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恒指兩萬點會減持 憂通脹重臨轉投物業、商品
|
|
【本報訊】熱錢湧入,帶動港股連升個半月,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四叔)表示,若恒指升至20000點時,他會減持。但他指出,要密切留意推高港股的熱錢何時離港,惟現時未見熱錢流入樓市,他自己會陸續購入物業及商品類投資,以提防不知何時重臨的通貨膨脹。 記者:陳健文 身兼中華煤氣(003)主席的李兆基昨於煤氣股東會後,詳述其對港股的見解。 熱錢若撤走恐拖累港股 他 說:「年初時我曾經講過,入市要睇銀行的情況,情況差的時候,12000點可以入市;好一些的時候,13000至14000點可以入市;當好到七至八成, 於14000至15000點時可以入市。」李兆基昨日手持早已準備好的「貓紙」繼續說:「由於有熱錢流入,令恒指升至目前約17000點水平,有人話升得 急,但以現況來說屬合理及正常水平……若果到下半年所有銀行都沒有問題,屆時市況一定好過上半年,恒指有可能升到20000點或以上。」不過,他指出,很 擔心若熱錢一旦流走,將會影響恒指表現,故他計劃當恒指升至20000點時,會減持部份股票。他強調,減持不代表看淡股市,只是想將套現所得資金,轉投地 產及商品市場,買入一些「實在」的東西,以期於通脹重臨時保住資金。李兆基說,他「成個倉」於13000至15000點水平均有購入股票,若升到 20000點減持將會「有得賺」,他不會「揸到尾」。他更舉例說,如金屬、石油及煤,又或者與其相關的股份,都算是「實在」的東西。他又覺得,近期已有投 資者開始買樓防通脹。對於今年樓市表現,他指目前樓市表現「牛牛皮皮」,若下半年開始出現通脹,表現有可能會理想一些,他個人認為,現時是買樓良機。 有信心中國可保八 對於中國今年保八,李兆基指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經濟力量最強盛的一個,在多項救市措施下,相信中國內地今年經濟能保持8%增長。 散戶心聲 《蘇先生短期反覆》「四叔係咪股海明燈,市場自有分曉,但我同意佢話美國係咁印銀紙,會帶動資源股上升,港股仍有條件闖2萬點,但短期相當反覆。」 《劉先生接近見頂》「恒指或已接近見頂,最多僅略高於萬八點,但正如四叔所說,大量熱錢湧港,估計萬六點守得住,只要美國冇銀行破產就可以。」
|
|
|
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昨除了發表投資心得,亦表達對中信泰富(267)前主席榮智健的看法。他認為,榮智健率先投資資源豐富的澳洲,顯示具有一定眼光,但不幸看錯澳元走勢。他更以杜甫《蜀相》中的名句「出師未捷」來形容榮氏。 指榮智健「出師未捷」 李 兆基說:「佢(榮智健)投資澳洲嘅決定雖然正確,但同時睇好澳元,所以當澳元舊年不停下跌,就要日日補倉,由8算跌到6算,最後頂唔順,咁咪死囉!」他表 示,基於中信泰富與澳元掛鈎的投資額太大,導致無力補倉而須止蝕,完全「無仇報」。李兆基預料,若澳元再「升少少」,其簽訂的合約應不再有虧損;若明年再 大升,榮智健「心裏會很慘」。中信泰富去年簽定外滙Accumulator(累計認購期權),原意是鎖定澳洲業務利潤,惟因金融海嘯令澳元大跌,結果勁蝕 逾155億元,榮智健最終亦要下台。李兆基不諱言,中信泰富是他投資組合內表現最「衰」的股份,他不肯透露持有多少及於中信泰富身上錄得的虧損額,只表示 虧損金額是以億元計,但暫無意沽出。 |
|
|
|
【本報訊】恒基系的中華煤氣(003)常務董事陳永堅昨於股東會後表示,集團今年已準備為內地項目投入40至50億元(人民幣.下同),遠多於去年的25億元,亦較早前表示的26億元為多。他又透露,集團本港業務首季售氣量雖錄得2.7%倒退,惟仍較集團預期理想。 擬斥40億投資內地 陳 永堅指出,煤氣現時在內地15個省擁有及經營90個燃氣項目,去年總售氣量約58億立方米,料每年可取得5至8個新項目。他說,首季度內地業務售氣量持續 錄得增長,現時盈利中約20%來自內地,預料每年內地業務盈利將續以雙位數字增長。對於新能源業務,他表示,煤氣仍會繼續在內地發展煤化工及煤層氣業務, 特別是煤化工項目,基於集團預期未來2至3年,國際油價將回升至每桶70至80美元,加上現時生產成本較早前下降了不少,認為目前是發展良機。 瑞銀降評級至沽出 負 責香港業務的煤氣執行董事兼營運總裁關育材表示,今年香港業務投資額約6至7億港元。陳永堅則強調,有足夠內部資源支付今年的資本開支,再者,目前借貸成 本便宜,就算把有可能進行的股份回購支出計算在內,集團亦有足夠財力應付。瑞銀昨就煤氣發表報告,將投資評級由「買入」下調至「沽出」,目標價由13.8 港元上調至14.3港元;調低評級是因3月中給予煤氣「買入」評級後,其股價於兩個月內已上升約37%,令投資吸引力大減,惟仍認為煤氣是防守性股份。 |
|
套现4亿 华侨城天津转投50亿旅游地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10/HTML_L26OBWROAJRE.html
