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碧桂园降价销售提业绩 依赖二三线布局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6924.html'

提前布局二三线城市的碧桂园(02007.HK)在应对房地产调控中显示出不错的抗风险能力。其8月24日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32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50%和26%。

在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推出的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碧桂园销售金额全国排名第七,销售面积全国排名第四。

碧桂园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7.8%达到117.65亿元,但碧桂园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4.8%至17.6亿元。公司解释称,若扣除因股份掉期所 产生的公允价值损失1.91亿元及因回购可换股债券所产生的收益0.35亿元,公司的净利润则超过19.19亿元,同比增长则超过了35%。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四线城市急速扩张一度受挫之后,碧桂园去年实施的回归广东策略取得显著效果。碧桂园上半年在广东的合同销售金额占公司全部合同销 售金额的约72%。截至2010年6月30日,碧桂园供有78个项目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广东省内项目占据48个;已经取得国土证的建筑面积约4285 万平方米,其中广东省内约占46%。

为在调控中缓解资金压力,碧桂园上半年曾经两度借新债还旧债,发债融资规模合计9.5亿美元。公告显示,碧桂园上半年净负债率由2009年底的约52.7%下降到2010年6月30日的约48.1%。

穆迪在近期报告中认为,碧桂园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尚未完全被挖掘的市场里提供的产品价格属可负担水平,也较少受当前调控措施的影响。这也是碧桂园在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中能取得稳健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除布局二三线城市以外,降价促销成为碧桂园提升销售业绩的另一因素。尽管碧桂园未明确表态降价,但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5336元,比今年1月份的每平方米5946元均价下降了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9

98%营收依赖PC 联想转型找蓝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9/3OMDAwMDIwMTU3OQ.html

当一系列销售数据摆到台面,联想集团(0992.HK)的转型看上去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联想集团2009/2010年度财报显示,目前PC业务占到联想业务总量的98%(其中Think系列产品占65%,idea系列产品占33%),PC之外的业务仅占到联想销售额的2%。

“我 认为未来的趋势对联想来说是很好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过程,而且这个机会非常难得。”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近日对记者表示,目前联想正在朝PC硬件之外 发力,“例如我们现在给用户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和SAP的合作就是这方面的体现,不是做出一个硬件,而是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回顾联想发展史,其实第一桶金就是通过软件,或者说给用户做应用赚到的。”陈旭东说,在此之后,联想逐步涉入PC制造业务,并发展成为一家以PC制造为主的企业,“那时的计算机性能很差,必须硬件跟上才行”。

发展至今,在大多数人眼中,联想就是一家“卖电脑”的公司。“但是到了今天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市场机会又来了。”陈旭东向记者分析道。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特别是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赞助,联想拥有了比较丰富的商用定制经验。

目前,联想的非PC类商用业务主要包括商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终端解决方案等。“联想云计算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从单一设备供应商,成为设备加服务的企业。”联想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杜晓黎表示。

让杜晓黎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他在长三角某地拜访一个客户时,发现当地有一小圈人的职业是骑着摩托车在各企业之间传送硬盘的。

“硬件大了,而且又很重要,企业就花钱雇一个人,把它拷在硬盘上,骑着摩托车拼命往那儿跑。”杜晓黎回忆说。

他继续假设:假如一只施工队在美国、非洲做项目,要急着把项目图纸回传到国内,是不是需要坐着飞机频繁地把这些资料往回送呢?在联想的商用云计算方案中,可以轻易地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实现超高速、跨国的文件传输。

与 此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应用解决方案,正在成为联想重点开拓的领域。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韦卫向记者分析道,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排前 几位的都是国外厂商,这让联想看到了机遇。在今年早些时候,联想推出了自己基于Android系统的乐Phone智能手机。

在韦卫看来,联想此前积累了许多PC应用上的商用客户,因此其希望这些积累会有助于其在移动互联网定制解决方案上的发力,将原有在PC上的商用应用顺应移植到乐Phone等移动终端上。

在联想的撮合下,SAP公司已经将几乎全套的企业管理软件都移植到了乐phone手机上。

韦卫透露,目前像SAP这样和联想签约的基于乐phone开发平台的应用软件合作伙伴有200多家,此外还有1000多个个人开发者与联想签订了协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8

五礦資源擬65億美元購跨國礦業巨頭 難改銅礦對外高依賴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06/2270138.shtml

 昨日(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五礦資源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五礦資源)官方網站上獲悉,五礦集團旗下公司——五礦資源4日公開宣佈,有意以全現金約65億美元要約收購EquinoxMinerals餘下 權益,公司預計將於3個星期內正式啟動要約並於年中完成收購計劃。
記者瞭解到,若此次收購成功,將是中國企業對澳大利亞資源企業進行的最大規模收購,同時這也將成為中國海外併購史第四大海外併購案。
同日,接受記者採訪的行業人士稱,此項收購的意義主要在於增加五礦資源自身的資源量,對整個銅行業影響不是很大。
五礦資源購礦業巨頭
4月4日,五礦資源發佈公告稱,公司有意擬每股現金7加元共計約63億加元(約65億美元)收購EquinoxMinerals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每股收購價較EquinoxMinerals在4月1日於多倫多交易所收市價溢價23%。
五礦資源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AndrewMichelmore公開表示,五礦資源對Equinox的要約符合公司的發展策略,能夠進一步增強公司全球生 產項目組合,「對Equinox股東,要約具有吸引力,因為這不僅提供給Equinox股東顯著的溢價及實現股份價值的確定性,更提供了相比 Equinox建議收購lundin的更為優秀的方案」。
公開信息顯示,Equinox是一家於加拿大及澳大利亞兩地上市的國際礦業公司,旗 下Lumwana礦在贊比亞擁有大規模銅礦,現時年產能為14.5萬噸,計劃於未來5年內擴大至26萬噸,另在沙特阿拉伯的JabalSayid項目每年 平均銅產量約6萬噸,計劃於2012年內投產。
記者瞭解到,上述有關收購尚需得到發改委、大股東五礦集團及澳洲當局等的批准。
收購尚有一「障礙」
「對Equinox出價已是最好價錢,無 意 提 價 。」4月4日 ,AndrewMichelmore同時表示,收購資金來源將包括公司現金儲備、來自中資銀行的貸款及中國機構對五礦進行的財務投資所籌得的資金等。
4月5日,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對此表示,如果收購成功,五礦資源將獲得Equinox手中豐富的銅礦資源。「我國政府一直在積極鼓勵本國企業收購海外資源,可能會在貸款和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再加上強大的資金後盾,五礦資源的此次收購值得期待。」
Equinox4日也發佈簡短聲明稱,董事會將很快召開會議評估這一收購報價,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提供最新相關信息。
儘管五礦資源對上述收購表現出了足夠的信心,但其通往成功道路上仍面臨不少障礙。
記者瞭解到,就在五礦資源發出要約時,Equinox同時向加拿大礦業公司lundin發起了敵意收購。更為緊迫地是,Equinox股東將在其後一週 即4月11日就收購後者事宜進行投票。因此,五礦資源要想在上述併購中真正掌握主動權,還必須迫使Equinox作出相應改變。
五礦資源管理層對媒體稱,「為使能夠獲得五礦資源要約所提供的優越條件,Equinox股東應於4月11日Equinox召開的就收購lundin的股東大會中投票反對,並利用所持有股票支持五礦資源的收購要約。」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中國企業外出收購資源不同的是,雖然Equinox在澳洲上市,但其多數資產都在非洲,因此澳洲政府不太可能阻撓。
難改銅礦對外高依賴局面
上述收購若得以實現,按照現有產能計算,五礦資源每年將獲得銅資源量大概在20萬噸左右。「收購的意義主要在於增加自己的資源量,但對整個銅行業影響不是很大。」一名不具名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如果上述收購成功,可能對國內銅礦需求有一定緩解,但作為一家貿易企業類型的上市公司,五礦資源在減輕國內銅礦依賴方面並不強。」我的鋼鐵網銅行業分 析師郭立新表示。據悉,現在國內銅礦對外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銅礦的進口越來越接近于于鐵礦石進口的局面,「現在中國每個月的銅進口量基本上都在30萬噸左 右,至少也要有20萬噸。」郭立新表示。
相關新聞
湖南有色擬3.86億元全面收購澳金屬勘探公司
每經記者 張國棟 實習生 王國信發自北京
繼三年前斥資5.37億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金屬勘探公司AbraMiningLimited(以下簡稱Abra)74.57%股份後,湖南有色 (02626,HK)於4月3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告稱公司將以每股0.4澳元(合2.69元人民幣)全面收購Abra,作價反映Abra的市場總值約 3.86億元人民幣。公告同時披露,投標資金將通過湖南有色之現金儲備支付。
Abra為一家位於澳洲西部的礦金屬資源公司,主要開採全資擁有的鉛、銀、鋅、銅、金礦床及位於西澳中西部地區周邊的SouthBangemal項目。由於Abra礦床蘊含資源豐富,項目開發前景較好,湖南有色希望進一步加大對Abra的控制權。
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湖南有色是Abra的最大股東。從2008年3月開始,湖南有色就開始「有計劃」地收購Abra股份。到2008年年中,公司獲得約74.57%的股權,成為Abra的控股公司。
據悉,今年3月,湖南有色曾以每股0.32澳元提出收購。Abra收到湖南有色的收購方案後,立即成立不包括湖南有色指派到Abra董事會成員的獨立董事委員會,以考慮要約條件。經過溝通後,終決定每股股價提升至0.4澳元。
如今,作價每股0.4澳元的收購方案較要約訂立前上一個交易日(3月29日)的收市價0.2澳元,已有1倍溢價。這就意味著,湖南有色全部購入Abra僅一步之遙。
湖南有色及Abra管理層均表示,目前收購作價對股東及期權持有人都非常有吸引力,會使這次收購十分順利。「董事會歡迎湖南有色的增持要約,落實增持不 但為Abra股東提供套現的機會,而且可以加強公司繼續開發Mulgul項目,以及捕捉其他機會的能力。」Abra主席RobertAnderson此前 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17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的投資規律--向Soros致敬。信貸和管制的週期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33911.html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的投資規律--向Soros致敬。信貸和管制的週期
繁榮是長期的、逐漸加速的,而蕭條是突發的並且往往是災難性的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最過典型的莫過於太陽能。
 
