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樓市是零和遊戲嗎?──地產商暴利背後的原因(2010/06/07)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3819


十年來,2000-2004年,發展商都是微利的多,甚至要賠錢,只要想一想由地皮到物業要3-4年時間,2000年的樓是1997年的 地,2004年的樓是2001的地,發展商不見得有多大利錢。例如維景灣畔,太古與新地要減值幾十億才能收支平衡,珀麗灣第一期基本上是平手還要蝕利息。

2005-2010年,由嘉亨灣、窩八、爵悅庭開始才出現「一買就賠」的現象,發展商的暴利年代才開始。何以近年發展商得享暴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升 市要超過3-4年,才會有平地貴樓,主宰發展商及小業主賺蝕的,最主要是大市的方向。

既然新樓並不是以普羅大眾為銷售目標,他們的設計及定價就不會理會市民工資的升與降,那麼市民是否沒有選擇權呢?有,就是二手市場,即使金融海嘯前 的2008年初,很多二手樓仍在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之內,至於海嘯後2009年初,更是由高位下跌了兩成。

為甚麼那時又不買呢?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講,正因為人人都唔去買,所以就跌了兩成,銀行唔放水,一般人又驚份工唔穩陣,兩者之間樓價跌是結果,真正的 原因是市場永遠令到只有小部份人可以買到樓。市場從來都不是設計來滿足所有人的需要,而是調節有限資源與無限欲望之間的矛盾,買不起樓的人在任何市況之下 都買不起,即使政府推出居屋、夾屋、首置之類,結果都是一樣,分別只是部份不自量力的人最終被這種扭曲市場的措施累死。

發展商與小市民或商戶並不是零和遊戲,當小市民或商戶買了物業,他們的利益便與發展商站在同一陣線,所謂甚麼為地產商或銀行打一世工的想法,聽起來 很有道理,但人人都要吃飯,難道是為五臟廟打一世工?說到底人人都只係為自己打一世工,而不是衣食住行的供應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68

要想通的問題 (零和遊戲)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12.html

有網友不認同短炒客只是在對賭的概念, 他認為升市時就一齊贏, 跌市時就一齊輸, 沒有你贏我輸的零和遊戲存在。但細心想清楚一個問題, 他們在市升市跌時, 到底贏什麼、輸什麼呢? 短線操作, 沒有買賣, 有贏輸嗎?

傳媒經常報導, 在大跌市時市場蒸發多少億, 這是真正損失了嗎? 在大升市時市場脹了多少億, 這又是真正賺到了嗎? 想清楚, 跌市蒸發的錢到了哪裡? 升市賺來的錢又從何而來? 升市時所有人的身家都在脹, 誰賠錢出來呢? 錢是從何來呢?

當然想不出來, 因為這只是市價, 沒有實質買賣是沒有意思的, 錢沒有賺到手, 也沒有真的蒸發了, 例如我有件寶物, 沒有人出價一億我是不會賣的, 因此我就說自己有一億身家, 現在這個世界經常跟人家計算身家就是這個意思, 窮人常計身家, 有錢人就只看資產, 每月現金流, 市價升升跌跌從不上心。

到買賣時, 真的做了成交, 大市只是零和, 你出錢我收錢, 大市在短時間內沒有太大經濟變化下, 價值是沒有變化的, 只有長時間下, 經濟成長才把價值帶進市場, 長線投資者就在買這些價值, 不是買人家賠出來的錢, 零和遊戲不是太好玩的, 何況減去手續費及佣金, 只能玩負和遊戲。

道理就好像賽馬, 你永遠不會贏馬會錢的, 他會把所有輸的彩票, 減去盈利及稅收, 才會把餘額賠出, 每隻馬的賠率就是這樣計算, 哪一隻馬跑出, 馬會都一定贏, 你贏的錢就只是輸錢的人口袋裡的錢, 如果你還不知道你正在玩一個負和遊戲, 請盡快離開這個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1

趨勢投資的本質是零和遊戲 流水白菜

http://xueqiu.com/2340719306/25278050
(一)

世界上最多的是聰明人,聰明人認為,工作很辛苦,一年辛苦下來,不如股市裡抓一兩個漲停。聰明人還往往有一句口頭禪:順勢而為。說的時候彷彿知道趨勢的走向,然後隨時準備坐上開往春天的地鐵。