7月9日,华侨城公告出售天津项目,而两周前,华侨城才与天津市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将投资50亿元开发大型的华侨城综合旅游地产项目,卖小买大,华侨城在天津的布局落定。“ 转让所持天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该股权转让将通过天津产权交易所采取挂牌方式进行,价格不低于该股权的评估价值4.02亿元人民币。”华侨城 公告中所提到的这家投资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与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房公司)合资成立,共同实施对华房公司在天津通过摘牌方式取 得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这个项目是2007年9月以16亿的价格拍得的津丽华明(挂)2007-116号项目,出让土地面积约28.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 面积31.86万平方米,楼面地价为5100元,综合容积率1.10。物业类型为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天津华侨城股东各方共出资 1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上市公司以人民币现金出资40,000万元,占天津华侨城注册资本的40%;华房公司以人民币现金出资60,000万 元,占天津华侨城注册资本的60%。上市公司出让的是自己持有的那部分股权。另一部分股权仍然由同一集团的华房公司持有,但是,根据集团的透露,另一部分 股权可能也将出售,因为,华侨城在天津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项目,舍小取大。5月20日上午,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与华侨城首席执行官任克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发总投资规模为50亿元的天津市东丽湖华侨城项目。华侨城天津东丽区项目将以创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体育运动、高尚居住和生态环保等元素为核心,进行主题旅游、酒店及商业、主题房地产、主题文化产业及体育公园开发,建成一个文化内涵丰富、主题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之所以出售手中的28万平方米拍卖来的项目,据内部人士解释,是因为不符合华侨城的综合开发的理念,不是理想的项目资源,如今有了成片开发的项目,宁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东丽湖项目,放弃这个纯开发性的项目。根 据华侨城的介绍,已经开始了全国的第二轮布局,天津项目是这轮布局的重要项目,新一轮布局包括了武汉、云南、天津,主要在二线城市,第一轮的布局,在深 圳、北京、上海、成都,主要以一线城市为主,已经开始创造业绩,旅游项目开园营业,开始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地产项目开始销售,由投入期进入到丰收期。第二 轮布局也在展开,云南、武汉项目已经开始动工。
缩水百亿转投上游配件 张家港叫停彩虹6代线真相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1/HTML_0KLK3BIOOXHI.html
“已经决定不做6代线了,打算转做上游玻璃基板制造。” 7月20日,记者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张家港“举全市之力支持的重点项目”——与彩虹集团合资建设的第六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已于近日停工,张家港市政府决定转投面板生产的上游关键配件——玻璃基板,总投资规模也从146亿元缩小至40亿元。上述人士说,不过有关生产玻璃基板的项目目前正处于讨论、调研阶段,一些具体工作还未正式展开。146亿缩水到40亿张家港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另一合作方彩虹集团对停工消息进行了确认。该公司解释说,股东认为当前液晶面板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运营压力不断增大,继续投资液晶面板项目风险较大,鉴于此全体股东决定暂缓液晶面板建设。彩虹集团系中央国资委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的CRT(彩色显像管)生产商,旗下拥有彩虹电子(00438.HK)和彩虹股份(600707.SH)两家上市公司。由于CRT市场需求不断下滑,近期该公司正积极谋划从传统CRT业务在向液晶显示业务转型。作为转型的最重要一笔投资,该公司去年与张家港市合作,宣布投资近146亿在该市建立一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上 述开发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导致项目停工的直接原因是缺乏资金。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彩虹集团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实业总公司等出资组建合资公 司,主要资金来源于银团贷款。根据记者从张家港当地银行了解到的信息,当时资金银行曾讨论要组成一个70亿-80亿元的银团贷款去支持。“ 当时银团贷款由国开行牵头,后来国开行决定不做了,其他银行也没有积极性。”当地一家银行的内部知情人士说,另一方面,由于6代线切割面板本身价格跌得很 厉害,整个产业本身也不景气,对于这种盈利波动大、周期性强、前景不明朗的产业,银行更为审慎,综合考虑各方风险,银行最终还是放弃了该融资计划。目前整个平板显示产业正处在低迷周期。国内最先投资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广电集团因资不抵债已被相关机构接管重组。另一家本土企业京东方依靠上市公司及地方政府支持获得了大量融资,并在合肥投建了第一条6代生产线,但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财务压力较大。