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970年12月31日香港股票

今日左丁山先生講, 他講「搵呢啲資料照計唔難,但要花一啲時間」,就係到圖書館搵番當年報紙如《華僑晚報》、《華僑日報》、《星島日 報》等等嘅財經版。但是根本就不用這樣煩,其實香港圖書館早就有一項多媒體資訊系統,可以在網上找到舊日的報紙,翻查舊日的股價。

根據說明,可以找到的報紙如下:

香港工商日報 (1926/04/01 – 1984/11/30)*,
華僑日報 (1947/05/01 – 1991/12/31)*,
香港華字日報 (1895/01/31 – 1940/12/31)*,
香港華字晚報 (1937/01/28 – 1938/01/27)*,
大公報 (1938/08/13 –1991/12/31)*,
天光報 (1933/02/07 - 1940/11/30)*,
遐邇貫珍 (1853/08 – 1856/05)*,
China Mail (1866/01/04 – 1961/12/29)*,
Hong Kong Daily Press (1864/01/04 – 1941/09/30)*,
Hong Kong Sunday Herald (1929/01/06 – 1950/10/29)*,
Hong Kong Telegraph (1881/06/16 – 1951/03/30)* 和
Hong Kong Weekly Press (1895/01/03 – 1909/12/24)*。

例如我抽查1969-1970年的華僑日報,財經版一般都在第17頁。

以下圖是1970年12月31日的股票新聞,上日(1970年12月30日)恆生指數為211.69點,跌0.22點,成交3,251萬美元。當日成交最大者為會德豐,成交超過10萬股,主要是因為停止在新加坡上市,該股收市報14.50元,另匯豐當日價格184元。

當年上市的公司,其實不多,但有部分仍在股票市場交易呢,可以試試找找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2

1970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為何購買債券及購買哪些債券

http://xueqiu.com/3191943504/21704315

致合夥人:


在這封信中,我們試圖給大家提供一個關於免稅債券的基本概念,著重強調了我們準備在下個月替大家購 買的那些債券的類型和期限。我已儘可能地將這封信壓縮得更簡短一些。其中有一些可能顯得冗長了點兒,也有一些儘可能顯得過於簡單了,在這裡,對文中的不足 表示歉意。我的一個感覺是我正在試圖將一本100頁書的內容壓縮在10頁紙上——以便使大家在讀的時候覺得更有趣一些。

 

免稅債券的原理


對 於希望得到幫助的那些人,我們將安排其直接從遍佈全國的市政債券銷售商處購買債券,並保證銷售商直接向其銷售,交割單將保存起來作為納稅的基本文件。由於 銷售商會把你所購買的債券連同匯票一同交付給銀行,由銀行從你的賬戶上付款給他們,因而你無須付支票給債券銷售商。若從二級市場購買債券(已經發行並已售 出的債券),清算日期通常在交割日之後的一個星期,而對於新發行的債券,清算日期可能要推遲到一個月以後。清算日期要清楚地標於交割書上,在清算日到來 時,你在銀行裡必須準備好資金以支付債券款,否則如果你持有國庫券的話,他們可能通知銀行在幾天內賣掉國庫券,因此你必須保證資金上不出問題。即使銷售商 拖延支付債券給銀行,只要清算日一到,利息就會自動算到你的頭上。債券以可流通(所謂的無記名形式,這種形式使其很像通貨)附息票形式支付,通常以 5000美元為單位,可轉換成記名債券(這種轉換視期限長短,有時要收取可觀的費用,有時則免費),由於你是過戶賬冊上登記的所有者,因此要是沒有你的簽 字,記名債券就不能流通。債券的交易幾乎全部以無記名形式為基礎,記名債券如果不轉換成無記名形式是不能出售的。因此,除非你想擁有大量的實物形態的債 券,我建議你還是以不記名形式持有債券。這相當於你把債券保存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每六個月去剪一次息票,這種息票剪下後能像支票一樣存入你的銀行賬戶。 如果你有25萬美元的債券,可能就意味著你擁有50張紙卡(5000美元為一單位),一年6次或8次往返銀行之間去存儲息票。


你 也可以花很少的費用在銀行開一個保管賬戶,銀行將為你保管債券,代收並保存各種記錄。例如,某銀行為你的25萬美元的債券提供保管服務,每年收取200美 元的服務費。要是你對這樣的保管賬戶感興趣,你可以就服務和費用問題向你所新任(信任?) 的商業銀行官員諮詢。否則的話,你最好還是擁有一個保險箱。


當 然,由免稅債券息票得到的利息是免徵聯邦收入稅的,也就是說,假設你的聯邦收入稅率在30%這一檔次,購買利率為6%的免稅債券和購買利率為8.5%的非 免稅債券,其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包括一些年輕人和一些退休人員,免稅債券比非免稅債券更具吸引力。對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工資或紅 利收入,但卻擁有實物資本的人來說,非免稅債券(納稅收入大約達到25%或30%的稅率檔次)加上免稅債券的組合投資形式可能會帶來更高的稅後收入。


關 於州政府所得稅,情況要複雜得多。在內布拉斯加州,政度所得稅是根據聯邦所得稅的百分比來計算的,因而免稅債券的利息是不徵收州政府所得稅的。按我的理 解,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都規定,本州內的免稅債券不徵收州政府所得稅,但從其他州購買的免稅債券則要徵收所得稅。而且我認為,紐約市豁免了紐約州發 行的免稅債券的政府所得稅,但對其他州或城市的債券卻要徵收所得稅。因此,我聽取了你們的地方稅務顧問的意見,但僅簡單地談及上面總的看法,以使你對潛在 的問題有所警覺。在內布拉斯加州,計算稅後利潤時無須再考慮地方稅問題。在州之外則涉及到地方稅,州或政府所得稅的實際成本隨著你的聯邦所得稅的扣減而降 低。當然,這會由於個人情況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此外,有些州對無形資產徵收多種稅收,這些稅種有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免稅債券,或者僅適用於別的州的免稅債 券。在內布拉斯加州沒有這些稅種,但我不清楚其他州的情況。


