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老板介入开发 山西开发商“逆境”生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0/zOMDAwMDIxNzMzOA.html

1月13日,华本俱乐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地产领袖年会山西分会上,当着业内同行的面,山西阳光实业集团董事长李春光讲了一个令他记忆颇深的故事。

大 概是2008年,有人来买阳光实业开发的商铺。从衣着来判断,这个人并不像有钱人。他问李春光,“是否能打折,给个面子打个小折就行。”李春光认为他拿不 出这么多钱,谈到付款的问题,李说,如果你能在10分钟内付款,就可以打九折。此人立即从车里拿出五张汇票,买了一亿多元的商铺。李春光非常吃惊,但只好 遵守承诺,让利一千万。

这3年是属于煤老板们的大好时光,他们在各地出手扩阔,大举买房。进入2011年,李春光的感觉是,煤炭整合3年后,山西社会上的游资减少了,很多煤老板介入房地产开发,早年流出省外的资金开始渐渐回流。而外来的大开发商,使本土的开发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归来的煤老板

为 了吸引山西的有钱人,有不少异地楼盘曾去太原做推介。企业中,名气最大的当属SOHO中国(00410.HK),几乎无人不知潘石屹。然而,根据李春光的 观察,已有一些资金回流到了太原。“他们在北京、上海、海南买了房子以后很少住,除非举家迁走了。在外面都不如意的时候,就回太原买房。”而煤老板们的购 房观念也在变,不仅仅是在买房子,还在买品牌、物业、环境。

太原当地在售的最高端楼盘是星河湾,该项目就有许多回流的客户。因为星河湾,太 原市及山西省楼市全年数据的一些纪录被打破。山西省房地产协会发布的榜单称,太原星河湾均价为27000元/平方米,单价超过30000元/平方米,为全 省最贵的商品房。而开盘当日就吸金40亿,更让本土的开发商咋舌。

与星河湾同时进入市场的还有一些高端高档住宅项目。太原30余个预售项 目,约三成均价在8000元以上。豪宅、大户型多,而且集体热销。去年7月份开盘的某楼盘现场,数位身家亿万级的富豪为了争抢总价高达500万元一套的房 源,甚至在售楼现场发生口角、扭打,成为业界谈资。

太原房价为之飙升。据易居太原房地产研究所统计数据,2010年10月末,太原市商品 住宅成交均价已从年初的5802元/平方米,升至7326元/平方米。随后,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成交金额等主要数据依旧高涨。据太原市官方数 据,2010年12月太原市成交均价7177.5元/平米,环比上涨4%。因房价的上涨,太原也颁布了限购令,加入20座限购城市的行列。

每个本土开发商背后都站着煤老板

山西华本晋商商务公司执行总经理刘志远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因看好太原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型开发商纷纷进驻太原。

太 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邓韬认为,太原楼市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旺盛。“地价已失去理性,紧接着房价就会高得背离常理,一线城市房地产 投资开发风险很大,必然会转战二、三线城市。”富力、恒大、绿地、万科等大型开发商的进入,带来了大笔的开发资金,先进的开发理念、管理手段、市场销售模 式。

知名开发商利用资金和品牌优势,寻到了大面积的开发改造用地,本土企业因此压力倍增。有开发商坦言:“政府出让的地块越来越大,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已让中小企业望地兴叹,未来若干年将无地可买,更别谈发展。”

李春光慨叹,有时候本土开发商在市中心的项目,价格甚至卖不过这些大开发商在郊区建的项目。在山西本土,没有一个上市的大型开发商。除了银行贷款以外,几乎每一个本土开发商的背后,都有煤老板的支持。

在刘志远看来,山西本土开发商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太原房地产市场操作不规范、恶性竞争事件时有发生,好的行业氛围和交流平台还需引导和建造。

山西房地产协会会长袁伦华则预言说,外来品牌开发商的进入,势必提高整个太原房地产的行业开发品质,太原开发商的洗牌已经开始。据袁描述,目前山西注册的房地产公司有5000家,但实际有项目的只有2000家。

另据辰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武魁透露说,山西的房地产企业近几年已经开始向外扩张。2008年时,辰兴在四川绵阳拿了近500亩地。“前两天我看到有几个山西本土资源型转型的煤老板在重庆做楼盘,而且规模很大,2000亩地,包括了住宅、商业、旅游等业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79

悲觀情緒籠罩開發商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1031&time=2011-03-25&cl=115&page=all

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沒有人再懷疑政府的決心,更沒有人敢賭這只是「一場虛驚」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李慎

 

  前面是一個十字路口,你不清楚該選哪邊,只知道原地踏步和悶頭向前都是行不通的,無論向左還是向右,開發商們必須有所選擇了。

  一些市場人士將這種危機和王石、任志強最近淡出前台相聯繫,這未免有些牽強。王、任二人的遊學、退休早有計劃,並非因當前的市場形勢而定。但結 論其實是「歪打正著」,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確實即將過去。

随着限购和信贷的收紧,开发商“打着高尔夫赚钱”的好日子已然成为历史。图为冷清的“2011武汉房地产春季第一展”。孙新明/东方IC

隨著限購和信貸的收緊,開發商「打著高爾夫賺錢」的好日子已然成為歷 史。圖為冷清的「2011武漢房地產春季第一展」。孫新明/東方IC


  隨著限購和信貸的收緊,開發商「打著高爾夫賺錢」的好日子已然成為歷史。而隨著2011年1000萬套、今後五年3600萬套保障房的入市,先 不論其是否能真正轉化為有效供應,商品房的市場空間無疑將被大幅擠壓。

  一些人質疑,保障房真能落地嗎?就算落地,相關的進入、退出機制尚待完善,或許將出現供應和需求的錯位,導致保障房空置率提高的狀況。但從中央 到地方,目前所有信息都顯示著保障房「大干快上」的局面,從2010年4月到現在,幻想逐漸破滅,沒有人再懷疑政府的決心,更沒有人敢賭這只是「一場虛 驚」。

失去「護身符」

  與此前任何一次調控不同,此次以深化「限購令」為核心的「新國八條」,徹底撲滅了開發商之前僅有的一絲樂觀,悲觀和極度悲觀情緒在市場蔓延,即 便有人聲稱保持「謹慎樂觀」,但業務轉型的急迫性已難以掩飾。

  新「國八條」後,限購被當作主要工具。政府完全瞭解限購副作用,仍將其全面推廣,凸顯出調控的強勢與決心;但在土地財政等體制問題尚未涉及的情 況下,地產調控的難度不言自明。

