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營銷變陣後 全球最大廣告主寶潔的廣告費怎麽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375.html

營銷變陣後 全球最大廣告主寶潔的廣告費怎麽花?

一財網 劉瓊 2015-12-11 15:35:00

在今年調整砍掉100多個品牌後,全球最大的廣告主和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寶潔近期在媒介代理業務方面又有新的動作,其在北美與合作近20年的法國陽獅集團(Publicis)正式分手,將大半部分的媒體采購和規劃項目移交給“新歡”美國廣告巨頭宏盟集團(Omnicom)。

在今年調整砍掉100多個品牌後,全球最大的廣告主和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寶潔近期在媒介代理業務方面又有新的動作,其在北美與合作近20年的法國陽獅集團(Publicis)正式分手,將大半部分的媒體采購和規劃項目移交給“新歡”美國廣告巨頭宏盟集團(Omnicom)。

在2014財年,寶潔已經砍掉的40%的代理商,節省了15%的代理商費和制作費用, 2015財年進一步節省在這些領域的費用。公司計劃未來每年將削減5億美元的代理費,主要包括在廣告、媒介購買、公共關系、包裝設計和零售店內宣傳、展示上的費用。

“上述調整將幫助寶潔北美更精準、有效地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從而更好地提高效率,以致創造價值”,寶潔(中國)公關和傳播部/公司事務總監梁雲12月11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通過精簡代理商架構並根據品牌如今所需服務協商新的服務價格,寶潔將節省一定的費用並用於再投資以驅動品牌成長。”

轉型調整中的寶潔,不僅削減廣告代理費用,裁撤、更換營銷服務供應商,“瘦身”調整砍掉100多個品牌,也在今年11月更替了新的全球CEO。2015財年銷售額和凈利潤都下滑的寶潔,營銷策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又希望將其巨額廣告費放在什麽地方來提振業績?

另覓媒介代理“新歡”

梁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寶潔北美正式宣布將媒體業務整合至兩家主要的代理商——宏盟媒體集團和電通安吉斯旗下的凱絡媒體。宏盟媒體集團將會作為主要代理商支持寶潔大部分品類的主要工作,凱絡媒體會負責此外的其他業務部分。

據外媒報道,寶潔是陽獅目前擁有的前三大客戶之一,在更換代理商之後,陽獅每年的收入保守估算將減少5000萬美元左右。宏盟與陽獅分別是全球第二大、第三大廣告公司(第一是WPP),兩家公司去年有意合並,但由於雙方無法就合並後公司的控制權問題達成一致,這筆價值350億美元的合並交易最終取消。

“寶潔正在針對整個北美市場範圍的計劃和購買進行一系列的整合,以精簡運營並提高效率”,梁雲告訴記者,“上述調整將幫助寶潔北美更精準、有效地接觸到更多消費者,從而更好地提高效率,以致創造價值。宏盟媒體集團和凱絡媒體展示出了他們在數據、分析、計劃、購買、人才以及整體經濟價值等方面的卓越而可靠的優勢。”

在本次更換北美長期媒介代理公司之前,寶潔此前財務會議上表示,在2014財年里,公司已經砍掉的40%的代理商,節省了15%的代理商費和制作費用,大約為3億美元,2015財年將會進一步節省在這些領域的費用。梁雲表示,“削減廣告代理商數量,不是簡單砍掉,而是整合廣告代理機構,減少溝通和管理成本提升效率。”

根據2014財年報告,寶潔廣告費用為92億美元,而上一財年該數字為96億美元。實際上,5年前,寶潔已將營銷服務供應商的數量從20000個下降到13000個,但寶潔品牌建設官Marc Pritchard表示,目前這個數量仍然“太多”,並希望未來將進一步消減。

“寶潔將依據不同品類來定制媒體計劃從而滿足特定的業務需求,讓品牌更有效地觸及目標消費群體。通過精簡代理商架構並根據品牌如今所需服務協商新的服務價格,我們將節省一定的費用並用於再投資以驅動品牌成長。”梁雲說。

對於中國市場是否也有更換代理商的計劃,梁雲表示,“寶潔的市場策略有2個維度,市場與品牌,上述策略是北美市場的相關策略,寶潔中國暫未披露相關策略。在寶潔總體的整合資源、提升效率的市場策略下,不同的區域市場會根據不同的特點采取相應的策略。”

能否提振寶潔業績?

過去的一年中,寶潔已經通過出售、停產及自然淘汰等形式,放棄旗下約100個品牌,希望通過簡化公司來加速銷售的增長。寶潔前CEO雷富禮稱,“公司將會專註於包括汰漬洗衣液和幫寶適尿布在內的70到80個消費品牌,這些品牌合計為公司帶來90%左右的銷售額,貢獻約95%的利潤。”

品牌“瘦身計劃”實施一年來,寶潔的運營成本得到控制,最新發布的201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顯示,其利潤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這也是近一年來首次錄得增長。但上述“瘦身計劃”並未帶動寶潔產品的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營收繼續下滑12%至165.3億美元,低於湯森路透分析師預測的171.7億美元。

