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原創]必讀的一些遊戲內幕(絕密好文章) 司馬張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63e9d010009uo.html
這是根據某記者與某位證券鱷魚的秘密訪談內容而整理的文本。

 
   
    記者:戰略投資者,誰來選?誰來定?

    被訪者:上市公司定。

    記者:怎麼個選法兒?

    被訪者:學問就在這裡邊。一般來說,選擇權在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而董事會誰說了算?也就一個人頂多兩個人。這兩個人什麼身份?你猜都猜得到。

    記者:成為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條件是什麼?

    被訪者:情況不一樣。一種情況是,你要想成為戰略投資者,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有產品,比方說是一般大眾消費品或者是生產資料類產品的,你就得先為這家上市公司包銷產品。

    記者:戰略投資者還管賣東西?

    被訪者:東西能不能賣出去不重要,會賣不會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戰略投資者得把約定包銷產品的那筆錢拿出來。

    記者:先墊付嗎?

    被訪者:有先墊付的,關鍵是墊底。

    記者:墊什麼底?

    被訪者:為上市公司的業績,為基本面墊底啦!有了這筆錢墊底,中報年報,每股收益幾毛幾毛,也就意味著今後二級市場股價拉升空間有多大了。最關鍵的是保證上市公司頭兩年什麼都不干,就能維持績優形象。

    記者:對戰略投資者合算嗎?

    被訪者:不划算誰幹?賠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做。

    記者:那些沒法包銷產品的上市公司怎麼辦?

    被訪者:交護盤費啦。

    記者:什麼護盤費?

    被訪者:比方說,一級市場做發行價是十塊錢,上市公司向戰略投資者保證在公司上市後的一段時間內,股價維持在二十塊錢。而戰略投資者得把獲得差價利潤的30%返還給上市公司,這筆錢就是護盤費。

    記者:有的發行價和二級市場開盤價不止一倍。

    被訪者:對啦,就因為這裡這包含著護盤費,因此底氣才十足。一般戰略投資者在一級市場獲得最廉價的籌碼後,在二級市場上努力爭取吸收低價籌碼,這樣不就兩頭賺嗎?

    記者:那上市公司怎麼敢拍著胸脯保證二級市場的價格維持在承諾的價位上,並讓戰略投資者順利出局呢?

    被訪者:你見過一級市場發行有失敗的案例嗎?

    記者:是不是只要交了護盤費就可以成為戰略投資者了?

    被訪者:那可不一定,有的是人拿著錢追著上市公司給的,但關鍵要看交情如何。如果是生人,沒在圈子裡,沒過過手,給錢也不敢做。

    記者:要是不返還護盤費呢?

    被訪者:沒可能的。大家不要做啦。關係硬,利益全拴在一起的。不交護盤費,大家都甭想過了。誰那麼傻呀!況且相互之間都握有對方的把柄,大家互相幫忙啦。這裡的信譽交易都是建立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上。平白無故的人想擠進來撈點便宜,想都別想。

    記者:選誰不選誰,董事會不是還有其他人嗎?

    被訪者:懂事的董事,就心照不宣啦!不懂事的董事,就蒙在鼓裡。開董事會走走過場而已,逗你玩。

    記者:所以股權之爭,人頭打出豬腦花來。

    被訪者:一個董事長後面栓著一堆人,不爭怎麼行?人家都花了錢的,沒賺回來,你突然要換人是不可以的。

    股市中的非常定理

    定理一:黑幕交易的前提,是交易雙方或各方對交易安全性的確認。而這種確認取決於以往交易安全性的記錄,取決於資金實力,取決於人際關係的疏密程度以及對規則約定的操作熟練程度和應變能力。

    定理二:相對於社會表層交易行為普遍的信用缺失,黑幕交易中的信用牢固程度則要高得多。這種信用的牢固程度是通過以往的所有交易成本支撐起來的。而這些交易成本的要素無非是:時間、金錢、經驗和可交換的權力資源的大小。

    定理三:不經"風雨"考驗,哪得股市彩虹?

    募集資金投向

    記者:上市公司圈來錢以後,怎麼玩?

    被訪者:圈錢之前,自然會設計好一套漂亮的招股說明書。無非是給大家一個圈錢的說法,說我用這錢幹什麼,市場多麼有前景。一般投資者,再加上一家股評家, 抱著招股說明書對投資項目從頭到尾地研究,其實有什麼可研究的,什麼市場前景,什麼回收週期,其實只不過是為了達到上市圈錢的目的。一旦錢到手之後,馬上 就會說,原來準備投資的項目因市場變化等等諸多原因已不適合投資了,理由很簡單:"為股民負責"。

    記者:那些錢幹嘛去了?

    被訪者:炒股呀!做實體多累呀,回報週期長,風險大,說不定一下就賠進去了;存銀行,利息太低,不划算。不如搞"巨額資產委託管理"還有保底承諾來得輕鬆。

    記者:多少算巨額?

    被訪者:幾千萬,上億。

    記者:受託方保證有多少回報率?

    被訪者:一般情況下10%,早些年最高能達到20%。

    記者:身不動膀不搖,比做實體容易多了。不是有規定不允許保底承諾嗎?

    被訪者: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不說,我不說,誰會查呢?現在錢不好賺,生意不好做,只好炒股了,互相都照應點日子不就好過了!

    記者:證監會不是有規定,募集資金的使用投向不得擅自更改嗎?

    被訪者:這還不容易,只要在12月30日之前這一天,把錢放在銀行,然後讓監管部門看看,錢沒亂花。其他時間他能天天盯著你嗎?

    記者:上市公司如何挑選巨額資產管理人呢?

    被訪者:在行情好的時候,莊家手裡缺錢時可真著急呀,只要誰那裡有錢肯定會找上去。上市公司對於主動找上門的,只要條件合適,錢閒著也是閒著,不用就是浪費了嗎?難道這不算是國有資產流失嗎?

    記者:怎麼個託管法?

    被訪者:有的託管人不是可以把國債套現嗎?上市公司就把那些"閒錢"買成國債,然後再給託管人一份授權委託書,合理合法。託管人拿到委託書以後,把國債套現的錢去炒股賺錢,錢生錢嘛。再有便是直接拿現錢交給託管人炒股。

    記者:託管人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量的資金,會不會間接控制上市公司呢?

    被訪者:準確地說,在受託方拿著上市公司的錢,炒著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時,一般來講需要上市出消息配合時,上市公司輕易不敢拒絕,否則還想不想把錢安全地收回來?等炒完股分完錢,雙方握握手,這單做完了,下一單再說下一單的啦!

    記者: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不就成了牽線木偶了?

    被訪者:董事長就該懂事啦,不懂事怎麼做?有題材就給題材,沒題材就挖題材,實在沒有就裝題材。錢到手之前,是受託管人求上市公司,一旦錢到手之後,就是上市公司聽受託管人的。讓出什麼消息就得出什麼消息,讓什麼時間出就什麼時間出。

    記者:上市公司的"閒錢"就那麼好拿嗎?

    被訪者:有交情,有回扣,什麼事情都好辦。

    記者:回扣的錢怎麼出賬呢?

    被訪者:這容易解決,受託管人一般都會成立一個風險投資或者諮詢類的中介公司。這些公司一般租上個兩室一廳的房子,別小看這些小公司,沒準握有幾個億的資金。通過該類公司,上市公司的老總便可正大光明地將現金裝入口袋裡,不需要留下任何證據。

    記者:要是中間配合不默契,比方說該出消息時不給出?

    被訪者:一般情況下不會,所有人的利益都拴在一起,沒有那麼不懂事的。

    定理四:上市公司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投向,依據的是路徑最短和操作最簡易原則:

    (募集資金……購買國債┄┄由委託人在銀行抵押┄┄變現┄┄二級市場炒股┄┄雙方分享利潤)

    (募集資金┄┄直接給託管人┄┄二級市場炒股┄┄雙方分享利潤)

    定理五:由於募集資金流向二級市場炒股獲利的大門並不堅固,所以這個通道必然會被冒險者、心存僥倖者、更多地是被合謀群體打開。

    補充背景之一:上市公司改變募集資金投向統計

    補充背景之二:巨額資金託管人融資炒股構成比例:

    銀行資金:20%左右

    從上市公司拉資金:60%-80%左右

    社會閒散資金:10%-20%左右

    記者:為什麼巨額資金託管人的融資構成是中間大、兩頭小?

    被訪者:因為上市公司的錢多,股民的錢、國家的錢好用。銀行的錢用起來太麻煩,其他閒散資金拉起來比較麻煩,又沒多少。

    記者:都是巨額資金託管人去上市公司拉錢嗎?

    被訪者:也有上市公司主動送上門去的。

    記者:什麼情況下?

    被訪者:上市公司如果業績好,題材好,現金容量也好,盤子又不大,適合炒作,他為什麼要讓二級市場把這錢賺走,為什麼要讓別人賺自己不賺?

    記者:巨額資金託管人肯定不會拒絕吧?

    被訪者:送上門來的肉,端到嘴邊,肯定是要吃的。

    記者:還是10%?

    被訪者:沒有啦,看託管人自己出不出錢,出錢一個比例,不出錢又是個比例。上市公司自己要有人會炒股的話,自己就炒了。

    做莊小考

    記者:做莊容易嗎?

    被訪者:做莊容易,出貨難。關鍵看你選擇什麼樣的股票建倉。跟選老婆一樣的。選不好就被套牢。那是高智商的活動。

    記者:步驟?怎麼弄?

    被訪者:一般先在眾多只股票中選,看看哪家上市公司的股價被嚴重低估,然後實地進行調研。寫利潤報告,寫做莊計劃。再往後就是選大盤以及股價的低點開始建倉,三步曲,例行公事而已。

    記者:相當於發牌?

    被訪者:在發牌的時候作弊不是不可能,這太傻了。一場遊戲要玩下去,選擇發牌的時候作弊,這戲就會很快結束,沒的看了。沒了觀眾,沒了後邊參與者,後邊的錢怎麼賺?戲是要大家一起演,大家一起看的。獨角戲沒人看,有戲沒觀眾,也沒看頭啦。

    記者:莊家如何出貨呢?

    被訪者:跟前邊說的一樣,好企業自己有題材屬於自己帶飯票,不好的企業往裡裝題材,實在沒題材,那就來個十送十,十送五的預案公告,然後股東大會來否決。

    記者:其實股民現在也知道這些,利好出貨,利空吸貨。

    被訪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一組連環套,總有一"套"適合你。關鍵還不在散戶,在於那些"敢死隊"。就是排在前100名到500名不等的股東賬戶。看他們的"底牌"!比如籌碼進出的情況。

    記者:怎麼才能看到底牌?

    被訪者:一般中小散戶半年才能看到一次股東籌碼情況。其實看不看都一樣,但是莊家就不一樣了,和上市公司一勾,大額股東的背景和持籌情況就能知道。

    記者:莊家去交易所能打出單子來嗎?

    被訪者:通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可以打出股東賬戶。

    記者:接下來又該幹什麼了?

    被訪者:吸籌。打著向偏遠山區扶貧的旗號,然後收購一大堆農村人的身份證,再去不同的營業所開設幾百個賬戶。

    記者:一張身份證多少錢?

    被訪者:20-30元不等。

    記者:這件事已經成為公開事實,現在上面抓得緊,會不會太危險了?

    被訪者: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也可建倉。你看看那麼多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的註冊地大部分在海南,奧妙就在於,在海南註冊一家公司比其他地區容易,並且政府為了吸引投資給予了多種政府上的優惠。

    記者:誰是真正的操盤手?