這問題思考了不少日子。有些眉目。寫下來留作紀念。也為日後投資提供參考。

 
寫下來會反覆斟酌商業邏輯這也是寫下記錄的一個好處。
 
我寫文章比較少考據。考據其實很容易有狗,但是浪費時間。沒價值。
 
文章的核心是內在商業邏輯而不是細枝末節。只要差不多的論據即可。
 
 
太陽能發電到今天大概也要1塊人民幣1瓦。真的很貴。
 
中國的太陽能應該是無錫尚德開始起家。
 
當時尚德幾乎倒閉,幸好德國開始太陽能補貼。然後就活尚德,不止就活還搞到了中國首富。
 
言歸正傳政府補貼產品和自由市場競爭的產品差別在於需求無限+價格固定VS需求不確定+價格隨時下滑。
 
那麼導致的產業形態差別就是當需求無限價格固定。換句話說毛利率毛利幾乎可以計算到的情況下。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產品過剩的年代。開足馬力是人人都會的事情。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於是短短幾年中國會突然成為世界最大太陽能生產國。
 
中國大地上遍地都是太陽能公司。
 
反正需求是無限的。
作為結果就是短期內,短期是指1-2年內產能會過剩。於是政府補貼這個指揮棒會發生動搖。
 
畢竟無限產能VS終究會有極限的補貼之間的戰爭最後一定是補貼輸掉。人性的貪婪可見一斑。
 
 
補貼端會用各種方式限制補貼總數。制定更細節的補貼條款。然後已經擴張的產能開始尋找滿足新補貼的方式。新的以場產能過剩遊戲開始醞釀。
 
週而復始。
 
 
這裡還需要提一點。作為太陽能公司下游的太陽能設備的週期會比補貼週期更早見頂且下滑更快。因為backlog不可靠。backlog會因為補貼取消而導致太陽能公司取消訂單。所以他是週期第一個倒下的。
 
這和自由市場競爭的產品是天壤之別。自由市場競爭產品都會在試探需求。試探產能,然後連續性的調整價格。調整產能。這中間的過程是平滑的是連續的。
 
相對於政府補貼產品的週期是斷崖式的火箭式的全然不同。
 
作為投資者必須清楚內在商業邏輯。同時用不同的指標觀察行業。和事件進展。
 
比如最近的新聞是德國會在年內四次消減太陽能補貼。
 
 
 
 
 
 
 
 
第四章信貸與管制的週期①

 

  反身性概念和信貸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緣份,這是不足為怪的:信貸取決於預期,預期涉及偏向,於是信貸成為偏向介入歷史過程並發揮因果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信貸似乎與一種獨特的我們稱之為繁榮/ 蕭條的反身性模式相關聯。這種模式是非對稱的,繁榮是長期的、逐漸加速的,而蕭條是突發的並且往往是災難性的。相形之下,當信貸不是反身性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素時,其模式趨向於更具有對稱性,比如,在外匯市場上美元的升勢或跌勢(在結構上)並沒有很大差別,匯率的變化似乎遵從一種波浪起伏的模式。

   我相信,這種不對稱源自於貸款與抵押之間的反身性聯繫。在這種情境下我對抵押所下的定義是很寬泛的:它可以是涉及借方信用可靠性的任何東西,而不論是否 實際上進行了抵押行為。也就是說,它可以是一宗財產,也可以是可望在將來獲得的一筆收入,在這兩種情況下,它都是貸方認為有實際價值的對象。估價被假設為 一種被動關係,其中價值反映了潛在的資產,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它牽涉到一個主動的行為:一筆貸款做成了。貸款行為可能會影響到抵押品的價值:正是這種聯繫 引起了反身性的過程。

  應該提醒讀者的是,我們已經將反身性分解為在相反方向起作用的兩種聯繫:對將來事件進行評估的「規範」聯繫,如 同在股票市場或銀行業務中那樣——我們稱之為認識函數,以及預期結果影響預期對象的「任性」聯繫——我們稱之為參與函數。參與函數之所以是任性的,是因為 它的效應並非總是可以觀察到的,而當它確實運行起來之後,又很難將其影響分離出來,因此往往不為人所知。有關金融市場運作的主流觀點傾向於置參與函數於不 顧。例如,在國際貸款興盛時,銀行家沒有認識到貸款國的負債率因為它們自己的貸款活動而得到改善。同樣,在集團企業興旺時,投資商也沒有意識到,每股收益 的增長取決於他們對其所作的估價。目前,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意識到抵押價值的侵蝕竟然會陷經濟於蕭條。

  貸款行為通常會刺激經濟活動,它 使借方能夠擴大消費,或投資於生產性資本。確實也存在著例外的情形,如果所涉及的資產不是實物資產而是金融性資產,那麼效應也就不一定是刺激性的。同樣, 還本付息會產生一種抑制的效應,因為本來可以用於消費或創造一筆未來收入的資金被撤回了。隨著待償債務總額的累積,還本付息的份額也增加了。由於只有新的 淨增貸款起到刺激作用,新貸款的總量也必須保持上升以保證淨貸款流入,維持市場穩定。

  貸款和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繫是遠非直接的(事實 上,這已經成為貨幣學派執迷於貨幣供給而忽略信貸的最好說明)。認識這一聯繫的主要困難在於信用毋需涉及實物生產或貨物及勞務的消費,它可以完全用於金融 的目的。在後一種情況下,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就是或然性的。如果在「實物的」經濟和「金融的」經濟之間作一甄別,可能會對討論有所幫助。經濟活動發生於 「實物的」經濟;信貸的擴充和償還發生於「金融的」經濟,貸款行為和抵押價值之間的反身性相互作用可能把「實物的」和「金融的」經濟聯繫了起來,也可能只 限於「金融的」經濟。這裡我們將重點討論第一種情況。

  ① 寫於1985 年8 月。

  強勁增長的經濟傾向於增加資產價值和增加未來收入流量,兩者都是評估信用時所依靠的指標。在信貸擴張反身性過程的早期階段,所涉及的信用金額相對不大,對抵押品估價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一過程在最初階段顯得很穩健的緣故。 可是,隨著負債總額的累積,信貸總額的權重日增並開始對抵押品價值產生了增值的效應。這個過程一再持續,直到總信貸的增加無法繼續刺激經濟的那一點為止。 此時,抵押價值已經變得過度地依賴於新增貸款的刺激作用,而由於新貸款未能加速增長,抵押品價值就開始下降。抵押價值的侵蝕對經濟活動產生了抑制的作用, 反過來又加強了對抵押品價值的侵蝕。到了那個階段,抵押品已經用至極限了,輕微的下跌就可能引發清償貸款的要求,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衰退。這就是對一個典型的繁榮蕭條循環過程的剖析。

  繁榮和蕭條是不對稱的。在繁榮的開端,信貸的額度和抵押品的價值都處於極小值,而在蕭條時,它們都處於極大值,但起作用的還有另一個因素,清償貸款是要花時間的,履行越快,對抵押品價值的影響就越大。在蕭條階段,貸款和抵押品價值間的反身性相互作用被壓縮在一個很狹窄的時段內,故而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正是累積頭寸的突然清算,導致了蕭條的運動形態迥異於在先的繁榮。


   可見,繁榮/蕭條的循環是反身性過程的一個特殊變異。任何時候,只要存在著價值和估價行為之間的雙向聯繫,則繁榮隨之而生。估價行為呈現為多種形式,在 股市上,是收益;在銀行業務中,是抵押品。繁榮有可能——儘管未必——在沒有信貸擴張的情況下發生。我們在股票市場中討論過這樣的兩個例子,即REITs 和集團企業的繁榮。從理論上講,它們亦可在未將股票用作抵押品的情況下發生,儘管現實過程涉及了大量的信貸。若無信貸介入,逆轉將成為較為漸進的過程。收 縮不再是擴張的鏡像,其理由在前文中已經述及——相對於趨勢的初期,在逆轉期間,估價的反身性要素更為強烈——但(因為信貸沒有介入)同時也不會出現作為 蕭條特徵的清償壓縮。