同時,寶潔一些區域市場份額也被搶走。上述財報顯示,第一財季寶潔美容、梳洗護理、健康護理、紡織品護理及家居護理、嬰兒女性及家庭護理5個品類的銷售都出現了雙位數跌幅。與此同時,寶潔在巴西和俄羅斯等美國以外市場上的業務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正在下降。在中國市場上,寶潔的有機銷售額大幅下降8%。

寶潔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今年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媒體時代)首要的事,(仍然)是跟隨消費者,了解消費者在哪些媒體上花費時間、尋找信息、與朋友交流,比如說他們會用百度搜索,或者在天貓購物,我們便通過這些媒體來傳遞訊息。

他認為,現在整個營銷都存在於數字化的環境中。在做市場營銷的時候,應該考慮運用數字化的科技手段,而不是把數字營銷看做是獨立的事情。無需過於關註技術本身,而是更多地考慮如何運用技術來接觸目標用戶。

盡管進行了削減調整,寶潔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廣告主,美國廣告時代(Ad Age)雜誌今年發布了一份《全美前200名領先廣告主》榜單,200個美國營銷投入最高的公司,一共花了 1378 億美元,占了整個市場營銷投入的近一半,同比上漲 2%,但這是 2010 年以來最低增速,廣告主們正努力讓自己花的錢更值得。

寶潔美國廣告費下調4.2%,達到46億美元。今年春天,公司的 CFO Jon Moeller 宣布了降低廣告費(最高5億美元)的計劃,“我們打算把更多廣告投入轉移到數字媒體、搜索引擎、社交網絡、視頻網站和移動端,這些是消費者花更多時間的地方。”

寶潔大中華區媒介部總經理徐櫻丹Freda Xu表示,數字營銷不是趨勢,已是主流,未來的趨勢將會是移動化,程序化,場景化。寶潔公司所有的營銷策略都制定在對消費者深刻的了解基礎上,在規模與創新中尋找最佳結合點。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06

目標中小銀行“錢袋子” 中信銀行同業業務線上化變陣

12月22日,中信銀行發布了“中信同業+” 金融同業合作互聯網服務平臺,試圖將金融市場業務搬到線上。

中信銀行副行長張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有大行同業業務的場景交易已經搭建的很好了,“中信同業+”平臺重點是面對城商行、農商行、區域性金融機構與非銀機構。他們目前在國內金融市場享受不到平臺交易,還停留在一對一的交易模式。

不過隨著同業市場的開放,“中信同業+”將實現同業金融產品線上化。一方面將平臺面向同業客戶開放,另一方面將中信的產品放進去,形成產品、交易共享。

據了解,該平臺接入對象主要聚焦於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中小金融機構,同時涵蓋股份制銀行、證券、基金、信托、保險、期貨、金融租賃及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在“同業+”平臺上,接入的金融機構可以在平臺上購買同業理財、即期外匯交易、代開信用證以及跨境代理人民幣支付。下一階段還會將代開保函、外匯遠期、外匯掉期、結售匯、電商供應鏈、現金管理、汽車金融、薪金寶、出國金融等引入“中信同業+”平臺。

據了解,目前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有“同業之王”稱號的興業銀行也打造過類似的同業交易平臺。但張強指出,與興業銀行不同,中信此次打造的“同業+”平臺更多是從互聯網共享的角度,將金融市場各項業務搬到線上。

近幾年,中信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展較快。除了在網絡支付、網絡貸款、在線支付等常規金融領域多有探索外,還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等新興領域有很多嘗試。此前,中信銀行針對企業客戶打造了“企業+”平臺。又與百度合作發起設立百信銀行,打造針對個人客戶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此次“同業+”平臺又瞄準同業金融市場,類別更加豐富。

根據中債登的統計,2015年同業理財增長近2.5萬億,占理財規模比重從3.57%飆升至12.77%。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銀行同業類理財規模超4萬億元,比去年末增加約1萬億元,占比達15.3%,比去年末提高1.53個百分點。

但是隨著明年一季度央行將銀行表外理財納入MPA廣義信貸考核體系,市場預計同業理財將在明年踩“急剎車”。中信銀行副行長張強認為,同業理財明年將更加“艱難”,但規模也不會收縮,只是增速放緩,同時更加規範化、平臺化。之前一些非標與不規範的同業業務將逐漸進入規範環境,優化結構自然增長。

他指出,隨著銀行金融同業業務駛入新階段。如何規範化做大做強同業業務,開辟同業業務新方向,挖掘新價值增長點是國內商業銀行對同業業務發展的迫切要求。傳統金融同業業務由於標準化、線上化與集中化等特點,適合互聯網化轉型。

此次中信銀行打造“同業+”平臺成本昂貴,與同業系統做直鏈、系統維護等投資都很大。張強指出,中信銀行看好明年同業市場,“中信同業+”平臺將給該行帶來更多中間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46

聯想劉軍:讓聯想回歸血性 全面變陣邁向智能服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00

聯想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聯想中國“老人”“新帥”劉軍談聯想 “十年遠征成功,‘根據地’卻出了問題”》)

2017年7月2日,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宣布了聯想中國區的幾個重要人事變動消息。

