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ierro: 乙醇概念—生物動力(39)


網友古惑的羊問一隻較為冷門的股票-生物動力(39,前和寶國際),其實我們的網友hierro先生,在兩個月前寫過一篇長文,談談這股的價值,筆者經過小量更新後,貼之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Hierro/14060


前言
此股前身名為和寶國際,於2001年1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集團本從事製造及銷售手袋產品、相關配件及成衣;及後上市時之大股東因挪用公司現金而入獄,故他於入獄前把公司控制權售予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CEC),全購價為每股$0.0267;CEC為一封閉式投資公司,其中一名執行董事路嘉星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之行政總裁,另一名執行董事區致華亦曾任職哈爾濱啤酒集團。



業務概述:
集團主要業務為從事製造、銷售及分銷乙醇產品。


董事會:
路嘉星先生,執行董事及主席,現為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的董事、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統一企業中國控股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二零零五年二月至二零零八年五月期間,路先生為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由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間,彼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前曾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李文濤先生,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席。

孫如暐先生,執行董事,為滙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趙滌飛先生,執行董事,曾為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之技術執行總監。

李建權先生,執行董事。

呂貴品先生,執行董事,曾擔任寧夏西部光彩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鼎立先生,非執行董事,現為She Communications Limited行政總裁及聯合創始人。


陸海林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於私人及上市公司的會計及審計工作、財務顧問及企業管理方面擁有逾三十五年經驗。

梁君國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資本及影響評估研究組主任及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ZUCHOWSKI Sam,獨立非執行董事,於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Inc.、First Pacific U.S. Securities (Aust.) Ltd及Capitalcorp Ltd.均擁有職務。彼亦曾出任多間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上巿公司的董事。


股本及市值:
已發行股本:795,063,263
於2009年2月4日之市值為:3.47億


核數師
時間    核數師
上市—12/2008    中瑞岳華
12/2008—現在    安永

收購及集資紀錄:

[1] 2005年7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進行2供1,共發行100,000,000股新股,集資$53,000,000,供股價較前收市價折讓14.29%,包銷商為第一上海證券。 [2] 2005年9月,收購蓓蕾(天津)乳業有限公司70%股權,作價人民幣55,000,000元。 [3] 2006年4月,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20,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6.67%,集資$10,460,000。 [4] 2006年5月尾,以每股$0.54之價格配售12,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本約3.75%,集資$6,320,000。 [5] 2007年5月,向大股東收購乙醇業務,以發行220,000,000股新股支付(當時股價為$1.89);另外大股東收購公司原有之手袋及乳品業務,作價為200,000美元再加上$72,500,000股東貸款。 [6] 2007年6月,以每股$1.62配售58,000,000股新股,佔當時已發行股份17.46%,集資$92,000,000。 [7] 2007年11月,收購哈爾濱釀酒餘下27.3%股權;其後因市況不就而失敗。 [8] 2009年2月,授出800,000份購股權予董事們。 [9] 2009年12月2日,收購大股東於中國從事酒類批發及零售業務之公司,作價$37,000,000,以發行78,556,263股新股支付,配股價$0.471,佔已發行股本13.6%,在2010年1月13日成功收購。 [10] 2009年12月3日,以每股$0.43配售36,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6.23%,集資$15,020,000。 [11] 2010年1月18日,以每股$0.40配售103,000,000股新股,佔已發行股份14.88%,集資$40,400,000。



 

 
 
公司業務分析: 
乙醇的三個主要市場為:(i)            食用酒精(作為中國白酒的原材料)(ii)          燃料(作為燃料添加劑)(iii)         工業酒精(化學及藥用方面)公司將集中於食用酒精及燃料領域。 食用酒精:明報:[1] 
1. 哈爾濱的生產工廠已經完工,此廠房生產食用酒精、飼料玉米乾酒糟(DDGS),年生產量可達6 萬噸。 
 
2. 每噸白酒約可售25,000 元,是酒精的5 倍。 
 
3. 該集團已於今年9 月份,取得四川不倒翁及黑龍江北國春的牌照,於內地若干地區生產及銷售白酒。除銷售取得牌照的酒外,該集團亦擁有自家品牌冰城及小坑頭。 
 
4. 在擴大銷售網絡方面,以3,700 萬元收購Rightsouth全部股權,並且利用Rightsouth持有的合營公司廣州酒類專賣店連鎖有限公司(廣州酒類)70%股份的權利,銷售旗下及其他品牌酒類產品。廣州酒類擁有25 間自營專賣店及50 間聯營專賣店。 
 生物燃料:由於中國政府暫未容許外資進入生物燃料範疇,公司暫只能給內地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服務。 
股權乾散度 
 (截至2009月12月24日之資料)
頭10間證券行持貨量 49.40%
不在CCASS的貨數量 37.23%
不願意披露的名稱的投資者的持股量 0.40%
乾散度(總和) 87.03%
以乾散度來計算其實不算最好,個人認為最佳的乾貨度應該頭10間證券行應有90%或以上持貨量(198則達此之乾散度);但考慮此股餘下街貨之市值僅約為5,154萬,其實一點也不算差。  
市場人士平均成本價 
http://webb-site.com/dbpub/hpu.asp?issue=2856&hide=&s=datedn根據David Webb的資料,近兩個月成本價約30-50仙,和批股價相若,故他們的水位不太大,有炒上誘因。