若債券以折價方式購得,以後賣出或到期兌付時,收益和成 本因資本損益處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這種狀況很少有例外,但他們很少指出對我們推薦的證券是否會有影響)。使稅後淨收益減少的因素包括將來資本收益稅的總 稅率和個人所處的特定的稅收等級。稍後我們將討論這種資本收益稅在計算折價債券對附息票債券的相對吸引力時的影響。


最 後,有一點特別重要,雖然法律不很明確,但如果你擁有普通的銀行負債或其他債務,或者打算取得這些負債,你就不可能期望擁有免稅債券。法律不允許減少貸款 利息,而貸款人卻繼續購買或持有免稅債券,這項法令的解釋在年後將更加寬泛。舉例來說,我的理解是如果你擁有房產抵押負債(除非負債是為了取得市政債 券),即使你同時擁有免稅債券,通過聯邦稅收的返還來降低抵押利率是沒問題的。然而,我認為你要是有普通銀行貸款,這時你如果試圖降低貸款利率,同時又擁 有免稅債券,你就會遇到麻煩。因此,在購買免稅債券時,我將先付清銀行貸款。但是在這裡我僅僅提及一下以便你注意這一潛在問題,問題的細節留給你和你的稅 務顧問考慮。


市場流動性


免稅債券與普通股 票或公司債務有實質性的不同:其發行量很大,但持有人的數量很少,這無疑抑制了這一封閉、活躍的債券市場的發展。紐約市或費城想籌集資金時,也許要出售幾 十種不同的證券,即每次發行的債券有多種不同期限。1980年到期的利率為6%的紐約市債券與1981年到期的6%的市政債券是不同的品種,兩者不能互 換,出售者必須尋找特定的買者才能賣出持有的債券。當考慮到紐約市每年可發行好幾次債券時,就會很容易地看出為什麼僅在紐約一個城市就可以有近1000種 公開發行並銷售的債券。內布拉斯加的格蘭德島可有75種債券,每期的平均發行量可達10萬美元,平均持有人達6~8人。這樣,隨時為所有各期債券建立報價 市場是絕對不可能的,債券在買賣者報價之間的差額可能非常大。你不會在清晨出發去購買你選中的格蘭德島債券,它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以任意價位出售。如果你真 的發現某銷售商把這種債券與任何其他相同性質的債券相比較,也並不奇怪。另一方面,像在俄亥俄州特恩派克,伊利諾斯州特恩派克等地方有一次發行數量可達2 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債券,持有相同的債券的投資者成千上萬。很顯然,這種債券有很高的流動性。


以重要性為順序來排列, 可流通性通常是以下三條的一個功能表現:(1)此次發行的規模;(2)發行者的規模(俄亥俄州的一次10萬美元的發行比俄亥俄州的波鄧克同樣規模的債券流 動性要大得多);(3)發行者的素質。平均每週有超過兩億的新債券用來出售,每種債券的分配機制使其或者適合大規模銷售,或者適合小規模銷售。我的看法 是,初次銷售結束後,由於流動性的不同,通常會使債券在發行時產生不適當的收益差異。我們通常進入的債券市場,出價和要價之間的價格差異可達到15%,無 須費盡心機地在這樣怪異的市場上去購買債券(儘管提供這種債券的銷售商的利潤差額比流動性很強的債券還要大得多),我們不會為投資者購買這種債券,我們希 望購買的債券通常是有2%~5%的差價的(隨著投資者在同一時點願為購買這種債券付出的淨額和賣出這種債券得到的淨額的不同而波動),如果你進行這種債券 的交易,價格差額會逐漸消失,但我不認為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障礙。真正的要點是遠離那些流動性很差的債券,這些債券通常是那些地方債券銷售商靠大 量的金錢刺激來進行推銷的。


購買特定領域的債券


我們大概集中在如下領域購買債券:

  (1)有巨額稅收的公共行業如收費公路、電力設施、供水系統等,這些領域債券的高流動性需經定量分析進行確定,有時這些債券還具有有利的償債基金或其他因素,但在市場上卻往往低估了它的價值。

   (2)當一個公共組織擁有租借給私人公司的財產的所有權時,工業開發局的債券將上漲。例如,俄亥俄州的洛蘭擁有美國鋼鐵公司一個8000萬美元的項目所 有權,開發局發行債券來支付項目資金,並把項目完全租賃給美國鋼鐵公司以償還債務,債券背後並非是市政府或州政府的信用,而是承租的公司的費用。雖然由於 稅法的變化而使以這種發行的債券數目在減少(每個項目500萬甚至更少),但許多頂級公司的背後承擔了數十億美元的償債義務。一段時期以來對這種債券有一 種不正確的認識,使它們在出售時的收益遠遠高於那些固有信用支撐的同類債券,這種認識偏差已有減少趨勢,從而使該類債券的溢價收益減少很多,單位仍然認為 這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領域,我們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的這種債券。

  (3)公共住房部門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等級很高的免稅債券,實際上,這 些債券有美國政府擔保,所以信用都達到AAA級標準。在那些由於地方稅收使得必須溢價購買本州發行的債券的地方,我無法從前兩項中滿足你們的要求,我傾向 於讓你們購買公共住房部門發行的債券,而不去選擇我不理解其信用關係的那些債券,如果你要求我直接購買你的家鄉所在州的債券,你最好是大批量地購買住房部 門的債券。由於它們都是最高信用級別的,無須在它們當中進行多樣化組合。

