每天在波動,有時2次,有時4次。”牟斌補充,塑料每噸價格在8000元-12000元,每天波動幅度能到100元-300元。

 

經過大量論證分析,他們二人都認為,行業足夠性感,可做電商。只是在打法上略有不同。

 

在品類上,智建鵬從大口入,主打三個品類:化工、塑料、精細化學品。“它們品類百萬級,網站一上線,我們搭好的品種在10000種以下,真正運作的是10種,用人工、互聯網方式做,剩下的品種先放著,人手不夠。等這10種有影響力後,自然會帶動小品種。”

 

為何如此選品呢?“在慧聰時,化工通常分為石油、塑料、塗料、表面處理……我從不認為它們應該分開。舉個例子,PP塑料、鈦白粉在具體應用時,上下遊都交織在一塊。”

 

牟斌選擇從小口入,只做塑料。“品類越多,對人才需求更高。我先把塑料做精後,再擴展品類,比如橡膠。”

 

交易環節上,二者與找鋼步驟相同:先做撮合。

 

初期,智建鵬不選擇幹掉誰,而是還原線下交易環節。“只要有貿易行為,就允許在平臺上走,一級、二級、三級代理商都有。但炒貨的人會逐漸踢掉。”

 

而牟斌傾向於繞過三、四級代理商。“我會找一、二級代理商拿貨,三四級代理商通常從這兒拿貨,再加價出售。”

 

遺憾的是,在前期訂單較小的情況下,二者都沒有拿下上遊廠商。“目前沒有一家廠商跟我們合作,因為交易額太小,每個品種月交易額20億元時,它們才會理你。”智建鵬分析。

 

牟斌也坦言,自己服務的是中小客戶。“行業里有約30%是超大型客戶,能直接去石化廠、塑料廠商購買。”

 

從籌辦到上線,智建鵬花了3個月:8月底,化塑匯上線。牟斌花了2個月,9月1日,找塑料網正式運營。二者的開單月,形勢比找鋼還火爆。

 

據智建鵬透露的數字,9月實現2400萬元交易額,10月約1億元,為了慶祝,他買了個蛋糕;11月為2億元,他買了個大蛋糕;12月2.6億元、1月4.2億元時,他整了幾瓶紅酒感動了一下。

 

找塑料網訂單增長也極快,9月幾千萬,10月破億元... ...稍後幾個月,也是往2億、3億、4億增長。

 

訂單增長的同時,牟斌著手線下布點:在華南開設樂從、東莞辦事處,在華東鋪設余姚、上海辦事處,在西南開辟成都辦事處。

 

不過這一點上,智建鵬還在猶豫。“有兩種方法,一是堅持在上海,不開分公司。另一種是把兄弟們放出去鍛煉。哪一種方式正確還需要驗證。”他擔心的是,品類、模式沒跑通、沒有盈利前,布點要謹慎。另外,若沒有價值觀一致的人才儲備,團隊可能被挖。

 

總體而言,兩家公司當於2013年前的找鋼網:訂單在起量,撮合交易為主,無增值服務。

 

在智建鵬的計劃中,物流、倉儲會在今年嘗試。牟斌則稱“當月交易額達30-50億元時,我會做自營。之後可能做倉儲、金融。”

 

石油變革
 

 

化工塑料的上遊是石油、天然氣、礦、煤……它們長期被壟斷,政府管控嚴,電商化難度很大。然而,石油行業的互聯網攪局已悄然開始。

 

牽頭者是一群年輕人,一個是季程忍,90後,創始人。一個是劉毅,80後,聯合創始人。他們想搭一個能源電商平臺,先從石油入手。2014年8月,他們創立源源不斷。

 

與鋼材、化工一樣,石油交易鏈條很長:三桶油——地方煉油廠——各級地方代理——加油站、化工廠、發電廠、運輸公司……加油站使用的都是國標柴油、汽油,份額更大工業用油卻沒有國標。