其中,現任聯想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業務集團(PCSD)安卓產品研發副總裁張華將加入聯想中國區,擔任消費業務總經理。此外,張坤生和戴煒這兩位老聯想人,也進入聯想中國區核心管理團隊。

這是劉軍2017年5月中旬回歸聯想後,在人事方面做出的第一次調整。

劉軍1969年出生於北京,清華大學畢業,一米八八的個頭。他於1993年進入聯想工作,2015年9月-2017年4月短暫離開聯想,一邊休息一邊做投資。2017年5月,劉軍回歸聯想,主政聯想中國區。

白道、黃道和紅道

我們這代人,總體上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我們的上一代經歷了“文革”,少了一代半的人才,要不然我們很難有機會冒出來。

我是1988年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那會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比較幸運,是跑在最前面那一批。我在自動化系籃球隊當過球員,拿過四次學校的籃球聯賽冠軍。

1993年,我本科畢業後進入聯想,到今天就打過一份工。當時很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是去外企,那時候清華學生進外企是有名額限制的,要通過外企服務公司才能進去。那時畢業下海的人很少,主要是一些膽大的,敢於去觸碰灰色領域的人。

所以當時社會上把大學畢業生分成三類,一是白道,二是黃道,三是紅道。白道是進公司,紅道是進體制內,黃道是下海創業。我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所以選了白道。

我加入聯想的時候,它在中關村已經小有名氣,跟四通齊名。非常幸運的是,我跟著聯想趕上了中國電子制造業蓬勃發展的歷史大潮,踩在了行業風口上,一進去就經歷了行業的黃金十年。

中國從1993年開始,基本就取消了PC行業的進口關稅,行業競爭很殘酷。但聯想和國內企業還是活下來了,因為中國公司總能想辦法找到各種性價比更好的零部件貨源。

剛進聯想的時候,我被分配在評測部,相當於技術部門。在新員工見習期,我被安排去武漢出差。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當時武漢有個客戶,買了我們的電腦,說是出現了批量性故障,硬盤總是報錯。我去了後發現,不是我們電腦的問題,而是他們測試方法有問題。整個出差期間,我幾乎沒有睡覺,終於和客戶在測評標準上達成了共識。最後,我不僅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還帶著一堆沒有更換的新硬盤回來了,更為公司挽回了聲譽。

回來後,我給我們總工程師寫了個報告。當時的總工是李之文老師,他非常嚴格,大家的報告經常被打回來,幾乎沒有人的報告不用改。我的報告交上去後,一直沒有回音。後來我憋不住,問總工我的報告需要怎麽改。他說不用改,當時辦公室的人都驚呆了。

後來我成了聯想第一任研發總經理,再後來又進入聯想核心管理層。我的一個體會是,在職場一定要高標準地要求自己。一個人對成長的企圖心,對職業發展非常重要。

聯想國際化是十年遠征

2005年聯想並購IBM的PC業務後,聯想核心管理層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海外市場。

從2005年到2015年,是聯想國際化的十年,我們內部叫做遠征。這十年里,我去了好幾十個國家,創了好多旅行紀錄。最多的時候,一年去了13次美國。最快的時候,三天繞著地球飛了一圈。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在倒時差,一覺醒來都不知道自己在哪。經常是到了酒店後,過幾個小時就是當地的上班時間,然後我就得去跟海外同事開會。現在有朋友說,我們去哪玩吧,我說不去,倒時差倒怕了。

在國內也很累,白天忙中國區的工作,到了晚上也不能下班,因為美國那邊開始上班了,要處理美國公司的事。一天兩百封郵件很正常,而且都是英文的,處理起來要三四個小時。所以我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這也是很多聯想員工的常態。

總體上來說,我還是更喜歡在中國市場工作,那是一種在家門口精耕細作的感覺,在海外市場,總感覺是天馬行空。

在聯想的遠征中,我有兩年時間是在國內工作。那是2011年到2012年,我回國接手聯想移動業務。當時聯想手機一年的出貨量是50萬部,其中一半壓在倉庫里。那時聯想手機新產品很少,一款手機的產品生命周期長達兩年,即便是蘋果也不敢這麽幹。所以我接手後,一是擁抱運營商的千元機戰略,當時運營商的補貼力度非常大;二是加快新產品的推出速度。第二年,我們的出貨量做到了三千萬部,後來是一億部。

聯想在做手機的國際化時,發現一部手機賣到美國,手機售價的大約20%要用來交專利費。為了徹底解決專利問題,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於是我的精力又回到了海外市場。

聯想的遠征是成功的。目前聯想七成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我們的PC和手機業務,在海外都發展得很好。

就在我們在海外市場捷報頻傳之時,家門口出了問題,我們在國內的根據地陷入了困境。其中,PC業務在國內面臨行業整體下滑趨勢,手機業務更是有一堆強勁的對手。

對於造成這一被動局面的原因,我們內部的反思是,過去十年里,聯想核心管理層的精力,以及公司資源,都過多聚焦在海外市場,反而把中國市場給忽略了。這也是元慶(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找我回來的主要原因,希望我能重振聯想中國區的雄風,複制我們在海外市場的成功。