  (4) 直接或間接性質的州政府債券

  你們可 能注意到我不買大城市發行的債券,我不知道如何分析紐約、芝加哥、費城等地發行的債券(一個朋友有一天提到當馬菲亞想以一個很誘人的利率銷售一種債券時, 黑手黨感到非常不安,因為紐瓦克給債券起了一個很壞的名字)。你們對紐約市債券的分析將與我一樣的好。我對債券的研究與我對股票的研究一樣:如果我不理解 某件事情,我傾向於乾脆忘掉它,放棄我不懂的一個機會,即使有人有足夠的覺察力分析它,並能從中收到很好的回報,也不會影響我這麼做。我們打算為大多數投 資者購買大約5~10次債務,我們不打算買25000美元以下的債券,而儘可能買比較合適的大批量的債券。小批量的債券在轉售時通常不太有利,有時這一因 素甚至至關重要。當你從銷售商那裡購買10000美元的債券時,他通常不會向你說明這些,但當你想向他出售10000美元的債券時,他就會向你解釋。從二 級市場購買小批量的債券可能是個例外——但只有在對方由於提供小規模的債券而使我們在價格上得到優惠時才這樣。


可贖回債券


我 們不規模那些帶有可贖回條款的債券,看到有人購買期限為40年,但發行者卻有權力以一個微小的溢價在5年或10年後回購的債券,我感到很可笑。贖回條款意 味著如果對發行者有利(對你不利)時,你可以持有債券40年,但如果初期條款變得對你有利(對發行者不利),你只能持有5年時間。這種條款真是令人無法容 忍,它的存在一方面是由於投資者沒有弄明白條款中所隱含的東西,另一方面是因為債券銷售商不打算為顧客著想。有意思的是這種帶有可贖回條款的債券竟然與無 此條款的債券以同樣的利率出售。


必須指出的是,大多數內布拉斯加州債券帶有極高的不公平回購條款,儘管帶有很嚴重的 不利條款,但其利率並不比其他債券高。避免這一問題的一種做法是購買完全不可贖回的債券,另一種方法是折價購買可贖回債券,以使贖回價格遠高於你的成本, 而使得回購條款對於你變得無關緊要。如果你以60美元購買債券,而贖回是要103美元,則回購條款(一種你不曾擁有過的權利)變得並不很重要。但投資者如 果購買一種洛杉磯水利電力部門的100美元債券,這種債券在1999年到期時償還100美元,或者可用104美元在1974年贖回,採用任何方式取決於哪 種對發行有利而對你不利,而同時市場上可以購買到相當收益、相同信用的不可贖回債券,那麼購買這種可贖回債券是非常愚蠢的做法。然而,就是這種債券 1969年10月份還在發行,並且相同的債券每天還將繼續發行。我這裡僅僅大概地描述了這一問題,許多投資者並沒有意識到這種仍在不斷發行的債券中的擲骰 子遊戲對自己的不利之處,而銷售商又不向他們說明。


債券的到期和計算


許 多人在購買債券時,是根據他們打算持有這種債券的時間和他們的生活安排來選擇債券的期限的,當然這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但並不必要這麼做,債券期限的選擇應 該主要依據以下幾點:(1)收益率曲線的形狀;(2)你對將來收益水平的期望值;(3)你能承受的行情波動程度或希望從中獲得的可能收益。當然,第(2) 條是最重要的一條,但要解釋清楚都很困難。


我們先討論一下收益率曲線。當其他方面的條件相同時,期限的不同將導致債 券利率的不同。例如,一種最高等級的債券,如果其期限是6個月或9個月,它的利率可能是4.75%,兩年期的利率為5%,5年期的為5.25%,10年期 的為5.50%,20年期的為6.25%。當長期利率高於短期利率時,利率曲線稱為正斜率曲線。在美國政府債券市場,近來的利率變成了負斜率曲線,也就是 說,長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比短期的低。有時,利率曲線是水平的,有時某一期限之內是正斜率,例如10年期,然後又變成水平方向的,你需要明白的是這種曲線 實質是變化不定的。在目前,收益率曲線的斜率比原來變得更陡峭了,這並不意味著長期債券更值錢,它只意味著與分段持有相比,要延長期限只有付更多的利率。 如果收益率連續幾年保持不變,投資者將更願意持有長期債券而非短期債券。不管投資者打算持有多長時間,決定債券期限選擇的第二個因素是未來的期望收益率。 誰若在這方面做過多預測,很快便會發現是很愚蠢的,一年前我認為現在的利率很吸引人,但這幾乎立即被證明是錯誤的;現在我認為目前的利率沒有吸引力,這或 許又是很愚蠢的想法。然而,你必須做出抉擇,如果你現在購買短期債券,很可能就是一次錯誤決定,幾年後的再投資利率可能非常低。


最 後一個困擾投資者的因素是行情波動。這包含了債券的定量計算問題,這一問題對你來說理解上有點困難。然而,重要的是需要掌握一個基本原則。我們假定一種水 平利率曲線的不可贖回債券,再假定目前的利率是5%,投資者買了兩種債券,一種兩年到期,另一種20年到期,現在假定一年後新債券的利率降到了3%,此時 你想出售債券。不考慮上傳差價和佣金等,以1019.60美元賣出兩年前的1000美元債券(現在已過去一年),1288.10美元的價格賣出兩年期的債 券(原來期限為20年),以這些價格計算,推銷溢價後,購買者正好取得了3%的收益,是花1288.10美元購買19年期的5%的債券還是花1000美元 購買新發行的3%的債券(我們已經假定一年後的利率為3%),對你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另一方面,假定一年後利率上升為7%,我們還是忽略佣金、折扣中的資 本利得稅等,現在購買者只需花981美元買還剩下一年到期的債券,791美元購買還剩下19年到期的債券,既然他能夠買到7%利率的新債券,他當然只願意 折扣購買你的債券,以使從5%債券折價中所得經濟收益與1000美元7%新債券的收益相等。


原理很簡單,利率的波動 範圍越大、期限越長,在到期前的一段時間內,債券價格的波動幅度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個利率降為3%的例子中,如果長期債券5年後可贖回,則其贖回 價格只有1070美元。雖然利率上升為7%時其贖回價格也下降相同的幅度,這僅僅說明了回購條款所包含的固有的不公平性。