 
相關公司營業情況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告: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9-08-07/600519_2009_zzy.pdf從第4頁可以看到,白酒之Operating Margin超過80%。 
購入/賣出原因: 
購入原因:1.    公司未來發展之業務主力在於食用酒精,而管理層在此範疇有多年經驗,可以信任。2.    從收購進程來看,公司正逐步走向由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發展,符合市場炒內銷的概念。3.    現時在香港上市的酒類公司只有從事啤酒或葡萄酒,從事製造白酒的只有這一間及金六福集團(472);白酒毛利比其餘兩種酒類要高得多。4.    圖表有所配合,升時大成交,下跌時成交細;從28/12/2009之股價/成交量來看,只需$530,000就能把股票拉升約10%,可見此股的貨已經歸邊,盤子很輕。5.    公司每次收購資產時均以配售新股給大股東完成,可見大股東對公司前景相當有信心。6.    公司核數師轉為Big4之一的安永,在零營業額、僅得80萬現金及1億多的負債之下有此行為,可見公司有心做大。7.    從盤路看街貨僅約為5,100多萬,公司市值亦僅為2億多;這些數字均讓人有所憧憬。 賣出原因:1.    公司是否能成功是未知數。2.    公司並非有心做大,所有消息均是莊家散貨之技倆。3.    公司財政狀況差,資不抵債之情況不能改善,但經配股後,財政情況有少許改善。  
相關新聞 
國際金融報:http://huilin.myttc.cn/n/091209/710542.html茅台带头涨价把白酒弄贵 毛利率在91%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5

請問經濟達人:39元店為何要採均一價?

2010-11-08 TCM




Q:市面上的「三十九元店」,為什麼能每個東西都賣三十九元?客人買到成本比較低的不就貴到了?

A:這種三十九元店是為了節省各種交易費用出現的。首先,對顧客來說,這種店節省了搜尋物品的費用。

有 些小東西雖然價格低,但顧客想買到,卻要付出高昂的搜尋費用。例如某人只是要買把指甲刀或梳子,這種小東西雖然價格不高,但顧客要找到哪裡才有賣這些東 西,卻得花很多時間搜尋或到處奔波,這對日理萬機的現代人來說,花那麼大代價卻只為買到價格如此低的小東西,相當不划算。

三十九元店就解決了這種問題。這種店都是賣一些價格不高的小東西,對顧客來說,這些不值得花太多心力去搜尋的小東西,都可以在這裡一次買到,這就節省了顧客「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費用。

更進一步說,這些三十九元店賣的東西,都是搜尋費用占價格比例較高的東西。像指甲刀或梳子的價格很低,顧客負擔的搜尋費用卻很高,在顧客不願意為這種低價品負擔高昂搜尋費用的情況下,三十九元店賣這種東西才有意義。

反過來說,你不會看到珠寶店打著「店內商品統統一萬元」,因為像珠寶這種高價品,其搜尋費用占物品價格的比例很低,顧客寧願多花時間,去找更物美價廉或更可靠的店家,因此,想要買這種高價品的顧客節省搜尋費用就沒有太大意義。

其次,這種三十九元店還節省顧客比價或討價還價費用。像指甲刀或梳子這些低價物品,要顧客到處去比價詢價,多負擔的費用往往讓他得不償失。

三十九元店的商品全都定價三十九元,對顧客來說,就不用再花心力去比價。因為價格的「訊息費用」很高,只要買家認為夠便宜,他不會再去到處詢價,這就是為何店裡商品儘管有的貴有的便宜,卻統統賣三十九元的原因。

對店家來說,店裡東西全部都定價三十九元,好處之一就是節省量度費用。對店家最好的狀況是:每件東西可以按消費者的需求冷熱來標價,例如若指甲刀最近熱賣,可以漲價賣四十九元;梳子最近沒人買,就可降為二十九元。

但對店家來說,他得隨時去觀察哪件商品特別熱賣,哪件商品又乏人問津,這就要負擔額外的費用。如果所有商品都統一價格,雖然有的多賺有的少賺,但店家卻節省了因此要量度消費者對不同商品需求的費用,這對店家還是有利的。

另外,店內商品全部定價三十九元,也是一種競爭策略:若老闆開家百貨雜貨店,未必會比街頭巷尾的便利商店更有競爭力,但老闆把店內商品全標成三十九元,這種特色就可和其他標價不一的店家區隔開來,這就是「沒有比別人強,就要和別人不一樣」的「產品差異化」競爭道理。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 http://www.bwnet.com.tw/Dr.A/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0

投資雜感39——投資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和研究 張東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a7b40101f967.html

 證券投資中,遇到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既要對所考察的投資公司的經營業務有清楚的瞭解、還要對其執行經營的人有明確的判斷;此外,還需要理解市場的股價的意義。顯然,要做到這些,單一領域的專門知識顯然是不可能勝任的——這就是學歷與投資能力並無必然關聯的基本原因(尤其是,很多「經濟學」者或財務會計出身的人,以為股市就應是自己「專業」範圍內的事,結果總是對股市「百思不得其解」);也不可能有任何投資人具備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能對人的品性、能力的把握,以及對股價波動的認識都到很位。如此,股市上投資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豈不是過高而難以達到了嗎?

