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05富豪榜蚊形賭場汲水百億


2005-12-08  NM




今年股市牛皮上落,大多富豪身家僅原地踏步,波幅輕微,惟身家暴漲兩倍的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及一入榜即登上二十七位的黃河集團主席黃達揚,表現最標青。

呂志和將私人擁有的澳門賭權注入上市公司,股份炒到飛起之餘,自己荷包亦穩袋過百億元。黃達揚更神乎其技,收購金龍船後,將其包裝為典當公司,以新概念炮製出七十億元神話。

呂志和去年七月正式踏足澳門賭業戰場,於華都酒店開設銀河華都娛樂場。銀河華都剛開業時有陣虛火,五個月便賺了七千三百萬元,讓人以為賭場生意真會生金蛋;嘉華建材(現名銀河娛樂)股價遂由七角炒至高見十一元,市值一度逾三百六十億元。

不過,上月銀河娛樂發債集資,卻即時露底:今年上半年盈利大瀉八成至一千三百多萬元,七月份更只獲微利八十萬元,愈做愈衰,平均每張枱每月賺取低至萬餘元。以此推算,如果銀河全年賺三千萬元,其市盈率便高達四百四十多倍。

業績差勁,銀河娛樂的管理層歸咎於農曆新年關係、每年首季都是澳門博彩業的淡季云云。本週日,記者趁賭王千金何超瓊出席公開場合,向她請教賭場淡旺季之分。她說:「其實依家無乜點分旺淡季,上半年仲有復活節假、五一黃金週,預期澳博今年會有雙位數增長。」

場面冷清職員多過客

上週六晚,記者前往銀河華都視察。是夜澳門擠滿遊客,代訂酒店的旅行社職員林小姐表示,幾乎所有酒店房間都爆滿,但銀河華都的場面卻異常冷清。

該 娛樂場樓高五層,佔地約四萬呎,號稱採取法國宮廷式設計,但其實只是將原來三星級的華都酒店樓下商場內部重新裝修、外牆堆上七彩閃爍的霓虹光管。一樓是招 待散客的大廳,二十張賭枱,只見四、五十個客人疏疏落落的分布其中。有賭客直言:「我就係貪呢度靜,唔會有人在後面推推撞撞。」

樓上其餘各層則為銀河華都主打的貴賓廳,但其中半數賭枱空着。廳內職員要不是閒閒地聊天,就是十個、八個的簇擁着一枱口叼香煙、拿着有蓋瓷杯,邊喝茶邊玩的大陸豪客。一名來自浙江的賭客表示:「銀河比其他賭場沒什麼好,只是經朋友介紹來玩玩。」

銀河成績包尾

*澳博為去年底數字,其他則為今年中數字

金沙回本 燊哥地位難搖

僅一街之隔、在銀河華都對面的金沙,卻擠滿客人。「散客大多數去金沙,大陸啲賭團就去葡京。」一澳門的士司機說,金沙場內氣氛輕鬆,又有歌舞表演,不似傳統賭場般「吓吓搏命」。金沙成功在澳門殺出血路,開業投資的二十億元,年半便回本。

而銀河則輸蝕在經營風格與葡京太相似,但經驗卻不如人。「嗰啲大爺嚟(指內地貴賓客),通通都唔帶錢,支票都唔帶,輸贏之後就地下(錢莊)計。」一賭廳廳主表示,貴賓市場的風險控制並不容易:「人哋(指葡京)雄霸市場四十幾年呀!你估流㗎?」

何 超瓊亦明言:「(開賭)其實唔係咁簡單。」她表示中介人(廳主)制度由何鴻燊在二十多年前始創,廳主透過旗下的合作人(疊碼仔)招徠客人、照顧客人食宿, 及安排他們前往賭場等。一般來說,客人每賭十萬元,跟澳博搵食的疊碼仔可分得七千元,銀河為搶客,更曾將佣金提高至一千一百元。

呂志和第20位

身家:$85億

原名:呂捷(六十年代改名志和)