在 過去的20年裡,免稅債券的利率幾乎在不斷的提高,長期債券的購買者不斷遭受損失,這並不是說現在購買長期債券就是壞事,它只意味著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上一 節的例子僅在一個方面成為現實。人們更多地意識到由於利率上升而使債券價格下跌的風險,並沒有體會到利率下降而使價格上升。如果將來利率水平升降的概率各 為50%,收益率曲線為正斜率的話,則購買不可贖回的長期債券比短期債券的機會要好的多,這反映了我現在的觀點。因此,我主張購買10~25年期限的債 券。如果你決定購買一種20年期的債券並一直持有,你將享有固定的利率,但如果你提早出售,你的收益率將按上面的方法計算,有可能更好,也有可能變壞。


債券的價格也隨著幾年後債券質量的變化而變化,但免稅債券中,相當於利率結構的變化產生的影響來說,這一因素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折價發行附息票債券


你 可能已注意到在上面的討論中,如果想要購買一種回報率為7%的19年期的債券,你有機會在兩種債券之間選擇:一種是購買新發行的19年期的7%附息票債 券,另一種是花791.60美元購買5%的19年期債券,到期支付1000美元本金給你。兩種債券按半年複利計算收益都是7%。數學計算上,這兩種是一樣 的,然而免稅債券的情況比較複雜,實際上70美元的息票是完全免稅的,而以折價方式購買的債券每年給你50美元的免稅收入,10年到期時,你得到的 208.40美元的資本收益,在目前的稅法下,如果從折扣中獲得的利潤是在19年後你惟一的可能收入,在那個時候資本利得達到很大數目,使稅收超過70美 元(稅法規定資本利得稅率為35%,在1972年及以後,對那些巨額的資本變現,稅率甚至更高),你將因此失去一些收益。除此以外,你還要支付一些州所得 稅。


顯然,在此種情況下,你不會用791.60美元購買5%的附息債券,你不會認為它與價格為1000美元的7%債券是一樣的,任何人都不會這麼做。因此,具有相同期限的同質債券,當它們的息票利率低,在折價銷售時,必須使其總收益比現期高利率息票的債券高。


有 意思的是,對於大多數納稅人來說,這種高的總收益是足夠補償付出的稅收的。這緣於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無人能知道債券到期時的稅法情況,假定稅率比現在更 高是自然的和可能的;其次,即使19年期債券相同,人們也寧願眼下得到更多的現值回報,5%債券的所有者,在到期時獲得208.40美元的額外收益,僅相 當於6.3%的現值收益;最後影響折價債券的價格的最重要因素(這一因素還將持續影響其價格)是1969年的稅收變革法案改變了銀行的稅收處理後,銀行不 再以折價債券購買者身份出現在市場上。銀行是最大的免稅債券的買者和所有者,任何把它們排出在某一市場之外的做法都將極大地影響這一市場的供求狀況。這可 能給免稅折價債券市場上的個人投資者提供了優勢,特別是那些在兌付或出售債券時其收入水平不會進入高稅收檔次的人們。


如 果我能獲得比較高的稅後收益(對未來的稅率要有比較敏感的預測),我打算為你們購買折價發行的債券。由於上面提到的所發行的債券的多樣性,你可能認為決定 購買哪種債券並不重要。有時候免稅債券市場更像房地產而不是股票市場,有成千上萬條可變因素,有的沒有賣者,有的有比較勉強的賣者,有的是願望很強的賣 者,最好的購買是建立在所提供債券質量和是否適合你的需要、賣者的意願等基礎上。比照的標準通常是平均每週必須售出幾億美元新債券的地方。然而,特點的二 級市場機會(已售完債券)可能比新債券更有吸引力。當我們準備喊價時,我們僅僅能夠指出其吸引力是如何之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3

生於1970和1985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533
 作為一個近距離觀察硅谷的中國人,最近有幾件事覺得很不錯:其一是,最近這批從Y Combinator孵化畢業的60多家公司裡,有兩家公司的技術合夥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工程師,分別是做汽車修理與服務的平台Your Mechanic和人物搜索引擎Ark。其二是有一些更成熟的第一代華人移民的創業公司漸成規模,甚至有被一些投資人認為是下一個顛覆性的idea。其三 是最近接觸到的一些在斯坦福和伯克利還在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基本都出生在1986年至1989年間,但我覺得至少對創業這件事,他們的準備已經挺充分 了。


  在沒有接觸到這些人之前,我一度對在硅谷工作的很多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有點偏見。很多人經常埋怨自己的社交圈子窄,但你在各種各樣的聚會、創業競賽和其 他活動上又看不到他們;經常在微博上感時傷生痛訴碼農淒苦身世,也不見真正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動力。自己中國人小圈子的聚會主題是Google還是微軟的 福利好下班早,對中國的創業環境和科技公司,他們越來越陌生直至一無所知,國內有創業者過來做一些交流活動,帶著點兒好奇心去看了,回來就奚落人家土。


  當然,不排除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中國背景的創業者當中,很多人也曾經是這芸芸碼農當中的一員—在他們經歷了5年至7年的等待拿到了綠卡甚至成為美國公民之後,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在這片叫硅谷的地方幹點有「硅谷精神」的事兒了。


  可即便是那些從大公司裡走出來的華人創業者,他們的創業的起步年齡已經幾乎是36歲、37歲甚至40歲以上。而硅谷平均的創業者年齡已經降到了27歲 以下。況且,來自中國的工程師背景的創業者們始終沒能真正解決語言和溝通的問題—早年中國英語教育對口語和文化訓練的欠缺讓他們與1980年代後期出生且 赴美深造留在當地的年輕一代中國人相比,在語言上更具劣勢,這導致在一個創始團隊中他們只能扮演技術角色,而無法充當那個走在台前很 presentable地演示產品、與投資人和媒體溝通,被放在聚光燈下的人。


