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董秘哥的奇幻歷程》(2) Persuit1970

http://xueqiu.com/5888345104/23171914
二、分贓

這是一個有著10年以上經營履歷的企業,老闆白手起家(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普遍特色之一),打江山的過程其實就是「坐地分贓」的過程,套用老闆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你願意分給別人多少,就決定著企業能有多大。但在實際過程中,先到先得是永遠的真理,最初100萬中的1萬,與最終1個億中的20萬天差地別,所以幾乎每個民營企業都困惑於新老股東的利益協調。

10年前為了留住一個懂修理產品的大專學歷工程師,老闆會花上1個點,沒什麼,才1個點而已,才1萬而已,但10年後這1個點卻成了50億估值中的5000萬;第5個年頭時(已經1000萬了!),老闆又看中了一個懂銷售的名校本科市場總監,給多少?50萬,有點疼但還是沒什麼,才千五而已,但得到的人卻在想:TMD,為什麼大專修理員比我還多?但好在5年後這50萬成了50億估值中的2500萬,不平衡中又稍稍有了些籍慰;第9個年頭(已有10億估值了,PE給的價!),老闆終於找到了他生命中的一位「貴人」,一位500強出身的高管,名校、博士、資深職業經理人……在每個老闆的心目中就像劉備遇到了孔明——如魚得水啊。給多少?咬咬牙,200萬,真的很疼,不僅老闆疼,連修理員、市場總監都跟著疼,哥呀,不能再稀釋了,咱們碗裡的都成薄粥了!拿的人卻在想:TNND,才千二,這公司所有的飯桶都比我拿得多!第10年,董秘和財務總監終於到位了,IPO不再是夢想,老闆卻已無股可分,因為真的真的真的很疼,全公司所有的人(包括PE)都真的真的真的很疼!

給不了本票,就給支票唄的!董秘和財務總監如果拿不到股份,一般成功上市後會獲得一份6-7位數的獎勵款,做得規範一點的公司不會從企業帳戶上支出這筆錢,而是股東掏腰包。創立股東大會的會後,可能還會再開一個小會,全體股東簽署一份按上市前股權比例支出未來上市獎金的承諾書,當然也有上路一點的實際控制人自掏全部「旅費」的情況。如果連上市獎勵都沒有,只能說是「遇人不淑」了。

不夠!好,老闆再開一張「期票」:上市後實施股權激勵,你們董秘和財務總監是不二人選。上市後的股權激勵其實充當了利益調節工具,用市場的錢把過往的利益不平衡分次調整到位。還不夠?再給一張「糧票」:上市後干滿X年,作為臨時宿舍的那套房就歸你了。再不夠?滾蛋!

有沒有本票、支票、期票、糧票都拿到的董秘?恭喜你!貴董事長不是實際控制人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