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士承諾將交出外國人銀行賬戶資料 不再保密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40507/094719026843.shtml?bsh_bid=401487144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導,世界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諾,將自動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賬戶的詳細資料。這是全球打擊逃稅舉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

  在6日於巴黎舉行的歐洲財長會議上,瑞士同意簽署一項有關自動交換信息的全球新標準。這是一次決定性的舉措,象徵著瑞士告別幾百年來堅持保護銀行客戶隱私的做法。

  這對各國政府而言是巨大的進步。在全球金融危機和一連串稅務醜聞後,它們發起了一場聯合打擊逃稅的行動。

  如果要「撬開」納稅人的隱秘賬戶,瑞士的配合至關重要,因為該國為銀行客戶保密的傳統由來已久,而且它的財富管理行業也很龐大,總共管理著2.2萬億美元的離岸資產。

  這份在巴黎經合組織(OECD)簽署的宣言要求各國收集並交換銀行賬戶信息、公司的實益擁有權及其他法律結構(如信託)。瑞士政府表示,協議突顯出它整治稅務欺詐和逃稅的決心。

  瑞士銀行家協會(Swiss Bankers Association)表示:「只要所交換信息僅與稅收目的有關,瑞士的銀行願意與其他金融中心自動交換信息。」

  與瑞士一起簽署協議的還有至少44個國家,其中包括其他經合組織國家、G20成員國以及開曼群島和澤西島等離岸中心。這項全球性標準由經合組織制定,並得到G20支持。

  其他離岸中心預計將面臨施壓,被要求配合。經合組織今年可能列出一份不簽署信息透明協議國家的黑名單。

  據信,一些離岸賬戶戶主已將資金轉移到少數幾個抵制透明舉措的離岸中心,如巴拿馬和迪拜。

  背景資料:

   瑞士的銀行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在其他國家的絕大多數銀行,只要有調查人員來調查儲戶的各種信息並出示了相關證件,這些銀行都會透露。但是瑞士銀行沒有,3個世紀以來,瑞士銀行一直堅持著為儲戶永久保密的原則。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奉行銀行保密制度的瑞士絕對是一個理想之所。「因為(銀行業上)遵循不歧視慣例,瑞士一直以來都是很吸引人的地方。」

  延伸閱讀:

  瑞士保密法:

  依據瑞士銀行業保密法,瑞士的銀行不得向政府或第三者透露客戶的任何資訊,就算是家屬都絕不可以,除非案件涉及成案的犯罪調查,在法律機關要求下,銀行保密制度則遵從於法律。 美國法律視逃稅為犯罪,瑞士法律只視為嚴重違法。

  另外,瑞士銀行亦曾經因為拒絕在客戶逃稅向各國交出客戶資料的問題上引起歐盟各國的不滿,因而令歐盟各財長達成協議,對瑞士銀行實行金融制裁,因而令瑞士銀行作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改變自身的形象。他們對銀行機製做了更新,參加打擊黑金、配合搜查,退還別國家貪污贓款等。

  由於任何銀行或其僱員或代理機構不正確地洩漏任何客戶的保密信息將可能面臨剝奪人身自由的刑事處罰。故此,這一法律規定只有在特殊和嚴格界定的情況下才可能獲得有限的例外。

  由以上資料可見,除了案件涉及犯罪調查和嚴重的金錢犯罪行為,瑞士銀行在一般情況下是絕不會向第三者提供客戶的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429

實驗賬戶2014年上半年報告2014-6-30 東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29948100
實驗帳戶建立於1995年2月春節後,投入資金1萬元,初始買入四川長虹800股,今天已跨入第二十個年頭。經過19年多的風風雨雨,年初持有興業銀行231400股,今年沒動,季末收盤價10.03元,總市值232.09萬元,上年末總市值234.64萬元,年內浮虧1.08%;上證指數上年末收盤2116點,昨天收盤2048點,大盤收盤年內跌幅3.20%,實驗賬戶跌幅小於上證指數。實驗賬戶由一季度落後於大盤轉為上半年稍許強於大盤,我滿足了。

實驗賬戶累計收益
實驗賬戶目前總市值232.09萬元,累計盈虧23109%,按實驗賬戶成立以來的19.5年計算,期間年均復合收益32.23%。期初上證指數534點,目前2048點,累計上漲284%,年均復合上漲7.14%。

