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esla借力零售商,佈局充電版圖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3940-1.html
廣州一家環保技術公司的董事長宗毅,終於在北京提到了他心愛的「騷紅色」特斯拉,但要想從北京開車回廣州,這事可不靠譜。原因是除了北京、上海已建成的3座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之外,其他地區尚沒有充電樁。從北京途經上海,再到廣州分別需要1262公里和1517公里,對於續航500公里的特斯拉來說,沿途不充電可不行。
 
宗毅決定自建充電樁。他從特斯拉先後買了20個壁掛式充電器,將第一個裝在北京798藝術區的一家糖果店,並在那裡啟動了他的「南北充電」之旅。5月28日,宗毅帶著他的團隊一行10人,從北京出發,經由天津、濟南、青島、徐州到南京、上海,轉道武漢、長沙,最終到達目的地廣州。15天的時間,歷經17個城市,行程3985.6公里,宗毅沿途共建了20個充電樁。據宗毅介紹,多數充電樁建在酒店的停車場,也有一些選在寫字樓和休閒娛樂場所。雙方達成的協議是,宗毅提供充電樁(零售價在一萬元左右),酒店進行安裝、維護並免費供客人充電。
 
宗毅自掏腰包捐建的這條「南北充電之路」多少給中國的特斯拉車主解了燃眉之急。在那之後,不斷有車主曬出在他捐建的充電樁充電的信息。宗毅認為自己的行為或許給了特斯拉啟發,對此特斯拉方面不置可否,但是,特斯拉的確借此看到了國內對電動汽車接受的空間,在超級充電站的進展僵局之下,將觸角伸向大型商業綜合體、寫字樓等「目的地」,顯然是特斯拉當下找到的一條解決之道。
 
通常而言,特斯拉有三種充電方式:家用充電樁、超級充電站和目的地充電項目。其中超級充電站需要國家電網的合作,但目前進展緩慢。
 
6月中旬,特斯拉突然宣佈兩個「目的地充電」項目在北京落地,一個在望京SOHO,另一個由位於CBD核心地帶的銀泰中心收納。望京SOHO將向車主提供9個免費的充電車位,銀泰則貢獻了2個,雙方合作的模式是特斯拉提供充電樁,「目的地」方則負責免費安裝、維護充電設備以及供電。
 
自此,加上特斯拉在僑福芳草地的展廳等充電車位,特斯拉在北京共擁有6個目的地充電站點、三十多個充電車位。這些車位大多設在核心商務區、大型購物中心或辦公樓區,「『目的地充電』的設計是,車主不是為了專門給車充電去這些地方,而是為了去『目的地』,順便補電」,特斯拉公共充電業務總監王淏說:「比如去望京SOHO上班,或者去銀泰中心購物。」
 
按照特斯拉最初的設想,超級充電站——20分鐘充入一半電量,80分鐘全部充滿的快速、高效充電技術,是其最主要的充電方式。特斯拉車主可以在北美、歐洲、亞洲城市的高速公路上做短暫停靠,就可以快速補充電量。先期在北美和歐洲投入已初具規模,北美目前建成近100座超級充電站,橫跨美國東西海岸,並計劃在明年覆蓋美國98%的人口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然而,中國的充電站建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截止到目前,北京只有酒仙橋一座超級充電站,內設2個超級充電樁;上海設有金橋和嘉定兩個站點,可供12輛車同時充電。除此之外,整個超級充電站的中國版圖仍空空如也。
 
特斯拉自今年4月在中國正式交車以來,已經有接近500名車主提了新車,以北京、上海的車主居多。但超級充電站和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滯後令中國車主格外不滿。經過去年一年的談判,特斯拉想照搬美國超級充電站的做法基本宣佈失敗,在中國必須依賴其他充電方式。
 
4月,王淏加盟特斯拉,擔任公共充電業務總監,他的任務就是拓展國內「目的地充電」版圖。王淏此前與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吳碧瑄同在蘋果大中華區教育及企業部任職,特斯拉將自己定位為一款互聯網科技產品而非豪車的戰略理念,挖角了眾多蘋果員工。
 