  更重要的是人脈—在一家大公司裡做工程師並不能建立太多的人脈。我最近接觸到的一個40多歲的中國創業者跟我聊Instagram被收購的事。他最大 的一個感慨是:「Instagram如果要是我們三個中國人在做的話,絕對做不到10億美元。不是因為別的,因為我們在2004年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認識扎 克伯格,我們也沒法在聚會上認識投資人Ben Horowitz,即使認識了,我們也不可能跟他談的那麼好。」


  可是回國創業呢?他笑了,離開那麼多年了,回不去了,回國創業的一畢業就回去了,沒考慮綠卡的事。再說中國市場已經完全不熟悉了,一把年紀了,輸不起嘛。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代中國人在硅谷的宿命。但我相信情況正在改變:這些1985年之後出生的傢伙們從小看美劇,參加字幕組的小孩兒英文流利得足以應付 各種情境的溝通。他們基本上讀的都是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管理,還有不少人輔修了設計類課程,這意味著他們的知識結構會賦予更全面的產品感覺,而不僅僅是一個 寫代碼的。你能在各種活動和場合見到他們像模像樣地拿著瓶啤酒跟各種人交談,通過各種人認識另外的各種人。而且,他們幾乎都好像不睡覺,時間管理的效率極 高。


  比起他們的前輩將近40歲才開始趟創業的渾水,這些20歲出頭的小孩兒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學長和其他人邀請他們擔任一家新創公司的Co- founder—當然這可能在簽證上有點麻煩。不過這些傢伙們對於拿綠卡這件事好像也不是都那麼在意。他們才不想為了一個身份委屈自己好幾年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37

在硅谷的兩代中國人:生於1970和1985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6/1791658.html

為一個近距離觀察硅谷的中國人,最近有幾件事覺得很不錯:其一是,最近這批從Y Combinator孵化畢業的60多家公司裡,有兩家公司的技術合夥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工程師,分別是做汽車修理與服務的平台Your Mechanic和人物搜索引擎Ark。其二是有一些更成熟的第一代華人移民的創業公司漸成規模,甚至有被一些投資人認為是下一個顛覆性的idea。其三 是最近接觸到的一些在斯坦福和伯克利還在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基本都出生在1986年至1989年間,但我覺得至少對創業這件事,他們的準備已經挺充分 了。

在沒有接觸到這些人之前,我一度對在硅谷工作的很多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有點偏見。很多人經常埋怨自己的社交圈子窄,但你在各種各樣的聚會、創業競賽和 其他活動上又看不到他們;經常在微博上感時傷生痛訴碼農淒苦身世,也不見真正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動力。自己中國人小圈子的聚會主題是Google還是微軟 的福利好下班早,對中國的創業環境和科技公司,他們越來越陌生直至一無所知,國內有創業者過來做一些交流活動,帶著點兒好奇心去看了,回來就奚落人家土。

當然,不排除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中國背景的創業者當中,很多人也曾經是這芸芸碼農當中的一員—在他們經歷了5年至7年的等待拿到了綠卡甚至成為美國公民之後,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在這片叫硅谷的地方幹點有「硅谷精神」的事兒了。

可即便是那些從大公司裡走出來的華人創業者,他們的創業的起步年齡已經幾乎是36歲、37歲甚至40歲以上。而硅谷平均的創業者年齡已經降到了27 歲以下。況且,來自中國的工程師背景的創業者們始終沒能真正解決語言和溝通的問題—早年中國英語教育對口語和文化訓練的欠缺讓他們與1980年代後期出生 且赴美深造留在當地的年輕一代中國人相比,在語言上更具劣勢,這導致在一個創始團隊中他們只能扮演技術角色,而無法充當那個走在台前很 presentable地演示產品、與投資人和媒體溝通,被放在聚光燈下的人。

更重要的是人脈—在一家大公司裡做工程師並不能建立太多的人脈。我最近接觸到的一個40多歲的中國創業者跟我聊Instagram被收購的事。他最 大的一個感慨是:「Instagram如果要是我們三個中國人在做的話,絕對做不到10億美元。不是因為別的,因為我們在2004年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認識 扎克伯格,我們也沒法在聚會上認識投資人Ben Horowitz,即使認識了,我們也不可能跟他談的那麼好。」

可是回國創業呢?他笑了,離開那麼多年了,回不去了,回國創業的一畢業就回去了,沒考慮綠卡的事。再說中國市場已經完全不熟悉了,一把年紀了,輸不起嘛。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代中國人在硅谷的宿命。但我相信情況正在改變:這些1985年之後出生的傢伙們從小看美劇,參加字幕組的小孩兒英文流利得足以應 付各種情境的溝通。他們基本上讀的都是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管理,還有不少人輔修了設計類課程,這意味著他們的知識結構會賦予更全面的產品感覺,而不僅僅是一 個寫代碼的。你能在各種活動和場合見到他們像模像樣地拿著瓶啤酒跟各種人交談,通過各種人認識另外的各種人。而且,他們幾乎都好像不睡覺,時間管理的效率 極高。

比起他們的前輩將近40歲才開始趟創業的渾水,這些20歲出頭的小孩兒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學長和其他人邀請他們擔任一家新創公司的Co- founder—當然這可能在簽證上有點麻煩。不過這些傢伙們對於拿綠卡這件事好像也不是都那麼在意。他們才不想為了一個身份委屈自己好幾年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9

FORTUNE (Jan.~Mar.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ncm.html

Jan.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Better Care at less Cost WithoutMiracles》:

受迅猛發展而難以控制的醫療費用的困擾,大多數美國人支持某種形式的國民健康保險,但這並不會降低成本增長的速度,真正需要的是醫療系統的一次徹底改革。聯邦政府支付了當前醫療費用的很大比例,它應該鼓勵建立更高效的醫療體系,尤其是團體實踐計劃。這種計劃允許各類專家集聚一堂,共同工作。醫生們獲得相對穩定的年收入,加上獎金,並通過薪資安排激勵他們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治療,在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同時控制支出。

