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金:降息已開始 調控方式正轉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14

央行雖未直接降準降息,但通過調降正回購利率以及SLF低利率投放,當局放松貨幣政策的意圖已經相當明確。中金認為,這些措施已經相當於降息,未來,政策寬松的主要方向將是銀行間市場的降息和投放。

至於為何選擇正回購利率,而不是基準利率,中金認為,

貨幣政策轉型背景下,央行將在基準利率之外打造更為市場化的政策利率,因此貨幣政策調節將更多通過公開市場以及相關操作實現。

基準利率是央行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是利率管制下的產物。當前貸款利率全面放開,存款利率雖有10%的上限約束,但銀行理財、互聯網金融使得存款基準利率的約束弱化。

隨著新增外匯占款的趨勢性減少,商業銀行獲得基礎貨幣主要依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正回購利率在形式上屬於市場利率,同時也屬於公開市場上的政策利率,因此在貨幣政策從傳統的價格管制、數量調控向價格調控的轉型過程中將扮演更為吃重的角色。

在上一輪升、降息周期中正回購操作利率的變動與基準利率同步。未來央行仍可能會下調基準利率,但是即便央行不再動基準利率,當前央行在貨幣市場上的降息舉措已經反映貨幣政策的放松態度。

F596C479-0D81-4F7E-9BDC-389E2C8ACAB4

上周央行對五大國有銀行的5000億SLF操作也有降低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作用,華爾街見聞曾提到,這次SLF的發行利率僅3.7%,比三個月SHIBOR4.6%的利率低了近1個百分點。

目前,央行對短端利率的壓低已有效傳導至長端利率。中金提到:

調降14天正回購利率或低利率投放3個月SLF,可直接壓低銀行間市場的短端利率。如果市場預期未來短端利率因為貨幣政策的寬松而持續處於較低水平,則長端利率也將相應下行。最近幾天的中長端國債利率大幅下降,向短端利率收斂,導致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反映市場對未來短端預期下行,說明央行在短端利率的操作已經傳導至長端。

海通證券此前也曾給出過當前利率的傳導機制圖,並認為回購利率正在成為中國央行新的基準利率:

-2014-09-05-3-28-41,w_640 (1)

至於未來,他們認為,央行可能繼續調降正、逆回購利率,通過公開市場來放松貨幣政策。如果利率水平沒有回落,政策可能會加碼。其中,市場需要關註以下三個指標:

1,銀行間資金利率。如果利率水平沒有明顯回落,政策可能加碼。

2,實體經濟利率水平。降低銀行間資金利率可以傳到到中長端,並最終傳到至實體經濟利率。

3,三季度及9月份經濟數據。如果未來宏觀經濟數據沒有在當前的地位企穩回升,政策放松力度將會加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73

【專欄】為什麽說中國央行仍有降息的必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94

20140915rmb

本文作者系浦發銀行宏觀分析師曹陽,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由於8月經濟數據大幅低於市場預期,9月起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寬松步伐加快。央行先後通過SLF為五大行提供5000億資金、下調正回購利率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盡管如此,我們認為未來央行降低基準利率仍將是必要的。

從實質大於形式的角度來看,央行的SLF、下調正回購利率在規模上類似於降準和降息。就SLF來說,5000億投放在規模上等同於降準50個基點;就下調正回購利率來看,20個基點的下調也基本等同於一次降息的幅度。以上貨幣政策可以改善銀行間批發市場的流動性。一方面,短期融資便利(SLF)利率在3.7%、期限在3個月,基本等同短期限的逆回購操作。這種短期流動性提供可以緩沖IPO、國慶和季度因素對銀行存款分流的沖擊,有效降低金融體系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回購利率下調也有助降低銀行短期融資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壓低債券二級市場收益率。

但這對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可能較為有限。

一方面,SLF和正回購操作均發生在銀行間市場,由於期限較短,銀行難以形成穩定、持續的資金可得預期,因此未必進行主動性信貸擴張;

另一方面,雖然以上政策可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但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卻存在剛性,且調整相對滯後。從數據來看,最新的1個月大行和城商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4.56%和5.09%,同期限的同業協存利率降低為4.55%,均較年初下行了100個基點以上,但2季度末的貸款加權利率僅下行了不到20個基點。