這一理念同樣讓SOHO、銀泰這樣的合作者倍感認同。北京銀泰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筱周曾對媒體表示,他們願意與特斯拉合作,原因之一就是看重特斯拉背後代表著的那個人,馬斯克本人非常具有創新能力,銀泰也願意和有前瞻性的公司合作,這代表著未來發展的趨勢。而據王淏介紹,望京SOHO是潘石屹目前的SOHO中國項目中最高端的地產項目,且租戶多為科技公司,對互聯網、新能源感興趣,不少人已經訂購了特斯拉,包括潘石屹本人也已經提了新車,「他們對電動車的充電車位有大量的需求,未來不光是特斯拉,還有其他電動車品牌(需要充電)」。
 
特斯拉是在望京SOHO塔3入市不久後與潘石屹對接的。當時,王淏到望京CBD考察車位時,號稱望京第一高樓的塔3還沒有完全收工,地下車庫還在施工。雙方談的結果是,塔3拿出5個車位供特斯拉專車充電,塔1塔2拿出4個車位。
 
望京SOHO由三棟集辦公和商業一體的高層建築和三棟低層獨棟商業樓組成,可容納6萬人在內辦公。潘石屹表示,SOHO中國在北京、上海的其他樓盤也會和特斯拉合作,提供充電車位。
 
之後,特斯拉和另一個「高大上」的商業綜合體北京銀泰中心也成功牽線,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吳碧瑄親自出馬,談下了兩個車位。
 
「畢竟那個地方寸土寸金,這是給特斯拉指定的專車專用車位,我們也希望更有效率地使用這個車位。」王淏說。據瞭解,北京銀泰中心地下停車場的固定車位,包月的費用是1600元/月,照此計算,兩個車位一年的停車費用接近4萬元。加上電費,一年的費用支出大約在7萬元左右。
 
銀泰商業集團執行董事兼CEO陳曉東對記者說,「銀泰不會這麼算賬,不能算小賬,我們會努力滿足客戶需求,客戶喜歡你了,自然會通過這個獲得長遠利益。」據陳曉東介紹,銀泰和特斯拉的合作是通過杭州市下沙區政府從中牽線,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從5月初開始接觸到完成發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未來,銀泰中心打算擴建到容納近100輛充電汽車的充電車位,包括公共充電車位和特斯拉的專門停車車位;銀泰甚至許諾,假如未來政策放寬,銀泰也願意提供特斯拉維修的場所。
 
地產零售商對特斯拉持歡迎態度,一個原因是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接受這樣理念的人往往也是SOHO、銀泰們的高端客戶。目前,國內對新能源電動車的需求呈井噴態勢。根據儲能網6月發佈的數據,5月國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量攀升至6525輛,同比、環比均增長近四成;在整車進口方面,混合動力車進口2039輛,純電動車進口545輛,包括532輛特斯拉 Model S和13輛寶馬i3。特斯拉的進口數量雖然創下了在中國上市以來最大的單月進口量,但離預訂量仍相去甚遠,充電、售後問題是其在中國推進的最大難題。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巨大需求,以及這一人群帶來的潛在的消費能力是零售商、地產商最為看重的。業內人士指出,特斯拉「目的地充電車位」的設置,對大型商業綜合體來說可謂一舉多得:商家通過提供免費服務,可以吸引特斯拉車主或其他電動車車主前來購物、就餐、消費,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停車車位將成為所有地產和物業的標準配置。
 
和超級充電站不同的是,目的地充電的電壓較低,充電時間較長,以望京SOHO和銀泰中心為例,充一小時大約能補100公里的電量,而全部充滿則需要5個小時。「『目的地』是車主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車主可以利用吃飯、看電影和打球的時間完成補電,吃個飯總得一小時吧,或者看兩個小時的電影,其實充電沒有那麼難。」王淏說。
 