    被訪者:招聘操盤手。選擇操盤手的惟一條件是不能懂股票。做一隻股票的莊,有一批互相不認識的,在不同營業部操盤的人。其實,這個操盤手頂多只是大戶管理 員,只需要接受指令(買多少,賣多少);操盤手也許還以為是"老闆"在建倉,自己也弄個小倉(老鼠倉跟進)。其實,"老闆"已經快出貨了,而且這邊席位買 的,很可能是另一個席位"對敲"過來的股票。

    記者:挺複雜。

    被訪者:這些還只是一般的操作流程,手段變化無窮。

    記者:高手怎麼做?

    被訪者:資本市場中的高手便是空手套白狼即"無成本收購"。錢先花出去收購上市公司的股權,等重組消息出台前,先把股價炒上去,借重組利好以便出貨。最後一算總賬,發現出去的錢又回來,白白撿一個上市公司,說不定還有戶贏餘。這就叫"無成本收購"。

    記者:你說的是上市公司重組嗎?

    被訪者:是,炒作一隻股票關鍵在方案設計,每一步都設計好了。比方說,拍賣知識產權,給出一天價作作秀而已。

    記者:作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如何套現呢?

    被訪者:作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募集來的資金收購東家的資產,使得東家的資產高價套現。另外借助重組題材在二級市場炒作獲利。

    記者:莊家出貨不那麼容易吧?

    被訪者:股價拉高容易,出貨難。沒關係,貼上商標就好賣了。比如北大、清華或者是高科技等新興行業的標籤。

    記者:實在沒人跟呢?

    被訪者:不是還有基金嗎?基金管理人大部分都是眾證券公司培訓出去的,總有些師承關係嘛,師傅教出來的徒弟,能不找機會報答一下師傅的再造之恩嗎?

    定理一:桌面協議一定是桌下協議的面紗,所不同的是,核心內容不能為外人所知。

    定理二:莊家最大的危險在於走漏風聲,為了保密而付出的交易成本,應當足以保證計劃以及實施的密閉性能。

    定理三:做莊贏利的前提是能看到底牌,想看底牌必須打通內部關節。

    定理四:分而治之是保證交易核心目標密閉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操盤手不能選擇內行人。

    定理五:生鏽的茶壺用沙子擦亮之後,還可以上光,短暫的閃光階段,便有獲利的可能。

    定理六:股市黑幕交易是集團高智商行為、高信用行為。因此,它必然是系統交易行為。系統交易的複雜性是不可能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一旦出了事必須由某一人的犧牲來作代價,以此保證其他人的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02

Steven Sears版投資者必讀的十大金融好書推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205
亞馬遜的博客上,巴倫週刊資深編輯和專欄作家Steven Sears向投資者們推薦了心目中必讀的10本金融類書籍:

1. 《股票作手回憶錄》  作者 埃德文•拉斐爾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by Edwin LeFevre
絕大多數專業投資者都認為這是改變他們投資觀的第一本書。

2. 《投機藝術》 作者 菲利普·凱睿
The Art of Speculation by Philip L. Carret
當偉大的投資者揭開自己神秘面紗的時候,你最好注意了。

3. 《逆向思考的藝術》 作者 漢弗萊.尼爾
The Art of Contrary Thinking by Humphrey B. Neill
在讀了這本書之後,你會明白為什麼最聰明的賺錢者反其道而行之。

4.  When to Sell by Justin Mamis (《何時該賣出》無中文版)
你不能只在紙面上獲得利潤Mamis向你展示在做出最難的投資決定時該怎麼想。

5.  Trading and Exchanges by Lawrence Harris (《交易與交易所》無中文版)
從頭到尾的告訴你指令被送到交易所之前、過程中和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6.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作者:麥基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by Charles MacKay
對於理解群眾心裡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很有幫助。

7.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第二部   作者:尼爾.弗格森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1 and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2 by Niall Ferguson
這一系列叢書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家巨型銀行和全球市場的崛起。

8. 《金融怪傑》 作者:傑克•施瓦格
Market Wizards by Jack Schwager
有一些投資者要比另一部分更優秀,很多優秀者在這本書中討論了他們的做法和背後的邏輯。

9. 《1929年大崩盤》 作者: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思
The Great Crash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那麼多年過去了,而市場其實變化很小。這一經典書籍提供了理解為什麼市場會崩盤的最好例子。

10. 《不落俗套的成功》作者: 大衛·F·斯文森
Unconventional Success by David Swensen
如果你在基金中投資,著名的耶魯退休基金經理告訴你為什麼這可能不是最好的投資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13

舒迅:產品經理必讀的九步法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1167.html

謹以此文獻給夢想改變世界的人

舒迅

多年以後,當我面對那些年青的產品經理,我會想起自己當年從事的是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是2000年,我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家IT網站做搜索引擎PM,當時我一個月的薪水能在亞運村買一平方米房子,十年之後,朋友招聘PM,開出的月薪和我十年前一樣,差別是這時年青的PM用一年的薪水才能在亞運村買到一平方米的房子。對此,我很迷惑,於是諮詢HR的同事,HR的同事告訴我,十年前產品經理是稀缺工種,現在不是了。

十年間,北京的房價漲了10倍,但最優秀的PM的薪水至少漲了50倍,所以在新浪微博上隨手點開一個V,就常常碰到認證為產品經理的。很多PM都有一個夢想:用自己設計的產品改變世界,同時掙個盆滿缽滿,可十年沒變的入門級薪水,卻讓人觸摸到現實是骨感的。

如果你是一位PM,正在跟隨一位大拿,那證明你不僅是一位幸運兒,而且在產品設計上天資卓越,這篇文章可以供你參考。如果你還只是在普普通通的小公司朝九晚十,或者是在一個大公司的基層打雜,但你胸懷一個夢想,夢想用自己的產品改變世界,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我在這裡分享出來,希望對更多有夢想的PM有價值,希望能通過你的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本文描述的產品設計「九步法」,主要框架來源於幾個從無到有設計了億級用戶產品的閃閃發光的人,我曾經在一個10億級PV的產品中做過長時間的實踐和不斷修訂,一轉眼,已落網16年,有幸和多個中國公認最頂級的PM共事多年,現在在自己的理解下進行闡述。「九步法」是為泛互聯網產品而寫的,適用於大型產品,也適用於產品中的新功能。使用方法是PM在產品設計時,對以下九個問題自己逐條進行書面回答,並和團隊逐條分析和討論。

第一步:產品滿足用戶的哪一個核心需求?

產品設計的關鍵在於搞清楚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哪一個,滿足用戶什麼核心需求。實踐中,70%的PM經常忘記了這一點,因為「滿足用戶需求」幾乎成了每一個PM都能張口就來的口訣,所以就常常忘記了。我們經常聽到的「微博要加強SNS屬性」、「微信要打通O2O」、「社區信息要流動得更快」,就是最典型的忘記了用戶需求的例子。所有這些提法都是想當然,沒有站在用戶角度的思考,沒有搞清楚用戶需求,就一定會注定失敗。

實際上,即使PM使用了這一條,也常常於事無補。因為仔細分析「滿足用戶需求」,會發現其實是無字天書。第一,「用戶」是一個虛擬群體概念,PM找不到一個具體的人代表用戶;第二,「用戶」實際上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實踐中用戶總是被三種人代表:PM自己,假想的典型用戶,PM的行政領導。而今天iphone,微博,微信不離手的人幾年前又哪知道自己需要這個。

用戶需求永遠是被天才捕捉到和創造出來的,就像後年時尚界流行什麼,那些奢侈品消費者、時尚評論家是不知道的,只有天才的設計師才能引領未來。IT歷史上那些big thing,要麼是被天才創造出來的,要麼是被超級幸運小子撞上的。網遊「巨人」曾經很用心的去實踐「滿足用戶需求」這個真理,非常認真的調研用戶,用戶要什麼給什麼,結果到最後發現「用戶」根本不存在,那些標籤為「用戶」的人,其實內心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於是產品徹底失敗了。

很幸運抑或是很不幸,我們大部分人,不需要像喬幫主那樣天降大任去發明一個iphone,也沒機會初出茅廬就和金正恩一樣創造並引領時代潮流。所以,假如你只是去做一個即有產品的新功能,或者想設計一個新玩意,那有兩個比參悟「用戶需求」更切實的做法:

1、 瘋狂的熱愛你的產品

2、 嘗試去解決你遇到的最大痛點

一個PM最基本的特質就是要熱愛自己的產品。如果你不熱愛自己的產品,此處的建議是立即換到你喜歡的產品門下,那怕少拿一半薪水。為自己熱愛的產品燃燒,那人生會變得多麼有趣啊。10年前,我的好友為求得這樣一份工作,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結果做出了世界最偉大的中文產品。三年前,我有一位下屬,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在大公司被職稱評定為級別最低的PM,但卻胸懷同樣的豪情,以一顆年青的心,做出了幾乎和微信匹敵的,影響一時的產品。

按照此「九步法」的第一步,如果你是微博的深度用戶,那請思考一下新浪微博最近的三欄式結構改版,滿足了用戶的什麼核心需求?

作為新浪微博的深度用戶,我卻經常在電腦前用手機上微博,因為PC沒有給我更好的瀏覽體驗。但不幸的是,「PC用戶瀏覽體驗差」這個核心需求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在三欄式改版後更差了。不從用戶需求出發,就會導致南轅北轍,請每一個PM在你改版時,首先考慮你解決了一個用戶的什麼核心需求,你可能改變世界,也可能謀殺千萬用戶的時間。

第一步的要點是「一個核心需求」,特別注意是「一個」。對於微博這樣的產品,讓瀏覽體驗更好,就是核心需求。系統如何加載更快,用戶如何生產優質信息,如何摒除spam,如何提升視覺體驗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PM永遠不要妄想一下子去發明,顛覆現有的產品,或者增加一些自己覺得挺時髦的新功能,只有抓住「最核心需求」一點一滴的去改進,一個百分點一個百分點去提高,才能從量變引發質變。

第二步:與同類產品相比你的獨特性什麼?

如果步驟一解決的是產品「有什麼用」的問題,那步驟二解決的就是「別人憑什麼用」。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相比70%的PM經常忘記了「用戶需求」,大型公司甚至有高達90%的PM不會考慮「別人憑什麼用我」。

為什麼這麼多PM不會考慮「別人憑什麼用我」?大型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有人,有技術,有用戶,能夠把一個市場上證明了有需求的產品迅速推到用戶面前,同時還帶給用戶不算差的體驗。正因為大公司的產品與生俱來有這樣的優勢,成為了PM習以為常的制勝法寶,所以他們不需要考慮產品定位,所以最大的優勢往往最後變成了劣勢。

2011年底的一個晚上,我在廣東佛山,飯後去捏腳。我照例問技師小姑娘平常上什麼網站,生活中有什麼愛好,最近打算幹嘛。年輕的姑娘回答我說最近的夢想就是買一部小米手機。當時我吃驚得手中的茶杯都差點掉在地上。2011年底,我也只是在網上看到小米的新聞,市場上連一部真機都沒有。但在千里之外的廣東,一個小城路邊的洗腳妹都把小米手機當作人生夢想了。我連忙問她為什麼,她說「小米手機一千多塊錢,但用起來和蘋果一樣,多划算呀」。

這就是定位,這就是產品的獨特性。

中國互聯網很常見的例子:從新聞、門戶、電商、視頻網站,到現在的團購、安全軟件、瀏覽器、微博、手機,99%都是無差異化的競爭,很少有人考慮「與同類產品相比你的獨特性什麼」。顯而易見,那些後發而勝出者,都對這個問題有深刻的理解和超凡的控制技巧。

按照此「九步法」的第二步,如果你是微信的深度用戶,請你考慮「朋友圈」這個產品的 「獨特性」是什麼。

當微信在設計「朋友圈」這個功能時,一定考慮了他和微博,Qzone,校內相比較的獨特性。在SNS產品同質化這麼嚴重的情況下,微信的一個二級功能如何勝出,他的獨特性在哪,這就是PM團隊要解決的首要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這個獨特性就是「私密」。