此外,由於資金批發市場的參與者並非只限於銀行,在央行提供看跌利率期權後,融資性交易會增加,這進一步壓低風險資產的流動性溢價、信用風險溢價水平,從數據來看,目前5年期AA企業債與1年期國債利差僅為255個基點,處於歷史地位。

我們認為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低利率的擔保會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套息交易”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影響會更大些,而這些資金未必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這使得未來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依然是較為必要的。我們認為降息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降息可以比較明確地引導企業、個人預期,提高信貸需求。年初以來,國務院、央行層面多次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部分企業家均希望在利率下調後申請貸款,以節約融資成本,那麽降息可以發出較為明確的市場信號。

第二,目前信貸領域利率市場化已經完成,較多貸款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動,下調利率既可降低企業存量債務的財務費用,也可以對企業尋求信貸融資提供一定激勵。

第三,降低基準利率、尤其是房貸利率有助緩沖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目前房地產銷售、價格出現雙降,其中8月商品房銷售累計負增長擴大到7.6%,百城房價下跌數量達到74個。因此在各地放寬限購後、降低按揭貸款利率來刺激銷量回升對於減緩經濟下行也較為重要。

第四,從周期角度來看,降息可以緩沖經濟硬著陸風險,適度降低市場的信用風險溢價,對企業融資成本下行產生間接幫助。

我們不認為降息的政策成本很高。第一,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貨幣環境均較為寬松,美聯儲在9月議息會議表態鴿派,承諾將低利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歐洲央行在2016年前將進行多次TLTRO和ABS的資產購買計劃,因此中國央行下調利率不會增加資本流出壓力;第二,盡管隨著“豬周期”變化,通脹在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有一定上行壓力,但供給層面沖擊畢竟是暫時的,同時居民通脹預期依然較為穩定,3季度撐著儲戶調查顯示50%的居民對未來物價預期不變。因此這使得降息的成本不高。但是由於這兩個因素可能在12月發生一定變化,如美聯儲屆時可能修改利率前瞻性指引,提示加息時點,國內通脹單月也將在2.5%以上,因此我們預計好的降息時點可能在11月前。

有市場觀點認為利率市場化後,降息會引發存款再度流失,從而弱化政策效果,但對此我們並不認同。由於央行已將貨幣市場流動性保持得十分寬松,目前回購利率走低也帶動整個貨幣市場的資產收益率下行,如3個月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下行至4.7%、余額寶等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至4%附近,因此即使下調存款利率,對於存款流失的沖擊也較為有限。

“小孩子看對錯,大人只講利弊”,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降息本就是逆周期調控的重要工具,並不涉及太多放水、保持定力方面的價值判斷,在政策成本較低時,我們認為降息仍將是較為必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95

美聯儲會議紀要藏玄機:華爾街預期聯儲加息後兩年內將被迫再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52

美聯儲,FOMC,加息,利率,FED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美聯儲公布了FOMC9月貨幣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紀要提到,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華爾街的大銀行預測,即使美聯儲開始加息,也“有相當的可能性”在首次加息後兩年內再將利率降至零。

上述FOMC會議紀要提到:

參加一級交易商最近調查的受訪者預計,首次加息後兩年內,聯邦政府基金利率有相當的可能性回降到零下限。

由於投資者可能預計利率會如此之低,市場預期的聯邦基金利率軌跡可能低於FOMC多數成員對適當政策的評估水平。

在此有必要回顧下近幾個月這類美聯儲調查的結果,因為它可以體現華爾街大機構的預期怎樣變化。

今年7月的一級交易商調查結果顯示,大銀行預計,到2016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等於或低於0.5%的可能性僅有4%。

到了9月調查期間,調查提問已經直接涉及,有無目標聯邦基金利率在加息後兩年內再次跌回零的可能。如以下截圖所示,有的問題是以聯邦基金利率並未跌回零為前提的:

美聯儲,FOMC,加息,利率,FED


而今天公布的FOMC會議紀要更是直接挑明,華爾街的大銀行——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對未來利率的預測更加傾向鴿派,因為即使美聯儲開始加息,首次加息兩年內還有“相當的可能性”回落到零。

前彭博觀點的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專欄作者Matthew C Klein由此感嘆:

大家對美聯儲聲明里說超低利率會“相當一段時間”保持低位的關註可以降溫了,現在美聯儲釋放的最新謎題是,一旦美國經濟重陷衰退,美聯儲有多少“相當的可能性”要被迫回到超級寬松的老路上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93

國家信息中心: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全面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09

20140612rmb

從今年三季度以來,不論從實體經濟指標、金融指標還是先行指標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當下正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關鍵時期,市場最關心的是在經濟下行期間央行究竟會不會全面降息。那麽要如何判斷降息的時點呢?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表示,全面降息需要滿足三大條件。

範劍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更多是一個技術性手段,貨幣政策中的各種政策工具本身不帶有道德判斷。我們需要定向放松還是全面放松,要根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當我國經濟還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時,我們不需要全面放松,這時候用定向的手段先解決最薄弱環節的棘手問題是對的,當然這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全面降準、全面降息的可能,形勢需要時也要果斷選擇適當的政策工具。

以降息為例,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產價格,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價。去年我國CPI平穩、PPI明顯回落、房價居高不下,參考CPI就沒必要調整,看PPI就應該降息,看房價就應該加息,綜合考慮後我們的決策是不加息也不降息。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我們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

談到未來央行貨幣政策方向,另一位重要人物、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於上周六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 沒有任何理由在可預見的未來對中國經濟實施大規模的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馬駿表示:

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並不會在每次經濟增速放緩時出現,這是外界需要認識的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之一。盡管經濟增速放緩,目前中國的就業狀況依然穩定。但同時房地產、部分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杠桿已經過高,對於這些領域的進一步放貸應該予以避免。

上周《中國證券報》評論預計,三季度數據將顯示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需求不足持續甚至加重、仍未解決企業融資難且貴的問題,央行可能以多種手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擴大定向降息範圍,甚至在必要時啟動全面降息。該評論還指出,三季度GDP情況不容樂觀,四季度壓力依然較大。最為突出的是,目前實體經濟實際利率較高。

央行數據顯示,6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考慮到當前PPI長期運行在負值區間,企業融資成本普遍在8%以上,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更高,甚至可達10%以上。因此,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已成為當前貨幣政策穩增長重要目標。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降低融資成為可能將體現三大特點

1、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間。

2、未來可能繼續定向降息。

3、如果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穩增長面臨較大挑戰,不排除可能全面降息。

浦發銀行分析師曹陽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央行仍然有必要降息,而且考慮到目前國際貨幣政策環境,中國央行降息的成本並不高:

我們認為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低利率的擔保會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套息交易”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影響會更大些,而這些資金未必進入實體經濟領域。這使得未來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依然是較為必要的。

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副所長李雪松稱,對於明年的經濟目標,有的建議繼續設定為7.5%的觀點,也有建議設在7%的,以及6.5%-7%的,但是即使是要實現7%的增速,也需要努力才可實現。

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對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速做出預測,2014年為7.3%-7.4%,2015年為7.1%-7.2%。他甚至表示,明年政府如果沒有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GDP增速很有可能在某些季度低於7%。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長速率將在7.3%左右,明年是7%或者略低於7%。

IMF的經濟學家則預測,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在7.4%,明年預計在7.1%,然而,即便是經濟增速放慢,IMF仍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應被視作“健康”的進展。

《華爾街日報》對15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可能僅有7.2%,較二季度的7.5%將有所放緩,也將是2009年3月以來最低經濟增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5

瑞士央行:準備好在必要時降息至“負利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12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近日再次強調將維護采取一切措施來維護歐元對瑞郎的匯率穩定,表示央行已經準備好在必須要的時候采取降息和“負利率”措施。

在10月10日在出現IMF年會時表示將繼續維護歐元對瑞郎的匯率下限,如果市場出現變化,不排除負利率的可能性。自2011年以來,瑞士央行一直捍衛歐元對瑞郎1.20的下限,每次匯價接近或者觸及該水平,央行都會采取拋售瑞郎買入歐元的幹預措施。

喬丹並不願意透露執行負利率的具體概率,只是強調會在“必要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采取措施。

稍早之前瑞士央行副行長丹亭也曾經表示如果歐元區國家經濟狀況出現進一步惡化的話,瑞士央行可能將不得不采取措施。

瑞士目前本國的通脹水平處於明顯低位,瑞士央行預計2014年的CPI增幅僅為0.1%,2015年的CPI增幅為0.2%,2016年則為2016年。瑞士央行2014年的GDP增長為1.5%。(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8

