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最牛女医生 “潜伏”市场浮盈3亿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4338.html

沈沧琼,因为“潜伏”方大集团和彩虹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而从默默无闻到引发关注,她被称为A股市场最牛女医生。 仅彩虹股份和方大集团,就让沈沧琼浮盈近3亿元。其实在2009年,沈沧琼已经开始多次参与非公开发行的申购。一个10多年前还是女医生的“沈沧琼”,如 何转变为资本市场高手?
“潜伏”彩虹、方大浮盈3亿元

彩虹股份公告显示,沈沧琼认购35,200万元,进入彩虹股份前10大股东名单,以持有3128.89万股,占股4.25%,成为第四大股东,限售期12个月。

而根据7月26日,彩虹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发行价格为11.25 元/股,而7月30日收盘价为16.56元,沈沧琼因此浮盈1.6亿元。

沈沧琼还成功参与方大集团的定向增发,成为方大集团第九大股东,7月15日方大集团公告显示,沈沧琼持有571.52万股,占总股份数比例 1.39%。方大集团7月30日收盘价为9.71元,而7.30元/股的增发价让沈沧琼账面盈利约33%,约1.38亿元。仅彩虹股份和方大集团,就让沈 沧琼浮盈近3亿元。

参与10多家非公开申购

沈沧琼曾与资本大鳄刘益谦、福建富豪柯希平等一并入围2009年保利地产定向增发有意向认购名单,从该名单来看,无愧为一场豪门盛宴,可见沈沧琼的实力。

自2009年起,沈沧琼多次参与A股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的申购报价,据不完全统计,日照港、新海宜、仁和药业、保利房产、同洲电子、建峰化工、鱼跃医疗、吉恩镍业、合兴包装、恒星科技、荣盛发展等均有“沈沧琼”身影出现。

公开信息显示,沈沧琼,女,住所为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区第一人民医院宿舍。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调查,与杭州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联系,对方称之前该医院确实有一名叫“沈沧琼”的医生,但10多年前已经离开,具体去向并不清楚。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沈沧琼生于1973年,杭州余杭区人,但现在户籍已不在余杭区,但其名下没有任何私家车的信息。

不排除被借名炒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沈沧琼”很可能是被借名炒股,这是机构惯用的手法,其背后可能是资金实力巨大的私募基金,“沈沧琼”只是一个马甲,很可能有专 业投资者隐身“沈沧琼”背后,而地处浙江,很可能有浙江游资的身影。从目前市场上,凡有超级散户进入的,多数不用操盘者真名开户。

根据《证券法》和《证券登记规则》的规定,投资者应以本人的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和进行证券买卖,否则其权利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目前许多投资者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借用他人身份证开户买卖股票。

(文章来源: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008018736595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62

爭人才輸入醫生 左丁山

2011-5-16  AD

 

跨國獵頭公司 Heidrick & Struggles發表一個全球人才指數報告,指世界前十名國家/地區之中,美國第一(74.2),新加坡第五(60.2),香港第八(59.1),到二 ○一五年,美國仍然第一(74.5)、新加坡就跌落第六(61.9)、而香港就跌落第十(60.8),睇數字就話香港有進步,但增幅不及他人,故此排名下 跌,亞洲只有新加坡與香港入到前十名,但香港在好多方面輸俾新加坡。

歐美人士嚟亞洲落腳,往往就想起新加坡與香港,不會想到印尼與印度,中 國近年雖然經濟極之興旺,但限於語言與政治文化環境,外國人才即使向錢看,仍然不會以中國為首位。睇到呢個人才競爭報導之時,剛好收到餐廳羅電郵,通知去 年先至由法國移居香港嘅法國S,已決定舉家遷往新加坡,成班老友會為法國S辦一個惜別BBQ紅酒晚會。想當初,法國S來港,興致勃勃,估唔到咁快就認為新 加坡比香港更有吸引力,香港唔通真係唔夠新加坡鬥?

與基金F講起呢個問題,原來佢對此有過一番研究,非常肉緊,指香港對外開放程度不夠,往 往受制於本地一啲專業團體,行保護主義,阻止外國人才來港,最佳例子就係醫生。新加坡容許外國醫生入境就業(在公立醫院打工),同時加緊培訓新加坡醫療人 才,與此相反,香港約十年前削減兩間大學醫學院學額,兼嚴格不准外國醫生來港掛牌,不少本港永久居民在英國著名大學(如劍橋)取得醫生資格,在英國公立醫 院行醫嘅,如要回港執業,一定要考試,基金F就懷疑港大中大醫科畢業生係唔係叻過人地在劍橋、牛津、澳洲、加拿大大學畢業嘅醫科生!香港應該自己知自己 事,唔夠醫生護士嘅話,就向外招聘,如新加坡與泰國。香港因為大陸產婦來港,逼爆醫院,實施外來產婦限額,主要係從抑制需求入手,但既然不少私家產科醫生 月入過百萬,點解我地唔輸入英國外國醫生呢?難道本地產科醫生每個月賺錢降低到四五十萬元就會餓親?基金F話英國政府財赤不止,公立醫療系統大量裁員,香 港效法新加坡,去英國搶醫護人才,此其時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44