聰明人中,有偷懶的,偷懶派往往喜歡用十分鐘就學會的技巧,比如kdj什麼的,或者去看街上的裙子變長還是變短,早先這一派,是觀察交易所門口的自行車變多還是變少-----現在與時俱進了。他們往往掉進不完全歸納法的陷阱,像知了學字一般,花了三天學會了一二三,然後就宣佈自己已經無需再學習。當然,也有勤奮的,將股市中所有的數據,還原成數字,然後用電腦計算成功的概率,計算各種漲停板形成的跡象。

聰明人如過江之鯽,市場又時不時的撩撥著他們本已躁動的內心,所以,理念便形成了,化成了實踐,而這些實踐,一次兩次三次,走的路多了,也就發現天黑路滑,當衝衝衝的少年變成了大叔,當大叔們最終感慨:早歲難知世事艱,終於發現自己撞了南牆,發現自己過去數年的努力-----更多是期盼,無非是一場虛幻,聰明人也就退出了市場。江山代有才人出,有人斬斷三千煩惱,削髮明志的離場;也有人少年不知愁滋味,欣然前行。

(二)

但趨勢的本質是博弈,而這種博弈和打麻將一樣,是標準的零和遊戲。有人想通過趨勢賺錢,就有人想破壞趨勢賺錢,有些時候東風壓倒了西風,另外一些時候西風壓倒了東風。為了賺錢,每個人都絞盡腦汁,最後形成了1贏7賠的格局。

靠趨勢賺錢,或者等待著某個企業,有了催化劑後買入,他們都忘記了所謂交易,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有了買入,就有人賣出。市場上,無論買入的,或者賣出的,都認為自己是聰明人。

但聰明人往往成了券商的奶牛。

(三)

在我看來,投資是分享企業帶來的利潤。我們盈利的多少,和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相關,和買入的價格相關,而與其它投資者,毫無關係。因此,這必然是「正和的」遊戲。

當一家企業長期的淨資產收益是16的時候,我2pb買入,那麼,我可以估算出我的回報是每年百分8。

當一家企業,比如中石油,如果當年以48元買入,也是有回報的,只是這個回報或許,每年是百分2吧。

買入之前,如果能算出未來,那麼,買入的時候,就可以知道未來長期的收益會是多少。

(四)

因此長期淨資產收益是投資最重要的指標,增長不是。一個服務員,3年前月薪1000,現在月薪3000,增長雖快,但他的收入,是難以達到這個社會的平均水平的。而一個公司的高管,年薪50萬,這三年還是50萬,那麼,如果始終不增長,他的日子,無論如何不是服務員能過上的。

(五)

當我們談低估和高估的時候,難的不是低估買入高估賣出。難的是你如何給公司進行估值。

很多人說自己是價值投資,但他們對他們投資的行業知之甚少。大多價值投資,就像一個英語連四級都過不了的人,某天突然拿起英文原著,說看原版更能理會作者的深意。說笑而已。

(六)

因此我認為,趨勢投資者難逃7賠的結局。

同時也認為,價值投資者們,能賺錢的也就百分十。

(七)

還有一種投資方法,他們號稱是價值+趨勢。通過深入研究行業的基本面,加上對於市場的精準把握,從而戰勝對手。這類投資方法的代表是各類機構。但機構們太多了,雖然這些機構擁有資金的優勢,人才的優勢,信息的優勢,但這些機構相互博弈的結果,最後的結局也和聰明人的結局一樣。所以,巴菲特說,別信他們,買指數基金。

(八)

投資是尋找一種盈利模式,一旦對了,就可以反覆複製。而投資方法,一開始就可以通過瞭解股市的歷史,知道某種方法在過去百年實踐的結果。

而到今天,我們知道,並沒有一種超級密碼,可以將股市輕易的作為取款機。但我們至少可以做的是,排除掉一些常見的陷阱,不陷入零和的遊戲中。之後,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拿一份上市公司的蛋糕。這樣做,無論這塊蛋糕的大小,總是有些收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37

