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50317李白鬥酒詩百篇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3/17/%e8%aa%aa%e5%8f%b2150317%e6%9d%8e%e7%99%bd%e6%96%97%e9%85%92%e8%a9%a9%e7%99%be%e7%af%87/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說史150317

李白鬥酒詩百篇?

朝日執筆:歷史小品系列2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飲中八仙歌」)

唐代一鬥,合今天約莫2,000mL。李太白的詩向來以「假大空」見稱,若李白自己說的,當然可以不理。不過,這首是杜甫的詩呀!杜詩雖然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既然素有「詩史」之稱,大概也不會說得太離譜吧!一瓶威士忌也不過是750 mL,一次過飲2,000mL,會不會太多了點?

至於《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上山前喝了十八碗酒,一碗算他250 mL,加起來也4,500 mL!

人類真能喝得下這麼多酒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當時喝的「酒」跟我們今天喝的不太一樣。

 

最初的「酒」,大概是由水果或獸乳等富含糖分的液體自然發酵而成的。至於由人類主動有意識去地製造出來的「酒」,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在今日伊朗西部考古發掘出 蘇美爾人獻給「啤酒女神」Nin-kasi的贊歌,還有製作啤酒的「技術指南」。

至於中國,在「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約3,000BC)的遺址中,都發現古人會用發了芽的穀物(稱為「糵」,粵音「葉」。)來製「酒」。

 

「釀酒」的出現,表明進入農業社會已有相當時間,並已出現「生產剩餘」,(上等人)吃飽飯後,還可以「奢侈」一番。人類學田野研究顯示,「酒」是很多部落祭司進入「出神狀態」,與神明溝通的重要工具,極度神聖。***

 

到了漢代,雖然用「糵」造酒仍然流行,但也出現「麯」(用穀物培殖的「酵母」)。《漢書.食貨誌》:「一釀用粗米二斛、麯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連「配方」都有了,顯然「用麯釀酒」已經相當普及了。

 

這兩種方法的製成品,在名稱上也有差異, 用「糵」釀的「含乙醇飲品」叫做「醴」;用「麯」釀造的才叫做「酒」。 何以我們今天好像沒聽過有人「飲醴」的呢?明代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1637初版)出作了以下解釋:「古來麯造酒,蘗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至失傳,則並蘗法亦亡。」原是「醴」是因為「不夠味」而被淘汰。

 

相反,「酒」得以繼續發展,成為「含乙醇飲品」的「唯一代表」。大約到了南北朝,釀酒的技術已經相當完善了。北魏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成書於533-544)中,講解了十二種「酒麯」的製作方法。 其中大部分方法現在很多高粱酒廠仍在使用。

 

不過,無論是糵造的「醴」,抑或是麯釀的「酒」,其酒精含量,即所謂的「度數」都不會太高。 酒精(乙醇)雖然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品,但其本身卻有抑制酵母菌發酵的作用。因此,酒精濃度到達「一定水平」,酵母菌自己也會「頂唔順自己的排泄物」,被酒精殺死。 我們現在不也是用酒精殺菌嗎?這個「一定水平」,在實驗室中的測試數據大約是15%-20%。*** 在日常生活中當然很難達到這個水平, 因此,以「酒麯發酵」方法釀造的酒,以當時的技術,其度數大約只有5%-10%,也就是與現代的「啤酒」差不多。

 

當然,就算酒精含量只有5%,能飲十八碗酒量也相當厲害,不過這還算是人類能力範圍的事。 故此,我們應該驚訝的,不是李白和武松的「酒量」,而是他們的「胃納量」—- 正常人哪有可能一次飲下4.5L的水呀?

 

那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 四、五、六、七十度的烈酒,又從那時開始出現的呢?烈酒之所以「烈」,是因為發明了「蒸餾」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把釀造出來的酒「蒸餾」一次或多次,使其(酒精含量)更為濃縮。 這些蒸餾出來的酒,就是我們常說的「燒酒」了。 至於平時俗稱「孖蒸」的「雙蒸米酒」(「雙」與「殤」諧音,不吉利!),就是說蒸餾過兩次的米酒。

 

有部分專家認為中國在唐代已有「燒酒」。 白居易詩雲:「茘枝新熟雞冠色,燒酒除聞琥珀香」—-琥珀色的蒸餾酒,難道是「幹邑」或者「威士忌」不成?雍陶亦有詩:「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 若嫌「文人多大話」,(更多大話)的史學家又如何?李肇《唐國史補》:「酒則有劍南燒春。」這就是現在某內地酒廠聲稱自己「千年古釀」的由來了。

 

不過「專家」作為一個群體,當然要表達各種不同的見解,才能保證一直「有飯開」。 唐代幾乎所有與「燒酒」相關的記載都與四川有關,是故有另一派專家認為,此「燒酒」並非彼「燒酒」。 唐人所謂的「燒酒」其實只是一種流行於四川的「酒的飲法」—-把酒燒熱來喝,有學者甚至認為這是「酒火鍋」。***