  繁榮/蕭條模式及其解釋都是十分明顯的,難以令人產生興趣。奇怪的是貸款與抵押品價值之間的反身性聯繫至今仍未 得到廣泛的承認,有關商業週期的文獻汗牛充棟,然而對反身性關係卻諱莫如深。不僅如此,教科書中廣泛討論的商業週期,在持續時間上有別於此處所討論的信貸 週期,前者是一種短期波,服從於一個範圍更大的模式。人們意識到經濟發展存在著更長的週期,通常稱其為康德拉季耶夫長波(Kandratieff wave),但它從未得到「科學的」解釋。目前,人們都在關注我們可能正在趨近於又一次衰退,但一般都認為這次衰退同以往的歷次衰退相比並無二致,而對於 我們正處於更大循環的衰退期這一事實卻大都未予考慮。我堅持認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歷次衰退都發生於信用擴張期間,目前的這場尚未定型的可能的 衰退卻可能發生在真實經濟中的借款能力收縮的時刻,這在近期的歷史上是沒有前例的。

  在這一更大的循環內,我們究竟處於哪一個位置,這是難以確定的。必須承認,自1982年以來我一直為這一問題所困擾,令我迷惑不解的是繁榮分明已經洩了氣,而蕭條卻仍未發生。

   蕭條可能會突然降臨,尤其是在抵押物清償價值下降引起了信貸突然壓縮之後,其危險程度令人為之色變。人們為避免這一後果作出了艱苦的努力,中央銀行體制 的演化就是一個為了防範突然的、災難性的信貸緊縮而不懈努力的歷史。既然恐慌一旦開始就難以遏制,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擴張期就採取預防措施。為此,應當將中 央銀行的職能逐漸擴充到控制貨幣供給,而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則對抵押信貸的比率給予約束。

  到目前為止,當局一直成功地阻止了蕭條的發生。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暖昧的地區,信貸擴張的「常規」過程早已達到高潮,但信貸緊縮的「常規」表現卻被管制當局所抑制。我們所處的位置沒有圖標,因為政府的具體干預措施也是沒有先例的。

  銀行和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受到監控,這個事實使交易活動的過程極大的複雜化了。金融史最好被解釋為其中有兩組而不是一組參與者的反身性過程:競爭者和管制者。

  這樣一種體系比起股票市場要複雜得多,在那裡,管制行為多少是固定的,是劇情展開的背景;在這裡,管制者的行為本身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認識到管制者也是參與者是重要的。一種自然的傾向是把他們視為超人類,他們以某種方式從外部凌駕於經濟過程之上,只是當參與者把市場弄得一團糟時才出來收拾局面。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也是凡人,具有凡人的所有缺點。們憑藉著不完備的理解從事管理活動,並且他們的行為也會產生意料之外的後果。其實,在適應環境方面,他們的能力比起那些為利潤和虧損所激勵的商人們似乎還要略遜一籌,因此,管制措施通常是為了阻止上一次的災難,而不是下一次的意外一方面,在情況迅速發生變化時,管制的缺陷尤其明顯;另一方面,缺少管制則導致市場出現更為嚴重的震盪。下面的討論涉及管制者和作為管制對象的經濟活動之間的反身性關係的辨析。這種關係伴隨著信貸擴張和收縮的過程,並與之相互作用,無怪乎其結果如此複雜繁難!

   管制的週期不具備信貸週期的反對稱特點,它似乎比信貸週期的繁榮和蕭條模式更吻合於我們為外匯市場所發展的波浪模式。正像自由浮動的貨幣傾向於在過高和 過低匯價之間上下波動那樣,市場經濟也傾向於在過度管制和管制不足之間來回擺動。管制週期的長度看來是與信貸週期相關的。信貸擴張和緊縮與經濟形勢的變化 息息相關,經濟形勢的變化反過來又對管制的效果有影響。反過來,管制措施不僅對信貸擴張的速度而且對其範圍均有影響。顯然,信貸和管制之間有一種雙向聯 繫,但在研究的現階段,相互作用遵循什麼樣的模式(如果存在這樣一種模式的話),我自己也不甚了了,這也是導致我感到困惑的主要之點。

  我們已經確認了一個遵循繁榮/ 蕭條模式的信貸週期,一個更像波浪起伏的管制週期,和此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當然,具體的模式還不很清楚,因為其中還會涉及到許多長期的變化,其中有些同信貸相關,有些同管制相關,另一些則同二者都相關。我們提到過,每一次危機之後中央銀行都變得更強有力,這本身就是表現於每一個獨特週期中的長期傾向。在大蕭條中,由於銀行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的崩潰,令信貸和經濟活動的緊縮大大超出應有的幅度。可以斷言,為躲過目前這個週期中可能發生的一場類似的崩潰,管制機構將使出渾身解數。此外,在這裡我們沒有對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信息革命和交通改善展開詳細的討論。所有這一切都影響了過程的結果,產生了一系列獨特的事件,對它們的解釋要比預言容易得多。

   從這個角度看,整個戰後時期是一個巨大的擴張的繁榮的一部分,這場繁榮現在已經充分發展成熟,蕭條已經呼之慾出了,然而,這次蕭條在關鍵時刻因當局的干 預而得以避免。政府行動和市場機制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我稱之為里根大循環的獨特結構。我們現在正處於大循環鬆懈的關鍵時刻,當局必須再發明一種解決方案 以預先防止蕭條的到來。

  同一個戰後時期還經歷了從政府管制到無約束競爭的幾乎徹底的來回轉換。我們現在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時刻,贊成放鬆管制的傾向正處於上升的勢頭,然而對政府在特殊領域內進行干涉的需要正在重現端倪。銀行業算是一個,當局已經開始加強管制了。

   人們可以嘗試用這種語言來書寫戰後時代的歷史。目前的信貸週期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管制週期的起源則早得多,甚至可以更遠地追溯到新政時期,儘 管就世界經濟來說,可以將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誕生當作起點。隨之而來的擴張同國際貿易和投資障礙的消除密切相關,但國際資本運動產生了佈雷頓森林體系所始料 未及且至今未解決的問題。

  在此,我不打算描述完整的情節,我將由我本人開始積極投入的那一點開始,而且我將沿自己投入的蹊徑展開,這 將獲得更富實驗性的特徵。我的經驗開始於1973年固定匯率體系崩潰之後。曾經是固定的關係如今受到反身性過程的影響了,而我的興趣則從個別的公司和企業 轉向了宏觀經濟運行。我在1972年對「成長銀行」的研究構成一個轉折點,雖然當時我自己並未意識到。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宏觀經 濟趨勢的不穩定性在主觀和客觀意義上都越來越令人不安,因此我決定使自己在1981年遠離積極的投資活動。1982年的危機之後,我對國際債務問題作了一 個理論研究,結果卻得出了錯誤的印象,以為1982年的危機構成了信貸擴張的高潮。當時我覺得當局預防蕭條不力,而未能意識到他們已經作得過了頭。他們實 際上維持了信貸的擴張,儘管是在一個比以往更不完善的基礎之上。美國政府取代欠發達國家而成了「最後的借方」,商業銀行業試圖通過向其他方向猛烈擴張為自 己向欠發達國家的貸款尋找出路。這導致了1984年的一系列危機,構成了銀行和儲蓄業的真正轉折點。我們現在正消化著這次高潮的苦果。美國政府繼續以不斷 增加的規模舉債,可是,轉折點正在迫近。美元已經開始下跌,外國人的債務將以貶值的貨幣償還。也許信貸創造還有最後一個仍然開足馬力的大引擎,那就是兼併 狂潮正處於巔峰的股票市場,然而它對實際經濟並無刺激作用。在我看來,相互關聯的信貸和管制週期的理論框架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變得更為清楚了,但是我還不 能斷言闡釋過程是完整的,不過至少適當的總結也許是有幫助的。下面我將運用這裡所勾勒的理論框架來解釋1972年以來的商業歷史過程,應該敬告讀者的是, 解釋是在這一坦承為試探性的理論框架的形成之前寫成的。

  附錄:寫於1986 年12 月

  完成瞭解釋之後,我就全 身心投入到從1985年8月至1986年年底的歷時實驗,企圖預言信貸和管制週期的劇烈變化。我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這個週期好像在1982年停住了,要 不是金融當局進行了成功的干預,國際債務危機早就導致了銀行體系的崩潰。如此一來,崩潰固然得以避免,可它本來應該引來的真正的趨勢逆轉也就不曾發生,我 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不斷逼近深淵而後又退縮回來的體系中,險情降臨所喚起的凝聚力一俟危險消退便很快地分崩離析了,接著這種過程又以不同的形式重現自己。我 們可以在國際貸款、美國預算赤字、國際金融體系、歐佩克、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中觀察到這種變化,而1987 年無疑將成為保護主義把國際貿易體制推向崩潰邊緣而又不致於超越邊界徹底崩潰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2

低端王聯發科期待復甦:不再依賴山寨手機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26/227471.html

在經歷了連續衰退後,有著「山寨機之王」之稱的台灣地區芯片廠商聯發科,最近似乎開始走上復甦的道路。這家功能手機時代的芯片王者,是否能在智能手機時代打個翻身仗?