附表一:實驗賬戶歷年市值與上證指數對照表
查看原图
實驗賬戶年均複利曲線,2011年末下降至階段性低點33.32%,前年稍有提高33.83%,去年往下創新低33.28%,今年上半年又一次創新低至32.23%。嗯,我不知道今年是繼續創新低亦或是否極泰來,形成上升的拐點。

附表二:實驗賬戶年均複利趨勢圖
查看原图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四川長虹(4年多)——山東鋁業(5年多)——民生銀行(2年不到一點)——鞍鋼股份(1年)——民生銀行(2008年1月4日起,1年)——浦發銀行(2009年1月4日起,1年不到一點)——南京銀行(2009年10月29日起,1年)——興業銀行(2010年11月2日起,一年多一點)——民生銀行(2012年3月6日起,一年多一點)——興業銀行(2013年7月4日起)。20年間換手9次。

年內操作:
年內無操作。

最近換股結果回顧
假如按去年持有民生244500股不動,年末現金分紅可買進4100股,中期現金分紅可買入3600股,加剛剛分紅十送二與到手0.085現金,可買入3400股及送50440股,合計將持有民生銀行252200+53840=306040股,按今天收盤價6.21元計算,總市值190.05萬元,目前看拿民生換興業就划算了那麼一點點。

但是,實事求是的說,自從09年初以來的換股操作,並沒有給我帶來期望中每年5%的籌碼增加,並沒有給我帶來民生籌碼的增加,其中的原因就是換股南京銀行操作失敗,失敗的原因是王岐山限制城商行異地擴張政策。也許,這一次換股能給我帶來10%左右的民生籌碼增加。

未來操作思路:
1,只要銀行股基本面符合預期,只要興業股價沒有大幅上漲,那麼繼續傻傻的拿著,等待著銀行股價值回歸。
2,這次換入興業屬投資投機兩相宜行為,個人以前感覺持股時間不會長,本來準備在年內就換股,但考慮到空間不大就沒動,還是以後再說吧。
3,下一個擬換股標的是民生銀行或中國平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53

避稅天堂的末日:瑞士銀行業警告將凍結逃稅美國客戶賬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160

美國嚴打海外避稅的許多法條從本月起生效,多家瑞士銀行近日發出警告,要求美國客戶證明合法納稅,否則凍結其賬戶。在美方大力懲罰逃稅的壓力下,這是瑞士私人銀行業主動繳械、告別“避稅天堂”稱號的最新跡象。 知情者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去年美國司法部設定美國客戶務必通報合法納稅的截止期是本月底,上述瑞士銀行業舉動正是在配合美國司法機構行動。 近年來,在美國打擊海外逃稅的行動中,管理2.2萬億美元離岸資產、且多為“隱秘賬戶”的瑞士私人銀行業首當其沖。美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瑞士政府施壓,要求瑞士放棄其私人銀行業的保密傳統。去年,瑞士與美國達成了稅務信息共享的政府間協議,該協議在去年9月得到瑞士議會批準。 截至今年5月,美國已經與包括瑞士、新加坡在內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類似的政府間協議。美國政府全球布網,重拳打擊海外逃稅。一方面是由於美國公民利用海外賬戶逃稅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希望借此增加稅收,緩解財政赤字。 今年7月1日,美國的《美國海外賬戶稅收合規法案》大部分條款開始生效。 該法規定,在海外擁有5萬美元以上資產的美國納稅人必須向美國國稅局申報這些海外資產信息。銀行等外國金融機構必須向美國國稅局提交這類美國納稅人的賬戶信息,未遵從要求的外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收益將被征收30%的預扣所得稅,甚至可能被美國資本市場徹底拒之門外。 在上述合規法案正式實施以前,美國已經格外“關照”瑞士銀行。 2009年,瑞銀承認協助數千名客戶逃稅,接受罰款7.8億美元。今年5月,瑞信又對合謀幫助客戶逃稅的指控供認不諱,支付罰金26億美元。 自1934年制定西方首部銀行保密法以來,瑞士銀行業就將“為客戶保密”奉為立業之本。但近兩年隨著歐美徹查偷稅漏稅,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避稅天堂瑞士已經在保密方面節節退讓。 去年10月,瑞士政府15日在法國巴黎簽署《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成為該公約第58個簽約方,確認了瑞士參與全球打擊逃避稅的承諾。 今年5月6日經合組織年會期間,瑞士同意與各國簽署一項自動交換銀行賬戶信息的全球新標準。此協議還包括其他經合組織國家,G20成員國,以及開曼群島和澤西島等離岸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87

股東將公司營業收入轉入個人賬戶的行為的法律分析 張永鵬88_hex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v11e.html