   是的。投資正是這樣一個行當:看起來誰都可以做,但要想做好,其要求卻是非常的高。投資的技能並非天生或靠所謂的靈感天分,更非單一學科、專業的事(這也許就是學歷教育培養不出「專業投資人」的道理)。其實是一個人綜合的理解能力和行為方式的體現。查利.芒格因此稱投資(挑選股票)是「處世藝術的分支」,並有過這樣的比喻:「對於只有一把斧子的人來說,每個問題都像一個釘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只習慣的單一方法,或思維方法及知識構成很單一的人,他常常會用「一根筋」看問題或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常常不自覺地好走極端:憑藉自己的那一點「專業知識」掐指一算,要麼這家公司是「掌上明珠」式的公司,要麼那家公司是在「財務造假」;一會以為找到了投資的「訣竅」而豪情滿滿,一會又覺得是被市場捉弄而憤憤不平(指責市場不規範、不成熟);投資行為上要麼自負而大起大落,要麼膽小謹慎微沒有信心。

   對此,芒格給治好這類「拿斧子」的人的特效藥方:如果這個人有一整套各個不同學科的方法,自然地他就會選用許多工具。如果「A」是狹隘的專業教規,「B」是其他許多學科組合成的偉大並特別有用的概念,很明顯專業知識「A」加上綜合知識「B」,比單單一個孤伶伶的「A」強得多。

   世界上各種學科、各類行業間雖然「隔行如隔山」,但也並非都互相隔絕的,而是具有類似的規律。因此,投資雖然要求的知識面很廣,但並不需要對所有行業的專門知識都要成為「行家」,只要能通曉很多不同領域裡的思想方法,就可自如地處理投資上的大部分情況。芒格把這種通過多學科的學習,建立清晰的多種思維模型叫做思維的「格柵」。有了這種格柵,就可以按自己直接和間接的經驗、知識將其擺放在格柵模型裡,長期積累成為一個投資人的投資能力。

   在徐星公司多年的投資研究和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證券投資首先是門科學——無論是公司價值的評估,還是市場股價的演變,與自然界的很多事物一樣,並非是不可把握的隨機現象,其研究方法和邏輯與其它領域學科類似;其次才是門藝術——以日常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各種現象的知識經驗為積累,通過合理的邏輯和類比來做的具體投資分析決策。因此,在投資研究中,「基礎研究」是徐星公司區別於同行的最大特色——其成果主要體現在每年都在更新的給客戶、員工的《價值評估》講義中;其次,才是日常的具體證券資訊收集、整理和公司分析(而這是目前同行們證券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吸收多學科思想而集成的《價值評估》理論研究,與具體的日常證券信息處理相結合的「格柵」,就是徐星公司證券研究、員工培養、客戶服務和培訓的主要內容。這些年來,在各種市場狀況下,徐星公司持續、穩定良好的投資業績和客戶關係都是這一工作的佐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27

39歲首次開店 兩年身價破億傳奇

2013-06-24  TCW
 
 

 

他,三十九歲第一次學開店,就被創投相中,人生翻盤!

他是麵包師傅莊鴻銘,是引爆全台烘焙業近年掀起一股天然酵母風潮的「パン(日語麵包,音『胖』)達人手感烘焙」共同創辦人。接過他名片,印的頭銜是上櫃飆股、基因國際投資的生技達人公司董事長,因為有創投資金入主,過去兩年,身價暴增以億元計,堪稱是全台財富增長最快速的烘焙業者。

「感覺就像是瞬間中了樂透!」穿花襯衫踩著休閒鞋,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莊鴻銘,間接卻如實的描述自己,第一次開店就招來擋不住的好財運。

初開店,敢創新》辦桌式擺設做出氣勢來

這段暴富之旅是這樣開始的。

二○一○年十二月,莊鴻銘與同為麵包師傅的蔡昆成、現為生技達人副董事長的友人吳宇皓,在台北市南京東路開出第一家パン達人,「開一家麵包店至少要六百萬,但我們幾個人積蓄湊一湊才二百四十萬元,花掉一百五十萬元裝修費,還要進原料,只剩下八十萬預算購置設備,所以,買的都是二手機器和中古烤箱,」他回憶。

所幸,開幕後,融合台式甜麵包口感與歐式風味的創新產品,以及設定在百元價格帶等差異化策略奏效,不到半年,營收即從每天六萬元成長到十二萬元,一年下來,便開出四家分店,在台北烘焙圈闖出名號,吸引藝人小S公公許慶祥,領著創投上門談合作。