不 过,业内也有人士认为,导致彩虹停工的另一原因可能与夏普6代生产线即将落户南京有关。为了解决6代线技术问题,此前彩虹集团曾与夏普就该公司已停产的一 条6代线购买相关设备和专利等问题进行过商谈,不过,近期有消息显示,夏普该条6代线落户南京可能性极大。而此前彩虹也曾与上广电集团接触,希望在广电集 团重组后收购部分资产。“无论从技术储备还是管理团队来看,彩虹6代线建设都是不成熟的,风险很大,停下来也未必是坏事。”上述业内人士评价说。再惹争议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官方信息,彩虹集团去年营业收入为52.08亿元,而仅张家港6代线一项投资的投资额,就达到其总收入的3倍,彩虹集团的这一投资决策本身就充满争议。不过,这也是当下国内平板显示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在有关投资鼓励政策下,透过地方金融机构对“战略性产业”“举债投资”,完成企业“超常规”扩张。而这类项目之所以能够屡屡成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根据彩虹集团与张家港政府签订的战略协议,这条6代生产线只是张家港市政府建设平板产业基地的第一步。在其之后,双方将围绕该生产线的建设,组建平 板显示技术研发中心,并打造上下游液晶产业链。6代生产线建设工程的停工,意味着张家港市打造“国内最大、集制造和研发于一体的平板显示产业园区”计划的 落空。事实上,无论是张家港,还是此前与京东方合作的合肥,以及近期传闻争夺夏普6代生产线的广州、南京,对于地方政府耗巨资投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热情,业内一直充满争议。在张家港6代线项目紧急叫停之后,有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耗巨资投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争议声再起。台 湾光电与半导体设备产业协会(TOSEA)总干事王信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引进面板产业不外乎要GDP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前段面板生产其实是自 动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的地方,并且需要高层次人力,从这个角度看,发展面板生产意义并不大,引进后段模组生产线才是聚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不过,地方政府内部人士对此并不赞同。长三角某经济开发区招商办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TFT-LCD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产业,地方政府之所以积极支持高世代生产线,并非单纯追求GDP,而是从产业升级以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考虑。“当然不是说每个地方政府都能做。”该人士说,项目的风险高也是显然的,目前政府内部一部分争议在于,是投资别人转移过来的“二手线”还是直接上目前日韩企业主流生产的8代线?现在想做的地方政府都想直接上第八代线。“如果一定要建设面板生产线,无论是技术或是人才,6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王说,目前中国市场还以26英寸、32英寸为主,只要42英寸以下电视第六代生产线都可以应付,建设6代线比较符合中国电视面板需求。如果直接从第五代跳到第八代,风险太大。
比亚迪疯狂压货 致经销商接连转投对手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3/145020.html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今年以来,比亚迪经销商在成都、北京、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均出现“退网”的情况。自今年5月业内爆出比亚迪成都“金牌”经销商退网后,比亚迪汽车4S店退网事件接二连三出现,最终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退网危机。
5月,成都平通金牌汽车销售店退出比亚迪的销售网络,拉开了全国范围内比亚迪汽车经销商退网的序幕。而促使这家金牌店退网的直接原因,即是比亚迪不顾经销商承受能力,大肆压货导致的恶果。
“库存最高的时候,F0的库存甚至接近1000辆,这样占用的资金就差不多3500多万元。即使是借助第三方金融机构,也需要自己支付30%、接近1000万元的货款。”曾在平通工作过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比亚迪近乎疯狂的压货,导致该店资金链处于危险境地。
与其他汽车公司不同,比亚迪并没有为平通店制定一年的销售任务。而是每个月定一次目标,实力强、业绩高的经销商,其提车任务就越高。据记者了解,事实上平通2010年1月就提出了退网申请,而直到5月才将库存卖完。
“每当承兑汇票到期的时候,都是我们最难熬的时候,库存不能在3个月内消化完,我们就得到处筹钱还银行的钱,有时候我们甚至向集团的老总私人借钱来还承兑汇票。”上述负责人说。
一方面大幅增加专营店销售任务,另一方面,比亚迪在该区域内仍不断增加新的销售网点,这导致专营店经营更加艰难。以成都市场为例,2009年之前A2网只有3家店,2009年之后逐渐增加到5家。