醫生霸權 白色恐怖 李兆富

2011-11-03  NM

除非說香港人個個都是骨骼精奇,其他地方的醫生都處理不來,只有港大和中大的醫學院畢業生才懂得照料,否則我實在想不到一個合理的說法,去反對外地醫生來港執業。


「外 國醫生的水平參差,水準沒有保證。」醫生霸權的代言人,時常將這句話掛在口邊,用這個藉口去將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門檻不斷提高。 不過,「水平參差,水準沒有保證」又何嘗不適用於形容香港的醫生?既然醫療霸權可以要求外國執業醫生考試, 為什麼我們不公道一點,也規定本地醫學院的畢業生,必須經過同一個考試,用一套準則來核准執業資格。再者,為什麼今天已經在香港執業的醫生,又不用考試? 如果考試真的可以汰弱留強,反對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醫生霸權,最好親身考試,用行動說明香港的執業醫生的專業水平是如何高超。 「香港的執業醫生都有不斷專業持續進修,不用考試!」醫生霸權可能會這樣回應。


其實世界各地的執業醫生何嘗沒有不 斷專業持續進修?諷刺是,香港各大診所見到那些醫生掛出來的銅牌證書,十居其八九是外國專科醫學院所頒發。究竟外國專科醫學院的證書,對香港醫生的專業水 平有多大的保證?香港的醫生霸權,一邊用外國專科醫學院的銅牌證書自我陶醉,另一邊廂,同一班人卻在排斥貨真價實在外國畢業和執業的醫生。 醫生霸權的雙重標準,不但對不起香港人,也是敗壞了醫生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專業形象,對不起真正忠實誠懇想服務港人的醫生。醫生霸權專橫跋扈,已經到達白色 恐怖的水平。香港醫生的所謂專業,意思指其他非醫生沒有資格說醫生是對是錯,跟常識的理解有點不一樣。所以,任何人士對評論醫生的見解,就是挑戰他們的專 業。幾個月之前,獅子山學會在媒體發表了幾篇支持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言論,反駁了兩個醫生霸權代言人的立場。言論刊登不久,獅子山學會和媒體便收到了 律師信。


邏輯上,說個別人士捍衞醫生利益,講法本身並不構成什麼誹謗中傷的意思,除非聽者有意,自己也先入為主地 也相信,醫生的社會地位和超級豐厚的收入,乃建基於剝削病人。先此聲明,我真心相信,捍衞醫生利益和捍衞港人利益,從來都是同一陣線。讓外國執業醫生來港 服務,不但可減輕前線醫生的工作量,讓前線醫生真正有空間從工作中吸取行醫的經驗。最重要是,外國執業醫生可以帶來新的觀點,衝擊香港白色巨塔中的各大山 頭。或許,這才是醫生霸權最不想見到的結局吧。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0

醫生減工時 左丁山

2011-11-09   AD

星期日睇城市論壇,講應否輸入海外醫生到公立醫院工作,港大肝科權威盧寵茂教授俾兩位私家醫生圍攻,冇人幫口,好彩佢就真係老經驗醫生,十分老定,一一招 架得住,相形之下,兩位私家醫生俾人嘅印象係得個嘈字,佢地自稱係醫生選出嚟嘅代表,事實上又係,真係叫人懷疑,醫生呢一行點樣投票選人㗎,佢地唔係個個 讀書考試成績好叻嘅咩?
盧教授講得好啱,佢做公立醫院之時,醫生每周工作超過一百小時,現在公立醫生爭取到每周工作最多六十五小時,淨係計呢樣, 已經要多聘人手。有數得計,假設某公立醫院有醫生一百人,每周每人工作一百小時,該醫院每周總醫生工時係一萬小時;現在醫生要工作六十五小時,若要維持每 星期一萬工時嘅話,就要有一百五十四名醫生,即係話擴張編制百分之五十四,而現在根據議員醫生講,醫管局醫生編制已經擴大三成,即係仲未夠人手啦,唔怪得 啲公立醫院醫生做到氣咳。
新增公立醫生從何而來?本地兩大學醫學院培養一名醫生要五年,之後畢業生要實習,正是遠水難救近火。要同時滿足(一)公 共醫院之公眾醫療需求,維持服務水平;(二)令公立醫生能夠服務最多每周六十五小時,暫時只有一個方法,就係輸入外勞,從海外聘用合資格醫生。如果啲一小 撮私家醫生堅持反對輸入海外醫生嘅話,唔該啲公立醫生每周工作增加十小時起碼,即係至少七十五或七十六小時。我可代表市民,並不反對公立醫生減少工時,但 希望公立醫院能夠增聘醫生啫,啲本地私家醫生願意放棄私人醫務所,或不再在私立醫療機構服務,而投身公立醫院咩?
醫管局其實已經驚咗啲私家醫生反 對,招聘醫生啲條件並不慷慨,導致少人申請,即使係咁,仍然觸動佢地神經,睇嚟遲早會變成政治問題。任何一位疑似特首候選人都要審慎思量,未來嘅醫生人手 政策係向市民傾斜(多聘海外醫生,擴大醫學院學額)吖,還是向小撮醫生壓力投降?廣大市民不妨金睛火眼睇到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4

醫藥代表自曝行業潛規則:醫生回扣最多有50%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567&PHPSESSID=be635596cea421ec9167a0c39a929800

隨著更多醫療領域行受賄案件的曝光,醫院醫生與銷售代表的關係如何建立、怎樣維持,成為了理解醫療購銷領域案件的核心要素。

  「我們是醫院裡會走路的人民幣 。」 一位張姓的醫藥代表(下稱「醫藥代表張」)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戲稱自己,「很多醫生已經習慣了被醫藥代表圍繞,有時一個醫生會跟十個醫藥代表有聯繫。」 

  張在一所重點高校的藥學院畢業後,選擇 「醫藥銷售」(也就是常說的「醫藥代表」)作為自己的職業,闖入上海--這個華東地區最大的醫藥市場之一。目前,她已經擁有了專屬自己的銷售片區,跟她的客戶(主要是醫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我們是怎樣敲開醫生的門

  《21世紀》:你一般是如何跟醫生建立聯繫的?