在創投資金加持下,加上幕後行銷團隊操刀媒體曝光,パン達人瞬間暴紅,實收資本額從一百三十萬元暴增到三千萬元,進入快速展店階段。截至今年五月底為止,全台已開出十七家分店,今年底之前,更將完成插旗上海、香港、北京。以單店月營收平均三百六十萬元估算,可望突破七億元的年營收規模。

從兩百多萬元資本額起家,到年營收估達七億元,不過短短三年即達陣,但這並非莊鴻銘早設好的目標。「一開始,我們只設定三年開五家分店,就要去遊山玩水了。」十七歲出道當麵包店學徒就認識莊鴻銘,目前在パン達人總部負責師傅培訓的吳仁淵說。

不只暴紅的意外,事實上,中年開店,也是莊鴻銘人生一段意外插曲。原本,パン達人是他徒弟蔡昆成與小學同學吳宇皓籌開的麵包店,開幕前夕,才邀師父入股壯聲勢,卻因而造就了彼此的暴富奇緣。

國中畢業的莊鴻銘,從麵包店學徒開始,一路鑽研烘焙技術,三十五歲之前,即曾出版過兩本烘焙技術的專業書籍,是這一行教麵包店開發新產品、鐘點費行情以萬元為單位的技術顧問,授課講習足跡遍及兩岸,從台北的德麥食品、台南佳湘麵包,到上海佳潤食品、廈門向陽坊連鎖麵包。

在創立パン達人之前,還曾有九年時間,擔任復興空廚烘焙主廚,帶領過麵包廠生產線百人團隊,也曾應聘赴日,出任日本最大豆餡廠京日食品的亞洲區技術總監。「做烘焙,技術擊倒一切,絕不是靠金錢擊倒對手,」是他在課堂上最常講的一句話。

願栽培,徒孫多》展店一呼百應擴點快

但有別於多數烘焙技術顧問,單槍匹馬上台做示範,莊鴻銘出場總會帶助手,由助手進行調粉和備料,助手並非固定搭檔,熟悉他的烘焙業者都知道,這是莊鴻銘獨到的人脈學。

曾聘莊鴻銘為顧問的佳湘麵包總經理黃秀芬觀察,莊鴻銘帶助手出場,一方面是給後輩有外快可賺,另一方面則讓他們增廣見聞,更重要的是在互動過程中,觀察每個麵包師傅的能力和潛質。

「這是為什麼,パン達人可以用一年超過十家店的速度,快速擴點,」吳仁淵說,目前五股雖有設中央工廠,但只生產伴手禮盒,全台十七家分店,都還是需有師傅進駐的前店後廠模式,師傅難找,是烘焙業展店最致命的要害,但パン達人沒有這方面問題,是因為莊鴻銘長期當顧問,徒子徒孫多,登高一呼,師傅就找到幫手了。

願分享,把餅做大》仿王品讓店長師傅入股

「他能成功,是大器,不是運氣,」黃秀芬說,莊鴻銘當顧問領講師費,樂意和助手大方分享,有些講習他分身乏術,轉介給徒弟去教課,也不抽取任何仲介費用,在這行並不多見,「這是為什麼阿成(蔡昆成)開店,會想回頭找師父入股的原因。」

這套分利原則,目前也繼續,仿效王品集團,莊鴻銘讓每家分店店長、師傅等主要幹部,共享該店一成股份,餅做得越大,大家分得越多。

台北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張國榮認為,這兩年烘焙產業火熱,莊鴻銘可說是時勢造出來的英雄,找對有資金實力與通路行銷能力的合作夥伴,是技術出身的他,能超越麵包師傅本位框架的致勝關鍵。

問莊鴻銘,一手參與創立的品牌,六成股權賣給創投(編按:合夥師傅群持有四成股權),會不會捨不得?「如果眼前有你幾百輩子都未必賺得到的錢可拿,你會不會心動?」握著保時捷(Porsche)全新四門跑車Panamera方向盤,他坦誠回答。

再問,金錢改變他什麼?「沒有,每天,我都認為自己還是個失敗者,」莊鴻銘每天仍用這句話告誡員工,也提醒自己:「成功在於窮苦日,敗事多因得意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44

39只鐵公雞從未分紅 最長紀錄21年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38394.html
紅一直是價值投資者希望獲取的穩定現金流,然而根據Wind數據,有39只鐵公雞上市以來卻一毛不拔。

5只20多年未分紅

從上市年代來看,39只「鐵公雞」中,有5只「老鐵公雞」20年以上未曾分紅,它們是金盃汽車(600609.SH)、S中紡機(600610.SH)、銀潤投資(000526.SZ)、中原環保(000544.SZ)。

這39只鐵公雞不分紅各有各的理由。一些公司經歷了長期虧損,並進行了資產重組,雖然近兩年業績年年亮麗,但是因為此前公司曾經歷過大幅虧損,利潤全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彌補虧損後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依然為負,這類公司不在少數,以浪莎股份、通策醫療為代表。