在成都市,比亚迪A1、A2、A3网共有14家经销商。而当地销量最好的上海大众汽车在当地也仅有13家经销商。
“库存很大,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杀得又非常厉害,逼迫我们即使亏损也要卖掉。”比亚迪店的人士表示,如果一辆车利润为9000元,经销商能拿到手的只有1000元。
汽车行业内,通常认为合理的库存系数是低于1.2,即库存数量相当于1.2个月的销量。库存系数超过1.8即意味着经销商资金链岌岌可危。而比亚迪经销商库存量达到3个月,则是相当危险的境地。
不过也有经销商认为,此次的退网危机并不就意味着比亚迪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其实今年比亚迪减产是很对的,从40万辆提到80万辆(年产能)无法保障质量,经销商压力也很大。”重庆一家比亚迪经销商说,目前,比亚迪已将销量调整为60万辆。
而实际上,比亚迪在进入汽车行业的短短5年内销售网点迅速扩大到1200家之多,也验证着经销商看好这一投资行为。
上海一家比亚迪4S店市场经理表示,虽然比亚迪实施分网销售,网点数量众多,但由于不同网的经销商不能为客户串网提供销售和服务,因而“至少售后服务的利润是有保障的”。
“如果我们店的保有量达到2000辆,今后就是不卖车,光维修就可以赚到钱。”该市场经理说道。
美的营销高管转投志高空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24/2069658.shtml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近日,美的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兼中央空调产品总经理魏小辉离开美的,加盟志高空调。“魏小辉的离职并不会给美的带来太大影响,美的还是要维持原有的目标和发展速度。”一位不愿具名的美的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美的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销售收入翻倍,下一个五年,美的还要翻倍。10月底,美的集团宣布截至今年10月,美的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预计 全年将突破1100亿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美的在过去5年中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05年的456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900亿元。
但一位熟悉美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并不满意这样的增长速度,决意进行改革,即由代理模式转向销售公司模式。家电专家刘步尘告诉记者,从代理模式向经销商模式进行转变,意味着美的要把销售环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据悉,魏小辉离开美的后,经过短暂调整,加盟广东另一家家电企业志高空调。今年初,上市不足半年的志高空调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在5000万股的激励股份中,除104万股授予7名董事成员外,其余由599名志高员工和5名客户获得。
刘步尘认为,美的的高层除在薪酬方面的要求以外,更希望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己的发挥空间,“志高现在处于空调行业的第二集团,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以家用空调为例,根据奥维咨询(AVC)发布的3季度家用空调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家用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量为846万台,同比增长4.7%,环比 下降26.3%。其中格力、美的和海尔为前三甲,销售占比分别为27.6%、19.6%和12.6%,志高空调占比为3.8%。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志高现在对品牌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知名度比起格力、美的等企业相差甚远。“在吸纳美的的高级人才后,志高或将开始布局和发力。”
5100轉投石油系
http://www.eeo.com.cn/2011/1029/214628.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吳娓婷 10月中旬,西藏5100冰川礦泉水的藍色小瓶從廣深動車組上悄然消失。數天後,40家廣東中油BP加油站的便利店開賣這個品牌的礦泉水。
運營這個藍色瓶子的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01115.HK)在今年6月成功登陸香港股票市場。不過上市僅半月,大客戶中鐵快運就下調了2.5萬噸採購量。
現在,5100已悄然離開廣深動車線,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確認5100停發,但對於駐場派水兩年多的5100為何突然撤離,稱「不太清楚」。上海、北京等動車線上,5100目前仍在派發。