其實社交的本質就是「隱私的分享」,人與人相識,到朋友,密友,甚至情侶,最後夫妻,關係深化的過程,也就是隱私一步步不斷彼此分享的過程。微博為什麼做不了SNS,因為微博這類的廣播平台,天生不具有私密性的特質。而微信朋友圈在私密性的定位上,用一種簡單的手段,解決了Facebook複雜的隱私設置問題。無論是微信PM天才的洞察到了這一點,還是碰運氣碰上,不得不讓人佩服。如果微信朋友圈能在「隱私的分享」上做得更好,那這個產品前途無量,未來可以有機會和Facebook對決。

第三步:分解用戶。根據產品的核心價值,將用戶分解成不同角色。

步驟一解決的是 「有什麼用」,步驟二解決的是「別人憑什麼用」,步驟三到步驟七解決的是「如何更好用」。如何更好用的關鍵就是變成用戶,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思考。

也許天才能夠洞察到用戶需求,但天才在洞察用戶需求上也有一個成長過程,我們看到喬幫主也是從一個個失敗裡一下下爬出來的。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就好像佛陀的證悟:削一個蘋果,削到最後,發現是空,於是悟道了。用戶需求原來是一本無字天書,要領悟,需要有一個削蘋果的過程。

分解用戶,變成用戶的過程就是一個削蘋果的過程,一個PM的必經修煉。不同產品,不同維度,有不同的分解方法。初期不用太複雜,但也決不能腦子裡只有一種用戶,那就不是削蘋果,而是削石頭了。PM至少要按產品的核心價值,用最粗的線條把用戶進行分類。

如:

UGC產品:看的用戶,寫的用戶;

論壇:瀏覽用戶,發貼用戶,版主;

B2C:瀏覽用戶,交易用戶;

電子商務:賣家,買家;

新產品:種子用戶,成長用戶;

老產品:初期用戶,成長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

等等。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角色。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角色的劃分,和產品的運營程度有關,運營成熟的產品,進入精細化階段,就需要更細的分解角色。

簡單用微博舉例:如按使用方式、生命週期把角色分為X軸Y軸兩維,那微博的使用方式可以是瀏覽信息用戶,發佈信息用戶,還可以分得更細,比如發佈信息用戶還可以分為個人、認證個人、企業、媒體、大V等,微博生命週期可列出種子用戶,初期用戶,成長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等。

當我們把X軸Y軸一相交,就得到了很多的角色,上面列舉的微博角色,就能得到30種,當然,其中有一些角色是無意義的。很少有產品和有PM需要去分解幾十種角色,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把最重要的幾種角色拿出來就可以了。

第四步:變成用戶。每類角色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該角色為什麼會使用這個產品?

問題二: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

在分解完角色後,PM就需要把自己代入角色了,進行cosplay,充滿想像力的角色扮演遊戲。

回答「該角色為什麼用這個產品」時,我們會發現用戶的核心需求開始分解。我在《微信的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 http://t.cn/zjaphLW )一文中提到過,用戶的核心需求就是一級需求,一個產品只會有一個一級需求,此外其它都是二級需求,二級之下還有三級四級。比如微博用戶看微博,就是一級需求(瀏覽),發微博就是二級需求(表達),發微博插入各種功能就是三級需求。

當我們分析微博用戶的核心需求「瀏覽自己關注的信息」時,第一個被分解出來的角色是「瀏覽用戶」,回答「瀏覽用戶為什麼會使用這個產品」時,我們發現,這是因為有「發佈信息用戶」,那用戶為什麼會布信息呢?

當對微博角色和該角色為什麼使用這個產品進行層層分解後,我們會發現,微博用戶是有多層需求的:

1、 獲取信息的需求

2、 表達的需求

3、 社交的需求

4、 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些需求呈金字塔型,用戶數量逐層遞減,最頂端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大V用戶。他們在這個平台上的目的是實現自我價值,於是他們製造了最優質的信息,決定了整個微博的生態環境,這就是新浪微博和其它產品所不同的獨特性。最底端的是「獲取信息需求」,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全體用戶,他們真正代表了微博的全部,包括商業化的夢想與未來。

要回答的問題二「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是一個產品運營方面的問題。好的產品離不開運營,很多產品甚至以運營取勝。新浪微博在初期,為了請一個潛在的大V,可以派專人去香港兩週,就為了送給這個名人一隻iphone,教會他用手機上微博。能夠準確的洞察自己最核心的用戶如何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並實施高執行力的操作,這就是新浪微博成功的關鍵。

新浪微博的例子告訴我們,在差異化競爭中,你只要在產品或者運營上,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並能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讓競爭對手追而不能及,那也能在市場上成功。

第五步:確定角色成就。確定產品如何滿足不同角色的成就感。

每一類角色如何在使用產品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得到滿足,這就是產品持續成長的關鍵。關於這一點,90%的PM都陷入了一個誤區。

1996年我沉迷BBS時,網上很流行一首改編的歌詞《同網的你》,我記得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那時候天總是很短,一晃就到了十點半,你只考慮何時才能升級,哪怕視力再降個0.1」。我曾經為了在一個bbs上掛到經驗值全站第一,而荒廢了四年大學時光,所以虛擬成就害人呀。

一晃16年過去,簡單直接的積分激勵被國內的PM們熟練掌握,是屢試不爽,發揚光大的一個手段。其中的創新層出不窮,簡直可以寫一部中國互聯網創新史。

經典如的QQ的升級制度、點亮各種圖標,Discuz的各種頭銜、積分體系,網遊的各種稱號、徽章、道具,微博的粉絲,工具類產品的積分、擴容、世界排名等等。目前沒有用戶積分類激勵的產品,反而成了另類,比如微信。

正是這種特別適合東方人心理特點的短平快手段,讓很多PM忽視了產品的核心。90%PM陷入的誤區就是產品的過度遊戲化。

一個產品最重要成就是:用戶核心需求被滿足時獲得的成就感,當無關的激勵干擾到他的核心需求時,他真正的成就感降低了。

免費網遊、淘寶、搜索引擎因為核心用戶的成就直接與最敏感的指標收入強相關,所以是世界上把核心用戶成就做得最優秀的產品。百度最近的搜索提示suggestion上了一個新功能,當用戶第二次搜索同一關鍵詞時,這個詞的搜索提示會變藍,這就是搜索用戶所獲得的成就:查詢信息更方便,搜索引擎更懂你。相反,如果搜索引擎推出一個功能,用戶搜索時,彈出一個浮層:恭喜你,你的經驗值又上升了10點,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收入馬上下降,因為這干擾了用戶的核心需求。

商業模式不清晰的產品沒有敏感的量化指標,PM又忽略了用戶的核心需求,過度遊戲化時,次要的角色的成就立即喧賓奪主了,比如新浪微博對瀏覽用戶的一些干擾式激勵。所以,這一步的關鍵是關注你的核心用戶的核心需求,讓核心用戶在核心需求上獲得核心成就。

在角色分解上,新浪微博的二級需求角色,即「發佈信息用戶」的角色成就一些點是做得非常優異的,特別是評論模式和粉絲概念的創新,遠遠勝過Twitter,從產品上奠定了後發制勝的根基。對於微博這種可以分解出幾十種角色的產品而言,在梳理各種角色成就時,把握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係,對PM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六步:確定用戶需求滿足過程中的關鍵點。

將每類角色從「獲知產品,使用產品,需求得到滿足,離開,回來」的整個過程進行分解,描繪出關鍵步驟和關鍵頁面。

這一步,就是考驗PM的執行功力的關鍵步驟,PM能不能把這一步做好,和天分無關,只和是否努力、是否用心有關。

對整個用戶需求滿足的過程控制得最好的是電商企業。原因很簡單,因為每一步都是錢。優秀的電商企業,如天貓,淘寶,京東,PM一定會對用戶從哪來的,怎麼用的,如何走了,如何再回來,有清晰的認識的明確的量化指標。因為PM很明白,一個關鍵點搞好了,收入就上升,一個關鍵點沒搞好,收入就下降,這直接和獎金有關,可是亂來不得的。

這就是有清晰商業模式的產品的優勢,商業價值的高低,和用戶需求成正比。搜索和電子商務都有最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在滿足用戶的一級需求時,把商業價值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用戶需求都能找到「收入」這一敏感的衡量指標。你的用戶體驗做得好,收入就上升,用戶體驗做得差,收入就下降。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提升用戶體驗的手段了。

這一步是痛苦的cosplay。我們假設一個最簡單的B2C新產品,至少有四種最簡單的角色:

1、 瀏覽用戶

2、 交易用戶

3、 種子用戶

4、 初期用戶

對這最簡單的四種角色描繪「獲知產品,使用產品,需求得到滿足,離開,回來」的過程,可能就有20個關鍵點,十多個關鍵頁面。所以戲演多了就入戲了,按照佛陀的哲學,產品經理削蘋果,削到最後發現蘋果沒了,自己就變成用戶了。

第七步:提升關鍵點的轉化率。

當PM把約20個關鍵點找到,那每一個關鍵點,關鍵頁面如何提升轉化率,就是階段性的目標。我任貼吧總經理時,為了瞭解新用戶是怎麼進來的,自己線上註冊了80多個帳號,看註冊流程有什麼可以提升的點。所以,一個普通的PM,至少在每一個關鍵點上,都要嘗試數十遍,這樣才可能找到感覺,找到提升轉化率的有效方式。

很多人都聽過「多點擊一次用戶損失一半」原則,雖然不同的產品實際損失率不一樣,但基本都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在「普通角色使用產品」這一天底下所有形式的產品最核心的關鍵點上,多少年來,門戶、搜索、IM都用了至少兩個頁面:門戶的首頁和內容頁,搜索的首頁和結果頁,IM的好友列表頁和對話框。電子商務的用戶需求鏈比較長,用的頁面更多。但Facebook 、Twitter只用一個頁面就滿足了用戶核心需求,把轉化率提升到了最大。李興平發明的hao123,比Facebook、Twitter早七八年實踐了這個交互革命。

必需提一下的是,Facebook、Twitter之後,交互史上影響最大的創新是搜索開放平台(阿拉丁),在搜索結果當前頁就滿足了用戶需求,免去了用戶跳轉到新網站,再次查詢甄別的時間。這是中國最成功最富有的PM的發明。

所以,永遠不要以為轉化率已經做到最高了,也許換一種方式,你就能帶來一場革命。百度的阿拉丁,Twitter的左右分欄式改版,都是針對用戶核心需求厚積薄發的創新。在這個移動時代,更多的前人沒有涉及的領域等待PM去開拓。

第八步:形成閉環。讓產品能夠自我成長。

上一步PM的階段性目標已完成了,第八步要靜下心來考慮的是閉環問題。閉環就是產品自我成長的循環。

淘寶的信用評價體系,就是一個閉環。買家購買產品,商戶提供好的服務獲得好評,得到好評就會得到更多新買家,新買家又購買產品,商戶又有機會得到更多好評,形成一個循環。PM的工作就是發現,設計,確保這個閉環的順利運轉。比如差評師,就是這個閉環的殺手。

UGC產品也常常是一個閉環。用戶發佈優質信息,優質信息吸引新用戶,新用戶也發佈優質信息,更多新用戶被吸引來形成一個閉環。垃圾信息發佈者、Spam、低質信息等,都是這個閉環的殺手。對於很多UGC產品,PM花費心血使它運轉正常,但信息質量的降低,卻會像病毒一樣,蔓延到整個循環中,讓產品枯萎,最後死亡。

更多的產品就不是閉環,比如支付寶、詞典APP,IE瀏覽器、Flash小遊戲、微軟辦公軟件等等。用戶量的增加,並沒有帶來產品的自我成長。不同的是,現在很多工具類產品也找到了自己的環,如雲輸入法,用戶越多,輸入法越好用,輸入法越好用,用戶越多,形成一個循環。

移動、云、大數據時代,將為更多產品形成閉環提供可能。只有形成閉環,這個產品才能自我成長,進化成一個有機體。很多小閉環,最後會組成一個大閉環,很多個大閉環最後有可能進化成一個生態系統,比如阿里、百度、騰訊,其實都是一個生態系統。多個生態系統有可能進化成一個超級生態系統,比如阿里系正在干的事。當然,生態系統這個詞是戰略家或評論家喜歡的用詞,產品經理只需要關心那些小閉環,拔動、調理那些擊中你痛點的環。

2012即使人類末日來臨,從物理學的概念來看,與一塊冰融化成水,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都只是一種形態的環,又組成了另一種形態的環。PM要做的,就是成為拔動琴絃的歌者,無數閉環的振動,整個宇宙都會為你奏響樂章。

第九步:大干快上,迅速迭代。

Google、百度面試PM時,都不約而同出過一道相同的試題:產品到了預定發佈日期,卻發現還有功能不完善,你是選擇上線呢,還是繼續打磨,直到令人滿意再上線?