同時,私人保險公司應該開始更堅定地挑戰這種高醫療費用,保險覆蓋面應該延伸至包括所有形式的治療,而不是在當前的支出誘導模式下,更大程度地對住院治療提供保險。如果沒有這些改革,醫療服務的質量將永遠得不到提高,越來越高的成本無益於甚至會有害於疾病的治癒。

 

Feb.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How to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對污染的日益恐慌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恐慌本身並不能清潔環境,尋找諸如資本主義、技術或者「體制」之類的替罪羊同樣於事無補,因為所有的美國人都是污染者,其他的經濟體,比如日本和俄羅斯,它們的環境狀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西方人鑽研問題的能力,以及他們不到解決誓不放棄的毅力,促成了物質上的極大進步。但是,這種專注於某一事物的能力使得科學家們忽略了他們焦點以外的那些東西,政府官員們也不在乎他們管轄範圍外的任何問題。結果是,社會越來越不團結,分隔越來越嚴重。我們越來越需要一個「整合者」,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問題,並且能夠在技術進步產生負外部效應時儘早提出警告。

 

Mar.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re'll Be Less Leisure Than You Think》:

美國的經濟會永久增長?主要的遺留問題是如何分配財富和閒暇時間?不,這些都是錯覺。並非人人都能買到他需要或者想要的。未來,控制污染、重建城市、提供豐富的醫療服務和教育將向我們的資源提出巨額的挑戰。只有生產率保持當前的增長速度,我們才能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

但是,生產率增長是可能停滯的,因為僱傭勞動力正大量而迅速地從製造業轉移到服務業。到1980年,服務業(包括政府部門層面)將僱傭全美2/3的勞動力。然而,服務業生產率的增速只有經濟中其他行業的一半。因此,前景是這樣的:要滿足整個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慾望,所有可獲得的人力資源都將被吸收,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都要像原來一樣努力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0

FORTUNE (Apr.~Jun.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nzt.html

Apr.1970

本期無對應封面文章,本期的一篇重要文章是《The Coming Shake-up inTelecommunication》:

單調乏味的電信業正處於歷史性巨變的邊緣。塵埃落定之時,這一年產值達190億美元的產業將形成新一代的企業家集團,代替過去以幾傢俬人企業主導的模式。美國的電信網絡——包括A.T.&T.全長7億英里的電線、電纜和微波中繼——主要為電話和電報服務。而今,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的出現)正迫使行業重組。

聯邦通訊委員會、國會和白宮正在為複雜的政策制定問題商議對策:

1)  在不危及基本電話系統的前提下,允許多大程度以及哪種類型的公共事業競爭?

2)  國內需要建造多少枚通信衛星?由誰造?

3)  有線電視網絡將以多遠的距離和多快的速度擴張?

4)  無線電頻率該怎樣重新分配?

 

Mar.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500 Largest U.S. IndustrialCorporations》:

「前進」和「上升」可以大概地描述500強在1969年的表現。總體而言,它們創造了排名以來銷售收入的最大增幅之一,但是,增長9.7%4447億美元的業績很大程度源於通貨膨脹。對於位於榜單靠後的企業,情形則更不樂觀,由於成本的失控和華盛頓的政策限制,它們的利潤與1968年相比幾乎毫無增長,銷售利潤率的中位數甚至下降了4個百分點。

如果非要給「規模」定性,那麼,這是障礙——最大的500家公司的銷售增長率低於平均數。在榜單的最頂端,I.T.T(International Telephone &Telegraph)取代美國鋼鐵,首次躋身前十,而後者則落到了第12位。在這些巨無霸中,I.T.T記錄了最高的利潤增幅(21.6%)。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汽車巨頭克萊斯勒報告了高達70%的利潤下滑,和它遭遇相同悲慘命運的是Ling-Temco-Vought,虧損3829.4萬美元。

這十年間,辦公機械行業處於成長階段,Control Data公司獲得了最快的增長率(年均48%),Xerox緊隨其後。而去年排名第三的L-T-V,今年計算的十年增速已經是負值了。

 

Jun.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Who Wants General Dynamics?Henry Crown, That'sWho》:

1969年,General Dynamics公司(現為世界第四大國防承包商)在創造了250億美元銷售收入僅僅盈利250萬美元。上個月,它避免了一場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現在,它處於有史以來最不易的管理聯盟的掌控下。聯盟的一方是Henry Crown73歲,於1966年被迫離開公司,但現在領導著一個集團控制了G.D.普通股的18%Crown是新的執行政策委員會的主席。聯盟的另一方是Roger Lewis58歲,是四年前Crown被擠出公司的始作俑者;現在Lewis依然是公司的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

即使沒有這次管理層的騷亂,G.D.的前景也是十分不確定的。一些附屬公司和部門依然創造利潤,但公司已遇到了諸多方面的問題。Convair部門是賺錢的,但很容易受航空業動盪的負面影響;G.D.的造船部門已連續三年減記稅收,總額達2.37億美元,主要原因是Quincy的巨額虧損,1963LewisBethlehem Steel500萬美元的價格買進這項業務時,它看起來還是被低估的。然而,最大的問題籠罩在G.D.慶祝其簽訂的F-111合同的喜慶氣氛下,這一機型存在的問題與流傳中的一樣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52

FORTUNE (Jul.~Sep.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q0p.html

Jul.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Richard Nixon's Very Personal WhiteHouse》:

Richard Milhous Nixon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一個私人的角色,他所主持的白宮也秉承著這一風格。在指揮一群高度個性化、沉默而高效的幕僚時,他保持公正明斷的態度。與他最為親近的有三個人,這一小圈子有時被戲稱為「柏林牆」:Harry Robbins Haldeman,他比其他任何人對總統日常工作的影響都大;Henry Kissinger,哈佛教授,同時擔任尼克松的首席外交事務諮詢官;John Ehrlichman,來自西雅圖的律師,在國內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突出的角色。這三人領銜了548人的幕僚團,並且密切關注任何可能影響總統關鍵利益的事件。