5100轉投其他渠道是必然選擇。在短短三年內,5100因鐵道部天量訂單和渠道而興。隨後,也因鐵道部變動,遭遇大幅削減訂單。5100必須降低 對動車的依賴。這家公司多次強調,將加強與國航、中油BP、郵政系統的合作。5100在廣東地區退出動車線,現身加油站,就是實際舉措。
搭乘鐵道部的快車
5100甫一出場就是乘坐火車而來。2007年7月,首趟滿載88000箱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的專列駛出西藏那曲火車站。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專程前往西藏為首發儀式剪綵。
2009年至今,5100在廣深動車上給乘客留下的印象深刻。2009年2月,進入廣深動車候車室的乘客均獲派一瓶前所未聞的礦泉水——西藏 5100。當時乘客還以為這跟長途大巴上派的雜牌礦泉水差不多。那個時候的動車車廂中,全車近600個座位上的枕套都被5100包下,印上其廣告標語「西 藏好水 世界好水」。
廣深動車每天約開出90對動車組,日均載客量超過10萬人。這樣的廣告覆蓋面、頻次和費用能讓廣告大客都為之咂舌。而且,這樣的廣告月復一月地持續下來了。
其時,5100已手握支撐其九成銷量的鐵道部天量訂單。經鐵道部下屬企業中鐵快運採購,2008年至2010年間,每天穿梭於全國各地的2800多 趟高鐵和動車上,總計約2億乘客喝到了配發的5100礦泉水。經銷網絡還包括鐵道部及其聯屬公司在全中國131個車站經營的零售店和餐館以及115家中高 檔酒店。
不僅如此,鐵路部門員工的福利中也有5100。逢年過節,員工都會收到單位派發的多箱5100礦泉水。
自首批礦泉水開始,鐵道系統就已經搭建了5100的運輸、配送、倉儲流程,並確定了經銷模式、供貨模式和交接模式。時至今日,中鐵快運成為5100配送上門的物流企業。這種銷售網絡和客戶人群,國內沒有第二家企業能複製。
幾年間,藍色瓶子出現在兩會、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慶、博鰲論壇、世博會,各種高級別官方活動。到2010年時,5100已躋身「中國第一高端礦泉水」,市場份額近三成,超過了達能、依云等全球知名品牌。
在京東商城、淘寶等銷售渠道,330ml 5100礦泉水叫價8元,500ml則賣9塊。有趣的是,根據5100披露的銷售數量和收入計算,則是另一番景象。假如按照全部為330ml裝計算,5100在2010年售出礦泉水每瓶約1.3元。
2008年-2010年三年,中鐵快運採購量佔5100銷量的比例一直高居90%。5100的利潤更是從2008年的約1200萬元暴漲至2011 年的1.15億元,增約10倍。今年6月30日,手握鐵道部天量訂單的5100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當天大漲23%,募資近13億元。
遭遇震盪
5100很快因與鐵道部之間的關係陷入尷尬局面。今年2月,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下馬。5100在招股書中特意澄清,公司及其高管與劉志軍及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無任何關係,劉、張兩人的調查也不會對公司造成影響。
通過上市,人們終於能窺見5100神秘背景的冰山一角。
早在2007年,現西藏5100創始人之一,時任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現西藏5100礦泉水的生產主體)董事長俞一平曾介紹,該公司隸屬於西藏中稷佳華有限公司 (現為西藏5100全資子公司),為中稷控股集團旗下產業。
不過,招股書披露的股權結構否認了前者與黨校產業間的血緣關係,中稷控股以一個奇怪的姿態出現在5100的架構之中。
西藏中稷佳華成立之初,由中海、永豪兩家維京群島註冊的公司各擁有50%股權,而中稷控股授權西藏中稷佳華使用「中稷」稱謂。中稷控股的角色僅為「諮詢服務及政策指導」,既不分享利潤,也不承擔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中稷產業是中央黨校產業的總稱,而中稷控股集團是中稷產業的核心企業,為中央黨校控股。中稷旗下公司覆蓋通訊、能源礦產、房地產、啤酒、礦泉水、科技、冶金、醫藥、旅遊、酒店、高爾夫球場和投資管理諮詢等行業。
不過,上市僅半月,5100突然宣佈與中鐵快運更改合同。新合同將原來採購7.5萬噸的數量減少至5萬噸,同時免除「買一送一」的安排。新合同致使中鐵快運對西藏5100的採購量下降三分之二。
2011年上半年,5100總銷量為28215噸,較去年同期的31405噸減少了10%。總銷量的減少,令供應給中鐵快運的瓶裝礦泉水從2010年上半年的27191噸減少了16428噸至2011年上半年的10763噸。
轉投石油系統
現身便利店的5100並非直接由中油BP經銷,而是通過一間名為漢騰的公司。廣東漢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介紹,漢騰推廣5100的方式,是借助中油BP加油站的網絡鎖定私家車車主等高端客戶。
據瞭解,漢騰分別於2009年、2011年兩次與5100簽訂合約。新合約大幅提升採購數量,每年約10萬箱,以330ml和1500ml居多。
漢騰為何要代理一款備受爭議的產品?上述負責人表示,主要是看好高端礦泉水市場,而5100的產品也符合漢騰經營高端食品的定位。
漢騰此前僅代理過一些台灣小食。對比其建材產業和塑化產業,食品經營薄弱得多。漢騰同時代理青稞酒的銷售,該產品被指與5100的發展路線如出一轍。
工商年檢資料顯示,漢騰從事業務範圍極其廣泛,主營範圍包括:果樹種植、養殖業、三高農業開發、酒店、度假村,旅遊投資,投資策劃;計算機網絡開發 及計算機技術服務,信息諮詢服務;房地產中介服務;生產銷售傢俬、紙品、凍品加工,建築裝飾材料,百貨,五金,化工原料及產品,石油製品,通訊器材,機電 產品,機動車配件。