其中通策醫療(600763.SH)自2006年以來淨利潤從114萬持續增長至9103萬,7年近80倍的淨利潤增長使得股價漲了17倍並不為過。然而由於其前身ST中燕虧損較多,截至2012年年報,其母公司未分配淨利潤依然為負。

此外有些公司只分紅股不分紅利,主要的代表是中福實業。中福實業17年來堅持以紅股代替紅利,紅股的形式有送的也有轉增的。不過對於追求現金流的投資者來說,紅股就沒有紅利那麼給力了。

還有一些公司不分紅是準備用資金進行投資再生產。這類公司以銀潤投資(000526.SZ)為代表。銀潤投資自2009年以來淨利潤持續為正,卻遲遲不見分紅,2012年年報中其給出的理由是將未分配利潤用於採購遊樂設備,擴展設備租賃業務的規模,並支付報告期內已簽設備採購合同的未付款項。

大起大落,地產股居多

在39只鐵公雞中,板塊分佈不均,其中地產股的鐵公雞最多,多達9只。受地產持續調控的影響,不少地產股選擇捂緊了錢袋子。相對而言,其他行業的鐵公雞分佈較為均勻,每個行業大約有1~3家。

一些鐵公雞雖然不分紅,但是圈錢卻仍然積極。數據顯示,39只鐵公雞中有10家公司出現了增發擴股的現象,增發方式清一色為定向增發。

其中浪莎股份(600137.SH)、中福實業(000592.SZ)、中核鈦白(002145.SZ)分別進行了兩次定向增發,浪莎股份的定向增發第一次在2007年5月8日,募集資金6900萬元;另一次發生在2009年5月26日,募集資金2.4億元。

中福實業也於2008年1月23日、2010年12月2日分別進行了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分別為3.23億元、5.46億元。中核鈦白則在今年的1月31日、2月19日進行了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合計8.45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財商》統計發現,39只歷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中,股價的波動性大於其他公司。

數據顯示,有22只鐵公雞股價歷史上有過10倍以上的漲幅(從最低點至最高點漲幅算起),佔比56.4%;而A股的2470只股票中,歷史上有10倍漲幅的公司也就784只,不到1/3。

其中浪莎股份(600137.SH)從最低點到最高點漲幅達到近40倍,為「鐵公雞」中的戰鬥機;大元股份(600146.SH)從歷史最低點起來也曾經歷了25倍的漲幅;漲幅在15~20倍的「鐵公雞」還有中福實業、寶誠股份(600892.SH)、S前鋒(600733.SH)、通策醫療、光華控股(000546.SZ)等。

大多是重組股

事實上鐵公雞中大多是一些重組股,曾經披星戴帽。真正未經歷過ST的股票也只有西北軸承(000595.SZ)、蘭州黃河(000929.SZ)、如意集團(000626.SZ)。

一些鐵公雞虧損連連,經歷過業績的最低谷,市場給予其更多重組的希望,但是故事講完之後,有些如通策醫療、浪莎股份那樣華麗轉身,而有些則繼續著虧損,謀求下一次的重組。

以大元股份為例,其持續著虧大錢、賺小錢的模式,讓不少投資者著急。然而,不斷尋找出路的大元股份曾經是資金追捧的對象。

2001年以來大元股份經常出現大幅虧損,相對而言盈利卻很少。2001年大元股份虧損1.22億元,2002年盈利209萬元,2003年、2004年大元股份分別虧損了247萬元、3692萬元,公司披星戴帽,改名為*ST大元;隨著公司2004年的年報巨額虧損的公佈,公司股價也於2005年5月見底,當時價格為2.15元(後復權);隨著2005年、2006年小幅盈利741萬、651萬,股價也逐步企穩;不過2007年公司再度發生巨虧,前兩年的利潤再度化為烏有,一年虧損達到1870萬元。2008年公司小贏224萬,2009年虧損4804萬;2010年小賺400萬,股價達到巔峰55.85元(後復權)。隨著股價下跌,2011年再爆巨虧6206萬。

事實上大元股份在2009年~2010年表現強勁,主要得益於概念炒作,2009年公司股價一路瘋漲,被冠以當年「第一妖股」稱號。2010年2月該公司公佈重組方案擬募資21億元購買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珠拉黃金項目,對於金價上漲的預期也讓該公司著實「火了一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83