 

這意味著,化工廠、發電廠需要的石油,在加油站無法買到。為找到合適的油,買家要經歷複雜的交易過程。

 

“采購人員去石油集散地市場詢價,比如需要30噸油,要采購好幾家,可能有銷售談判、交換庫存信息等。”劉毅介紹。

 

而掌握石油的代理商,多是一些半民間團體,價格波動很大。“他們多是關系戶,大多出自三桶油系統,或者是其親戚朋友。”

 

劉毅見過一家代理商,就2個人,全出自中石油,一個負責市場,一個是區域副總,2000年倆人出來單幹,石油賣了十幾年。“在價格上,他們有絕對主導權,屬於嘴里的波動,有時2-3周調一次,幅度在3%-5%。”

 

8月20日,網站demo版上線。

 

與化塑匯一樣,劉毅的想法也是先還原線下交易。“我們幫任何人賣油,只要你是賣家,只要願意賣石油,都可以過來,不管你的背景、油從哪兒來。”

 

初期,劉毅以開拓賣家為主。“石油貿易集團許多在山東,我們從那挖代理商,看有沒有走電商的可能性。現在,平臺一共約50個賣家,大部分是加油站相關的二級代理商(個體、機構)。”

 

但由於融資沒到位,劉毅不敢太多地去開發客戶。“石油交易量很大,客單價百萬到千萬不等,資金很可能出現問題。也正因於此,平臺暫未上線交易功能。

 

石油行業究竟適不適合電商?源源不斷平臺也在試水。也許半年,也許一年,這兩個年輕人會給出答案。

 

農業更性感
 

 

\劉源這次創業挺順,他提醒自己不要驕傲,多想想曾經失敗的經歷(西米網)。最窘迫時,他融不來錢,發不起工資,生活靠女朋友養著。

 

與鋼鐵、化工、石油行業相比,農產品是個更性感的領域:前者是上遊集中,下遊分散,而農產品是兩端分散。其余的特點——交易鏈條長、價格波動大,它也全部符合。這意味著平臺的價值性就越高。

 

去年,這個行業被創業者盯上了,如美菜網、大廚網。6月份,劉源創立了鏈農網。

 

農產品的交易環節很長,分為基地——經紀人——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中小餐館。“盤子大30000億,但非常分散。上遊基地是小生產、小流通,約70%是農業個體戶,剩下為(小)企業。”.劉源拿北京周邊舉例,順義一些上規模的賣粵菜大棚,每個周期(3-4個月)的產量僅3000斤。

 

下遊的餐館更是碎片化。據中國報告大廳統計,目前全國的餐飲企業數量約500萬,除少部分基地直采的大型企業外,都是劉源的潛在用戶。

 

由於鏈條過長、信息不對稱,農產品價格波動很大。“每天波動N次,上午、下午不一樣,三點、四點不一樣,取決於集市有多少貨。一批人從基地拉土豆去集市,沒到集市前心里沒譜,不知是賺是賠,一進市場發現今天這麽多土豆,完了,只能低價出售。”

 

劉源說,菜跟其他品種不一樣,保質期短,不賣掉就廢了。再加上地理(南菜北菜)、季節因素,每個環節都活得艱難。

 

“基地許多不賺錢,他們不知客戶在哪,東西被菜販子倒來倒去,途中保鮮、運輸條件不足,損耗成本很高,經常為20%-30%。”劉源說。

 

一級代理商會加價15%-20%,刨去運營成本、人工、損耗,能賺5%就算了不起。真正毛利高的是二級代理商,價格被翻了200%。而國內約80%餐館的菜,就是從二級代理商(農貿市場)采來的。

 

6月底,鏈農正式上線。與找鋼網不同,劉源先做自營。“餐廳有特定需求,鏈條繃得緊,送菜遲到30分鐘都不行。他們早上8-9點起來就要收到貨,然後洗菜、備菜、炒菜。”

