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七年銀行員生涯實現作家夢想 寫出超夯日劇 《半澤直樹》作者 為苦悶上班族發出十倍怒吼!

2013-09-16  TWM
 
 

 

紅透半邊天的日劇《半澤直樹》,原作者池井戶潤不但曾任職於銀行七年,現在也還擔任一家中小企業的獨立董事。

用流暢的文筆,結合自己的企業觀察和工作經驗,不但一步一步地達成自己的作家夢,更帶給大家對抗逆境的勇氣。

撰文‧孫蓉萍

「你昨天有沒有看啊?」日本一家大型銀行的員工餐廳,最近每到星期一中午, 大家談論的話題都是「半澤直樹」。這個在泡沫時期進入商業銀行的主角,面對來自內外的種種壓力,總毫無妥協空間地予以反撲,態度強勢卻又心思縝密,搭配那句經典台詞:﹁整我的人,我將十倍奉還!﹂劇情發展總能大快人心。

看到堺雅人飾演的半澤直樹忍辱負重,不惜下跪磕頭換取反擊時間;看到上戶彩扮演的半澤妻子,在銀行員太太的小圈圈中被「高層太太」酸言酸語,再想到自己在職場上也常遭到不平等的待遇,自然會產生共鳴。

台灣十月上映,已引發討論而且不只在日本,這股風潮還吹向台灣,畢竟職場怪象沒有國境之分,因此即使該劇預計十月七日才由緯來日本台引進台灣,卻已在網路上引發許多人瘋狂追逐劇情發展,成為全民共同話題之一。

這齣日劇的原著小說是《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作者是在日本頗具知名度的作家池井戶潤。出版社文藝春秋宣傳部主管谷村友也指出,這兩本小說的文庫本在七月《半澤直樹》播出前,銷售量加起來是五十萬冊,播出後一個月就增加到接近一二七萬冊,八月底一七○萬冊。

進入八月底,《半澤直樹》劇情進入第二部分,原著小說的銷量隨著收視率繼續攀升,至九月第一周,累積銷量達到二○九萬冊。

「在出版社的定位,這當然是一部企業小說,企業小說的女性讀者一向不多,但這一次,小說銷量暴增,顯然是因為女性讀者的熱烈投入。」谷村友也認為,小說銷量呈倍數成長,多少是受到日劇、尤其是堺雅人之賜。他解讀,現在許多女生也會買書來看,或許,這一次的成功會為池井戶潤,甚至是企業小說,打開全新的讀者群。

池井戶潤的作品以寫實的場景出發,但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又因為極度寫實而令人讀來有一種超脫現實的暢快淋漓;這種精準拿捏現實與超現實的功力,在於池井戶潤本來就是一位「既能服從於現實,卻又絕不忘記自己夢想」的人。

銀行工作經驗,化為小說素材池井戶潤從小就愛看書,早在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他就把「作家」當成自己的夢想,「一開始,我想寫出『能讓日本人振奮的小說』!但後來又迷上了推理小說。」日本推理小說鼻祖江戶川亂步的書,他幾乎全都讀過,一度以拿到「江戶川亂步賞」為目標,成為一位推理作家。

不過夢想並非一蹴可幾,池井戶潤會判斷情勢,考慮清楚,有戰略性地朝夢想邁進。

進入慶應大學,池井戶潤念的是文學部,但理性的他很快就開始擔心畢業後不好找工作,早早做好打算,念文學是「為夢想」,但還是要為「生計」做些盤算。因此讀完文學部之後,他又讀了兩年法學部。

離開學校,池井戶潤也還不急著圓作家的夢,他很清楚,一個大學畢業生很難馬上就當上小說家,於是選擇進入三菱銀行(現為東京三菱UFJ銀行)工作。在這裡,他開始累積日後寫出《半澤直樹》故事的種種養分。

當時的日本,就業情勢固然不像現在這般險峻,但要進入大銀行,其實也得要擊敗許許多多的對手,場景或許就像《半澤直樹》的第一幕,數百之眾的應試生在銀行大會堂參加面試一般。只是好不容易捧了金飯碗,池井戶潤卻立刻知道自己恐怕不會久待,「因為大家都要一樣,連細節都要照規定辦理,簡直像一所成年人讀的幼兒園。」所幸,他負責的是對中小企業融資,要和各家企業和經營者溝通,也要思考怎麼做才能順利放款,這些需要「花更多腦袋研究調查」的工作,都能讓他暫時忘卻大組織僵硬死板的制度;而解讀企業財務報表,抽絲剝繭,更可以滿足他「推理」的樂趣,於是這份工作做了七年才辭職。