曾經有大BOSS答錯了這道試題,但在數百道題目中,只錯了這一道,於是還是做了谷歌、百度最大的技術BOSS。你的答案呢?PM腦子裡總會想到太多東西,但用戶想得很少,甚至不想,全世界最牛的PM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乾脆就直接把用戶叫做「白痴」,中國有個天才級的PM把變成用戶形容為變成白痴,他希望PM和白痴之間的距離只有0.01公分。

如果你有幸聆聽過中國互聯網最成功和最富有的兩個PM的教誨,你會注意到,這兩個千里之外的人都會強調兩個相同的原則,其中一個就是:大干快上,迅速迭代。也許,這就是成為首富的秘密,因為他們深知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如果你兩個原則都注意到了,而且又在30歲以下,那很有機會像他們一樣,在改變世界的同時,順帶手掙個盆滿缽滿。

但現在移動領域迅速迭代有個誤區,很多無關要緊的APP升級,頻繁的提示用戶安裝新版本,這絕不是迅速迭代。迅速迭代只是一個手段,目的是更好的滿足用戶體驗,所以產品升級要給用戶一個超出預期的體驗,要讓用戶盼望和等待你的升級。沒事發佈一個小改動,強迫用戶升級,浪費公司帶寬,浪費用戶流量,這樣的PM應該自己為手機費買單。APP的迅速迭代請向微信,向新浪微博學習,他們是生於移動時代的嬌子。

沒有什麼是恆定不變的,世界變化的速度又太快,要削多少個蘋果才能證悟用戶需求?所以我說的總是錯的。

結語

產品設計「九步法」

第一步:產品滿足用戶的哪一個核心需求?

第二步:與同類產品相比你的獨特性什麼?

第三步:分解用戶。根據產品的核心價值,將用戶分解成不同角色。

第四步:變成用戶。每類角色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該角色為什麼會使用這個產品?

問題二: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

第五步:確定角色成就。確定產品如何滿足不同角色的成就感。

第六步:確定用戶需求滿足過程中的關鍵點。

第七步:提升關鍵點的轉化率。

第八步:形成閉環。讓產品能夠自我成長。

第九步:大干快上,迅速迭代。

以上就是產品經理必讀的產品設計九步法,我已幫你又單獨整理出來,現在請你打開電腦的記事本,針對你正在設計的產品,逐條回答以上九個問題,之後再與你的團隊逐條分析討論。如果你做了,你會相信,你想的都是錯的,因為一個月後,你還需要一模一樣再來一遍。這個過程是痛苦而寂寞的,改變世界的人,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但我相信,只要你這樣做,你的手就會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起來。請你順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其它夢想改變世界的產品經理,只有更多的閉環才能承擔無數的閉環。(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04

創業者必讀:如何識別「黑天使」&如何選擇靠譜的天使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468.html

天使投資最早興起於國外,是指提供創業資金以換取可轉換債券或所有權權益的富裕個人投資者。天使投資人一般以個人對主,主要在公司發展初期進行投資以為創業者提供少量創業資金和後期高回報而聞名。

但天使投資人概念越來越強化的同時,也有一部分『黑天使』混跡其中坑黑創業者。下面來數數『黑天使』的幾個特徵:

控股過高,掌控財務

黑天使的特徵之一就是,他們在創業團隊需要資金的時候強勢進入掌握創業公司三分之二股份,在公司天使期過後不願意用適合的價格退出也不願意進行A輪追加。甚至把公司的財務狀況一手攬過,表面上看似為創業者分擔公司實則為公司未來的發展買下了隱患。創業者如不清楚公司財務狀況後期融資則無法進入評估。

只看不投,商業計劃被剽竊

這類黑天使已經是創業者非常熟悉和憎恨的。黑天使打著看項目給投資的旗號欺騙創業者拿出公司的創意和商業模式。在詳細的瞭解了運作過程之後卻不願意投資創業者,而是把創業者的創意和模式自己使用,這類剽竊創業者項目黑天使最普遍且一直都存在。更有黑天使在注資公司之前高價挖走團隊人員進入繼續研發,直接掌握公司全部股權把創始人隔之門外。

創業者在和投資進入交談之初可淺談公司與產品,在不瞭解投資人背景和投資傾向領域之前不要把公司核心內容交代出去。

投資失敗要還錢

所謂天使投資就是在公司創立前期進行投資,屬於風險投資的一種。有一句順口溜這麼說:「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而黑天使則屬於『入行不謹慎,想只贏不輸。』這類黑天使投資創業者之後,如公司失敗關閉黑天使則會讓創始人進行債務償還,以償還當時黑天使對公司進入注注資的金額。而從理論上來講,天使投資屬於風險投資,把錢拿出去的那一刻都是存在風險的。拿風險投資的創業者是不必償還天使投資人這部分錢的。

這類贏得起輸不起的黑天使讓創業者背負上債務用多年的時間去賺錢償還而消磨掉創業者的繼續創業的激情,這類扼殺創業者的黑天使要遠離。

創業者如何選擇靠譜天使?

創業者看了幾點黑天使的特徵,也不要被少數的黑天使所嚇到而不敢找天使投資人融資。說完黑天使,也來談談創業者在選擇天使時如何選到白天使。

1. 選擇明星天使

如徐小平,雷軍,薛蠻子此類。這類天使投資人在行業內有較高的人氣,坑害創業者的幾率較小。畢竟他們也要照顧自己在行業的面子,何必為了一個項目而毀了以後的多個項目呢。

2. 大公司的投資部

這類投資也可以歸在白天使的陣營裡,類似於騰訊,阿里,百度都有專門的投資部門針對創業型公司設立投資基金。選擇大公司的好處在於,他們可以為創業者提供自身自有資源,幫助創業者少走彎路。但不好在於,如果創業公司項目不夠好,則會被忽略最後甚至被解散。

3. 企業高管

選擇這類投資人要謹慎,他們在公司擔任重要職位已經習慣於全權掌控公司的一切。在簽訂合同之前一定要注名不得干涉創業公司內部除重大決策之外的事。

當然,除了黑天使創業團隊中也不乏一些『偽創業『 者,打著創業者的旗號一邊上著班,一邊創著業另一邊還找天使拿投資,拿了投資人也消失了。創業投資就是一個結婚的過程,天使和創業者都要睜大雙眼找到靠譜的另一半才能保證大家的日子過得安穩。雖然也有騙婚的,但靠譜的人還是不少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77

【純乾貨】轉型必讀:互聯網思維的六大特性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094.html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但凡做企業的,不管是創業的還是在互聯網衝擊下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企業家,「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了大家共同的口頭禪。

但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思維?眾說紛紜,莫衷是一。我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很多內容就不展開了,歡迎拍磚交流。

1、互聯網思維是相對於工業化思維而言的

一種技術從工具屬性、從應用層面到社會生活,往往需要經歷很長的過程。珍妮紡紗機從一項新技術到改變紡織行業,再到後來被定義為工業革命的肇始,影響東、西方經濟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幾十年。互聯網也同樣。

但因為這種影響是滯後的,所以,我們就難免會處於身份的尷尬之中:舊制度和新時代在我們身上會形成觀念的錯位。越是以前成功的企業,轉型越是艱難,這就是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講到的「創新者的窘境」——一個技術領先的企業在面臨突破性技術時,會因為對原有生態系統的過度適應而面臨失敗。

現在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面臨的就是這種狀況。這種困境可以叫做「工業人」要變成「數字人」的困境。

2、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

工業化時代的標準思維模式是: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這三個大可以稱為工業化時代企業經營的「聖三位一體」

1)但是互聯網時代,這三個基礎被解構了。工業化時代稀缺的是資源和產品,資源和生產能力被當作企業的競爭力,現在不是了;

2)產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現的,渠道壟斷很難實現;

3)最重要一點,媒介壟斷被打破了,消費者同時成為媒介信息和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你再希望通過買通媒體單向度、廣播式製造熱門商品誘導消費行為的模式不成立了

這三個基礎被結構以後,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力發生了轉變,消費者主權形成

3、互聯網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

以前的企業也會講用戶至上、產品為王,但這種口號要麼是自我標榜,要麼真的是出於企業主的道德自律。但是在現在這個數字時代,在消費者主權的時代,用戶至上是你不得不這樣的行為,你得真心討好用戶。淘寶賣家「見面就是親,有心就有愛」是真實的情緒,因為好評變成了有價值的資產。民主和專制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不得不對人民好,後者是出於道德自律。所以判斷民主社會和專制社會的一大標準,就是兩方是怎麼對待道德這個事情的。

4、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和服務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在功能都能被滿足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需求是分散的、個性化,購買行為的背後除了對功能的追求之外,產品變成了他們展示品味的方式

這樣,消費者的需求就不像單純的功能需求那樣簡單和直接,所以,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就是一個測試的過程,要求你的產品是一個精益和迭代的過程,根據需求反饋成長。小米手機每週迭代一次,微信第一年迭代開發了44次,就是這個道理。

5、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自帶了媒體屬性

因為需求和品味相關聯,也就是和人性相關聯,所以,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就是極致性能+強大的情感訴求。這兩樣東西都是會自傳播的。

現在看到一些和互聯網相關的企業,還在開新聞發佈會,還在把硬廣當致勝利器,都是互聯網思維不充分的體現。

6、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組織一定是扁平化的

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協作、分享,組織內部也同樣如此,它講究小而美。大而全、等級分明的企業很難貫徹互聯網思維,不管是對用戶還是對員工,有沒有愛,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

很遺憾,很多互聯網企業也還在用工業化的套路做著自己的企業。大家都羨慕小米、極路由這樣的極速發展,但如果不能在觀念上進行改變,那麼,不管你做的是APP還是其他,你本質上還是一個傳統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64

華爾街人必讀的22本金融佳作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107

冬天特別適合閱讀,年底也會有各種書單扎堆出爐。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對投資來說其實沒有新鮮事,只有那些永恆的守則。這時候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經典,BI列出了華爾街人必讀的22本金融佳作,既涵蓋投資技巧,也蒐羅了那些講述曾在華爾街上演的驚心動魄的故事,與讀者分享。

1、《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Benjamin Graham。格雷厄姆專門為業餘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2,《怎樣選擇成長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Philip Fisher

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

3,《投資價值理論》(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John Burr Williams

4,《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Robert Shiller

作者羅勃·席勒也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客》評論道:《非理性繁榮》不僅預言了市場的衰落,更為重要的是,它對於解讀投機性泡沫的產生和持續進行了嚴謹而有益的嘗試。