 

具體策略是,先通過地推,從小餐廳處拿到訂單,再去二級代理商采買,等到體量大了後,再逐步轉向一級代理商、基地。

 

第一周劉源拿下15個客戶,然後從國貿5-6個二級市場采購,自己整合物流,定期送貨。3個月後,客戶增長到約100家,日流水5-6萬元,月流水100-200萬元,客單價500-600元,重複購買率95%以上。

 

這段時間,劉源把服務模型摸清楚了。“晚上7-12點是集中下單的時候,12點能結單,統計用戶總訂單量, 12點以後開始采購,第二天11點之前把貨送完。”

 

也就是這個時候(9月),劉源把二級代理商,換成了一級代理商,菜價整體便宜了約15%。又過3個月,北京樣本覆蓋完畢,進軍上海。

 

2014年,鏈農完成幾千萬元交易額。目前,每月交易額都是小幾千萬。該級別的訂單量已足夠憾動上遊,於是,劉源開始探索基地直供。

 

“我正從京郊做起,首選油菜、油麥菜、大蔥等4-5個品類,建立服務模型。”今年,劉源的目標是進軍10個城市,交易額沖擊15億元。

 

 

下一個行業是?
 

 

回顧以上案例,模式有跡可循,可總結為6個步驟:

 

1、選品類,是鋼鐵,還是化工?

2、選交易方式,是撮合,還是自營?

3、選位置,從一級代理還是二級代理商拿貨?

4、做大規模、做大範圍,業務覆蓋撮合、自營、開放。

5、拓展金融、物流等增值業務。

 

如此,繼鋼鐵、化工、農產品後,下一個大火的行業會在哪兒?找鋼網王東認為,可能是鋁、塑料和農產品,它符合三個特征:

 

1、行業的SKU不能被百度搜索到。“我以前做的就是鋼鐵搜索,買家既不能用百度,也不能用阿里。這是為什麽?鋼材品種繁雜,價格每天都在波動。因此,找鋼網成了行業最好的搜索。”

 

2、價格波動要大,這決定了采購商的決策成本。“成本太高,他才會把訂單委托給你,這樣能集中大量訂單,成為一個入口公司。”

 

3、交易鏈條要長。從市場出來到買家,鏈條越長就代表他們效率低,過得很舒服,互聯網的優化空間就大。

 

4、市場化。政府不能壟斷,煙草肯定不行。

 

化塑匯智建鵬認為,農產品電商比化工更性感,理由有幾點:體量夠大;交易鏈條長;上下遊都很分散。“化工、鋼鐵是上遊集中、下遊分散。但有個好條件,經濟下行嚴重,供過於求,彌補了這個缺點。”

 

找塑料網牟斌覺得可能是紙、物流,它有以下特點:標準化的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大;經銷環節複雜。

 

對於B2B電商而言,現在正是百花齊放的階段,肉搏戰可能發生在2016-2017年。創業者若要行動,還有充分的時間:選擇一個處女行業,把這個模式耕耘下去。

 

記住,機遇稍縱即逝,窗口期只有2015年。

 

“B2B電商春天”沙龍啟動 探討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在哪兒?

 

你是否也已看到了B2B電商的契機,但是沒找準行業,或是找到了行業,還沒理清具體的執行策略?你應該來參加這個活動。

 

找鋼網從0到100億,只花了一年時間。化塑匯、找塑料網從0到1億,只花了2個月時間。你花幾個小時,就可以聽到他們的親身經歷、建議,還有什麽活動的性價比會比這兒更高呢?