咬定青山不放松 政府高層智庫稱央行堅持不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23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雖然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政府可能仍會堅持不降息的立場。

這些消息人士與中央領導層比較接近並供職於高級智庫。他們表示,中國央行面臨越來越大的降息壓力以支撐經濟增長,但央行擔心這可能會加劇債務和房地產泡沫,並打擊中國政府的改革信譽,這些擔憂降低了央行迅速行動的可能性。

昨天公布的中國三季度GDP增速僅7.3%,創近六年新低。出於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亞洲股市普遍收跌。不少分析認為,這將令決策層面對在第四季度增加刺激的壓力。

但高層智庫認為降息的可能性並不大。路透援引國務院發展中心一位資深經濟學家的評論稱:“降息是重大的政策決定,當前亦非常敏感。這將是最後一著,不會輕易使用。”

另有一名不具名的前央行研究人員告訴路透:“主要問題在於,一些人已經在降息和強刺激政策之間劃了等號。把降息這樣一項貨幣政策與政治聯系起來,有點搞笑,但這種爭論表明政府內部的看法存在分歧。”

中國政府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7.5%,但由於房地產、制造業增速回落和反腐等原因,中國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使得中國高層陷入保增長還是推進改革的兩難困境。

9月底時,市場一度傳聞周小川可能會離任央行行長一職,更加凸顯了高層的矛盾。此前多位經濟學家與官員認為,周小川不願為短期的經濟增長而影響推行利率市場化等改革措施。他抵制了此前市場降息等更寬松貨幣政策的呼聲,因為那樣做可能激化本已嚴重的國內債務問題,推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

國內外投行、券商對政府是否會降息也看法不一。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認為,第四季度中國的經濟政策仍將以定向的貨幣寬松為主,隨著經濟增長預期的改善,全面降息的概率正在減小。

而匯豐則認為,政府提出的“新常態”與積極應對下行壓力不矛盾。在目前外儲不升反降,經濟下行壓力大,通縮苗頭顯現的時候正是順勢讓存準率回歸正常的好時機。當然全面降息也仍然是直接降低融資成本的首選方案。

與目前的定向降準降息相比,全面降準降息的優勢在於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通過改變預期帶來企業和家庭部門的投資及消費行為的變化並扭轉需求持續下滑的頹勢。

不過,中國高層目前也開始傾向於接受低於7.5%的經濟增速。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援引路透消息稱,中國高層領導人在8月的北戴河會議上,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推進改革,優先於出臺刺激增長措施,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現實,這意味著不大可能出臺全面降息降準等重大刺激舉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22

央行過快加息的可怕先例:瑞典央行被迫重回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27

央行如果加息過快,令經濟無法承受,就可能引發可怕的後果——被迫逆轉政策,重新降息。

在這方面,瑞典央行的銀行家們為他們豎起了先例。彭博新聞社文章稱,瑞典銀行決定削減利率至零就是一個最新的證據——過快地去除緊急刺激是個冒險的事。

2010年7月,瑞典央行宣布加息,盡管當時的通脹率僅為目標通脹率的一半。瑞典回購利率也由0.25%提升至12個月以後的2%。此舉引發諸多批評,指該行加息過快,又等了太長的時間才去對抗隨之而來的通縮。

當年,瑞典的通脹率的確上升了,但僅是曇花一現。2011年12月,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刺激了歐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瑞典央行被迫降息。

Schroders Plc.駐倫敦經濟學家Azad Zangana對此總結道:“他們對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作出的反應太慢了。瑞典經濟從未真正崛起。他們相信他們處在一個周期型經濟複蘇的上升通道中。但事實上,他們仍依賴歐洲。”

重新返回以往貨幣政策的不止是瑞典央行。為了對抗通脹,歐央行曾在2008年加息,在2011年第二次加息。如今,歐元區卻面臨六年中的第三次經濟衰退。他們重演了日本央行在2000年犯下的錯誤。該行當時曾上調了關鍵利率,但6個月之後又因為通縮而不得不降息。

今晚,美聯儲為期兩天的FOMC會議將結束,並將於北京時間明日淩晨兩點公布FOMC聲明。預計屆時將宣布QE將正式退出,可能會再度強調聯儲決定將低利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2015年年中首次加息。

