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商購美銀行 易名「新匯豐」
1 :
GS(14)@2012-01-29 12:40: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8/News/ec_ecb1.htm

中國春平集團在網站公布的香港總部,實際上是一家專門做公司註冊生意的會計師行。
4.7億收購 毋懼侵權問題
中國春平集團主要經銷大米及涼茶。集團網站顯示,其海外子公司包括了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及美國新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內地《法制日報》日前報道,集團董事長林春平為收購具有85年歷史、由猶太人控股,卻於2008年破產的美國大西洋銀行,於去年8月在美國成立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以便進行收購。而現時收購已完成,銀行更名後正開始試營業,主要為海外華人辦理存取款業務。
認識林春平的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本報表示,林春平將銀行改名「新礇豐」,已曾問過法律意見,表示不會有侵權問題。
香港總部僅為秘書服務公司
據網站指出,集團是「林春平先生在香港及內地投資的一家跨國集團公司,總部位於著名自由港——香港」,
但本報記者昨日前往位於中環順安商業大廈的「香港總部」,發現上址實為一間提供秘書服務的金聣利註冊公司,且早已搬往上環,辦公室內人去樓空,門外則有大批由金聣利代收,寄給不同企業的信件,與所謂春平集團「香港總部」大相逕庭。
此外,內地網民亦對《法制日報》報道提出三點疑問,首先美國大西洋銀行是否存在;其次林春平提及於1995年在新加坡讀書與第7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兒子是同學兼室友;最後質疑林春平聲稱自己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的身分。
本報翻查資料,
2009年12月有一間名為Greater Atlantic Bank的美國銀行宣布破產,但銀行非位於特拉華州;而外國媒體2004年有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兒子是於英國大學畢業,1995年已在一間瑞士公司工作;至於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因該組織網站沒有顧問名單,故未能核實真偽。
2 :
GS(14)@2012-01-29 12:42:20
中國溫州商人林春平(網路圖片)
具有85年歷史、由猶太人控股的美國大西洋銀行,日前被中國溫州商人林春平旗下中國春平集團以6000萬美元收購,更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
美國大西洋銀行設在德拉瓦州,受2008年金融風暴衝擊,宣佈破產。
法制晚報形容,在2009年年初,林春平便開始著手抄底美國金融市場,與大西洋銀行進行多次談判。
由於受到投資主體方面限制,2010年6月,林春平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立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再於去年8月,在美國成立美國新匯豐聯邦集團。
至2011年11月底,美國新匯豐聯邦集團出資6000萬美元收購大西洋銀行,並改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註冊總資金為1億美元。
據瞭解,新匯豐銀行屬於小規模銀行,業務大多為華人辦理存取款、離岸金融等業務。
不過,林春平表示,他之所以買美國的銀行,主要目的其實在於為了接觸美國高官、接觸很多金融精英以及取得參與世界組織的論壇會議機會。
報導稱,這是中國大陸人第一次收購這銀行。
1970年出生的林春平,為溫州澤雅人。就讀高中時曾在桂林百貨賣鈕釦,後來在深圳從事牛皮貨運生意;1993年前往新加坡攻讀碩士,並與同學、第7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之子熟識。
經過安南的兒子介紹,林春平去年前往加納做生意並認識多名非洲政要;另在2001年,他以50萬美元買下加納一座礦山,如今這座礦山每年至少帶給他200萬美元收入。
3 :
GS(14)@2012-01-29 12:43:18http://www.fawan.com/Article/gj/sh/2012/01/26/121859143893.html

耗資6000萬美元 花費2年時間
溫州商人曲線收購美國銀行
有著85年創辦歷史、由猶太人控股的美國大西洋銀行,日前被溫商林春平控股的中國春平集團成功收購,更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
美國大西洋銀行設在美國特拉華州,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該銀行因資不抵債宣佈破產。
2009年初,林春平開始著手「抄底」美國金融市場,與大西洋銀行進行多番接洽談判。
由於受投資主體等方面限制,2010年6月,林春平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投資註冊成立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
去年8月,該控股集團在美國投資成立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
2011年11月底,美國新匯豐聯邦財團出資6000萬美元將其收購,並更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註冊總資金1億美元。
新匯豐銀行屬於小規模銀行,主要為在外華人辦理存取款、離岸等金融業務。
林春平說,之所以要去美國買銀行,一是為接觸美國高官,二是可以接觸很多金融精英,三是有機會參加很多世界組織的論壇會議。
據悉,該銀行原由猶太人控股,這是華人有史以來第一次收購該銀行。
●財富故事
和安南的兒子是室友
林春平1970年生,溫州澤雅人,經濟碩士。
1988年,還在讀高中的林春平就在桂林百貨大樓承包櫃檯賣紐扣,成了「萬元戶」。後來他考到深圳大學,通過做深圳和溫州間的牛皮貨運生意,有了原始積累。