 甲公司的股東乙將公司的營業收入1000萬元直接轉入個人賬戶,沒有將公司的營業收入轉入公司的賬戶。甲公司在財務處理上仍然將1000萬元的收入正常入賬,且及時進行納稅申報,交納稅款。對於甲公司乙股東的行為法律分析如下:

  一、稅法上的責任

  按照常理,股東乙如果不是出於避稅的考慮(此處分析不考慮股東乙對於現金的要求及轉移公司財產的目的),沒有必要將本來歸屬於甲公司的1000萬元的營業收入不經過公司的基本賬戶,直接轉入到個人賬上,這樣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一)1000萬元的貨款需要交納170萬的增值稅,如果企業正常登記入賬,對於增值稅的交納上不存在風險。

  (二)在交納企業所得稅方面,1000萬元也是要交納的。拋開成本要素不考慮,1000萬元需要交納1000*25%=250萬的企業所得稅。如果甲公司對於企業所得稅也正常交納的話,對於企業所得稅不存在風險。

  (三)股東從本應該入公司的帳的資金轉到個人賬上,按照我國稅法的規定,該行為視為對於股東個人的分紅。股東個人的分紅應該繳納20%的個人股息紅利所得稅,乙股東的個人股息紅利所得稅為200萬元。因為股東乙直接將本應入公司的帳資金轉到個人帳,等於股東沒有繳納個人股息紅利所得稅。偷逃200萬元的稅款屬於重大違法犯罪的行為。

  (四)對公司年度報告公示的影響(以前屬於企業年檢)。公司本來有1000萬元的現金流入,但是由於股東將本應該入公司的帳的資金轉到個人名下,直接導致公司少了1000萬元的現金,對於年度報告公示會產生重大影響。

  二、刑法上的責任

  (一)職務侵占罪(刑法第271條),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1000萬元的營業收入本來屬於公司的貨幣資金,在會計上歸屬於公司的資產。

  如果公司股東乙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占公司的貨幣資金1000萬,有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由於1000萬金額比較大,屬於嚴重的職務侵占行為。

  (二)挪用資金罪,根據我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規定,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

  股東乙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若將1000萬元的貨款挪作他用,可能構成挪用資金罪。由於1000萬金額較大,屬於嚴重的挪用資金的行為。

  三、民事上的責任

  (一)1000萬元的營業收入屬於公司的資產,假如企業的組織形式為個人獨資企業的話,直接後果可能出現企業與個人財產的混同,當對外需要承擔責任時,可能會導致無限連帶責任,帶來重大的法律風險。假如企業的組織形式為公司的話,抽走1000萬元的股東需要將1000萬元返還公司,在1000萬元以內承擔責任。

  (二)客戶將1000萬元沒有經過公司基本賬號直接打到股東乙的賬上,說明客戶並沒有與公司結清債權債務關系。在民法的角度上講,客戶轉給股東乙一筆錢,但是公司與客戶1000萬元的債權債務仍然存在,對於客戶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因此客戶不經過公司基本賬號打到個人賬上風險大,客戶采取這張方法的可能性偏小。

  四、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

  1.《人民幣銀行存款賬戶結算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第四十條 單位從其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款項,每筆超過5萬元的,應向其開戶銀行提供下列付款依據:

  (一)代發工資協議和收款人清單。

  (二)獎勵證明。

  (三)新聞出版、演出主辦等單位與收款人簽訂的勞務合同或支付給個人款項的證明。

  (四)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獎券發行或承銷部門支付或退還給自然人款項的證明。

  (五)債權或產權轉讓協議。

  (六)借款合同。

  (七)保險公司的證明。

  (八)稅收征管部門的證明。

  (九)農、副、礦產品購銷合同。

  (十)其他合法款項的證明。

  從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款項應納稅的,稅收代扣單位付款時應向其開戶銀行提供完稅證明。

  該條款說明,公司如果將資金打給個人帳,也就是日常所說的公對私,若轉賬金額達到一定的額度,要向銀行提供相關的證據材料,且要經過中國人民銀行的審批。若給股東乙轉賬1000萬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轉賬金額在5萬元以下,可以直接轉賬給個人。但是1000萬如此大的金額,在操作上比較困難。

  2.第四十二條 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款項的,銀行應按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認真審查付款依據或收款依據的原件,並留存複印件,按會計檔案保管。未提供相關依據或相關依據不符合規定的,銀行應拒絕辦理。