  醫藥代表張:我們一般是直接敲開醫生辦公室的門,然後遞上名片,說我是某某醫藥公司的,主要做哪些方面的藥物,您如果有什麼需要或者有什麼問 題,可以直接問我。如果藥已經在醫院裡用,醫生會說,我們正在用你們的藥,但是以前沒有見你們的人來過。如果藥還沒進過醫院,醫生也會問一下這個藥的特 點。這樣聊一下,也就算認識了。當然,如果有熟人介紹更好。

  《21世紀》:你有過被醫生拒絕的經歷嗎?

  醫藥代表張:當然有過。我剛入行的時候,有好幾次去敲醫生辦公室的門,還沒說兩句話,裡面的醫生就說不需要,然後把我推出門外。(這種情況怎麼 辦?)如果這個醫生不重要,就直接放棄,要是對你特別重要,就死纏爛打,或者去打聽這個醫生有什麼弱點,醫生也是人,也有他的需求,找準了,可能就攻下來 了。

  《21世紀》:你是怎樣跟醫生維持關係的?

  醫藥代表張:主要是經常去醫院跑跑,請客戶吃飯。但是現在不如以前好做了,我的一位前輩告訴我,2000年左右她做藥的時候,請醫生吃頓飯就已 經有很好的效果了,現在基本上都要談到回扣。一般情況下,越是年資低的醫生,越容易產生這種利益交易,反倒到了專家這個層面,醫生會更看重這個醫藥代表的 人品。這是可以理解的,年資低的醫生就靠那些工資獎金,實在不夠吃的,他們要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確要找點其他的收入來源。

  除了經常跑醫院,我們還會請客戶出去開學術會議,或者旅遊。我有一個同事,陪他的客戶出去玩,到了地方之後,那個客戶把所有的東西都扔給他,其間的一切消費都喊他買單。

  《21世紀》:一般給醫生的回扣佔藥採購價的比例是多少?

  醫藥代表張:一般給醫生的回扣是10%-30%,抗生素類的藥物給的更多,能到30%-50%。

  《21世紀》:醫生的回扣以什麼方式給醫生的?

  醫藥代表張:現金,有查得比較嚴的時候,醫生會通知我們最近別去。回扣也不一定是給開藥的醫生,每個醫院和科室的管理制度不同。有的是給科主任,科主任再進行分配,有的是給醫生本人。

  醫藥成本主要還是在銷售

  《21世紀》:在公司內部,醫藥代表要走一個怎樣的工作流程?

  醫藥代表張:我們是每個月報賬的時候會把上月的花費(主要是給醫生的回扣)拿去公司報銷,公司會根據我們的銷售量計算獎金。在報賬之前,這些錢都是由我們自己墊付的,所以有些國企招醫藥代表的時候,面試時就會問你有沒有幾萬塊錢的家底用來墊付。

  《21世紀》:上個月的銷售數據是從哪裡拿到的?

  醫藥代表張:有一種方式是去醫院的計算機室要統方,按照規定,統方本身是不能洩露的,這時候就要打點一下計算機室的人。如果趕不上統方,就要直接問自己負責的醫生這個月開了多少支,醫生會給一個自己記錄的數字。

  《21世紀》:你的日常工作裡,除了要維護跟醫生的關係,還有其他要維護的嗎?

  醫藥代表張:還有藥劑科的,要好好維護。有的時候一種新藥進入醫院時,藥劑科的會開口要走一筆錢。還有,有的時候因為公司的獎勵機制,需要藥劑科那邊壓貨,也就是多放貨到藥房,然後把量報到公司,這樣的情況,也要給藥劑科錢,一支一塊錢。

  《21世紀》:藥的生產銷售中,還有哪些費用?這些費用所佔的比例是多少?

  醫藥代表張:藥物的物料成本一般不是很高,在生產環節,研發費用會佔比較大。有的藥物賣得好,研發成本收回後,也會有相應的調價。藥主要的成本 還是在銷售環節。醫院進藥後,會加15%,我們自己能提3%。刨去其他銷售、物流上的成本、給醫生的回扣,剩下的就是公司利潤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3

一改盲目投資 用基本面選股、用技術面進出 口木醫生靠「一招三式」邁向獲利之路


2011-11-21  TWM




眼科醫生陳祐瑲在繁忙的看診之 餘,憑藉著從國小就對投資理財的好奇與熱情,淬煉出一套融合基本面與技術面的投資方法。

他強調,這一套方法可使上班族兼顧本業之餘,還能透 過投資理財為自己的財富達到大大加分的效果。

撰文‧謝富旭

三十四歲的陳祐瑲,在創辦自己的眼科診所之前,曾擔 任過台北三總與新竹國泰醫院的主治醫師,是國內青光眼治療上的權威。但是,除了幾位較熟的病患外,顯少人知道,陳醫師不僅治療各種眼疾技術高超,舉凡投資 理財上的「近視」、「散光」或是嚴重的「盲目」,他也是醫治高手。