漢騰由四名自然人投資,註冊資本900萬,其中最大股東李林峰出資405萬,公司註冊住所為原廣州市東山區教育局用於興建教學樓、飯堂、教學辦公用房的地塊。
漢騰方面稱,由於其塑化產業的經營,與石油系統有聯繫,因此這次能談下與廣東範圍的中油BP合作協議。不僅如此,漢騰9月底還成功與華東地區的中石 化網絡結合。雙方協定,未來幾個月內在中石化江浙地區與港澳地區等6000多家加油站便利店系統開展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鋪市與系列市場推廣活動。
脫離動車線的營銷網絡,5100再不是不愁嫁的「皇帝女兒」。據瞭解,漢騰當前為5100作市場化推廣和銷售,投入頗大。今年4月上線的漢騰商城,主要用於5100和青稞酒的銷售。
開始於5100退出廣深動車線後的這次推廣活動,至11月8日將結束。活動安排,加滿40升97號汽油的車主,通過填寫問卷調查,可獲贈6瓶 330ml西藏5100冰川礦泉水。據瞭解,一家便利店一天約送出100份、即600瓶礦泉水。個別便利店每天能送出200份。廣州、佛山、東莞、深圳四 市共40家中油BP便利店參與本次活動。
便利店中同時有500ml的5100礦泉水在售,10元一瓶。銷售人士稱,極少有人問津。
(本報記者劉真真、謝良兵對本文亦有貢獻)
RIM跳票背後陽謀:被傳或棄黑莓10轉投Win8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04/229128.html南都製圖:宋小偉
黑莓淨虧5億美元急尋逃生路徑
摩托、北電、愛立信的前車之鑑,出售呼聲空前
關於出售這條路,在歐美巨頭的歷史上一直不是羞於啟齒的部分。相反,很大程度上一些成功的出售或令這些企業成功瘦身,走出困境。例如早年愛立信將自己的手機業務與索尼合併,近來又完全出售給索尼,回歸自己設備商的老本行。
如果不是持續糟糕的業績,或許黑莓手機在國內的受關注程度遠遠沒有現在高,背後RIM公司的名號亦鮮為人知。而到了現在,仍舊眷戀著黑莓強大郵件功
能和特有設計的粉絲們也開始有些按捺不住了,緣起被認為能拯救RIM於水火的新一代黑莓手機操作系統,官方宣稱仍要推遲發佈。再加上一季度淨虧損5.18
億美元(人民幣32.93億元)的糟糕業績,華爾街多家投行的分析師均認為,這個曾一度引領智能手機、擁有大量鐵桿用戶的手機品牌已病入膏肓。而在RIM
官方出的幾套策略無一吸引投資者後,業界亦紛紛出謀劃策,為RIM的未來積極張羅起來。回頭看看摩托羅拉、北電和柯達吧。或者更早的阿爾卡特手機、西門子
手機、愛立信手機也行。RIM可被期許的未來,已變得與「出售」二字密不可分。
黑莓新品發佈推遲至明年
近日,黑莓手機運營公司RIM近日公佈了2012年一季度財報。內容顯示,RIM第一財季實現淨營收28億美元,同比下滑43%;淨虧損5.18億
美元,合攤薄後每股虧損0.99美元。反觀去年同期,業績為淨盈利6.95億美元。更是公司七年來第一次披露財報數據顯示營收虧損。
截至上週五財報公佈後,RIM跌幅達19.06%。伴隨而來的又是接二連三爆的利空消息,包括RIM將裁撤5000個工作崗位,並且將新品黑莓10的發布時間推遲到2013年。
虧損、裁員,RIM在泥沼中掙扎的路徑看上去和另一家手機業巨頭諾基亞非常相似。然而實際上,RIM的狀況比諾基亞更糟糕。
諮詢機構RationalAB分析師張星認為,核心在於想像空間的缺失。「儘管在微軟發佈WindowsPhone8操作系統後,諾基亞大批手機無
法獲升級會對銷售構成影響,但至少可以看見在WP8推出後,諾基亞仍然會是主要支持者,難熬的只是接下來這一個季度而已。」有鑑於此,張星認為RIM主動
將黑莓10推遲到明年再發佈,至少在兩個季度內,該公司將繼續因「無亮點」而飽受煎熬。
更重要的是,RIM的投資者和消費者是否還願意繼續靜候至少兩個季度。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統計,黑莓手機在美國市場份額已經從2007年的41%
下滑至今年第一季度的不足4%。券商RaymondJames一份研究報告顯示,「(RIM)實現恢復的可能性迅速在降低,並認為這次延遲還有可能使得第
三方開發者對開發黑莓10應用失去信心。
「跳票」背後的陽謀
從目前iPhone和Android的成功看,很大程度上得開發者得天下。這是個淺顯的道理,RIM高層自然也知道。正因為如此,推遲黑莓10背後
的原因顯得特別重要,而RIM官方卻始終三緘其口,CEO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Heins)僅表示發佈之後公司業績會有很大改善。
如此一來,理論上RIM更應該儘早發佈黑莓10以擺脫困境。因此,另一種可能性浮出水面———RIM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打算。
近日,路透社引用三名知情人士的言論稱,RIM實際上正在考慮出售其網絡服務,或與微軟結盟。儘管這等於讓RIM完全拋棄過往的路線,顯得有些迫不得已,但因為黑莓10一推再推過於蹊蹺,使得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
具體到細則上,RIM可能最終放棄黑莓10而採用微軟即將發佈的Windows8.該報導引用消息稱,微軟CEO鮑爾墨不久前曾與RIM進行過接
觸,尋求建立類似微軟與諾基亞的合作夥伴關係。不過路透社分析稱,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看上去只是臨時抱佛腳,更會讓公司前期對黑莓10的投入化為烏有。
至於出售自家的網絡服務,看上去可能性更大,緣起RIM的網絡營運中心在業內處於領先水平,但由於黑莓手機和蘋果谷歌的競爭關係,RIM不可能對其
它智能手機供應商開放。但出售後則不然,對於一些第三方公司而言,只要不存在競爭,獲得RIM的網絡服務後大可為所有平台的智能手機提供服務,而歷史證明
這些服務正是RIM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價值不菲。
RIM還能守多久?