5,《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One Up on Wall Street)Peter Lynch

彼得·林奇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資專家,本書總結了股票投資的諸多技巧,向廣大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簡單易學的投資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是作者多年的經驗總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於業餘投資者來說尤為有益。

6,《與天為敵:風險探索傳奇》(Against the Gods)Peter L. Bernstein

7,《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Edwin Lefevre

8,《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George Soros

本書是索羅斯的投資日記。索羅斯也許是有史以來知名度最高和最具傳奇色彩的金融大師。這本書講述了索羅斯如何分析個股、如何把握市場轉變的時機、如何面對不利的市場行情並及時調整對策。

9,《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Benjamin Graham and David Dodd。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一直被各類投資者奉為價值投資的聖經。

10,《固定收益證券手冊》(The Handbook of Fixed Income Securities)Frank J. Fabozzi

11,《價值評估》(Damodaran on Valuation)Aswath Damodaran

12,《共同基金常識》(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John Bogle

13,《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Burton Malkiel

14,《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巴菲特

15,《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Charles Mackay

16,《狂熱、恐慌與崩潰:金融危機歷史》(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Charles P. Kindleberger

17,《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Bryan Burrough and John Helyar

華爾街商戰的經典,《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以引人入勝的妙筆,曝露出當時華爾街最大的收購——1988年KKR公司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的來龍去脈。

18,《行為投資學手冊》(The Little Book of Behavioural Investing)James Montier

19,《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Andrew Ross Sorkin

作者是《紐約時報》首席記者及專欄作家,本書通過生動的筆調還原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投行與監管者的眾生相。

20,《拯救華爾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崛起與隕落》(When Genius Failed: The Rise and Fall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Roger Lowenstein

本書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興起與衰落做了一次大盤點,敘述充滿戲劇性,可讀性強,對金融世界的解析也非常到位。

21,《說謊者的撲克牌:華爾街的投資遊戲 講述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前世和終結》(Liar's Poker)Michael Lewis

22,《股市長線法寶》又譯為《股史風雲話投資》(Stocks For The Long Run)Jeremy Siege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28

外匯交易必讀:外匯市場的結構性變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424

第9次《外匯和衍生品市場活動央行三年度調查》在今年4月完成了對53個國家的調查,揭示了全球外匯市場結構的詳細信息。

2013年的三年度調查顯示,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額比2010年的前一次調查增長了35%,至5.3萬億美元/天。與之對比,2007-2010年增長了20%。

在交易商集團以外金融機構進行的外匯市場交易正不斷佔據主導地位(以下稱為「其它金融機構」)。與非交易商金融交易對手進行的交易幾乎增長了50%,佔了總增長量的約2/3。

這些非交易商金融機構有各不相同的交易動機,交易模式和投資視野。它們包括較小型銀行和地域性銀行,機構投資者(也就是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對沖基金,高頻交易公司和其它官方金融機構(也就是央行或主權財富基金)。

非交易商金融客戶重要性的提升,已經導致一度明確劃分的二元市場結構的消亡——能明確區分的交易商間交易和客戶交易。利用計算機算法下單帶來交易量上升的金融客戶,不單在執行自己的投資決定,還參與了交易中介的角色——交易商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人選。

(日均交易量:藍色代表遠期合約,紫色代表外匯互換,紅帶代表期權和其它產品,黃色代表現匯)

(各部分佔比:紅線代表申報的交易商,藍色代表其它金融機構,橙色代表非金融客戶)

(其它金融機構交易量:藍色代表非申報銀行,黃色代表機構投資者,紫色代表對沖基金,棕色代表官方部門,灰色代表其它)

 

誰是主要的外匯市場非交易商金融機構參與者?

很大部分交易商與非交易商金融客戶的交易是與二線銀行進行的。雖然這些「非申報銀行」傾向於小規模或/和只是偶爾交易,但加在一起它們佔據了全球外匯交易量的約1/4。雖然它們難以在主要貨幣報價上與交易商競爭,但它們集中在細分業務,並充分利用針對本地客戶的競爭優勢。

最大的非銀行外匯市場參與者是專業資產管理公司,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對沖基金」。這兩個部門佔了約11%的交易量。其中對沖基金還包括了專注於高頻交易的自營交易公司。外匯市場的生態明顯已經受到這些參與者參與度上升的影響。

 

外匯交易進一步集中在金融中心

非交易商金融機構的交易集中在一些地點——特別是倫敦和紐約,大交易商在這兩個城市都有主要交易部門。因為佔據了超過60%全球交易量,這兩個城市是市場的重心。在這些金融中心,交易商與非交易商金融客戶的交易超過與非金融客戶交易的超過10倍。

大宗經紀業務一直是交易集中的重要催化劑,因為這樣的交易安排通常會通過位於倫敦或紐約的大投行提供。通過與交易商建立大宗經紀業務關係,非交易商金融機構就能進入機構交易平台(比如說路透的Matching,EBS或其它電子交易網絡),並能夠匿名地與交易商和掛著其它大宗經紀商名頭的交易對手交易。

 

交易商間交易和企業外匯交易量的萎縮

相反,交易商間交易的增速增長大幅放緩。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鑑於大量交易流集中在一些大交易商手上,主要的外匯交易銀行自己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很深的流動性池。這使得一線銀行可以在公司內部串連更多的交易,減少了通過傳統交易商間市場卸載庫存失衡和對衝風險的需求。結果,諸如路透和EBS這些傳統銀行間平台的交易量要麼停滯,要麼萎縮。

類似的機理也部分解釋了,非金融機構(大部分是企業)交易量的萎縮。企業正在不斷集中化其集團資金部門,通過在集團內部對頭寸淨值化處理來降低對沖的成本。

 

中介(「hot potato」)交易的新形式

交易商間部分和交易商-客戶部分的分別最近幾年已經變得更模糊了。一個關鍵的動因一直是,大宗經紀業務的發展,這使得小銀行,對沖基金,特別是高頻交易公司更積極地參與到風險分攤的過程中。

交易活動仍然分裂,但所謂的聚合平台容許最終客戶和交易商把不同交易平台和不同交易對手的決定聯繫起來。當交易對手間的聯繫增加,搜索成本(場外市場的一個主要特徵)已經下降,交易速度已經上升。基於交易商-客戶關係的傳統市場結構已經讓道給一個複雜的交易拓撲網絡,在這個網絡裡銀行和非銀行都能扮演流動性提供者。這實際上是中介交易的一種形式,但交易商不再一定是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850

【創業必讀】90後品牌消費觀:我希望被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0/57796.html