日本媒體解讀,池井戶潤筆下的故事之所以能夠獲得廣大群眾的共鳴,最主要原因是他本身就有銀行工作的經驗,而且是負責對企業放款,在處理對企業放款的交涉過程中,對於銀行端和企業端的運作,甚至於人性,都有極度透徹的觀察與洞悉。

職場真實寫照,引發讀者共鳴事實上,直到現在,他還是東京都大田區中小企業日邦工業公司的獨立董事,對於金融相關的實務仍不陌生也未脫節。

在銀行工作時,池井戶潤看過很多公司成功和失敗的例子,深知控制成本的重要。因此在離開銀行決定獨立創業時,他不敢花錢租辦公室或雇用員工,而是把自家的一個房間當作辦公室,成立一家為客戶建立資料庫的公司。但因為是一人公司,一開始,「我甚至一天要工作二十四小時。」不過,腦筋靈活的他很快就找到了比較不費力、又能結合興趣和專長的賺錢法,就是寫金融實務書。

找出自己的競爭力,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我的優勢是放款知識比別人豐富,而且我又很會寫文章,結合這兩點,我就寫了簡單說明借錢法的書。」池井戶潤「靠書出名」,一開始並非是寫小說,而是撰寫「教中小企業如何與銀行打交道」這種「非文學類」的書籍;大約兩年之內,他寫了五本有關「借錢法」的書,銷量不俗。此外,他也常常以專家達人之姿,應邀到各處演講、提供諮詢服務,事業步上軌道。

一路以理性腦袋應付生活,但是小時候當推理小說作家的夢想,卻從未消失。辭去銀行工作一年後,池井戶潤以銀行為故事的舞台,創作了長篇小說,可惜未能獲得江戶川亂步賞評審的青睞,隔年(一九九八年)再以當年擔任銀行員時和往來企業相處的經驗,完成《無底深淵》一書,終於讓他如願以償。

池井戶潤因為這本得獎的「銀行推理小說」,建立了「企業小說家」的地位,但是銀行或企業故事對一些人來說,有閱讀門檻,如何將企業發生的事融入小說當中,正好考驗他的功力。

池井戶潤在寫小說時,重視三件事:第一是新意,第二是原創,第三是豐富。他認為要當一個作家,不是悶著頭拚命創作就好,而是要大量閱讀,看別人的作品,才知道自己寫的內容有沒有新意。他會選擇以銀行為故事背景的推理小說,原因也在於此,畢竟對於銀行或金融產業的事,他無疑已經「大量閱讀」了。

夢想現實之間,獲得完美平衡至於原創,像他描述銀行相關的推理小說,別人難以模仿,而且為了有真實感,他很認真地擔任獨立董事,不是只掛名而已,藉此更了解社會脈動。故事的豐富性,則來自日常的思考和觀察,秉持著小說必須「有趣」的原則,希望讀者「有興奮的讀書體驗」。《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池井戶潤希望讀者看完他的小說,「就像看完電影《法櫃奇兵》一樣,高昂的情緒久久揮之不去。」這三件事的精采濃縮,正是《半澤直樹》大成功的關鍵;就像《日經娛樂》雜誌的分析指出,池井戶潤這部作品有三大魅力:第一是故事給人暢快感,一個小銀行員和巨大的權力及組織正面對決,任何人看了都覺得很痛快;第二是沒有花瓶的角色,真男人的奮鬥故事,反而更能打動女性讀者;第三是避免只有內行人才懂的艱澀用語,像劇中的一顆小螺絲,身邊有的小東西更有人情味。

三大元素薈萃,創造了精采的《半澤直樹》;而池井戶潤的成功,其實也是現實與夢想的完美結合:他為了夢想而必須走在現實的軌道上,而現實,不也十倍奉還給他完成夢想的最強養分嗎?