5月25日,聯發科中國大陸區總經理呂向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承認,智能手機時代的山寨機已不太可能重現當年功能機「百花齊放」的局面。山寨之王的復甦,或已很難再依賴山寨手機。

智能手機芯片出貨猛增

在功能手機轉向智能手機的過程中,步伐慢了半拍的聯發科隨後對內部高層大換血,重用創業時的老將。

2011年,聯發科約賣出5億5000萬個芯片,其中智能手機芯片只有約1000萬個。與此同時,世界手機市場已風雲突變,由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的過渡不可避免。聯發科去年營收衰退17%,相比之下,其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展訊去年營收卻暴增95%。

在手機產業中,聯發科以其著名的「Turn Key」(交鑰匙)解決方案而崛起,即聯發科把客戶需要的手機功能都集成在自己的芯片上。手機廠商採購了聯發科的芯片,只需要加上手機外殼,安上電池板,就可以把成品生產出來了,手機入行門檻近乎被「踏平」。

但在功能手機轉向智能手機的過程中,聯發科的步伐卻慢了半拍。聯發科的智能手機方案,一直到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推出,當時聯發科和聯想率先合作,推出基於聯發科平台的聯想智能手機,量產初期的芯片出貨量有限,大部分都供給了聯想,整體出貨量不大。

與此同時,在聯發科起家的2G芯片市場,展訊、晨星對聯發科發起兇猛的價格戰,這讓聯發科非常難受,是其業績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聯發科創始人蔡明介在2010年底重掌帥印,並親自上陣拜訪天宇朗通等大客戶。與此同時,聯發科對內部的高層進行大換血,重用創業時的老將。

在此之後,該公司的情況有所好轉。從3月份開始,聯發科的智能手機芯片出貨量開始猛增,包括華為、中興、聯想、OPPO在內的眾多廠商都採用了聯發科的智能手機方案。例如市面上大紅大紫的華為360特供機「閃耀」採用了聯發科的MT6575芯片方案。

在這種情況下,近期聯發科將其智能手機芯片的全年出貨目標由5000萬個上調為7500萬個。聯發科的芯片之所以今年出貨較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今年手機市場「快魚吃慢魚」的市場態勢造成。

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特點,被業內形容為「快魚吃慢魚」,即出貨快的企業能佔到很大便宜。這是因為經歷了去年的市場培育,在運營商千元智能機的攻勢下,國內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認知度大大提升。

而市場上產業鏈也更加成熟,智能手機的應用變得非常豐富,因此國內出現了一波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過渡的換機潮。與此同時,市面上可供選擇的低端智能機相對較少,一有新機型推出,便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聯發科的「Turn Key」方案,恰恰符合了國內手機廠商快速出貨的需求,使其能夠以最省力的方式開發出一款手機。

手機廠商拿到聯發科的方案,最快一兩個月就可以設計完成一款智能手機然後出貨。而一向重心在高端廠商的高通,其方案也往往還需要手機廠商在其基礎上做較大的二次開發和適配,需要3到4個月甚至半年時間才能出貨。

山寨智能機不再百花齊放

在今年聯發科智能手機芯片出貨的預估當中,沒有品牌或品牌較小的手機廠商,只佔其出貨量的20%左右。

與聯發科業績變化形影不離的是,中國的山寨手機產業在最近幾年經歷了大滑坡。

呂向正坦承,山寨手機很難在智能手機時代重現當年其在功能手機時代的「百花齊放」。在今年聯發科智能手機芯片出貨的預估當中,沒有品牌或品牌較小的手機廠商,只佔其出貨量的20%左右——山寨廠商的市場地位在智能機時代已經明顯被削弱。

「在2007年、2008年以後,山寨手機就已經不再是市場主流了。」深圳華強電子產業研究所研究組長潘九堂指出。這是因為山寨機的典型用戶多為第 一次購買手機的低端人群,但在2007年前後,迎來了這批人的第一波換機高潮,大部分人在換機時傾向於選擇具有品牌、更有保障的手機,近幾年山寨手機產業 一直處於衰退狀況。

而由於山寨機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不法廠商開始用吸費軟件等危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牟利,中國政府由此提高手機的入場門檻。按工信部規定,所有在市面上 銷售的手機都必須送往工信部的泰爾實驗室檢測通過,但這一過程費時費力,一款手機沒有十幾萬的支出很難順利通過檢測,許多山寨手機廠商並沒有這個能力。

此外,智能手機的進入門檻依然比功能手機要高很多,即使是聯發科的「Turn Key」方案成熟,手機廠商也不再是「加塊電池,配個塑料外殼」就能出貨。做3G智能手機還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授權費,中小手機廠商也很難拿到比較好的顯示屏、觸摸屏這樣的緊俏零件,並不是每一家山寨廠商都有能力轉型做智能手機。

從整個手機市場的情況來看,大型手機廠商的智能手機售價同樣壓的非常低。例如華為和360合作的特供機「閃耀」,被市場認為擁有很高的性價比,其售價並不比中小及山寨廠商的價格高,這進一步壓縮了山寨廠商的空間。

潘九堂指出,宇龍酷派這樣的品牌廠商近期之所以出貨迅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價格壓得較低——今年許多品牌廠商的策略就是快速搶佔市場,先把市場份額佔住再說。

近期深圳的山寨手機廠商大都被迫轉型做出口。對此呂向正表示,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國內的中小手機廠商很難打入,因此大部分廠商還是要從第三世界國家入手。

「許多較落後的國家,3G網絡還沒有建起來,因此出售給他們3G手機沒有意義,但是一些用戶有Wifi上網的需求,因此出售2G的智能手機給他們市場也不錯。」 呂向正指出,因此聯發科也供應許多2G智能手機芯片給山寨手機廠商。

「所以山寨廠商需要升級,升級成為規範、有品牌的廠商。」呂向正指出,中國手機會越來越規範,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對聯發科來說,山寨廠商群體的式微恰恰是它的一大挑戰,這意味著它不得不去積極開拓聯想、華為、中興等大型品牌廠商的智能手機市場,而這一塊也恰恰是高通重點開拓的領域。

去年年底,高通也推出了自己的「Turn Key」解決方案,並在積極推出自己的低價芯片,在低端智能機市場上,高通和聯發科必有一場惡戰。呂向正指出,聯發科的優勢在於它在「Turn Key」方案上的經驗,在和國內中小手機廠商的長期合作當中,聯發科和他們積累了比較好的合作關係,因此聯發科的智能手機「Turn Key」方案,比一些國際大廠的方案更加容易讓中小廠商上手。

聯發科智能手機芯片方案開始放量,一個直接的影響便是帶動智能手機的價格大幅下降。

去年國內運營商的千元智能機大戰已經使得智能手機價格第一次出現大幅下拉,今年下半年國內手機市場最大的變化將是眾多二三線、山寨手機廠商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因為運營商限於財力開始減少補貼力度,大批難以進入運營商補貼序列的手機,將依靠價格優勢出貨。

「短期內聯發科不會考慮依靠互聯網、軟件等方式賺錢。」 呂向正表示,雖然智能手機時代,依靠這些方式賺錢很誘人,但是聯發科短期內將專注於IC設計硬件領域。

聯發科財報顯示,其2012年第1季單月平均營收表現約在新台幣 66億元的水平,離2010年1月所創下的135.8億新台幣單月曆史新高紀錄,已腰斬一半多。聯發科要想重返輝煌,今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7

家電業的「補貼依賴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7/5MNDEzXzQ0OTM5Mw.html

正當大面積的庫存讓家電企業如坐針氈之時,265億節能家電消費補貼可謂是緩了燃眉之急。5月中旬,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 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為一年。

但先別高 興太早。綜觀歷史,政策刺激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帶來銷售激增的同時,也讓企業的毛利急轉而下。此前,面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時,家電企業無一不是爭 奪補貼、「大躍進」式地開工建廠,在此刺激下,海爾、美的成功躋身「千億銷售俱樂部」,即便是玩一招鮮的格蘭仕、志高等企業,也放出豪言要做「下一個」。

只是,原本十幾家企業分食的蛋糕均攤給了上百家,毛利被攤得越來越薄。加之原材料等價格的上漲,家電行業成為名符其實的「微利行業」。在2011年,作為空凋一哥的格力僅有18.07%綜合毛利率。