零和游戏(第一部:你是谁?) 吕健中

http://xueqiu.com/1852792513/43073145
可以简单的把股市比喻成一个大赌场,开赌场的人和赌场的监管者一定是不会亏钱的。所有参与进去的赌徒们无论男女老少(除非只看不玩)故股市是零和游戏,股市中一个赚钱的人一定对应于另一个赔钱的人。股市是创造价值的零和游戏并不创造价值。这里打一个类似的比分:从博弈的角度出发,四个人包了间麻将室打了一晚上麻将,收费是一小时50,10小时费用共500(不含茶水)前半夜AB赢了CD各500元,后半夜CD赢了AB各500元,凌晨结账发现四个人基本都打了个平,除了要平分500元场子费以外,其实每个人都输了125元。有人说了,这不对呀,那为什么有些报道说股市里有那么多的常胜将军和股神总是赢钱啊,道理很简单,那只是那麻将前半夜赢钱的人赢完了跑了回家而已,为了不散伙,旁边坐着的看眼的顶上罢了。道理一样的。。

 
最初,股市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汇集社会资金,投向国企帮贫扶困,投资一些国有大型生产性质的项目上,有了回报大家能拿到分红,(如果亏损,大家一起承担损失)。但问题在于,很多目的建设和回报周期非常长,很多的都要等上好几年,有些人等不了这么多时间,因此就想了个办法,成立了一个证券交易所,让大家可以随时买卖手里的股票,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随时把股票换成钱,也可以把钱换成股票。给资本创造了流动性,按理说这套系统非常完美,可问题很快就来了。人们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非常剧烈,但是很明显那些发行股票的公司的价值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波动幅度,关键的问题在于,多数投资者根本就不知道公司的价值是多少钱,而且他们也不关心这个,他们只是关心,别人以什么价格从他们手里买走这些股票和自己以什么价格买走别人的股票,中间的价差就是所谓的利润。这样一来游戏的性质就完全变了,变成一个聪明人和笨蛋之间的游戏,一群聪明人忽悠那些不明真相的笨蛋,一会儿告诉他们股票是非常非常值钱的,要高价卖给另一个笨蛋,一会儿又告诉他们你们手里的股票不行了,卖给我这个笨蛋吧,然后这些笨蛋就一塌糊涂了,就这样一来二去,手里的钱就被清洗得干干净净了。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游戏的关键是你要对手里头的股票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就像猪肉,最贵的时候不过15元,最便宜的时候不过7元,低于5元以下的猪肉你是敢买不敢吃的,高于20元以上的猪肉你会吃但未必舍得买)能够计算出未来这个股票值多少钱。这样别人忽悠你说股票很值钱的时候,你就不会上当,那么股市对你而言就不仅仅是零和游戏这么简单了

最后附上股市里面所有角色的一套完整生物链:

一级市场:

发起人(大股东)---PE机构(Pre IPO,一轮,二轮等 )---保荐券商---交易所(证监会发审委)----前几大股东:
 
二级市场:

打新股---中线---长线

一级市场

发起人(大股东):通常是公司的创始人或创立团队。上市之后成为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成为大股东。虽然大股东通常会处于拥有公司支配权的地位,但是其与控股股东的概念不完全一致

扮演角色:所有游戏的庄家,持股成本等于或低于1元以下

PE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基金,最常用的组织形式。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

扮演角色:麻将桌上打了一个小时麻将后就跑了的人,然后去另外一间麻将室去打牌

保荐券商:保荐人既是担保人,又是推荐人。具体而言,保荐人就是为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承担推荐职责,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向投资者承担担保职责(除此以外,为了配合好推荐和担保工作,保荐人的职责还包括辅导、监督以及调查、报告、咨询和保密等)的证券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和证监会,交易所之间的纽带)

扮演角色:麻将桌里端茶水的服务生(收小费的,稳赚不赔,但不保证被劫色,例如平安证券造假事件)

前几大股东:有可能是一致行动人(亲戚朋友等或创始人,二级市场后期买入的公募或私募基金等)

交易所: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同时也是负责监督,监管上市公司的机构
扮演角色:麻将室老板

二级市场

打新股:牛市中稳赚不赔,熊市中苦不堪言,破发成常态。

短线客:利用证券价格之间的波动的获利模式(赚的是证券价格出现脉冲或技术指标超卖超买之间波动的钱)

中线持有者:利用证券价格之间较大幅度波动的获利模式,周期略长但可以接受短暂价格波动的风险,(赚的是公司利空与利好之间价格的波动)