紐約聯儲主席William Dudley9月22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開始加息時,要確保經濟可以承受。在每一次貨幣會議上,我們都試圖對這一點作出評估。有理由試著拿出耐心。”

央行的銀行家們可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政治家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歐洲,德國幾乎次次都反對財政刺激,也拒絕激進的歐央行措施。在英國和美國,占了上風的緊縮政策限制了經濟從大蕭條中複蘇的能力。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在12月再度提升消費稅引發國內政壇熱議,他們懷疑經濟是否能禁得住這樣的舉措。

反對緊縮銀根的銀行家Lars E.O. Svensson去年退出了瑞典央行的六人委員會,他認為,瑞典央行的政策逆轉表明,加息過早將導致經濟比以前更糟。“這個教訓對其他國家央行來說也是很明顯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96

大放水未能壓低利率 央媽會全面降息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13

昨天,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4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江湖傳言的放水得到官方證實,但貸款利率較二季度卻不降反升。融資成本走高,會迫使央行推出全面降準降息嗎?華爾街見聞綜合各家觀點,為您深入分析。

重磅:MLF工具得到央行確認,本質上是貨幣放水, 兼調結構

此前市場傳言央行放水的消息被央行確認,在9月和10月央行使用新式工具中期借貸便利(MLF)分別投放了5000億和269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期限3個月,利率為3.5%。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認為,由於MLF比SLF期限長,並存在展期可能,因此這是實際上的“放水”,規模上接近兩次降準。同時在資金投放上,以三農和小微為主,顯示了MLF工具同時兼備引導中期利率和調整貨幣投放結構的作用。可以預見,未來央行將主要通過SLF、MLF,甚至LLF的方式來構建多元化的貨幣工具,引導資金價格的方向和結構。

吊詭:貸款利率到底降了還是升了?

本次《報告》在描述貸款利率時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報告原文稱:“9 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7%,比上月下降0.12 個百分點”。

回顧歷次《報告》,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對比對象都是前一季度,本次《報告》將其與上個月對比實屬首次。央行這次為什麽會遮遮掩掩呢?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這是因為央行“心虛“了。

季度對比來看,9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7%,還略高於二季度的6.96%,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7.33%,也高於二季度末的7.26%。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也高於二季度。

俞平康指出,利率從貨幣市場向實體經濟的傳導還不順暢,流動性增加更多體現在銀行間的錢增多,但實體受益不多。其中原因主要還是債務率較高和風險溢價上升。解決實體端“融資貴”的問題還需繼續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理順傳導機制,這將仍然是未來貨幣政策的重心。

另一方面,從央行強調的月度對比來看,貸款利率確實也開始出現下降的勢頭。海清債券頻道的鄧海清稱,9月貸款利率相對8月已經開始下降,強調“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有一定程度緩解”,換句話說央行認為貸款利率的拐點和下行通道已經形成。

焦點:會有全面降息降準嗎?

姜超直言不諱地指出,降低融資成本仍是央行未來首要任務,降息概率顯著上升。目前央行各類創新工具對降低貸款利率收效甚微,“我們判斷15年央行或正式下調存款利率,次數或在兩次以上,以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

不過,支持這一觀點的人並不多。俞平康就指出,降低融資成本確實是首要的政策目標,但央行目前尚未對全面降息降準有所傾向,意圖還是通過更加靈活性和針對性的金融工具創新,將寬松進行定向的引導。

他指出,報告對低通脹成為放水理由進行了反駁,認為盡管通脹數字較低,但“物價絕對水平不低”,“物價預期還不很穩定”,“物價對需求的擴張仍是比較敏感的”。

鄧海清認為,從9月貸款利率較8月下降的趨勢中,央行可能會認為貸款利率下行通道已經形成,那麽央行繼續大規模寬松的必要性並不存在。

而且,《報告》中稱“中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表明中國經濟的GDP底線已經明確小於等於7.3%,“為保7.5%而放水”的邏輯起點不再存在。

展望:更加靈活的定向寬松

央行如果不進行全面降準降息,可能會怎麽做呢?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這一句話有兩個要點,一是將之前的“預見性”改為了“靈活性”,二是將之前的“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改為了“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鄧海清指出,對於“靈活性”,“我們的理解是,央行不再期望能夠在複雜的國際(美、歐、日分化)、國內形勢中清晰“預見”未來經濟的長期趨勢,而更傾向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采用見招拆招的方式隨機應變”。