低 毛利率的現實並未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反思,甚至有不少企業患上了「補貼依賴症」。就志高而言,其2009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當年從國家「節能惠民工 程」高能效空調器推廣補貼政策中獲得的補助金額高達2.336億元,佔全年淨利潤的74%。然而,當持續兩年的補貼政策在2011年年中戛然而止,志高也 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2011年中報期內出現虧損。

眼下,面對265億的補貼誘惑,無人不會心動。「企業轉型」恐怕又成為家電大佬們面對公眾做出的說辭罷了。雖然本次的政策措施對於舊版家電補貼做了修正,但僅僅停留在刺激企業進行節能技術的研發上。

新 政的初衷是「豐滿」的,希望企業加強節能技術的研發,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但現實很「骨感」:如果新政的操作不當,會將家電企業帶入一個無休止的節能技術 「軍備競賽」,使其無暇顧及企業治理結構。換言之,企業為了能夠獲得豐厚的補貼,會調用大量的人力去支持技術研發,而原本通過人海戰術來提升銷售額的狀況 並不能得到根本改變,「一切向銷售看齊」的營銷式結構與低毛利的尷尬仍將長期存在,企業轉型也就無從談起了。

值得一提的是,患有「補貼依 賴症」的志高似乎在這次新政中再度佔得先手。今年年初,公司讓技術出身的廣東志高原常務副總裁鄭祖義接替雷江杭,出任志高控股的執行董事和董事局副主席。 鄭祖義是業內公認的「節能高手」,曾經在格力空調任職6年,在2001年格林柯爾掌門人顧雛軍全面掌控科龍後進入了科龍從事技術工作——「顧氏科龍」時代 科龍創造的「雙高效」奇蹟,就是鄭祖義的完美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1

舊文歸檔:依賴政府補貼產品的投資規律--向Soros致敬。信貸和管制的週期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rej.html
 剛和友人談到光伏特意找出這篇早前寫的文章主要是針對光伏行業。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的投資規律--向Soros致敬。信貸和管制的週期
轉發   評論
2011-11-19 16:01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的投資規律--向Soros致敬。信貸和管制的週期
繁榮是長期的、逐漸加速的,而蕭條是突發的並且往往是災難性的
 
 
依賴政府補貼產品最過典型的莫過於太陽能。
 
這問題思考了不少日子。有些眉目。寫下來留作紀念。也為日後投資提供參考。

 
 
寫下來會反覆斟酌商業邏輯這也是寫下記錄的一個好處。
 
我寫文章比較少考據。考據其實很容易有狗,但是浪費時間。沒價值。
 
文章的核心是內在商業邏輯而不是細枝末節。只要差不多的論據即可。
 
 
太陽能發電到今天大概也要1塊人民幣1瓦。真的很貴。
 
中國的太陽能應該是無錫尚德開始起家。
 
當時尚德幾乎倒閉,幸好德國開始太陽能補貼。然後就活尚德,不止就活還搞到了中國首富。
 
言歸正傳政府補貼產品和自由市場競爭的產品差別在於需求無限+價格固定VS需求不確定+價格隨時下滑。
 
那麼導致的產業形態差別就是當需求無限價格固定。換句話說毛利率毛利幾乎可以計算到的情況下。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產品過剩的年代。開足馬力是人人都會的事情。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於是短短幾年中國會突然成為世界最大太陽能生產國。
 
中國大地上遍地都是太陽能公司。
 
反正需求是無限的。
作為結果就是短期內,短期是指1-2年內產能會過剩。於是政府補貼這個指揮棒會發生動搖。(補貼永遠是有限的,當供應急劇增加後補貼一定會不夠用!)
 
畢竟無限產能VS終究會有極限的補貼之間的戰爭最後一定是補貼輸掉。人性的貪婪可見一斑。
 
 
補貼端會用各種方式限制補貼總數。制定更細節的補貼條款。然後已經擴張的產能開始尋找滿足新補貼的方式。新的以場產能過剩遊戲開始醞釀。
 
週而復始。
 
 
這裡還需要提一點。作為太陽能公司下游的太陽能設備的週期會比補貼週期更早見頂且下滑更快。因為backlog不可靠。backlog會因為補貼取消而導致太陽能公司取消訂單。所以他是週期第一個倒下的。
 
這和自由市場競爭的產品是天壤之別。自由市場競爭產品都會在試探需求。試探產能,然後連續性的調整價格。調整產能。這中間的過程是平滑的是連續的。
 
相對於政府補貼產品的週期是斷崖式的火箭式的全然不同。
 
作為投資者必須清楚內在商業邏輯。同時用不同的指標觀察行業。和事件進展。
 
比如最近的新聞是德國會在年內四次消減太陽能補貼。
 
 
 
 
 
 
 
 
第四章信貸與管制的週期①

 

  反身性概念和信貸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緣份,這是不足為怪的:信貸取決於預期,預期涉及偏向,於是信貸成為偏向介入歷史過程並發揮因果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信貸似乎與一種獨特的我們稱之為繁榮/ 蕭條的反身性模式相關聯。這種模式是非對稱的,繁榮是長期的、逐漸加速的,而蕭條是突發的並且往往是災難性的。相形之下,當信貸不是反身性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素時,其模式趨向於更具有對稱性,比如,在外匯市場上美元的升勢或跌勢(在結構上)並沒有很大差別,匯率的變化似乎遵從一種波浪起伏的模式。

  我相信,這種不對稱源自於貸款與抵押之間的反身性聯繫。在這種情境下我對抵押所下的定義是很寬泛的:它可以是涉及借方信用可靠性的任何東西,而不論是否實際上進行了抵押行為。也就是說,它可以是一宗財產,也可以是可望在將來獲得的一筆收入,在這兩種情況下,它都是貸方認為有實際價值的對象。估價被假設為一種被動關係,其中價值反映了潛在的資產,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它牽涉到一個主動的行為:一筆貸款做成了。貸款行為可能會影響到抵押品的價值:正是這種聯繫引起了反身性的過程。

  應該提醒讀者的是,我們已經將反身性分解為在相反方向起作用的兩種聯繫:對將來事件進行評估的「規範」聯繫,如同在股票市場或銀行業務中那樣——我們稱之為認識函數,以及預期結果影響預期對象的「任性」聯繫——我們稱之為參與函數。參與函數之所以是任性的,是因為它的效應並非總是可以觀察到的,而當它確實運行起來之後,又很難將其影響分離出來,因此往往不為人所知。有關金融市場運作的主流觀點傾向於置參與函數於不顧。例如,在國際貸款興盛時,銀行家沒有認識到貸款國的負債率因為它們自己的貸款活動而得到改善。同樣,在集團企業興旺時,投資商也沒有意識到,每股收益的增長取決於他們對其所作的估價。目前,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意識到抵押價值的侵蝕竟然會陷經濟於蕭條。

  貸款行為通常會刺激經濟活動,它使借方能夠擴大消費,或投資於生產性資本。確實也存在著例外的情形,如果所涉及的資產不是實物資產而是金融性資產,那麼效應也就不一定是刺激性的。同樣,還本付息會產生一種抑制的效應,因為本來可以用於消費或創造一筆未來收入的資金被撤回了。隨著待償債務總額的累積,還本付息的份額也增加了。由於只有新的淨增貸款起到刺激作用,新貸款的總量也必須保持上升以保證淨貸款流入,維持市場穩定。

  貸款和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繫是遠非直接的(事實上,這已經成為貨幣學派執迷於貨幣供給而忽略信貸的最好說明)。認識這一聯繫的主要困難在於信用毋需涉及實物生產或貨物及勞務的消費,它可以完全用於金融的目的。在後一種情況下,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就是或然性的。如果在「實物的」經濟和「金融的」經濟之間作一甄別,可能會對討論有所幫助。經濟活動發生於「實物的」經濟;信貸的擴充和償還發生於「金融的」經濟,貸款行為和抵押價值之間的反身性相互作用可能把「實物的」和「金融的」經濟聯繫了起來,也可能只限於「金融的」經濟。這裡我們將重點討論第一種情況。

  ① 寫於1985 年8 月。

  強勁增長的經濟傾向於增加資產價值和增加未來收入流量,兩者都是評估信用時所依靠的指標。在信貸擴張反身性過程的早期階段,所涉及的信用金額相對不大,對抵押品估價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一過程在最初階段顯得很穩健的緣故。可是,隨著負債總額的累積,信貸總額的權重日增並開始對抵押品價值產生了增值的效應。這個過程一再持續,直到總信貸的增加無法繼續刺激經濟的那一點為止。此時,抵押價值已經變得過度地依賴於新增貸款的刺激作用,而由於新貸款未能加速增長,抵押品價值就開始下降。抵押價值的侵蝕對經濟活動產生了抑制的作用,反過來又加強了對抵押品價值的侵蝕。到了那個階段,抵押品已經用至極限了,輕微的下跌就可能引發清償貸款的要求,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衰退。這就是對一個典型的繁榮蕭條循環過程的剖析。