  第六十二條 銀行應對已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年檢制度,檢查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的合規性,核實開戶資料的真實性;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應予以撤銷。對經核實的各類銀行結算賬戶的資料變動情況,應及時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

  銀行應對存款人使用銀行結算賬戶的情況進行監督,對存款人的可疑支付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程序及時報告。

  第六十七條 銀行在銀行結算賬戶的使用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開戶申請資料欺騙中國人民銀行許可開立基本存款賬戶、臨時存款賬戶、預算單位專用存款賬戶。

  (二)開立或撤銷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未按本辦法規定在其基本存款賬戶開戶登記證上予以登記、簽章或通知相關開戶銀行。

  (三)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辦理個人銀行結算賬戶轉賬結算。

  (四)為儲蓄賬戶辦理轉賬結算。

  (五)違反規定為存款人支付現金或辦理現金存入。

  (六)超過期限或未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賬戶開立、變更、撤銷等資料。

  銀行有上述所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並處以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該銀行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他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停止對其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核準,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銀行對於公司的賬號會進行監管,防止公司帳外帳的存在。若公司違反規定對外轉賬,將面臨法律風險。(我的律師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50

統一賬戶平臺上線 A股放開證券賬戶"一人一戶"限制 大幅降低開戶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32

據新華網消息,醞釀近兩年之久的統一證券賬戶平臺終將於“十一”期間上線。與之相配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24日公布新版《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修訂版)》,明確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和市場成本。這有望增加A股市場的開戶吸引力。

新華網對此的報道是:

此次修訂,中國結算以“一套規則”為原則,從統一新開賬戶可使用時間、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到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統一中國結算櫃臺賬戶業務等,都進行了部署。

    關於新開證券賬戶可使用時間,目前上海市場是開戶第二日可用,深圳市場是當日可用,考慮到對新入市投資者需要進行適當性評估以及回訪確認等情況,中國結算統一新開證券賬戶可使用時間為開戶第二日開通使用。

    新規則逐步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刪除原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中“對於同一類別和用途的證券賬戶,一個自然人、法人只能開立一個”的限制性規定。據介紹,在現行對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特殊機構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基礎上,在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初期將放開範圍逐步擴大到普通機構投資者和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下一步再擇機盡快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新規則還統一並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減少賬戶業務收費項目,統一並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用。

    此外,新規則將統一中國結算櫃臺賬戶業務,打通中國結算京、滬、深三地賬戶業務櫃臺,實現通櫃受理各市場賬戶業務。

    對於新賬戶規則實施前已開立證券賬戶的投資者,中國結算將為投資者配發一碼通賬戶。對於規則實施後新開戶投資者,將在投資者首次開戶時,為其開立一碼通賬戶和相應的證券子賬戶。

    據了解,中國結算將於近期配套發布統一適用的賬戶業務指南,全面統一不同市場賬戶業務細節性要求。

    一人將可開多個證券賬戶

    “逐步放開一人一戶限制”,成為此次規則調整的一大亮點。這意味著投資者將可以開設多個證券賬戶。目前,A股投資者只能在滬深兩市各開一個賬戶。

    新規則刪除了原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中“對於同一類別和用途的證券賬戶,一個自然人、法人只能開立一個”的限制性規定。

    “在現行對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特殊機構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基礎上,在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初期將放開範圍逐步擴大到普通機構投資者和因滬港通交易需要的個人投資者,下一步再擇機盡快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中國結算有關負責人說。

    放開一人一戶限制是正在推進的證券賬戶整合工作的一部分,每位投資者將擁有一個總賬戶和若幹子賬戶。據介紹,一碼通總賬戶下的子賬戶包括人民幣普通股票賬戶(A股賬戶)、人民幣特種股票賬戶(B股賬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賬戶(股轉系統賬戶)、封閉式基金賬戶、開放式基金賬戶以及根據業務需要設立的其他證券賬戶。

    統一賬戶不僅將給投資者帶來影響,更將影響證券業發展。“這可能加速證券業融合互聯網的速度。”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說,由於形成了統一的賬戶,這為日後互聯網開戶等互聯網證券業務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投資者開戶費將降低逾50%

    據了解,這次證券賬戶規則調整之後將統一並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減少賬戶業務收費項目,統一並大幅降低投資者開戶費用,進一步降低市場成本。”中國結算有關負責人透露。