池井戶潤

1963年 生於日本岐阜縣1988年 慶應大學畢業,進入前三菱銀行1995年 辭職,擔任金融顧問並且寫書1998年 以《無底深淵》獲得江戶川亂步賞2010年 以《鐵之骨》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2011年 以《下町火箭》獲得直木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13

史迪格里茲解讀英國脫歐、川普現象 專訪諾貝爾經濟學家》他,點燃全球「不公平怒吼」

20156-06-13  TWM

九九%與一%的貧富差距比較,史迪格里茲就是用這樣的犀利比喻,撩起世人對不公平的怒火。在新書《大鴻溝》中文版出版之際,他接受《今周刊》專訪,談的,還是不公平。

在在二○○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眼中,有一股力量,正在全世界各地覺醒。從美國的川普現象、英國脫歐公投,到美國極力推動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背後都是這股覺醒勢力在作祟。

反不公平

美式資本主義末日已到

而這股覺醒力量攻擊的對象,就是傳統資本主義與全球化所造成的不公平,史迪格里茲自己就是點燃這把火的經濟學家。

出生於美國密西根的貧窮工業城,研究不公平現象超過四十年的史迪格里茲,一一年寫了〈一%所有、一%所治、一%所享〉(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這篇文章,結果變成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我們是九九%」,他也變成這場運動的精神代表。

不過,點起對一%革命之火的史迪格里茲,在紐約接受《今周刊》的越洋電話採訪時,反而擔心人民對不公平的覺醒及憤怒在全球興起,卻似乎被引導到了光譜的另一個極端。

「問題就出在,現在全世界都在質疑失控的資本主義,而我們還沒有找到辦法修正它。」史迪格里茲說:「三十五年以前,美國開始鬆綁法規、減稅、推行自由貿易,一%的富豪階級透過各種方式,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會受益,但事實正好相反。」相對於多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算是比較活躍的,一直以來,他不吝於對經濟前景提出判斷,也有不少經典預言;他是少數提早警告○八年金融海嘯即將來襲的學者,也曾評論「安倍三枝箭」對日本經濟的提振恐怕有限。而在金融市場正把「川普當選」、「英國脫歐」視為兩大黑天鵝的此刻,史迪格里茲在多年前說的那句話,似乎又是一句快要兌現的預言:「貧富不均的問題,終將回頭傷害富人。」一層一層,史迪格里茲開始說明貧富不均殺傷力的傳遞過程:「資本主義的確讓收入頂層一%、一○%的人得利,但是美國全國九○%的人,收入還停滯在半世紀以前,現在美國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種種證據都指向一件事:美式經濟大有問題。」

對不公平的憤怒

反而催生川普極端主義

更糟的是,經濟的不公平,現在也擴大成政治的不公平。「這些一%掌控了政治、媒體,他們的音量很大聲,讓現代民主主義從『一人一票』變成『一元一票』(One Dollar One Vote),造成政治也嚴重地向富豪階級傾斜。」史迪格里茲說,當各國把美式資本主義照單全收,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就開始成為一種全球病毒。

如今,這些病毒開始一一發作了。「在美國、歐洲,越來越多人質疑資本主義下的政治與經濟模式。」他舉例:「金融海嘯讓數百萬人失業,造成問題的大金融機構老闆卻能全身而退,就是血淋淋的例子。」「現在,人民不但覺得系統不公平,還失去了對系統的信任,開始覺得憤怒。這樣的結合很危險,在激情盛怒之下,像川普這種極端的角色就會崛起。」史迪格里茲警告。

「川普很巧妙地把美國人對政治的不信任,轉化一種成『徹底換方式做事』就會改善現況的幻覺。」所以,川普越破壞既有規則,就有越多人愛他,「因為很多人相信,就是過去的規則讓我們這麼慘。」史迪格里茲也擔憂後果:「川普並沒有提出一套可行的政策,美國人也絕望地相信選了他才會真正有所改變,幾乎就像宗教信仰一樣。」在全球不公平擴大下,史迪格里茲也認為,這將會是一種全球現象。

「雖然條件有許多不同,但現在英國脫歐的支持者,同樣也是利用一樣的幻覺跟憤怒。」他指出:「幻覺,是來自於英國則是對大英帝國過去的榮光;憤怒,則同樣是來自於英國經濟與政治的不公平。」史迪格里茲說。

「英國社會現在也有很嚴重的不公平存在。雖然沒有美國那麼嚴重,但在整個西方世界,可說是僅次於美國。」他接著說:「雖然我認為英國留在歐盟,對他們比較好。但是如果歐盟跟美國簽了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那我可能要重新思考了。」TTIP是類似於TPP的貿易協定,可說是美歐版的TPP。他在今年三月英國演講時就直言,TTIP是「美式資本主義」的擴張,「任何民主國家都不應該接受這樣的協議」。