你懂90後嗎?如果拿出馬佳佳的情趣用品演講PPT,你會不會感受到驚訝?品牌商和廠家們的商業思維和行動在告訴我們:消費者正在改變,逐漸成為社會消費主體的90後已經不相信原有的品牌了,在新的商業時代里,他們正在述說著自己的消費邏輯。i黑馬認為,在今天的產品,不能理解年輕人,不能理解90後,就意味著放棄未來。這個時代,是個體社會崛起的時代,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向往建立完整個體性,在獲得科技助力同時也面臨新的社會局限的時代。對品牌來說,獲得90後年輕人的關註,建立品牌忠誠度,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年輕人漸行漸遠的探索自我,對品牌提出了新要求,也給予了新機會。所謂的機會,來自品牌是否能感同身受90後年輕人在個體社會崛起進程中的向往,焦慮和行為轉變;來自品牌是否能在只關註年輕人消費者身份的消費主義邏輯之外,註入更多關於完整個體的視野和責任感。過去幾年,品牌呼應社會變化和年輕人向往,號召年輕人要敢於夢想,又鼓勵年輕人要敢於行動。品牌的角色仍然是旁觀者,把一切歸結為勇氣,鼓動年輕人去沖破障礙。但年輕人對此卻沒有太多回應。因為社會化媒體,90後年輕人比品牌更早知曉當下的情境,包括自己的向往與焦慮。對於個體困境,鼓動者無法帶來直接的價值。在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年輕人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抹掉個體差異和可能的局限性,一味的鼓動。一次口號式的鼓動,可能提供的只是一次窘迫的有壓力的提醒。按照年輕人自己的話來說,“我希望有人感同身受,可以指點我的生活,但不希望有人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對應90後在個體成長時的四個重要向往與焦慮,品牌可以成為生活創新者,興趣養成者,關系粘合者和社會改變者。這四種社會角色,也定義了這個時代有文化領導力的品牌,所需要具有的四種能力和品質。1、作為生活創新的品牌90後把個體建構的重心放到了當下,生活成為承擔當下的關鍵。作為生活創新者的品牌,能給他們帶來直接的價值。(1)從代表我的夢想到帶給我好的生活品牌熱衷於深入了解年輕人夢想,並試圖通過溝通,讓品牌能代表年輕人的夢想,即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這樣的夢想之間沒有聯系,也不惜為年輕人大聲疾呼。結果是,年輕人覺得這樣的品牌溝通空洞乏味,無法了解產品本身會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麽意義。對於90後年輕人來說,建設好日常生活,這就是他們的夢想和人生意義的體現,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品牌能具體帶給自己什麽樣的日常生活,其次才是這樣的日常生活與自己其他的夢想還可能具有怎樣的聯系。因此,品牌在溝通中應該更加更著重於清晰而具體的描述“好的生活”,其次再談及這種生活與哪些夢想有關,而不是本末倒置。(2)從向往生活的符號化呈現到日常生活的情境化講述之前品牌的溝通,習慣超脫日常生活,以符號化的方式,完美呈現生活方式。這樣的溝通,要麽讓年輕人覺得“無感”,要麽就是顯得過於“裝逼”。90後理解的品質生活中包含了日常生活的豐富情境和細節,是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美好講述,“我不是想裝,這就是我的生活”。品牌的溝通,要講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境。這種講述是美好的,但不會因為過於完美而失去日常生活氣息。要讓人感覺到是我想要的,同時也是我的生活。(3)從買來的生活到創造的生活在品牌的慣常溝通中,消費者是受用者的角色。真正讓90後喜歡的品牌,不僅擅長把過好生活這件事情,細致地娓娓道來,還會提供機會,讓年輕人感到自己在一手一腳地把生活創造出來。這意味著品牌需要在溝通,產品和服務上提供參與創造的空間, 動手建設的可能。(4)從年輕人專屬到跨年齡和階層的享用傳統上定義的“年輕人市場品類”,集中在運動服飾,科技產品,零食飲料等品類,在價位上傾向於相對便宜的定位。90後相比以往的年輕人更早地開始建設自己的品質生活。他們感興趣的已經不局限於這些品類。今天,更多的品類有機會開啟年輕人市場的潛力,比如家具、小家電、汽車等。同時,相對奢侈的品類和品牌,比如跨國旅行、奢侈品牌等,通過提供分期付款等金融服務,將進入更為低齡的消費群體。(5)從多元的選擇到小而美選擇過去品牌側重提供更多的選擇,來滿足年輕人的個性需求。一個品牌涉足過寬而不精,是無法滿足年輕人對品質生活的要求的。今天,年輕人越來越欣賞那些在某一細分領域有專長的品牌。不需要大品牌,但一定是精細的有品質的。戀物文化之下,產品和服務需要更盡心血,承載更清晰的意義和情感。作為生活創新者的品牌,最佳的一個案例是宜家。宜家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傾心的品牌。宜家從不高談夢想,它所講述的美好生活,從來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在宜家的溝通中,年輕人看到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宜家引導年輕人去自己動腦動手,建設自己的生活,品牌提供的是工具和指導,最終的創造由年輕人自己完成。從家具、到小裝飾、到廚具,宜家描繪的是年輕人向往且可以抵達的生活,提供有設計感、精致的多種選擇,以及年輕人買得起的價格。2、作為興趣養成者的品牌因為這一代人對自我的探索已經深入到興趣,工作和獨立思考,並且以體驗為重心,這意味著傳統的產品和服務形態要發生大的變化。品牌的角色不再是提供光鮮的標示,而是提供切實的工具和方法,亦師亦友,陪伴年輕人去探索和實踐自己的興趣。(1)從指導和鼓舞年輕人的價值觀到講述和實踐品牌自己的價值觀個體時代,沒有價值觀的品牌,將不會被記住。今天,很多品牌高談年輕人的價值觀,卻不去溝通自己的價值觀和實踐。向往深度自我的90後,欽佩的是身邊的大神。品牌需要成為一個大神――“做自己認定的事兒,喜歡的事兒,並且堅持做好”。只有品牌本身具有故事,有願景和價值觀,才能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也才能吸引年輕人的關註。(2)從一個產品到一種興趣今天,有很多品牌意識到自己賣的不是“產品”,而是“生活方式”。在這種意識形態下,品牌側重溝通而不是服務和產品,在溝通中又側重代表某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而非真實的日常生活的體驗。仿佛擁有了一個品牌,就擁有了一種生活方式。在今天,90後不再滿足於生活方式的模仿,他們向往的是圍繞自己的興趣建設生活。相當多的產品和服務,都有可能成為年輕人培養興趣,認識自我的開始。這意味著品牌要有能力把自己的產品和所在的品類,轉換為一系列的興趣養成方案,而不只是生活方式的象征物。具體來說,可以提供圍繞核心產品拓展興趣的周邊系列產品;提供大量參與式體驗的機會;提供情感宣泄和表達的機會;提供個體故事講述的機會;提供創造和獲得成就感的機會。(3)從以信息為溝通到以體驗為溝通90後向往深度自我,他們渴望獨立思考,慣常質疑,執意以親身體驗作為形成信任的基礎。很多品牌意識到,要取得年輕人的信任越來越難,並絞盡腦汁在如何改善自己的溝通,以期獲得更大的信任。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無論你怎麽說,都只是說說而已。他們相信自己經歷過的,或是其他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經歷過的。品牌要把溝通更多轉換為年輕人直接和間接的體驗,強調通過體驗去溝通核心的信息。(4)從售賣產品到建立習慣很多品牌抱怨今天的消費者忠誠度太低。其實,年輕人自己又何嘗不會經常抱怨自己沒有長性啊。興趣的養成,生活的管理,都面臨如何幫助年輕人形成習慣自主管理的挑戰。這要求品牌把使用產品的門檻降到極低,提供日常化的工具,幫助習慣的養成。作為興趣養成者的品牌,一個最佳的案例是,過往兩年,Nike推動了跑步文化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逐步興起。Nike以培養跑步文化而非賣跑步鞋為目標,在產品之外,大量通過線下跑步活動,提供真切的體驗,培養興趣社群,以Nike+為主的跑步工具和相關教程,逐步讓跑步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習慣。3、作為關系粘合者的品牌中國的城市化還將要進行幾十年。社會的原子化,人際關系的冷漠,各種社會組織和關系的重新建立,對於普通人來說,歸屬感的尋求,仍然將是重要話題。“獨而不孤”這個90後已經開始展現出來的核心向往,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對品牌來說,這不應該只停留在品牌溝通上,而是以產品和服務的形態,一方面守護90後的獨,另一方面幫助關系的粘合和建立。從禮物到分享:每逢節假日,很多品牌都在提供作為“禮物”的產品促銷。然而,90後更為熱衷的,不是在特定節日作為禮物的贈與,而是在日常的分享,促進隨時隨地的連結、溝通和表達。比如,好朋友買同樣款式的衣服。從產品和服務的角度來說,可分享性具有了更大的重要性。(1)從大社區到小圈子今天社群多,每個社群成員也多。許多品牌都嘗試過建立社區,但成功的案例不多。90後所期待的存在感,越來越難以在人數眾多的線上達成。另一方面,在一個規模很大的社群里,個體仍然感到渺小“透明”。品牌如果想要建立社群,應該提供小圈子,私密化社交的機制。對新加入者來說,一加入就有個小組織可以歸屬;同時,通過形成固定的日常關系,可分享的話題,更深入的理解,和日常的陪伴,給每個人被關懷的感覺。(2)從線上的歸屬感到線下的親密感過往十多年,原子化個體通過網絡所形成的線上社群,到現在主流的真實關系形成的社會化媒體網絡,人們的關系塑造,已經進入到線下突破的臨界點。線上已經給很多人提供了認同和歸屬,但線下提供親密感的加強。面對面的交流,固定的場所,定期的活動,線下的互動和體驗,是打造品牌關系粘合者角色的重要一環。(3)從叛逆出格到眾人中的獨處過去品牌理解的沖突是,社會對很多叛逆出格的個體有限制,認為年輕人向往去表達自己的獨特,沖破束縛,標榜與眾不同。很多品牌於是在溝通中強調鼓勵年輕人的特立獨行。但獨而不孤的重點,並不是把自己的獨特表達給無關緊要的任何人,招致沒有意義的評價,而是關註在自己,給自己營造一個不受打攪,不用比較,認真享受的私人空間。一個人不想泯然眾人,但也不代表想叛逆出格。越來越多受年輕人歡迎的品類與獨處有關,與享受“一個人待會兒”的私人狀態有關。比如,戴上耳機,找個地方呆著,一個人跑步,閱讀等,現在正在越來越流行。(4)從傳統式的悲情感恩到平等輕松娛樂的親情很多品牌已經在重視回歸家庭的溝通,但時常免不了陷入悲情感恩的套路。90後相比以往的同齡人,確實表現出了對父母更強的依戀。與此同時,他們更早熟,跟父母的關系,更為平等輕松。品牌所呈現的親情,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更為平等而輕松有趣的情感表達。4、作為社會改變者的品牌中國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還將面臨很多社會問題的挑戰。一方面,CSR(企業社會責任)有更大的機會,可以建立年輕消費者對與品牌的情感連結。另一方面,傳統的企業CSR項目,很難再贏得他們的矚目。90後關心自己和身邊群體的相關問題的解決。他們相信解決問題的“改變者(change-maker)”,多過傳統的慈善家。(1)從關註弱勢群體到解決身邊問題過往CSR項目集中在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註。但是,這樣的活動已經很難引起關註,更難以吸引參與。對90後來說,他們更關註自己能感同身受的,來自身邊的問題。不僅有關心,也能直接看到結果和影響力。品牌需要重新界定當前90後關心的社會問題。年輕人關心的,與他們相關的來自身邊的問題,就是今天的社會問題,也就是今天企業CSR的新方向。(2)從改造社會到改造自己過往CSR項目,大部分致力於解決外部社會問題,而與本企業自身運營,產品和服務無關。然而,90後已經很少會被這樣的公益行為打動。90後相信善良微光,善行的可持續。他們期待品牌從自己的產品服務,從自己商業日常運作入手,成為一個受尊重的品牌。未來品牌只有從自己的內部管理,企業文化,生產和銷售流程等日常環節入手,成為一個包容個體的、對社會影響力有意識、並且實事求是的溝通自己的日常實踐的品牌,才能夠獲得年輕人的愛戴。(本文選自於青年誌研究報告《90後青年――大時代里的小世界》)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青年誌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28

新公關時代:中國公關的第三次變革(媒體人必讀)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2/57847.html