目前,大部分北京地區的車主除了在家充電(充滿需8個小時)之外,必須依賴在城裡的「目的地」進行補電。
 
王淏介紹,繼望京SOHO和銀泰之後,特斯拉和其他商業地產也在商談合作,在正式公佈之前不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特斯拉會大範圍考慮帶有電影院、餐飲、娛樂設施的大型購物中心。王淏透露,北京最大的一處目的地充電場所將提供幾十個充電車位,並將於明年交付。
 
「特斯拉車主的消費能力本身是很高的,而一晚上充電的電費只要二十幾塊錢。」宗毅指出,此次他捐建的「南北充電之路」不光建有特斯拉的專用充電樁,還搭建了標準16A插座,以適應比亞迪等電動車的充電需求。「當酒店在客源等方面開始獲益後,就會自行購買充電樁,並成為一種服務趨勢。」在宗毅看來,這一做法才是特斯拉在中國落地充電最有效的途徑——依靠星星之火在全國蔓延,而非依賴國家電網建造大型的超級充電站。
 
就在記者採訪當天,王淏到銀泰中心走了一趟,除了給銀泰高管定製了幾輛特斯拉之外,又拿下兩個車位,這次將設置在地面上,並設計醒目的特斯拉充電樁標識。「銀泰的高管說了,配寶馬都不要,只要特斯拉。」王淏拍著銷售小哥的肩膀,哈哈大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53

在線零售商追捧中國手機網購市場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962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

在線零售商追捧中國手機網購市場

背景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接受移動端電子商務的速度比預想得更快,使移動互聯網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

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阿裡巴巴(Alibaba)周三表示,截至6月30日的3個月內,其移動端收入增長了9倍,從2013年第二季度的2.4億元人民幣增至24億元人民幣(合3.91億美元)。

中國有幾乎5億網民稱自己用智能手機上網。智能手機在中國非常便宜,有些機型的價格低至70美元。專家稱,中國有9億手機用戶,其中許多人還沒有踏入3G或4G時代,用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註定會快速上升。

根據位於北京的互聯網咨詢公司艾瑞咨詢集團(iResearch)發布的研究報告,總體上,中國2014年第二季度的移動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了1倍,從210億元人民幣增至440億元人民幣。報告稱,44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的一半來自移動端網購。

易觀智庫(Analysys EnfoDesk)的移動電子商務專家王小星表示,快速增長是市場日漸成熟的表現。在線零售商正瞄準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他說,折扣和促銷活動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阿裡巴巴拒絕置評,但表示其預計“移動商業化比率(譯註:移動營收占總成交額的比例)將持續接近我們在個人電腦界面上實現的比率”。

譯者/許雯佳

相關文章

蘋果將採納“手機錢包”技術 2014-08-29
萬達聯手百度騰訊對抗阿裡巴巴 2014-08-29
智能手機用戶不再青睞新應用 2014-08-18
中國加緊控制移動即時通信工具 2014-08-08

查爾斯•克洛弗上一篇文章

小米充電寶因質量問題受央視批評 2014-08-26

分享本文

排序: 評論總數
[查看評論]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80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樂購每股收益縮水超9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84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樂購周四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每股收益從10.17便士跌至0.07便士,跌幅高達99.3%!業績報告公布之後,樂購股價重挫5%。

公司2014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4.6%,營業利潤下跌41%至9.37億英鎊,營收下降4.5%。公司稅前法定利潤大跌91.9%,僅有1.12億英鎊。每股紅利縮水75%至1.16便士。令人意外的是,公司曾經一度將上半年營收預期從1.18億美元上調至2.63億美元。

樂購表示,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略低於預期,歸咎於艱難的市場環境和為改善用戶服務和建立長期忠誠度增加的投資”。