    24日公布的證券賬戶規則中並未體現收費標準的變化。不過,中國結算將於近期公布規則指南,其中將詳細呈現調整後的收費標準。

    據記者了解,調整之後,滬深A股賬戶開戶費用將設定為40元,比現有的90元下降幅度超過55%。

    中國結算公司副總經濟師戴文桂說,證券賬戶整合之後,中國結算只保留一套開戶系統,滬深兩市的賬戶信息將會遷移到統一賬戶平臺,這樣將大幅降低券商的運行成本。

    除此之外,根據新規則,由開戶代理機構本地保存賬戶業務原始憑證和電子化憑證,不再要求向中國結算報送。中國結算將統一制定賬戶業務憑證電子化標準和管理要求。取消電子化憑證報送將進一步節省市場成本。

    新規則將增加A股開戶吸引力

    毫無疑問,建立股市一碼通體系,將為中國資本市場打造統一標準的“高速公路”,加速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同時,采用統一賬戶管理有利於簡化投資者操作流程、節約市場成本等。

    分析人士認為,在市場信心回暖的背景下,證券賬戶統一平臺的建立以及開戶費用的大幅降低,將增加A股市場對於新投資者的吸引力。

    實際上,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賬戶新增開戶數呈現上升趨勢。中國結算的最新周報顯示,上周兩市A股開戶15.155萬戶,創4個多月來的新高。此外,期內持倉A股賬戶數為5257.61萬戶,也是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環比回升。

    同時,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最新數據顯示,8月11日至15日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為2484億元,減少額為1971億元,8月份累計凈轉入逾250億元。

    股市預期向好,再加上開戶費用下降,新增開戶數有望繼續增加。這好比是開車上高速,不管你開什麽車,所有的車型費用都要交一遍,而現在只要交一筆“行車費”,這條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便可任你行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83

新股發行在即卻愁錢不夠?上交所擬放開信用賬戶打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45

126674835_14037475174841n

第四輪新股發行在即,打新錢不夠用怎麽辦?

中國證券網報道,上交所為支持IPO業務,擬在近期放行投資者利用信用賬戶打新。業內人士認為,使用信用賬戶打新將提高打新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激發投資者申購滬市新股的興趣,網上凍結資金規模有望再擴張。

據記者獲悉,上交所近期下發了《信用賬戶支持IPO業務測試方案》的通知。測試主要內容為IPO發行業務支持信用賬戶申報,測試時間為9月17日至9月23日。

該通知意味著,測試通關後,滬市投資者也有望在信用賬戶中參與新股申購了。

根據現行規定,投資者在申購滬市新股時,融資融券客戶的信用證券賬戶中的市值合並計算到該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中,不過該賬戶不能用於申購新股。

據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滬上營業部總經理介紹,其所在營業部的客戶鐘愛打新,但客戶在申購上交所新股時常遭遇不便,客戶需要不斷的騰挪資金,將自有資金轉到普通賬戶後,才能參與申購。此外,用做新股申購的現金放在信用賬戶,還可以作為融資融券的擔保品,盡管無法實現融資打新,但投資者可以融資投入兩融標的證券。

這一觀點也得到券商融業務相關負責人的認可。與同樣市值的證券作為擔保物相比,客戶提交的現金擔保品將能獲得更大的授信額度。與此同時,客戶使用這部分資金用於打新,也不會影響到客戶的履約擔保比例。

事實上,信用賬戶可用於新股申購已非首例。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普通賬戶持有深圳市值,信用賬戶持有深圳市值,兩個賬戶市值合並計算,即可在普通賬戶進行新股申購,也可以在信用賬戶進行新股申購,但同一只股票如果客戶已經用深圳普通賬戶做了申購,則不能用深圳信用賬戶做申購,反之亦然。

某券商兩融人士預計,鑒於深交所信用賬戶打新已較為成熟,預計在測試完成後將很快上線。這意味著投資者最快將於下周三,即第四輪新股集中發行期間享受到這一便利。

證監會日前下發第四批IPO批文,本批次共有11家企業獲得了首發許可。根據已經公布的招股說明書,下周三和周四兩天將有10只新股集中發行,而上交所新股占據半壁江山。市場根據前三批新股行申購情況,預計下周10只新股或將凍結資金近5000億元。如果屆時上交所順勢推出信用賬戶打新,在“新股不敗”的大環境下,投資者還可進一步利用擔保品申購新股,或有助於進一步推漲客戶參與滬市新股的熱情,網上凍結資金水平有望逾越五千億高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37

【黑問精選】大股東獨斷專行、控制公司賬戶,怎麽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6/147517.html

i黑馬註:多人合夥的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絕對控股、且決策獨斷專行,以至於公司出現諸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其他股東應該如何應對?