在傳播環境發生劇烈震蕩的今天,公關公司需要重新回到行業定義中去尋找前途。2013年的上半年中,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足以作為這個新公關時代的絕佳註腳。無論是3・15晚會中“8點20發”的鬧劇還是不久前農夫山泉PK《京華時報》的公關大戰中,傳統的公關傳播鏈條正在越發失控:主流媒體權威掃地,傳播渠道的碎片化所帶來的多元表達如同一場傳播層面滌蕩一切的法國大革命――精英階層沒落、舊秩序瓦解,人人掌握了話語權而新秩序尚未建立。對於公關公司來說,他們正面臨一場複雜而微妙的大變局,並處在風暴中心。這種大變局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信息媒介的橫空出世,以及智能手機占據人們大部分碎片化時間為背景,在使得社會再次信息爆炸的同時,迅速影響了各個行業與人群。其中,它對傳媒與公關行業――“靠加工信息吃飯”的兩者彼此依附――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尼爾・波茲曼說:“一種新的媒介會改變既有的話語結構。”他說這個話的時候,美國正處在20世紀80年代的電視時代,在他看來,電視這種圖像化的媒介普及使得文化正處在以文字為中心向以圖像為中心的轉換過程中,這將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那麽,如果我們把今天的微博、微信這樣小篇幅碎片化的表達看作一種新的媒介,當碎片化的媒介形態與智能手機時代人們碎片化的使用場景相結合,整個傳播形態將會發生什麽改變?“到處都是水卻沒有一滴可以喝。”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小詩被波茲曼拿來形容電報出現時的人們面對到處都是脫離語境的信息所產生的惶恐。今天的碎片化媒介比起印刷時代的電報出現時更加高密度、高頻度、無處不在,柯勒律治那句“沒有一滴可以喝”是作為受眾對獲取有效信息的無力感,而對於處在傳播鏈條前端的公關來說,其商業模式與服務方式也將發生深刻的變化。與之相伴的,是這個業態龐雜而零散的行業,即將重新洗牌。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大公司的衰敗,並不是自身出了問題,而是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而目前正在發生的這場信息傳播的變革中,公關公司的客戶需求(甲方需求)的變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側面。因此,“適者生存”的遊戲在公關行業將以更為戲劇化的方式上演。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很多業內人士心生疑問:這個行業將被重新定義嗎?回答這個問題,似乎需要重新考察這個行業的底層,對一些重要的問題與邏輯進行梳理。中國公關的第三次變革根據傳播媒介的變化,大體上中國公關行業迄今的發展經歷了以“.COM”、“SNS”為標簽(博客沒能成為品牌宣傳的優質平臺,並在微博誕生後基本退出了公關行業視野)的兩次變革。在2008年開心網和人人網成為業界最熱話題後僅僅過了兩年,新浪微博的誕生,為公關行業以及整個中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第三次變革,並且這場變革的“強震”一直延續到今天。之所以說與前兩次變革不同,那是因為這一次的變革難以標簽化,最關鍵的是,它不但誕生出了多種新的信息媒介,並且改變了公關公司的基本商業模式。在第三次變革之前,雖然媒介有所變化,但公關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B2M,即把甲方想要的信息通過媒體傳播、放大,不想要的信息通過媒體對沖、抹平。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渠道和信息效果是可控的。而微博和隨後微信的出現,帶來了兩個底層的深刻變化――一方面,信息傳播渠道開始碎片化,爆料與反對意見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大眾跨越了之前存在的四大傳播渠道(電視、報紙、雜誌和網站),一下子被推到了甲方(或者公關公司)的面前。在接受《商業價值》雜誌采訪時,金山網絡首席營銷官劉新華對這兩個變化所導致的後果進行了畫龍點睛的描述:“以前企業信息的傳播是窗簾模式,想讓外界看到內部信息的多少是可以操縱的。而現在則是反向茶色玻璃模式:除了敏感數據,大眾在外圍可以把企業看得一清二楚。傳播鏈條由可控到不可控,企業卻對碎片化的媒介渠道無可奈何。”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總裁熊劍向本刊給出的觀察結論也直擊要害:“之前企業發布一個新聞稿,各路媒體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加工,之後再發布,公關公司還可以監控這個環節。在新浪微博和微信誕生以後,已經沒有人對新聞稿感興趣了。”於是,在“與大眾零距離”和“媒介碎片化”這兩個關鍵變革發生之後,公關公司自身的業務模式也發生了兩種變革趨勢。第一個趨勢,是包含內容與渠道的公關產品的變化――從B2M到B2C,公關公司的角色,由本來的媒介代理向自媒體轉變――當大眾完全開放給自己的時候,公關公司要開始適應公關產品從“傳播”到“溝通”的變化。這種變化,意味著公關產品由之前單調的新聞代理,轉變為在直面大眾的環境下進行多層次、高匹配度的公關產品規劃,在大數據的支撐下,采用精確度與主導性越來越強的傳播策略,在這一方面,新浪的“話題雲標簽”內容運作,是這種順勢而為並取得成就的典範。而從“傳播”到“溝通”的變化同時也意味著,將CRM(客戶關系管理)委托給公關部門已經成為了可能。這方面的典範是國產手機品牌魅族。由於遠離北上廣深,魅族在新品發布、品牌傳播和CRM方面有著一定的不利條件。但靠用戶論壇起家的魅族,充分利用了新浪微博,特別是微信的自媒體平臺(魅族科技官方、魅族迷、魅族貼吧等多個微信公眾平臺)效應,通過多點開花進行了彌補。第二個趨勢,是公關與營銷的融合。在邏輯上顯而易見,當企業或者公關公司可以將傳統四大媒介“短路”而直接與用戶溝通的時候,直接向潛在用戶營銷便成為了必然選擇。眾所周知,小米手機的微博營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實際上,公關公司也完全可以代理客戶的這種銷售渠道。正陽公關公司是存在於北京數千家公關公司中的一個,曾在百度公關部任職的賈大宇和曾在藍色光標任職的張瑞是正陽的兩個創始人。成立僅4年的正陽並沒有大公關公司手中的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客戶,但憑借著為一家瀏覽器公司和一家PM2.5口罩產品進行以微博為主陣地的立體式事件營銷,正陽成功打開了局面。特別是將一個口罩品牌一夜之間打造成最熱賣PM2.5口罩的這一案例,為正陽帶來了大量優質客戶。“所有乙方都有一個丙方的夢想。”張瑞對《商業價值》說:“但一路走來,嘗試自己在報紙、電視、雜誌、網站等媒體渠道掌握話語權的玩家都失敗了。而這一次新浪微博和微信提供了新機會――平臺是現成的,大眾是零距離的,這個丙方的夢想從沒有這麽真實過。”整合營銷與方法論其實,正陽當下的探索,正反映了公關行業與營銷行業大融合的歷史潮流。在奧美內部刊物《觀點》的2013年3月刊上,奧美廣告中國區總裁陶雷所撰寫的《關於廣告公司未來的對話》一文,明確地預言了這一潮流。陶雷說道:“我們深信廣告的最終產品形態將隨著媒體碎片化和消費者媒體接觸行為的多元化發生根本的改變……站在傳統廣告公司門口叫戰的不光是數碼創意公司,媒介代理公司也開始撈過界做生意了。因為‘媒介即是信息’,掌握新媒體應用可能性的他們自認為更接近這個新的創意平臺。再有,幾大搜索、社交、視頻網站的人可能也認為它們將最終替代廣告公司。”熊劍則向本刊介紹,其實,關於數字媒體碎片化時代,公關與營銷作為彼此獨立的行業,一直都有更有效還是更無效的兩派論爭。但在兩者融合的大前提下,顯然是效果更好。“隨著公關與營銷的融合,‘數字營銷’這一行當正在越來越回到社會學領域,無論公關還是營銷,內容與圈子(即碎片化後的媒介)的匹配工作都將成為必選動作。”熊劍說。多年以前,被譽為“公關關系之父”的Edward Bernays曾經發過牢騷:“那些公關的術語不僅被濫用,而且成為了廣告者、宣傳員甚至個人的代名詞。他們只是出於利益而試圖在媒體上發表文章。然而,按照我的定義,公關人是應用型社會科學家,他們為社會或雇主提供社會態度和行動方面的建議,從而幫他們獲得賴以生存的公眾支持。”似乎,Bernays當初的理想主義已經得到了報償,但是其形式並非是公關行業清者自清,而是公關與營銷徹底融合。“這一點在快消品領域尤其明顯。”偉達公關的高級副總裁李菲對本刊說:“炒作、廣告、產品發布和線上銷售已經在微博上融為了一體。”於是,在這種大趨勢下,像正陽公關這樣平時“養”幾個微博營銷帳號已經成為一些小型公關公司的標準配置,而金山網絡這樣的公司已然在2012年末撤銷了公關部,將其與市場部合並。實際上,人們已經看到,新浪微博之上的營銷帳號已經泛濫,而微信公眾平臺的營銷價值也已經開始顯現。於是,一個不容回避的方法論疑問便很容易在感嘆“形勢一片大好”之後被提出來:在媒介碎片化的時代,公關公司(或者稱之為營銷公司)的策劃案如何才能脫穎而出?正如前面所說,與營銷結合之後的公關行業,正在越來越像一門社會科學。所以,回到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中去補補課,有助於使一項策劃案不至於淪為一場無人捧場的獨白。《烏合之眾》是聞名於世的群體心理學著作。而具有廣場效應的微博,正是作為其精辟理論實踐的最佳試驗場。根據古斯塔夫・勒龐的研究,處於群體中的個人在接受信息方面的偏好是:群體只接受簡單觀念和形象思維,熱衷發揮經環境暗示後的想象力,以及喜歡被鼓勵去實踐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等等,這些都會在群體中間引起共鳴。“決定群體中的人的行為的相關要素是(被長期壓抑的)原始人的熱情和英雄主義。”勒龐說:“群體永遠不歡迎理性,一切文明的主要動力也並不是理性。群眾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必須擁有自己的幻想,於是他們便像趨光的昆蟲一樣,本能地轉向哪些迎合他們需要的巧舌如簧者。”由此我們可知,在微博這樣的具有廣場效應的傳播平臺上,用邏輯與道理說服大眾是絕對的下策。而3Q大戰中騰訊的慘敗和不久前農夫山泉的結局足以說明,這容易導致一場事與願違的去中心化的無意義混戰。李菲用一句非常到位的話總結了這種局面的成因:“在‘新公關時代’,我們解決的不再是產品功能質量問題,而是大眾情緒問題。”綜上所述得出結論,一個公關策劃能在碎片化信息洪流中獲得傳播力,上策是利用人們的共同記憶或者經驗來進行正面傾訴,配以聲音與形象,以引起最大程度的共鳴。在這一點上,《老男孩》做出了典範。但這種素材往往可遇而不可求。談及中策,也就是那些最常見的傳播要素,在甲乙雙方都有頗深資歷的劉新華,給本刊記者講述了它自己的一個精彩理論:絲襪理論。他認為,在信息碎片化的新公關時代,大眾與數字媒體之間似乎隔著一層絲襪,臃腫的信息已經難以到達大眾,只有那些“小分子、高能量”的信息才能夠穿過這層絲襪。而這些小分子高能量的信息就是:性、地域與族群差別,以及弱者的反抗。劉新華透露,年初金山出品的獵豹瀏覽器,就是利用了後兩者成功出位。硬幣的另一面在公關公司可以自己搭建媒介平臺,營銷與公關整合的時代,看似一切皆有可能。似乎,一個優秀的PR團隊唯一不能突破的,只剩下時間。然而,事實並非這麽簡單。在與《商業價值》談及行業變革之時,奧美公關的聯席董事總經理滕麗華顯得很平靜。她對本刊表示,10年前的時候,當奧美全球CEO跟自己講到網絡時代導致公關行業“倒三角時代”――即傳播由從點到面轉為由面到點――來臨的時候,她很震驚。但經歷了這幾年的不斷變革之後,她和團隊在實踐中發現,奧美這樣的公司的蛋糕並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奧美公關副總裁宋磊,用中國傳統哲學的“道”與“術”的概念,向《商業價值》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宋磊認為,表面上看,以“內容×渠道”為通常ROI考核的公關行業的確面臨著內容與渠道兩者同時變革的現實。但是,正是在傳播碎片化、傳播鏈條不可控的時代,企業及其產品追問自己“我是誰”的重要性就愈發明顯。滕麗華則從大眾的視角認為,在人人都有話語權、互相矛盾觀點滿天飛的去中心化時代,權威的觀點與聲音,才是人們迫切渴求的。滕麗華的這一觀點,也正是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明確提出的。在該書《第四章:群體的信念與意見的變化範圍――媒體的墮落》中勒龐憂心忡忡地寫道:“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媒體正在墮落。這種所謂的墮落,並非說這些媒體都在道德方面走了下坡路,而是說它們正日漸變得人雲亦雲起來。在過去的時代里,作為一個社會的精英階層,媒體掌握著豐富的信息來源,同時也以其學識和理性,擔負著引導意見的作用。然而它卻在逐步喪失自己的影響力……當然,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後,報紙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然而這只不過是因為它成了群眾意見的傳聲筒,或是群眾情緒的晴雨表。”在微博與微信的時代重讀勒龐100多年前的這些話語,多少會有一些振聾發聵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微博上的一些所謂“大V”,在靠著諂媚“熱點”獲得大量粉絲成為“公眾意見領袖”,進行彈冠相慶之後,時至2013年,當反對他們觀點的“大V”後來者居上之時,這些曾在3年間呼風喚雨的人開始變得灰頭土臉、尷尬無比。而新浪微博與CIC聯合發布的《2012企業微博白皮書》,則從企業的角度證明了這種新公關時代的很多影響力其實是毫無價值的“飛沫”。該《白皮書》統計,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130565家企業開通新浪微博,其中,餐飲美食類企業獨占鰲頭,以近5萬個企業微博帳號排名第1。汽車交通(以汽車經銷商為主)(7546個)、商務服務(7212個)、電子商務(6594個)、IT企業(6047個)躋身前5。然而,IT和電子商務企業――屬於圈子內企業――的微博帳號的粉絲數量壟斷了TOP5榜單。並且,數據顯示,所有企業微博的整體平均活躍粉絲比僅為35%,並且在10余萬個企業帳號中,僅有647個賬戶活躍粉絲比大於80%。面對這組不給力的數據,《白皮書》也只能給出了“總體來看,企業微博互動粉絲比可待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這樣的圓場的結論。“很多甲方的官方微博都死掉了。”宋磊冷靜地對本刊說:“並不是每一個甲方,在這個時代都需要Communication Value。”“‘道’是不變的,”宋磊向《商業價值》拋出了他的核心觀點:“在大變革時代,某些傳統媒體不是貶值了,而是升值了。同時,掌握品牌傳播之‘道’的管家對於企業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公關公司進化論的確,像奧美與偉達這樣的跨國公關巨頭,因為自身的產品線豐富又在多個領域功力深厚,所以它們在行業變革來臨之時可以有很多理由保持原有的節奏。但其他的公關公司卻不得不要求自己立刻調整戰略,以適應新的傳播環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熊劍對本刊表示,在傳統媒體時代,藍色光標是不可能與4A廣告公司競爭的。但在新的時代,藍標已經嗅到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其實,熊劍所負責的名為“數字營銷機構”(BFD)的這一部門,正是中國本土最大的公關公司――藍色光標在新公關時代布局的產物,它的一路演變本身就是公關行業幾次變革的標本。BFD的前身是成立於2005年的“社會化營銷部”,彼時只是藍色光標在博客與BBS時代的一個布子。2008年,開心和人人的興起,成為了公關行業與營銷行業融合的第一個契機,“社會化營銷部”也因此改名為“互動營銷部”。2010年,新浪微博橫空出世,公關與營銷融合的勢頭已經非常明顯,“社會化營銷部”遂改名為“數字營銷部”。時至2012年,微博營銷和微信公眾帳號已然使得兩個行業融合的趨勢無法阻擋,於是,藍色光標將旗下的幾個相關部門與子公司(廣告公司)整合成立了現在的“數字營銷機構”並獨立運作,其正式成為了藍色光標集團(BFG)的兩大事業群之一。而像正陽這樣的小型公關公司,因為“丙方夢想”的得以實現,更是有理由因新公關時代的到來而躊躇滿誌。正陽正在積極地招兵買馬,並且已與一家專長於新媒體營銷的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正陽的目標除了聯手搶占市場份額之外,它準備正式從“媒介代理公司”向“策劃型公關公司”轉型。在賈大宇看來,這是百年不遇的好時機。但賈大宇向本刊透露,他在準備大幹一場的同時多少還有一些擔心:當他撥出更多的資源發展業務、培養出高級行業人才之後,這些自己精心培養的員工會不會被大公關公司挖走?“畢竟這是一個流動性很大的行業。”賈大宇對記者說:“當然,這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無論如何,順應時代而變我們才能生存下去。”雖然奧美、偉達、藍色光標和正陽這四家公關公司,彼此有著不同的特質和定位,但它們在新公關時代的進化路線也都有一些共同點。其一,它們都盡最大努力掌握技術武器,利用社會化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打造大洪水面前的諾亞方舟。其二,密切關註媒介平臺的變化以及社會流行思潮,隨時準備構建“小分子、高能量”的標簽,用“引爆點”驅動“烏合之眾”,為甲方提供多重解決方案,向策劃型公關轉型。只不過,在這場進化過程中,規模越大的公關公司為應對新變局所劃撥的資源所占公司總資源比例就越小,因為這的確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而規模較小的公關公司,則將大量資源都傾斜到新業務中,因為這是它們在新時代生存下去的必由之路。或許,中小規模能夠迅速轉型的公關公司更多是出於在危險來臨前的應激反應。而對於未來,大型公關公司並非沒有思考,如果去深入思考這場變局,公關公司所需作出的應對遠非投身新媒體營銷那麽簡單。尼爾・波茲曼說,電報摧毀了關於信息的原有定義,並賦予公眾話語一種嶄新的含義。電報使脫離語境的信息合法化,電報把信息變成一種商品,放在今天,微博亦如是。我們現在每天接受的信息不再是邏輯嚴密的大段文字分析,而是脫離語境卻足夠標簽化的段子、“幹貨”甚至“雞湯”。在文字、圖片加視頻的全媒體營銷時代,能夠打動受眾形成有效傳播的往往是為特定人群營造出的特定感覺,比如海外留學人群的思鄉之情、而立人群的青春回憶,文字、圖片、視頻等所有的傳播媒介都是工具用來實現一種感覺的營造並一擊即中。這對於脫胎於印刷時代的經典公關理論自然造成巨大的挑戰。試想,在印刷時代的鼎盛時期,林肯和道格拉斯競選的年代,美國的公眾可以聚集在廣場上聽兩人邏輯環環相扣的演講長達7個小時而不覺枯燥,而今天還有多少人願意看完萬字以上的文章?經典的公關和傳播大師多是駕馭文案的高手,今天的傳播環境呼喚的卻是能夠利用各種傳播媒介駕馭公眾情緒和情感的大師。而在一個更宏觀的層面,今天所謂的微博時代其實只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階段而已,對於微博這一媒介的理解不能夠脫離整個互聯網大浪潮的方向,在這個互聯網吞噬一切的時代,我們所身處的大環境正在發生什麽變化?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大衛・蓋勒特近期在《連線》雜誌撰文稱,互聯網正在從基於空間的模式向基於時間的模式轉變。這意味著,再上一個時代,信息的價值更多取決於其所處的空間位置,這在PC互聯網時代最為明顯――報紙的頭條、視頻網站的首頁、門戶網站的頭條都會是讓任何公關公司目光發亮的寶貴渠道。但是今天整個互聯網向時間模式轉變,時間線的價值越來越重,由此帶來的形態便是時空的一體化。以新浪首頁為例,10年前早上8點和晚上6點,新浪首頁內容變化幅度不超過20%,而在今天,這種變化幾乎是面目全非。信息的呈現形式正在發生變化,新的信息不斷取代舊的消息,一個新聞的半衰期越來越短;由此帶來另一個問題是空間意義上的所謂撤稿價值衰減,具備引爆條件的信息能夠在任何一個碎片化的渠道的時間線上快速複制並借助關鍵節點傳播開來。無論如何,在媒體環境發生劇烈板塊震蕩過程中,公關行業是一個矛盾凸顯的焦點,其背後是更深層傳播秩序重構的過程。而渠道碎片化、時空一體化的互聯網大環境恰恰也是拋下經驗包袱,重新整合影響力的絕佳契機。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商業價值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424