而史迪格里茲對TPP也是一樣的看法:「首先, TPP不是自由貿易協定。雖然這是美國自己寫的規則,但它對美國人民沒有一點好處。兩個不同的美國機構對TPP對國內影響做了評估,其中一個說二十年後零成長、另一個說有○.?○一五%的成長。所以TPP的重點,不是貿易。」

有弊無利

TPP應不是台灣的選項

史迪格里茲並不反對自由貿易,但他認為錯誤的自由貿易,將加深全球化造成的不公平。他曾提出自由貿易協定的三大原則:協議內容完全對等、國家利益優於商業利益、談判過程透明化。而在他眼中,TPP並不符合這三項原則。

「TPP是美國大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寫的遊戲規則,例如把大公司智財權保護網延伸到小公司和其他國家。加拿大黑莓機的創辦人巴斯利(Jim Balsillie)就強烈反對TPP,原因就是他擔心智財權規範會搞垮加拿大新創公司。」「TPP另一個重點,就是降低非關稅障礙,讓法規鬆綁。降低像環境保護、國家安全、勞動法規等法令障礙。」他在英國就曾舉例,TPP規範下,企業如果商業利益因為該國法規而受損,就有權對政府提告。最後的下場,該國政府不是撤消法令、就是付大筆的賠償金給企業。

儘管不少聲音批評,史迪格里茲的「自由貿易三原則」太過理想化,近似於缺乏實務考量;但無論如何,以目前的TPP規畫內容,他還是建議台灣應該拒絕加入。

史迪格里茲坦言,自己並不了解TPP對台灣的細節,「但對大部分國家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如果我們在談的是像世界貿易協定(WTO)這樣的協定,那就是完全另一回事了。問題是,TPP的影響不單純是關稅。」而且史迪格里茲指出, TPP最後是否會成立也有變數。「你要知道,TPP在美國國會通過的機率非常低。不論希拉蕊或是桑德斯(佛蒙特州參議員),在競選初期都很反對TPP。現在,總統歐巴馬想在年底的國會讓它闖關,我覺得他會失敗。」他說。

「每個人都知道歐巴馬準備闖關,所以反對者已經在準備大型的反對活動。我認為,TPP最後可能會重新再寫一次條文,因為它對美國的經濟影響有害無益。」他說:「所以,我希望台灣永遠都不用問『應不應該加入TPP』這個問題!」重點並非反對自由貿易,他所期待的是,一個完全公平、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的自由貿易新秩序。

約瑟夫.史迪格里茲

(Joseph Stiglitz)

小檔案

出生:1943年

現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經歷: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作:《失控的未來》、《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史迪格里茲認為,英國留在歐洲對他們比較有利。

但如果歐盟和美國簽了TTIP,那他會重新思考英國脫歐的立場,足以顯示他對TTIP及TPP的憂慮。圖左為英國現任首相卡麥隆。《不公平的代價》史迪格里茲以資訊不對稱理論,在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不斷對他最關心的不公平現象發聲。

史迪格里茲認為,英國留在歐洲對他們比較有利。但如果歐盟和美國簽了TTIP,那他會重新思考英國脫歐的立場,足以顯示他對TTIP及TPP的憂慮。圖左為英國現任首相卡麥隆。

《大鴻溝》

從貿易協定到伊波拉病毒,撕裂的階級擴大衝擊全球社會公平作者:史迪格里茲 譯者:許瑞宋

出版:天下雜誌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61

Police uproar over light sentence for judge's niece(放生包致金姪女全城怒吼)

1 : GS(14)@2010-08-05 23:06:20

http://www.thestandard.com.hk/ne ... d=101325&con_type=1
2 : GS(14)@2010-08-05 23:07:06

http://www2.news.sina.com.hk/cgi ... /1/1/1809351/1.html

【東方日報專訊】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的姪女三犯襲警罪行卻仍獲法庭輕判,激發警隊內部及公眾極大回響,有警察工會兩日間接獲近千同袍投訴,而警方昨晚亦決定向律政司提出覆檢今次控罪判刑。除警隊外,各界不滿情緒亦高漲,紛紛質疑今次輕判被告有官官相衞之嫌,最少有三個團體或政黨今日會到律政司辦公室抗議,以向律政司施壓要求覆核判刑。