\王春瓊問:有限責任公司,14人合夥,但一名投資人絕對控股,在決策上一直獨斷專行,一心控制公司賬戶,以致財務上存在不少貓膩…請問其他股東有什麽辦法在公司決策上勝出呢?
 

答1:選出獨立於
大股東的董事會
 
王君衛——法治創業者
 


1、絕對控股之外的股東,沒有法律上的辦法在決策上勝出,除非你們說服控股股東你們的決策優於他的;

 
2、“財務上存在不少貓膩”,找出證據,例如,要求大股東召開會議,公開財務,查閱賬簿等;
 
3、小股東一般是搭便車為主,參與公司治理,成熟的做法只能是選出一個獨立於大股東的董事會。但,既然有控股股東,董事會難以獨立,不現實。
 
答2:找到證據、訴諸法律
 
陳宇豪——筷子兄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因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分歧,致使股東間陷入公司僵局,大股東侵害小股東權益的,如下解決思路建議:
 
1、股東必須明白國家《公司法》中的規定,股東不分持股比例大小,所有股東享有知情權,退股權,解散公司訴權等。
 
2、先通過協商途徑,聯合其他所有小股東要求大股東召開會議,公開財務,人人有權利查閱賬簿,並要求召開股東會議起草文件規範公司管理等相關制度的約定,尤其是財務,可以投票決定另外社會招聘或者聘請財務公司階段性對公司財務進行數據報告公開。
 
3、協商途徑不能解決的,可以轉讓股權,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和進行清算。
 
4、如涉及到大股東嚴重違規,如有相關證據,也可對損害小股東利益的部分通過法律途徑提出經濟損失賠償的要求。
 
答3:要麽友好協商,確定主次;要麽依靠法律,重新分配
 
吳京川——黑馬會員,客戶通創始人
 
說實在的,創業一切從簡,不知道你是啥項目,需要那麽多的合夥人。如果沒有強大的核心,14人合夥絕對是災難,事情如果都還沒做起來的話,建議重新開始,別浪費時間了。
 
如果你們幸運的事情已經做起來了,要麽友好協商,確定主次,繼續往下做,要麽依靠法律,盡量相對公平的重新分配,該出局出局,該散夥散夥。、
 
答4:可以通過回購股權的方式拿回控制權
 
Panyu——中國創業指導聯合創始人
 
首先看到你的合夥人我就已經醉了,你們人那麽多溝通起來方面嗎,而且一個股東絕對控股我認為是正常的,至於在賬目上的問題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麽公司,難道公司沒有專門負責財務的人員嗎,如果你們想重新拿回公司的控制權,我的建議是把沒什麽能力的股東通過回購股權的方式拿回股權,至於錢方面只能你自己想辦法了,項目好可以繼續,如果項目不好也就兩條路從組,或者早點改行
 
答5:勝出基本做不到,只能盡力保護
 
綠狗網
 
此處的小股東“勝出”是預示著絕對控股股東在決策方面失去主動權嗎?這基本做不到。小股東只能盡力保護自己的權利不被大股東侵犯:
 
作為股東,不論持股多少都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 查閱完賬簿後,若存在公司損害你的股東權利的情形,可依法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此處侵犯自己利益者既包括股東所在的公司也包括公司董事和其他股東。
 
另外,小股東認為股東會、董事會的會議決議違法或違反公司章程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股東的該撤銷權是股東對公司的權力機關及經營者進行約束的一種有效手段。

==================================================
黑問社區聯合眾多資深律師,推出【法律援助專區】,助力創業者一路創業無憂!
猛戳此處,上黑問【法律援助專區】參與討論!http://ask.iheima.com/?/feature/falv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9

韓正:上海自貿區將允許開設個人資本賬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82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接受采訪時稱,自貿區未來將允許本地居民設立個人資本賬戶直接對外投資。這一重大改革最快或將在明年啟動。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稱:“我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將是允許合格的個人投資者,在自貿區開設個人資本賬戶。這個過程將是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逐步和有序的完成。”

《金融時報》認為,上海自貿區允許個人開設資本賬戶,將大幅擴大中國本地居民對外投資渠道,包括投資股票、債券和房地產。這將是上海向國際金融中心目標邁出實質一步。

韓正的這番講話正值周一“滬港通”開通前夕。韓正沒有透露開放個人資本賬戶的具體時間表。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相關中央部門消息源稱,開放自貿區個人資本賬戶實驗最早將在2015年啟動。最終的時間取決於北京批複。