「醫生,請問這陣子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該投資什麼基金好?」「醫生,我買 了一張月繳三萬多元的儲蓄型保單,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請教教我該怎麼辦?」「醫生,我手上的股票都落入虧損了,求求你幫我診斷手中持股,我到底要不要換 股操作呢?」。

摸索期 跟著舅舅跑號子,學習技術分析白天披上醫師袍,在看診室為病人治療各式各樣眼疾的陳祐瑲,晚上回到家後依然持續「看診」。不過,地點卻從看診室換成了他建 立的部落格||「口木看盤室」(口木取自杏林的『杏』字)。面對五花八門的理財疑難雜症,陳醫師變身為「口木醫生」時,「治病」的熱情與使命感依然未減, 他盡可能抽出時間,耐心地回答所有問題。「如果遇到我不懂的,我就會請教專家或查閱資料,邊做邊學,很像我在當實習醫生的時候!」他微笑地說。

於 是,除了青光眼治療權威的頭銜外,用心經營財經部落格的結果,陳祐瑲另一個身分||口木醫生逐漸在財經部落格闖出了名號。

「其實,我自己本 身的投資經驗頗為曲折坎坷,所以對網友在投資理財上的挫折與困擾,我也能感同身受!」口木醫生道出了一段個人投資理財學習之路的往事。

小時 候,口木醫生的父母親都是做生意的,工作繁忙,於是照顧他的責任一部分就落在家族中以做股票為業,鎮日待在VIP室看盤的舅舅身上。「家人曾告訴我,舅舅 做股票從五十萬元起家,後來竟累積到上億元的身價。寒暑假時,我老跟著舅舅往號子的VIP室跑,他可說是我投資的啟蒙老師!」口木醫生回憶說。

「受 到舅舅的耳濡目染,我讀國中、高中時就開始閱讀晚報的證券版,即使沒錢玩股票,卻每天都會關心大盤走勢。也對舅舅擅長的技術分析產生了興趣!」考上台北醫 學大學時,口木醫生的姊姊有一次拿了一本︽理財聖經︾(黃培源著,商周出版)給他看,他熟讀之後,操作的理念又從技術面轉向基本面。「除了這本書的影響 外,我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轉向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後來我的舅舅在股市跌了大跤,財富至少縮水一半以上,這讓我對技術分析產生了動搖!」其次,當時就讀大 學的口木醫生,父母親在中國大陸經商失利,母親為了加速償還負債,還向銀行借了五百萬元操作股票,也是靠技術分析操作。剛開始雖有賺錢,但後來的崩盤,不 僅吐出原有的獲利,還賠了二百多萬元,導致家裡的負債情況雪上加霜。「當時看到母親為股票鎮日心緒不寧,還因此蒼老了許多,我心裡真的好難過!」口木醫生 感嘆地說。

見山不是山 只看技術面倒賠百萬元為了減輕母親的壓力,口木醫生勸母親改掉技術面操作方法轉成基本面選股。「問題是,即使母親聽了我的建議後,操作狀況依然沒有起 色!」他苦笑道。

就這樣,口木醫生對股票投資方法一直舉棋不定,而且遲疑不決的態度一直持續到「大七」他當實習醫生那一年。有一次,口木醫 生值大夜班時,遇到一位老年病患,兩人一見如故很聊得來。原來這位病患曾經在報社跑過證券新聞,做股票長達三十年之久。

這位股市老手告誡口 木說,做股票絕不可單信基本面,因為不論是消息,還是業績數字,公司都是可以「做」出來的。「做股票最重要的是看量,如果股價在低檔,量越縮越小越好,這 是股市發動大漲前的徵兆!」老人在臨走前還送了口木醫生一檔鋼鐵股明牌,老人送的明牌果然過幾天後大漲。

口木醫生說,與老人相談雖只有一 晚,卻大大改變他日後四至五年的操作理念。他從一個基本面與技術面無所適從的懷疑論者,變成一個堅定的技術操作信徒。

正式從醫學院畢業後, 口木醫生收入漸豐,他把一部分薪水鎖定「大跌後開始量縮而且股價止穩打底」的股票。從二○○一年至○四年間,口木醫生以「谷底選飆股法」操作過三陽、長虹 等股票,讓他大賺數倍獲利出場。

然而,當時股市春風得意的口木醫生卻料不到,他最後還是栽在過於相信技術面上頭。他用同樣的方法逢低承接太 空梭、衛道、突破、卓越等股。「我在這些股票量縮打底一段時間後進場,非但等不到大漲,反而還破底,不然就被打入全額交割。」這些股票不僅讓口木醫生在三 陽與長虹的獲利盡數吐回,還倒賠一百多萬元。

不過,那段頻踩地雷股的投資虧損經驗,倒是讓口木醫生學到了寶貴教訓。「我就是不信邪,難道股 票會比微積分難嗎?」檢討自己虧錢經驗後,口木醫生發現,他之前的「谷底選飆股法」完全忽略了公司的財務面,過於相信技術面。同樣地,以前過於信奉基本面 時,卻完全不理技術面,也常導致自己買在高點而被迫住進套房,卻拿長期投資的藉口來安慰自己。

成熟期 自創「一招三式」,股市穩健獲利從○五年後,口木醫生稱自己的投資操作進入了「成熟期」:用基本面來選股,用技術面來作為進出依據。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踩到 地雷股,他甚至建立了他稱之為「口木八法」選股法。通過這八道關卡篩選到適合的股票後,再輔以「過前波段高點後壓回的相對低點」加碼法,以及「跌破趨勢 線」的出場法,這「一招三式」的方法(詳見圖解),讓口木醫生從○五年迄今,投資中華電信、統一、中聯資、生達、恆義等股票大有斬獲。從此股票投資邁向穩 健獲利之路。