警方發言人昨晚表示,警方已就該宗「毆打警察」控罪的判刑,向律政司提出要求覆檢。消息透露,警方提出覆檢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該案的判刑「太過不足夠反映事實」。據悉,律政司已將案件交由刑事檢控專員麥偉德親自處理。律政司發言人稱,正全速及全面考慮此案,將於短期內公布其決定。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黃程則透露,協會兩日來收到來自各區同袍的投訴數以千計,同袍均質疑法庭在該案輕判被告,以及質疑律政司有關襲警的檢控政策。黃程昨在一個場合上與警務處處長鄧竟成等高層見面,已即時反映前線警員對判刑的意見,鄧竟成回應指已知悉情況。

撤襲警罪 律政司應解畫

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亦表示,已收到約五十名同袍電郵或來電,除不滿法庭輕判外,亦指被告原涉及兩項襲警控罪,當中一項涉及被告在警署內再度襲擊一名女警,但此控罪其後卻突然獲撤銷。廖潔明指,被告被捕後在警署再犯案,有明知故犯之嫌,案情屬更嚴重,律政司應解釋撤控原因,該會本周內會去信副處長李家超並要求律政司回應。

網上一個警察非官方討論區內,絕大部分網民認為此案判決過輕,律政司應上訴,有人則揶揄「官字兩個口」、「襲警無錯,如果有錯,因為你窮」等,另有網友擔憂「襲警+拒絕提供樣本都可以感化?警方以後如何執法」,「簡直混帳!庸官;昏官」。

今日最少有三個團體或政黨到律政司辦公室抗議,要求重新審視該案,其中民建聯葵青支部葵青區議員梁偉文指,接獲不少市民反映指判刑不公,「係咪袋住八千蚊就可以摑警察一巴?」勞工基層聯動力及一批自發網友今日亦發起抗議行動。

予人有財勢獲輕判印象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相關) 表明會跟進此事,將在立法會復會後要求律政司司長解畫,他質疑律政司將被告較嚴重的襲警罪撤銷,是為輕判被告而「度身訂造」控罪。有議員憂慮個案成「非常負面嘅先例」,令人以為「普遍有錢人有財勢嘅人往往獲輕判」、對法庭失信心。有電台聽眾形容,「(警員)孭住套制服畀人冚(摑),香港法治仲存唔存在?」

過往已有兩次襲警前科的包致金姪女Bokhary Amina Mariam,今年一月駕車時與旅遊巴相撞,警員到場調查時她拒絕「吹波波」,更掌摑制止她離開的男警;她早前承認襲警、不小心駕駛及拒絕提供樣本作酒精測試等三罪,前日獲裁判官阮偉明輕判感化及停牌一年以及罰款八千元了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11

不滿退休金改革台25萬人上街怒吼

1 : GS(14)@2016-09-04 18:03:20

■遊行現場人頭湧湧,示威者擠滿凱達格蘭大道。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總統蔡英文民望下滑之際,大批軍人、公務員、教師及勞工等退休團體,因不滿政府推動年金(退休金)改革,昨發起「反污名、要尊嚴」大遊行,上街向政府怒吼,點名要蔡下台,主辦單位宣稱逾25萬人參加。這亦是蔡英文上台以來首次大型抗議。



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等數十個軍公教勞團體,昨趁軍人節發起九三遊行,抗議政府在退休金改革中抹黑退休的軍人、公務員及教師。中午1時許,遊行隊伍在台北兵分四路,分別由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大孝門、二二八公園及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同向凱達格蘭大道進發。有示威者頭戴「要尊嚴」布條,高喊「反污名、要尊嚴」,場面熱鬧。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左)現身撐場。

■示威者拉起巨大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洪秀柱高喊反污名

國民黨發動員令聲援遊行,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及國防部前部長嚴明加入隊伍,郝表示要捍衞中華民國權益。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立委蔣乃辛、李彥秀陪同下,一起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加入隊伍,高喊「要尊嚴反污名」。洪表示,國民黨執政時曾提年金改革,但被民進黨所阻,年金若被污名化將引發全民公憤。國民黨還設置三處加油站,由郝龍斌等四名副主席輪流坐鎮派發礦泉水。但該黨為免被轟政治收割,在凱道集會中不上大台發言。