39億會議費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728/18352244
星期二科技F帶佢位公子嚟見左丁山,請左丁山評估佢嘅國際學校成績,是否可以申請中大醫學院,原來內地已經有一間醫科大學收咗F公子,不過佢想入中大,人之常情啫,話晒他日做咗內地醫生,好難返港做醫生嘅噃。科技F駐過上海北京,佢位公子跟隨佢到處走,入讀不同國際學校,回到香港亦係讀國際學校,睇落所讀課程成績雖好,弊在缺乏核心,入讀中大醫學院有難度,左丁山勸佢慳番時間,準備北上好過,順便勸告佢:「他日成為醫生,唔好收紅包先醫病人呀!」
科技F聽咗,為之失笑,佢話:「左先生,大家無謂天真,內地入醫院睇醫生,無紅包不行,我在北京時送一位親戚入院,得知情人士通知,一早準備咗厚紅包俾專科主任醫生,親戚家人就打點其他,包括埋病房阿嬸,真係派少一封都唔得。入院後,主任不在,來咗一位年輕醫生,佢初作檢驗,就批示親戚驗腦、驗心、驗血、驗這驗那,每樣檢驗都係錢,親戚家人不知所措,我急call主任,一邊拖延時間,主任來到,即刻否決咗十樣八樣檢驗,只係做一兩樣小檢驗,細細聲同我講,俾少少面子呢位小醫生。我好彩還有錢在身,咪又送一封紅包嗰位小醫生,多謝佢關心病人,關心得好仔細囉!」
咁講法,他日世姪F咪會收到盤滿缽滿?科技F嘆一口氣:「自己不貪污也會俾上司逼收錢,以示同坐一條船。」大家由此講到GSK在中國涉嫌賄賂事件,科技F話:「既然醫生護士收紅包,你話醫院買藥部門識唔識收吖,外國大藥廠知道中國係世界上最大藥物市場,佢地會唔會入鄉隨俗呀?派完紅包跟住加價咪得囉。還好,外商不賣假藥,賣貴藥不會害死人。醫生不收紅包不醫人就會害死人。」GSK藥廠涉嫌內地違法一事匪夷所思,一間上海旅遊公司Shanghai Linjiang International Travel Agency(紐約時報報導)為世界上最著名嘅大藥厰GSK,Merck,Roche,Sanofi,Novartis做旅遊代理。單係一間GSK,由2007年至今,用咗700間旅行社,營銷顧問公司搞「會議(conference)」就用咗5億美元,搞會議用接近39億港紙?簡直係天文數字,明眼人心裏有數。但呢間Linjiang點解咁有把炮,做晒大藥廠嘅「旅遊生意」呢?又是一個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34

長安集團:2億元人民幣是怎麼省出來的!如何把55天的訂單交付時間做到39天的秘密!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8/56667.html
 【導讀】數據信息為「虛」,生產製造為「實」,「虛」、「實」結合推動著長安集團的管理提升和成本控制。黑馬哥在此分享這篇商業價值(韓洋)的文章,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和資金效益,使得運營成本得到有效而持續的控制,數據是長安集團的「秘密武器」。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中國汽車行業告別高增長時代,市場格局趨於穩定,已經成立150年的中國長安集團(以下簡稱長安集團)也已經開始從經濟適用轎車逐漸轉向成本更高的中級轎車。在2013年上半年,長安集團實現了營業收入197.5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0.63%,其中汽車製造業務整體的毛利率達到16.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而產品毛利的提升主要就來自於產品結構的優化及持續的成本控制。

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和資金效益,使得運營成本得到有效而持續的控制,數據是長安集團的「秘密武器」。

數據打通管理邏輯

從訂單到交付指數是企業資金周轉率的一種體現方式,也是衡量整車企業對快速反饋市場能力的重要指標。生產一輛轎車真正花費的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但國內面對客戶的實際交貨平均週期在40.1天左右,其中85%的時間都花在訂單處理、計劃、排產和等待運輸等不產生價值的環節。

長安集團在2012年以前訂單交付時間在55天左右,相比之下,國際一流整車製造企業如豐田、通用、寶馬等公司的訂單交付時間平均在20天以下,更好的品牌能達到15天。2012年長安集團副總裁馬軍親自掛帥,定下兩個指標:第一是將原來的訂單交付時間從55天壓縮到39天,第二是將整個鏈條上的庫存資源節約2億元人民幣。

馬軍認為,科學地壓縮交付時間要做大量的數據分析,才可能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需要IT技術和管理一起配合。其一就是梳理出產品從訂單到交付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建立從訂單到交付的全過程跟蹤管控平台,然後打開供應鏈上的全部鏈條,來看每一個環節能夠壓縮多少時間,生產環境下的停閒時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原因如何解決等等,層層剝開,直達問題根源。

長安集團一年推出超過100個新車型,平均每週就會推出兩個新車型,每年有100多億元人民幣資金在供應鏈中流動,如果將每一筆訂單的交付時間縮短10天,就會節省上億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訂單到交付的信息平台打通整個業務鏈條的信息節點,也使得長安集團從「推式生產」變成「拉式生產」。長安集團是以庫存拉動生產,通過銷售公司層面和經銷商層面的預測來組織生產,根據經銷商的庫存變化情況補充訂單和生產計劃,來指導配送計劃和庫存分配。但由於銷售部門分給經銷商的配額,與銷售跟生產工廠制定的生產計劃之間往往有所脫節,造成多生產出的車輛沒有經銷商接收,而需要的車輛又不能及時被生產出。