口木醫生進一步解釋,根據「口木八法」篩選出股票後,他不會馬上進場,而是會等到股票的本益比落至十二倍以下開始買進。但即使 找到買點,並不會把所有資產一古腦兒全投入,而是至少分三批以上進場。

拿製藥股生達例子來說,口木醫生於○七年三月,生達約二十元時進場, 生達每突破前高後的股價壓回,他就再加碼一次。直到生達於○七年十月跌破上升趨勢線,在三十五元附近他選擇全部獲利了結。

一些大型的績優 股,如中華電他則來回操作多次。○六年他從五十七元開始逐批進場,一直買到中華電漲到八十元為止。金融海嘯後,中華電信又一度跌回六十元,這回他一路抱到 九十元,因為創立自己的眼科診所有資金需求才退場。

基於對台股多年的用心觀察,口木醫生還發現了一個「買三休一,每年穩賺一五%」的投資法 則。只要在總統大選結束後一年開始每月定時定額買進台灣五十,連買三年後,在下次總統大選前逢高出脫所有的部位,休息一整年不要買股票,就可達到每年一 五%的獲利績效。(詳見附表)。口木醫生說:「四年為一期的總統大選通常也是台股多空的一個循環,只要適當地投資,績效甚至不會比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差!」 理財的最高原則在於輔助本業的收入最後,口木醫生強調,投資理財的最高原則是在於輔助本業的收入能更加茁壯,達到財富加分效果,如果因為過於耽溺投資理財 而忽略了本業本職學能的進一步提升,甚至虧了錢還傷了本,那就得不償失。

「我強烈建議,要投資之前,先設定好投資本金的數目,虧完後就應立 即收手認輸,切勿越陷越深!」「○四年我遭遇那一場投資失利,就是有做資金控管與資產配置,僅以收入三分之一投資股票,才沒有全軍覆沒,也才有在股市東山 再起的機會。」這是身為醫師的口木醫生,給投資人最中肯的建議。

陳祐瑲

出生:1977年

現 職:麗明眼科診所院長

經歷:三軍總醫院,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著作:《口木醫生的股票投資術》

陳 祐瑲「口木八法」選股

一招三式的投資法

第一式

基本面:

1. 近三年出現虧損。

2.負債比(負債除以總資產)高於50%。

3.業外收入比重高於30%。

4.應收帳款較前一 年大幅增加。

◆出現以上任何一點,皆不合格。

籌碼面與消息面:

1.密集出現利多,爆出大量。

2. 投顧老師推薦的熱門股。

3.大股東大量申讓持股。

4.進行異常財務操作。

◆出現以上任何一點,皆不合格。

第 二式

第一式挑選出股票後,俟本益比(以過去三年平均EPS計算)落至8至12倍間,開始分批進場。分批加碼時掌握「過前波段高點後壓回的相 對低點」的原則。

第三式

跌破上升趨勢線或季線,出脫全部股票。

「買三休一選股法」,每年15% 落袋大選年 2000 2004 2008 買進期間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買進期間對應的加權指數平均成本(點) 7939 5102 7140 賣出時間 2000年3月 2004年3月 2008年3月賣出時間所對應的加權指數位置(點) 9338 6658 8440 年化報酬率(%) 15.4 21.7 16.0 資料來源:口木醫生的股票投資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7

春雨醫生:國內Mhealth概念拓荒者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22/226081.html

大屏幕上閃出一張照片:一個漂亮的女孩抱著一隻小狗,美好、淡然,沒有痛苦。這是創業邦主辦的創新中國DEMO CHINA2012北京分賽的現場,正在進行項目展示的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CEO張銳。他告訴在場的觀眾和評委:「屏幕上的女孩是我的愛人和她的小 狗。她遺傳了迄今為止在醫學領域還沒有根治的疾病,叫偏頭痛。偏頭痛的時候大概有5至10個小時待在床上,不能做任何工作。每當這個時候,她覺得她的生命 彷彿比別人少了一些。我聽到這裡很心痛,應該有這樣一個公司,有這樣一個產品,幫助人們延長他們的時間,減少在病床上的時間。」這就是張銳當初開發春雨掌 上醫生這款應用的初衷。

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以mhealth(即Mobile Health)為業務方向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主要提供用戶「自診+問診」兩大功能。據張銳介紹,該公司第一款手機客戶端於2011年11月份上線至今5個月時間,已經取得了180萬的下載量,每天用 戶日活躍量五萬左右,日問診量600個。目前已發佈了iphone、ipad及android三個版本,目前已開設婦科和兒科兩個專業科室的在線問診服 務。

健康醫療應用是錢多人少的領域

春雨醫生公關總監畢磊介紹了他們開發這款應用的具體考慮,首先非常看好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它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擺脫傳統的移動客戶端,可以直達用戶,這是技術上的很大的革新。

其次公司在選擇項目上用的是反向的思維模式,首先認為社交不能做,因為這個領域的運營成本非常的高,小企業沒有很強的資金上的優勢,所以在推廣上沒 有優勢。而遊戲又是一個競爭非常積累的領域,產品的週期非常的短,疊代非常的快。最後鎖定了教育和醫療這兩個領域,經過調查發現醫療健康這個領域做的人很 少,而且沒有做的比較大的公司。用畢磊的話講這是一個「錢多人少」的領域,所以選擇了這個競爭小、前景光明的領域。