  「限購令」的威力可以想見,且何時退出仍不得而知(參見本刊2011年第8期「限購龍捲風」)。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在該公司3月21日的業績 發佈會上表示,「我相信宏觀調控顯現出的效果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反覆,對行業、對開發商的品牌及操作能力、執行能力、財務安全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可能會看 到行業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信貸也被政府牢牢壓住,除了提高二套房首付、三套房停貸以外,銀行對開發商的開發貸也呈趨緊之勢。國家開發銀行一位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 露,部分銀行確已有計劃停止對開發商提供開發貸,「一家此前被四大行追逐的大型房企,最近貸款四處碰壁,最後在國開行得到幾個億的貸款,非常高興」。

  政府部門也在多種場合暗示,開發商們需要「自尋出路」。一位民營上市房地產公司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過去國家大搞城市化,需要開發商 給政府捧場,而實際上地方政府也在其中大撈好處;而現在,房價飆升、二三線城市房地產泡沫等等罪名歸咎於開發商頭上 ,「以前在桌子下面的交易,政府現在要把它擺到檯面上講,為了給政府正名,開發商必然成箭靶子。」

  除了上述心理和實際層面的壓力,保障房計劃的公佈,一方面擠壓了商品房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撕下了房地產行業拉動內需、拉動產業鏈、拉動GDP的這一張張「護身符」。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智囊機構人士曾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關於房地產有三個威脅論,即房地產是經濟引擎,打擊地產市場,經濟增速會放緩,銀行 會被套牢,老百姓變成負資產。

  然而,現在銀行風險被認為是可以量化的,調控打擊的主要是最後進場的富裕人群。至於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則可以通過2011年1000萬套保障 房、今後五年3600萬套保障房,來彌補商品房市場開工量縮減的缺口。

  上述種種信息,都傳達了相同方向的結論,房地產「只要能蓋出來就絕對不愁賣」的黃金時代即將終結,開發商也來到了戰略轉型的十字路口。

做不做保障房?

  現在擺在開發商面前的一條路,是大規模參與保障房建設。但一些開發商坦言,做保障房項目是做公益,並不賺錢。想要市場化的開發商大規模介入保障 房,首先需要解決「賺錢」的問題。

  此前,多數知名房地產公司都做過少量保障房項目,多數是配建,即政府在土地出讓時規定開發商必須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房。但實際情況證明,配建路子 走不通,也不可能大規模推廣,因為保障房捆綁土地出讓,開發商是不得已而為之,房子的質量、戶型、結構能否過關都是問題。

  龍湖集團曾在北京市通州區開發了一個保障房項目——大方居,吳亞軍表示,大方居這個項目不僅不賺錢,還是虧本的,2009年公司上市前只好把這 一塊放在了虧損撥備。

  萬科和龍湖面臨相同的問題。萬科高管在業績推介會上表示,「萬科非常願意做保障性住房,而且賺1元錢就夠了——如果不賺錢的話對不起股東,而如 果賺錢的話就沒有了『道德的血液』。因此政府給我們地和錢,我們幫忙建,賺1元錢都行。」

  萬科提到的「政府給地和錢」,實際上就是開發商不墊資的代建模式。萬科認為,這對於開發商是最好的方式,成本可控;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其實也有 其他不可控因素。「有個地方,領導視察後給業主名單晚了六個月,因此導致我們積壓了六個月的庫存。公租房更可怕,誰來收租金?物業誰來管?還有可能出現腐 敗的問題,因此萬科儘可能離得遠一些。」萬科高管表示。

  這些問題凸顯了開發商介入保障房建設的困境。上述國開行內部人士認為,「開發商參與保障房,就是走代建路子,應給開發商留出一部分利潤。不應引 入社會資本和金融工具,因為它們都要追逐回報。對於保障房建設,切勿將政府責任與盈利相混淆。」他認為,保障房的建設、融資、分配應有一整套制度規範。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也認為,保障房真正的難題不在建或資金,難在管理,「如何准入、退出、審核、管理、分配?能不能讓有限的公租房資 源真正落實在需要的人身上?相關制度建設很重要。在政府提供一定貼息、優惠、免稅等優惠條件下,央企、國企應大規模參與,分擔社會責任。」

  對於市場化的開發商和民營企業來說,代建也是最易被接受的模式。綠城集團近日成立北方代建公司,希望大規模介入保障房,據綠城集團執行總經理、 代建公司總經理曹舟南透露,綠城此前在青島建設的一個保障房項目,不但沒虧損,反而賺了1億多元。

  曹舟南並沒有詳細介紹青島項目的運營模式,但他透露,目前保障房的利潤總體非常低,只有建安成本的3%-5%,地方政府的做法也千差萬別。政府 雖下達了大量保障房任務,但相關制度的設計不夠完善,例如與開發商的合作模式、付款方式、投資主體等都有待明確和細化。

  目前,中國的公用事業項目融資及其路徑選擇,有BOT、TOT、PPP三種基本模式,也有基於此演變出來的變異模式,地方政府在引入社會資本參 與保障房建設時,也脫不開這三種。

  BOT,即「建造-運營-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通過特許權協議,授權外商或私營商進行項目(主要 是基礎設施)的融資、設計、建造、經營和維護,在規定的特許期內向該項目使用者收取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經營和維護等成本,並獲得合理的回報,特許 期滿後將項目移交回政府。

  TOT是在BOT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即「移交-運營-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 將建設好的項目的一定期限的產權和經營權,有償轉讓給投資人,由其進行運營管理;投資人在一個約定時間內通過經營收回全部投資和得到合理回報,並在合約期 滿之後,再交回給政府部門或原單位的一種融資方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即公私協作的模式,指政府與民營資本合理分擔項目的各種風險,並通過合同等 工具對風險進行管理。

  目前,上述幾種方式在保障房建設領域都有嘗試和運用,但地方政府的做法並不統一,甚至在同一個城市不同項目,對待不同開發商的方法也不相同,沒 有統一標準可循。因此,不少開發商提出,政府應該有明確的參加保障房建設的條件,並做好統一的制度設計。

尋找新大陸

  與半年前對做商業地產「遮遮掩掩」、不願談「轉型」二字不同,現在開發商已經陸續公開宣佈介入商業地產,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新鮮的業態也成為 轉型的方向。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稱,目前,確實有部分開發商考慮轉型到商業地產、旅遊地產方面的開發,但這種轉型是要時間的,一般需要三年以上,才能 從土地的購買、隊伍的建設等方面完成真正的轉型。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財新《新世紀》記者在採訪中獲知,開發商如果現在才開始做商業地產,已經在戰略上落後了。在最近召開的2010年業績發佈會 上,招商地產、金地集團等正式宣佈做商業地產的傳統住宅開發商,實際上都已在至少兩年前開始調研、論證、試水。