1993年,23歲的他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敗:在廣西南寧做航空包機生意時,由於不懂行,欠債約2000萬。
但債主們看好林春平,甚至借錢給他去新加坡讀研究生。
在新加坡,他結識了一位重要的同學兼室友——第7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兒子。
經安南的兒子介紹,林春平去加納 做 生意,並認識了非洲很多國家的領導,包括一些國家總統。
2001年,他以50萬美元購下加納的一座礦山的永久私有權。如今,這座礦山每年至少能為他帶來200萬美元的收入。
隨後,他回國投資農貿食品業,先後在深圳、黑龍江創立米業公司及生產基地,並逐漸將產業擴大到40多個國家。
整理/記者王進雨
4 :
GS(14)@2012-01-29 12:44:1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6&art_id=16018097
溫商收購美國大西洋銀行
2012年01月27日
5 :
GS(14)@2012-01-29 12:44: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8/News/ec_ecc1.htm
浙江民企境外投資 去年逾163億
2012年1月28日
亞馬遜千億購美連鎖超市
1 :
GS(14)@2017-06-18 22:04:50【本報綜合報道】亞馬遜為開拓實體零售雜貨店,昨公佈斥137億美元(約1,068億港元)現金,或相當於每股42美元,收購美國有機食品連鎖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亞馬遜今次收購行動為公司3年以來最大宗,2014年亞馬遜斥9.7億美元現金,收購電子遊戲服務商Twitch Interactive。亞馬遜股價昨升近2%,Whole Foods Market則爆升28%。另一邊廂,消息拖累美國多間傳統超市,沃爾瑪、Costco及Kroger股價下跌逾5%至10%。
美新屋動工量遜預期
美股三大指數昨早段下跌,道指報21341點,跌18點,標普500指數報2429點,跌3點,納指則跌15點,報6147點。美國商務部公佈,美國上月新屋動工按月跌5.5%至109.2萬間,少過市場預期122萬間。美國5月建築許可則跌4.9%至116.8萬,遜預期。美滙指數連升兩日,截至晚上約9時,盤中最高觸及97.229,近一個月最高。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投票,結果以7比2同意維持利率政策不變,指標利率維持於-0.1厘;10年期日債孳息目標為0厘水平,日央行維持年度基礎貨幣擴張規模於80萬億日圓不變。日圓報110.92兌每美元,跌0.01%;每百日圓報7.0319元。另外,希臘避過違約危機,歐元區集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意向希臘發放85億歐元救助貸款。消息刺激希臘股市造好,雅典交易所普通指數突破814點,創兩年高位。希臘長、短國債孳息回落,其中10年期國債孳息跌至5.684厘。歐股尾段向上,英、法、德股分別升0.26%至0.69%。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7/20058838
彭博:關稅不明朗 中石化推遲購美原油
1 :
GS(14)@2018-08-04 11:56:28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114&issue=20180804
【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最大煉油商中國石化將推遲購買9月付運的美國原油,直到中國對美國原油何時加徵25%關稅明朗化。
7月8月進口美油料按月減半
消息人士稱,由於紐約原油價格與布蘭特油價的折扣收窄,中石化已減少購買美國的石油。美國7月有4艘超級油輪向中國付運,較6月的6至7艘有所減少。中石化更沒有購買任何8月進行裝載的美國原油。
ClipperData商品研究總監Matt Smith表示,中國7月和8月的美國石油進口量,將會是6月的一半,相信與潛在的關稅,以及紐約原油與布蘭特原油價格差距收窄有關。他預期,中國減少購買,印度可增加購買,彌補中國部分購買量。亞洲其他潛在買家可能是韓國和台灣。反觀歐洲市場對美國原油的需求已經飽和。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指示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考慮向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貨品加徵25%關稅,美中貿易緊張形勢加劇。中方昨威脅,將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徵25%、20%、10%、5%不等的關稅。
(彭博社)
[國際金融]
商務部未證實購美大豆 人幣回吐全日升幅
1 :
GS(14)@2018-12-14 14:45:57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413&issue=20181214
【明報專訊】路透社報道,中國透過國營企業進口價值1.8億美元(約14億港元)的美國大豆,將於明年1月至3月付運,市場認為中美貿易關係回暖,利好昨日人民幣一度上升至1周新高。
人民幣中間價昨報6.8769,比上個交易日上升295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昨日早上傳出利好消息,在岸人民幣開市升穿6.8後反覆向上,英鎊和歐元上升令美匯下跌,歐洲時段開市進一步將在岸人民幣推升至6.8629見一周新高。不過中國商務部晚上未有證實採購大豆,美匯反彈至97水平,人民幣回吐全日升幅。截至晚上9時半,人民幣在岸價報6.8802,跌2點子,離岸價報6.8761,跌23點子。
渣打發表報告,將明年人民幣預測向上修正,首季在岸人民幣由7.02升回7以上至6.9,明年底匯率預測由6.82升至6.65。渣打預期中美貿易戰可在90日限期,或及後的延期內達成中期協議,中國監管當局會透過直接干預或管理離岸市場流動性支持匯率。
渣打上調預測 料下季在岸價升至6.9
渣打預期,明年首季因為中美經濟增長和貿幣政策分歧,對人民幣會較為負面,不過第二季開始經濟增長會開始穩定反彈,資金亦因為一些指數納入由中國股票和債券而流入。該行預計,明年匯率制度會有改革,每日波幅由2%增加到3%至5%,本地匯市加大向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