长线持有者:利用市场牛熊切换之间波动的获利模式,周期场,可以接受数次证券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吃的是整条鱼的鱼身(赚的是系统性风险与系统性机会之间的波动)

价值持有者:和大股东几乎荣辱与共。价值在,股在,价值失,股去。(市场大部分时间内怎么波动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极度高估和极度低估的时候他们是知道的。)
 
巴菲特曾经说过,脱离基本面的靠资金推动起来的股票就像裸体的美女一样呈现在投资者面前,诱惑着使人血脉澎湃、激动亢奋、失去理智。就像在大海中的娜伽女妖,她散发着美妙动人的歌声吸引着航行中的水手,如果你被她吸引,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船毁人亡。
上述角色请各自对号入座。
 
零和游戏第二部(他是谁?)未完待续。
吕健中
2015年5月6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446

零和遊戲、股息除淨的問題

巴黎:

一層出租物業的業主,每月月頭會收到租客的租金,若果它市價是500萬,租金是1萬5,那麼物業在月頭之後的成交價,應該會是500萬減一萬5千元=498.5萬。

聽起來很怪,但很多人的確是這樣認為。

股票在除淨後的第二天未開市就己下跌,它下跌的原因不是成交,而是報價公司人為調整,把昨天的收市價簡單地減了股息,一如中原地產可以每個月頭調整一下成交價和指數,除返它的租金淨價一樣。

直至買家或賣家,無異意又用報價中的理論調整價去成交,那個才是市場真真正正的除淨價,而不是老馮價,於是大家就問應該減幾多?

假如一間公司十年來每年都是賺5元,股價是25元,公可有10元是現金,並決定全派10元息,於是有聰明人就會在前一天以25元買入,因為派完10元之後,投資者就等同只付出15元,而唔係要用25元才能賺相同的5元。

於是又有另一些更聰明的人話除淨價應該是25元減10元等於15元至係堅,於是你比多5毫,以15元5角求入,即是比所謂理論除淨更高的價買入,佢覺得你唔識計數賣清給你,於是你開心時佢又開心。

有時明明講好派息,但之後好似電能唔派,唔之點解佢一樣要好似除淨咁下跌,即係袋中無銀,股中有銀,股價自動減你腦中那個股息。

有D公司年年蝕錢,例如12個月每股蝕12蚊,現賬面是100元,市價120蚊,派息派6蚊,咁你用120除淨前買入,如果第二天全世界D人清醒,咁佢就應該唔止跌6蚊到114,甚至要低過94蚊。又佢派息速度快過佢蝕錢速度,下年就算派清亦只能派94元-12元=82元,咁除淨清醒日可能要跌到82元。

如果今年淨值是6蚊,年年賺1.2元,派0.33元,咁派淨個0.9蚊係仍然保留係間公司,個淨值第二年應該是6-0.3+0.9,但間公司的淨值唔係派年報個日至增加,今日派個份年報係6個月前,若一個月後才除淨,本年盈利又不變,到除淨日距離本年報有7個月個日的NAV應是6+1.2/12x7-0.33。

係咪好復雜?如果你明就再加多一個問題,假如市價是低過6蚊,比如是4個7又點。

其實價值法可以很簡單,知個大概就得,例如你知道Yield=0.33➗4.7=7%,6蚊帳值係大過市價4.7,P B=0.78,每年1.2元盈利ROE=20%,1.2盈利-0.33股息係一條好大的正數,並會一路路疊在6蚊上面,令淨值不斷上升得好快就得。

即係先選D無乜債ROE勁的公司,然後吼佢價格下跌令佢PB低過1好多,而佢又派息慷慨,呢個便叫Margin of Safet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358

人民日報:社保費率和待遇 不是零和遊戲

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我國企業職工五項社保總費率過高,在列入統計的173個國家地區中列第十三位,引起多方關註。

前幾年,也曾有過“我國社保費率太高,全球前十”的研究結果。對此,人社部已多次解釋過,就社保費率簡單地做國別對比和排序不盡合理。有的國家社保籌資通過一 般稅收的方式來實現,有的國家通過強制的商業保險進行,這些國家的社會保障籌資不計算在社會保險費率之中,拿中國的情況與之相比肯定不合理。還有一些發展 中國家,保障項目相對較少,覆蓋範圍較窄,表現出來的費率不高。