  3月18日,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在投資者交流會上多次明確表示,商業地產是金地今後重點發展的方向。凌克稱,為了發展商業地產,金地在國內外聘 請了最優秀的人才進入金地,組成一個很好的管理團隊,「今後金地將會大力投資,爭取未來五年裡在全國投資20個綜合體,使商業資產總額達到600億元,再 創一個今天的金地集團。」

  3月12日,招商地產宣佈將全資子公司深圳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分立為存續公司和新派生公司——深圳招商商置投資有限公司。招商地產董事長林少斌 3月21日向媒體表示,分拆商業地產業務,正是希望未來能加大商業地產的投資比重。但他也坦承,商業地產不好做,因為無論是對土地選址、資金投放、設計水 準要求都很高。

  商業地產的操作難度遠遠大於住宅項目。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做商業地產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和人,目前不少開發 商做商業地產投資、購買商舖,主要看好的是土地增值,而不是租金回報。

  目前,商業地產的投資總額只佔整個房地產投資總額的很小一部分,有較大市場潛力。據王永平介紹,2009年商業地產投資額5500億元,佔房地 產總投資的15%,近年來增長較穩定。

  此外,相對於住宅,旅遊和商業不但沒有受到調控,反而是國家鼓勵的產業。3月22日,世茂房地產董事長許榮茂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十二五」規 劃寫得很清楚,重點發展服務業及先進製造業,傳統產業大部分要淘汰,一些類似來料加工的勞動力職業,或者回報很低、風險很大的企業,要改進。「所以,我們 的投資也會做相應調整。以往我們的銷售主要靠住宅,現在會多涉及商業、旅遊,這就是對服務業發展的最好體現。」許榮茂說。

  世茂副主席兼執行董事許世壇稱,「現在住宅受到的衝擊比較大,但高科技產業、旅遊、商業不但沒受到影響,反而市場佔有率、銷售情況非常好。旅遊 地產的市場潛力很大,所以我們非常看好旅遊地產產業,也希望能將該產業獨立上市。」

  而養老地產是更為新鮮的業態,險資已先於開發商大舉進入,但模式基本以「圈地」為主,相關研究配套進展寥寥。戴德梁行投資部助理董事曹建向財新 《新世紀》記者表示,日本和美國的養老社區,真正做到了以「養老」為主,而目前中國市場上投資的養老社區,基本上是以「地產」為主,根本達不到國外養老社 區的條件,並且選址距離城市很遠。

  真正的養老地產由於前期投入大,資金回收慢等特點,使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養老地產確實 不好做,模式還在探討中,目前險資可做的只有高端敬老院,還不知能否做養老社區。」

  業界人士曾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分析稱,如果交易量持續保持低位,大型開發商自身的資金鏈能夠維持最多6—8個月,相較於積極開拓新市場的大型 開發商,中小開發商面臨的考驗將非常嚴峻。這也是各家在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傳遞出來的共同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7

開發商「抱團取暖」香港資本覬覦內地市場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7/yOMDAwMDI0MDkyOA.html

並不樂觀的市場環境,讓開發商之間抱團取暖的心態更為強烈。接連披露的幾宗股權及債券交易背後,便隱藏著這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近期,香港地產商華人置業(00127.HK)入股恆大地產(03333.HK)的子公司,還購買佳兆業(01638.HK)的海外票據,短短一週內的兩筆資本運作,都體現了華人置業對同行「撐到底」的態度。

種種跡象顯示,在海外專業投資機構依然保持著對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謹慎」態度時,開發商之間的項目合作即股權更迭,已經開始變得頻繁。

開發商間投資增加

如果說2007年那一輪房地產投資高潮中的明星是海外的房地產基金,那麼這一輪,更像是自己人之間的一場合作遊戲。

5 月25日晚,奧園地產集團(03883.HK)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奧園集團與高速集團、項目公司安徽省高速地產集團(蘇州)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 議,奧園集團將向項目公司的註冊資本注資共4.5億元人民幣,注資完成後,奧園集團將擁有項目公司的60%股權,而項目公司也將成為奧園地產的控股公司。

奧園集團此番向安徽省高速地產注資完成後,後者將動用該筆款項使註冊資本由3億元人民幣增加至7億元人民幣,而奧園也由此成為該項目的實際控制人。

就在一週前,同樣是位於江蘇省的一個項目的股權轉讓,則引起過更為廣泛的關注。

5月中旬,恆大地產與華人置業均發佈公告稱,恆大將旗下一家名為GRANDDAY的子公司共49%的股權轉讓給華人置業,總交易金額為5億美元(約38.75億港元)。交易之前,恆大地產是這家子公司的全資控股公司。

儘管有報導顯示,此番交易的平均樓面地價為4000元/平方米,較恆大當初僅約200多元/平方米的成本溢價約20倍,但華人置業在其公告中依然對此番交易作出了格外樂觀的評價,稱:此舉讓集團擴大了物業的市場份額,對集團在國內的發展有利。

對於華人置業的收購行為,海通國際發佈的評論稱,交易的溢價使得該項目的估值上升,利於雙方的資產估值,屬於雙贏的交易。

事實上,已經告別單邊上漲格局的房地產市場,已經讓開發商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抱團取暖的情結日漸強烈。早在2009年,萬科以及中海等開發巨頭就已經預言,未來開發商之間的合作會更加頻繁。

近期披露的交易,恐怕僅是「冰山一角」。仲量聯行資本市場投資部經理劉裕通認為,調整的市場環境之下,開發商之間的投資機會明顯增多了,而且未來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劉裕通透露,這一輪的股權合作明顯體現在開發商之間,而海外的專業投資機構卻相對謹慎。「海外機構對宏觀調控心存擔憂,因此近期談的單雖然有增加,但真正簽約的數量並不多。」

對 於海外機構的擔憂,一個頗為直接的佐證便是淡馬錫對佳兆業投資的退出。資料顯示,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在5月12日折價拋售其擁有佳兆業全部約8%的股權,套 現約11.8億港元,約合1.5億美元。有分析評論,淡馬錫的退場可能是不太看好內地房地產市場,擔憂宏觀調控的風險。

香港同行曲線投資

在股權合作的同時,香港地產商還在頻繁購買內地房企的債券,以分享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果實。