目前中國本地居民主要對外投資渠道,是所謂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機制(QDII)。QDII機制在2006年啟動,授權中國資產管理公司向本地投資出售共同基金,以投資海外股票和債券。

截至10月底,中國外匯管理局核準的QDII額度總共為87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網此前曾報道,中國政府已經在研究QDII機制的“接班人”:QDII2。而準備在上海自貿區試點的“資本賬戶”計劃,將提供QDII和QDII2以外的又一條途徑。

在被問及滬港通的前景時韓正表示,他相信這將為金融創新鋪平道路,但首要任務是確保安全。

“我最關心的是滬港通通了以後,能夠持續地發展,” 他表示。“持續的發展就是一定要把風險防範好。因為這個市場,我們以前沒有碰到過。”

“為什麽要采用額度管理?如果沒有額度管理,大量的資本進出可能會產生不可控制的風險。我相信,采用額度管理以後,這個制度至少可以把目前所能想到的各種風險、包括最大的風險,都覆蓋了。我們目前是有信心的,至少不會發生顛覆性的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19

央行首發聲: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將加快資本賬戶開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90

中國證券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今日對亞投行和思路基金發表評論。盛松成表示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成立將加快資本賬戶開放。

盛松成今日在《金融時報》評選的2014中國金融十大新聞中對此發表了評論。這也是央行首次就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對外發聲。盛松成認為,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成立主要有四點意義:

一是有利於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促進周邊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亞投行與絲路基金的籌建將推動中國同周邊國家各領域的務實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享機遇,共同發展。

二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資金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20年前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高達7300億美元。未來10年,“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普遍處於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旺盛,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非常廣闊。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籌建,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彌補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存在的巨大資金缺口,減少各國資金外流,促進各國經濟的“活力與增長”。

三是有利於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可通過金融支持,引導企業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啟動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建設一批產業園區,打造分工協作、共同受益的產業鏈、經濟帶,以此帶動中國經濟增長。

四是有利於加快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目前,中國已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或組織簽署了一系列協定。比如,中國與多國互簽的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與印度、孟加拉國等簽訂的亞太貿易協定等。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進一步便利化,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金融合作將更為緊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籌建將推動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2014年10月24日和11月8日,中國相繼宣布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亞投行由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的21個國家共同投資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絲路基金由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06

樓繼偉:社保改革不能再等 做實個人賬戶已無法持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31

養老保險,樓繼偉,個人賬戶,名義個人賬戶,NDC

本文系一財網發布的《第一財經日報》文章,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作者郭晉暉。

導語:真金白銀積累的個人賬戶試點13年難以為繼,去年空賬3.1萬億元,未來支付壓力加大,名義賬戶制重回決策者視野。中國財長樓繼偉認為,“記賬式”的名義個人賬戶(NDC)是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模式,“改革不能再等,要快。”
NDC模式是指,個人賬戶中沒有真實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把繳費和收益都計入賬戶,作為未來發放的依據。

中國運行了17年的“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制度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隨著自2001年開始的做實個人賬戶試點難以為繼,名義賬戶制重回決策者視野。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天表示,做實個人賬戶已經無法持續,名義個人賬戶(NDC)是下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擇的模式。

樓繼偉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國際論壇2014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發布式——‘三中全會的理論突破與名義賬戶研討會’”上發言時做出如上表述的。

在“統賬結合”的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是做“真金白銀”的積累型個人賬戶,還是“記賬式”的名義賬戶,一直都在理論界和政府部門中充滿爭議。

過去17年,“做實”為主流,如今,承認空賬的名義賬戶制獲得了更多的共識。樓繼偉以學者身份“力挺”名義賬戶制,更是加重了名義賬戶制在養老保險頂層設計中的權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做實個人賬戶13年未果的情況下,及時轉向名義賬戶制,輕裝上陣,把精力放在加強個人賬戶多繳多得的功能上,以期在制度結構上徹底解決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可持續性。

從“做實”到“完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養老保險改革的基本方針是“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個人賬戶”。鄭秉文說,從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向完善個人賬戶制度轉型,意味著個人賬戶功能定位的重大改變。

樓繼偉認為,中央不提“做實”而提“完善”,為個人賬戶轉向名義賬戶制提供了改革的空間。“名義賬戶制並不等於是欠賬,並不等於空賬運行,它是一種可選擇的模式。”樓繼偉說。

中國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結構,本質上是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混合型部分積累制(現收現付制加個人積累制),其初衷是將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的優勢發揮出來,目的是實現預期穩定和多繳多得。