稍早之前,樂購已經宣布Dave Lewis成為公司新任CEO。而公司董事長Richard Broadbent爵士表示,“一旦完成新老CEO的過度,新的商業計劃將會給公司帶來全新的面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完成我應該做的使命。我和代表董事會一致認為,現在是時候將公司交給具有新觀點和新形象的新領導者。”

樂購股價目前為1.83鎊,和去年的3.71鎊相比暴跌了50%。股神巴菲特因看好樂購也損失慘重。巴菲特此前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七年來對英國零售巨頭樂的投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伯克希爾哈撒韋主席巴菲特是樂購的第四大股東,持有該公司4.1%的股份。

screen shot 2014-10-23 at 07.00.4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206

美國生鮮Whole Foods Market——世界第一的天然有機食品連鎖零售商 Will張

來源: http://xueqiu.com/2636454896/32897974

美國生鮮Whole Foods Market——世界第一的天然有機食品連鎖零售商





      1980年9月,四位創始人在得州奧斯汀創立了第一家WFM超市,只售賣達到它們自己設定的質量標準的“天然”產品;這家店有19位雇員,占地900多平方米;自1984年走出奧斯汀。公司90 年代通過並購加速擴張,2002年以後,WFM進入了較為平緩的發展期,公司的成長策略由收購轉向開辦自有大店轉變。WFM自1991年開始盈利,2002 年和2004年分別進入加拿大和英國。 1990年1月,WFM開發了主打高質量有機產品的自有品牌“Whole Foods”; 1996年,WFM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價格從2000年12月的30美元增長到2005年12月的152.5美元。

從1991年至2005年,公司的凈收入的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7.4%。截至2014年4月底,公司共擁有374家門店,平均單店面積3535平米,2013財年實現銷售額129.17億美元,其中生鮮自有品牌收入占比11%;2012年末擁有店鋪335家,年銷售額117億美元。平均單店銷售額高達2.05 億元人民幣,平銷高達5.79萬元/平米。擁有9個配送中心和超過54000名員工;毛利率35%,凈利率3.4%



WFM的增長驅動力來自並購

WHOLE foods的核心增長驅動力是並購,其1/3的營業面積通過並購獲得;2004年,Whole Foods 通過收購7家英國連鎖商鋪進入英國市場;2007年,Whole Foods 斥資5.65億美元收購其在美國最大競爭對手Wild Oats。





WFM的平銷接近沃爾瑪的2 倍水平

Whole Foods對各店鋪采取分散管理模式。Whole Foods在美國劃分為12個區域,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每個區域擁有自己的辦事處和區域總代理負責監管該區域所有店鋪。而在每個單獨店鋪,店長擁有自行采購權力,無需經過區域辦事處許可。在供應鏈端,水果蔬菜的保險難度最大,Whole Foods與當地農戶簽訂長期銷售協議,以保障穩定供應。

因主要經營高端生鮮和有機食品,WFM的毛利率高達35%,高出沃爾瑪近10個百分點,高出A股超市同行近15 個百分點,更高出A 股超市生鮮產品毛利率近25 個百分點。有品牌、品質和綠色保證的生鮮產品(含有機產品)帶來的不僅僅是高毛利率,也帶來了更高的單店銷售額和平銷,WFM的平銷接近沃爾瑪的2 倍水平。





WFM的商品品類

商品品類:包裝食品、海鮮、雜貨、肉類家禽、烘焙、加工熟食,以及飲料、酒類、咖啡和茶飲、營養補充劑,維生素,身體護理,教育類產品如書籍,花卉用品,寵物用品和家用產品。總共21,000 個SKU;

銷售占比:非生鮮33.8%,加工熟食和烘焙19%,生鮮類47.2%;





銷售區域:美國占比96.7%,國際3.3%;





WFM自有品牌策略



WFM毛利35.8%,但銷售成本達到25.4%;凈利率4.3%;

銷售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員工薪資,生鮮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Whole Foods Market的職員年薪平均達5.7萬美元,高於美國人均收入的4.1萬美元;時薪人員平均年薪約2.6萬美元,也遠高於零售業龍頭沃爾瑪平均1.4萬美元的年薪。目前,Whole Foods Market有5萬多名全職員工,員工薪資和福利占公司營收的24%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弘章消費創新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39