日 前,佳兆業和華人置業同時發佈公告稱,前者在2010年4月發行3.5億美元2015年到期13.5%優先票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行本金總額3億美元(約 23.4億港元)的額外2015年到期13.5%優先票據,華人置業集團的兩個全資附屬公司作為第一認購人,分別認購9000萬美元及6000萬美元;而 1.5億美元則由第二認購人劉鑾雄認購。

同一時間,華人置業也發佈公告稱,公司與佳兆業訂立認購協議,按認購協議條款及條件認購及購買本金合同1.5億美元的相關新增票據。票據按年利率13.5%計息,於2011年10月28日起每半年分別於每年的4月28日及10月28日支付。

事 實上,早在今年1月20日,佳兆業發佈公告稱,公司與華人置業附屬公司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於1月19日訂立認購協議,認購人同意認購及支付佳兆業將欲 發行的本金總額為人民幣20億元,以美元結算的優先有抵押擔保債券,債券按年利率8.5釐計算,預期債券將於2014年到期。

有業內人士評論,華人置業以及新鴻基正是以資本市場的手法玩轉內地房地產市場。這也並非他們的首次運作,早在去年4月,這兩家公司就包攬了恆大地產補充發行的6億美元海外債券,票面利息同樣高達13%。

華人置業表示,認購及購買相關新增票據將為公司提供機會,在現時低息環境下提高投資收入。此外,董事會也考慮到被投資公司是在中國內地從事大型住宅物業及綜合商業物業的開發,而這與該公司計劃加大內地業務的目標一致。

華人置業公司網站的資料顯示,目前該集團在內地的項目主要集中於成都和重慶,再售和計劃銷售項目僅兩三個。從某種程度上看,曲線投資內地開發商的債券,相對於並不熟悉內地市場的香港開發商來說,不失為一個聰明的選擇。

例如華人置業發佈的2010年業績摘要顯示,去年錄得營業收入26億港元,毛利13億港元,其中來自物業銷售方面的經營溢利約4億港元。但其與新鴻基在恆大債券上的利息收益約4億元人民幣,足以與該集團的物業銷售收益媲美。

可以預計,宏觀調控對房價的打壓將直接衝擊開發商的利潤率,在此背景之下,高息發行的開發商海外票據,有望成為手握重金的香港巨頭們更安全和划算的投資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2

亞運城爆蘑菇門 雅居樂等5開發商遭質疑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34636.html

即使有政府支持,有5家大型開發商強強聯手,亞運城還是出現了「質量危機」。

載興而來,敗興而歸。這是自5月23日起亞運城首批業主們收樓後的一個寫照。

緊接著,5月26日,業主們在QQ群上、論壇上相繼群起討伐亞運城質量問題:地板踢腳線上蘑菇叢生,牆面中空、外牆滲水、地板高低不平、乳膠漆脫落……

事實上,亞運城之殤潛伏已久,早於今年2月初,就已驚爆亞運城中心路面裂縫的消息。隨後,亞運城異象叢生:非內部人員禁止入內,入內需要通過重重關卡檢查。即使是樣板房工作人員談及亞運城項目,也不得不三緘其口。

然而,就在亞運城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刻起,事先簽訂收樓同意書的業主們儘是瞠目結舌之態,亞運城「蘑菇門」事件最終爆發。

時代週報記者多次致電亞運城的開發商廣州利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劉天宇。截至發稿時,劉天宇仍未回覆。而此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開發商在賣樓的時候就已經告知業主,這些房屋將會在亞運會期間使用,可能會出現損傷。

劉天宇堅稱:「今年過完年,我們就專門組織了2000多人的修葺隊伍,對8000套房屋進行了整修,我們確認是達到了交樓標準的。」

「蘑菇門」事件始末

「亞運城以年售3878套房和年成交金額過45億元榮登成交套數和成交金額雙料冠軍。」這是2010年亞運城的銷售成績。

彼時,以70-90平方米兩房為主的媒體村售價1.1萬-1.2萬元/平方米;運動員村為90-130平方米,售價為1.2萬-1.5萬元/平方米;全部是大戶型的技術官員村的售價則是1.8萬-2.1萬元/平方米。

不過,如今看來,這些都成了業主們的痛處所在。

「價格定位過高,與產品質量不符」,廣州亞運城第三群創建者楓先生(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道。該群創建於2011年5月23日,正是亞運城收樓首日,截至5月31日,其群成員已攀升至351人。

「(小學、中學等教育以及醫療)配套沒兌現、噪聲大、垃圾遍地、質量問題多」,他指出亞運城的四大癥結,「100多萬元買的房子啊,後悔死了,現在都不敢說自己買了亞運城的房子了。」

「掉頂梁裂開,洗手盆下面的門擋打開,看到磁磚沒貼,電線外裸,木地板鬆動,所有門窗不好開關,被卡死。」網名為小小草的媒體村業主在群上討論道。

記者在業主上傳的照片中看到,窗和門框多處破損,密封條破損;天花與窗框密合不緊;牆體與梁、門框與牆體之間甚至存在裂縫。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地板踢腳線上蘑菇叢生。業主們心酸地稱其為「蘑菇門」事件。

為此,網名為中華的媒體村業主甚至調侃道,「蘑菇城,現在看不到未來」。

事實上,早前,一名不願具名的施工人員就曾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當時在進行牆面裝飾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不對勁了,我們還開玩笑說,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的鑽機鑽過的最輕鬆的牆體了。」

時代週報記者查閱廣州國土房管局陽光家緣信息發現,截至31日,亞運城已售套數為5242套,未售套數2837套,去化率已達到64.88%。

質疑5大開發商

30個月,從一片225公頃農田到一座亞運城,如此佳績或許已然埋伏著不安。

自2009年12月22日,富力、雅居樂、碧桂園組成的聯合體以255億元競得全國地王以來,廣州亞運城就注定了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2010年6月24日,中信地產、世貿地產加盟富力、雅居樂、碧桂園組成的聯合體,主導廣州亞運城的利合房地產公司由此而生。

2010年8月31日,亞運城已經建成的約8000套現房整體移交亞組委,並於2010年9月26日開賣。直到2010年12月19日亞殘會結束時,亞運城才最終移交給開發商。

然而,這還不是亞運城故事的全部。2011年3月16日,廣州市規劃局官方網站「規劃在線」一則公告稱,廣州利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出申請更改規 劃,將尚未建設的D地塊建築限高調整為170米,使該地塊擁有6棟56層超高樓、2棟52層高樓、2棟48層高樓、3棟38層高樓。如果該申請通過,未來 該地塊將建起13幢38層至56層的超高層建築。修改規劃前亞運城最高建築僅為22層。