  繁榮和蕭條是不對稱的。在繁榮的開端,信貸的額度和抵押品的價值都處於極小值,而在蕭條時,它們都處於極大值,但起作用的還有另一個因素,清償貸款是要花時間的,履行越快,對抵押品價值的影響就越大。在蕭條階段,貸款和抵押品價值間的反身性相互作用被壓縮在一個很狹窄的時段內,故而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正是累積頭寸的突然清算,導致了蕭條的運動形態迥異於在先的繁榮。

  可見,繁榮/蕭條的循環是反身性過程的一個特殊變異。任何時候,只要存在著價值和估價行為之間的雙向聯繫,則繁榮隨之而生。估價行為呈現為多種形式,在股市上,是收益;在銀行業務中,是抵押品。繁榮有可能——儘管未必——在沒有信貸擴張的情況下發生。我們在股票市場中討論過這樣的兩個例子,即REITs和集團企業的繁榮。從理論上講,它們亦可在未將股票用作抵押品的情況下發生,儘管現實過程涉及了大量的信貸。若無信貸介入,逆轉將成為較為漸進的過程。收縮不再是擴張的鏡像,其理由在前文中已經述及——相對於趨勢的初期,在逆轉期間,估價的反身性要素更為強烈——但(因為信貸沒有介入)同時也不會出現作為蕭條特徵的清償壓縮。

  繁榮/蕭條模式及其解釋都是十分明顯的,難以令人產生興趣。奇怪的是貸款與抵押品價值之間的反身性聯繫至今仍未得到廣泛的承認,有關商業週期的文獻汗牛充棟,然而對反身性關係卻諱莫如深。不僅如此,教科書中廣泛討論的商業週期,在持續時間上有別於此處所討論的信貸週期,前者是一種短期波,服從於一個範圍更大的模式。人們意識到經濟發展存在著更長的週期,通常稱其為康德拉季耶夫長波(Kandratieff wave),但它從未得到「科學的」解釋。目前,人們都在關注我們可能正在趨近於又一次衰退,但一般都認為這次衰退同以往的歷次衰退相比並無二致,而對於我們正處於更大循環的衰退期這一事實卻大都未予考慮。我堅持認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歷次衰退都發生於信用擴張期間,目前的這場尚未定型的可能的衰退卻可能發生在真實經濟中的借款能力收縮的時刻,這在近期的歷史上是沒有前例的。

  在這一更大的循環內,我們究竟處於哪一個位置,這是難以確定的。必須承認,自1982年以來我一直為這一問題所困擾,令我迷惑不解的是繁榮分明已經洩了氣,而蕭條卻仍未發生。

  蕭條可能會突然降臨,尤其是在抵押物清償價值下降引起了信貸突然壓縮之後,其危險程度令人為之色變。人們為避免這一後果作出了艱苦的努力,中央銀行體制的演化就是一個為了防範突然的、災難性的信貸緊縮而不懈努力的歷史。既然恐慌一旦開始就難以遏制,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擴張期就採取預防措施。為此,應當將中央銀行的職能逐漸擴充到控制貨幣供給,而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則對抵押信貸的比率給予約束。

  到目前為止,當局一直成功地阻止了蕭條的發生。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暖昧的地區,信貸擴張的「常規」過程早已達到高潮,但信貸緊縮的「常規」表現卻被管制當局所抑制。我們所處的位置沒有圖標,因為政府的具體干預措施也是沒有先例的。

  銀行和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受到監控,這個事實使交易活動的過程極大的複雜化了。金融史最好被解釋為其中有兩組而不是一組參與者的反身性過程:競爭者和管制者。

  這樣一種體系比起股票市場要複雜得多,在那裡,管制行為多少是固定的,是劇情展開的背景;在這裡,管制者的行為本身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認識到管制者也是參與者是重要的。一種自然的傾向是把他們視為超人類,他們以某種方式從外部凌駕於經濟過程之上,只是當參與者把市場弄得一團糟時才出來收拾局面。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也是凡人,具有凡人的所有缺點。他們憑藉著不完備的理解從事管理活動,並且他們的行為也會產生意料之外的後果。其實,在適應環境方面,他們的能力比起那些為利潤和虧損所激勵的商人們似乎還要略遜一籌,因此,管制措施通常是為了阻止上一次的災難,而不是下一次的意外。一方面,在情況迅速發生變化時,管制的缺陷尤其明顯;另一方面,缺少管制則導致市場出現更為嚴重的震盪。下面的討論涉及管制者和作為管制對象的經濟活動之間的反身性關係的辨析。這種關係伴隨著信貸擴張和收縮的過程,並與之相互作用,無怪乎其結果如此複雜繁難!

  管制的週期不具備信貸週期的反對稱特點,它似乎比信貸週期的繁榮和蕭條模式更吻合於我們為外匯市場所發展的波浪模式。正像自由浮動的貨幣傾向於在過高和過低匯價之間上下波動那樣,市場經濟也傾向於在過度管制和管制不足之間來回擺動。管制週期的長度看來是與信貸週期相關的。信貸擴張和緊縮與經濟形勢的變化息息相關,經濟形勢的變化反過來又對管制的效果有影響。反過來,管制措施不僅對信貸擴張的速度而且對其範圍均有影響。顯然,信貸和管制之間有一種雙向聯繫,但在研究的現階段,相互作用遵循什麼樣的模式(如果存在這樣一種模式的話),我自己也不甚了了,這也是導致我感到困惑的主要之點。

  我們已經確認了一個遵循繁榮/ 蕭條模式的信貸週期,一個更像波浪起伏的管制週期,和此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當然,具體的模式還不很清楚,因為其中還會涉及到許多長期的變化,其中有些同信貸相關,有些同管制相關,另一些則同二者都相關。我們提到過,每一次危機之後中央銀行都變得更強有力,這本身就是表現於每一個獨特週期中的長期傾向。在大蕭條中,由於銀行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的崩潰,令信貸和經濟活動的緊縮大大超出應有的幅度。可以斷言,為躲過目前這個週期中可能發生的一場類似的崩潰,管制機構將使出渾身解數。此外,在這裡我們沒有對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信息革命和交通改善展開詳細的討論。所有這一切都影響了過程的結果,產生了一系列獨特的事件,對它們的解釋要比預言容易得多。

  從這個角度看,整個戰後時期是一個巨大的擴張的繁榮的一部分,這場繁榮現在已經充分發展成熟,蕭條已經呼之慾出了,然而,這次蕭條在關鍵時刻因當局的干預而得以避免。政府行動和市場機制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我稱之為里根大循環的獨特結構。我們現在正處於大循環鬆懈的關鍵時刻,當局必須再發明一種解決方案以預先防止蕭條的到來。

  同一個戰後時期還經歷了從政府管制到無約束競爭的幾乎徹底的來回轉換。我們現在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時刻,贊成放鬆管制的傾向正處於上升的勢頭,然而對政府在特殊領域內進行干涉的需要正在重現端倪。銀行業算是一個,當局已經開始加強管制了。

  人們可以嘗試用這種語言來書寫戰後時代的歷史。目前的信貸週期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管制週期的起源則早得多,甚至可以更遠地追溯到新政時期,儘管就世界經濟來說,可以將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誕生當作起點。隨之而來的擴張同國際貿易和投資障礙的消除密切相關,但國際資本運動產生了佈雷頓森林體系所始料未及且至今未解決的問題。

  在此,我不打算描述完整的情節,我將由我本人開始積極投入的那一點開始,而且我將沿自己投入的蹊徑展開,這將獲得更富實驗性的特徵。我的經驗開始於1973年固定匯率體系崩潰之後。曾經是固定的關係如今受到反身性過程的影響了,而我的興趣則從個別的公司和企業轉向了宏觀經濟運行。我在1972年對「成長銀行」的研究構成一個轉折點,雖然當時我自己並未意識到。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宏觀經濟趨勢的不穩定性在主觀和客觀意義上都越來越令人不安,因此我決定使自己在1981年遠離積極的投資活動。1982年的危機之後,我對國際債務問題作了一個理論研究,結果卻得出了錯誤的印象,以為1982年的危機構成了信貸擴張的高潮。當時我覺得當局預防蕭條不力,而未能意識到他們已經作得過了頭。他們實際上維持了信貸的擴張,儘管是在一個比以往更不完善的基礎之上。美國政府取代欠發達國家而成了「最後的借方」,商業銀行業試圖通過向其他方向猛烈擴張為自己向欠發達國家的貸款尋找出路。這導致了1984年的一系列危機,構成了銀行和儲蓄業的真正轉折點。我們現在正消化著這次高潮的苦果。美國政府繼續以不斷增加的規模舉債,可是,轉折點正在迫近。美元已經開始下跌,外國人的債務將以貶值的貨幣償還。也許信貸創造還有最後一個仍然開足馬力的大引擎,那就是兼併狂潮正處於巔峰的股票市場,然而它對實際經濟並無刺激作用。在我看來,相互關聯的信貸和管制週期的理論框架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變得更為清楚了,但是我還不能斷言闡釋過程是完整的,不過至少適當的總結也許是有幫助的。下面我將運用這裡所勾勒的理論框架來解釋1972年以來的商業歷史過程,應該敬告讀者的是,解釋是在這一坦承為試探性的理論框架的形成之前寫成的。