雖然不好說全球第幾,但我國社保費率處於國際中等偏上水平,特別是其中養老保險費率偏高也是事實。養老保險費率高,有轉軌因素。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部分積累制度模式,而在此之前已退休的“老人”和“中人”沒有積累或積累較少,其“視同繳費”期間的待遇,需要通過現在的單位和在職職工繳費來彌補,推高了現行的養老保險費率。此外,為應對老齡化高峰的挑戰,確保養老金持續按時足額發放,也需要維持一定的養老保險費率。

然而,這種較高的社保費率的確成為企業不輕的負擔。去年以來,國家已兩次下調社保費率助企業渡過難關。給企業降成本,誰都沒意見。但是,社保一頭連著企業現實負擔,一頭連著員工未來保障。擔心下調社保費率影響待遇水平也是難免的,如果收得少了,還能發得多嗎?

下調費率和保證待遇,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在不影響參保者待遇水平前提下,仍有一定空間為企業減負。

社會保險制度自身的完善能夠發揮開源節流的作用。擴大社保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通過投資運營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這些已經明確將逐步推出的改革舉措能 夠增強收支平衡能力,為降低費率創造條件。目前我國財政用於社會保險的支出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在總繳費水平不變的前提下,財政多支付一些,國企收益反哺力度大一些,企業和個人的壓力就可以小一些,社保待遇也不會因此縮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54

朱光耀:中美經濟關系不是零和遊戲,要防止發生貿易戰

17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2016-2017中國經濟年會”上指出,全面貫徹合作,是中美兩國之間唯一正確選擇的戰略思想,徹底摒棄零和遊戲的概念,保持中美經濟關系健康持續向前發展。同時希望盡快達成中美雙邊投資協定。

朱光耀表示,要防止如果貿易戰發生,造成兩敗俱傷的這種後果。中美經濟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它涵蓋的領域不僅包括中美兩國,在全世界範圍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如果出現貿易戰,將妥善應對,進行雙邊密切的政策溝通,同時運用WTO的規則進行磋商。

朱光耀在發表題為《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的演講時做出以上表述。

他提到了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該報告設計了三種貿易戰的可能性,對美國負面沖擊都很重大。

第一種,全面的貿易戰爆發,對中國征45%的關稅,對墨西哥征35%的關稅,對方也照方抓藥,全面的回擊。

第二種,非對稱性的貿易戰。中國和墨西哥不全面的進行反擊,有選擇的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包括中國可能拒絕提供關鍵要素資源,可能威脅終止購買乃至拋售美政府債券以及其他金融市場等。

第三種,短暫的貿易戰。預測估計不超過一年,但即使只有一年貿易戰,也將對美國的私營領域就業、金融市場、消費者商品產生影響。

此外,朱光耀還明確指出,在核心利益問題,即領土完整,主權維護和中國政治制度的安全問題上,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我們要毫不猶豫,堅定地維護。同樣也尊重美國的核心利益。在彼此核心利益上相互尊重,這是發展中美全面關系的一個根本的前提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96

零和遊戲的贏家

近期在看不少有關炒賣細價股的影片與書籍,對了解股票世界很有幫助。當中涉及很多財技,雖然並非我杯茶,但至少明白人家在玩什麼,金錢世界有什麼陷阱,不要做一位太純情的價值投資者。



近年在股票投資界中,出現了一個派別,財技分析派,他們投資股票的賺錢理念主要為捉大戶手影,了解莊家意念,從上市條例中找賺錢機會。如果能成功閱讀莊家財技,在適當時候買入賣出,自然可能「搭順風車」賺錢。

閱讀莊家財技,當中不少操作實在高深,包括貨乾不乾?即貨源是否集中在莊家手上,越集中就越乾,有如炒粉麵飯,越乾就越好炒。

曾經聽過財技高手指要股價升非常容易,只要買,它就能升了。所以,莊家要炒高炒低容易,但難就難在散貨。聽到這個論點,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與我一向認識的股票世界很不一樣。