目前該申請開始進入公示階段。截至目前為止,亞運城拔高尚未塵埃落定,就被「蘑菇門」事件所籠罩。

「亞運城項目是合營項目,具體工作是由合資公司來負責,而5家開發商是按照各自所長,牽頭不同合作,雅居樂主要是負責營銷,富力主要負責建築設計和 報批報建,碧桂園負責物業管理,世貿負責內部結構管理,而中信負責財務和融資工作。」雅居樂內部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但是合營公司與我們單獨公司的 聯繫不是很大。」

知情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由於是合營項目,而且之前是由政府介入開發,所以亞運城的質量問題極可能像踢皮球一樣,責任不清。

「必須退款讓業主重新裝修,公示主體結構安全報告;為了減少地鐵、京珠和亞運大道路的噪聲影響,亞運城項目需全部安裝屏障設施;各項配套必須兌現,否則就是忽悠業主高價購買亞運城。」楓先生如是表示道。

與此同時,人們也在質疑,為什麼由五大開發商聯手開發的項目,竟然出現這樣多的質量問題,到底是相互之間的協調出了問題,還是企業系統、管理機制或者管理體製出問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23

高息舉債 開發商缺錢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61289

年息25%的融資意味著什麼,地產開發商缺錢到了這個如此地步嗎?

《每日經濟新聞》7月11日報導,平安信託一位銷售經理在論壇上發佈了一則廣告,「平安信託和綠城中國近日聯袂打造平安財富安城1號房地產基金信託產品,以股權投資方式參與多個綠城優質房地產項目,年化收益25%以上。」

《新京報》記者從平安信託瞭解到,這個名為「平安財富安城1號房地產基金信託計劃」的產品確正在募集中,預計籌資不超過30億元,將以股權投資方式參與多個綠城優質房地產項目,投資週期為3-5年,預計年回報率在20%以上。

綠城集團相關負責人則對《新京報》回應稱,該項基金為股權投資,回報率由平安信託測算,「回報率取決於項目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速度,投資盈虧可能有高有低,不保底」,不到最後退出分紅時不能確定。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地產人士的觀點認為,綠城之所以敢許諾25%以上的高額回報,足以說明該公司在短期內極缺資金。

事實上,進入2011年以來,綠城已經與中融國際信託、中泰信託和北京國際信託分別合作成立了三款信託產品,分別募資3億元、2.57億元和20億元。

密集發信託集資的背後是綠城今年上半年不那麼紅的銷售業績。從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信發佈的2011年上半年房企銷售榜單來看,主打高端物業的綠城受」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影響明顯,是眾多地產巨頭中唯一一家業績下滑的。

數據顯示,上半年,綠城集團的銷售額為186億元,比2010年同期的204億減少了18億,銷售額排名從2010年的第5位掉到了第9位。

不過,「差錢」的或許遠不止綠城一家。從2010年中以來,三輪樓市調控政策出台,央行已連續12次提高準備金率與5次加息,不少房產開發商緊繃的資金鏈面臨嚴酷的挑戰。

在整個宏觀層面信貸收縮的情況下,除一些類似地下錢莊的途徑,信託可以說是開發商融資的唯一通道。

《每日經濟新聞》引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5月份,房地產集合類信託發行84只,佔同期集合類信託產品發售數的30.88%,較4月份略有上升。發行規模290.87億元,高於4月的248.9億元。同時,信託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10.32%,環比也有所上升。

不過,2011年以來,監管層已加強了對房地產信託的關注與限制,從《關於加強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到《淨資本管理辦法》,以及年底的《房地產信託風險提示通知》,房地產信託融資渠道也在日益收緊,政策風險日益增加。

儘管」房地產信託業務被叫停「的傳聞多次被銀監會闢謠,但據《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國內某信託公司高管的說法,「房地產信託現在逐筆報批,排隊審批的項目太多,越來越難做。」

地產評論人士認為,對部分陷入資金鏈困境的房地產企業而言,監管層對房地產信託的干預無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成為壓垮樓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0

傳《憤怒的小鳥》開發商擬融資 估值12億美元

http://news.imeigu.com/a/1313130572325.html

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憤怒的小鳥》開發商Rovio Entertainment正就融資進行商談,估值將高達12億美元。

據稱,Rovio正考慮接受一家娛樂公司的戰略投資。此前也有大型機構提出類似的投資要求,但被Rovio拒絕。

Rovio或將這筆資金用於擴張。該公司計劃製作一部《憤怒的小鳥》主題電影,在海外開設辦事處,並試圖在中國等國家盈利,目標是建立200家零售店,銷售玩偶和服裝。

Wedbush Securities高管Michael Pachter稱,最有可能投資Rovio的機構包括遊戲開發商藝電和Zynga,媒體巨頭新聞集團和迪士尼。他認為,這些公司能夠幫助Rovio拓展新用戶。

Pachter說,「迪士尼可以幫助《憤怒的小鳥》,將它們帶入主題公園和並製作一部電影,Zynga則可以讓該遊戲融入《FarmVille》中。」

今年3月,Rovio獲得4200萬融資,投資者包括Atomico和Accel Partners。

Google+今天正式在其平台加入社交遊戲,其中包括了《憤怒的小鳥》。(陳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00

一個開發商的倒掉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72556.html

「逃到哪個國家去了,公安能不能把他抓回來?」南京市六合區橫樑鎮,這個以盛產雨花石而聞名的小鎮這幾天炸開了鍋。

「他」是指宇揚集團董事長楊軍。這個常開著奔馳、寶馬穿梭於眾人眼前的「傑出青年」已經不知所終。

宇揚旗下位於當地的一個樓盤已經停工,留下的只是一個個望眼欲穿的購房者背影。

作為近期陷入輿論漩渦的世界華商協會(下稱「世華會」)的「會員單位」,宇揚留下的爛攤子遠非一個樓盤。

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宇揚這幾年靠玩概念和講故事圈錢,資金來源包括貸款和民間集資。

本報記者從相關方面證實,包括一些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內的銀行「中招」,貸款總量不少於3億元。而其通過高息從民間圈得的資金應該也不少於3億元。

腳手架下的嘆息

這個半拉子樓盤名為宇揚·雨花石文化園,其所在的橫樑街道正是楊軍的發跡地。

 

如今,這裡留下的只是遍地的腳手架和鄉鄰的一聲嘆息。

「楊軍把我們害苦了。我們可是看著他長大的啊,在自己老家鎮上建房子,他名氣那麼大,開的都是奔馳、奧迪,我們根本就沒起過疑心。」一位手持收據的老人哭訴道,「孫子明年要結婚,去年10萬定金交過之後,又交了20萬的首付款,現在工程停了,人也跑了,這可怎麼辦?」