年齡:76歲

籍貫:廣東新會人,江門出生

學歷:於油麻地一文法中學讀至初中,後因戰亂輟學

家庭狀況:已婚,有三子兩女

嗜好:高爾夫球、聽歌劇、養殖錦鯉及打麻雀,雀友包括楊啟彥、陳祖澤等

簡歷

34年 日本侵華,舉家逃難至香港,落腳新填地街;父親其後開設鎮和製衣廠

55年 進軍石礦生意

64年 投得秀茂坪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第一區)開採權;翌年成立嘉華石礦公司

74年 嘉華以大亞石業之名上市

77年 大亞石業與英資安達臣石礦合併,改名安達臣大亞,後被和黃收購及私有化;同年,投得尖東首幅填海地皮,興建海景假日(現名海景嘉福)酒店

78年 政府將安達臣道石礦第一區及第二區合併,重新招標,呂志和成功投得

87年 再將石礦業務上市,名為嘉華國際

91年 分拆嘉華建材上市

02年 私人夥拍美國威尼斯人集團投得澳門賭權,後拆夥

05年 以$184億代價,將賭權注入上市的嘉華建材;嘉建改名銀河娛樂

四年骨水逾百億

去年埋單計數,銀河賭場開業半年,雖然曾搶佔一成四市場、博彩收益淨額近三十億元,但交了近十二億稅款,另外將近十二億分予廳主及疊碼仔後,再扣除燈油火蠟,銀河實際只袋幾千萬元。

原本信誓旦旦無意在上市公司注入賭場的呂志和,四月中終於轉軚,宣布以一百八十四億元將賭牌賣予上市的嘉華建材,其中十一億元為現金;二十五億元為十三個月期、息率約六釐八的票據;餘下的就印公仔紙、以股份支付。

呂氏家族在整個賭業遊戲中,其實投資了不過三億元左右。經營四年,以其原先持有銀河七成四股權計,即在市場收回一百三十六億元,回報四十四倍。

值錢資產留己用

呂志和今年一改低調作風,在股市興波作浪。然而十八年前由新加坡來港,差點便應聘擔任嘉華企業分析工作、城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認為,此非呂氏一貫作風:「不過,開賭場要好多錢,用自己錢嘅風險好大。以佢穩打穩紮的性格,注入上市公司,就可以在市場集資。」

事實上,呂志和早年接受記者訪問時曾透露,其上市資產值不過其全副身家的十分一。其最值錢的資產,如坐擁二十間酒店的仕德福酒店集團,一直以私人持有。反而這項未來五年要再花上五十七億元的濠賭發展大計,卻主動與小股東分享。

既然賭權已賣予上市公司,便可由它自組上十億元的銀團貸款,再發三十九億元債券,管它年期長達七年也好,息率逾九釐也罷,反正有小股東陪玩。然發債以後,每年公司卻至少要承擔三億五千萬元利息開支,賺埋都唔夠還錢。

石礦起家地產發達

數口甚精的呂志和,自曾祖父一代已經開始從商,他的生意頭腦及才能,在其少年時代已顯露出來。十三、四歲時,呂志和想出以木薯作粉皮、沙河粉製馬仔,成為九龍倉的食品供應商;二十歲出頭,又膽粗粗跑到日本沖繩島,購入堆土機、吉普車等美軍剩餘物資,轉售至東南亞。

由於手上有些重型機器,五五年起,他便進軍石礦業,後擴展至水泥等建築材料生意,慢慢地更對地產發展產生興趣。當時尖東地皮剛填好,他有感尖沙咀舊區已飽和,該地皮又在景色優美的海旁,即使交通不太方便,亦應可吸引旅客。

為建成世界一流的酒店,他前往拜會假日酒店的創辦人金門斯.衛奕信(Kemmons Wilson),請教經營之道,並引入假日酒店的專業管理制度。當年海景假日的成功,為日後仕德福旗下的酒店樹立了楷模。其後,呂志和陸續買入地皮、興建住宅商廈,終靠地產進身百億富豪。

長子接掌王國

一步一步建立起財富的呂志和,其實不太熱衷經營賭業,就連嘉華建材注入賭牌的記者會,他都沒有出席。他曾親口對記者說:「我初時不喜歡做賭場生意,但他(二子呂耀南)喜歡。」更自言並不喜歡賭錢,最多閒時賭波、打麻雀仔,僅一千幾百元上落。

雖然石礦場的員工仍謂,不時見大老闆上山巡視,但公司大部分的決定已交予子女話事。其長子呂耀東說,父親自小便訓練他們接棒:「我當年都試過喺石礦場暴曬,由低做起,捱足四年。」

在父親刻意栽培下,今日坐上嘉華集團副主席之位的呂耀東,幾乎已被認定為接班人。而他的兩個弟弟,耀南及耀華,則分別掌管美國酒店及中港地產業務;姊姊慧瑜,負責本地酒店業務及監察財政事項;妹妹慧玲則擔任大內總管,主管行政及人力資源。

今 年七十有六的呂志和,早前曾感慨「富貴於我如浮雲」。現時退下火線的他,一心享受退休生活,閒時與郭炳湘及李嘉誠等,打打高爾夫球;又或與太太結伴欣賞歌 劇、意大利歌王巴伐洛提(Pavarotti)表演。不過,子女卻不輕易放過他,其孻仔呂耀華說:「我哋做樣樣嘢,都同父親有商有量。」