尼克松的助手們拒絕承認流傳已久的將總統與外部世界割裂的控告,他們聲稱,尼克松在宣佈入侵柬埔寨之前,一直通過白宮日誌與數百民眾保持著聯繫。但是,白宮工作人員在通往政界的道路上還顯得太嫩,他們還沒有掌握消除聯邦官僚主義的藝術和與各色各樣的國會議員的相處之道。

 

Aug.1970

本期的主要內容是對美國之外的最大200家公司的排名,1969年,歐洲和日本公司的表現遠強於美國公司。

本期一篇有趣的文章是《The Offshore Funds Are in DangerousWaters》:

Bernie CornfeldInvestors Overseas ServicesI.O.S.)的崩潰結束了超過350家離岸基金的繁榮年代,在它們短暫的監管真空時光裡,這些基金建立了超過六十億美元的資產(6月時I.O.S.曾擁有18億美元總資產)。它們將錢從節儉的歐洲人的床墊下轉移到世界資本市場上——主要是華爾街——用於生產活動,同時激勵歐洲複雜而緊密關聯的金融機構參與競爭。

除了以上兩點積極效應以外,許多基金遊走在法律的邊緣,其中一些的創始人則是背景可疑的美國人。它們提供給投資者很少的信息,不僅很少,有時還是誤導性的。充滿懷疑的投資者和日益覺醒的歐洲政府終於決定幹涉這些毫無監管的基金了。

 

Sep.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It Pays to Wake Up the Blue-CollarWorker》:

「我就是特別喜歡這個地方,我認為這裡好極了」,一位名叫Ruth Moulton的美國人如是說,她並不是在讚美塔霍湖的壯麗風景,而是在形容她的工作——位於馬薩諸塞州的MedfieldCorning Glass Works的一名裝配工。當然,沒有多少藍領工人和她有同樣的感受。如今,一些富有想像力的製造商們成為了努力提高裝配線工人勞動積極性的先鋒。他們的關注有可靠的經濟學理由:一個快樂的商店才是一個多產的商店,缺勤率下降了,而工藝水平提升了。

縱然創新者們的一些路徑毫無成效,偶爾還會帶來麻煩,但是其他路徑都被證明是值得的,其中最有用的是:在決定某項工作該怎麼做之前,先聽取工人們的意見。這一規則在新型的或者小型的(經常是非工會的)公司實施得最為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66

FORTUNE(Oct.~Dec.1970) Elaine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85v8.html

Oct.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G.E.』s Costly Ventures into the Future》:

全世界最大、最多元化的工業企業集團近年來上交了一份暗淡的業績答卷。問題與先進技術相關,而這本是G.E.最為擅長的領域。公司在核能上的嘗試損失了將近2億美元,在爭奪計算機行業第二位而以失敗告終的過程中也代價昂貴。現在,G.E.已經削減了其在計算機領域的份額,並期望核能在明年首次盈利。另一項在先進技術方面的賭注——噴氣式飛機引擎——似乎前景無限。董事長 Fred J. Borch 必須繼續尋找新的征服目標,雖然在他的三項大手筆投資中,還沒有一筆達到了回報的底線。

問題在於,當G.E.進入需要新技術、富有想像力的商業方法和長遠的展望的市場時,最高管理層並沒有燃起熱情。自相矛盾的是,這一以未來為導向的公司對50年代形成的管理準則有極大的依賴。更進一步,在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層激勵計劃中,公司傾向於獎勵短期績效。G.E.信奉經理人輪換制,其理論依據是它為經理人提供了更廣泛的經驗,且有利於避免他們產生厭煩情緒。但實踐中,這一政策浪費了一些哈佛教授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非流動軍隊」的優勢。

 

Nov.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The Armed Forces' Reluctant Retrenchment》:

預算壓力,國會氣氛的變化,尼克松當局的策略性假設,三者的聯合作用使得軍隊不得不接受一場痛苦的開支削減。其產生的一個效應是,就業指導官員對於未來抱悲觀和不確定態度。今年9月,當五角大樓的首長們一致建議總統,避免捲入本可能成為開放性戰爭的約旦問題時,軍方的新氣氛就已經得到了戲劇化的體現。

白宮的戰略專家們現在希望美國的同盟們能承擔起各自的國防任務,以減少美國駐外的軍隊開支。這一策略的前提是,俄羅斯和中國不可能聯合起來攻打美國。因此,美國得以在削減傳統軍隊開支的同時,充實戰略性核武器的研發。

軍方的不如意還表現在顯著降低的延長服役期限率和不具有吸引力的軍官保留率上,即使是對於那些諸如西點軍校畢業生的精英團體也是如此。高級軍官對媒體的批評十分敏感——Fitzhugh將五角大樓描繪成「無組織的腫塊」。接下來的工作是,重新定義他們在可信的現代詞彙中的角色,並且在一個通過系統分析和對稀有的國家資源的競爭中捍衛它。

 

Dec. 1970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Ostpolitik」:TheEra of Negotiation in Europe》:

Ostpolitik:(西方國家的東方政策)

去年八月莫斯科條約簽署,時值柏林牆建成9週年,時任西德總理Willy Brandt在跨越冷戰的鴻溝上邁出了大膽的一步。文件的核心是,西德接受1945年被紅軍打敗後劃定的邊界,兩黨均放棄保有軍隊。條約還需要得到Bundestag(西德聯邦議會)的批准,直到柏林方面達成新的保證書協議後再予以實施。

通過接受歐洲的現狀,Brandt政府進而改變了它。波恩已經獲得了策略上的自由,它將憑藉此項自由與共產黨集團國家建立正常關係。外交上的紐帶將帶來迅速擴大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當西歐最為強大的國家快速走向經濟統一之時,西德將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但是Brandt的東方政策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與它的同盟策略結合起來。一位西方外交家評論道,如果歐洲沒有美國的軍隊和其核武器的保護,東方政策將大敗。