目前,網上依然可以查詢到該樓盤的廣告,均價3400元/平方米。

本報記者在售樓處的一面牆上看到了楊軍和許多視察公司的各級領導合影的大幅照片。

而在榮譽牆的顯要處,有一塊金光閃閃的牌匾,由世華會主席盧俊卿簽名授予,上書「授予江蘇南京市宇揚集團『世界傑出華商協會會員單位』」。

這是一個多麼戲謔的場景。

事實上,世華會本身早已飽受「為企業收錢、公關、辦事」的質疑。

一位購房者表示,他們全家傾其所有,拿出全部積蓄,今年銀行貸款難,聽說一次性付款能優惠,他們還向親戚朋友舉債,付清了購房所需的30萬元。結果,現在房子還沒成型,老闆卻跑了。

另有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自己曾在售樓部幹過,但6月份起因為兩個月沒領到工資而辭職。

據他介紹,該樓盤銷售的總共有200多套,已交10萬元定金的有180戶左右,而因為貸款辦不下來,一次性交完購房款的有近50戶,總的款項可能在3000多萬元。

本報記者看到,許多人在樓盤門口向當地房產部門設立的接待組詢問「怎麼辦」,相互間也打探有沒有楊軍的最新消息。

錯愕的不只是買房者。

多家樓盤供貨商、工程隊代表愁眉不展地坐在宇揚集團辦公樓下,機械地在債務登記表上登記宇揚的欠款。

這裡已經人去樓空,地上滿是快餐盒和礦泉水瓶,有人已經在此坐了幾天。

「宇揚有今天是注定的,他們公司從來不會主動去支付供應商的資金,每筆款都是擠牙膏,打幾百個電話、把腿跑斷了,你都拿不到錢,從來沒有一次爽快地付過款。」一位供應商說。

一位上週剛發出一批鋼窗的供貨商告訴本報記者,宇揚欠他們的未結款超過300萬元,這家公司的賬期比任何一家都長,收三批貨只結一批貨的錢,這兩天聽說宇揚情況不好,趕緊想把貨再拉回去,已經來不及了。

本報記者瞭解到,當地政府已經成立工作組,封存、凍結了宇揚的所有資產。

宇揚發跡史

公開資料顯示,宇揚集團前身是南京宇揚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

六合區工商業聯合會網站上的信息顯示,宇揚集團擁有六家分公司,涉及金屬製品、進出口、腳手架、文化傳播、置業等領域,主要生產建築用系統腳手架、腳手架鋼管和腳手架扣件。

這家曾經的巨賈企業旗下還有一家宇揚集團(迪拜)貿易公司。

本報記者從當地工商稅務部門證實了上述信息。

成立初期,宇揚集團靠做腳手架起家,一年銷售收入不到一兩百萬元。伴隨著房地產業的急速發展,公司規模開始擴大。2005年8月,該公司在南京的福 鑫國際大廈購入一處300平方米的辦公室,註冊成立了「江蘇優揚進出口有限公司」,主營貿易、進出口業務。同年10月,又在南京苜蓿園大街註冊成立了「南 京華萃文化貿易傳播中心」,主要從事文化交流和研究。

上述樓盤則是該公司最近開發的一個項目。

這幾年,楊軍開始涉足一些概念性產業,如雨花石文化產業園。

2007年4月,這一總投資2億元、佔地30多萬平方米的項目開工。楊軍當時的口號是「用不了幾年,我們要將六合雨花石產品做成『國禮』」。

同樣是這個月,楊軍榮膺南京十大傑出青年。

一位相關人士指出,楊軍只要在南京,天天都請政府和銀行的人吃喝玩樂,貸款很容易。

「宇揚的資金一半來自於貸款,一半來自民間集資。宇揚這幾年的膨脹和擴張,實際上就是靠玩概念和講故事圈錢。」一家曾與楊軍有接觸,但最終沒敢放款的商業銀行信貸部負責人說。

楊軍其人

「楊軍同志先進事蹟」如今依然可以在網上搜索到。

然而,多家企業的老闆談起楊軍都說他「品行不好,奢賭好色,只認錢不認人」。

本報記者瞭解到,這兩年,楊軍多次與做企業的朋友吃飯時表示,自己的重心是在印度、澳大利亞、迪拜等地從事投資和收購。

他曾以礦產投資收益高為由,在今年「五一」期間由其召集的一次當地企業界人士聯歡會上,開出高達50%的年利率來集資,煽呼說「外面遍地是黃金」。

相關人士表示,楊軍以高息從民間圈得的資金應不少於3個億。

這些資金是否已經被轉移至海外?本報記者通過各種方式試圖求證,但當地相關部門未能給出明確答案。

一家向宇揚貸款數千萬的銀行負責人在電話中表示:「我們貸款不多,你問問別的行怎麼樣。」

一位接近此案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楊軍雖然號稱身家數十億,但在他名下已經沒有一套房產,出事前半年多時間,一直是租房子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41

宋卫平:绿城绝不会比大部分开发商破产得早

http://www.infzm.com/content/63700

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绷着脸,心事重重地看着设计公司给他播放的PPT文档。这是9月27日下午的杭州玫瑰园酒店,十多个小时前, 宋卫平结束了16天的北方市场巡视,回到杭州的住所玫瑰园。这位以“足球反黑”著称的地产老板,长时间里在浙江楼市及中国高端住宅领域一骑绝尘,甚至公司 规模一度接近万科,居于中国房地产业年销售榜第二,但过去一个月里却为各种调查传言困扰。

过去几天,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了宋卫平和绿城集团行政总裁寿柏年,倾听他们对于最近各种传言的解释,以及各种房地产政策的解读。宋卫平声称,经过 这次调控以后,他对做高档、中档商品房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了,但绿城绝不会比大部分开发商破产得早。以下为宋卫平的部分访谈内容。

海航收购是个幽默

南方周末银监会调查绿城信托事件传出的时候,您当时在哪?

宋卫平:好象是在北京。我不担心。我知道我们的资金一定是在正常的范围内,银监会就是想知道通过信托管道进入房地产的钱,到了一个什么样程度。房地产信托确实是一个问题,万一市场不好,到时候兑付不了,会构成一个社会问题,监管部门要事先做一个了解和把控。

而到目前为止,信托融资占到我们总融资规模的20%左右。也就是最近两个月,绿城信托融资成本才升到了14%。以前控制较好,开半年会议时,信托的成本跟银行贷款成本是一样的,10%出头,最近两个月成本上到14%左右,成本再高的信托我们也不敢做,我们的利润很透明的。

南方周末:像海航30亿收购绿城的事情,你听到第一反应是什么?