我國零售商自有品牌比重約3% 找“老外”做貼牌逐漸流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422.html

我國零售商自有品牌比重約3% 找“老外”做貼牌逐漸流行

一財網 繆琦 2015-11-26 16:14:00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我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比重約為3%,和去年僅1%相比有所提高。然而,和歐洲國家自有品牌平均比率30%~35%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但讓國外的生產商給中國品牌做代工的逆潮流已經逐漸出現。

根據官方數據,今年我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比重約為3%,和去年僅1%相比有所提高。然而,和歐洲國家自有品牌平均比率30%~35%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但讓國外的生產商給中國品牌做貼牌的逆潮流已經逐漸出現。

找“老外”做貼牌

在11月25日舉行的2015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業亞洲展上,作為采購商的樂友孕嬰童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龔定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樂友目前銷售的品牌中有35%為自有品牌,這35%中有40%左右是找歐美國家的工廠代工,然後貼上自主品牌的產品。目前,總共530個供應商中,約一半為國際品牌。在自有品牌中,大約有20%是從國外采購,比如紙尿褲的供應商找的就是德國的工廠。

只要規模夠大,找國外工廠代工的成本就會顯著降低。龔定宇說,自有品牌的產品價格與同等的品牌相比至少會便宜至20%。如果將這些利潤與消費者對半分,就會給消費者讓利10%以上。

海亮集團農業食品品牌明康匯也出現在了當天的展會現場。記者看到,現場展出的紅酒是在美國加州生產但貼了明康匯品牌的產品。該公司的一名負責人表示,明康匯的水、酒、米等產品都是自有品牌。明康匯正在國外不斷尋找優質的農業基地,計劃在澳洲買下浙江省十分之一面積大小的農場以養殖肉牛。

公開報道稱,自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2008年底放寬了對居住用房地產的外資限制後,中國對澳大利亞農業用地的投資增長了9倍,其中不少用來建設大型畜牧農場。

追求存活率和高端

國際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PLMA)國際會展總監範黎爾(Jan Van Lier)在當天的展會上表示,每個國家的自有品牌發展除了政策的驅動外,主要取決於零售商的運營能力。

根據上海市品牌授權經營企業協會自有品牌專業委員會(PLSC)最新發布的“零售自有品牌品類管理的解析調研”報告,目前國內零售商(不含百貨中心、購物廣場)銷售額在300億以上的企業中,自有品牌的占比多在3%~10%之間。但數量不再是各商家角逐的重點,產品的存活率、功能角色及可持續發展性正在成為零售商關註的方向。

雖然中國市場自有品牌銷售占比的平均水平不足3%,但較為成功的零售商自有品牌已接近甚至超過10%。

龔定宇認為,自有品牌是零售商的核心優勢,未來公司的自有品牌目標是達到50%以上。而在發展自有品牌的過程中,會選擇向高端靠攏。因為在他看來,選擇生二孩的家庭往往家庭收入會較高,因此也會更願意選擇高端的產品。

在展會的現場,本報記者看到展覽品牌主要集中在食品和日用品上。上述報告顯示,食品、日雜依然是自有品牌開發的重點。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把自有品牌的開發重點轉向中端及高端品質產品,不再單一靠低價促銷來吸引消費者,而是向二線及部分一線品牌商看齊。

差異化競爭減少價格戰

電商的沖擊、渠道成本的加劇以及產品同質化等問題,讓處於嚴冬的連鎖商超企業們決定主動抱團取暖。

在當天的展會上,黑龍江大慶市慶客隆連鎖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壯一宣布了自己的一個新身份——“隆美江惠聯盟”(黑龍江慶客隆、山西美特好、三江購物俱樂部和河北惠友四家商超形成的聯盟)代表。他表示,在議價能力上,零售們聯合起來必定會比單打獨鬥更有競爭優勢。就價格上來說,他們的自有品牌將會比同類品牌的價格低15%。