黃達揚泡沫五千萬變七十億

賭業向來利潤可觀,嘉華憑此概念大炒特炒,尚算有跡可尋;數今年最觸目的暴富神話主角,反而是黃達揚。他入主金龍船後,股價無端乾升三倍,公司市值高逾九十億元,其賬面身家,亦暴漲至近七十億元。

金龍船原本只是市場上苟延殘喘的爛船,過去三年經營酒樓餅店,年蝕逾千萬元,流血不止。

黃達揚四月以每股一仙的價錢,向金龍船認購五十四億股新股,區區五千多萬元,便成功入主成為大股東,公司易名黃河實業。他然後向五名人士配售約十億股,以符合流通量規定。

由於貨源歸邊,街貨極疏,黃河實業可輕易被炒起。黃達揚連隨拋出轉型做當鋪的概念,「佢最叻就係講故事,收購完無耐,已經搵我傾,將內地典當業講到天花龍鳳,話要仿效美國啲抵押財務機構咁。」一名華資證券行高層說。

黃達揚

身家:$69億

年齡:44歲

籍貫:中山

學歷:耶魯大學法律碩士

家庭狀況:已離婚,育有兩女,分別就讀中四和中一

嗜好:打曲棍球

簡歷

80年 香港英皇佐治五世書院畢業

84年 取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法律學士

86年 取得耶魯大學國際法律碩士,任職文德美國國際律師事務所

95年 任職瑞生美國國際律師行香港分行

97年 加入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媳婦陳曉穎私人公司江勝集團,任行政總裁。

00年 替江勝收購永富,易名21世紀通;同年與簡兆琪等,組成i100科網公司,借殼益泰上市

03年 回巢21世紀通任副董事長

05年 以五千多萬元入主金龍船,現持七成三股權,易名黃河實業。

大炒內地當鋪概念

黃河實業十月宣布,以二千萬元收購北京順通典當行全部股權。當時黃達揚拋出的願景,是北京消費信貸落後歐美國家,大有所為云云。消息一出,股價又再被舞高兩三成。

不過,負責監管內地典當業的商務部旋即叫停,直指典當業尚未開放予外資經營,此舉實屬違法。北京典當行業協會會長郭金山說:「這件事在北京也鬧得很大,商務部立即找我商討,得出的結論是,現階段肯定不能買,亦無時間表幾時可以買。」

律師出身的黃達揚慌忙變陣,改以購股權的形式,簽訂協議,大意是黃河實業有權於十年內,隨時以二千萬元收購順通。施展緩兵之計,等政府開綠燈。

不過,就連北京順通的股東兼董事長包敦奎,亦不表樂觀:「我們只是簽訂了一個協議,完全無牽涉股份的轉讓,黃說過希望三個月至一年內交易,但我看國家規定未必能通過。」

順通辦公室職員劉先生把話說得更白:「我看根本就無可能買到,只是炒作股價吧!」

位處市郊生意淡薄

姑勿論能否成事,順通的盈利,也肯定撐不起現市值逾九十億的黃河實業。

順 通位於北京市的順義區,超出六環路,屬市郊範圍,附近全是文具店、髮廊、果欄等。記者於門外觀察半天,只有兩個客人入內。「有規模的典當行,都會設於城 區,客路比較多,可吸引小型企業融資。」開業十三年的金保典當行副總經理胡波說。他更認為:「二千萬買順通,肯定是太貴了!」

據分析員轉述黃河提供的數據,去年順通盈利僅數十萬元人民幣,看不到任何吸引之處。「說實話,在北京典當業不好做,北方人要面,沒南方的開通,生意比上海、廣州的差,如果宏觀調控完結,銀行較容易借錢,生意會更差。」胡波續說。

科技股熱趁勢搞網

黃達揚借勢搞概念股有往績可尋,○○年他替江勝集團向官永義收購永富建設,改名21世紀通,推銷內地鬧電荒和電訊業兩大概念,公司股價即時炒高二十多倍;同年又夥拍前新浪網總經理簡兆琪等,合組i100科網公司,借殼益泰上市,股價亦一度暴升三十倍,令一眾股民如痴如醉。

黃河實業執行董事黃士心指出,黃達揚是典型鍾意走精面的香港人:「佢識炒嘢玩財技,思維夠新夠刁鑽,科網hit就即刻搞網,而家又諗到用典當業嚟推銷。」

黃達揚取得耶魯大學法律碩士後,於華爾街展開律師生涯,累積大量財技的實戰經驗。他九十年代回流香港,成為瑞生美國國際律師行合夥人,做外國基金的盲公竹,於中國尋找投資機會,結識了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的媳婦陳曉穎,加入她旗下的江勝集團,藉此廣結中資人脈。