宋卫平: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写这篇报道的是足球记者。我当时都没有想要就这个问题,去跟媒体做一个说明,两三句话就打发过去了,讲的轻一点呢,人家可能一个幽默,那天可能是另外一个4月1日。

南方周末那在这轮房地产调控和银根紧缩中,绿城的销售和资金是否真遭遇到很大的困难?现在的状况是否近似2008年四季度绿城的状况?

宋卫平:目前为止还没有。2008年国庆节怎么过的,我还历历在目。那年到八、九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拖欠各种款项了。所以各个地方急着出台救市的措施,因为他也不得不救。

今年最大的一个前提是全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几,比以往增加了一倍还多。这里大概有150%的冻结存款不能作为贷款来 源。一个数据说是40万亿存款里的15%左右被冻结了,冻结了6万亿的钱。从2008年匆匆忙忙放出来4万个亿,到现在4万亿逐渐回收,再加上银行一来一 去温差,这三年经济政策相当于有二三十度的降温,降到了现在的零度。

其实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贸易企业和生产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个人也是一样。房地产行业里有一个很清晰的变化,以往卖房子银行按揭 有很高比例,但现在能够准时放下来的按揭非常少。这样开发贷不正常了,客户又失去了按揭的购买力,房企影响极大。我们以往的经验,跟按揭有关的购房占到 90%,按揭受限制的话,相当于没有限购政策,购买力理论上就已经下降了50%以上。

绿城绝不会倒闭得比大多数人早

南方周末为数不少的地产专家认为,在经历2008年四季度流动性危机后,绿城并没有吸取教训,仍旧追求爆发性的增长,忽略了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没有将财务安全放在首位,是否是这样?

宋卫平:这个没有办法把控,如果拼命把控住风险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绿城。如果你不尽量多做一些,不尽量把这个队伍做强大,把我们的 产品线做丰富,把很多项目做得更多一些,是不会有今天的绿城。如果绿城缩小规模到现在的1/3和1/2可能会比较稳健,但我个人认为,我们没有尽力。

我们公司里有一句话叫做走正道、尽人意、听天命,就是你尽力去做。有钱就去买地,不但是自己有钱,可能还和合作伙伴一起凑钱,也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 钱。对于飞涨的地价,我们开玩笑说过,两年前买一千亩,做完一轮后你发现利润和本金加起来只能够买一百亩,再过四年发觉只能买十亩,做完十亩的时候,发现 钱就够一亩地、一分地了,那时候房企就应该关门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这一轮如果我们比较安全的度过,我们是不是以后也要在手上保留相当的现金流,不要让自己的资金链绷的那么紧,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2009年您炮轰过万科降价,声称两年内要做到千亿,要向万科看齐。现在这个目标还在吗?

宋卫平:有能力的时候就多做一点,没有能力的时候少做一点,环境好的时候多做一点,环境不好的时候,要壮士断臂,也只能壮士断臂了。 如果环境再不好,很多企业都倒闭的,我们跟大家一起倒闭,也不丢什么脸,但是你放心,以我们的能力不可能倒闭得比大多数人早,这点能力我们总是有的。

为什么我不愿意提降价,因为企业不能贱买自己的产品,这是对经商法则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财富,对我们员工,产业链里这些人的劳动和才智的一种尊重,所以不能随随便便就降价,这不是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如果真要降价怎么办?理论上我只会针对我的老客户降价。至于新客户也很简单,你找一个老客户写一个介绍信。因为我们的老客户太多了,我们不是一个项目,我们全国有一百多个项目,在杭州我们开发十几年。

南方周末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您和您的团队都讨论过哪些版本的新应对方案?您当时想到的最坏的情景是什么?具体方案使用情形如何?

宋卫平:我现在还有几条路可以走,努力去做销售,再不行就倒腾些项目,如果项目倒腾不掉,有一个策略是可以用的——但是这个策略最好 不要用,那就是全面降价,而且我以前说过,绿城要降价就要降到底,卖完以后我不做房产商了,把存货全部卖光,房子也卖光,土地也卖光,我不要了,以后选一 个行业,我们去帮人家做服务,做物业管理。像我们绿城物业公司,每次宏观调控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一点都不用操心(笑)。

但如果现在政策再不放松,到今年年底之内,我们有可能被迫面临项目做一个腾挪的可能,但我不相信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很宽裕。

这个环境下,你去抗争很难

南方周末投资者往往倾向于草率地认定因果关系,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到2008年的市场动荡——那在当时确实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危机,投资者担心历史将会重演。就我们公司而言,历史会重演吗?

宋卫平: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企业本身健康不健康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再一个彪形大汉,到冬天还是要穿棉袄的,在夏天也让你穿棉 袄,他怎么受得了,所以是一个环境的问题。总结下来还是要再重申,发展是硬道理,大家不应该这么过日子,不应该把企业逼到银行贷款贷不到,要向高利贷借, 借了以后再还,然后再借高利贷,总有一天企业家都要跑路的。

现在的政策环境下,风险管控再有本事的人,都没有办法了。一般的风险管控我们岂有管不好的道理,但是这种环境又哪里是人可以适应得了。就好比开车, 这辆车让高超的人可以开到120码平安到达,很安全,很舒适;但让一个拙劣的驾驶员,一会加油门,一会踩刹车,跌跌撞撞,60码也很难控制。

南方周末会感觉到很累,或者压力很大吗?

宋卫平:去年会有,今年就没了,今年为什么没了呢?有人告诉我说,你有这种机会为那么多人做那么多事,是天大的福报。我早一两年以前 事情多了会很烦燥,怎么那么多事,干嘛做得那么辛苦。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因为自己不认为这是一种苦,就是尽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所以早两年要卖项 目,我心理很不情愿。现在万一形势再不好,我可以从从容容把项目卖掉两三个,我们如果现在手上有一百多个项目,比如做了一小半,有一半还没有动工呢,然后 卖掉五个十个,卖掉二十个,就轻松很多。

其实,经过2005年,经过2008年,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五年以前我就把企业定位成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事业。我们现在签约和将要签约 保障系列,估计会超过一千万平方米,我们只收3%的工钱,甚至有的连3%都收不到,有的项目除了人工工资以外,约定好的分文不取。我们用这种姿态去做事, 而经过这次调控以后,我们对做高档、中档商品房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了,我们就变成了建筑公司一样干活就完了。

真正的开发商除了大的央企和国企外,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发展的模式,在这个环境下,你去抗争也是很艰难的,他们可以控制你的钱,也可以控制客户的钱,控制整个社会的钱,而且他这种控制从政策上也不调研,他想控就控。

南方周末您每天会睡多久呢?