改為「拉式生產」後,長安集團依然通過預測來制定生產計劃,但與以往庫存拉動生產不同的是,當來自終端消費者市場的訂單下單後,廠家會在本地區或其他地區的庫存中查找經銷商想要的車輛,或是將生產中的車輛變更分配交給經銷商,在庫存—生產—計劃的供應鏈上最大化滿足訂單。同時,打通訂單到工單斷點,讓經銷商獲得車輛的生產信息,從經銷商到製造,再到發運的過程管理透明化,整車物流也可以提前配板。通過打通信息流,來找出需求和生產之間的平衡點,解決需求和生產不匹配的問題。

「虛實」結合

早在2002年長安集團的時任董事長就曾說過「未來的世界是虛擬世界,而且是『虛』的控制『實』的。」這句話在10年後的今天看來,生產製造業企業中數據信息為「虛」,生產製造為「實」,虛實早已經結合在一起影響著商業運作。

當下互聯網對傳統企業的影響不斷滲透,汽車產品跟科技的結合也已經越來越緊密,產品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這給汽車製造也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比如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生命週期縮短帶來的開發週期和成本壓力,全球化協同研發設計、分佈式生產所帶來的高效管理需求等等。

長安集團是中國最早一批做自主研發的國產汽車品牌之一,如今5000多名研發人員分佈在5個國家的9個地區,研發數據端的管理幾乎成為長安最迫切的問題。

「數據的源頭才是價值的根本,誰掌握數據,誰就有控制權。」馬軍說研發設計是數據的發源地,如果源頭控制的不好,一定會帶來一系列成本浪費。因為所有的設計數據和後面的工藝數據、工貿數據都形成關聯,前面一個設計數據的更改會帶來後面大量的更改,甚至是供應商的大量更改,而這些「更改」最後毫無疑問都得由長安集團來買單。

在以往,長安所有產品的開發數據、工業數據、製造數據由不同部門各自分管,導致從研發到生產數據並不唯一,系統之間的關聯性也不強。為此,長安建起了一套以PDM系統為核心的全球在線研發平台,把數據源打通,使所有數據在同一個鏈條上互動,優化了在線協同研發機制。

在這個平台之上,全球共享單一數據源,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撐五國九地、7×24小時在線協同研發。同時,通過數字化設計和製造仿真分析,提前發現問題,以減少後期變更成本,減少實物驗證次數。在抓住了數據源之後,長安信息管理部把研發部分的成本控制在了原來的80%上下,協同效率的提升更使得生產等環節的成本得到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36

社會動態(39):小巴、的士牌價走勢反映了行業前景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11946

最近新聞報道都講(或建議)施政報告打算將長者搭車2蚊優惠伸延至專線小巴(即綠van),不過執行上有點困難,因為每條專線小巴唔係由單一公司經營,搞到回贈車費都唔知點做。

上市公司進智公交的年報有以下的一段節錄:

儘管營業額錄得溫和增長,惟經營成本上漲令本集團經營溢利下跌。相比過往年度之顯著增幅,本年度燃料價格升幅相對溫和。儘管如此,業界仍然面對來自經營成本上漲之壓力,當中以勞工成本及公共小巴租金開支尤甚。近年本集團與業內其他營運商一樣在留聘及招聘車長方面遇到若干困難。為確保我們的服務班次及質素不受影響,本集團已提升薪酬水平以留聘及招聘車長。於回顧年度,我們所採取的措施成功將人手保持在合適水平,惟我們預期於短期內行業仍存在車長短缺問題。

與此同時,本集團將積極推行其他長遠措施,例如將小巴載客量增至20座,此等措施我們於過往年度及中期報告中曾討論。據知運輸署已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將小巴納入乘車優惠計劃之可行性,該計劃讓65歲或以上長者及合資格傷健人士於任何時間以每程2港元之優惠票價乘搭港鐵、專營巴士及渡輪,我們對此表示歡迎。

所以小巴經營者既歡迎呢個未証實的建議,另一邊都唔知點樣配合好,其實小巴呢種接近個體戶的經營模式已經不合時宜,再加上定位尷尬,座位又唔夠巴士多,快捷又唔夠的士快,兩頭唔到岸再加固定開支有加無減,都咪話唔慘。

專線小巴唔同紅色小巴線,路線、班次同收費等係受到運輸署監管,但係經營開支好似人工、保險、油費、維修、泊車等就受到市場供求影響,近幾年最低工資令到好多低技術工種人工升左好多,不過技術成份較高的小巴司機(先要考私家車牌,三年後才可考小巴牌,揸小巴又要應付路面同乘客)人工反而無乜加到,結果就係有得揀,都寧願去大公司揸巴士或者自僱揸的士或紅van啦,起碼福利好點或者多勞多得。

另外一個經營開支深淵就係保險,因為近幾年涉及小巴的意外都唔少,有幾單仲係因為司機超速或精神不足做成,咁搞法保險想平都難,儘管現時小巴已鎖速上限為80公里,都唔難保意外率會因此而下降。

至於市場空間方面,港鐵不斷擴展的確扼殺了小巴的生存空間,如將軍澳線通車後犧牲的卻是來往將軍澳至北角的小巴線,可預期未來觀塘延線、港島南線及沙中線通車後小巴的市場空間會進一步萎縮,隨時變成集體回憶。