然而,除了獲取更低的價格從而讓利於消費者,打價格戰也不再會是零售商們願意采取的策略。王壯一告訴本報記者,該聯盟將會在今年底正式上線自己的電商平臺,並在品牌上與線下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從而減少打價格戰的可能。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3

香港零售業尚未見底 眾零售商靠關店存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202.html

中國香港零售業自去年開始便遭受重創,多家零售商在公布全年業績時,盈利情況都出現不同程度地倒退,不少零售商只能靠關店來度過寒冬。6月7日下午,周大福(01929.HK)主席鄭家純在全年業績會上表示,中國香港地區今年計劃關閉7~8家店鋪,而歐舒丹(00973.HK)也同樣有關店的打算,並欲轉攻本地市場。

寒冬中的中國香港零售商

根據周大福的業績報告,2016財政年度,周大福集團錄得營業額565.92億港元,同比下跌了12%,而全年凈利潤更大跌46.1%,至29.41億港元。主要是由於消費意欲持續疲弱,以及美元升值令中國內地遊客轉往其他海外旅遊目的地所致。而中國珠寶業務及中國港澳地區同店銷售分別出現了10.3%及21.7%的跌幅。

與中國香港整體市場相對應的是,根據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中國香港零售銷售額持續下跌,4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52億港元,同比下跌7.5%,是連續14個月下跌。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下跌16.6%。周大福的中國港澳地區同店銷售出現了21.7%的跌幅,說明情況比中國香港整體情況還要糟糕。

其中,2016財年,中國內地珠寶業務對集團營業額的貢獻穩定增長至56.3%,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其他市場的營業額貢獻則進一步減少至39.2%。

鄭家純預期,中國香港零售市場未來一年仍然充滿挑戰,因為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內地旅客逐漸減少,中國香港本地的消費信心疲弱,根本不知道這種弱勢何時才能結束。

歐舒丹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去年中國香港區域同店銷售大跌17.2%,是公司2010年上市以來中國香港地區表現最差的一年。過去,中國香港區域一直是公司表現最好的市場。

關店潮湧來

周大福在中國港澳地區業績表現差,使得港澳員工去年銳減9%,員工成本下降18%。鄭家純在記者會上承認,目前中國香港的“餅”正在變小,不足以養活那麽多分店。2016財年,集團在中國香港去年關了4家店,未來計劃關閉7~8家店。不過,公司暫時不會大幅裁員,而是會用自然流失的方式減少員工成本。而去年公司的關店總數為220家,相當於零售店鋪的9%~10%,主要由於百貨公司調整為商場模式運營,使得關店率相對於往年的2%~3%有所偏高。

面對大中華地區宏觀經濟的變化,周大福主席鄭家純表示,目前集團暫無大規模裁員的計劃,但有可能出現員工自動流失的現象。集團針對每次關閉門店都會有審慎分析,這視乎每個地區門店的數量和門店業績而決定。他對集團在這一市場長期增長的潛力持有樂觀態度。未來集團將繼續整合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零售網絡以提升店鋪的生產力。

鄭家純稱,當前中國香港的整體市況不在可控制範圍內,如今希望降低自身的成本,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以增加客源。目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趁低潮盡量做好,希望一兩年內客人能回來。

歐舒丹副主席兼亞太區董事總經理André Hoffmann稱,集團將於9月關閉中國香港一家門店,同時審查其他門店的運營狀況並做出調整。中國香港市場在過去的18個月內極具挑戰性,但目前所有店鋪都是盈利的,所以集團暫未面臨關閉門店的壓力。未來如果訪港遊客繼續減少或租約到期,集團將考慮是否需要關閉部分原有門店。據悉,歐舒丹已於今年年初關閉了位於中國澳門的一家分店。