  附錄:寫於1986 年12 月

  完成瞭解釋之後,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從1985年8月至1986年年底的歷時實驗,企圖預言信貸和管制週期的劇烈變化。我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這個週期好像在1982年停住了,要不是金融當局進行了成功的干預,國際債務危機早就導致了銀行體系的崩潰。如此一來,崩潰固然得以避免,可它本來應該引來的真正的趨勢逆轉也就不曾發生,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不斷逼近深淵而後又退縮回來的體系中,險情降臨所喚起的凝聚力一俟危險消退便很快地分崩離析了,接著這種過程又以不同的形式重現自己。我們可以在國際貸款、美國預算赤字、國際金融體系、歐佩克、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中觀察到這種變化,而1987 年無疑將成為保護主義把國際貿易體制推向崩潰邊緣而又不致於超越邊界徹底崩潰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67

國產智能手機崛起背後:平台依賴與同質困境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08/233401.html

近兩年來,藉著智能化的浪潮,國產手機正在全面崛起,並在逐漸掌握國內市場主導權的同時,將發展的觸角一點點延伸到海外。而中國手機廠商的爆髮式增長,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不過,要想在市場上長久立足,中國手機廠商還要面臨平台依賴、低價依賴、渠道依賴、自主創新等諸多隱憂。

國產手機廠商借智能化浪潮崛起,普及移動互聯功不可沒

有人戲稱,今年的通信展是國產手機廠商的狂歡派對。事實上,這只是國產手機近幾年狂飆突進現狀的一個縮影。

過去,中國手機市場一直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洋品牌為大,雖然是在自家門前,但國內廠商一直都扮演著不起眼的角色,無論是在質量還是品牌美譽度方面都與洋巨頭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被稱作是山寨的代名詞。不過,在移動互聯網大浪的沖刷下,國產手機的容顏已經煥然一新。

工信部最新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8月,全國手機市場出貨總量為27425.2萬部,比上年同期增加10.1%,其中2G手機出貨量達 到12523.4萬部,比上年同期下降27.1%,3G手機出貨量達到14901.8萬部,比上年同期增長92.4%。在國內外手機品牌構成方 面,2012年1-8月,國產新品上市2580款,佔手機上市新品總量的94.5%,出貨量21317.3萬部,佔手機總貨量的77.7%。3G手機中, 國產品牌出份額分別為TD-SCDMA手機84.6%,WCDMA手機59.4%,CDMA2000手機82.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美國權威市場調查公司HISiSuppli在8月底發佈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2上半年,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4家本土手機品牌出貨量,將近整體份額的50%,整體已大幅超越國外品牌所佔份額。

一個個抽象的數字背後,是國外品牌影響力的下降以及國產手機的迅速上位。近兩年來,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傳統硬件廠商在智能手機時代不斷深耕細作,將 自身固有的優勢不斷擴大;以小米科技、盛大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則試圖將自身的互聯網經驗與移動互聯網實現嫁接,打造出獨有的特色;另外,市場上還有諸如魅 族這樣獨樹一幟的手機廠商,以過硬的產品籠絡了不少用戶的心,逐漸在市場上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大旗……陣營林立,新品迭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上呈現出一幅繁 榮的景象。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也為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產手機欲舉起全球市場領軍大旗,尚需闖過數道關卡

然而,狂歡背後,國產手機潛在的隱憂也一點點浮出水面,橫亙在其面前的大山一重接一重。

自主創新能力的匱乏與專利積累的不足。這幾乎是所有國內手機廠商都存在的硬傷,與蘋果、三星等國外廠商相比,國產手機無論在創新能力還是在專利積累 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差距。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三星與蘋果之間的「世紀大戰「以及谷歌與阿里云之間的風波,都為國產廠商敲響了知識產權方面的警鐘。

平台依賴與同質困境。如今智能手機市場上共有Android、iOS、WP、Blackberry、Bada、Symbian、WM、MeeGo等 數十家操作系統,其中,Android與iOS兩家佔據了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其他廠商則在剩餘的逼仄空間裡苦苦掙扎。鑑於Android的開放性 與主導性優勢,國內廠商90%以上都採用安卓系統,這種借雞生蛋的做法,確實為國內手機廠商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然而,隱憂也如影隨形,過度依賴 Android,除了帶來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外,也使得國內手機廠商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制於人。

低端手機「代言人「?國產手機之所以可以在市場上迅速上位,與其產品的高配低價不無關係。國內廠商在千元智能機領域優勢明顯,但在中高端市場卻鮮見 亮眼的產品,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給消費者留下低端的印象,不利於品牌的樹立;二是過多的價格戰往往使廠商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因此,未來如何撕開中高端市場的口子,將成為橫亙在國產手機前進道路上的一塊大石。

另外,對運營商渠道的過分依賴以及品牌影響力的不足,也是國產手機無法迴避的問題。總而言之,要想沖上市場制高點,插上中國「智」造的大旗,國內手機廠商還需闖過重重關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96

法國中小成本電影的成功:關鍵依賴於政府和電影人的扶持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081.html

【導讀】在法國,小成本電影一直是主流,她由內而外透著一種成熟的優雅。這是其文化自信的表現,也是傳統底蘊的顯現。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電影人,都源源不斷地從各個方面為中小成本電影提供著支撐。

世界上恐怕再沒有哪個國家的中小成本電影和新生電影人能享受到在法國的這般待遇,在2011年法國生產的207部電影中,有76部電影的成本在200萬歐元以下,佔到了總數的36.7%。更有73部法國電影為導演的處女作,佔到了總產量的35%,其中大多數都是成本在200萬歐元以下的中小製作。

作為全世界最有文化底蘊的國家之一,法國的精英界歷來奉行一種「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的理念,即文化事業應免遭市場經濟的統治,奉行另一套藝術的邏輯和標準。在這一理念的統治下,法國政府給電影業提供了諸多政策和資金支持,電影人和明星也踐行著「藝術至上」的原則,各方共同推動著以藝術電影為主的中小成本電影發展。

「劫富濟貧」的電影資助體系

早在1959年,法國就通過了《電影資助法》,設立了電影產業發展資助基金,在法國售出的每張電影票都需繳納10.72%的基金,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統一分配給產業的各個環節——看似是電影業的內部循環,實則是「劫富濟貧」的再分配,因為好萊塢大片佔據著法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而電影基金的絕大部分是用來補貼法國本土電影業。例如《泰坦尼克號》在法國的觀影人次達到了2000萬人次,其繳納的電影票基金就相當於為5-6部法國中等影片提供了資助。

隨著電影發行渠道的多樣化,法國又相繼立法規定法國電視台、電影音像製品發行商和視頻點播運營商也需繳納一定比例的營業收入,用來支持電影、電視和多媒體產業的發展。2011年,CNC共收入了7.2億歐元資金,其中1.43億歐元來自票房基金,6.31億歐元來自電視基金,3196萬歐元來自音像發行和點播稅收。

這7.2億收入中,有3.1億歐元用於資助電影業。資助又分為「自動性」和「選擇性」兩組形式。「自動性」資助是指法國每個製片、發行、放映商都可以根據自己運作或放映影片的票房表現按照一定比例自動獲得基金支持。舉例來說,電影製片人每推出一部電影上映,便可獲得一部分基金,用於製作下一部電影或償還貸款。2011年,電影製片人共通過這種資助支取了5218萬歐元。

由於與票房掛鉤,「自動性」資助是有利於大製作高票房電影的。「選擇性」資助則明顯向中低成本電影傾斜,主要是為了鼓勵藝術創新,扶持新人新作,保護中小製作公司。每年,融資困難的電影製作項目可向CNC下屬委員會申請部分「收入預支」用作製片或後期製作,待影片上映,取得收入後再歸還。2011年,有50部電影通過這種方式取得了2049萬歐元資金用於製作,另有23部電影申請了204萬歐元用於後期製作,大大地降低了製片方的風險。

除了製作外,法國電影基金也為中低成本電影的發行和放映保駕護航。如發行方面,CNC設立了專門的基金用於資助「多樣化電影」的發行,而所謂「多樣化」的標準就是在票房上不太有號召力但在文化上有貢獻的中低成本作品。2011年,有240部法國電影得到了這項資助。

法國電影基金不但資助電影長片,也非常重視短片的發展,以培養新生電影人才。從劇本創作、拍攝、後期製作到發行,CNC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助計劃供電影新人申請。2011年,共有627部短片獲得了資助,資助金額達1107萬歐元。

傳承「迷影文化」的藝術院線

除了製片和發行上的便利,中小成本電影的繁榮自然也需要市場放映的通道。而構成這一通道的,正是法國久負盛名、規模龐大的藝術院線。據法國藝術院線聯合協會的統計,截至2011年底,法國共有1077家藝術影院、2000多塊銀幕,不僅遍佈法國各大城市,在一些歷史文化悠久的鄉鎮也能找到藝術影院的蹤跡。