 

4月22日,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黑馬路演中心,我們會把文中的主角請到現場,就等你來。

 

【點擊報名吧http://www.mikecrm.com/f.php?t=EDtgEa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方,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29

這個3年賺900億的男人,是怎麽掀起b2b電商狂潮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5/149622.html

黑馬說:3年交易總額突破900億元,國內B2B電商平臺找鋼網一騎絕塵。作為該公司創始人,出生於1976年的王東已在業界掀起新浪潮。鋼鐵、塑料、農產品、木材等領域眾多創業者都在瘋狂模仿他的套路。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文 | 本刊記者 王方
編輯 | 齊介侖

 
走出創業焦灼期

2013年11月初,北京,秋老虎余威不減。

此時剛剛去職百度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的宮穎欣,在投資人徐小平的撮合下,飛赴上海,與找鋼網創始人王東有了初次會面。

“鋼鐵?不懂,跨度挺大。王東和找鋼?了解很少。他是怎樣一個人?”飛行途中,宮穎欣滿腦子就是這樣幾個問題。

出發前,宮穎欣知道的僅僅是,徐小平做出投資找鋼網這一決定只用了不到40分鐘,徐認定B2B電商將是未來創投熱點。因此前工作關系,宮穎欣接觸過很多政府官員。她發現,對於B2B電商發展趨勢的判斷,相關政府官員們有著與徐小平頗為接近的觀點。
這是宮穎欣對找鋼網產生興趣的起點。

王東辦公室很大,至少30平方米。室內有一個大魚缸,王另養了幾只鸚鵡。宮穎欣開門即見茶臺。茶臺裝修精致,風格非常契合鋼貿商定位。

在宮穎欣的印象中,當天的王東,一件休閑T恤,一條休閑褲,一雙涼鞋,皮膚很白,憨憨的,胖胖的。宮對《創業家》記者稱,她曾研究過面相,覺得他鼻子長得不錯。面相當中,鼻子地位最高,代表一個人的財運。
 
說明: C:\Users\wangfang\Desktop\找鋼網——王東.jpg
圖註:細看王東的臉,不僅鼻子大,耳朵也大,鼻子代表財運,耳朵代表命運。

王東希望宮穎欣能夠加入團隊並負責找鋼網市場。

“沒記錯的話,當時公司研發部門有10幾人。除研發、財務外,HR、PR、市場等部門全都沒有。他自己就是一個PR。”宮穎欣笑稱。

王東雖理工科出身(王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並獲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但文字功底出色。王的文章散見於光明日報等媒體,文風豪放且互聯網化,常有“碉堡”一類網絡熱詞閃現PR僅靠個人顯然不夠。隨著找鋼網業務規模的日漸壯大,尤其是平臺日交易量已突破了40000噸,公司亟需組建PR部門。

聊了大概2個多小時,宮穎欣回京。剛下飛機,她就收到了王東親自發來的offer。
“我們同生於76年,王東天秤座,我水瓶座,都是風向星座,很搭;找鋼幹的事兒有希望,前方一片荒地,未來一點點開拓。”宮穎欣稱。

爽快加入。

宮穎欣入職找鋼網時,王東已基本扛過了創業以來最為苦悶的一段日子。如今模式跑通了,訂單量蹭蹭地往上漲。

這一成績已超出王東預想。

事實上,2012年,當王東拿到1000萬元投資做鋼鐵生意時,他自己心里並沒有底,不知是對是錯。他先是搭建了一個撮合交易的平臺,但環節很複雜,比價、議價、尋價、鎖貨等中間環節多達13個,而且每一環節還能細分。

圍繞這一平臺,買家為能找到合適貨源,動輒要打10多個電話,來回比價、尋價,而最後鎖貨流程更為複雜。平臺上線第一天,即2012年5月3日,交易量僅177噸。

彼時,客戶常抱怨稱,委托你們找貨,還不如自己找,你找的又貴、效率又低。這些話深深刺痛了王東。他壓力很大,害怕走錯方向。

王東消解郁悶的方式是,打遊戲、下圍棋、睡覺。據稱他倒頭僅兩三分鐘就能睡著。王東是電子競技高手。曾經的WCG(World Cyber Games,即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冠軍李曉峰是他的好兄弟。上世紀90年代,王東也玩星際爭霸,曾經在上海組過一個隊,最好成績是全國亞軍。