小巴行業也不會坐以待斃,例如爭取增加座位至20個位,增加收入去攤薄開支,除左降低小巴的加價壓力,講得大啲還可以提高能源效益,甚至減低碳排放添,只可惜受到的士行業反對而沒有進展,即係話,未有計劃執行。

結果,小巴牌照價格就無情地反映了經營困難同成本上升等因素,按年下跌了15%,搞到小巴大王都要掃的士牌去做對沖。因為的士牌價仍然在上升中:

http://hk.taxiclub.com/price.php

牌價比較

http://tungnam.com/price.php

的士小巴牌價走勢

講開的士牌,很多人說炒的士好過炒樓炒股票,不如又參考下網上提供市區及新界的士牌價的長期走勢有甚麼啟示:

http://www.unioninv.com/taxixchange/a_license_reward.php

的士牌價走勢

1987年十月股災前夕,恆生指數4,000點,22,800點,上升4.7倍;

大家click一下本網的「市場統計資料」連結,就會找到1987年港島平均樓價每呎1,010元,現在最新數據是11,519元,上升10.4倍;

市區的士牌價由40萬上升到約675萬,即15.9倍;

新界的士牌價由30萬上升到約525萬,即16.5倍;

的士牌照的升幅,真的明顯高於股票和樓價,也同時說明了香港市道好,好多人搭的士,同時應檢討一下小巴應「巴士」化(即變晒所有專線小巴做專利巴士線)還是「的士」化(即變成高檔次或個人化)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48

上車換樓(39):按揭ABC(1):按揭成數限制 按計劃

http://notcomment.com/wp/?p=23267

不少人提起近年樓市成交量回落,都會說是港府三辣招的影響;即額外印花稅令短線炒家絕跡、買家印花稅令非本地買家減少、雙倍印花稅令換樓量下跌等。較少人為意,其實金管局對按揭成數的限制,對成交量回落的影響,亦「功不可沒」。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本地銀行可以提供的按揭成數上限,一般為樓價7成。一個作價一億元的物業,便可作為抵押品,於銀行取得7,000萬元按揭貸款。但在2009年10月起,金管局開始逐步限制高價物業的按揭成數。由初時「2,0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為6成」;逐漸收窄,至2011年6月,調整至現時的限制:

樓價按揭成數上限最高貸款額
1000萬元以上50%不適用
700萬元至1000萬元60%500萬元
700萬元以下70%420萬元

 

另一方面,透過按揭保險,住宅市場買家可為物業取得較高的按揭成數。但同樣地,按保的適用範圍亦已收窄,由2009年以前逾千萬元物業亦可申請9成按保:調整至現時的限制:

樓價按保成數上限最高貸款額
400萬元以下90%360萬元
400萬元以上至450萬元80-90%360萬元
450萬元以上至600萬元80%420萬元

 

簡單來說,現時透過按保,400萬元以下物業最高可借9成按揭,600萬元以下物業可借8成按揭。如果不考慮按保,只有樓價600萬元以下物業,才可借足7成按揭。

按揭成數收緊,效果便是購買600萬元以上物業的買家,需要支付較高首期。除了那些現金不足應付首期支出的買家難以入市之外;即使有足夠現金支付較高首期的買家,其按揭槓桿比率亦下跌。

樓市成交量由過去每月約一萬宗回落至近月4千宗水平,除了印花稅之外,按揭成數的限制亦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王永偉

按計劃執行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84

職場點滴(39):返工點著衫至得體 周謙

http://notcomment.com/wp/?p=24381

本書是在國外廣受歡迎、已經售出一百萬本的簡緻系列。以單純、格調與優雅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態度。作者金.強生.葛羅絲與傑夫.史東利用實際可行的三步驟哲學,幫助你解答由來已久「如何為成功而穿」的問題。

在這本實用的工具書中,作者透過九十幅以上的襯衫與領帶組合以及四十張以上的搭配照片,教導讀者如何搭配出找工作、工作有成與更上層樓的各種成功面貌。《男人穿衣聖經》就是想事業順遂、表現搶眼的必備穿衣指南。

男人穿衣聖經01

男人穿衣聖經02

無論是部門主管或新進助理,業務代表或企業顧問,你的服裝都會影響你的表現與事業。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想要保住飯碗、或想要更上層樓,你都需要《男人穿衣聖經》。作者認為,「你」就是訊息,但是你到底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你的服裝表達出你是專業與有效率的人,還是平庸與缺乏重點?

很多人以為,穿衣服,只需要整潔,做自己就可以。但根據我在現實生活體驗,人們如果不是已經認識你一段長時間,他們對你的印象,就只是他們眼見的表象。所以一支最新款的智能手機,一只名貴歐洲手表,一身合適的衣著,往往就會令他人對自身產生認同,而且著實係對當事人有正面的影響。

噤當然,如果一個人是能力欠奉,就頂多只是一個穿衣好看的人型衣架,就算一時得到機會,也不能將機會轉化為成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