跳出聯想看聯想

回聯想之前,我有過小兩年的短暫離開。2015年9月,我離開聯想,去美國休息,放松下自己。

當時我很開心地跟爸媽說,我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但爸媽不太理解,以為我在聯想犯了什麽錯誤。後來柳總(聯想創始人柳傳誌)請我爸媽吃了一次飯,說你們的兒子是好樣的,讓他在美國休息一段時間,以後回來再為聯想出力。我爸媽的心,一下子就踏實下來了,這讓我特別感動。

2016年,我從美國回到了中國,開始做一些天使投資,主要投新模式、新技術和消費升級三個方向。

我還投資了一個退學創業的高二學生,他很有創造力,也很有勇氣。我支持這種沖勁十足的人。另外,一些聯想人出來創業,我也投了一些。

我不太喜歡做財務投資,所以我會比較深入地參與到被投公司去,幫他們對接各種資源,因此我也擔任了幾家被投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做投資的這兩年,我得以跳出聯想來看中國和聯想。我發現外面世界的變化超過了我們在聯想時的想象。過去在聯想也聽到過很多關於外面的變化,但遠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

我的一個感觸是,聯想過去十年的重點是遠征海外市場,而在中國,是有些脫節,但整個公司的基本面還是非常好的。

過去聯想的強項是執行力和運營,但這幾年外面的很多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主要是靠資本推動起來的。這點值得聯想思考。

這兩年,隨著PC行業的整體下滑,聯想的壓力不小。2017年4月份,元慶來找我,說要重振中國區業務,希望我回來。聯想是我唯一工作過的地方,我對公司有很深的感情。離開聯想後,我走到哪里,別人都會跟我聊聯想。所以元慶找我說,回來一起幹吧,我就回來了。

我和元慶一直有很深的信任,這幾年雖然我離開了聯想,但我們一直保持著良好溝通,聯想有什麽活動他都會叫上我。

現在外面對我們的誤讀甚至謠言很多。比如有人說,是柳總帶我去了一次峨眉山,請我回來。其實不是。我去過一次峨眉山,但不是跟柳總去的。

聯想中國區是“特區”

元慶跟我說,聯想中國區要變成聯想的“特區”。他授權我把各個鏈條都打通,算是給了我一把“尚方寶劍”,這樣我就有了一個更超脫的位置和更大自由度去推動聯想的變革。

我回聯想後的這一個多月,主要是在把脈,悶頭做功課。我是帶著創業心態回聯想的,我的使命是凝聚人心。再艱難,只要人心在,就一定能做好。

沒有人心很可怕。聯想的人心還在,但這幾年士氣比較低落。過去聯想是斯巴達方陣,面對一堵墻,過不去,打個洞過去。在這個方陣里,大家走了很長時間,有點疲倦。我的責任是,把大家的精神頭調動起來,激活大家的血性,然後變一變陣。

比如,在文化上對聯想做一些改變。過去聯想有些會議,一開一整天,現在我壓縮到兩小時,其實也能解決問題。我覺得我們應該把時間更多的花在客戶身上,而不是更多的時間花在內部。

首先,我們會在體制上重構聯想的大船結構,向艦隊模式轉型。

大船結構是用事業部制去做新業務,這樣容易把新業務給捆死。我們會借鑒合夥人制度,把新業務獨立出來甚至單獨成立新品牌來做。

過去聯想以管理著稱,但管理上扁平化不夠,這點會改變。此外,我們還要改善激勵機制,以留住和吸引人才。聯想過去二十年集中了最優秀的一批人才。我們需要激發大家,變一變陣,把大家的能力發揮出來。

聯想的營銷模式也會變。從過去的硬廣告模式,向立體化營銷轉變,嘗試諸如自媒體營銷等新玩法。

其次,對於不適合新業務、新文化和新陣法的人,我們持開放心態。確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新的東西,我們也確實沒有辦法保證所有人都能夠跟上大部隊,因為我們對自己還是有非常高的目標。如果有人覺得外面有大把機會,我們可以面臨員工和人才流失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會吸引很多新同事的加入。

我相信聯想人能適應這一變陣。現在聯想從上到下,都在以非常謙卑的心態做反思和自我批評。聯想從來不缺血性,我們有一幫打過很多勝仗的兄弟。過去幾年我們睡了一覺,現在醒了。

下一步我們會在內部鼓勵創業和創新。過去都說聯想是個沒有天花板的舞臺,現在我們還是這個理念。而且我們認為,大家在聯想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一點。

只要對用戶好,舊的東西都可以打破

對於聯想的願景,過去我們的提法是三個聯想: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和國際化的聯想。高科技和國際化已經是聯想重要的品牌標簽,我們真正需要提升和改善的是聯想的服務。

在中國市場,聯想已經五年沒有做暑促了。過去主要是把資源和補貼給到渠道,鼓勵渠道多進貨,多促銷。但如果不疏通出口,這些貨就會積壓。最後只能是降價賣,渠道相互混戰。

現在我們決定直接讓利消費者。如果競爭對手發動價格戰,我們會跟隨。但我們不會主動去打價格戰。

我們也會對智能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投資,以建立聯想的生態鏈。這些投資也有利於我們專賣店的轉型升級。