創業初期,每遇壓力,王東就去玩DOTA,司職輔助,包雞包眼。後王東多次建議宮穎欣等人稱,應該多讓孩子玩遊戲,因為這有助於孩子策略觀的養成。
 
乘勢業務擴張

很快迎來了轉機。

2012年6月,找鋼網日交易量已突破1000噸。他不斷地優化每個環節,甚至替代某個環節,直到精簡為3個——提交需求、提交訂單、付款。

1000噸這一數字,讓王東吃了定心丸。此後,即便外界再有質疑,哪怕質疑來自從業10余年的資深人士,他也已不再為之所動。在他看來,這一方向基本正確。

接下來便是數字的飛速飆升:8月6日,找鋼網日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9月25日,日交易量突破7000噸,當月交易額破3.5億元;12月17日,日交易量12684.332噸。
業務模式也從單一撮合開始向直營擴展。

2013年2、3月份,隨著找鋼網體量的日趨龐大,一些小鋼廠開始繞過代理商,直接聯系王東。最先找上門來的兩家,一為江蘇華偉,一為徐州金虹。江蘇華偉是一個三線鋼廠,後其上海代理商破產,為能繼續在上海鋪貨,該公司看中了找鋼網。

王東借此將業務模式成功擴至自營。當然,在此過程中,鋼廠收益更大。以江蘇華偉為例,2013年初,它在上海的月交易量約為4000-5000噸,三線廠商價格,後交易量穩定在約12000噸,二線廠商價格。

在撮合流量的帶動下,自營業務增長很快。2013年3月12日,找鋼網日交易額已達3300萬元。

自營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後,2013年下半年,找鋼網推出了開放平臺pop。自營大代理商陸續進來。2013年,找鋼網自營、開放兩項業務共實現交易額27億元,占比各為50%左右。

至此,找鋼網主營業務已擴充為三塊:撮合、自營和開放平臺。撮合相當於淘寶,自營相當於京東,而開放平臺學的是天貓。

一路走來,找鋼網的宣傳口號也已多次變化。最早時,口號的大意為“幫您找華東最便宜的鋼材”,然後是“幫您找最便宜的鋼材”,現在成了“鋼鐵全產業鏈電商”。宮穎欣提供的一張公司員工早期名片顯示的則是,“華東最大的鋼材現貨網絡分銷中心”。
口號變化的背後是找鋼網業務範圍的快速擴大。2012年,找鋼網業務僅限於上海。2013年,業務已覆蓋華東大部,南京、杭州、寧波、無錫等地分公司先後建立。
 
戰略再縱深

王東的找鋼網戰略布局遠不止於此。

2014年初,王東提出了三大戰略:全國化、在線化、一體化。

先是一體化。鋼鐵本地屬性很強,銷售半徑在500公里內比較劃算,超過後運輸成本就會高,比如柳鋼、酒鋼都是區域性強的鋼廠。

找鋼網的全國化是從2014年開始的。找鋼網先是在沿江、沿海布局分公司,然後逐步將其擴展至全國。華南、華東是找鋼網大本營。到2015年初,找鋼網分公司已近20個。

分公司的職能是做交易。每個地區貨種不同,價格有差異。分公司了解當地情況後,與當地鋼廠、鋼貿商合作,在當地進行方圓500公里的交易。

在線化即在線商城。這就像在淘寶上買東西,無需人工幹預,網上下單、網上結算。目前此模式訂單在總業務量中的占比為70%-80%。

在線化對系統提出了高要求。2013年,王東開始重視交易系統的打造。為此,找鋼網引入大量技術人員,開發交易系統。目前找鋼網已有技術人員300多位,產品經理幾十位,每1-2天完成一個插件。