「他的內地背景好強,好似今次佢拉攏入黃河董事會的徐斯平,以前就喺國家經貿委做官。」該名證券行高層補充。

不過,就算拉到關係,黃河實業的大計仍未能落實,以科網電訊股泡沫往績看來,暴富神話爆破,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6

2011-05月供指示 hiking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4802

 

第83期月供匯控以$83.45購入47股,第45期月供領匯以$24.25購入162股,第37期月供中人壽以$29.6購入133股。

日本九級地震究竟是否前震,大概沒有人提出這疑問,為安全計,所有本州東北京以及全國舊式核電廠都暫時關閉,直至地震減少並減弱。最近,有報導指本州 東北一帶沉降持續,與書本中指太平洋板塊密度高,會鏟起歐亞板塊之說有出入,也許沿岸沉積而成的土地比較鬆散,在頻密的地震影響下,土地崩塌程度大於板塊 上升。

 

至於投資方面,相信市場已消化日本地震及海嘯的影響,當中包括福島核電站出現最壞的情況、重建、大印紙幣等等,相反,若311九級地震只是前震,又或者再有其他核電廠出事,才需要進一步分析。

 

IPO組合總共29位成員,去年新增6位成員,以招股價計的派息率最高是上市不足七個月的聯塑,達4.62%, 愛股之一,去年公佈中期業績後,是買入的好時機,之後股價上升後總有兩成以上的調整,也是收集機會,至大股東配股後,股價再次調整,又有收集機會。在中國 城市化的遠景下,面對每次調整,心理上的影響很易令人套利離場,還幸過去大半年經常到廣東省行山,每次經過大城小鎮,都會見到聯塑的賣點,「聯塑管」在廣 東省有如「公仔麵」於香港成為即食麵的代名詞,令筆者每次都能克服心理障礙,擁抱中國城市化的遠景(十二大的政策只是過程當中的名詞,據報導中國現時仍有 六億農民,以先進國家比例計算,一半以上將離鄉別井,走向城市找機遇)。

 

與聯塑同期上市,但招股價較高的雷士照明,亦交出不俗的成績,若果沒有聯塑,相信雷士會被列入購物清單內。同樣喜歡的新疆金風,亦沒有令人失望,早前 股價一度跌至買入區,唯同期聯塑由八元跌穿六元,更為吸引。三隻去年上市的工業股,產品簡單易明,只要股價合適,都會收集。其餘三隻金融股,農業銀行、友 邦保險及重慶農商行,加上09年底抽的中國太保,都是IPO組合必抽類型,期望為未來提供穩定派息。

 

金融海嘯後抽了三隻澳門賭業股(消閒股),澳博派息可觀,以招股價計已超過十厘達11.36%,永利澳門在第三季派特別股息,出手亦慷慨,而上市時已預告頭二年不派股息的金沙中國,業績同樣優越。中國人彷佛特別好賭,在全世界的賭場,都有中國人的踪影,去年遊泰北時曾訪金三角,導遊說緬甸那邊一些賭場都專為大陸遊客。

重慶機電息率超過五厘,成功達標(三年內超過五厘);中糧包裝的第一份全年業績令人失望;禹洲地產及花樣年在中央打壓樓市下,都錄得大幅增長,前者營業額創成立以來新高,在息口趨升的時候,負債增加是最大隱憂。

 

已公佈3份全無業績的成員中,中國人壽雖然派息減少,息率仍高達13.26%,平保6.28%、交銀4.88%、中銀5.93%、永旺33.56%、港鐵7.89%、貿易通7.04%,而一直派息不錯的聯通(先綱通),因3G的資本開支大增而大減派息,相信影響會持續幾年,直至3G客戶的收入累積相當數目。當年抽這些股票,沒有看招股書,也沒有考慮是貴是平,總之人抽我抽,還幸多選擇認識或規模大的公司,最失敗是抽了中蕊國際而已,另一方面,最大的成就可算是一直持有至今。

 

永利控股2010年盈利8千萬,較去年上升38%,每股盈利$0.225,市盈率四倍幾,每股資產淨值$1.94,公佈業績後,股價由一元以上調整至$0.89時候,再一次增持,資產淨值折讓一半以上。

 

永利控股以資產值計,主要業務分別是物業投資、電子零部件製造及少許證券投資(由於比例太少,不作分析)。前者如同一個小型REIT,後者是工業股,業務性質風馬牛,必須分開處理。

 