情況就好像我有一批特別的石頭,石頭價格取決於買賣成交,但這批石頭只有我有,定價多少由我決定,我與幾位相熟朋友買入賣出,把價格打高打低,容易非常。而問題是如何把不值錢的石頭價格打高後,再以這個不合理的價格賣給他人換取資金,這才是最難的地方。

我們會問,無厘頭一堆石頭,一般人又怎會買呢?莊家大戶每天就是在研究這些命題,常用的方法至少有兩種。

第一個方法是買賣成交所造出的價格越來越高,慢慢造出一個上升的勢頭,價格升又有成交,自然會引來「魚兒」進來。這是人性,散戶的習性,當見到某物品的買賣成交價越升越高,轉手就賺大錢,很容易心思思加入買賣。最後投入資金,買入石頭,博石頭價格繼續升。

第二個方法是一開始把不值分文的石頭價格打高,高到極不合理,再由高位下跌派貨。例如一些股票總市值只有一兩億元,正常散戶不會買入,但若這股票總市值曾經被炒高至300億元,當它價格突然跌去九成至30億元,散戶就感到這很便宜,因為這股票曾經試過市值300億元,如今只得30億元市值,因此積極買貨。於是,莊家就能以原來的10倍20倍的利潤走貨。

當然,若個池塘不夠水,不夠魚,就會很難炒,什麼財技都很難應用,莊家賺錢有時需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聽到這裡,感覺十分厲害,亦十分可怕,因自知這只是皮毛,真正的財技還多的是。的確,要學懂一招半式都不容易,所以多了解也只是希望知多一點為求自保。忽發奇想,財技派投資者,甚至是莊家,對社會有何好處呢?

財技股的賺錢模式其實在零和遊戲中,所賺的錢都要人家賠,整個思維操作都在計算如何賺散戶錢,似乎對社會沒多大貢獻。

當我想想其他投資操作,或多或少都想到一些貢獻。例如近年部分人不太喜歡的物業投資者,常被指對社會沒有貢獻,但其實他們也在積極活化社會資源。

好像近日得知朋友投資工廈,把工廈劏成細份出租。其實如果沒有這位朋友,那工廈一直是一個荒廢已久的地方,對寸金呎土的香港來說是一個浪費,而朋友按市場需求把這塊資源裝修後租出,賺取現金流之餘,某程度上也在推動社會經濟。

還有物業投資者中的炒家,他們又有何貢獻呢?在樓市低潮時,誰敢買樓?好像沙士,樓價跌,全城不敢買樓,物業投資者卻很樂意買入並持有。到樓價高潮時貨少、需求大,誰在賣貨?又是物業投資者吧。他們沒有自住需要,偏偏在樓價高與低時作出投資行為,出色的炒家,會於貨多時儲貨,貨少時出貨,填補市場不足,他們賺差價之同時,也對社會有所貢獻。我們看看近年沒有炒家的樓市變成怎樣,施永青也曾經於報章上談過炒家的重要性。

股票價值投資者又如何?巴菲特曾經形容過自己的角色,他在做資金安置的工作,替需要資金的好公司找資金,同時又替資金找出路與回報。這令我想起商務印書館的宗旨,「替讀者找著作,替著作找讀者」,同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有時自己在做一件事,想想對社會有何貢獻,這是賺錢以外的另一個境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09

國金講場:神級經理零和遊戲

1 : GS(14)@2012-03-01 23:19:21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 ... 307&art_id=161159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052

股市場是零和賭局老千潭水深不可測

1 : GS(14)@2012-07-02 20:23:19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a1502df34ac554d0215
文章由 股民 » 週一 7月 2日, 2012年 7:05 pm
港股賭場開市千多間賭局有大小老千揾食良莠不齊、每隻賭局有老細大莊小莊幫莊棚架成員、傳媒打手有用口也有用手制造愚論影响股價波幅、我輩魚毛在石罅米覓食不幸會死無全屍、衹有自行執生死裡逃生心態可命久(跨大些)、對一些要向老千股莊家摸牙時、前輩教落第一次俾呃你可能無知、第二次俾呃你蠢過天真嬌、如再被同一股隻呃第三次你就唔死都無用唔好再玩股票。
文章由 manbo » 週一 7月 2日, 2012年 8:04 pm
緊械吳械零和啦!擋事焗可以械拱發械拱發械拱發新古,變七巧多錢七泥 D :lol: :lol: :lo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