關於一體化戰略的推出,宮穎欣記得,當時公司約七位核心成員在一個封閉的會議室里專門開過會。此七人,包括三位創始人,宮穎欣,一位秘書,幾位交易中心負責人。當天王東很激動,聲音不高,但語速很快。會上,他展示了幾張圖,稱要組建物流、金融事業部,延伸已有的倉儲、加工服務,目標即打造找鋼網為全產業鏈電商。

作為鋼材交易的一方,買家偶有缺錢時刻,周轉到位一般在7天以內,而且可能只缺10幾萬元。這時,銀行不借,因為數額太小,擔保公司也不借,因為要借至少得借1個月。2014年4月初,找鋼網與京東合作,試水金融服務。找鋼網提供的這種智能金融服務確有很大需求,用戶黏度借此已獲大幅提升。

2014年9月,王東開始做倉庫、加工、物流。傳統倉庫滿足不了電商高智能化需求,王東就自己租倉庫,自己設計管理軟件。鋼鐵是個很特殊的行業,買家要交出庫費,所以周轉率越高,掙的錢越多。加工環節的毛利率也很高,可達50%-60%。服務挺簡單,比如拉直、開平、剪切等。設備簡易,王東就自己幹。

因客戶有用車需求,找鋼網特設物流事業部。鑒於絕大多數客戶沒有車,需在社會上找大貨車,找鋼網模仿易道用車、滴滴打車等,開發了一個找車平臺。

現在,找鋼網已著手“煤鋼聯動”。鋼廠普遍很窮,很多還不起煤炭供應商的原料成本。後者拉著找鋼網與鋼廠簽了個三方協議:煤炭供應商給鋼廠供原料,鋼廠生產鋼材給王東,王東賣掉後把錢再給鋼廠,鋼廠再還錢給煤炭供應商。

2015年,在鋼材之外,王東已開始嘗試鋁材業務。

目前找鋼網業務量已高居業界首位,日交易額已達60000噸,遠超第二名,第三名幾可忽略不計。2015年,王東的營收目標是,直營1500萬噸,約400億元,撮合交易3500萬噸,約900億元。

在王東看來,2015年給鋼鐵電商後來者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鏈接:

B2B電商春天  下一個大火的行業在哪兒?
戳我報名!!

新型B2B電商正在創造奇跡。找鋼網總交易額從0到900億,僅花3年。化塑匯、找塑料網月交易額從0到10億,僅花1年。鏈農日交易額去年上線,今年目標交易額15億。還有更多潛水項目等待挖掘。

這究竟是一個什麽模式?用找鋼網王東的話說,即全產業鏈電商。從鋼鐵最上遊(鋼廠、煤炭廠、鐵礦石供應商),到中間的代理商,到下遊的買家全覆蓋,且橫向打通了物流、金融、倉儲等多種服務。

如果你已看到B2B電商的契機,但是沒找準行業,或是找到行業,還沒厘清具體執行策略,你應該來參加這個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37

南加州驚魂未定,900余家學校停課全因惡作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410.html

南加州驚魂未定,900余家學校停課全因惡作劇

一財網 下木 2015-12-16 14:12:00

雖然有內部分析認為發出威脅信息的人,實際上沒有能力執行襲擊,但警方還是在周二早上發出警告,稱校園里的雙肩包和包裹都有可能涉及爆炸威脅,並要求所有洛杉磯統一學區的學校全部停課。

美國時間周二,洛杉磯統一學區因為炸彈威脅信息,近千家學校共70萬余師生全部停課。

此次停課的洛杉磯統一學區是全美第二大學區,統一學區主管萊蒙•科蒂內斯說,他是在當天早上5點左右被告知,多個學校收到威脅信息。

到當日傍晚,一名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議員稱,炸彈威脅已被證明是個惡作劇。

“對威脅信息的初步評估顯示,這是一個惡作劇,或者專門就是為了故意擾亂學校秩序。關於威脅最早是哪里來的以及肇事者是誰,調查還在繼續”,該名議員亞當·希夫(Adam Schiff)在一份聲明中說。