在制度的實際執行中,由於政府沒有承擔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轉制成本,個人賬戶繳費不得不用於保障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形成了“空賬”。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3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已經達到了3.1萬億元。

雖然為解決規模越來越大的空賬問題,2001年中央決定由遼寧省實施個人賬戶試點,但各省做實的積極性並不高。2008年盡管已經擴大到了13個省份,其中一些省份還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訂了委托運營協議,但此後再也沒有省份願意加入。

試點運行13年來做實賬戶額與空賬額的差距越來越大,空賬規模從2007年的1.1萬億元擴大到了2013年底的3.1萬億元,做實賬戶額則從790億元提高到了4154億元。

樓繼偉表示,早在遼寧試點兩年之後他就發現個人賬戶難以做實,一是因為代際成本無法化解,二是面臨高成本和道德風險,做實之後若是選擇像智利完全市場化的運行模式,管理的費用非常高,而且一旦有投資項目破產,政府必須為道德風險買單。

個人賬戶成為了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塊“心病”。鄭秉文說,做實賬戶試點曠日持久,進展並不順利,制度長期不能定型,空賬成為影響參保人信心的一個軟肋,當初建立個人賬戶調動參保人積極性的目的基本落空了。

“做實”走到盡頭

自2008年之後,再沒有任何一個省份願意加入到做實個人賬戶的行列中來。一方面是由於轉型成本的解決沒有法制化、力度有限,中央財政僅對少數幾個省進行數量有限的配比補貼,東部發達地區的試點省份完全由地方財政解決,大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

上海人社局數據顯示,上海每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來就收不抵支,缺口很大,財政補貼成為常態。2007年~2013年共補貼538億元,主要用於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其中,2007年~2008年,擠出102億元做實賬戶,此後均未做實。截至2013年,做實賬戶基金僅為123億元。

鄭秉文說,不僅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積極性也在消退。各級政府都意識到將財政資金存在個人賬戶,將變成永遠都不可能收回的“沈沒成本”。擴大補貼規模等於將更多的財政資金置於貶值風險之中。

宣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失敗的標誌性事件,是2010年以來中央財政對遼寧做實試點的補貼處於暫時中止狀態,當期發放的缺口由遼寧省閑置的個人賬戶資金補足,從而提高宏觀資金運用的效率。

人社部社會保險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在昨天的會議上稱,面對養老保險基金發放的當期缺口,中央特批遼寧省向已經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借支發放養老金,如今借款額已經達到了700多億。

唐霽松說,做實個人賬戶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

遼寧試點的困境,促使樓繼偉從關註積累制的智利模式,轉向了以瑞典為代表的名義賬戶制。

名義賬戶制度的學名為“名義繳費確定型”,其本質有兩點:在融資方式上實行現收現付制,在給付方式上采取繳費確定型。簡而言之,就是以後個人賬戶中沒有真實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把繳費和收益都計入賬戶,作為未來發放的依據。

鄭秉文認為,在目前統賬結合框架內,個人賬戶部分從做實賬戶轉向名義賬戶,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賬戶從實賬到空賬的轉變。“這輪改革是制度升級,是結構調整,目的是增強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強化精算中性因素。”他說。

“改革不能再等,要快”

樓繼偉認為,當前統賬結合的制度應該堅持,但有巨大的改進空間,有非常不完善之處,在公平性和持續性上都有問題。

“改革不能再等,要快。”樓繼偉說,因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越來越嚴重,近年來已經出現了給付增長大於繳費增長,2013年兩者差距仍在擴大。

2013年出現的一個新情況是,養老保險征繳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的增長率為13.40%,總支出增長率為18.69%,後者比前者高5.29個百分點。

“這不是老齡化能夠解釋的,說明參保單位、地方政府都趕在全國統籌之前‘放水’,政府主動要企業個人少交費,甚至把一些不符合的人也加入到制度中來,所以必須盡快進行改革。”樓繼偉說。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稱,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壓力越來越大,當期結余比上一年減少了200多億元,備付月數也比上一年減少了0.10個月。黑龍江省已經嚴重收不抵支,當期結余為-40.43億元。

該報告還顯示,如果只考慮征繳收入,不含財政補助,2013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只有163.17億元,比2012年減少了742.45億元。全國只有12個省份征繳收入大於支出。

樓繼偉表示,由於社會保險的碎片化,各地財政已經對社保共計付出1.7萬億元,占社會保險總盈余的6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