聯想在全國有上萬家專賣店,主要是賣PC和手機產品,用戶的購買頻次很低。下一步我們會升級店鋪,讓店鋪智能起來,同時增加黑科技產品的體驗和銷售,讓用戶有興趣和動力經常來店里逛一逛。這些店的定位很可能介於小米之家和蘋果店之間,瞄準年輕人群和中產群體。

我們的專賣店要幫助用戶向智能互聯網時代遷徙。聯想要成為企業客戶的IT經理,成為消費者的IT管家。我們的線下店,以後不光賣電腦和手機,還會給用戶做電腦數據的遷移,幫用戶解決家庭網絡故障。

我們會把聯想的服務,做成一個入口。以後聯想的新產品和新服務,都可以通過線下店這個入口,提供給消費者。

我給內部定的一個原則是,只要對用戶好,舊的東西都可以打破。我跟他們說,聯想在中國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95

地產代理5招 迎最低工資 預繳佣金、推輪更制變陣

1 : GS(14)@2010-09-07 22:18:09

2010-9-7 HT




最低工資盛傳訂在時薪28元,面對額外的薪金開支,各行各業早已嚴陣以待,其中以底薪及佣金計算入息的地產代理,計算薪金方法須進行5招大改革,除了提高底薪逾兩成外,四大行擬透過預支佣金、實施輪班制、加裝「打卡機」,甚至減低對「食白果」員工的容忍度。
繼飲食業推出八招抗衡最低工資,包括以臉部識別系統代替「打卡機」、以電子「落單機」取代紙筆落「柯打」,並修改「落場」時間不納入工時;其實地產代理亦已制定好一套應變措施。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汪敦敬表示,在3萬名地產代理中,約有7、8成人是以底薪加佣金計算薪金,底薪普遍為5,000元。由於佣金屬「滯後」薪酬,地產經紀要在樓宇「交吉」期後才發放佣金,即使在當月成功「開單」,但在該月亦未能取得有關佣金,惟靠底薪過活。
料每月營運增加百多萬元
四大行之一的中原地產,曾評估最低工資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開支,其住宅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傑透露,若最低工資定於28元,營運開支將增加百多萬元,佔整體開支「很少」,初步傾向直接增加底薪千多元(每月工作25日,每日工時9小時,每月底薪增至6,300元)來填補當中差額。
擁有合共4,000經紀的美聯物業及香港置業,則研究在條例落實後推行輪班制。美聯物業董事總經理(企業事務)葉潔儀稱,輪班制須按各區域及市況調節,如大多數分行早上的顧客數目較少,故安排上「早班」員工不用太多,其他員工或安排早上11時半後才上班。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強調,現時未有對策詳情,但相信屆時在不需增加額外人手的情況下,安排僱員彈性上班時間。
用餐時間未必納入工時計
最低工資條例規定,僱主需要保留僱員的工作時數紀錄,但工時浮動的地產經紀,又會如何記錄?葉潔儀指,現時分行已安裝打卡機,當最低工資實施時,分行系統需要升級,除紀錄工時,更須紀錄代理的佣金收入,以便薪酬計算。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則稱,或會增聘人手負責紀錄工作時數,但人事部細節上仍未有最後定案。
擁有約1,400名地產代理的利嘉閣,則視乎最低工資水平出台後,實際帶來的成本增幅。其董事總經理廖偉強稱,若增幅太大,屆時不排除將食飯時間剔除,不納入工時計算。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汪敦敬表示,由於冗員成本增加,企業對「無數」僱員的容忍度減低,料行業的流動性更大。
----------------------------------
最低工資Q&A
問:地產經紀在午膳時間收到客戶電話,要求即時「睇樓」,是否視作工時計算?
答:是,地產經紀每日有1小時午膳時間,若恰巧需要工作,經紀可彈性處理,如提早或順延午膳時間,並需通知主管紀錄時間。
問:客人在地產經紀放工後「急call」,要求即時「睇樓」,當中工時如何計算?
答:OT亦視做工時一部分,遇上突發情況時,經紀須與主管商討,如每日指定工時為8小時,但加班至10小時,可在翌日申請延遲上班,將工時減至6小時。
問:地產經紀在樓宇「交吉」期後才收到佣金,在等待期間的工資如何計算?
答:一般「交吉」期需時個半至兩個月,由於未有佣金,地產代理收入只會單以底薪計算,若低於最低工資水平,有公司會直接提高底薪,亦有公司或提早預繳部分佣金,令整體收入符合水平。
問:最低工資條例實施後,要求公司紀錄工時,但地產經紀要四處走,如何紀錄工作時數?
答:現時分行及樓盤均設有打卡機,計算工時沒有問題,當最低工資實行後,或許在分行中加設「出席表」,除紀錄工時,同時紀錄佣金收入,方便日後計算工資。
資料來源:綜合各個受訪者
----------------------------------
四大行回應
美聯物業董事總經理(企業事務)葉潔儀︰
「若最低工資定於28元,底薪變相要調高至6,000多元,但大部分前綫月入介乎1萬至2萬元,故影響不算太大。」
中原地產住宅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傑︰
「公司已作過評估, 最低工資若是28元,只是增加百多萬元開支,對我們來算只是很少。」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
「最低工資對我們只有輕微影響,可能調校上班時間,或分早、午更,再調整每更上班人數。」
利嘉閣董事總經理廖偉強︰
「若果成本上漲得多,在計算工時可能剔除食飯時間。」
----------------------------------
5%經紀「食白果」影響未算深
樓市暢旺時,地產代理收入水漲船高,但交投轉淡靜,「荷包」隨時大縮水,「食白果」的經紀們只獲底薪過活,若最低工資定於時薪28元,有地產公司會直接提高底薪,亦有大行計劃預繳佣金,來填補當中差額。
四大行普遍底薪為5,000元,以每月25日、每天9小時計算,時薪近22元;若水平定於28元,底薪須達6,300元,增幅達26%。
在四大行中,這班「零開單」的經紀為數不多,佔整體人手少於5%,影響不算深遠,但各大行已開始制定策略,中原地產住宅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傑坦言,公司只得百多人未達時薪28元的水平,內部正研究直接上調底薪,以符合法例要求。
美聯物業董事總經理(企業事務)葉潔儀稱,公司或以預繳佣金的形式,填補底薪跟最低工資之間的差額,故最低工資實施後,各分行主管要紀錄員工佣金,以作計算。
她並不擔心人工成本大幅上升,「雖然公司沒有明文規定,拿多少個月底薪便要炒,但如果每個月只得底薪,他自己都會走啦!」