Hoffmann稱,歐舒丹面向中國內地遊客的銷售額僅占中國香港總銷售額的40%,相比同行銷售額中中國內地遊客占比高達60%~80%,處於較低水平。

盡管中國香港很多品牌銷售業績不佳和旅遊業增長放緩有緊密聯系,但Hoffmann指出,歐舒丹在中國香港地區的業務從未過度依賴中國內地遊客。無論是電子渠道還是傳統渠道的營銷策略,歐舒丹都聚焦在中國香港本地的消費者,這也是集團將一直延續的策略。

不過,目前歐舒丹似乎有意放棄繼續拓展中國香港的市場,而是把重點放在電商上,尤其是跟天貓的合作上。去年歐舒丹整體電子商務銷售額同比上升了23%,而電商業務銷售已經占整體銷售額的10%,而且主要都是來自中國內地業務的增長動力。Hoffmann稱,接下來會繼續投資電商。

Hoffmann認為,中國香港電子商務的平臺十分有限,而在中國內地、日本和韓國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較為成熟。其中日本有10%的銷售額來自相關購物網站,中國的電商平臺天貓也是集團線上業務的主要驅動力,將來集團會繼續拓展和天貓合作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45

消息稱沃爾瑪將以30億美元收購網絡零售商Jet.com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連鎖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正洽談收購網絡折扣零售商Jet.com。

目前尚不清楚沃爾瑪願意為交付支付的價格,但一名知情人士透露,Jet的價值或達至多30億美元。

Business Insider與Jet.com取得了聯系,但後者拒絕就此消息置評。

經查詢,Jet.com由馬克·洛爾(Marc Lore)和納特·佛斯特(Nate Faust)於2015年創立,其定位是亞馬遜的競爭對手。目前,Jet.com已獲得來自風投公司如Net Enterprise Associates與Accel Partners、共同基金公司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和銀行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逾5億美元資金,估值超過10億美元。

自從一年前市值被亞馬遜超過之後,沃爾瑪一直在努力跟上前者的步伐。為了促進其電商網站Walmart.com的銷售,沃爾瑪投入20億美元建設新的配送中心,向客戶提供兩日達免費送貨服務,直接向亞馬遜的Prime服務挑戰。

此前在今年6月21日,沃爾瑪宣布和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沃爾瑪將“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轉手給了京東,自己則計劃依托京東進行線上布局,比如在京東開設山姆會員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34

蘋果否認在俄羅斯操控iPhone價格 稱價格由零售商決定

據外媒報道,針對俄羅斯反壟斷監管部門的指控,蘋果公司表示,並未操控俄羅斯的iPhone售價。

此前俄羅斯反壟斷監管部門“聯邦反壟斷局”(FAS)宣布,已對蘋果公司涉嫌限定iPhone售價的指控展開調查。反壟斷機構表示,調查已顯示,iPhone在零售方面被限定了相同的價格,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該價格不變。這一現象主要是出現在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的銷售上,同時也包括其他型號。

對此,蘋果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稱,並未強迫俄羅斯的零售商以統一的價格銷售蘋果的產品。蘋果在聲明中稱,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全球其他市場,蘋果產品的銷售價格都是由零售商自主決定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348

這年頭傳統零售商不好做!沃爾瑪擬在美國裁員7000人

9月2日淩晨消息,據CNBC報道,沃爾瑪發言人黛莎巴奈特(Deisha Barnett)周四向CNBC證實,該公司將在全美後勤辦公室部門中裁減7000名員工。主要是會計和負責入賬的職位,以削減成本並提高效率。

有關沃爾瑪將會裁減人員的消息最早是由《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此次裁員行動將影響到會計和發票崗位上的員工。這次裁員行動將在未來幾個月時間里逐步實施,沃爾瑪將向被裁人員提供轉移到更多地與客戶面對面的崗位上就職的選擇。