高門檻APP:專業化的隊伍和服務

春雨醫生的專家團隊要求很高,在級別上要達到主任或副主任醫生以上的級別才可以,而3甲級醫院的醫生要具備5年以上的臨床經驗,或是博士以上學歷。 在與專家交流方式上,目前有三種方式,即圖片、文字、語音,用戶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來和醫生進行在線問診,全科醫生的免費問診保證在30分鐘內回答,通 常情況下第一個回答會在5分鐘之內就有回覆。

「免費+收費」的雙重模式

春雨醫生公關總監畢磊介紹說,目前移動醫療健康這個領域國內基本上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所以從整個領域的切入點上看還算是獨闢蹊徑的。其次為了保證 用戶可以很精確的查詢到相關病理的數據,公司在自己的數據庫的基礎上嵌入了美國FDA40萬樣本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可以查到美國近五年來此種病在美國是 怎麼醫治的,是用什麼藥物醫治的等詳細信息,這些診斷的信息可以很好的幫助用戶進行前期的病症深入瞭解。據其稱,這個數據庫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個機構 引用過。

除此之外,春雨掌上醫生還結合了現在非常流行的LBS功能,用戶可搜索到附近離自己最近的醫院、藥店及醫療服務機構,用戶可以非常方面及時的查詢自己所需的信息。

目前公司的首要任務是積聚廣泛的用戶量,在商業模式方面,春雨掌上醫生採取「免費+收費」的雙重模式,但是每天會有200個免費線上問診,超過數量 則通過增值收費的方式滿足用戶個性化和進階的問診需求。但是絕不會採取和醫生分成模式,他認為分成模式做不大。醫療和健康領域最有錢的是藥廠,公司會將採 集到數據進行處理,提供給藥廠、藥店、醫院,這才是商業價值的最大來源。張銳強調,春雨掌上醫生是一家數據的公司,不做掌上醫院,公司會像淘寶那樣做一個 平台,這個平台上可以像包括營養師、美容師、

與PC端相比Mhealth的優勢

移動互聯網才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與傳統的PC端相比,Mhealthd 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球共有1億手機用戶,超過PC用戶量。「春雨掌上醫生堅決不會做PC端。移動端有很多東西是PC端無所比擬的。

PC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關聯有兩點,一是互聯網,整個地球是人類的大腦,每台PC和手機都是大腦裡的一個神經元,互聯網是連接神經元的通路。另一個關聯是用戶,PC用戶是成長起來的,移動的用戶是PC互聯網用戶移民移過來的。

第二,及時的在線問診服務。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在線交流,在傳統的PC醫療健康領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病人問診時醫生不在,醫生回答時病人不在。常常是問答過程沒有結束,病人的病已經治癒了。春雨醫生希望徹底克服這方面的壁壘。

第三,巨量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不同,所有人拿著手機進行數據交換,結點數量變多,存在巨量的數據傳輸。

不擔心被抄襲

CEO張銳表示:「開拓這個市場,沒有競爭對手。對於這個領域來說,不是競爭對手,是友軍,是競爭夥伴,我們這個市場現在還是太少。」

和友軍相比,優勢在哪裡?張銳說:「對於我們來說,巨大的優勢我們是一個互聯網公司,而目前在做很多的血統是醫療的血統。我們的團隊以前很多都是網易的,基因是互聯網很重的基因。具體的優勢在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處理。」

目前春雨掌上醫生花費最大的地方在線下的資源上,春雨掌上醫生新客戶端正進行「您希望開設的博士診所」投票調查,將按用戶需求引入三甲醫院醫生,增設醫療科的博士診所服務。

春雨還將陸續發佈針對不同人群的多款mhealth方向的移動客戶端產品,例如養生、減肥、營養等領域的移動客戶端產品。並且計劃推出藥店搜索比價功能,以及與有資質的藥店合作,用戶可直接通過春雨掌上醫生搜索藥店、比較藥價、下單買藥。

據資料顯示,在2010年美國最值得投資的10個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中,mhealth公司佔有3席,其中zocdoc、drchrono的融資金額都超過千萬美金。今年公司計劃年底前達到一千萬的下載量,活躍用戶達到20萬。

創始人檔案:

CEO張銳:

資深媒體人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原網易副總編輯、《新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北京體育大學新聞教研室主任。網易公開課和網易新聞客戶端負責人。

公司名片

公司名稱: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銳

成立於:2011年11月

團隊規模:26人

融資規模:獲得藍馳創投的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投資人點評:

創新中國北京分賽評委:

我覺得現在國內老齡化很快,國內對醫藥的知識的需求成長速度非常快,我覺得貴公司在一個非常好的產業裡,這明顯看得到的。上線五個月就那麼多的使用 者。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贏者通吃的產業,都有自己的垂直的應用的地方。我覺得你們做得很好,可能一些很細的東西不好在這裡問了,但你們做得不錯,很明顯的看 到在市場上的成長。

風和投資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炯:

我覺得這是我今天看到最好的項目。

起點創投創始合夥人查立:

補充一點,現在很多人覺得互聯網公司很厲害,延伸到移動互聯網變成大網,可能性很小。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移動互聯網上,不要管網站的東西,把他做成最好,我覺得你也是我今天看到最好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6