獐子島事件後必讀一本書:《反脆弱》 張永鵬88_hex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v8b2.html

獐子島事件後必讀一本書:《反脆弱》

8億扇貝去哪了?獐子島黑天鵝事件讓投資者大跌眼鏡,很多社保基金深陷其中。《反脆弱》一書則闡述了,與其預測黑天鵝事件何時發生,不如下功夫增強自己應對極端事件沖擊的能力,如果能把自己由脆弱性的主體變為反脆弱性的主體,那麽一旦極端事件爆發,自己還能從中獲益。想必此時讀這本書,一定能給你別樣的啟發。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想必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家夥。盡管他曾經是一個非常成功(但離經叛道)的華爾街交易員,其著作《黑天鵝》也一度成為近年來最暢銷的財經書籍之一,但他的新著《反脆弱》註定將是一本令很多人難以釋懷的書。比如,在《反脆弱》中克魯格曼、斯蒂格利茨和布林德三位經濟學家被他嘲笑為脆弱推手。他的書也不太好讀,總覺得風格生澀,遠沒有邁克爾·劉易斯(代表作為《說謊者的撲克牌》與《大空頭》)那麽妙趣橫生、行雲流水。

 

然而,不好讀的書並不意味著不重要。與斷斷續續花一個月看完的《黑天鵝》相比,我在旅行開會的間隙用四五天就讀完了《反脆弱》。看完後者,我知道這無疑將是2014年我讀過的最精彩的書,沒有之一。比較而言,《反脆弱》無論在可讀性還是深刻性上都強於《黑天鵝》,這一點作者在書中也承認。因為《黑天鵝》僅僅是提出極端事件不僅存在而且重要這一問題,《反脆弱》則提出了一整套如何應對極端事件爆發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無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有著非常寶貴的借鑒意義。

 

《反脆弱》是一本信息量很大且內容深邃的著作,要在短短一篇文章中覽其全貌並不容易。因此,我將從自己閱讀本書時受到的啟發出發,梳理本書對自己思想的若幹沖擊。

 

首先,作者提出了脆弱性、強健性與反脆弱性這組概念。這組概念是用來衡量波動性對特定主體的沖擊的。如果特定主體將從波動性中受損,那麽這個主體具有脆弱性;如果特定主體從波動性中既不受益也不受損,那麽這個主體具有強健性;如果特定主體將從波動性中獲益,那麽這個主體具有反脆弱性。請註意,反脆弱性(Anti-Frangile)這個詞是現有詞匯中沒有的,它是由作者新造的。

 

其次,正如作者在《黑天鵝》中所言,要預測極端事件何時發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與發生概率可以量化的風險不同,極端事件的爆發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奈特意義的不確定性)。但換個角度,判斷一旦極端事件爆發後,特定主體在面對該事件沖擊時是否具有脆弱性,則是比較容易的。例如,預測汶川地震何時爆發以及具體的震級,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判斷一旦爆發8級地震,某座特定建築是否可能倒塌,則是相對容易的。上述判斷極為重要,基於這一判斷,作者指出,與其預測極端事件何時發生,不如下功夫增強自己應對極端事件沖擊的能力。如果能把自己由脆弱性的主體變為反脆弱性的主體,那麽一旦極端事件爆發,自己還能從中獲益。

 

第三,如何增強自身的反脆弱性呢?作者建議實施杠鈴策略,即押註兩頭不押註中間的策略。請讓我舉例來說明該策略。假如在2006年初,甲與乙都有100萬美元資產。甲選擇把100萬美元資產都投資於兩房的債券,因為當時兩房債券的信用等級很高,且收益率顯著高於同等級國債。而乙選擇持有80萬美元現金,而將20萬美元用於購買對沖基金。甲的策略即是押註中間,將所有資產投資於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率相對較高的資產。在正常情況下,甲能獲得相對不錯的收益,但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甲將承受巨大虧損(至少是巨大的賬面損失)。乙的策略即是杠鈴策略,80萬美元現金雖然沒有收益,但也不會承受市場波動風險(通脹與存款銀行倒閉風險除外),另外20萬美元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這筆錢既可能在次貸危機中賠得精光(例如做多股市或CDS),也可能賺得盤滿缽溢(例如做空股市或CDS)。因此這兩種策略最重要的區別是,在面臨可能爆發極端事件的環境中,中間策略是賺錢有上限、虧損無下限;而杠鈴策略是賺錢無上限、虧損有下限。

 

除杠鈴策略外,容忍一定程度的冗余也是一種提高反脆弱性的方法。相反,過於優化的做法盡管在大多數時期能降低成本,但如果爆發極端事件,卻可能遭遇較高的成本。例如,日本汽車企業的原材料庫存經營模式的確有助於降低成本。但當福島地區爆發地震、海嘯、核擴散的複合式災害後,由於日本汽車零部件的主產地遭遇重創,導致日本汽車企業無零部件可用,從而不得不在一定期間內停產。

 

第四,作者進一步指出,過於規律性的東西未必是好的,這將會增強特定主體的脆弱性。對天然具有反脆弱性的有機體而言,它可能更加偏愛較小的波動性。例如,如果一個人每天嚴格按照營養學家開出的食譜,過於註重飲食的時間、份量與搭配,他的身體未必會很健康。相反,有定期素食或齋戒習慣的中東地區,居民的平均健康程度似乎更高。為什麽會發生這一現象呢?作者認為,日常發生的一些小波動性,有助於增強特定主體的免疫力,從而有助於其應對極端事件的爆發(提高其反脆弱性);而過於規律性的東西通常具有更高的脆弱性。

 

第五,從應對策略上來講,提高反脆弱性的途徑更多源自做減法,而非做加法。那些看起來越複雜的系統,通常具有更強的脆弱性,而越簡單易懂的東西,反而能更好地應對不利沖擊。例如,合成型CDOCDO平方之內的複雜難懂的衍生品,在次貸危機中被證明是危險程度最高的資產。又如,作者認為越是複雜的藥品與複雜的治療技術,對人體的醫源性傷害可能越大。再如,作者聲稱他只接受具有悠久歷史的飲料(例如水、酒、咖啡),而對諸如果汁、碳酸性飲料等人工飲品敬而遠之。

 

最後,作者辛辣地諷刺了一類人,認為這類人以增強別人的脆弱性為代價來增強自身的反脆弱性。他把這類人稱為脆弱推手。在書中最生動的一個例子,莫過於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布林德。根據書中的描述(真偽有待檢驗),一方面,布林德自己管理的公司向美國富人推銷一種理財服務,即將富人龐大的存款切割包裝為不同主體持有的小額存款,從而突破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每戶存款保險10萬美元的限制,而享受到無上限的存款保險服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宏觀經濟學家,布林德卻公開反對美國政府提高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每戶保險限額(因為這樣做會影響其生意)。正如作者所言,此類行徑在道德上應該受到譴責,任何主體提高自身反脆弱性的行為不應該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

 

綜上所述,塔勒布在《黑天鵝》中提醒世人關註極端事件爆發可能產生極大的破壞性,而在《反脆弱》中為世人提出了一套應對黑天鵝事件的方法。無論是追逐兩頭的杠鈴策略、建立一定程度的冗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制造一定的波動性、做減法還是做加法,還是己所不欲莫施於人,都對我們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來源:商業周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