‘投資物業’資產值由去年3.25億增至今年5.31億,即每股$1.39,升幅主要來自新四項收購共1.45億以及物業升值。資產組合只有三組在東莞市,其他全數在香港,當中,除了2010年購入旺角及土瓜灣兩棟物業,其餘12組物業全部在灣仔及中環。粗略計算,2010年永控的物業在賬上升值約10%,由於地舖俱獨特性,難以評論以上估值是否趨於保守,但從另一角度來看,2010‘投資物業’ 回報是3.8%,對比第一季商舖成交及租務回報全數低於3%(部份低於2%),可以得出結論,‘投資物業’ 的資產值屬保守型。新購物業令銀行貸款上升至1.42億,息率介乎0.89-1.1厘,與收租息率仍有距離,加上借貸比率低(對比其他REIT),除非商舖需求大降,否則這業務屬於穩健。

‘電子零部件製造’ 分部在2010年上、下半年營業額分別是1.9億及2.2億,而毛利分別為0.22億及0.21億,下半年毛利率倒退2%,值得關注,由於年度毛利率由2009年4.3%大增升至2010年10.41%,在年報中沒有特別解釋下半年毛利率變化原因,需要跟進。過往永控以非常保守的三年直線折舊於傢俬及辦公室設備、租賃物業裝修、汽車、模具、廠房及機器,2008年起河源新廠落成後令折舊開支大增上升至25.4M、2009年23.8M、2010年22.5M,預期明年將會明顯減少的同時,永控管理層將折舊率由33.3%降至20%,這方面對變動已令2011年支出減少4.15M,而2011年折舊開支減幅更大。在普遍工業股均以七年折舊的時代,永控將折舊年期由三年改為五年,並於資本開支高峰年之後第三年才更改,令人依然感到其保守作風。

 

整體而言,各項財務比率都合理,去年回購不足1%股份,合理,買多一點更佳。總負債不足2.4億,現金、定期加物業總值6.08億,每股已經唔止值$1(已發行3.53億股),同時加送去年每股賺超過$0.1的‘電子零部件製造’ 業務,以$0.9交換,是超值。

 

中國早兩、三年刺激經濟,今年反過來打擊通脹,為大家上了一課其中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計劃經濟」,企業面對政策變化,一時被捧上天,一時 變成地底泥,在港上市民消費企業,受影響之數過半百。除了下游企業直接受影響,若政策持續,上游企業難以獨善其身,不過,經濟巨輪是難以阻擋,種種措施只 能舒緩問題而已。人民幣升值仍然是大趨勢,長實的人民幣REIT?!—匯賢,預期息率僅過四厘,由於資產在38年後會Total Lost,以38期攤銷,即每年減值2.63%,變相息率只有1.5%左右,少數報刊專欄提出類似觀點,可以備忘。中國汽車系統技術業務較吸引,但無時間睇招股書。中國提供飲食醫藥的行業,經常給投資者surprise!唐宮及泰凌醫藥是IPO組合摒棄的類別。相反,美高梅中國、光大銀行在行業都屬二、三流,但都列入必抽類別。另外,新秀麗、徐工集團、三一集團及一些國際品牌都會吸引我看看招股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13

2011-05-03 雨潤疑團 散戶投資記錄

http://bcwong-investment.blogspot.com/2011/05/2011-05-03.html

恒指跌87.56 -0.37% 23635.25

        今日組合內數雨潤的表現最差跌了3%,如此唔尋常,當然馬上查找係咪有咩不利消息,以下係兩段搵到的消息:

(1)    雨潤養豬真相調查:200畝種豬基地土地閒置了3
(2)    雨潤高速擴張 巨額補貼源於政府千萬收購萬元轉賣

摘要文中重點:
(1)    地方政府為吸引雨潤落戶地方,以低價轉讓相關產業至雨潤,因而產生年報中的大量負商譽。
(2)    雨潤係得到項目之後工程往往進展緩慢,有些項目甚至延期三年,至今未見完成之日。
(3)    有些項目至今的產能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
(4)    雨潤虛報屠宰數量,以令補貼收入增加

而這兩篇文章同時亦帶來了不少的疑問及投資雨潤的風險值得關注。
(1)    究竟年報中的屠宰數量有沒有,如向政府申請補貼一樣虛報數量呢?
(2)    假如因這篇報導的關係,而令逼使雨潤加快項目的發展,從而令資金需求增加,再而引至配股集資呢?
(3)    再嚴重的話,會否因而令政府取消對雨潤的補貼呢?
(4)    會否對影響對未來開發新項目的困難度呢?例如地方政府因此新聞,而減低對雨潤落戶的興趣。
(5)    文中末有寫道:一方面“一方面有地方政府的補貼誘惑,大肆擴張屠宰規模;另一方面卻不重視養殖,上游生豬生產規模跟不上,僅依賴外購,將對其產生極大壓力。”我認為這個問題比以上四個更重要,只係靠補貼為生,而非完善的產業鏈為生,萬一未來國家有政策上的改變,將會令到雨潤的盈利大幅度減少。
(6)    承接上面的問題,由於上游唔係雨潤控制之下,現在只係靠收購時的檢驗,但終究是不能隻隻豬都驗。假如豬的品質出現任何事,難保雨潤會不會變成雙匯第二呢?