唔怕零雙非醫生搶十億人工受孕市場

2012-9-13   NM




香港明年實行零雙非政策,無阻內 地婦女來港造B潮。原來,很多內地不育婦女,求仔心切,眼見本港醫療技術及設備完善,近年蜂擁來港做俗稱「試管嬰兒」的體外受精治療。根據衞生署統計,去 年在本港接受人工生育治療的人數多達萬人,比前年上升近倍,當中超過五成是內地人,以每次治療費十萬元計算,每年人工受孕市場的生意額高達十億元。本刊獲 悉,去年因一宗人工受孕醫療事故而辭職的仁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總監龍炳樑,下月便會在尖沙咀開設一間佔地五千平方呎的人工受孕中心,爭奪市場。

「我使咗好多錢,好辛苦先有呢個女咋!有咗呢個女,我奶奶對我即刻唔同晒,特登由鄉下來深圳湊孫,又買花膠俾我補身,我而家個地位都因為呢個女唔同晒,使 幾多錢落嚟香港做都值得。我先生話,就算唔夠錢,問人借都要做呀,潮州人最緊要有仔生……」望着肥嘟嘟,只有三個月大的女兒芷恩,傅太心花怒放,在深圳的 家細訴來港人工受孕的經歷。

家姑大壓力

廿八歲的傅太是潮州人,廿三歲結婚,由於老公也是潮州人,外家十分緊張她有冇仔生。婚後她雖然沒有避孕,但試了兩年,依然得個桔。「我好大壓力,奶奶成日 喺背後講我,話我點解咁耐都無得生,我老公係大仔,佢細佬遲過我哋結婚,但冇幾耐已經生咗一仔一女,我承受嘅壓力可想而知,放工成日匿埋屋企喊!」傅太在 深圳開時裝店,丈夫替港人於深圳打理貨櫃車場。為了搏生仔,近幾年傅太索性停了工作,將店鋪生意交俾朋友打理,但專心造人一年都沒有結果,「嗰年我不停睇 中醫飲中藥補身,但唔知點解都係冇,醫生話我卵巢激素少,唔容易佗到仔,對我真係好大打擊,我外家又不斷俾壓力我哋,以為我唔想生,但其實我同老公都好想 生,潮州人邊個唔想生呀……」

大陸做無信心

後來,不育的傅太聽朋友說可以做人工受孕。「網上有好多呢啲資料,原來好多大陸人冇得生就試人工受孕,大陸每次治療收三萬元,平過香港,我有個同事係湖北 人,特登返去武漢做但唔成功,後來再喺深圳做多次,都係唔得,做到無晒信心,都唔知可唔可靠,後來我有個朋友嘅朋友嚟香港做,佢大我一歲,做咗一次就成 功。」於是去年她來港接受治療,「打咗十幾支排卵針,每日打一次,之後醫生用支好長嘅針幫我抽卵子,過程好痛好辛苦,喺病床抖咗兩個鐘先落得地,跟住返深 圳等消息,個心十五十六,錢就使咗,唔知得唔得,等咗兩個星期,醫生打電話來,話受精成功,可以放個胚胎入我子宮度,我嗰刻真係好開心,好似中咗六合彩 咁,即刻同老公過來香港做植入,之後就返屋企瞓住佗胎,唔敢周圍去。」傅太整個療程收費八萬,她比較幸運,一擊即中,不過她沒有選擇在香港私家醫院生,而 是返回深圳產子,「我只係想要BB,喺香港出世要俾多十幾萬,但深圳七八千就可以。」像傅太一樣,來港做人工受孕的內地婦女,近年不斷增加,根據衞生署轄 下的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統計,二○一一年有接近一萬名婦女在本港接受人工受孕,若以每次人工受孕治療費十萬元計算,涉及生意額達十億元,而業內人士則估 計,當中有一半求診婦女是內地人。

仁安總監捲土重來

由於市場龐大,有生殖醫學經驗的婦科醫生頓成搶手貨,就算曾經涉及醫療事故的醫生,一樣吃香。去年八月,沙田仁安醫院醫學生殖中心被揭發一宗醫療事故,一 名接受人工受孕的病人,在仁安打了排卵針後出現卵巢腫脹出血,後來到屯門醫院求診,發現一邊卵巢壞死,病人主診醫生是仁安生殖醫學中心總監龍炳樑,他亦是 本港最早發展人工受孕的始祖。龍炳樑事後亦辭去總監職務,之後轉趨低調,但本刊獲悉,近日他正密鑼緊鼓預備在尖沙咀捲土重來。龍炳樑上週接受本刊訪問,他 表示自己是該宗事故的主診醫生,願意為事件負責,所以辭去總監職務,但強調事件只是意外,「用藥(指打排卵針)嘅風險一定有,冇可能冇意外,我當時有睇住 個病人,但意外一定有。」他以病人私隱為由,不願再多講當時發生的情況。

不過,六十歲的他卻承認東山再起,在尖沙咀海洋中心開設一間面積達五千平方呎、有三個手術室,還有一個專做體外受精的正氣壓實驗室的人工受孕中心。內地人 對本港的醫療設備極具信心,對人工受孕的需求又殷切,他完全不擔心去年的醫療事故會影響生意。據悉該人工受孕中心裝修費達千萬元,並正在趕工中,預計十月 完工;不過,診所實驗室的牌照,則預計於明年初才獲衞生署的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簽發,屆時才可正式為病人做人工受孕治療。