沃爾瑪此次裁減的職位大部分由長期員工擔任,這些員工的時薪在門店工作人員中經常是最高的。一位在沃爾瑪工作了9年的會計表示,這在零售行業屬於人人都羨慕的職位,因為你不必整天站著工作,也能有體面的收入。這名會計的時薪為13美元,年薪為2.7萬美元。

此次裁員反映出沃爾瑪為應對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而做出的努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向亞馬遜等電子零售商轉移,迫使傳統零售商采取措施削減成本。沃爾瑪管理層認為,對此類工作進行集中或者自動化能夠提高效率。

巴奈特在周四表示,她對這種過渡到目前為止的進展感到高興,但由於此次裁員行動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緣故,她無法提供有關有多少比例的員工將被選擇中轉向新崗位的信息。她還說道,有一部分員工已經接受了新崗位,而這些新崗位中有一部分歸屬於沃爾瑪旗下正在增長的在線雜貨業務。

據沃爾瑪的公司網站顯示,目前該公司在美國市場上聘用的員工總數為15萬人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72

上海零售商密度全球第三 但全國零售自有品牌率僅3%

你知道上海的超市和便利店密度有多高嗎?

11月30日,在2016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業亞洲展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商貿行業管理處處長孔福安表示:“在日本,平均2000多人共享一個超市或便利店,而上海現在共有7177家超市和便利店,平均3400人就有一家店,連鎖業態的發展在全國最為領先。北京是平均7000人共享一家超市或便利店。”

不僅超市和便利店密度全國最高,孔福安還稱,在最近的一份全球跨境零售商聚集地排行榜上,上海排名第三,僅次於第一位的倫敦和第二位的迪拜。“全球總共340家的跨境零售商,上海擁有54.4%的品牌,而倫敦的這一比例是57%。”在他看來,上海的零售市場非常開放,而零售市場的開放和連鎖業態的蓬勃發展為自有品牌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在西方市場,零售商開發自有品牌商品早已成熟。不少歐美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占比高達30~50%,並且還在不斷提高。以美國沃爾瑪為例,沃爾瑪在全球共有40多個自有品牌,其中23個是全球性品牌,而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額進入了行業前三名,沃爾瑪30%的銷售額以及50%以上的利潤都來自於自有品牌。

反觀中國市場,隨著全家、屈臣氏在國內的發展,自有品牌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零售商及制造企業開發自有品牌的意識也漸趨強烈。然而,理念的落後、人才的缺失、商業模式的陳舊以及管理水平的欠缺令國內多數企業對於自有品牌的開發依然缺少行動力。

目前,國內自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僅為3%左右,和發達國家平均30%~50%的占有率相比,差距仍大。“2014年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全球範圍內,每一位消費者消費100元,就有16元是花在自有品牌上,但中國這個花費只有1塊錢。” 自有品牌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姚錚表示。

但縱向相比,中國的自有品牌占有率正在提升。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國際會展總監範黎爾(Jan Van Lier)在2014年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上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起步較晚,自有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平均份額僅為1%。

一個積極的變化是,中國自有品牌的發展正在提速。姚錚說,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已舉辦7年,從參與的企業數量和積極性就可看出變化。2011年~2015年,該展會的規模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

在孔福安看來,自有品牌的發展還是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零售自有品牌產品指的是由零售企業從設計、原料、生產到經銷全程控制的產品。這些產品由零售企業選定的供應商生產,使用零售企業自己開發的品牌,相當於零售業的OEM。

“在日用品領域,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比例就有30%,全家的自有品牌占有率更高,在50%以上。運動品牌領域,迪卡儂絕大部分都是自有品牌,而它今年的銷售增長超過了50%。一般大型零售企業也基本維持20%~30%的自有品牌占有率。”孔福安表示,自有品牌的利潤比一般產品更高,因為從研發到設計,再到生產和銷售,中間環節減少了不少成本。自有品牌的經營也有利於企業銷量的持續增長,比如全家在上海的銷量增長就維持在近20%的高位。另外,自有品牌還是廠家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品牌,即C2M(Customer-to- Manufactory)的實現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