事實上,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黑莓10系統相比,出售自己有價值的部分無疑是最直接的方法。而除了以安全性著稱的網絡服務外,RIM可賣的部分還有很多,包括大量通信領域專利,甚至RIM公司自身。
關於出售這條路,在歐美巨頭的歷史上一直不是羞於啟齒的部分。相反,很大程度上一些成功的出售或令這些企業成功瘦身,走出困境。例如早年愛立信將自
己的手機業務與索尼合併,近來又完全出售給索尼,回歸自己設備商的老本行。而就去年的統計數據看,僅專利一項,愛立信便獲益7億美元。再看北電網絡,其專
利以4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了蘋果和微軟,其間還遭遇過谷歌的搶購。另外摩托羅拉也通過將公司分拆,並將負責終端業務的摩托羅拉移動技術售予谷歌,開啟了新
的發展路線。
「歐美科技廠在經營上的思考邏輯,跟亞洲科技廠不太相同。」齊魯證券分析師在一份面向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以手機品牌來說,愛立信、西
門子、阿爾卡特、摩托羅拉等,都在面臨企業存亡之際,「勇敢且果斷」地出售,或是跟他廠合併。這顯示能夠持續獲利的企業,歐美企業主才會持續經營下去,否
則很容易走上結束營業一途。
回到RIM,目前華爾街對其出售專利、網絡設備的呼聲仍然很高。而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則被視作整體收購RIM的潛在買家。不過至南都記者發稿為止,RIM公司並未就任何出售動作做出回應,其中國公司亦表示總部無任何新消息。
接下來,如果近期沒有任何動作,RIM還能守多久?公開資料顯示,RIM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仍超過20億美元,理論上仍能夠繼續維持一段時間。
美股太貴 美國基金經理轉投海外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1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長達6年的牛市,而美股目前過高的估值讓不少基金經理將資金轉移至美國以外的市場,以尋求更合理的估值。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Kostin在2月20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在目前的股價被“拉升”的市場內,估值吸引人的股票很少。“過去40年來,只有1997年-2000年科技股泡沫時美股的估值比現在高。”
高盛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9月首次加息,而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將因此下降。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將處於2100點左右,接近於目前的水平。
高盛指出:“聰明的資金正在出售,而非買入。”Kostin的團隊建議投資者將目光轉向美國以外的市場,而不少投資者已經開始這麽做了。
今年,管理著2350億美元資產的奧本海默基金的首席投資官Krishna開始將資金轉向歐洲、日本和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的股市。
資產管理公司TIAA-CREF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Dan Morris也已經逐步將資金轉移至海外。該公司管理著6110億美元的資產。
歐洲經濟近期的小幅改善讓不少基金經理認為,歐元區經濟衰退的可能有所下降。因為歐洲股市目前的估值較低,許多基金經理希望歐洲股市能在未來帶來高於美股的回報。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席勒稱,美國股市估值過高, 他正考慮清空美國股票,增加在歐洲的投資。席勒曾預言美國科技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的破裂。2013年憑借“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席勒稱,他提出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yclical adjusted P/E ratio)公式顯示,美國股市目前的整體估值已經和歷史頂峰2007年相當。歐洲股市估值只有美國的一半。
“我打算賣掉所有的美國股票,歐洲現在要便宜的多。” 席勒在接受CNBC采訪的時候表示。席勒稱,美國利率過低導致股市估值過高。
美國銀行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表示,相對於基準,他們超配歐洲股市。這一比例創下2007年5月來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民用無人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VC/PE開始轉投工業級無人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57
47張邀約函透露玄機:投資人放棄燒錢,轉投賺錢項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5/1105/152671.shtml
導讀 :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預示著O2O的燒錢模式走到了盡頭。伴隨大量O2O項目因無法續融資而關閉,會賺錢、有盈利的項目開始受到投資人青睞。這一點,在黑馬營十期結業儀式上的融資路演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今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資本市場的疲弱和中概股的低迷,創業企業融資環境迅速轉冷,投資機構大幅降低投資頻率。有分析指出,2014年國內活躍天使投資機構平均投資項目數量為15個,而今年截至目前,這一數字僅為3.7個。
資本冬天來臨,所有創業企業都很難拿到投資嗎?事實並非如此,在嚴苛的投資環境下,好項目卻愈發搶手——在10月30日黑馬營十期結業儀式上的融資路演環節,來自達晨創投、GGV紀源資本、順為基金、梅花創投、梧桐樹資本、天圖資本、雲鋒基金、旦恩創投、豐厚資本和黑馬基金等投資機構的32位投資人,一共向路演的70位學員,發出了47張投資邀約函,在融資冬天里釋放出陣陣暖意。

投資人一覽
在路演之前,黑馬營十期的59位學員在為期一年的學習中,共獲得50億元投資。參與路演的天圖資本合夥人張海燕表示,能夠獲得50億元融資,對一個創業社群來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路演上發放的47張邀約函,又顯示出黑馬營是個可投資性極強的創業社群。
接地氣、會賺錢的項目受青睞
不久前,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預示著O2O的燒錢模式走到了盡頭,大量O2O項目因無法續融資而關閉。那麽,廣受投資人青睞的黑馬營學員,又是些什麽樣的企業?