不過向好的方面諗,雨潤持有這麼多的項目還未發展,表示著未來幾年雨潤的發展空間依然是有的,公司的增長速度應不是最大的問題。總結還是如剛買雨潤時所講,雨潤這類中國食品股佔太大的倉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8

05 Jun 11 - 新華文軒(0811) 全年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6/05-jun-11-0811.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21

05-Sep-2011 風險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09/05-sep-2011.html

相信很多人以為股票投資的風險就是虧損,事實是沒有人有能力買股票做到任何時間都零虧損的,所以虧損風險只是表象,我認為真正的風險有二:

  1. 不知道為何虧損
  2. 虧損超出可控範圍

如果虧損了都不知道為何虧損,我們是不會知道下一步的合理做法。記得香港有一位醫生,海嘯前什麼次按(當時可笑的有人以為是二按)、CDS、資 金流動性、環球經濟等什麼都不知道,心想為何本土經濟一片繁榮之下可以突然間自己的投資嚴重虧損,真是死了都不知為何會死,最後他為了明白虧損的原因,去 了讀CFA。當然要明白海嘯時的嚴重性和破壞性,不必真的去讀CFA,但這個故事說明風險就是來自於你的不知道。虧損前的不知道固然是風險,但虧損後的不 知道才是更大的風險,因為不去了解為何虧損,虧損後的不知道就會成為大家下次虧損前的不知道了,結果虧損便很容易重複下去,不斷累積。

另一個風險就是虧損超出可控範圍,這種風險通常都是因為投資的全部或部份資金不是閒錢,或者資金來自借貸。愈窮愈見鬼大家可能聽過,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 經歷過。給大家一個例子,當投資出現虧損,我們初期可能不去理會,但當虧損愈來愈嚴重時突然失業,失業後的生活住屋開支等還要照常支出,甚至有借貸要償 還,後備資金不敷應用時,你可以做的可能只有不問價的賣股。不要天真的以為這個例子必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一旦發生,你有後路嗎?所以當自己未達財 務自由或有充足後備資金前,不要無視賬面上的虧損不去作出風險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3

短炒折騰(2012年04月05日的日記)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3q5.html
  昨天(清明節),小舅子來紹興參加他父母的祭掃活動,於是我們又見面了。

    「嘿嘿!哥啊,前陣子以來,我短線做得還算不錯滴!」哈!小舅子又向我談起股經來。

    「真的?」我問,「盈虧多少?」

    「嘿嘿!我好幾個波段很幸運,做得不錯,高拋低吸,積小勝為大勝,扳回來不少呢!目前還好只虧了7千元。」他笑答。

    小舅子本金共3萬元,當初入市,平分兩批買入我推薦的某隻股票,第一批以10.70元買入,第二批以9.20元買入,這樣平均買入價大約10元不到一點;節前,該股收盤價是8.71元。

    「如果你一直拿著當時買進的這只股票,始終不動,至今也只虧12%多一點,而經過你『還算不錯滴』的短炒折騰,現在虧損竟然超過23%了啊!」我說,「呵!這能叫『短線做得還算不錯滴』?我真服了你啦!」

    「啊——」小舅子長嘆一聲,十分驚愕!遂即白眼一翻,張口結舌,呆如木雞!

    我呢,瞪著鬥雞眼,半響沒聲!

 

相關文章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152.html《炒股遊戲實證兩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188.html《「長線是金」的道理很簡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9

2012年05月08日 黃鐵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f8aa8301010174.html

最近又看了不少書,同時自己一直滿倉,對炒股有了更新的認識。

 

1、我以前特別喜歡找市盈率10倍左右,未來一兩年盈利將會突飛猛進的股票,因為不自覺的還是想讓自己的盈利超過30%,若公司盈利未來兩年翻倍,並保持10倍市盈率,那業績就翻倍,若未來市盈率還超過10倍,那自然更好。按這種想法,我買了安莉芳控股以及中國玉米油。

 