 

按目前學術界比較接受的說法,「蒸餾法」大約於元代從西方傳入。 明代 李時珍《本草綱目》:「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 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 凡釀壞之酒皆可蒸燒……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這段清晰的描述,顯然就是指我們現在的「燒酒」了。

考古證據也支持這種說法,江西李渡和成都水井街,是目前找到最早的「蒸餾酒作坊」,年代約莫是元末明初。 找到「作坊」,說明這種技術在進入大規模商品生產前,應已存在一段相當時間。

 

不過,這並不代表在元代之前,中國「一定」沒有「蒸餾酒」,有大量證據表明其實宋代已有製作「蒸餾酒」的技術。南宋 張世南《遊宦紀聞》介紹了一種用於蒸餾花露的蒸餾器。 道士 吳悮的《丹房須知》中甚至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蒸餾酒」的技術,其實公元一世紀已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出現。 「酒」為何等妙物,不可能要等一千三百年才傳入中國,問題只是普及與否。 明代在不同地區出現作坊,說明「蒸餾酒」在當時已經普及,需求量大。

 

蒸餾酒的關鍵在於溫度,必須穩定控制在高於酒精的沸點(78.2℃)而低於水的沸點(100℃),才能使酒精從「酒原液」中逸出。由於涉及「尖端技術」,故成本相當高昂。只有當社會商品化和城市化到達一定程度,才能讓一定數量「具消費力人口」集中在一點,引發工業化生產的需求。

與此同時,「蒸餾酒」的技術其實在西方一直進步,技術革新降低了生產成本。供應增加會進一步帶動需求,「品味」往往也會受到供應面的影響—- 從前「飲慣」低度酒,自然覺得「蒸餾酒」太烈;當「多飲幾次」後,就知道「白蘭地梗好飲過花雕!」

 

「供應創造需求」,可不是現代的新生事物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33

讀書劄記151127盛唐詩(十五) 李白鬥酒詩百篇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1/27/%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1127%e7%9b%9b%e5%94%90%e8%a9%a9%e5%8d%81%e4%ba%94-%e6%9d%8e%e7%99%bd%e6%96%97%e9%85%92%e8%a9%a9%e7%99%be%e7%af%87/

讀書劄記151127

盛唐詩(十五) 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 1

蕭律師執筆

 

〈天才的新觀念〉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以上是 杜甫《飲中八仙歌》其中四句,扼要地描寫了李白極力扮演的形象的基本成分:天賦仙姿、放任自在、揮翰如灑、縱飲不羈、笑傲禮法、超越常規。 沒有詩人像李白這樣竭盡全力地描繪和突出自己的個性,展示自身的獨一無二。這樣帶出了一個新觀念:作為一名詩人,僅僅詩歌傑出己不再令人滿足,詩人本身必須傑出而又獨特。***

 

後世一般認為李白和杜甫同樣偉大,但杜甫的詩可仿效而李白的不能,理由是:李白的藝術是完全自然的、無法掌握的近乎神靈。但李白不可仿效的真正原因在於李白的詩主要與其本人相關,目標是通過詩中人物和隱蔽於背後的創造者,表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個性。 模仿註定失敗,因為它與李白風格得以存在的理由相矛盾。

 

從創作生涯開端,李白就確實與其他詩人大不相同。當年輕的 王維在京城發展出個人風格而成名的同時,在四川那邊,一位年齡相若,而家族背景疑問重重的詩人,訪問隱士未遇,寫下了下引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由於李白熟練掌握音調和諧的法則,京城詩人會認為這首詩的寫法是合適的。但保守讀者會覺得這首詩有缺點:堆積太多的樹,又有兩條小溪,破壞了基本的雅緻。首聯就「犬吠」,太突然,過於喧鬧,不是「恰當」的開頭,應該放在中二聯較適切。

 

這位詩人使得讀者覺得破壞了詩歌秩序和規則。但李白卻跨越了這些規則,並找到喜愛他的大膽行為的讀者。潺潺溪水中的太吠僅是中等的奇,而《蜀道難》中所描寫的卻是「奇之又奇」。蘇頲是開元初期最大的文學扶持人和宮廷詩人,剛被眨為益州長史,李白可能在那裡和他相遇。蘇頲認為「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

 

從李白成長的的背景看,他是一位道地的蜀人。蜀地有著輝煌的文學傳統,在漢代曾產生過最著名的賦作家 揚雄和 司馬相如。來自蜀中的詩人,早李白幾十年的有 陳子昂。陳子昂年輕時曾以輕率的俠少著稱。他初到京城時,購買了一張昂貴的琴,卻把它摔碎,以此吸引城中人對其詩的註意。李白也誇口在十幾歲時擅長劍術,曾經殺死數人,也自誇能夠憑一時興致而散發家財。 這兩位詩人的價值觀與宮廷貴族詩人極不相同。 陳李與豪士或遊俠角色相關,而宮廷詩人的標準是寧靜的隱士或儒學道德家。