宋卫平:多的时候六七个小时,少的时候四五个小时,睡一两个小时的也有,睡八九个小时也有,目前这个环境并不构成对生活里一般状态的 影响。学历史的人见过多少历史上的波浪起伏。现实生活里经过了2005年、2008年这种工作上所碰到的事情,几乎习以为常,无非是担忧:这样浪费掉了时 间,这样不应该有的折腾,对社会、对企业是巨大的破坏和杀伤力。你本来可以做的好好的,像安置房的问题早十年做不就行了。

不是说我不感到目前的压力和困难,我是想,凭着自己对社会变化的认识以及努力工作,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和概率挺过去的。即便退一万步讲,走正道,尽人力,听天命,也就如此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4

房地产信托收紧加速中小开发商出局

http://policy.caixin.cn/2011-09-26/10

 【财新网】(记者 王晶)瑞银证券今日发布报告称,对信托贷款更严格的监管将进一步增加开发商的融资压力,一些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的中小开发商可能走向破产。

  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虽然房地产信托收紧,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新投资可能大幅减少。但保障房加速建设,房地产建设整体仍表现良好,房地产信托从严监管对经济影响较为有限。

  2009年下半年,信托融资开始蓬勃发展。为绕过贷款限制,银行与信贷公司合作,以信托公司名义筹资,再将筹得资金购买银行贷款或借贷给项目。

  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由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紧缩政策并收紧了对开发商的信贷,开发商不得不使用一些替代性的融资工具,包括房地产信托。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和用益信托网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房地产信托资产已由2010年3月的2350亿元增至6050亿元,增幅为150%。同时,信托资产总额也由2.4万亿元增加至3.7万亿元。

  2010年年中,中国银监会开始严控融资类银信合作产品,但其他类型的信托产品继续增长。直至近日,路透社报道称,银监会将摸底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托融资。

  受此消息影响,9月22日,绿城中国(03900.HK)早盘股价大跌近17%,至近两年低位,其他多家内地房地产股亦跟风下挫。市场颇为恐慌。

  汪涛认为,银监会加强对房地产信托的管控,将降低银行与信托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敞口。7月以来,新发行房地产信托大幅下降,她预计,新发行房地产信托在四季度进一步减少。

  不过,对信托贷款更严格的监管将进一步增加开发商的融资压力。随着房地产销售在未来数月趋于疲弱,一些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的中小型开发商将面临财务困难,并可能走向破产。

  汪涛预计,未来数月更为吃紧的流动性会导致商品房建设活动更为疲弱。随着政府继续推行当前的房地产行业紧缩措施,商品房建设活动将会进一步放缓。

  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商将面临持续的流动性紧缩和疲弱的销售数据,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会愿意通过降价来减少库存、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某些情况 下,小型开发商将不得不把土地或项目折价出售给具有流动性的公司,或走向破产。房地产行业或将出现类似于2004-2005年的整合。

  汪涛认为,如果当前销售数据的疲弱趋势延续至9-10月的传统旺季,那么明年的新开工面积及商品房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030948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9

潘石屹:开发商总觉得限购政策一定会取消

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1-10-14/110895668.html

  当下房地产市场最关注的话题是下一步继续限购还是取消限购。在过去的一年中,开发商中间已经有很多次传言限购政策马上就要取消了。但每次从政府 得到的消息都是限购不可能取消。我记得有一次去政府开会,领导说限购政策不可能取消,开发商要作为长期的政策去考虑。有位开发商马上反驳说“既然是长期的 政策,你们就应该出台法律,用法律代替这项政策才对”。开发商总觉得限购政策一定会取消。

  几天前,佛山突然出台了放松限购的政策,在房地产市场无疑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如果一个城市取消了限购,其他城市也一定会跟风。哪个城市的地 方政府愿意实施限购政策、绑住自己的手脚呢?虽然佛山这个政策是个短命的,没有过夜就"胎死腹中"了,但市场反应是积极的,认为限购政策有放松的可能。第 二天,开发商的股票大涨,最多的一家涨了14%。

  许多人认为,取消限购政策的前提是房价下跌。现在购房人对房子降价的预期很高。我是乔布斯忠实的粉丝,10月5日乔布斯离世后,我先后发了好几 条悼念乔布斯的微博,其中有一条写道:"苹果董事会应该马上做出决定,生产1000块钱以下的iPhone和iPad,让更多的人用上苹果的产品,这实际 上就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

  在接下来的微博中,我还写道"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他为多少人提供了服务。"我相信人的生命的本质是灵魂的生命,而灵魂的生命 是永恒的。乔布斯的价值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体现在他为多少人提供了服务,真正生命的价值和他的本质与金钱无关、与权力也无关, 金钱和权力都会是过往云烟。

  写完了这几条纪念乔布斯的微博,我和张欣一起登山比赛去了。这次登山比赛中,我创下了从山顶返回山脚45分钟的最好纪录,平时都需要一个多小 时。等我登山回来,打开电脑一看,糟了,很多网友误解了我,转发并评论了我的那条微博,我早饭都顾不上吃,马上删除了这条微博,但已经晚了,网友们对我的 误解太深了,对高价房的不满情绪也太激烈了。大家在网上借题发挥,新的计量单位、新的货币都编出来了,我只好保持沉默。

  第二天我去上海,我们的一个新项目开工,我告诉公司的同事,不要请任何媒体记者,媒体这时关注的不是我们这个项目开工,而是我的那条微博。前来 参加开工典礼的一位领导一见面就对我说,你成计量单位了。在飞机场,几乎所有的人看到我后都捂着嘴笑着走开,好像我没有穿衣服似的。其实这都是大家对商品 住宅房价太高不满的表现。我们公司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开发过住宅,大家不满是对住宅价格太高的不满,但我有口难辩。

  在限购的情况下,住宅的价格到底有没有可能降低,现在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住宅开发商会不会下调房价,从他们的心里来说,只有在资金链出现困 难、甚至断裂危险时,他们才会做出降价的选择,降价是所有办法中最后一个选择。但我们看到,在限购和不限购的两种市场环境中,房价的变化对成交量的影响是 完全不一样的。为了说明这个情况,我在iPad上画了一个示意图和大家一起讨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