撰文:沈怡
2 : 龍生(798)@2010-09-08 23:42:11

底薪增加26% , 肯定唔會白白由僱主付出
究竟會用什麼途徑去令員工嘔番出這26% 呢?
真拭目以待

如果減佣金, 即令有本事開單的員工放軟手腳, 非上策....
如果怒炒前線無單員工, 新請的也不見得會是沙場老手....
似乎也非上策....

各位有什麼高見?
3 : 龍生(798)@2010-09-08 23:46:00

我較為喜愛預繳佣金這慨念....
這可以引伸為預繳全份佣金.......
即底薪6k ...全數為預繳佣金, 有數就在這6k 中扣除
然後提高分成金額, 不知未來會演變成這樣呢
4 : GS(14)@2010-09-11 09:19:39

3樓提及
我較為喜愛預繳佣金這慨念....
這可以引伸為預繳全份佣金.......
即底薪6k ...全數為預繳佣金, 有數就在這6k 中扣除
然後提高分成金額, 不知未來會演變成這樣呢


這招咪變到更多奴隸,個個都是搶錢,更無良心?
5 : superkkw(6672)@2011-06-25 02:41:59

地產好好搵的
我做過...

平均人工實過萬
6 : GS(14)@2011-06-25 11:11:21

5樓提及
地產好好搵的
我做過...

平均人工實過萬


講多D聽下
7 : superkkw(6672)@2011-06-26 00:09:51

老底5k-6k
做間100萬樓收2萬佣,拆1成,已經8k
做間500萬收10萬佣,連老底已過2萬(跳bar的)

除非成盤能力好低...唔係拉均一定過萬
8 : GS(14)@2011-06-26 10:15:40

不過睇來都要好勤力bor
9 : superkkw(6672)@2011-06-27 02:04:16

當然啦
旺時一日睇3轉,睇到腳仔軟
10 : GS(14)@2011-06-27 22:41:06

9樓提及
當然啦
旺時一日睇3轉,睇到腳仔軟


咁你現在還有無做?
11 : superkkw(6672)@2011-06-27 22:50:31

早排冇做
去左炒股...
結果大家都估到啦
12 : GS(14)@2011-06-27 22:51:37

咁應該去做番啦
13 : GS(14)@2011-06-27 22:51:50

用我地個網去推單位都唔錯ga
14 : superkkw(6672)@2011-06-27 22:55:18

岩岩先拎返個牌
遲d會開工

都未決定返去定轉區
15 : GS(14)@2011-06-27 23:00:35

返去啦
16 : Vincen-k(43439)@2013-11-18 20:36:40

努力
17 : Sunny^_^(11601)@2013-11-18 22:53:11

做咩激活個post...仲淨係留2粒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59

Google铁三角变阵

1 : GS(14)@2011-01-26 00:53:32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712[/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53

新中變陣私有化添勝算 戴孤劃

1 : GS(14)@2016-01-11 01:54:34

2015-01-08 HJ

聖誕節加上元旦日假期關係,戴Sir連續兩個星期「休假」(暫停供稿),直到今日(8日)才再度與「鐵哥們」會面。新年伊始,謹此祝願各位事事順景,投資有道,得心應手。

新一年本港大孖沙隨即有大動作,新世界發展(00017)捲土重來再次提出私有化新世界中國(00917),但汲取了上一次的失敗經驗,遂變陣出擊,務求增添勝算。

上次「數人頭」滑鐵盧

回顧第一次私有化,2014年3月新世界發展(下稱新世界)建議以「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方式私有化新世界中國(下稱新中),每股註銷價為現金6.8元,較前收市價溢價約32.3%,另較2013年底NAV(綜合資產淨值)溢價約1.8%,但表明不會上調註銷價。