法國的藝術影院之所以能有如此規模,一方面是由於法國濃厚的電影文化傳統,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2011年,CNC便為符合資格的藝術影院提供了1384萬歐元的資金,用於內部翻修、購買數字設備等。而要獲得政府津貼,藝術影院必須放映一定比例的藝術電影。

藝術電影的片目由「藝術影片推薦評審會」推薦,該會由100名成員組成,包括影院業者、發行商、製片商、導演、電影節總監、政府代表、影評人以及文藝界知名人士等。依照規定,在人口少於3萬的城市,「藝術影院」至少35%的時間都應該用來放映推薦片目中的電影,而人口在20萬以上城市或年上座人次超過150萬的藝術影院則至少75%的時間都要播放藝術電影。

這種硬性規定杜絕了藝術影院「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為中低成本電影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放映空間。據統計,法國導演的處女作70%的票房在藝術影院實現。而2010年,法國藝術和實驗影片的票房份額達到了總票房的26.4%。

但藝術院線絕非像商業院線那般一輪一輪上映新片那麼簡單,它更大的功能是營造一種電影文化的氛圍,向電影愛好者傳承觀賞電影、學習電影的「迷影文化」。很多影院的排片會針對某個具體時間段,或者與電影時事緊密結合,對某個導演或者某個流派的電影做系統回顧放映,並邀請電影人或專家前來與觀眾交流。

與藝術院線配套的還有其它文化設施,以法國最大的藝術院線MK2在巴黎的旗艦店為例,這家緊挨法國國家圖書館新館的「影城」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通體透明,在14個放映廳之外,還設有電影專業圖書館、咖啡館、酒吧、餐廳、音像商店、展覽空間,不時舉辦與電影有關的文化活動,共同滋養著法國人民的藝術品位。

「重藝術、輕商業」的電影節

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是法國支持中小成本電影的第三大支柱。每年在法國舉辦的電影節多達168個,參展電影大部分是屬於中小成本電影陣營的「藝術片」和「獨立電影」。這些電影通常難以進入影院上映,而影展通過集中放映,為這些電影提供了營銷和宣傳的通道。

這些電影節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戛納電影節。這個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舉行的電影節可謂世界藝術電影的最高殿堂。每年有數以千計的電影人聚集於此,數以百計的電影在此進行全球首映,在兩週的時間裡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

戛納電影節對中小成本藝術電影和新銳電影人的支持是其重要特點。

2012年的戛納電影節,小成本電影《山之外》獲得了金棕櫚獎提名和最佳編劇獎,片中兩位此前沒有表演經驗的主演最終甚至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正如評委伊萬·麥克格雷戈所說的,「將戛納電影節和其它高水準電影節分開的不是獎項本身,而是因為戛納電影節是一個非常棒的平台,是小成本電影和富有才華的新人導演的最佳跳板」。

除了戛納電影節這樣的國際性平台,在法國,本土性的電影節和獎項評選也更看重中小成本的電影。例如在2011年象徵法國電影界最高榮譽的法國電影凱撒獎的評選中,《人與神》這部成本不到400萬歐元的電影,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攝影三項桂冠。

更令人稱奇的是,中小成本電影不僅是法國電影節上的贏家,也常常是市場上的贏家。如《人與神》上映後曾連續四周佔據票房冠軍寶座。2010年的法國全年票房冠軍《小小的白色謊言》也是一部講述友情、愛情的小成本電影。而2011年的票房冠軍小成本喜劇《不可觸碰》更以1.66億美元的驚人成績打破了法國的歷史票房紀錄。

「拔刀相助」的大牌明星

或許正是在眾多電影節和藝術院線的滋養下,法國電影觀眾形成了更為「精英化」的品位。相比好萊塢大片狂轟濫炸的視聽刺激,法國觀眾似乎更看重直入人心的故事和表演。這種取向反過來也促使創作者和明星們在藝術上有更高的追求。

在很多國家,因為片酬原因,中小成本電影很難請到大牌明星出演,但法國「小片」中卻時常能見到大牌明星的身影。例如《小小的白色謊言》就彙集了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鋼琴教師》男主角伯努瓦·馬吉梅等法國眾多本土明星。

在一些法國明星的眼中,比起賺大錢,藝術上的成就有更大的誘惑力。例如法國國寶級演員朱麗葉•比諾什曾公開表示,如果同時接到兩個邀請,一個注定成為大片,而另一個是創新的文藝片,哪怕片酬很低,自己一定會首先遵從藝術之心。當年,當基耶斯洛夫斯基和斯皮爾伯格兩大導演同時邀請她出演自己的電影時,她選擇了前者導演的《藍色》。後來,她又推掉好萊塢大製作《碟中諜》而出演文藝范的《英國病人》。

當然這種對藝術的堅持並非全無回報,不那麼受商業束縛的中小製作電影往往能使演員的演技得到更充分發揮,更易獲得電影節青睞斬獲獎項。例如,比諾什憑藉其出演的《藍色》、《英國病人》、《合法副本》三部中小製作電影成為全球第一位在奧斯卡和戛納、柏林、威尼斯四大電影節都獲得表演獎項的女演員,名垂電影史冊。

如今,已成全球巨星的比諾什仍未改初衷,反而更多了份支持中小成本電影、提拔新銳導演的責任感。2012年,她出演了不知名導演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Malgorzata Szumowska)的作品《她們》,影片講述了比諾什飾演的記者採訪巴黎援交女孩的遭遇和見聞。正是類似朱麗葉•比諾什這樣的有較高藝術追求的大牌明星,用自己的「拔刀相助」提升了法國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14

中電大而無當仍須依賴香港(2013/11/28) 林本利

2013-11-28  NM
 
 

 

政府和兩間電力公司剛完成管制計劃中期檢討,一如所料兩電堅決拒絕將9.99%的准許回報下調,只願意投放一億元資助用戶進行節能工程。這一億元其實來自節能的額外回報,故此不會損害兩電9.99%的准許回報。

政府向外公布中期檢討結果前,中電率先發出新聞稿和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與南方電網公司共同收購埃克森美孚所持有的青山發電有限公司(青電)60%股權,各自收購一半權益。中電收購青電30%股權的作價為現金120億港元。收購後,中電佔青電的股權由40%增加至70%,餘下30%由南方電網擁有。

中電與埃克森美孚的合作關係始於1964年。當時港英政府有意將兩電變成「國企」,中電於是急忙尋找應對方法,最終找到埃克森(仍未與美孚合併)注資2.2億元用作興建新電廠,佔60%股權,並建議政府透過利潤管制計劃限制公司的回報率。政府最後採納中電的建議,決定放棄收購兩電。

埃克森入股中電在香港的電廠,可算是一項十分成功的投資。現在以120億元出售30%股權給中電,若以此推算,即表示60%股權值240億元。當年投資2.2億元,49年後可以取回240億元,升值超過100倍,每年複式回報剛好10%。再加上過去每年可以賺取9.99%至15%的准許回報,每年平均回報超過20%。

若以今次交易作價計算,青電的30%股權值120億元,整間青電的市值便是400億元。去年青電的稅後溢利約31億元,股東投資回報約7.8%(31/400=7.8%),市盈率約12.9倍(400/31=12.9)。去年電能旗下的港燈稅後溢利約46億元,若根據今次中電的交易作價推算,電能若分拆港燈,以12.9倍市盈率作價,估價接近600億元。雖然青電和港燈都受到利潤管制計劃保障,但兩間公司的增長不一樣,今次的交易作價只能作為參考。今次交易,亦顯示9.99%的准許回報率有下調空間。

中電和埃克森美孚的商談已有一段時間,現在才達成交易協議,對雙方都有好處。中電投放120億元,回報率約7.8%,即每年可以額外得到9億多元的溢利。即使要向銀行貸款或者在市場舉債,利率不過4%左右,依然有利可圖。另外,引入南方電網作為合作伙伴,可以增加日後的議價能力,特區政府不會隨便損害內地國企的利益。至於埃克森美孚出售股權套現後,可以將資金投放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能源項目,回報率可能不止7.8%。

過去十多年,中電明知香港電力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故此積極向外大舉投資。公司憑藉管制計劃取得巨額現金,再加上利潤穩定,較容易在市場融資。經過十多年的海外收購,去年中電在香港以外的總資產達到1,173億元,已經超越香港1,115億元的數目。雖然海外資產龐大,但投資回報卻低得十分可憐,去年千多億資產只能賺取16億元,資產回報率只得1.4%,真可說大而無當。16億元的利潤中,有13億來自內地(包括大亞灣核電廠),在澳洲和印度的業務錄得巨額減值和虧損。

反觀在香港,中電千多億元資產(當中約700億元是固定資產)便可以賺到67億元,資產回報率是6%,股本回報率更高達21.6%,難怪公司要收購青電股權去製造較佳的業績,與電能計劃拆售港燈的做法剛好相反。中電董事和管理層如此差劣的海外投資表現,不知應如何向股東交代?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www.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