央行一旦采用了長周期貨幣政策工具,則將封殺自己未來政策調整的空間,與“靈活性”根本上違背,因此降息等長周期貨幣政策工具不會輕易采用。

可見,未來央行的政策很可能仍將以“靈活的”定向寬松為主,不排除更多的創新工具使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74

MNI:中國政府不願降息 明年或擴大PSL到所有商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00

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MNI)引述一位參與了有關調整利率的“高層次”討論的未具名人士報道稱,政府不願降息,情願使用目前的策略,即通過秘密的市場操作來降低融資成本。

MNI引述該人士稱,高層的政策基調是定向調整,目標是維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中國央行明年可能將抵押補充貸款(PSL) 擴大到所有商業銀行範圍。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正引起越來越多擔憂。央行通過“秘密”操作不斷向市場註入流動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014年7月,公開報道稱央行對國開行發放3年期1萬億元的抵押補充貸款(PSL),雙方均未有正式表態;9月,央行通過SLF向五大銀行投放了5000億元流動性,各方未有正式表態;10月,市場再傳央行將通過SLF向多家股份制銀行放水2000億元,各方同樣沒有公開證實。

近期渣打銀行預計,央行將在年底前降低基準存款利率25個基點,並在2015年一季度再次降低存款利率。此前,包括瑞銀、德意誌銀行、高盛等在內的多家國際投行都預計中國明年將采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28

降息週期開始?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6q8.html

     晚飯後,央行突然宣布不對稱降息。

     外盤立即有了反應,就像剛剛見到美女脫衣服的瞬間,鼻血亂飛,帳篷支起。倫銅直接向上,黃金突破1200,美元重新彪上88,人民幣下滑。

     黃金和美元同漲的情況,在非避險狀態下還是不多見的。

     這意味著市場認為中國重新開始流動性泛濫周期,而黃金過去的暴漲和房地產一樣都有人民幣泛濫的影子。 

     可惜會錯了意,美女還沒回頭,回頭一看是如花!滬銅上竄後,立即嚇得萎了,靠一幫哥們撐著,反正他們玩的很牛,銅早就成了騷包。

      我曾經分析認為央行改變基礎貨幣投放方式,大概率不會通過降息的方式來做調控。

      騷瑞,俺錯了。

      結構化降息的內涵卻令人汗毛凜凜,以我淺薄的銀行知識,我也看得出來,壓低儲蓄利率25個基點,同時壓低貸款40個基點,意味著銀行信貸收益縮窄;同時,上調利率浮動到1.2%,意味著如果我是銀行,立即會上浮利率到最高。

      為何?爭奪存款也。

      降息措施能夠引導資本去房地產嗎?不能,銀行為何要放給按揭貸款?能夠引導資本去實體經濟嗎?不能,銀行要放貸,賬面上顯示的是根本沒有充足的良好信貸資質標的。能夠引導資本去股市和國債嗎?

      這倒是要想一想的。

      實際上,融十條造成了銀行資本緊張,當日即造成銀行間交易推遲,無法出清。存準和存貸比在這筆納入的資金項目變更後,引發了更大的銀行資金緊張。降息只是理論上降低了債務成本,卻無法引導資金均衡。

      晚間立即傳來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上浮利率到最高1.2%的幅度,立即打消了存款利率下調的空間。

      何解?

      存款在周一開始的流失,將會給中小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沖擊。疊加融十條的影響,恐怕一些銀行要抹脖子了。

      所以,我不明白坊間經濟學家們擊節叫好的邏輯在哪里?

      當然,大型企業和大型銀行這下可以玩二人轉了,利率下調了,成本降低了;中小銀行又要淪為大銀行,甚至大企業的打工仔了。

      而大型銀行的收益下降,又會通過拆借和各種理財玩法進入銀間市場和影子市場,謀求利差。

      但對於政策面核心的主張,還希望資本回到股市、國債市場,並降低債務成本。

      因此也意味著一次結構性降息是完全無用的,必須展開降息周期才行。

      而這個風險也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的周期預期開始,與美元息差進入收窄預期,資本外流預期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