2、安莉芳控股和中國玉米油並不能給我很好的安全感,他們一大跌我就擔心,特擔心未來兩年盈利翻倍,但是市盈率降到4倍,因為我對這兩家公司五年的盈利沒有實足的信心,我買這兩個公司都是希望2014年出手的,就特擔心到時候市場先生又發瘋,這種感覺很不好。

 

3、安莉芳控股的優勢很多,做女性內衣的,毛利特別高82%,做成了兩個重要品牌,最近又在開發新的品牌e-bra,主打二三線城市,e-bra是 2010年下半年開始做的,業績足步提升,2011盈利就非常不錯。e-bra主要面對二三線城市,其成長潛力比原來兩個品牌還大。一個新項目,用一兩年 證實可行,可以很方便的複製,遠未達飽和,這時候就是購入的最佳時機。

 

4、安莉芳有個大缺點:營銷費用太高太高,非常奇怪,毛利有14億,營銷費用以及行政費用高達12億,毛利率有82%而淨利潤率只有14%,給人的感覺非常非常不爽。另一個缺點是分紅還是太少,按現在的股價買只有3%的分紅。

 

5、中國玉米油的優勢同樣很明顯,2009年開始重點做「長壽花玉米油」的,打自己的品牌,2010年業績證實不錯,2011年也不錯。一個新項目,用一 兩年證實可行,可以很方便的複製,遠未達飽和,這時候就是購入的最佳時機。玉米油的複製就是一個省一個省的打開銷路,如此而已,他已經證實自己的方法可行 了,接下來就是複製。

 

6、中國玉米油的缺點同樣明顯,他有很多很強力的競爭對手,並且這些競爭對手也同長壽花一樣發力,他們的業績同樣都不錯,像西王玉米油以及盈成等。這些競 爭對手給長壽花玉米油帶來很大的麻煩,具體體現在長壽花玉米油的毛利逐年下降,營銷費用逐年上升,請注意,這個毛利和營銷費用都是指的品牌玉米油的,上升 是指品牌玉米油銷量上升100%,但成本以及營銷費用會上升120%。目前長壽花玉米油和西王玉米油還沒有完全鋪滿全國,所以儘管他們競爭很激烈,仍舊可 以同時大幅盈利,當兩者都鋪滿全國後,就是赤裸裸白刃相見的時候,我對長壽花未來兩年的盈利充滿信心,但是對長壽花未來十年的盈利感到迷茫,就好像我對運 動品牌以後的盈利感到迷茫一樣,我不知道哪個運動品牌最後會勝出,同樣我也不知道長壽花和西王哪個會勝出。

 

7、安莉芳和中國玉米油都符合一個選股標準:一個新項目,用一兩年證實可行,可以很方便的複製,遠未達飽和,這時候就是購入的最佳時機。

 

8、這種方案實際上並不一定可行,其最大的問題在於,這類公司擴張速度都非常快,擴張完成後是直接衰退還是轉為穩定增長期很難判斷,所以選這種公司可以預 測未來兩年的盈利,但很難預測未來十年的盈利,巴菲特是不喜歡這種公司的,他只喜歡未來很長時間都是可預測的穩定盈利的。

 

9、但是我很喜歡這種公司,我雄心勃勃,總認為自己天下第一,但是,每當這種公司股價下跌的時候我都很害怕,我害怕儘管公司在兩年後盈利增長一倍,但市盈率卻降到4倍。而三五年後公司的盈利我又估不準,萬一三五年後他們的盈利降了呢?

 

10、所以,最好還是簡單點好,買那種未來10年盈利比較確定的公司,哪怕未來10年盈利每年只增長10%都可以,至少我可以很安穩的睡覺,就算這種股票價格一輩子都無法體現其價值也無所謂,他的分紅就能夠還本並獲利了。

 

11、最後,我還年輕,我還雄心勃勃,所以我還會持有安莉芳以及中國玉米油少量,但不會將他們放在重要倉位。

 

以後選股的方法將改變:首先判斷這家公司10年後是否能夠盈利。

                      其次判斷這家公司10年後的盈利能否按年增長10%以上。

                      最後才是這家公司的價格。

 

我以前的選股方法太看重公司未來兩年盈利是否能夠超速發展。也許在大多時候這種方法是適用的,但我只想富一次,不想富兩次,所以哪怕偶爾有不適用的時候,我也應該儘量將這種方法加以完善或者排除。

 

至於怎麼判斷公司10年後的盈利,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肯定不會完全准,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總是不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2

小侃投資心態(2012年05月30日的日記)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67i.html
 

今天中午,一位有著16年股齡的徒弟朋友說我做股票心態好,並問為什麼能這樣。於是乎,我從股市的基本原理和邏輯出發,講了兩條道理。

 