 

在開元時期,以 張旭一類人物為代表,率真狂誕的天才正成為流行角色。陳子昂在蜀文學人物中率真狂誕最著名,在李白的《古風》中成為重要模式。但陳子昂對李白的影響,為司馬相如的典範所掩蓋。司馬相如是漢代首屈一指的賦家,其作品以豐富辭彙和想像力征服讀者。《西京雜記》記述 司馬相如「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攬人物,斯乃得之於內,不可得而傳。」詩人的意識與宇宙秩序和諧地聯繫在一起,宇宙秩序被熔於文學藝術之中,這是宮廷詩及其繼承者京城詩所缺乏的。據此,前面蘇頲對李白的評語「與相如比肩」就意味著宇宙的天才。

 

由於一開始就與司馬相如聯繫在一起,這種崇高文學觀念成為李白自我形象的基本部分。 這一自我形象,將李白的求仙狂熱與詩人生涯統一起來。李白剛到達京城時,賀知章即稱他為「謫仙人」。他具有仙人特質,允許在詩和行為兩方面都狂放不羈,正如後世人稱他為「詩仙」,和司馬相如一樣,「不似從人間來」。他可以違犯法則,因為他超越法則。隨著這種從世俗中的解放,他便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面貌:狂飲者、狎妓者,笑傲權貴和禮法的人,及自然率真的天才。

 

李白生於701年,很可能是在中亞的一個半漢化地區,家庭在他幼年時遷蜀。他在未滿二十歲出蜀時已有相當程度的詩名。其後沿長江而下,遍遊名勝之地,與名流結交,其中包括道教大師 司馬承楨。

他在三十歲左右結束漫遊,定居於現今湖北的安陸,幾年後娶了一個名門望族的女兒。他以此地為中心,出遊周圍地區,在襄陽認識了 孟浩然和有影響力的 韓朝宗。

 

李白約四十歲時離開安州,重新漫遊,希望建立名聲。他在泰山遇見道教大師 吳筠,從而改變了命運。吳筠對李白印象深刻,在742年被召進宮廷時,介紹了李白給玄宗。 玄宗給李白在翰林院一個位置,於是在非常短暫的時間裡,不用權貴扶持及進士考試,李白突然得以接近皇帝。

 

李白在翰林院經常為皇帝起草文件,還可能作詩供後宮演唱,觀賞者為皇帝妃嬪,特別是楊貴妃。據說為頌美楊貴妃和禦花園的牡丹。李白寫了三首《清平調》歌詞,由皇帝的首席音樂師 李龜年演唱。以下是組詩之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純粹以詩而言,那不過是消遣作品,所闡述的旨意只是「楊貴妃像花和女神」,沒有比這更陳腐的贊美話了。

 

許多現存李白在宮中的軼事,如慣常飲酒、狂誕性格,以及在皇帝面前缺乏尊敬禮儀,無從區別事實或虛構。處於李白這樣的位置,一定程度的放任不羈是允許的,而且還得到稱賞。李白作為「逸人」的聲譽,肯定是玄宗所喜歡的;如果李白突然變成順從或忠實的道德家,就很可能快要失寵。無論在宮廷內外,李白的狂誕行為是其所選擇的角色組成部分,而不是如某些傳記所說的,是蔑視權位的表示。他並非有意挑戰皇帝,唐代讀者與皇帝一樣喜好輕率的行為,於是有關李白行為的軼事就被渲染誇大了。

有一則著名軼事:李白正和一位貴族飲酒時,被召入宮起草詔書。他半醉地來到宮中,揮筆制誥,不草而成。這一段情節並不過分,完全可信。但它重新出現在稍後的幾種資料就被改變和修飾了:皇帝是在「試」李白的詩才,權勢熏天的宦官 高力士被命令為詩人脫靴…..

 

李白在宮廷待了不足三年,由於政敵的壓力,被打發出宮廷,或被廹辭職。他離開長安,向東而行,先抵洛陽,後沿河而下至汴州。正是在此行中,李白遇見了高適和青年 杜甫。其後十年人,他漫遊各地,依靠詩人和狂士的聲譽生活。

 

755年安祿山叛亂爆發時,李白明智地待在東南地區,但不久陷入了麻煩。玄宗退位,肅宗任命其弟 永王掌管長江下遊地區。但永王有野心,自組了一支軍隊建立獨立王國。永王沿長江而下前往揚州,把李白留在船上,作為其小宮廷的文學裝飾。757年,永王兵敗揚州,李白被逮捕,關押在潯陽,後來得到有限制的釋放。他又開始漫遊,不斷祈求皇帝的諒解,終於在759年獲赦。他以漫遊長江地區度過最後幾年,徒勞無益地希望在新朝廷中得到官職。762年,在將作品託付給朋友、大書法家 李陽冰後,詩人就與世長辭了。

 

 

本篇內容取自《盛唐詩》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