另一位本地國會議員布拉德·舍曼(Brad Sherman)稱,給好幾個洛杉磯統一學區發威脅郵件的人,自稱是校園欺淩的受害者以及伊斯蘭極端分子,還將和其他極端分子聯合起來共同制造襲擊。

但是從這段威脅信息看,警方分析這個人其實對伊斯蘭根本沒什麽了解。

在周二下午向上級做簡報時,洛杉磯警察局長查理·貝克(Charlie Beck)稱,威脅郵件發向了統一學區的所有學校,但郵件內容暗示高中才是主要目標。

貝克透露,郵件還威脅說炸彈已經被安置好,會有和ISIS有關的人參與,還配備了AK47,都將會導致更多的傷亡。

在聯系聯邦調查局前,貝克和他的下屬們已經仔細分析了這封郵件,這封郵件並不像通常的惡作劇郵件那樣充滿了語法錯誤。

對於有些認為讓九百多家學校停課是“小題大做”的評論,貝克回應說,在最近這個特殊時間段來質疑停課的做法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就在本月3日淩晨,距離洛杉磯市區不到100公里的聖貝納迪諾市社區中心發生槍擊事件,共造成14死14傷,已經被定性為是恐怖襲擊。

“南加州在過去幾周內經歷了很多”,貝克說,“我們怎麽能讓孩子再來經歷一遍同樣的事情?”

雖然有內部分析認為發出威脅信息的人,實際上沒有能力執行襲擊,但警方還是在周二早上發出警告,稱校園里的雙肩包和包裹都有可能涉及爆炸威脅,並要求所有洛杉磯統一學區的學校全部停課。

有一些學校負責人最早在周一晚上10點就收到了這封威脅郵件。

統一學區的警長雷蒙·寇丁斯(Ramon Cortines)稱,他是到了周二早上五點才知道威脅信息的事情,在早上六點半時,寇丁斯做出了關閉學校的決定,並發出最初警報。

紐約市官員稱,紐約地區的許多學校負責人也收到了同樣一封威脅郵件。但是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認為不能相信這封看起來非常古怪的郵件,如果就此關閉學校會對城市秩序帶來很大的麻煩。

紐約警局的副警長戴維斯·史蒂芬(Stephen P. Davis)說,這個郵件一眼看就是虛張聲勢,信件都是複制、粘貼後群發給不同地區。

紐約警局、洛杉磯警局和聯邦調查局正在共同合作調查此案,紐約警察局局長威廉·布拉頓(William Bratton)稱,“我們不能放任自己的恐懼泛濫”。

但洛杉磯市長埃里克·加希提(Eric Garcetti)表示,雖然他並不是作出停課決定的人,但他全力支持這個決定,並強調他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城市的安全,關心兒童的安全尤其是重中之重。

通過追蹤,郵件的IP地址在德國法蘭克福。不過執法部門稱發出威脅信息的人可能偽裝了IP地址,實際發出地區可能沒有德國那麽遠。

目前調查部門已經開始對洛杉磯統一學區里所有學校開始篩查,甚至包括了一些特許學校和特殊教育中心。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04

外匯局:“QDII額度凍結"不實 900億美元額度已發完

17日上午,外匯局官方微博發布發消息稱,近日,部分媒體報道“QDII額度遭凍結”為不實新聞。

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其官方微博“外匯局發布”上稱,近日,部分媒體報道“QDII額度遭凍結”為不實新聞。目前,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900億美元總額度已基本發放完畢。對符合QDII規定的機構,現有的額度仍可繼續使用。

外匯局公布截至7月27日QDII等審批額度,截至2016年7月27日,我國累計批準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899.93億美元;審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者(QFII)投資總額度813.80億美元;審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總額度5083.88億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