    一、因為做股票投資與做實體經營不同,它是被動式生意,所以需要「無為而治」對待。

    你拚命想去爭,那你找誰去斗?跟誰去比?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個「誰」存在,那你心態不好,能朝誰去發洩?有人說,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自我。而我認為,這也 是個不存在的東西,是個偽命題。你不滿自己,遂要鬥敗自己,超越自己。而我說,你永遠就是你自己,你怎麼個超越?你莫非想要拉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不成? 所以,也不要與自己較勁,你一旦較勁,其實就與市場在爭鬥了,只不過是市場上的一些東西反映在了你身上而已。太與自己過不去,太不原諒自己,實質上是另一 種違反「能力圈」原理的表現。

    不斷地學習,求得不斷地進步與提高,這麼說才有點合情合理,才比較有意義。

    許多人說,投資知易行難。而我認為,這話說得不全面,需再補充一下:其實,行難的原因恰恰是沒有真正地認知,而知是行的起點和基礎。你做股票,不管是用什 麼方法,價值投資也好,趨勢投資也好,等等,只要你覺得要熬啊熬的,忍啊忍的,等啊等的,那說明你還是沒有真正地知道和理解股市的原理和邏輯。做股票,要 忍什麼?要熬什麼?要等什麼?這些個東西其實都是你自己沒事找事弄出來的情緒罷了,也是情商不夠高的反映。

    二、因為股市雖然不可預測,但它是個長期多頭市場,永遠是向上的,所以想要減少風險或保證贏利,只能延長投資時間。

    而對於我來說,水平低,能力差,為了保險起見,我就來個終身式投資,甚至傳代式投資!那總能行吧?這樣一來,我心先「死」掉,那我還會去計較什麼呢?你不去算計什麼,心態自然就好。

 

    這就是——

    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0

耐心等待大好到來!(2012年05月31日的日記)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68v.html
昨晚,在某證券公司工作的小朋友D來電說,他們最近推出的幾個固定收益產品,每個都達幾億,但都在幾分鐘內搶售一空!他接著說,據報導,目前A股流通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賬戶佔比高達85%!98%的賬戶不超過50萬元;達到100萬元的只佔0.89%;1000萬元以上只有0.06%;上億的更是寥寥無幾,只有0.001%多點

    「瞧A股這幅熊樣!」D嘆道,「弄得我這兩年都沒怎麼進賬,還貼出去不少呢!日子過得苦哈哈的!」

    「你看這股市到底還能不能好啊?」D問。

    「肯定能好!一定大好!」我說,「你剛才所介紹的即是最充分的理由呀!」

    一、A股如此卑微,說明後市空間實在太大了!可能大的簡直無法想像啊!

    二、這麼點蠅頭小利的東西如此狂搶,表明錢多人傻啊!那以後股市裡的傻錢不是以「幾分鐘內搶售一空」的速度進來的,而是以「秒殺」速度來的!

    「不信,你等著瞧!」我最後說,「只不過你還需耐心一點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1

標題荒唐透頂!(2012年06月05日的日記)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6pf.html
   昨天股市暴跌!最終促使了小朋友X代人炒股釀成「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結局!

    年初,X堅信今年春季行情必將啟動,於是信心百倍地幫一個熟人老闆炒股,並與其約定:盈利各人得一半,而虧損則全部由X承擔!為了完全消除對方的疑慮而盡快促成此事,X還把自己僅有的35萬元打入對方的賬戶裡,捆綁運作。

    3月初,操作伊始,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連贏大約一週!X趁熱打鐵,竭力鼓動對方不斷加大投入,最後本金增加到了200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一週過後股市進入回調,贏利很快消失,虧損則迅速增加。X急於扭轉頹勢,慌亂中又頻頻出錯,加大了虧損面!儘管後來大盤有過一波較大反彈,但也無力回天!老闆對X的信心喪失殆盡,雙方矛盾日益加重,衝突日趨激烈!

    截止上週五,大約還虧22%,對方要求X馬上墊虧,說生意上急需這筆資金。X幾次與其協商,均無結果。

    昨天,股市暴跌,嚇得老闆再也憋不住了,他慌忙把交易密碼改掉,終於收回了賬戶!同時強制拿下了X的那部分資產!但仍然補虧不足,即便按上週的結算,還缺8萬元以上。老闆氣急敗壞地抓起電話,勒令X於本月6日把錢拿來!

    X像作了一場噩夢,渾渾噩噩地一夜破產,還稀里糊塗地淪為了一個負產階級!

    面對X,面對如此荒唐透頂的事情,我除了嘆氣,還能說什麼呢?唉——

    人算不如天算,在大原則不正確的情況下,任何聰明才智都只是小聰明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