下午4時,遊行隊伍在凱道集合,主辦單位宣稱25萬人參加,遠超預計的10萬人,到場的上將亦超過30人。示威者高喊「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要求蔡下台,主持人還刺破兩顆象徵政府「誠」跟「信」的氣球,活動在5時結束。警方則估計近12萬人參與,並調派1,300警力戒備。軍公教人士的退休金制度,領取的年金與在職薪酬相同,退休金存在銀行還享有18%特別利息,加重政府財政負擔。蔡英文選前曾承諾上任後推動年金改革,雖然方案尚未出爐,但預計或刪減軍公教退休金,間接促成今次遊行。總統府發言人張文蘭表示,年金改革攸關所有台灣人權益,不分藍綠族群,也沒污名化特定職業問題。昨到南投視察的蔡,迴避提問僅稱:「我們走我們的行程。」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4/197593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12

【蘋果照相機】黑色的怒吼

1 : GS(14)@2016-11-10 07:26:34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攝影師每日以相機拍下千百萬張照片,將一些大家看似熟悉的東西,以用不同的觀點與角度,讓你重新細看。【蘋果照相機】為大家呈現新聞重要時刻,以細膩照片,分享鏡頭背後的甜酸苦樂。蘋果攝記fb:http://bit.ly/1OlyZxX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9/198280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627

忍無可忍 跨世代怒吼抗淪陷

1 : GS(14)@2017-07-02 14:17:39

■回歸20年,香港禮崩樂壞,社工團體昨在雨中持紙牌控訴政府管治不堪,社會問題叢生。王心義攝



【7.1大遊行】【本報訊】回歸20年,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多次受到衝擊。一直沉默的退休公務員眼見20年來言論自由收窄,23條立法勢必重來,終忍無可忍首次走上街頭;20年來風雨不改參加遊行的50後則不滿立法會逐步由建制派操控再次上街;17歲小伙子亦上街反對小圈子選舉。跨世代一齊走上街頭,以腳步及汗水捍衞我城。記者:王家文 伍雅謙 譚靜雯



「忍無可忍!」回歸前退休的公務員梁女士昨首次現身7.1遊行隊伍中,她說自己一直政治中立,但回歸後種種承認未能兌現,不能一人一票選舉,政府更竄改歷史,驅使她走上街頭。「六七唔承認放炸彈,六四又推翻話自己冇錯,加上越來越收緊我哋嘅自由,仲有劉曉波?家就嚟死都唔畀佢去外國就醫,等佢要死喺中國」。



50後嘆「要靠關係」


梁女士感嘆回歸20年變化最大是自由收緊,「好似金剛罩,好似五指山壓住我哋港人」。她最心痛是中共及港府無兌現承諾,「講過嘅嘢唔算數,冇根據《基本法》實行」。她盼港人團結,「一定要爭取一人一票(普選),仲有推翻一黨專政,仲要救番劉曉波出嚟」。自有7.1遊行以來,58歲的魏先生必參與其中。今年正值回歸20年,他慨嘆,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獅子山精神逐漸走樣,「好多嘢變化得好緊要,大量中國人入嚟(香港),香港人以前只要肯捱、拼搏都會生存到,但喺?家好多嘢都要靠關係,唔係話你有實力、有能力就做到,隨時要巴結啲重要人先達到目的」。7.1遊行隊伍也有不少年輕面孔,26歲盧先生雖然腳步受傷,行動不便,但昨仍坐輪椅參與遊行,自言原是港豬的他,因傘運後才醒覺,參與遊行及登記選民,「以前有言論,新聞及示威自由,打壓無?家咁犀利」。



梁女士

市民:政府當我哋ISIS


他更炮轟一國兩制行到20年,越行越倒退,遊行示威是《基本法》賦予權力,也是本港核心價值,但政府一直壓示威者,甚至警黑合作,「當正我哋啲手無寸鐵市民係ISIS嚟㗎」。同是26歲的Issac,一直在澳洲留學,回歸時他只有6歲。他批評回歸後香港不斷被赤化、去殖,「去殖民化係最成功嘅一件事」,連郵筒也要去除皇冠,「呢個都係我哋歷史嚟㗎」。他又稱回歸至今,2003年政府強推23條最為痛心,「我哋(留學)外國嘅人鍾意亂講嘢,其實驚㗎,之後又話推國安法」。今年17歲的王同學於英國讀書,首次參與遊行。他最不滿中央干預香港法治、阻止香港推行普選、破壞一國兩制,如銅鑼灣書店事件,「無啦啦捉返去大陸,我覺得好無理。我亦唔明香港人自己嘅地方,點解無權選特首」。他希望新世代薪火相傳,「始終香港未來呢幾年都係我哋呢一代,我哋無理由坐喺屋企度坐視不理,要行出來發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2/20076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6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