新中是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根據其成立所在地的《公司法例》,「協議安排」下的私有化,除了要獲75%或以上股權通過,以及少於10%股權反對外,更要獲過半數出席法院會議的股東人數贊成(「數人頭」)。

同年6月舉行的法院會議上,私有化建議獲得大比數的99.84%股權通過,惟在「數人頭」點算股東人數時,贊成的獨立股東數目只有223名,反對的獨立股東數目卻多達458名,令到新中私有化計劃慘遭滑鐵盧。

根據港交所(00388)規定,上市公司私有化失敗後,必須一年後才能再度提出私有化。

經過超過一年的「過冷河」期,新世界決定捲土重來再度提出私有化新中,但不論大股東向小股東提出的每股作價,以至大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方案都有所調整。

加價兼降私有門檻

第二次私有化建議,新世界提出自願有條件現金要約,即是全面收購(General Offer),以收購除其持有之外所有新中已發行股份,每股要約股份將以現金7.8元支付,較前收市價溢價約25.6%,另較2015年6月底NAV溢價約11.5%。

首先,新世界是次明顯誠意十足兼落足本錢,向新中小股東提出的私有化建議,每股要約作價提高至7.8元,較前一次每股註銷價足足增加1元,加幅近一成半。

其次,新世界調整私有化新中方式,由之前的「協議安排」方式,改為全面收購。根據要約條件,新世界只要收到新中90%股權接受要約,要約才成為無條件,就可以進行私有化,毋須要靠「數人頭」過關。

倘過關母企袋200億

當然,新世界也不會蝕底,做一些沒有利益的交易。新中於2014年12月先後向恒大地產(03333)出售了多個內地地產項目,包括武漢市漢口住宅項目60%、惠陽棕櫚島度假村項目、海口市海甸島的新世界美麗沙項目各100%權益、成都商住項目60%及貴陽綜合項目,預計套現合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以2015年6月持有手頭現金157.74億元計,新中出售內地地產項目套現逾200億元人民幣,加上向周大福企業出售新世界酒店管理業務再套現約19.3億元,預計未來現金水平約400億元。

假若新世界成功私有化新中,即使要支付約215億元收購成本,預計最後還有約200億元現金落袋。戴Sir相信,新世界是次變陣出擊,不但提價且改為要約進行,是為了增加私有化新中的勝算。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新中變陣私有化添勝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25

英皇加租七成 阿信屋變陣 林偉駿:Kawaiiland不再獨立開

1 : GS(14)@2016-06-21 07:10:53

【明報專訊】本港消費市道向下,759阿信屋近年新戰線Kawaiiland生意風光不再,旗下首家位於銅鑼灣駱克道的兩層舖位,業主英皇國際(0163)近日以月租約40萬元招預租、較現租加約74%,租戶阿信屋老闆林偉駿回應本報查詢時稱,該舖將「變陣」把地舖改為759阿信屋,兩店於未來5個月合併經營,並坦言「Kawaiiland歷史任務已完成,以後都唔會再開」。

明報記者 劉詠怡、邱曉怡

Kawaiiland銅鑼灣店設於駱克道476號地舖及1樓,於2013年12月開業,為旗下首家Kawaiiland,據悉現時月租約23萬元,租約期至今年11月。不過消息表示,業主英皇現時正於市場以月租40萬元推出該舖招租,面積共2960方呎,意向呎租約135元。有代理稱,如單一承租地舖連閣樓約1791方呎,意向月租約26萬元,平均呎租約145元水平。

地下連1樓40萬招預租

林偉駿回應時表示,鑑於駱克道Kawaiiland分店生意並不理想,暫未決定是否續租,公司現正嘗試在餘下約5個月租約期,把現有分店「變陣」,樓下地舖將改為阿信屋,1樓位置則保留作Kawaiiland。

就記者所見,該舖昨晚已陸續把有關設備及貨架遷入,「新店」最快日內營運。林偉駿又稱,兩者合併屬試驗階段,如新業務模式行之有效,公司亦會考慮續租;若試驗失敗,即使業主最後願意減租三成,亦無力再租下去。

「新店」最快日內營運

事實上,阿信屋整體營業額較高峰期時下跌最少四成,林偉駿解釋,個人護理用品市場競爭近年愈趨激烈,Kawaiiland貨品種類不足,加上最暢銷的護理產品於大部分阿信屋內亦有發售,顧客毋需特意前往Kawaiiland選購。他坦言「Kawaiiland歷史任務已完成,以後都唔會再開」,至於現時約30間Kawaiiland分店何去何從?林偉駿表示,現階段計劃把其中8至9間分店轉為阿信屋,Kawaiiland則改為併入分店,成為店內個人護理用品分部。

Kawaiiland併入個人護理部

雖然阿信屋分店數目已多達逾200間,惟林偉駿表示,Kawaiiland分店轉為阿信屋不會與現有分店構成衝突,「只要兩間分店距離有15分鐘路程就冇問題」。他強調,現階段Kawaiiland未有關店壓力,要靜觀店舖「變陣」效果再作打算,而表現較好的Kawaiiland分店會繼續獨立營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05&issue=201606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95