傾家蕩產都要做

龍炳樑在○一年曾擔任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創會成員,該局負責發牌及監管生育輔助中心的運作。他八五年加入剛成立的中大婦產科,成立首個人工生育輔助中心, 中心在八七年二月成功誕下全港第二名試管嬰兒(第一名試管嬰於八六年十二月在養和醫院出世)。龍炳樑說:「其實當年人工受孕需求無而家咁大,而家好多人遲 結婚,生仔機會自然細啲,會面對好多社會同家人壓力,有啲試過賣屋傾家蕩產都要做,每個來睇嘅病人,背後都有好多心事。」記者問他仁安事件會否影響個人聲 譽及事業前途,他說:「咁等於問係咪可以避免交通意外一樣,有啲嘢唔係我完全控制到,但我覺得人工受孕係可以幫到人。」他直言對這個本港人工受孕市場充滿 信心。

生仔聖手開分店

其實,除了龍炳樑外,被喻為「生仔聖手」何永超旗下的中環勝利輔助生育所,亦即將在尖沙咀開設分店。分店位於尖沙咀東企廣場,面積同樣達五千平方呎,預計 在今年內開幕。不過,勝利輔助生育所在去年亦涉及一宗輔助生育事故,曾將一名女病人的兩個胚胎,錯誤植入另一病人體內,員工發現後始將胚胎取走,人類生殖 科技管理局決定更改該診所牌照,要額外附加四項特別條件,以改善處理程序。

機會隨年齡下降

人工受孕並非萬試萬靈,成功率會隨病人年齡下降。三十歲前的婦女,四至五成會成功懷孕,三十五歲以上就降至三至四成,四十歲以上就更低,只有不足一成會懷孕;而即使成功懷孕,孕婦亦可能出現小產等情況,令真正成功的機會更加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08

賣冰.做醫生

2012-11-12  TCW
 

聽一位說唱藝術的藝人說書,他說在台灣早年有兩個工作最令人羨慕:第一是賣冰,第二是醫生。這兩個人生志向,賣冰的好處,原料是水和糖,毛利高,而且台灣熱,銷售業績不會太差;更重要是現金交易。醫生供不應求,地位高,收入也好,嫁女要嫁醫生,也成了當時父母的第一志願。

這一段類似順口溜的口白,如今演變成:第一涉(參與)政治,第二起廟寺,第三做兄弟。現代的背景就不用多說了,都是當紅而且歷久不衰的「職業」。不論古今,所謂的志向多少都跟能多賺錢有關,還有影響力。

難道你不會好奇,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有興趣選總統?你沒有聽過總統說他做得很痛苦,不想連任,幾乎沒有。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總統,每天眼睛一張開,兩手接到的都是燙手山芋,財政赤字、人口老化、青年失業、通貨膨脹、經濟衰退、貧富差距……,幾乎沒有總統不需要在這些泥淖中翻滾。

世界,正在用一種吃老本的方式,把過去的繁榮化成一張張芭樂票,靠著舉新債還舊債,撐著過日子。

日本人整整「安靜」了二十年,金融泡沫過後,房價暴跌,平價商店誕生,象徵著享受安逸世代的「草食族」出現,志向縮小,熱情降溫。日本人終於相信戰後繁榮逃不過循環,終歸要趨於平淡。

美國人是這裡面最不死心的,即使歐洲山雨欲來,代表性的iPhone5還是席捲全球,Skyfall繼續慶祝○○七影片邁入第五十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戲碼也絕不會脫離一貫的信仰:樂觀、興奮、希望、改變、夢想……,然而,這一切在選舉中的笑容,在選後終究要回歸嚴肅,面對「錢」的問題。

世界的問題總歸三件事,政府收的錢太少、花的錢太多、借的錢還不了。用大白話來說,如果現在大家還沒有看清楚危機,趕緊勒緊肚皮,大難就要臨頭;但是如果政府帶頭減少支出,又會波及到全球的經濟。

所以,美國總統選舉過後,香檳的滋味應該會是苦澀的,要面對的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難題。

小時候作文題目,「我的志願」熱門的選項通常是醫生、老師、科學家、太空人,還有總統。不知道現在同樣的作文題目,總統還會在排行榜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20

百歲醫生郭金塔過世 家族金融實力傲人

2012-12-10  TWM
 
 

 

台灣的百歲醫學博士郭金塔先生過世了,這位無論在醫界、商界都令許多後輩景仰的老先生,雖然是百歲高齡過世,仍然引人懷念無限。

在過去醫療資源貧乏的年代,郭金塔在台北圓環開設「郭外科醫院」,後來才跨入商界;過世前仍是新海瓦斯名譽董事長,而他的岳父是北企銀(永豐金控的最前身)創辦人,家族目前仍是永豐金大股東。

即使年屆高齡,但這位老人家始終活力十足,四處聽演講,聽完之後第一個舉手發問,他因此與《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結為忘年好友;此外,他也是扶輪社之「寶」,積極參與各式社會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因為郭金塔的過世,也讓外界見識到郭氏家族在商界的影響力,其中最醒目的,是他的長女、也是前台新票券董事長郭蕙玉,與她任職彰銀董事長的夫婿陳淮舟。此外,他的長子郭瑞嵩則娶了吳火獅的長女吳如月,郭家除了是永豐金的創始股東,也持有台新金控、新光金控的股票,金融實力傲人。

七月時,郭金塔才在家人與政商聞人齊聚下,於國賓飯店慶賀百歲壽誕,眾人對郭金塔樂觀開朗的養生之道還津津樂道;但半年不到,郭老先生就辭世,留給後輩無限懷念。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