具體而言,黑馬營中的項目大多數處於高速成長期,很多創始人在傳統行業有深厚積澱。它們與以往燒錢補貼用戶的項目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即都是會賺錢、有贏利的企業。在資本的冬天,這樣的企業無疑更讓投資人有安全感。
譬如,旦恩創投創始人淩代鴻看好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堅持原創的研發型公司,核心團隊都是複旦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畢業,他們第一個新材料產品今年的銷售額可達5000萬元,第二個新材料產品很快能達到1億元的銷售額。“這種真正具有技術含量、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淩代鴻說。
和上海朗億同組的河北禦芝林藥業獲得了複星醫藥集團許謙發出的投資邀約函。這家企業主營中藥保健品,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在1億元左右。許謙表示,“這家公司的產品和營收都不錯,後續還會進一步溝通。”
即便是黑馬營里的互聯網項目,也顯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雲鋒基金執行董事李娜表示,一個O2O項目好不好,一是看它有沒有真實的市場需求,二是看在行業內的競爭能力(比如低成本獲取用戶、提供整合服務等),而黑馬營十期的醫療美容O2O平臺美唄,用戶平均獲取成本只有100元。“這是我比較震驚的,通常這個行業獲取一個用戶需要花幾千塊”,李娜說。毫無疑問,她也向美唄發出了投資邀約函。
路演結束後,梅花創投合夥人張筱燕向三個黑馬TMT項目拋出了橄欖枝。張筱燕表示,黑馬學員的項目傳統行業多一點,基本是“+互聯網”的模式,但他們心態開放,有自我改變的意識,在創業經驗和資本上有優勢,比大學生或更年輕的互聯網人更踏實、更可靠。
接地氣的黑馬基因
在黑馬營內的學習與碰撞,讓學員們變得日益成熟。順為基金合夥人程天講述了自己對於黑馬營的認知:“我覺得黑馬營辦得越來越好,我們投的一些公司參加了黑馬營,他們的反饋第一是覺得有收獲,第二對個人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旦恩創投曾參與投資了黑馬營企業WOOK。如今,這個印尼電商項目已經成為該機構投資的50多個項目中發展最好的項目之一。旦恩創投創始人、黑馬導師淩代鴻表示,他把篩選項目的重點放在考量團隊質量、創始人的企業家精神,以及創新能力上。其中,企業家特質十分重要,“企業家首先要是一個戰略家,要有對這個行業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天圖資本合夥人張海燕也表現出了對黑馬項目的興趣:“好幾個項目很有潛力變成有生存能力、有競爭力、未來有比較大發展前景的公司。”他評價黑馬社群是一個參差多樣的群體,有差異也有火花,活力四射。
很早便開始接觸黑馬群體的複星醫藥許謙表示,“黑馬學員給人的感覺是一群從本土成長起來的創業者,接地氣。”通過路演,他從學員身上感受到了濃濃的創業熱情。“黑馬營的氛圍特別好,學員們組成了一支鬥誌昂揚的隊伍”許謙說。
很多人來黑馬營學習後拿到融資,也有人在拿到融資後來黑馬營學習。尋醫問藥網在拿到雲鋒基金的投資之後,被推薦來參加黑馬營。雲鋒基金執行董事李娜表示,尋醫問藥網雖然之前已經拿過兩輪投資,但還是處於單打獨鬥的封閉狀態,有些固有的思維定勢,他們參加黑馬營的意義就是“跟更多的創業者一起,得到更多維度的靈感,多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最佳組合:傳統產業+互聯網
看過了黑馬營的優秀項目,投資人如何看待今後的投資熱點,他們對於黑馬和創業者又有哪些忠告?
“中國的二級市場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們比較樂觀地認為,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IPO肯定會重新放開,資本市場的狀況會得到轉變。 ”旦恩創投創始人淩代鴻說。
對於未來一年的創業環境,順為基金合夥人程天認為,現在的寒冷是相對之前的浮熱。“以投資人的角度來講,現在是拿投資的最佳時期了,但反過來說,我並不覺得所有的項目都需要拿投資,為了投資而創業就本末倒置了。”
天圖資本合夥人張海燕表示,移動互聯網影響消費渠道後,可能出現優秀企業和大的投資機會,而在電商領域,依然存在誕生數百億規模平臺的機會。不過,他也建議創業者先想辦法拿錢度過眼前的寒冬,“現在不要計較估值,拿到錢要緊,有資金的企業會更從容。”
梧桐樹資本合夥人童瑋亮比較看好產業互聯網方向,也就是互聯網和具體行業結合。他將重點關註B2B、SaaS、智能硬件、內容文化等產業。雲鋒基金執行董事李娜贊同童瑋亮的觀點,她關註兩個方向,一個是互聯網全面改造垂直行業的趨勢,另一個是雲計算、大數據在未來會產生更大價值。
對於黑馬學員和其他創業者,李娜給出了八字箴言:低頭拉車,擡頭看路。低頭拉車是指制定一個清晰的戰略方向,做出企業真正的價值和壁壘,畢竟互聯網不能解決一切;擡頭看路是指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在打好地基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跟上時代的步伐;至於融資,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版權聲明:
本文來自黑馬營10期結業路演模塊、對嘉賓的采訪資料,編輯王冀,黑馬社群記者吳丹、周路平、方雅、戴媞、麻策采訪,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