P.S.看馬虎虎看煩了,翻了幾篇FORTUNE,貼上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99

《董秘哥的奇幻歷程》(1) Persuit1970

http://xueqiu.com/5888345104/23171910
本文系承命於「西來問道」君,作《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之貂續

一、中獎

董秘之與企業就如同二師兄之與醬油:當肉的擁有者(股東)想做紅燒肉(上市)了,便會不自然地想起醬油(董秘)來。於是開始糾結於是生抽(低價淺資)還是老抽(高價深資)?內心裡卻巴望著肉本身最好就是紅的(內部產生),可省了買醬油的錢。真到了超市(人才機遇),又會糾結於淘大還是海天(價格)?孰不知即便全自然發酵的好醬油,遇到肉瘕氣也是無濟於事的!

小朽我入行快17個年頭了,之前的10年把授權代表做到了「骨灰級」(當然最先的幾年還沒有資格證一說),眼巴巴地看著一家上市公司從「初升之旭日」到「幾度夕陽紅」,任職期間寫過4次董秘離職公告,5次代理過「空窗期」,最後終於心灰意冷,便發誓「逃離德黑蘭」,永不再碰這一行當,在朋友的推薦下到一家外企做事。

然而,幹過這行的朋友都知道:就像是人有毒癮,沾上了一輩子就毀了。看慣了「大時代」的我,那兩年真是食不知味,於是「我一定會回來的!」這句灰太郎的名言終於如期在我身上應驗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把我內心中的「惡魔」也震醒了,「老子要帶著一家IPO企業殺回來」的念頭佔據了我那時的整個靈魂。

來到這家公司卻純屬偶然:某日,接一電話,云:我是XX公司的人事經理,以前也是你的兄弟公司跳出去的,所以我們對你的底細很瞭解,現在我們公司正在醞釀上市……

面試很「夢幻」,老闆是個根本不懂IPO的傢伙,且約著打球的夥伴已在樓下苦等了2小時,於是匆匆提了三個問題:學歷、畢業學校、期望薪資,然後便說:全部符合要求,學歷本科以上、畢業於名校,薪資權轉移給企業決定(知道一個「復吸者」對「毒品」的渴望了吧),歡迎隨時來上班。

直到出門,我才記起連公司的營業收入、利潤這些最簡單的情況都沒問,居然就此「拔錨起航」了。唉,不管了,反正要上市的,也差不到哪裡去!

多年後,在送別這位人事經理的飯局間,我試探著問他「我們對你的底細很瞭解」這句話是否屬實,他詭秘地笑著說:當時全公司都不相信會上市,但被老闆逼得走投無路,就隨便在前程無憂上選了一個(老天!我前程無憂上的簡歷還是5年前的),沒想到一擊而中。

蒼天啊!大地啊!緣分啊!冤孽啊!這比「7+1」的中獎概率還要低10的N次方倍,我只能歎服於老闆的好運了。

也正是從那刻起,我決定繼續陪著這位好運的老闆再走上幾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80

《董秘哥的奇幻歷程》(2) Persuit1970

http://xueqiu.com/5888345104/23171914
二、分贓

這是一個有著10年以上經營履歷的企業,老闆白手起家(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普遍特色之一),打江山的過程其實就是「坐地分贓」的過程,套用老闆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你願意分給別人多少,就決定著企業能有多大。但在實際過程中,先到先得是永遠的真理,最初100萬中的1萬,與最終1個億中的20萬天差地別,所以幾乎每個民營企業都困惑於新老股東的利益協調。

10年前為了留住一個懂修理產品的大專學歷工程師,老闆會花上1個點,沒什麼,才1個點而已,才1萬而已,但10年後這1個點卻成了50億估值中的5000萬;第5個年頭時(已經1000萬了!),老闆又看中了一個懂銷售的名校本科市場總監,給多少?50萬,有點疼但還是沒什麼,才千五而已,但得到的人卻在想:TMD,為什麼大專修理員比我還多?但好在5年後這50萬成了50億估值中的2500萬,不平衡中又稍稍有了些籍慰;第9個年頭(已有10億估值了,PE給的價!),老闆終於找到了他生命中的一位「貴人」,一位500強出身的高管,名校、博士、資深職業經理人……在每個老闆的心目中就像劉備遇到了孔明——如魚得水啊。給多少?咬咬牙,200萬,真的很疼,不僅老闆疼,連修理員、市場總監都跟著疼,哥呀,不能再稀釋了,咱們碗裡的都成薄粥了!拿的人卻在想:TNND,才千二,這公司所有的飯桶都比我拿得多!第10年,董秘和財務總監終於到位了,IPO不再是夢想,老闆卻已無股可分,因為真的真的真的很疼,全公司所有的人(包括PE)都真的真的真的很疼!

給不了本票,就給支票唄的!董秘和財務總監如果拿不到股份,一般成功上市後會獲得一份6-7位數的獎勵款,做得規範一點的公司不會從企業帳戶上支出這筆錢,而是股東掏腰包。創立股東大會的會後,可能還會再開一個小會,全體股東簽署一份按上市前股權比例支出未來上市獎金的承諾書,當然也有上路一點的實際控制人自掏全部「旅費」的情況。如果連上市獎勵都沒有,只能說是「遇人不淑」了。

不夠!好,老闆再開一張「期票」:上市後實施股權激勵,你們董秘和財務總監是不二人選。上市後的股權激勵其實充當了利益調節工具,用市場的錢把過往的利益不平衡分次調整到位。還不夠?再給一張「糧票」:上市後干滿X年,作為臨時宿舍的那套房就歸你了。再不夠?滾蛋!

有沒有本票、支票、期票、糧票都拿到的董秘?恭喜你!貴董事長不是實際控制人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