紙媒變陣谷數碼收入

1 : GS(14)@2016-07-06 07:46:53

【本報訊】近年網媒發展百花齊放,傳統媒體亦積極轉戰網上,紛紛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及各式網站,一下子傳媒老闆似乎都放眼網上,認定網媒將成傳媒機構的收入來源。本地主流媒體中,以壹傳媒(282)最早拓展數碼媒體業務,至今年3月止年度,集團總收益減少21.3%,但《蘋果日報》數碼版錄得收益大幅增長20.1%,更錄得3,520萬元盈利,《蘋果日報》的數碼(手機及網絡)版本維持全港最多人瀏覽互動新聞平台的主導地位,每日來自各渠道及裝置的瀏覽人次逾3,720萬。經濟日報(423)早前亦明言,公司廣告宣傳平台出現結構性改變,重心由印刷媒體轉至電子數碼媒體,未來將繼續在所有業務分部加強數碼發展。《明報》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685)亦預期,數碼產品及服務將成日後主要收益來源之一,今年度更首次公佈有關明報應用程式的數據,截至3月底的下載次數達73.2萬次。星島(1105)於2014年推出網站「頭條POPNews」,推短片形式新聞後,今年3月再次向與其有關連的網絡媒體《巴士的報》注資210萬元,前後合共投資1,089萬元取得公司三成股份,同時令《巴士的報》整體估值達3,630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5/196817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520

競選大變陣 揚言力抗偏狹仇恨特朗普改口風救亡

1 : GS(14)@2016-08-18 06:04:22

【美國大選】距離美國大選只餘80多天,在全國和搖擺州支持率均落後對手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日前將競選運動大變陣,開始花錢在電視賣廣告之餘,口氣更180度逆轉:主張排外的他宣稱,倘當選會「力抗偏狹與仇恨」。



特朗普經常口不擇言,黨友屢勸不改,前日他接受訪問亦重申「我就是我,人人叫我改,但我不想」。誰知特朗普隨後在facebook貼文稱,向美國人保證會「爭取所有人獲公平對待、保護和尊重,拒絕任何形式的偏狹、仇恨與壓迫,以美國人共同文化和價值觀構建未來」,跟他主張要建牆阻擋墨西哥人和禁絕穆斯林等言論完全矛盾。


首次賣電視廣告

不只口風變,他的競選團隊也變陣,找來保守派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 News)執行主席班農任團隊行政總裁,民調主任康韋升任經理,特朗普昨形容兩人「都是贏家,我們需要勝利」,日前被揭涉烏克蘭貪案的團隊主席馬納福特仍留任。特朗普亦首次花錢賣電視廣告,陣營稱下周起會在佛羅里達、俄亥俄等關鍵州播出。唯一不變的是攻擊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的力度。前天特朗普到訪警民關係緊張的密爾沃基,並在附近拉票,指控對手支持反對警察的騷亂者,「以高高在上的態度跟非白人講話,因在她眼中他們只是選票」。特朗普又向霍士新聞談日前槍擊黑人事件,指事件中的警察或遭槍指頭,「若然屬實,人們就不該騷亂」。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8/1974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355

太古坊變陣 縮寫字樓增零售舖

1 : GS(14)@2016-09-14 05:22:07

【明報專訊】雖然零售市道仍未回升,但部分發展商增加旗下項目零售樓面,其中太古地產(1972)旗下鰂魚涌太古坊重建計劃,最新提出新方案,計劃縮減整個項目逾11.5萬方呎商廈樓面,轉為零售、食肆及服務用途,令商店及服務等樓面由原來約10.5萬方呎,增加至22萬方呎,項目總樓面則維持不變。太古地產發言人稱,是次放棄11.56萬方呎商廈樓面轉為零售、食肆及服務用途,是按社區發展增加配套。

太地:按社區發展增配套

整個太古坊重建計劃,包括已建成的多盛大廈及林肯大廈,以及2期兩幢擬建商廈「太古坊1座」(即前常盛大廈)和「太古坊2座」(即前和域大廈),兩座物業於2011年批出可建樓面共201萬方呎,現時計劃把太古坊1座其中16,130方呎、2座其中的70,470方呎,以及太古坊其他大廈約29,000方呎的商廈樓面轉為零售、食肆及服務用途,共涉115,600方呎。

據申請文件顯示,零售、食肆或服務樓面分佈在各座地下至6樓。項目投資總額達150億元,太古地產發言人又指,維持預期兩座物業於2018年及2021年落成。

泛海匯漢大廈租出8層

另一方面,由泛海國際(0129)持有的灣仔匯漢大廈,泛海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項目已租出8層共約7萬方呎,呎租逾50元水平,目前最大手租客為美國共用辦公室服務供應商Wework,承租7層,共約6萬方呎樓面。鑑於中區空置率低,商廈市場預料將可平穩上升。

盈信灣仔活道舊樓申強拍

至於泛海與資本策略(0497)合作上海住宅項目Queen's Gate,已售出170伙,套現逾25億人民幣,發展商將為項目第3期申請預售,涉約150伙,未來推售有機會提價逾一成。

另外,近期活躍於物業市場的盈信控股(0015),其持有逾84%業權的灣仔活道1及1A號舊樓項目,最新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項目估值約2.91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76&issue=201609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